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9.00 KB
  • 2022-04-22 11:21:38 发布

校舍维修改造、校舍改扩建、校舍新建及教学设备购买可行性研究报告

  • 8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1总论11.1项目概况11.2建设内容及规模21.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41.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5项目实施进度61.6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61.7编制依据、范围及目的7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12.1项目背景112.2建设必要性17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93项目建设条件223.1项目选址223.2地理条件243.3自然条件243.4社会经济条件273.5工程地质284建筑工程设计334.1总体设计334.2总平面布置344.3建筑设计364.4结构设计395配套公用工程425.1给排水工程425.2消防设计455.3供配电工程475.4暖通设计515.5道路516环境保护5281 6.1环境影响评价依据526.2建设地点环境现状526.3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536.4主要污染源536.5污染防治557节能597.1设计依据及原则597.2能耗分析597.3节能设计608效益分析658.1社会效益658.2经济效益678.3环境效益679项目管理及招投标699.1项目管理699.2项目招投标6910项目实施进度7310.1建设工期7310.2实施进度安排7311投资估算7511.1编制依据7511.2投资估算7611.3资金筹措7612结论和建议8112.1结论8112.2建议81 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建设地点1.1.3建设单位1.1.4编制单位1.1.5项目性质维修改造、改扩建及新建1.2建设内容及规模1.2.1建设内容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由教育局统一规划,包括校舍维修改造、校舍改扩建、校舍新建及教学设备购买,共计151个学校、200个项目。1.2.2建设规模项目总建设规模为校舍维修改造、校舍改扩建及校舍新建建筑面积为60808m284 ,购买教学设备299万元。项目道路及绿化利用各自学校原有设施。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X教育局位于XXX城关镇府前街68号,法人代表为XXX,现担任县教育局局长、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XXX教育局分为10个股室。XXX教育局的主要职能为:(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拟订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二)负责全县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指导协调全县教育、教学改革;负责民办教育的管理工作。(三)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协同县财政部门编制县教育系统经费预决算;参与拟订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办法和方案;监督全县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组织指导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四)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负责义务教育的宏观指导与协调,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检查实施全县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文件的落实情况。(五)指导全县的教育督导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对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组织指导对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监测工作。84 (六)指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负责全县中等职业学校及专业的设置、合并、撤销的组织论证和申报指导工作;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七)指导全县中小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及国防教育工作;指导所属学校的综合治理、档案保密工作。(八)指导全县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推行和实施教师全员聘用制;按干部管理权限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所属中小学校长。(九)主管全县教职工队伍工作。组织实施全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统筹规划全县教职工队伍建设;负责全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指导全县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十)统筹管理全县各类中、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普通、成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组织协调招生管理工作;承担中小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十一)指导并管理全县教育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协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承担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十二)归口管理全县教育系统对外交流与宣传工作。负责外国文教专家、教师的有关管理工作,参与教育方面的出国(出境)人员的审查工作,负责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工作。(十三)指导、协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后勤工作、电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装备工作;负责全县教育基本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指导有关的教育学会、协会、基金会的工作。84 (十四)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全县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组织协调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的监督检查;指导和组织推广普通话工作、普通话师资培训和普通话测试工作。(十五)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1.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6158.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859.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5.14%;购买教学设备费用299.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86%。1.1.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158.00万元,全部为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1.2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1.3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  1.12014年项目平方米336101.1.1滨河学校平方米11251.1.2城关镇中心小学平方米4401.1.3城关镇双河村小学平方米2401.1.4城关镇七里村小学平方米2501.1.5城关镇新街村小学平方米3801.1.6三里城镇中心小学平方米52084 1.1.7三里城镇风岭村小学平方米2001.1.8大新镇中心小学平方米5901.1.9大新镇和平村小学平方米3801.1.10大新镇窑塘村小学平方米4101.1.11大新镇沈城村小学平方米6751.1.12东新乡中心小学平方米2501.1.13东新乡新岗村小学平方米2801.1.14高店乡喻河村小学平方米8201.1.15高店乡何店村小学平方米4001.1.16高店乡忠和高级小学平方米5701.1.17高店乡汪洋村小学平方米7001.1.18高店乡长岗村小学平方米1801.1.19阳平镇朱岗村小学平方米9701.1.20芳畈镇中心小学平方米8901.1.21芳畈镇滕冲村小学平方米1601.1.22芳畈镇悟峰小学平方米701.1.23新城镇中心小学平方米6001.1.24新城镇毛集村小学平方米11501.1.25新城镇大畈村小学平方米6001.1.26夏店镇中心小学平方米4201.1.27彭店乡中心小学平方米6001.1.28彭店乡北河村小学平方米2801.1.29彭店乡枣岭村小学平方米4901.1.30彭店乡永安村小学平方米3501.1.31彭店乡长兴村小学平方米5001.1.32彭店乡桥店学校平方米4401.1.33刘集镇中心小学平方米8501.1.34刘集镇建设村小学平方米7201.1.35刘集镇刘棚村小学平方米25084 1.1.36河口镇中心小学平方米2701.1.37四姑镇中心小学平方米5401.1.38四姑镇丛岗村小学平方米4001.1.39四姑镇同兴村小学平方米3801.1.40吕王镇钱湾村小学平方米2001.1.41黄站镇中心小学平方米2551.1.42宣化店镇中心小学平方米7501.1.43宣化店镇坞埔小学平方米2001.1.44宣化店镇大胜小学平方米7501.1.45宣化店镇河棚小学平方米2301.1.46宣化店镇茶坳小学平方米3801.1.47宣化店镇旦庄小学平方米1351.1.48丰店镇中心小学平方米2001.1.49丰店镇唐店小学平方米7201.1.50丰店镇南冲小学平方米5001.1.51丰店镇三畈小学平方米8801.1.52东新乡万岭小学平方米3501.1.53大新镇新村小学平方米3301.1.54城北小学平方米7701.1.55实验中学平方米3801.1.56三里城镇中平方米8801.1.57大新镇中平方米7501.1.58东新乡中平方米3201.1.59阳平镇中平方米2301.1.60芳畈镇中平方米5201.1.61新城镇中平方米3201.1.62夏店镇中平方米2701.1.63彭店乡中平方米5001.1.64河口镇中平方米18084 1.1.65四姑镇中平方米4701.1.66吕王镇中平方米2601.1.67黄站镇中平方米7501.1.68宣化店镇中平方米5001.1.69丰店镇中平方米6801.1.70彭店乡余河学校平方米3701.1.71宣化店镇姚畈学校平方米2401.22015年项目平方米200881.2.1城北小学平方米8201.2.2城关镇刘湾村小学平方米301.2.3城关镇双河村小学平方米1701.2.4城关镇双桥学校平方米6801.2.5城关镇新街村小学平方米1701.2.6城关镇中心小学平方米1701.2.7城关中学平方米21251.2.8大新镇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1001.2.9大新镇中心小学平方米2601.2.10东新乡彭河小学平方米1001.2.11东新乡新岗村小学平方米901.2.12东新乡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2781.2.13东新乡中心小学平方米5901.2.14芳畈镇滕冲村小学平方米3301.2.15芳畈镇新屋村小学平方米401.2.16芳畈镇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1001.2.17芳畈镇中心小学平方米1801.2.18丰店镇王店小学平方米901.2.19丰店镇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931.2.20丰店镇中心小学平方米7301.2.21丰店镇唐店小学平方米40084 1.2.22高店乡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1001.2.23高店乡中心小学平方米5401.2.24河口镇中心小学平方米351.2.25黄站镇红联村小学平方米2601.2.26黄站镇李园小学平方米801.2.27黄站镇刘河小学平方米1201.2.28黄站镇西冲小学平方米4001.2.29礼山学校平方米6001.2.30刘集镇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801.2.31刘集镇中心小学平方米1801.2.32吕王镇钱湾村小学平方米401.2.33吕王镇如青学校平方米2671.2.34吕王镇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2601.2.35彭店乡桥店学校平方米3901.2.36彭店乡余河学校平方米301.2.37彭店乡枣岭村小学平方米801.2.38彭店乡中心小学平方米6101.2.39三里城镇风岭村小学平方米1201.2.40三里城镇三里中心小学平方米3301.2.41三里城镇山口村小学平方米801.2.42实验小学平方米6841.2.43四姑镇田河村小学平方米3501.2.44四姑镇同兴村小学平方米2301.2.45四姑镇羊角村小学平方米601.2.46四姑镇中心小学平方米1901.2.47吕王希望小学平方米2821.2.48夏店镇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2041.2.49夏店镇中心小学平方米6701.2.50新城镇丁湾村小学平方米30084 1.2.51新城镇王湾村小学平方米1801.2.52新城镇新府村小学平方米1001.2.53新城镇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301.2.54新城镇中心小学平方米3901.2.55新城镇朱湾村小学平方米2001.2.56宣化店镇茶坳村小学平方米1501.2.57宣化店镇大胜村小学平方米301.2.58宣化店镇河棚村小学平方米2001.2.59宣化店镇金山初级中学平方米4301.2.60宣化店镇姚畈学校平方米3201.2.61宣化店镇中心初级中学平方米1101.2.62宣化店镇中心小学平方米5301.2.63阳平镇中心小学平方米2300设备采购299万元1.32015年第二批资金项目平方米71101.3.1城关镇汪城小学平方米3001.3.2城关中学平方米4001.3.3大新镇十墩小学平方米3501.3.4东新乡新岗小学平方米801.3.5丰店镇东冲小学平方米2001.3.6高店乡永年小学平方米2801.3.7黄站镇李园小学平方米4001.3.8黄站镇团冲小学平方米16001.3.9黄站镇熊畈小学平方米4001.3.10吕王镇八一小学平方米3001.3.11实验小学平方米4201.3.12四姑镇横山小学平方米6001.3.13四姑镇中心小学平方米4801.3.14新城镇新城小学平方米7001.3.15宣化店镇大堰小学平方米26084 1.3.16宣化店镇坞埔小学平方米1201.3.17阳平镇中心学校平方米2202建设工期 2.12014年项目月62014.7-2014.122.22015年项目月62015.1-2015.62.32015年第二批资金项目月62015.7-2015.123总投资万元6158 3.12014年项目万元2961占总投资的48.09%3.1.1工程费用万元2961占投资的100%3.22015年项目万元2073占总投资的33.66%3.2.1工程费用万元2073占投资的100%3.32015年第二批资金项目万元1124占总投资的18.25%3.3.1工程费用万元825占投资的73.4%3.3.2购买教学设备费用万元299占投资的26.6%4资金筹措万元6158 4.1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万元6158占总投资100%1.1编制依据、范围及目的1.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5)《孝感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6)《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84 (7)《GB500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一版)(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版);(9)国家、省、市其他有关设计规范、规定;(10)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1.1标准规范◆建筑结构主要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修2009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T559-201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84 ◆给排水及暖通主要规范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电气、仪表主要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1.1研究范围(1)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项目实施条件(3)工程内容(4)项目组织与实施计划84 (5)工程节能(6)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7)环境影响评价(8)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1.1编制目的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政策、规程、规范、标准,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外部条件、工程技术方案及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进行研究。84 1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1项目背景2.1.1国家政策“十一五”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显著,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实现,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十二五”84 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发展实现重大突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进一步发展。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科技三大奖中一半出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分之二成果由高等学校完成。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缩小,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教育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教育投入明显增加,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一大批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语言文字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开放呈现新格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开始实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上新台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输送了近6000万名毕业生,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我国教育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迈上由大到强的历史新征程。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教育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国上下积极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相继启动实施一系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和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完善了公共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出台了若干重大教育政策,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支持教育,广大教职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开启了教育改革发展全新的历史篇章。“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看,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和科技创新的新突破,迎接日益加剧的全球人才、科技和教育竞争,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高等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84 转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更加有力地推进教育公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总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从教育发展看,我国已进入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新阶段。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必须在“十二五”时期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人才基础和条件基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迫切要求把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着力点,改变一切不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积极引领教育的变革和转型。教育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迫切要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教育要发展,条件是基础。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迫切需要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增强教育的发展实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往往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也是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根本所在,事关人民福祉。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必将加倍回报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未来。“十二五”84 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克服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使教育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巩固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1.2地方政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湖北振兴,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84 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学前教育比较薄弱,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均衡,省属高校发展需要加强;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困难,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够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牢牢把握湖北阶段性特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湖北的振兴崛起。按照“省级统筹、以县为主、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要求,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学生关爱工程”,健全督导评估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稳步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扶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发展义务教育。合理规划布局,加快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备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探索“一校制”、“联校制”、“学区制”、“集团化”、“协作区”84 等多种办学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促进县(区)域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欠发达地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根据“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底线、体现优先”的原则,未来五年,我省共规划238.58亿元的建设任务。从县级层面看,除武汉市8个中心城区办学条件较好,没有改薄任务外,其他105个县(市、区)均纳入改薄范围,实行全面改薄,其中中央资金支持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一类革命老区、参西地区共48个县(市),省级资金支持其他57个县(市、区);从学校层面看,全省义务教育学校7759所,纳入全面改薄规划5597所,占72.13%。具体建设任务是:拟安排资金149.72亿元,改造校舍1211.36万平方米;拟安排资金12.08亿元,购置生活设备118.5万台(套、件);拟安排资金2.26亿元,购置安保设备1.88万套;拟安排资金5.60亿元,购置课桌椅98.95万套,图书2201.64万册;拟安排资金13.69亿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1237.77万台(套、件);拟安排资金18.64亿元,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室4.33万间,购置计算机22.75万台,为5132所学校接入宽带;拟安排资金27.85亿元,建设运动场1463.16万平方米;拟安排资金8.72亿元,建设学校附属设施。XXX是革命老区,属于国家贫困县,是湖北省“全面改薄”项目的重点地区。2.1.3项目提出背景84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会议精神以及市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为全面提升XXX教育发展水平,推进XXX标准化建设,XXX在未来五年间全面实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的开展。为妥善解决因城镇化发展加快带来的城镇区学生增加,导致学校出现大班额问题,结合XXX学校实际,经县教育局研究决定将宣化店、夏店、丰店、新城、三里等五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纳入项目建设中。1.1建设必要性1.1.1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全面改薄”政策的需要近些年来,国家逐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但是,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成本较高,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辍学率相对较高,仍然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84 1.1.1项目建设是湖北省“全面改薄”规划方案实施的需要全面改薄工作启动以来,在中央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湖北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召开全省会议部署,组织各市(州)、县(市、区)对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行摸底排查,以县为单位编制全面改薄规划。在汇总各地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湖北省全面改薄规划,制定了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目前,全省已实现“数据进库、文本进柜”,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之中。根据“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底线、体现优先”的原则,未来五年,我省共规划238.58亿元的建设任务。从县级层面看,除武汉市8个中心城区办学条件较好,没有改薄任务外,其他105个县(市、区)均纳入改薄范围,实行全面改薄,其中中央资金支持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一类革命老区、参西地区共48个县(市),省级资金支持其他57个县(市、区);从学校层面看,全省义务教育学校7759所,纳入全面改薄规划5597所,占72.13%。1.1.2项目建设是XXX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XXX建设发展战略的实施,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结合城市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幼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本项目的建设,既完善了教学设施,也适应了XXX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1.3项目建设是扩大办学规模、解决用地不足的需要8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加之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明显强烈,而XXX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额情况,现有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就学需求,急需建设新教学楼,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1.1.1项目建设是教育教学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教学楼的建设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完善扩大教学规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学校完善办学规模和教育设施。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人口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1.1.2项目建设是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的需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促进教育公平,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大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XXX按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遵循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利于教育教学管理、完善教育服务功能、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的原则,合理考虑人口、生源、教育资源、交通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科学规划和稳步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改造。1.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2.1政策优势为推动项目的实施,国家和湖北省下达了一系列政策。2013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84 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号),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经国务院同意,就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2014年,湖北省发布了《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鄂教财[2014]4号),在汇总各地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湖北省全面改薄规划,制定了全面改薄实施方案。项目建设的政策环境良好。1.1.1地理位置优越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在各学校内,依托学校原有配套设施,交通便捷,城市配套建设基础优良,是建设教学楼的理想地段,必将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1.1.2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良好近几年,XXX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实施了城市主干路网、供水、污水处理、街路改造、环卫、城区绿化、城区防洪等工程,基础设施齐全,为项目提供了良好地建设发展环境。1.1.3政府的强力推进大悟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又是省教育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省教育厅将全力支持大悟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改薄”工程等方面在保证普惠性的基础上,重点向大悟倾斜,扶持老区教育发展。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84 2020年)》,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经国务院同意,就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出意见;全面改薄工作启动以来,在中央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湖北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召开全省会议部署,组织各市(州)、县(市、区)对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行摸底排查,以县为单位编制全面改薄规划。在汇总各地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湖北省全面改薄规划,制定了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国家和省政府大力支持XXX“全面改薄”项目的发展。本项目由XXX教育局负责组织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84 1项目建设条件1.1项目选址1.1.1选址原则(1)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应根据燃料资源、运输条件、地区自然条件和建设计划等因素全面考虑。在选址工作中,应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选址与教学和周边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关系;(2)应注意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林地,还应注意少拆迁房屋,减少人口搬移;尽量减少土石方量;(3)避免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造成基础工程复杂化;(4)项目用地范围应根据建设和施工的需要,按规划容量确定;(5)项目选址不应设在滑坡、塌陷、泥石流、地震断裂带以及9度以上地震区;(6)应对周围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勘探,对拟建教学楼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7)项目供水、排水、电力必须落实可靠,并应考虑远期规划对项目的影响;(8)项目选址应避让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1.1.2场址选择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位于各学校内,处于各乡镇中心地带,临近马路,通信、电力、给排水设施均可直接引入使用。84 1.1.1用地分析项目用地为各学校原有用地,绿化、道路及配套设施利用原有设施。1.1.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本宗土地权属国有。本项目建设用地均为5个学校预留地,无需征地。拟选场址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31拟选场址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规划用地面积各学校原有用地2场址地貌特征场地平整3工程地质较好4交通运输条件位于XXX各乡镇,运输方便5供水用市政自来水6排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7供电稳定充足8生活、福利设施条件紧邻商业网点、文教及其他公共设施9周围环境及相互影响无明显不利影响1.2地理条件XXX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北邻河南省信阳、罗山二县,东邻河南省新县。地处大别山脉西部,低山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8%。溪涧、河流交错穿插,地形较为复杂。最高点是五岳山,海拔865米,最低点是芳畈镇的赵家河,河口镇南的两河口,海拔40米。东北部竹竿河属淮河水系,东南部滠水和西部澴河属长江水系。XXX84 地形特征大体上是“八山半水分半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北与河南省信阳、罗山、新县交界,南与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接壤,东邻红安县,西连广水市,县城二郎店位于县城西部,南距省会武汉151公里,西南距孝感市政府驻地95公里。XXX现辖17个乡镇,359个村,15万农户,65万人。地处鄂北门户的XXX,北眺中原大地,南瞰江汉平原,107国道、京广铁路擦肩而过,横穿全境的京珠高速公路和大安线、黄土线、宋长线等交通网络使大悟的交通四通八达。1.1自然条件1.1.1地形地貌XXX位于大别山脉西段,境内山峦起伏,丘陵密布,河流、溪涧穿插其间。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红安群,矿产资源丰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土壤多为黄棕壤,植被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地势:西部北高南低;中部和东部中间高、南北低。以大别山脉为分山岭,南流,注入汉水;北水,流入淮河。最高点是北部五岳山,海拔865米;最低点是南部河口镇两河口和芳畈镇赵家畈,海拔40米。本项目9处拟用地块地势较平坦。项目选址地域地势比较平坦,适宜于项目建设。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XXX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下,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以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耐力18~30吨/平方米。1.1.2气候条件XXX84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具有严寒酷暑短的气候特征。大风日数是全省最多地区,八级以上的大风平均每年25.6天。风向6-7月偏南风最多。其余各月为偏北风,以东北风向最多,频率为24%。①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5.9~16.1℃极端最高气温43.1℃(1959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16.5℃(1977年1月30日)②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1113.7mm多年平均降雨日63天③湿度平均相对湿度70%④雪基本雪压0.4KN/m2多年最大积雪深度280毫米⑤风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平均风速:春季3.0m/s夏季2.8m/s秋季2.4m/s冬季2.7m/s基本风压:0.3KN/m284 1.1.1水文条件XXX雨量充沛,河溪纵横,库塘密布,径流量大,地表水源丰富,多天然淡水,水质较净,但地下水贫乏。XXX河流属山区性河流,河中的径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降雨一般集中在6-9月份,集中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70%,故河流量在这一期间变幅很大。在暴雨期间,河中洪水滚滚,到了少雨季节,是涓涓细流,因而河流的洪枯比例大。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属上层滞水,主要以大气降水的补给为主,地下水位埋深在0.7-1.8m,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5m左右。1.1.2自然资源XXX资源丰富,物产充沛。境内已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38种,其中金、铜、磷、石英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萤石等矿产储量丰富、品位高、质量好、易于开采。林特物产极为丰富。板栗、花生、茶叶、乌桕、银杏、山野菜、药材等名特优产品久负盛名。花生、板栗、油桐年产量居全省前茅。1.2社会经济条件2013年XXX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3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3亿元,增长30%;财政收入10.1亿元,增长20.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亿元,增长2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亿元,增长12.5%;外贸出口1600万美元,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6601元,增长15%;节能减排等指标达到规定要求。84 2013年,阳平芳畈工业园征地4800亩,9.5公里主干道全线拉通,强电弱电、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中韩合资悟道茶科技产业园落户开工建设,恒顺醋业等一批项目即将入驻。河口工业园完成规划设计,征地1000亩。组建6个产业招商专班,共引进项目158个,内联到资额75.88亿元,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中广核、中电投、中农批、省联投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相继落户。五岳山风力发电场55台风机并网发电。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7家,达到65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7.9亿元,增长12%。2013年,高铁生态新城、科教产业园总体规划基本完成。长城建设集团投入10亿元建设临站商务区。商业风情街、市政路网、五星级酒店、企业总部等22个项目加紧建设,完成工程进度的80%。与省联投合作开发的总投资120亿元的高铁生态新城启动建设。一期1200余户集中还建小区全面开工建设,将军大道水电气管网等配套工程完成投资额5000余万元。完成征地1.5万余亩。2013年,新建改造各类林特基地8万亩,发展养殖小区20个。花生年总产量达6.8万吨,总收入3.4亿元。茶叶产量达7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渠道清淤425公里,塘堰整修2000口,水库除险加固39处,解决农村安全饮水4万人。日供水能力10万吨的新水厂建成运行,基本解决城区及周边乡镇2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通村公路220公里。保持“整规”高压态势,拆除违建95户,拆除面积1万余平方米,依法回收9家企业闲置土地。1个城市社区、2个城镇社区和6个农村社区基本建成。84 1.1工程地质1.1.1地层结构与评价(1)地质结构本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层可分为3层,自上而下逐层描述如下:O层素填土:灰褐-黄褐色,主要由亚粘土组成,局部夹碎砖、碎石,表层0.4m含植物根须,结构松散。1A层亚粘土:黄褐色,含氧化铁及铁锰质、央狄色斑块,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硬塑,中等压缩性。1B层亚粘土:黄褐色,含氧化铁及铁锰质、狄色斑块,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软塑,局部硬塑,中等压缩性。1C层淤泥质亚粘土:灰色,含少量有机质及腐殖质,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流塑,局部软塑,高压缩性。1D层亚粘土:狄色,含少量有机质及腐殖质,粉性强,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软塑,局部流塑,中等压缩性。1E层亚粘土:灰一灰黄色,含少量有机质及腐殖质,粉性强,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软塑,中等压缩性。2A层亚粘土:黄褐色,含氧化铁及铁锰质结核、央狄色团块,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硬塑,局部坚硬,中等压缩性。84 2B层亚粘土:褐黄色,含少量氧化铁及铁锰质、夹少量灰色斑块,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硬塑,局部软塑,中等压缩性。2C层亚粘土:褐黄色,含氧化铁及铁锰质结核、央灰色斑块,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硬塑,局部坚硬,中等压缩性。(2)工程地质结构评价O层填土:物质以压粘土为主,央有植物根系,局部地段夹少量碎石、砖块,结构松散,工程性质差。1A层亚粘土:呈硬塑状态,容许承载力[cr0]=180kpa,压缩模量建议值ES1-2=7.0Mpa,工程性质较好。lB层亚粘土:软塑,局部硬塑状态,容许承载力建议值[Q0]=140kpa,压缩模量建议值ESl-2=6.3Mpa,工程性质一般。1C层淤泥质亚粘土:流塑,局部软塑状态,容许承载力建议值[Q0]=80kpa,压缩摸量建议值ESl-2=3.2Mpa,为勘察地段最软弱土层。1D、1E层亚粘土:砂性强,软塑状态,容许承载力建议值[Q0]=130-150kpa,压缩摸量建议值ESl-2=6.1-7.1Mpa,工程性质一般。2A、2B、2C层亚粘土:呈硬塑~坚硬状态,容许承载力建议值[Q0]=230~280kpa,压缩模量建议值ESl-2=6.5~8.1Mpa,工程性质较好。1.1.1场地地震效应(1)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84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项目建设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以下。(2)土的类型、建筑场地类别和抗震地段划分片区地表下20米深度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Vse小于260m/s,根据XXX的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资料,拟建片区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3米,小于50米,故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特征周期值为0.35s,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3)地震液化勘察线路20米深度范围内无可液化土层分布,不考虑其地震液化的影响。1.1.1水文地质(1)地下水类型、水位勘察场地地下水类型属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地层中,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为主,向低洼处排泄或蒸发排泄。地下水位埋深在0.7~1.8米,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5米左右。(2)地下水和场地土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表G.0.1和地基土特性,判定拟建区场地环境类型为二类。拟建区场区和附近无明显污染源,根据经验判定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1.1.2不良地质84 项目区位于6度以下地震区,此外无岩溶、滑坡、泥石流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特殊不良地质作用,工程地质条件总体上较好,场地及地基稳定,易于建筑。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场地及其附近均无活动断层及发震断裂通过,区域地质稳定。1.1.1项目区市政公用设施依托条件项目所在区域内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供电及通讯系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方便。(1)供电:XXX各乡镇电网已覆盖项目区,容量满足项目要求,可直接对项目供电。(2)供水:XXX各乡镇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覆盖项目区,满足项目供水要求。(3)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雨水直接排入城区雨水管网,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XXX各乡镇排水管网已覆盖项目区,本项目只需就近接入即可使用。(4)通讯:区域内通讯与市政通讯网相联,线路畅通。省、市联网的电视网,宽带网已建设完成,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全区,通讯条件极为方便。1.1.2地形地貌项目选址位于XXX宣化店等五镇各中心小学校内。项目建设场地较为平坦,适于项目建设。1.1.3施工条件(1)物料供应项目建设所需的钢材、木材、砂、石、水泥等各种材料均可在84 XXX各乡镇采购供应。(2)场地条件项目建设选址地势较为平坦,工程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较好。84 1建筑工程设计1.1总体设计1.1.1设计目标为XXX各乡镇学校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品质良好、布局合理、配套服务设施齐备、富有特色和人文气氛的教学楼,规划设计、建设水平达到较高水平。1.1.2设计指导原则(1)在场地总体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基地。根据城镇规划的相关要求,合理组织场地内外的各种人流、车流,力求做到内外交通简洁便利,畅通顺达,避免各种流线间的相互干扰。(2)建筑总体设计应简洁、流畅。并结合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绿化等必要修饰,以达到最好的景观和功用效果。同时要注意与周围建筑物的协调与一致。(3)在材料的使用上,积极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提高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以达到先进合理、经济安全、洁净卫生的要求。(4)在场地环境设计上,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设计,除了对场地环境进行整体式设计外,还注重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废水、废气、噪音的处理。在减少外界因素对建筑影响的同时也注重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力求做到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共生。84 (5)注重消防安全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防火设计规范。(6)走廊、楼梯、门窗等充分考虑教学楼的功能,严格按要求设计,充分满足教学楼的功能。1.1.1设计原则(1)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2)安全原则:建立良好的安全保障机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或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3)“三同时”原则:环保、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等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4)系统原则:XXX宣化店等5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全面改薄”建设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实现资源共享,各项设施配套合理。1.2总平面布置1.2.1建设内容及规模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由教育局统一规划,包括校舍维修改造、校舍改扩建、校舍新建及教学设备购买,共计151个学校、200个项目。项目总建设规模为校舍维修改造、校舍改扩建及校舍新建建筑面积为60808m2,购买教学设备299万元。项目道路及绿化利用各自学校原有设施。1.2.2建筑布局XXX“全面改薄”84 建设项目由教育局统一规划,包括校舍维修改造、校舍改扩建、校舍新建及教学设备购买,维修改造、改扩建不改变原有布局,新建楼栋在学校预留地,有序的分布在校园内,周边布置绿化带及道路。1.1.1功能布局场地内功能布局完善,场地周边配套设施齐全。(1)给水布局从各个学校各自给水干管上引入两条DN150的给水管,并且采用DN150的给水管在室外形成环网。(2)排水布局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各学校污水排入各自学校埋地化粪池,使用UPVC双壁波纹管排到市政污水管网;场地雨水经道路两侧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3)消防布局在场地内相应位置配置室外消防设施,按120米间距设置市政消防栓,市政消防栓的最小管径为DN100,以保证消防安全。(4)电气布局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各学校均为低压供电线路从各自学校变压器引入至教学楼配电箱。1.1.2交通系统利用各自学校原有设施。84 1.1建筑设计1.1.1建筑艺术与风格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各学校教学楼建筑形体设计突出表现XXX传统建筑文化和人文特征,其建筑色彩厚重而大气,配以周边大面积的绿化,使建筑群体格调典雅别致,使具有现代功能的建筑与古朴典雅的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建筑细部处理通过容楣、线角、入口的精心设计以及屋顶和外表色彩的合理运用,使建筑形象既庄重典雅又亲切宜人。1.1.2建筑特征与结构①细化功能,把握尺度营造气氛,更灵活性的平面设计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学习模式。②充分考虑XXX的气候特点,在平面布局上强调通透。③建筑平面布置方正大气,功能布置合理,空间结构紧凑。建筑物的造型、朝向和室内采光等要符合建筑规划的技术条件要求,要有利于建筑节能,同时,要尽可能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教学楼学习环境。建筑物屋面形式、建筑立面设计和建筑物布局,在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既要建筑的立体效果,又要与周围建筑相协调。1.1.3平面设计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中,各学校维修改造、改扩建不改变原有布局,新建教学楼平面布局大致相同。其中:一层:分布有科学实验室、体育保管室、卫生间及阶梯教室。84 二层:分布有图书阅览室、教师办公室、卫生间及教室。三层:分布有微机室、教师办公室、卫生间及教室。四层:分布有美术室、音乐室、卫生间及教室。表41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新建楼栋平面功能表层数项目使用面积(平方米)小计(平方米)一层科学实验室93.06370.26体育保管室47.52卫生间45.54阶梯教室184.14二层图书阅览室93.06322.74办公室47.52卫生间45.54教室168.31教室268.31三层微机室93.06322.74办公室47.52卫生间45.54教室168.31教室268.31四层美术室93.06322.74音乐室47.52卫生间45.54教室168.31教室268.31合计1338.481338.481.1.1单体的立面造型设计立面造型设计也体现现代城市文化及高品味的生活的追求。立面主要通过现代简明手法表达现代教学楼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简洁明快、清秀典雅、加以局部线条的点缀,无不突显出建筑魅力,体现自身的特色。84 1.1.1单体竖向设计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新建教学楼均为一层高4.5m,二至四层高3.6m,屋面高1.5m,室内外高差0.3m,建筑总高17.1m。1.1.2各栋楼单体设计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新建教学楼为XXX教育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技术指标相同。表42各栋楼单体情况表名称长(m)宽(m)层数(F)高度(m)结构形式备注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新建教学楼32.128.2417.1框架结构1.2结构设计1.2.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修2009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84 1.1.1抗震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对照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以下。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本项目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面粗糙度为C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下,抗震设防措施按6度处理,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1.1.2结构造型根据建筑设计功能要求,本项目均采用框架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1.1.3基础设计项目建筑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二类。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三级。1.1.4结构材料选用(1)混凝土84 基础为C25,墙、构造柱混凝土等级C25梁、板混凝土等级均为C20。(2)砌体结构承重墙蒸压灰砂砖,MS7.5专用砂浆。(3)钢筋热轧钢筋HPB300级、HRB335级、HRB400级,冷扎带肋钢筋CRB550。(4)钢材:Q235B(5)填充墙采用B06级蒸压加气砼块,M5混合砂浆,外墙及分户隔墙为240厚加气砼块,强度级别A5.0,户内隔墙为240厚加气砼块,强度级别不小于A3.5。1.1.1荷载基本风荷载:0.35kN/m2基本雪荷载:0.50kN/m2楼面载荷:卫生间:2.0KN/m2走廊、楼梯:3.5KN/m2屋面载荷:上人(不包括种植屋面静荷):3.0kN/m2不上人:0.5kN/m2楼/地面装修荷载:1.16kN/m284 卫生间、盥洗间装修荷载:1.16kN/m2。84 1配套公用工程1.1给排水工程1.1.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1.2给水设计方案(1)水源:本项目取水均接入各自学校给水主管,给水管径DN300,供水压力0.30MPa。本工程所有生活及消防用水全部取自市政给水管网。(2)给水系统:本项目均从各自学校给水主管上引入两条DN150的给水管至场区,并且采用DN150的给水管在室外形成环网。1.1.3排水设计方案(1)雨水:84 ①屋面雨水:建筑屋面雨水均采用外排水系统排放。②场地雨水:大部分雨水经雨水口排入雨水管沟,再排入城市雨水干管。(2)污水、废水:①本工程粪便污水与洗涤废水合流排除,污水立管伸顶通气。②室内所有排至室外之生活污水,均排至化粪池,达到XXX污水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1.1.1管材选用室内给水干管采用建筑给水用钢塑复合管(衬塑镀锌焊接钢管),工作压力为1.0MPa,DN<50mm时采用螺纹连接,DN≥50mm时采用卡箍及法兰连接,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室外给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给水塑料管,热熔及电熔连接。室内污水管采FPG中空内螺旋降噪管,粘接。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粘接。1.1.2总用水量项目用水量见下表:84 表51项目用水量估算表序号名称用水量标准计量单位最高日用水量日变化系数平均日用水量年用水天数年用水量排水比率日排水量平均时用水量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1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30L/人·d90002701.2225280630000.821628.131.2033.752未预见用水按以上用水量10%估算2722.5630021.62.813.38合计297247.569300237.630.9437.1384 因此经测算,本项目建成后最高日用水量为297m3,最大时用水量37.13m3/h,年总用水量为69300m3。1.1消防设计1.1.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1.2消防设计(1)总平面的消防设计①建筑与建筑物间距都大于国家规定的防火间距。②建筑物尽量形成环形消防车道,对此有困难的楼栋,在两个长边布置消防车道,并保证有一个长边直接落地,和设置合理的消防扑救面。③严格按照消防疏散的要求布置楼梯及消防电梯。④对于危险区域,采用水消防、化学灭火器材及火灾报警系统。(2)防火与防烟分区设计各建筑物根据防火分区面积划分要求,分别划分若干个防火分区,建筑物内部每个防火分区都设有疏散口,疏散口数量和局里均满足消防疏散要求。根据建筑专业防火分区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不超过500平米。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套机械排烟补风系统。84 1.1.1消防给水系统(1)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采用铝合金玻璃门,消火栓箱内设DN65栓一个,D19水枪一个,25米长DN65麻制水带一条,栓口距地1.1m。室外消火栓系统:场地布置除消防管网外,建筑物室外设置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栓口处的水压从室外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为25L/S,水灾延续时间2h,火灾次数为1次,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由室外环状给水管供给,本工程设两个室外消火栓。设计消防用水量取大值,用水量见下表:表52消防用水量表项目数量用水量标准(L/s)火灾延续时间用水量(m3)室内消火栓81010min48室外消火栓2252h360合计408(2)消防水源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3)消防系统室内每层均设室内消火栓,布置间距保证每两个消火栓之间距离不超过30m,使室内任何地点起火时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可以达到。教学楼屋顶设50T的不锈钢消防水箱,保证火灾初期10min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84 室外采用低压制消防系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到现场由室外消火栓取水并加压进行灭火。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消火栓设计保护半径为120m。消火栓设置在消防车容易取用的地方,并距离建筑物不小于5m,距离道路边不大于2m。1.1供配电工程1.1.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1.2电源及供电现状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均为低压供电线路从学校变压器引入至教学楼配电箱。1.1.3负荷等级本工程为三级负荷。1.1.4用电负荷及用电量本项目低压负荷采用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估算。84 表53项目用电负荷估算表序号用电单元名称数量(m2/台)用电指标(W/m2)/单台功率(kW)运行容量(kW)需要系数(Kx)功率因数(cosΦ)计算系数(tgΦ)有功功率Pc(kW)无功功率Qc(kvar)视在功率Sc(kVA)一、照明用电负荷1学校改薄6080816972.930.60.80.75583.76437.82729.702照明小计972.93583.76437.82729.7二、插座用电负荷1学校改薄60808201216.160.70.80.75851.31638.481064.142插座小计1216.16851.311051064.14合计2189.091435.07542.821793.8484 表54项目年用电量估算表序号用电单元名称有功功率Pc(kW)日工作小时数(h)年工作天数(d)有功负荷系数年有功电能(万kWh)一、照明用电1学校改薄583.7682800.7915335.682照明小计583.76915335.68二、插座用电1学校改薄851.3182800.71334854.082插座小计851.311334854.08项目合计1435.072250189.76经计算,项目用电负荷1435.07kw,年用电量为2250189.76kwh。项目供电由各学校内变压器供给,无需新增变压器。1.1.1供配电系统(1)低压配电干线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方式,干线均由附近箱型变压器送至楼梯间,然后再经电力、照明配电箱送至各终端,支线均采用塑料铜芯绝缘导线沿桥架或穿钢管敷设。(2)线路敷设,整个场区内低压配电线路及道路照明线路均采用电缆埋地敷设,以改善景观及供电安全性。建筑物中明敷线缆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缆,公共疏散通道应急照明采用低烟无卤燃线缆。(3)照明工程照明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工作电压为220V,照明装置一般采用节能荧光灯和日光灯。在、建筑物内及出入口、楼梯间等重要场所设置应急灯,以保证停电后的人身安全。(4)防雷装置84 本工程属三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利用建筑物屋顶栏杆四周安装的避雷带、避雷针及由此形成的避雷网,引下线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内外侧两根主筋(≥Ф16),上端与金属构架焊接,下端连接基础钢筋内主筋,在建筑物外周被用作引下线的结构柱其距室外地坪0.5m处预埋接地连接板(100×100)作为接地电阻测试点;接地装置利用桩基内的主筋及基础梁底部水平方向的主筋(连成一闭合回路)。要求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物均应就近与屋顶金属构架连接。上述各种连接包括钢筋搭接均为牢固焊接;焊接处应涂防腐漆。(5)接地装置本工程采用TN-S接地系统,应在电源进线处,将PE、N线在总等电位联接端子板(MEB)和重复接地,并由此处将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严格分开。凡用配电设备的非正常带电金属外壳,包括穿线钢管,三极插座接地端等均应与保护线(PE)可靠连接。在建筑物内进行总等电位连接,建筑内PE线、防雷接地、厕所局部等电位联接均与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连接。电气安全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设备均与防雷保护的接地装置共用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建筑物金属外壳构件均应就近连接到防雷和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1.1.1弱电工程(1)设计依据8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各工种提供的技术资料》。(2)设计内容①弱电设计内容主要为电话及网络和闭路电视监视系统。②电话及网络系统:电话及网络通过光缆、电缆连接到外面光交、集交箱,利用已经布置好的城市信号网络到服务器。在每层设置终端接口。③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本楼于主要出入口、楼梯间等处设置摄像机。1.1暖通设计1.1.1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卫生间应设排风。排风量为10-15次/h换气,有24小时运行措施。采用双速排风机,保证夜间可设定小风量运行。1.2道路XXX5个学校教学楼建筑利用各学校原有道路,与各建筑内部交通有机衔接,满足消防要求。84 1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该项目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规定制订具体的环保方案,并报环保管理部门审定。按照“三同时”原则,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切实做好本项目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项目在施工期和投入使用后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和景观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可使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1.1环境影响评价依据(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6)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1.2建设地点环境现状项目选址在XXX各学校内,工程建设场地附近没有对本工程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周围环境良好。84 1.1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1)控制项目废气排放,保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2)控制项目废水达标排放,保护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3)控制该项目施工期的噪声源强度,保护周围声学环境质量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4)控制本项目固体废物排放,不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1.2主要污染源(1)施工期①废气污染施工期间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工程车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及扬尘,主要污染物有NO2、COD及SS。②废水污染项目的废水污染源主要来至项目施工期的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地下渗水及管道试压后排放的工程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等,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分别为:COD150mg/L、BOD150mg/L、SS200mg/L、氨氮30mg/L,均超过了GBS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要求(COD100mg/L、BOD20mg/L、SS70mg/L)。③噪声污染84 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及振动。还有运输工具所产生的噪声,根据类比资料,项目拟采用的部分施工机械设备和将产生的噪声值及相应的噪声限值下表。表61施工机械噪声值及相应限值表单位:dB(A)机械名称测点距声源距离(m)实测值dB(A)GB12523-90标准dB(A)达标距离(m)昼夜昼夜挖掘机1086755535355推土机1087755540398搅拌机1081705535200振荡器1082705540224压路机1082755522224打桩机108585禁止施工由表中可看出,昼间即使距声源40m处,许多施工机械的噪声值仍超过了相应的建筑施工场界限值,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④固体废物污染施工中的固体废弃物来源于废弃物料(如焊条、防腐材料等)和生活垃圾。(2)营运期①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类型为生活废水,废水量为4953.05m3/a,污染物主要为CODcr、BOD5、SS、NH3-N、总磷,经化粪池处理,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②废气84 该项目汽车废气主要来源于停车场,主要是办公车辆,车型偏小,车辆较少,且项目区内以绿化为主,因此,汽车尾气不会形成较大的集中污染源,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微。③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50t/a,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到垃圾处理站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④噪声噪声源主要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厂界噪声符合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标准要求。1.1污染防治(1)施工期①扬尘a、建筑施工场地设置统一的围档,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b、施工现场残土、沙料等易生尘物料必须采取覆盖防尘网(布)或喷洒覆盖剂等有效措施,并经常进行洒水保湿。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清运残土、沙土及垃圾等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护栏,并采取苫布全覆盖措施。c、施工车辆出入现场必须采取冲洗轮胎等措施,防止车辆带泥沙出现场。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低速或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d、施工现场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要洒水降尘,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和洒水次数。84 e、混凝土搅拌不在工地进行操作,由专业厂家提供商品混凝土。施工项目混凝土进车、卸料、浇注应加强管理,做到文明生产。料斗应封闭,不能有泄料口。落地残料应一车一清,不能形成堆积现象。②噪声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关于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区。噪声声源主要是各类设备及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源强70~86dB(A),因此项目应严格控制各类设备及车辆运行噪声值,使其符合标准。a、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用场地严禁夜间(22∶00~6∶00期间)自由作业;施工设备选型上采用低噪声设备,以降低噪声源声压级;在施工过程中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养护;搅拌站及其运料通道远离居民、文教区。b、设立简易的隔音棚等工程措施对位置相对固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如搅拌站等设在操作棚内,适当设置单面声障。③废水施工废水主要含泥沙、悬浮物等,拟收集、处理后排至下水管道。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驻地应建造临时化粪池,生活污水、粪便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④固体废弃物处理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废弃物料和生活垃圾,这类固体废弃物应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84 (2)营运期①噪声a、设备选型对于产噪设备如空调等应在购买时就选择低噪类型的设备,以减少运转时的噪声强度。b、设备安装产噪设备及通风设备等安装在室内,并对基础采取减震措施。变电箱内附吸声材料,箱壁间接触处加胶片等减振垫。c、合理布局在规划土地内,沿道路一侧多种植绿化树种,高大的柏树、茂密的樟树等可以较好的减低噪声、抑制尘土。②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化粪池建设要着重防渗防漏。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预测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别为COD为150mg/L、BOD为130mg/L,SS为100mg/L。均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COD500mg/L,BOD300mg/L,SS400mg/L)要求。项目污水经该处理设施处理后通过统一规范排污口排放,进入市政污水管网。③废气处理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区,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84 本项目汽车废气拟采用机械排风的方式处理,其余室内场所产生的废气可考虑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结合的方式。④固体废弃物处理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办公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采用集中管理的方法,由清洁人员收集送至垃圾存放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84 1节能1.1设计依据及原则1.1.1设计依据(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执行)(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3485(4)《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3486(5)《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GB7119(6)《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导则》GB42721.1.2设计原则(1)按照国家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本项目设计中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采用相应的先进、可靠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凡已被国家颁布淘汰的高能耗设备不可采用。(2)凡能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的能源均应设置综合利用设施和循环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3)对各种能源消耗均应计量并按有关规定配置计量器具。1.2能耗分析本项目所需能源有电力、水。84 电力为单相220V电,单相电主要用于照明、小型电器设备(如小型空调机、电视机、计算机、消防监控、保安监控系统等)。表71项目能源消耗量表能源种类实物耗量折标系数折标量(tce)电力2250189.76kw.h0.1229kgce/kw.h276.55水69300m3/a0.0857kgce/t5.94合计282.491.1节能设计1.1.1建筑节能建筑用能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社会节能的重点领域之一。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本项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在规划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外观体型、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设计要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主要措施如下:建筑物的节能主要是从建筑设计规划、维护结构、这样设施等方面考虑。(1)本项目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及控制体型系数。在平面规划上,综合考虑朝向、风向的关系,力求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充足的日照,并强调室内通风及蓄热,节约了能源。另外,在建筑设计时控制了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大于0.26。(2)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特性。84 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建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屋面采用挤塑保温板保温,外墙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薄抹灰保温技术,以降低散热损失。外窗均采用塑钢中控玻璃窗。(3)提高外窗的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门窗材料和结构节能。窗是薄壁的轻质结构,是建筑热交换、热传导最敏感的区域。冬季,其热损失是墙体的几倍;夏季,阳光透过玻璃射入室内,形成温室效应,造成室内过热,增加空调能耗。窗的节能控制室降低室内能耗的重要措施。普通单层玻璃窗的能量损失约为建筑物冬季保温或夏季降温能耗的50%以上,改善其绝热性能是节能的重点工作之一。该项目窗体采用中控玻璃的节能设计,由于2片玻璃之间存在空气夹层,空气的导热系数低,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适用、并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特点。项目窗框采用导热系数低的节能型塑钢窗框,其特点是:保温:结构设计,隔热保温性能卓越;隔音:良好的隔音性能,即使在闹市区也可以闹中取静,使家中免受噪音干扰;耐腐:塑钢型材密度大,抗老化能力强;密封:多重防水设计使塑钢型材具有非凡的气密性和防水性,保证了窗体隔热保温的效果。84 窗墙比:在建筑物的窗体结构上,既要保证有足够的自然采光,又要尽量减少窗墙面积比。在国家节能标准对窗墙比的要求中,北向的窗墙比≤0.30,东西向的窗墙比≤0.35,南向的窗墙比≤0.50,该项目中的窗墙比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是依靠自然通风降温的建筑,空间布局应比较开敞,开较大的窗口以利用自然通风。而设有空调系统的建筑,其空间布局应十分紧凑,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窗洞面积,这样可以减少空调负荷。本项目设计功能合理,面积紧凑,外立面及门窗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调使用能耗。(4)屋面节能在建筑物的外围结构中屋顶占了很大的部分,所以加强屋顶节能是建筑节能当中的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屋面的节能措施要点:其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该项目屋面保温层为EPS聚苯板,厚度为100mm,其热工性能参数传热系数K为0.33W/(㎡•K),低于限制传热系数0.5W/(㎡•K),符合国家节能要求。1.1.1电气节能(1)使用高光效光源84 本项目照明采用集中、分散和自动想结合的控制方式,确定合理的照度值,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要求,在满足显色性、启动时间等要求条件下,从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启动可靠、方便快捷、性能价格比高等方面选择高光效光源。(2)采用高效率节能灯具建筑充分利用天然采光,采用科学合理的照明设计和安装方案,减少电量消耗。在照明设计中,选择空光效果好、效率高的灯具,注意灯具的配光曲线,采用高效灯具、光源及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3)合理设置灯具建筑的走廊、楼梯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并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建筑有天然采光的楼梯间、走道的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合理。(4)降低供电线路电力损耗选用电阻率较小的材质做导线,铜芯为佳。减少线路的损耗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减少导线长度;增大导线截面。1.1.1给排水节能项目严格执行《湖北省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在可行研究报告阶段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节约用水方案评估报告或者制订节约用水措施和方案,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1)建设单位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制,明确节约用水记录和用水统计分析制度;加强用水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开展节约用水宣传。84 (2)给水系统采用符合现行产品标准要求的管材,选用管壁光滑、阻力小的给水管材,以减少管道对流体动力的消耗。生活水箱进、出水管布置保证水的良好流动而无死角,保证生活用水符合国家生活引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3)所有用水器具都选用节水型产品,严格控制各用水点的水压和水量,工作、生活用水分别安装水表,以免管网跑、冒、滴、漏和流速过大或静压过高而造成水资源浪费。(4)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达到环保节水的功效。(5)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1.1.1暖通节能(1)大空间建筑内条件允许的,采用置换通风。(2)大气温度适宜时,通过保温曲径、预冷或预热向建筑物输送的空气,降低新风负荷。(3)高大空间可以采用地面辐射采暖,大大减低室内平均温度,减少采暖负荷。84 1效益分析1.1社会效益1.1.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项目社会影响效果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方面、社会经济方面、生态环境方面和自然资源方面的影响。对社会环境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详见表8-1。表8-1项目社会影响分析表序号社会因素影响的范围、程度可能出现的后果措施建议1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有一定影响文化程度提高,间接增加收入2对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有一定影响生活质量提高3对居民就业的影响有一定影响提高文化水平,增进就业机率4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无影响无5对脆弱群体的影响为当地贫困家庭提供教育环境接受九年义务教育6对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增加当地教育条件提高教育水平7对地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占用供电、给水资源增加当地能源消耗量合理平衡,采用光热,消除部分影响8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无影响84 1.1.1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1、不同利益群体对拟建项目的态度与参与程度。该工程是一个简单的学校周转房新建项目,能促进政府下属部门的运作效率,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社会效益显著。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对不同利益群体的调查和分析表明,对该项目的建设都表示支持和积极参与。2、各级组织对工程的态度及支持程度。学校周转宿舍建设项目是一项惠及民生的教育事业,为此,各镇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在项目前期就进行了专门调研、摸底评估,并对项目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布局。3、地区文化状况对改扩建项目的适应性。项目建设区域的居民基本都是汉族,其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基本相同,工程所在地区文化状况没有不适应的地方。XXX“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XXX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本项目的社会适应性分析结论详见表8-2。表8-2项目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表序号社会因素适应程度可能出现的问题措施建议1不同利益群体支持无2当地组织机构支持无3当地技术文化条件适应无1.1.2社会风险分析本项目由于其自身的性质,与项目实施有直接关系的84 广大人民教师是主要受益方,与项目有间接关系的广大学生及家长,由于教育设施和教育环境的改善,也从中受益,因而,项目将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和公共服务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公众咨询和其他渠道,及时了解广大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化解各种矛盾,从而得到广大公众的支持。1.1.1社会评价结论总的说来,该项目的建设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拉动作用。对社会的发展是有积极的作用。1.2经济效益本项目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完成后,其经济效益主要为间接增加学校收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良好的教学质量将吸引更多数量的学生,从而间接的增加学校的收入。2、项目的实施可为前来支援的专家、学者提供完善的生活条件,通过技术引进,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水平,满足更多就医人员的需要,从而间接的增加学校的收入。1.3环境效益84 项目的建设没有直接的环境效益,但是项目建设能解决XXX各乡镇中小学校教学资源短缺问题,新建项目都有废物的收集及处理装置,可以减少因教学条件差带来的脏、乱、差及乱扔乱倒现象,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及污染,继而促进XXX城乡环保事业的发展。84 1项目管理及招投标1.1项目管理1.1.1项目组织管理成立项目管理专班,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挂帅,并委派专业施工监督人员配合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管理,对项目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避免出现任何工程质量事故。1.1.2工程监理项目建设实行工程监理,聘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公司对项目实施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使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结构、设备安装规范。1.1.3工程质量监督委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进行监督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1.2项目招投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9号《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的暂行规定》和《湖北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06号)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招投标。1.2.1招标范围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2000年5月1日发布)规定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一)、(二)、(三)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在22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湖北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06号)也对湖北省建设项目招投标作了具体规定。根据上述规定,本项目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必须实行招标。1.1.1招标方式84 《湖北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国有资金投资控股或者占主导地位的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当公开招标。省重大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邀请招标:(一)因技术复杂或者有其他特殊要求,只有少数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二)涉及国家机密或专利权保护的;(三)受自然资源及环境限制的;(四)新技术或技术规格事先难以确定的;(五)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根据上述规定,本项目实行公开招标。1.1.1招标组织形式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5号《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规定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应当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具体包括:(一)具有项目法人资格(或者法人资格);(二)具有与招标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工程技术、概预算、财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专业技术力量;(三)有从事同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经验;(四)设有专门的招标机构或者拥有3名以上专职招标业务人员;(五)熟悉和掌握招标投标法及有关法规规章。本项目建设单位不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必须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招标。1.1.2招标基本情况表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见表9-1。84 表91招标基本情况表建设项目名称:XXX老年大学建设项目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招标方式招标估算金额(万元)备注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设备√√√重要材料√√√其他√√√合计84 1项目实施进度1.1建设工期项目2014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周期约18个月,2015年12月完成整个项目建设。1.2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分三个批次建设:1、2014年项目①2014年7月~2014年8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②2014年9月~2014年10月,完成主体施工;③2014年11月,完成装饰装修工程;④2014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及决算。2、2015年项目①2015年1月~2015年2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②2015年3月~2015年4月,完成主体施工;③2015年5月,完成装饰装修工程;④2015年6月,完成竣工验收及决算。3、2015年第二批资金项目①2015年7月~2015年8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②2015年9月~2015年10月,完成主体施工;③2015年11月,完成装饰装修工程;84 ④2015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及决算。84 表1012014年项目实施进度一览表84 表1022015年项目实施进度一览表84 表1022015年第二批资金项目实施进度一览表84 1投资估算1.1编制依据(1)《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13〕;(2)《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价表》〔2013〕;(3)《湖北省通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单位估价表》〔2013〕;(4)《湖北省建设工程公共专业消耗量定额及基价表(土石方·地基处理·桩基础·预拌砂浆)》〔2013〕;(5)《湖北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3〕;(6)《孝感市价格信息》2014年第2期;(7)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工程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本;(8)《湖北省建设项目总投资组成及其他费用定额》鄂建〔2006〕26号;(8)造价审计费参照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鄂价房地字〔2000〕51号文计取;(9)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类似工程的估算、预算技术经济指标;84 (13)本次实施方案编制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工程方案及估算工程量;(10)其它有关文件及资料。1.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6158.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859.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5.14%;购买教学设备费用299.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86%。其投资估算表见表11-1、11-2。1.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158.00万元,全部为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表111项目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金额(万元)所占比例1工程费用585995.14%2购买教学设备费用2994.86%3项目总投资6158100.00%84 表112项目工程费用投资估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概算价值(万元)数量单位单价(元)所占比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购置其他费用合计一第一部分费用5859.0095.14%1校舍维修改造、校舍改扩建及校舍新建工程5859.0060808m29641.12014年项目2961.002961.0033610m28811.22015年项目2073.002073.0020088m210321.32015年第二批资金项目825.00825.007110m21160二第二部分费用299.004.86%1购买教学设备299.001.12015年第二批资金项目299.00299.00三工程总投资5859.000.00299.000.006158.00608081013100.00%84 1结论和建议1.1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教育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2014年教育项目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编报的要求。项目以“全面改薄”的建设为契机,能够有效改善中小学校的教学条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本项目的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城乡学校设施配套,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将起到积极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可改善中小学校的教学条件,对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学校的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1.2建议1、本项目社会效益良好,应尽快落实建设手续,为项目实施创造好各项建设条件,以保证项目尽早顺利实施,按期完成,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2、合理组织建设施工方案,保证项目如期进行。在建设项目过程中加强项目组织管理,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狠抓质量,将项目建成一项实实在在的示范工程。3、加强节能建设。尽量使用节能设备及灯具,加强节能宣传。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