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3 MB
  • 2022-04-22 11:22:45 发布

罗家寨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8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罗家寨土地整理项目1.1项目批复及调整情况2010年3月,XXXX侗族自治县土地开发中心向XXXX国土资源厅提交《XXXX侗族自治县XXXX镇罗家寨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省国土资源厅同意该项目立项。同时为保证项目区的完整性,对原项目区边界进行适度调整,扣除部分不动工面积和水田,项目区总面积由《可研报告》的708.08公顷调整为481.41公顷,建设规模由《可研报告》的580.64公顷调整为371.91公顷。调出部分主要涉及庆寨村,大部分为水田,在《可研报告》中,规划内容主要为改造田间道9条共计8.1公里,新建灌溉沟渠4条共计7.7公里,新建生产路4条共计1.9公里,新建拦河坝3座。1.2项目基本特性1.2.1项目类型土地整理1.2.2项目性质省级项目1.2.3资金来源本项目为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整合投资。其中争取省级财政投资872.06万元,地区级财政投资208.66万元,县级财政投资290.06万元,总投资1370.78万元。1.2.4项目区范围项目位于XXXX侗族自治县XXXX镇罗家寨、庆寨、雨露和塘合村,距XXXX镇政府驻地15公里,距XXXX侗族自治县县城18公里,东至蚂蝗塘水库、西邻上炉冲、南抵张板滩、北接汪家溪,东经109°3′32.04″~109°6′6.69″,北纬27°20′5.01″~27°22′18.82″,土地总面积481.41公顷。1.2.5项目规模a)项目建设规模87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81.41公顷,扣除不动工的果园、其他园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水库水面、坑塘水面、农村居民点、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等共计109.50公顷,实际建设规模371.91公顷。b)项目投资规模本项目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他工程组成。预算总投资1370.78万元(省级872.06万元、地区208.66万元、县级290.06万元),亩均投资2457.19元(总投资/建设规模),其中工程施工费1196.36万元(省级761.10万元、地区182.11万元、县级253.15万元),占总投资的87.28%;其它费用147.54万元(省级93.86万元、地区22.46万元、县级31.22万元),占总投资的10.76%;不可预见费26.88万元(省级17.10万元、地区4.09万元、县级5.69万元),占总投资的1.96%。省级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改造一级田间道除外)和其他工程。地区、县级投资资金主要用于田间道路工程中的改造一级田间道,其中地区投资资金主要用于GTⅠ-01和GTⅠ-02的改造,县级投资资金主要用于GTⅠ-03、GTⅠ-04、GTⅠ-05、GTⅠ-06和GTⅠ-07的改造。省级资金投资单项工程详见表1.2.7项目工程特性表。表1.2.5-1项目预算总表单位: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预算金额各项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1﹞﹝2﹞﹝3﹞一工程施工费1196.3687.28三其他费用147.5410.76四不可预见费26.881.96合计1370.78100.00表1.2.5-2项目省级投资预算总表单位: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预算金额各项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1﹞﹝2﹞﹝3﹞一工程施工费761.1087.28二其他费用93.8610.76三不可预见费17.101.96小计872.06100.00表1.2.5-3项目地区级投资预算总表单位: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预算金额各项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1﹞﹝2﹞﹝3﹞一工程施工费182.1187.28二其他费用22.4610.7687 三不可预见费4.091.96小计208.66100.00表1.2.5-4项目县级投资预算总表单位: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预算金额各项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1﹞﹝2﹞﹝3﹞一工程施工费253.1587.28二其他费用31.2210.76三不可预见费5.691.96小计290.06100.001.2.6项目工期项目建设工期9个月,自2011年8月开始动工,至2012年4月完工。1.2.7新增耕地率项目区建设规模371.91公顷,预计可新增耕地12.47公顷,新增耕地率3.35%。表1.2.7项目工程特性表项目单位值备注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总面积公顷481.41 建设规模公顷371.91 新增耕地公顷12.47 新增耕地率 3.35% 项目类型 土地整理 项目性质 省级项目 地貌 属丘陵浅切割侵蚀—溶蚀地貌 主要出露岩石 寒武系泥质白云岩 土壤 红黄壤 主要工程内容省级投资土地平整工程10-20度其他草地开发公顷3.43 小于10度其他草地开发公顷10.33 新建浆砌石田坎米116 冷烂田归并公顷13.45 农田水利工程35立方米圆形蓄水池(含沉沙池、引排水沟渠)个28 120立方米蓄水池(含沉沙池)个3 改造灌溉渠条9 米16773 扩建灌溉渠条4 米3012 87 新建灌溉渠条16 米8406 新建挡土墙条2 米117 新建排水沟条25 米2229 改造堰座4 清淤山塘座1 改造山塘挡水坝座1 表1.2.7项目工程特性表(续表)项目单位值备注主要工程内容地区投资道路工程改造一级田间道条2GTⅠ-02、GTⅠ-02、米8053县级投资道路工程改造一级田间道条5GTⅠ-03、GTⅠ-04、GTⅠ-05、GTⅠ-06、GTⅠ-07米10964投资估算及效益总投资万元1370.78其中省级投资842.06万元、地区投资208.66万元、县级投资290.06万元亩均投资元/亩2457.19年效益前10年万元/年171.03 后10年万元/年185.32 投资回收期年8-9年 工程施工期 2011年8月-2012年4月 87 2项目概况2.1XXXX侗族自治县概况XXXX侗族自治县位于XXXX铜仁地区东南部。政区面积515.9平方公里,东、南临湖南省新晃县,西与本省黔东南州镇远县、岑巩县相连,北靠本区万山特区和铜仁市。现辖4个乡镇、2个乡、9个居民委员会、84个村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平溪镇。民族有侗、汉、苗、土家、回、壮、布依等。XXXX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与湘西丘陵连接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势多为低山丘陵,东北部和西南边缘地带有低高山镶嵌,是XXXX地势高差最小的县。地貌类型多为中切割低山和部分浅切割低山丘陵盆地。山地、丘陵和山间平坝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5.4%、52.2%和22.4%,是我省丘陵分布最多的县。最高点在西南部新店乡尖坡山,海拔高986米,最低点在东部舞阳河出县境处张板滩,海拔高程380米。岩溶剥蚀面上红色粘土丘陵起伏平缓地势开阔。流经县城的舞阳河是黔东著名大河,具有灌溉和旅游之利。XXXX县水力、矿产、生物、旅游及热量资源丰富,是我省资源禀赋较好的县之一。87 XXXX是铜仁地区乃至全省的工业重镇。近年来,XXXX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依托交通、电力、区位等优势,走“兴工、活商、强农”的路子,着力构建“四化三园”(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商贸园、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框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走工业兴县的道路。全县共建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户。建成了大龙、卓岭、三家桥三个工业园区,形成了电力、冶炼、化工、建材、制药、酿造、机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体系。随着大量企业的落户,XXXX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迈进,农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农业方面,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现已初步形成杂交稻制种、瘦肉型猪、柑桔、大板栗、柿子、茶叶、油茶、苗圃基地。工业方面,已形成了电力、建材、化工、冶炼、机械、机修、五金、服装、酿造、食品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所交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40%左右。XXXX素有“黔东门户”之称,为XXXX的东大门,是贵州“东联”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是中南与西南的交通结合部。境内交通:⑴铁路:XXXX是铜仁地区最早通铁路的县,湘黔铁路复线穿境而过,XXXX火车站是二级客运站,也是成都铁路局与广州铁路局之间的拆返段,大龙货运站是湘黔铁路贵州段的三大货站之一,年货物吞吐量达150万吨以上,承接了毗邻三省五地十七个县(市)货物吞吐任务,使XXXX成为黔东、湘西的物资集散地。⑵公路:320国道、201省道穿境而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与320国道并行的境内高速公路、201省道高等级公路在2002年已投入营运,玉三高速公路已于2006年3月20日建成通车。2.2XXXX镇简介87 XXXX镇位于县域东北,与湖南省新晃县毗邻,距县城37公里,全镇总面积15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88公顷,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2.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65%。地理优势明显、特产丰富、气候宜人。201省道横贯全境,又是XXXX至新晃、XXXX至万山公路的咽喉要地,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该镇集贸市场商贾云集,是毗邻地区物流和商流的重要集散地。XXXX镇是XXXX的重要产粮区,同时盛产柑桔、板栗。全镇有学校23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小学毕业率99.6%,辍学率仅为0.2%,通过了省、地的“普九”复查和“普查”验收。有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12座,电视覆盖率达92%,有病床42张,各村均建立了医疗卫生室。目前,林果业、交通运输业、畜牧业、种养业、产品加工业和个体工商业已成为该镇的主要支柱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潜力较大。人均耕地0.9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2.3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位于XXXX侗族自治县XXXX镇罗家寨、雨露、庆寨和塘合村,罗家寨-雨露-庆寨、罗家寨-烂泥坑-石板田、罗家寨-上炉冲、雨露-黑岩坪通村路纵横贯穿项目区,交通方便,水资源充足,电力设施完善,黔东低山丘陵侵蚀-溶蚀地貌,地势平缓。耕作土壤以红黄泥土和红黄泥田为主,区内人均耕地0.9亩,生产运输较困难,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基本未发挥灌溉作用,现急需通过土地整理措施,进行平整土地,完善道路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综合效率。2.3.1自然条件2.3.1.1气象根据《XXXX侗族自治县综合农业区划》记载,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少酷暑,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16.6℃,年积温为6000-6060℃,年无霜期为296-300天。XXXX县1971—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1170.7mm,各月平均降水量如下表:表2.3.1-11971—2000年XXXX县平均各月降水概况表 月份项目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全年平均Rmm44.846.772.8121.2183.5175.1142.9118.781.995.157.330.71170.72.3.1.2水文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区内冷烂田随处可见地下水出露头(水井)。地下水对下游水田的补充灌溉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区有2条大的自然水沟。一条位于项目区西南面(命名为甘罗溪、甘家-罗家寨),枯水期流量为0.1m3/秒(2010年12月调查),其上有两条支流,一条起源于大宗坪,汇集8股泉水,在甘家流入甘罗溪,枯水期流量为0.005m3/秒(2010年12月调查);另一条源自烂泥坑(命名为甘坑溪、甘家-烂泥坑),汇集19股泉水,经彭家、黄鼓湾、禾汤平、学堂平、塘背溪,在甘家流入甘罗溪,87 枯水期流量为0.018m3/秒(2010年12月调查);一条起源于朱家寨寨脚(海拔423米)经汪家寨(海拔385米)流入项目区,在牛角垄(牛角垄上段枯水期流量为0.24m3/秒、称为人字形溪)汇一条小溪(黑岩坪-牛角垄、枯水期流量为0.01m3/秒)以后改称为露水溪,经河边寨(海拔313米左右)流入长江流域的舞阳河,露水溪枯水期径流量0.25m3/秒(2010年12月调查)。表2.3.1-2冷烂田地下水出露头流量调查表溪沟名称支流地下水出露头数量泉水流量概况甘罗溪大宗坪-甘家82010年12月份调查枯水期最小流量为0.4L/S、最大流量为0.9L/S,溪沟枯水期流量为5.2L/s烂泥坑-甘家192010年12月份调查枯水期最小流量为0.3L/S、最大流量为1.2L/S。溪沟枯水期流量为18L/s玉露溪牛角垄上段甘罗溪甘坑溪2.3.1.3地形地貌87 项目区属丘陵浅切割侵蚀—溶蚀地貌,北高南低,最高海拔409米(长冲垄水库),最低海拔320米(张板滩抚溪江河岸旁),相对高差89米,平均海拔355米左右。项目区地形地貌2.3.1.4地质项目区出露的岩石主要为寒武系泥质白云岩,其次有灰岩、白云质灰岩,是主要的土壤母质。项目区属岩溶中等富水区,岩溶发育强烈,受岩层及岩性控制明显。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其余为裂隙水,地下水露头有27处。出露岩石(极少,主要在黑岩坪片区)项目区地下水露头2.3.1.5土壤项目区自然土壤主要为红黄壤,耕作土壤以红黄泥土和红黄泥田为主,以及少量的冷烂田。红黄泥土,一般分布在丘陵的中上部,平均土体厚60—100厘米以上,土壤剖面A-P-B-C,耕作层15厘米左右,灰黄红色,pH6.5,有机质含量1.5%,质地为重壤-轻粘土;犁底层厚8-10厘米,浅灰黄色,有少量铁淀积,pH6.5,有机质含量1%,质地为重壤-轻粘土;淀积层厚40-60厘米以上,黄红色,有铁锰淀积,质地为重壤-轻粘土,pH值6.5,有机质含量1%;母质层多在60厘米以下,黄红色,pH6,有机质含量0.8%,质地为多砾石重壤土。耕作制度以玉米-油菜、蔬菜为主,玉米一般亩产300-350公斤,油菜75-100公斤,蔬菜1000-2000公斤。红黄泥田,为坡膀田,土层深厚,土壤剖面A-P-W-C,87 耕作层15厘米左右,灰黄色,有绣纹锈斑,pH7,有机质含量2%,质地为重壤-轻粘土;犁底层为灰黄红色,有绣纹锈斑,厚10厘米左右,pH7,有机质含量1.5%,质地为重壤-轻粘土;潴育层厚30厘米以上,黄红色,pH6.5,有机质含量0.8%左右,质地为重壤土;母质层多在50-60厘米以下,黄红色,pH6.5,有机质含量0.8%,质地为重壤土,有铁锰淀积。以水稻-油菜、蔬菜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为主,水稻一般亩产400-450公斤,油菜100-125公斤,蔬菜1500-2000公斤。冷烂田,地处槽谷或者分布在冲沟、水沟两侧地势低洼部分,或者处于地下水露头的地方,排水困难,地下水位高出田面,整个土体处于终年淹水的还原和分散状态,浮泥层厚40-80厘米,质地轻粘土,有机质含量2.5%,pH6.5,H2S反应中到强度,据当地群众的观察,水稻栽培季节冷烂田的水温比坡膀田低10℃左右,在冷水流出的地方甚至更低,在冷水和硫化物的作用下,水稻根系不能够下插,只能在泥土表面横向伸长,因此,容易倒伏;而且由于长期淹水,稻瘟病连年不同程度的发生,稻谷空癟率高,亩产一、两百斤,群众近年来多放弃了种植,成为丢荒地。项目区红黄壤自然剖面红黄泥土剖面冲田为冷烂田、膀田为红黄泥田冷烂田水稻黑根严重87 红黄泥田景观红黄泥土红黄泥田剖面2.3.1.6植被项目区自然植被为典型的亚热带樟栲林,目前以山茶树为主。项目区耕作制为一年两熟制为主,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玉米以及各种蔬菜等。果树分散栽培的有桃、李、梨等。项目区内的油菜87 分散栽培的果树茶树2.3.2社会经济条件2.3.2.1人口状况项目区涉及罗家寨村、雨露村、庆寨村、塘合村,四村人口分别为2214人、891人、1740人、891人,总计5736人。其中外出打工人数占劳动力的总数40%左右。表2.3.2项目区四村基本情况所在村总人口(人)总户数(户)耕地面积(公顷)人均耕地(公顷/人)罗家寨村2214237127.810.0577庆寨村1740430116.210.0668塘合村89122953.940.0605雨露村89121556.490.0634合计57361111354.440.06182.3.2.2经济发展水平项目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种养殖业、及外出务工。人均耕地为0.9亩,人均纯收入2100元左右。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灌溉设施少且老化,作用不明显,肥料以化肥为主,兼施农家肥。2.3.2.3科技发展水平项目区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推广率95%以上,油菜移栽90%以上,复合肥的推广率80%左右。有部分农业机械,集雨节水灌溉设施较少,缺乏合理的灌溉施肥技术。2.3.3农作物种植情况87 项目区以常规种植为主,土地经营规模小,未形成产业化、现代化格局。水田以种水稻-油菜、蔬菜一年两熟的耕作,旱地以种植玉米-油菜、蔬菜一年两熟为主,水田复种指数180%左右、旱地复种指数为200%。2.3.4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2.3.4.1交通设施项目区罗家寨村烂泥坑离铜玉公路1.8km。区内有一条从大屋至岩长乡级公路通过项目区北面。同时在建沪昆高速铁路横跨项目区西北部,在项目区内长约800米,涉及到土地整理的区域基本上以桥梁的形式通过项目区,对项目区土地整理及各类工程布设影响较小。通村组道路遍布项目区各个村寨,总长度约26公里。2009年11月可研阶段调查时通村组道路为素土路面,路面宽度为2.5米~4米,田间没有符合标准的生产路,当地群众在农忙季节一般有忙到夜晚的习惯,生产道路不便给当地农产品的运输造成很大困难,同时对群众人身安全也构成威胁,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2010年3月项目可研申报时通村道路改造投资费已列入投资估算,2010年4月当地交通部门也有对当地通村公路进行改造的计划,但资金不足,相应的改造标准较低,为整合各部门资金,避免项目重复投资、改善项目区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地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和交通部门通过协商,地区、县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用于修建路肩、边沟和路基,交通部门专项资金用于硬化道路面层,由于整合资金2010年6月就已到位,并于7月开始动工改造,目前已完成大部分的通村道路改造,该项目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于2010.年12月开始编制,则地区、县级预用于通村道路改造土地开发整理的专项资金纳入本次规划设计预算。87 项目区的农村道路2.3.4.2水利设施项目区溪沟内有溢流坝20座,大部分分布在雨露溪内和雨露溪上游(人字形溪沟),从上游至下游溢流坝名称分别为人字堰(灌溉肖家院、聂家、椿木湾、新屋、郝家冲六个组,同时也是牛角垄水库、郝家冲山塘水、桐木冲山塘补给源,牛角垄水库容量为10万方,郝家冲山塘容量为5700方,桐木冲山塘容量为6000方)、恶蛇塘、长堰、洪干堰、冷子堰、猫顾塘、黄龙塘、碾房堰、杨家堰、淍上堰、绿荫堰、洞圹堰、岩板堰,部分溢流坝年久失修已失去灌溉功能,溢流坝除人字堰采用沟灌外(沟渠总长度6484米,为石灰碎石浇筑结构,大部分已毁坏,渠断面尺寸为上宽0.6米、下宽0.5米、深0.4米,壁、底厚0.1米),其余溢流坝均为串灌(俗称田灌田)。长冲垄水库位于项目区北面,于1975年12月兴建,1976冬竣工,水坝坝顶高程为410米,正常高水位高程408.6米,死水位高程396.08米,总库容4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6万立方米,死水库容1.2万立方米,水库大坝至今完好,下游经过项目区的灌溉渠有13条(含支渠),总长度14.06公里,灌溉区域为长冲垄、雷公塘、王家冲、庙家冲、烂泥坑、灶湾片区,灌溉面积大约37.37公顷,数据出自《XXXX侗族自治县水利电力志》。灌溉渠为石灰碎石浇筑结构,大部分已损坏,只有烂泥坑山塘两侧沟渠保存较好(位置详见规划图)、长度共计291米;蚂蝗塘水库(山塘)位于项目区东北面,建于上世纪70年代,水坝坝顶高程为415米,正常水位高程413.4米,死水位高程410米,总库容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5万立方米,死水库容0.5万立方米,大坝至今完好,下游有两条灌溉渠,一条经过项目区,其中大坝至项目区大屋~岩长乡级公路段沟渠为混凝土结构,主要灌溉灌溉豆冲片区87 耕地,内宽为0.3米、内深为0.3米,壁厚、底厚0.1米;牛脚垄水库(山塘)位于项目区东部,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水坝坝顶高程为379米,正常水位高程376.5米,死水位高程372.9米,总库容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2万立方米,死水库容0.8万立方米。项目区可利用于集雨灌溉山塘有11座,总容量约5.2万立方米。零星分布少量蓄水池,无法满足旱地补充灌溉需求。小型提灌站随处可见(抽地下水),主要用于解决生活和水田灌溉用水。甘罗溪、甘坑溪(途经烂泥坑、甘家、罗家寨)贯穿项目区西部南北,其中甘坑溪上段(烂泥坑-----禾汤坪寨)为水泥空心砖砌体(内宽0.8、内深0.95米,壁厚0.4米),修建的目的是排水治理冷烂田,但对地下水和土壤性质研究不够,没有达到治理的目的,加之比降小,不利于淤泥的排除,淤泥淤积厚度为0.3米,排水不畅。长冲垄水库长堰恶蛇塘堰冷子堰猫顾堰人字堰87 人字堰灌溉渠洪干堰灌溉沟渠甘坑溪上段浆砌石排水沟(烂泥坑)长冲垄水库下游石灰碎石结构灌溉沟渠牛角垄水库项目区的小型提灌站87 87 表2.3.4-1改造灌溉渠现状特性表编号长度(m)矩形断面(m)梯形断面(m)沟渠材料利用状况灌溉面积(公顷)灌溉区域壁厚底厚渠宽渠深壁厚渠上宽渠下宽渠深底厚原壁厚改造灌溉渠-01918--0.30.3------土质可利用6.28长冲垄改造灌溉渠-021304----0.110.60.50.10.1石灰碎石结构可利用、混凝土沟壁毁坏严重37.37王家冲、石板田、苗家冲、学堂坪、炉冲、烂泥坑、灶湾改造灌溉渠-035810.10.10.30.4------石灰碎石结构可利用、混凝土沟壁毁坏严重13.99王家冲、石板田、苗家冲、学堂坪、炉冲改造灌溉渠-046040.10.10.30.4------石灰碎石结构可利用、混凝土沟壁毁坏严重9.61王家冲、苗家冲、学堂坪改造灌溉渠-05871--0.30.3------土质可利用4.41王家冲、炉冲改造灌溉渠-0622450.10.10.30.3------土质堵塞严重、已废弃5.58苗家冲、学堂坪改造灌溉渠-0737800.10.10.30.3------土质可利用、混凝土沟壁毁坏严重18.16烂泥坑、灶湾改造灌溉渠-083468----0.10.60.50.40.10.1石灰碎石结构可利用、混凝土沟壁毁坏严重,从汪家至河边寨段已多年不能灌溉30.2人字形、雨露溪改造灌溉渠-093002----0.10.60.50.40.10.1石灰碎石结构可利用混凝土沟壁毁坏严重23.12人字形、雨露溪表2.3.4-2项目区扩建沟渠现状表编号长度(m)断面尺寸沟渠材料灌溉面积(公顷)灌溉区域渠宽渠深底厚壁厚改建灌溉渠-0112560.30.30.10.1土质5.66雷公塘片区改建灌溉渠-027130.30.30.10.1有160米为混凝土,余下的为土质,混凝土部分工程设计时维持现状6.5烂泥坑、禾梨林改建灌溉渠-038740.30.30.10.1土质7.1甘家改建灌溉渠-041690.30.30.10.1土质4.26黑岩坪87 2.3.4.3电力设施动力线和照明线已覆盖项目区,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项目区中的电力线2.3.4.4其它有线电话及移动电话信号覆盖整个项目区。项目区中的电信线2.3.5土地利用现状2.3.5.1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81.41公顷,土地利用分类根据项目区二调现状分类(台账见附表),其中现状地物面积根据实测确定,零星地物面积在土地利用现状表中统计归并为其他林。项目区耕地299.41公顷(水田229.76公顷、旱地69.65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62.2%;园地42.79公顷(果园22.32公顷、其他果园20.47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8.89%;林地54.37公顷(有林地33.89公顷、灌木林地5.67公顷、其他林地14.81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1.28%;草地18.32公顷(其他草地),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81%;交通运输用地6.9公顷(农村道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4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75公顷(水库水面1.33公顷、坑塘水面1.65公顷、沟渠4.77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61%;87 其他土地42.51公顷(田坎),占项目区总面积的8.83%;城镇及工矿用地9.36公顷(农村居民点8.37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99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95%。详细见表2.3.5:表2.3.5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公顷一级地类名称二级级地类名称土地权属面积合计比重合计罗家寨村雨露村庆寨村塘合村名称编号面积比重面积比重面积比重面积比重耕地水田1199.8238.2050.448.8941.0465.9838.570.23229.7647.73旱地1348.6818.639.619.327.5412.123.826.9769.6514.47小计148.556.8360.0158.2148.5878.142.3277.2299.4162.2园地果园2116.696.395.595.4200.000.040.0722.324.64其他园地2317.416.662.872.780.190.3100.0020.474.25小计34.113.058.468.20.190.310.040.0742.798.89林地有林地3122.58.618.858.581.832.940.711.3033.897.04灌木林地323.371.292.142.080.060.100.10.185.671.18其他林地339.233.542.622.551.252.001.713.1214.813.06小计35.113.4413.6113.213.145.042.524.654.3711.28草地其他草地438.433.234.944.792.453.942.54.5618.323.81交通运输用地农村道路1042.350.902.132.071.272.041.152.106.91.4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水库水面11300.001.311.2700.000.020.041.330.28坑塘水面1140.970.370.420.4100.000.260.471.650.34沟渠.1172.280.872.282.210.010.020.20.364.770.99小计3.251.244.013.890.010.020.480.877.751.61其他土地田坎12321.988.418.638.376.4510.375.459.9442.518.83城镇及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2036.722.571.181.140.110.180.360.668.371.7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050.870.330.10.1200.0000.000.990.21小计7.592.91.31.260.110.180.360.669.361.95合计261.30100.00103.09100.0062.20100.0054.82100.00481.41100.003.5.2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81.41公顷,其中耕地299.41公顷、园地42.79公顷、林地36.58公顷、草地18.3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75公顷、其他土地42.51公顷、城镇及工矿用地9.36公顷,土地垦殖率70.64%,水田复种指数180%,旱地复种指数200%。87 2.3.5.3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项目区目前水田水稻一般亩产400-450公斤、亩产值1200-1350元(单价3元/公斤),油菜100-125公斤、亩产值600-750元(单价6元/公斤),蔬菜1500-2000公斤、亩产值1500-2000元(单价1元/公斤);旱地玉米一般亩产300-350公斤、亩产值360-420元(单价1.2元/公斤),蔬菜1000-2000公斤、亩产值1000-2000元,油菜75-100公斤、亩产值450-600元。87 3设计原则、依据、任务和思路3.1设计原则1)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及土地开发整理有关规定;2)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相关部门规划相衔接;3)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以解决群众基本需求为出发点,专家意见、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相结合;4)坚持工程和生物治理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5)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农业、生态高效农业相结合;7)因地制宜,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3.2设计依据与参考资料3.2.1设计依据1)《XXXX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XXXX土地整治条例》;3)《公路桥涵标准图》(JTGQB002-93);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1996);5)《防洪标准GB50201-94》;6)《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7)《雨水集蓄工程规范Sl267-2001》;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9)《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10)《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91》;11)《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3)XXXX企业标准《XXXX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黔Q85-86);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87 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6)XXXX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土地开发整理及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07】101号)。1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18)《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3.2.2参考资料1)国土资源部整理中心《土地整理工程设计》;2)《水土资源评价与节水灌溉规划》,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北京第二次印刷);3)《雨水集蓄工程技术》,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1999年3月北京第一次印刷);4)《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1998年1月北京第一次印刷);5)《旱作物地面灌溉节水技术》,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1999年6月北京第一次印刷)。6)《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手册》,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北京第一次印刷)。7)《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技术标准汇编》,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2003年9月北京第一次印刷)。3.3设计任务项目区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其它工程,各工程主要设计任务如下:冷烂田整理:在冷烂田相对集中的烂泥坑、塘冲垄和雨露溪,归并冷烂田田块面积共计13.45公顷。其他草地开发:开发其他草地13.76公顷,坡度10—20°的其他草地3.43公顷平整到10°,坡度小于10度的其他草地10.33公顷对表土进行翻耕。87 浆砌石田埂:修筑长116米长浆砌石田埂,恢复水田的生产功能。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加固堰(溢流坝)4座,改造灌溉渠9条长共计16773米,扩建灌溉渠4条长共计3012米,新建挡土墙2处长共计117米,新建灌溉渠16条长共计8406米,120立方米蓄水池3个,35立方米蓄水池28个,改造山塘挡水坝各1座,清淤山塘1座,新建排水沟25条长共计2229米。田间道路工程:改造一级田间道7条长共计19017米,扩建二级田间道22条长共计10020米;新建生产路50条共计29387米长;配套管涵135座,人行便桥6座。其他工程:在雨露溪和雨露溪上游(人字形溪沟)两侧扦插柳枝6870株,培肥土壤13.76公顷,修筑洗衣平台6座、标志牌1座。87 4工程布局4.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本项目的实施合法,条件具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利弊清楚,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有各级政府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积极参与,项目区干部群众普遍赞成。4.2基础分析4.2.1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由于项目区人畜饮水已经解决,此处只进行种植业水资源的平衡分析。4.2.1.1项目区可供水源分析1.天然降水仅就项目区而言,总面积481.41公顷(暂未计算区外集雨面积),根据XXXX县降雨资料,1971-2000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170.7mm,其中5-9月降雨量为702mm,根据:Pe=σP;Pe为有效降雨量,P为降雨量,σ为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取0.6。项目区5-9月的有效降雨量为421mm、可供水量为202.67万立方米;10-4月降雨量为469mm,σ取1,有效降雨量为47mm、可供水量为22.63万立方米,全年共计可供水量225.30万立方米。2.水库长冲垄、蚂蝗塘、牛角垄水库有效库容分别为36万立方米、5.5万立方米、6.2万立方米,共计可供水为47.7万立方米。3.项目区内的溪沟项目区内的甘罗溪、露水溪枯水期流量分别为0.1立方米/秒和0.25立方米/秒,年供水量共计1103.56万立方米(可供水量总量=365×24×60×60×0.35)。4.根据上面的分析,项目区可供水量总量为1376.56万立方米。供水量详情见表4.2.1-1。表4.2.1-1可供水量总汇表87 可供水来源可供水量(万立方米)5~9月天然雨202.6710~4月天然雨22.63长冲垄水库36蚂蝗塘水库5.5牛角垄水库6.2甘罗溪315.16雨露溪788.4合计1376.564.2.1.2项目区作物补充灌溉需水量项目区整理之后水田229.76公顷、旱地82.12公顷。项目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两季为主,复种指数为180%,旱地以种植玉米—油菜为主,复种指数为200%。项目区旱地作物补充灌溉主要考虑春旱、伏旱,水田主要考虑伏旱。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一季水稻灌水定额取300立方米/公顷,灌溉方式为浅湿灌,灌水次数为6次,玉米等旱田作物灌水定额春旱取30立方米/公顷,伏旱取60立方/公顷、灌水方式为注水灌、灌水次数为2次。补充灌溉用水量见表4.2.1-2。经计算,合计需水量为43.94万立方米。表4.2.1-2作物灌水方式及灌溉定额作物种植制度复种指数种植面积(公顷)单次灌水定额(立方米/公顷)灌溉次数补充灌溉需水量(立方米)水稻+油菜1.8水稻229.76水稻3006413568油菜183.81油菜30211028.48玉米+油菜2玉米82.12水稻6029854.4油菜82.12油菜3024927.2合计439378.084.2.1.3项目区水资源平衡根据上面分析,项目区水资源供大于需,种植业发展用水是充足的,但部分旱地以及开发利用的其他草地地势较高,库、塘、沟水很难利用,需要建设部分集雨节水灌溉设施。87 4.2.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项目区的新增耕地来源主要是开发项目区的其他草地(归并冷烂田田块没有大于1米的田坎),除开因水土保持等原因不宜开垦的其他草地外,项目区可开垦其他草地面积13.76公顷。新建、改扩建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工程占地面积1.29公顷,整理后实际可新增耕地12.47公顷,新增耕地系数3.35%。新增耕地来源位置详见规划图,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图对应的台账统计情况见附表5。表4.2.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表单位:公顷名称总计新增耕地来源其他草地开发13.76基础设施(新增)道路1.21水利0.08合计1.29新增耕地12.47项目区建设规模371.91新增耕地率3.35%4.2.3土地利用问题分析(1)项目区土地利用主要限制因素从土地利用现状表可以看出,项目区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由于农田设施建设滞后,农田生态环境不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农业生产仍为粗放式经营。土壤贫瘠,肥力较低,使得作物产量不高。耕地中灌排条件差,因此耕地质量和农田设施亟待提高。1)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缺乏完善的排灌与集雨设施,多雨季节土壤积水严重,少雨季节又常有旱情,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2)项目区内田间道路系统不完善,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3)部分田土块较小、坡度较大,耕作层较浅,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利于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的发展。4)项目区内冷烂田面积较大,土地产出率低。5)项目区土壤质地过于粘重,耕性差。(2)主要对策87 1)结合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调整冷烂田种植结构,在整治区的冷烂田内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冷烂田产业结构调整后,预测每亩冷烂田可产2000~3000斤莲藕,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生物多样性,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条件。2)归并小田土块,减少田土埂占地面积,开发项目区内的零星和连片荒草地,增加耕地面积。3)完善排灌与道路系统,将串灌田改造为沟灌田,提高和完善田间道和生产路质量等级,已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能力的目的,确保农民增产增收。4)整理后,建议当地群众在耕作时多秸秆还田,以改良土壤质地。87 4.2.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整理前,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81.41公顷,其中耕地299.41公顷、园地42.79公顷、林地54.37公顷、草地18.3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75公顷、其他土地42.51公顷、城镇及工矿用地9.36公顷,土地垦殖率70.64%。土地整理后,耕地增加12.47公顷,草地减少13.7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增加1.2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增加0.08公顷,其他土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保持不变。具体如表4.2.4所示。表4.2.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公顷一级地类名称二级级地类名称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后增减名称编号面积比例面积比例耕地水田11229.7647.73229.7647.730.00旱地1369.6514.4782.1217.0612.47小计299.4162.20311.8864.7912.47园地果园2122.324.6422.324.640.00其他园地2320.474.2520.474.250.00小计42.798.8942.798.890.00林地有林地3133.897.0433.897.040.00灌木林地325.671.185.671.180.00其他林地3314.813.0614.813.060.00小计54.3711.2854.3711.280.00草地其他草地4318.323.814.560.95-13.76交通运输用地农村道路1046.901.438.111.681.2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水库水面1131.330.281.330.280.00坑塘水面1141.650.341.650.340.00沟渠.1174.770.994.851.010.08小计7.751.617.831.630.08其他土地田坎12342.518.8342.518.830.00城镇及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2038.371.748.371.740.00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050.990.210.990.210.00小计9.361.959.361.950.00合计481.41100.00481.41100.000.0087 4.2.5土地适宜性评价参考《XXXX土地资源研究汇编》、《XXXX农用地分等定级》和《XXXX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等资料,根据项目区实际,土地适宜性评价过程如后所示:表4.2.5-1项目区土壤测定资料土壤编号利用类型海拔土壤层次(㎝)pH质地交通有机质(%)水源保障1旱地3540-157重壤-轻粘一般1.540%保证旱地15-306.5重壤-轻粘1旱地30-606.5重壤-轻粘1旱地>606多砾石重壤0.8表4.2.5-2项目区土壤测定资料土壤编号利用类型海拔(米)土壤层次(㎝)pH质地交通有机质(%)灌水状况排水状况2水田3770-157重壤-轻粘较好260%保障60%保障水田15-307重壤-轻粘1.5水田30-606.5重壤0.8水田>606.5重壤0.83冷烂田3560-156.5轻粘较好2.570%保障无保障冷烂田15-406.5轻粘1.5冷烂田40-606轻粘1表4.2.5-3耕地(旱地)的适宜性评价系统分值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因素5因素6因素7因素8因素9剖面构型表土质地有效土层厚度(cm)有机质含量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土壤pH值水源保障交通情况100壤/粘/壤壤土≥100≥4%<2°<2%6.5-7.5完全保证好90通体壤壤/砂/壤 60-1003%---4%2°-6°2%-10%5.5-6.57.5-8.0  80砂/粘/粘壤/粘/粘粘土 2%---3%   80%保证较好70粘/砂/粘通体粘砂土 1%---2% 10%-25%5.0-5.58.0-9.0  60砂/粘/砂壤/砂/砂 30-60<1%6°-15°  60%保证一般50粘/砂/砂通体砂砾质土   ≥25%4.5-5.0  40通体砾      40%保证不好30    15°-25°    20  <30   <4.5  10    ≥25°    权重0.040.050.30.080.20.080.060.150.0487 表4.2.5-4耕地(水田)的适宜性评价系统分值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因素5因素6因素7因素8剖面构型表土质地有效土层厚度(cm)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排水保障灌水保障交通情况100壤/粘/壤壤土≥100≥4%6.5-7.5完全保证完全保证好90通体壤壤/砂/壤 60-1003%---4%5.5-6.57.5-8.0   80砂/粘/粘壤/粘/粘粘土 2%---3% 80%保证80%保证较好70粘/砂/粘通体粘砂土 1%---2%5.0-5.58.0-9.0   60砂/粘/砂壤/砂/砂 30-60<1% 60%保证60%保证一般50粘/砂/砂通体砂砾质土  4.5-5.0   40通体砾    40%保证40%保证不好30        20  <30 <4.5   10        权重0.050.060.30.150.060.150.150.08表4.2.5-5项目区旱地基本性态土壤编号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因素5因素6因素7因素8因素91(旱地)剖面构型表土质地有效土层厚度(cm)有机质含量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土壤pH值水源保障交通情况通体壤重壤—轻粘>601.50%15°<2%740%保障一般表4.2.5-6项目区水田基本形态土样编号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因素5因素6因素7因素8剖面构型表土质地有效土层厚度(cm)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灌水保障排水保障交通情况2(水田)通体壤重壤>602%760%保障60%保障一般3(冷烂田)通体轻粘轻粘602.50%6.570%保障无保障一般表4.2.5-7土壤评价分值土样编号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因素5因素6因素7因素8因素9综合分值剖面构型表土质地有效土层厚度(cm)有机质含量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土壤pH值水源保障交通情况1(旱地)3.64.5275.6108662.473.187 表4.2.5-8土壤评价分值土样编号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因素5因素6因素7因素8综合分值剖面构型表土质地有效土层厚度(cm)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灌水保障排水保障交通情况2(水田)4.5627126994.878.33(冷烂田田)3.54.82712610.504.868.6表4.2.5-9适宜等级划分标准适宜等级S1S2S3N水田﹥8080-7070-57﹤57旱地﹥8787-7676-61﹤61根据上表,项目区的旱地处于S3级,水田处于S2级,冷烂田处于S3级,应当进行整理。所以通过以下措施增加土壤适宜性:1、通过土地平整等措施,项目区耕作层由原来的15cm左右提高到18cm左右。2、完善田间道路和灌排系统,进一步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3、在上述工程措施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小季多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质地。4.2.6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项目区农村居住条件项目约有40%的劳动力人口在外打工。在外打工者积累的财富主要用于改善居住条件和提高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项目区30%的家庭住上了小洋楼,居住环境优越!87 项目区的小洋楼2)项目区生态环境项目区紧接舞阳河,区内溪沟贯穿项目区南北,溪沟内分布着面积大小不一的生物岛和小瀑布。在项目区内的山丘上有成片的果园,主要种植板栗、柑橘。茶树是当地最常见的树种,秋天白色的茶花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项目区溪沟内的生物岛87 项目区溪沟内的瀑布项目区外的舞阳河3)项目区耕地质量项目区农业气候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各种喜温作物、中温作物、喜凉作物等,一年两熟,未见土壤污染源,交通条件好,经计算,整理后项目区黄泥水田和冷烂田的质量得分分别为82.9和74.7,旱地质量得分分别为78.4,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肥土壤,可培育多宜性的土地构型,适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表4.2.6耕地质量评价结果表类型整理前整理后分值提高提高百分比水田水田78.382.94.65.87%冷烂田68.674.76.18.89%旱地73.178.45.37.25%2)农业结构调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项目区的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土地整理总体定位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87 加快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探索新路,结合XXXX侗族自治县和大龙经济技术开发区集镇建设,项目区应着重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外向型农业和规模化农业发展步伐,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配备节水与集雨灌溉措施、微灌配方施肥系统,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建设多宜性的土地构型的培育基础,通过后期配肥等措施逐步提高土地的适宜性,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将项目区建设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结合市场发展前景以及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要求,项目区应实时调整农业结构,现对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建议:1、项目区旱地主要分布在山丘上,大部分在15度以下,水源涵养不足建议栽种玉米、油菜及其他经济作物。2、项目区冷烂田主要分布在溪沟两侧,根据项目区的实际社会经济状况和条件,建议种植水生作物藕。藕又称莲藕,属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肥大,有节,中间有一些管状小孔,折断后有丝相连。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3、水源较好、地势相对平缓、连片的水田:建议以栽种水稻和有机、无公害蔬菜为主。有机、无公害蔬菜品种的选择以市场需求和价格等进行适时调节。有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在项目区有如下优势:a)项目区水田土壤肥沃,水源好,土地整理后,基础设施完善。b)项目区水田建设为有机、无公害蔬菜基地后,销售渠道有保障。项目区蔬菜可销售到XXXX县、大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铜仁市,也可以利用发达的铁路运输路线销往湖南怀化及省会贵阳。c)项目区具有种植蔬菜习惯和技术基础。4、水源相较对差水田:建议栽种一季水稻和油菜或其他旱田作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栽种部分蔬菜。3)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整理,完善项目区的基础设施、生态防护工程,引导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87 4.3工程布局4.3.1.土地利用布局根据项目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布局为:在流经项目区的两条溪沟旁布局为水田,采用稻—油(菜)两季的种植制度,其中冷烂田以种植莲藕为主;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布局为旱地,种植玉米油菜(蔬菜)等农作物;项目区的林地、园地维持现状、保持水土。4.3.1.土地平整工程布局开垦项目区内相对零星分散的其他草地共计27块,归并冷烂田相对集中的水田13.45公顷,为农业结构调整试点做准备。4.3.2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农田水利工程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布设农田排、灌工程,根据项目区内冷烂田的利用方案以及露水溪两旁的水田特点以及长冲垄水库与牛角垄水库下游耕地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群众意愿安排农田水利布局。改造灌溉渠9条共计16773米。改造灌溉渠1布置在项目区西北面(长冲垄水库—大湾丘),长918米,主要灌溉长冲垄、和石板田区域的耕地,灌溉面积6.28公顷。改造灌溉渠2布置在项目区北面(长冲垄水库—烂泥坑山塘北面),长1304米,为灌溉干渠,灌溉面积37.37公顷。改造灌溉渠3布置在项目区外西北面,长581米,灌溉面积13.99公顷。改造灌溉渠4布置在王家冲东北面(柑子园膀上-王家冲山塘),长604米,灌溉面积9.61公顷。改造灌溉渠5布置在王家冲(王家冲顶部—卢冲),长871米,主要灌溉王家冲和卢冲区域耕地,灌溉面积4.41公顷。改造灌溉渠6布置项目区罗家寨村中部(王家冲顶部—学堂坪),长2245米,途经庙家冲,主要灌溉灌溉庙家冲和学堂坪区域耕地,灌溉面积5.58公顷。改造灌溉渠7布置在项目区中部(烂泥坑-塘背溪山塘),长3780米,途经灶湾,主要灌溉烂泥坑和灶湾区域耕地,灌溉面积18.16公顷。改造灌溉渠8(人字堰—桐木冲山塘)和改造灌溉渠9(人字堰—河边)布置在雨露溪溪沟两侧,长分别为3472米、3002米,主要灌溉溪沟两侧地势较高地段耕地,同时也是沿途山塘和水库的补给通道。扩建灌溉渠4条共计3012米。扩建灌溉渠1布置在雷公塘(柑子园膀上—彭家),长125687 米,主要灌溉雷公塘区域耕地,灌溉面积5.66公顷。扩建灌溉渠2布置在烂泥坑西面,长713米,主要灌溉2烂泥坑西面地势较高耕地,灌溉面积6.5公顷。扩建灌溉渠3布置在甘家北面(改造灌溉渠4—甘家),长874米,灌溉面积7.1公顷。扩建灌溉渠4布置在项目区东北面,长169米,主要灌溉黑岩坪区域耕地,灌溉面积4.26公顷。新建灌溉渠主要沿雨露溪溪沟两侧和改扩建灌溉渠分布,项目区新建灌溉渠16条共计8406米。同时改造、加固堰(溢流坝)4座。新建排水沟主要沿道路布置,引路边沟和道路低洼处汇集雨水入天然冲沟或溪沟,保护道路路面不被雨水冲毁。项目区新建排水沟25条,长共计2229米。新建蓄水池沿灌溉渠道,天然冲沟布置,每个蓄水池配1个容积为1立方米沉砂池、10米长沟渠(引水入池或余水排放),项目区新建120立方米蓄水池3个、35立方米蓄水池28个,120立方米蓄水池主要布置旱地相对集中的甘家北面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利用管道引水自流灌溉,灌溉非常省力。改造烂泥坑山塘挡水坝,恢复山塘蓄水功能,灌溉下游耕地。适当清理塘背溪山塘中的淤泥,增加山塘蓄水能力,满足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将雨露溪河岸常年被水冲毁的土质河堤处新建浆砌石挡土墙,保护耕地不被洪水冲毁,新建浆砌石挡土墙长共计117米。4.3.3道路工程布局项目区交通道路的布局主要是为了满足区内农业生产的需要,在遵循方便居民出行和耕作、充分利用原有道路等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改扩建田间道、生产路尽量连接居民点,在充分考虑各村民组土块分布和耕作习惯的基础上,形成项目区内与区外道路相连、区内居民点和田间劳作相通的交通网,基本上能够保证居民耕作便利,每片地块基本上有道路方便进出。改扩建田间道、新建生产路沿原有农村道路和小路修建。改造一级田间道连接村与村、村与外界之间的生产运输,扩建二级田间道和新建生产路主要是满足项目区内各村组田间劳作出行方便的需求。项目区改造一级田间道7条共计19017米。改造一级田间道1布置在项目区西部(罗家寨—玉铜公路),途经甘家、张家、大宗坪、卢冲和白沙井,长3974米。改造一级田间道2贯穿罗家寨村南北(甘家—改造一级田间道1北面),途经塘背溪、禾塘坪、学堂坪、禾木林、彭家和烂泥坑,长388087 米。改造一级田间道3布置在罗家寨西南面(罗家寨—渡船口),途经河东小学,长354米。改造一级田间道4贯穿项目区南北(罗家寨—汪家溪),连接罗家寨村和雨露村,长3798米。改造一级田间道5横贯雨露村东西(改造一级田间6—改造一级田间6),途经郝家冲,长1356米。改造一级田间道6布置在项目区东南面的雨露村(改造一级田间道4—河边),途经汪家、肖家院、聂家、雨露和杨家湾,长2859米。改造一级田间道7布置在项目区东北面(汪家—黑岩坪),与改造一级田间道6相接,途经牛角垄和甘田冲,长2597米。项目区扩建二级田间道22条共计10020米。扩建二级田间1道一布置在项目区西北面(改造一级田间2—石板田),长397米。扩建二级田间道2布置在烂泥坑北面(改造一级田间道2—胡家),长156米。扩建二级田间3布置在长田湾北面(长田湾—黄古山),长168米。扩建二级田间4布置在黄古山南面(改造一级田间道2—改造一级田间道4),途经长田湾,长168米。扩建二级田间道5、6贯穿学堂坪南北,长分别226米和486米。扩建二级田间道7分布在禾汤坪西面,主要是方便禾汤坪村民生产出行,长240米。扩建二级田间道8分布在项目区东部(改造一级田间道2—改造一级田间4),途经灶湾,长707米。扩建田间道9分布在塘背溪南面(改造一级田间道2—改造一级田间4),主要是方便塘背溪村民生产出行,长640米。扩建二级田间道10分布渡船口北面,连接渡船口和改造一级田间4,长186米。扩建二级田间道11布置在落水洞南面,连接渡船口和高家寨,途经田垄,长589米。扩建二级田间道12分布在项目区南面(田垄—张板滩码头),长973米。扩建二级田间13、14分布在渡船口南面,改扩建田间道13主要连接改造一级田间道3和水月寺居民点,改扩建二级田间道14主要连接改造一级田间道3至码头。扩建二级田间道15布置在项目区北面(汪家溪—大屋至大古磉磉乡级公路),途经流水坳,长1678米。扩建二级田间道16分布在项目区东南面,连接黑岩坪和社场寨,长780米。扩建田二级间17分布在黑岩坪南面,贯穿蛇垄湾,长383米。扩建二级田间道18、19分布在桐木冲南面,扩建二级田间道19主要连接改造一级田间道6和桐木冲,长208米,扩建二级田间道18是改善桐木冲西面群众生产运输。扩建二级田间道20分布在雨露村东南面,连接改造一级田间道6和塘湾,途经雨露村村委会、张家,长407米。扩建二级田间道21分布在杨家湾北面,连接扩建二级田间道20和杨家湾,长289米。扩建二级田间道22分布在郝家冲东面,连接改造一级田间道5至椿木湾,长584米。87 项目区新建0.8米宽生产路50条,长共计29387米,生产路贯穿纵横分布在田间,方便当地群众田间农作。为使道路道路、沟渠融会贯通,分别配置DN1000涵洞7座、DN600涵洞25座、DN400涵洞103座和人行便桥6座。4.3.4其他工程1)生态防护在人字形和雨露溪溪沟两侧扦插柳枝,防止溪沟河堤被洪水冲毁,同时也兼有美化溪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效。2)地力恢复新开垦的耕地种植绿肥种植,保持土地长期覆盖,培肥土壤和保持水土。3)便民生活设施雨露村群众要求在雨露溪内适当布置洗衣平台,为此新建6个洗衣平台,方便当地群众生活需求。4)标志牌:项目完工后在烂泥坑山塘旁修建一座标志牌,详细介绍工程概况。5工程设计87 5.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项目区耕地大部分为水田,少量旱地,旱地地面坡度绝大部分小于10°,无平整必要。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包括项目区内冷烂田田块归并、其他草地开垦和浆砌石田埂修筑。冷烂田田块归并工程内容及标准:归并冷烂田田块面积共计13.45公顷,归并前田块平整土方开挖深度≥0.3米得要先剥离0.25米厚表土,归并后田块宽度不小于5米,面积不小于0.5亩,田面坡度不超过1度,并适当修筑浆砌石田坎,浆砌石坎上宽0.3米,边坡系数为0.2,挡水部分高0.3米,挡水部分立面、面上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分别为3厘米和5厘米。其他草地开发工程内容及标准:坡度小于10度的其他草地不进行平整,只进行翻耕,翻耕厚度0.3米;10-20度其他草地开垦前要先剥离0.2米厚表土,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基本原则,降低其坡度,开发利用后,其坡度不大于10度,地块面积不小于0.5亩,地块宽度不小于3米。浆砌石田埂修筑标准:上宽0.3米,边坡系数为0.2,基础埋深0.2米。5.1.1冷烂田田块归并项目区冷烂田田块归并面积共计13.45公顷,包括四个区域,其中1号3.89公顷、2号2.97公顷、3号2.04公顷、4号4.54公顷。冷烂田归并土设计标高和土方量计算合土方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Ha—平整厚田面高程;S1、S2、Sn—待归并田块面积;;V1—平整田块表土剥离工程量;V2—田块平整挖方(或填方)工程量。冷烂田田块归并时,待平整田块要深挖排水沟,暴晒土壤干至开裂口再进行土地整平。土地平整首先确定土方开挖线,待平整田块土方开挖深度≥0.3米的剥离0.25米厚表土至开挖线旁集中堆放,然后用推土机推高填低,修筑浆砌石田坎,最后回填表土,并按标准整平(田面坡地小于1度、田面起伏不超过0.03米)。87 经计算冷烂田归并表土剥离(或回填)土方量为20734.5立方米,土地整平推土放量为34987.9立方米,浆砌块石田坎基础土方开挖量为3109.8立方米、石方量为5602.7立方米,3厘米厚M10水泥砂浆抹面1178.1平方米,5厘米厚M10水泥砂浆抹面1183.2平方米(工程量统计见附表3)。5.1.2其他草地开垦根据地形现状图,项目区拟开发其他草地共有13.76公顷,坡度在10°以内的10.33公顷,可直接翻耕0.3米厚表土培肥后用于旱作物耕种,翻耕方式采用机械翻耕。项目区拟开发10-20度其他草地面积3.43公顷,其中10-15°(含15度)面积0.97公顷、15-18°(含18度)面积0.33公顷、18-20°(含20度)面积2.13公顷。规划地块沿等高线划分、地块平整后的土面坡度为10度。开垦时,首先在坡度平整区内确定土方开挖线,其次剥离表土0.2厘米厚堆放至土方开挖线旁,然后在开挖线旁挖高填低,平整地块至10°,最后回填表土、并按标准整平土地(土面坡度小于10度、土面起伏不超过0.05米)。10-20度其他草地开垦工程量计算采用横截面法、典型地块代表坡度计算地块工程量,各典型地块代表坡度工程量见表5.1.1-2。坡度10-15度(含15度)、15-18度(含18度)、18-20度(含20度),分别取其代表坡度13度、16.5度、19度,经计算,单位面积挖方量分别为0.03m3/m2、0.07m3/m2、0.10m3/m2,按照施工办法,10-20°其他草地开垦需人工土方开挖表土剥离表土6860立方米,土地平整人工挖土方2652立方米,平土29580平方米。表5.1.2-1典型地块代表坡度工程量计算表土块编号代表坡度坡度区间土块毛宽土块净宽土埂高度挖方量单位面积挖方量 °°mmmm3m3/m2DX-1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