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16 KB
  • 2022-04-22 11:36:44 发布

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项目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项目1.1.2项目业主:海南时代万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1.3建设性质:新建1.1.4建设地址:海南省屯县乌坡镇1.1.5指导单位:海南团省委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南省教育厅1.1.6协办单位:北京爱心万里慈善基金会1.1.7支持单位:1、容纳规模:1000人(一期800人)2、建设内容包括实践营地实践综合服务中心楼,帐逢露营区、树屋宿舍区、自驾露营区及和其他配套水电、通讯、安防、及设备购置安装,以及用地范围内的场地平整、综合管线、道路、广场、围墙、环境绿化等其他附属工程的建设。3、建筑规模实践营地建筑面积不超过3000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16940.8平方米(包括实践综合楼7513.5平方米,3#宿舍楼1880.7平方米,门房11.1平方米,教学楼7535.5平方米),改造校舍面积4057.0平方米(包括1#、2#青少年宿舍2701.0平方米,食堂1356.0平方米)。拟建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实践综合楼、3#宿舍楼、门房,21 以及1#、2#青少年宿舍和食堂的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3462.3平方米。1.1.1项目投资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工程总投资估算为5300万元,包括工程费用410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800万元,预备费用4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估算约为3800万元,包括工程费用260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900万元,预备费用300万元。1.1.2资金来源本项目争取到中央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项目专项彩票公益金300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资金2400万元,设备配置资金600万元),余下资金由及项目业主自行筹措。1.1.3收支预测实践营地具有公益性,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开支,如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均需由青少年自行支付。经初步测算,预计本项目正常运转后,人均收费为1000元/5天(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耗材等成本费用),年收取费约5000万元,可基本满足实践营地正常运转所需。除去教职员工工资外,不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1.1.4建设期12个月(不含前期工作时间),即从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1.2编制依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3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5、《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项目管理办法》(财综〔2011〕45号);6、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项目并下达2011年工作任务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1〕35号);7、《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8、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1.1编制范围及内容主要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得出结论性意见。1.2主要研究结论综合实践营地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教育规律、教育法规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目的地组织青少年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场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有力举措和有益补充,它在我国基础教育德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我国广大青少年校校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及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符合新时期党和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中小青少年综合素质,于带动海南区基础教育改革,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促进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拟建实践营地由闲置的乌石坡小学改造,经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拟建实践营地充分利用了区闲置教育资源,以自然生态露营为主要活动载体,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规划布局、功能设置及建设规模上是适宜的,项目建设条件成熟,建设方案可行,社会效益显著。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且可行的。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数值备注 一期总体一容纳规模人 二用地规模  1建设地址—2用地面积平方米   亩 三建设规模  1新建建筑m2  实践综合楼m2  3#宿舍楼m2  门房m2  教学楼m2二期建设2改造建筑m2  1#、2#青少年宿舍m2  食堂m2 3建成后总建设规模m2 四主要技术指标  1容积率— 21 2建筑密度% 3绿化率% 五项目投资  1工程费用万元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万元 3预备费用万元 4项目总投资万元 六资金来源  1中央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项目专项彩票公益金万元 2区财政及业主自筹万元 121 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1项目建设的背景1.1.1宏观背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长期以来一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视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青少年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出“青少年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要求“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青少年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营地的建设。”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与校外教21 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把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证。大中城市要统筹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建立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营地。”这为素质教育营地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青少年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这又为实践营地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2006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以及《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下发,都说明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加强中小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建设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营地提出了比较明确建设标准和规范。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素质教育实施阵地——中小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营地(即综合实践营地)。综合实践营地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教育规律、教育法规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目的地组织青少年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场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有力举措和有益补充,它在我国基础教育德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我国广大青少21 年校校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国综合实践营地建设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实践营地1万多所,其中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营地有300多所。应该看到,综合实践课程的全面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实践营地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营地的建设有效的解决了课程实施中的一系列难点问题,保障了课程改革的实效与深入开展。1.1.1综合实践活动特点及意义1、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青少年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青少年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均以唇动为非要开展形式.强调青少年的亲身经历.要求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傲"、"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青少年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青少年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青少年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3)自主性21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青少年的自主性。青少年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青少年的工作。(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青少年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2、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1)开展社会实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社会实践,对于让青少年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印证、得到升华,增进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身感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开展社会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重要举措。中央8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明确了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开展社会实践,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对于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21 要求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具有重要意义。(3)开展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体青少年,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使青少年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开展社会实践,对于引导中小青少年把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把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统一起来,具有重要意义。(4)开展社会实践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知识不可能都在课堂上得到,许多能力不可能仅在学校中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实践体验的途径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开展社会实践,对于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1 1.1.1地理交通屯昌县乌坡镇位于海南岛的中部,东连琼海市、南接乌坡镇,北接定安澄迈。北距省会海口市90公里,海榆中线贯穿全境中线高速公路的已接修到乌坡镇,很快将直达三亚,以及正在筹建的万宁到至洋浦高速公路距乌坡镇不足三公里、屯昌县乌坡镇将成为陆路南北、东西走向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将会更加凸显。(二)面积人口镇域面积约77.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1万人,管辖12个行政村和72个自然村,全镇耕地面积50989亩,其中水田面积9378亩,旱田1408亩,其他约4万亩为坡地,2014年实现全镇生产总值4.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65元。(三)生态环境乌坡境内具有丰富的资源及产业优势,如乌坡青奥温泉是我省唯一未开发的温泉资源;乌坡槟榔加工园区是全县最大槟榔加工基地;乌坡镇有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南药种植生产基地-海南药材场,种植槟榔、益智、沉香等多个品种南药;海南田字型万宁至洋浦的横向高速公路从镇域南侧横穿而过,跨越整个乌坡镇约9公里,互通出口到镇墟仅3.5公里。(四)经济发展近年来,乌坡镇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2011年为例,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65586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186万元;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4184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26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46元。21 屯昌县乌坡镇作物资源种类繁多。热带作物是全县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作物,其中橡胶种植面积72.12万亩,槟榔9.93万亩,南药、椰子等也超过10万亩。其中绿橙、橡胶、槟榔、桑蚕、灵芝、蜂蜜等特色产业;南药资源丰富,可入药的野生植物有2千多种,较珍贵的药材有沉香、灵芝、槟榔、益智等。2.1出背景201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项目并下达2011年工作任务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1〕35号)指出,2011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计划支持建设20个项目,每个项目投入3000万元(基建投资2400万元,设备投资600万元)。今年每个省市申报1个项目,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确定20个项目予以支持。目前,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项目已通过海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意作为建设指导单位。一并共同承担建设运营与资金申请工作。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是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综合实践营地是指能满足青少年青少年社会化发展需要,并为其提供综合实践教育服务的综合性教育机构。它以中小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既与校内教育密不可分,又在学习内容、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与课堂教学有区别,能够有效的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广泛拓展学校教育空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以课程的身份第一次正式地进入学校课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根据重庆市普通高21 中新课程实验规定,从2010年秋季开始,青少年必须完成23个学分的综合实践才能毕业。作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实践营地具有其它教育资源不可代替的作用。此次,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的建设,正是海南省屯昌县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德育工作,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1.1.1是顺应时代发展,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需要长期以来,中小青少年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闭门读书的时间多,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实践活动少,又加上大多数青少年是“独生子”,同时承载了两家两代人所有的希望,总是被家人宠着、惯着,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很少经历劳动实践的锻炼,因而存在着鄙视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影响。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引导青少年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利用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课程资源,鼓励青少年观察自然和社会,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能力。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主张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通过建设综合实验营地,能够使青少年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增长才干,激发他们的兴趣、美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逐步克服身上和学习中诸多弊端,逐步成长为有自主性、主动性、善思考、会学习、能动手、会创造的全面发展的、学有特长的人。1.1.2是落实教育方针,推进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的需要传统的学校教育以系统的知识讲授和训练为主,致使青少年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记忆,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少,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21 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缺憾。通过综合实践营地综合教育,引导青少年学以致用,自主走进现实生活,让每一位青少年感受一段经历、尝试一次创新、解决一个问题、体验一次成功、积累一些经验、掌握一种方法、培养一种意识,张扬个性,塑造创新品质。营地课程的常态开展将有助于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拓展青少年视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建设综合实践营地既能满足中小青少年综合实践修习学分的需要,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要求的体现。1实践营地发展特点及建设模式1.1实践营地发展特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各地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德育工作,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继建设了一大批青少年校外实践营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实践营地1万多所,其中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营地有300多所。应该看到,随着综合实践课程的全面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实践营地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营地的建设有效的解决了课程实施中的一系列难点问题,保障了课程改革的实效与深入开展。综合实践营地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1.1.1实践营地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大部分实践营地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课改要求,开设了生存与拓展训练、军训、家政、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项目,这些参与性强、具有21 直接体验和感悟的实践活动,使基础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更贴近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贴近社会需要,体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了青少年、青少年家长和广大教师的欢迎;另外,实践营地还逐步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营地型课程研发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中心、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素质考核评价中心、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心等多功能、集约型、稳定型、辐射型的实践营地。实践营地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中起着纽带和平台的作用。1.1.1紧密围绕实践活动要求建设和发展营地综合实践活动总目标是:密切青少年与生活的联系,推进青少年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营地的一切工作都是紧密围绕着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展的,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的核心理念。首先,综合实践营地的建设打破了教材、课堂与学校的局限性,使综合实践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向着更加自然、开放的方向发展,加深了青少年与自然、社会及生活的联系。其次,综合实践营地在课程设置上超越了学科界限,以青少年的经验及社会实际需要为重点,整合了更多的课程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综合实践营地通过更新或改进仪器、设施及设备的配备,不断提升课程的教育质量,使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改进学习方式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1.2突出以青少年为主体构建营地的活动内容综合实践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加以指导,学校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的三级管理课程。透过总目标可21 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营地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青少年为主体,面向青少年生活,通过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来满足每一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需要,坚持青少年自主选择及主动参与,注重青少年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重视对青少年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的打造。 1.1.1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建设与发展模式综合实践营地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改”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各地实际,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建设与发展模式。综合实践营地的建设打破了完全由政府包办的单一方式,以教育部门为主,同时吸引其它部门、多种社会力量联合建设。多种方式办营地更加合理地分配与利用了现有资源,更能符合地区特点与实际,且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相互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综合实践营地在发展中不等、不靠,探索和尝试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在坚持公益性的原则基础上,积极争取财政补助一点,社会各界赞助一点,同时加大自主经营收入,使营地建设的投入有了保证,有力地推动了营地的良性运转。1.2实践营地建设模式1.2.1主要建设模式从建设基础、建设方式上看,目前我国青少年实践活动营地建设一般有三种模式。1、学校自建模式即以各青少年校内青少年21 为对象,依托于学校自身教学资源,独自建设小规模的实践场地。该模式所需投入少,实施效率高,短时间内即可形成一定规模,但由于各学校实践场所相对独立,缺乏有效联系,难以形成全面、完善的综合实践体系,同时也面临重复投资问题。而另一方面,有调查显示,作为课程改革“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空间形式上,95%以上的活动主题和活动过程仍然集中在教室里完成,且给予性活动主题占青少年活动主题的87%以上,真正由青少年自主设计并实施的活动主题所占的比例过低。究其原因,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由于场地、设施、师资、人员等方面的原因,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深化课程改革对教育资源的要求。2、依托社会资源建设模式教育部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将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衔接起来,联合各方力量,开发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开展社会实践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利用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德育资源以及其它文化、游览资源,建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教育、安全健康教育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专题教育的社会实践营地。该模式尽管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减少建设投入,但由于此类资源强调专业性、展演性,很难与青少年课堂和知识进行系统紧密联系,所起的教育作用也比较有限。而且近年来,这种短期性没有长远系统规划和没有安全保障的参观式社会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限制,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有一种综合规划、与学校课程密切配合,具有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等综合办学资源的教育模式的出现。3、区域性综合实践营地模式即在当地市或者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整体规划下,以所属区域为整体单位,选择合适场地集中建设区域性综合性实践营地21 ,并辐射到周边和农村地区。从功能上看,该模式通过统一进行规划设计,使得营地建设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建立健全各项活动设施,完善相关配套,有利于青少年深度体验和探究。从教学上看,集中式综合实践营地可以多次重复利用,既增加老师的组织管理经验,有利于项目的完善,增强老师研究水平,又有利于指导青少年生成性的问题,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青少年参加活动任务明确、教师指导到位,保证了活动的实施效果。从投入上看,尽管该模式单项投入较大,但总体投入小,资源利用高、实现综合实践活动集约化,适合国情和地方特点。从发展方向看,打造多功能、集约型、稳定型、辐射型的实践营地,更有利于实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提供课程研究与课程相结合的实践平台,有利于课程的价值实现,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1.1.1建设模式比较经初步比较可以看出,青少年实践营地建设应以功能需求、教学资源现状、管理条件、财力等因素为主要考虑因素,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到位,分步推进,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建设方式。建设模式比较项目学校自建依托社会资源集中建设功能设置资源有限,功能简单功能单一,专业性强功能完善,类型多样实践形式以课堂实践为主以展览演示为主可提供室内、室外;单人、集体等多类型实践活动教学效果难以形成全面、完善的综合实践体系难与青少年课堂和知识进行系统紧密联系针对性强,有利于青少年深度体验和探究21 管理方式由学校专设科室进行管理由相关机构自行管理需成立专门机构投入单所学校投资较低,但总体投资高,且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依托现有资源,投入低单项投入较大,但总体投入适中,资源利用高1.1.1屯昌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建设从海南四季无冬的地域条件的情况出发,宜采用中心布避建设方式,通过建设一座集规模较大、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示范性社会实践活动营地,在全国范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安全方便、资源共享,面向全国的青少年,满足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青少年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营地育人体系。221 1项目定位及建设规模1.1项目定位按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要求,以乌坡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营为基础,面向共青团为对象青少年,打造一座集德育、体验与实践、探索与创新、个性发展与特长发挥于一体,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凝聚青少年体验生活、理论教学与实际结合的开放性、示范性教育平台。主要功能:1、面向全国青少年的综合实践活动;2、面向全国青少年集中开展主题教育、学工、学农、学军、生命安全教育、体能拓展、生活(产)体验等实践活动;3、组织开展夏、冬令营活动。1.2需求规模1.2.1基本原则1、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营地现有校舍、操场、办公及生活设备,因地制宜进行利用和改造;租用营地周边流转农地进行学农学军实践,降低营地初始投资。2、弱化展馆教育原则: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参与性、动手性,弱化展馆教育,合理控制展厅数量。3、吸纳社会资源共建原则:各职能部门(如科委、武装部、公安、法院、消防队、人防办公室)均肩负宣传、教育、普及和培训职责。但场地的缺乏和如何有效扩大宣传教育效果是其面临的困境。营地宜与其共建,由营地提供展厅,保障参观人数;由部门负责规划设计,提供展品并进行布展,展陈设施投资由布展单位投入。21 1.1.1与其他地区营地的规模比较据对山东、河北及重庆市等3个国内优秀实践营地实地考察,本营地和其他营地在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及投资方面的比较详见下表。由下表可知,本实践营地建设充分体现了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力求精简和高效,与XX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21 表4-5国内部分实践营地建设对比表类别已建实践营地X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潍坊市中小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营地荆州市中小青少年社会实践营地重庆五云山寨青少年素质教育营地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营地地址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黄金口园区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五云山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XX区XX镇螃蟹寺服务对象市区中小青少年(另建有8个县级营地,负责各自县域青少年)全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含高中)以沙坪坝区青少年在校生为主全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含高中)以区内青少年为主(不含高中)容纳规模现状700人,迁建后容纳1200人一期:550人(已建)总体:1200人(规划)750人一期750人1000人(一期800人)用地规模现有用地80亩,拟迁址新建,新征地583亩一期:70亩(已建)总体:120亩(规划)300亩(自有用地70多亩,其余为租用)占地面积456亩永久用地26亩,租用65亩,小计91亩建筑规模现状规模20500平方米,迁址新建后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总体规模2.5万平方米2万多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978平方米(一期:13462.3平方米)投资现有营地投资4300万元(2001年建设),迁建项目投资2.6亿元一期:3300万元(已建)二期:新增投资3000万元1800万元(1998年投资建设)一期建设投资7200万元5600万元(一期:4000万元)22 1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1建设地址1.1.1选址要求1、一般应选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靠近城市、建制镇或集镇;应避开高层建筑、地震断裂带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2、营地及周边200米范围内没有或避开重大可能危及安全的建筑,如:燃油库、煤气站、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走廊、通航河道、行洪道及重大污染源、各种传染病源;3、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及监狱、看守所等不利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危及青少年安全的场所毗邻。1.1.2项目选址依照上述原则,同时结合乌坡镇区区实际情况,本项目拟建于乌坡镇青梯仔村39 1建设方案1.1设计原则1.1.1根据“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实践营地功能设计要具有合理性、综合性、可行性,功能设计尽量考虑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并与学校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设计中不能有与青少年教育活动无关的建设内容,严格禁止将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建成宾馆、娱乐场所、商店、商品房、办公楼等。1.1.2项目建设要注重安全,建筑质量符合抗震设防标准。各种室内活动场所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青少年集中活动的特点,杜绝活动场所只建一门一梯的现象,楼梯和阳台要设栏杆等,防止出现安全隐患。1.1.3营地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其功能以及济源的城市发展需求和教育需求;要使营地的主题教育功能与周边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当前青少年的综合实践活动需求与长期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要注意课程资源的整合,注重特色课程的打造。1.2总平面设计1.2.1设计原则1、功能分区明确,物流顺畅。2、充分利用原有建筑,建筑形体整齐,以体现现代建筑追求实用和经济的同时兼顾美观的原则。3、平面布局应满足规划、环保、消防、园林、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法规及条例的要求。1.2.2用地布局结合用地条件因地制宜的布置各类功能区,运用“连续”的概念创造渗透、开放、融合的空间环境,形成“两轴多片”的结构。“两轴”:山水河将校前区、教学办公区、综合训练区和生活服务区、39 水上活动区分开,形成两岸动静皆宜的区域,并沿河道形成横向景观轴线。教学实验综合楼、运动场及青少年宿舍楼沿南北向形成另一个轴线。“多片”:规划形成校前区、教学办公区、综合训练区、生活服务区、水上活动区、学军活动区、学农活动区、交通园地、生命安全等专题教育区等5个功能片区。根据场地实际高差,总图布局考虑沿道路布置。总图布局时充分考虑对场地高差的利用,场地主要标高定在与道路标高一致。总图布局时充分考虑交通组织。营地出入口位于场地南侧,与现状乡道相接。主要车行道宽4米,在原车行道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末端设置回车场。拆除原食堂南面拱桥,在原址东侧规划新建桥梁,以满足交通和防洪安全的要求。形成相对独立且便捷的步行系统,以减少人车混行的情况。1.1.1竖向布局场地平整后形成三台,南侧新建建筑场地较高,北侧已建建筑场地较低,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并为污水、雨水的排放提供便利条件。山水河将校前区、教学办公区、综合训练区和生活服务区、水上活动区分开,形成两岸动静皆宜的区域,并沿河道形成横向景观轴线。在山水河上设置连接南北的桥梁,方便使用。1.1.2环境景观与空间组织环境景观与建筑群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古典优雅的建筑形式与自然活拨的园林空间是最完美的结合。本方案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草地、树木、花台和铺地、以及道路、停车场等众多室外建筑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交织成一幅秀美的自然画卷。采用分片集中绿化布置,并通过道路绿化与庭院绿地,形成点,线,面,体交织的网络状绿化体系,使建筑,地形因绿化而融为一体。39 1、结合地形,从各个角度看,天际轮廓线错落有致,层次丰富。2、加强入口处绿化,既突出入口景观,同时有效的减弱周围建筑较大体量形成的压迫感。3、沿山水河设置景观绿带,结合2座桥梁的打造,形成营地内重要的横向景观轴线。1.1.1道路交通组织1、道路:充分利用乡村路网,形成统一体系,实现人车分流,交通便捷。(1)营地道路宽为4米,人行道路不小于1.5米。(2)营地车行主入口设在营地南侧的乡道上,以便于联系。内部道路形成环流线,小汽车和消防车可到达营地每一栋建筑。2、停车:采用地面集中的方式。停车位数量满足规划要求。地面停车:利用小区道路一侧空地设置地面临时停车场。1.1.2市政配套垃圾收集与处理:在教学实验综合楼、青少年宿舍楼、食堂等处设置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进行定期统一处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日常清扫,维护营地环境。1.2建筑设计1.2.1设计依据1、国家及地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青少年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39 2、业主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用地红线图。1.1组织架构1.1.1组织架构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集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于一体的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活动营地,拟参照一般学校组织架构模式。由营地校长为营地最高领导,下设教育技术处、课程资源处、后勤保障处等职能处室。图11-1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组织架构示意图1.1.2职责分工1、教育技术处教育技术处是有关综合实践的主管机构,其职能范围含:(1)结合营地实际情况,研究和提出有关营地发展,师资队伍配置、综合实践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条件改善及教育综合实践改革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2)管理青少年的实践效果评定,负责营地实践工作管理,组织各项综合实践竞赛,组织参加国内外的竞赛。(3)认真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密切联系基层实际,上通下达,加强自身队伍建设。39 2、课程资源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和提出有关学校综合实践内容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组织制定综合实践计划、课程综合实践大纲,负责营地排课和综合实践资源的使用调配管理及营地日常综合实践工作。3、后勤保障处下设财务处、后勤处、基建处。其职能范围含:(1)管理好营地产业和物资设备,建立物资档案;完善各种规章制度。(2)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和保管工作,及时添置各种综合实践生活用品。(3)编制营地经费预算,年终提交决算报告,严密财务手续,管理财务档案,定期审计。(4)经营师生食堂,改善师生生活,恰当安排综合实践用房和生活用房,做好营地的维修、扩建、新建工作。1.1人力资源配置1.1.1人员配置原则1、保证实践营地教育的基本需要;2、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3、力求精简和高效;1.1.2人员配置实践营地面向城市、农村的中小青少年进行实践活动,营地人员配置参考《关于制定青少年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国办发〔2001〕74号文)制定。营地教职工包括教师、职员、综合实践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教师是指直接从事教育、综合实践工作的专业人员,职员是指从事管理工作的人39 员,综合实践辅助人员是指主要从事综合实践实验、图书、电化教育以及卫生保健等综合实践辅助工作的人员,工勤人员是指营地后勤服务人员。根据《关于制定青少年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教职工编制标准详见下表:学校类别教职工与青少年比高中城市1/12.5县镇1/13农村1/13.5初中城市1/13.5县镇1/16农村1/18小学城市1/19县镇1/21农村1/23根据《关于制定青少年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在具体核定教职工编制时,承担示范和实验任务的营地,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可适当增加编制。潍坊市中小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营地荆州市中小青少年社会实践营地重庆市五云山寨青少年素质教育营地X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接待能力(生)700550750800教职工总额(人)120555153其中:教师及教官90232030管理及后勤人员30323123师生比5.810.014.715.1参考其他地区综合实践营地的师生比,本项目师生比确定为15:1,教职工总额为53人,其中:30人为教师及教官,23人为管理及后勤人员。39 根据《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项目申报办法》,项目申报所在地政府编办应对建成后的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人员编制予以明确。实践营地需要的教师是既有教师资格,又兼有其它专业技术资质的复合型教师。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质量,教师、教官及管理人员为在编正式职工,小计35人(管理人员按5人计);后勤人员为临聘人员,小计18人。1.1实践营地管理办法1.1.1建立健全实践营地的组织管理机构实践营地要设立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青少年管理、活动组织、后勤保障等基本的组织管理机构,做到分工负责、明确职责、高效运行。营地原则上不把内部管理项目(如食堂)对外承包,让承包者管理经营。1.1.2精心选配实践营地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社会实践营地要严格选配热爱青少年社会实践工作、思想素质好、懂专业、会管理的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实践营地教师的考核奖励、工资福利待遇、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及岗位培训计划,纳入当地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实践营地应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管理作用。1.1.3加强实践活动计划与管理实践营地要根据社会实践和青少年年龄特点,并结合学校教育,做好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材的选定或编写以及活动项目实施规程的制定和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工作,分层次、分类别地精心设计、安排、组织青少年实践活动。实践营地就接纳青少年实践活动,应与学校签订协议(合同),明确双方的分工与协作,并做好每批次青少年活动的记录。1.1.4高度重视青少年实践活动安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青少年社会39 实践活动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实践营地要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配备足够安全保卫(护)人员,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向青少年讲清与实践内容相关的操作程序、安全制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要开展必要的自护自救教育,特别要加强中小青少年消防安全教育,提升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青少年往返营地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营地要为青少年参加实践活动购买公众责任险,学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校方责任险范畴,并提倡青少年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学校组织青少年参加实践活动,应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和教师,教师应全程参与青少年的实践活动。1.1.1建立独立的营地财务制度和财产管理制度本着为青少年素质发展服务的宗旨,实践营地的运作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尽量减轻青少年的经济负担。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开支的代办费,如住宿费、伙食费等,参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价费〔2004〕149号)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减负办《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闽价费〔2004〕259号)文件规定,按照“一事一收,事毕结清,多退少补、不得盈利”的原则,为青少年代办。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实践营地提出意见,经当地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后,报当地物价、财政部门根据实践营地的具体情况,核定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应交的住宿费和伙食费标准。实践营地要制定营地财产登记造册、使用维护、损坏报损等管理制度。1.1.2建立和完善全区中小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各学校要将青少年赴营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使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切实保证中小青少年集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一般每学年不少于5天。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要纳入青少39 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社会实践成绩合格,才具备毕业资格.139 1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序号设备类型主要设备名称数量投资(万元)1综合实践设施设备1、钢尺、扳手、斜口钳、羊角锤、剪刀、天平等作业工具;30~40套1302、小型机床、小型钻床、木工组合机床、教学用铣床等专业设备;2套3、模型套件、常用电子元器件特性认知套件、机械传动模型等专业教具。1套2科普设施设备地震形成演示仪、GPS全球卫星定位器、磁悬浮地球仪、地震小屋、地震时逃生训练通道等2套1003历史设施设备典型历史器物模型套件、历史人物(塑像及画册)、3~5套304气象与环保设施设备温度计、湿度计、大气采样测量套件等1套105陶艺设施设备练泥机、转台、陶工工具、烘干机等15~20套206军事训练设施设备电子感应头盔、枪械、背心,40~50套25军事武器模型,训练用障碍设施1套7学农设施设备锄头、锹、犁、筐等40~50套100阳光棚(500平米),拖拉机、耕作机等农作机械1套8交通安全演示设备交通指示信号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10套809生命安全设施设备生死电网、铁锁链到爬杆、灭火器、消防栓等1套,消防设施6套8010其他设施设备  25 合计  6001.1资金筹措本项目已争取到中央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项目专项彩票公益金300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资金2400万元,设备配置资金600万元),余下资金由项目业主自行筹措。239 1效益分析1.1运营经费分析1.1.1营地运营经费来源实践营地运营首要考虑综合实践的公益性原则:根据《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项目申报办法》,财政部门应将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的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但同时营地运营需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避免给区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营地运营经费分为2部分:员工工资、管理费用、维修维护费用等固定成本;青少年实践耗材费、食宿费、水电气成本费、交通费、卧具洗涤费等变动成本。为此,参考全国各地现有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的现实操作情况,本营地拟申请在编正式职工的人头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临聘职工工资、管理费用、维修维护费用等固定成本;以及青少年实践耗材费、食宿费、水电气成本费、交通费、卧具洗涤费等变动成本均按照非盈利性的原则,根据当地物价部门审核批准的金额向青少年收取成本费用。1.1.2收费标准确定据2012年9月进行的山东、河北及重庆市3个优秀实践营地实地考察,各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详见下表。其中潍坊市中小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营地收费较低,中青少年为200元/5天,小青少年为130元/3天,导致财政负担最重,年补助额600万元,人头补助为0.86万元/人。荆州市中小青少年社会实践营地收费最高,财政负担最轻,年补助额为155万元,人头补助为0.31万元/人。39 表14-1国内类似实践营地培训及收费情况实践营地名称中青少年收费(元/生)培训天数(天)小青少年收费(元/生)培训天数(天)财政补助(万元/年)接待能力(人)人头补助(万元/人)潍坊市中小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营地200513036007000.86荆州市中小青少年社会实践营地300530051555000.31重庆市五云山寨青少年素质教育营地260525052507500.33综合考虑后,拟参照重庆市五云山寨青少年素质教育营地收费,按照250元/5天进行收费。其中:青少年饮食按20*5=100元/生;市内交通25元/生;卧具洗涤10元/生;综合实践耗材费65元/生;校园保洁、管理、维护、维修费、水电气费50元/生;1.1.1财政补助根据人员配置章节,教师、教官及管理人员为在编正式职工,小计35人(管理人员按5人计);后勤人员为临聘人员,小计18人。在编正式职工人头经费按4万人/年计列,需区财政承担35*4=140万元/年,生均人头补助0.14万元/年,在各地示范性综合实践营地中属低限范畴。1.2社会效益1.2.1社会影响分析1、本项目建成后,能够为XX区青少年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良好载体,成为凝聚青少年体验生活、感悟文化、开阔视野、培育意志、提高素质,沟通理论教学与39 客观实际的重要平台。2、营地建成后,可填补XX区青少年无课外综合实践营地的空白,有利于我区在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中,加快建成重庆教育强区。3、本项目地处三峡库区核心地,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区二大城市区位优势,极大地发挥对三峡库区和周边区县的辐射带动作用。具体分析如下:表14-1项目社会影响分析表序号社会因素影响的范围、程度可能出现的后果措施建议1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直接影响较小收入增加(间接)2对居民就业的影响有一定正面影响增加少量就业机会3对弱势群体(妇女、儿童、残疾人员)的影响范围广、程度高提高并保障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4对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范围广、程度高有利于提高文化层次、文化水平、人口综合素质5对地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影响较小可加速城市化进程6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影响较小1.1.1互适性分析从直接受益者来看,本项目的兴建,可以更好地为青少年提供综合实践的场所,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广大群众来看,都希望子女能够享有更科学更合理受教育环境,这正是项目的实施的目标,因此广大群体对项目持积极扶持的态度。从地方政府来看,本项目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对XX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社会效益明显。从长远来看,本项目实施必将对当地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当地政府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对本项目持有肯定、积极支持的态度。39 表14-2社会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表序号社会因素适应程度可能出现的情况措施建议1不同利益群体适应支持肯定态度2当地组织机构适应支持肯定态度3当地经济技术条件适应能保障本项目开展1.1.1社会风险分析本工程符合广大青少年教育利益要求,不损害其他群体的利益,完全不会产生、激化社会矛盾。唯一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是项目建设期间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但这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随着本项目的逐步实施和完善,这些暂时性的影响会越来越少,逐渐消失。因此,本项目建设基本不存在社会风险。1.1.2社会效益评价结论本项目是一项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基础设施的“民心工程”,该项目属社会公益性事业,重在体现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使青少年通过对生活环境和劳动环境的体验,增强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磨砺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坚韧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通过与人、事、物的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意义,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了解社会现实,激发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时代感,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转化为高尚的行为。通过实际体验,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艺术素质、增强环保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强化学习创新能力、合作与社会交往能力等。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能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为人才培养打下基础,为地方和社会的建设事业服务,社会效益极为显著。239 1结论及建议1.1结论综合实践营地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教育规律、教育法规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目的地组织青少年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场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有力举措和有益补充,它在我国基础教育德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我国广大青少年校校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海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生态营地实践营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及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符合新时期党和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中小青少年综合素质,于带动海南基础教育改革,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经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拟建实践营地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规划布局、功能设置及建设规模上是适宜的,项目建设条件成熟,建设方案可行,社会效益显著。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且可行的。39 1.1建议1.1.1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实践营地建设和管理的领导,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实践营地的规划建设、管理监督和检查考核,及时掌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1.1.2鼓励支持离退休老同志、志愿者,文艺、体育、科技工作者,以及部队、武警、公安、消防单位和个人为中小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志愿服务。1.1.3教育、发展改革、农办、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和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实践营地用地问题,支持中小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营地建设。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