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3.50 KB
  • 2022-04-22 11:21:39 发布

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8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项目第一章总 论一、项目概要项目名称: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项目性质:新建项目位置:位于xxxxxxx内项目业主:xxxxxxx建设指挥部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工作范围(一)研究范围受xxxxxxx建设指挥部的委托,xxxxxxx公司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项目提出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地址及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分析、节能分析、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等。(二)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2、《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实施细则》;3、《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2007年版);4、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5、《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6、《xxxxxxx(南渝连接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7、《xx市xx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行审[2012]78号);8、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三、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一)项目提出xxxxxxx是xx市xx区重点打造的城市新区。该区地理位置西邻xx片区,东接xx工业集中区,北至东顺路,南到广南高速,核心区位于南渝高速公路xx出口两侧。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64平方公里,拟建成以居住、企业总部、会展、商业以及生态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功能区。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涉及该区域内的17条市政道路的建设,加快本项目建设是xxxxxxx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带动该片区的开发建设,推动xxxxxxx加快打造xx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目前,该项目正加快进行前期各项工作,建设的各项条件正在完善。由此,本项目被正式提出。(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该项目的建设是实施xx区xxxxxxx建设,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及市政配套设施,推动沿线土地开发的需要。2、该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促进xx区经济发展的需要。3、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城区建设需要。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为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建设项目,根据xxxxxxx道路工程规划图,本工程路网由多条不同宽度道路组成,其中道路红线宽度有10米、12米、14米、16米、24米、29米、32米、40米等;管网工程包括:给排水工程,电力、通讯、天然气等地下管线工程,道路绿化、道路照明等工程。(四)项目施工进度安排工程建设期60个月,从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五)项目总投资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项目主要包括xx路、xx路、xx路等17条市政道路的建设工程及给排水工程,电力、通讯、天然气等地下管线工程,道路绿化、道路照明等工程。本项目建设总投资合计58745.5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0156.1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92.02万元,基本预备费2797.41万元。详见表“13-1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投资估算表”。(六)资金筹措本项目投资全部来自xx区财政。(七)综合效益分析规划建设xxxxxxx,是从xx市xx区实际出发、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目的是为了更大程度发挥xx区的竞争力和带动力,拓展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凸显xx区在xx市的优势地位。本项目属于xxxxxxx路网工程建设,承担着xxxxxxx 主骨架路网的重要交通功能,加快本项目的建设是xxxxxxx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八)结论本项目的建设属于xxxxxxx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利于改善投资硬环境,构建良好服务体系,进一步吸引企业来xxxxxxx投资,促进xx区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符合xx市、xx区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和xxxxxxx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明显,项目建设必要、可行。目前该项目正加快进行前期各项工作,开工建设的各项条件正在完善。项目建设条件良好,资金来源可行,建设方案合理,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建议有关方面加快推动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项目的早日完成。第二章 第二章xxxxxxx介绍一、地理位置xxxxxxx是xx区委、区政府按照“实施城市塑造工程,建设魅力xx”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的城市新区,位于成渝高速xx进出口连接线两侧,东接xx工业集中区,西邻xx片区。二、建设规划xxxxxxx规划面积3.64平方公里,突出居住、会展、商业、生态等多种城市功能,着力构建“一心、三轴、一带、五片”,即:“一心”是指沿东西沿线向次干道居住区公共服务中心,“三轴”是指区域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轴线与两条次功能轴线;“一带”是指清溪河沿线特色功能带,“五片”是指茅草坪小区、清溪河小区、炮房沟小区、王家店小区等四个居住片区和一个生态绿芯片区。整个新区以“二横两纵”主干道为交通骨架,其中:“二横”是指40米大道和32米大道,“两纵”分别是36米鹤鸣路和连接南渝高速的50米入城主干道。三、建设规划xxxxxxx计划用4年时间建成,届时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建成居住面积350万平方米、商业设施60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20万平方米、文化设施2万平方米。商会综合体集商业会展、星级酒店为一体,建筑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家居综合体建筑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项目实施后,预计可容纳城市人口7万人。四、建设进度 整个项目计划投资20~25亿元,已投入资金8.5亿元。共拆除农房1000余户、企业和种养殖业主60余户,拆除面积30万平方米;棚改房25万平方米方案设计及地勘已完成,正在办理相关施工手续,即将开工建设;40米大道西段完成油路铺设及绿化,东段完成油路铺设、路灯安装及绿化带建设,已投入使用;永盛路(32米大道)A段完成油路铺设、路灯安装及人行道建设,已投入使用;完成土石方内转100余万方,外运300余万方;完成成渝高速xx进出口连接线2万平方米的道路园林及绿化工程,修建专用电力箱涵及排管5000余米;商会综合体文化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已投入使用。 第三章项目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拟建工程位于xxxx区xxxxxxx内。xx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长江最大支流——嘉陵江的中游,西距成都198公里,南距重庆177公里。xx建城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素有“川北重镇”、“丝绸之乡”之称,是久负盛名的“果城”。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xx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游东岸。xx市境南部,城区东部。幅员面积812km2。地理坐标东经106°02'至106°29',北纬30°45'至31°29'。东北部与蓬安县相邻,南面与岳池县接壤,西部以嘉陵江为界,与顺庆、嘉陵两区隔江相望。二、区域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xx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区和川中丘陵的交接地带,地处浅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海拔261.5~429.6m,市区海拔284.6m左右。本项目所在地为xx市xx区,区域内属丘陵及低山区,受地质、山脉、河流、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形成平坝、浅丘、中丘和低山地貌。东部是华蓥山脉支系金城山,为全区最高点,海拔824.6米 ,全区地势东高西低,形成由东向西缓倾走势。南边溪头乡火星村梯子湾靠嘉陵江边,是全区的最低点,海拔243米。平坝地区分布在嘉陵江沿岸的江陵、龙门、小龙、xx、青居、溪头等乡镇部分村社的一、二级台阶上,一般海拔280米左右,约占总面积的45%。浅丘宽谷带坝地区,分布在区境腹地的东观、走马、老君、青莲、马家、喻家以及御史、长乐、龙门、擦耳石圭、斑竹等乡镇部分村社,海拔在300米左右,约占总面积的24%。2、区域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①全新统(Q4):为近代与现代河流紫色冲积物,也包括近期城市建设的堆土,均沿河两岸零星分布,形成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主要为粘土、粉细砂土。②蓬莱镇组(J3P):该组层为一套河湖相泥岩,砂岩沉积。分为下层(J3P)及上层(J3P)。下层为灰白色块状钙质岩屑长石砂岩,紫红色钙质粉砂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底部以一层紫灰色长石砂岩整合覆于遂宁组地层上。上层灰白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与紫红色粉砂岩,底部为浅灰色长石砂岩。③遂宁组(J3S):该组地层出露岩石主要为鲜红色紫红色泥岩。上部夹灰色块状含钙细质紫红色粉质砂岩。普遍含钙质结核或豆状、栗状泥灰色,具水平层理,微细波状单向斜层理。④上沙溪庙组(J3S):该组地层由单一的河湖相砂岩—泥岩不等厚正向沉积韵律层组成。底部由紫红色砂质泥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砂岩具水平层理,倾角﹤4°,单层厚5-10m ,多数呈长透镜体断续延伸。泥岩的颜色为暗紫红色、灰紫色,常见绿色条带,层理不明显,普遍含铁质、粉砂质及白云母碎片,泥岩常见砂质条带、钙质团块及豆状结核。2、地质构造:①构造形态项目区属川中台拗、川北台陷区,地质构造简单,形态单一,仅在东部和南部呈一扫帚伏褶皱向北面方向撤开,表明地应力作用不强,岩层倾角平缓,一般小于5度,断裂不发育。项目区位于构造的中心地带,中心构造形态平缓。由东至西形成扫帚状构造,倾角为1-5度。②裂隙构造裂隙:由于区内褶皱略成弧形分布,裂隙发育受褶皱各个方面所控制,方向有平行构造一般为压扭行闭合裂隙,垂直构造的方向一般多为羽毛状强性裂隙,平面上具有放射性特征。该组裂隙对地下水的运移起主导作用。原生层面裂隙:指其产状与岩层一致的层面裂隙,尤以岩石中多见。一般多为柱状,裂面较为平整。③地震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资料,xx市地震大多为异地地震波及所致,在未来100年地震预测中,xx位于新华夏系一级沉降带的四川盆地北部,受东西两侧新华系构造相对水平扭动作用,宽缓的背斜和向斜组成的旋卷构造发育,区内地表尚未发现较大断裂和褶皱。 ④地下水该区域地下水按含水层类型划分为松散堆积孔隙水和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两类。松散堆积孔隙水,多分布于境内河流的河漫滩和阶地的洪冲积砂砾石层孔隙中。含水量稍富,理藏浅,易开采。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广布于境内的侏罗系地层,即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地层。这些岩组系泥岩夹砂岩,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较发育,但发育不均,含水性较差,为川中红层贫水区,又大致分为遂宁组富积地下水、蓬莱镇组次积地下水和少溪庙组贫积地下水3个水文地质区。⑤工程地质条件评述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四川沉降带川中褶皱带西山向斜轴部附近,地层平缓,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区内挽近期构造活动微弱,未见大的断裂构造,区域稳定性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场区基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裂隙多呈闭合状,不利于地下水储存,场区地形为沟岭相间地形,有利于地下水的排泄。四、气候环境 项目所在地属于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春季回暖较早,但不稳定,因雨少常有春旱;夏季较炎热,雨量集中,由于分配不均匀常有夏伏旱;秋季凉爽,降温快,秋绵雨显著;冬季温暖,降雨量少,天气阴沉多雾。全年平均气温17.1~17.6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6.1度左右;最热月为7、8月,平均气温为27.5度左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000.5毫米,但是在时间上分布不均,5至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3%。五、经济概况2013年,xx区生产总值达到111.52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02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13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37亿元,同比增长11.1%。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73.3%、20.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5、8.21、2.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0.6:58.4:21。1、农业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8.85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农业产值17.54亿元,同比增长8.8%;林业产值0.6亿元,同比增长8.4%;牧业产值19.65亿元,同比增长12.2%;渔业产值0.95亿元,同比增长10.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2亿元,同比增长4.8%。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061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1643公顷;旱地面积8971公顷。 种植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0.26万吨。油料作物产量达2.04万吨,同比增长1.9%,实现蔬菜(含菜用瓜)产量40.3万吨,比上年增加1.84万吨,同比增长4.8%。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造林467公顷,年末实有森林面积30880公顷,同比增长0.9%。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2%。畜牧业全面发展。全区出栏生猪60.75万头,同比增长2.1%。出栏牛2632只,同比增长2.8%。出栏羊17.44万只,同比增长0.1%。家禽出栏607.6万只,同比增长3.8%。肉类产量达5.44万吨,同比增长6.0%。水产养殖业稳步发展。淡水水产品产量达到8600吨,同比增长4.4%。农业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6.82万千瓦,同比增长8.1%。2、工业工业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xx、龙门、都京三大工业集中区建设整体推进,丝绸纺织、医药化工、水电能源、电子机械、建筑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已成体系。工业经济提质增效。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0.25亿元,同比增长17.3%;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07.75亿元,同比增长16.4%。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13.73亿元,同比增长34.2%;完成利润总额9.37亿元,同比增长1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入库税金19533万元,同比增长21.7%。 建筑业稳步发展。2013年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达1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65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28亿元,同比增长6.9%;安装工程产值2.24亿元,同比增长71.0%;其他产值0.13亿元,同比增长44.4%;竣工产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11.7%,从事建筑业平均人数7449人。六、社会事业截止到2014年,xx区普教系统有学校15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所,民办幼儿园36所,公办完全小学36所,民办小学10所,村级小学2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单设初中19所,普通公办高中3所,民办高中2所,公办职业高中1所,民办中职学校4所,电大分校1所,教师进修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七、基础设施xx区区位优势优越,已形成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为主骨架,县、乡、村道为网络,铁路运输为动脉,航空和水运为辅助的现代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运输快迅、便捷,交通环境良好的局面。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成南、南广、绕城、南渝和即将建设的南大梁高速公路在区内纵横交错。已建成高速公路4条69.634公里,国道2条40.858公里,省道2条24.52公里,县道10条130.081公里,乡道20条129.2公里,村道466条1254.9公里,公路总里程达1649.193公里。铁路运输,将形成枢纽。达成铁路与在建的兰渝铁路在区内交汇,将成为xx区连接东南西北的重要通道。 航空运输,xx机场位于xx区青松乡,距市中心10公里。是原xx火花机场迁建项目,93年9月国家计委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机场按4D级规划,4C级标准建设,2002年3月机场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5月建成。建成后的xxxx机场为4C级民用机场,跑道长2400米,宽45米,厚0.32米,可满足B—737、空客A—320等机型正常起降。机场概算总投资约2.5亿,机场主降方向设Ι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设有中线灯、坡度灯、顺序闪光灯、边灯等。具备有夜航条件,并配有自动转报、气象自动观、卫星等先进的空管及气象设备。xx机场将开通xx至北京、广州、上海、昆明、海口、西安、厦门、九寨等航线,旅客吞吐量将达到60万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到7000吨。水上运输,千吨级航道即将形成。嘉陵江和螺溪河沿岸有16个客运码头、11处客运停靠点、6处渡口、1处砂石码头,即将在都京镇规划修建大型货运码头。有各类船只186艘,其中客船32艘、货船108艘,其它船只46艘。航运主要是短途客、货运,客运以渡运为主。嘉陵江水域宽广,航道畅通,全江渠化即将完成,千吨级船队即上可达广元、下可达重庆乃至上海。第四章项目的提出及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的提出xxxxxxx是xx市xx区重点打造的城市新区。该区地理位置西邻 xx片区,东接xx工业集中区,北至东顺路,南到广南高速,核心区位于南渝高速公路xx出口两侧。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64平方公里,拟建成以居住、企业总部、会展、商业以及生态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功能区。xx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xx区的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承载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产业集群,增强工业竞争力,为全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xxxxxxx必将成为xx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火车头”。为了搞好xxxxxxx的建设,有利于区内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实施,其中最重要和首要的是以区内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此,xxxxxxx建设指挥部作为xx区政府领导下的负责部门,提出了xxxxxxx道路、场平和雨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涉及该区域内的17条市政道路的建设,加快本项目建设是xxxxxxx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带动片区开发建设,推动xxxxxxx加快打造xx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目前,该项目正加快进行前期各项工作,建设的各项条件正在完善。由此,本项目被正式提出。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该项目的建设是实施xx区xxxxxxx建设,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及市政配套设施,推动沿线土地开发的需要。 xxxxxxx是xx市xx区重点打造的城市新区,为了搞好xxxxxxx的建设,有利于区内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实施,其中最重要和首要的是以区内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骨干路网的建设不仅将极大改善区域交通状况,还将带动公共交通、供水、排水、防洪、电力供应、煤气供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消防等城市基础的完善。因此市政路网是城市改造和城市新区建设中基础性的工作。项目建设将极大优化片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为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房地产业、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的发展环境,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区域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该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促进xx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xx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后续招商引资、完善产业转移平台有极为重要意义。城建是城市升级的马达、道路是城市建设的动脉。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改善了城市经济圈的交流条件,加快了区域内的经济循环,带动了城市经济圈的开发和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城市道路交通在提高城市资源整合度、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化进程,满足物流业、商贸业等产业发展要求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3、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城区建设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xx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增强其为xx区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升xx区的城市化水平。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符合xx区的发展规划,有利于完善xx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促进xx区建设目标的实现,使区域道路网的布局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保证区域规划建设的稳定落实。 第五章建设内容及规模一、建设原则1、符合xx区总体规划要求,满足xxxxxxx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需要。2、按照规范要求,使工程建设科学、经济、合理。3、满足雨、污水排放,给水、电力、天然气、通讯等的需要,并方便与区外相应管网的连接。二、建设内容本项目为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建设项目,根据xxxxxxx道路工程规划图,本工程路网共建设17条市政次干道、支路,道路全长合计约18111m,红线宽度由10m、12m、14m、16m、24m、29m、32m、40m组成。项目附属工程包括:给排水工程,电力、通讯、天然气等地下管线工程,道路绿化、道路照明等工程。本项目主要建设道路长度、宽度等如下所示:表5-1本项目建设道路统计表序号道路名称长度(m)红线宽度(m)1永华路715142建华路425103永丰路(永兴路)2096404永盛路1682325永强路437326曙兴街2125107华顺路(华兴路)1628248碧溪路86016 9马桑路6983210翠绿街11501411双星路13002412富强路6201013三星路11871414永顺路7531415星河东路6601216黄角树公园旁的规划道路5651017斋公山路121029合计18111 第六章项目建设条件一、建设场址本项目所有道路选择均位于xx区xxxxxxx内,该区地理位置西邻xx片区,东接xx工业集中区,北至东顺路,南到广南高速,核心区位于南渝高速公路xx出口两侧。二、场地基本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道路位于四川省xx市xx区,场地位于构造丘陵地貌部位,拟建道路范围现已开挖整平,为人工改造后地貌,大部分地区为原始地貌。2、地层岩性场地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素填土层、残坡积层、湖沼沉积层及侏罗系上统蓬莱组,现由新至老分别简述如下:(1)第四系(Q4)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坡残积层(Q4el+dl)。①素填土(Q4ml)杂色,稍湿,中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夹泥岩碎块石组成,块径一般200-300mm,个别达1000mm,土石比为8:2,回填年约一年,为机械回填。钻孔揭露厚度为0.0~11.0m(ZBK03),该层在场地K0+000.00m~K0+900.00m段分布外,其余地区均未分布。②残坡积层(Q4el+dl) 粉质粘土:褐黄色,成份均匀,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状,土质均匀、细腻,粘性强,手可搓条,含约5-10%角砾。钻探揭露厚度为0.0~9.90m(ZBK50)。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③冲洪积积层(Q4al+pl)卵石土:杂色,稍密,稍湿,卵石母岩主要矿物成份为微风化的石英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等,主要填充物为中粗砂及少量粉质黏土,卵石含量约55%,粒径约20~50mm,磨圆较好,呈圆形、亚圆形,分布均匀,级配较好,为冲洪积成因。钻孔揭露厚度为0.0~7.40m(ZBK61),该层在场地K1+460.00m~K1+636.599m段分布外,其余地区均未分布。(2)侏罗系上统蓬莱组(J3p)泥岩(J3p-Ms):紫红色~灰紫色,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成分较重,强风化带岩质软,岩芯破碎,中风化带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多呈长柱状。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砂质泥岩(J3p-Ss):紫红色,泥质胶结,中厚层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砂质较重,强风化带岩质软,岩芯破碎,中风化带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多呈长柱状。该层仅在K0+440.00m~K0+700.00m段及K1+200.00m~K1+340.00m段分布外,其余地区均未分布。(3)基岩面特征 沿道路纵向上基岩面起伏较大,一般埋深0.00~8.20m,局部段土层较厚,最大12.30m,地势低凹,局部地段土层较薄,地形起伏较小,基岩面随地形起伏,倾角一般在5°~28°。3、地质构造拟据本次调查和区域资料,勘察区构造部位宏观上处于华蓥山背斜北西翼,构造带影响边缘以外。根据四川省地质构造图(1:30万),xx市及周边附近无大的构造通过,岩层整体水平,根据现场调查及实测,拟建道路场地岩层产状几近水平,实测倾向185~190°,倾角0~4°。场地岩层内部节理裂隙不发育,主要发育两组裂隙:Ⅰ组:裂隙产状78°∠75°,延伸5.00~8.00m,间距1.8~3.50,表面平直,闭合~微张,张开度1~3mm,局部泥质充填,结合程度一般,为硬性结构面。Ⅱ组:裂隙产状295°∠71°,延伸3.00~8.00m,间距2.00~4.50m,表面平直,闭合~微张,张开度2~6mm,局部泥质充填。结合程度一般,为硬性结构面。4、水文地质条件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场区基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裂隙多呈闭合状,不利于地下水储存,场区地形为沟岭相间地形,有利于地下水的排泄。三、地震条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项目所在地 抗震设防烈度V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分组为一组。分段地震效应评价详见分段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四、交通运输条件xxxxxxx紧邻xx旧城,主要依靠两条南北向和一条东西向主干路与周围片区联系。南北向50米主干路向北直通江东新区,向南可上南广高速和南渝高速、鹤鸣路北接xx旧城南至都京坝东南接南前公路;东西向50米主干路为东顺路—机场大道,向西可经xx片区与xx大桥至顺庆旧城,向东可至xx机场及顺庆旧城与青松—青莲片区。因此,项目所在地的交通十分便利。五、基础设施配套条件1、供水本供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应。项目区主干道安汉路已建有给水管网,能满足项目需要。2、电力本区用电电源来自xx市国家电网河东110kV变电站。3、天然气市政天然气供气主干管网已延伸到项目区域,用气有保障。六、建筑材料供应条件本项目所需砂、石、石灰等材料就地采购,采购方便,钢筋、水泥、木材供应也有保证。七、施工队伍及机械条件项目施工的技术队伍来源丰富,来自本地和周边省市的 建筑施工队伍较多,资质等级较高,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装备,同时,施工机械设备要配套、齐全,能够满足本次道路工程的建设需要。施工机械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自卸车、振动碾、压路机、摊铺机等专用设备。路基、路面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一、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总体设计是道路设计的灵魂,也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总体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思路,充分抓住项目中的关键性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好项目的总体综合协调,提高对项目的理解和驾驭能力。(一)指导思想把握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处理好本项目与各层面的协调关系。处理好本项目相交道路与规划路网衔接和协调关系。注重方案的可行性、考虑施工的操作性、追求经济的合理性、适应养护管理的方便性。强调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保障道路功能的服务性。体现环境保护和节能的重要性。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二)设计目标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安全舒适、快速通达、经济美观、生态环保”的精品工程。(三)设计理念本项目设计理念主要体现为: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提倡生态建设,满足环境保护和景观要求。坚持“生态、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贯彻“循环经济”的发展观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道路建设应与城市发展相协调,遵循“安全、舒适、快速、通达、经济、美观”的宗旨。突出全过程“动态设计”的设计理念,灵活运用技术标准、指标,尽量降低道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四)设计原则准确把握本项目的功能要求和规划对本项目的功能定位,以xx区、xxxxxxx规划为指导、以技术规范和标准为准绳、以现状为基础,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人类一切活动的初衷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表现和必然结果。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本项目中要注意以下两点:a、妥善处理人与车的关系一条道路的功能很多,但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通行便利,同时为行人提供通行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车之间的“路权”之争越来越激烈。在断面功能划分、交通组织方面应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是设计中必须关注的问题。b、关注弱势群体(残疾人)“以人为本”的另一个概念就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即交通设施要尽可能地为残疾人提供通行方便。2)道路功能与土地性质要协调 沿线土地利用与道路功能要协调。道路沿线规划有防护绿地、居住用地、金以及仓储用地,不同用地的使用性质对道路的使用功能、交通需求、市政配套、环境保护等的要求不一致,应区别对待,做到和谐协调。3)妥善处理环境与拆迁的矛盾本项目经过区域部分路段沿线建筑较多。因而,拆迁成为该项目的特点。在做选线优化方案时,必须掌握好线形与拆迁量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不是纯粹的拆迁费用与工程费用的平衡点,还应考虑环境的社会效益(费用),譬如说环境恶变以至周边地价贬值等。4)节约工程设计必须贯彻节约的原则。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进行多方案、全方面的方案优化设计,使工程的总费用最低、总效益最高。充分利用既有市政设施,尽量对现有管线设施、防洪设施加以改造利用,以创建节约型社会。设计中注意近期实施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避免远期工程改造时对原有设施的浪费。二、设计标准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项目的道路类型分为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两大类。1、城市次干道1)类别:城市次干路;2)计算行车速度:30Km/h; 3)路面设计基准期: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15年,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4)交通等级:中等交通5)路面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2、城市支路1)类别:城市支路;2)计算行车速度:30Km/h;3)路面设计基准期: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10年,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0年;4)交通等级:中等交通5)路面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三、主要工程技术方案(一)道路工程1、设计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5)《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D30-2004);8)《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10)《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11)《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2006);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6)《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2、平面设计1)平面设计原则①道路平面位置按城市规划路网布设。根据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和规划道路走向定线,按照规划给定的道路横断面和切角值控制道路红线。②道路平面线型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标准。③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线的设置,尽量不设置超高、加宽。④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2)平面设计方案本项目为xxxxxxx 内的路网工程建设,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种,道路平面按规划路线走向及规划道路断面组成的要求布置。沿线交叉口规划为平面交叉,均为十字形或丁字形,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2、纵断面设计1)设计原则①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②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少变坡;③断面设计应结合道路沿线地块竖向设计标高,以及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道路路面设计标高,以确保综合土方平衡;④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和排水要求;根据方案阶段与业主沟通意见,本次设计道路的土石方平衡及调配由业主从整体地块的开发考虑。2)纵断面设计方案按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本道路设计最大纵坡为0.6%,最小纵坡0.15%。纵断面设计参数均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并且按照较高的标准设计。设计纵坡不足0.3%路段,采取加密雨水箅子的措施保证路面水的顺畅排出。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为道路中线路面标高。3、横断面设计1)设计原则 本项目标准横断面设计主要依据规划及其功能定位,结合本项目的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进行统一安排,同时考虑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综合以上因素和长远考虑拟定合理、适用的横断面型式,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2)横断面设计方案①道路宽度本项目路网工程所设计的道路宽度有8种,分别为10m、12m、14m、16m、24m、29m、32m、40m。②道路断面形式10m道路:2.0m(人行道)+3.0m(车行道)+3.0m(车行道)+2.0m(人行道);12m道路:2.0m(人行道)+4.0m(车行道)+4.0m(车行道)+2.0m(人行道);14m道路:3.0m(人行道)+4.0m(车行道)+4.0m(车行道)+3.0m(人行道);16m道路:4.0m(人行道)+4.0m(车行道)+4.0m(车行道)+4.0m(人行道);24m道路:5.0m(人行道)+7.0m(车行道)+7.0m(车行道)+5.0m(人行道);29m道路:5.0m(绿化带左侧)+5.0m (人行道)+7.0(机动车道)+7.0(机动车道)+5.0m(人行道)32m道路:5.0m(人行道)+11.0m(车行道)+11.0m(车行道)+5.0m(人行道);8.0m(人行道)+8.0m(车行道)+8.0m(车行道)+8.0m(人行道);40m=5.0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10.5m(车行道)+3m(中央绿化带)+10.5m(车行道)+3m(非机动车道)+5.0m(人行道);4、路基工程设计1)设计原则本项目的周边区域地块开发正同时进行,按照业主意见,道路挖方已经或者会在道路实施之前按照平场处理,道路无边坡防护。2)路基设计指标①路床顶面土基回弹模量:≥35Mpa;②路堤稳定安全系数:1.30;③压实度要求: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车行道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见表6-1。表7-1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填挖类别路槽底面以下深度压实度(%)压实度(%)压实度(%)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方0~80cm≥96≥93≥9080~150≥94≥90≥90>150≥93≥90≥87挖方0~30cm≥96≥93≥90④路基填土材料如下表要求: 表7-2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上路床0~0.3≥93610下路床0.3~0.8≥93410零填及挖方0~0.3≥936100.3~0.8≥93410上路堤0.8~1.5≥90310下路堤1.5以下≥902103)路基设计方案①项目内道路一般填方路基高度不大于8m时,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1.5;大于8.0时,每8m为一级边坡,上部8.0m边坡坡率采用1∶1.5,下部边坡采用1∶1.75,再以下的边坡坡率均为1:2,两级边坡间留2.0m宽、外倾横坡4%的马道。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②挖方路段路堑深度不大于8.0m时,边坡坡率采用1∶1;路堑深度大于8.0m,下部8.0m边坡坡率采用1∶0.75,上部边坡坡率采用1∶1,马道宽2.0m并内倾4%。挖方边坡坡顶外5m设截水沟。③挖方边坡高度大于5m路段的均采用锚喷护坡;对于路堤边坡防护及路堑边坡高度≤5m的边坡则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5、路面结构设计高等级路面通常采用水泥砼或沥青砼。 水泥砼路面的优点是使用寿命较长,耐久性好,初期养护维修少。缺点是要求地下管线一次敷设到位,路面折裂损坏维修复杂,维修期长。对软土地基工后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垂直沉降变形适应能力较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形成早期断板或破损。另外水泥砼路面板缝多,行车舒适性较差。沥青砼路面摊铺快速,施工方便,行车舒适,行车噪音低,局部开挖、修补比较方便,便于今后地下管线二次埋设。为减少噪声污染,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本工程设计推荐采用沥青砼路面。根据远景交通量分析,结合相邻段道路结构组合,并根据本地的材料来源情况及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多层弹性体理论编制的专用程序进行结构厚度计算,道路路面结构组合拟定为:①车行道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5cm沥青砼AC-20下面层7cm(稀浆封层)0.6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20cm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底基层30cm总厚度62.6cm为了提高沥青混泥土路面的性能,在本工程道路车行道沥青路面中面层AC-16沥青混凝土及下面层AC-25沥青混凝土中加入抗车辙剂,抗车辙剂的掺量为沥青混合料的0.4%,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公斤。抗车辙剂的技术指标要求如下:表6-3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指标要求粒径≤4mm 密度1.0±0.1g/cm3软化点130℃熔融指数≥8g/10min聚合物含量≥80%②人行道黑灰色人行道透水砖20cm×10cm×6cm6cmM10水泥砂浆找平层3cm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15cm总厚度24cm6、无障碍设计本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无障碍盲道铺设位置一般距绿化带或行道树树穴0.25~0.3m,行进盲道宽度0.6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开。同时,路段人行道上不得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肢残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1:20的要求。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其中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20,三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12。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 。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分隔带处压低高度,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同时还设置音响设施,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过交叉口。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顺人行道行进方向坡度为1:20,行进盲道连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多,出入口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1:20,并在坡道上口设置提示盲道。人行道对应公交车站处设置提示盲道与轮椅坡道,方便视残者与肢残者候车、上下车。人行道上提示盲道与行进盲道连接,提示盲道设置在行进盲道转折处,并在候车站牌一侧设长度4m的提示盲道。轮椅坡道坡度1:20。7、附属工程①缘石、路边石预制中分带路缘石采用机制C35砼,路边石采用机制C25砼,人行道路缘石采用芝麻灰花岗岩。机制路缘石及路边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现象。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0.5cm,安装路缘石、路边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二)排水工程设计1、设计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50014-2006);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1998);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设计原则1)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2)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3)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4)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3、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排水工程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参照xx市xx区南渝连接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排水工程图(方案二)的说明,远期为至2020年。(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xx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污水按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85%)进行计算,规划人口按指标进行取值。(4)基本设计参数最大控制设计流速:Vmax=8m/s;最小控制流速:污水管道:Vmin=0.6m/s;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表6-4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 500~9000.70≥10000.75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5、雨水系统(1)雨水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①式进行计算:q=2806(1+0.803lgP)/(t+12.8P0.231)0.768(L/s·100m²)①暴雨重现期:道路排水系统P=3年,临时排水管P=1年;设计降雨历时:t=t1+m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min)折减系数:暗管m=2、明渠m=1.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ψ=0.75;汇水面积(F):道路两侧分地块计算(Ha);(2)道路雨水管道布置功能:道路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相邻地块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流量。 定线原则:雨水管线沿道路两侧布置,雨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包括人行道)路面及地块雨水收集的便利性。平面布置:雨水管布置于左右两侧人行道下,管道中心距路缘石1.5m。设计考虑道路污水管道主要排水出口为:道路全线雨水管道均顺道路坡向布置,终点段接上游道路雨水管道系统,道路汇水由检查井接入下游雨水管道系统。6、污水系统(1)污水量计算污水量按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以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为基础,参照xx市污水三级管网建设标准(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为420L/Cap·d)。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Ks×Kz×Qave(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Cap.d)Ks:雨水或地下水渗入量系数,本次设计取1.1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表6-5污水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 总变化系数Kz2.32.01.81.71.61.51.41.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A(l/s)水力计算按满宁公式:(m/s)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m2)——h﹤D/2水力半径:(m)Or:A=(π-θ+sinθcosθ)r2(m2)——h﹥D/2(m)n:管材粗糙系数,HDPE双壁波纹管取0.01,钢筋砼管取0.014。(2)污水管道布置功能:道路污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相邻地块及上游污水管道转输之污水流量。定线原则:污水管单侧布置于左侧人行道下,管道中心距路缘石3.0m。设计考虑道路污水管道主要排水出口为:道路全线污水管道均顺道路坡向布置,终点段接上游道路污水管道系统,道路汇水由终点处检查井排入已建污水管道系统。7、管材 本次设计排水管道材质应政府要求改为市政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具体应以国家及当地政府、政策文件为准,若不满足条件,请业主及时提出协商解决。施工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三)给水、燃气工程设计1、设计标准A、给水工程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5)《城市供水条例》;B、燃气工程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版);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5)《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2、设计方案 根据业主意见,本项目给水和燃气管道只预留通道,具体分别由供水和燃气公司实施,仅在道路交叉口预留过街通道,套管大小为DN600,套管材质为Ⅱ级钢筋混凝土管,埋深为1.0m。(四)电力浅沟工程1、设计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4)《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05);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设计方案1)电力浅沟沿道路纵向两侧布置,路口采用电力排管连接。电力浅沟采用1000×1000预制U型槽,电缆沟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2)电力浅沟盖板要求铺压模砼,每隔10m设可提盖板2m(4块),在转角处盖板能揭开。活动盖板与人行道砖齐平。3)电力过路管采用炭素纤维护套管,埋深1.0m管缝用中沙填充,埋深不足1.0m处需采用200号中沙混凝土包封,埋深不足0.7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包封。4)电力浅沟排水:采用泄水口渗透并每隔一个雨水井或道路变坡处检查井加深处设一根排水管(PVC100)将积水排入就近雨水井内或道路边坡外低洼处,管口设箅子防止小动物爬入。5)所有检查井采用800重型专用双层铸铁井盖。 6)浅井、排管接地完成后,且接地电阻测试合格并经监理验收后方能回填。排管边距井边应不小于20cm。7)排管、浅沟基底承载力:120KPa。(五)照明工程1、设计标准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2)《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2、设计方案1)本工程道路照明电源由城市电网提供,配电箱内设置直读式电度表,以便于计度收费,该电度表由供电部门安装。配电箱安装在人行道内,(或其它适当位置)。2)配电线路:路灯照明配电线路采用全塑料铜芯电力电缆直埋方式,埋置深度为0.7m。穿越车道等情况时,须穿金属管保护。采用五芯(带PE)电力电缆,尽量沿绿化带敷设(直埋),办便于施工及运行,有的地方需设人孔井。3)照明控制:照明电源由照明配电箱提供,并预留回路,由照明配电箱自控(时间路灯控制仪)或手动控制路灯起,闭;远期安装路灯处专制的遥控仪进行遥控遥测。整个区域内的路段过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每路照明回路均设短路及过载保护。4) 防雷与接地:本工程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联在一起,形成联合接地体,其工频实测接地电阻<4欧姆,沿直埋电缆敷设一根ф10镀锌元钢。配电箱电源引入处设置重复接地装置,配电箱金属外壳须可靠接地,由此引出保护接地线(PE线);每个配电箱设置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4欧。施工时需注意做好金属灯杆的防雷接地,金属灯杆与沿直埋电缆敷设的ф10镀锌元钢连接。灯具灯杆及照明配电箱的金属外露部分均与保护线可靠连接。进出配电箱及灯杆的电缆金属带(金属铠装)须可靠接地。(六)通信工程1、设计标准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2、设计方案通讯排管材质PVC。位于车行道下通信管道埋深一般不小于0.7m(特殊地段不足0.7m时根据设计和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以保证管道安全要求和道路施工对通信管道强度的要求)。(七)绿化工程1、设计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绿化工程原则1)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2)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化基础。3)适地适树,以本地花木品种为主、以乔木为主、以栽植大苗为主,并适当补栽大树。 3、绿化工程主要内容主要沿道路建设带状绿化系统。4、植物选择与配置1)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适地适树,以乡土植物为主,要首先选用本地树种,适当选用外来优秀树种;植物多样性,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比例以达到7:2:1为宜;以满足生态功能要求为主,在重点景区和节点,适当地运用杉、松、桦、杨等当地特色树种、高档次的观赏植物,要广植地被及护坡植物;在防护林区,以生态林为主,辅以经济效益显著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经济林木、花果树种;植物种植配置方式灵活多样,行植、林植、丛植,做到多层次,高覆盖率,在重点景区节点要按设计进行。2)植物种类选择行道树种:大叶香樟、法桐、樟树、黄桷树、银杏、大叶女贞、水杉、小叶榕、三叶木等。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一、评价目的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所有要素的综合,环境作用人类,制约人类发展,同时人类的行为影响着环境。本项目的实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为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安全,把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作为研究的目的。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及执行标准(一)评价依据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3-93);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二)执行标准本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执行的标准详见下表所示:表8-1项目环境评价执行标准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名称及执行等级标准值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日均值0.15mg/m3;小时均值0.50mg/m3;TSP:日均值0.30mg/m3; (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日均值0.12mg/m3;小时均值0.24mg/m3PM10:日均值0.15mg/m3;2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pH:6.0~9.0;BOD5:≤4mg/L;CODCr≤20mg/L;DO:≥5.0mg/L;石油类:≤0.05mg/L;氨氮:≤1.0mg/L3声学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沥青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75mg/m3;5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pH:6.0~9.0;BOD5:≤300mg/L;CODCr≤500mg/L;SS:≤400mg/L;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三、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1、施工期主要污染物(1)废气①各类燃油动力机械施工作业时,会排出各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X、SO2、烟尘;②土石方装卸、散装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2)废水①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SS;②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主要污染物为SS;(3)噪声①土石方施工阶段: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 ②混凝土浇筑阶段: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辆)、振捣棒等。③结构施工阶段:地泵、汽车泵、混凝土搅拌车、电锯等。(4)固废①施工人员生活垃圾;②开挖土石方;③建筑垃圾;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废气①施工场地车辆、燃油机械尾气由于施工场地车辆和各种燃油机械比较集中,尾气排放源强相对较大,主要污染因子以CO、THC为主,为非连续间歇式排放。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施工场地较空旷,空气流通较好,因此项目施工场地车辆、燃油机械尾气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不大。②施工扬尘本项目施工粉状物料在运输、堆放等工序中将有扬尘产生,车辆运输过程也有道路扬尘产生,如果防护不当,特别是在风力较大时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将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基础开挖,平整土地,施工过程中扬尘对环境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施工现场扬尘尤其是在风力较大和干燥气候条件下较为严重。根据类比调查,施工场地上风向50m范围内PM10浓度约0.3mg/m3,施工工地内PM10浓度约为0.6~0.8mg/m3。下风向50m距离PM10浓度约为0.45~0.5mg/m3,100m距离PM10浓度约为0.35~0.38mg/m3,150m距离PM10浓度约为0.25~0.28mg/m3,一般至150m处能够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为了保护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本评价要求项目需采取以下措施:A、施工现场架设1.8米高墙,封闭施工现场,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封闭作业,以减少结构和装修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B、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对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及时清除,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避免产生扬尘对周边企业正常生活造成影响;C、由于道路和扬尘量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扬尘量越大,因此,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同时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尽量采用硬化路面并进行洒水抑尘;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对运输车辆现场设置洗车场,用水清洗车体和轮胎;自卸车、垃圾运输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运输车辆出场时必须封闭,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抛洒现象。D、施工过程中,高处施工产生的建筑渣土,不许向下倾倒,必须运送至地面;E、禁止在风天进行渣土堆放作业,建材、设施设备堆放地点相对集中,临时废弃土石堆场及时清运,堆场以毡布覆盖,裸露地面进行硬化和绿化,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时间;开挖出的土石方应加强围栏,表面用毡布覆盖,并及时将多余弃土外运;F、风速大于3m/s时应停止施工。G、使用商品混凝土。 另外,项目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篷布加盖措施,施工车辆运输路线选择尽量避绕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点。施工方在落实好上述扬尘防治措施后工程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③沥青烟本项目路面铺设采用改性沥青,但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沥青搅拌站,均使用商品沥青,沥青在专业搅拌站制成成品后,由专用运输车运至现场,立即铺设,约2~3小时后即固化可通车,液体沥青在施工现场停留时间较短,因此,产生地沥青烟很少,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性影响。综上所述,工程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具有随时间变化程度大,其影响只限于施工期,随建设期的结束而停止,不会产生累积的污染影响。工程在加强对扬尘排放源的管理,物料运输车辆采取洒水降尘、篷布遮盖等抑尘、降尘措施情况下,在加强防护措施之后,可以将工程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2)废水①施工废水工地施工废水为设备及车辆冲洗水等,该废水悬浮物浓度较高,pH值呈弱碱性,并带有少量的油污,类比同类工程,其浓度SS约2000~4000mg/L,石油类<10mg/L,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可循环使用。 本项目施工作业点较为集中,环评要求在临时作业场修建临时沉淀池、隔油池,设备冲洗水经隔油后进入临时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隔油或沉淀处理。施工废水经过12小时以上沉淀处理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SS可降至200mg/L以下,可循环使用,如用作道路、设备冲洗、环境绿化、防尘增湿等,禁止施工废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②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人员食宿均租用当地民房,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r350mg/L、BOD5200mg/L、NH3-N150mg/L、SS250mg/L。施工人员利用当地附近既有的环卫设施收集处理。(3)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的噪声,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阶段不同,噪声限值也不同。夜间除打桩阶段为禁止施工外,其它阶段限值为55dB,因此,应提倡文明施工,减少人为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有消声设备的施工机械,建立健全控制噪声的管理制度,对噪声进行监测,发现超标应及时、有效地采取控制措施。常见的控制措施有:消声、吸声、隔声和阻声。虽然施工噪声仅在施工期的土建施工阶段产生,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但由于噪声较强,且日夜连续工作,将会对周围声学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应予以重视,建议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①采用较先进的、噪声较小的施工设备,并加强维护和保养,以降低声源声级;②施工尽量在白天进行;③ 将有固定工作地点的施工机械应尽量设置在距居民区较远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封闭和隔声措施;施工场界噪声的控制应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4)固体废物基础工程:剩余土方应加强管理,运至城建管理部门指定的倾倒地点。主体工程和装饰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和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如水泥带、铁质弃料、木材弃料等)。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建筑废弃物临时堆场(树立标示牌)并进行防雨、防泄漏处理。施工生产的废料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等应集中堆放,定时清运到指定垃圾场,以免影响环境质量。为确保废弃物处置措施落实,建设单位或施工总承包单位在与建筑垃圾清运公司签订清运合同时,应要求承包公司提供废弃物去向的证明材料,严禁随意倾倒、填埋,造成二次污染。装修垃圾:一般有废砖头、砂、水泥及木屑等,会产生扬尘,因此不能随意倾倒,而应用编织袋包装后放在指定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生活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5)水土流失 施工过程中造成场地内土质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时应对临时堆土采取覆盖塑料布等措施,并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弃渣及时清运处置,弃土及时回填,施工道路硬化,做到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1、营运期主要污染物(1)废气①项目营运期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2)废水①项目营运期废水污染物主要为路面、桥面径流,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或出现事故等时,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3)噪声①营运期噪声污染主要源于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4)固废①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车轮携带的泥沙和车辆装载物品的撒落物,若不妥善处置,则会影响景观,污染空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1)废气工程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沿线运载颗粒物的各种货车在运输过程中因货物裸露产生的扬尘以及道路扬尘。本项目实施后,车辆行驶激起的扬尘及排放的汽车尾气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CO、NO2 、THC和PM10。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成比例增加,与车辆的类型以及汽车运行的工况有关。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在道路附近种植多层次的绿化林带,并选用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吸附能力强的树种,以期达到吸附净化汽车尾气、扬尘的作用。推荐使用以下树种:银杏、夹竹桃、冬青、刺槐、龙柏、杉木等木本植物;扒地草、白茅和结缕草等草本植物。同时,道路管护部门在运营期应加强道路的维护,破损路面要及时修补,在刮风季节应及时洒水,保持道路平整、车辆正常行驶,从而减少大气污染。因此评价认为在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本项目营运期排放汽车尾气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2)废水营运期间对沿线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道路路面径流对水体的污染。在正常情况下,路面径流可接近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但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时,都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在遇降雨后,通过引自然纵横波将径流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入附近水体中。本项目营运后,路面、桥面雨水径流作为主要的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汽车尾气排放物、轮胎摩擦微粒、路面扬尘和滴油等随雨水流入河流,对水体造成污染。 营运期的污染源路面污水中污染物以COD和石油类为主。其浓度取决于降雨量和降雨时间、交通量及大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等多种因素,机性强,偶然性大,所以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很难得出一般规律和统一的测算方法采用。根据国内研究资料和评价资料统计,路面径流对水体的污染多发生在降雨初期随着降雨时间延长,路面径流中污染物含量降低,对水体的污染也随之减少,正常情况下路面雨污水排放对项目周边水体水质不会造成污染影响。(3)噪声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源于道路来往车辆噪声,为了将项目运营期对道路沿线建筑物的声环境质量降到最小的影响,本次评价提出如下防噪措施:①通过限制车速、设置减速和禁鸣标志来降低交通噪声对两侧的影响;②道路两侧应按照设计要求分别采取有效地绿化措施,种植高大乔木,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道路沿线粉尘浓度;(4)固废营运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行驶车辆轮胎携带的沙石泥土、意外撒落的运输货物等。道路清洁人员定期对道路进行清扫,将洒落于路面的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置。在道路的运营管理中产生的废弃灯泡由环卫部门收集,并定时运输至市政垃圾填埋场;绿化带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农药包装瓶(袋)属于危险废物,须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绿化带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化肥包装袋集中收集后外卖给废品收购站。 评价要求按照相关要求在道路沿线设置一定数量的市政垃圾桶,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暂存收集。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属于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只要项目在施工期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则各类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区域环境质量可以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建设单位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该项目建设可行。 第八章节能一、评价目的随着资源的不断匮乏,节能越来越重视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保证工程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相关部门根据《能源法》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定,本工程项目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二、项目节能措施在本工程设计过程中,根据各专业特点,积极稳妥地运用新技术,既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又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和实用性,使本工程设计更为节能、系统更加合理、优化。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1、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因地制宜,尽量就地取材,在材料采购、运输、储存、利用方面,要充分考虑采购费用、材料单价、需求数量及仓库保管费用之间的关系,使材料总费用最低;2、采用先进、科学、节能的施工工艺与方法;3、选择摩阻小、密封好的排水管材,不仅较少污水处理厂的提升能耗,同时可以改善水污染状况,保护环境;4、排水管道依道路和地势敷设,使管道内污水为重力流,无需中途加压输送;5、优化系统结构:尽量减少有色金属的用量,减少供电系统本身的能耗; 6、在进行设计时应提出多种符合标准要求的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节约能源的最佳方案;7、选取设备时尽量选择节能设备,如:低能耗的元器件,节能灯具等,建立较为合理的运行模式,如:照明的照度控制、照明时间控制等;8、积极推广绿色照明工程,科学、合理控制照明照度。如采用分段、分时控制照明亮度、调整功率、无功补偿、高精度稳压等方式降低电能消耗、延长灯具使用寿命;9、制定有效的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灯具清扫、光源更换及其他设施的维护,提高灯具和其他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寿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10、道路设计采取合理的参数,有效提高道路交通的通畅,减少道路堵塞,从而使车辆节约大量的燃油,大大降低能源消耗,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十章劳动安全措施一、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在本项目施工期间中,影响劳动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施工队伍素质低,不能按照正确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采用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施工工艺,该淘汰的施工设备仍然继续使用;建设施工单位没有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以致施工人员缺乏作业时必需的安全设施;建设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不力,对施工用危险品的运输、储存缺乏严格的管理,在有安全隐患的生产场地缺乏专人管理和必需的保护措施、警示标志。二、防护和监控措施对施工单位的选择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招标阶段就应将由于素质低下的施工队伍造成的安全隐患杜绝;项目业主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就劳动安全的有关条文及安全施工的资金投入明确,不满足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要求的施工单位决不与之签订合同;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拿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在有安全生产隐患的生产场地应设置保护措施,并设置警示标志;项目业主应定期对建设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对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施工单位清退出场,并按施工单位违约处理。三、施工安全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棚或其它隔离设施。施工现场的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设置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以防行人跌落。施工现场要有交通指示标志,交通频繁的交叉路口应设指挥。坑槽施工,要经常检查边壁土质稳固情况,发现裂缝、疏松或支撑移动,随时采取加固措施。要根据土质、沟深、水位、机械设备重等情况,确定堆放材料和机械设备距坑边距离。为了防止电器设备对人造成危害,施工中所有电器设备均应设置接地保护装置。机械和动力机的机座必须稳固,机械转动的危险部位要设安全防护网、罩。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起重作业。减少自然灾害损失。暴风雨前后检查工地临时设施、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现象,应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时,应立即排除。四、劳动卫生措施施工人员的生活饮用水取自自来水管网,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12-85),教育施工人员增强个人卫生和防病治病的意识,并注重饮食卫生。 发放工作服、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操作施工机械器声大于58dB(A)的施工人员还应发放耳塞,保护听力。根据工作性质、作业条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夏季施工作业应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工作的场所,应加强通风和防暑降温措施。五、预期效果及评价设计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治本”的指导思想出发,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预见,本工程在建设期及运营期能按照劳动安全要求,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第十一章工程建设管理本项目的各项具体工作由xxxxxxx建设指挥部作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招标制度、监理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等。本项目的核心目标是由合同界定的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投资目标。因此,建设管理的内容相应地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及协调各方关系等。一、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制度将本项目适当分解后,把确定的施工任务发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项目建设单位将委托有相应资格的招标代理单位进行招标和有相应资格的单位编制标底,选择质量号、信誉高、价格合理、工期适当、施工方案可行的单位施工,并及时将中标通知书送至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在本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实施建设监理制度。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审核中监理工程师编制的监理指导性文件,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的具体实施和操作的业务文件。三、质量控制 首先,制定保证质量的各种措施,对承接项目任务的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对设计质量的材料进行验收和控制,对设备进行预检控制,对有关方案进行审查。其次,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检查、设计的变更审核、质量事故的处理、质量和技术鉴证等进行控制,对出现违反质量规定的事件、容易形成质量隐患的做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最后建立实施质量日记、质量汇报会等制度以了解和掌握质量动态,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四、投资控制首先,进行风险预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熟悉项目设计图纸与设计要求,分析项目价格构成因素,事前分析费用最容易突破的环节,从而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其次,定期检查和对照费用支付情况,对项目费用超支和节约情况作出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完善信息制度,掌握国家调价范围和幅度。最后,审核信息制度。五、进度控制首先,编制和审核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审核项目阶段性进度计划,制定或审核材料供应采购计划,寻找出进度控制点,确定完成日期。其次,建立反映工程进展情况的日记,进行工程进度检查对比,对有关进度及时计量并进行鉴定,召开现场进度调协会等。最后,但实施进度的计划发生差异必须及时制定对策。制定保证不突破总工期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制定总工期突破后补救措施,然后调整其他计划,建立新的平衡。六、加强合同管理 本项目合同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以及与建设工程相关的其他合同。其他合同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担保合同、委托合同、承揽合同等。合同管理由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订立项目的规模和工期、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单项工程明确程度、合同的具体类型、使用条款等。七、协调项目的开发过程控制处理与水、电、通信、气、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问题。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地和各级职能部门配合,争取各部门的帮助,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八、竣工验收在接到施工单位的交工报告后,及时组织初验。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由xx区政府以及规划、建设、环保等其他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验收项目,签发竣工验收报告。 第十二章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及招投标方案一、项目进度计划(一)建设期工程建设期60个月,从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二)实施进度安排1、前期工作阶段项目征地、编制项目规划方案、可研报告编制及报批、完成立项审批、环评等;2、设计招标阶段根据计划逐步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完成施工图和主要材料招投标。3、施工阶段完成各项工程的施工。4、收尾阶段在完成主要工程之后,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环境绿化,最后达到竣工及验收的要求,以及进行最后的工程验收。 表12-1工程建设进度计划概略表建设内容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11~12月1~4月5~12月1~5月6~12月1~12月1~12月1~6月7~11月前期工作设计、招标道路、各类管网建设及其他配套工程收尾阶段 二、项目招投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第9号令,特制订本项目招标方案。(一)本项目招投标方案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8.30通过,2000.1.1起施行)2、国家计委([2001]9号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2001.6.18);3、四川省计委(川计政[2001]1024号),《四川省计委关于转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的通知》,(2001.8.15)。(二)招标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投标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3号令以及四川省有关工程招投标文件规定,本项目拟采用公开招标形式确定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招标信息发布公告及其它需公告的信息应按政府要求在指定的媒体上公开发布。(四)招标工作组织 由项目法人或项目法人授权单位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实施本项目的招标工作,招标代理机构须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完成编标、公告、资审、标书编制、评标等工作。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不得少于5家,参加投标的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不得少于3家。表12-2项目招投标事项和准表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招标方式备注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设计√√√监理√√√土建√√√设备√√√材料√√√安装√√√情况说明建设单位盖章年月日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的依据1、《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建标【2007】240号;2、《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第1册道路工程HGZ47-101-2007)》(建标[2007]163号);3、建设部《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5、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09);6、xx市《工程造价信息》;7、项目周边地区类似工程的建设投资指标;二、投资估算编制说明该项目是xxxxxxx道路管网建设工程,涉及xxxxxxx内的17条市政道路,整个项目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项目资金来源由xx区财政拨款,在5年内完成所有道路的建设。三、其他费用说明1、未考虑与其它市政工程交叉作业因素,未考虑红线外绿化带的工程量及费用。2、在建标[2007]164号《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的其它费用内容中,按川价发[2008]141号文件,增列审核工程预算(控制价或标底)费用。 3、预备费按照第一部分工程费用和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的5%计取。4、按建标[2007]164号《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计算其余费用,详见本报告《综合估算表》。四、工程投资估算本报告估算工程总投资费用为58745.59万元,其中:直接工程费用50156.15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85.38%;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792.02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9.86%;项目预备费2797.41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4.78%。项目投资费用分类汇总见下表: 表13-1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投资估算序号费用名称估算金额(万元)技术经济指标备注占总投资比例建筑工程其它费用合计单位工程量单位指标(元/单位)一第一部分工程费用50156.1650156.1585.38%1道路工程21607.8921607.89平米391646551.7236.78%2雨水工程4420.664420.66米181112440.877.53%3污水工程4709.334709.33米181112600.268.02%4给水工程543.33543.33米181113000.92%5燃气工程543.33543.33米181113000.92%4电力工程4310.964310.96米181112380.37.34%5交通工程3949.773949.77米181112180.876.72%6照明工程3777.883777.88米181112085.966.43%7通信工程3622.203622.2米1811120006.17%8绿化工程2670.802670.8平米485605504.55%二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92.025792.029.86%1土地费用000.00%2建设管理费1830.411830.413.12%2.1建设单位管理费576.51576.51财建〔2002〕394号文件0.98%2.2建设工程监理费1253.901253.90发改价格[2007]670号2.13%3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39.1639.160.07% 3.1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39.1639.16计价格[1999]1283号0.07%4勘察设计费2051.912051.913.49%4.1勘察费1801.121801.12计价格〔2002〕10号3.07%4.2设计费250.78250.78计价格〔2002〕10号0.43%5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31.831.8报告书编制和评估,计价格〔2002〕125号0.05%6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1003.121003.12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2%1.71%7工程保险费250.78250.78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0.5%0.43%8招投代理服务费4545计价格[2002]1980号0.08%9施工图审查费80.2580.25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0.16%0.14%10竣工结算审核费214.00214.00川价发〔2008〕141号0.36%11工程量清单编制费97.5597.55川价发〔2008〕141号0.17%12工程预算(招标控制价)审查费148.05148.05川价发(2008)141号0.25%三第三部分预备费2797.412797.414.76%1基本预备费2797.412797.41按照第一部分费用和第二部分费用之和的5%计取4.78%四建设期贷款利息00.00%五工程建设总投资58745.59平米3916461500100.00%1、本项目道路为xxxxxxx内的市政道路,为市政公用工程,无土地使用费。2、根据项目设计,给水和燃气工程只预留通道,具体分别由供水和燃气公司实施,仅在道路交叉口预留过街通道,套管大小为DN600,套管材质为Ⅱ级钢筋混凝土管,埋深为1.0m。,因此该部分投资估算相对较低。 第十四章资金筹措一、融资渠道该项目投资概算为58745.59万元(其中工程费50156.15万元),其来源为xx区财政拨款。二、筹资能力分析该项目属于xxxxxxx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路网工程的建设是事关民生、民意、民情的一件大事,是建设和谐xx、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提高xx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xx区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一环。该项目的实施是统筹区域发展,开展惠民行动的重要工作,有利于创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对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了解,该道路的修建在政策上是可行的,得到了xx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在确保资金已经落实后,同建设进度和投资使用计划相匹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对策一、主要风险因素1、投资风险本项目无论从总体规模、施工周期、施工条件、人工条件、人工成本、材料、运输等费用都存在不确定或不可预见因素;拟建工程建设费用难以精确估计。综上所述,本项目可能因工程超过预计值、工程费用增加导致总投资增加。2、融资风险本工程所需资金来源由xx市xx区财政拨款,如果受经济形式的变化、经济政策的调整等,都有可能影响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充足性和及时性。3、工程风险本项目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引发工程建设质量风险。4、社会风险本项目作为xxxxxxx内的重点建设项目,社会关注程度高,社会敏感性强。若本项目建设成功,则社会效益显著;但如果项目建设中出现违规操作或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影响。5、外部协作条件风险本项目涉及层面广泛,包含政府的计划、规划、财政、 国土等部门,以及使用单位、投资方、地勘、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等,牵扯面广,协调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很大,项目各相关方之间的协调失误和拖延,都有可能造成项目的延误或损失。此外项目建设的外部配套设施(如供电、供水、道路等〉,需要由所在区财政配套,若设施和配套政策不能如期到位,可能造成项目施工无法进行。二、风险评估1、评估方法按照风险损失的大小和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将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一般性风险、较大风险、严重性风险和灾难性风险〕,针对每一风险因素,拟定分析方法评估其风险程度。2、风险估计本项目的风险程度估计如下表所示表15-1项目风险程度估计表序号风险因数名称风险程度说明灾难性严重性较大一般性1投资风险①工程量√②材料价格√③工程费用√2融资风险①资金可靠性√②资金充裕性√3工程风险①工程地质√②水文地质√③周边环境影响√4社会风险①安全事故√②违规事件√5外部协调风险①水电配套√ ②交通运输条件配套√三、防范或降低风险对策1、投资风险对策针对项目总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将进行详细调查和精确估算,降低不确定因素;在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等环节,应增强成本意识,力争降低成本费用;此外,还应尽量向各级政府税费优惠政策。2、融资风险对策针对项目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充足性和及时性的风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建设工期进行周密的安排,协调好工程进度。与财务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力保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3、工程风险对策针对项目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周边建筑情况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情况,项目建设中应尽力做好勘探工作,避免出现工程风险损失。4、社会风险对策为杜绝因项目建设出现负面影响,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特别注意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5、外部协作风险对策 针对项目协作难度大、外部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常不确定的特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各相关方的协调联络体系,加强沟通;通过协议、责任书等形式明确各方责任,力争外部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及时到位,杜绝推诿、拖延现象出现。作为基础设施贷款建设项目,存在的风险主要方面是资金到位风险、项目工期风险、还贷资金来源风险。 第十六章社会效益评价一、社会影响分析1、改善xxxxxxx交通环境,完善快速交通干线网xxxxxxx是xx市xx区重点打造的城市新区,为了搞好xxxxxxx的建设,有利于区内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实施,其中最重要和首要的是以区内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骨干路网的建设不仅将极大改善区域交通状况,还将带动公共交通、供水、排水、防洪、电力供应、煤气供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消防等城市基础的完善。因此市政路网是城市改造和城市新区建设中基础性的工作。项目建设将极大优化片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为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房地产业、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的发展环境,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区域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促进道路沿线的土地和房产开发,实现组团发展战略xxxxxxx已经进行了布局规划,项目建设所形成的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将有助于加快新区布局规划的实现,对引导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道路建设带动了通讯等各种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附近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加快。3、扩大投资与消费,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本项目是xxxxxxx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新区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GDP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1)项目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在xx区的经济发展中,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项目对xxxxxxx发展的促进作用。本项目的建设将①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增强区域的竞争力;②提高xxxxxxx区交通联通性、便捷性,增强对国内外资本的吸引力;③进一步提升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二、负面影响与对策1、负面影响社会的负面影响施工期内对周边自然环境有一定影响。2、减少负面影响的对策(1)线路的平面设计尽可能沿路而展布,避让人口居住的稠密区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区,以减少房屋拆迁和企事业单位搬迁;(2)做好路基排水设计,对道路两侧进行园林绿化,沿线按照规划建设附属设施,使项目投入使用后,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正面影响;(3)项目施工中,按规范采取防尘措施,对固定废弃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噪音、大气和水环境污染;(4)绿化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对破坏的绿地要给予尽量恢复,使道路建成后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城市视觉景观效果。三、项目与所在地相互适应性分析1、相关利益群体 根据对项目的初步评估,本项目的基本利益主体有即各级政府(组织)、当地民众和项目区域外居民。2、利益群体对本项目建设和运营态度本道路将会对未来xxxxxxx内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输改善、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将使xxxxxxx的道路交通状况得以改善,环境得以美化。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会得到当地居民的积极支持,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适应项目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3、社会效益评价项目直接影响区为涉及本道路周边的片区;间接影响区域为整个xxxxxxx及附近周边区域。本项目实施后,将提高道路周边片区的路网密度,由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极其显著:有利于改善区域内道路交通状况,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施工和运营中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但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都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条件适应项目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社会风险很小。四、经济效益评价1、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xxxxxxx的交通条件,带动xxxxxxx的开发,服务新区内各个地块的需要;完善xxxxxxx的基础建设;搭建良好的投资平台,有利于区域招商引资的开展,促进就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2、随着xxxxxxx路网结构的建成,以及道路周边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齐备,xxxxxxx的辐射力将大大增强,有利于吸引外资、搞活经济,增加劳动者收入。 第十七章结论一、结论xxxxxxx道路管网工程是为了改善投资硬环境,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以更有效地吸引资金和项目(企业)。该项目的建设将加快xxxxxxx的建设速度,快速推进xx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xx市和高评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建设内容和规模合理,工程设计建设方案较为科学,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可行。项目受益群体广泛、支持者众多、适应性好、风险度极小。因此,从经济和社会评价的角度综合评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项目是可行的。建议尽快批准本项目建设。二、建议1、加强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的有关程序报批。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优化设计方案,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2、建设条件基本具备。项目用地及外部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政策支持条件较好。建设单位应积极主动与金融部门汇报协调,尽早争取银行贷款,促使工程开工条件尽快形成。3、本项目是xxxxxxx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环境保护,严格禁止具有污染的企业进驻该项目周边,在企业运营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4、政策保障与财政支持。按照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针,xx区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建设扶持政策,从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上支持项目建设。同时,要大力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把项目建设的政策性、公益性目标与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5、强化责任与考核激励。xx区政府要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具体抓这项工作,要建立责任制和考核奖励办法。在建的项目要有建设进度计划安排和对职能部门和责任人的考核奖励措施,以督促职能部门更进一步抓好项目的建设工作。6、本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招商引资,因此政府要加强招商力度,通过招商,引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本区域。加强意向入驻企业的了解、考察、考核和监管,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使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成长快,发展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