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 MB
  • 2022-04-22 13:36:29 发布

GBT19711-2005(04)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4).pdf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GBIT19711-20057.14.28国际交通百分比见7.4.2007.14.29位置精度见7.2.33。7.14.30路面见7.4.21。7.14.31路面条件见7.4.22。7.14.32路线编号见7.4.23。7.14.33路径标识见7.4.27。7.14.34路径序号见7.4.28。7.14.35路径类型见7.4.29。7.14.36特殊路径见7.4.31。7.14.37交通流见7.4.32。7.14.38交通流且见7.4.33。7.14.39交通流,类型见7.4.34。7.14.40交通流,单位见7.4.35。7.14.41未铺设的路面类型见7.4.36。7.14.42有效方向见7.2.38。7.14.43有效期见7.2.39。7.14.44参照点数值7.14.44.1定义在表示一个参照点的物理标志物上印刷的数值(字符值)。7.14.44.2域/单位由管理机构指定。7.14.44.3描述参照标志物上的值一般是公里,有时会有小数位(如50.7)07.14.45车辆类型见7.4.37。7.14.46宽度见7.4.380 GB/T19711-20058关系类别与定义8.1概述8.1.1要素及其关系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一些信息需要以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样一种形式来表达。例如,“⋯⋯是⋯⋯的首都”是“北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本章即描述地理数据文件中的各种关系。图81~图94给出了各种关系的数据模型。所有的关系都有一个特定的关系名称。一个要素可以涉及到多个关系。两个不同的关系可以联系同一个要素实例,例如,“⋯⋯坐落于⋯⋯辖区”和“⋯⋯是⋯⋯的首都”都是“北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喊----)一二片图81岔路关系数据模型丁立Al"X+}图82收费路线关系数据模型标准下载网(www.bzxzw.com) GB/T19711-2005几分隔的连接点关系严格局限于该连接点两侧的两条道路。图83策略关系数据模型一X-fIt图84直达路径关系数据模型标准下载网(www.bzxzw.com) GB/T19711-2005咬-一)越誉[ID]H图85立交跨越关系数据模型{』图86路标信息关系数据模型④枢可H}乡!diA仁H图87汇交路口的出口关系数据模型趁寸牛二图88道路元索沿线的交通信号灯及道路元素沿线的交通标志关系数据模型标准下载网(www.bzxzw.com) GB/T19711-2005一图89道路与车渡、行政区划、命名区域、土地班盖与利用、服务等主题中的二元关系数据模型(未完待续)标准下载网(www.bzxzw.com) GB/T19711-2005七Not*itsmV-m7&t}图90道路与车渡、行政区划、命名区域、土地粗盖与利用、服务等主题中的二元关系数据模型(续)二万于图91公交要素关系数据模型 GB/T19711-2005二图92与道路、车渡、链参考要素相关的关系的数据模型(没包括与参照点使用相关的必选性属性“链距”)还}}}"}少kcH!n{}H}一一任〕图93属于要素的要素中心点的关系的数据模型4盈玉图94地点中的地点关系的数据模型 GB/T19711-20058.1.2关系类型相同要素分类的要素之间的所有关系实例都属于同一关系类型。例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及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都视为“居民地”与“国家”这两个要素分类之间的关系类型“⋯是⋯的首都”的实例。8.1.3关系类型代码本文中用关系类型名称来标识关系。但在物理数据结构中,关系用关系类型代码来标识。附录A.4给出了关系类型代码。8.1.4关系的阶数(或称为价)大多数信息可用二元关系来表示,即只包含两个成员的关系。但是也存在无法分成二元关系的情况。如果想表示外白渡桥跨越苏州河通向中山东路这一情况,只能用“构造物”、“道路元素”及“水系元素”这三个要素之间的三元关系才能描述清楚。如果用二元关系就会丢失信息。一个关系中所涉及的要素的个数称为该关系的阶数(或称为价)。8.1.5关系的成员被某一关系所涉及的要素,称为关系的成员。在以上提及的例子中,“城市”与“国家”是关系“。··⋯是⋯⋯的首都”的成员。8.1.6同类关系及其限制当且仅当关系中至少两个成员是属于同一要素类型时,该关系称为同类的。例如禁行规则关系中,每个关系涉及到至少两个道路元素。另一个例子是立交跨越关系,每个关系都涉及两个交通元素。同类关系可根据它们是否是反射的、对称的、传递的来识别。这些限制的数学定义如下。8.1.6.1反射性当且仅当A(x,x)中的所有x都是R中的元素时,关系R称为关于A是反射的。对于所有的二,当且仅当((x,x)不是R中的元素时,关系R称为不反射的。不满足这些条件的关系称为非反射的(注意其不同于不反射)。8.1.6.2对称性若(x;,x;)是R中的一个元素,当且仅当A(x;,x;)中的所有x都是R中的一个元素时,关系R称为是关于A对称的。当且仅当A(x;,x;)中的所有x和((x;,x;)不都是R中的一个元素时,关系R称为是关于A不对称的。不满足这些条件之一的关系称为非对称的(注意其不同于不对称)。8.1.6.3传递性若((x,必与(y,z)都是R中的元素,当且仅当对于所有的x,y和z,(x,z)都是R中的一个元素时,关系R称为传递的。若(x,y)与(y,z)都是R中的元素,当且仅当所有的x,y和z,(x,z)都不是R中的一个元素时,关系R称为不传递的。不满足这些条件之一的关系称为非传递的(注意其不同于不传递)。8.2关系类型8.2.1道路元素沿线的建筑物8.2.1.1定义建筑物位于某一道路元素沿线。8.2.1.2描述此关系说明建筑物人口所位于的道路。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建筑物逻辑上所“属于”的道路元素应是最近的。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图950如果一个建筑物有多个位于不同道路元素上的人口,这个建筑物可以属于两个或更多的不同道路元素。 GB/T19711-2005诊建筑物B属于道路元素R3-图95沿道路元素的建筑物8.2.2与行政区划关联的建筑物定义建筑物位于某一8级行政区划的内部或与其关联。8.2.3与建成区域关联的建筑物定义建筑物位于某一建成区域的内部或与其关联。8.2.4与行政区划关联的建成区域8.2.4.1定义建成区域位于某一8级行政区划的内部或与其关联。8.2.4.2描述这个建成区域与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的。这意味着一个行政区划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建成区域,一个跨越行政区划边界的建成区域可以属于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划。8.2.5属于要素的要素中心点8.2.5.1定义要素中心点是一个要素的中心。8.2.5.2描述此关系的第二个参数可以属于道路与车渡、命名区域、行政区划、土地筱盖与利用、服务等要素主题的要素。8.2.6链引用8.2.6.1定义利用位置的链距信息将有关属性关联到一个链段的方法。8.2.6.2描述为了将属性与链段关联起来,这个关系描述链段上与属性有关的分段:通过指定链段和两个参照点; GB/T19711-2005通过说明分段的起止点(对应于两个关联的参照点)的链距值;通过附加属性信息本身。链引用关系的顺序很重要。8.2.7与行政区划关联的管区8.2.7.1定义统计区、选区、急救医疗服务区、消防区、电话区、治安区、邮区或学区位于某一8级行政区划之内,或与其关联。8.2.7.2描述这种管区与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的。这意味着一个行政区划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管区,同时一个跨越行政区划边界的管区可以属于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划。8.2.8与建成区域关联的管区定义统计区、选区、急救医疗服务区、消防区、电话区、治安区、邮区或学区位于某一建成区域之内,或与其关联。8.2.9分隔的连接点定义一个分隔的连接点是一个策略,包括一个有物理或逻辑分隔物(阻止某一方向的通行)的连接点。由连接点连接的两个道路元素指明连接点在哪些道路元素上被分隔,表明某些交通行为是禁止的。8.2.10与行政区划关联的封闭交通区域定义封闭交通区域位于某一行政区划之内,或与其关联。8.2.11与建成区域关联的封闭交通区域定义封闭交通区域位于某一建成区域之内,或与其关联。8.2.12汇交路口的出口8.2.12.1定义一个汇交路口与一个或多个所包含的连接点之间的关系,这些连接点和复合出口编号指定的出口对应。8.2.12.2描述所描述的连接点是汇交路口内部的转弯点,具有出口编号或名称等信息。在以两条平行的道路元素表示的汽车高速路上可以见到两个连接点用同一个出口编号的例子。在某些汇交路口上,假设每个交通方向存在两个出口点,并且这两个出口点有不同的出口编号(例如:北5号出口、南5号出口),此时每个出口编号都与一个连接点关联,即一个位于正向车道上的出口点处,另一个位于反向车道的出口点处。换句话说,汽车高速路的两个方向上都有一个出口点。因而每个出口编号都对应两个连接点。8.2.13与行政区划关联的车渡联络线定义车渡联络线位于某一行政区划之内,或与其关联。8.2.14与有名称区域关联的车渡联络线定义车渡联络线位于某一有名称区域之内,或与其关联。 GB/T19711-20058.2.巧与建成区域关联的车渡联络线定义车渡联络线位于某一建成区域之内,或与其关联。8.2.16岔路8.2.16.1定义道路上的自然分岔,对于一个方向的人口来说,有多个出口方向。8.2.16.2描述岔路的典型特征如下:在分岔点处或其附近没有明显的转弯;最左侧与最右侧的两个分岔路之间的角度小于9000注意岔路包括有两个以上分叉的道路,如一个3车道的道路在某一点分为三条独立的单车道道路。以下情况一般不作为岔路:除继续向前延伸的那条道路外,其余都是有减速车道的立交跨越口的匝道;丁字路口。岔路与路径引导有关,用于产生路径引导指示。因此,模型所提供的信息应能反映道路使用者对道路延伸方式的理解。8.2.17立交跨越8.2.17.1定义两个交通元素和一个构造物之间的关系,表达道路、铁路或水系网络彼此直接跨越。8.2.17.2限制此关系仅包含两个交通元素,当三个交通元素在同一地点利用同一构造物彼此穿越时,需要定义两个关系。一个用于描述下层与中间交通元素间的关系;另一个用于描述中间与上层交通元素间的关系。上层与下层元素间的关系不作显式描述。上层交通元素应总是在下层元素之前。8.2.18与行政区划关联的连接点定义连接点位于某个8级行政区划之内或与其关联。8.2.19与建成区域的连接点定义连接点位于某个建成区域之内,或与其关联。8.2.20地点中的地点8.2.20.1定义一个地点位于另一地点之内。8.2.20.2描述该关系说明按照特定的分类方案,第一个地点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二个地点之内。地点的分类方式由属性“地点中的地点分类”来定义。8.2.21优先策略8.2.21.1定义描述有优先权的策略。8.2.21.2描述优先策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GB/T19711-2005隐式:蕴涵于一般的交通规则中。例如,“由右(或左)边开来的车辆可以通行”;显式:在某一交叉口,车辆行驶权通过交通标志来指明,而不参照一般的交通规则。图96给出的一个优先策略的例子。注意优先策略关系是不对称的。该关系只能用于描述静态的行驶权,不描述由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优先权。tR21A047L"G"7S5111`AJ21LAL7S12L2151L7u35s232Ln5S21LJLL137L113L52115222LJL2472231L5L15121图96优先策略8.2.22禁止策略8.2.22.1定义在物理上可能,但通过法定措施(如类型为“禁令标志”的交通标志所指明)“禁止”的策略。8.2.22.2描述禁止策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图98中给出的例子:由于一个道路元素上单向行驶交通流所造成的禁行,不需作为禁止策略;不是由道路元素单行性造成的,而是由交通标志指示的所有禁止策略。这些需要作为禁止策略。图97是指示这些情况的交通标志;既不是由道路元素单行性造成,也不是由交通标志所指示,而是由于道路网络所造成的所有禁行。这些需要表示为禁止策略或限制策略。图99给出了构造禁止策略的例子。注意禁止策略不必是对称的,即相反的方向可能并不禁行。可对该关系附加属性来进一步说明。例如,可以与属性“有效期”共同来定义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例如只在高峰期禁行。禁止策略也可以与属性“车辆类型”联合使用来说明哪种车辆禁行。8.2.22.3限制如果一个道路元素与连接点是一个禁止策略中的前两个元素,则不允许它们在一个限制策略中有同样的角色,反之亦然。 GB/T19711-2005}rA}P&O--R)M6.O⑧0图97禁止策略与限制策略中的交通标志示例砌①由于道路元素单行性所造成的禁行,不与道路元素单行性无关的禁止策略。需作为禁止策略。图98禁止策略例子李LL551233JJLL1377L13521212,1,1LJJL472231L2L5121)郭图99禁止策略的表达 GB/T19711-20058.2.23公交路线线段沿线的公交点定义公交点属于某一公交路线线段。8.2.24道路元素沿线的参照点位it8.2.24.1定义用于说明道路元素上某一参照点位置的方法。8.2.24.2描述这个关系包括两个要素和一个用链距属性方式表达的距离值(从起始连接点沿道路元素测得)。8.2.25限制策略8.2.25.1定义由立法规定,用交通标志指明的策略。8.2.25.2描述从这一关系无法推断出该限制策略是否是通过某一连接点的某一道路元素的惟一可能策略,需要考虑该道路元素和连接点所涉及的所有限制策略才能完全描述。限制策略有三种形式:由于道路元素单行性所造成的限制,不需作为限制策略;不是由道路元素单行性造成的,而是由交通标志所指明的限制。需要表示为限制策略。图97中给出的交通标志的例子;既不是由于道路元素单行性造成,也不是由交通标志所指明的,是由于道路网络所造成的。这些需要表示为限制策略或禁止策略。注意限制策略不必是对称的,即相反的方向可能并不受限制。可对该关系附加属性来进一步说明。例如,可以与属性“有效期”共同来定义情况随时间的变化。例如只在高峰期限制。限制策略也可以与属性“车辆类型”共同使用来说明哪种车辆受限制。8.2.25.3限制如果一个道路元素与连接点是一个限制策略中的前两个元素,则不允许它们在一个禁止策略中有同样的角色,反之亦然。8.2.26与行政区划关联的道路元素定义道路元素位于某个8级行政区划内,或与其关联。8.2.27与建成区域关联的道路元素定义道路元素位于某一建成区域内,或与其关联。8.2.28与管区关联的道路元素定义道路元素与某一统计区、选区、急救医疗服务区、消防区、电话区、治安区、邮区或学区有关。8.2.29与命名区域关联的道路元素定义道路元素与一个有名称区域关联。8.2.30属于服务的道路元素定义道路元素属于某一服务。8.2.31通向封闭交通区域的道路元素定义道路元素通向某一封闭交通区域。 GB/T19711-20058.2.32与链段有关的道路相关对象8.2.32.1定义链段与构造物或道路附属设施之间的关系的说明。8.2.32.2描述该关系说明一个对象沿着某一链段、位于其上方或坐落于其上。可利用属性“宽度”与“侧向偏移”进一步说明有关信息。道路相关对象的曲线位置用两个链距属性值(线段的起止点)与两个关联的参照点来说明。本关系属性的顺序很重要。8.2.33与道路元素相关的道路相关对象8.2.33.1定义是一个道路元素与一个构造物或道路附属设施之间关系的说明。8.2.33.2描述该关系说明一个对象沿着某一道路元素、位于其上方或坐落于其上。可利用属性“宽度”与“侧向偏移”进一步说明关联信息。道路相关对象的曲线位置用两个链距属性值(线段的起止点)与两个关联的参照点来说明。本关系属性的顺序很重要。8.2.34道路元素沿线的公交路线线段8.2.34.1定义公交路线线段或其一部分属于某一道路元素。8.2.34.2描述这个关系是多对多的。一个道路元素可以包含多个公交路线线段,一个公交路线线段可以包括多个道路元素。8.2.35路段沿线的服务定义沿某一路段的服务。8.2.36道路元素沿线的服务定义沿某一道路元素的服务。8.2.37与行政区划关联的服务定义与某个8级行政区划有关的服务。8.2.38与建成区域关联的服务定义与某个建成区域有关的服务。8.2.39与命名区域关联的服务定义与某个有名称区域有关的服务。8.2.40交叉口处的服务定义服务位于某一交叉口。8.2.41连接点处的服务定义服务位于某一连接点。8.2.42与服务相关的服务定义 GB/T19711-2005服务在功能上属于某个服务或与其关联。8.2.43路标信息8.2.43.1定义位于某个道路元素上一个或一组关联路标,符合某一策略,用形成路标信息的文字或图形描述(如一个地名或路线编号等)。8.2.43.2描述在一个或一组路标上的信息用以下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这个(这组)路标本身;路标所位于的道路元素;通向路标上所指示的目的地的第一个道路元素。实际上涉及同一地点的“物理”路标的数量并不重要。所有信息都可视为一个“逻辑”路标,属于这一特定的策略。路标上的以下数据项有意义:城镇、乡村的名称或其他名称(如工业区名称、会议中心名称、旅游点名称等);区域代码(如北京海淀区的的代码110108);路线编号;出口编号;方向箭头。8.2.43.3注意名称及区域代码信息应通过属性地点名称与“关系”关联;通过属性路线编号将路线编号与“关系”关联;通过属性出口编号将出口编号与“关系”关联。图100中给出一些实例。口刊2128LSi井节产才苹一图100路标信息 GB/T19711-20058.2.44道路元素沿线的公交车站8.2.44.1定义位于一个道路元素附近的公交车站。8.2.44.2描述该关系用于说明公交车站位于哪个街道上。属性链距可用于给出更精确的位置。8.2.45公交路线沿线的公交车站定义属于某一公交路线的公交车站。8.2.46连接点处的公交车站8.2.46.1定义位于一个连接点附近的公交车站。8.2.46.2描述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公交车站与一个道路元素有一个关系。当一个公交车站位于两个道路元素之间的连接点上时,该公交车站可与该连接点关联。8.2.47服务要素附近的公交车站8.2.47.1定义公交车站位于一个服务要素附近或是一个服务的参照点。8.2.47.2描述典型情况下这个关系用于说明哪个公交车站位于一个服务附近。例如:“哪个公共汽车站或电车站可以换乘抵达某一服务(如一个剧场或博物馆)的车辆”。这个关系是多对多的,一个公共汽车站可以是多个服务的参照点,一个服务可以有多个公共汽车或电车站。8.2.48直达路线8.2.48.1定义两个或更多道路元素之间的关系,描述道路的延续性。8.2.48.2描述直达路径关系对于路径引导很有用。图101是现实中道路的示意图,底部是其“数字”表示。在数字表达中有可能错误地将R2作为R1的自然延续。可用直达路径来防止这种错误。二二------------------—一一,—一一一一一偏矿一R,一一.R2一一R2图101直达路径的示例 GB/T19711-20058.2.49收费路线8.2.49.1定义是收费站(表示收费点)、收费路线的第一个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收费路线的最后一个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以及用于惟一描述收费路线的中间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之间的关系。该关系表示一条(一段)需要付一定费用的收费路线。8.2.49.2描述该关系指定一条收费路线的两个或更多的道路元素或车渡联络线的顺序集,沿该收费路线行驶时需要付一定的费用。两个道路元素相反的组合可能涉及不同的收费额,应该用另一个关系来说明。如果收费路线不能惟一地由收费路线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道路元素描述(例如,在两个道路元素之间存在多个收费路线,每个都有不同的收费值),则应使用中间道路元素来惟一地说明这个收费路线。8.2.50道路元素沿线的交通信号灯定义:一个道路元素沿线的交通信号灯。8.2.51道路元素沿线的交通标志定义:一个道路元素沿线有关的交通标志。9要素表达规则9,1概述9.1.1引言要素表达规则的目的是说明如何用不同的要素表达类型来表示某一个要素、如何用基元(结点、边、面、点、多义线、多边形)来表示简单要素。9.1.2要素表达类型图102所示的数据模型表示如何将要素划分为复杂要素与简单要素,也表明了简单要素可以是。维(点要素),1维(线要素)或2维(面要素)。一个点要素用一个结点或一个点来表达,一个线要素用一个或多个边或多义线来表达;一个面要素由一个或多个面,或者用表示其边界的一个或多个边或者用一个多边形来表达。地理数据文件中,每一个要素表达类型可用多种方式表达,这与可表达的不同的拓扑类型有关(见5.2.2)。本文对这些不同表示方法进行了约定(见图103及9.1.5)0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及复杂要素共同构成四种要素表达类型。属于同一要素分类的要素(如建筑物)不要求一定属于同一要素表达类型。例如,一个建筑物可视为一个点要素,用孤立的结点表达,而另一个建筑物可视为一个面要素,用一个或多个面或一个或多个边来表达。 GBJT19711-"2005一(一一-)图102用基元表示要素的数据模型 GB/T19711-2005[MIDA]ti}M4AMAAtf1Wf)A[NID*]A*C}WA*IDI*t]J}-3W}Hf1Nd}1}}r*,dM5*H[M}oIAtDDl}T]CDr]d[wIDs]HHmCtiHlI3Dls]1`3WFiA=ZmfC*IDA]CmIDi*]it图103拓扑及非拓扑图元使用的数据模型9.1.3拓扑类型本标准定义以下拓扑类型。非显式拓扑简单要素由点、多义线及多边形构成;在图元之间没有显式定义拓扑关系,因而拓扑关系只能通过点、多义线及多边形的坐标值获得。连通拓扑简单要素由结点和边构成;这两种图元之间显式定义了拓扑关系;面要素没有显式地定义拓扑关系。完全拓扑 GB/T19711-2005简单要素由结点、边和面构成;所有图元之间都显式地定义了拓扑关系。9.1.4表达层次9.1.4.10一层:几何表达0一层用图元来描述地图的几何特性。它将地图分割为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地图的所有元素都可以表达为一个平面图或非平面图。曲线必须用一组直线段来表达。但这些线段并非以一种明显的方式来表达,而是用一组中间点来描述。每一对相邻中间点都只界定一个线段。9.1.4.21一层:简单要素1一层用简单要素来描述地图。这些地图可以用点要素、线要素或面要素的形式来表达。例如,一个道路元素是一个简单线要素,一个连接点是一个简单点要素。在1一层上,o-层要素具有了“现实世界”的意义。非平面状况(如两条道路的立交跨越)需要在1一层上用非平面图表达。1一层与0一层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一层上的每个点要素必须用0一层上的一个结点或点表达,没有几何意义的点要素除外;1一层上的每个线要素都必须用。一层上的一个或多个边,或一个多义线来表达;1一层上的每个面要素都必须用。一层上的一个或多个面,一个或多个边(是指描述面的边),或一个多边形来表达,没有几何意义的面除外;0一层上一个结点表示1一层上的0,1或多个点要素;0一层上的一个点表示1一层上的一个点要素;0一层上的一个边表示1一层上一个或多个线要素、0一层上一个面的一条边界边、1一层的一个面要素的一个边,或这些内容的组合;0一层的一个多义线表示1一层的一个线要素;0一层的一个面表示(或部分表示)1一层的一个或多个面要素;0一层的一个多边形表达1一层的一个面要素。9.1.4.32一层:复杂要素一个要素由其他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就称为复杂要素。复杂要素可以由简单要素或其他复杂要素所构成。由简单要素聚合而成的复杂要素的实例是由一组道路元素及连接点构成的交叉口。9.1.4.4符号表示用一组确定的符号可视化表达2一层、1一层和0一层。图104、图105和图106是拓扑结构表达的符号。泣乡代沙复杂要素0点要素.,,,,,.复杂要素。----。线要素图1042一层表达的符号图1051一层表达的符号图107给出了三个层次中拓扑结构表达的总概念。对于非显式拓扑要素,0一层和1一层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0一层中的每个要素都严格对应于1一层中的一个元素。 GB/T19711-2005份乡口=结点.二中间点口~---。=边口-.劝=分段0-41、=边一=分段图1060一层表达的符号不习一点要素It11II,一。Iammv,I线要素If’NIL、I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面要素I"xal\、、。、TI鉴9}1}了114-1135e,11020_一片图107三个表达层次(有拓扑结构) GB/T19711-20059.1.50一层中的图层一个图层包括一组0一层的元素,这些0一层元素要么全是拓扑结构的,要么全是非显式拓扑要素(见图103)。如果两个0-层对象在两个不同的图层表示,则不必建立拓扑关系。限制条件:一个要素主题总是全部表示在一个图层中;非显式拓扑要素不可以与拓扑要素出现在同一个图层中(见图103);道路与车渡要素、链参考要素与公交主题中的对象不可以表示为非显式拓扑要素。少图108道路与车渡的1-层表达6259.986216101627_T图109道路与车渡、行政区划与水系的0一层拓扑表达 GB/T19711-20059.1.60一层表达的一般规则图108、图109列出了过程。图108表明如何用点要素和线要素表示一个主题(道路与车渡)。图108表示如何用结点、边、线段、中间点表示相应的主题(对于道路与车渡例子,不能用点、多义线和多边形)。当根据1一层中的表达来构造。一层中的拓扑结构表达时,需遵循以下规则:1一层中的每个点要素需用0一层中的一个结点来表达。在一个平面0一层中,如果有两个或多个同一要素主题中的不同点要素具有相同的位置,它们应该用一个结点来表示;0一层的一个边与分区边界的每个交点都应表达为一个结点;一个图层中的0一层可以构成一个平面图,也可以构成非平面图。不表示为结点的同一图层的边的交点允许在0一层中以非平面图表达;1一层中的不同的主题可以存在于一个图层中,此时一个0一层元素应被来自不同主题的同一位置的1一层元素所共享;1一层中的每个线要素应由一个或多个边表达。构造。一层非显式拓扑表达时(不可用于道路与车渡),每个简单要素(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与相应的点、多义线、或多边形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边或多义线的形状用一个或多个线段来描述。线段只用于表示边或多义线的形状。以下给出正确表达各种对象形状的规则。9.1.6.1直线对象一个直的线要素用一个只包含一个线段的边/多义线来表示。线段的位置由边的两个端点或定义这条多义线的两个点的两组坐标来确定,不需要中间点。图110与图111给出了例子。9.1.6.2有拐弯的线状对象一些线状要素不是直的,但可以分割为许多直线部分。这些线要素可以用一个或多个边表达,或用一个由多个线段构成的多义线来表示,其中每个线段严格对应于线状要素的一个直线部分。用线段两端的中间点表示拐弯,见图lllo9.1.6.3弯曲的线状对象一个曲线也可以近似地用直线段及中间点来表示。此时中间点的位置和密度依赖于其与曲线的逼近程度。如图112所示,中间点的密度由所要求的精度所决定。任)(E任DO-)w行万一图110直线的表示图111线段的表示 GB/T19711-2005万少仁少图112曲线的表示9.1.6.4曲线之间的夹角两个关联的线要素之间的夹角只能近似地用线段和中间点来表示。9.2道路与车渡本章描述道路与车渡主题的三个不同层次(0一层、1一层、2一层)的表达。这些元素都是有拓扑结构的。9.2.12一层表达一个路段、车渡、交叉口、汇交路口、环岛、聚合路是复杂要素。附录E中给出了构成路段、交叉口、汇交路口和环岛的规则。9.2.21一层表达一个道路元素总是一个线要素,用一个或多个0一层的边表示;一个车渡联络线总是一个线要素,用一个或多个。一层的边表示;一个连接点总是一个点要素,用0一层的一个单结点表示;一个地址区域总是一个面要素,用一个或多个。一层的面或边来表示;一个地址区域边界元素总是一个线要素,用一个或多个0一层的边表示;一个封闭交通区域总是一个面要素,用一个或多个0一层中的面或边表示。9.2.2.1道路元素道路元素是线要素,用。一层中的一个或多个边来表示。它们用道路的中心线来表示。如果道路中心线不明确或不连续,就用主要交通流来定义道路元素的形状。这些边应落在道路边线之内。9.2.2.2连接点连接点总是一个点要素,用fl一层中的一个结点表示。连接点的位置对应以下之一:两个或多个道路元素的连接点;一个或多个道路元素与一个封闭交通区域或地址区域的外轮廓相交的点;“死胡同”式道路元素的端点。9.2.2.3封闭交通区域在封闭交通区域内部,无法定义道路中心线。一般也不存在主要交通流。因而这些对象不表示为线要素,而是表示为面要素。通向封闭交通区域的所有的道路元素与该区域的连通性可用以下三种方式描述:用它们共用的结点或边;定义封闭交通区域和每个与其相连的道路元素之间的二阶关系; GB/T19711-2005在封闭交通区域内部假造一个连接点,再假造一些道路元素将外轮廓上的连接点和内部假造的连接点连接起来。在最后一种情况中,道路形态属性可以赋予假造的道路元素中,以指明它们特殊的状态。9.2.2.4车渡联络线一个车渡联络线总是一个线要素,由。一层中的一个或多个边来表示。9.2.2.5地址区域一个地址区域总是一个面要素,由一个或多个0一层中的面表示,或用一个或多个表示其边界的0-层中的边来表示。9.2.2.6地址区域边界元索一个地址区域边界元素总是一个线要素,用。一层中一个或多个边来表示。9.2.30一层表达前面章节中描述了构成0一层的一般规则。本节中包含一些道路与车渡的实例和详细规则。9.2.3.1封闭交通区域表达封闭交通区域的面或表达其边界的边应描述该区域允许车辆使用的最大范围。应特别注意一个封闭交通区域的一个或多个外轮廓与一个“正常”道路元素的中心线相同的情况。图113描述一个直接位于道路一侧的停车区。在。一层中,C203这条边同时表示道路元素的中心线和停车场的外轮廓。群黔)〔一图113停车场的0一层表达9.2.3.2车渡联络线表示一个车渡联络线的边需要反映渡船的一般路线。由于该路线可能随季节或潮汐变化,因而不必详细表示。9.3行政区划9.3.11一层与2一层表达9.3.1.1行政区划边界元素一个行政区划边界元素总是表示为线要素。每个行政区划边界元素都是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的一组行政区划边界元素中的一部分,不允许出现“悬挂点”。为避免在边界的某一部分出现“悬挂点”,边界也必须表示为行政区划边界元素,从而形成封闭的多 GB/T19711-2005边形。如图114与图1150州卜图114行政区划边界元素表示为一个或多个边士图1巧边界的一部分表示为行政区划边界元素9.3.1.2行政区划边界连接点一个行政区划边界连接点总是一个点要素,表示为一个单结点。如果某一个行政区划的边界(或其一部分)不与任何其他边界相连(如飞地或孤立区域),就必须在边界上加人一个行政区划连接点来定义至少一个行政区划边界元素。见图1160娜扣图116封闭区域边界元素表示方法9.3.1.39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域、国家行政区划中最低层的要素一般表示为面要素,用一个或多个面定义,或用表示其边界的一个或多个边定义。否则,它就应表示为一个点要素,用一个结点来表示。如果它们在单独的图层中表示,也可以表示为多边形。较高层次的行政区划应视为复杂要素。它们由较低层次的行政区划(区域或复杂要素)构成。9.3.1.4行政地点一个行政地点通常表示为一个面要素,由一个或多个面定义,或由描述其边界的一个或多个边定义。否则,就应表示为一个点要素,用一个结点来表示。如果它们在一个单独的图层中表示,也可以表示为多边形。9.3.1.5跨国区域一个跨国区域表示为一个复杂要素,由它的成员国构成。9.3.2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fl一层表达规则。 GB/T19711-20059.4命名区域9.4.12一层表达在命名区域主题中没有2一层要素。9.4.21一层表达除了以下说明的两种情况外,命名区域一般表示为面要素。否则,它们表示为点要素。9.4.2.1边界元素一个边界元素总是作为一个线要素。每个边界元素都是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的一组边界元素中的一部分。不允许出现“悬挂点”。为避免某个区域的边界处出现“悬挂点”,边界必须表示为边界元素,从而形成封闭的多边形。如图117与图1180叫口图117边界元素表示为一个或多个边扮图118边界的一部分表示为边界元素9.4.2.2边界连接点一个边界连接点总是一个点要素,用一个单结点表示。如果一个命名区域的边界(或其一部分)不与任何其他边界相连(如飞地或孤立区域),就必须在边界上加人一个边界连接点,以便定义至少一个边界元素。见图119,万扮图119封闭区域边界元素表示方法 GB/T19711-20059.4.3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0一层表达规则。9.5土地彼盖与利用9.5.12一层表达在土地覆盖与利用主题中没有2一层要素。9.5.21一层表达土地覆盖与利用中的要素一般表示为面要素。否则,它们表示为点要素。9.5.3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一层表达规则。9.6构造物9.6.12一层表达在构造物主题中没有2一层要素。9.6.21一层表达构造物可以表示为点要素、线要素或面要素。普通应用时可利用由其他要素创建而成的几何图形。也可创建新的图形以便更准确地表达构造物的物理结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创建0一层元素来表达构造物。例如,一个山沟之上的桥梁,穿山的隧道,以及开凿路、廊道和防护墙。以下给出表示构造物的规则,它们和所关联的交通元素在同一图层中表示。如果构造物在一个独立的图层中表示,也可以表示为点、多义线或多边形。9.6.2.1构造物表示为点要素大多数情况下,构造物被视为点要素。例如,图120中所示的位于两个单车道交叉处的跨越式构造物。这种交叉的0一层表示是一个单独的结点。同一结点也可用于描述构造物的位置。道路与渡口于任三o-}图120构造物表示为一个点要素9.6.2.2构造物表示为线要素一个单车道穿越一个双车道的构造物表示为一个线要素,如图121和图122所示。 GB/T19711-2005公图121一个单车道道路与一个双车道道路交叉口处的构造物_道路与渡口1一层C6687一N32N4C53CC44650-M图122构造物表示为一个线要素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附加额外的几何元素来准确表达。如穿过山脉的隧道、或一个很长的高架桥、开凿路、防护墙等(见图123,124),杀图123穿过山脉的隧道 GB/T19711-2005道路与渡口笼二乡物1一坛任三乡图124隧道在0一层与1一层中的表达9.6.2.3构造物表示为面要素对于两个双车道道路相交的构造物(见图125),可以根据将其作为一个构造物还是两个独立的构造物,而采用两种方式表示:表示为面要素,如图126所示;表示为两个(平行的)线要素。开凿路、路堤和防护墙不表示为面要素。件图125两个双车道道路交叉处的构造物 GB/T19711-2005一道路与渡口〔三万乏C110"lco}JjlloC11108一o-}图126构造物表示为面要紊9.6.3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一层表达规则。9.7铁路9.7.12一层表达铁路主题中没有2一层要素。9.7.21一层表达9.7.2.1铁路元素一个铁路元素总是表达为一个线要素。9.7.2.2铁路元素连接点一个铁路连接点总是表达为一个点要素。9.7.3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0一层表达规则。9.8水系9.8.12一层表达水系主题中没有2一层要素。9.8.21一层表达水体可以用三种方式表达:描述水体的外轮廓;描述由水域援盖的区域,即水体本身;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第二种表达方法将水体视为一个线状(如河流)或面状(如湖泊、较宽河流)的自然体或标志性地物(如泉水、池塘)。9.8.2.1水体一个水体根据其大小和表达精度,可以是一个点要素,或是线要素、面要素。作为点要素时,描述水体的中心点。作为线要素时,描述水体的中心线。作为面要素时,描述水体的实际范围。当水体的宽度不超过XX米时,应作为线要素处理。否则,构成一个面要素。如果河流或运河沿线 cB/T19711-2005的宽度在YY值附近变化,使得用于表达的要素在线与面之间频繁变化,则选择两者之一来表达较长的一段距离。在线与面之间的转换频度应保持最小。当一个水体的直径不超过ZZ米时,视为一个点要素。对应于原始地图中的中心点。XX,YY,ZZ的值由用户根据应用情况自行确定。9.8.2.2水体边界元素一个水体边界元素总是用一个线要素表示。它的方向可以描述水体存在于边界的哪一边。9.8.2.3水体边界连接点一个水体边界连接点总是用一个点要素表示。9.8.3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0一层表达规则。9.9道路附属设施9.9.12一层表达道路附属设施主题没有2一层要素。9.9.21一层表达9.9.2.1人行横道人行横道对象根据其大小及表示精度可以表示为点、线或面要素。作为点要素时,描述对象的中心点。作为线要素时,描述对象的中心线。作为面要素时,描述对象的实际范围。当对象长度或宽度不超过YY米时,应作为线要素处理。否则,构成一个面要素。当一个对象的长度不超过ZZ米时,视为一个点要素。YY,ZZ的值由用户根据应用情况确定。9.9.2.2环境设施、路面标记、安全设备环境设施、路面标记和安全设备等对象,根据其大小和表示精度可表示为点要素或线要素。作为点要素时,描述对象的中心点。作为线要素时,描述对象的中心线。当一个对象的长度不超过ZZ米时,视为一个点要素。ZZ的值由用户根据应用情况而确定。照明灯、量测设备、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路标等对象总是用点要素表示。9.9.3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0一层表达规则,但不一定要采集道路附属设施要素的位置信息(如坐标)。9.10服务9.10.11一层与2一层表达除了服务入口点总是表达为点要素外,所有服务对象都可以用点要素、线要素或面要素表示。9.10.2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一层表达规则,但不一定要采集服务要素的位置信息(如坐标)。9.11公共交通9.11.12一层表达公交线路、公交路线、公交换乘区表达为复杂要素。9.11.21一层表达一个公交车站、公交点和公交连接点总是表达为点要素。一个公交路线线段表示为线要素。9.11.3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o-层表达规则,但只能用拓扑结构元素表达。9.12链参考要素9.12.11一层与2一层表达 GB/T19711-20059.12.1.1链段链段是复杂要素,表示为一组有序参照点。9.12.1.2参照点表示为一个点要素。9.12.1.3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一层表达规则,但一个参照点可能没有几何表示,即关联的结点可以没有坐标。9.13通用要素9.13.12一层表达一个交通位置表达为一个复杂要素。9.13.21一层表达要素中心点总是表示为一个点要素。9.13.30一层表达使用一般的0一层表达规则。限制:要素中心点与该要素既可以在一个拓扑图层,也可以在一个非拓扑图层,但必须在同一图层中。10元数据10.1一般说明10.1.1概述在地理数据文件中,数据集合应该尽可能的进行自我描述,以便使用者可以不需使用大量文件就能说明数据。这种数据的自我描述信息称为“元数据”,包括下列主要项目:不同逻辑和物理单位的区别和描述;字段和记录类型的定义;数据目录表;使用的外部数据源的描述;使用的空间参照系统的说明;用于更新的资料信息的描述。10.1.2元数据描述语法详细描述见第12章。10.1.3数据集划分为了便于数据集合的管理,每个地理数据集合被分割为若干部分,这个过程称为划分。一个地理数据集合可以划分为信息单元和介质单元。10.1.4信息单元10.1.4.1引言信息单元描述和册相应的整体数据的特征。在一个册中有3个层次的信息单元:数据集、图层、分区。10.1.4.2数据集数据集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一个大的数据集合,是最高层次的信息单元。该集合在数据提供者提交数据时确定。10.1.4.3图层图层是根据信息内容对数据集进行划分后形成的一个子集。它由结点、边、面构成,这些结点、边和面共同构成一个平面图。图层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要素主题。在地理数据文件中定义一个数据集后,描述该数据集中的所有图层,再定义第二个数据集(但这并 GB/T19711-2005不是必须的)。10.1.4.4分区分区是一个图层按地理范围划分的一个子集。10.1.5介质单元10.1.5.1引言地理数据存储在物理介质上。本标准定义两种类型的介质单元:卷和册。10.1.5.2卷卷是最小的物理介质单元。例如,一张软盘、DVD,CD-ROM等。一个卷可以根据数据集的大小,包括一个、多个或一部分数据集。10.1.5.3册册是相关数据集(逻辑划分)与卷(物理划分)的集合。10.2头和尾10.2.1概述“头”用于识别信息单元和介质单元里面划分的数据集合。和单元的名字对应,这些头被称为册头、数据集头、分区头和图层头。“卷尾”表示卷的结束。10.2.2册头10.2.2.1引言每一个册由册头开始。册头指定相关的卷,以及和整个册有关的特征,还指定与本册和卷相关的数据集的连接。册头包括下列项目:数据供应者的缩写名称;数据供应者名称;标准名称;版本编号;卷大小;册标识符;卷数量;卷标识符;字符集;关联数据集;地方字符集定义信息;创建日期;版权日期;版权所有者。10.2.2.2数据提供者的缩写名称指定的册的主要生产者或发表者的缩写名称。10.2.2.3数据提供者名称册的主要生产者或发表者的名字。如果生产卷的单位和提供原始资料的单位不同,这里的生产者指对卷的产品负责的单位。有多个卷的主要生产者时,可以给一个组合名字。所有其他有关的生产者,将在数据集头中详细描述。 GB/T19711-200510.2.2.4标准名称册遵循的标准名称。10.2.2.5版本编号册遵循的标准的版本编号或发布编号。10.2.2.6卷大小卷的以字节为单位的大小。10.2.2.7册标识符册的惟一的标识编码。每生成一个物理册,即使是按另一个册原样拷贝,都将获得它自己的标识编码。10.2.2.8卷数f册中卷的总数。每册中的卷的最大数量为9999.10.2.2.9卷标识符当前卷在册中的顺序号,第一个卷为1,随后的卷逐渐递增,最大可达9999。册中最后一个卷的“卷标识符”和卷编号完全相同。卷标识符和册标识符组合,构成卷的惟一的标识编码。10.2.2.10关联数据集10.2.2.10.1引言指定当前卷或册中各自创建的数据集或部分数据集。对于一个卷,它由与卷关联的数据集数量,当前卷中的每一个数据集或部分数据集的数据集标识符,以及存储对应数据集头的外部卷标识符组成;对于一个册,它由册内数据集数量,册中的每一个数据集或部分数据集的数据集标识符,以及存储对应数据集头的卷的标识符组成。10.2.2.10.2数据集数里和卷或册关联的数据集或部分数据集的个数。10.2.2.10.3数据集标识符关于每一个数据集或部分数据集的,涉及到册或卷的数据集头的标识编码。10.2.2.10.4卷标识符卷的标识编码。该卷包含“数据集标识符”中指定的数据集的数据集头。10.2.2.11地方字符集定义信息10.2.2.11.1引言册中使用的地方字符集信息。10.2.2.11.2地方字符集标识符册中使用的地方字符集的标识符。10.2.2.11.3机构信息支持地方字符集的机构的国家的国家代码,见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中国的国家代码为CHN.10.2.2.11.4字符集代码表名册中使用的字符集的字符集代码表名称。10.2.2.11.5字符集代码表版本号字符集代码表的版本号。10.2.2.11.6地方字符集部分的分隔符(地方字符开始,地方字符结束)引言地方字符集开始和结束的代码值,用于从其他1字节字符中区分出地方字符部分。开始码标志地 GB/T19711-2005方字符的开始,结束码标志地方字符的结束。开始码作为开始码使用的值。结束码作为结束码使用的值。10.2.2.12制作日期制作册的物理拷贝的日期。10.2.2.13版权日期当前册的版权注册日期。10.2.2.14版权人当前册的版权人的名字。10.2.3卷尾10.2.3.1引言指示当前卷终止,同时指出它后面是否跟着另一个卷。它由卷尾注释和卷继续标志构成。10.2.3.2卷尾注释关于当前卷的有关信息。10.2.3.3卷继续标志一个标志,是下两个值之一:当前卷是册中的最后一个;当前卷不是册中的最后一个,后面跟有另一个卷。10.2.4数据集头10.2.4.1引言数据集头标志一个新数据集的开始和前面数据集的结束。当一个数据集含有多个物理卷时,不能在每一个卷中重复数据集头。数据集头含有如下项目:国际数据集标识编码;提供者数据集标识编码;版本日期;数据集语言;有关国家;数据集标题;生产信息:建立年代;数据集地理覆盖;主题内容;数据集XY分辨率。10.2.4.2国际数据集标识编码一个世界范围内惟一的标识符编号。为了保证这些标识符编号的惟一性,分类必须由国际组织确定。在这样的协定制定前这项将空缺。10.2.4.3提供者数据集标识编码提供者或提供者组织系统内的数据集的惟一标识编码,又称为数据集标识符。后面分配册标识符也有同样要求。一个数据集是一个信息单元,与其对应的一个册或卷是一个介质单元。因此,不管发行多少物理拷 GB/T19711-2005贝,一个数据集的标识符总是相同的。10.2.4.4版本日期建立数据集时的日期和小时。当数据集完全改变或者在重要的地方改变时,将作为新的数据集,并给一个新的数据集标识编码。当变化较小(如修正和增加)的时候,数据集保持以前的标识编码,这时用版本日期表示数据集的版本编号。10.2.4.5数据集语言在数据集头、图层头或者数据中使用的语言的语种代码。中文为CHI,英文为ENG,10.2.4.6有关国家发行数据集产品的国家的国家代码,见GB/T2659-2000010.2.4.7数据集标题10.2.4.7.1引言数据集的标题和副标题。数据集的标题和副标题用多种语言给出时,本条目可以有多个实例。数据集标题由数据集标题语言、数据集主标题和数据集副标题组成。10.2.4.7.2数据集主标题描述数据集的标题,以及书写数据集标题所用语言的语种代码。中文为CHI,英文为ENG.10.2.4.7.3数据集副标题描述数据集的副标题。使用的语言和数据集主标题相同。10.2.4.8生产信息10.2.4.8.1引言关于数据集的生产商和产地的信息。该条款可以有多条,以便列出所有的生产商和产地。生产信息列表包括生产国家、生产地点和生产者名称。10.2.4.8.2生产国家生产地点所在的国家的国家代码,见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中国的代码为CHN。10.2.4.8.3生产地点生产场所的地点名称,如城市、乡镇或村庄。如果生产者有多个办公地点,只需填写公司总部和(或)实际生产部门所在的地点。10.2.4.8.4生产者名称语言指定书写生产者名称所用语言的语种代码。中文为CHI,英文为ENG.10.2.4.8.5生产者名称数据集生产者的名称。生产者有多个通用名称时(跨国公司,多语言国家),每一个名称必须用单独的生产信息描述。生产者是指全部或部分拥有数据集知识产权的组织。10.2.4.9建立年代数据集的知识和逻辑内容的建立年代。10.2.4.10数据集地理覆盖代表数据集覆盖的地理区域的名称。例如:一个行政的或经济的区域,或一个景观区域。10.2.4.11主题内容10.2.4.11.1引言描写要素主题代码和要素主题名称。 GB/T19711-200510.2.4.11.2要素主题代码当前数据集中包含的要素主题的代码。允许的主题代码见附录A.1010.2.4.11.3要素主题名称当前数据集中包含的要素主题的名称。允许的主题名称见附录A.1010.2.4.12数据集XY的分辨率数据集中以米为单位的平面测量数据分辨率的最差情况。最差分辨率和所有数据一样以米为单位表示。非整数值要向上进位成整数,例如1.25米的分辨率要进位成2米。最差情况由图层头中相应的分辨率值确定,数据集的最差分辨率和图层头中相应项目的最大值相同。10.2.5图层头10.2.5.1引言图层头表示一个新图层的开始和前面图层的结束。图层头包含如下数据项:图层标识符;主题内容;0层网络拓扑;边高度层引用;图层XY分辨率。10.2.5.2图层标识符图层标识符在一个数据集的所有图层的标识编码中惟一。10.2.5.3主题内容指明属于该图层的要素主题。10.2.5.40层网络拓扑指示本图层中0层网络的拓扑。允许下列拓扑类型:非显式拓扑对象之间没有明确定义拓扑关系,它们的拓扑关系由坐标值确定;连通性拓扑0维和1维空间对象之间明确定义拓扑关系,而它们和2维空间对象之间没有明确定义拓扑关系;完全拓扑0维、1维和2维空间对象之间明确定义了拓扑关系。10.2.5.5边高度层引用本图层引用高度层的方法。坐标隐含在本图层中,利用边引用的结点的Z坐标和边的中间点的Z坐标,指出和坐标系相应的地理高度;通过边的层实现对于本图层,在边本身的定义中不指定边的高度,而是在这条边表示的线要素的定义中,指定边的首结点、中间点和末结点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范围从一9到+9;通过关系“立交跨越”(GradesparatedGrossing)实现本图层中的高度层信息不由Z坐标指定,而是经由关系“立交跨越”来指定相对高度层;没有高度层本图层不指定高度层。注:立交跨越能由“坐标隐含”和“通过边的层实现”的值相结合产生。 GB/T19711-200510.2.5.6图层XY分辨率关于图层分辨率的信息。该值指定以米为单位的分辨率的最差情况。10.2.6分区头10.2.6.1引言分区头标志一个新分区的开始和前面分区的结束。头中含有解释和处理数据记录中字段所需的信息和参数。分区头含有如下项目:分区标识符;分区地理覆盖范围;分区XY分辨率;原始资料;大地测量基准面;参考椭球体;平面参考系类型;投影方法;国家地图格网;磁偏角;高程参考系类型;格网代码;坐标偏移量;分区边界;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道路网络标识符。10.2.6.2分区标识符一个图层中分区的编号,必须在该图层中的所有分区标识符中惟一。10.2.6.3分区地理覆盖范围代表分区覆盖范围的地理区域的名字,规定和“数据集地理覆盖范围”一样。10.2.6.4分区XY分辨率关于分区分辨率的信息。该字段指定分辨率的最差情况,以米为单位。10.2.6.5原始资料见10.5.2原始资料部分。10.2.6.6大地测A基准面见10.6.2大地测量基准面部分。10.2.6.7参考椭球体见10.6.4参考椭球体部分。10.2.6.8平面参考系类型说明分区中的坐标值是大地坐标(经纬度)值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和Yo应能够明确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值:大地坐标;平面直角坐标。10.2.6.9投影方法见10.6.5投影方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