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50 KB
  • 2022-04-22 11:43:25 发布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1.1.1项目名称:农业循环经济项目1.1.2项目地点:1.1.3项目的承办单位:单位名称: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XXX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1.1.5本文中的有关名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9〕16号)5、公司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材料;1.3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1.3.1项目提出的背景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在我国,正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性,把循环农业放到事关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全面推进。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1.3.2投资的必要性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而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诸多挑战,谋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深远,形式紧迫。第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第二、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第三、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第四、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第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绿色壁垒”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单一追求高产、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第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公司进入新产业提供了商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快。农业生产倒退,发展速度减慢,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全球粮食趋紧的今天,粮食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涉农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公司进入现代农业提供了巨大商机。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推行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3.3项目情况介绍本项目是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根据世界农业的走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拟投资兴建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园项目。该项目瞄准现代农业的至高点,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产业内部循环模式,总体规划面积8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00亩,建设集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庄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园区。工程一期规划建设100亩。建设以中华鲟养殖为代表的现代立体养殖区和以满足都市人民归隐山林,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态农业庄园。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内容1、项目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国内外现状、国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我省农业循环经济状况等;2、项目研究公司农业循环经济的项目措施、公司农业循环经济产品的市场供给需求分析、提高现代农产品质量、改进服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新市场的有效措施等;3、项目将在安徽省XX县XX镇建设一个800亩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对该项目从选址到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分析;4、为本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经济分析,定量地计算出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项目投资的回收期等技术经济指标。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6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建设期利息11.40万元。资金来源:企业自筹。达产后,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年平均)如表1-1所示:(略)1.6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因此,公司选择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该项目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利用公司有限公司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业化经验及整合资源能力,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形成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对环境无影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建成达产后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风险可以接受。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2.1承担企业概况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公司响应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组织投资面向三农服务,发展集现代绿色生态种养、观光和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而设立的公司。公司以“面向城市、服务三农”为理念,按照“诚信、务实、创新、多赢”的经营方针,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态庄园租赁,并且利用有利的自然资源,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高标准、规范化发展,以水产养殖、四季果园种植和休闲旅游为主的农特产业。2.2公司经营宗旨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建设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达到整体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精神,让现代流通业走进农村,种植业走工业化道路,用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的理念,充分利用XX县有利的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促进XX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公司的经营宗旨是诚信为本,农企合作,薄利多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2.3公司的发展目标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于2011年1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月成立,因此,公司本着上述经营理念、经营宗旨,以起好步、开好头为基本出发点。公司经营目标是: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种植、水产和休闲旅游协调发展,农、共、贸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格局。同时,以开发高价值的农特产业和大宗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形成农、共、贸一体化的综合发展的企业,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总体目标。2.4项目的技术基础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借助公司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丰富经验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大力开展与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等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成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公司进军现代农业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第三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3.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3.1.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是我国最大的就业载体;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3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2%左右,中国农业承担着占世界总人口22%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农业环境不仅常常遭受其外源污染与破坏,现代常规农业也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或首要源头,突出表现在:(1)稀缺资源耗竭;(2)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捕滥渔等,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恶化;(3)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业已成为第一大污染源。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农业所面临的如此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无论是农业内外源污染控制,还是其资源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单靠某一领域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是行不通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常规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都有赖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来根治。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述企业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其基础十分厚实,长期以来,各地农村涌现出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形式,逐步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迅速发展,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开发潜力,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循环经济法》,该法的草案包括总则、基本管理制度、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激励措施、法律责任、附则几个部分,可以说是对与循环经济的一个全面概括,尤为珍贵的是,该法草案还特别关注了循环农业,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废农用薄膜、林业剩余物等进行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推广秸秆气化、液化等技术。”这也是首次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贯彻在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实施中,农业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1.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我国各类地区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不同地区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模式。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诸如“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等,这些模式是前面四种模式的补充和细化。3.2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3.2.1安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由于长期对农业掠夺性经营,片面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安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推进安徽循环经济建设、促进农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和农业循环经济正处于雏形阶段等原因,安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3.2.2发展我省农业循环经济措施尽管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诸多问题,但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生命力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农业  1.种植业。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进行三元结构的轮作复种、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将其与“猪一沼一果”模式有效地结合,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二是建立“种加养”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加养”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全省化肥、农药等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2.林业。一是重点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施好鄱阳湖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工程,采取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疏林补植、造林、抚育等多种途径,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改善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状况,减少各类生态灾害。二是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步伐。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集约化经营的商品林基地。严格控制木竹粗加工项目,加快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松香、湿法纤维板、小型木材加工项目,木竹加工企业必须建立与其加工规模相适应的工业原料林基地。  3.畜牧业。一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农牧结合模式。主要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单位面积养殖规模,确保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废水等废弃物能被农田吸收利用,尽可能少地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二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零排放模式。通过对粪便、废水等废弃物的加工利用,确保尽可能少地排放废弃物。  4.水产业。一是建立自净式水产养殖模式。主要针对设施渔业,通过配方饲料、精量投饵、合理品种结构等措施,确保水体清洁卫生,循环使用。二是建立规模化适宜密度养殖模式。主要针对普通规模化池塘养殖,除尽量采用配方饲料、精量投饵、合理品种结构等措施外,根据品种特点将养殖密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  5.农副产品加工业。一是建立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二是建立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对于易腐败或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采用就地利用的循环模式。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4.1产品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目前,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2.4%,乡村人口达7.5亿人,其中乡村劳动力达4.9亿人,是美国、加拿大就业人口总和的2.5倍。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为3.22∶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1。因此,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赋予农民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会及权利。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就是以工业化来改造传统农业,以高科技来发展农业,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种养效率,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生态循环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潜力巨大。本项目走生态庄园发展道路,建立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圈,探索我省发展生态农业,为农村环境整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效途径。现针对本项目循环农业项目产品情况,作如下分析和预测。4.2鲟鱼供求状况在我国早就有“龙的化身为鲟龙鱼的顿悟”一说。肉质优于名贵的三文鱼;其生鱼片口感鲜、嫩、脆、滑、爽,优于龙虾;其软骨(鲟龙鱼通体软骨)、皮、鳍、肝、肠等至少可烹制成30余道美味菜肴。鲟鱼可鲜食或熏制,骨骼为软骨均可食用,鱼筋、肠、鳍都可加工成上等名菜,特别是鱼鳍可制成鱼翅食用,以鱼卵最为名贵,可制成享有盛誉的黑鱼籽酱,含脂量极高,俗称黑黄金,被视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畅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鲟龙鱼全身都是宝,其肉鲜嫩味美,其许多脏器都有一定的药效或美容保健功能。鲟龙鱼还有美容的功效,长期食用可消斑去皱、平衡油脂,使面色红润、肌肤富有弹性,消除“痘痘”,亦是研制美容化妆品最好的生物原料。鲟鱼业是我国新兴的渔业产业,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伴随着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鲟鱼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鲟鱼养殖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水产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人们对鲟鱼的认知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消费群体将逐步扩大。目前,鲟鱼成鱼销售市场比较乐观,仅广州日消费量就达0.5万~1万尾,上海日消费量达0.5万~0.8万尾,北京仅天民市场日交易量就达0.2万尾以上,全国日销量在三万尾以上,而全国产量每年约为70万尾,国内市场缺口近30万尾。4.3都市生态农业需求状况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现代都市生态休闲农业项目能较好地满足现阶段我国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市生态观光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是一种文化性强、具有浓郁大自然情趣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中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都市生态农业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受到广泛重视。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在强化城市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成为许多大城市的重要战略选择。在XX县,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符合我县花园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方面它能绿化、美化环境,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疏散城市拥挤人口,提高人们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它又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为农副产品带来销售渠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随着XX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人们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支出越来越多,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60美元,从人均GDP指标来看,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逐渐从观光游向休闲游过渡的历史新阶段,休闲游又以短途休闲为主,都市休闲是其重要的方式,这给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目前XX县城区人口10万,保守估计每年都市生态休闲市场在0.2亿元左右。4.2产品的价格预测鲟鱼的养殖兴起主要是两年以前,那时的市场售价相当高,尤其在南方几省,多数在上百甚至几百元一斤,但目前的销售价,多在50元/斤以内,本项目保险起见,以60元/公斤估算。4.3公司进入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竞争优势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来年,我国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给予大力支持,各地政府配套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发展“生态庄园”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公司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选择,在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公司有限公司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有丰富的高科技运营管理经验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精神,坚持走“承担、探索、超越”的创业之路,积极实践“技术+资本”的发展模式,积聚了二十年的高科技企业运营经验,涉足智能建筑、电机产业、软件产业、军工产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业绩,现在正尝试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相信凭借发展高科技工业的经验,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必有所作为。良好的资源整合平台公司成立20年来,一直致力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坚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公司面向高新技术进行资本运作和投资监管,先后投资和参股的多家上市或拟上市公司,积聚了雄厚的资本。优秀的管理团队公司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职业人才队伍,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强大的技术支持本项目借助公司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丰富经验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大力开展与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等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成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公司进军现代农业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此外,项目选址所在地也为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1、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  项目所在地XX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年平均气17.6℃,全年日照1702.1小时,无霜期为279天,非常适于水稻、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作物的生长。4.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项目综合考虑鱼-生态庄园生态模式,将水产养殖区、都市农业生态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养殖为龙头的生态农业系统。该项目建设规模为:都市生态农业庄园占地60亩,建设40户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立体养殖区占地190亩,年产鲟鱼26.68万公斤。4.5项目前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全球粮食趋紧的今天,粮食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将迎来大发展。第五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5.1资源和原材料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产业,资源利用主要依托项目所在地的土地等自然条件、农科院所及本公司掌握的相关技术,项目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是养殖所需要的各种种苗、饲料等。上述原材料市场供应非常充足,而本项目对上述原材料的需求量很小,不会对市场供应造成影响。5.2项目选址原则本项目是一个循环经济项目,项目综合考虑养鱼循环经济生态模式,水产养殖区、生态农业庄园几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养殖为龙头的生态农业系统。项目选址首先考虑猪场建设的需要,兼顾水产养殖区和温室大棚蔬菜的需要。项目选址遵循以下原则:①节约用地。猪场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地土地,养殖区最好选择靠河或低洼地带,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沼气池结合猪场和养殖区位置进行建设,不占用地上土地。②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③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④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⑤应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⑥选址还应注意各地小气候特点,趋利避害。5.3场址选择①地势地形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地势应避风向阳,猪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养殖区最好选择靠河或低洼地带。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②土质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但不必苛求。③水源水质水产养殖区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以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泊最佳,猪场和温室大棚要求水源充足,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④电力交通电力供应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⑤防疫和环保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4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500~10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距其他养殖场应在500~1500米以上,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⑥周围环境建场还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水电、排污等。综合以上考虑,本项目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充分考虑我省及XX县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按照建设环XX县生态经济区战略要求,实施绿色生态工程,项目最后选址在XX县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发展基地的岭镇。5.4项目区的建设条件XX县XX镇地处东经115°65'、北纬28°32'。自古以来四面环水,属土质肥沃、土壤结构好、有机含量高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形。、XX镇距市中心20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公里。XX镇西南长达46公里,南北纵深8公里,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镇辖区域内气温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四季雨量充沛。年平均气17.6℃,全年日照1702.1小时,无霜期为279天,非常适于水稻、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作物的生长。镇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交通便捷,电力充足,生态环境优美,通讯发达。京福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境内便达首都北京及东南沿海城市。这里既是江南闻名暇尔的产粮卖粮第一大镇的所在地,又是XX县的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项目所在地安徽XX县XX镇XX村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是本项目理想的建设场所。第六章产品技术方案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安徽省XX县XX镇,该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保证了园区功能的稳定持续的发展。园区已与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园区建设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以企业为主体,力求建立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形成以高新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园区主体规划分成五个功能区:以以中华鲟养殖为代表的现代立体养殖区;以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推广为主的现代农业种植区和以满足XX县市民归隐山林,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态农业庄园。项目以沼气池为中心,沼液作为鱼饲料,沼渣作为种植饲料作物和蔬菜的有机肥料,建立水产养殖,瓜果种植生态良性循环。其中现代农业种植区占地100亩,共建20个蔬菜大棚群,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控制环境条件,采用科学的温室栽培技术生产无公害有机蔬菜,努力提高设施栽培的科技含量,体现设施栽培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都市生态农业庄园占地60亩,建设40户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立体养殖区占地190亩,园区周边及园区内有多条河道交叉成网,水系比较完整,为中华鲟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完善的水处理、保温、增氧设施配套,发展以中华鲟为主导的高效、名、优、特、稀等水产养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丰富都市居民的“菜篮子”。上述项目形成生态农业循环链,如下图:(略)6.4特种养殖技术方案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本项目选择中华鲟作为特种养殖品种。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形骨板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长江中的瑰宝。                        中华鲟的养殖目前多采用集约化流水养鱼的方式,根据养殖的规模,对供水、场地。饲料资源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本项目建设方案根据中华鲟的养殖特点安排。6.4.1鲟鱼养殖所需条件1、鲟鱼养殖的首要条件是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的成败1)水质。水质必须符合我国渔业水体水质标准和鲟鱼养殖要求,才能保证鲟鱼生长良好,体内有害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食品卫生规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可饮用的水均可用来养殖中华鲟。2)水量。鲟鱼流水养殖是个用水量很大的系统,虽然养殖池中的溶解氧除了流水补充外,尚可用增氧机械补充,但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池水承载量大,鱼体的代谢废物全靠水交换来稀释。一般来说,要有保证每天全池换水5次左右的水量,才比较充足,水量不足时,鱼的生长受到影响,就会降低产量。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是采用循环过滤水养殖,可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但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2、鲟鱼养殖池主要有循环过滤水型和普通流水型两种,本项目选择普通流水型鱼池。普通流水型养殖方式是将天然水域的水源引入鱼池,一次性使用,用过的水不再回收重复利用。虽然池中设增氧装置,但仍主要依赖注入水提供溶解氧和通过排水带走废物,所以鲟鱼放养量越大,用水量也越大。该养殖池的外形和结构要求如下: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1)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玻璃钢池,适于养殖仔鲟和稚鲟;二是水泥池,适于养殖幼鲟和成鲟。2)形状。形状不限,圆形、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均可,圆形便于管理和自动排污,方形有利于生产布局和充分利用土地。3)种类。根据鲟鱼各个阶段的生态习性和鱼体大小,可分为仔鲟池(饲养刚孵出的仔鱼至全长5cm的稚鱼)、幼鲟池(1—100g幼鱼)、1-2龄鱼池(100—5000g鱼)、成鲟池(体重5000g以上)。这几种类型池子的界线并非十分严格,如果仔鲟池较大,仔鲟;幼鲟池就合二为一了。由于中华鲟是秋季繁殖,幼鲟的培育在冬季,因此仔、幼鲟池最好建室内池或在池上搭盖大棚,以利保温,1—2龄鲟或成鲟建室外池即可。4)面积和深度。并无严格统一的规定,只要符合要求的大池、小池都可养仔、幼鲟,但从管理方便,便于观察的角度出发,早期阶段由于仔鲟个体小,体质娇嫩,需精心饲养,池子面积应小些,水浅一些;随着鱼体长大,池子面积应逐步加大,深度逐步加深。养殖池的常见规格见表1。表1 集约化养殖池的规格类 别面积/m2池深/m水深/m仔鱼池3~100.8~1.00.5~0.7幼鱼池10~300.8~1.00.6~0.81~2龄鱼池30~1201.0~1.20.8~1.0成鱼池120~2501.2~1.81.0~1.55)光照。仔鲟和幼鲟均趋弱光而惧强光,如果是室内池一般为散射光,不存在光照过强的问题,如果是室外池则要搭棚遮光,防止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幼鲟遮光材料可以用蓝色棚布,兼顾保温的作用。达到遮光、避雨、操作方便即可。成鲟遮光材料则可用黑色遮光网。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6)养殖池的结构。进排水:鲟鱼养殖池的进排水一般为上进下排,设进水管、排水管、水位控制管、溢排口。仔、幼鲟池的进水管多做成笛式管。池底:仔、稚鲟养殖池的底质要求十分光滑,采用玻璃钢材料的最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底面要铺瓷砖,瓷砖的颜色以蓝绿色、土黄色等与自然接近的颜色为好,白色易造成鱼的恐惧。1~2龄鱼池和成鱼池,用水泥收光即可。排水口在池底部,圆形、八角形、方形池的排水口一般位于池底正中;长条形池的排水口位于进水口对侧,底面向排污口要有2%-5%坡度,以便于集污;排水口处设有拦鱼设施,中心排水口的拦鱼设施有箱形;柱形和半球形几种。箱形的优点是,便于用网片在池内捕鱼,柱形和半球形的优点是,滤水面积大,网眼不易堵塞。3、养殖设施和机械①增氧机械。鲟鱼养殖虽然是流水养殖,但由于鲟鱼耗氧量高,仅靠注水补充水中溶氧在夏秋季极易发生缺氧,因此还必须通过机械增氧来补充养殖池中的溶氧。增氧泵配套安装送气管,接到各个养殖池底,末端配用微孔曝气头。开启增氧泵时,空气通过曝气头形成微小的泡沫从水底散出,充分增加池水与空气的接触,让更多的氧气溶入水中,起到增氧的作用。养殖场可根据养殖面积和养殖量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增氧泵;对于较大的成鱼池,也可选用喷射式增氧机,以供应充足的溶氧。②饲料机械。自行配制饲料,必须有如下机械:1)粉碎机。将饲料原料根据养殖对象不同粉碎为不同的粒度。一般成鲟饲料粉碎的粒度为40-70目,幼鲟要求80—90目。2)混合机。将按配方配好的物料用混合机均匀混合。3)制粒机。将混合均匀的物料加人水或蒸汽,通过颗粒成形机挤压成各种规格的颗粒③高速组织捣碎机和绞肉机。高速组织捣碎机用来捣碎一些较柔软的饲料,如水蚯蚓等,带骨的鲜鱼肉不能用捣碎机,而要用绞肉机。绞肉机即一般的厨房设备。④小型发电机。鲟鱼是高耗氧鱼类,养殖池的供水,充氧不能过长时间停止,因此需自备发电机以应停电急需。6.4.2投入成本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中华鲟养殖的投入主要包括养殖设施建设和养殖生产运行投入两部分。需要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需要有完善的水处理、保温、增氧设施配套,其一次性投入的资金要求比较大,本项目鱼池以长方形为主。鱼苗池面积每口100~200平方米,水深1.2~1.8米。池壁用混凝土、石块或砖头构筑,池底的比降为1.5%~2%,有完整的进水系统、滤沙池和排水排污系统。养殖水面的资金投入一般都达到200元/㎡。较大的基建投资即增加了养殖生产的折旧成本,还加大了经营的财务成本。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6.4.2.1鲟鱼养殖建设成本如下:鲟鱼养殖建设成本表项目面积(㎡)单价(元)建设费用(万元)设备费用(万元)合计(万元)鱼池667*2001201600.80  路面667*50300600.30  黑色遮光网667*2002 26.68 瓷砖667*20020266.80 增氧机械   30.80 饲料机械数量单价   粉碎机3110000 33.00 混合机22400 0.48 制粒机31000 0.30 捣碎机和绞肉机4500 0.20 小型发电机1  10.00 合计  2467.90101.342569.24 6.4.2.2养殖生产运行投入鲟鱼养殖生产运行投入包括以下几部分部分:a、鲟苗投入(鲟苗的成活率大概为80%):每平方米的水面大概养殖成鲟1尾,一共投入166750尾,成活率大概80%左右。b、养殖生产运行投入(水、电费和饲料等);c、用工和技术指导投入。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本项目属于农业生态项目,项目运行注重生态循环,在生产进程中无环境污染,养殖业不产生污染,因而整个项目能保证各类人员的劳动生活安全,保证办公环境和周围环境不受污染。第八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8.1组织机构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本项目是公司全资子公司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发展现代绿色生态种养拳头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由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实施。8.1.1项目管理部职责:负责养猪事业部、种植事业部、养殖事业部、生物质能源部、生态庄园管理部的项目管理和开发。8.1.2营销部营销部负责公司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市场营销管理、营销政策的制定、营销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市场策划,客户意见反馈以及产品的销售工作。8.1.3技术部职责: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8.1.4财务部职责: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8.1.4财务部职责: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8.1.5综合管理部负责本项目行政和后勤服务,配备人员为8人8.3职工来源项目经理及部分管理人员来自公司,技术人员来自农科院所和涉农机构,其余人员向社会招聘。8.4人员培训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融合现代农业最新科技技术,项目科技含量高,对主要实施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加强人员培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人员培训采取下列措施:(1)大力开展技术培训,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聘请国内外的技术专家做技术开发培训,产品开发咨询。(2)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聘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负责人,针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知识培训。(3)行业知识培训,针对公司面向的种养殖,生物质能等项目,聘请上述的行业专家或大学老师做专门的行业知识培训。(4)企业文化培训,在公司内部组织培训。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是公司进军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公司高度重视,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市场前景和资金的使用计划,项目预计建设期为1.2年,第二年初本项目预计可以投产。项目实施的进度安排主要是指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编制及报批、项目建设、设备购置、种苗种猪引进、办公环境改建和装修、人员招聘及培训、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安排。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见表9—1。表9—1项目实施计划序号阶段内容2008年2009年91011121234567891011.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2立项、初步设计编制       3项目建设       4人员招聘及培训       5设备购置及安装       6种苗及种猪引进       7办公环境装修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8项目决算       9竣工验收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建设投资10.1.1估算范围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包括年生产商品猪10000头,沼气294000m³,鲟鱼26.68万斤,果蔬1350吨,生态庄园40户,花卉、苗木20000株的研发、生产、营销设施和辅助设施。10.1.2估算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建筑工程:按“安徽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4年)并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估算;(3)安装工程:按“安徽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单位估价表”(2004年)并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估算;(4)设备价格根据厂方报价或市场价估算并包括运杂费;(5)建筑安装材料价格根据市场价估算;(6)其它费用依据国家及当地有关规定计取;(7)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被废止,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8)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规定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的单位和个人免征增值税的相关规定。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10.1.3建设投资估算及构成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12695.5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315.3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9.63万元、预备费1440.63万元。建设投资构成表序号项目名称投资金额(万元)比例(%)1工程费用10315.3281.25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9.637.403预备费1440.6311.35 合计12695.59100.00(1)工程费用工程费用为10315.3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8615.31万元、设备购置1545.46万元、安装工程154.55万元。建筑工程8615.31万元,为万头养猪场、沼气池、温室大棚、养殖池、生态庄园、办公场所、仓库及其他附属设施的兴建。设备购置1545.46万元,见第六章的产品技术方案和表10-1。安装工程154.55万元,按设备购置费的10.00%估算。(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9.63万元,按国家及当地有关规定计取。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费率见下表。其它费用费率表序号项目名称计算基础费率(%)1土地使用权费农业项目免交无2前期准备费和勘察设计费工程费用3.003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费用1.20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4工程建设监理费工程费用3.205生产准备费、职工培训费职工人数1500.00元/人6联合试运转费设备购置费1.007招标代理费工程费用0.508办公及生活家俱购置费职工人数800.00元/人9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8.0010涨价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80(3)预备费用预备费用1440.63万元。预备费用考虑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的8.00%估算,涨价预备费以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为基数乘以国家统计局当年预计的CPI指数4.8%计算。10.2建设期借款利息本项目借款10000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合计1148.40万元。10.3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按详估法估算。项目达产年需流动资金1200.88万元。分年需要的流动资金见表10-2。10.4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和建设期利息。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5044.8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025.54万元,流动资金1200.88万元,建设期利息1148.40万元。见表10-3。10.5资金筹措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项目总投资15044.87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为:向银行融资10000万元,其余部分企业自筹。资金筹措见表10—3。建设投资构成表序号项目名称投资金额(万元)比例(%)1工程费用10315.3281.25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9.637.403预备费1440.6311.35 合计12695.59100.00(1)工程费用工程费用为10315.3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8615.31万元、设备购置1545.46万元、安装工程154.55万元。建筑工程8615.31万元,为万头养猪场、沼气池、温室大棚、养殖池、生态庄园、办公场所、仓库及其他附属设施的兴建。设备购置1545.46万元,见第六章的产品技术方案和表10-1。安装工程154.55万元,按设备购置费的10.00%估算。(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9.63万元,按国家及当地有关规定计取。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费率见下表。其它费用费率表序号项目名称计算基础费率(%)1土地使用权费农业项目免交无2前期准备费和勘察设计费工程费用3.003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费用1.20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4工程建设监理费工程费用3.205生产准备费、职工培训费职工人数1500.00元/人6联合试运转费设备购置费1.007招标代理费工程费用0.508办公及生活家俱购置费职工人数800.00元/人9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8.0010涨价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80(3)预备费用预备费用1440.63万元。预备费用考虑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的8.00%估算,涨价预备费以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为基数乘以国家统计局当年预计的CPI指数4.8%计算。10.2建设期借款利息本项目借款10000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合计1148.40万元。10.3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按详估法估算。项目达产年需流动资金1200.88万元。分年需要的流动资金见表10-2。10.4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和建设期利息。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5044.8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025.54万元,流动资金1200.88万元,建设期利息1148.40万元。见表10-3。10.5资金筹措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项目总投资15044.87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为:向银行融资10000万元,其余部分企业自筹。资金筹措见表10—3。10.6资金使用计划10.6.1固定资产投资使用计划项目建设期1.2年。建设投资15044.87万元,安排第1年使用10529.97万元,第二年使用4284.90万元。10.6.2流动资金使用计划流动资金使用按生产负荷安排。第2年使用970.89万元、第3年使用1200.88万元(在第2年970.89万元基础上增加229.99万元)、以后各年使用1200.88万元。第十一章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11.1财务和经济分析评价方法依据及基础数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设计规模,年生产瘦肉型商品猪10000头,沼气294000m³,鲟鱼26.68万斤,果蔬1350吨,花卉、苗木20000株,生态庄园40户。(3)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1.2年;第2年项目投产达生产负荷的80%;第3年项目达产。(4)项目职工94人,为便于计算,其工资及福利费计入生产成本中。(5)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和产品均按不含增值税价格估算。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6)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取12.00%。(7)税率:本项目是农业生态循环经济项目,按国家规定已经取消或减免部分税费,税率:增值税免交;所得税详见本节11.4.2。11.2成本与费用11.2.1成本与费用估算说明(1)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为不含增值税价,见表11-1。(2)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生产人员按30096元/人年估算。(3)固定资产折旧: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年,年折旧率5.00%,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0年,年折旧率10.00%。固定资产折旧见表11-2。(4)修理费按折旧费的35.00%估算。(5)其他制造费用为各生产单位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办公水电取暖费、差旅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试验检验费等,按制造费用的10.00%估算。(6)管理费用包括其他资产摊销、技术开发费和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资产按10年摊销,见表11-3。技术开发费按营业收入的12.00%估算。其他管理费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办公费、差旅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劳动保险费(社保费)、待业保险费、咨询审计费、排污绿化费、业务招待费等,按职工工资及福利费50.00%估算。(7)营业费用:包括:包装费、装卸费、运输费、广告宣传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办公差旅费、专设销售机构的费用等。销售费用按营业收入的8.00%估算。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11.2.2生产成本达产年生产成本2882.09万元,见表11-1。11.2.3总成本费用项目生产年平均总成本费用4646.42万元,其中:固定成本2489.28万元、可变成本2157.15万元;经营成本3568.51万元。11.3产品产量、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11.3.1产品产量,鲟鱼26.68万斤,果蔬1350吨,花卉、苗木20000株。11.3.2产品销售价格据市场分析和生产成本分析,参照目前市场销售情况,产品销售价格定为:花卉苗木5元/株,鲟鱼60元/公斤。11.3.3营业收入项目生产年平均营业收入(不含税)5702.56万元。分年营业收入见表11-5、表11-6。11.3.4营业税金及附加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被废止,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本项目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免征收。11.3.5增值税增值税免征。11.4利润及分配11.4.1利润总额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项目生产年平均利润总额1056.14万元,分年利润总额见表11-6。11.4.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规定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其中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牲畜、家禽的饲养免征。企业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本项目的花卉和鲟鱼养殖减半征收。项目生产年平均所得税24.16万元,11.4.3净利润及分配项目生产年平均净利润1031.98万元。法定盈余公积金按净利润的10.00%计取。项目生产年平均未分配利润928.78万元,计算期累计未分配利润3790.43万元。项目生产年平均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1412.99万元项目生产年平均息税前利润和折旧摊销(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2133.85万元。11.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1.5.1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利润率)按生产年平均估算的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利润率)为:9.39%。见表11-13。11.5.2总投资利税率按生产年平均估算的总投资利税率为:9.39%。见表11-13。11.5.3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按生产年平均估算的资本金净利润率为:6.86%。见表11-13。11.5.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见表11-7。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2.39%;税前:12.58%。财务净现值(Ic=12%):税后:211.40万元;税前:314.14万元。投资回收期:税后:7.64年;税前:7.58年。本项目是农业项目,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较强。11.5.5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见表11-8。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31.93%。11.6偿债能力分析11.6.1资产负债分析本项目向银行融资10000万元,借款偿还期为7.78年,建设期利息和借款还本付息估算表见表11-10,资产负债分析见表11-11。随着本项目的投入使用,资产负债率越来越低,项目具有较强的清偿能力。11.7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及累计盈余资金均为正值,各年均有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营,可保证财务的可持续性。因此,项目具有很强的财务生存能力。详见表11-9。11.8不确定性分析11.8.1.盈亏平衡分析以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年平均)表示的盈亏平衡分析如下:项目达到生产能力的70.21%,即年平均营业收入达到4003.83万元,可盈亏平衡;故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强。该项目风险可以接受。 11.8.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主要分析了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和建设投资变化±10.00%以及营业收入减少5.00%、经营成本增加5.00%对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投资财务净现值和税后投资回收期的影响,见表11-12。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的变化最敏感,建设投资次之。营业收入降低10.00%,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从12.39%降到8.48%、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从7.64延长到9.07年。经营成本増加10.00%,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从12.39%降到10.04%、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从7.64年延长到8.38年。营业收入降低5.00%、经营成本増加5.00%,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从12.39%降到8.88%、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从7.64年延长到9.03年。建设投资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以上可以看出,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风险性较小。11.9财务和经济评价结论和主要指标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项目总投资15044.87万元。生产年平均营业收入5702.56万元,生产年平均利润总额1056.14万元,生产年平均税费总额24.16万元,生产年平均净利润1031.98万元。平均总投资收益率9.39%,平均总投资利税率9,39%,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6.86%。项目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39%,项目投资税后投资回收期7.64年,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31.93%。项目平均盈亏平衡点70.21%。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因此,从财务和经济分析来看项目是可行的。11.10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因此,公司选择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深远。第十二章项目风险分析12.1市场风险本项目选择的种养殖品种是我国居民日常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由于我国居民的膳食习惯,其市场风险会越来越小;温室大棚种植的黄瓜、辣椒、西瓜等果蔬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品种,我国这些果蔬市场供应市场稳定,需求呈刚性。我公司采取反季节生产,市场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随着人们对鲟鱼的认知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消费群体越来越大,鲟鱼市场需求空间日益扩大,生态庄园能较好满足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里诉求,项目供应量少,市场没有同质竞争产品,市场风险较小。12.2技术风险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本项目借助公司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丰富经验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大力开展与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等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成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公司进军现代农业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当然,由于公司刚刚涉足现代农业项目,经验有待于积累,可能在技术发展上会走一定的弯路,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但是现代农业在国内外有成熟的发展模式,依靠XX的资源平台,技术风险可以降到最低。12.3人员风险公司有限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倡顾客的满意来自员工的满意,以实现员工的人生价值为企业用人的宗旨,在用人政策上,公司出台了一系列留人、用人的优惠政策,经过十来年的发展,聚集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来企业工作,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技术、营销队伍,目前公司还在创建更好的平台,针对农业项目的特点,采取更有诱惑力的政策吸引更多高精尖人才加盟公司,因此,人员风险相对较小。12.4政策风险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来年,我国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给予大力支持,各地政府配套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为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财政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在投融资、税收等方面给现代农业发展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因此说,农业循环经济政策风险几乎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