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3.48 KB
  • 2022-04-22 13:46:10 发布

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

  • 3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目录摘要..................................第一章绪论..................................1.1工程测量定义............................1.2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1.3高速公路的发展史...........................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范围2.2主要技术指标2.3工程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2.3.1水文地质2.3.2工程地质2.3.3当地气候条件2.3.4地形、地貌第三章:工程测量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3.1施工技术准备3.1.1基本要求3.1.2导线复测3.1.3水准点复测3.1.4路基放样第四章:工程测量技术在桥涵工程中的应用4.1施工技术准备4.1.1技术要求4.1.2桥梁施工测量放样的主要内容4.1.3桥梁施工控制网4.1.3.1平面控制网4.1.3.2高程控制网第五章:高速公路中的测量技术5.1工程放样5.1.1工程施工放样定义5.1.2全站仪使用5.2准备工作5.3极坐标法放点5.4误差处理5.5复测工作第六章:软件应用6.1fx5800编程计算器6.2AutoCAD快捷键6.3华测道路放样(RoadStak) 6.4AutoCAD与Excel数据转换第七章:结论与展望绪论1.1工程测量定义工程测量学的定义是:工程测量技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包括测绘和测设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己经远远突破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我国近代以来工程测量可追溯至1932年,同济大学工学院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国立大学中惟一的测量系,并成为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祥地。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1.2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 1.3高速公路发展史(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4)山东会议1993年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全国公路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冬至青岛,全长31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7)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8)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9)福建会议:1997年下半年,会议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部署提出到2000年,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中的北京至沈阳北京至上海和西南出海通道要全线贯通;(10)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11)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12)2000年,京沈高速公路通车;(13)2000年12月18日,京沪高速公路通车;(14)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15)2005年12月,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的打通;(16)2007年9月30日,国内首条穿越秦岭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17)2008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面建成,“7918网”成为此后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目标。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范围湄洲湾-重庆高速公路福建境三明(莘口)至明溪(城关)段位于福建省三明西北部,起于国高“长深线”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溪畔(经岩前镇),终于明溪县城县城曹厝,是福建省2010年9月《湄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路线规划》中一部分,同时也是海峡两岸经济区“三纵八横三十三联” 高速公路布局网中的一联,不仅是福州、莆田等沿海地区通往三明、江西乃至湖南、重庆等内陆地区的最快捷通道,同时也是一条纵贯闽中沿海及闽西北山区的主干道,他的建设将有利于发挥东南沿海的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港区物流集疏运通往闽西、赣东地区的快捷通道。从而促进海西向纵深推进,形成连片发展的态势,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实施国务院海西经济区振兴战略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区域路网,适要区域交通发展,增强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因此对该地区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线路自东南往西北布设,起于与长深高速公路的交叉点,起点桩号为K112+860,与长深高速公路交叉设置畔溪枢纽互通。线路沿鱼塘溪东岸向西前行,上跨省道306和鱼塘溪后,继续沿鱼塘溪东侧的山边布线,于岩前镇大路口附近相继跨越鱼塘溪和省道306后设置岩前互通式立交(预留),再经闽拓矿业西、杨梅坑,路线爬坡至高地,过吉口台商投资开发区,路线往西北延伸,设吉口隧道进入明溪县境内,至永溪村设沙溪互通(预留),经王力、之后设沙溪隧道、杨家坪隧道,经杨家坪、漈头,于曹厝设明溪互通与永宁高速公路明溪联络线连接,至项目终点K144+555,即明溪互通主线设计终点,本项目全长31.695km。本标段为A2合同段,里程段落为K116+500~K126+400,标段长9.9公里。2.2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2)地形类别:闽西南侵蚀剥蚀中等切割的褶皱中低山丘陵区。(3)设计行车速度:100km/h。(4)设计荷载:公路-1级。(5)路基宽度:本标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6m。(6)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小桥、涵洞、通道:1/100。 2.3工程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2.3.1水文地质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利联系,主要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渗流补给。2.3.2工程地质项目区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和明溪县城之间,沿线地形地貌为丘陵山地及山间冲积盆地。路线范围内覆盖层一般较薄,多为冲洪积及残积粘性土、砂土、砾卵石土等,下伏基岩主要为砂岩、页岩、凝灰岩、凝灰熔岩及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路线起点段有下古生界变质岩出露。受区域构造影响,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构造体系受新华夏系构造的控制,呈北东向,北西向展布,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次之。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属小震频繁发生区,但尚未有破坏性地震记录,属相对稳定地块。地质构造沿线断裂带一般表现为挤压破碎带、蚀变破碎带、片理化带、破碎角砾岩带等,带内岩石破碎,对隧道、边坡影响较大。测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隆升,局部表现为老断裂的复活。但总体上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形变极为微弱,测区内未见对线路安全又明显影响的活动性大构造大断裂,地质构造活动进入相对稳定时期。本项目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主要有滑坡、崩塌、顺层、软土、岩溶、含煤地层等。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采用及大型工程构造物区域地质动峰值加速度鉴定情况。2.3.3当地气候条件项目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61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夏半年多东风,炎热多雨,冬半年多东北风,寒冷干燥。由于境域内地形差异很大又可造成局部性小气候,特别是垂直分布的小区域气候差异更大,常表现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2.3.4地形、地貌区地貌属闽西南侵蚀剥蚀中等切割的褶皱中低山丘陵区,区内四面环山,峰峦叠嶂。西北部和东北部崇山峻岭,海拔700-1000m。南部稍低,东南部最低的鱼塘溪出境处海拔180m。境内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1.91%,小平原面积占6.98%,水面占1.11%。路线基本与省道306并行,各县乡道路与省道相连,交通较为便利。第三章:工程测量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3.1施工技术准备3.1.1基本要求(1)施工单位应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要求参加项目施工的技术人员分析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及技术要求。(2)承包人应在工程开工前全面理解设计意图,在设计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3)做好测量交桩工作,以及对水准点、导线点完整性、埋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情况遗失的标志桩等在接管工地14天之内通知监理工程师,然后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设资料和测量标志,在28天内将复测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4)承包人应对施工中全部控制桩及监理工程师认为对放样和检验有用的标桩,进行加固保护,并在水准点、三角网点等处树立易于识别的标志。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所有控制桩点,对破坏的桩位应及时恢复。(5)所有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增设的水准点、横断面复测和补测等工作,测量精度、技术要求等应符合《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的要求。(6)对每项测量成果必须进行复核,原始记录应存档。3.1.2导线复测(1) 当原测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时,承包人应根据设计提供资料,计算复测导线控制点,做好检查复测工作。(1)导线复测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标定、检验校正,仪器标定、校正报告复印件报监理工程师备案。(2)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增设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符合导线点。(3)同一项目内相邻施工段的导线应闭合,并满足同等级精度要求。(4)对可能受到施工影响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或改移,且施工期间保证其精度。(5)导线复测步骤如下:1.踏勘选点。2.控制点埋设。3.外业数据采集(应用边角法,距离、前进方向左角)。4.内业数据处理(导线平差利用南方平差易、秋风测量等软件)。5.进行复测数据分析,上报设计院。批复后投入使用。3.1.3水准点复测(1)交付的水准点,首先应对其进行复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容许误差范围的应查明原因,并且及时汇报相关部门。(2) 沿路线每500m宜有一个水准点。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符合相应等级和精度要求,并与相邻水准点闭合。测设距离应以测高不加转点为原则,一般平原区不大于200m,山岭或丘陵区为100m。(1)水准点有可能受施工影响时,应进行加固或改移处理。3.1.4路基放样(1)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测横断面,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2)路基施工前,应设置标志桩。对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角、路堑坡顶、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标志清楚。在横断面施测中还应反映地形、地物、地质的变化,标出相关水位土石分界等。(3)横断面测量应逐桩施测,断面布置数量及横向测点应与设计对应,施测宽度应满足路基及排水设施的需要。(4)对深挖髙填路段,每挖3~5m或者一个边坡平台(碎落台)应复测中线和横断面。(5)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所有的控制桩点,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桩点。第四章:工程测量技术在桥涵工程中的应用4.1施工技术准备4.1.1技术要求(1)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应经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维护、定期核检,使其始终保持完好状态。(2) 施工单位接桩后应完成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和加密工作。并做好各桩点的保护措施,直到工程竣工。(1)施工放样测量前,应对桥梁各墩台的控制性里程桩号、基础坐标设计高程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确认无误后再施测。(2)施工测量应严格执行复核制度,减少或避免测量过程中的人为错误,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差错。4.1.2桥梁施工测量放样的主要内容(1)基坑开挖及墩台扩大基础的放样。(2)桩基础的桩位放样。(3)承台及墩身结构尺寸、位置放样。(4)墩帽及支座垫石的结构尺寸、位置放样。(5)各种桥型的上部结构中线及细部尺寸放样(6)桥面系结构的位置、尺寸放样。(7)各阶段的高程放样。4.1.3桥梁施工控制网4.1.3.1平面控制网(1)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基本要求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测量仪器的更新、测量方法的改进,特别是高精度全站仪的普及,给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网形趋于简单化。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可采用GPS网、三角网和导线网等形式。 桥梁三角网的基本图形为大地四边形和三角形,而三角网为最常用平面控制网。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布设控制网,我们这多以高墩大桥为主,而我们布设的是三角网。1.2桥梁控制网的精度确定桥梁施工控制网是放样桥台、桥墩的依据。若将控制网的精度定的过高,虽能满足施工要求,但控制网施测困难,即费时又费工;控制网精度过低,很难满足施工要求。目前确定施工控制网精度有两种:按桥式、桥长来设计;按桥墩中心点位误差来设计。而我们是利用第二种方法来控制桥梁控制网的精度。1.3桥梁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国家坐标系、抵偿坐标系、桥轴坐标系。而我使用的是国家坐系,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大地高采用280m。1.4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加密与复测加密点是施工放样使用最频繁的控制点,且多设在施工场地附近,受到施工干扰,临时建筑或施工机械极易造成不通视或破坏失去效用,在整个施工期间,常常要加密或补点,以满足施工的需求。桥梁施工工期一般较长,由于控制点常布设在河边或离施工现场较近的地方,所以随时间的变化点位会发生位移变化所以要进行复测。 4.1.3.2高程控制网1、高程控制网必要精度的确定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桥梁墩台及索塔高程的定位放样,其中水中桥墩及斜拉桥索塔的高程是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其难度随着桥梁跨越水面距离的增大而增加。为了保证水中主桥高程施工放样精度,必须通过跨江(海)高程测量将江河湖海两岸的水准点高程联系起来。可见,跨河(海)水准测量是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测量的关键。以水中桥墩施工放样精度要求推求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必要精度从测量的角度来看,桥墩施工定位的总误差由控制点误差和放样误差两大部分组成。通常情况下,桥梁施工条件复杂、干扰大、放样误差较大。而在建立控制网时,则有足够的时间和各种有利条件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因此,我们按照使控制点误差对放样点位不发生显著影响的原则,进行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设计[1]。水中桥墩(或索塔)高程系由一岸水准点(a或b)引测而得。设施工放样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高程允许误差为δh 。根据推导,当控制点误差为总误差的0.4倍时,则其对桥墩高程放样的影响可忽略不计[1],则两岸跨河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ma或mb)不应大于0.4×(δh / 2) = 0.2δh 。而桥梁工程中最关心的是桥墩(台)间相对关系问题, 因此我们以两岸跨河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应不大于0.2δh的要求来规定施工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 第五章:高速公路中的测量技术5.1工程放样5.1.1工程施工放样定义放样是测量工作者把设计的待建构筑物的位置和形状在实地标定出来,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也叫定位。如果设计人员已经给了各构筑物的主要角点坐标,或者给定了一些特征点坐标以及构筑物的形状和大小,测量人员找到与设计同一坐标系的控制点,进行控制测量,将坐标系统引到待建构筑物的场地附近,采用全站仪的放样功能,很容易测出待建构筑物的实地位置。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对比,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5.1.2全站仪使用放样点:只知道图纸上坐标,而不知道现场位置,需要把坐标所对应的位置在现场标定出来的点就是放样点。全站仪坐标表示跟图纸坐标对应关系:N(北坐标)-X,E(东坐标)-Y,Z(天顶方向坐标)-标高。测站点和后视点必须满足的条件:知道两个点的现场位置和坐标,两点之间必须相互看得见。全站仪的两个最基本的功能:放样和数据采集。放样:已知现场两个点的位置和坐标:把知道坐标而不知道现场位置的点在现场的位置标定出来的工作就是放样。放样的具体操作步骤(以莱卡TS06为例): 1.按电源键开机。2.在测站点上安置仪器,对中、整平。3.动望远镜,进入角度测量界面。4.进入放样程序,屏幕提示:选择一个文件。5.选择跳过,屏幕进入坐标放样1/2菜单。6.选择测站设置。7.输入测站点、后视点坐标N,E后按Enter。8.屏幕显示照准后视点。此时,松开水平和垂直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精确瞄准后视点。(当测站点仪器望远镜与后视点棱镜杆尖满足互相通视,尽可能照准后视点棱镜杆尖位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后按Enter。9.后视完成后,测量出后视点的坐标,与原坐标对比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放样。10.进入放样界面,选择坐标放样。11.输入要放样的点的坐标后后按Enter。12.松开仪器水平制动螺旋调整水平读数直到dHR值为0。指挥跑棱镜杆者,把棱镜杆放置到望远镜十字丝竖线的方向上。13.上下转动望远镜,直到瞄准棱镜中心,按测距。14.指挥跑棱镜者在望远镜十字丝竖线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直到棱镜到放样点间的水平距离为零,此时棱镜杆尖所在位置即为放样点。 5.2准备工作阅读设计图纸,校算构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使用有内存的全站仪时,可以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5.3极坐标法放点 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填写测量放样交样单。5.4误差处理施工放样的成果通常是即刻(或数小时后)交付使用,往往不能等待再去检查成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放样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处处要有自我校核条件,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尽量避免误差出现一般工程放样的平差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的,因此,常将这类在现场消除测量误差的方法统称为现场平差。如在测放一个方向线时,采用正、倒镜定点,而后在现场取两方向线的中点作为最后方向值等方法。在所有建筑领域中,对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具有严密性和松散性两个方面的特性。严密性指工程构筑物必须保持其构件严密的相互关系,即在放样中具有较大误差时,则会有损于工程质量。松散性指松散的建筑部位,彼此间联系松驰。这类工程部位,虽在设计图纸上有三维尺寸的规定,但在施工时,可予以不同程度的伸缩,因其放样后果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远比严密性的部位要宽松得多。 在放样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严密区段保证严密性,以满足建筑标准要求,而将由于控制测量所带来的误差平摊于工程部位松散的区段中,使它对工程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从而达到现场平差的目的。它和一般平差任务不同之处是:误差并未消除,不过是将其挤放于一个对工程质量不产生影响的区段,而将其“吸收”罢了。可采用以下平差手段达到这一目的:第一,对严密部位,一般采用本身主轴线为基本控制去进行放样。即不论控制网布设的精度如何,一旦利用其测设主轴线后,该工程部位就以该轴线为基础了,这样就保证了构筑物的相对严密性;第二,所有轴线的测设,应在主轴线的基准上进行,以避免再由控制网测设,而将控制网本身的测设误差带入严密区段;第三,在施工过程中,所有轴线的测设定位,应具有一次性,切忌反复变更造成轴系的混乱。5.5复测工作测量复测(检查测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复测的目的是检查构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往发生的施工测量事故,大都是忽视复测工作所造成的。 施工测量人员要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全面的校核,校对总平面上的构筑物坐标和相关数据,检查平面图和基础图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和符号等是否相符,分段长度是否等于各段长度的总和。矩形构筑物的两对边尺寸是否一致,局部尺寸变更后,是否给其他尺寸带来影响。构筑物定位后,要根据定位控制桩或龙门桩,复测构筑物角点坐标、平面几何尺寸、标高与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是否吻合,是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构筑物的方向是否正确,有无颠倒现象,有没有因现场运输车辆将桩碰动,造成位置偏移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施工现场引进水准点后,要进行复测并应往返观测两次。测设±0水准点时,一定要校核好图纸上每个数据,防止用错高程而造成整栋构筑物高程降低或升高的严重后果。对外业实测记录,应换另外一名测量员进行全面复核。可用加法还原检查法,利用校对公式或采取其他方法查原始计算项目,发现错误及时解决。第六章:软件应用6.1fx5800编程计算器1.直线中边桩坐标程序(ZX)“ZH--X”?A;“ZH--Y”?B;“ZH”?C;“WH”?D;“QIEXIAN—ZH”?OLbI0;C-D→SA-S×coc(O)→FB-S×sin(O)→G“L-1R-0”?H;“S”?JIfH=1;ThenO-90→K;ElesO+90→K;Ifend F+J×cos(K)→XG+J×sin(K)→Y“X=”;X⊿“Y=”;Y⊿“WH”?D;Goto0注释;ZH—X输入直缓点X坐标,ZH—Y输入直缓点Y坐标,ZH输入缓直点里程,WH输入待求点里程,QIEXIAN—ZH输入直缓点切线方位角。该程序求算的里程要小于ZH点的里程即用后曲线推算前段直线。2.曲线中边桩坐标程序(QX)70→DimZ“ZH”?A;“L0”?L;“R”?R;“ao”?E;“ZH-X”?C;“ZH-Y”?D“QIEXIAN”?F;“WISE”?GIfG=0;ThenF+E→Z[38];ElseF+E→Z[38];Ifend(R+Z[32])×tan(E/2)+Z[31]→Z[35](E-2×Z[32])×÷180×R+2×L→Z[34]A+Z[34]→Z[36]C+Z[35]×cos(F)→Z[39]D+Z[35]×sin(F)→Z[40]Z[39]+Z[35]×cos(Z[38])→Z[41] Z[40]+Z[35]×sin(Z[38])→Z[42]Z[38]+180→Z[43]“WH”?BZ[36]-L→Z[60]I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