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50 KB
  • 2022-04-22 11:26:16 发布

1009西交《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

  • 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参考资料1009秋《政经》作业集答案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一、名词解释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性的活动。劳动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对象: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力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生产力: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能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也称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经济体制:它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远行机制的统称。一定的生产关系必须经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体现着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基础与上次建筑辩证的统一。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及其具体形式的相互联系及数量比例。二、选择题1.C2.B3.C4.D5.D6.A7.D8.B9.D10.A11.ABC12.ACD13.ABCE14.ABCDE15.ABCE16.ABCD17.ABCDE18.ABCDE19.ACD20.ABCDE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答: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⑵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⑶因此,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2.答:⑴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只有被实际运用于生产,同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相结合,才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⑵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答:⑴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⑵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社会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⑶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础上的、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4.答:⑴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范围内。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⑵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⑶只有了解上层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曲折性做出科学说明。5.答:(1)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人们不能消灭、废除、改造和创造经济规律。(2)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3)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表示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体现几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由于从低到高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用范围、程度和形式也会不同;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表现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质特征。6.答: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会存在和发生作用,决定一种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决定人类社会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决定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上升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⑵科学地认识这一基本经济规律,揭示出它在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人们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需要。7.答:当代生产力发展新趋势可以概括为生产力的集约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三大趋势。(1)当代生产力集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生产力要素的集约化,生产力运行过程的集约化和生产力运行成果的集约化。(2)生产力集约化,基本特征是技术度与组织度的提高,而在技术进步与组织优化的过程中,都须借助于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处理和选择。因此,集约化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生产力不断信息化的过程。首先是产业信息化。其次,信息产业化。第三,信息集约化。(3)在当代,生产力的集约化和信息化都要通过市场化来实现;市场化是当代生产力最明显的特征和最强劲的趋势。首先,资源配置市场化。其次,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相适应,生产力要素自身表现为商品化。第三,生产力运行成果的市场化。第四,生产力发展空间规模的市场化。第五,生产力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市场化。四、论述题1.答:⑴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济形态。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①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在一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②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质变。③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⑷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变革。2.答: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首先,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其次,各个社会集团内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这种关系的性质同样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2)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生产资料分配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①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②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还要受到生产力和其他经济条件的制约。③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3)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果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其交换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①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②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交换的广度和深度。③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4)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①消费要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②消费关系要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③消费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⑸以上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①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②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统一。3.答:(1)科学的方法论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还运用了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其它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2)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分析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坚持这种基本方法,就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点:唯物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矛盾的观点、阶级的观点。 (3)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⑴从具体到抽象。从具体到抽象,即理论研究要从具体的客观经济现象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占有实际材料,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辩证地分析,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的客观规律。这也就是人们对客观经济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⑵从抽象到具体。它是理论叙述方法,即安排理论体系的方法。从抽象到具体,就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进程从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和具体的经济理论范畴,通过经济理论范畴的上升和转化,把客观经济运动和发展过程在理论上再现出来。人们在理论上阐明经济事物,首先需要对那些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范畴做出理论分析,然后逐步深入分析那些比较复杂的经济范畴,直到最后对社会经济关系做出全面的、完整的、具体的理论阐析,在理论范畴上达到本质和现象的统一。⑶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这里的逻辑是指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从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分析开始,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的逻辑进程。历史的研究方法则是指,按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进程来把握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运动规律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这种一致性集中地表现在,历史进程所遵循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是一致的。科学理论所阐明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已经被人们认识了的历史必然。真实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而逻辑进程在阐发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时,则要排除历史进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现象以及各种曲折的过程,使社会经济进程中所包含的客观规律清晰地表现出来。(5)其他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常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同时,借鉴和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第三章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一、名词解释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体现生产者在分工条件下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它由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构成。商品经济则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表现为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对资源调节和配置其基础作用的经济组织形式。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在私有制和分工条件下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它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与货币的比率,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价格标准:包含一定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它是为了使货币能更好地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而对货币自身所作的量上的技术规定。它是用某一固定的金属量作为货币单位,它只能计量货币的量,而不计量商品的价值量。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用一定时期内同一货币单位平均转手次数表示)。待售商品总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通货膨胀:由于纸币发行量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但在现代经济中人们已把由其它原因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都称作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流通中纸币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造成一般物价持续下跌。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实现形式。市场机制:指商品经济内部的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制约功能。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调节的自动性,二是利益的制约性。 供求关系:与竞争、价格波动相联系的部门商品供给总量和社会需求总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它是耗费于部门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与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总量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使用价值与价值、商品与货币、买者与卖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反映部门内部生产者群与消费者群两个集合力量之间的竞争关系。竞争机制:商品的买者和卖者之间、买者与买者之间、卖者与卖者之间为实现他们的行为目标而发生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它反映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二、选择题1.D2.B3.C4.B5.D6.B7.D8.A9.D10.D11.B12.B13.C14.B15.C16.ABCD17.CE18.BC19.ABCD20.ACD2⒈AC2⒉ACE2⒊BCE2⒋ADE2⒌ABDE2⒍ACE2⒎ABCDE2⒏ACE2⒐ABCDE30.ABCDE31.BD32.ABDE33.ABCD34.ABCD35.BCDE三、简答题1.联系:(1)二者都遵循等价交换原则。(2)遵循的主要经济规律相同。(3)社会分工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其产不同生、存在的基础。(4)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区别:(1)划分依据不同。商品经济是根据产品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方式来划分的,是相对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依据经济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方式来划分的,是相对计划经济而言的。(2)反映问题的层次。商品经济反映的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经济较抽象、更接近本质层次的问题。市场经济反映的是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是社会经济较具体、更接近现象形态的问题。2.答: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⒈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⒉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⒊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就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这二重属性。3.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就是货币产生的逻辑过程。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⒈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⑴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①含义及等式;②相对价值形式;③等价形式及其特点;④对简单价值形式总体的分析。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①含义及等式;②对扩大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的分析。⑶一般价值形式:①含义及等式;②价值表现的特点;③ 出现了一般等价物,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一般等价物还未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还不能促使商品交换的稳定发展。⑷货币形式:①含义及等式;②贵金属能够从商品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的原因。③货币是价值形式演变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内部对立,就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这就是货币产生的逻辑过程。货币形式的演变:⑴货币形式演变的可能性。⑵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创造着实现货币形式变化的条件。历史上货币形式演变的形式。⒉货币形式演变的内在逻辑:⑴货币形式演变是价值独立化的内在要求。⑵货币形式演变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货币职能充分发挥的需要。⑶货币形式演化的内在逻辑过程就是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逐步脱离使用价值实体的过程。4.答:(1)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财富的最普遍形式。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经济关系。(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乃至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有多种形式,譬如,货币、资本、证券、地产等,但从这些形式追溯下去,都要追溯到对商品的分析。(3)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不了解商品所包含的矛盾,就不能全面了解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各种矛盾形式及其原因。因此,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使政治经济学解剖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及市场经济有了一种科学、合理的逻辑起点。5.答:⑴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但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地位平等的经济利益关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6.答:⑴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⑵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这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试举现实案例并分析说明。7.答: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即价格与价值量的不一致,是指商品交换不仅反映价值,以价值为基础,而且要通过商品和货币交换的量的比例相对表现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从而反映供求关系,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的规定性,决定了价格与价值量有可能发生不一致,因而价格形式本身就包含着价格与价值量不一致的可能性。 实际上,价格与价值量经常不一致。供求关系使价格经常偏离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供小与求,价格高于价值。它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与价值量的不一致,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并不是价格形式的缺点,反而是价值规律的正常实现形式。8.答: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是指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这是价格形式本身所包含的一个质的矛盾。这种背离的发生是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但却在形式上具有了价格,取得了商品形式。这些东西可分为两类:①一类是不具有明显可让渡性的非实在物,如良心、名誉、人格等,由于商品拜物教观念作祟,它们具有了价格,取得了可以买卖的商品形式,但它们的价格纯粹是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②另一类是具有可让渡性的实在物,如未开垦的处女地、原始森林和矿山等。它们的虚幻的价格形式,却掩盖着实在的价值关系或由此派生出来的关系,如土地价格实际上是资本化的地租,从而被人们误认为土地本身具有价值。四、论述题1.答:⒈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⒉这一矛盾的形成及要求。⒊这一矛盾是产品转化为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表现为价值的原因。⒋这一矛盾如何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表现为价值。⒌矛盾的解决或激化。2.答: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还相继产生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货币执行职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⑴货币执行职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①货币的产生暂时缓和了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解决了交换过程的矛盾,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有利于商品价值得到表现,使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便于各种商品价值的比较;③流通手段使物物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从而使整个商品界联成一个整体,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贮藏手段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不易发生通货膨胀;⑤支付手段使信用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和发展;⑥世界货币使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进一步促进整个世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⑵货币执行职能也对社会经济发生了负面影响:① 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看,它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价格形式本身即包含着价格与价值量不一致的可能性,又包含着质的矛盾。所谓质的矛盾,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下,没有凝结人类劳动从而没有价值的客体也具有了价格的外观,例如,土地、证券等。价格形式所包含的这一矛盾是虚拟资本以及泡沫经济产生的基础。②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看,以货币为媒介的一系列相互交错的商品交换的整体形成商品流通。这样,商品流通就把整个商品界的运动相互犬牙交错联成一体,产生了生产当事人无法控制一系列社会经济联系。卖和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就会发生只卖不买,或多卖少买的可能性,从而形成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即商品实现危机的可能性。但是,在以最终为获取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中,还不具有危机的现实性。③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生产当事人之间除了买卖关系以外,又出现了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使经济中有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债务链,当债务链的某一环节出现破裂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支付困难,从而产生了危机的第二种可能性,即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3.答: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相互之间实现经济关系的形式。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⑴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⑵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①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②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⑶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价值规律的作用:⑴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⑵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五、计算题1.0.52.15.25亿元 第四章资本和资本积累一、名词解释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价值和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的源泉。它的价值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的大小由生产和再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价值在消费过程中不像其他商品那样逐渐消失,而是重新被创造出来。剩余价值: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补偿价值的价值余额,体现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准确地反映出资本所有者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也被称之为剥削率。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是:mˊ=m/v。它还可表示为: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或,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时间一定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部门内部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或改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了生产率,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形成的差额。它是该企业资本所有者获得的超过一般剩余价值水平的余额。这是一种暂时现象。资本主义工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积累:实质是把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聚:个别资本家依靠资本积累而扩大资本总额。 资本集中是指通过竞争和信用,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者几个资本联合成股份资本的办法,把原来分散的资本合并成更大的资本。二、选择题⒈D⒉C⒊B⒋D⒌D⒍A⒎D⒏C⒐B⒑A⒒D⒓C13.AD14.AC 15.AE 16.ABDE17.ADE18.ACE19.ACDE20.ABCDE21.ACDE 22.ABE 23.ABCD24.ACDE25.ABC三、简答题要点1.答: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劳动力是“自由人”,即有人身自由。劳动者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别无其它商品可卖,更没有生产资料或其他谋生的手段。出卖劳动力成了劳动者维持生存的出路。2.答: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特征是:①生产资料由资本所有者私人占有,并采取资本的存在形式;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所有者,采取雇佣劳动的存在形式。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这种结合方式,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②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与发达商品经济相联系、并以价值创造和价值增殖运动为形式的一种私有制。③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社会化。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由单个资本家的私有制转变为集体资本家乃至国家总资本家的私有制。④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一种依靠资本积累和积聚不断扩大和发展的私有制。3.答:在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仍然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这主要是因为:①无论多么先进的机器设备,包括自动化系统,作为生产资料的价值都是物化劳动,是由生产机器设备的劳动决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在工人的劳动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能发生价值增值。②自动化设备无论怎样先进,离开了工人的或劳动就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工人的劳动仍然是价值的源泉。四、论述题要点1.答:⑴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这是一种现象上的歪曲,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的方式。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之前必须通过买卖,购买者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工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以后被消费其使用价值,即劳动。劳动在消费中创造新的价值,并且在量上超过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这种特殊性加上工资的支付方式等因素就造成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假象。⑶ 工资形式掩盖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表现为全部劳动的报酬,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性质。2.答:⑴由于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再生产劳动力的条件也在变化。随着这些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消费的基本生活资料在数量上增加、在质量上提高、范围上增多了;②生产中不断采用新技术,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增加了劳动力教育和培训费用。③经济的不稳定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得社会保险、福利、公共教育等费用也不断增加。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力的价值不断提高,从而实际工资有提高的趋势。⑵也应看到,一些因素也会引起工人工资的下降。①在这种提高趋势中,实际工资有时也有下降,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大批工人失业,在业工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明显下降。②发达国家物价水平上涨,房租、捐税和服务费用较高,实际工资并不像名义工资那样高。③由于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较高,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相比所占比重减少,相对工资呈现下降趋势,甚至可能比不发达国家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还要低。五、计算题1.解:(1)必要劳动时间=8/2=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8-4=4(小时)(2)c=22×(8/4)×50=2200(元)v=8×50=400(元)共计耗费资本价值=c+v=2600(元)(3)m=2×4×50=400(元)m’=400/400=100%(4)总价值=c+v+m=2200+400+400=3000(元)总双数=8/4×50=100(双)每双价值量=3000/100=30(元)2.解:一个工人一天生产鞋=2×4=8(双)社会价值总量=30×8=240(双)个别价值总量=22×8+8+8=192(元)超额剩余价值量=总社会价值量-总个别价值量=240-192=48(元) 第五章资本运动规律一、名词解释产业资本:指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运输业的资本。其基本特征是:不仅占有剩余价值,而且创造剩余价值。所以,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依次通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的增殖,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资本周转: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周转时间:指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周转速度: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固定资本:以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其特点是,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物质形态,并把自身的价值按其使用过程的磨损程度,逐渐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折旧: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而为它的更新提取补偿基金的办法。折旧率: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预付资本总周转:指其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M’=M/V=m’×n社会总产品: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在价值形式上由c、v、m三部分组成。它在实物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个部分。二、选择题⒈D⒉C⒊D⒋B⒌B⒍A⒎A⒏C⒐A10.A11.ABCDE12.BCE13.ACE14.ABC15.ABCDE16.BCE17.ABDE18.ACDE19.ACE20.ABCDE21.ABC22.ABCDE三、简答题 1.答: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产业资本只有顺利地依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地变换三种职能形式,才能正常地循环,实现价值的增殖。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的统一,这三个阶段上资本的职能形式不同但都统一于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这一目的。⑵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殖表明资本离不开运动,资本的概念中必然包含着运动,资本一旦停止了运动就不能增殖,因而也就不成为资本。⑶由于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处在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处在生产过程,因此,产业资本循环也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2.答:⑴流通费用:资本在流通阶段不仅要花费时间,而且,为使资本形态发生变化还要发生各种费用,这部分费用就是流通费用,为了与生产在流通中的继续所发生的费用相区别,为使资本形态发生变化所支出的费用被称作纯粹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包括:买卖商品的时间、商业簿记、货币制造和磨损。⑵耗费在这些方面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也不能在出售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它只能在社会总剩余价值中扣除。3.答: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性决定了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为,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中,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后,货币资本就转化为生产资本。第二阶段是资本家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投入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这样,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第三阶段是资本家把商品售出后,商品资本在转化为货币资本。这时,资本家不仅收回了预付资本,而且实现了剩余价值。可见,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资本循环首先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4.答:(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是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组成的;在实物形态上可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2)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称为第一部类,用符号“Ⅰ”表示;一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称为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5.答:⑴固定资本的磨损有两种:有形磨损即物质磨损和无形磨损即精神磨损。①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②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⑵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而为它的更新提取补偿基金的办法,叫做固定资本的折旧。6.答:⑴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⑵计算公式为:7.答:⑴ 由于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生产物质内容不同,所以资本的周转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⑵在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需要社会不断投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但却不向社会提供产品。⑶这样,必须合理安排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的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使那些在一定期间内不提供产品但却需要投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部门能够在不影响当前生产和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下维持自身正常的生产。8.答: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增长,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同消费资料生产相比增长得越快越好。因为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这表现在:第一,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要依赖消费资料的增长来提供。第二,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其数量、品种、规格都直接决定于消费资料生产的需要。第三,第一部类为本部类知道的生产资料最终也受到第二部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为制造第一部类自身用的生产资料生产最终是为了给第二部类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以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来。四、论述题1.答:(1)划分的根据不同第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在创造剩余价值过程中作用的不同进行划分的。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的。(2)划分的意义不同第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揭示了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3)划分的内容不同第一、不变资本包括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是全部用于劳动力的资本。第二、固定资本只包括不变资本中用于全部劳动资料的资本;流动资本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2.答:(1)直接影响预付资本量。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流动资本的预付量。(2)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量。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越快,一定量的可变资本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就越大,因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可见,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量是成正比的。(3)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如果以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以m′ 表示年剩余价值率,则M′=M/v=m′nv/v=m′n。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越高。可见,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率成正比。3.答:(1)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就是生产规模扩大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其特点是资本家不把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部分积累起来,作为追加的资本投入生产。资本积累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源泉。(2)为了保证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必须首先具备下述前提条件:1)要有多余的生产资料可供追加即第I部类产品价值的总和必须大于第I部类和第II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的总和,用公式表示:I(c+v+m)>Ic+IIc。只有在此条件下,两大部类才有可能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能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以实现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2)要有多余的消费资料可供追加,即第II部类产品价值的总和必须大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部分的剩余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II(c+v+m)>I(v+m/x)+II(v+m/x)。以此为条件;两大部类才有可能追加更多的劳动力来实现扩大再生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必须具备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就是第I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必须等于第II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和追加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I(v+△v+m/x)=II(c+△c)。这就表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使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是在盲目的无政府状态中进行的。这就使得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总是周期而被经济危机所破坏,使社会生产经常陷入矛盾之中。4.答:⑴商品资本循环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依次通过销售、购买、生产阶段,实现价值增殖,又回到商品资本形式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Wˊ一GˊG一W…P…Wˊ⑵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①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资本,而商品资本又是生产过程的结果。②商品资本的全部出售,全部被社会所消费是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因此,商品资本的循环揭示了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联系。③商品资本循环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因为在这一循环形式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流通过程,是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商品的被消费,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⑶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业资本运动的特性,但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必须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够全面地把握产业资本运动的本质。 ⑷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产业资本只有顺利地依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地变换三种职能形式,才能正常地循环,实现价值的增殖。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的统一,这三个阶段上资本的职能形式不同但都统一于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这一目的。五、计算题⒈解:(1)n=U/u=12/3=4(次)n=U/u=12/0.5=24(个月)=2(年)⒉解:(1)年剩余价值量:M甲=v×m’×n=100/(9+1)×100%×10=100(万元)M乙=v×m’×n=100/(9+1)×100%×15=150(万元)(2)年剩余价值率M甲'=M/v=100/10=1000%M乙'=M/v=150/10=1500%(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n甲= ===2.08(次)n乙===9.08(次)第六章剩余价值的分配一、名词解释利润:是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观念上的产物,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率: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指各生产部门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生产价格:指等量资本能够提供等量利润的价格,它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商业资本:指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独立资本形式。商业利润:指通过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而获得的平均利润。借贷资本:指借贷资本家或银行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利息: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而付给借贷资本家是一部分平均利润,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率: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贷出的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量。银行资本:指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而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银行的各项运营费用之后的余额。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更高级垄断资本。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以赊销商品的形式彼此互相提供的信用,是以赊销商品延期付款形式而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信用:是银行资本家以贷放货币形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实质上是银行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家信用:以政府和国库收入作保证的、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社会筹资的一种信用形式。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相互结合,通过买卖信用工具,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向股东发行的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它是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是一种长期信用工具。债券:为筹资而按一定程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借款凭证。股息:指股票持有者凭股票所获得的收入,是按股票票面额分得的一部分企业主收入,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股票价格: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其理论价格是股息与存款利息率的比率。创业利润:指资本家在创办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时所出售股票的价格总额大于其实际资本总额的差额。 虚拟资本: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使其所有者定期获得一定收入的一切资本。虚拟经济:指市场经济中那些没有价值却有价格的、其价格本质上是某种收入资本化的资产。它是从虚拟资本引申出来的。资本主义地租:指在农业及其他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它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租金:指租地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全部货币额。级差地租:指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而等级不同的土地上提供的产量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绝对地租:由土地所有权垄断决定的租用任何等级土地都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土地价格:资本化的地租,或地租的资本化。二、选择题1D2C3B4D5D6B7B8D9C10A11B12B13A14①②③④⑤15①②③④⑤16①②③④⑤17②④18①②③④19①④20①②③④⑤21①②④22①②③④⑤23①④⑤24ABCD25ABCD26AC三、简答题1.答:⑴它是资本家生产商品时所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是资本家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以K表示成本价格,商品价值构成就由c+v+m转化为K+m。⑵成本价格对资本家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它的补偿是实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保证;它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资本家经营盈亏的分界线;它的高低是资本家竞争成败的关键。2.答:⑴平均利润率是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⑵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平均利润率形成同一过程的二重结果。⑶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都以平均利润率形成为前提,生产价格又以平均利润为前提。⑷三者是一种逻辑递进的因果关系,不能颠倒。3.答:生产价格规律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的具体作用形式。因为:⑴虽然大多数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不一致,但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一致的;⑵尽管大多数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其价值不相等,但整个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一致的;⑶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4.答:⑴ 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可以并行不悖,是资本积累发展的二重结果。因为资本积累的发展不仅会引起利润率的下降,而且会引起资本量、从而可变资本量的增加,因而利润量也会增加。⑵二者同时并存的条件是积累时总资本增加的比例必须大于利润率下降比例的倒数。⑶因此,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一个利润率下降和利润绝对量增加的二重性规律。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就是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的矛盾。这一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的加深。⑴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⑵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⑶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⑷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各国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展开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5.答:①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K),商品价值W=c+v+m,就转化为W=K+m。②与此相适应,剩余价值被看作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转化为利润(P)表示利润,商品价值进一步转化为W=K+P。③利润是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④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个东西,量上完全相等。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6.答: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稳定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的来源主要有:⑴对国内雇佣劳动者剥削的大大加强;⑵对国外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发展中国家雇佣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剥削;⑶通过高价销售和低价购买占有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并对城乡小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剥削;⑷垄断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⑸通过不等价交换剥削和剥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发展中国家。7.答:⑴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⑵借贷资本使平均利润在量上分割为两部分:企业主收入和利息。这是由同一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决定的。同一资本的双重存在而只能由职能资本家生产一次平均利润,它必须在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瓜分,因而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8.答:⑴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及银行业的发展:①银行是充当货币借贷中介和货币支付中介的企业,它的突出特点是中介作用。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已发展为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辅以各种专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体系。②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银行业不仅数量、种类、分支机构日益发展,而且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货币金融市场中枢,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分配形式。③目前,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规模集中化;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证券化;工具电子化。⑵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①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银行业以外那些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②在当代西方国家得到了日益多样化发展。⑶当前,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业之间的业务相互渗透,二者的界限日益模糊。9.答:主要表现在:⑴金融创新与证券化;⑵金融衍生物的发展及市场扩展;⑶公共投资机构日益占统治地位;⑷投资基金的发展。10.答: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事实表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土地价格不加入农产品生产价格的形成,而其在统计资料中却占很大比重,扣除这个因素,还不能说目前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接近甚至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有来源的绝对地租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其来源也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来源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即使将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过工业,绝对地租也不会消失,只是其来源会发生变化。11.答:它是建筑资本家为取得建筑用地使用权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其特点:⑴地理位置差异对级差地租具有决定性影响。⑵包含明显的垄断地租因素。⑶城市土地经营的巨资性和土地投机对建筑地租有很大影响。12.答:从长期发展看,它具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原因主要有:⑴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引起的占用农业土地,必然导致土地供不应求,土地价格上涨。⑵土地需求的增长导致的土地所有权垄断的加强和绝对地租的增长,推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⑶土地投机活动对土地价格的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⑷从长期看,平均利息率的下降趋势必然会引起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四、论述题1.答:⑴商业利润的来源。①商业资本家的纯粹商品买卖活动是非生产活动,不能成为商业利润的来源。②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来自于商品的购销差价。但这只是商业资本获取利润的途径,并不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③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⑵ 商业利润的本质。它是商业资本参加利润平均化而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既反映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又反映他们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竞争关系。⑶商业利润是通过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而获得平均利润的。①商业资本的运动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它和产业资本共同构成职能资本。②商业利润的量必须等于平均利润。这是由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的资本竞争决定的。③商业资本作为职能资本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从而形成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④商业资本家按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计算,从而获得低于平均利润的商业利润。2.答:⑴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更高级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有三条途径:①银行垄断资本渗入工业企业;②工业垄断资本渗入银行业;③双方互派代表,互兼要职,实现人事结合。⑵二战后,金融资本集团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⑴①工业资本对银行资本的依赖性更为增强,金融资本集团的规模和实力大大超过战前;⑵②金融财团内部的家庭色彩日益淡化;③金融财团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剧。⑶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巨额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其集团。①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②金融寡头还采用种种办法在政治上操纵和控制国家机器,对政治领域进行统治。③二战后,银行资本集中和垄断的新发展强化了金融资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统治。3.答:⑴它是指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而等级不同的土地上提供的产量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它是农业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⑵土地的等级差别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或自然基础,它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⑶土地所有权只是这部分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原因。⑷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4.答:⑴绝对地租就是由土地所有权垄断决定的租用任何等级土地都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⑵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⑶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⑷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5.答:①由于各部门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等客观因素不同,其利润率的高低也各不相同。 ②由于各部门的利润率不同,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总是把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高的部门转投。其结果: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资本减少,生产能力下降,会导致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率上升;利润率高的部门,则由于资本增加,生产能力增强,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直至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化即形成平均利润率时,资本转投才会暂停。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③平均利润率(Pˊ)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预付总资本之间的比率,其公式为:Pˊ=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④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利润也就转化为平均利润(P),即各部门预付总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其公式为:在Pi=P′·Ci。其中,C是预付资本;i是某部门。⑤平均利润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量上不一定相等,从而使利润是资本产生的假象最终完成,利润的本质和真正源泉被进一步掩盖。平均利润的转化过程,实质上是各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和要求,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五、计算题1.解:(1)K甲=c+v=100×80%×(1/10)+(100×9/(9+1)-100×80%)+100/(9+1)=8+10+10=28(亿元)K乙=c+v=100×60%×(1/10)+(100×4/(4+1)-100×60%)+100/(4+1)=6+20+20=46(亿元)K丙=c+v=100×40%×(1/10)+(100×7/(7+3)-100×40%)+100/(7+3)×3=4+30+30=64(亿元)(2)m甲=v甲·m'=10×100%=10(亿元)m乙=v乙·m'=20×100%=20(亿元)m丙=v丙·m'=30×100%=30(亿元)(3)P'甲=m甲/C甲=10/100=10%P'乙=m乙/C乙=10/100=10%P'丙=m丙/C丙=10/100=10%(4)'==60/300=20%(5)P'=100×20%=20(亿元)(6)生产价格甲=K甲+=28+20=48(亿元)生产价格乙=K乙+=46+20=66(亿元) 生产价格丙=K丙+=64+20=84(亿元)2.⒉解(1)P'产==300/1200=25%(2)生产性流通费用带来的剩余价值m1=v·m'=30×1/(2+1)×100%=10×100%=10(亿元)全社会统一"===15%增加商品价值=30+10=40(亿元)(3)产业利润=C产×"统=1200×15%=180(亿元)商业利润h=C商×"统=400×15%=60(亿元)产业部门商品生产价格=1200+300=1500(亿元)(4)商品销售价格总额=K++h+纯流通费用=(1200+30)+180+60+70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名词解释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垄断价格:垄断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制定的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低价两种形式。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相互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生产专业化,即国家之间的分工。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它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包括进口和出口。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向国外进行的投资或贷款,它是资本在国与国之间流动的一种形式。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垄断企业,它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从事跨国界的生产、销售或其他业务活动。二、选择题1.B2.C3.D4.C5.A6.C7.D8.C9.ABCD10.AD11.ABCD12.AB13.BCD14.BCD15.ABC16.ABD三、简答题1.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1)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并按着有利于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方式去运营;(2)实行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者在不占有生产资料而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在一定期间把劳动力使用权有偿转让给资本家及其经营者,获得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工资;(3)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在资本家阶级中奉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按资分配原则。2.答: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3.答:(1)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2)资本主义国有制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为经济发展提供共同条件,以加强国家调控能力的需要。(3)战后西方国有制经济的发展还与克服经济危机、稳定经济的需要有关。四、论述题1.答:企业组织形式调整及与之伴生的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为垄断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首先,生产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单个资本规模很小,竞争激烈,彼此间难以达成限制竞争的协定。随着电力及其应用引发的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创新以及与之伴生的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大企业主导生产和流通的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这使得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部门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的组织协调。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1)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2)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3)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2.答:第一,生产集中进一步发展,生产集中的形式及私人垄断组织的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1)新技术革命引起竞争十分激烈,资本集中的速率加快。(2)生产集中的形式的变化。(3)混合联合公司的出现及其特点。第二,金融资本统治进一步强化。第三,资本输出的新变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1)资本输出流向发生变化。(2)资本输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3)国家资本输出增长迅速,日益占重要地位,并且大多采取所谓对外"援助"的形式。(4)战后资本输出的增长及其新变化还表现在垄断资本国际化的新的垄断资本组织形式--跨国公司的诞生。第四,国际垄断同盟形式的变化。第五,战后新殖民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迫于形势不得不放弃旧殖民主义的统治方式,而对这些国家采取新的控制和渗透方法,即所谓新殖民主义。3.答:竞争分为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两个类型。(1)正当竞争可分为价格方面的和非价格方面的正当竞争。前者可以争夺市场,提高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后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商品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完善服务,疏通和增加商品流通渠道。两者都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益社会进步。(2)非正当竞争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会给社会带来腐朽趋势的。第八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一、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其体力、智力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它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进行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它的基本要求是把劳动作为惟一的尺度,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进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指新价值依据生产要素所有权转化为的收入。各种收入的源泉仍然是生产者的抽象劳动。二、选择题1.A2.B3.D4.A5.B6.C7.D8.A9.B10.C11.D12.A13.B14.A15.C16.ABCDE17.ABCDE18.ABCDE19.ABCDE20.ABCDE21.ABCDE22.BCD23.BDE24.CD25.ABCD26.ABC27.ABC三、简答题1.答:⑴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这种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种实现形式规定:①最主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归集体所有;②通过承包合同,将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权转归农户;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整体的生产布局和公积金、公益金的确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④田间作业及其技术选择,实行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因此,这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农民是集体的主人的制度特征。但80年代末以来,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受到某些限制,从而制约了这种制度绩效的进一步发挥。2.答:⑴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①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国有资本愈来愈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国有经济“盘子”;②从国有经济的分布来看,由于国有资本分散于过多的企业和行业,国有经济的盘子虽大,单个企业的资金却过少,不能实现规模经济;③ 从企业层面来看,政企不分、政府干预企业经营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改革后,片面地放权又使激励与约束不对称的矛盾更加尖锐。⑵国有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①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让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②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③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样化,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变经营机制。3.答:(1)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人;(2)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3)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4.答:(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使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人,社会生产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发展,并逐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生产的落后。由于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技术落后,制约着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奠定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物质技术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由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5.答:⑴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以后,还必须在全社会的范围进行再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预算、各种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杠杆和银行信贷等,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⑵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之所以要进行再分配,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第一,为了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及其劳动者的消费需要。非物质生产部门及其劳动者虽然不创造国民收入,但是,这些部门的存在和发展是生产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行所不可缺少的。第二,为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协调发展的需要。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加强重点建设,发展新兴产业等需要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第三,为了设立后备基金的需要。国家为了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必须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后备基金,来满足这些需要。第四,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需要。国家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孤儿等费用,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加以解决。⑶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四点:第一,通过国家预算来进行的。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第二,通过劳务费用来进行的,即服务行业的劳动。第三,通过价格杠杆,即价格的升降来进行的。第四,通过银行信贷利息,即贷款和存款利息来进行的。四、论述题 1.答:(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第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标志。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第四,公有制还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做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损害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5)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集体经济,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2.答:(1)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共十五大报告根据改革实践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只有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才能对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十五大报告的这一新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进一步拓展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2)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指的是资产的最终归属,即归谁所有,包括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也可以有同一种实现形式。所有制实现形式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决定的,它反过来也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对公有制经济来说,公有资产归劳动者共同所有,这是内容,但公有资产怎样运作,则可以有多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4)在我国现阶段,根据情况的不同,公有制经济可以由国家或集体独资经营,也可以组织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还可以吸收外资组成中外合资企业,可以租赁、承包经营等。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股份制将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这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6)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它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基础,职工共同劳动,按劳分配;职工又投资入股,实行资本联合,按股分红。这样,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利益共享,落实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使劳动者与企业利益结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其发展。3.答:我国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不是凭主观意志任意选择的,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第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国有经济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国家需要继续通过国有制形式发展、壮大工业化基础;二是公有制形式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三是在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部分劳动者和落后地区的发展还需要公有制经济和国家的扶助。第二,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要求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判断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是否优越,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生产力十分落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生产力虽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生产力水平总的来说还很低,而且生产力在全国各地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多层次性。同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所决定的,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市场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提高。4.: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第一,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适当集中国有资产,重点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在此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可以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长期以来,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搞“一大二公”,使国有经济的范围过宽,比重过大,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首先,国有经济必须从过于宽泛的一些竞争性行业和一般性行业中退出,国有资产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益;其次,国有企业之间通过兼并、联合以至破产等形式,围绕优势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以实现规模生产,获得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对小型国有企业放开搞活。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使大量的中小企业获得新的生机和发展,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些措施都会提高国有资产整体素质,使国有资产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坚持国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5.答:⑴按劳分配是指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进行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劳动作为惟一的尺度,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进行的。⑵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实行按劳分配,这是因为: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任何人依靠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占有他人产品的可能性,从而消除了产品分配中的剥削关系,为实现按劳分配创造了前提。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产品还不丰富,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还做不到按需分配,只能按劳分配。第三,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三大差别,劳动还不可能成为劳动者的第一需要,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激励劳动者长期的积极性。⑶我国现阶段除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性。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按劳分配只是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公有制以外的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由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因而存在不同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第二,是由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所决定的。我国现阶段大致有三种经营方式,相应的也有三种分配方式:一是按经济收入、风险收入分配。承认这种分配方式,能鼓励企业家积极投入市场竞争,勇于开拓创业。二是按资金收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便于筹集社会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三是按剥削收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只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就允许存在,它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广泛结合,从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第三,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的广泛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各不相同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一、名词解释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理。市场调节:在市场上,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注、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和数量比例。市场秩序:市场在运行中形成的各种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总和。市场体系:指市场经济中由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技术信息市场等所构成的有机体系。宏观调控:是指政府按照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需要的基本要求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民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以盈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现代企业制度:也称公司制,其基本形式是股份制。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 二、选择题1.C2.D3.B4.C5.D6.A7.B8.C9.D10.C11.D12.D13.C14.C15.C16.ABD17.ABCE18.ABCDE19.ABCE20.ABCDE21.ABCDE22.ABCDE23.ABCDE24.ABCD25.CDE26.ACE27.AD28.ABCD29.ABCDE30.ABCDE三、简答题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基础手段来配置资源。(一)市场的含义:第一、市场是交换的场所;市场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人们彼此发生交换活动和经济联系的场所;第二、市场是交换关系;在市场上物的交换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相互的利益关系。市场是各种经济主体发生利益关系的综合发映。第三、市场是调节机制;市场交换所涉及的经济利益的变化必然会对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调节作用。(二)市场的功能:聚集功能:市场把各种商品、各种资源以及商品和资源的需求者都集中到市场上来。扩散功能:在交换的基础上,把生产者和需求者通过交换而得到的各种资源扩散到各自的经济活动中去。(三)市场的作用:配置资源: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就是通过市场把各种资源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安排。在市场作用过程中,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必然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领域中。调节经济活动:市场具有的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就是通过市场去影响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一、以调节生产活动来看,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要受到市场的调节;二、以调节分配活动来看,人们的收入分配状况和分配数量受到市场的调节;三、以调节交换活动来看,人们是否进行交换,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交换要受到市场的调节;四、以调节消费活动来看,人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数量要受到市场的调节。2.答:(1)企业的经营机制,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有机体,为适应我国经济环境和求得生存与发展而具有的内在功能和运行方式。企业的经营机制主要包括:第一,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第二,约束机制;第三,运转机制或循环机制。 (2)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主要是依靠企业内部机制的深化改革,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来实现,具体来说,第一,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存量资产,实现规模效益;第在,加快企业技术更新改造的步伐,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第四,加强企业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还必须有外部条件的配合,即要求改善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第一,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第二,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保证企业能公开、公正、公平地参与竞争;第三,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3.答:(1)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第一,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拥有出资者所有权。企业拥有各种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企业法人财产权。在企业中形成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第二,权责明确。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享有自主经营权,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第三,出资者权责明确,出资者按照向企业的投资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并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第四,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五,管理科学。企业应当具有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4.答:⑴政府经济职能的依据。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和调控者,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特性。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性。⑵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调控者,其主要经济职能是:①经济调节。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一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二是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即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结构平衡的调节。三是对经济利益的调节。②市场监督。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监管职能就是建立和调整政府微观计划,促进市场正常竞争的职能:一是要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各自定位;二是简化市场准入,切实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三是加强市场监督,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③ 社会管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一是汇集和保护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引导市场并通过市场协调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以保证国家重要经济决策和发展计划的实现。二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④公共服务。就是由政府向社会提供重要的公共物品。⑶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①国家对属于全民所有的资产拥有最终所有权,因而政府具有管理国有资产的经济职能。②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素质。③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协调国有资产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5.答:⑴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以经济安全,保障其因社会和经济不测造成的伤害得到补偿。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⑵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对象和实施范围,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劳动者都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利益。②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化程度。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国家出资承担保障的状况,逐步形成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相结合的格局,使居民既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又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义务。③建立和健全多方式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经济结构复杂,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在我国不适宜建立一个保障水平较高、层次单一的保障制度,所以,一个多方式、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④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完善社会保障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改变我国当前条块分割、管理混乱的状况,由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公民代表组成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监督。四、论述题1.答: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在于:⑴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地配置资源,为保证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正常进行,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克服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立起适合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保证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运行和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 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为保证协调劳动者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也必须实行宏观调控。⑶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不是万能的,经常会发生“市场失灵”,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不可避免的缺陷,为有效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必须加强宏观调控。⑷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要求。在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中,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是统一的,一致的。但也有矛盾。这解决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行为的矛盾,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答:⑴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保持社会总需求及其结构与社会总供给以及结构的相互平衡、相互适应,使国民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并在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持续、协调地增长。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①经济增长。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就谈不上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增加就业。它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增加或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③稳定物价。它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和个人在较为稳定的价格预期下安排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保持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大体平衡,避免出现价格总水平的大起大落。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外汇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总情况。它关系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以及对外收支平衡。在开放条件下,国际间的资本流出、流入也对社会总供求的内容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⑵宏观调控的手段。它是借助于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①经济计划。它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它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和中长期计划为主。② 经济手段。它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调节手段。经济杠杆是国家掌握和利用的各种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它是和商品货币关系特别是和价值规律及市场机制相联系的范畴。它能从经济利益上促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大体上符合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具有间接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经济杠杆内容很多,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它们共同形成经济杠杆体系。其中,价格杠杆占有重要地位。③法律手段。它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职能是采取法律的形式来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市场秩序要依靠法律来规范和维系,国家也要依靠法律来调节市场的运行。法制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要求和有机组成部分。④行政手段。它是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经济手段是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的重要手段;法律手段可保证经济手段有效地发挥作用;行政手段可作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补充。因此,各种调控手段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综合运用。⑶宏观调控的政策。①产业政策。它是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支持、鼓励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合理化的政策。它包括规划经济目标政策、完善要素流动市场政策、产业标准和技术进步政策、企业规模结构政策和企业集团政策等一系列具体政策。一般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政策目标,即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趋势及其某些特定的目的而确定的发展目标。二是政策手段,即为了实现政策目标,从实际出发所采取的各种措施。②财政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以把财政政策区分为扩张性(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紧的)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财政政策,包括对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对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和对二者的综合运用。③货币政策。其工具主要有: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存入或贷出本金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由法律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卖出或买进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④收入政策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所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它旨在促进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调动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它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⑤ 汇率政策。它是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是指直接地运用汇率变动的效应,最终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预期目标。宏观调控政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它们共同构成宏观经济政策体系。3.答:(1)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基础上,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各类市场以及市场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一般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体系又是市场主体活动的空间领域,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必要前提条件。(3)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制。国家应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国民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从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作用的结果,会增大社会成员生存和生活的风险。社会保障体系犹如社会发展过程的减震器和稳定器,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第十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名词解释 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国际化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即经济全球化阶段。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和重组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影响与融合、相互竞争与制约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首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有一定地缘联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或融合。其主要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一般说来,这些形式体现了经济一体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资本国际化:包括商品资本国际化——指商品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活动,商品资本的国际运动主要借助于国际贸易形式进行。它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货币资本国际化——指货币资本作为世界货币发挥的职能和它作为借贷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运动。生产资本国际化——指资本在国外直接进行生产性投资,把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活动由国内扩大到国际范围。这不仅意味着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而且是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并形成固定的国际分工模式。国际经济新秩序:1974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特别联大会议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要求实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解决世界经济问题,改善贸易条件,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修改国际工业产权制度,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平衡的关键。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指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和由此引起的各国经济实力地位的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它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也造成各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二、简答题1.答:⑴当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后,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各国之间商品交换的尺度就不再是国内价值,而是国际价值或国际生产价格。⑵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参与世界市场的各国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由生产某种商品和服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国际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⑶决定商品国际价值的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劳动强度、世界市场上不同贸易国的商品数量比例。⑷在世界市场上,人们只承认由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并且按照国际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价格可能会偏离国际价值,但从长远观点看国际价格与国际价值仍然是相吻合的。⑸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①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国的配置。② 刺激各国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推动世界的科技进步。③在固定的分工模式和价值规律作用下,形成国际社会的两极分化。⑹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上,如果资本和劳动力能够自由地流动,如同国内市场上利润率的平均化一样,世界市场上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也具有平均化的趋势,从而使得商品的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商品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但是,现实情况是,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由于发达国家垄断势力的存在,存在价值交换的不等价现象,即以较少的国民劳动换取另一国较多的国民劳动的现象。由于政府干预等因素,资本和劳动的自由流动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利润率的平均化和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2.答:⑴商品资本的国际运动主要借助于国际贸易形式进行,商品资本的国际运动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①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获取更大的利润,驱使资本家去开拓国外市场。②对外贸易能调节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顺利运行。③资本家还可以利用对外贸易来缓和和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④现实中,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等价交换,而市场并非充分竞争的市场,贸易保护长期存在,贸易摩擦与争端经常发生。从历史上看,贸易保护是资本主义建立自己工业体系的有力手段,一旦他们已经发展到可以面对世界市场上的一切竞争时,往往转向而且希望别国转向自由贸易。⑵所谓货币资本国际化,是指货币资本作为世界货币发挥的职能和它作为借贷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运动。以借贷资本输出的货币资本,流动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国际信贷和证券投资。具体而言,前者又可分为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贷,后者则可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公司股票。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尤其是国际借贷资本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①借贷资本的国际流动为生产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国际性经营活动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渠道,从而提高了资本的配置效率。②国际资本市场具有信息导向功能,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信息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开放经济的平稳运行。③大量创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为资本家的投机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而国际虚拟资本运动的膨胀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隐患。⑶生产资本的国际化是指资本在国外直接进行生产性投资,把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活动由国内扩大到国际范围。这不仅意味着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而且是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并形成固定的国际分工模式。国际直接投资采取的基本形式是:股份制合资企业、合同制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跨国公司是生产资本国际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推动了资本国际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 跨国公司的经营方式标志着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方式彻底突破了国界,资本的价值增殖已完全成为世界性的过程。②跨国公司以价值增殖为动力,以世界市场为运作的舞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信用的发展。③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双刃剑”的效果。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从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得溢出效益,另一方面,却造成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严重的依赖,抑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3.答: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对外开放模式。各国选择和建立对外开放模式应符合本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和要求。当前世界对外开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⑵根据国际上对外开放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我国选择和建立以先进技术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综合模式。三、论述题1.答:⑴资本国际运动的发展要求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活动连结在一起。各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从而推动了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⑵经济一体化首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有一定地缘联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或融合。其主要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一般说来,这些形式体现了经济一体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⑶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和发展,既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加强,也反映了各国间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竞争的加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与投资,推动了生产国际化的巨大发展。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集团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融合与冲突、集团之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矛盾与摩擦、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即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总的来看,经济一体化还会呈现加强的趋势。⑷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国际化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即经济全球化阶段。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和重组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影响与融合、相互竞争与制约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积极的一面主要指经济全球化会优化全球的资源配置。消极的一面包括: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全球化的节奏和格局,经济全球化会导致全球利益的分配不均;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世界市场危机的一些新的因素,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又使得一国经济危机在世界市场上表现出来,影响着世界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发展。⑸ 信息通讯技术革命、跨国公司、各国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目前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远没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全球化。2.答:⑴资本的国际运动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世界范围内,从而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之间为追求更大利润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因而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⑵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看,二次战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的态势。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斗争主要表现在科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金融等领域。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相互融合表现在:二次战后发达国家间经济联系与相互往来增强,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的比重大为提高。并且,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发达国家间的国际经济协调得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达国家间的矛盾。⑶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来看,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构成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反映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的本质。在一次战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支配与依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二次战后,虽然旧殖民体系瓦解,但发达国家又开始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因而使现在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具有了以下特征。①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赖性。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仍具有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性质。由于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从总体上控制着世界的生产和流通,左右着重大的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把控制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关系,极力贯彻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之中。⑷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看,由于发展中国家大都具有相同的历史经历,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所处的现实地位和利益趋向基本相同,这就为它们发展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此也决定了它们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但是应当看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发展中国家整体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制约经济合作向深度发展。它们各自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影响着合作基础的加固。3.答:⑴ 伴随着资本的国际运动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与经济矛盾也并行发展,使得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而出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发达国家内部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此消彼长、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多极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到70年代初步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在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形成了多样化的国家类别,大致可以划分为石油生产和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原料及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及最不发达国家。③而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不断拉大。资本的国际化运动非但没有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反而使其扩大。而全球化过程中信息技术革命、金融自由化更加深了全球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下,而且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组织,控制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规则制订权,垄断世界市场,使真正意义的比较优势、国际分工不可能实现。⑶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打破发达国家的束缚和控制,获得与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平等权利。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建立平等互利、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斗争,1974年提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更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试图控制经济全球化“游行规则”的霸权行为,通过协调立场和加强合作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