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2-04-22 13:32:33 发布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毕业论文目录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分析..............................................................1(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二)经济可持续发展......................................................................2(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3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3(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3(二)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7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状况...................................................11(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已初见成效.......................................11(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14(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仍任重道远..........................................17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19(一)发展循环经济......................................................................20(二)优化经济结构.......................................................................2127 (三)推进绿色技术创新.................................................................23(四)协调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24五、结语…………………………………………………………………26参考文献…………………………………………………………..……27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分析(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野生动物基金会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之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多种,但被广泛接受影响最大的仍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27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1年,美国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最为突出的是改变传统的片面追求产值、偏重工业偏废农业的发展模式。改变曾极大地提高生活水平的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工业为核心、一次性物品充斥的西方工业模式。从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的做法转向以再生能源为基础、重复或循环利用资源的经济。在处理经济发展与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由先发展后治理转向边发展边治理并进一步转向先治理后发展。(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27 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既要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又要改善生存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要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永续利用和保护,达到自然和发展的协调一致。因此,必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1、自然效用和自然生产力马克思在自然物质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的基础上阐述了他的自然生产力思想。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河流、湖泊、海洋、土壤等都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他说:“如果一个使用价值不用劳动也能创造出来,它就不会有交换价值,虽然作为使用价值,它仍然具有它的自然的效用。”自然生产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自然生产力是指纯粹的自然力,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广义的自然生产力则不仅包括自然力,还包括自然资源、生产所必备的自然条件等。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因此,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人的社会劳动生产力与自然界的自然生产力也是同样起作用的。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结合体。27 2、自然生产力对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影响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使得必要劳动时间各不相同。自然生产力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既包括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也包括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马克思说:“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进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自然界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作为社会生产力中最主要因素的人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人本身的自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27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直接给人类提供生活资料。马克思说:“自然就以土地的植物性产品或动物性产品的形式或以渔产等产品的形式,提供出必要的生活资料。农业劳动(这里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动物同时还提供兽皮,供人在冷天保暖;此外,还有供人居住的洞穴等等。)”人如果不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人类将无法生存。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的生存资料的多少和质量,直接取决于自然环境的状况,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是否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马克思说:“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自然再生产能力愈强,劳动者可获得的生存资料就愈丰富,人本身的脑力与体力就愈发达;反之,自然再生产能力愈弱,劳动者获取的生存资料就愈贫乏,人本身的能力就愈弱。如果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人类的严重破坏,劳动者从中获取的生存资料就会危害人类的健康,甚至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马克思说:“良好的自然条件直接给予他的是许多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又称“自由时间”,它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闲暇时间的意义在于它实质上是对人类自身动物性生存的超越,是人类全面发展自身才能的广阔天地。“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7 (2)自然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物质前提马克思认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有些经济再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如农业再生产过程就是被人类驯化了的自然循环过程。如果自然生态及其结构受到社会生产的削弱或破坏,就会出现或者是社会生产的萎缩或者是社会生产借进一步侵蚀和破坏自然生态条件而强行扩张,结果导致经济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遭受更大破坏。如果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丧失殆尽,经济再生产的自然基础就将葬送,经济再生产也就无法进行。3、自然再生能力的持续发展自然生产力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马克思提出要“再生产整个自然界”27 ,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要使自然生产力得到持续发展。迄今人类所能利用的自然,主要是地球自然。地球上的自然对象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再生性的自然,如各种矿产资源;另一类是有限再生性的自然,如生物资源、动物等。具有再生性的自然资源也有再生成的数量界限,如果过量耗费,会破坏再生成机制,导致再生资源的逐步减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开发自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会通过自然资源的发掘和人工自然生态的创造,不断创造出自然财富的增量。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如果能够自觉地调整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把经济的扩大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结合,实现发展中的自然物质增量与自然存量消耗量的均衡,就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反之,经济可持续发展就会遭受挫折。(二)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1、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凯恩斯除外)所说的古典经济学大体上是指从亚当·斯密到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前的西方经济学,这与马克思关于古典经济学的划分不同。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资源的稀缺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资源主要是指人口、土地和资本。(1)李嘉图的“忧郁的科学”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对资本主义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发展提出了否定的判断。他认为,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必将不断增加,而土地的数量固定,于是出现两种趋势:一是人们将不得不耕种肥力和位置愈来愈差的土地;二是在原有土地上不断追加投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将发生作用。虽然工业生产中由于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存在报酬递增,但在所有的土地资源都被利用以后,资本积累率的提高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的下降,农业中报酬递减趋势将会压倒工业中的报酬递增趋势。于是,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直至进入人口和资本增长停滞和社会静止状态。卡拉尔把李嘉图的结论称为“忧郁的科学”。李嘉图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这种“忧郁”27 ,敲响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钟。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从分析资本主义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出发,揭示出经济的成长迟早将被自然资源的匮乏所遏阻。这是影响和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2)马尔萨斯的“人口与土地比例”托马斯·马尔萨斯似乎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表现出更大的悲观。他认为,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土地愈来愈稀缺,人与自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若不加以限制,人口将按几何级数增加,而粮食供给至多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加。因此,人口增加必将超出维持生存所需的资源的极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核心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原理:人口增长受生活资料限制的限制原理、由人类生理本能决定的增殖是不可避免的增殖原理和人口的增殖必然受到食物供给量的限制而趋于平衡的平衡原理。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土地面积、生产技术一定时,人口与土地形成一定的比例。如果人口继续增长,超过了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时,即使投入一样的劳动,收益会递减,当收益递减到一定程度便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口继续增长,收入继续下降,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抑制人口的增长;当人口减少到一定的时候,人们的平均收入会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人口又会增多;如果人口继续增长,便会重演以前出现过的现象。所以,人口与土地只能维持在一定的比例上。马尔萨斯把人口数量与生活资料联系起来考察,对人类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恩格斯指出,“马尔萨斯的理论却是一个不停地推动我们前进的、绝对必要的转折点。由于它的理念,总的说来是由于政治经济学,我们才注意到土地和人类的生产力。2、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7 (1)马歇尔的“人类控制土壤肥力”阿弗里德·马歇尔在他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也就是说,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财富的增长;另一方面要研究人的发展。马歇尔认为,人类依靠机械和化学方法可以把土壤肥力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指出:“靠充分的劳动,人类能使差不多任何土地生长大量作物。人类能从机械上和化学上使土壤适合于下一次要种植的任何作物。人类也能使作物适应土壤的性质,并使作物互相适应;人类甚至采用排水的方法,或是混合两种土壤以补充成分不足的方法,就能永远改变土壤的性质。”在马歇尔看来,李嘉图对报酬递减规律的说法是不精确的,因为他“不会料到有很多的发明,而这些发明准备开辟新的供给源泉,并且依靠自由贸易的帮助,还可以革新英国的农业”。人口的增长会引起市场的扩大、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组织的发展。这样,“虽然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但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在很长时期内,仍可为开辟新的供给范围、铁路和轮船交通的低廉与组织和知识的进步所遏制”。马歇尔认为,自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如知识的进步,教育的普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机器新方法的采用,市场范围的扩大等。“27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常发展新的欲望和满足这些欲望的较为高价的新方法。进步的速度有时是缓慢的,而且偶尔甚至也有很大的退步;但是,现在我们正以一年比一年迅速的快步前进;我们无法推测将在何处停下来。似乎没有充足的理由使人相信:我们已接近静止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会有新的重要欲望得到满足,把现在的努力有利地投于防备将来不会再有机会了,而且财富的积累也不会有任何报酬了。”所以,他认为,马尔萨斯过高地估计了人口增长对生活资料所产生的压力,他们“不能预料到海陆运输使用蒸汽的巨大进步,这种进步是现代的英国人能以比较小的费用,得到世界上最肥沃土地的生产物”。(2)比古的环境污染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环境污染的经济理论,源于比古在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会出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其差额就是外部成本;或者是出现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其差额就是外部收益。社会成本是私人成本与外部成本之和,社会收益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和。比古认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排污如果是免费或低价的,就会起到降低生产者或消费者成本的作用,并引起对环境的滥用。只有通过征税使外部经济性内部化,并给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以补偿,才能有效地抑制环境滥用。比古关于外部成本通过征税形式内部化的设想,构成环境污染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然而,自比古的污染经济分析之后,在长达近半个世纪里,环境污染问题基本上被忽略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才再次系统展开。比古上述设想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是它可以为环境治理筹措经费,而且,如果经费使用得当,环境治理效果优于分散治理;②27 是如果企业的外部成本被充分内部化,市场竞争压力会迫使企业寻求更适当有效地降低成本的途径,不断完善管理和追求技术进步;③是会淘汰落后的或过度使用本地紧缺资源的企业,从而能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当然,庇古设想的缺陷在于这种途径的应用受到许多局限:主要是难以确定社会成本的准确值;政府需要对企业的排污量进行经常性监测,以确定其排污量,征收排污税,这样势必增加管理成本;由于征税并不能有效控制企业进入,因此在经济扩张阶段,由于许多新的企业会参与排污,使污染总量增加。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状况.(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已初见成效1、人口与经济关系得到控制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人口控制取得卓著的成效,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减慢,同时我国的现代化进入起飞阶段,人口危机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经过近30年的计划生育,50、60年代形成的高速人口增长势头得到有效的遏制,2003年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6.01‰,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2‰)以下。这意味着中国在较低收入的条件下,在发展中国家率先进入人口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时期,实现了人口转变的重大历史性飞跃,在指标值上逼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近20年来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保证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如果没有人口增长的放慢,不会收到如此显著的成就。2、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提高27 过去20多年来,我国万元GDP生态占用迅速减少,由1980年的19.2h㎡/万元降低到2000年的1.8h㎡/万元,降低10倍多。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正在逐渐淡化对生物生产空间的依赖,经济增长的途径正在越来越多地依赖科技进步,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用效率在显著提高。在总量消耗大幅增长的同时,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75年之后,万元GDP能耗逐年下降,从1975年的15吨标准煤,下降到1985年的8.5吨标准煤,1995年的2.2吨标准煤以及2000年的1.5吨标准煤。虽然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但我国现阶段能源利用效率却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同等人均收入状况下的能源利用效率。3、环境政策体系初步形成1972年斯德哥尔摩环境会议之后,中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确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1979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1983年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到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我国已逐步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限期治理”、“集中控制”、“排污登记许可证”、“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八项制度。199227 年,中国政府公布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和措施,除继续重视污染治理外,生态环境也纳入保护范围,同时还强调运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家战略;同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又增添了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的有关条款;2001年,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置于重要地位,完成了从确立到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进程。4、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明显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启动退耕还林试点工作,范围涉及1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安排退耕造林任务564.9万亩。2002年1月10日正式宣布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工程范围扩大到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2002年新增安排退耕还林34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993万亩,总计7393万亩。2000年3月启动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以来,已累积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770万亩,荒山造林4877万亩,中央投入累积达232亿元。在2010年前退耕还林2.2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13亿亩,防风固沙面积15.4亿亩。这是我国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工程建设。三北27 防护林体系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创举,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计划”及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全球500佳”奖章。(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1、生产力布局失误生产力布局失误也会导致环境损失。生态环境涉及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人类活动干预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经济活动只有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规律,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特点,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有些工程项目,只顾近期或眼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认真考虑生态效益,违背了生态规律,结果受到惩罚。虽曾多次编制环境规划,但主要是就污染论污染,没有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方式、技术路线、城乡布局、产业结构、经营体制等通盘考虑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的关系,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2、传统发展模式的制约传27 统生产模式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传统生产模式一方面注重经济增长,将经济与环境对立起来,另一方面是注重经济发展的外延,而忽视发展的内涵。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这不仅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而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当,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废物利用或处理能力有限,结果造成资源浪费。乡镇企业的弱点是散、小、低。散是指布点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小是指规模小,大量企业属家庭经营。低是指技术含量低。土法炼锌,土法炼硫,土法炼砷,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在局部地区造成毁灭性公害。2003年,我国GDP是1.4万亿美元,约占世界GDP的4%。但是,消耗资源巨大:原煤16亿吨,铁矿石3亿吨,钢材2.46亿吨,氧化铝1178万吨,水泥8.5亿吨,分别是世界消费量的31%、30%、27%、25%、40%。可见,经济增长的粗放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且有加剧的趋势。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它不仅损害自然界,而且损害人类自身。所以,保护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护生态基础,而保护生态基础的关键在于否定不可持续的传统生产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产方式。3、地区结构不合理27 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区域化导致东西部差距扩大。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目标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富裕西部人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从西部大开发开局几年的结果看,虽然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但扩大趋势得到一定的抑制。西部大开发从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线、青藏铁路五大标志性工程和其他基础建设工程起步,为西部的更大规模开发打好基础。这是从有利于西部与中、东部协调发展,使全国受益出发来安排的。这种安排虽然促进了西部开发,但所形成的仍然是西部开发和输出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产业分工格局。4、中国城乡结构不合理中国城乡结构不合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城乡分割显然是问题的关键。在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下,必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首先是对土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加快了土地的退化。中国是人口大国,耕地资源相对较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原本就十分沉重。城乡分割,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面对庞大的人口压力,为了解决人口的吃饭问题,必然尽可能扩大可耕地面积,加大对现有耕地的开发力度。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对土地掠夺式开发,难免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和盐碱化。另外农村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乡镇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民就业,农村工业化等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市27 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归根到底是一个价格体系。经济主体对利润最大化的片面追求,将导致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环境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生产者所关心的是降低自身的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很少考虑行为的生态后果。这是因为,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采取外部经济方式,所增加的社会利益,在环境利益社会性的作用下,行为者只能得到其中极小的一部分,那些采取外部不经济方式的人们,也能得到同样的利益。采用外部不经济方式所获得的利益全部归行为者个人,而由此造成的社会成本,则不仅由当代的全社会成员承担,而且相当部分由后代人承担。结果,企业内部经济性的实现以外部不经济性为代价,生产主体在进行自身经济核算时,根本不考虑资源利用的负外部性,从而引起诸多环境问题。消费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是指消费者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损害,但并未因此付出代价。因为,产品价格中只包含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成本,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没有为使用过程中的这种副作用支付相应的代价,从而形成了消费中的外部不经济。如被消费者随意丢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含铅汽油的使用会因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大气等等。总之,由于对资源的占有、消耗和污染造成的损害没有按市场价格来支付费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难以制止。(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1、人口数量庞大27 在人口、资源、环境中,对于中国来说,人口因素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的发展始终是在庞大的人口压力之下进行的。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减慢了,但由于中国的人口总量已达到近13亿人,很低的增长率也意味着庞大的增量。目前中国人口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仍高达近1000万,相当于一个小国的人口数。据预测,这种人口增长态势一直要持续到本世纪中叶才会得到根本的扭转,那时将达到16亿的最大人口规模。因此,人口增长的总量对中国的长期发展仍然是一大威胁,经济发展方式、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破坏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和这种庞大的人口压力有关。未来十年,我国将面临着人口总量、劳动适龄人口、老龄人口的高峰期相继重叠出现的局面。正是基于对人口的这种特别关注,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特别突出了人口的因素,即人口、环境与发展三者并重。如果说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上,那么,对于中国来说,还要加上人口因素。2、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耕地对中国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耕地,也就没有农业。中国耕地历来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在相当长历史时期里都是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近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这种格局至今仍然没有改变。从现状来看,中国的耕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而且减少的速度和幅度相当惊人。国土资源部提供的资料显示,自1996年至2003年的7年间,中国耕地面积已由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7年减少了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429亩。耕地减少意味着潜在的粮食危机,意味着如何养活16亿人(最大人口规模)的问题。这也是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所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3、环境污染依然严重27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各种有害物质的大量排放而超过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所形成的一种环境质量退化现象。我国城市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只有部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除特殊保护区和特定工业区以外,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二级标准,但2003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占41.7%。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其中以烟尘和酸雨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据统计,2003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200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有所减少,但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比2002年分别增加12%、5%、8%。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国家环境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监测,达到三类水质的仅占37.7%,而劣五类水质却高达30.3%。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71.5分贝,全国2/3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高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全国城市现已发展到668个,其中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且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仍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以控制人口数量、节约保护资源、加强生态建设、治理环境污染为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建立生态环境税费制度、协调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等具体途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将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就。(一)发展循环经济1、循环经济的概念27 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它要求在经济流程中“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以寻求经济循环圈和生态循环圈的协调发展2、循环经济的规模一般来说,可以发展三种不同规模的循环经济形式。(1)是企业内的物质闭路循环即所谓小循环,如中国鲁北化工。(2)是企业之间的物质闭路循环即所谓中循环,如中国贵港生态产业园区。(3)是包括生产和消费整个过程的物质闭路循环即所谓大循环,如德国DSD包装物回收系统。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整体性经济运作方式,在生产环节表现为生态工业或清洁生产,在消费环节表现为生产者严格的产品责任和回收义务,在分配和交换环节表现为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3、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我国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程的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来带动经济高增长。目前我国既没有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27 ——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稀缺的压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我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要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通过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和处理。循环经济的这些特征要求必将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必将改变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带来新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制度创新,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因此,循环经济为新型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形式。(二)优化经济结构改造和提升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由于以劳务或服务为导向的第三产业发展,是有利于减物质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此,需要持续不断地提升第三产业的比例,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快一些,特别是不能低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对于那些高层次的知识型第三产业更要大力推进。发展知识密集性的服务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商业市场和银行,发展电子商务、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及其绿色银行,推行绿色营销,尤其是发展以信息化、标准化、连锁化为目标的金融服务与保险业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种服务业。27 改造和提升传统第二产业,加速我国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我国经济增长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需要强烈地依赖于第二产业,因此,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制造业发展的物质消耗成本。由于资本的缺乏,也由于劳动力的过剩,中国工业化采取了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方式,而不是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方式。这样,迅速发展起来的只能是高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低水平重复的传统工业产业,而少污染或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例却很小。如果不加遏制和改变,将危及未来的资源利用,甚至可能出现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由于这些传统的工业产业以低廉的劳动力投入作为利润基础,对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治理缺乏技术条件和资金条件,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也就在所难免。所以,必须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传统工业的物质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力扶植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从总体上看,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很低,尚处于幼稚阶段。应把信息产业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特别是其中的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全面改造和带动其他各类产业的集约化与生态化及其整个产业结构朝着协调化与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新兴科技产业主要包括: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微电子与超导体产业、空间产业、海洋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三)推进绿色技术创新27 1、绿色技术创新的含义绿色技术创新应理解为绿色技术加创新。绿色技术不同于一般技术,绿色技术主要是模仿自然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通过资源(原材料和能量)的多层次的利用,物质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绿色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小,合理利用资源,更多回收废物,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物。绿色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等。因此,绿色技术是一个技术体系,或者说是技术、管理等的集成。2、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27 许多环境污染问题依靠传统技术、单项技术已经无法解决,必须依靠绿色技术创新,强化技术、管理的集成,探索新的环境保护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应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就是技术集成,它不只是单纯地要求改变末断治理方式,而且要把从资源、产品、废弃物及其再生看成一个循环的系统,进行全面的考虑。要转变科学技术研究方法,既要治理,也要节约,更要循环。整个社会和生产过程,所有的环节都需要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技术、管理、机制的集成。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能源利用的潜力,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改造传统产业,需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这就要加快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分工格局,彻底摆脱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消耗的局面。依靠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体现以人为本。改变人的生存、生活方式,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都离不开科技。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同时改变传统的为科技而科技的思路,使科学技术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本的目的。(四)协调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环境技术性规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程度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以及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成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构成任意的或不合理的歧视的一种手段,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一种隐蔽限制。”环境补贴规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规定:为适应新的环境保护要求,可考虑接受环境补贴,允许补贴达工程成本的20%。这些补贴不可诉诸争端解决。1、完善环保法规和环境管理制度虽然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为协调环境与贸易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我国与经贸有关的环保法规与标准尚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难以达到污染防治和促进我国环境与贸易协调发展的目的。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特别是制定和完善环保产业专项法规,促进环保产业和环保技术发展,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外商投资项目中的实施力度。在完善现行环境、贸易法规的同时,要逐步与国际环境与贸易法规接轨。27 2、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要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经济手段。综合运用排污收费、环境税收、污染许可证交易、押金、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经济调节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环境成本内在化能够促使企业千方百计改变其污染环境的行为,降低成本,提高环境竞争力,从而会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要促使企业逐步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运用环境技术,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企业产品的环境竞争力,必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国家应制定财政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技术开发和推广政策,推行清洁生产;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制度。企业应严格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实施清洁生产,降低出口产品的污染密集度。五、结语27 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动了经济发展进程;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急剧耗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现实则深刻地、明确地印证了这些怀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人口爆炸、南北经济差距扩大、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等问题丛生,使人类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对于中国而言,中国为了保持在世界上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就必须积极融入这个时代;而另一方面,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国内的城乡差别。东西差别,南北差别,人口、环境资源的差别更是明显,而这些都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可持续发展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内涵较广,于是形成了从不同角度考察所得出的多种多样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已达百种以上。比较普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在连续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生活质量;在能够从自然资源中不断得到服务的情况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最大化;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情况下,改造人类生活品质;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减少;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是很大的话题。而我之所以这么选题不是因为我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能力,而是因为我觉得在研究中学习是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我是想通过对论文的写作达到最已有知识的梳理,并在研究中掌握新的研究方法。27 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页。[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4]《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2003年10月22日。[5]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人民日报1997年5月19日。[6]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7]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8]刘思华主编:《绿色经济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9]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页。[10]滕藤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上、下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412页。[11]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6页。[12]李光玉,宋子良主编:《经济·环境·法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13]余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14]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15]杨文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16]梁言顺:《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17]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5页。[18]孙宁华: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1-1,第45页。[19]刘思华:《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第74页。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