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MB
  • 2022-04-22 11:31:14 发布

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8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1总论1.1项目背景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下面简称建设单位)位于县东安科技园区,是由江苏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组建的项目公司,性质是民营股份制,是一家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相关环保设备研发及制造的环保新能源企业。环保能源现已有江苏、江苏启东、江苏海安、福建连江四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入运营,日处理规模已达2750吨。目前,县、通州区的生活垃圾大部分是进入江苏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该厂一、二期工程平均每天能够处理约1000吨的生活垃圾。而根据垃圾收运量统计数据,目前县、通州区等2012年日均垃圾产量已达1400多吨,再考虑增加南通开发区及滨海新区的200t/d的垃圾量,明显超出该厂目前的处理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县生活垃圾产量会逐年增加,并加剧垃圾处理日益紧张的形势。建设单位拟建设三期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日处理垃圾800吨,建设2条炉排炉焚烧处理线和1台汽轮发电机组设施。该项目的服务区是县、通州区、南通开发区及南通滨海园区所收集到的生活垃圾。为确保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实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江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编制本评价报告书。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章88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第376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国务院令第591号)(6)《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12年,国务院令第619号)(7)《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9)《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1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11)《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3号)(1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7月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192号)88 (1)《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2)《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2012年6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4)《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5)《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6)《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7)《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1.2.2技术规范和标准(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9)《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10)《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1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88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2)《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181-2006)(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6)《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7)《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8)《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9)《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1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1)《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12)《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13)《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14)《生活垃圾焚烧锅炉》(GB/T18750-2002)(1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6)《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07)(17)《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T5035-2004)(18)《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2012)其他与职业卫生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规范等。1.2.3基础技术资料(1)《备案通知书》(请提供)88 (1)《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东卫职评字(2012)04号)(2)《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东职卫评[2013]02号)(3)《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三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南通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2012)(4)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与江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的委托书(5)提供的其它相关技术资料A总平面图、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图B生产工艺流程图C其他资料1.3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2)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4)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提供科学依据。1.4评价范围本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的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具体范围为:(1)主厂房:垃圾卸料大厅、垃圾池、空压间、化水处理间、机修间、锅炉间、烟气处理、综合车间、汽机间。88 (2)公用工程:引桥、综合水泵房、冷却塔;(3)非生产区:餐厅、门卫室。本次评价是对该项目以上建设内容建成后,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做出评价。该项目为扩建项目,共用建设单位一、二期项目的部分设施(地磅、化水车间、油罐区、飞灰固化站、办公楼),在2013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东职卫评[2013]02号)已进行评价,本报告不作重复评价,具体包括:该项目建设期间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该建设项目如有变动,其变动的部分不在本次预评价范围内。本评价报告不包含环境、安全、消防方面的内容,不包含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该项目评价范围见表1-1。表1-1该项目评价范围表序号评价单元子单元备注1主厂房垃圾卸料大厅垃圾装卸垃圾池储存垃圾空压间空压机化水处理间水处理及渗滤液处理机修间机修设备锅炉间锅炉焚烧及灰渣处理烟气处理烟气净化系统综合车间10kV配电室、中央控制室汽机间汽轮发电机机2公用工程引桥/综合水泵房/冷却塔/3非生产区/餐厅、门卫室1.5评价内容88 主要包括该工程项目选址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名称、性质、主要产生环节、可能产生的浓度(强度);对人体的主要健康危害及其职业病危害程度预测;对拟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及评价,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辅助用室配置、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本预评价报告整体格式虽然沿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规定,但完全满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2012]第51号)的要求,详见表1-2。表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与《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应条款比对表序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2012]第51号)1总论(包括项目背景、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质量控制)(一)建设项目概况2工程分析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二)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4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分析(四)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分析和评价5职业病危害评价6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五)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六)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议7结论和建议(七)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结论1.6评价方法根据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依据国家、行业等职业卫生标准、规范等,结合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配置情况,预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及其职业病危害程度。1.6.1类比法88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1.6.2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1.6.3经验法评价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1.7评价程序评价机构按照准备、实施、完成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见图1-1。1.8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从如下几个方面把关:依照本机构的质量体系,从多个方面对评价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主要为过程控制、人员控制等。参与检测、评价等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有职业卫生资质证书,必须接受项目的专题培训。项目负责人、报告书编写人与审核人、签发人与质量监督员各司其职,遵照单位质量体系的要求独立开展工作。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2。88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接受建设单位委托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初步调查分析3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筛选重点评价项目拟订预评价方案确定预评价方案质控审查*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筛选重点评价项目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现场、类比)汇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编制预评价报告书提交正式报告专家评审***:质控审查由评价单位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召开专家评审会或内审会。**:专家审查的组织、程序与内容按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执行。图1-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图报告书及相关资料归档洽谈、达成协议法人签字、单位盖章委托方领取报告书(签字)组建项目组、成员分工接受委托、签定委托书、技术服务合同收集资料:委托书、合同、相关技术服务资料项目负责人接受项目、项目受理登记方案内审编制评价方案送审稿(外审稿)专家审查项目实施类比调查、现场检测、资料收集编制评价报告书(内审稿)内部审查专家组长审查正式报告书项目负责人、报告书编写人、项目组成员、审核人签字修改修改修改外审后报告书修改稿委托方图1-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质量控制示意图88 88 2企业概况2.1企业基本情况江苏赛特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特环保)是落户海安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具有垃圾焚烧发电、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运营甲级资质。致力于在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提供包括项目投资、工程承包、技术服务、运营管理在内的专业化服务,为城市垃圾出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赛特环保集团凭借专业经验,已建成启东垃圾焚烧发电厂,辐射启东、海门;在建海安垃圾焚烧发电厂,辐射海安、姜堰;再加上垃圾焚烧发电厂,辐射、通州,将在南通市范围内形成统筹协调的区域化合作产业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是由江苏赛特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全资组建的项目公司,位于县东安科技园区,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0万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约2.3367亿元人民币,特许经营期限30年,主要收集、通州两地的垃圾进行焚烧发电。一、二期项目总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年处理垃圾36.375万吨。一期规模500t/d,配置2台250t/d机械炉排炉和1台7.5MW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二期规模:500t/d,配置1台500t/d机械炉排炉和1台9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一期项目于2010年动工建设,至2011年6月试运行,2012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日均处理垃圾量500t/d。但垃圾量的增长情况超过预期,每日进入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垃圾量已超过900t,而尚有部分垃圾因焚烧处理量的限制没有送到,实际垃圾量已超过1000吨,两台250t/d垃圾焚烧炉一直在超负荷运行。随着县和通州区城市化的发展,垃圾收运范围的扩大,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是逐年增长,原有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发电项目厂均无能力消纳。建设单位于2012年4月投资1.05亿元建设二期工程,建设规模500t/d,总规模为1000t/d88 ,二期工程已于2013年1月并网运行。2.2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调查2.2.1职业病危害害因素检测情况调查根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500t/d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及《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中职业病危害检测数据,该公司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每年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服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氨、硫化氢、氯化氢、氟化氢、氢氧化钠、铅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检测结果见第四章。从的检测结果来看,高温检测结果中减温减压室,机房2号汽轮机巡检点,2、3号焚烧炉7米平台WBGT指数均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在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以内。2.2.2职业健康检查(体检异常的怎么处理?有2012年的体检资料吗?两次体检异常的是否为同一批人?)2011年8月23~26日建设单位委托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59名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有内科、外科、一般情况、生化检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电测听、肺功能等。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其他异常36人,主要是一般情况、生化检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异常。4人为噪声职业禁忌证人员,主要是听力高频损失(伤)。4名职业禁忌证人员进行了调岗处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监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未安排上岗前和离岗职工到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88 2013年5月15-17日建设单位委托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编内71名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有内科、外科、一般情况、生化检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B超、电测听、肺功能等。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其他异常59人,主要是一般情况、生化检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异常。8人为噪声职业禁忌证人员,主要是听阈位移或疲劳。6.76%,8名职业相关异常人员未进行职业病专科复查等处理。2.2.3管理措施(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设单位成立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小组,厂总经理为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共十人,其中专职负责职业卫生的人员负责制定该项目相应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职工常规性及职业性体检、职工职业健康档案管理、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发放、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环境危害因素检测联系及管理等。(2)职业危害管理制度该项目建立有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申报制度等。建设单位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制定了较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设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置符合《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3)职业卫生“三同时”情况该企业于2009年开始,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新建、改建88 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在竣工验收前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目前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良好。(4)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要求,该企业建立了《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安全环境课根据建设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地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接受监督。申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目前申报情况良好,符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要求。(5)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情况调查该企业按照《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的规定,对各岗位的工人配发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设有台账,由使用者签名领取,发放频次和数量按照标准及具体使用情况进行配发,工人可根据使用情况随时更换个人防护用品,保证防护效果。该企业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和《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的规定。(6)应急救援情况调查该企业设置有应急救援机构及抢救队伍,设置有职业中毒应急救援程序及报警程序,设置有应急救援器材,每年进行中毒事故应急演练并记录。主要应急设施包括现场急救用品(呼吸器、防护服等)、强制通风设备、应急通讯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及应急车辆等。但在氨储存、使用场所以及巡检过程未配备固定或移动检测报警装置,88 同时氨、盐酸氨储存、使用场所以及制水化验室、渗液处理化验室已安装规范的喷淋及洗眼装置。2.3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评价通过对建设单位目前职业病危害防护现状的调查,从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等情况可以看出,建设单位自成立以来,按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噪声职业禁忌证人员,建设单位应重点关注。建设单位在职业卫生方面,经过一期、二期的建设,多年来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从无到有,再从不完善到完善,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和新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建设条件。88 3工程分析3.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三期工程。项目性质:扩建建设地点:江苏省县东安科技园东安大道与海珠路的交叉处总用地面积:66667m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29836.36m2投资额:31919.81万元人民币职工人数:总定员40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4人3.1.1自然环境概况⑴气象东安科技园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及欧亚大陆东南沿海边缘,属于亚热带与温暖带的过渡地段,明显受海洋调节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海洋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11.3℃年最大降水量1815.6mm年平均降水量1074.0mm日最大降水量236.8mm年平均蒸发量1364.0mm年平均风速2.9米/秒历年最大风速20.3米/秒全年主导风向ESE冬季主导风向NW夏季主导风向ESE最大积雪深度21cm历年最多雷暴日数54天历年平均雷暴日数32.6天88 ⑵地质东安科技园建设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2.8-3.5米之间,为黄海滩涂围垦地。地质构造属于中国地质构造分区的下扬子台褶带,比较简单、相对稳定。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40KPa;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4)社会环境条件县位于北纬32°12′~32°36′东经120°42′~121°22′。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北距建设中的洋口港20公里,南距苏通大桥60公里,交88 通区位优势日渐凸现。现有S223、S334两条省道一级公路过境,距沈海(G15)、沪陕(G40)国家高速公路最近出口均不超过40公里,至南通兴东机场40公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40公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80公里、南京禄口机场300公里。东安科技园区是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国家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江苏推进沿海大开发的形势,引进国际级工业园区的设计理念,以打造沿海地区“生态型、园林式、规模化、产业化”一流园区为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工业集中区。东安科技园区位于南通市县的县城城东,地势平坦,依江傍海,总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以机械电子、电器装备、新材料、生物工程、循环经济、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5)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6)自然疫源地南通经济开发区为非自然疫源地。3.1.2周边环境该项目位于东安科技园东安大道与海珠路的交叉处。东面为沿海国道,隔路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西面紧邻南通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南面为塘,塘外为110KV变电站;北面紧临东安大道,大道对面均为塘。所有塘均进行了平整,周围均为在开发或待开发的工业用地,项目所在地交通便捷,配套设备齐全。附近3000米内无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敏感区域,和周边其他企业间基本无交叉污染。属非自然疫源地。无资料显示周围群众反对该项目的建设。详见附件《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该公司地理位置见附图。3.1.3生产规模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日处理垃圾800吨。3.1.4生产制度(确认)88 本项目投产后,年工作日300天,生产操作工实行四班三运转连续生产,每班作业8小时。灰渣处理工为两班制,每班作业8小时。行政管理、维修人员实行白班制,每班作业8小时。3.1.5岗位设置及定员本项目总定员40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4人。具体设置详见下表3-2。表3-2该项目劳动定员表序号工段每班人数(人)作业时间(h)总人数(人)一二三四1焚烧炉、烟气处理、热力系统控制室操作工44448162杂项系统垃圾吊机工222288灰渣处理工22//84化验工1111843行政管理4///844维修人员4///845每班最大人数176总人数403.1.6主要技术指标该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3-3。表3-3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总用地面积m266667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29836.363总建筑面积m245844.264计算容积率面积m277558.465道路面积m2105206硬地面积m218649.477道路面积比%17.79%8容积率m21.169建筑密度%44.75%10绿化面积m27661.1711绿化率%12.96%88 3.2总平面布置建设单位原厂区按功能不同分三个分区:行政办公区、生产区(包括主厂房、主厂房附屋、烟囱、引桥)、辅助生产区(包括综合水泵房、冷却塔、油泵房、埋地油罐、地磅房、地磅)。主厂房拟设于厂区建设用地的中部区域,并将垃圾卸料平台置于主车间东侧,通过引桥使货运通达。在地块的北面设有一个物流出入口,垃圾车由厂区出入口经过地磅测量后,经引桥进入主厂房的垃圾卸料大厅。主厂房内由东向西依次布置垃圾卸料大厅、垃圾池、焚烧炉/余热锅炉房、烟气处理和烟囱;汽机房、控制室等布置在主车间内南面。辅助生产区设置在建设用地的北面,包括污水处理站、综合水泵房、冷却塔、埋地油罐、油泵房、灰渣利用场地、沼气利用场地。沼气利用场地位于污水处理站南面。油泵房、埋地油罐布置在厂房的北面,在污水处理站与综合水泵房之间。灰渣综合利用场地位于地块的主厂房北面,与灰渣装车场地相近,方便运输及管理。办公生活区位于建设用地的南侧,区内设有综合楼、食堂及运动休闲场地,远离生产区,减少生产对办公生活的影响。厂前绿化区设有水景和园林绿化。本项目是在原厂区一二期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增加的建构筑物包括:主厂房(垃圾卸料大厅、垃圾池、空压间、化水处理间、机修间、锅炉间、烟气处理、综合车间、汽机间)、引桥、综合水泵房、冷却塔、餐厅、门卫室等。88 本项目三期工程主厂房建设在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之间,与一二期厂房同向布置,厂区道路不变。引桥与一二期主厂房的卸料大厅相连,垃圾车由厂区出入口经过地磅测量后,经一期引桥进入一二期主厂房的垃圾卸料大厅,再通过两厂房之间相连的引桥进入本项目三期工程的卸料大厅,将垃圾卸入垃圾池。在厂区的西南角新建综合水泵房和冷却塔,位于综合楼的西侧。在综合楼的西北角新建一个餐厅,厂区东南角的办公出入口处增设门卫室。厂区东南侧的出入口为办公出入口,办公车辆经此口出入。厂区北侧的出入口为物流出入口,垃圾车、灰渣车等车均由该大门进入厂区,垃圾车经地磅计量后,通过引桥驶入卸料平台,卸入垃圾池。两个出入口有效地把人流与物流分开,互不干扰。厂区内道路为城市型混凝土道路,主要建筑物四周采用环形通道设计,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厂区内的主要道路宽7米,次要道路宽4米,垃圾运输道路宽18米。三期建设后厂区内道路未进行调整。该项目具体布置见附件总平图。3.3主要原辅材料生活垃圾为本项目生产原料,主要材料及燃料动力年消耗见表3-4。表3-4主要材料及燃料动力年消耗见表序号原料名称规格/成分物态年用量(t/a)1生活垃圾//1800002Ca(OH)2/固体24003活性炭/固体166.44柴油/液体255透平油/液体36阻垢剂Na3PO4液体17稀氨水<20%液体1688自来水/液体113300生活垃圾为本项目生产原料,目前县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橡胶塑料与纸张。县垃圾办以及项目公司多方采样化验,得到垃圾的成分及元素分析如下:88 表3-5县历年垃圾成分变化一览表成分20052006200720082009平均值易腐有机物动物2.63.73.83.03.63.34植物46.453.148.547.950.849.34小计4956.852.350.954.452.68其它有机物纸3.74.04.13.96.44.42布3.94.03.54.02.42.96塑料13.412131612.712.22竹木3.34.04.13.71.43.1小计24.32424.727.622.924.7废品金属1.22.11.70.80.71.3废品玻璃3.154.83.90.83.52小计4.37.16.7154.71.54.82渣土灰渣17.27.111.511.116.714.72砖砾5.2555.74.55.08小计22.412.116.71516.821.217.8表3-6垃圾元素成份和热值样品成分(新鲜)垃圾单位空气干燥基收到基一碳%23.7212.46氢%3.812.24氮%1.120.66全硫%0.340.20氧%18.9711.71氯%0.180.06灰份%51.8624.52水份%048.15低位发热值MJ/kg12.765.26合计100100二碳%25.7413.79氢%3.934.06氮%2.01.05全硫%0.360.19氧%10.686.90氯%0.150.06灰份%57.1426.34水份%047.61低位发热值MJ/kg10.145.16合计1001003.4生产设备及布局88 3.4.1生产设备该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7。表3-7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最好按每个系统列出具体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性能参数数量(台/套)1汽车衡最大称量:120t22垃圾池卸料门型式:电动垂提4卸料门尺寸:5000x380mm3桥式垃圾抓斗起重机型式:双梁桥式2起重量:16t4垃圾抓斗型式:电动液压多瓣式3传动方式:液压抓斗容积:10m35焚烧炉/余热锅炉型式:炉排炉2额定垃圾处理量:400t/d蒸汽温度:400℃蒸汽压力:4.0Mpa额定蒸汽量:32t/h给水温度:150℃排烟温度:165℃热效率:80%6鼓风机Q=39205m3H=6381Pa,N=13.2KW27蒸汽空气预热器螺旋翘片管28振动除渣机JSM-10,出渣器行程600mm19马丁捞渣机/110空气冷却塔LRW-360411凝汽式汽轮机额定功率:14MW1额定转速:3000rpm额定进汽压力:3.8Mpa(a)额定进汽温度:390℃额定进汽量:62t/h12发电机额定功率:14MW188 1功率因数:0.8额定转速:3000rpm出线电压:10500V励磁方式:无刷励磁2反应塔烟气处理量:~72000Nm3/h2进口烟气温度:165℃3石灰粉喷射系统/1活性炭喷射系统/14布袋除尘器烟气处理量:75000Nm3/h2进口烟气温度:150℃过滤速度:0.80m/min布袋滤料PTFE+PTFE覆膜5炉排下螺旋输送机额定输送量:400kg/h12振动输送机额定输送量:30000kg/h3皮带输送机额定输送量:30000kg/h23.4.2设备布局及竖向布局该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按工艺布置在主厂房。主厂房东侧为垃圾卸料大厅,垃圾贮坑及受料口,垃圾贮坑上方约27.5m处拟设置垃圾抓斗。垃圾贮坑西侧为锅炉间,拟布置有焚烧炉/余热锅炉,锅炉受料口约在20.2m处,方便垃圾进入焚烧炉燃烧。锅炉间西侧底层为活性炭仓及消石灰仓,12m层以上拟布置有烟气净化设备。汽轮机及发电机拟布置在主厂房的南侧。布袋除尘器拟布置在主厂房的西侧。该项目设备布局图见附件《设备布置图》。3.5生产工艺流程3.5.1工艺流程图该项目工艺流程图见图3-1。88 图3-1垃圾焚烧发电总工艺流程简图3.5.2工艺流程简述垃圾车从物流口进入厂区,经过地磅秤称重后进入垃圾卸料平台,卸入垃圾池。卸料平台的标高为7.0m。垃圾在垃圾池内存放约7天。垃圾池是一个封闭式且正常运行时空气为负压的建筑物。垃圾池采用半地下结构,池底标高为-6.0m。垃圾池内的垃圾通过垃圾吊车抓斗抓到焚烧炉给料斗,经溜槽落至给料炉排,再由给料炉排均匀送入焚烧炉内燃烧。垃圾燃烧所需的助燃空气因其作用不同分为一次风和二次风。一次风取自于垃圾池,使垃圾池维持负压,确保坑内臭气不会外逸。一次风经蒸汽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由一次风机送入炉内。二次风从锅炉房上部吸风,由二次风机加压后送入炉膛,使炉膛烟气产生强烈湍流,以消除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有利于飞灰中碳粒的燃烬。88 焚烧炉设有点火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用柴油作为辅助燃料。点火燃烧器供点火升温用。当垃圾热值偏低、水份较高,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不能维持在850℃以上,此时启用辅助燃烧器,以提高炉温和稳定燃烧。停炉过程中,辅助燃烧器必须在停止垃圾进料前启动,直至炉排上垃圾燃烬为止。垃圾在炉排上通过干燥、燃烧和燃烬三个区域,垃圾中的可燃份已完全燃烧,灰渣落入出渣机,出渣机起水封和冷却渣作用,并将炉渣推送至渣池。渣池上方设有桥式抓斗起重机,可将汇集在渣池中的炉渣抓取,装车外运、进行综合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冷却至200℃后进入烟气净化系统。每台焚烧炉配一套烟气净化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是采用“SNCR+半干法脱酸+干石灰喷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组合工艺。锅炉产生的烟气首先进入反应塔,与喷入一定浓度的石灰浆液充分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烟气中的酸性气体被去除。在反应塔和布袋除尘器之间的烟道中喷入活性炭,以吸附烟气中的重金属和二恶英。烟气经布袋除尘器被除掉粉尘及反应产物后,通过引风机送至烟囱排放至大气。余热锅炉以水为工质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产生4.0MPa,400℃的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产生的电力除供本厂使用外,多余电力送入地区电网。该项目每个系统的生产工艺见附件。3.5.3自动控制系统本项目设置中央控制室对炉、机、电进行集中控制。全厂操作/监控、与现场之联系、资料/数据的管理及问题的评估将由中央控制室来执行。在少量就地操作和巡回检查的配合下实现机组启动、运行工况监视和调整、停机和事故处理。以下重要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室控制:88 1)焚烧炉的垃圾进料和辅助燃烧;2)燃烧空气调整;3)主蒸汽和主给水系统,包括汽包水位及除氧器水位和压力;4)汽轮机和相关辅助设备;5)发电和配电,以及电力系统的并网;6)烟气净化及空气污染控制;7)余热锅炉吹灰系统;8)消防系统;9)其他辅助系统。除部分系统和设备的控制外,全厂将由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和微处理器结合数字通信网络进行控制,操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以操作键盘及荧光屏界面进行人机对话,以控制及监督全厂运转。系统的功能包括检测显示、自动报警和保护、自动控制、监督功能、汉字画面显示,其中汉字画面显示包括模拟工况图、集中画面、多画面显示,实时趋势、报表画面、数据贮存及报表打印等。3.6建筑卫生学3.6.1建筑物结构该项目增加的建构筑物包括:主厂房(垃圾卸料大厅、垃圾池、空压间、锅炉间、烟气处理、综合车间、汽机间)、引桥、综合水泵房、冷却塔、餐厅、门卫室。主厂房建筑总长为119.00米,总宽为64.00米,屋顶标高约35.5米,占地面积9720.43m2,建筑面积18583.86m2,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和轻钢屋面结构。本建筑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建筑主体按高度属高层工业建筑,垃圾池为单层建筑,局部二层或多层,考虑具体工艺实际情况和需要,及除在14.0米层和88 24.0米层的垃圾吊控制室有2-3个操作人员以外,24.0米层以上均无设备,日常无运行操作人员。1)垃圾卸料大厅垃圾池外侧为封闭式垃圾卸料大厅,垃圾卸料平台标高7.0米,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屋面。卸料平台宽19.35米,长58.45米,垃圾池开设4个垃圾卸料门,以满足每天处理800t垃圾卸料的要求。2)垃圾池垃圾池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全封闭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屋面为轻钢屋面,同时考虑采光,预制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垃圾池底部夯实后预置防水垫层,底部及四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四角及构筑物接合处采用防水水泥进行防渗处理。垃圾池采用半地下形式,底部标高-6.00米,顶部标高24.0米,垃圾池设计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池中垃圾的重量以及来自池外部的压力。四周采用钢筋水泥加强,并且采用防水技术,避免将渗沥液泄漏到地下水中去,也避免高水位的地下水影响垃圾池,垃圾渗沥液由沟收集排入渗沥液收集池。3)锅炉间锅炉间分0.000m、7.000m、12.000m、16.90、20.20m五层。锅炉间的火灾危险性属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楼板结构。4)汽机间汽机间布置在主厂房东南侧,长38.80米,宽18.60米,高21.20米,分别有0.000m,3.400m,7.000m三层建筑。结构为现浇钢筋砼结构,屋面为轻钢屋面。生产火灾危险性属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5)综合车间88 包括10kV配电室、中央控制室等,三层建筑,结构为现浇钢筋砼结构,生产火灾危险性属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该项目拟建的建、构筑物情况见表3-8。表3-8该项目拟建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高度m火灾危险类别耐火等级1主厂房/主厂房附屋59720.4318583.86/25440.9642.8丁二级2连廊11301307.3丁二级3综合水泵房17955406.3戊二级4冷却塔1626//戊二级5引桥1350/6.3戊二级6餐厅11921926.3戊二级7门卫室140403.8二级8生产附属设备1用房1125125戊二9冷却水池1800/戊二3.6.2采光、照明和通风、空调(1)采光及照明该项目采光以自然采光为主,同时辅以人工照明。照明方式分为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其中局部照明随工艺设备成套配带。照明种类分为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和火警疏散照明。正常照明:工作照明电压为220V,照明和动力在低压配电室分开,按防火分区、功能分区采用树干式、放射式配电。照明线路采用铜芯塑料绝缘电线穿钢管敷设。主厂房采用节能灯具,控制室采用日光灯或光带。事故照明:在主控室、配电室、继保室等主厂房内重要场所均装设事故照明,照明电压为220V,由应急直流屏供电,光源采用交直流两用的白炽灯,平时可兼作工作照明,当交流电源断电时,由交、直流事故照明切换装置切至直流电源。88 远离主厂房的重要辅助车间、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处采用自带可浮充蓄电池式应急灯。(2)采暖、通风及空调1)通风本项目采用全面通风方式进行通风换气,各生产工段分述如下:a.高压配电室通过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高压配电室的换气次数为8次/h,由于消防要求高压配电室不能开窗和百叶,需要设置离心风机送风。b.化学水处理间等其他需要通风的工艺车间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6次/h。c.加药间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6次/h。d.污水泵房、污水池、渗滤液沟的通风,为排除污水的浊气,设置排风装置,将浊气排至垃圾池统一处理;污水泵房、污水池、渗滤液沟采用机械进风和机械排风,新鲜空气由室外吸取,排风排至垃圾池。污水泵房的换气次数为6次/h,污水池的换气次数为12次/h,渗滤液沟的换气次数为12次/h。e.电缆夹层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8次/h。f.出线小室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12次/h。g.空压机间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8次/h。空压机选用水冷型,可减少热空气的产生。h.卫生间的排风由排气扇排往大气,低窗进气。换气次数为12次/h,焚烧间、烟气净化厂房、汽机间设气楼自然排风。2)空调88 主厂房的中央控制室、继保室、电子间等采用一套多联冷暖空调机组;主厂房的低压配电室采用一套多联单冷空调机组;主厂房的炉控室、办公室、实验室、垃圾吊机控制室等采用一拖一分体冷暖空调机,综合楼办公室和宿舍等采用一拖一分体冷暖空调机,根据需要独立启停,方便使用和管理。该项目拟采取的采暖通风措施见表3-9。表3-9拟采取的采暖通风方式及措施序号场所名称处理方式备注1中央控制室空气调节集中空调加补风2电器设备间机械排风换气次数大于12次/h3焚烧炉自然通风、屋顶机械排风换气次数大于15次/h5烟气处理系统自然通风、屋顶机械排风换气次数大于15次/h6汽轮发电机房自然通风、屋顶机械排风/7垃圾储坑机械排风、风幕墙保持负压8化水房机械排风换气次数大于15次/h9渗液处理间机械排风送至垃圾坑10其他房间空气调节分体空调3)厂区恶臭治理净化恶臭气体主要产生在垃圾卸料平台(包括垃圾输送皮带)。由于正常工况下,焚烧炉一次供风利用垃圾贮坑中的空气,使垃圾贮坑内形成负压,垃圾臭气通过引风机送入垃圾焚烧炉中焚烧处理,恶臭气体散发量小。垃圾卸料平台设置自动开启门,在垃圾车倾倒垃圾时自动开启,倒完自动关闭,门上带有空气幕帘,这样可将绝大部分臭气关闭在垃圾库内,避免其外逸。锅炉事故停运或检修时,垃圾恶臭较为严重,垃圾贮坑排气需经除臭处理,换气次数约为1~1.5次/h,处理风量100000m3/h。由专业环保公司采用吸附塔装置除臭。3.7项目共用原有设施情况本项目为三期工程,为与一二期工程衔接,共用原有厂房的优势,地磅、化水车间、飞灰固化站、88 油罐区、办公楼不新建,与一、二期共用,节约成本。3.8公用工程3.8.1电气系统(1)电力系统运行模式1)起动模式垃圾焚烧发电厂起动时,汽轮发电机尚未运行,厂内电力供应由外电网送入。2)正常运行模式焚烧发电厂正常运行时,汽轮发电机发出的电力除满足本厂自身耗电外多余电力外供,为稳定蒸汽母管压力,汽轮机进行前压调节。3)孤立运行模式外网故障失去联络时,汽轮发电机与外网解列,进入孤立运行状态,为维持焚烧厂继续运行,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一部分供汽轮发电机产生电量仅满足本厂使用,多余蒸汽经旁路凝汽系统凝结回收。4)全黑模式外网故障失去联络,同时汽轮发电机故障,应急柴油发电机启动向厂内重要负荷设备供电,以保证安全停炉。(2)电气设备配置根据电负荷计算,发电机电压等级为10.5kV。厂内部分负荷电压等级采用10.5kV。主厂房内设变电所一座,设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交直流控制室及蓄电池室,分别设置3台容量为1500kVA户内干式变压器(2用1备)。3.8.2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1)水源及全厂用水量本工程生产、生活用水均取自来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2)循环冷却水系统88 汽机循环冷却水和机械设备冷却水拟全部回收,全厂设机械通风冷却塔一台,不设备用。汽机循环冷却水由循环水泵供水,污水处理站工艺冷却水由冷却水泵供水,机械设备冷却水由工业水泵供水。(3)污水排放量及污水处理本项目生产、生活污水最终通过厂区污水管道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垃圾渗沥液由垃圾池渗沥液收集池收集,渗沥液提升泵提升输送至厂区渗沥液处理站集中进行处理,渗沥液经“UASB反应器+SBR+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后,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经管道排入市政管网。一、二期渗沥液处理总规模为450t/d,现三期渗沥液处理扩建规模为250t/d。(4)消防消防水池利用循环冷却塔的贮水池,全厂设一套消防供水系统,沿厂区建筑物四周道路边设环状给水管网并设室内外消火栓。3.8.3压缩空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主要用于仪表控制、烟气净化、垃圾门启闭及气力输送等,工艺用气和仪用空气分别单独设置供气系统。压缩空气供给系统采用母管制。从空压机出来的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母管,接至的缓冲罐,由缓冲罐出来的压缩空气经精密过滤器过滤后分别接至冷冻式干燥机和吸附式干燥机,由干燥机出来的压缩空气进入分别进入各自贮气罐贮备。再由贮气罐对各用气点供气。88 4类比调查4.1类比企业的选择由于本项目为三期工程扩建项目,原一、二期项目在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主要原辅材料等方面都与本项目相同或相似,且处于正常生产运行状态。故选取建设单位一二期项目作为该项目的类比对象。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可比性见表4-1。表4-1类比项目与该项目可比性参数比较比较内容该项目类比企业比较结果建设地点南通市东安科技园区南通市东安科技园区相同处理量配置2×400t/d炉排炉,共处理生活垃圾800t/d1×500t/d日立炉排焚烧炉和2×250t/d逆逆推式炉排焚烧炉,共处理生活垃圾1000t/d相似生产工艺生活垃圾运送至垃圾储坑,存放3-5天,采用250t/d逆推式炉排焚烧,利用余热锅炉生成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使用氨水还原焚烧时产生的氮氧化物,其他烟气经喷雾塔去除重金属、二恶英、酸性气体等有害物质,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经烟囱排放至大气。垃圾焚烧炉渣经磁选后综合利用。垃圾储坑中的渗滤液经生化法与膜处理法处理后排放或循环利用相同主要原辅材料生活垃圾、辅助燃料(轻柴油)、循环冷却水、活性炭、熟石灰、磷酸三钠等生活垃圾、辅助燃料(轻柴油)、循环冷却水、活性炭、熟石灰、磷酸三钠、水泥等相同主要作业方式中控操作,机械化,自动化中控操作,机械化,自动化相同劳动定员及作业时间连续工作制,连续生产岗位按4班3运转设置,行政管理及后勤等岗位按白班配置,生产岗位人员定额40人连续工作制,连续生产岗位按4班3运转设置,行政管理及后勤等岗位按白班配置,生产岗位人员定额80人比类比项目少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有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硫化氢、甲硫醇、氟化氢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及热辐射等;粉尘:氢氧化钙尘、活性炭尘、其他粉尘等。生物因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粪链球菌等。化学有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硫化氢、甲硫醇、氟化氢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及热辐射等;粉尘:氢氧化钙尘、活性炭尘、其他粉尘等。生物因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粪链球菌等。相同职业病防护措施防尘:布袋除尘器防毒:石灰粉喷射系统、喷雾反应系统除酸性气体,活性炭喷射系统、布袋除尘器系统除重金属及二恶英防尘:布袋除尘器防毒:石灰粉喷射系统、喷雾反应系统除酸性气体,活性炭喷射系统、布袋除尘器系统除重金属及二恶英相同个人防护用品拟采取常备两套防化服、两双防化手套、统靴、两套防化呼吸器,常备急救药品一套、防毒呼吸器2套。一二期各采取常备两套防化服、两双防化手套、统靴、两套防化呼吸器,常备急救药品一套、防毒呼吸器2套。相同88 应急救援设施拟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冲淋装置及洗眼设备各一套有应急救援预案相同报警装置焚烧区域拟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报警仪2台、垃圾处理区设置硫化氢报警器2套焚烧区域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报警仪2台、垃圾处理区设置硫化氢报警器2套相同通过对类比项目的分析与本项目的比较,虽在处理量、劳动定员比类比项目较少,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主要原辅材料等方面都与本项目相同或相似,故选取建设单位一二期项目作为该项目的类比对象,具有良好的可比性。4.2类比调查内容4.2.1类比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调查(1)防尘措施类比项目粉尘危害因素主要存在于马丁式除渣器、各种除尘器、飞灰输送和飞灰固化,石灰、活性炭粉尘存在于运输贮存设备。锅炉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由两个途径来收集,烟气中携带的飞灰一部份受锅炉尾部受热面管束的阻挡落入下部灰斗,受热面吹灰时产生的灰也落入下部灰斗,余下的飞灰与烟气净化系统反应生成物混合后以颗粒的形式部分落入吸收塔灰斗,大部分灰被布袋除尘器收集后落入下部灰斗,飞灰输送全部采用机械密闭形式,最后送入位于固化车间固化处理灰库存放,飞灰及反应物与水泥、促凝剂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卸灰阀进入混料斗,通过振动混料斗混和后,进入固化成型机进行成型;锅炉尾部排灰采用埋刮板输送机集中,排至焚烧炉尾部与底渣混合,锅炉排出的底渣落入排渣机水槽中冷却后,由出渣机直接排入渣坑中,经灰渣吊车抓斗装入自卸汽车运送至政府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处理或综合利用。从炉排缝隙中泄漏下来的较细的垃圾通过炉排漏灰输送机送至渣坑。(2)防毒措施类比项目化学性危害因素主要存在于垃圾收储、88 垃圾焚烧炉、化学制水、渗液处理等岗位。各作业岗位生产均为自动化密闭化生产,设中央控制室远距离控制,工作人员巡检作业。外来垃圾通过卸料门进入垃圾储坑,在无外来垃圾时要求尽量密闭,储坑上部设有机械排风,使储坑保持微负压运行,防止储坑内恶臭、粉尘向外逸散。类比项目选用符合《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的德国马丁垃圾焚烧炉,锅炉第一通道与焚烧炉膛之间密封和吸收膨胀效果好;通过炉排往复运动,调节空气输入量使垃圾燃烧更加充分,控制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及二恶英的生成量;烟气在850℃以上的炉膛环境中停留时间≥2s,使二恶英得到完全分解;当烟气温度降到300~500℃范围时,有少量已经分解的二恶英将重新生成,马丁焚烧炉在设计上考虑,尽量减小余热锅炉尾部的截面积,使烟气流速提高,尽量减少烟气从高温到低温过程的停留时间,以减少二恶英的再生成,在烟气处理系统用活性炭吸附剂吸附;使用高效布袋除尘器将附有二恶英的飞灰过滤收集;将飞灰用水泥固化。飞灰输送机为密闭通道,布袋除尘器使用的布袋定期清理。处理后的烟气由烟囱排出,烟囱高度为80米,在烟囱设取样孔和采样台,每旬监测一次,检测因子为废气量、烟尘、CO、NO、NO2、HCl、SO2。(3)防噪措施类比项目采取了DCS控制(控制室隔声处理)、工人巡视的方式对生产线进行监视,工人接触噪声时间短,在符合工艺流程情况下产噪设备布置合理,噪声强度高的设备采取吸声、消声、隔声措施;对可能产生噪声的管道和阀门采用低噪声阀门、柔性连接措施。(4)防高温措施主厂房主要采取自然通风,辅助采用机械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动,操作人员巡检作业,接触时间约10min/d,88 配备有防护用具,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热源。中控室设置空气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在人体感觉舒适程度,高温季节发放清凉饮料,避免中暑事故发生。(5)防工频电场措施配电室及变电室内未设置固定工作岗位,在高、低压配电装置的操作位置铺设有绝缘胶毯,对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进行接零保护,变压器、高低压配电屏等设备拟划定安全界限。4.2.2类比项目职业卫生管理调查表4-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调查表序号检查依据与内容落实情况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管理组织已建2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有、且执行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有、且执行4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待完善5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待完善6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特性待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的防护措施防护设施的原理、操作规程及维修保养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职工急救常识,紧急避险及应对方法7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完善8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应急组织机构健全业余抢救队伍健全职业中毒应急救援程序健全职业中毒应急救援报警程序健全职业中毒应急救援措施健全每年进行一次中毒事故应急演习进行职业中毒应急救援管理记录完整9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待完善10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已申报11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待完善12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落实4.2.3类比项目职业健康监护调查8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制定各工种体检计划并实施,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所有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本人。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人员,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员由综合科建立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2011年8月23~26日建设单位委托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59名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有内科、外科、一般情况、生化检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电测听、肺功能等。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其他异常36人,主要是一般情况、生化检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异常。4人为噪声职业禁忌证人员,主要是听力高频损失(伤)。4名职业禁忌证人员进行了调岗处理。未安排上岗前和离岗职工到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013年5月15~17日建设单位委托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71名劳动者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有内科、外科、一般情况、生化检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B超、电测听、肺功能等。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其他异常59人,主要是一般情况、生化检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异常。8人为噪声职业禁忌证人员,主要是听阈位移,进行了调岗处理。4.2.6类比项目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调查建设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劳动防护用品有相关管理制度,专人管理并指导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施配备专人负责维护、检修。外操作工在巡检、现场操作或处理事故时按操作规程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并由安环人员监督佩戴使用情况。88 企业为进入现场的外来人员提供基本防护用品,严禁任何基本防护用品佩戴不完全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建设单位还配备了齐全的特殊作业及紧急状态下防护用品,以用于特殊作业及防备事故发生时抢险救助。具体见表4-3。表4-3个人防护用品表/用品名称单位生产车间公用工程垃圾收贮系统燃烧系统除灰渣系统锅炉补给水系统热力系统循环水系统原水系统电力控制室电工电焊工机修工仓库驾驶员工作帽顶/两年618//56/822102/呼吸器台//////////5//防毒面具只//////////5//防毒口罩副/年//////////10//防护眼镜副/年/////////2///防酸服套//////////5//防酸靴双-618//56/822102/防化服套//////////5//滤毒罐只/////////////防尘口罩副/月1236//1012/1644204/冬季服套/年618//56/822102/夏、秋服套/年618//56/822102/耐酸碱鞋双/年618//56/822102/绝缘鞋双/年6666666666666绝缘手套副/年6666666666666劳保鞋双/年618//56/822102/耳塞双/月//5/5////515//4.2.7类比项目辅助卫生用室调查生产装置区内设有设置男女浴室,以满足作业人员使用。更衣室内工人工作服与便服分柜存放。各生产工段、办公楼、检验室等辅助用室均设有卫生间,每个卫生间内设置2-3个蹲位,能够满足生产和办公人员使用。4.3类比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本次类比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引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88 《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及《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中职业病危害检测数据。检测结果如下:4.3.1噪声类比项目一期项目噪声检测结果见表4-4。表4-4一期项目噪声检测结果及分级结果评价单元岗位噪声强度dB(A)均值接触时间DCS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室总控室61.2~64.862.78h化水控制室61.4~62.862.44h垃圾抓斗控制室64.9~65.665.28h渗滤液处理控制室67.6~76.073.58h垃圾收储系统卸料口84.1~85.084.58h焚烧发电系统1号汽轮机80.0~82.681.61h锅炉运行巡检76.1~76.576.32h减温减压机房84.2~86.285.61h炉渣处理系统人工移渣巡检67.0~69.967.68h烟气净化系统飞灰固化94.8~100.498.04h烟气处理系统74.7~75.775.21h渗滤液处理系统超滤81.7~82.181.92h调节63.1~64.063.60.5h污泥脱水68.1~71.770.61h硝化66.5~69.267.21h厌氧池61.4~64.863.41h辅助系统化水泵房巡检70.4~71.270.81h化水计量间巡检71.9~73.272.71h循环冷却过滤63.4~64.163.71h循环冷却加药79.9~81.280.61h循环冷却冷却塔75.6~77.876.30.5h循环冷却水泵房79.8~82.181.40.5h压缩空气机房81.8~83.883.10.5h类比项目二期检测结果见表4-5。表4-5二期项目噪声检测结果及分级结果评价单元岗位等效声级dB(A)接触时间DCS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室总控室62.98h化水控制室62.84h垃圾抓斗控制室66.08h渗滤液处理控制室73.48h垃圾收储系统卸料口82.68h焚烧发电系统2号汽轮机81.91h锅炉运行巡检76.02h88 减温减压机房85.41h炉渣处理系统人工移渣巡检70.78h烟气净化系统飞灰固化96.34h烟气处理系统74.51h渗滤液处理系统超滤81.02h调节65.90.5h污泥脱水69.61h硝化70.71h厌氧池66.41h辅助系统化水泵房巡检71.11h化水计量间巡检72.21h循环冷却过滤66.31h循环冷却加药79.81h循环冷却冷却塔75.60.5h循环冷却水泵房80.70.5h压缩空气机房82.20.5h由表4-4~4-5可以看出,除减温减压机房、飞灰固化岗位噪声检测结果大于85dB(A)外,其余所有噪声作业点检测结果均低于85dB(A)。减温减压机房主要是设备运行时噪声较大,飞灰固化岗位主要是固化料机械搅拌较高、传送等机械传动和机械压制成型振动所产生。4.3.2高温类比项目高温检测结果见表4-6。表4-6类比项目高温作业(WBGT指数)检测结果测量地点WBGT指数(℃)劳动强度接触时间高温作业分级一期项目1号锅炉运行巡检32.6轻劳动120Ⅱ2号锅炉运行巡检32.5轻劳动120Ⅱ1号汽轮机31.5轻劳动60Ⅰ一期减温减压机房33.7轻劳动60Ⅱ二期项目2号锅炉运行巡检31.2轻劳动120Ⅰ3号锅炉运行巡检31.8轻劳动120Ⅰ2号汽轮机30.8轻劳动60Ⅰ二期减温减压机房32.6轻劳动60Ⅰ88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高温》(GBZ2.2-2007)规定(本次检测接触时间率25%,体力劳动强度Ⅰ级):WBGT指数职业接触限值为33(℃)。检测结果显示除一期减温减压机房外,其他各点WBGT指数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4.3.3工频电场类比项目工频电场检测结果见表4-7。表4-7类比项目工频电场强度检测结果评价单元岗位工频(50Hz)电场强度KV/m)一期项目1号主变北侧0.821东侧0.012南侧0.01西侧0.946低压配电间变频给水泵0.018变频鼓风机0.022高压配电间1号厂变402VⅠ段0.017400VⅡ段联络4202开关0.018仪器仪表控制室21KV母线差动保护屏0.0112号发电机保护屏0.0112号主变保护测控屏0.012充电柜0.015电度表屏0.015二期项目2号主变北侧0.743东侧0.035南侧0.021西侧0.896低压配电间变频给水泵0.018变频鼓风机0.020高压配电间1号厂变402VⅠ段0.023400VⅡ段联络4202开关0.016仪器仪表控制室21KV母线差动保护屏0.0152号发电机保护屏0.0112号主变保护测控屏0.012充电柜0.017电度表屏0.0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88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8h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为5kV/m。检测结果显示各检测点电场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4.3.5粉尘类比项目粉尘检测结果见表4-8。表4-8类比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结果表评价单元岗位毒物名称测定浓度(mg/m3)CTWA(mg/m3)限值(mg/m3)一期项目焚烧发电系统锅炉运行巡检其他粉尘2.41~2.422.3528炉渣处理系统焚烧炉出渣口巡检其他粉尘2.42~2.652.5278人工移渣巡检其他粉尘2.49~3.122.8688烟气净化系统飞灰固化其他粉尘1.79~2.061.9238活性炭巡检其他粉尘1.77~1.861.8158氢氧化钙巡检其他粉尘1.24~1.451.3308二期项目焚烧发电系统锅炉运行巡检其他粉尘2.11~2.442.378炉渣处理系统焚烧炉出渣口巡检其他粉尘2.78~3.253.038炉渣处理系统人工移渣巡检其他粉尘2.45~3.473.078烟气净化系统飞灰固化其他粉尘1.89~2.522.148活性炭巡检其他粉尘1.86~2.362.058氢氧化钙巡检其他粉尘1.48~1.781.668检测结果显示,可能接触粉尘的焚烧炉岗位、烟气净化岗位工人接触粉尘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4.3.6化学有害因素类比项目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见表4-8。表4-8类比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毒物浓度测定结果表评价单元岗位毒物名称测定浓度(mg/m3)浓度(mg/m3)限值(mg/m3)备注一期项目DCS控制系统化水控制室氢氧化钠<0.13<0.132MAC氨<2.6~10.74.15030STEL氯化氢<0.66<0.667.5MAC垃圾抓斗控制室氨<2.6~12.94.68330STEL88 硫化氢0.2650.26510MAC渗滤液处理控制室氨<2.6~11.03.10030STEL硫化氢0.2650.26510MAC中央控制室一氧化碳0.69~0.890.78530MAC二氧化氮0.020.020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6<0.062MAC氯化氢<0.66<0.667.5MAC垃圾收储系统卸料口氨<2.6~17.38.08330STEL硫化氢0.2650.26510MAC焚烧发电系统锅炉运行巡检铅尘0.0070.0070.05TWA一氧化碳1.43~1.681.52030MAC二氧化氮0.02~0.030.025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6<0.062MAC氯化氢<0.66<0.667.5MAC炉渣处理系统焚烧炉出渣口巡检二氧化氮0.02~0.040.027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6<0.062MAC氯化氢<0.66<0.667.5MAC铅尘0.0070.0070.05TWA一氧化碳2.75~2.962.82830MAC人工移渣巡检氯化氢<0.66<0.667.5MAC铅尘0.0070.0070.05TWA一氧化碳2.72~2.822.77530MAC二氧化氮0.020.020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070.0072MAC烟气净化系统底楼巡检二氧化氮0.02~0.160.078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6<0.062MAC氯化氢<0.66<0.667.5MAC铅尘0.0070.0070.05TWA一氧化碳1.78~1.931.87030MAC焚烧炉炉外加氨氨<2.6<2.630STEL渗滤液处理系统调节氯化氢<0.66<0.667.5MAC氢氧化钠<0.13<0.132MAC污泥脱水氨<2.6<2.630STEL88 硫化氢0.2650.26510MAC厌氧池氨<2.6<2.630STEL硫化氢0.2650.26510MAC辅助系统化水泵房巡检氯化氢<0.66<0.667.5MAC氢氧化钠<0.13<0.132MAC化水计量间巡检氯化氢<0.66<0.667.5MAC氢氧化钠<0.13<0.132MAC循环冷却加药氯化氢<0.66<0.667.5MAC氢氧化钠<0.13<0.132MAC二期项目DCS控制系统化水控制室氢氧化钠<0.13<0.132MAC氨<2.6<2.630STEL氯化氢<0.66<0.667.5MAC垃圾抓斗控制室氨<2.6<2.630STEL硫化氢<0.053<0.05310MAC渗滤液处理控制室氨<2.6<2.630STEL硫化氢<0.053<0.05310MAC中央控制室一氧化碳0.66~0.850.78530MAC二氧化氮0.02~0.030.020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6<0.062MAC氯化氢<0.66<0.667.5MAC垃圾收储系统卸料口氨<2.6<2.630STEL硫化氢<0.053<0.05310MAC焚烧发电系统锅炉运行巡检铅尘0.0070.0070.05TWA一氧化碳1.68~2.111.9330MAC二氧化氮0.02~0.030.025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6<0.062MAC氯化氢<0.66<0.667.5MAC炉渣处理系统焚烧炉出渣口巡检二氧化氮0.02~0.040.027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6<0.062MAC氯化氢<0.66<0.667.5MAC铅尘0.0070.0070.05TWA一氧化碳2.78~3.453.1430MAC人工移渣巡检氯化氢<0.66<0.667.5MAC铅尘0.0070.0070.05TWA88 一氧化碳2.45~4.123.3030MAC二氧化氮0.02~0.030.020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6<0.062MAC烟气净化系统底楼巡检二氧化氮0.06~0.090.0610STEL二氧化硫<3.4<3.410STEL氟化氢<0.06<0.062MAC氯化氢<0.66<0.667.5MAC铅尘0.0070.0070.05TWA一氧化碳1.74~2.362.0530MAC焚烧炉炉外加氨氨<2.6<2.630STEL渗滤液处理系统调节氯化氢<0.66<0.667.5MAC氢氧化钠<0.13<0.132MAC污泥脱水氨<2.6<2.630STEL硫化氢<0.053<0.05310MAC厌氧池氨<2.6<2.630STEL硫化氢<0.053<0.05310MAC辅助系统化水泵房巡检氯化氢<0.66<0.667.5MAC氢氧化钠<0.13<0.132MAC化水计量间巡检氯化氢<0.66<0.667.5MAC氢氧化钠<0.13<0.132MAC循环冷却加药氯化氢<0.66<0.667.5MAC氢氧化钠<0.13<0.132MAC检测结果显示,可能接触化学毒物的生产岗位工人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4.4类比分析类比项目在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主要原辅材料等方面与建设项目相同或相似,通过对其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调查,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维护,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监护及应急救援体系调查与分析,了解到类比项目建立有职业卫生管理小组,制定有健康监护制度与计划,88 针对不同作业类型设置有不同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作业人员配备不同的个人防护用品,在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时,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除噪声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标准。具体见表4-9。表4-9类比项目分析及总结序号类比项目情况对该项目的建议1防尘、防毒措施运行情况良好,粉尘、毒物浓度检测结果未超过国家规定接触限值借鉴类比项目设置情况并参考设置2噪声存在超限情况主要是设备运行时产生较强噪声,该项目应为劳动者配发防噪耳塞并减少接触时间。3职业卫生制度待完善该项目拟沿用类比项目的职业卫生制度,应进一步完善4职业健康体检存在噪声职业禁忌证人员该项目应关注噪声作业人员的体检,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发现异常者应明确告知本人进行复查并调离接触相关有害因素的岗位。88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5.1.1确定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的特点,并结合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将该建设项目划分为以下评价单元:(1)主厂房:垃圾卸料大厅、垃圾池、空压间、化水处理间、机修间、锅炉间、烟气处理、综合车间、汽机间。(2)公用工程:引桥、综合水泵房、冷却塔;(3)非生产区:餐厅、门卫室。具体见表5-1。表5-1评价单元一览表序号评价单元子单元备注1主厂房垃圾卸料大厅垃圾装卸垃圾池储存垃圾空压间空压机化水处理间水处理及渗滤液处理机修间机修设备锅炉间锅炉焚烧及灰渣处理烟气处理烟气净化系统综合车间10kV配电室、中央控制室汽机间汽轮发电机2公用工程引桥/综合水泵房/冷却塔/3非生产区/餐厅、门卫室5.1.2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该项目通过对本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以及对类比工程的职业卫生调查,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有害因素(氨、氯化氢、氟化氰、氰化氢、甲硫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氢氧化钠、柴油、磷酸三钠、聚合氯化铝、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各种重金属(汞、铅、镉、二氧化锡)、二恶英、臭氧;粉尘(氢氧化钙88 粉尘、活性炭粉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辐射、电焊弧光)、微生物等。本项目垃圾焚烧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来源见表5-2;本项目评价单元划分及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见表5-3。表5-2垃圾焚烧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来源序号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1粉尘其他粉尘垃圾中各种物质在焚烧过程中分解、氧化,其不可燃烧物以灰渣形式滞留在炉排上,灰渣中的部分小颗粒物质在热气携带作用下,形成了烟气中的颗粒物;并吸附了部分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和有机物活性炭粉尘、氢氧化钙粉尘项目中的烟气处理工艺使用活性炭和氢氧化钙作为吸附、酸性中和材料2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氨加入氨水时接触,主要在化水车间、焚烧炉、渗滤液处理时添加。HCl垃圾中的含氯废弃物,PVC是产生HCl的主要来源HF垃圾中的含氟废弃物SOX垃圾中的含硫废弃物,如橡胶、轮胎、皮革等NOX垃圾中的含氮有机物和空气中N2和O2的高温氧化反应CO垃圾中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CO2垃圾中有机物燃烧时产生HCN聚氨酯塑料不完全燃烧产物氢氧化钠调节PH值磷酸三钠加入阻垢剂时接触3重金属垃圾中所含金属及其化合物,如废电池、日光灯管、PVC中的稳定剂含锡。4有机物:二恶英类、多环芳烃等含有杀虫剂、除锈剂、合成树脂等成分的废弃物焚烧产生甲硫醇、二恶英等;水净化时加入聚合氯化铝;变配电器中可能含有六氟化硫;5噪声主要噪声源有一、二次风机、引风机、大功率水泵、空压机、汽轮发电机组等机械设备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6高温垃圾焚烧及其后产生的烟气、灰渣,锅炉、汽轮机都是明显的生产性热源7恶臭主要是由于垃圾中的厨房垃圾厌氧发酵产生的异味,其中主要成份为甲硫醇、H2S、NH3等8微生物城市垃圾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具致病性的微生物,如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粪链球菌等。9电焊作业机修时可能产生电焊烟尘、电焊弧光、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若使用含锰的焊条,则可能接触锰及其化合物。表5-3各评价单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序号评价单元评价子单元主要生产设备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涉及岗位作业方式88 1主厂房垃圾卸料大厅卸料位其他粉尘、硫化氢、氨、微生物、噪声垃圾吊机工定岗2垃圾池垃圾池粉尘(矽尘、氢氧化钙、活性炭、电焊烟尘等)、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氢氧化钠、各种重金属(汞、铅、镉)、二氧化锡、氰化氢、二恶英、高温、工频电场、微生物、噪声、高温巡检3空压间空压机噪声控制室操作工巡检4化水处理间水处理设备氯化氢、氢氧化钠、氨、噪声化验工巡检5机修间检修设备粉尘(矽尘、氢氧化钙、活性炭、电焊烟尘等)、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氢氧化钠、各种重金属(汞、铅、镉)、二氧化锡、氰化氢、二恶英、高温、工频电场、微生物、噪声、高温维修人员巡检6锅炉间焚烧炉、锅炉其他粉尘、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氢氧化钠、各种重金属(汞、铅、镉)、二氧化锡、氰化氢、二恶英、噪声、高温控制室操作工定期和不定期检修7烟气处理除尘设备、灰渣处理设备粉尘(矽尘、氢氧化钙、活性炭等)、噪声、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氢氧化钠、各种重金属(汞、铅、镉)、二氧化锡、氰化氢、二恶英、高温灰渣处理工巡检8综合车间10kV配电室工频电场控制室操作工巡检9汽机间中央控制室噪声、工频电场、微生物定岗汽轮机、发电机和输变电设备六氟化硫及其一氟化硫等分解产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巡检10公用工程引桥引桥其他粉尘、硫化氢、噪声、微生物垃圾吊机工巡检11综合水泵房水泵噪声控制室操作工巡检12冷却塔冷却塔噪声巡检5.1.3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88 本项目自动化程度较高,预计巡检和控制室人员劳动强度不会太大;而检修人员则需要在生产现场长时间站立或采用不规则姿势进行设备检测或维修操作,存在长时间不良体位、姿势等人体工效学因素。本项目还存在检修人员进入锅炉/焚烧炉、除尘容器等密闭空间作业,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缺氧、爆炸、中暑等危险。缺氧主要是由于容器内存留的化学物质浓度过高,某些物质可引起爆炸,夏季高温作业时可能引起中暑。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2.1化学毒物表5-4主要化学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职业接触限值一氧化碳(非高原)一氧化碳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造成组织脑和其它组织的严重缺氧。急性中毒轻者出现头疼、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微意识障碍等症状;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重度中毒者发生昏迷、脑水肿、肺水肿及严重的心肌损害、呼吸衰竭、死亡。急性中毒昏迷苏醒后可出现神经、精神损害的迟发性脑病,如痴呆、偏瘫、失语、失明等。PC-TWA:20mg/m3PC-STEL:30mg/m3二氧化碳人体吸入较高浓度二氧化碳,可引起头昏、头痛、疲乏、恶心等症状。PC-TWA:9000mg/m3PC-STEL:18000mg/m3二氧化硫对眼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作用,硫氧化物进入呼吸道后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而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分泌增加、以至发生腐蚀性坏死;重度中毒可发生肺水肿或呼吸衰竭、突发喉头痉挛、窒息或出现急性肺气肿、气胸等严重并发症。PC-TWA:5mg/m3PC-STEL:10mg/m3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快转变为二氧化氮产生刺激作用,接触高浓度一氧化氮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症状,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牙齿酸蚀症。 一氧化氮:PC-TWA:15mg/m3二氧化氮:PC-TWA:5mg/m3PC-STEL:10mg/m3氯化氢高浓度盐酸烟雾对上呼吸道有剧烈的刺激作用,可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烧灼感,鼻、牙龈出血,喉水肿、胸闷,甚至可致肺水肿等;盐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眼和皮肤接触可致化学烧伤;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酸蚀病。MAC:7.5mg/m3氟化氢(按F计)MAC:2mg/m388 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较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甚至发生反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孔;氢氟酸皮肤灼伤疼痛剧烈,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长期低浓度接触发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二恶英二恶英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代表,它们能干扰机体的内分泌,产生广泛的健康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生产中接触二恶英的男性工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促卵泡激素和黄体激素增加,提示它可能有抗雄激素和使男性雌性化的作用。二恶英有明显的免疫毒性,可引起动物胸腺萎缩、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等。二恶英还能引起皮肤损害,在暴露的实验动物和人群可观察到皮肤过渡角化、色素沉着以及氯痤疮等的发生。二恶英对动物有极强的致癌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二恶英暴露可增加人群患癌症的危险度。根据动物实验与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199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二恶英确定为Ⅰ类人类致癌物。/氨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短时间吸入大量氨可引起急性中毒:轻度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眼结膜、鼻黏膜、咽部充血、水肿等;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而引起窒息。此外,高浓度氨接触可能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眼及皮肤烧伤。PC-TWA:20mg/m3PC-STEL:30mg/m3硫化氢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短期内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可发生结膜水肿和角膜溃疡,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电击样死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MAC:10mg/m3柴油皮肤接触为主要吸收途径,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中,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六氟化硫纯品基本无毒。但产品中如混杂低氟化硫、氟化氢,特别是十氟化硫时,则毒性增强。PC-TWA:6000mg/m3氢氧化钙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氢氧化钙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ACGIHTLVTN:5mg/m35.2.2粉尘5.2.2.1对人体的影响劳动者在生产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导致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等。5.2.2.2职业接触限值88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4.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规定,游离SiO2低于10%,不含石棉和有毒物质,而尚未制订容许浓度的粉尘为其他粉尘,该项目工人可能接触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见表5-5。表5-5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粉尘名称PC-TWA(mg/m3)总尘呼尘其他粉尘8/活性炭粉尘5/粉尘未制定PC-STEL,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5.2.3噪声5.2.3.1对人体的影响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与不同声强无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声音,它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以内耳损伤为明显,在长时间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直至导致噪声性耳聋,职业性噪声聋是国家法定职业病。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声,不仅使听觉器官受到损伤,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有不良影响。在噪声干扰下工人会感觉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生产场所由于噪声影响掩盖了异常信号和声音,容易发生各种工伤事故。5.2.3.2职业接触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见表5-6。表5-6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接触限值[dB(A)]备注5d/w,=8h/d85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5d/w,≠8h/d85计算8h等效声级≠5d/w85计算40h等效声级5.2.4工频电场5.2.4.1对人体的影响88 国内外许多关于高压、超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的劳动卫生学调查报告指出神经衰弱和记忆力减退是工频电磁场作业人员最常见的症状,但缺乏客观检查结果,目前认为工频电磁场对中枢神经的作用主要由电场引起。5.2.4.2职业接触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8h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见表5-7。表5-78h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频率(Hz)电场强度(kV/m)5055.2.5高温及热辐射5.2.5.1对人体的影响高温作业可导致职业中暑。职业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5.2.5.2职业接触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规定,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见表5-8。表5-8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接触时间率体力劳动强度Ⅰ(轻劳动)Ⅱ(中等劳动)Ⅲ(重劳动)Ⅳ(极重劳动)100%302826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该项目焚烧炉、烟气处理、热力系统控制室操作工拟巡检路线及接触时间见表5-9。表5-9生产岗位作业时间写实表作业路线主要设备接触时间中控室→焚烧炉→冷却塔→中控室焚烧炉每2小时巡检1次88 中控室→汽轮机(发电系统)→中控室汽轮机每2小时巡检1次中控室→空压机房→烟气处理系统→中控室烟气净化每2小时巡检1次中控室→循环水泵房→除盐水制备系统→中控室水处理每2小时巡检1次该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有害因素(氨、氯化氢、氟化氰、氰化氢、甲硫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氢氧化钠、柴油、磷酸三钠、聚合氯化铝、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各种重金属(汞、铅、镉、二氧化锡)、二恶英、臭氧;粉尘(氢氧化钙粉尘、活性炭粉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辐射、电焊弧光)、微生物等。具体分析如下。5.3.1化学毒物5.3.1.1产生环节生活垃圾堆放、储存时发酵、腐败产生氨、硫化氢、甲硫醇等恶臭气体,储坑密闭不严、坑内压力过大、渗滤液处理系统如设备密闭不严等可能使恶臭逸散;垃圾在焚烧炉内燃烧,含碳、含硫、含氮、含氯等成分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氟化氢、二恶英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可从焚烧炉、烟气处理系统密闭不严处逸散出;氢氧化钠喷射系统在配碱、使用过程中可接触氢氧化钠;SNCR脱硝系统中用氨进行脱硝,使用过程中可接触氨;辅助燃料系统拟使用轻质柴油作为辅助燃料,工人在运输、添加时可接触柴油;除盐水处理系统需调节水PH值,工人可能接触氢氧化钠、盐酸等物质;变电室及配电室拟使用六氟化硫负荷开关,利用六氟化硫的高绝缘性能灭弧,开关触头密封于六氟化硫气仓内,开关破损可导致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泄漏。5.3.1.2分析88 综合类比项目检测结果分析,各岗位均为巡视操作,接触各化学有害因素均不超过相应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建设项目在设计、修建时均借鉴类比项目经验并更优化工程防护设施,预计建设项目建成后工人接触的以上各种化学有害因素浓度能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但由于垃圾成分的不确定,所产生的化学性危害也具有不确定性,建设方应重视化学有害因素的存在,为工人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监督工人佩戴,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健康体检,避免其对工人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影响。5.3.2噪声5.3.2.1产生环节建设项目噪声危害主要来自送风机、引风机、空压机、汽轮发电机、水泵等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性噪声以及烟道内气体的流动、锅炉排气等产生的流体动力噪声。5.3.2.2分析综合类比项目检测结果分析,各岗位均为巡视操作,接触噪声加权后8h等效声级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汽轮机、垃圾卸料、超滤、循环冷却加药、水泵房、空压机房、减温减压机房等噪声检测结果超过80dB(A)。因此建议建设方选择低噪设备,并对产噪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工程防护,设置专用隔声、消声、隔振设施,为接噪人员发放合格防噪耳塞(耳罩)并监督正确使用,降低噪声对劳动者的危害。5.3.3粉尘5.3.3.1产生环节密闭罐式运输车通过气力输送将氢氧化钙输送到石灰粉仓内储存,氢氧化钙运输、储存、使用时工人可能接触氢氧化钙88 粉尘;在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前,为提高对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需喷入一定量的活性炭粉以形成沉淀层,活性炭运输、储存、使用时工人可能接触活性炭粉尘;焚烧炉中垃圾燃烧产生的粉尘可经设备密闭不严处逸散;从烟气净化系统中反应吸收塔和布袋过滤器排出的飞灰,由主厂房的螺旋输送机送入飞灰储仓,工人在飞灰库可能接触粉尘;炉渣处理系统对炉渣进行破碎、运输、筛分、分选等环节均可接触粉尘。5.3.3.2分析综合类比项目检测结果分析,各岗位除飞灰固化外,其余均为巡视或遥控操作,经检测各岗位工人接触粉尘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是,由于飞灰中可能含有重金属、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项目建成后建设方应切实落实好防尘防毒措施,并为劳动者配备合格的尘毒组合型口罩并监督其正确使用。5.3.4工频电场5.3.4.1产生环节发电配电室及变电室设备。5.3.4.2分析类比项目工频电场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建设项目配电室及变电室由DCS控制,室内不设置固定工作岗位,工人在需要时对配电室及变电室设备进行巡视,在高、低压配电装置的操作位置拟铺设绝缘胶毯,对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进行接零保护,变压器、高低压配电屏等设备拟划定安全界限,并拟为操作人员配备绝缘保护用品。5.3.5高温及热辐射5.3.5.1产生环节由于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较多热量,并且有蒸汽、烟气以及炉渣等生成,故本工程高温与热辐射主要是分布在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机以及烟气处理设备、出渣口等场所。5.3.5.2防护88 建设项目各岗位均为巡视操作,巡视工人在炉前停留时间较短,焚烧炉主厂房拟设置屋顶风机,设计换气15次/h,保证主厂房内空气流动;中控室拟设置空气调节,保证室内处于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夏季高温季节为工人提供含盐清凉饮料,尽量避免中暑事件的发生。5.3.6生物因素的危害分析根据本项目的工程分析和类比工程现场调查,垃圾本身含有大量的病原性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在垃圾池堆放发酵时,更会大量繁殖,这些病原性微生物一般会随垃圾进入或随垃圾仓的空气被吸人焚烧炉,但也有可能由于负压不够,随空气外溢。因此在垃圾卸料平台上工作的清洁工和卸料怀机有可能接触到上述病原性微生物。文献报道(王海岩,季雪驼,刘波,等.大连市有机垃圾中大肠菌群含量变化.环境保护科学,2000)在垃圾中检出有大肠菌群中的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粪链球菌,上述微生物在外环境中均是重要的传染病原菌,可导致细菌性痢疾等传染性疾病。根据国内文献报道(姚建华,吴建兰.垃圾焚烧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与健康,2008):垃圾仓和卸料平台的微生物指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预计本项目建成后也会存在同样的生物因素危害,因此,做好操作人员的微生物防护工作也是垃圾焚烧电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5.4非正常情况下主要职业危害分析主要是垃圾池清扫、开停车等作业中如缺乏必要的防护,可能导致人员急性中毒;飞灰处理、巡检时在高噪声设备处停留时间过长,或缺乏必要的防护,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人员产生尘肺、听力损害等情况。劳动者主要在控制室通过玻璃窗观察垃圾池情况,可能由于玻璃的热胀冷缩而导致垃圾储坑中的有毒有害气体逸入中央控制室内。88 5.5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确定根据该工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结合类比检测结果及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环节、存在状态、使用量和接触水平等方面因素,确定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有害因素(氨、氯化氢、氟化氰、氰化氢、甲硫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氢氧化钠、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各种重金属(汞、铅、镉、二氧化锡)、二恶英、臭氧;粉尘(氢氧化钙粉尘、活性炭粉尘、其他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辐射)、微生物。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柴油、磷酸三钠、电焊烟尘、电焊弧光、臭氧等)也应关注其职业病防护。88 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6.1职业病防护设施该项目主要针对防尘毒方面做了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相结合的措施,通过除尘器、机械排风、烟气净化系统,将所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气体收集并处理。使作业场所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能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值以内。6.1.1防尘《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明确规定生活垃圾焚烧炉除尘装置必须采用布袋除尘器。本项目中拟采用脉冲喷射清灰的布袋除尘器,对重金属、二恶英、呋喃等毒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布袋除尘器为箱式,每个箱室内布置有大量滤袋,滤袋用相应的笼架来进行支撑和固定,从喷雾塔来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下面灰斗的上部,除尘器流动截面大,进来的烟气流速突然大大降低,烟气携带粉尘的能力大大减弱,其中的部分粉尘就直接掉落在灰斗中,整个布袋除尘器内的烟气向上运动,经过滤袋过滤在布袋除尘器顶部的集气箱汇集后用烟道导向引风机。在布袋过滤的过程中,大量的粉尘吸附在滤袋的外表面,布袋除尘器压降不断增大,为了清除吸附在滤袋上的粉尘,布袋除尘器配有脉冲空气在线清灰系统,用PLC程控进行定期或压降控制启动清灰系统进行工作。炉渣经水冷却、挤压脱水由捞渣机推出,经皮带输送机将炉渣输运到填埋场。输送皮带和飞灰储仓采用密闭装置防尘防毒。飞灰固化采用湿式搅拌、振动、成型运输。88 垃圾储坑防尘措施:外来垃圾通过卸料门进入垃圾储坑,在无外来垃圾时要求尽量密闭,储坑上部设有机械排风,使储坑保持微负压运行,大门入口处设空气幕,防止储坑内恶臭、粉尘向外逸散。给粉尘作业工人配备合格的防尘口罩,定期发放、更换,并督促工人正确使用。就业前进行体检,确保患有粉尘禁忌证人员不得从事粉尘作业。对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以及早发现职业病患者和可疑患者,安排其复查、转诊、确诊、治疗和调离粉尘作业,保护劳动者健康。6.1.2防毒本项目拟采用“急冷反应器+干式消石灰加活性炭喷射装置+高效率布袋除尘”烟气净化系统,每条焚烧线设置单独的烟气净化系统,以控制HCl、SO2、NOX、二恶英等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厂内操作人员,均设有专门的操作室,以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有害源。员工每人均配备安全防毒器具,以避免因生产故障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危害。(1)SNCR除系统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SNCR)就是在不采用催化剂的情况下,用液氨(本项目使用氨水)溶液与烟气中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从而脱除烟气中的NOX的技术。能将NOX的排放浓度控制在200mg/Nm3。(2)活性炭喷射系统活性炭喷射系统用于重金属及二恶英脱除。在喷雾塔入口烟道上布置一个混有活性碳的压缩空气导入装置,把比表面积大于700m2/g的活性碳喷入到烟气中,用吸附剂活性碳将二恶英吸附。同时在布袋除尘器中当烟气通过由颗粒物形成的滤层时,残存的微量二恶英仍能与滤层中未反应的Ca(OH)2粉末、活性碳粉末发生反应而得到进一步净化,重金属及二恶英脱除效率达96.5%。(3)石灰粉喷射系统88 喷雾器将水以雾状喷入,利用压缩空气将石灰以粉末状喷入反应塔中,烟气与喷入的水雾和消石灰粉末充分接触并产生中和作用,反应生成粉末状反应产物(钙盐),脱除烟气中的HCl、SO2等酸性气体,脱除效率达95%。同时本项目为了能保证脱酸的效果,确保HCL和SOX的达标排放,烟气净化系统中设有氢氧化钠制备与喷射系统。如果喷射消石灰不足以应对烟气的酸性气体的处理,将氢氧化钠喷射液喷入烟气中,支援烟气的酸性气体处理。在反应塔喷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消石灰喷射装置的备用措施使用(4)烟气排放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引风机和烟囱将烟气净化系统处理达标的尾气排放到大气中。引风机的功能是将烟气从布袋除尘器抽送入烟囱,选用离心式风机。根据《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引风机风量宜按最大计算风量加15-30%的余量,风压余量宜为10-20%。烟囱高度80米,采取钢筋混凝土结构。(5)垃圾接收与储存系统外来垃圾通过卸料门进入垃圾储坑,在无外来垃圾时要求尽量密闭,储坑上部设有机械排风,使储坑保持微负压运行,大门入口处设空气幕,防止储坑内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有害气体向外逸散。(6)渗滤液处理系统污水泵房、污水池、渗滤液沟的通风,为排除污水的浊气,设置排风装置,将浊气排至垃圾池统一处理;污水泵房、污水池、渗滤液沟采用机械进风和机械排风,新鲜空气由室外吸取,排风排至垃圾池。污水泵房的换气次数为6次/h,污水池的换气次数为12次/h,渗滤液沟的换气次数为12次/h。(7)辅助理系统88 化学水处理间等其他需要通风的工艺车间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6次/;加药间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6次/h;卫生间的排风由排气扇排往大气,低窗进气。6.1.3防噪拟建项目噪声主要来自送风机、引风机、空压机、汽轮发电机、水泵等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性噪声以及烟道内气体的流动、锅炉排气等产生的流体动力噪声等,为保证本项目噪声符合国家标准,采取如下治理措施:主要产生噪声的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将安装在单独隔音间内,使噪声设备与生产区隔开以降低噪声污染,对部分噪音大的转动设备加隔音罩,锅炉排汽加装消音器,使工作室内噪声控制在≤85dB(A),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生噪声的场所作业点多为巡检作业,工作人员主要在中央控制室工作。对中央控制室、控制间采用有孔吸音材料,采用双层隔音门窗,在门、窗缝隙,孔洞等易传播声音的地方,注意填塞密封,缩小噪声影响范围。在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各生产、辅助建筑物和生活、办公区的合理布局,同时进行绿化设计,达到降噪、吸声的目的。给接触噪声的巡检人员配备具有足够噪声衰减值、舒适的护耳器(耳塞或耳罩),并督促其在从事接触噪声作业时坚持佩戴。6.1.3防暑高温设备、管道采用优质保温材料、减少热损失。厂内操作人员,均设有专门的操作室,并为专门人员配备防护用具,以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热源。主要操作岗位设空调装置,以避免因气候温度变化带来的危害使工作人员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88 高温设备、管道采用优质保温材料,减少热损失;厂内操作人员,均设有专门操作室,并配有专门的防护用具;主厂房主要采用自然通风,辅助采用机械通风。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工艺流程设计使操作人员远离生产热源。实行巡检制度,缩短持续接触高温时间。车间控制室、休息室设置空调机、风扇、饮水设施。夏季为劳动者提供清凉饮料。(5)防工频电场措施配电室及变电室内未设置固定工作岗位,在高、低压配电装置的操作位置铺设有绝缘胶毯,对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进行接零保护,变压器、高低压配电屏等设备拟划定安全界限。6.5.4防生物因素设施6.2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该项目将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原来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参见本报告“4.2.2类比项目职业卫生管理调查”。6.3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该项目拟采取的劳动防护用品制度,仍沿用已有的制度,对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使用和更换等实施管理。具体见本报告“4.2.6类比项目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调查”。该项目拟为劳动者增加防噪耳塞的配备。6.4拟设置的辅助用室该项目拟在主厂房设置休息室和卫生间,男女各三个,蹲位各6个。该项目拟在综合楼的西北角新建一个餐厅。浴室、更衣室沿用原项目的,具体布置见车间平面布局图。6.5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88 该项目沿用原有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该项目的子预案。拟按规范配置,在使用盐酸、氢氧化钠、氨的场所,设置复合式洗眼器(包括喷淋器、洗眼器),并现场储备急救药品,服务半径小于15m。6.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确认)该项目在竣工验收前拟投入的职业病防治防治经费合计4558.54万元,具体明细见表6-5。表6-5拟建项目职业卫生专项费用清单序号经费用途拟投入金额(万元)1烟气净化系统2615.492灰渣处理系统635.853渗沥液处理系统1024.24通风系统995个人防护用品及检测46个体防护用品27职业卫生培训28防噪防振设施1409职业病危害检测1010职业病危害评价费1011防暑降温费112职业健康体检513应急救援设施、装备1014总计4558.5488 7职业病危害评价根据建设项目提供的资料,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评价内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从选址情况、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建筑设计卫生学、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个人防护、应急救援设施、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十个方面的内容,逐项检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规定的符合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评价。7.1选址评价建设项目位于县东安科技园区。东安科技园区位于县县城东部14km外的黄海边,项目用地的东西面为均为沟,沟外均为塘;南面为塘,塘外均沟;北面紧临东安大道,大道对面均为塘。周围均为在或待开发的工业用地,项目所在地交通便捷,配套设备齐全。附近3000米内无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敏感区域,和周边其他企业间基本无交叉污染。属非自然疫源地,依据评价标准、规范,编制检查表,逐项调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的符合情况。项目选址、总体布局检查见表7-1。表7-1建设项目选址检查表检查依据与内容检查情况评价意见GBZ1-2010第4.1.1条、工业企业选址需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法规、标准和建设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以及为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建设项目选址县东安科技园区,与交通、周围环境、建筑规划协调符合GBZ1-2010第4.1.2条建设单位应避免在自然疫源地选择建设地点。建设项目选址属非自然疫源地符合GBZ1-2010第4.1.3条符合88 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建设项目地点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园区管委会、生活区处于项目西南面,直线距离约1.8km,大豫镇处于西面直线距离约4.5km,在安全防护距离以外GBZ1-2010第4.1.4条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恶臭、粉尘、噪声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术的工业企业,不得在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内建设。建设项目恶臭、粉尘、噪声拟采取有效控制技术,选址周边无城镇建设用地,远离居住区、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符合GBZ1-2010-4.1.5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上游建厂,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必须避免选在废弃物扬散、流失的场所以及饮用水源的近旁。工业废水集中初步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固体废弃物统一送县填埋场处理符合GBZ1-2010-4.1.6属于第一、二类开放型同位素放射性工业企业严禁设在市区内。该项目设在远郊,未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符合GBZ1-2010-4.1.7工业企业和居住区之间必须设置足够宽度的卫生防护距离,按GB11654~GB11666、GB18053~GB18083及其它相关国家标准执行。该项目远离居住区,有足够宽度的卫生防护距离符合GBZ1-2010-4.1.8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应避免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等)产生交叉污染。该项目周边大部分为机电项目用地,目前无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评价结论:从上表可以看出,建设地点与周边的居住区间距符合标准要求,建设项目未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自然疫源地。选址符《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7.2总体布局评价7.2.1总平面布置评价88 本项目总体布局设计结合场地条件,综合考虑生产工艺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劳动安全、职工生活以及消防等因素,划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域,主厂房是生产区最主要的建筑物,包括垃圾卸料大厅、垃圾贮坑、锅炉间、烟气净化设备及其它一些设备用房;主厂房附屋包括汽机间、综合车间及控制室;生产辅助区有综合水泵房、冷却塔、地磅房、地磅、油泵房、埋地油罐、炉渣制砖场地、渗滤液处理站等;生活区部分有综合楼、门卫室等。厂区布置时充分利用空间设置小景、绿化。体现环境美的设计理念,力图营造一个功能分布清晰合理、经济可行、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厂。表7-2建设项目总体布局检查表审核评价标准及内容要求建设项目情况评价意见GBZ1-2010第4.2.1.1条工业企业的生产区、生活区,住宅小区、生活饮用水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点、废渣堆放场和废水处理场,以及各类卫生防护、辅助用室等工程用地,应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布局。水源取自园区工业用水,生产生活污水在厂内预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位于规划建设区的用地范围内,满足了该选址用地的可靠性和长期性要求;符合GBZ1-2010第4.2.1.2条工业企业总平面的分区应按照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利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的原则处理,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更衣室、盥洗室外,不得设置非生产用房。生产区内拟设置值班室、洗手间,未设置非生产用房。符合GBZ1-2010第4.2.1.3条反映工业企业建筑群体的总平面图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的建(构)筑物现状,建设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内容,必须满足职业卫生评价要求。可研报告(附图)包括总平面布置的建(构)筑物现状,建设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内容符合GBZ1-2010第4.2.1.4条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污染危害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产生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毒物的车间分开,并在产生职业危害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设有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粉尘与毒物同时产生,汽轮发电机、空压机等高低噪声设备不在同一个车间符合GBZ1-2010第4.2.1.5条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本底浓度低和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散发有害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前区和生活区(包括办公室、厨房、食堂、托儿所、俱乐部、宿舍及体育场所等)布置在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将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生产区布置在厂区中央;辅助设施分别布置在厂区的北侧;办公楼、食堂及宿舍楼等布置厂区南侧。不符合GBZ1-2010第4.2.1.6条本项目存在剧毒物质、高温的场所,拟设有应急救援通道符合88 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及强放射性装置的车间时,同时考虑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的配套并留有应急通道。GBZ1-2010第4.2.1.7条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45度。本项目存在高温的装置(焚烧炉)存呈东西走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向夹角大于45度。符合GBZ1-2010第4.2.1.8条厂房建筑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得小于相邻两个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为消除厂房内设备散热,采用屋顶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对厂房进行通风换气。符合GBZ1-2010-4.2.1.9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和工业窑炉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本项目所有热源均在车间内,焚烧炉、汽轮机上方屋顶设有机械通风装置符合GBZ1-2010-4.2.1.10车间内发热设备相对于操作岗位应设计安置在夏季最小风向频率上风侧,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本项目所有热源设备均未设置操作岗位,仅作一般的巡检符合GBZ1-2010-4.2.1.11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季度调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1.2m。本项目所有高温作业车间一机械通风为主,自然通风为辅符合GBZ1-2010-4.2.2.1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该项目受料口布置在高层,锅炉房单独布置。符合GBZ1-2010-4.2.2.2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如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则应将其安装在多层厂房的底层。对振幅大、功率大的生产设备应设计隔振措施。本项目汽轮发电机拟设置减振措施,空压机安置在卸料平台下方的底层厂房内符合GBZ1-2010-4.2.2.3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废水排放管道禁止通过仪表控制室和休息室等生活用室的地面下;若需通过时,必须严格密闭,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汽逸散至室内。垃圾坑抽风管道、渗液处理管道均进行了严格密闭符合GB50187-93第3.3.1条符合88 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的规划,应符合工业企业总体规划要求,并应根据生产需要、当地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自然条件与总平面布置要求,全面考虑,统筹安排。且应便于经营管理,兼顾地方客货运输,方便职工通勤。建设项目厂区内设置环形道路通向各车间,以满足消防和各种生产及辅助生产物料运输的需求;厂外道东按大道与海防公路相连,使本厂与外界具备交通运输条件。GB50187-93第4.1.8条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地组织货流和人流。建设项目货流与人流分开运行符合GB50187-93第4.7.4条厂区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总体规划、厂区用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其数量不宜少于2个。主要人流出入口宜与主要货流出入口分开设置,并应位于厂区主干道通往居住区或城镇的一侧。主要货流出入口应位于主要货流方向,并应与外部运输线路连接方便。建设项目有两个出入口,一为垃圾车专用出入口,一为人流非垃圾车出入口,两出入口直接与外部道路相接。符合该项目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有害作业区相互有一定的距离,该项目为扩建项目,与一二期主厂房贴邻建造,未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上风向;存在接触剧毒物质、高温的作业场所,拟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通道等其他防范措施。综上,总平面布置部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7.2.2竖向布置建设项目由于工艺所限,垃圾储坑放在最底层,垃圾受料口放在27.5m层,锅炉受料口约在20.2m层,散发有毒有害物质拟设置在较高层。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尽量布置在底层,符合国家规定。7.3建筑卫生学要求评价车间建筑卫生学要求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采光、照明、建筑物的墙体、墙面、地面等方面进行评价。7.3.1采暖项目属非采暖地区,生产工艺也无采暖要求,故不考虑采暖设计。7.3.2采光照明建设项目严格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设置正常照明、明、检修照明和局部照明。88 正常照明:主厂房采用节能灯具,控制室采用日光灯或光带。事故照:用交直流两用的白炽灯,平时可兼作工作照明。检修照明:使用的携带式作业灯,其电压应为12V。远离主厂房的重要辅助车间、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处采用自带可浮充蓄电池式应急灯。7.3.3通风、空调本项目采用全面通风方式进行通风换气,以保证车间内的环境温度符合《工业企业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各生产工段分述如下:a.高压配电室通过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高压配电室的换气次数为8次/h,由于消防要求高压配电室不能开窗和百叶,需要设置离心风机送风。b.化学水处理间等其他需要通风的工艺车间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6次/h。c.加药间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6次/h。d.污水泵房、污水池、渗滤液沟的通风,为排除污水的浊气,设置排风装置,将浊气排至垃圾池统一处理;污水泵房、污水池、渗滤液沟采用机械进风和机械排风,新鲜空气由室外吸取,排风排至垃圾池。污水泵房的换气次数为6次/h,污水池的换气次数为12次/h,渗滤液沟的换气次数为12次/h。e.电缆夹层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8次/h。f.出线小室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12次/h。g.空压机间在侧墙设置轴流风机排风,侧墙的低窗自然进气,换气次数为8次/h。空压机选用水冷型,可减少热空气的产生。h.卫生间的排风由排气扇排往大气,低窗进气。换气次数为12次/h,焚烧间、烟气净化厂房、汽机间设气楼自然排风。88 主厂房的中央控制室、继保室、电子间等采用一套多联冷暖空调机组;主厂房的低压配电室采用一套多联单冷空调机组;主厂房的炉控室、办公室、实验室、垃圾吊机控制室等采用一拖一分体冷暖空调机,综合楼办公室和宿舍等采用一拖一分体冷暖空调机,根据需要独立启停,方便使用和管理。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建筑卫生学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要求。7.4生产工艺及设备布置分析与评价本工程生产工艺技术成熟,采用炉排炉,设计中采取有效、可靠措施控制、治理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污染,确保各环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同时整个装置均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密闭、自动化控制操作。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检查表见表7-3。表7-3工艺设备布置职业卫生检查表评价标准及内容要求建设项目情况评价意见《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主装置均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密闭操作,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机会。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时毒性大与毒性小的应隔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产生毒物不同的生产过程是分开布置,产生粉尘和毒物的作业场所,合理布置,大部分设备位于自然通风的下风侧。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厂房内的设备和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杜绝无组织排放焚烧炉、锅炉、烟气处理系统等存在有害化学气体的场所密闭运行,对水处理添加的磷酸三钠等有害化学物质,是自动添加,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杜绝无组织排放。符合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在设计中采取降噪和减震措施。符合8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噪声和震动的控制在发生源控制的基础上,对厂房的设计和设备的布局需采取降噪和减震措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噪声较大的设备应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工艺允许远距离控制的,可设置隔声操作(控制)室噪声源与操作人员已尽量隔开,采取巡检、控制操作,接触机会少。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噪声与震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如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装在多层厂房时,则应将其安装在多层厂房的低层产生噪声、振动的设备大部分布置在多层厂房的底层或单层建筑内。符合本项目选用成熟、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总体布置符合相关的要求。7.5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7.5.1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对该项目各生产单元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布局、使用原辅材料、现场作业环境、辅助设施等情况调查及分析,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有害因素(氨、氯化氢、氟化氰、氰化氢、甲硫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氢氧化钠、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各种重金属(汞、铅、镉、二氧化锡)、二恶英、臭氧;粉尘(氢氧化钙粉尘、活性炭粉尘、其他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辐射)、微生物。7.5.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及类比项目监测资料的结果,推测项目投产后,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化学有害因素可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建设单位拟为劳动者配发防噪耳塞。该项目作业环境存在高温、热辐射,通过减少有可能受到高温危害的巡检人员在高温工作场所的工作时间,并保证其必要的间歇休息时间,高温、热辐射对工人的危害应能避免。正常生产条件下,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能控制在国家规定接触限值内。88 7.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评价7.6.1职业病工程防护设施建设项目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设计、修建时均借鉴类比项目经验并更优化工程防护设施,建设方对建设项目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各岗位设计了工程防护,易散发恶臭的垃圾储坑相对密闭且保持微负压,避免恶臭逸散,焚烧炉产生的烟气经过净化处理后组织排放,采用DCS控制,工人在中控室内远程操作,每2小时对生产现场进行巡视,减少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间。类比项目检测结果分析工人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项目在防尘,防毒,防暑降温及防工频电场方面采取的防护措施设计较合理,针对噪声产生的场所、产生噪声的设备、以及总体布局采取了不同的防护措施,对部分噪声强度较大的工作场所拟选择个人防护措施。结合类比检测结果可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能够较有效的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符合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7.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本工程的个人防护用品按照公司制定的《劳动用品管理制度》执行,在项目建成后拟配备的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有:防尘口罩、耳塞、防化服、防化手套、防毒呼吸器、防化呼吸器等。建设方拟发放的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用品基本上满足《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和《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的要求。7.8应急救援设施措施评价88 建设项目将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对3条垃圾焚烧线及辅助设施的运行进行控制,实现运行参数的设定、调节、指示以及故障报警,设置独立于主控系统的事故停车系统,一旦主控系统发生故障或需要紧急停车时,系统将确保设施和人员的安全;焚烧炉燃烧易产生一氧化碳等高毒物质,屋顶设置有风机,换气次数可达到15次/h,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针对职业病危害制度建立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调查处理、应急救援预案》,预案规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建设方立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导应急救援队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提供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应急救援方案,每年联合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应急演练一次,每月对生产车间内应急设施和标识检查一次,应急救援系统较为完善。建设方对可能存在的事故做了相应的防护要求,并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每年安排应急救援演练。对于事故的发生,能及时快速的做出应急救援反应,保证财产、人员安全,符合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规定7.9辅助用室卫生学评价根据特征分级建设项目辅助用室大部分属于2级卫生特征,本期项目基本使用原有辅助用室。建设项目辅助性卫生设施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对2级卫生特征车间辅助性卫生设施设置相关要求。7.10职业卫生管理评价为保证职工身体健康,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害,建设制订了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劳动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调查处理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事故应急措施。建设方拟成立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小组,厂总经理为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共十人。负责制定该项目88 相应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职工常规性及职业性体检、职工职业健康档案管理、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发放、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环境危害因素检测联系及管理等。该项目拟沿用类比项目的职业卫生制度,应进一步完善。7.11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本项目职业卫生管理经费包括:防护设施投资经费、防护设施维护更新经费、职业性体检经费、个人劳保防护用品经费、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教育经费和职业卫生现场监测经费,投资总额为4558.54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4.28%。88 8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该企业原有项目做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竣工验收,因些,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本报告仅针对该企业需要完善及关键的控制措施提出以下补充措施。8.1组织管理补充措施该项目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2)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88 (4)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6)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7)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8)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9)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1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11)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12)其他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资料或者文件。8.2工程防护补充措施8.2.1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垃圾的相关成分在焚烧时产生何种有害物质,对其产生的原理、垃圾的主要成分和垃圾的污染物等有明确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对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摸清状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作业人员处理垃圾时应尽可能在控制室内操作,远离现场,减少有毒有害因素接触机会和降低其接触水平。焚烧、出渣应采取密闭自动化生产,避免粉尘与毒物的逸出,降低危害;烟气处理应提高净化效率。锅炉、发电系统主要产生噪声危害,生产车间应单独设立生产厂房并进行隔声、消声处理,作业人员在中控室监控,减少接触噪声的时间,降低噪声危害。8.2.2中央控制室职业病危害防护88 中央控制室为本项目作业人员主要作业场所,接触时间为约7h/班。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种类与浓度直接影响着工人的职业健康。依据类比项目的经验,建议中央控制室设定的新风量应达到30m3/h/人,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以防中央控制室内空气被污染;中央控制室应避免设立在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所在楼层的上层,以防垃圾焚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至控制室内;垃圾吊车应通过视频传播影像代替玻璃墙制成的视窗,避免因为玻璃的热胀冷缩而导致垃圾储坑中的有毒有害气体逸入中央控制室内。8.2.3个人防护用品由于垃圾组成成分复杂,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具有不确定性,是本项目有毒有害气体最难防护的原因。垃圾储坑、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巡检人员在巡检、清洗时,应佩戴全面罩式防毒口罩或正压式呼吸器,以预防剧毒及高毒物质在巡检时外逸而造成的职业危害。水泵、油泵、锅炉、发电系统等作业的巡检人员在巡检时,应佩戴耳塞,以预防噪声造成的职业危害。灰渣处理系统应佩戴阻尘率达99%以上的防尘口罩,以预防飞灰(有毒有害粉尘)及炉渣(其他粉尘)造成的职业危害。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巡检人员在巡检时,应穿戴好隔热服、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以预防烫伤及中暑。8.2.4职业卫生培训88 企业管理者应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提高人员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使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真正达到实效。8.2.5职业卫生监测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要求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制度,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作环境进行日常监测,并对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环境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国家标准,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和减轻职业病危害,并定期公布检测和评价结果。8.2.6应急救援措施及报警装置设置进入密闭容器检修及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救援时,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全面罩防毒面具,以避免残留在密闭容器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对检修及救援人员造成职业危害。项目建成后,应加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定期(一般1次/年)演练。存在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氨、氟化氢、氯化氢、硫化氢等的场所设置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应为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巡检人员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为相对独立的仪表系统。报警仪或检测器宜布置主要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8.2.7警示标识设置在垃圾储坑、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等接触有毒有害气体作业点设置“戴防毒面具”、“当心有毒气体”、“穿防护服”、“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在灰渣处理系统及石灰浆、活性炭给料点等粉尘作业点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在水泵、油泵、锅炉、发电系统等噪声作业点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在余热锅炉及汽轮发电机组等高温作业点设置“注意高温”警示标识。88 警示标识设置在可能产生或使用的设备上或其前方的醒目位置上,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应及时修整或更换。8.2.9完善辅助卫生用室设施(1)该项目新建有食堂(餐厅),食堂内应设置盥洗设备;(2)该项目大部分区域卫生等级属于2级,工作服室可按照同室分柜存放的原则设计,以避免工作服污染便服。8.2.10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存放输送设应密闭,设置在密闭的厂房内,厂房地面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污水渗漏。8.2.11二恶英的防护8.2.11.1焚烧前控制在选用合适的炉膛和炉排结构的焚烧炉的前提下,一方面可以通过分类收集或预分拣的方法来控制生活垃圾中氯和重金属含量高的物质进入垃圾焚烧炉,减少二恶英合成反应中所需的反应物和重金属催化剂的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高硫煤与城市生活垃圾混烧的办法,控制好燃烧条件,通过煤中的硫抑制二恶英的产生。8.2.15.2焚烧中控制焚烧中控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采用低CO燃烧技术,改善炉内燃烧条件,调整好一、二次风的分配,使烟气混合搅拌和二次燃烧达到完全燃烧,保证生活垃圾燃烧充分,减少二恶英和不完全燃烧产物(PICs)类前驱物的产生。CO的浓度越低燃烧就越充分,烟气中比较理想的CO浓度指标是低于60mg/m3;另一方面控制二恶英前驱物的多相催化合成和Denovo合成。控制炉膛和二次燃烧室温度不低于850℃,并且烟气在炉膛和二次燃烧室的停留时间不小于2s,氧气的浓度不低于6%,并合理控制助燃空气量以及注入位置;缩短烟气处于3OO~500℃88 温度域的时间,控制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不超过250℃左右。8.2.15.3烟气和灰渣处理A.烟气处理焚烧过程中生成的二恶英在随烟气温度下降的过程中大部分是以固态形式附着在飞灰颗粒表面,小部分仍保留在气相中。处理烟气中二恶英的技术主要有:(1)采用燃油或燃气对烟气进一步燃烧排放;(2)采用电除尘器(温度保持在240~280℃);(3)采用催化氧化法破坏二恶英和氮氧化物(NOx);(4)采用布袋除尘器;(5)先采用喷淋吸收塔后加布袋除尘器,烟气通过喷淋吸收塔时,与雾化的吸收剂(如石灰乳液)相混合,使得烟气在喷淋吸收塔出口温度为130~150℃,而后烟气中的二恶英包裹在吸收剂饼中被布袋除尘器除下;(6)先向烟气中喷入活性炭或高炉焦炭吸附二吧英,再用布袋除尘器收集,收集下来的活性炭或高炉焦炭还可以循环使用,吸附饱和后的炭可以与燃料混合燃烧;(7)循环流化床吸附塔后加布袋除尘器,在100~120℃下,烟气在循环流化床中与活性炭或高炉焦炭和其它吸收剂(如石灰)高度混合,二嗯英为活性炭或高炉焦炭所吸附,最后被布袋除尘器收集,收集下来的炭可以循环使用。通过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还可以去除HC1、HF和SO2。通过以上方法,大部分固态二恶英可以被去除,一般情况下已经能够达标排放了。B.灰渣处理由于二恶英在飞灰上被吸附或生成,收集后飞灰中二恶英的浓度最高,所以必须作为有毒有害物质送安全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条件时可以对其进行低温(300~400℃)加热脱氯处理或者采用熔化炉在1200-1400℃下熔融固化后再送安全填埋场处置,以减少二恶英的排放。底渣中二恶英的浓度与飞灰中的二恶英的浓度相比虽然很小,但是底渣中仍残留相当数量的二恶英88 ,有条件时,可以与飞灰一道进行无害化处理。8.2.12防生物因素本工程设有喷药系统,定期向垃圾池内喷洒化学药剂,既可防止微生物滋生,又可减轻异味。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在目前可以得到的极少的对生活垃圾生物性污染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的生物性污染尚不严重,但是有证据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HBV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确实存在,且容易影响接触人员的健康;所以生物因素应引起项目单位和管理单位的重视,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⑴如果生产过程中有气体的排放,则这些气体必须要经过专门的过滤设备过滤后才能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而且对这些设备必须经常性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⑵设立工作措施。所有生产中接触微生物的设备,如果需要检查和维修,则在检修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措施,以确保不会引起人员的感染。遵循谁负责生产,谁负责消毒处理的原则;同时,在进行化学消毒时,工作人员一定要穿好防护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完成所有的消毒灭菌处理后,工作人员应该用具有杀菌功能的肥皂清洁自己的手、胳膊和面部。⑶设立应急预案,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含生物或微生物的液体泄漏(大量渗沥液),工作人员应立即对相应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等进行化学消毒,使用合适的化学消毒剂,见表6-5,同时保证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不少于20min。⑷所有进入可能发生生物性危害的工作区域的门上均应有相应的生物性危害的警示标志,并标明该生物的生物安全等级。表8-1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部分)序号物体名称常用消毒方法1地面、墙壁、门窗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50~1000mg/L溴海因溶液喷雾;88 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喷雾2空气房屋密闭、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l)置瓷器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h;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30~60min11.6外协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运行、维修过程中如涉及有外协单位时,应对外协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对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应急救援措施、警示标识、个体防护用品等进行考察,不得委托给其它不具备职业病防护能力的单位。如企业聘用临时工作业,应同时加强临时工的职业病危害防护,为其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安排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88 9结论9.1总体布局该项目属于扩建项目,与原项目主厂房贴邻建造,总平面布局部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9.2设备布局该项目设备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9.3建筑卫生学建筑卫生学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的要求。9.4辅助用室该项目辅助用室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9.5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该工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结合类比检测结果及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环节、存在状态、使用量和接触水平等方面因素,确定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有害因素(氨、氯化氢、氟化氰、氰化氢、甲硫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氢氧化钠、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各种重金属(汞、铅、镉、二氧化锡)、二恶英、臭氧;粉尘(氢氧化钙粉尘、活性炭粉尘、其他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辐射)、微生物。9.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该项目采用了防毒、防噪减振等措施,根据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和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拟设置情况,综合经验,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满足要求。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需要根据本报告第8章的要求完善。9.7应急救援措施88 该项目应急救援措施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9.8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该项目沿用原项目的配备标准,并增设防护耳塞的配备,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的种类、质量、发放、使用等均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和《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版)的要求。9.9职业卫生管理该项目职业卫生管理部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9.10职业健康监护建设单位每年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但应督促职业禁忌证人员进行复查并调离接触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部分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规定。9.11关键控制点经过对该项目的综合分析,应将灰渣口、垃圾池、减温减压机房、飞灰固化岗位的防护作为关键。9.12职业病危害分类该项目属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火力发电,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判定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9.13总结结合类比调查、检查表法和经验法综合分析,该项目应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本报告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补充措施及建议,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88 10建议在落实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本评价报告中的第八章补充措施的同时,为了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延展下去,长期有效地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特提出如下建议:(1)该项目的卫生防护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应根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和“第十九条”的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3)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度及防治规划;执行告知制度(包括合同告知);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4)该项目健康监护应按《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企业必须进行岗前检查,体检合格才能上岗,完善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公司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6)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对本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进行检测与评价。(7)该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的情况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88 (8)建设项目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涉及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需申请另行评价。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