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50 KB
  • 2022-04-22 11:28:26 发布

县林场土地整理项目可研报告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县林场土地整理项目可研报告1.综合说明X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东岸最北部的一个县,东北与内蒙接壤,西濒黄河,南临灵武市。全县南北长93公里,东西宽10公里,由鄂尔多斯台地和黄河冲积平原两大地貌单元构成。全县总面积141万亩,其中灌溉面积15万亩,是宁夏一个独立的扬水灌区。全县辖7乡1镇,31个行政村,农、林、牧场4个,人口3.2万人。X县受地理、地形条件的制约,农业用水全部依靠小扬程的提水泵站抽取黄河水。从建国后,X县陆续建有五堆子、三棵柳、红崖子、县林场等十几座泵站。得天独厚的引水条件、粗放的灌水方式、淡薄的水商品意识,加之灌区配套设施差,灌溉用水量浪费严重,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上升,盐渍化日益加重。同时近几年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河床淤积抬高,黄河水位顶托进一步加剧,使X县地下水出流条件更加恶化。目前全县轻、中、重盐碱地面积已占农田面积87%,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完善灌排设施,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对解决X农业发展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为我县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借此机会我县选择灌排问题最为突出的县林场作为2003年的土地整理项目区。县林场扬水灌区位于X县城南24km处,涉及-27- 6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5万亩,总人口3594人,耕地面积1.2万亩。灌区内灌排体系已基本形成,总体布局合理。灌溉水源为黄河水,现有县林场一级泵站1座,引水流量分别为1.32m3/s。项目区内现有渠道均未进行防渗砌护,渠道渗漏较大。县林场一级泵站自70年代建设以来河岸稳定,引水条件较好。本次规划就将0.7万亩土地列为项目区,利用县林场一级泵站直接从黄河扬水灌溉。同时对项目区内的土地进行整理,砌护干、支、斗渠道,开挖、扩整、治理干、支、斗沟。通过渠道防渗衬砌护、治理沟道,推行地面小畦灌溉等节水灌溉措施和排水措施,在不增加引黄水量的情况下,使项目区的灌排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主要建设内容是:砌护干渠2条,7.2公里,扩整砌护项目区支渠7条,长7.05公里;开挖、扩整干、支、斗沟12条,长24.2公里,沟道治理12条,长8公里,新建各类配套建筑物481座,平田整地0.7万亩。工程实施期为2年,工程总体投资按2002年第四季度价格水平计算,工程静态投资估算1048.15万元.工程建成后,年节约水量223万立方米,年增产粮食76万公斤,项目区农林牧综合净效益增加184.8万元。工程经济使用年限按20年计算,效益费用比1.26,内部收益率14.6%,满足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要求,说明该项目经济上是合理的。2.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及范围-27- 县林场土地整治项目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27ˊ——106°41ˊ和北纬38°20ˊ——39°5ˊ之间,距X县城南24km,北到县林场输水干渠,南北长约4km,西临黄河,东以月牙湖挡浸沟为界,东西宽约2km,土地总面积1.2万亩,规划节水改造面积0.7万亩。2.2地形地貌项目区海拔高程为1100-1106m,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其中冲积、洪积平原是由黄河滩地、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部分组成。地面坡向由西向东倾斜。在冲积平原内,黄河滩地与阶地之间有明显陡坎过渡,阶地内部依高差和地面坡降进一步划分为河滩地以上的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和高级阶地三个不同阶地。一级阶地比滩地高约1-3m,地面比降约1/2500-1/3500,二级阶地比一阶地面高1-3m,二级阶地以上为高级阶地,地面比降1/200-1/500。2.3气象水文项目区深居内陆,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极端最高气温为37.7℃,极端最低气温为-30℃。无霜期为162d,最大冻土深121cm。年平均降雨量189.9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蒸发量为2249.5mm(E201蒸发皿),蒸降比为11.8。年平均日照为3075.5h。多风,平均最大风速达20m/s,年均8级以上大风3.6次,最多的一年有17次,多集中3—5月,沙尘暴日数年均16.9d。-27- 项目区除黄河干流从西侧穿过外,再没有其它地表水资源,地下水储量丰富,主要来自引黄灌溉水补给,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在1-20米,矿化度小于2g/L,可满足农作物生长要求。2.4社会经济情况2.4.1全县社经情况全县辖7个乡镇,31个行政村,2002年底总人口3.2万人,农业人口2.52万人,占总人口的79%,是典型农业县,人均占有耕地为6.0亩,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20元,农业总产值9200万元,全县财政收入440万元。2.4.2人口与劳力项目区辖1场,2个行政村,6个生产队,共有农户380户,人口2018人,其中农业人口1560人,农业劳动力904个。2.4.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目前土地起伏较大,灌区农田面布局极为混乱,水利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标准低,加之管理工作薄弱,灌溉粗放,导致灌溉引水量大,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地全部为中低产田,面积0.7万亩。作物种植品种主要为小麦、玉米、胡麻等,其中小麦和玉米占种植面积的60%左右,小麦平均亩产210kg/亩,玉米单产240kg/亩,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2.4.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项目区内2002年粮食总产量为160万kg,单产266.1kg-27- /亩,农业总产值153万元。2002年全县的财政收入为44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20元,项目区内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30元。2.5灌排工程情况全县现有的灌排工程基本以乡自成体系,目前共有扬水泵站20座,装机容量2780千瓦,灌溉总面积为15万亩,灌溉干渠20条,长85.35公里,支渠185条,长262公里,年引黄河水量0.78亿方。由于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年代久、工程老化、效益衰减,加之地势起伏较大、灌水技术粗放等原因,造成水资源浪费大、排水困难、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严重。县林场灌区现有县林场一级泵站1座,引水流量为2.75m3/s,灌溉面积为1.2万亩,现有扬水干渠2条,长10.6公里;支斗渠10条,长9.6公里。渠道均未进行防渗砌护,渠道渗漏较大。现状年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55,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3,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78,综合净灌溉定额333.3m3/亩,毛灌溉定额775m3/亩,灌溉用水量930万m3。县林场一级泵站自70年代建设以来河岸稳定,引水条件好,但现有泵站的机房、进出水池、引水闸、机泵和配电设备等老化;干渠布局不合理,输水不力,排水系统只有骨干沟道,缺少田间沟道,且主干沟道滑坡、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水量渗漏损失大;田间工程设施多为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修建,设计标准低,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老化失修严重,田间配套差,完好率不足20%。项目区属县林场灌区的一部分,县林场改造面积0.7万亩,区内现有干渠2条,长7.2km,支、斗渠7条,长7.05km-27- ,均无防渗措施,干沟4条,长6km,支、斗沟8条,长8.2km,由于土壤塑性低,沟道塌坡严重。2.6基础设施状况203省道南北纵贯项目区,交通方便,高低压线路纵横分布于项目区,家家通电。县境内无矿产资源,距项目区60km的内蒙古二贵沟和东梁的砂石材材料质量符合水利工程建设要求,距项目区110km的石嘴山水泥厂能生产水工建筑所需的各型水泥。3.工程地质3.1区域地质项目区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台地交接处,地貌由鄂尔多斯台地和黄河冲积平原两大单元构成,地层大部分为第四系黄土地层,土层深厚。土壤类型主要为淡灰钙土、干盐土和山地灰钙土三类。地层主要为白圭系砂岩、页岩组成,第四系地层也较发育,沉积分布于大部分地区,绝大部分是堆积物,以砂砾石、砂层、夹粘性土组成含水层。3.2工程地质项目区地形主要为黄河滩地、一级阶地两部分组成,其岩性为粉砂质黄土,质地均匀。土壤主要为浅层草甸灌淤土、淡灰钙土、浅色草甸土,质地层次明显,土质复杂,土壤养分含量低,有机质平均含量0.33%-0.8%。浅色草甸土分为普通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和沼泽浅色草甸土三个亚类。项目区0.-27- 7万亩耕地全部为中低产田,耕作土壤主要为灌淤土和草甸土,土层深厚,没有不良地质情况,不会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影响。3.3水文地质项目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少雨,风多沙大,日照充足,蒸发量大,是典型的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干旱地区。黄河水是项目区的主要水资源。该河段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030m3/s,总水量325亿m3,平均含沙量5.37kg/m3,水量丰沛,水质较好。项目区潜水含水层以粉细砂为主,间夹有亚粘土及亚砂土,厚度16-40米,渗透系数7.5-10m/d,给水度3.2-5.0%。潜水矿化度0.688-4.171g/L,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或SO42-•Na+Ca+或Ca2Mg2+。地下水径流滞缓,地下水动态为入渗蒸发型。4.项目建设必要性4.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地侧修严重,农田盐碱程度不断增加。-27- 县林场始建于50年代,1987年海原县移民搬迁至林场以东的沙漠高阶地,由于该地区较林场灌区高出20余米,沙漠高阶地区土地以沙土为主,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差,灌溉水渗漏损失极大,平均亩引水量达到1000多方。缺水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确保土地的高产出,移民进行农业生产时采用大水量、多轮次的方法进行农业灌溉。因土壤畜、保水能力差,大量的灌溉余水下渗后,直接渍害地势较低的县林场的农田,使该场农田盐渍化程度逐年加重。目前,已有0.45万亩的昔日良田因积盐过重而被迫撂荒,0.7万亩的农田、林地经济效益大幅下跌,造成果园无果、农田无苗的状况。(2)项目区灌排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现有的灌排工程多数是在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修建的,现有的扬水泵站,绝大部分设备简陋、机泵不配套、老化失修,能耗高而效率低。扬水干、支渠道均无衬砌,渠道渗漏严重。沟道滑塌淤积严重,排水效果不明显,加上灌区田块大,平整度差,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用水量过大,而排水不能迅速下渗淋洗盐分后排出,只能靠垂直蒸发,致使地表积盐,加重土壤盐碱化。(3)灌溉引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项目区每年自黄河引水量达543万m3,平均亩引水量高达775m3,浪费水量严重,同时灌溉水费高达35-45元/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4)管理工作薄弱、灌溉粗放-27- 由于认识滞后,重建轻管和重灌轻排的思想较重,管理工作始终是个薄弱坏节。灌溉工程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管理,但只管电灌站和干渠,支斗以下渠道工程和灌溉管理机构还未建立起来。排水工程多年来一直无人管理,每年虽对沟道进行清淤,但很不彻底。管理不科学,规章制度不健全,已不能适应灌区发展的要求。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迫切性X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X县的资源特点是干旱少雨,山、河洪灾害频繁,矿产资源贫乏,但土地资源、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由于灌、排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其资源优势不能得以发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是农田高低不平,起伏较大,布局不尽合理,灌排问题突出,一方面项目区亩均灌水量高达775m3,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区排水不畅,造成项目区内土壤盐碱化加重给项目区造成了灾害,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5.项目建设的目标5.1治理目标通过渠道防渗砌护,沟道开挖扩整治理,配套水利工程,平田整地,推行地面小畦灌溉等技术措施,及时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地下水位控制到1.2—1.8m以下。既可把0.7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又可把项目区建成土地整治示范区,带动全县土地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5.2增产目标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6万kg,健全农田防护林网,森林覆盖率达12%以上。-27- 5.3节水目标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43提高到0.7,综合毛灌溉定额由实施前的775m3/亩减少到457.0m3/亩,年节水223万方,节电6.2万度。6.工程任务及规划6.1工程建设任务县林场整理项目计划将原有的0.7万亩中低产田平整治理后,全部改造成高产田,实施渠道防渗砌护灌溉面积0.7万亩,配套水利设施。大力推广地面小畦灌溉,灌水方式全部采用小畦灌溉,畦田控制在0.5亩以下。6.2工程规划6.2.1水资源规划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90mm,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3mm,而且主要以洪水形式出现,难以利用。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70万m3,主要由渠系渗漏和灌溉入渗补给。项目实施后,由于渠道防渗等节水工程措施的加强,渠系及田间渗漏相应减少,入渗补给量为130万m3,按60%的可开采率,地下水可利用量为78万m3。黄河过境水是灌区的主要水源,现状年全县年扬黄水量7800万m3。其中分配给项目区的水量543万m3。6.2.2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区规划耕地面积0.7万亩,现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林业、牧业用地比例为7:2:1。灌区节水改造之后,结合X-27- 县调整种植业结构的有利时机,将农林牧用地比例调整为5:3:2。7.工程设计7.1工程等级及标准项目区改善灌溉面积0.7万亩,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工程为五等五级。灌溉保证率取75%,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7.2工程布置7.2.1灌溉系统布置项目区设干渠2条,为县林场东干渠和西干渠两条,长7.2km,渠道比降1/4000,渠道采用50×50×5cm预制砼板衬砌。设支斗渠道7条,长7.05km,渠道比降采用1/3000,均按现有渠线布置。7.2.2排水系统布置项目区设干沟4条,长6公里,沟道比降1/5000,支、斗沟8条,长8.2公里,比降1/4500。7.2.3田间工程布置田间均采用畦田灌溉,畦田控制面积为0.5亩,田间高差控制在5cm左右,入畦单宽流量控制在4.0-6.0L/S,以不冲刷土壤和灌水均匀为原则。7.3渠道砌护设计本次规划对项目区内9条,干、支渠进行砼全断面砌护,砌护长度14.25公里,其中干渠2条7.2公里,支渠7条7.-27- 05公里。渠道完全砌护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8,田间水利用系数要达到0.9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1.县林场扬水站东、西渠长7.2km,渠道比降1/4000,渠道断面为梯型,采用50×50×5cm预制砼板衬砌,渠道水深1.1m,超高0.3m,堤顶宽1.5m。2.一至七支渠采用UD120型砼板砌护,比降控制在1/3000——1/4000之间。7.4沟渠系配套建筑物设计1.沟渠系建筑物共481座,其中支渠口7座,生产桥249座,节制闸21座,农渠口200座,涵洞4座。配套建筑物均按《宁夏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定型图册》设计。(1)支渠口:共布设7座,布设在干渠上,闸门采用800×800mm平板铸铁闸门,启闭机采用1.5T手摇式启闭机,启闭机梁放置在进口砼闸墩上。(2)节制闸:共布设21座,布设在干、支渠上,干渠采用1000×1000mm铸铁闸门,支渠采用800×800mm铸铁闸门,斗渠采用600×600mm铸铁闸门。(3)农渠口:共布设200座,采用手提式铸铁闸门。(4)干渠桥:共布设7座,桥宽5米,按汽——10级设计。桥板采用钢筋砼预制板安装,板厚16cm,桥基础采用浆砌石砌筑。(5)支渠桥:共布设14座,桥宽4米,桥板采用1.5-27- 米跨预制拱片安装,拱基础采用浆砌石砌筑。(6)斗、农渠桥:共布设200座,桥宽4米,采用Ф400×1000mm砼管铺设,基础采用浆砌石。(7)干、支、斗沟桥28座,涵洞4座。7.5工程量统计规划实施渠道防渗砌护灌溉面积0.7万亩,平田整地0.7万亩。扩整、砌护干、支渠9条,长14.25公里;开挖、扩整干、支、斗沟12条,长24.2公里,沟道治理12条,长8公里;新建各类配套建筑物481座。共需完成土方27.37万方,浆砌石2269方,混凝土3418.4方,干砌石39600方。主要工程量、材料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主要工程量主要材料数量土方(万m3)砼(m3)浆砌石(m3)干砌石(m3)钢材(T)木材(m3)水泥(T)砂子(m3)石子(m3)块石(m3)渠道砌护2.85322018.115.885316162479建筑物0.32198.4226926.222.840410234132479沟道24.23960036000合计27.373418.422693960044.338.6125726392892384978.工程投资估算8.1编制原则本工程大部分属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投资估算编制按照现行有关水利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进行编制。材料价格执行宁夏2002年第四季度市场价格。8.2编制依据水利建筑工程按水利部(86-27-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部(94)《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补充预算定额》进行编制,(概算阶段)定额扩大系数为1.03×1.1。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按水利部(1992)颁发的《全国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进行编制。机械台班定额按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分班定额》(能源水规(1991)1272号文)进行编制。勘测设计费参考能源部、水利部能源水规(1991)573号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勘测收费定额》进行计算。定额不足部分参考相关专业定额。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编制办法执行能源部、水利部能源水规(1991)43号《水利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水建(1994)284号文《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补充规定》。8.3投资估算县林场土地整理工程估算静态投资1048.15万元:灌溉渠道工程投资228万元;排水沟道547.8万元;配套建筑物144.3万元;平田整地35万元;工程设计费、监理费、建设管理费、质检费等93.05万元。节水改造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分项工程投资估算见附表。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分项工程投资估算表-27- 项目投资(万元)一、水利骨干工程955.11、灌溉渠道2282、排水沟道547.83、配套建筑物144.34、平田整地35二、工程前期设计管理费93.051、勘测设计费2.5%23.92、监理费2%19.13、质检费0.24%2.34、建设管理费2%19.15、预备费3%28.65三、静态投资1048.158.4资金筹措方案项目建设静态总投资1048.15万元,平均单位投资1497.4万元/万亩。9.工程管理9.1建设管理9.1.1施工现场管理机构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管理机构,该工程实行项目法人施工管理。组织工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组织成立施工项目经理部。将在劳动力、设备、物资、资金等方面,在该项工程上最大限度地加以保证,并科学合理的配置,使项目经理部成为强有力的施工项目管理机构。9.1.2技术、施工力量组织9.1.2.1技术力量组织-27- 拟向工地派遣具有长期施工经验的各类专业技工及普工,具有技术理论和施工经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有能力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和指导施工作业的工长,高效优质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9.1.2.2施工力量组织按照工程规模及施工工序,将工程队分为三个作业组,即土方挖填作业组(包括机械作业组)、浆砌石砌筑作业组、预制板铺设作业组。根据工程量大小及设计进度等要求,各作业组之间可随时进行作业人员调整。9.2运行管理县林场土地整治项目是以水利措施为主,配合农业、林业、牧业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该项目对充分发挥X县土地资源优势,振兴X县农业经济,加速“二高一优”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上一个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保证节水改造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加强领导,由X县政府组织有水利、农业、林业、畜牧、计经委、财政、环保等单位组成的X县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负责工程建设期间的进度计划、劳力、投资分配及较大型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等工作。节水改造项目水利工程建设自2003年开工,2004年竣工,总工期24个月。项目区内干渠、干沟由县林场统一管理,支渠(沟)以下工程建立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并对部分支渠进行承包,采用“协会+承包”的方式进行工程和灌溉管理。贯彻“以水养水”-27- 的方针,改革管理体制,改善补偿供水的不合理水费收取办法。实施按方收费,按成本收费,采用统一标准收费。通过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灌区水利经济管理的良性循环,以保证灌区改造目标的实现。9.3项目资金管理为确保工程资金的“专款专用”,资金管理中实行专人、专帐、专户“三专”管理和资金报帐制。10.工程招标本项目建设内容单一,但时间紧迫、任务重,所以勘测设计工作请有资质等级的勘测设计单位以委托的方式进行。对工程监理,由于投资少,拟采用委托的方式进行,对建筑工程,实行区内公开招标。10.1招标范围10.1.1施工项目招标范围本工程建设内容较为单一,但工程质量、技术要求较高,具体招标范围为:1、渠道砌护工程渠道砌护工程包括砌护干渠2条,长7.2km,采用50×50×5cm预制砼板,砌护支渠7条,长7.05km,采用UD120预制砼板。2、沟道工程开挖、扩整干、支、斗沟12条,长24.21公里,治理沟道12条,8公里。3、平田整地0.7万亩,严格按畦田建设标准要求进行整理、划分-27- 4、配套建筑物工程配套建筑物工程包括砌护渠道及未砌护渠道上的所有配套工程,主要有进水闸、节制闸、生产桥。10.1.2工程材料及设备采购招标范围本项目中渠道砌护用预制砼板及配套建筑物中预制砼构件,采用招标采购,其余工程所用材料及闸门等设备,不进行招标实行议价采购。10.2招标组织形式及招标方式本项目采用委托招标的组织形式,具体招标事宜由委托单位与建设单位商定。施工项目拟采用区内公开招标的方式,工程建设中所需砼预制件,拟采用邀请具有生产能力的三个以上厂家进行招标,其余工程所需材料及设备拟实行议价采购。招标基本情况见附表8。11.施工组织设计11.1施工条件11.1.1交通条件工程所在地交通方便,203省道紧靠工程所在地,农田生产路均已恢复,运输便利。11.1.2供电条件工地附近虽有低压供电线路,但远远不能满足施工需求,若架设专线费用太高,故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租用一台12KW发电机,供各种电动机械用电。-27- 11.1.3供水条件该地段地下水符合施工及生活用水标准,但打井费用较高,故工程用水需拉运。11.1.4施工用建筑材料11.1.4.1砂石料(1)砂子采用内蒙东梁砂厂(2)石子采用大武口西山料厂(3)片石采用内蒙二贵沟料厂11.1.4.2国拨三材工程所需水泥取用石嘴山水泥厂425#普硅水泥,钢材、木材均从银川选购。11.2施工计划安排11.2.1施工准备工作安排11.2.1.1技术准备(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2)调查分析与本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3)编制施工图和施工预算(4)编制能切实指导本工程全部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11.2.1.2物资准备-27- 开工前做好本工程所需各种材料、机械和设备的准备工作,根据各种物资需要量及设备需要,本工程需配备以下机具:挖沟机1台,推土机1台,拖拉机1台,发电机1台,潜水泵2台,运输车辆3台。11.2.2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本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本单位施工能力,合理组织劳动力,保证在计划的工期内多、快、好、省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本工程自2003年5月开始渠道砌护、渠道建筑物的建设,均于2004年11月底一次完工交付,历时2年。11.3质量保证体系及创优工程保证措施11.3.1质量保证体系11.3.1.1质量控制体系(1)认真做好施工前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计划,落实好各阶段、各工序的施工措施、施工方法、施工设备、人员和所需的物资。(2)做好施工测量放线,并定期不定期进行复核。(3)严禁不合格的工程材料进入工程实体。(4)项目负责、施工队长、技术员、施工员层层负责,层层把关,各负其责,从原材料到主体把关验收,均要按有关施工规范执行。(5)专职人员应严把质量关,督促施工人员,坚决制止不符合施工规范与安全操作规程的施工,同时做好各种施工记录,对工序工程质量进行复查。11.3.1.2质量目标体系-27- 建立质量目标体系的目的是:以目标来指导行动,改变以往以行动确定目标的被动管理为以目标指导行动的主动管理。质量目标:合格工程11.3.2创优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1.3.2.1健全组织机构(1)成立以项目经理部牵头的质量保优领导小组:组长:董万军X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副组长:熊建荣X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刘南山X县财政局局长组员:王金喜X县水务局局长牛龙X县林业局局长安自宝X县环保局局长刘根宝X县县林场场长(2)现场增配得力的质检员二人,专业质检员一人,跟班、跟踪检查,达不到要求的工程立即返工。11.4安全文明施工11.4.1安全文明施工(1)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禁止违章作业,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2)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措施,做好安全交底。-27- (3)施工机械、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不得带病作业和超负荷作业。(4)施工现场所有的材料要分类分别堆放整齐。(5)施工现场工作面应随干随清理,做到工完场地清干净为标准。11.4.2环境保护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业主对工程区域内的环境保护规定。(2)合理确定取土、弃土位置,对新开挖的边坡和基槽及时做好排水设施,对弃土应及时整平压实,避免由于施工造成水土流失。(3)完工后对工地进行彻底清理,做好环境恢复工作,其中主要有:①.工地范围内残留的垃圾要全部焚毁、掩埋或清除出场。②.废弃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全部清除。③.施工区内永久道路和永久建筑物周围的排水沟道,按要求全部疏通和整修。12.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12.1环境现状分析本地主要环境问题是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沙漠不断侵蚀土地,灌区过量引水,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渠线所经过地区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极低,生态环境脆弱,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7- 12.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1)积极影响节水改造工程完成后,其积极显著影响表现为改善项目区的环境质量,改造完善灌溉体系,配套田间水利工程,实施节水灌溉,减少渗漏,有效调控地下水位,提高灌水技术,治碱改土,消除了项目区生态环境中大水漫灌、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加重的恶性循环,解决了项目区农业发展的水、土两大基本环境问题,由于地下水质得到淡化,节水型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土地沙化得到一定控制和治理,土壤肥力得到普遍提高,农田面积增加,资源有效利用率和利用价值得到较大提高。改善了区域小气候,提高区域自净能力和抗灾性天气的能力,从而使项目区从不稳定或稳定程度不高的农业生态系统及荒漠、半荒漠自然生态系统,发展成有序化、高效率、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2)不利影响在节水改造工程实施过程的短期内,地下水掺灌将有20%左右水的水质不能满足灌溉水质要求;盐碱土改良冲洗期间对沟水的水质有较大影响,其地下水矿化度预测在4-8g/L之间,不能再重复利用于农业生产。12.3环境保护及监测1-27- 、加强开垦管理,防止盲目开发、禁止种后撂荒、种高撂低、乱改用地等影响项目的正常建设,改变项目的预期目标,加剧农田盐渍化。2、加强种稻脱盐的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原则上不能种稻,防止加重土壤盐化。3、加强农药使用和管理,重视采取生物防治技术措施,严禁使用有机氯农药。4、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在项目区内建立监测系统,主要对项目区内土壤不同深度的盐份,地下水水质、水位、在不同埋藏的变化情况,作物长势、产量、灌水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量化监测。13.综合效益分析13.1经济效益13.1.1节水、节能效益县林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通过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加之灌区作物结构调整,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20m3/亩(包括冬灌),灌区渠道防渗衬砌完成后,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提高至0.7,综合毛灌溉定额为457m3/亩。按现状灌溉面积0.7万亩计算,年可节水量223万m3,节电6.2万度。13.1.2增产增收效益经调查分析测算,现状情况下灌区粮食作物产量220—240公斤/亩。节水改造后,由于实施了渠道防渗砌护,渗漏减少及作物结构调整,中低产田得到改造,作物单产提高到360—450公斤/亩,灌区农林牧综合净效益增加184.-27- 8万元。水利工程分摊效益为120.12万元。13.2社会效益本期工程是将引黄灌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两高一优”农业区的组成部分。项目实施后,不仅改善现有灌区0.7万亩地的灌溉条件,增产粮食76万公斤,而且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还将大幅度地提高渠道安全运行标准,减少渠道险情事故,保护渠道沿线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发挥较大的减灾效益,促进社会稳定。13.3生态效益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实施,改善了水环境,有效地减少了输水损失和田间灌水量,使项目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从而使土壤盐碱化程度大大减轻,中低产田得到有效地改造。项目区林网覆盖率的提高,将有效地防止风沙对项目区的危害和水土流失,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15.评价结论由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可见,该项目经济效益显著,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并可获得1704.28万元现值的超额社会赢余,经济上是合理的。经对该项目各敏感性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时,各项指标虽有变化,但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均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27- ,因此该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X县属于以农业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的地区,全县地广人稀,矿产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丰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好。加大项目区改造力度,进行以节水为目标,大力推广地面小畦灌溉,实施渠道防渗砌护,配套水利工程,进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改土治碱,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发挥其优势和潜力,将项目区建设成高标准节水型生态示范区,促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土地整理工程完成之后,水资源得以有效利用,节水、节能效果显著,而且对提高灌溉保证率,改善现有灌区的灌溉条件,治理土壤盐渍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渠道安全运行标准,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2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