• 364.40 KB
  • 2022-04-22 13:35:56 发布

GBT11026.6-2010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老化烘箱多室烘箱.pdf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29.035.01K15a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026.6—201O/IEC60216-4-3:2000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6部分:老化烘箱多室烘箱Electricalinsulatingmaterials--Thermalenduranceproperties--Part6:Ageingovens--Multi—chamberovens2011—01—14发布(IEC60216—4—3:2000,IDT)2011-07-01实施宰瞀嬲紫瓣訾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11 刖置GB/T11026.6—2010/mC60216-4-3:2000GB/T11026((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包括下列6部分:——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第2部分: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第3部分:计算耐热特征参数的规程;——第4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第5部分:老化烘箱温度达300℃的精密烘箱;——第6部分:老化烘箱多室烘箱。本部分是GB/T11026的第6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216—4—3:2000《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6部分:老化烘箱多室烘箱》。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216-4—3:2000时做了编辑性修改如下:——删除了标准中的“前言”。——本部分的引用文件,对已经转化为我国标准的,一并列出了我国标准及其与国际标准的转化程度。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气绝缘材料与绝缘系统评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1)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所、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本部分起草人:叶金龙、张洋、钱宏、杨娟、郭丽平、刘浩、朱平。 1范围GB/T11026.6—2010/IEC60216-4-3:2000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6部分:老化烘箱多室烘箱GB/T11026的本部分规定了包括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评定用或其他适度热调节应用(不适用单室老化烘箱)的耐热性评定用多室老化烘箱的通风与加热的基本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在比环境温度提高20K直到500℃的整个或部分温度范围内运行的烘箱。本部分还提出了老化烘箱在装有样品与不装样品的条件下的验收试验与运行监控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102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1026.1—2003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IEC60216一i:2001,IDT)GB/T11026.32006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3部分:计算耐热特征参数的规程(IEC60216—3:2002,IDT)GB/T11026.4—1999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第4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IEC60216—4—1:1990,IDT)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排气速率rateofventilation室温下老化烘箱暴露室每小时的空气置换量。空气流速的计算以与工作体积相交平面内暴露室的横截面面积为准,并假设空气为单向流动。3.2暴露体积exposurevolume老化烘箱内部(当使用iso盒时,亦指tso盒)指样品放置的有效空间。3.3暴露温度(见“综合暴露温度”)exposuretemperature(seealsoglobalexposuretemperature)为获得确定温度对标准试样的影响而进行老化试验时,对老化试样所选择的温度。3.4温度波动temperaturefluctuation暴露体积内某一点温度在3h时间内发生的最大变化。3.5温差temperaturedifference在任意时间内体积的任意两点间的最大温度之差。 GB/T11026.6—2010/me60216-4-3:20003.6温度偏差temperaturevariation试验进行3h以后,所测量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值。3.7综合平均温度globalaveragetemperature试验进行约3h后,根据分布在一个室的暴露体积内的9个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所计算的温度平均值。3.8时间常数timeconstant标准试样温度达到盒温度一致的时间。3.9温度偏差temperaturedeviation由于温度变化与温度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而产生的暴露温度与额定温度的偏差。4结构要求4.1概述老化烘箱应使用合适的材料制造。所有电气装置及其辅件应易于维护。老化烘箱应配备断开装置,当恒温控制介质的温度超出允许的温度范围或失控时,断开装置可关闭老化烘箱并报警。4.2试样室老化烘箱应至少包括两个顶部开口、略呈圆柱形并带盖的试样室。试样室安装时其轴线应接近垂直。每个盖子应能对试样室有效密封:从盖子密封处泄漏的气体量应不大于试样室内通风速率的5%。注1:可使用某些类型的“O”型密封圈获得满意的效果。除另有规定外,各独立的试样室最小直径应为35mm、最小长度应为200mm。试样室、试样室盖及试样室内部部件的构造材料不应包括铜、铜合金或当温度超过老化烘箱的温度范围时释放出干扰性挥发物的其他材料(如硅树脂)。老化烘箱的设计样式应方便每次试验后清理试样室。试样室应放置在控制的热稳定的导热介质中:例如金属块、液体池或“沙”浴池、饱和蒸汽浴或放置在空气环流炉中。图1和图2给出了试样室的典型示意图。注2:本部分提及的空气循环箱的性能没有交换式装置的好。4.3通风应计量向每个试样室持续供应的经过滤和预热的流通空气,流通空气从试样室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排出。在签订老化烘箱采购合同时,条款应规定使用流动气体不是大气。气体的排气速率允许在每小时5~20的范围内变化。进入的气体应直接撞击在试样室的柱形内壁上,从而在整个试样室内产生湍流;试样室的整体样式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每个试样室内流通空气的回流。为了防止挥发物成分的交叉污染,从一个试样室出来的流通空气不应再接触其他试样室内的试样。建议将各个试样室的废气排到室外大气中,但应采取预防措施,确保老化试样所产生的挥发物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环境。应考虑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进入试样室的流通空气的纯度,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对试样结果的影响。若试样结果受到流通介质的杂质(如水蒸气)的影响,应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并在试验报告中写明。2 GB/T110266—2010/EC60216-4—32000图1使用液态加热介质的多室老化烘箱试样室 GB/T11026.6—2010/]EC60216—4—3.20004有空气扩散压力图2使用固体加热介质的多室老化烘箱试样室调节阀过滤器 GB/T”026.6—2010/mc60216-4-3120004.4试样放置应针对每个试样室内的试样,制定支撑/悬挂和定位措施。试样间不得相互接触,也不得触及室壁。试样及其支架占用面积不应超过试样室与任何平面形成横截面的25%,或与任何平面形成的纵截面的50%,或试样室有效容积的10%。4.5温度控制暴露体积范围内的温度应控制在5.1.1规定的限值范围内。5试验方法和运行要求5.1温度变化5.1.1要求暴露体积应至少占试样室容积中央部分的70%,且最大允许温度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裹1最大允许温度变化温度范围温度偏差试验进行5d后综合平均温度的最大允许偏差K⋯≤10021100<⋯≤22542225<⋯≤30063300<⋯≤40084400<⋯≤500lO55.1.2试验方法5.1.2.1在测控温度时,试样室的暴露体积内应放置一组最大直径为3mm的温度传感器,确保:a)一个传感器放置在距试样室中心10mm以内的位置;b)一个传感器放置在测试暴露体积的顶部,另一个传感器放置在与顶部传感器相对应的暴露体积的底部位置;c)另外6个传感器放置在约与中心线等距位置,且每两个传感器之间亦等距。确保老化烘箱内连接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导线的有效长度以及延长线靠近和穿过恒温控制介质,使温度传感器的热传导减少到最小。注:若没有校准好的温度传感器(铂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可使用同一盘上热电偶丝制成相同的热电偶,当把它们放置在试验箱内的相邻位置时,在试验箱最高温度下,测出温度相差不超过0.2K即可。5.1.2.2在3h的时间内多次测量每个传感器的温度(精确到0.1K),以识别循环过程并确定每个热电偶在测温阶段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注1:从这些读数中能很容易地计算出在某一点上的温度波动和在一个时间内的温差。注2:可使用某种数据记录仪进行这项操作。5.1.2.3计算9个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精确到0.1K),并记录该值作为试样室的综合平均温度。5.1.2.4计算5.1.2.2中测得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并记录它作为温度偏差。应不超过表1规定的值。5.1.2.5使老化烘箱在同样的温度下保持5d,即120h。根据5.1.2.2和5.1.2.4的试验步骤每天测量一次老化烘箱的温度变化,不应超过表1中的给定值。根据5.1.2.3步骤确定6次测温过程中每次测得的试样室综合平均温度。5d测温时段内最大的温度变化不应超过表1中的给定值。5 GB/T11026.6—2010/IEC60216-4-3120005.2时间常数5.2.1要求老化烘箱采购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常数不应超过某一规定值。注:仅当老化烘箱用作短期热调节(热冲击试验)时,这一参数才有重要意义。5.2.2试验步骤用实心黄铜圆柱体制作一个标准试样,其直径10mm-t-0.1mm、长度5SrD_rG士0.11"r1ITl。将差式热电偶的一个接点焊在试样上。将老化烘箱加热到200℃或者设计的最高温度(取二者中较低温度),且让其在该温度下稳定,让标准试样在环境温度下稳定1h左右。按照制造商的说明,打开试样室,用一根直径不大于0.25rfirG的耐热绳将标准试样尽快地垂直吊于试样室内,使标准试样轴线应垂直并靠近老化烘箱的几何中心。务必使热电偶的自由端接点悬挂在离标准试样尽可能远的位置,但不应触及试样室内壁,并处在试样室有效体积内。试样室开启时间为60s+2s,然后关上试样室盖子。每隔10s记录一次温差,直到出现最大值。然后改为每隔30s记录一次,直至温差降到最大值的10%以下,画出记录的温差与时间(s)的关系图。将最大温差分为10等分且记录为T。。。然后从温差与时间的关系图上取经过温差最大值减小并达到T。。的时间作为时间常数,以s为单位。该时间常数不应超过规定值。6报告老化烘箱供应商应至少提供下列资料:a)老化烘箱的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温度变化要求符合本部分;b)有效的排气速率范围;c)电源电压范围(在此范围内老化烘箱符合本部分)及最大消耗功率;d)最高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老化烘箱符合本部分;e)试样室数量;f)每个试样室暴露体积的尺寸;g)本部分第4章要求的测试结果;h)外部尺寸;i)整个老化烘箱(空箱)的重量;j)关于流通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如过滤、除湿)及相应的测试方法的建议。7使用条件及用户进行运行监控的指导7.1使用条件a)在使用过程中,环境温度与电源电压应控制在制造商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老化烘箱的正确运行;b)除另有规定外,流通空气的质量应不足以影响试验结果;c)试样及其支架所占用空间应不大于试样室与任何平面形成的横截面的25%,或试样室与任何平面形成的纵截面的50%,或试样室总容积的10%;d)除非有证据表明试样内包含另一种不同成分的化合物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否则每个试样室只能放置一种化合物的试样。建议每个试样室配备某一点温度的连续记录装置。7.2运行监控每次进行老化试验前,应对装填试样老化烘箱进行以下试验:注:这些试验旨在确认装填试样的老化烘箱在老化试验开始时符合本部分要求,在执行这些试验过程中,确定综合暴露温度和温度变化。6 GB/T11026.6—2010/]EC60216-4-3:2000按照5.1.2.1~5.1.2.4规定的步骤及以下步骤操作:a)在被检试样室放置标定好的一组温度传感器;b)将老化烘箱加热到设定温度;c)测定综合平均温度,并d)测定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值应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若符合要求,记录下综合平均温度作为老化温度,开始进行老化试验。否则,确定是老化烘箱发生故障还是试样装载系统出现问题。问题解决后,重复上述系列测量试验,以确认温度变化符合要求。记录新获得的综合平均温度,将其作为老化温度。24h后重复测量,这时的温度变化应该还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7.3试验报告进行试验的试验室应至少提供如下资料:——设定温度;——综合暴露温度;——综合暴露温度的温度变化;——流通气体质量的详细资料;——GB/T11026规定的其他老化数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