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0 KB
  • 2022-04-22 13:35:53 发布

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研究毕业论文.doc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研究毕业论文目录一、引言1二、特色农业与规模经营简介1(一)特色农业1(二)规模经营2(三)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种植的分类2(四)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31.“发展特色农业是新阶段云南发展农业的需要”[3]32.“发展特色农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云南农业发展的需要”[3]43.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农村居民特别是山区贫困居民收入的需要44.发展特色农业是保护云南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4三、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种植经营现状分析4(一)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资源分析4(二)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发展简介4(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分析6四、制约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种植规模经营的因素6(一)政府错位,引导力度不够(政府因素)7(二)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研究7(三)科技措施到位率低、技术附加值低(技术因素)8五、促进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种植发展规模经营的措施9(一)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9(二)通过宣传、教育、种植、营销培训提高种植户综合素质9(三)增强科技研发和市场培训10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四)实现特色农业与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10参考文献12附录A13致 谢14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主力军。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2007年十七大提出的允许土地流转,特别是十八大提出的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可以看出,我国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发展从未放松,它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开始,中央就连发了九个涉及“三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使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12年的6977元。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农业省份,地形地貌复杂但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许多植物茁壮成长的天然“保温室”。但是由于经济水平低下,人力资源相对稀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丰富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所以,如何最大利益地发展云南的农业成了现今省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所有云南人关注的焦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改善农村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对于山多地少的云南来说,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是一种不错之举。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二、特色农业与规模经营简介(一)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指将一定区域内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形成规模经营、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云南山区农村有着独特的区位、资源、气候、市场等优势,发展具有云南地缘优势,工艺特色的名、特、优、新、奇、鲜、香等农业产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国家的边疆省份,在以农业作为发展基础的今天,云南的农业发展得到进一步重视,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加入WTO,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省实施的绿色经济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云南农业发展打下基石。随后,国家颁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云南特色农业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依据。所以,云南在贯彻落实发展特色农业的行动中,可充分借鉴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的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适合云南山区农村发展特色农业的独特之路,用开放的眼光、政策、市场来看待、引导、开发云南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云南山区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二)规模经营规模经营在此文中是针对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来谈的,故“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建立和完善种植结构,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知名度,形成产业链,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农业产业”。[1]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发展速度甚缓,实施规模经营是有用之举,但必须要注意“适度性”问题,不可盲目实施,要不可置农民意愿于不顾,而是政府应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发展适合规模经营的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在亲自观察和家庭体验中,我认为,近几年来兴起的石斛种植对于云南山区农村发展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来说,就是一种最好的表现。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三)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种植的分类在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人们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现有的特色农业种植已达十余种,主要如下:第一、烟草。烟草是云南走向全国的重要支撑,2012年,云南烟草种植为777.8万亩,烟草系统按“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控制总量、提升质量”为方针,妥善处理不适用鲜叶95万吨,使上等烟比例达到66.39%,比实施优化结构前提高了11个百分点,境外销售稳居行业第一,在全国烟草种植方面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红云红河与红塔集团是云南烟草的主要代表。第二、茶叶。云南为我国茶叶生产大省,我国七大类茶叶中出自云南省的茶叶就占据三四种,普洱茶、滇红、花茶都是大家较为熟知的云南茶叶名片。与此同时,云南茶叶产量也一直位列世界前茅。2012年,云南茶叶种植面积520万亩,产量27.4万吨居全国第二。第三、咖啡。云南具有适宜小粒咖啡生长的自然条件,2012年,咖啡种植面积134万亩,产量8.2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思茅、临沧、保山和西双版纳是云南种植咖啡的主要地区。第四、橡胶。2012年云南橡胶面积820万亩,干胶产量4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但是,目前的云南橡胶发展还是存在着栽培品种混杂、劣质品种存在、民营橡胶管理粗放等许多问题。故对橡胶种植的引导和管理也是政府迫在眉睫应解决的问题。第五、石斛。石斛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药用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生山谷、水旁石上”。[2]石斛是云南近几年来兴起的新兴特色农业种植,与野生菌、草果、水果、茶等同为林下经济种植产业。周荣汉在其主编的《中药资源学》称:“石斛属植物以云南所有的种为最多,共计39种。”并指出“商品石斛由云南、广西、贵州、广东、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台湾所提供”。[3]2012年林下经济种植面积达6000万亩,产值416.8亿元。另外,我省的特色农业种植还有粮食、油料、作物、甘蔗、蔬菜、花卉、水果、蚕桑、食用菌、麻类作物、香料调料作物、淀粉原料作物等等。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四)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1.“发展特色农业是新阶段云南发展农业的需要”[3]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云南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类种植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水稻、玉米、小麦、烤烟、甘蔗、茶叶、油料、橡胶等农产量2012年都取得了全国各列前茅的大满贯。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云南农业面临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水平较低,没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农民就业面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许多新问题。所以,如何创新体制,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新时期云南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2.“发展特色农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云南农业发展的需要”[3]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发展西部经济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3.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农村居民特别是山区贫困居民收入的需要云南山区贫困居民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传统观念,“走出去”打工的只有少部分青壮年,而其他人则只靠种田地维持生计。如何增加收入一直是我省山区贫困居民比较突出的问题。所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扩宽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4.发展特色农业是保护云南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发展措施,但是由于许多山区农村居民的落后思想,认为只有开垦才能增收,许多植被得不到保护被肆意砍伐。这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让农民自己保护生态环境更加直接有效。此外,发展特色农业也是云南传承乡土文化与传播民主管理方式的需要。三、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种植经营现状分析(一)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资源分析我省山区特色农业品种繁多,“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玉溪主产烟草、西双版纳主产橡胶、临沧主产茶叶、普洱主产茶叶和咖啡、呈贡主产蔬菜和花卉、陆良主产丝绸。另外,我省还有思茅、隆阳小粒咖啡生产基地,红河州、勐海优质米生产基地,蒙自、弥勒葡萄基地。初步建立了滇西北高山药材、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楚雄民族地道药材、西双版纳南药为主的五大中药材种植基地”。[4]2011年,省委省政府还决定建设以马铃薯、茶叶、天然橡胶、花卉、咖啡等为重点的100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了一批跨区域的产业带和大基地。(二)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发展简介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的开发,是一个不断依托和发挥区位、资源、气候三大优势,培育和构建有云南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经过60多年的努力,云南省山区农村特色农业开发取得了很大成绩,传统特色农业实现了规模化,新兴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七·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充分利用云南的光热条件和资源优势,重点建设烤烟、甘蔗、茶叶、橡胶四大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大力对种植户进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九·五”以来,云南山区农村一批新兴特色农业迅速崛起,以绿色食品和保健品、天然药材、花卉、咖啡、生态蔬菜、食用菌、香料烟、香料、调料、干鲜果等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产业作为新兴骨干产业大力发展。在云南山区农村众多特色农业中,石斛也是一种新兴的特色种植产业。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石斛记载。而在云南,早在清朝,人们就有庭院种植石斛以供观赏的习性。“60年代开始进行野外留养繁殖,90年代末发展至1000hm2,但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病虫危害较重,加之环境恶劣和掠夺式采收,资源越来越匮乏,面积虽大,667m2产量递减,总产量不足150t”[2]。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药品的认识和重视,加之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的确立,WTO的加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价格的飚升,出口的需要,石斛供不应求,资源愈显匮乏。进入21世纪,改革石斛野外留养繁殖为人工创造环境的集约化经营种植模式迫在眉睫。对此,各市县政府边积极发展石斛种植基地,引导和帮助种植户提高石斛种植面积和产量。经过努力,在“普洱、西双版纳、红河、德宏、保山、临沧、文山等7个州市都已建立了药用石斛生产基地(见表1),涉及24个县(区、市)”。[5]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表3-1云南省石斛人工种植区域区域州、市县滇西南德宏州瑞丽、潞西、盈江、陇川保山市腾冲、龙陵临沧市沧源、耿马、双江滇南普洱市思茅、江城、宁洱、景谷、景东、孟连、镇沅西双版纳州勐海、景洪、勐腊滇东南红河州绿春、金平、屏边(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分析2012年6月21日下午,我省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大会在曲靖市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在会上对我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进行了重要讲话。秦光荣分析,云南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处云贵高原,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重要、产业结构多样,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像有的地区一样,一个产品覆盖上千万亩,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靠规模化提升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但云南高原山区农村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地理优势。云南属低纬高原,地貌立体,山地、丘陵、盆地、河谷应有尽有,山多原少,坝区面积仅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45%,山区适农土地面积广阔,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二是气候优势。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7个气候类型,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春早冬晚,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三是物种优势。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的美誉,拥有全国60%的高等植物和59%的脊椎动物种类,淡水鱼类资源占全国的42.2%。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真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对于发展微生物食物、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能源、微生物生态环保极为有利。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四是开放优势。云南地处边疆,与越、老、缅三国接壤,边境线长,拥有国家口岸21个,出境公路20多条,是中国内地连接南亚、东南亚两大市场和沟通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的结合部,是我国唯一能从陆路通过东南亚直接通达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省份,周边国家热带农业资源丰富,与云南省农业发展互补性较强。四、制约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种植规模经营的因素发展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是我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全省农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从我省目前特色农业的发展来看,2012年各类种植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水稻、玉米、小麦、烤烟、甘蔗、茶叶、油料、橡胶等农产品产量都取得了全国列前茅的大满贯。但是,特色农业的发展以规模经营获得的效益相当少,因为我省目前的种植模式还是仅以小户型、农户合作型为主,少散而不成规模。所以,我省的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还是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政府错位,引导力度不够(政府因素)云南,是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在七彩云南的西北部有皑皑雪山,鲜花草甸,幽深峡谷,碧蓝海子,辉煌寺庙,淳朴古城……。在七彩云南的南端,温暖、明亮、洁净、安宁——让人无比向往,也让人一去再去。大理,一如过去,朴实平和,没有旅游团队的喧嚣,与其说它是旅游景点,毋宁说这是一个鲜活的古城,有风花和雪月,更有真切世俗的生活。玉龙雪山的澈流蜿蜒而下,静静淌过纳西院落,清晨的石板路上泛着幽幽寒光,尽管丽江城内游人汹涌如潮,你依然可以在自沙、泸沽、虎跳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基于这些云南所独有的美景,为了发展云南的经济,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和各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的重点向旅游业倾斜,关于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层出不穷,而对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政策好像少于旅游业。对于这种现象,我个人的理解是,发展旅游业可以让政府有更多的税收来促进云南的经济增长,但不能让广大的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众所周知,农业的发展,政府得不到任何的税收,受益的是种植户自身。但是农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提高农业发展,特别是特色农业发展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所以,政府的错位,引导力度不够是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不可忽视的因素。云南的特色农业之一石斛的种植也存在这一现象,就拿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来说,腾冲有中国第一古镇——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顺,还有火山、热海、樱花谷等令人向往的优美之地。所以,政府的发展重点都放在了发展旅游业上,少数种植石斛的种植户明显得不到更多的引导和扶持。在临近的龙陵县,截止2012年底全县10个乡镇均有种植,涉及4200户。成立种苗基地4家200亩,石斛基地8家5000亩,成立县级石斛协会1家,交易市场1个,配备石斛科技人员160人。初制加工厂8家,安排就业人数2500人,推广面积5500亩,实现产量4100吨,产值3700万元。但这些只是农民的自发组织,缺乏政府科学合理引导,收效甚微,市场潜力发展也难以呈现。(二)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研究“土地流转是规模经营的基础”。[1]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土地流转,东中西部地区流转的速度和规模都各有不同。东部地区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是本地非农产业发达,农民非农收入达到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大大减弱,而资产功能显著增强,因而,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已经初见成效。“中部地区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农民工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抛荒促进了土地流转,进而促进了规模经营,但是规模比东部小”[6]。西部地区的土地流转则十分缓慢,小家小户仍然是农业的主要经营形式。云南属西部地区,土地流转十分的缓慢,这主要的原因是云南人民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不像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具有勇于创业,敢闯敢拼、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土地爱不释手,不舍得拿出来进行土地流转,更不敢对他人土地进行承包,这也阻碍了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的规模经营发展。对于现在的石斛种植来说,很多种植户都只在自家的土地上进行种植,面积小、少、散,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石斛种植的规模经营。(三)科技措施到位率低、技术附加值低(技术因素)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科学技术作为最活跃、第一位的生产力因素,是人类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云南拥有丰富的资源、适宜的气候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在加上近几年国家和省政府的重视,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如《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等,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在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中的推广与应用,对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并不能掩盖当前云南发展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充分应用科技存在的问题。由于“省内农业科技部门一般只研究和推广本专业的单一技术,而本地区的技术推广一般只有本地区的技术人员承担,对他地区的技术推广总是有一定的限制”[7]。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技术人员都没有专心搞推广,所以我省没有形成健全的科技体制。再加上科技投入不足,增长缓慢,资金使用不合理,农业科技队伍不稳,所以科技措施到位率低,农民没有得到指导,更没有在科技帮助下的农业发展中获益。就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石斛种植的情况来说,虽然“配备到村160名石斛科技人员”[8],但是这160名科技人员自身也对如何利用科技成果促进石斛增产了解不多,再加上群众文化水平偏低,接受新技术能力不强,技术更新又快(例:品种更新,技术改进),以至于使好的技术得不到落实,造成高产品种产量不高,优质品种品质不优的现象,产量几年来都在原地排徊。五、促进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种植发展规模经营的措施云南山区农村规模经营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政府和农民应该团结一致,通过如下努力,让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得到最大发展,真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一)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由于政府的错位,云南山区农村的特色农业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政府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转变态度,把农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区分。对于特色农业,应该做到“政策上扶持,鼓励农民开发荒坡、荒山、荒滩、荒水,这是发展规模经营的关键”[9]。资金上支持,管理上加强,销售运输上畅销,市场上繁荣。牵头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作,组织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结合传统的生产基础、资源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实现云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而从石斛种植来看,政府应该提升种植基地的规范化水平及GAP基地的认证,在实施特色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推行规范化种植认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引领,推进石斛林下生态栽培模式的探索,支持和引导种植龙头企业的绿色生态发展。“石斛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是一个系统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不断关心和支持”[4],让石斛种植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二)通过宣传、教育、种植、营销培训提高种植户综合素质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云南山区农村特色农业的发展却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种植户自身素质不高,对于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策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应用。所以,提高种植户自身综合素质也是云南山区农村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对特色农业种植户进行专门培训,通过书本、媒体、网络等各种方式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进行最大效益的种植。并且还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营销。在这里,种植户必须学会四个善于:“一是善于生产。即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以投入少量劳力、资金,产出量多质好的产品。二是善于管理。做好土地、资金、劳力、种苗、肥料的合理安排。三是善于经营。就是要掌握和分析各方面的信息,把握好市场行情。四是善于应变。经营者要掌握好科学技术,增强应变能力,灵活面对种植过程中的各方面风险”。[7](三)增强科技研发和市场培训云南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而当下,云南的广大农村起点低,在农业生产劳动中,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生产要素仍占很大的比重,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贡献率不高,所以增强科技研发和市场的培养也是目前云南山区农村发展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的一大重点。省委省政府应该加大财政对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的投入,优先培植龙头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或合作社为主体的优质高效产业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健全农业推广体系,稳定农业推广队伍;加快建立农村科技信息网络,扩大科技成果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真正加大石斛的开发和深加工,让石斛枫斗产品与旅游产业配备,还石斛生态栽培,使石斛一系列产品与建设生态云南、绿色云南有机结合,使石斛特色规模经营凸现希望曙光。(四)实现特色农业与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面对云南山区农村发展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把特色农业与高效农业、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是我省应该选择的一条聚市场化、技术化、产品化和标准化于一身的新型农业体系道路。“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都是产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基础性产业”。[10]要想把二者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首先必须建立在前面三点对策的基础上,因为只有在政府加大对特色农业的引导和扶持后,种植户才能得到最好的培训,从而提高种植水平和产量,把政府在科技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好的应用在特色农业种植上,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受益才是我省发展山区农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的核心。其次应用机械化也是三者有机结合的重要步骤,虽然我省山高坡陡,很多原地区大机械不能在此利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适合我们进行规模经营的机械化作业。就拿石斛种植来说,喷洒式浇水和除草就是一种不错的机械化选择。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产量上去了,可不能忘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寻找和建立更广阔的特色农业市场。做好资源调查和市场调查,制定发展规划,下大力气做好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开发,积极申报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认证,积极做好产品的宣传和营销,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3]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4]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5]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6]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7]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8]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9]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附录A×××××××××××××××××××××××××××××××××××××××××××××××××××××××××××××××××××××××××××××××××××××××××××××××××××××××××××××××××××××××××××××××××××××××××××××××××××××××××××××××××××××××××××××××××××××××××××××××××××××××××××××××××××××××××××××××××××××××××××××××××××××××××××××××××××××××××××××××××××××××××××××××××××××××××××××××××××××××××××××××××××××××××××××××××××××××××××××××××××××××××××××××××××××××××××××××××××××××××××××××××××××××××××××××××××××××××××××××××××××××××××××××××××××××××××13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致 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