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00 KB
  • 2022-04-22 13:38:08 发布

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与防范毕业论文.doc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与防范毕业论文目  录摘要IAbstract2目  录31绪论51.1研究背景5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1.2.1研究目的61.2.2研究意义61.3国内外研究现状61.4研究方法72金融监管理论基础82.1金融监管的概念82.2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82.2.1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的监管82.2.2对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运营的监管93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113.1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113.1.1对其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能力监管不够113.1.2风险监管的内容不全面113.2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前的监管还属于空白113.3监管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123.4尚未形成高效率的监管体制123.5我国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的不足133.5.1我国金融监管数据信息收集中存在缺陷133.5.2系统的规划设计方面存在问题133.5.3系统集成的灵活性差,功能尚待完善133.5.4对于监管系统自身缺乏监管143.6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144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绩效的建议164.1对金融机构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监管164.1.1突出监管重点164.1.2构筑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164.2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164.2.1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164.2.2加强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管理174.2.3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它社会监督的作用174.3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184.4健全我国金融监管信息系统18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4.4.1对于我国金融监管数据问题的建议184.4.2对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议194.5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204.6加强当前各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防止重复监管214.7扩大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21结论23参考文献24致谢25附录126附录232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失业问题是21世纪世界性重大难题之一,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权的稳固、社会秩序的安定。因此,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又是政治问题,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是一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转型国家,都备受失业煎熬。1.全球范围内失业问题的普遍性失业现象不是工业社会以来才有的社会现象,更不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伴生物,它不但是一种历史性问题,而且在当今还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性问题。2004年1月22日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失业问题是21世纪世界性重大难题之一,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权的稳固、社会秩序的安定。因此,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又是政治问题,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是一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转型国家,都备受失业煎熬。1.全球范围内失业问题的普遍性失业现象不是工业社会以来才有的社会现象,更不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伴生物,它不但是一种历史性问题,而且在当今还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性问题。2004年1月22日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国际劳工组织发表全球就业报告指出,2003年全球失业人数达1.86亿,创历史新高。报告说,2003年全球总失业率为6.2%,失业人数比2002年多50万人。报告还指出,目前的就业情况给联合国制定的到2015年将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计划提出了挑战,因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在今后10年中创造10亿个就业岗位。发达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同时也是市场机制运作最为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其劳动力配置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失业同样普遍存在,有时还相当尖锐。20世纪以来,失业一直严重困扰着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增长迅猛,导致了劳动力的同步猛增,远远超过了劳动力需求。大量的失业者充斥着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就业形势更为恶化,一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就业危机,公开失业率在12%以上,甚至达到15%,远远超过历史水平。2.中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中国当前失业形势非常严峻。1990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仅为38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而2005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圆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增加了118.9%,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了1.7个百分点。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范围太小,实际情况将更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创造了近1.8亿个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企业内部隐性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九十年代以来,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温家宝总理2003年就任时在谈到他最忧心、牵挂和关注的数据时,首先说到:“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l亿2千万。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寥寥数语,五方面数据,总理把当今中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扩大就业的紧迫性清晰地揭示出来了。中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以及就业压力同益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城镇登记失业、下岗失业和其他失业人员不断增加。仅就反映冰山一角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从1985年的1.8%上升到2005年的4.2%。2005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9万人,企业下岗职工209.7万人,两者合计达到1048.7万人。②此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中心和出中心未就业者仍有200多万,今后3年企业实施关闭破产还有360万职工,辅业改制约有300万职工需要安置。第二,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每年达到1000万人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2001年至2006年,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000万人以上,其中2003年为最高,达到1272万人。六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共计达到680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35万人。如果按照70%的劳动参与率计算,每年有795万人需要就业,其中城镇267万人。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因此,目前也是劳动力供给压力最大的时期。第三,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农村就业规模每年减少100万左右,新增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城镇。其次,2006年劳动力供给将增加1000多万,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另外,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有所改善,转移就业服务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2003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务工人员为9900万人,比上年增加500万人,增长5.3%。鲫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第四,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结构性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但高校毕业生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面临“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结构性矛盾,就业困难也集中在大专毕业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对乐观,到2005年9月1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达到了70%以上,很多地方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第五,日益凸显的就业质量问题。就业不应该仅仅是获得一个提供收入的岗位,还应该是稳定的、体面的、有质量的就业。就业质量问题不仅直接损害了劳工的权益,容易激发社会矛盾,而且欧美一些国家已经以社会责任认证的方式,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国内企业以压缩工人的工资福利换取的低成本优势很可能会成为国外竞争对手反倾销的理由。就业质量问题在农民工、城镇灵活就业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表现为工作安全性差、工作稳定性低、工资水平低,工作强度大、劳动关系缺乏规范、社会保障覆盖面低等。3.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面临的困境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了由制度象征到有效制度的转变。但现实中失业保险制度在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陷入了发展困境,一是失业保险扩面难、失业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弱甚至入不敷出、失业保险对就业促进作用不明显等,这导致现行失业保险政策对失业人员生活的保障极其有限;二是制度自身也缺失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因此,需要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失业应对措施可以分为主动的应对措施和被动的应对措施,对于像中国这样既存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又存在城市大量失业人口的经济,尤其是伴随国有企业改革而产生的隐性失业显性化,加上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失业,使中国的失业问题异常严重。尽管主动的失业治理措施,像中国的再就业工程,对于减少失业、促进再就业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其效果毕竟是有限的,不能解决所有失业者的就业问题,因此有相当多的失业人员处于无收入的状态,那么被动的失业应对措施,失业保险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出来了。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分散失业风险,使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建立失业培训来实现就业安置。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失业保险对于不同的失业类型具有不同的保障功能,能起到“安全网”和“减振器"的作用。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劳动力管理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有健全的失业保险制度与之相匹配。1.2.2研究意义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如何建立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失业保险制度引起了来自政府、研究机构和学者的诸多关注,对现有失业保险制度的评价和对未来失业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成为讨论甚至争论的焦点。国内大多数的研究工作侧重于对失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发达国家已经成型的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从而揭示出发达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基本构成要素的改进等等,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和描述性的定量分析,采用统计模型分析方法,特别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失业保险供求情况、中国失业保险发展和地区差异状况、中国失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效应等问题的研究则较为鲜见,很少有文献是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较为深刻的理论探讨和切实的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而这恰恰是正确了解失业保险制度、评价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合理性和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之根本所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目前,国内外关于失业保险问题的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基本理论和政策实践方面的定性分析,如失业保险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失业保险覆盖范围问题、失业保险的筹资方式问题、失业保险金的给付问题、失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问题、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建设问题等等。(一)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早期反映失业保险的文献几乎没有,直到20世纪80代以后,国内学者才真正开始了对失业保险问题的研究。由图1可见①,当今中国失业保险研究不但起步时间晚,而且增势也很小,这说明当前学术界对失业保险方面的学术研究极端落后与被动,与当今需要迫切解决的失业问题极不对称,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当今的社会现实。从内容上看,基本知识(包括政策解答、法规汇编、教材等在内)占了大多数,就是在以学术研究与学位论文出现的研究性著作中,真正学术性的文献也非常少。与此相反的是,属于基本知识方面的文献很多。但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关于失业保险问题的研究(无论是抽象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对策思考)远远落后于当今现实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缺乏实证性的分析与研究,所以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从1988年起,关于失业保险期刊论文的数量开始进入缓慢持续性增加的状态,1994年后又出现了在稍高数量基础上处于微小波动的状态.这种状况与中国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与失业问题极不对称,远远落后于当今的社会现实,再次体现了失业保险方面学术研究的极端落后与被动。在刊载失业保险的期刊杂志方面,主要是社会科学类杂志。在专业性杂志方面,主要有《中国劳动》、《中国社会保障》、《中国劳动保障》、《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山东劳动保障》、《四川劳动保障》等。从这些论文的内容来看,以探讨失业保险制度(含法律制度、立法)、失业保险基金、失业保险问题、失业保险改革、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政策、失业保险工作等为主。有的文章论述的内容与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并且结合了当今中国的社会实际。在对国外失业保险的介绍与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等国家与西欧地区。二是对中国失业保险现实问题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代表性文献有:郑功成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2)、陈佳贵和王延中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郑秉文等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穆怀中的《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罗桂芬的《转型期的中国失业保险:有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纪韶的《中国失业保险问题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和特殊的市场条件,使理论界对中国失业保险的认识很不一致,学术争论很活跃。虽然在文献巾反映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认识,但也有助于中国失业保险理论研究的深化.推动了中国失业保险理论研究的发展。(二)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早期的文献反映失业保险的内容并不多.直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和学者才涉及,犬业保险问题。一方面从国家立法的高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从理论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失业理论和福利社会的构想,由此引起学术界的争论长达1个世纪。然而.失业保险制度受到经济学理论上的青睐和重视却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众多经济学家惊奇地发现:只占据国民经济极小份额的失业保险,”会直接作用于经济中的每一个微观个体:它的每一项内容变化都会直接改变人们的行为决策’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大量的理论研究围绕着失业保险制度展开,研究的领域涉及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等。研究的方法也逐渐从建立理论模型转向更多的实证计量分析。具体而言,研究工作大体集中在三个方面:(1)失业保险制度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的研究,这是吸引众多经济学家目光的起始点;它引发了对失业保险制度的全面讨论。(2)失业保险制度对企业劳动需求影响的研究。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税,探讨失业保险税收政策对企业劳动需求的影响也是重要内容之一。(3)失业保险制度对福利影响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方面的研究颇多,倡导工作导向型的激励措施,特别是经合组织提出应该把社会政策中那些提供“消极”收入援助的部分,比如对失业人员的纯粹现金补贴和公共救助方面的纯粹现金待遇,用可以刺激就业和其他相关事业的措施来替代——由此来促进他们所称的“积极社会”的理念。。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1.4研究方法失业保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概念,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伦理、法律等多个领域,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各学科知识,力求从多元视角实现对研究主体的相对全面的阐释与分析。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2失业的概念和类型2.1失业的概念失业。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分离的状态下,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无法发挥。狭义的失业,通常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2.2失业的类型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失业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1.按照就业意愿的不同,失业可分为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自动放弃就业机会,而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的情况。非自愿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有的货币工资水平却仍找不到工作的情况。2.按照失业的程度,失业可分为完全性失业和部分性失业(不充分就业)。完全性失业是指失业者有劳动能力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部分性失业或不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有工作,但工作报酬达不到法定的工资标准,工作时间达不到正常工作时间的1/3。3.按照失业的表现形式,失业可分为显性失业(公开失业)和隐性失业(潜在失业或在职失业)。显性失业(公开失业)是指劳动力人口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但却得不到满足的情形,一般表现为劳动者没有工作,以失业人员到职业介绍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为准,用失业率来反映。隐性失业(潜在失业或在职失业)从形式上看,一方面隐性失业者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或劳动岗位,被政府或企业视为就业者;另一方面他们的劳动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劳动愿望没有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闲置状态,造成实际生产率低于潜在的生产率,是一种劳动力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4.按照不同的失业原因,失业可分为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待性失业和制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时间滞差、信息成本和流动成本等原因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主要是由劳动力市场自身的缺陷造成的,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者经常处于流动之中。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变化或由于消费者季节购买的习惯等原因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具有规律性、行业性以及失业持续期的预知性等特点。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进步、管理改善、生产方法改进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的变动,引起了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产生的部分劳动者成为失业者的情况。一般来说,技术性失业是结构性失业的先导,结构性失业是技术性失业的最大表现。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而引发的失业现象。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时,失业率也会周期性达到高潮。等待性失业是指求职者因有更高的工作期望而产生的一种失业类型。失业者只有“等待”到期望的工资水平可以满足时,才愿意就业。制度性失业是指由于某种特殊的经济制度安排或制度变革所导致的失业。2.2.1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2.2.1.1..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中断收入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核心内容是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分散失业风险,使暂时处于失业状况的劳动者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并为其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失业救济是由政府承担全部费用,强调受益人必须满足一定条件的失业保障类型。它与失业保险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失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这两者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失业保险的目的在于保障失业人员享受基本而不是最低的生活水平,而失业救济的目的在于使那些无权享受或不能继续享受失业保险金者得到保护,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因此,失业救济对失业保险起着一种补充的作用。有的国家法律规定,失业救济是政府的职责,它的资金不是来自于雇主和公民缴纳的失业保险费,而是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尽管有这些区别,两者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相互补充、紧密衔接的。2.2.1.2.失业保险的特点。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基本项目,同样具有社会保险的一般特点,如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和福利性等。(1)强制性。强制性是指国家通过颁布有关法律,对失业保险的适用范围、资金来源、待遇标准、资格条件、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规定,以国家法律和行政的强制力保证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关人员和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并交纳保险费建立在国家法律强制的基础之上。(2)互济性。由于失业者相对来说是少数,因此失业保险遵循统计学的“大数法则",使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失业风险分散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承担风险。对于交纳失业保险费的广大劳动者和众多企业而言,每次享受失业保险金的只是失业的少数人,体现了劳动者之间的互助互济。(3)社会性失业保险是由国家开办的,其目的在于保障整个社会的劳动者在遭受失业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并通过有利于促使失业者重新就业的有关规定,为其尽快就业创造条件,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促使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4)福利性。失业保险属于国家国民收入再分配,其制度有关规定遵循有利于低收入的劳动者之原则,同时在劳动者丧失收入的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国家举办失业保险,其目的绝非为了盈利,这一点与商业保险有本质区别。国家对失业保险费实行税收免除,且在失业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下给予资助,体现社会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正义。2.2.2失业保险的功能和类型2.2.2.1失业保险的目标失业保险的目标可分别从失业者个人层面和社会经济层面分别来看:从失业者个人层面来看,失业保险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非自愿失业者提供物质帮助,使他们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得以维持,从而为他们再就业提供了缓冲期,使他们有时间寻找新的工作,同时还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通过帮助失业者提高劳动技能促使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2.2.2.2失业保险的功能。(1)保障基本生活功能。通常劳动者在失业后无经济收入来源,生活发生困难,而失业保险通过对失业者发放失业保险金,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使其能够正常地生存下去,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为重新就业创造积极条件。(2)促进就业功能。失业保险不仅仅是给失业者发放失业保险金,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自身素质,提高其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并积极为失业人员开展职业介绍等相关服务,促使其尽快重新就业。(3)合理配置劳动力功能。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失业保险的存在,失业者在寻找新的就业岗位时获得了经济保障,免除了后顾之忧,失业者也就有条件寻找尽可能与自己的兴趣、能力相符合的工作岗位,从而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二是由于失业保险的存在,用人单位减轻了向外排斥冗员的经济、社会两方面的压力,从而有利于单位制定理性的、合理的用人决策,从而也更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4)稳定功能。一是体现为社会稳定功能,二是体现为经济稳定功能。失业保险为失业者提供生活保障,安定了个人及其家庭生活,使家庭关系保持稳定,因此,缓解了失业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和震动,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失业保险金的筹集与发放具有抑制经济循环的作用,是“减震器”,减轻了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5)调节功能。失业保险可以通过向失业者提供物质资助来调节社会上的贫富差距,通过劳动力更合理的配置、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来调节经济的运行。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3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尽管不同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却大致是相同的。其内容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和给付条件、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和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等等。3.1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3.1.1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从理论上说,它的覆盖范围应包括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有劳动者,因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每一个劳动者都有可能成为失业者。实际情况是,尽管世界各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很不平衡,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初期,覆盖范围仅限于“正规部门"的劳动者,而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排除在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失业理解的变化,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在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最宽的是对所有劳动年龄的人口提供保障。3.1.2失业保险的享受资格即使失业者属于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他也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规定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主要规定包括:1.失业者属于劳动者的范畴,符合有工作能力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条件。2.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失业。对于那些无J下当理由自动辞职,或是因为不正当行为等自身原因被辞退的劳动者都不能享受失业保险金。3.失业者必须在失业管理机构登记并且提出失业保险的申请,要求享受失业保险待遇。4.失业者必须愿意接受失业管理机构的指导和介绍的合适工作。此外,一些国家还规定享受失业保险金的额外要求:失业者必须在失业前的一定时间内从事了某项工作,并履行了相关的缴纳失业保险费用的义务。表1.1反映了部分发达国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条件。例如德国规定在失业前3年内,失业者缴纳失业保险税必须满12个月可以享受失业保险,而在失业前1年内,工作满150个工作日的失业者可以得到失业救济。而法国规定,失业者必须在失业前18个月内,支付保费4个月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各国都对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作了详细地规定,通过一套恰当和完整的标准对失业者进行审核和监督,努力防止或减弱出现欺骗失业保险金的道德风险3.2失业保险的基金筹集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1.“三方"负担的模式,失业保险基金由企业、劳动者和政府共同承担。世界上有40%以上的国家采取这种方式。@这其中,政府参与积累基金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国家政府仅仅是在失业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时侯给与相应的财政补贴,例如比利时和瑞典等国。有的则按照一定的比例承担失业保险费用或是负责失业保险的某一方面的费用,如日本规定,每年财政承担失业保险支出的25%固。2.由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分担模式,政府不给与任何补贴。例如荷兰和加拿大等国。3.由劳动者和政府分担模式,如卢森堡的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向雇员征收的固定失业保险税和政府的捐助。4.企业独自承担的模式,政府向雇主征收失业保险税来支付失业保险金,如美国和俄罗斯等国。5.完全由政府承担的模式,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只有失业救助制度的国家里。对于大多数国家,失业保险费用的承担主体是企业,其做法是按企业雇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用,意味着企业需要对失业现象的产生负有主要责任。1993年国外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61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8个国家要求企业缴费,占62%。3.3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失业保险的管理工作非常繁琐,其中包括征收和发放失业保险金、对失业人员进行登记和资格审核、提供就业咨询和帮助失业者介绍工作以及对其进行再就业培训等等。主要的管理体制有三种:1.国家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险机构管理,这是大部分国家都采取的方式。由政府直接参与管理,保障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并且促使失业保险制度稳定发展。2.三方共同管理。这是由政府、雇主和雇员三方共同组成自治机构进行合作性质的管理。这种管理有助于各方积极参与失业保险.能够提高效率并且容易得到协调和配合。3.工会管理。这是在政府的监督下,依靠工会等部门进行管理。由工会管理更能反映劳动者的愿望并能减轻政府的负担。这。方式主要存在于T会力量强大的北欧国家。无论采取哪种管理体制,各国都有将失业保险与就业服务机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趋势,将对失业者的生活保障与促进就业的目的结合起来。。这表现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中,用于帮助失业者积极就业的补贴日益增多。圈12表明了部分发达国家的失业保险基金中积极就业政策使用的资余比重,在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这部分资会与失业保险金的数额大体相当.有的甚至还超出了失业保险金总额,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正向着注重促进再就业的功能转变。3.5失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3.5.1经济学理论基础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1.福利经济学思想。福利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福利经济学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起着直接的特别重要的作用。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把“福利’’分为“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个人获得的效用或满足的所谓的“经济福利"。庇古认为,以福利的观点评论一种经济制度的作用时,先要看他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增加绝大多数人的福利,而不是增加某个人或某个厂商的利润。他把国民收入作为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尺度,为此他提出通过“收入均等化”和增加国民收入来增加一国的经济福利。福利经济学强调通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增进普遍福利。而增加国民收入,关键是合理分配生产要素,其中最核心的是劳动力要素。要合理分布劳动力,就必须改善劳动生活条件和福利状况,对劳动者患病、伤残、生育、失业、年老、死亡给予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关于通过国民收入重新分配以增进普遍福利,福利经济学认为,应当向收入高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然后举办社会保障事业补贴穷人,向穷人提供失业津贴、社会救济等措施,实现收入“公平化"。失业保险制度至今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公平化原则,其来源就是福利经济学。该学派的主张,成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后来推行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促进了实行这一政策的各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新福利经济学提出了“帕累托最优",认为在收入分配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只有每个社会成员根据各自的偏好方式花费其收入,使他们获得的效用或福利达于极大值,就可以推论整个社会的效用总和或社会福利处于极大值状态。新福利经济学还认为,任何经济改革都会使一些人受益,另一些人受害,如通过某种经济政策使受益者补偿受害者,补偿后还有剩余,这就增大了社会福利。从这一角度上说,对作为经济改革受害者的失业者进行收入补偿,总体上仍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因此是必要的。2.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经济学对于失业的解释及其提出的相应治理政策,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过程。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工业国家就开始不断出现规模化的失业。但在19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古典经济学,却把失业解释为个人问题,认为是由于个人的懒惰或其他道德缺陷造成的。直至后来经济学家发现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就业波动之间的关联,证明了经济危机可以导致大规模失业。但大多数经济学家仍信奉市场力量,相信“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发解决劳动力的供需平衡。20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认识到,保护劳动者和创造就业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而开始倡导为失业者提供制度化支持。贝弗里奇曾表明“社会政策所能做的全部就是减轻失业而引起的痛苦",而“减轻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社会保险对短期失业者提供财政帮助。美国经济学家摩尔根提出失业不可避免理论,以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相关关系的理论。他认为,任何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都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结构总是不时地进行调整,总会有些行业在这个或那个时间里暂时削弱,乃至消失,一些新的行业应运而生;而季节性生产总是不均衡的,旺季需要劳动力多,淡季必然大量减员。凡此种种都说明失业是市场经济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既然失业不可避免,那么对失业者就要加以保护,这既有利于劳动力再生产继续进行,也有利于社会安定。这一理论,为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3.5.2社会学理论基础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社会政策是与经济政策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指政府系统的与公民福利直接相关的制度化行为。社会政策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出发点是国家与公民福利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为我们考察失业保险制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框架。1.新历史主义理论又称德国新历史学派。这是19世纪70年代至一战爆发前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非常盛行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古斯塔夫〓斯莫勒、阿道夫〓瓦格纳、路德维希〓布伦坦。他们认为,当时年轻的德意志帝国面临的最危险的社会问题是劳工问题,他们的基本主张是:第一,国家的职能不仅在于安定社会秩序和发展军事实力,还在于直接干预和控制经济生活,即经济管理的职能,以负起促进文明和福利的责任;第二,国家的法令、法规、法律之上,决定经济发展的进程;第三,劳工问题是德意志帝国面I临的最严峻的问题;第四,国家应通过立法,实行社会保险、孤寡救济、劳资合作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自上而下地实行经济和社会改革。∞他们的主张博得了德意志帝国和俾斯麦的欢心。对这一理论,俾斯麦曾评论说,“如果我们能使没有产业的人们满足于现在他们的地位,任何物质代价都不会太大,这不啻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而应付革命的代价却会是更大"。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理论观点连同他们的社会保险主张,在德国获得了实现。1884年德国率先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案,即工人伤亡事故保险法。随后又出台了疾病、老年和残疾保险法,开创了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先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失业保险制度也是新历史主义主张的延续。新历史主义的社会保险主张不但在德国获得了实现,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获得了实现,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初期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2.马歇尔的公民权利学说。任何一项制度和政策安排,背后都有特定的价值基础和道德理念。现代失业保险制度的最新发展和变革趋势,其价值基础是在马歇尔的公民权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歇尔提出现代社会公民权包括三个部分,即公民的契约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从社会政策的视角看,劳动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后,享受物质帮助和再就业服务,是实现其社会权利的具体形式。劳动者的社会权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劳动者中断就业时,享有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另一个是劳动者中断就业后,重新回到就业岗位上,参与社会活动,承担社会责任,防止“社会排斥“的权利。实现劳动者的社会权利,最好的社会政策是就业,最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能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对失业者而言,行使自己的社会权利,不仅仅指单纯的从社会保障体系中获得经济补偿和救济,社会权利的履行,更强调的是要融入社会,不能与社会脱节,不能由于失业而被排除于主要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离群索居。必须要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政策关于公民社会权力行使的这一界定,为各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促进就业的功能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3.国家和市场各自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和市场两者都具有提供社会保障的功能,因而在社会政策领域,它们往往被当作一对概念同时提出。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也是购买,失业保险的这一性质更为明确,市场的含义和作用明显,获得失业保险的最必要条件要求是工作经历和劳动收入水平,只有参与了劳动力市场活动的人,才有资格从这个市场上购买到失业保险。另一方面,政府出面组织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者和其他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采取保护,是一种基于差别对待原则产生的政策,这虽然有悖于市场平等理念和原则,但是,现代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使公民基本权益得到保护,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基础,是政府发挥对市场缺陷的补救,也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基本前提。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4中国失业的原因关于失业产生的原因,中国除了具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所具有的相同背景(如技术进步导致失业、就业增长弹性趋于下降和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等)之外,还面临着一些特殊背景和因素,使得失业问题比世界上许多国家更显严峻和突出。如历史遗留的庞大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快增长,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形成的巨大压力,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社会保障体系的脆弱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失业问题异常复杂、敏感和最具挑战性。4.1总量性原因中国当前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其供需的不协调主要是因为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城镇适龄劳动力供给总量增长较快,超过了经济增长所能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如果保持8%-9%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800多万人,在“十五"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迅速,年均增长1360万人,另外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因此每年供给大于需求的缺口至少达1300万一1400万人以上。事实上,从2004全国劳动力总量上看,虽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呈减少趋势,但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增加,全国下岗、失业人员仍保持在1400万人,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保持在1000万人规模,其中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全国城镇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劳动力供给总量大。①同时,从今后的动态角度看,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将进一步公开化,劳动力年龄人口将迅速增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高校扩招形成的“人才蓄水池"释放都将加剧劳动力的集中供给,导致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在未来几年里是有增无减。4.2结构性原因(1)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产业升级中的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目前,中国的就业结构进入了剧烈变动的时期,正经历着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涉及面更广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同益凸显。首先,产业升级迫使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是: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上升;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人数逐年上升,而由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带来的失业率分别是17%、12%、12%山,加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会加大对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其次,传统支柱产业如机械、电子、建筑等国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导致职工因“减员增效”而失业,对新增劳动力需求下降。第三,新兴产业如金融业、服务业、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但传统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无法适应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从而出现失业与劳动力短缺并存的结构失衡现象。(2)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失衡造成中国城镇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的另一方面原因是中国存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失调。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问题主要反映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结构上。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是因为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一方面是由于某些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目前在中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表现的尤其明显。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的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国家在制定当年的招生计划时缺乏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高校对人才的专业培养也没有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和要求来进行,招生和专业培养往往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这一状况并没有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呈现好转的迹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工作俨然成为各高校的“一把手工程",反映出目前教育体制的弊端和办学思路方面的问题。同时,近几年,中国教育部门还在不断加强对办国际和办国内一流大学的投入,而对办职业教育强调和投入的较少,劳动保障部综合数据分析认为,中、高级技工总体缺乏的情况表明中国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较为缓慢,专业设置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致使人才培养结构严重失衡,增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另外,在中国城镇经济活动人口中,受教育水平为初中、高中和中专这几个群体的失业率较高,而受教育程度更低的人口群体,失业率反而较低。失业率最低的群体出现在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小学及以下者"和最高的“大学专科及以上者"两个极端上。而且受教育程度与失业之间的上述关系没有表现出很大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的可能性越小,但观察中国城镇失业和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并没有出现上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非线性关系。原因在于这是中国强调应试教育忽视技能培养造成的结构严重失衡,致使他们既在学业上无法提升又欠缺职业技能,难以被用人单位吸收,这是中国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的重大浪费。4.3体制性原因4.3.1隐性失业显性化中国目前的失业形势如此严峻,并不是改革开放所造成的。追根溯源,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年代失业就已形成了,但它只是处于潜伏和隐性的状态。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理论指导上的失误和对自己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作出了错误判断,普遍选择了计划经济模式,否定和否认失业的存在,采取了依靠行政手段和计划调配的办法,做到了劳动者普遍都有工作,实现了所谓的“充分就业",普遍都有铁饭碗,吃着大锅饭,拿着低工资,但是却无法调动劳动者整体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存在着巨量的隐性失业,最后付出了高昂的经济成本,丧失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很好改善。而当体制一旦发生转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转变以后,这种隐性失业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隐性成为了显性,潜伏性失业成为了现实性失业。4.3.2所有制结构失调的影响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中国长时期中所奉行的“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安排,使极具就业岗位创造能力的个体私营经济基本上被限制消灭了。所有制结构单一造成了就业不充分,损失了相当的就业岗位。在国家统计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编辑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1984年以前除了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职工年末人数以外,找不到个体、私营人数的统计。只是从1984年开始,才有包括个体、私营人数的人数统计。根据国家统计局出版的《新中国五十年》中的资料,解放初期,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在中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以城镇为例,1949年城镇个体劳动者约占城镇全部从业人员的一半,到1952年也还占30%以上。此后,由于过份强调发展公有制,把个体私营经济看作“资本主义的尾巴”而限制其发展,导致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全面萎缩,到1978年,在全国40152万从业人员中,城镇个体从业人员只有15万人,其余都在国有和集体单位中就业,个体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不到0.04%。①若以1952年城镇个体劳动者占城镇从业人员30%的比例估算,到1978年城镇也该有3000万个以上个体就业岗位,而实际仅有25万个。就业岗位的损失数量十分巨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1995年我国正规部门(指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呈上升趋势,累计净增就业人数4560万人,而后开始呈大幅度下降。2002年全国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比1995年减少了4031万人,下降了36.8%,城镇集体单位减少了2005万人,下降了65.2%,两者合计减少6036万人。而减少的职工并不能为其他所有制单位所完全吸纳,2002年除国有、集体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的职工人数仅比1995年增加1686万。城镇国有集体单位就业份额的下降,形成了下岗职工的源头。因此,下岗职工数量急剧增加在所难免,1998至2002年五年间,国有单位新增下岗职工总数达到271.5万人。国家统计局人口变动调查资料显示,在对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所作的调查中,“下岗’’位居第一位,比重高达42.1%,而居第二位的是失去工作,比重为29.7%。②两者合计占到71.8%,其有力地说明了在失业人员中,大多数人都是原来有工作的,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工作。4.3.3.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劳动力流动被严格限制,存在多重分割。不容置疑,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种种地方保护主义和多重分割,阻碍了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降低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必须看到,在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和多重分割背后,存在着体制障碍,存在着种种物质动因。譬如,限制农民进城打工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城市市民的利益,限制外地人员在本地就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本地人员的利益,对正式工和临时工所做出的种种区别是为了维护正式工的种种利益,对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企业所做出的种种区别是因为在国有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利益,劳动力配置的单位壁垒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内部职工的利益等等。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大大地降低了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其结果不仅是强化了就业上的所有制分割、城乡分割、地域分割、单位分割等问题,而且由于不能形成就业岗位的充分竞争,使得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甚至出现了在失业情况如此严峻的状况下仍然存在有的岗位寻找不到适合的劳动者的情况。5中国失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日益完善,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制度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但也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中国现行的失业保险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以促进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失业保险管理效率的提高。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统计,对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过程和结果应用统计指标体系来描述,由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较晚,正在逐步改革和完善之中,所以失业保险统计还很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统计口径不一致,缺乏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从目前《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来看,仅有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参保人数、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发放失业保险金6项指标。指标数量明显太少,很难全面反映失业保险的发展变化情况。衡量和评价失业保险的运行情况,需要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在新型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描述失业保险制度运行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以便对失业保险情况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它不仅是研究失业保险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决策和职能部I"-JN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对失业保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为鲜见,关于整个社会保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也不多见,一些研究成果存在不全面、层次少、角度单一和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为此,本文对中国失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提出初步构想。5.1建立失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在建立失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时,应结合国外失业保险统计内容以及中国失业保险改革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所谓目的性原则,即设置指标要从研究目的出发,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统计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制度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当前的需要,还要适应未来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方向。设计的指标要能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具有国别间的可比性和历史可比性。2.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即从失业保险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来设计指标体系,无论是指标名称、指标口径、计量单位,还是指标数值、计算时间、计算方法都要充分考虑科学的原则,在理论上有科学依据,在实践上可行而有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原则,建立失业保险指标体系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即设计的指标要易于取得实际精确数值,便于操作,对指标变量的选择和设计能满足经济分析的需要,要求每一指标都能定义明确,分类科学,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失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按其功能可分为失业保险描述指标体系、失业保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失业保险监测指标体系三部分。失业保险描述指标体系是失业保险指标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对失业保险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与描述,反映失业保险事业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等,主要由绝对数指标构成。失业保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描述指标体系基础上,是对描述指标加工后得到的派生指标,用于对失业保险工作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以检查其工作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一般由相对数指标构成。失业保险监测指标体系主要用于从宏观上对失业保险事业进行监测,并根据指标数值的变化预报失业保险制度即将出现的不平衡状态、突变事件,以及某些结构性障碍,通常利用关键性指标或敏感性指标来表示。5.2失业保险描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失业保险描述指标体系应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综合反映在一定时期处于失业保险安全网内的人数和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失业保险管理情况等。失业保险描述统计内容若按统计对象的性质划分,则可分为失业保险对象、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情况统计三个方面。1.失业保险对象及构成统计对失业保险人数及其构成进行统计是反映失业保险工作情况的基本指标,是开展失业保险工作、制定各项政策的首要前提。它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参加和已享受失业保险的人数规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失业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反映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和工作成效,反映失业保险的覆盖程度,是失业保险工作的一项基本统计指标。它包括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统计和已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统计。具体指标是失业保险参保人数、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包括按行业、所有制、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构成的统计。2.失业保险基金统计失业保险基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专有基金。其基金筹集方式为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出资而形成的基金。通过对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的统计,可以掌握失业保险基金的规模、收支平衡状况,反映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失业保险基金运作的基本模式,可以将失业保险基金统计分为基金收入统计、基金支出统计和基金保值增值统计三个部分。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5.2.1失业保险基金收入统计《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有以下几部分: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财政补贴;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为反映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情况,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总额、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构成统计等。5.2.2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和结余统计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中用于各项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失业者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支出,失业者医疗支出、再就业培训支出以及失业保险管理服务费等。其主要指标有: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总额、失业保险金支出额、失业者医疗费用支出额、再就业培训支出额和管理费用支出额、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及累计结余等。5.2.3失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统计失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统计用以考察失业保险管理机构工作水平,其主体考核指标是失业保险基金增值额,用来考查失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情况。目前,主要是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6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及建议通过对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发展现状的分析与评估,可以发现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制度象征到有效制度的转变,不仅保障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而且还基本实现了对企业改革的支持和为社会稳定服务的目标。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失业保险制度今后发展的核心问题。我们必须立足当前和国内,着眼未来和国际,应当从体制目标、制度功能、受益人群和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必要改革、创新和完善。在新的形势下,以不断增强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性,使之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劳动力市场结构和保障需求的变化,从而实现失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结论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通过对中国失业保险供求状况的分析,认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供给不足,失业保险基金供求受平均工资分析、失业保险替代率、失业保险费率、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变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统计综合分析建立因子模型对中国失业保险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综合分析和各地区失业保险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得出在中国现阶段失业保险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保障对象范围较窄、地区差别比较大等结论。通过建立失业保险水平发展适度系数分析了中国失业保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度性,认为中国失业保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从不适应到逐步走向适应。通过对中国失业保险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和失业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失业保险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和失业率均高度相关的结论。通过分别从制度的适应性、有效性、公平性三个方面对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效应进行评价,得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模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制度功能与转型期形势相适应,制度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了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维护了转型期的社会稳定,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不足,筹资方式对用人单位雇佣形成反激励,覆盖面过窄且难以扩大,地区和行业差异显著和劳动者地位的不平等结论。同时,分析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认为中国失业保险面临“新失业群体"、就业方式多样化、统筹层次低、下岗向失业保险并轨、从业人员素质和规范层次低等多方面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一是调整制度目标,二是强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功能,三是逐步拓宽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多元化分类失业保险体系。四是创新失业保险筹资机制。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和基金的筹集力度;探索失业保险的费率制度创新,适当调整费率实现部分积累,实行差别费率体现社会公平;适时开征失业保险税。五是创新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制度,建立隐性就业者的鉴别机制,建立贷款基金,建立有差别的支付制度。六是加强失业保险有效运行配套机制建设,特别是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加快立法进程。参考文献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1]郭小聪,李业兴.地方政府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林毓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4]张抗私,谢芳,王振波.就业与和谐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5]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郑功成.关注民生——郑功成教授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郑功成,郑宇硕.全球化下的劳工与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8]郑功成,郑宇硕.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9]刘燕斌.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10]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新共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1]尼尔〓吉尔伯特.激活失业者[M].王金龙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2]福兰克.S.布劳茨.重新就业——关于“丧失劳动能力和重新就业”问题的跨国比较研究[M].徐几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3]郑秉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4]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郭士征.社会保障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7]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18]王晓军.社会保障精算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致谢感谢导师()老师对本文的支持和指导.()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每个学生的责任心让我深深感动!()老师对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严格把关,在每个细节上面都悉心指导,使得本文顺利完成,在这里对()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感谢在大学四年中每一个教我的老师和热心的同学!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27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