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8.00 KB
  • 2022-04-22 11:24:27 发布

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0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1.1.2建设地点XXXYY县YY镇、cc1.1.3建设性质新建1.1.4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概况YY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政府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事业性质,正科级规格。该公司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事主体,实行独立核算,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监事会由YY县政府委派人员组成,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并下设综合部、工程项目部、融资财务部。90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公司从事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兼营房地产开发、房产租赁、建设物资贸易、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营销策划、以及广告体位经营等项目,具体职能为:负责城市建设资金的筹措、融通,投入和偿还,实现城市建设资金(资本)的集中营运,滚动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经营开发市政基础设施的冠名权,广告经营发布权等无形资产;负责对授权委托的城建项目进行包装和招投标;负责对授权委托范围内的城建资产实施出售、拍卖、出资、合作、盘活,提高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公司组建以来,正按照市场化运营规则,高起点,高品位建设开发城市房产项目,科学经营城市户外广告资源,并积极与银行部门建立长期信用合作关系,多渠道融通货币资本,加快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步伐,促使我县城市建设整体提速。该公司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加大公司的投融规模,成为重点建设项目的孵化器和推进器,为各类资本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领域搭建起更加宽广、坚实、高效的平台。YY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近三年财务状况1.1.5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为了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矛盾,通过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让更多困难群众住进新居,进一步优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消除因城乡差距、贫富悬殊、分配不公等带来的群众不满和社会矛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项目涉及YY镇、cc两个行政镇,总面积为2.12平方公里。2、建设内容:(1)避险安置小区工程90 项目占地25亩,新建安置住房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区内广场道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300平方米,安置沉陷区居民200户,并完善安置区内的道路、绿化、给排水、供电等配套工程。(2)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2.12平方公里,工程内容包括塌陷沉陷治理工程、矸石建筑瓦砾治理工程、地形地貌与土壤修复工程、损毁水利设施修复工程、损毁排水河沟治理工程、损毁矿区道路复建工程、植被和防护林恢复建设工程。(3)YY县中部采煤沉陷区公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改造道路8.945km,其中乡村公路7200m,源南路780m、古城三路243m、山北大道222m、站前二路延伸段500m、新建袁河大桥147.16m。(4)YY县中部采煤沉陷区公共服务设施YY第二中心学校:初中部:占地面积57415㎡(86.12亩)建筑面积13645.8㎡;小学部:占地面积36987㎡(55.13亩),建筑面积14959㎡;幼儿园:占地面积25390㎡(38.08亩),建筑面积8500㎡。1.2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1.2.1项目采煤沉陷区存在的问题90 中国是一个煤炭型大国,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不言而喻。但是常年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造成了矿区周围大量的土地沉陷,土地沉陷不仅破坏了地标形态,摧毁农田和村庄,同时也破坏土壤结构,导致部分土地盐渍化,肥力下降,或形成积水区,无法耕种,逐渐荒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垃圾和各种污染,严重威胁矿区居民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影响了矿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根据中国煤炭报资料,我国煤炭已塌陷耕地超40万公顷,并且伴随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沉陷区的面积将会继续增加,未来不容乐观,急需治理。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涉及YY镇、cc两个行政镇。总面积为2.12平方公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采煤沉陷区面临的以下主要困难和问题。1、煤炭资源枯竭。YY县经济、财政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主要是围绕煤炭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传统行业技术更新缓慢,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单一。YY县经过多年地下大规模的开采,煤炭资源急剧萎缩,预测未来8年,煤炭资源可利用储量不能保证生产需求。2、矿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每年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等废弃物,矿山附近的居民面临着塌陷、滑坡等险境。矿区下游河道严重受淤,泄洪能力明显不足,导致下游的农田常年受淹。土壤及地表水污染严重,致使矿区下游乡镇的日常饮水、生产用水受到影响,部分农田因灌溉用水受到污染而减产或绝收。3、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上世纪末,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小煤井遍布,开采率低,对环境影响较大,对矿区生态环境留下了难以修复的损害,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且矿区周边基础设施破旧,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多年失修,路面坑坑洼洼,管道路线陈旧损毁等。90 4、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财政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一产、二产脆弱,接续替代产业正处初步发展阶段。一批企业面临关闭、破产、改制,矿区从业人员的医疗、工伤保险问题开始显现。失业、伤残人员日益增多,社保负担沉重。此外,因矿山开采、山林权属纠纷等问题引起的群众上访问题也日趋增多。5、失地群众状况堪忧。采煤沉陷带来大量的地质灾民,失地搬迁不仅使他们失去了最稳定的收入来源,还面临着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缺乏就业和社会保障,导致失地农民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压力增大,如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必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6、治理资金不足。YY近年来已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沉陷区治理,但相对于整个治理过程来说,还有很大的缺口,政府配套资金压力较大。1.2.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10)》;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6);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7、《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10)》;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90 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1、《XXX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12、《XXX“一轴两核六组团”发展战略规划方案》;13、《YY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4、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15、项目相关设计资料及勘察资料。1.3研究的范围本报告是针对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进行分析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依据YY县经济发展和YY县总体规划,研究认证了采煤沉陷区治理方案、避险安置、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建设标准与规模等,其主要的研究范围为:1、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沉陷区现状、居民生活条件和发展规划;2、项目建设必要性;3、建设条件与环境状况;4、研究确定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5、测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6、经济评价、综合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根据资金筹措情况,研究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8、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及招标方案;9、提出问题和建议。90 1.4研究的主要结论1.4.1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可以增加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着力解决多年来遗留下来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通过本项目治理,多处耕地得到恢复,岩溶地面塌陷高危险区及较高危险区内的村民及公共设施的威胁得到根除;矿区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土壤侵蚀量减少;外排土场与内排土场土地复垦率大大增加。并有效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矛盾,通过沉陷区的整体搬迁改造,让更多困难群众住进新居,进一步优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消除因城乡差距、贫富悬殊、分配不公等带来的群众不满和社会矛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大量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规划、建设城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4.2工程环境的影响本建设项目论述了YY中部采煤沉陷区及周边环境特征,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土地利用等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减少工程环境影响所采取的对策。经综合评价,本项目对矿区环境保护、城镇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以及城市的发展均是利大于弊。项目建设期和营运期间,将产生一定的粉尘、烟雾、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施工期对地方生态环境只产生很小的影响。总的看来,本项目在建设期和营运期间污水总排放量、汽车尾气污染强度和噪声,均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1.4.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0 1、投资估算经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75001.5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42862.03万元,安装工程费用3507.43万元,其他费用28632.04万元(含基本预备费4911.92万元,银行贷款利息8690.63万元)。2、资金筹措本工程项目为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投资大,建设资金需多渠道筹集。工程估算总投资75001.50万元,拟通过以下筹措渠道解决。1、商请银行贷款56250万元,约占75%;2、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8751.50万元,约占25%。1.4.4工期安排本项目工期拟安排36个月,2015年11月开始项目前期工作,2016年2月开始动工建设,至2018年10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本项目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避险安置工程、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矿区道路损毁复建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体安排如下:(1)项目前期工作及施工准备阶段,包括项目报告及审批、初步设计及审批、施工图设计等。工作期限拟定在2015年11月—2016年1月。(2)2016年2月开始平整土地并动工建设,土建工程于2018年9月底完成。(3)设备购置安装和其他配套设施工程均在2018年9月前完成。90 (4)2018年10月底项目竣工,正式交付使用。1.4.5经济评价本项目估算总投资75001.50万元,建成后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能产生不可估量的间接效益,如:增收腾退土地出让收入,财政收入也将稳步提高,YY县财政为受益方,项目贷款本金及利息将由YY县财政逐年拨款偿还,项目借款具备偿还能力。1.4.6社会效益评价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将为后续开发建设提供条件,有利于采煤沉陷区治理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尽快改善项目规划区域居民的生活生存环境,有利于带动三产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项目建设还能增加劳动力收入,拉动内需,改善YY中部采煤沉陷区发展面貌;并树立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外来投资者的信心,增加地方财政税收收入。1.5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也是合理的,应尽快实施。并建议:1、本阶段设计工程地质资料系参考邻近区域地质资料,建议尽快组织地质勘察,为下阶段工作做好准备。2、依据国内有关城市道路设计、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避险安置工程经验,建议市政管线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以避免反复开挖路面,造成投资浪费。390 、与相关、相交道路的建设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使工程发挥更大地效益。4、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尤其在本项目地域内快速聚焦、提升周边土地较快升值中的应有科学作用;解决各地块内的用地性质和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之间的问题。90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现状2.1社会经济状况2.1.1XXX社会经济状况1、概况XXX,是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毗邻湖南省。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东与宜春、南与吉安相邻,西与湖南醴陵、北与湖南浏阳接壤。紧靠长株潭,对接长珠闽,是江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因古代11生有一种水面浮生植物萍草,是萍草之乡而得市名。XXX总面积3823.99平方千米(2014年),人口197.47万(2015年4月)。丘陵、山地和平原各占土地面积的66.4%、27.3%、6.3%。市中心城区面积58平方千米,城市绿化率46%。现辖11、湘东两个市辖区和莲花、YY、上栗三个县。11是江西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国首批内陆开放城市、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XXX作为湘赣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11是一座有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近代史上,11是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秋收起义策源地、中国少年先锋队诞生地、红领巾的摇篮。2、经济发展状况90 201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64.95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8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09.99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296.08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71.7%、24.9%。人均生产总值45867元,增长8.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8:59.0:34.2,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80.38亿元,增长9.0%,占GDP的比重为67.1%。年末从业人员116.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0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9%,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财政总收入117.06亿元,比上年增长6.6%,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20亿元,增长10.1%。税收收入97.91亿元,增长7.3%,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3.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稳中有增。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6.2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80亿元,教育支出23.19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7.6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2.29亿元。全市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102.64亿元,占全部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的65.7%,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7%,居住类价格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2.1.2YY县社会经济状况1、概况2、经济发展状况90 2.2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2.1YY县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总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坚持高质量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提升城市品位。3、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均增长2%以上。4、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强化转型新支撑。主动适应现代服务业新常态,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5、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活发展新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和开放的广度,不断激发市场活力。6、推进民生改善,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繁荣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2.2.2YY县发展目标90 生产总值增长10.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3.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单位GDP能耗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内。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①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富裕和谐秀美乡村。②坚持强攻工业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力决战工业园区;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③努力繁荣商贸经济,提升第三产业活力。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2、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促进投资增长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进项目建设进程。3、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乡建设进程全面推进西部生态新城区建设,构建以320国道经济带为串联的“一主二次”新型城镇化格局,逐步完善村镇规划的修编,实现村镇规划全覆盖,加快推进以YY镇、cc等为主阵地城镇化建设进程。4、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一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启动一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总量削减目标。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源达质达标。以创建生态县、生态乡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为载体,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5、促进民本民生持续改善,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落实完善财政投入、小额贷款、免费培训和税费减免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多种形式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扩大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90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深化教育综合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六个一”工程,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90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3.1项目建设背景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我国的采煤塌陷范围以每年200km2的速度递增,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采煤沉陷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直接关系到矿区的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也关系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矿区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煤炭工业以井下开采为主,绝大多数是长壁工作面、全陷落法管理顶底板,再加上开采强度开采规模的日益加大、开采方式和工作面结构参数优化不合理、小煤矿的不规范开采等影响,致使采煤区地面塌陷比较严重。据调查统计,每从地下开采1万t煤约使1000~3000km2的土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塌陷。目前我国因煤炭开采塌陷土地近3万km2,每年增加200km2。每年的采煤塌陷土地约占全国被破坏土地的1/10,而复垦整治率非常低,仅占20%左右。所以我国当前煤炭开采利用与环境保护严重失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采煤区地表沉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地表耕地受到破坏。开采沉陷对耕地的破坏十分严重,有些矿务局平均开采1万t煤要破坏耕地3000~4000m2时,每年破坏耕地3~4km2。90 (2)采区水文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当开采单一煤层时,塌陷多呈碟形或槽形洼地形态,扇缘洼地塌陷后,埋藏不深的浅层地下水露出地表或地表水系遭到破坏,地表水汇集在塌陷地中部,形成湿地或沼泽、湖泊化,使耕地无法耕种、生态环境恶化。在干旱山区还可能由于地表水系受到破坏,使居民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发生困难。大面积的塌陷引起工程地质条件的改变,加强了水文地球化促使地下水水质恶化。(3)地表各项设施遭到毁坏。当开采单一煤层形成稳定性塌陷时,塌陷地边缘地带,虽然下沉深度不大,但因受岩层破碎应力的影响,常见断裂和裂缝致使城镇、乡村地面建筑,排灌水系,道路等遭到破坏。当分层开采多层煤层时,地表由于重复塌陷,使地面常呈起伏不平形态,有时造成河床高出地面,道路高于平房,破损严重,凹凸不平,积水无法排出等现象。(4)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开采形成的大片水域,会使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变化,由陆地生态向水生生态转变,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由此造成矿区的土地利用矛盾,建筑用地缺乏,造成搬迁村庄选址困难或远离旧址、重复压煤等问题。(5)矿区塌陷还可能诱发塌陷型地震。二、对矿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开采沉陷造成的环境恶化和土地破坏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如采煤伴随的大面积塌陷,使矿区及其周围城乡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地面沉降较严重地区危及地面建筑物,使区内居民的住宅变成“危房”,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90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2.1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相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确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3.2.2项目是改善YY生态环境的需要。YY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特别是资源产业在发展中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如果不进行综合治理和产业优化升级,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持续。当前YY正处于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更为迫切。本项目可以使矿区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恶化的环境迅速得到扭转,改善和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能有效改变矿山风貌,而且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矿区塌陷沉陷破坏得到有效治理,矸石、矿渣、建筑垃圾随处堆放的现象不复存在,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植被和防护林的建设,将使治理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2.3项目是地方产业经济优化升级的需要90 本项目以产业优化升级推动采煤沉陷区治理,把治理的过程变成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扭转“一煤独大”、过度依赖的局面。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积极培育接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打造工业发展的新支柱,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向试点镇集聚,大力吸纳农业劳动力到集镇就业创业,从而拓展就业岗位,为沉陷区失地农民广开就业门路,使他们搬得出,稳得住、有活干、能致富。3.2.4项目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安置YY中部采煤沉陷区沉陷区拆迁住户200户,完善安置区内基础设施,此举是对YY中部采煤沉陷区形象建设的积极推动,有助于改变YY中部采煤沉陷区面貌和完善YY中部采煤沉陷区自身城市功能定位,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品味,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通过沉陷区的整体搬迁改造,让更多困难群众住进新居,进一步优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效消除因城乡差距、贫富悬殊、分配不公等带来的群众不满和社会矛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大量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规划、建设城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90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4.1项目建设规模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是为减少非法开采所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改善项目区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治理消除或最大限度的减少矿区地质灾害隐患,确保矿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综合治理来改善矿区及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为治理区日后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造福受矿山地质环境灾害影响多年的当地居民。项目总规划面积2.12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四大方面:沉陷区居民避险安置、沉陷区综合治理、乡村公路及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4.2项目建设内容(1)避险安置小区工程项目占地25亩,安置沉陷区居民200户。新建安置住房6栋(6层),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区内广场道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300平方米,并完善安置区内的道路、绿化、给排水、供电等配套工程。(2)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90 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2.12平方公里,工程内容包括YY镇煤矿、cc煤矿等矿区。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塌陷沉陷治理工程、矸石建筑瓦砾治理工程、地形地貌与土壤修复工程、损毁水利设施修复工程、损毁排水河沟治理工程、损毁矿区道路复建工程、植被和防护林恢复建设工程。(3)YY县中部采煤沉陷区公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改造道路8.945km,其中乡村公路7200m,源南路780m、古城三路243m、山北大道222m、站前二路延伸段500m,新建袁河大桥147.16m。(4)YY县中部采煤沉陷区公共服务设施YY第二中心学校:初中部:占地面积57415㎡(86.12亩)总建筑面积13645.8㎡;小学部:占地面积36987㎡(55.13亩),总建筑面积14959㎡;幼儿园:占地面积25390㎡(38.08亩),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清单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投资(万元)建设内容一、避险安置工程1避险安置工程5285.33项目占地25亩,新建安置住房6栋(6层/栋),住宅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区内广场道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300平方米,约安置沉陷区居民200户。二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1YY县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22237.91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塌陷沉陷治理工程、矸石建筑瓦砾治理工程、地形地貌与土壤修复工程、损毁水利设施修复工程、损毁排水河沟治理工程、损毁矿区道路复建工程、植被和防护林恢复建设工程。三基础设施建设1YY县中部采煤沉陷区公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9130.69改造乡村公路7200m,源南路780m、古城三路243m、山北大道222m、站前二路延伸段500m、新建袁河大桥147.16m。四公共服务设施90 1YY第二中心学校46369.46初中部:占地面积57415㎡(86.12亩)总建筑面积13645.8㎡;小学部:占地面积36987㎡(55.13亩),总建筑面积14959㎡;幼儿园:占地面积25390㎡(38.08亩),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90 第五章建设条件5.1区域自然条件5.1.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1、地理位置2、地形地貌5.1.2气候项目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霜期短,霜日一般在17天左右,对农业发展条件较为优越。历年平均气温17.3℃,夏季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8.7℃,历年最高气温40.1℃。冬季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4.8℃,历年最低气温—8.6℃。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567毫米左右,以1962年降水量最多为2083.4毫米,1971年最少为1086.4毫米,历年上半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尤其是4-6月降水量集中,多为大到暴雨,三个月雨量达7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44%。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麻田乡,达到255.6毫米。全市降水量分布地域性差异较大,南面多于北面,东面多于西面,山区多于平原。90 5.1.3水文5.1.4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出露良好。区域内基岩埋深较大,土层较厚,根据勘探资料表明,褶皱基底为泥砂质碎屑岩石。根据钻探揭露及现场地质调查,自上而下为:素填土:棕红色,主要成份为强风化泥岩,成份单一。红土:红褐色,软塑,压缩性大,为沙岩风化所致而成。耕植土:浅棕一灰褐色,软塑,含水饱和,含植物根茎等腐殖质。该层由于松软,含腐殖质等原因,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置换。砂砾土:黄色、中密、颗粒较均匀,其成分主要为石英燧石等。粉砂岩、石灰岩:前4公里为粉砂岩,棕红色,强、中风化,遇水易泥化,硬塑,具粘性,该层全区域发育,系白垩系紫红色粉砂岩强风化而成。该层泥岩不处在水浸的状况下其稳定性较好。5.1.5地震根据GBl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附录D《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参数过度的说明》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路线经过该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即对应原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因此设计可不考虑抗震设防。90 5.2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5.2.1砂砾石料项目所处区域石料非常丰富,有多家采石场,石料的品质、储量能满足路面等构造物的需要。项目YY境内宣风可提供中粗砂及砂砾料场。5.2.2路基填料项目区域以微丘为主,全线取(弃)土都很方便。做好取土坑和弃土坑的安排,同时做好调配,尽量做到填挖基本平衡,尽量少占用耕地,运输以汽车为主。5.2.3工程及生活用水项目区域范围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比较丰富,水质良好,基本无污染;可用作工程及生活用水。5.2.4四大材料和燃油来源及供应钢材可由安钢钢铁有限公司供应。水泥可就近从11中材购买,产品和质量能满足工程要求。木材、燃油等可由当地解决。沥青从XXX沥青储备库采购。5.2.5运输条件90 该项目区域的运输条件非常便利,一般情况良好。工程所需的砂、石、土料以及其他建材大部分可利用现有道路或修建较短的施工便道就可运至工地,运输方式采用以汽车为主。90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6.1YY镇避险安置工程项目占地25亩,新建安置住房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区内广场道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300平方米,安置沉陷区居民200户,约800人。建筑密度37.6%,绿地率37.8%,容积率1.56。6.1.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项目充分满足以人为本,突出人民生活需求,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经济型高性价比的住宅小区。项目以打造新型的邻里交往空间,改善人居环境,突出以人为主体,以生态和谐环境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思想。注重统一完整与分期实施,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块的和谐统一。完善各类配套服务设施,为入住居民提供完善、方便的公共服务。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特点,创造以适应现代人居住要求的户型空间。2、设计原则科学性:房屋开发这一支柱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方案设计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不仅能提高居住质量,改善居住功能条件,而且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经济性、合理性原则:合理使用土地,合理利用资源,执行合理的综合指标,以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90 超前性和协调性:项目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方案设计注重与区域整体规划相协调。项目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建设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并具备一定的超前性,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由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人们文化素质、经济条件、职业影响的差异,对居住房屋和环境的选择有所不同。因此方案设计必须满足不同居民的要求。6.1.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总体布置原则:沉陷区安置小区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遵循以下原则:(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4)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5)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与住宅结合安排;(6)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地下埋设。合理有效分配各功能空间的面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户型设计上注重人性化和使用功能,力求从最根本的设计上实现居住的舒适性和节能环保,保持小区整体风格统一,使规划、建筑、景观融为一体,不仅注重小区内部环境,而且考虑城市整体景观设计。90 2、规划设计方案描述YY中部采煤沉陷区避险安置小区,项目占地25亩,新建安置住房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区内广场道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300平方米,安置沉陷区居民200户,约800人。建筑密度37.6%,绿地率37.8%,容积率1.56。避险安置小区设计主要针对住宅房型的设计,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地下车库及仓房,尽量扩大住宅面积,并完美结合小区主入口设置,为小区品质的整体提升提供便利条件。(1)遵从住宅设计的规律,以人为本,营造理想居所。小区建筑布置疏密有致,各栋楼布置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小区有一个理想的整体环境,另一方面在住宅的均好性上下足功夫,使每个单元的住户都能享受到整体环境营造的优雅气氛。(2)利用地块规则的有利条件,住宅建筑发散式布置,便于围合成大面积的中心绿地和组团空间。各住宅错落布置,使小区内部空间疏密有序,层次交叠,丰富有趣。(3)小区的建筑风格建立在实用、坚固、美观的基础上。3、规划设计主要参数沉陷区居民避险安置小区该项目建设地址位于YY镇高楼,总用地面积25亩,规划用地块较为规整,地势平坦,位置优越,地质情况良好。项目住宅户型设计坚持多样化与标准化相结合的原则,既有利于住宅的标准化建设,又能充分适应需求的多样性。户型的内部设计以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为基本原则,强调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强调室内空间的采光与通风的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住宅的居住质量。90 6.1.3主体建筑方案1、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JB50223-200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JB5000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建筑方案描述(1)建筑艺术与风格小区建筑形体设计突出表现XXX传统建筑文化和人文特征,其建筑色彩厚重而大气,配以周边大面积的绿化,使建筑群体格调典雅别致,富于居住建筑的人情味,让居民体会到历史文脉的传承渗透和亲切和谐的居住气氛,使具有现代功能的住宅建筑群与古朴典雅的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建筑细部处理通过阳台、容楣、线角、入口的精心设计以及屋顶和外表色彩的合理运用,使建筑形象既庄重典雅又亲切宜人。(2)建筑特征与结构①细化功能,把握尺度营造气氛,更灵活性的平面设计以满足日益变化的生活模式。②90 充分考虑11的气候特点,在平面布局上强调南北通透,力求组织穿堂风,明厨、明卫,提高生活品质。③住宅户型格局方正大气,功能布置合理,空间结构紧凑。④户型设计新颖,增加品位空间,符合当前及未来的市场需求,提升卖点。⑤采用最经济的核心筒尺寸,合理组织交通,尽可能减少公摊面积。安置小区内建筑物由6层住宅楼以及小区内市政配套等基础设施用房组成,沉陷区居民避险安置小区住宅的户型设计为130平方米200户。建筑物的造型、朝向和室内采光等要符合建筑规划的技术条件要求,要有利于建筑节能,同时,要尽可能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建筑物屋面形式、建筑立面设计和建筑物布局,在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既要营造楼群的立体效果,又要与周围建筑相协调。3、设计荷载取值楼面活荷载标准值:阳台2.5KN/㎡住宅:2.0KN/㎡厨房:2.0KN/㎡上人屋面2.0KN/㎡不上人屋面:0.5KN/㎡基本风压值Wo为0.45KN/㎡,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90 其他未说明荷载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要求取用。4、设计基础参数(1)使用年限:正常维护情况下合理使用年限50年。(2)地震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版附录A,本工程为六度不设防,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3)安全等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4)建筑耐火等级:居住建筑耐火等级二级。(5)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6)按居住建筑节能标准65%。(7)建筑类别为丙类。5、建筑单体设计(1)单体平面设计1)户型设计根据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并适当超前考虑人们将来的生活模式等,追求住宅户型设计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所有户型均有宽敞明亮的起居室。2)合理组织各功能分区的平面关系,各行为空间的专用性明确以满足不同程度的私密性要求。起居区与休憩区明确干湿分开,起居室、主卧室及餐厅均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开间于进深适宜,空间完整,通风良好,富于空间上的变化。(2)单体的立面造型设计90 立面造型设计也体现现代城市文化及高品味的生活的追求。立面主要通过现代简明手法表达现代住宅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简洁明快、清秀典雅、加以局部线条的点缀,无不突显出住宅的建筑魅力,体现住宅小区自身的特色。6、住宅建筑结构形式及材料(1)住宅6层,底层为杂物间,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屋顶为钢筋混凝土四坡顶,饰面材料为红色优质彩瓦;(3)墙体材料:内、外墙均为240厚墙;(4)外墙面采用米黄色环保涂料;7、门窗工程项目采用单框双玻多腔塑钢窗,外门为不锈钢门。外窗、玻璃幕气密性等级《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2002不低于Ⅳ级,水密性等级不低于Ⅲ级,抗风压性能不低于Ⅳ级,隔声性不低于Ⅲ级。8、无障碍设计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安置小区各建筑均设无障碍入口平台、轮椅坡道和扶手。住宅楼设无障碍电梯。社区办公、公共厕所设无障碍厕所。确保残疾人士能方便、安全使用。9、结构设计方案(1)设计依据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JB50223-20089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JB50003-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国家、江西省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和XXX相应的技术规程及规定(2)结构设计1)工程合理使用年限:50年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3)结构构件的重要系数:1.04)设计荷载的取值楼面活荷载标准值:阳台2.5KN/㎡住宅:2.0KN/㎡厨房:2.0KN/㎡上人屋面2.0KN/㎡不上人屋面:0.5KN/㎡其他未说明荷载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要求取用。5)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基本风压值Wo为0.45KN/㎡,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6)抗震设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版附录A,本工程为六度不设防,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90 抗震类别及等级:抗震类别为丙类。(3)基础基础形式: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住宅楼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他框架结构基础拟采用独立柱基,按柱荷载确定基础大小尺寸。砖混结构浅基础以粉质粘上为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该层承载力特征值建190~200kpa,压缩模量取10Mpa。局部地区可能采用人工挖孔桩,按柱荷载确定桩径及桩数,人工挖孔桩型式以细砂或中砂层为桩端持力层。(4)上部结构住宅上部结构为砖混结构形式,现浇钢筋砼楼屋面板,基本板厚100mm,跨度大于4.0m的120mm厚,底层设架空层,圈梁断面外墙为240×180,内墙圈梁为240×120,一般梁高为240×400。上部结构砼采用C25级,混合砂浆根据建筑物层数不同取M5.0~M7.5。(5)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1)框架结构一般填充墙体均采用多孔粘土砖或轻质墙体材料,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结构上降低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破坏的可能性,提高结构的安全性;经济上减小梁柱的截面和配筋量,降低工程造价。2)钢筋混凝土梁、柱拟采用HRB400(Ⅲ)级钢筋,可减少配筋量,节约钢材。3)大直径钢筋(Ф≥90 22)拟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避免大直径钢筋电焊不易达到规范要求强度的矛盾,特别是对提高施工速度效果明显。6.1.4给排水及消防工程方案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200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和相关资料其它的场地相关资料2、设计范围小区内各单体建筑的给水、排水、污水及室外给水、排水、消防。3、给水设计l)水源:项目各地块周边的市政给水管道已经铺设至项目周边,本项目水源以城市给水网作为水源,地块从两侧城市供水管网上引出两根DN150给水管,各经水表井后在区域内围成一闭合供水环网。项目周边有DN200的供水管网。2)生活用水量,用水定额和规模如下表:项目用水点数量用水标准时变化系数用水时间日用水量小时用水量(h)m3/dm3/h用水量估算生活用水800250L/人.d3242008.33道路、绿化93001.5L/㎡·次1213.952.88小计213.9511.21不可预见水量15%32.091.68合计246.0412.893)给水系统90 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按0.3Mpa,区域内住宅楼为6层建筑,框架结构,四层以下可由XXX城市管网压力直供住宅楼。4层以上建筑用水均采用二次加压供给,由变频给水泵机组向各用水点供水。室外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亦由环状管网上接出的洒水栓直供,小区内洒水栓凡是位于铺地、广场处的均为埋地式。4、排水设计(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生活污废水和雨水分系统分别排出。本项目污水分别排入DN300的市政排水管道。(2)污水系统: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处理后的污废水经小区内污水系统排入城市排污渠。(3)本工程最高日排水量:246.04×85%=209.13m3(4)雨水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斗及落水管系统,地面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经区域内雨水系统就势排入城市雨水系统。雨水量,按XXX暴雨强度资料查出,地面水按重现期取1年考虑。即Q=Ψ•q•F,其中Ψ=0.7;t为地面汇流时间,10min;p为设计重现期2年。(5)室外排水室外排水系统的任务主要是将本住宅小区内的生活污(废)水、雨雪水,输送到市政排水管道,最后由市政排水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本项目室外排水管道的敷设按开槽方式敷设。5、消防系统90 小区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室内消火栓布置范围为:住宅区、农贸市场。消火栓系统设计参数: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系统为临时高压制,由消火栓泵加压供水,各建筑室内消火栓管网分别由其所在区的消火栓环网接入。各区的室内消火栓均为带按钮型,型号为SN65、水枪19mm、水带长25m,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0米。各区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按规范设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管网为低压制,与室外低层生活供水管(DN150环网)为合用管网,室外消火栓为地上式SSl50型,由合用环网接出,间距不大于120米。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时,增配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6、消防给水设计(1)消防用水量本工程室外消防水量为3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和自动喷水系统用水量视各建筑性质待定。(2)消防水源消防用水水源和生活水源合并设置。分别在各区内最高一栋建筑各屋顶设置一只18T消防水箱供大楼室内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用水。消火栓给水系统及喷淋给水系统各设一套稳压给水装置,并配置与其用水量相适应的水泵接合器。90 各功能区均分别设消防水池用于室内消火栓用水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消防水池设于地下室其容积具工程的具体情况在下一设计阶段设计。7、管材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PPR给水管,部分采用钢塑复合管。室外埋地管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室内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室外埋地管为球墨铸铁给水管。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室外排水采用聚乙烯中空双重壁管。6.1.5电气工程方案1、设计依据(1)业主的有关要求(2)有关专业提供的初步设计资料(3)本工程采用的有关标准主要有(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负荷计算(1)本工程为沉陷区安置住宅小区,多层住宅负荷性质按三级负荷考虑,生活水泵、公共照明、潜污泵及消防用电等按二级负荷考虑。90 (2)负荷计算采用单位指标法计算,参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的用电指标,估算本项目总计装机容量为1040Kw,最大负荷为1560kvA。项目用电电源为市政110kV的变电站,本项目由项目周边引如10kV的电压线,市政供电主线已由变电站沿市政道路敷线至基地。为满足本工程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本工程由上一级开关站穿管埋地引来一路10kV电源专线供电至本工程地下一层变配电所,备用电源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713DFHB(常载640KW、备载713KW)(带自动启动装置)供电,柴油发电机与市政电源之间加机械和电气连锁,采用停电后15s自启动,以确保一级负荷供电要求。小区内采用环网供电。3、配电方式90 本工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混合供电,由变电所向相应组团采用电缆供电,安置小区内所有电缆线路走电缆沟,自变电所内引出的低压电缆以放射式结合树干式向各单体建筑物供电。建筑物内电源为380/220伏,三相五线制。楼内管线均沿墙及现浇楼板内暗敷设。住宅楼内居民用电计量到户,按一户一表方式设计,要求电能表集中设置在一层和二层,楼梯间及过道公用灯单独设表计量。住户地下室照明自户表内接线用电,由户表统一计量。每户设终端配电箱(配电系统)设四个回路,一个照明回路,二路插座回路(两路普通插座回路,一路空调回路),除前面三个回路外,增加一个客厅空调插座回路,厨房、浴厕插座各一路独立回路。插座回路设漏电保护装置,以保证人身安全。户内平面布置供参考,可根据装修要求调整。户内所有线路均采用铜芯绝缘电线穿管暗敷。4、照明(1)道路照明:主干道选用高杆照明灯,宅前选用杆高3M的庭园灯,道路照度不底于20lx。道路照明采用时控方式控制。(2)景观照明:本工程景观照明仅预留景观照明电源。(3)总图管线:二级配电箱安装在靠近负荷中心处住宅外墙上,所有干线路均采用电缆埋地敷设。5、防雷接地系统(1)本工程均采用TN-C-S系统。多层建筑按三类防雷建筑进行设计,部分建筑物按二类防雷建筑进行设计。每栋住宅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2)等电位联接:每栋建筑物均作总等电位联接,住宅浴室做局部等电位联接。6、通信工程(1)电话通讯系统沉陷区安置内不设置电话交换总机,仅设置一台电话总交接箱直通市话局,工程总交接箱的预留容量确定为250门。小区内电话配线电缆采用HYA型电缆。(2)CATV系统信号的传输方式为配分支方式,干线电缆采用SYV型射频电缆。(3)单元对讲机系统90 对讲、可视对讲是安置住宅小区住户与来访者的音像通讯联络系统。它是住宅小区住户的第一道非法入侵的安全防线。本项目住宅建设对讲系统。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本项目的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它有下列部分组成:(1)消防控制室(设于首层):内设集中报警控制器,总线联动控制盘和多线联动控制盘,消防电话总机、火灾广播设备。(2)探测回路。①感温探测器:设于地下停车库和其它平时有烟场所。②感烟探测器:设于公共走道和大厅、疏散楼梯、餐饮店及除卫生间外的所有办公室、消防泵房、电梯机房、值班室等所有公建用房。③消火栓按钮:所有消火栓(水道专业提供)内。④手动报警按钮:地下车库及办公楼的公共区域。⑤水流指示器和湿式报警阀:水道专业提供位置。(3)控制回路。①.消防广播和声光报警器:设置部位同探测器。②.防火卷帘门:设于地下车库和电梯前室。③正压送风机:调于屋顶。④排烟风机:由通风专业提供,含排烟口和防火阀。⑤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设置在地下车库、餐饮店、办公区域的公共走廊、电梯前室和疏散楼梯。6.1.6交通系统设计90 1、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O14-97);2、设计内容人流、车流可通过两个与城市道路衔接的出入口进入小区,小区采用人车分流,人行优先的交通组织,地块中心设置了中心式花园,使其成为居民单独活动休息不受车辆影响的安全娱乐空间。消防车可通过2个道路出入口方便地进入住区,迅速地到达建筑物前,住宅建筑前均设哭回车场,为消防车的扑救工作可以快速的展开以及快捷的到达火灾扑救点区域提供条件。本工程与四周城市干道相接的道路出入口宽度均不小于7m,转弯半径为9m,场区内部道路转弯半径为6m,道路最大纵坡为2.70%,最小纵坡为0.08%,道路横坡均为1.50%。项目道路、硬化面积为4000平方米。3、路面结构设计原则:根据本线路的性质与使用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与自然条件并结合湘潭市市施工与养护方面的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设计。①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形式如下:4厘米厚AC-13(F)沥青混凝土粘层油一层5厘米厚AC-20(C)沥青混凝土粘层油一层7厘米厚AC-25(C)沥青混凝土90 透层石油沥青10厘米厚连续级配碎石层20厘米厚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水泥含量6%)20厘米厚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水泥含量4%)土基E0=40Mpa②人行道路面结构形式如下:面层采用40×40×4厘米彩色人行道板3厘米厚M7.5水泥砂浆找平层10厘米厚C10混凝土基层土基E0=40Mpa③路基:路基为压实粘土,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回填土须分层压实,填方在0-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为95/98,80CM以上深度,压实度为93/95。挖方在0-3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为95/98。6.1.7燃气工程安置小区内燃气供应由XXX燃气有限公司提供居民生活用气,各住宅厨房用天然气为低压进户,每户天然气用量为0.6m³/h,按每户日使用时间3h计算,每户的天然气用量为1.8m³/d,该项目总的天然气用量为360m³/d。本工程仅考虑小区内供气主管的布设。庭院管等其它设施由用户向天然气公司申请后安装。该部分投资不含在本项目投资估算中。6.1.8绿化90 规划建设一个环境绿化、美化示范单位,对沉陷区居民避险安置小区外庭院进行美化、绿化,绿地栽树、种植花草等。绿化美化环境,减弱噪声,清新空气,形成休闲、安静的居住场所。建筑物周围绿化,由灌木、花草组成。体现功能上的全面性,生态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项目绿化面积为6300平方米。6.2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6.2.1工程内容(1)治理塌陷坑大塌陷坑7处及众多的小塌陷坑,治理地裂缝5条,采用直接平整。塌陷坑回填量26.72万m³,挡土墙3.48万m³,防滑桩32根,护坡2.68万㎡。(2)治理矸石堆5处,治理矸石建筑瓦砾区3处,清理矸石渣土工程量28.6万m³,拆除清理建筑瓦砾工程量6.29万m³;其中26.72万m³用于塌陷沉陷治理工程回填,剩余6.17万m³矸石(建筑瓦砾)清运出治理区。清理后的场地需覆土,夯筑粘土防渗层总工程量4.66万m³,剥离表土回填总工程量8.71万m³。(3)地形地貌与土壤修复,异地取土6.58万㎡,表土改造16.29万㎡,土壤增肥改良28.77万㎡,人工湿地2处,5.23万㎡,并对沉陷区内微生物群落进行改良修复。90 (4)复建农田水利工程,包括修建衬砌斗渠2条,总长5200m,衬砌农渠27条,总长14430m;新修机井及井房6座,布设105mm输水主管2315m,给水栓176个,泄水井6座;农用桥30座;溢流堰2座;分水建筑物42座,其中斗渠进水闸2座,农渠进水闸30座,泄水闸10座;架设S11-M-100/10型变压器2台,架设LGJ—95高压线3.17km,埋设NLVV4×50(4芯)低压电缆4.6km。(5)损毁排水河沟治理,清淤土方工程量41670m³,两岸修石笼护堤长2870m,石笼砌筑工程量10510m³。(6)植被与防护林恢复1100亩。6.2.2技术方案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应根据产生的不同生态和地质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理工程、治理方法及措施。具体如下:(一)山体滑坡1、具体防治工程措施的技术要求亦应因地制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优化采矿方案(2)降低坡高、坡角;(3)抗滑桩、锚索(杆)等加固;(4)在主滑段削方减载;(5)在有效部位建设阻挡工程;(6)设计相应的排水、防水工程。2、根据滑坡的危险程度和防治目标(安全标准)、滑坡规模,进一步确定工程强度和工程量,设计锚固工程、抗滑桩、排水系统、抗滑挡墙、截水沟等。3、在滑坡防治工程方案中,应注意避免施工中的扰动作用,例如抗滑挡墙施工中的通槽开挖。90 4、抗滑挡墙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治理中、小型滑坡。5、抗滑桩一定要保证桩身有足够的强度和锚固深度,桩高和桩间距要根据滑坡体的规模、滑动层的厚度设计。抗滑桩施工方法主要有打入法、钻孔法、挖孔法三种。6、基岩完整、具有软弱结构面的滑坡,宜采用锚固方式进行治理。7、设计锚固方法应根据滑坡体的规模、岩性、危险程度、发展阶段据实测算选择。8、具体滑坡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参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执行。(二)泥石流1、防治泥石流灾害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消除或固化泥石流物源;二是消除泥石流的激发条件水源条件。2、在大量泥石流物源存在的沟谷下端,修筑拦砂坝。3、疏浚矿区排水系统,使暴雨洪流避开废渣弃土地段;非经过物源地段不可时,应修筑排洪明渠,设计流量应能承受百年一遇的洪流。并同时做好护坡控制水土流失。4、具体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参照《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执行。(三)开采沉陷(1)地下坑硐已废弃的采空区出现地面沉降、地裂缝时,应采取地下回填废渣,减缓地面沉降速度;为制止地面塌陷形成,可通过地面裂缝灌注尾矿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快充填废渣的固化。90 (2)地下坑道尚在使用阶段,地面出现地裂缝或沉降迹象时,应果断对地裂缝发育地段采取灌浆、密实等措施;应在地下坑道采取防塌措施。(3)地下坑硐已废弃,地表形成塌陷但规模不大时,则应采取由地面自外向内将废渣填入下部,中上部用细粒尾矿充填,为覆绿打好基础。(4)地下坑硐已废弃,地面塌陷规模巨大,难以治理的特殊地段,可圈定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研究特区。方案中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划定出禁入区、监测区,修建环灾栅栏和观测道路。(四)矿区地面塌陷制定地面塌陷治理方案前必须查明地面塌陷的成因以及与地下采矿坑道排水活动之间的关联。地面塌陷治理,应采取对采区充填等相应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塌陷的发展,改善矿区环境。(五)固体废弃物堆放场(矸石场)1、采矿剥离废石、废矿渣无序堆放形成的各类松散物质构成的不稳定边坡治理措施。(1)降低坡高、坡角;(坡角要小于30度)(2)边坡加固、衬砌护坡;(3)在有效部位建设阻挡工程;(4)设计相应的排水、防水工程。2、废石、废矿渣堆积台面整治,可根据废渣的类型及块(粒)度,将粗粒或大块的铺垫在下部,碾压密实,逐层向上回填。90 3、将含不良成分的岩土堆放在深部,品质适宜的土层包括易风化性岩层安排在上部,富含养分的土层宜安排在排土场顶部或表层。4、整治好的平台和边坡,应覆盖土层,充分利用工程前收集的表土覆盖于表层。在无适宜表土覆盖时,用不致造成污染的其他物料覆盖。覆盖土层厚度应根据场地用途确定。5、煤矸石堆治理应分层压实,粘土覆盖,快速建立植被等措施,防止矸石山氧化自燃。6、在采矿剥离物含有毒有害或放射性成分时,必须用碎石深度覆盖,不得出露于边坡处,并应有防渗措施,然后再覆盖土壤。(六)水均衡坡坏、水污染1、矿坑排水、选矿废水、生活废水排放可能造成污染的,需建立污水处理工程。2、污水处理工程要根据矿区内的排污量,结合周围社区污水处理能力,通盘考虑。3、污水处理工程的选址、规模,工艺技术应参照有关工程设计、施工规范执行。4、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地下水污染。5、受污染的地下水可以采用“抽污补净”的方式,在下游抽出被污染的地下水,而在上游回灌干净的地表水。6、采取灌浆等工程措施,避免和减少采矿活动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90 7、矿区内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的处理,应参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结合矿区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8、闭坑时对各硐口进行严密封闭处理,在各硐口采用浆砌块石密闭,以使地下水位逐渐恢复。(七)矿区土地复垦1、工程复垦技术:根据采矿后形成废弃地、占用破坏地的地形、地貌现状,按照规划的新复垦地利用方向的要求,并结合采矿工程特点,对破坏土地进行顺序回填、平整、覆土及综合整治,其核心是造地。常用的工程复垦技术有就地整平复垦、梯田式整平复垦、挖深垫浅式复垦和充填法复垦技术等。参考前述各专项整治相关内容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执行。2、生物复垦技术:包括快速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生态工程、耕地工艺、农作物和树种选择等。(八)植被重建1、植被选择(1)植被重建应遵循“因地制宜,因矿而异”的原则,在树种、草皮的种属选择、工艺的采选上要与矿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石环境相匹配,以确保植被重建的成效。(2)广泛进行适宜的植被品种资源调查,选择可行性好的品种,在实验室进行抗逆性能筛选;选出的植物品种应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根系发达、生产快、产量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耐贫瘠等。(3)选择草类、灌木、乔木种属时,尽量兼顾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优选已被实践证明的、易养、易管、易活的种属。90 (4)如选种经济类树种应严格按林业果树栽种管理的有关规范执行。2、边坡覆绿(1)岩石边坡:可采用挂网客土喷播和草包技术。(2)土质边坡:可采用直接播种或植生带、植生垫、植生席等技术。(3)土石混合边坡:可采用草棒技术、普通喷播或穴栽灌木等技术。3、平地覆绿(1)直接种植灌草。在保持覆盖土层不小于30mm的地面上,直接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种子,形成与周边生态相适应的草地。(2)直接植树造林。在保持覆盖土层不小于50mm的地面上,根据实际状况和规划要求直接种植经济林、生态林或风景林。4、覆绿技术(1)直接种植灌草在有一定厚度土层的坡面上,直接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种子。(2)穴植灌木、藤本结合工程措施沿边坡等高线挖种植穴(槽),利用常绿灌木的生物学特点和藤本植物的上爬下挂的特点,按照设计的栽培方式在穴(槽)内栽植。(3)普通喷播坡面平整后,将种子、肥料、基质、保水剂和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泥浆状喷射到边坡上。90 (4)挂网客土喷播挂网客土喷播是利用客土掺混粘结剂和固网技术,使客土物料紧贴岩质坡面,并通过有机物料的调配,使土壤固相、液相、气相趋于平衡,创造草类与灌木能够生存的生态环境,以恢复石质坡面的生态功能。该技术适用于花岗岩、砂岩、砂页岩、片麻岩、千枚岩、石灰岩等母岩类型所形成的不同坡度硬质石坡面。5、养护管理(1)后期养护管理包括喷水养护、追施肥料、病虫害防治、防除有害草种与培土补植。(2)植被的喷灌,可根据植物需水情况,直接喷灌;或在坡顶修筑蓄水池,汇集雨水,并用动力设备从坡脚输送补充水,利用坡顶水池自流,采用喷头方式进行喷灌。(3)对坡度大、土壤易受冲刷的坡面,暴雨后要认真检查,尽快恢复原来平整的坡面。部分植物死亡,应及时补植。补植的苗木或草皮,要在高度(为栽植后高度)、粗度或株丛数等方面与周围正常生长的植株一致,以保证绿化的整齐性。6、注意问题(1)植被重建的最佳时间由雨量的季节分配和适宜温度来决定。(2)石质山绿化的树坑中应充填好土,特别是干旱缺水地区,应在坑中铺衬可降解的塑料薄膜,在新土中拌入保水剂,以涵养水分提高树木成活率。(3)山坡或台面植树,具体株距根据树种及树冠形态选择。90 6.2.3建设方案在现场踏勘、走访群众的基础上,收集治理区的矿山开采及地质资料,综合地质灾害勘察成果及数字地形图测量成果,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系统的评估治理区地质灾害现状及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破坏范围、程度等,结合国内外有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经验,提出的治理方案如下:用煤矸石作为造地复田的充填材料。即先对沉陷区进行预测,把要形成沉陷区的表土层先移到别处,待形成沉陷区后,在沉陷区里用煤矸石垫高,再把移走的地表土移回成原样;在煤矸石堆放的地方建立煤矸石微生物肥料厂,通过对煤矸石的加工,把煤矸石中对作物生长有害的元素分离出去,再与沉陷区的地表土搅拌一起形成肥力更高的良田。或者把煤矸石粉碎加一些其他物质形成微生物肥料,再填加到地表肥力较差的沉陷区,形成新的耕地。这些方法不但对煤矸石这些工业废料进行了利用,改善了土壤肥力,增加了耕地面积,而且使自然环境得到了良好改善,利国利民;用煤矸石进行井下充填。不但使地表沉陷减少,而且使煤矸石无处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的状况得到了缓解,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根据项目的地形特点和开采沉陷情况,在地表移动变形稳定之前,主要对下沉过程中产生的地表裂缝,进行人工填堵。对地表移动变形已稳定区域可采取下列二种整治方式:①人工治理措施及工艺:地表移动变形较小的区域,直接采取平整和修复措施,将由于沉陷造成的梯阴挖高填低进行平整,以恢复原有耕作条件。②90 机械治理措施及工艺:地表下沉稳定后对下沉值较大的区域(2.5m以上)利用煤矸石进行回填复垦,一般采用机械治理工艺,即使用铲运机械分层剥离分离回填恢复耕地功能。治理措施采取回填覆土平整。首先剥离可利用的表层土,然后对基岩进行平整,分层填入煤矸石或者建筑瓦砾,分层碾压至稳定,回填至设计高程。再按设计要求回填粘上防渗层,切断大气降水渗漏通道。之后按设计要求回填表土或者客土,经过田块土地平整工序、土壤培肥,即可作为耕地使用。塌陷坑治理工程标准如下:①回填煤矸石(或建筑瓦砾)级配Cu>5,每lm³塌陷坑中填入虚方量l.23~1.31m³矸石上(或建筑瓦砾),采用机械压实,孔隙比e0.8左右(中密以上),保证填充物不能架空,防止后期地面大幅度沉降。检验方法:参照砂上,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值N大于l5击为合格。②粘上防渗层分二层以上填充捣实,回填时填入虚方量l.23~1.31m³,夯实达干容重l.4t/m³以上,厚度lOcm。③覆上厚度为50cm,下层覆客上30cm,表层覆剥离表上20cm,使表层土土质、PH值与周围田地土壤接近,覆土后表面应高出周围田面l0~20cm。④整平度控制在6。左右,平整坡度按《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执行。⑤排水设施满足场地要求,防洪满足当地标准;对于耕地,农田灌溉设施应满足生产需要。⑥有控制水上流失措施,应配套建设防护林带。90 资料收集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现场勘察自然地理地质资料矿山开采情况塌陷沉陷调查矸石、废弃物压占调查采空区勘察治理工程设计地面塌陷沉陷治理工程地形图测绘煤矸石堆清理工程建筑瓦砾拆除清理工程表土剥离工程地形修复平整工程损毁排水河沟治理工程损毁水利设施复建工程损毁矿区道路复建工程设计评审施工招标工程施工工程验收采石矿渣危岩清理工程防护林与植被恢复工程采石坡面治理工程废弃井口封填工程YY中部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路线图90 6.3公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6.3.1道路工程改造道路8.945km,其中乡村公路7200m,源南路780m、古城三路243m、山北大道222m、站前二路延伸段500m;新建袁河大桥147.16m。具体如下:1、源南路:项目内容包括新建卢南公路至行政路桥长25.6米、宽24米,路长780米、宽30米的沥青车道、花岗岩人行道板、给排水、通讯等综合管网、亮化、绿化。2、古城三路、山北大道:项目道路设计全长465.379米,其中古城三路长242.798米,路幅宽16米,4米人行道(含1.2米树池)×2+4米车行道×2,设计时速30km/h;山北大道长222.581米,路幅宽10米,2米人行道×2+3米车行道×2,设计时速20km/h。3、袁河大桥:项目桥长147.16米,宽21米,上部构造为7孔20米预应力小箱梁,桥面连续;桥面宽度净15.5+2×2.75米人行道(双向)。下部构造桥墩、桥台均采用桩接盖梁。桥梁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4、站前二路延伸段:项目道路全长约500米,规划路幅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人行道(含行道树)6米×2。沥青砼路面YY中部采煤沉区矿区及周边道路改扩建工程序号道路名称长度(m)道路红线宽(m)路面结构备注1乡村公路720016混凝土90 2源南路-上埠路段805.0630沥青混凝土3古城三路465.3816沥青混凝土4山北大道22222沥青混凝土5袁河大桥147.1621沥青混凝土6站前二路延伸段50030沥青混凝土6.3.1.1采用规范及标准一、采用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1999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8.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028—93二、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三级2、设计车速:50km/h3、道路红线宽:7m4、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5、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90 6、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4KN/m27、平曲线最小半径:400m8、平曲线最小长度:主干道85m9、圆曲线最小长度:主干道40m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主干道1350m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主干道1050m10、竖曲线最小长度:40m11、最大设计纵坡:≤5%12、设计排水重现期:113、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14、桥梁:设计洪水频率:1/50;荷载等级:城—A级人群4kN/m2。6.3.1.2路线设计方案(一)平面设计1、平面设计原则(1)道路平面位置主体应按现有道路网布设。(2)道路平面线性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标准。(3)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线的设置,尽量不设置超高、加宽。(4)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位置等。2、平面设计90 道路平面按规划路线走向及平面线型标准的要求布置,各交点具体平曲线要素详见附图。(二)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设计原则(1)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路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3)为满足非机动车行驶,最大纵坡度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控制;(4)本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平坦,最小纵坡宜尽量满足路面纵向排水要求;(5)设计时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排水要求综合考虑;(6)线性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线性均衡,保证路面排水通畅;2、纵断面设计道路所经地区为河滩冲击平原和山前缓坡地带,地形较为平坦,地面自然坡度平均为0.3%~5%,因此道路一般路段设计纵坡较为平缓。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坪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及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桥梁控制标高、相交道路标高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90 综合考虑以上控制因素,同时考虑路面排水的需要,道路纵断面设计考虑尽可能采用自然纵坡,最小坡度0.3%;特殊困难地段不小于0.1%;在满足道路最小坡长的前提下,道路最大纵坡控制为5%。(三)横断面设计1、横断面设计原则(1)根据道路的所处区域,布置不同的横断面形式,使其满足交通服务功能,并与该区域的路网相协调。(2)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尽可能多的设置绿化用地。(3)在穿越城市已建成区的路段,充分考虑道路两侧居民、村庄的通行要求。(4)在居住密集区,合理布置断面形式,采取工程措施减小道路用地,尽可能少拆迁。(5)考虑近远期结合,预留管线位置,为远景发展留有适当的余地。2、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以规划为依据,结合道路的实际确立横断面设计方案。横断面机动车道横坡为2.0%,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横坡为1.5%。横断面设计方案如下:规划横断面布置:农村公路:3.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7m;古城三路:路幅宽16米,4米人行道(含1.2米树池)×2+4米车行道×2。山北大道:路幅宽10米,2米人行道×2+3米车行道×2。90 站前二路延伸段:路幅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人行道(含行道树)6米×2。袁河大桥:桥面宽度净值15.5+2×2.75米人行道(双向)。6.3.1.3路基设计方案(一)一般路基设计本工程所经大部分区域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埋藏较深,因此对路基填土高度等没有特别要求,按常规进行设计。(二)路基边坡及防护考虑道路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利用有时间差,由于地形高差的因素,在沿线土地尚未开发平整,存在路基与现状地形高程不一致时,再就是水系边和公共绿地旁边的道路,均应考虑路基边坡及防护。1、路基边坡路基边坡按1:1.5自然放坡。2、边坡防护(1)一般路堤边坡采用植草防护。(2)高度大于2米的路堤边坡采用预制植草砖防护。(三)路基压实及填料要求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大于或等于20Mpa。路基填料采用普通土为填筑材料,局部潮湿路段对土基进行换填处理。为了使填料能达到规定要求、应严格控制最大粒径,槽底面以下0~80cm范围内,Dmax=12cm,80cm以下,Dmax=20cm。路基压实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相应标准进行,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不低于下表列数值。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90 项目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压实度(重型)(%)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方0~30cm108≥95%30~80cm105≥95%>80~150cm154≥93%>150cm153≥90%挖方0~30cm108≥95%备注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地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四)路基排水1、路基范围内的雨水通过道路下敷设的雨水管道排除。2、为保证路基不被雨水浸泡而影响强度,提高路面的使用质量,在尚德大道绿化分隔带内设置排水盲沟,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与排水干管连通。3、道路两侧为农田、荒地的路段,道路建设时在路基两侧设置临时纵向排水沟,将路基范围内的降水汇集于排水沟内并引至附近天然水体、洼地或接入雨水井。沟底设计纵坡不小于3‰,以利于排水。6.3.1.4路面设计方案本项目路面通常采用水泥砼或沥青砼。水泥砼路面的优点是使用寿命较长,耐久性好,初期养护维修少。缺点是要求地下管线一次敷设到位,路面折裂损坏维修复杂,维修期长。对软土地基工后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垂直沉降变形适应能力较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形成早期断板或破损。另外水泥砼路面板缝多,行车舒适性较差。90 沥青砼路面摊铺快速,施工方便,行车舒适,行车噪音低,局部开挖、修补比较方便,便于今后地下管线二次埋设。为减少噪声污染,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本设计推荐采用沥青砼路面。根据道路的性质及所承担的功能,结合YY县气象、工程地质及近年来的乡村公路工程建设经验,参照省内其它地区类似工程,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如下:路面结构设计表名称单位指标备注道路等级(Ⅲ级)机动车道AC-13I细粒式沥青混凝土Cm4AC-20I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5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Cm66%水泥稳定砂砾Cm20未筛碎石Cm25总厚度合计Cm60非机动车道AC-13I细粒式沥青混凝土Cm5AC-20I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76%水泥稳定砂砾Cm20未筛碎石Cm20总厚度合计Cm436.3.1.5路面排水(1)在路面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外侧设雨水口,雨水由雨水口进入雨水管道,通过雨水系统排入河道。(2)为迅速排除路面雨水,路面须设横坡。本工程道路机动车道采用双向横坡,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采用单向横坡,坡向雨水口。(3)90 机动车道横坡为2.0%,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横坡为1.5%。6.4公共服务设施工程6.4.1教育设施6.4.1.1YY第二中心学校1、工程概况本项目需要新建改造的学校有:初中部:占地面积57415㎡(86.12亩),总建筑面积13645.8㎡;小学部:占地面积36987㎡(55.13亩),总建筑面积14959㎡;幼儿园:占地面积25390㎡(38.08亩),总建筑面积8500㎡,新建改造加固教学楼并配套水电等基础设施。①初中部占地面积86.12亩,建筑面积为57415㎡,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职工宿舍。②小学部占地面积55.13亩,建筑面积为14959㎡,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学生食堂、职工宿舍。③幼儿园占地面积38.08亩,建筑面积为850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综合楼。主要建设内容表序号名称初中部建筑面积(m2)中心小学建筑面积(m2)中心幼儿园建筑面积(m2)1教学楼50005200550090 2综合楼3200400030003学生宿舍食堂300032004职工宿舍2445.82559合计13645.81495985002、编制依据(1)《城市国家规划法》、《建筑法》和XXX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技术规定(2)YY县新城区管委会提供的1:500地形现状图及水电气接口等相关文件资料(3)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建设标准(4)中小学、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5)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6)充分尊重市委、市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及指导思想,并置案于本规划之中。3、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3)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的原则;(4)建筑设计力求富有时代感和艺术性,要求简洁明快,即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风格;(5)在可能情况下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约投资;(6)创建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90 为宗旨的现代校园环境;(7)在地形及使用功能复杂的总体布局中,优化道路交通系统,达到舒适、便捷、安全之需要,实现人车分流,消防专用通道与校园干道相结合,调整建筑组群,节约用地,合理分区,形成理性的规划结构体系;(8)供变电、强弱电、给排水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尽量完善学校发展的硬件功能;(9)“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总方针,探索YY第二中心学校的建筑风格和区域特色,形成良好的校园绿化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4、规划布局及空间环境(1)校园平面总体布局通过这次规划,使集中建设三所标准化学校(普通初中、小学、幼儿园各一所)成为一个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清晰、人车交通便捷、造型新颖、美观、校园环境优美的新型校园格局。在新征土地范围内,初中部和小学部布置1个400m环型运动场和1个300m环型运动场以及若干个篮球、羽毛球场和排球场,在西北侧布置初中部;在北侧布置小学;西南侧布置幼儿园。为贯彻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90 ,确保中学教学硬件的达标,本次规划充分利用了地形,尽可能拓宽现有空间的使用效率,巧妙的进行了房屋的空间组合,节约用地,增大了绿化和环境空间以及学生活动场地,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在规划中既考虑了校园布局的严谨,又达到在多重空间中赋予变化的景观序列,并使该学校的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怡人,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和生活特点,促进求知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校园总平面布置方案详见后附附图。(2)功能分区1)教学区规划设计a、教学区规划及单体设计完全按照90个教学班规模(初中36班、小学42班、幼儿园12班)。我公司则按“中小学、幼儿园建筑规范”及“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建设标准”对相应的教学各专业用房进行配置。b、教学楼的通风、采光良好,重要的是将教室嵌入优美的外环境中,使景观绿化延伸到室内空间,即能调节空气,又能缓解长期用眼的疲劳。并利用单廊式建筑的布局变化及利用房屋间距空间,精心设计了花园、周边绿化,给学生一个清新的学习环境,以绿树花草为主,加之配以水景及各种艺术雕塑,增强文化和知识氛围,给学生以充分的启迪和情趣,使学生在学与玩之间充分调节,在美好的空间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求知兴趣和生理状态,更有利于知识的传导和理解。90 c、追求变化丰富的空间体系,又确保了清晰的功能要求。设计中,我们在平面空间布局上考虑了高低年级学生特点适度分隔,在竖直空间上考虑了普通教学与专用教室的分区,一方面即可避免相互干扰,又便于教育与行政的管理。在具体设计中,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将组成一个规范严谨的教学区组团,相互不干扰,交通便捷,即有利于学习,又有利课外活动、休息,且较好的避开了外部干扰。在保证应有间距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块,给学生留足了更多的活动场地,并精心打造校园景观,丰富学习空间,净化室内空气,美化校园环境,以利于学生紧张的学习后能够放松与休息,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和智力发展。d、能够严格的根据“规范”和“标准”按规定的条款及标准要求,确保人均面积、采光、通风及教育教学功能的完善和师生的安全,较好的处理由于XXX及各乡镇学校人均面积不够,教学设施落后,周边环境较差的条件因素,精心规划精心设计,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的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运动区规划设计运动场置于学校初中部和小学部,根据中学教育规范以及城市中学的标准要求,考虑设计1个适用于中学体育教育的400米环型运动场(8跑道)和1个适用于小学体育教育的300米环跑(6跑道),及若干个羽毛球场、排球场,基本上满足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配置要求,其中,为了丰富社区生活及学校创收,运动区其它场地也可同时对外开放,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管理上也因为运动区在规划上分区很明确,是一个独立的区域,不穿插,不干扰,可单独进行管理。在行课时,确保学生使用,放假时,促进社区文化生活的繁荣,提高投资效益,减轻学校负担,并可展示校园风貌,扩大YY第二中心学校影响力,提高办学知名度,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YY县采煤沉陷区避险安置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5、建筑单体设计90 (1)初中校区YY第二中心学校——初中校区设计规模为36班1600名师生,为合理分布教学设施,尽量减少教学中相互影响,学校总建筑面积13645.8㎡,其中:教学楼设计为3栋,每个年级1栋,均为5层结构,教学楼建筑面积:5000㎡,主体负一层设计为雨天活动场所及绿化,其余全部设计为教学用房。层高3.5m,框架结构,系三类建筑。;综合楼1栋,五层,建筑面积3200㎡;学生宿舍食堂2栋,四层,建筑面积3000㎡;教室职工宿舍2栋,三层,建筑面积2445.8㎡。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1)总体布置根据总体规划,该处地形相对平缓,交通便捷,利于人流集散,建筑为坐北朝南,朝向较好,并严格遵照规划意图进行教学楼布局。建筑布置前后无遮挡,有利于自然通风、采光及日照,以利于节能降排要求;各教学楼周围设有环型消防道路,消防车可直接到达,满足建筑消防扑救的要求。并与周围建筑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且有足够的消防车操作场地;建筑周边尽可能植树、种草,以改善环境条件。2)平面设计90 按功能要求规模36个班,容纳师生1600人。该平面功能合理、交通组织流畅。在平面组合中,将各种用房功能关系有机的结合为一体,便于教学功能要求,使其成为功能齐全,又方便教学活动的建筑群体。各教学楼内均设有四座垂直疏散楼梯,楼梯宽度满足规范要求,根据消防设计要求,均按封闭式楼梯间进行设计,其每层最远的房门至楼梯间的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各部分空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布置,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布局严谨且又创造了丰富的使用活动空间。教学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且防火分区面积均在1000㎡内,每个防火分区有两个安全出入口,可供消防安全疏散。建筑物各层均设有室内消对产生噪声的设备等放在最高一层,从而减少噪声对建筑物的危害和周围的影响。3)立面造型设计造型处理是设计中极为主要的一环,该建筑的体量处理紧密结合总体构思,在整体处理上追求现代校园风格的塑造,力图通过简洁的体量构图及有力的形体线条来展现校园公共建筑的独特表现力。整个体量有虚有实,虚实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丰富的联想。由于教学楼是人流量很大的建筑,上下的交通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并以此作为建筑造型的最活跃元素加以强调,将功能要求与外部表现形式充分有机结合,塑造现代化示范性校园建筑的美学形象。建筑主色调采用以暖色为主,橘红色构架,浅驼色线条作为外装饰,大面积适当点缀现代建筑符号,既统一又分隔,在活泼中有对称,既不失庄重的手法,又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出校园建筑特有的明快而又雅致的文化建筑性格,使之完全融于校园环境之中。4)交通组织设计根据建筑使用要求,合理组织垂直交通系统,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90 各教学楼内设有四座垂直疏散楼梯,两个以上出入口,能够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楼梯宽度及过道和出入口宽度均满足1.0米/百人规范要求。5)剖面设计设计标高:详见总平面设计图教学楼±0.000=327.00层高:3.5m层数:五层总高:17.5m(2)小学校区YY第二中心学校——小学校区设计规模为42班2000师生(1-6年级),为合理分布教学设施,尽量减少教学中相互影响,总建筑面积14959㎡,其中:教学楼设计为2栋,每3个年级共用1栋,均为5层结构,教学楼建筑面积:5200㎡,主体负一层设计为雨天活动场所及绿化,其余全部设计为教学用房。层高3.5m,框架结构,系三类建筑;综合楼1栋,五层,建筑面积4000㎡;学生宿舍食堂2栋,四层,建筑面积3200㎡;教室职工宿舍2栋,三层,建筑面积2559㎡。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1)总体布置90 根据总体规划,该处地形相对平缓,交通便捷,利于人流集散,建筑为坐北朝南,朝向较好,并严格遵照规划意图进行教学楼布局。建筑布置前后无遮挡,有利于自然通风、采光及日照,以利于节能降排要求;各教学楼周围设有环型消防道路,消防车可直接到达,满足建筑消防扑救的要求。并与周围建筑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且有足够的消防车操作场地;建筑周边尽可能植树、种草,以改善环境条件。2)平面设计按功能要求规模42个班,容纳师生2000人。该平面功能合理、交通组织流畅。在平面组合中,将各种用房功能关系有机的结合为一体,便于教学功能要求,使其成为功能齐全,又方便教学活动的建筑群体。各教学楼内均设有四座垂直疏散楼梯,楼梯宽度满足规范要求,根据消防设计要求,均按封闭式楼梯间进行设计,其每层最远的房门至楼梯间的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各部分空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布置,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布局严谨且又创造了丰富的使用活动空间。教学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且防火分区面积均在1000㎡内,每个防火分区有两个安全出入口,可供消防安全疏散。建筑物各层均设有室内消对产生噪声的设备等放在最高一层,从而减少噪声对建筑物的危害和周围的影响。3)立面造型设计造型处理是设计中极为主要的一环,该建筑的体量处理紧密结合总体构思,在整体处理上追求现代校园风格的塑造,力图通过简洁的体量构图及有力的形体线条来展现校园公共建筑的独特表现力。整个体量有虚有实,虚实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丰富的联想。由于教学楼是人流量很大的建筑,上下的交通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并以此作为建筑造型的最活跃元素加以强调,将功能要求与外部表现形式充分有机结合,塑造现代化示范性校园建筑的美学形象。90 建筑主色调采用以暖色为主,橘红色构架,浅驼色线条作为外装饰,大面积适当点缀现代建筑符号,既统一又分隔,在活泼中有对称,既不失庄重的手法,又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出校园建筑特有的明快而又雅致的文化建筑性格,使之完全融于校园环境之中。4)交通组织设计根据建筑使用要求,合理组织垂直交通系统,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各教学楼内设有四座垂直疏散楼梯,两个以上出入口,能够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楼梯宽度及过道和出入口宽度均满足1.0米/百人规范要求。5)剖面设计设计标高:详见总平面设计图教学楼±0.000=327.00层高:3.5m层数:五层总高:17.5m(3)幼儿园YY第二中心学校——幼儿园设计规模为12班260师生,为合理分布幼儿教学和休息设施,尽量减少教学与幼儿休息存在的相互影响,总建筑面积8500㎡,其中:新建1栋教学楼和1栋生活楼,均为3层结构,教学楼建筑面积为5500㎡,生活楼建筑面积为3000㎡,主体负一层设计为雨天活动场所及绿化,其余全部设计为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层高3.5m,框架结构,系三类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90 1)总体布置根据总体规划,该处地形相对平缓,交通便捷,利于人流集散,建筑为坐北朝南,朝向较好,并严格遵照规划意图进行教学楼布局。建筑布置前后无遮挡,有利于自然通风、采光及日照,以利于节能降排要求;教学楼和生活楼周围设有环型消防道路,消防车可直接到达,满足建筑消防扑救的要求。并与周围建筑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且有足够的消防车操作场地;建筑周边尽可能植树、种草,以改善环境条件。2)平面设计,12个班,容纳学生260人。该平面功能合理、交通组织流畅。在平面组合中,将各种用房功能关系有机的结合为一体,便于幼儿教学和生活功能要求,使其成为生活功能齐全,又方便教学活动的建筑群体。各教学楼内均设有四座垂直疏散楼梯,楼梯宽度满足规范要求,根据消防设计要求,均按封闭式楼梯间进行设计,其每层最远的房门至楼梯间的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各部分空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布置,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布局严谨且又创造了丰富的使用活动空间。教学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且防火分区面积均在1000㎡内,每个防火分区有两个安全出入口,可供消防安全疏散。建筑物各层均设有室内消对产生噪声的设备等放在最高一层,从而减少噪声对建筑物的危害和周围的影响。3)立面造型设计90 造型处理是设计中极为主要的一环,该建筑的体量处理紧密结合总体构思,在整体处理上追求现代校园风格的塑造,力图通过简洁的体量构图及有力的形体线条来展现校园公共建筑的独特表现力。整个体量有虚有实,虚实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丰富的联想。由于教学楼是人流量很大的建筑,上下的交通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并以此作为建筑造型的最活跃元素加以强调,将功能要求与外部表现形式充分有机结合,塑造现代化示范性校园建筑的美学形象。建筑主色调采用以暖色为主,橘红色构架,浅驼色线条作为外装饰,大面积适当点缀现代建筑符号,既统一又分隔,在活泼中有对称,既不失庄重的手法,又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出校园建筑特有的明快而又雅致的文化建筑性格,使之完全融于校园环境之中。4)交通组织设计根据建筑使用要求,合理组织垂直交通系统,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各教学楼内设有四座垂直疏散楼梯,两个以上出入口,能够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楼梯宽度及过道和出入口宽度均满足1.0米/百人规范要求。6、道路及竖向设计(1)道路工程规划一、规划原则1)以XXX教育局委托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及地形图作道路规划的依据。2)校区主要道路线型及其路径,须充分结合地形、有效利用地形,在充分满足地块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道路工程造价最低,综合经济效益最佳。90 3)对场地自然坡度较陡的地段,在确保道路技术前提下,尽量避免高路堤、深路堑线型。4)路网布局尽可能形成环状,便于校园内交通;为了方便师生在校园内活动,对高差较大的台阶间,采用梯道以及人行道连接并辅以绿化。二、道路规划根据校园场地现状以及道路规划原则,在符合道路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将道路连通至各功能区之中,以满足教学区、运动区及生活区交通需要及消防要求。主干道道路横断面:主干道道路宽度14米车行道宽4米人行道宽1.5~3米校区的道路干道坡度最大不超过2%,干道曲线半径不小于6米。停车场126个车位,主要设置在校前区大门内右侧,供校车及来宾停车使用。(2)竖向规划场地竖向规划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解决各建筑物用地的控制标高,满足各项用地的使用要求,使建筑物用地与道路之间在竖向上有良好的结合;考虑建筑群体空间景观设计及场地排水设计要求;场地平整要做到挖填方基本平衡及经济运距;规划上采用小台地竖向布置,尽量减少场地开挖工程量及挡土墙、护坡及边坡处理等;确保排水畅通,建筑标高和场地坡度及排水满足防洪及暴雨的要求。一、竖向处理措施90 1)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和植被;各类建筑用地填方高度不宜大于4m,挖方高度不宜大于3m;(局部除外)2)挡土墙高度不大于4m(指填方地段);石质挖方地段,尽可能采用护坡处理。3)台地划分尽可能顺等高线划分,建筑标高的确定,考虑建筑群体高低起伏韵律,建筑物错层以3~4.2m高确定室内标高。4)建筑物距挡土墙的距离要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行人的出入方便等条件,距挡土墙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m。5)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度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7、场地排水场地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采用明沟、雨水口、暗管相结合的方式,有组织地排入校园分区雨水干管网;污水经生化处理达标后,采用暗管,有组织地排入污水集中处理点后,再排入市政污水干管网。90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7.1概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发展与环境兼顾的方针,注意环境保护。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一方面加快了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和避险安置工程的进程,另一方面建设期对环境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本章就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土地利用影响四个方面,对本项目的建设进行评价。环境评价的目的在于预测和分析拟建项目在建设期及营运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有效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使其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并降低到最小程度,达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从环保角度论证拟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环保工程措施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7.2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本次所研究的项目,通过治理消除或最大限度的减少矿区地质灾害隐患,确保矿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综合治理来改善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减轻或消除各种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努力建设“绿色矿山”90 ;恢复矿区土地使用功能,对塌陷、压占破坏的土地因地制宜进行治理、复垦,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有效增加建设用地、耕地、林地面积。推动矿区经济发展;对塌陷、沉陷、地裂缝及煤矸石压占造成的生产道路、农村水利设施、河沟,进行综合治理和建设,为治理区日后的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造福受矿山地质环境灾害影响多年的当地村民。7.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3.1各项指标1、规划区内空气质量总体达到国家二级标准,TSP年平均<0.2mg/m3,日平均<0.3mg/m3,SO2年平均<0.06mg/m3,日平均<0.15mg/m3,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2、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90%河水水质达标率(按功能区)>90%。生活污水处理率>70%,工业废水处理率>85%。3、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交通线两侧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5%。4、环境建设目标:燃料气化率: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绿化覆盖率:>20%,绿地率:>15%。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0%,危险固体废物治理率达100%。人均公共绿地:>2㎡。90 7.3.2总体评价工程环境评价范围无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对动、植物保护区无直接影响。项目在施工期间将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所以应切实制定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拟建项目所在河流为萍水河,河流水质基本良好,主要以泄洪、灌溉为主,拟建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路面雨水径流引起的河流、水库污染。考虑到路面雨水的排放是间断排污,污染物又集中在降雨初期的2小时内,污染排放相对数量较小,不会引起BOD5、CODcr、Pb的浓度值超标,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将无明显影响。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附近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施工机械(如搅拌机)产生的粉尘;二是机动车行驶产生的扬尘;三是机动车排放的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总烃、悬浮颗粒等污染物的尾气。这些污染物均将不同程序地影响新区及其附近环境空气的质量。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期,施工机械、风钻、人工凿作业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这种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根据类比分析,本项目建成后,道路周围邻街户外窗前噪声(白天、夜间)的等效声级较难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四类区标准;但在离道路50m以上无障碍情况下,噪声值基本能达到四类区标准要求。7.4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90 根据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前期规划设计,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尽量绕避一些环境敏感区,避让或减少对重要设施,如高压输电线网、地下管线等的干扰和影响,尽量保护现有水网和水利设施不受破坏,保证原有水利排灌系统正常发挥作用。本项目有一定量的填土,取土坑取土后需及时平整复耕,应该边开采、边平整、边绿化,做到收工一处,恢复一处。可铲取路基占用耕地的表层耕作土来覆盖生土,对深挖区也可作水田或鱼塘。为减少水土流失量,项目建设期应采取挡土墙、浆砌片石护,在填筑路基边缘及堆土场边缘设置土工布围拦拦截工程引起的水土流失。避免在雨季开挖修筑路基,做好路基排水。由于本项目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暴雨强度较大,为防止路基边坡被水冲蚀引起水土流失,应设置浆砌片石排水边坡以保排水通畅。此外,施工人员集中居住点的生活污水,不得随地倾倒,以防流入取水地点,生活垃圾特别是粪便要集中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含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堆放点要远离水源地,并用防雨材料遮盖,沥青材料不得倾倒于地上,沥青搅拌站地面要硬覆盖,施工结束后工程废科要及时运走;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清洗水,应经隔油沉砂池处理后排放。在施工前应全面踏勘电力、通讯设施,并与有关部门协商,共同做好这些公用设施的保护与拆迁工作。拆迁前应妥善重建或临时组建电力、通讯线路,保证周围村民及乡镇企业生活生产不受影响。90 第八章节能评价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公路交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创造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做出贡献。8.1编制依据1、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资源[1997]2542号文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与评估的规定”》的通知;2、本项目的建设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不得采取国家已颁布的限制(或停止)生产的产业序列、规模,或行业已公布下令限制(或停止)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汰产品;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4、建设部《建筑节能技术政策》;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134-2001。90 8.2主要设计原则执行国家现行的节约能源政策、指令、规定及有关标准,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能源选择应贯彻国家能源方针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中所选设备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严禁采用国家已规定淘汰的低效高耗能设备。8.3节约措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贯彻节能减排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在本工程方案研究过程中,始终贯彻节能减排的理念,突出抓好土地、水、能源、重要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通过不断优化路网方案,推进节能降耗,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走出行业节能与集约节约利用道路、土地资源相结合的新路子。1、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对沿线路基路面等基础设施现状评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沿线的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工程废弃,节约能源及各种筑路材料。2、优化设计在方案设计中尽量加大平曲线和竖曲线半径,减缓道路坡度,使平、纵线形获得最佳配合,以降低交通流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合理组织交通流向,结合交通管理措施,减少机动车起动制动次数,使车辆尽量用最低油耗车速运行,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3、建筑节能90 (1)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的平面布置及其主要用房均采用南北朝向,有利于建筑的自然通风、各功能用房的天然采光及日照时间;(2)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外窗的面积、传热系数,气密性等级。窗上适当安装着光和调光设施,节约能源;(3)外墙表面均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库房外墙做加厚保温处理,屋面采用建筑保温层及架空隔热层;(4)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对围护结构采用较高档次的节能技术产品;(5)建筑体量应符合国家节能规范要求;(6)供电采用功率因素自动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素,减少电能消耗;(7)选用节能电器和灯具,合理规定各用房照度、照明高度,节约用电量;4、节水措施(1)供水系统采用新材料,合理设置控制系统,采取防漏、防渗措施,杜绝水量流失;(2)本项目选用质量有保障、密闭性能好的阀门;(3)建筑物内的卫生间和洗手间要充分考虑设置节水型水龙头和卫生器具,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无效耗散。(4)提高生活废、污水经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保护环境。(5)针对11降水较多的特点,增加雨水收集、贮存和处理措施,强调水的循环利用。90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9.1.1编制依据1、该工程方案设计图纸;2、江西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单位估价表(2006)上下册及费用定额;3、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计价格[2002]10号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则》的通知;5、计价格[1999]字1283号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江西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8、XXX2015年三季度建设工程材料价格信息;9、部分工程费用参考当地类似工程经济技术指标;10、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11、本报告编制单位掌握的有关资料。9.1.2编制范围本项目总投资主要包括建筑费用、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等。90 9.1.3编制原则、方法本项目按预可费率套用分期指标。9.1.4主要费用说明及费率标准费率标准:(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1.4%计取;(2)工程监理费按1.2%计取;(3)勘察设计费按1.05%计取;(4)招标代理费按0.03%计取;(5)施工图审查费按0.2%计取;(6)基本预备费按8%计取。9.1.5投资估算经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75001.5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42862.03万元,安装工程费用3507.43万元,其他费用28632.04万元(含基本预备费4911.92万元,银行贷款利息8690.63万元)。90 .2资金筹措9.2.1资金筹措本工程项目为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投资大,建设资金需多渠道筹集。工程估算总投资75001.50万元,拟通过以下筹措渠道解决。1、商请银行贷款56250万元,约占75%;2、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8751.50万元,约占25%。9.2.2贷款偿还计划与资金来源本项目计划商请银行贷款56250万元,贷款期限为10年,贷款利率为5.15%。项目建成后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能产生不可估量的间接效益,如:增收腾退土地出让收入,财政收入也将稳步提高,YY县财政为受益方,项目贷款本金及利息将由YY县财政逐年拨款偿还。具体偿还计划如下表:90 贷款偿还计划表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第9年第10年合计借款562501期初借款余额56250562505625056250480004000032000240001600080002当期还本付息2896.882896.882896.8811146.8810472.0010060.009648.009236.008824.008412.0076489.50其中:还本825080008000800080008000800056250付息2896.882896.882896.882896.882472.002060.001648.001236.00824.00412.0020239.503期末借款余额5625056250562504800040000320002400016000800004还本资金来源(地方财政)3000300030001150011000110001100010000900085005利率保证率103.56%103.56%103.56%103.17%105.04%109.34%114.01%108.27%101.99%101.05%90 第十章项目管理和实施进度10.1项目管理本项目承办单位为YY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拟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1)项目实施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施工招标制和质量管理责任制”的原则进行管理。(2)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本项目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参建单位的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3)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过程中,聘请有资格的监理单位和人员,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理,抓好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4)实行工程招投标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设过程中,接受计划、审计等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建成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5)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10.2项目实施进度10.2.1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工期拟安排36个月,2015年1190 月开始项目前期工作,2016年2月开始动工建设,至2018年10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本项目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避险安置工程、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矿区道路损毁复建工程建设,具体安排如下:(1)项目前期工作及施工准备阶段,包括项目报告及审批、初步设计及审批、施工图设计等。工作期限拟定在2015年11月—2016年1月。(2)2016年2月开始平整土地并动工建设,土建工程于2018年9月底完成。(3)设备购置安装和其他配套设施工程均在2018年9月前完成。(4)2018年10月底项目竣工,正式交付使用。10.2.2项目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工作周期2015年11月-2018年10月(每个格子代表3个月)项目名称123456789101112前期工作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竣工验收90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工作人员和顾客的安全与健康。1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4、《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号。11.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在项目建设及投入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危险因素及有害因素。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电气伤害等,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危害、噪声危害等。11.2.1危险因素分析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主要有挤压,碰撞和撞击,接触(包括夹断、剪切、割伤和擦伤、卡住或缠住)等。在建筑施工安装及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或意外故障可能导致对机械安装使用人员的伤害。100 2、坠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设备安装在不同平面上,有不同高度的操作平台、地沟、升降口、坑洞及护坎,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有缺陷,工人随时都有坠落摔伤的危险。3、电气伤害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危害事故和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事故等几种。触电事故又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若强电源出现意外,可能引发人员电击或电伤。建筑设备系统管路可能存在着静电伤害。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主要表现有:线路、开关、熔断器、插座插头、照明器具、电器等均可能成为引起火灾的火源;原本不带电的物体,因电气系统发生故障而异常带电,可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如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内部绝缘不良而带电等造成触电事故。11.2.2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危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产生施工粉尘(扬尘),若浓度高于允许浓度,施工人员将直遭受粉尘的危害。2、噪声危害在施工及运营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如混凝土浇注,汽车发动机工作及鸣笛,泵机、电梯等设备工作等。噪声能引起人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噪声还会影响信息交流,促使误操作发生率上升。100 11.3采取的安全措施11.3.1施工期劳动安全根据项目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安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企业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并报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备案。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电气产品、安全设施、架设机具,以及机械设备等,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指标,达到安全性能要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对其进行检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在电梯采购过程中,电梯生产企业按国家规定已办理过注册手续;所选电梯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生产企业负责电梯的安装、调试,安装后进行质量自检,待合格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标准组织验收。11.3.2运营期劳动安全1、机电设备和器材安全性能指标要符合国家标准。2、机电设备的选型、安装施工、验收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进行。电力配电线路采用三相四线制,用电设备全部装有接零系统,移动电器需加漏电保护器。3、对水泵采取减震、消音措施,设置水泵间。100 4、加强对职工、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并按有关规定配齐安全防护用品。11.4劳动卫生1、内部设施设备安装均按国家卫生防疫标准进行施工,并通过有关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投入运营。2、工地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清扫时应采取湿式作业,垃圾日产日清。3、加强卫生管理,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100 第十二章招投标方案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建设期,防范和化解工程建设中的违规行为,保护投资人利益,特制定本项目的招投标方案。12.1招标工作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2的1月10日发布的第18号令招标投标监督暂行办法》(4)国务院七部委2003年3月8日联合发布的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6)国务院七部联合发布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12.2招标工作原则12.2.1招标方式按照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要求,结合本项目特点,拟采用以下招标方式:全部工程勘察设计采用邀请招标,进行资格后审;余下全部工程施工、工程施工监理采用国内公开招标,进行资格预审。100 12.2.2标段划分1、勘察设计合同段划分:本项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文件规定勘察设计确定为1个合同段。2、施工合同段划分: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特点及项目工期要求,确定本项目施工划分为3个合同标段,分别是避险安置工程、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矿区道路损毁复建工程。3、施工监理合同段划分为3个标段。12.2.3公告发布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本项目将在国家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招标公告,初步拟定在11日报上刊登。12.2.4资格审查按照有关规定对施工合同段、工程监理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对邀请招标的勘察设计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后审。12.2.5潜在投标人的要求1、勘察设计邀请招标在全国范围内邀请有甲级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参加投标。2、工程施工公开招标通过媒介发布公告,凡具有建设部二级以上(含二级)施工资质,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足够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均可参与本项目基础设施和道路等工程招标。3、设备公开招标100 通过媒介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公告,具有良好设备制造技术或销售能力,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企业均可参加设备招标。4、设备安装公开招标通过媒介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公告,具有乙级以上,且具备类似工程安装经验,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企业均可参加设备安装招标。5、工程监理邀请招标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甲级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足够的类似工程监理经验的工程监理单位,均可参与本项目的工程监理投标。12.3组织形式1、招标机构:由项目法人组建招标机构。招标机构按二级组织形式(招标领导小组的招标工作小组)实施招标组织工作。2、评标委员会:项目法人负责组建由多名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100 招标基本情况表项目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招标方式招标估算金额(万元)备注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设备√√√重要材料√√√其他√情况说明:建设单位盖章年月日100 第十三章问题和建议13.1研究结论XXXYY中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具有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意义。一是本项目是切实改善了宏发、海源采煤沉陷区生活环境,优化了矿区生存环境,有力的促进城镇经济建设发展。二是有利于治理区工业、农业生产,实现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使当地居民不再遭受地面塌陷沉陷等带来的危害,生命、生产安全得到了保障,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三是可恢复治理区大部分耕地和林地,改善了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了土地、改善了区域环境、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恢复的林、灌植被,还能防治治理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提高当地生活质量。四是可以为当地村民发展高效林农业提供可用的改良土壤,配套完善的农田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13.2存在的问题的建议1、本项目为YY县重点采煤沉陷综合治理项目,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希望高起点、高标准选择建设等级,以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并希望有关部门对本项目能大力支持,以保证工期,促使本项目早日建成。2、本项目施工时,希望施工单位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搞好区域交通组织。100 3、台风、雨季影响与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可能会导致工程工期延长,施工组织要精心策划,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尽量避免在台风、降水季节施工,以防水土流水。4、建设单位应组建一支精干、高效、专业配套齐全的管理队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融资工作,加强工程管理,统一指挥。5、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应做好环境保护设计资料的调查工作,使工程设计与沿线地形、地貌及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6、项目实施时,应做好各项目地质勘察报告,道路建设方面需测量道路沿线带状地形,以至于可以选出较好的施工线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7、在项目实施时,一定要与现场情况充分结合,使建设项目造福于当地。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保护项目周边环境,在设计之初也应本着所有设计内容均与周围景观有机结合的特点。8、鉴于本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议有关部门对本项目充分重视,尽快研究和审批,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早日发挥效益。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