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 MB
  • 2022-04-22 13:36:27 发布

GBT19711-2005(01)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1).pdf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07.040:01.040.35A76有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711-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Datamodelanddataexchangeformatfornavigablespatialdatabase(ISO14825:2004,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一GeographicDataFiles(GDF)一Overalldataspecification,MOD)2005-04-15发布2005-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li GB/T19711-2005flit青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ISO)第204技术委员会(ISO/TC204)针对智能交通领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ITS)地图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而制定了国际标准“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GeographicDataFiles(GDF)-Overalldataspecification"(ISO14825:2004)。为了使我国技术与国际接轨,我们修改采用了ISO14825:2004,本标准与ISO14825:2004的主要差异如下:(1)根据我国国情,删除了原标准中与大地测量基准面和高程基准转换的有关内容。(2)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3)原文附录B主要规定了世界各国的有关元数据的代码,基本与我国应用无关。因而本标准只保留其中个别与我国有关的内容,并将其移人本标准要求的相关条文中,同时删除原文中的附录B,(4)增加定义了几个与我国相关的,而原标准中役有的元数据代码。(5)原标准中平面角度单位采用“冈”(Gon),为与我国标准用法相统一,在本标准中平面角度单位采用“度”(Degree)。(6)原文图示及举例中采用的是国外地名或交通标志符号,为便于我国读者理解,用类似的中文名称及符号替换了其中的一部分。(7)原标准中“土地覆盖与利用”部分分类过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本标准中只保留到第二级子类。(8)某些要素属性类型的取值采用了我国相关标准。(9)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修改了原文标题。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小京、蒋捷、曹晓航。标准下载网(www.bzxzw.com) GB/T19711-2005曰,1.J.,1昌车载导航领域在近十年内有很大的发展,并已成为21世纪汽车电子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产业。随着车载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静态交通、动态交通以及道路信息数据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数字道路地图数据的生产者与使用者愈来愈明确地认识到建立一种通用数据交换标准的必要性。为了科学全面地描述这些信息,实现这些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必要制定以道路交通信息为主的,主要服务于汽车导航系统的数字地图数据模型和交换格式的标准。标准下载网(www.bzxzw.com) GB/T19711-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导航地理信息所依赖的地理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数据交换格式。它阐述了这类数据库可能具有的内容(要素、属性与关系),并说明如何表达这些内容、如何定义关于数据库本身的相关信息(元数据)。本标准着重描述道路及与道路有关的信息。但也包括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所需的其他相关信息,如:例1:ITS应用需要使用地址系统信息来说明地点及/或目的地,因此本标准将行政区划及邮政分区等信息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例2:地图显示是ITS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较好地显示表达地图,本标准包含了土地覆盖、河流等信息;例3:兴趣点(或服务信息是出行者关注的主要信息,对于ITS的终端用户有极大使用价值。本标准适用于ITS应用。其中概念数据模型不仅适用于ITS应用,也适用于其他相关应用,它实际是独立于应用的,可以与其他地理数据库标准相融合。本标准只规定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在使用本标准的过程中,如果用户采用的电子地图数据内容与国家地图保密原则发生冲突时,应首先遵守国家地图数据的保密原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918.1-1989道路车辆分类与代码机动车GB/T919-2002公路等级代码GB/T2260一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2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GB/T4880.2-2000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3字母代码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14911-1994测绘基本术语GB/T15273.1-1994信息处理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第一部分:拉丁字母一GB/T16831-1997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ISO2108国际标准书号(ISBN)ISO3297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标准下载网(www.bzxzw.com) GB/T19711-20053.1通用术语3.1.1图元cartographicprimitive在制图表达中的基元,如结点、边与面。3.1.2数据文件datafile相关数据记录的集合。这些记录应有相同的结构。3.1.3数据记录datarecord包含与要素相关的数据的记录。3.1.4实体entity一个现实世界的现象,该现象不再细分为同类现象。例:一座桥梁。3.1.5错误率errorrate错误的百分比。3.1.6地理编码geocoding将街道地址或其他地理实体与一个地图数据库进行匹配的软件处理,其目的是得到地址或相关路段的地理坐标。3.1.7全局记录globalrecord逻辑上位于数据记录之前的记录,包括控制参数、数据定义和解释相关数据记录所必需的文件。3.1‘8非外业检测ground-truthsurrogate替代外业工作来检测地图要素、属性或特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一种方法。3.1.9信息单元informationunit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的信息集合。例:一个数据集(Dataset)、一个分区(Section)、一个图层(Layer),3.1.10逻辑域logicaldomain有意义的属性值范围。3.1.11逻辑单元logicalunit可以作为逻辑上不可再分的整体的数据组。例:1个逻辑记录。3.1.12介质单元mediumunit可以作为整体的物理上不可再分的数据存贮介质。例:1个软盘、一盘磁带、一张CD、一张DVD等。标准下载网(www.bzxzw.com) GB/T19711-20053.1.13多媒体multi-media任何一种非常规数据。例:图像、视频和声频数据。3.1.14多媒体对象multi-mediaobject是一个被某种应用所处理的多媒体。例:一张图画、一段文字、一个电影、一种声音等。3.1.15基础形式primitive可以派生其他形式的基本形式。3.1.16记录record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字段组成的结构。3.1.17分辨率resolution可以检测到的最小单位。它限定了精度和准确度的范围。3.1.18空间域spatialdomain一个特定的数据组在空间上所属的地理区域范围的描述。3.1.19原始资料sourcematerial以模拟或数字形式表现,保存于任何介质上的数据源。3.1.20拓扑学topology研究连续变形后保持几何结构特征的数学。3.1.21转换transcription地理名称由不按字母顺序向按字母顺序的变换,或反之。注:本术语也适用于未成文名称的原始记录稿。3.1.22现势性up-to-dateness(地理)数据与现实的接近程度。3.2数学术语3.2.1面要素areafeature一个2维要素,由一个或多个面(Face)定义。3.2.2边edge不相交线段的有向序列,两端各有一个结点(Node). GB/T19711-20053.2.3被其他辖区包围的辖地enclave被其他区域包围的小块区域(从被包围的区域看)。3.2.4位于其他辖区的辖地exclave被其他区域所包围的小块区域(从包围的区域看)。3.2.5面face由一个封闭的边序列以及位于该序列之中的零个或多个非交叉的封闭边序列所围绕而成的2维元素。注:面是2维原子元素。3.2.6图graph一组点与一组有向线,每条有向线联接两个点。这些点称为图的结点,有向线称为图的边。3.2.7中间点intermediate一个决定一条边的形状的不同于结点的点。3.2.8线要素linefeature一个1维要素。一个线要素由一个或多个边定义。3.2.9环loop一条边,两端被同一结点联接。3.2.10结点node一个0维元素,是两个或更多边的拓扑连接点,或是一条边的端点。3.2.11非平面的图nonplanargraph不是平面图的图。3.2.12路径path一个有限的由结点和边构成的序列,每个弧段都有前节点(Vertice)与后节点。在弧段上没有重复的节点(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3.2.13平面的图planargraph能够存在于一个平面中的图。即它可以在一个平面中画出,边只在公共结点处相交。3.2.14平面图planegraph位于平面中的平面的图。 GB/T19711-20053.2.15点要素pointfeature标示几何位置的0维元素。一个二元坐标(或三元坐标)定义一个位置。3.2.16(线)段(Line)segment两个中间点、两个结点、或一个结点与一个中间点之间的直接联接。3.2.17阶数valency价度degree与某一结点联系的边的数量。3.3测f术语3.3.1控制点controlpoints在现实世界中一个坐标已知的点,并可以在地图或航片及卫星影像上找到对应的点。3.3.2大地高ellipsoidalheight一个点沿椭球法线到参考椭球体之间的距离。3.3.3大地测且墓准面geodeticdatum近似地球原始表面的数学表面。3.3.4大地水准面geoid静止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的封闭的曲面,在海洋地区与平均海平面一致。注:大地水准面在任何一处都与重力方向垂直。该球体是不规则的。3.3.5高程height/elevation一个点与高程参考面或参考椭球之间的垂直距离。注:在地图上常用的高程参考面是平均海水面。3.3.6水平参考系统horizontalreferencesystem用于定位的参考系统。3.3.7磁偏角magneticdeclination在磁北与正北之间的夹角。3.3.8地图投影mapprojection在一个平面上表达弯曲地球表面的变换方法。3.3.9偏移offset从所有坐标值中减去的一组值,用于减小这些坐标的值。 GB/T19711-20053.3.10参考椭球体referenceellipsoid与大地水准面最为接近的旋转椭球体。注:它由两个参数表征:长半径“a"(地球的赤道半径)和短半径“b"(极半径)。扁率“f",定义为:f=(a-b)/ao3.3.11高程参考面referenceheightlevel确定高程的参考面为高程参考面。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水准面作为高程参考面。3.3.12参考系referencesystem国家测绘依据的坐标系统。3.3.13垂直参考系verticalreferencesystem高程参考系统。3.3.14正常高normalheight一点与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3.3.15似大地水准面quasigeoid地球轮廓的一个理论模型。假想地球是一个具有正常重力场的椭球体,由此形成的大地水准面称为似大地水准面。3.4地理数据文件术语3.4.1册album相关数据集(逻辑划分)与卷(物理划分)的集合。3.4.2属性attribute要素所具有的一个特征,它独立于其他要素。3.4.3属性代码attributecode一个属性类型的字母标识。3.4.4属性名称attributename一个属性类型的名称。3.4.5属性类型attributetype要素的一个定义特征,与其他要素无关。3.4.6重复属性类型repeatingattributetype一种可以有多个取值的属性类型,这些取值和某个要素类型,以及该类型的相同实例有关。 GB/T19711-20053.4.7属性值attributevalue赋于一个属性的特定的定性或定量值。3.4.8完整性completeness所有定义的要素出现的程度。3,4.9正确性correctness表明一个数据项是否正确地按照定义的数据类型记录了数据。3.4.10数据集dataset数据集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一个大的数据集合。是册(Album)的构成部分,它可再被划分成分区(Sections)。3.4.11管区district作为地理单元的一个区域,以某种公共服务或私人服务范围来定义。3.4.12要素feature现实世界的对象在数据库中的表示。3.4.13要素表达类型featurecategory要素表达的类型,如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或复杂要素。3.4.14要素分类featureclass要素的分类。3.4.15要素分类代码featureclasscode要素分类的字母标识。3.4.16要素分类名称featurename要素分类的名称。3.4.17要紊主题featuretheme一组特定的相关要素。3.4.18宇段表示一个数据单元的字符组。3.4.19图层根据信息内容对数据集进行划分后形成的一个子集。 GB/T19711-20053.4.20策略manoeuvre为了描述某种通行规则而定义的由一个道路元素、一个连接点与一个或多个道路元素构成的序列。3.4.21地点place各种类型的管理区域,如:i级行政区划、国家、跨国行政区划;命名区域,如:建成区域、有名称区域、管区。3.4.22特性property属于某一要素的属性与关系值的结合,它们共同定义该要素的某种特点。3.4.23关系代码relationshipcode关系的数字标识。3.4.24关系名称。lationshipname赋予关系类型的名称。3.4.25关系类型relationshiptype一个要素的一个定义的特征与其他要素的关系。3.4.26(语义)关系(Semantic)relationship一个要素所具有的涉及其他要素的特性。3.4.27分区section一个图层按地理范围划分的一个子集。例:根据地理坐标划定的一个图幅的覆盖区域。3.4.28交通元素transportationelement一个道路元素、铁路元素、链段、车渡联络线、水体、水体边界元素、连接点、铁路元素连接点及水体边界连接点。3.4.29转向turn一个道路元素、一个连接点和一个道路元素的序列。注:转向是策略的特例,只与两个道路元素相关。3.4.30卷volume最小的物理介质单元口注:根据数据量大小,一个卷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UDF数据集。例:一盘磁带、一张软盘等。4模型表达符号及说明本标准中的许多基本概念都需用数据模型来表达。本标准采用NIAM(NijssensInformationA-nalysisMethod)方法,它是E-R(Entity-RelationModelling)建模方法的一种。具体表达方法与含义见图i9 GB/T19711-2005rA实体类型“*,具有“。型”和“。,【城」\、-洲/r7A"}}下平厂朴色框)-AMt9*W4fA"‘B."MfAVAtt"n.Aj1m9XX-,M1tefhKa:\一/—\~一/B相对于A09角色为、资一)区口单值”巨习一一④一七口~束一《〕,仁卜一0/·图1NIAM模型表达符号5总体概念数据模型5.1数据模型图2所示的是本标准的要素总体模型。详细的子模式在相关条款中描述。本章其他部分详细解释总体模型。5.2要素总体模型图2中的“要素”是现实世界地理对象在数据库中的表达,如道路或建筑物等。在本图中“要素”是表示要素的实际情况和地理目标,如天安门城楼。图2表明,每个要素必须属于且仅属于一个要素分类和一个要素主题。要素分类和要素主题由一个名称和一个代码惟一标识。每个要素属于某一个要素分类(即一组同类的要素)。每个要素只能属于一个要素分类,不允许出现混合要素。这种约束用“属于”箭头来表示。每个要素也必须属于一个要素分类:不允许出现没有要素分类的要素。在要素与“属于”连接时,用一个黑点表示这种约束。每个要素可以有零个、一个或多个属性,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要素相关联。每个要素只可以表达为一个要素表达类型。要素表达类型包括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和复杂要素。单向箭头线表达子类约束。模型中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均出现了两次,表明这些要素在地理数据文件中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达。其区别在于本标准所支持的不同类型的拓扑关系。因而首先应注意信息存储在哪个层次。 GB/T19711-2005一个要素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其他要素所构成,称为复杂要素。如一个路段可以包含许多道路元素。5.2.1层次地理数据文件中所定义的各种要素从概念上分为三个层次,即。一层、1一层、2一层。简单要素属于1-层,复杂要素属于2一层。第。一层定义基本的图形构造块,这些基本构造块是。维的结点、1维的边和2维的面或点(Dot)、多义线(Polyline)和多边形(Polygon)。点、多义线和多边形不能聚合为复杂要素。简单要素与复杂要素之间的区别在于简单要素用。层中存储的基本构造块来定义,复杂要素则用简单要素或其他复杂要素来定义。士图2要素总体模型 GB/T19711-20055.2.2拓扑类型拓扑类型是指。一层所定义的拓扑。要素层只在以下情况才显式定义拓扑:1一层:在引用线要素的起止点要素时;2一层:在引用复杂要素的起止复杂要素时。在要素定义中不支持其他显式定义1一层拓扑关系的方法。如果需要扩展,可利用关系。在0一层中定义了以下拓扑类型:非显式拓扑:没有显式定义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即拓扑关系仅仅通过坐标值来定义;连通拓扑:明确定义了。维与1维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但没有明确定义这些对象与2维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完全拓扑:0,1,2维对象之间的所有拓扑关系都明确定义。非显式拓扑能用于定义并处理空间关系不甚相关的数据(如仅用于地图显示的数据)。连通拓扑便于有效实现网络操作。完全拓扑便于有效地在网络操作中集成面状信息。本标准支持这三种拓扑类型。在完全拓扑中,0维和1维要素的基本构造块为结点和边,构成一个平面图。面要素用面定义,它是2维基本构造块。在连通拓扑中,0维和1维要素的基本构造块为结点和边,构成非平面图,即现实中两个要素在不同层次相交时(如两条道路相互穿越于一座立交桥),表达这些要素的有结点可定义。2维要素的定义也与完全拓扑中的定义方法根本不同。在完全拓扑中一个面要素用形成这个面要素的相关的面来定义,在连通拓扑中则用它们的边界来定义。这个边界由构成边界的边来定义。图2中表示了两个可选方法,一个区域(Area)可以与一个面有“表达/被表达”关系;也可以与一个边有“左/右界定和被界定”关系。在完全拓扑中,基本图是平面的,但现实世界是非平面的。例如,道路可以在不伺的高度相互穿越。这种非平面性应在1一层中通过立交跨越和1一层拓扑关系来表达。在非显式拓扑中,0,1,2维要素的基本构造块(点、多义线、多边形)只是通过它们的坐标值实现关联。在下文中,完全拓扑与连通拓扑都称为“拓扑方法”,相应的要素称为拓扑要素。而非显式拓扑则称为非拓扑方法,相应要素称为“非拓扑要素”。在拓扑方法中,要素用基本构造块(结点、边和面)来定义。图2中表示拓扑点要素总是由一个结点来表达,一个拓扑线要素由一个或多个边表达,一个拓扑面要素由一个或多个面,或由一个或多个构成一个或多个封闭边界线的边所表达。图中最下方表示面、边与结点如何相互联系。在非拓扑方法中,要素用基本构造块(点、多义线和多边形)来定义。图2中表明非拓扑点要素总是用一个点来表达,一个非拓扑线要素由多义线定义,一个非拓扑面要素由一个多边形定义。这些基本构造块之间没有定义关系,表明了它们的非拓扑特性。因为假设非拓扑要素的定义完全独立于其他要素,因而非拓扑要素不能构成复杂要素。必须指出,非拓扑要素不应该与拓扑要素放在同一图层中(见图3)。当任何现实世界对象可以用一个拓扑要素表达时,就不用非拓扑要素表达它。特别是道路与车渡、公共交通等要素主题中的对象不能表达为非拓扑要素。 GB/T19711-2005二圈3图层中数据的组织5.3拓扑要素的基本构造块:结点、边、面本标准中拓扑要素的基本构造块是图元,包括结点、边、面。它们蕴涵了相关要素的几何与拓扑信息。一个结点表示地表的一个0维位置。一个边表示地表的一个1维位置,以一个首结点和一个末结点为端点。一个面是2维构造块,它表达地表的一个2维位置。面也可以用边界来定义,边界由边构成。5.4非拓扑要素的基本构造块:点、多义线、多边形非拓扑要素的基本构造块是对象,包括点、多义线、多边形。它们包含了相关要素的几何信息,但不包括显式表达的拓扑信息。一个点是地表0维位置,一个多义线是地表1维位置,一个多边形是以对象边界表达的地表2维位置。为了惟一地定义多边形,需要用边界的有序坐标串来定义。多边形总是位于坐标串的右侧。可以用多个边界来定义多边形。一条边界线将总是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坐标。5.5属性模型要素的特性用属性表示。属性是由名称与代码来标识某一属性类型。一个属性实例的值称为属性 GB/T19711-2005值,它可以是代码、文字、标识符(ID)或数值。本标准规定属性可以与其要素复合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属性值在本标准内部定义,但也有例外。图4中给出了属性模型。一个属性可以由其他属性组合而成,称为复合属性。一个复合属性由一些子属性构成。从语义上讲,一个复合属性表达了一个复合值,由相关子属性的值构成。大多数情况下,子属性值与通常的属性值一样是独立的。它们出现在复合属性中仅表示当它们与其他子属性值结合时才有意义。当一个属性(简单或复合)与一个“限制性子属性”结合时,子属性值不独立。限制性子属性不能单独附加于一个要素,它们只有与它们所限制的属性结合时才出现。限制性子属性可以独立附加于关系,此时它们限制关系的有效性。T[NCAOMDE]介一圈4.性的数据模型5.6关系模型语义关系是两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这些要素可以是同一种类,也可以是不同的种类。因此,由语义关系所联系的要素可以存在于相同或不同的图层中。有共同结构与共同意义的语义关系属于同一关系类型。一个特定的关系类型有惟一的关系名称或关系代码。大多数情况下关系是二元的,即涉及两个要素。但一个关系也可能涉及三个或多个要素。例如,在交通规则中需要涉及一个道路元素、一个连接点,以及其他道路元素。这些要素的顺序十分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图5中有一个“成员编号”,其表示关系中某一要素分类产生的顺序。一个关系可用属性进一步定义。所附加的属性可以有顺序,也可以没顺序。[ID][NCOADME[f]]V,%j19N#*I&-f-M*}4}f}}I-}`"C几④图5关系的数据模型5.7要素表达方法要素模型、属性模型与关系模型可广泛应用。可以用要素表达方法来满足一些应用中表达的需求。 GB/T19711-2005例如,在要素表达方法中规定道路元素总是作为线要素。但在另一些应用领域,道路元素可能需要作为面要素表达。要素表达方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定义某一要素必须或可以表达为哪个要素表达类型。共有七个不同的要素表达类型,分别是拓扑点要素、拓扑线要素、拓扑面要素、复杂要素、非拓扑点要素、非拓扑线要素、非拓扑面要素。图5列出了某一要素分类两种可能的存在形式:所有实例必须是同一表达类型;某些实例是一种表达类型,其他是另一种表达类型。@一价一母图6要素表达的数据模型5.8数据管理导航地理数据具有空间结构并且按要素内容定义。以下是数据管理模型。本标准附录D中列出划分数据集的规则。本标准所用的这种数据库存贮在一个册中,册由n个(物理)卷构成。此处数据分割只在物理层次上进行,即构成数据库的文件(集合)在某一记录处被打断,在下一卷中继续存贮。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数据集,每个数据集包括数据库所覆盖全部区域中的某一子区域的数据。在一个数据集中,可以按照要素内容进行划分,由此产生一个或多个图层。拓扑要素和非拓扑要素必须划分在不同的图层。一个图层应该包括一个或多个要素分类中的所有要素实例。在一个图层中所有的拓扑要素都拓扑集成在一起。在某一特定图层中的要素实例由相同的0一层表达构成。在一个图层内部的数据可以组织为一个或多个子空间。这些子空间称为分区。例如,规则网格或自然区域(如行政区划)。如果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图层按同样的子空间划分,所有具有相同地理边界的分区视为一个块。否则,一个块等于一个分区(见图7)0空、/二/,/万,(分区)/拭/\、/一一一一一代NI『层#1V777.一一什一-一一一一寸一一一一一一一刃//上’‘一一层#kb`-7l‘一一-一可I--一寸-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宁/7层#。艺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立二二1块:1分区了空间///尸(分区)///沙.卜--一-.卜层#1亡二士二二二二二士二二士二二二二;矛*层材k仁二士二二二二二t二立士二二二兰}/层#。匕二二二二二二世士二二二二兰二二二=;二二乡尹块1块:n分区(n=图层数量)图7分区、图层、块 GB/T19711-20056要素分类与定义6.1概述6.1.1要素与要素主题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或在某个位置的活动在本标准中用“要素”来表示。如道路、建筑物或服务等。道路和车渡等要素可以组合为要素主题(如“道路与车渡”)。本标准中所有的要素与要素主题始终用要素名称或要素主题名称来标识。这些名称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中通用的称呼(如环岛、建筑物)。6.1.2要素分类代码为便于数据交换,不用要素的名称,而是用4位数字代码来标识要素,用2位数字代码来标识要素主题。在要素名称与要素分类代码之间、要素主题名称与要素主题代码之间有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代码列表见附录A.16.1.3简单要素与复杂要素本标准明确区分简单要素与复杂要素。一个简单要素是一个不包含其他要素的要素。一个复杂要素由简单要素兼或其他复杂要素所构成。例如,一个“交叉口”是一个复杂要素,由“道路元素”、“连接点”等一组要素构成。一个“国家”(复杂要素)由不同级别的“行政仄划”(复杂要素)所构成。6.1.4要素的分层结构本标准中定义了要素层次。要素层次定义中,某一要素分类可以定义为一个更概要的上一层次的要素分类的子类。这样,一个子类在其自身的概括层次中可作为子类的实例,而在更高的概括层次中可作为它上层的实例。例如,一个旅馆可作为“住所”的下层,而“住所”又作为“旅游设施”的下层。6.1.5要素分类的数据模型图8是与要素分类有关的数据模型。表明要素按不同的要素主题进行组织。口图8要素分类数据模型6.1.6用户自定义要素本标准支持用户自定义要素,’预留了要素分类代码(见附录A.1)o目前定义了以一下要素主题:道路与车渡;行政区划;命名区域; GB/T19711-2005土地覆盖与利用;构造物;铁路;水系;道路附属设施;服务;公共交通;链参考要素;通用要素;用户自定义要素。6.2道路与车渡6.2.1概述主要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来看待道路网,因而将车渡联络线与道路网元素放在同一主题中。根据应用需求道路网可分成1一层和2一层两个层次进行表达,其中:1一层描述所有简单要素:道路元素;连接点;车渡联络线;封闭交通区域;地址区域边界元素;地址区域。2一层描述复杂要素:路段;交叉口;车渡;聚合路;汇交路口;环岛。图9给出了道路与车渡的数据模型,它描述了1一层和2一层这两个层次内部及两个层次之间的要素间的关系。6.2.2地址区域6.2.2.1定义一个包含地址的区域,这些地址无法与某一个或多个道路元素建立直接关联。6.2.2.2描述有些情况下地址无法与某一个或多个道路元素建立直接关联,例如:地址位于一个广场,该广场的名称与表达广场道路网络的道路元素的名称不同;地址按照建筑区来定义,该建筑区的名称与其相邻的建筑区的名称,以及划分两个建筑区的道路元素的名称不符。一个地址区域应总是与道路网络有一个连接。6.2.3地址区域边界元素6.2.3.1定义表达地址区域的边界。 GBIT19711-2005二目卜-------~卜,.卜-------.,.ii4----1--6---4-(--1-0-0--)(--I1u-D-"-A-)1--}13--N(6-I(Do-8-t)-1-)-------s1--0-m-8--+1(-)-2--47--j2)am-(-12-2A8-9-2--t-s}------f--t---3--4--j-A---6-6-7-(-8-P(-5-I-D---)--.S-i--3m---e-t-n-o-n-e-A--t2(A--I-D-t-1)6---r.--1o0-36n4-F0e-(mAp--1)+m---t------------1t-1--06o(-I2.D-0o63-I9)--v(n-I-D-s-x-)-1-9--7--0-0-0-zu)}i","-;8OD(ID)111A&ktAtM*f;(ID)IIImvfAtAtHMT*AR*(In)...Aits;MMASvi(1D>}}}i}ht}}t"i(ID)inftmi,=-----------------------------------------------------------------------------------------------"图9道路与车渡的数据模型6.2.3.2枋ㄒeaue!A@??똈/,)D?蠈l)瘸?절%l)P?須9,)牫?A地址区域边界元素描述地址区域的外边界,其以一个连接点为起止点,该连接点是地址区域与道路网的交点。05⒚!!衻E$갌�准!1$?0?地刂非虮呓缰兄辽儆幸惶醣哂Ω糜胍桓龅缆吩K亟ꣁ⒘O担겲⑼ü﷋ﳓ氲缆吠绲钠渌﮲糠窒嗔겡6.2.4聚合下6.2.4.1定义,其中:!0?P?牭?窽錄一蛔组榫哂邢嗤겹δ芑蛱氐愕南喙氐缆吩K丶傲경拥恪6.2.4.2枋p即?p)!A一组具有相同功能或特点的相关道路元素及连接点。徊愫A聚合路是用户定义的要素,在本标准中用于用户应用模型中标识并关联有关的要素,如一条道路的所有权。含地址的区域,!AO(D一个道路元素或连接点可以属于多个聚合路。聚合路可以没有拓扑,即它们不必与其他聚合路连通ǎ,겲不槐匦纬梢桓鐾暾﮵耐纭 GB/T19711-20056.2.5.1定义是允许非结构化交通活动的有限区域。6.2.5.2描述封闭交通区域的例子包括;工业区、停车场、港口区、校园、军事区、非结构化交通广场。6.2.6车渡6.2.6.1定义一组车渡联络线。6.2.6.2特点一个车渡在渡口网络中的作用与一个路段在道路网络中的作用相同。6.2.7车渡联络线6.2.7.1定义道路网络中两个固定地点之间的以特定的运输方式(如船或火车)进行运输的交通设施。6.2.7.2特点车渡联络线是由车渡运作的道路网络的最小独立单元,在1一层中描述。大多数情况可用图10中的单独的车渡联络线来表示。但也存在图11所示的一个车渡连接多个地点的情况,此时用三个不同的车渡联络线AB,BC和CA来表达。疆渡口路线-道路元素图10’连结两个端点的车渡图11连结三个端点的车渡6.2.8汇交路口6.2.8.1定义使车辆在两条或多条道路的交叉处便于通行的路段、匝道兼或车道的集合。6.2.8.2描述一个汇交路口是复杂要素,由组成它的所有的道路元素及连接点构成。实例包括:快速路或高速公路之间的汇交路口,由坡道、匝道及连接它们的车道所构成。快速路或高速公路与非高速公路之间的汇交路口,由坡道、匝道及连接它们的车道所构成。不同级别多车道或单车之间的车道汇交路口。可以是没有匝道的简单交叉,也可以是包括匝道和环岛的交叉。不同的汇交路口不可共享道路元素,但可共享连接点。一个汇交路口可以包含多个互相交叉的道路(当其中之一的坡道通向多条道路时)。两个相距较近的交叉口可能会共享车道,此时两个汇交路口应合并为一个汇交路口。本图所使用的图例为示意性,不作为图式标准(下同)。 GB/T19711-20056.2.9交叉口6.2.9.1定义2一层中的结点。交叉口是由路段和车渡构成的2一层网络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复杂要素,由一个或多个l一层的连接点、道路元素及封闭交通区域组成。6.2.9.2交叉口与连接点的异同交叉口在2一层的作用和连接点在1一层的作用是相同的。其区别在于它们抽象的程度不同。1一层中由多个道路元素和连接点表达的多要素交汇,在2一层中只需用一个交叉口来表达。构建交叉口的规则见附录Fo6.2.10连接点6.2.10.1定义连接点是界定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的边界的一种要素。一个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总是连接两个连接点,一个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总是以两个连接点为端点。一个连接点表示相邻的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之间的物理连接。6.2.10.2连接点的阶数(或称为价)连接点处所连接的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的数量称为连接点的阶数(或称为价)。例如,连接了两个道路元素的连接点称为二阶连接点。连接点只是两个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的端点的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之当道路闭塞不通的一端作为车渡联络线的起点时,必须定义一个额外的连接点;如果两个道路元素有至少一个不同的属性值或参与了至少一个不同的关系,可用一个额外的连接点(图12);可用一个额外的连接点来避免一个道路元素的两端使用同一个连接点(图13);可用一个额外的连接点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复杂道路要素(图14);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道路网络中不允许出现一个连接点只界定两个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的情况出现。口,毕瓢黔一一卿习卜一薰““”一「一"I可以在属性不同的道路元素之间加一个二阶连接点(B,构成一个环路的道路元素必须用一个二价连接点(Ba隔C)。断.以便描述交通流方向。图12属性不同的道路元素图13构成环路的道路元素习。一__________二__________一。匕90‘一疥奔赛裘纂群摹蒸雏岑潺塔蘸蓬奔圣’暖习‘尸B巨习C厂第二层道路的构建,可增添连接点E来表示第二层道路的交叉口。图14复杂道路元素 GB/T19711-20056.2.11路段6.2.11.1定义由一个、多个或零个道路元素所构成的2一层上的要素,以两个交叉口为端点。它是2一层道路网中的最小独立单元。6.2.11.2路段、道路元素和交叉口间的关系一个路段总是连接两个交叉口。路段由其所包含的道路元素依据一定的规则而构成。详细描述见附录E。6.2.11.2.1包含一个道路元素的路段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在1一层,该道路可视为一个道路元素。在2一层,同一道路又被视为一个路段。如图15所示,路段CL573以交叉口CS203和CS204为两端,包含道路元素L203,6.2.”.2.2包含两个道路元素的路段两个车道由物理隔断分开,可视为两个道路元素,但在2一层,这两个车道视为一条路段。图16是一个双车道路段,路段CL583包含道路元素L452和L854,并以交叉口CS723和CS721为端点。将两个道路元素视为一个多车道路段时需满足以下条件:每个道路元素必须是一个“单向道路”(图17);必须有可能将路段视为一个单独的功能体。即不同的道路元素有相同的道路名称或代码。图18表示一条道路旁边有一条辅路。表示辅路的道路元素的道路等级与主路不同。因此这两个道路元素不能构成一个多车道路段。一个路段不能由属于其他路段的道路元素分离的道路元素来构建。如图19,一条主路两侧都有辅路,虽然两条辅路满足所有其他要求,但它们被表示主路的道路元素所分离,因此表示辅路的两个道路元素不能构成路段。6.2.11.2.3包含多个道路元亲的路段有时一个路段可能包括两个以上的道路元素。在图20的例子中,一个路段有两部分单车道、一部分双车道。在1一层中这条道路可视为包含四个道路元素。在2一层,该道路则可视为一个路段。路段Cl,599由道路元素L258,1,259,L260和L261所构成。磷纂乡层}-1S2345L48542S1034层〔三乡图15包含一个道路元素的路段圈16包含两个道路元素的路段 GB/T19711-2005之若一个路段被视为多车道路,则每个道路元素必须是一条主路旁边有一条辅路。表示辅路的道路元素的“单向”的。道路等级与主路不同。因此这两个道路元素不构成一个多车道路段。图17路段构成示例一图18路段构成示例二___康纂L崖_赘_览Psis1o1-_三sL102631s104试段!尸{矍赞妞今一个路段不能由被属于其他路段的道路元素分离的道路元素来构建。图19路段构成示例三图20包含两个以上道路元索的路段6.2.11.2.4没有道路元素的路段在个别的情况下,一个路段可能不包含道路元素。图21中是一个双车道和两个单车道交汇的情况,由1一层构造2一层的过程如下:道路元素L217,L218,L219,1_220,1_401,L402,L403,L501,L502,L503与L504及与它们相联的连接点映射为交叉口C5754;道路元素L221,L222,L223,L224,L404,L405,L406,L505,L506,L507,L508及与它 GB/T19711-2005们相联的连接点映射为交叉口CS7550因此没有余留的道路元素映射到路段CL891。该路段不包含道路元素,以交叉口CS754和CS755为端点。州L}}甲Z"A"-L....口............................口.........曰曰日日...........日.军罕月孑二LL2127L285021L4031LL450243L12_-21290LL222L.2-15LL0457085L4}-04-L5}L0L22-234--一卡CLS91CST卡一图21不包含道路元素6.2.12道路元素6.2.12.1定义为车辆行驶所设计的(或车辆行驶所形成的)线形地物。是I-层道路网的最小单元,两端各有一个连接点。6.2.12.2道路元紊的独立性每一道路元素必须独立于其他的道路元素。一个道路元素状态的改变不能影响其他道路元素的状态。例如在图22中,AB,BE,ED,DC,CA全是道路元素。在CD上放置一个禁行障碍不影响其他的道路元素。道路元素也可能有不同的属性。例如,图23中,道路元素AF,FB有不同的名称。AD,DE和EC有不同的交通限制。从正式名称和交通流方向两属性来看,AF,FB,AD,DE,EC,BC可以视为最小独立单元,因而可作为独立的道路元素。描述一个道路元素属性的变化,可以指定该属性生效的起止点。这一过程在属性类别中进一步说明(见第7.1.12,属性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段属性)。蒯`__j}Ir阵O1ILilri}J"OLAV-IK--H道路元素CD独立于其他道路元素。当CD被隔断道路元素AF与BF的属性不同(名称不同),因而是彼时,交通流仍可在其他道路元素通行。此独立的。AD,DE和EC的区别在于交通限制不同。图22功能不同的独立道路元素图23属性不同的独立道路元素 GB/T19711-20056.2.12.3聚合原则对一个道路元素附加诸如限制、别名等属性时,可能需要将它分割为两个或更多的道路元素。在图23的例子中,对BC加人宽度限制后就需要将它分割成三个新的元素,以便于将较窄的桥梁从其他部分区分出来。属性在道路元素上的有效区段也可以用属性值同时描述。在图24中,两个车道视为彼此独立,因而被作为两个道路元素。被物理分隔带分隔开的道路可表达为两个不同的道路元素。物理分隔带可用属性来说明。匠一一一个道路中被分隔的两侧车道可以用分开的道路元素来表示。图24表示为分开的道路元素的道路6.2.13环岛6.2.13.1定义道路网络中一个简单的封闭单向环状路,用于规范不同层次道路交汇处的交通流。6.2.13.2描述环岛是一个复杂要素,由所有构成封闭环的道路元素及连接点,加上所有属于环路沿线的交叉口的道路元素与连接点构成(见图25)0环岛在提供实时驾驶指示时与其他的交通控制要素不同,如“从环岛的第三个路口离开”。与环岛可交替使用的术语有圆形道路交叉口。匡澳落习一怂不正确一一廿图价25定义环岛的规则,6.2.14连接点、道路元素、封闭交通区域、车渡联络线与地址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道路元素、车渡联络线和连接点相互依赖:前者的改变会导致后者的变化,反之亦然。连接点位于两个或更多的道路中心线交汇之处。如果道路中心线在两个不同的点相交,则需用两个不同的连接点来表达。连接点还可能位于道路的起止点或道路元素与封闭交通区域的交点,或道路元素与铁路元素的交点,或道路元素与地址区域的交点。6.2.14.1概述需要建立拓扑结构以正确表达连接点、道路元素、封闭交通区域、地址区域及车渡联络线在道路网 GB/T19711-2005络中的相互关系。图26表达一个T型连接点,由AB,BC,BD道路元素在连接点B相交。画需要构建连接点和道路元素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它们能准确地表达路段间的拓扑。图26拓扑要求6.2.14.2立交跨越道路网络中的立交跨越包括桥梁、高架桥、天桥、地下道等。此处的道路元素没有共同的连接点。如果出现了连接点,它要么连接下一层道路元素,要么连接上一层,但不会同时连接两者。6.2.14.3广场交通广场不完全是非结构化的,而是具有一些逻辑定义的交通流或内部结构(例如,喷泉、花坛、道路表面描画的线条等)。这些交通流或内部结构视为由不同的道路元素所构成。图27表示了中心有一草坪的交通广场。其由道路元素AB,BC,CD,DA构成一个封闭环。图28表示了一个不严格限制交通活动的交通区域,其被视为封闭交通区域,用一个面状区域加上以连接点为端点的道路元素为入口。封闭交通区域本身在这些道路元素之间构成了拓扑关系,在区域内部,道路元素可定义为只有拓扑意义而无几何意义。6.2.14.4停车场停车场视为封闭交通区域,有时也表达为服务主题中的点要素。』一一飞二尸丁一交通广场不完全是非结构化的,这些交通流或内部结非结构化的交通广场视为封闭交通区域。构视为由不同的道路元素所构成。圈27结构化交通广场的拓扑要求图28非结构化交通广场6.3行政区划6.3.1概述为便于管理,一个国家被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政区,称为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层次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不同,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定的。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划称为国家。国家以下按1至8级划分。在要体现的最低级行政区划只存在于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时,可以用第9级来划分8级行政区划。本标准可以对覆盖多个国家的区域进行描述,将其称为跨国行政区划。 GB/T19711-2005不属于行政区划分层结构之内的行政区域称为行政地点。,此处。表示一个大写字母。它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确切关系在“地点中的地点关系”中描述。本要素主题包括以下要素分类:行政区划边界元素;行政区划边界连接点;行政地点(A-Z);国家;1-7级行政区划;8级行政区划;9级行政区划;跨国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数据模型如图29所示。8级行政区划表示可以完全划分国家的最小行政区划。允许用行政区域边界元素界定高一级别的区划。附录F说明如何用本国术语和语言替换Z级行政区划。本标准还提供了专用的元数据结构。i图29行政区划数据模型6.3.2行政区划边界元素6.3.2.1定义行政区划的边界的最小单元。6.3.2.2描述同一行政区划边界元素可以界定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划。当多个行政地点共享一个边界时,每个行政地点都应由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划边界元素所界定。6.3.2.3限制一个行政区划边界元素严格地以两个边界连接点为端点。这些边界连接点不必是不同的结点。一个行政区划边界元素不允许两次界定同一行政区域(见图30、图31)0 GB/T19711-2005不口1允许厂万卜1\之二少义~兰二/允许/丈歹T不允许/厂\\火左多/义土少‘允许0边界连接点0边界连接点一边界元素一边界元素图30边界要紊和边界连接点示例一圈31边界要寮和边界连接点示例二6.3.3行政区划边界连接点6.3.3.1定义边界元素交汇处。6.3.3.2限制一个边界连接点连接一个或更多的边界元素,典型情况是连接三个,而不允许两个。二阶连接点只有当省略低一级行政区划时才允许出现。图30中列出省略低一级行政区划时的例子;图32列出只连接一个边界元素的例子。允许不允许(万D(0边界连接点一边界元素图32边界要紊和边界连接点示例三6.3.4行政地点(A到Z)6.3.4.1定义在行政区划层次结构之外定义的管理区域。6.3.4.2描述一个行政管理地点由于以下原因不属于层次结构:不能形成国家或i级行政区划的完整的子区划;存在于多个Z级行政区划中。本标准定义了26个行政地点要素分类,称为“行政地点n=,此处nE{A,B,二。},是元数据中为地点定义的26个占位符,其间没有顺序关系。6.3.5国家6.3.5.1定义由国家边境所划定。6.3.5.2描述一个国家必须以统一的方式再划分为i级行政区划。没有子区划的国家应视为由一个8级行政区划所构成。6.3.61至7级行政区划6.3.6.1定义i级行政区划(iE{1,2,...,7})是一个国家层次结构的行政区划的中间层。 GBJT19711-20056.3.6.2描述在一些国家中可能不存在这些中间层。附录F给出了一个实例。6.3.78级行政区划6.3.7.1定义是国家中,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的行政区划层次中的最低层。6.3.7.2描述在没有细分区域的国家,只有8级行政区划且覆盖整个国家。附录F列出了一些8级行政区划的名称。6.3.89级行政区划6.3.8.1定义是8级行政区划的下一级。6.3.8.2·描述一些8级行政区划可以被划分为更小的单元。可以是单独的一个8级行政区划,也可划分某区域内的所有8级行政区划。这些更小的单元称为9级行政区划。6.3.9跨国行政区划6.3.9.1定义由多个国家的整体构成,具有共同的跨国管理功能。6.3.9.2描述如欧盟。6.4命名区域6.4.1概述命名区域是指具有独立功能或作用的区域。例如建筑物集中的居民区、具有公认名称的区域、或由同一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区域(如治安区、学区等)。命名区域的数据模型如图33所示。〔呼:图33命名区域的数据模型6.4.2边界元素6.4.2.1定义是限定要素主题命名区域中的要素的边界的最小单元。6.4.2.2描述边界在两个相邻的相同类型的命名区域之间,或者一个命名区域以及地理边界(例如外国)之间形成。6.4.2.3约束一个边界元素以两个边界连接点为端点,它们可以是同一结点。一个边界元素不能两次界定同一 GB/T19711-2005居民地和命名区域。6.4.3边界连接点6.4.3.1定义是边界元素相互连接的位置。6.4.3.2约束一个边界连接点连接一个、三个或更多的边界元素。一般三个,但不允许二个。6.4.4建成区域6.4.4.1定义建筑物集中的地区,一般有城内速度限制。6.4.4.2描述在建成区域和市政区之间没有确切的关系,但有些情况下建成区域与具有相同名称的市政区之间有关。但在农村地区,一个市政区可以包含几个小的建成区域。有时一个建成区域也可能跨越几个市政区或其他类型的行政区划。6.4.5统计定义用于收集并统计信息的区域。6.4.6选区定义用于选举投票和管理政治活动的区域。6.4.7急救医疗服务区定义用于管理并派送急救人员的区域。6.4.8消防区定义用于管理并派送消防人员的区域。6.4.9有名称区域6.4.9.1定义具有公认名称的边界清晰或模糊的区域。6.4.9.2描述有名称区域的例子包括:中关村;长白山;黄金海岸。6.4.10电话区定义电话服务区,一般与一个区号相关。6.4.11治安区定义用于管理并派送警察的区域。6.4.12邮区定义邮政服务区。6.4.13学区定义 GB/T19711-2005教育设施向居民服务的范围。6.5土地砚盖与利用6.5.1概述土地覆盖与利用提供地表覆盖物或地表用途的有关信息。许多土地覆盖与利用类型在结构上都是层次化的,可以再分为子类型。本主题的最高层包括以下要素:建筑物;人工表面;农业区;森林与半自然区;湿地;岛屿。图34给出最高层的数据模型。汾价)图34土地.盖与利用数据模型6.5.2建筑物6.5.2.1定义人工建造的由人或物品所占用的构造物。6.5.2.2描述建筑物用于表示物理构筑物,相邻的建筑物可以组合成一个建筑物要素。图35是建筑物子类模型。〔Ctrl图35土地扭盖与利用数据模型:建筑物子类6.5.3人工表面定义由人类改造的地表,通常是建筑工程的结果,用于特定的用途。图36是人工表面子类模型。于:刃图36土地扭盖与利用数据模型:人工表面子类6.5.4城市区域6.5.4.1定义大部分土地都被建筑物、道路和人工表面所覆盖的区域。 GB/T19711-20056.5.4.2描述城市区域是人工表面的子类。6.5.5工业、商业和交通场所6.5.5.1定义与交通及(或)工业活动相关的人工表面与设施。6.5.5.2描述工业、商业和交通场所是人工表面的子类。6.5.6矿区、堆场与施工场所6.5.6.1定义由于开挖、矿石堆存或填埋所产生的地表。6.5.6.2描述矿山、堆场和施工场所是人工表面的子类。6.5.7人工非农作物植被6.5.7.1定义休闲、运动、娱乐活动场所和墓地的植物种植区域。6.5.7.2描述人工非农作物植被是人工表面的子类。6.5.8农业区定义种植农作物或水果的地区,以及用于放牧的地区。图37是农业区子类模型。诬)、二/乏弓1WP}"JC1-`‘~入}}图37土地彼盖与利用数据模型:农业区子类6.5.9耕地6.5.9.1定义定期耕作的土地。6.5.9.2描述耕地是农业区的子类。6.5.10长久作物6.5.10.1定义不以循环方式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在犁耕及再次种植之前,农作物较长时间占用土地。主要是木本作物,不包括牧场和森林。6.5.10.2描述长久作物是农业区的子类。6.5.11牧场6.5.11.1定义草地,通常用于放牧。6.5.11.2描述牧场是农业区的子类。 GB/T19711-20056.5.12混合农业区6.5.12.1定义邻近其他植物(如树)的部分或全部种植农作物或牧草的地区。6.5.12.2描述混合农业区是农业区的子类。6.5.13森林与半自然区域定义由树木及/或灌木林覆盖的区域。图38是森林与半自然区域子类模型。⑧④甚图38土地硬盖与利用数据模型:森林与半自然区域子类6.5.14森林6.5.14.1定义主要由树木构成的植被,包括灌木与矮树丛。6.5.14.2描述森林是森林与半自然区的子类。6.5.15灌木与/或草本混杂的地区6.5.15.1定义灌木丛,通常没有或只有分散的树木。6.5.15.2描述是森林与半自然区的子类。6.5.16很少或没有植被的空地6.5.16.1定义植物很少或没有植物的地区,如沙地或岩石地、永久冰雪地、植物稀疏的高纬度地区等。6.5.16.2描述是森林与半自然区的子类。6.5.17湿地定义内陆或沿海随季节、潮汐或永久浸满水的地区。图39是湿地子类模型。邑一任乡长吵图39土地,盖与利用数据模型:湿地子类6.5.18内陆湿地6.5.18.1定义随季节、潮汐或永久浸满水的森林或非森林地区。水可以是死水或循环水。6.5.18.2描述内陆湿地是湿地的子类。 GBIT19711-20056.5.19沿海湿地6.5.19.1定义随季节、潮汐或永久被盐水淹没的无树木地区。6.5.19.2描述沿海湿地是湿地的子类。6.5.20岛屿定义被水环绕的地区,可能由桥梁、隧道或航道与大陆相连。图40是岛屿子类模型。①图40土地扭盖与利用数据模型:岛屿子类6.6构造物6.6.1概述构造物用于描述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建筑物。构造物可以只与一个交通元素相关,也可以形成两个交通元素之间的立体交叉。构造物的这一特性在其所参与的关系中表达。构造物的例子有桥梁、高架桥、隧道、渡槽、路堑、廊道、防护墙、涵洞等。图41是构造物的数据模型。44lpil1ml,乡一-<*y[3fiID*I)图41构造物数据模型6.6.2构造物6.6.2.1定义一个构造物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建筑物,如桥梁、隧道或防护墙。6.6.2.2构造物的类型一个构造物要素可以根据构造物类型属性来分类。6.7铁路6.7.1概述铁路在网络构成方式上与道路相似,因而铁路网络可视为由一些铁路元素所构成,这些铁路元素被铁路元素连接点相连接。图42是铁路的数据模型。(1[lIDit]sfO)fE-Mf}%>W11AZ*An[ID1图42铁路数据模型6.7.2铁路元素6.7.2.1定义由一条或多条轨道构成的用于火车行驶的永久性道路。 GBIT19711-20056.7.2.2描述铁路元素是铁路网络中的最小独立单元,以两个铁路元素连接点为端点。6.7.3铁路元素连接点6.7.3.1定义三条或更多铁路元素交汇之处,或铁路元素结束的端点。6.7.3.2描述铁路元素连接点位于三条或更多铁路元素交汇之处,或铁路元素结束之处。6.8水系6.8.1概述水系要素主题包含对水体的表达。水系要素由水体与水体边界构成。水体可以与其他水体相连,也可以是孤立的。水体边界由水体边界元素和水体边界连接点来表达。一个水体边界元素描述水面的外轮廓,并连接两个水体边界连接点。图43是水系的数据模型。}cBCICD}a]l`}7k}}}?}7*kpk"k,t>}[tI}DF}]i}J}/资--令图43水系总数据模型6.8.2运河6.8.2.1定义人工构筑的线状水体。6.8.2.2描述运河是水道的子类。6.8.3沿海礁湖6.8.3.1定义由舌状陆地或类似地形与海水隔开的没有植物的含盐水体。这些水体在有限点位永久或一年中有部分时间与海水相通。6.8.3.2描述沿海礁湖是海水的子类。6.8.4河口6.8.4.1定义河流的人海口,潮水在其内涨落并流动。 GB/T19711-20056.8.4.2描述河口是海水的子类。6.8。5内陆水体6.8.5.1定义与海洋没有连通(或只有有限连通)的水体。6.8.5.2描述内陆水体是水体的子类。6.8.6湖泊6.8.6.1定义自然或人工水面,不包括水库。6.8.6.2描述湖泊是内陆水体的子类。6.8.7海水6.8.7.1定义海、洋或其他与其连通的含盐水体。6.8.7.2描述海水是水体的子类。6.8.8水库6.8.8.1定义人工构建出来的水面或人工保留的自然水面,主要用于人类生活与农业。6.8.8.2描述水库是内陆水体的子类。6.8.9河流6.8.9.1定义自然或半自然的线状内陆水体。6.8.9.2描述河流是水道的子类。6.8.10海、洋6.8.10.1定义以低潮线划分的海域。6.8.10.2描述海、洋是海水的子类。6.8.11水体定义水流所通过的路径,或被水所覆盖的区域。6.8.12水体边界元素6.8.12.1定义是描述水体边界的最小单元。6.8.12.2描述水体边界元素是构成水体与陆地界限的连续边界线。6.8.12.3限制水体边界元素只能以两个水体边界连接点为端点,在岛屿的情况下可为一个(见图44)。一个水体边界元素不允许重复界定同一水体要素。 GB/T19711-2005[iIsAO}igsLI水体边界元素由一个水体边界连接点所连接。图44水体边界元素定义6.8.13水体边界连接点6.8.13.1定义是水体边界元素交汇之处。6.8.13.2限制一个水体边界连接点连接一个或多个水体边界元素。图44是其连接一个水体边界元素的情况。6.8.14水道6.8.14.1定义用于排水的自然或人工水系,包括运河。6.8.14.2描述水道是内陆水体的子类。6.9道路附属设施6.9.1概述道路附属设施按其在道路元素或链段沿线上的固定位置来分类,可位于车道或人行道上。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测量设备。图45是道路附属设施的数据模型。[ID]_./⑨CID]气且暨失卜CID]oD匆CID]/迹[ID]、毖[ID]M[IIMD"]S图45道路附属设施的数据模型6.9.2环境设施6.9.2.1定义沿道路或邻近道路的用于保护环境的设备。 GB/T19711-20056.9.2.2描述环境设施要素的例子是噪声墙、树篱等。6.9.3路标6.9.3.1定义包含方向信息的木板或金属板。6.9.3.2解释图46给出了例子。一个路标可以代表一组含义相同的路标。510}0}m0圈46一个路标6.9.4交通信号灯定义一种控制交通流的多色灯。6.9.5交通标志定义一块包括信息和一些附加文字的路牌,表示一种交通限制、建议(劝告)或信息。6.9.6照明灯6.9.6.1定义为道路照明的装置。6.9.6.2描述照明灯要素的一个例子是街灯柱。6.9.7测,设备6.9.7.1定义测量或监控交通的设备。6.9.7.2描述测垂俊备要素的例子如:电视摄像机、感应线圈、雷达柱等。6.9.8路面标记6.9.8.1定义路面上的标线、标记。6.9.8.2描述如限制车道的实线或虚线。6.9.9安全设备6.9.9.1定义道路上用于安全目的的设备。 GB/T19711-20056.9.9.2描述如安全栅栏。6.9.10人行横道定义道路元素的一个特定标记的位置,供行人横穿道路。可能有信号灯或斑马线,也可能没有。6.10服务6.10.1概述服务广义上讲是在某一位置的活动。应注意服务代表的是一个活动而非活动发生所在地的建筑物。许多服务与道路环境有关,如健身、车辆维修、紧急救援、货物/海关/零售服务等。这些服务中的每种也可与道路元素或连接点关联以描述车辆通达信息。服务还要进一步用属性来描述其特征。服务定义与分类是对于现实的解释而非对其的表达。因而除了通用要素分类“服务入口点”以外,本标准不包含服务的定义。但在附录B.1中给出了一些示例。图47是一个数据模型示例,包含了一些服务。一图47服务数据模型示例6.10.2服务入口点6.10.2.1定义表示服务人口的位置。6.10.2.2描述一个服务人口点表达一个或多个服务的人口,或者一个或多个服务的出人口。它不应只表示一个出口。6.11公共交通6.11.1概述6.11.1.1描述与公共交通网有关的所有要素都被包括在公共交通要素主题中。该主题中包含可以和一个几何位置关联的所有公交基本要素。6.11.1.2公交要素包括以下子类:公交路线线段;公交连接点;公交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