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34 KB
  • 2022-04-22 11:36:24 发布

2011年质量专业相关知识(初级)考前预测题及答案.pdf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质量专业相关知识(初级)考题预测班一、单选题:1、有的顾客买东西首先考虑耐用与否,而另一些顾客要求款式新颖,这反映质量的()A经济性B广义性C时效性D相对性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是一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B、质量有固有的特性也有赋予的特性,两者之间是不可转化的。C、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D、质量就是合格。3、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类别包括()A、运输服务B、无形产品C、硬件D、有形产品4、豪华的酒楼属于酒店服务质量特性中的()。A.有形性B.响应性C.保证性D.移情性5、乘客希望列车准时到站,是对哪类质量特性提出的要求:()。A.物的特性B.功能的特性C.行为的特性D.时间的特性6、有的顾客买东西首先考虑耐用与否,而另一些顾客要求款式新颖,这反映质量的()A经济性B广义性C时效性D相对性7、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必须履行的”的需求和期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明示的”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B通常隐含的”是一般的惯例或一般做法,其需求和期望是要明确规定的,C“必须履行的”是合同要求的D要求必须由的顾客提出。8、下列产品特性属于赋予特性的是()。A空调机的噪声B电器的安全性C航班的发出时间D手机的保修期9、某纯净水厂对出厂产品按GBl7323-1998进行质量检验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这里,质量的概念是()。A符合性质量B适用性质量C广义质量D顾客要求10、根据对顾客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将质量特性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的质量特性。A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使产品整机功能丧失.B造成重要不合格项C产生顾客抱怨D造成经济损失。11、()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A控制图B《质量管理指南》C戴明环DQC小组12、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控制不是检验B质量保证定义的关键词是“信任”C质量保证只是对外部提供“信任”DPDCA循环是休哈特提出来的13、质量保证致力于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是对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能力提供足够的信任,是在定货前建立起来的,()的建立和运行是提供信任的重要手段。A质量检验B质量抽查C质量管理体系D国家标准14、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早见于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还首次提出了质量体系的问题。A菲根堡姆B休哈特C戴明D朱兰15、()创造了控制图A菲根堡姆B休哈特C戴明D朱兰16、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为中心。A顾客B质量C过程D全员参加17、下列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称之为过程的方法。B过程的方法是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C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过程的方法。D过程的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基于过程方法的质量管理模式。18、哪个不是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A、质量检验阶段B、ISO9000标准C、统计质量控制D、全面质量管理1 19、质量管理的要求我们以顾客关注为焦点,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顾客的要求,应该从()两个方面满足顾客的要求,就可以更好地了解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A产品和服务B质量和意识C价格和服务D产品的外观和内在质量20、顾客满意度是对顾客满意程度的定量化描述。顾客满意度需要明确测量的指标,这些指标必须是重要的、()、具体和可测量的。A.可控制的B.可选择的C.不可控制的D.不可选择的21、在GB/T19580中,“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构成了()三角。A“领导作用”B“战略作用”C“顾客作用”D“市场作用”22、“()”犹如链接“领导作用”三角和“资源、过程和结果”三角的“链条”。A战略策划B过程管理C测量、分析和改进D学习、整合23、假如某组织对产品的顾客满意度进行测评,以“顾客满意”为总的目标,可分解为()服务、购买、价格、供货等各个子目标。A标准B产品C对内在的要求D对外在的要求24、下列标题中,属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大类目”的是()。A.产品实现B.质量方针C.过程管理D.管理职责25、通过对产品或服务要求的转化,确定输出要求,并进一步对过程提出要求,才能保证顾客要求的实现。下列关于“要求”的陈述中,比较好的是()。A.迅速的递送B.在0.3秒内启动C.简单的说明书D.促销快26、朱兰博士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质量策划、()、质量改进。A质量计划B质量持续改进C质量控制D质量保证27、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为目的。A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B促进产品质量提高C促进技术合作D减少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28、合格评定包括()。A.认证、评审B.审核认可C.认可、认证D.认证、检定29、()组织是现在指导各国、地区质量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A.认证委员会B.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C.国际标准化组织D.质量管理委员会30、()认证制度一直是向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认证形式A.型式试验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再加认证后监督。B.只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认可。C.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D.百分之百检验。31、我国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标志:A.“CCC”B.方圆认证C.PRCD.长城32、下列那些是认证的对象;()A.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B.认证机构C.检查机构、实验室D.从事审核、评审等认证活动的人员;33、下列不属于合格评定范围的是()。A.认证机构的被认可B.环境管理体系人认证C.质量专业资格考试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34、审核计划应由()编制。A.审核组长B.审核方案管理人员C.审核员D.实习审核员35、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场审核的实施中,要举行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应该有()来主持。A.审核委托方B.审核组长C.一般审核员D.向导36、关于质量体系审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非法律要求,审核组若没有得到审核委托方和(适当时)受审核方的明确批准,不应向其他任何方泄漏审核中获得的其他信息或审核报告。B.收集信息的方法不包括面谈,必须是有力的证据。C.审核报告属审核方所有D.若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没有完全具备审核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技术专家予以满足。技术专家可独立审核。37、审核目的由()确定。A.审核组长B.审核委托方C.审核组D.受审核方38、审核报告属于()所有。A.受审核方B.审核委托方C.认证机构D.审核组2 39、现场审核的会议召开应遵循下列()情况。A.首次会议可开可不开B.首次会议不开但末次会议宣布结果一定要开C.首次会议如果领导忙可不开D,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都按实施程序进行40、以下所举示列中,()是文件:A.标准B.光盘C.所有的信息D.程序4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不是针对某种类别的产品,适用()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的产品是何种类别。A.建筑行业B.具体的某种产品的行业C.流程性材料D.所有行业42、可以不以文件形式存在的是()。A.记录B.规范C.程序D.图样43()是组织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A.质量手册B.文件控制C.记录D.记录控制44、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是指()。A.清单B.程序C.标识D.文件45、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是指()。A.质量策划B.质量改进C.质量控制D.质量计划46、关于“过程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称为“过程方法”B.过程的方法要促进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提高顾客满意程度。C.过程方法力求实现持续改进的动态性,使组织获得最大收益。D.组织应识别、实施、管理和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有效性,并管理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47、下列()不是感官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A.一定可以得到精确的数据B.语言表示法C.检验样品(件)比较法D.图片比较法48、用于检验的试样,要经()后才能用于检验或试验。A.技术专家确认B.高级技师制作C.验证符合要求D.质量部门评审49、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质量特性要求过高,检测技术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检测设备复杂、贵重的检验均以为()主。A.互检B.自检C.他检D.专检50、()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上、下相邻作业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相互对作业过程完成的产品质量进行复核性检查。A.自检、B.互检、C.专检、D.感官51、()是用一定技术方法检查产品是否带有有害微生物(群),是否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法规、标准限制要求的检验。A.微生物试验B.微生物检验C.感官检验D.生物毒性试验52、只有在()通过后才能进行正式批量生产。A.首件检验B.进货检验C.过程检验D.自检53、必须具备()条件才能进行最终检验。A.产品包装完成,其结果满足规定要求B.所有的进货物品都进行了检验,其结果满足规定要求C.过程完成的产品逐个(台)进行了检验,其结果满足规定要求D.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都已完成,其结果满足规定的要求以后才进行的54、抽样检验的主要缺点是()。A.不科学B.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C.错判的概率大D.检验的费用昂贵。55、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的检验是()检验。A.第三方B.第一方C.仲裁方D.第二方56、下列检验活动中,属于进货检验的是()。A.装配后的产品试验B.查验采购物品的质量证明C.生产过程的半成品检查D.返修的产品检验57、用于检验的试样,要经()后才能用于检验或试验。A.技术专家确认B.高级技师制作C.验证符合要求D.质量部门评审3 58、使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称为()。A.数B.量C.单位D.计量特性59也称为量值溯源体系表,它是表明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之间关系的一种代表等级顺序的框图。A.计量基准B.量值溯源C.计量体系D.误差60、持有某一等级测量仪器的企业,应按量值溯源等级图至少提供()测量标准特性的有关信息,以利于实现向国家基准的溯源。A.上二等级B.国家基准C.上一等级D.工作计量基准61、如果要求将5.0851修约,修约间隔0.1那么,其修约值为()。A.5.1B.5.0C.5.08D.5.262、如果要求将5.5501修约,修约间隔0.1,那么,其修约值为()。A.5.5B.5.6C.5.7D.5.463、将12.550修约为至十分位的0.2个单位正确写法是()。A.12.50B.12.54C.12.56D.12.564、如果测量值是12.340m,那么这个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小于()A.0.0005mmB.0.5cmC.0.05mmD.0.005mm65、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的(),代表结果的误差大小。A.有效位数B.位数C.大小D.单位66、根据计量的四大特点,指测量结果可重复、可复现、可比较的是()。A.准确性B.一致性C.溯源性D.法制性67、计量的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的一致程度。A.测量基准B.测量量值C.测量真值D.测量标准68、根据其作用与地位,计量可分为三类,其中()代表计量的基础性这方面。A.科学计量;B.工程计量;C.法制计量;D.法律计量;69、密度为10kg/m3的正确读法是()。A.10千克每立方米B.10千克每三次方米C.10千克每米三次方D.每立方米10千克70、ed是()A.SI基本单位B.SI辅助单位C.SI导出单位D.SI单位的倍数单位7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是()。A.CGS单位制B.工程单位制C.SI单位制D.MKS单位制72、国际标准()规定了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及其使用方法。A.ISO9001B.ISO9004C.ISO31D.ISO100073汽油属于下列哪类产品()。A.硬件B.流程性材料C.软件D.服务74:关于服务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靠性,体现为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B.保证性,体现为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C.响应性,体现为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D.有形性,体现为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等方面的外表75()就是根据质量要求设定了标准,测量结果,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或防止再发生的过程。A质量控制B质量策划C质量保证D质量改进76ISO9000族标准表述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中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活动,资源管理和测量、分析和改进这四个过程。A产品实现B检验过程C生产过程D包装过程77.质量管理体系是以()为关注焦点,也是以此为中心点展开—系列相关过程的活动。A组织员工B.顾客C.供应商D.相关方78.产品要求不是通过那个方法得到的():A.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B.最高管理者的规定C.由法规规定D.强制标准规定4 79: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测、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A.把关功能B.预防功能C.鉴别功能D.报告功能80.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是()。A.把关功能B.预防功能C.鉴别功能D.报告功能81:过程检验的目的是()A.防止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B.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工序。C.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作业工序。D.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销售市场。82()检验是对产品形成过程最终作业(工艺)完成的成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检验,并为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特性要求提供证据。A.最终B.过程C.进货D.包装83:企业中的实用计量是属于()。A.科学计量B.工程计量C.法制计量D.计量管理84使测量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的是量值的()。A.重复性B.再现性C.可比性D.溯源性85:国际单位制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一贯单位制。A.基本单位B.米制C.长度单位制D.导出单位86:根据我国«计量法»的规定,()是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或者称为全国量值溯源的终点。A.工作标准B.参考标准C.传递标准D.国家基准87()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是世界各国测量单位统一定值的最初依据,也是量值溯源的终点。A.国际计量标准B.国家标准C.先进国家的计量标准D.国际标准化组织88下列不是校准的目的是()A.确定示值误差B.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并调整测量仪器或对其示值加以修正;C.检验产品的质量特性。D.实现溯源性。89、0.25㎜的绝对误差的模小于()A.0.1㎜B.0.05㎜C.0.02㎜D.0.005㎜二、多选题:1、根据GB/T19000的定义,关于产品的陈述正确的是()。A四种类别的产品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B按产品存在的形式又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类产品。C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D产品有两种通用的类别。E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的。2、下列关于质量概念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性质量认为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B标准不能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都规定出来。C“适用性”质量概念从“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两方面去理解质量的实质。D质量概念的发展经过了检查性质量、适用性质量、符合性质量三个阶段。3、以下属于软件的是()。A使用说明书B计算机操作系统C电流D燃气4、质量具有()、时效性和相对性。A波动性B明示性C经济性D广义性5、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A通用性质量B符合性质量C适用性质量D广义质量6、广义质量概念中顾客包括()。A产品的最终用户B下道工序员工C上道工序员工D产品购买者7、“过程”的概念中包括了()等要素。A输入B资源C实施活动D输出8、根据对顾客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常用的质量特性的分类方法是将质量特性分为()A关键质量特性B重要质量特性C次要质量特性D特殊质量特性9、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类别包括()A、服务B、软件C、硬件D、有形产品E、流程性材料5 10、有效的管理幅度大小受到()方面因素的影响。A工作环境B工作条件C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D企业是否通过管理体系认证11、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和控制人员与活动。A组织B调动C领导D协调12、以下有关全面质量管理含义论述正确的是()。A.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B.所有的管理人员的参与。C.全面质量管理只是组织进行管理的一个方法途径,别无其它。D.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13、质量保证要求组织向顾客提供足够的信任,其方法有()。A.为顾客提供“三包”B.供方的合格声明C.顾客亲自审核D.提供由其他顾客认定的证据14、以下说法那个是标准的特性():A是经过公认机构批准的文件。B是根据科学、技术和经验成果制定的文件。C权利部门自己制定的文件。D是可以重复和普遍应用的文件15、《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目的()A提高质量意识、满足顾客需要。B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并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并分享成功的经验,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组织使用这套标准。C是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价。D提高企业的竞争力16、《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有关“结果”的类目有()。A.顾客与市场的结果B.管理职责C.过程有效性结果D.资源E.过程管理17、GB/Tl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l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制定的目的在于()A.评定国家质量奖企业B.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C.要求企业规范和夯实其基础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D.树立典范,分享经验18、以下属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大类目的是()。A.社会责任B.测量、分析与改进C.经营结果D.产品与服务19、以下说法那个是标准的特性():A是经过公认机构批准的文件。B是根据科学、技术和经验成果制定的文件。C权利部门自己制定的文件。D是可以重复和普遍应用的文件20、关于我国国家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用“国标”两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G’和“B”表示。B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Q”。C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D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两部分构成。21、关于我国的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企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B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C企业的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10日内办理备案。一般按企业隶属关系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D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Z。22、贸易技术壁垒是指由于各国起草、采用、实施的不同的()引起的。A技术法规B标准C合格评定程序D政治制度E法律法规23、产品质量担保的基本形式包括()。A.修理B.更换C.退货D.道歉24、关于产品的担保责任正确的说法是()A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是产品检查部门不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B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基本形式是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损失。C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期限是为生产者、销售者明示的产品质量担保期或者产品质量保证期。D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追偿,销售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销售者依法向购买者承担了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后,属于产品生产者或供货者责任的,消费者有权向生产者或供货者追偿。6 25、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是根据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的一种具有监督性质的检查制度。B既是一项强制性的行政措施。C是一项有效的法制手段。D是一项推荐使用的措施。2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的标准是ISO9001/GB/T19001,B.具有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实施的合格评定。C.证明产品的质量合格D.证明组织有按规定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27、«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A.认证人员可以同时在两个以上认证机构执业B.民间可以自发从事认证活动;C.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的人员,应当经认可机构注册后,方可从事相应的认证活动;D.认证认可活动应当遵循客观独立、公开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28、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说法正确的是():A.认证证书有效期为六年,B.签署质量管理体系国际多边承认协议的国家证书上要有认证机构、认可机构和国际互认三个标志,C.证书上只要有证书的生效期就可以了D.证书上要有政府部门的公章29、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B.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和核心C.审核和认证在分别提交审核报告和颁发认证证书后,即告终止D.体系审核和体系认证都必须是第三方审核30、审核范围和准则应由()根据审核方案程度确定。A.审核组长B.审核委托方C.审核组员D.受审核方E.审核机构3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比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增加的主要活动有()。A.认证的申请与受理;B.纠正预防措施的验证;C.颁发认证证书;D.颁发报告;E、监督检查与复评。32、在现场审核中,搜集信息、证据的方式方法有()。A.面谈B.对活动的观察C.文件评审D.实际操作E.去组织的客户处采集33、下列对于审核证据的理解正确的是()A.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B.审核证据就是得到的信息。C.审核证据只包括记录,不包括事实陈述。必须有文字记录。D.审核证据可通过陈述的方式获取。34、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式()A.质量管理体系审核B.质量管理体系评审C.合格评定D.自我评定。E.产品认证35、关于产品质量认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B.产品质量认证由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来进行。例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C.产品质量认证通过后颁发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D.产品质量认证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36、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程序是为进行某项过程活动所规定的途径B.程序是文件C.程序可以形成文件D.程序指的是一种方法、途径,但方法、途径未必是程序37、根据检验的定义,检验所涉及的活动有()。A.估量B.测量C.观察判断D.试验E.财务分析38、感官检验的优点是()A.方法简便易行。B.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C.判断迅速,成本低廉。D.准确率高。E.需要昂贵的仪器。39、对质量检验记录的数据的特定要求包括()。A.不能随意涂改B.内容要完整C.避免事后补记D.检验人员签名E.附上原始凭证40、下列()项应该以专检为主。A.一般对采购物料、成品的检验。B.检测设备复杂、贵重的检验。C.对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质量特性要求过高。D.产品形成过程中一般的检验E.首件检验。7 41、感官检验重要性主要在于()A.许多产品的某些质量特性只能依靠感官检验。B.检验所提供的感官质量是向用户反映的第一信息,C.感官质量特性好的产品,往往会受用户欢迎,易于接受,购买,D.人人都行E一般消费者对产品内在质量特性无法感知,但是对于感官质量,用户能首先直觉感知,因此对它的质量很有发言权。42、关于在线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品的质量检验和产品的形成工艺过程是同时在生产线实现的,测量伴随产品的形成在不间断地进行。B.检测装置成了生产设备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C.使用在线监测就很准确了,不需要人工的干预,它比人工检测准确多了。D.在线监测不可能摆脱和放弃人工检测,要将在线监测和人工检测有机的结合。因为在线检测的方法属于比较法测量,它的过程控制参数的设定和调整时仍参照人工测定得到原始结果确定的。E.在线监测只是检测对没有对质量控制的预防的作用。43、按检验技术不同分类,质量检验可分为()。A.在线检测B.生物检验C.感官检验D.理化检验E.破坏性检验44、下列检验活动中,属于化学检验的有()。A.卤素灯检测电冰箱制冷剂泄漏B.弹簧秤称量物品质量C.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度D.红外线测温计测体温E.超声波检查产品缺陷45、关于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计量就是计算“量”的活动B.历史上计量称为度量衡C.计量的对象包括生理量和心理量D.计量涉及社会各个领域E.计量属于国家的基础事业46、计量单位制是为给定量值按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A.基本单位B.法定单位C.导出单位D.倍数单位E.分数单位47、测量误差分量按其特性可分为()。A.相对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绝对误差、48、关于测量结果与测量误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测量结果只是被测量的近似值或估计值B.被测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美无缺的测量才能获得C.任何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之和D.误差是一随机变量49、关于测量结果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结果只能是一个接近于真值的估计值B.测量结果是近似数。C.测量结果是真值D.通过科学的寻找测定方法可以得到真值。E.无论用什么方法测量结果只能得到近似值。只是用的方法越科学测定的结果越接近真值。50、我国规定()方面的工作测量仪器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A.贸易结算B.个人自用C.安全防护D.医疗卫生E.环境监测51、()是实现量值溯源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A.校准B.检定C.测量D.检验E.检测52、测量标准,在我国也称计量标准,是指为了()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A.定义B.实现C.保存D.复现量E.测定53、计量的对象主要是物理量,同时还包括()。A.几何量B.工程量C.化学量D.生理量E.心里量54、将数值修约为百位整数,正确的有()。A.3864→3900B.8325→8300C.7850.1→7900D.6750→6700E.4250→420055.关于全面质量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1961年首先提出来的。B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面质量”包括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C全面质量管理并不追求供方,合作伙伴,社会等相关方的持续满意和受益。只要自己的经济利益。D全面质量管理是对一个组织进行管理的唯一的途径。56:企业标准化的特征是()A、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B、贯彻于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C、是制定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D、以顾客为关注焦点。8 57:(2005.2007年考题)TBT协议中透明度原则规定了通报制度,在()情况下应该通报。A.与本国的标准不一致B.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不一致时。C.对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有重要的影响时。D.相应的国际标准不存在。E、与其他国家标准不一致时。58.供方是指()。A.提供导游服务的旅游公司B.产品接受者C.提供半成品给下工序的车间。D.消费者59:影响质量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检测方法等,质量检验的控制要重点控制好这几个方面。A.检测手段B.仪器仪表监测环境条件C.检测人员D.领导的决定E.产品的质量特性60:以下那些是检验要做的准备工作():A.熟悉规定要求B.选择检验方法C.制定检验规范D.记录试验的数据E.记录和描述。61质量检验的主要形式是()。A.查验原始质量凭证B.查看作业人员的操作C.实物检验D.派员驻厂验收E.确认和处置62我们经常从电视里看到某类商品在国内的抽测结果。这是属于()检验。A.监督B.仲裁C.验收D.生产E第三方63.理化检验是()A.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技术手段,B.用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和测试设备C.采用化学物质和试验方法D.理化检验通常都不可以得到定量的数值。E.理化检验通常都可以得到定量的数值64.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的计量单位。A.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B.基本国际计量单位C.具有法定地位D.国家法律承认E.国家基准65:按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下列正确的是();A.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B.功的单位可以表示为N.kmC.可以使用毫微米表示D.密度的单位可以是g/cm3三、案例分析题:一、某通讯服务企业近年业务发展很快,但顾客抱怨和投诉也在不断增加。内部审核发现公司虽有独立的顾客服务部门,但有关顾客问题的信息内部传递渠道不清晰,责任分工也不明确。为了减少顾客抱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公司决定结合相关的质量管理原则,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1.该企业决定在内部建立客户反馈系统,使顾客之声(VOC)能够在企业中正确的传递。这主要是贯彻()的质量管理原则。A.管理的系统方法B.以顾客为关注焦点C.过程方法D.持续改进2.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确定的过程有()及测量、分析和改进,公司应对这些过程进行全面策划,以确保有关过程都纳入体系管理。A.产品实现B.资源管理C.管理职责D.产品输出3.该企业决定完善顾客满意度调查方法,运用多种手段了解顾客的需求。这主要体现的质量管理原则是()。A.领导作用B.互利的供方关系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D.全员参与4.关于“过程方法的基本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相互关联的过程独立地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B.系统地识别组织所应用的过程C.识别过程及过程的相互作用D.管理过程及过程的相互作用2、某机械厂从事齿轮加工业务,设有销售部、生产加工部、检验部、采购部、技术部、质量部等部门,某机床厂是其主要顾客之一。为了加强工厂的质量管理,提高齿轮加工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和市场竞争力,厂领导决定向某认证机构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机械厂任命了管理者代表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认证机构派出审核组来到该机械厂进行现场审核。(2010年真题)1.本次审核的委托方是()。A.机械厂B.机床厂C.认证机构D.审核组2.机械厂的质量手册中应包括()。A.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B.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C.公司产品的生产规范D.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3.机械厂所接受的审核属于()。A.第一方审核B.第二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D.内部审核9 4.机械厂要依据()标准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GB/T24001—2004B.GB/T19004—2000C.GB/T19000—2008D.GB/T19001—20083、某公司产品屡因质量不满足合同要求遭到客户拒收,公司高层决定组织相关部门系统地查找原因。质检部自查时,进一步明确了检验的目的,对照程序查阅过程检验记录,发现了一些问题。1.公司目前对检验的目的界定得不够清晰,需要重新明确界定,并在公司内部沟通。按检验的目的分,公司质检部进行的质量检验应属于()。A.监督检验B.验收检验C.仲裁检验D.生产检验2.公司的进货检验程序不健全,为了严格控制采购进货质量,决定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进货检验程序。进货检验的必要步骤包括()。A.要求供应方到场参与检验B.查验供应方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C.对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并按规定做出处理决定D.将检验结果反馈供应方3.公司在分析了产品形成过程的特点后,决定增加感官检验。感官检验具有()的优点,可用来作为过程监控的措施,以便及早发现问题。A.方法简便易行B.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C.感官正常的人都能胜任D.结果判断迅速10 1d2c3c4a5d解析:准时是时间的特性6d7a解析:“通常隐含的”是一般的惯例或一般做法,其需求和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必须履行的”是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相关方提出。组织在生产这些产品时应兼顾各相关方的要求。8d解析:手机的保修期是人们赋予的,非手机本身固有的。9a解析:按照标准评价所以是符合性质量10a11a解析:控制图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预防出现不合格的工具。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12c解析:量保证即对外部提供信任又对内部提供信任。13c解析: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提供质量信任的重要手段。14a解析:菲根堡姆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15b解析:休哈特将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并发明了控制图。16b17a18b解析: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19a20a21a22c23b24a25b解析:使用可测量的因素来陈述。26c解析:朱兰博士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27a28c29b30a31a解析: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CCC”标志32a解析: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33c解析:参加考试的人员不一定是从事评审和审核的专业机构的人员。34a35b36a37b解析:审核目的应由审核委托方确定38b解析:审核报告属于审核委托方所有39b40a41d解析: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所有行业42c解析:程序不是文件,但可以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因此可以有程序文件43a44d解析: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是文件的定义45d46a解析: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47a解析:感官检验结果是感官质量,一般多采用以下表示形式:数值表示法、语言表示法、图片比较法、检验样品(件)比较法。48c49d50b51b52D解析:首件检验通过后能够很好的预防批量不合格品的出现53D解析:最终检验是在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都已完成,其结果满足规定的要求以后才能进行。54B解析:抽样检验的主要缺点是有一定的风险,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55B56B57C58B59A60C解析:持有某一等级测量仪器的企业,应按量值溯源等级图至少提供上一等级测量标准特性的有关信息,以利于实现向国家基准的溯源。61A62B63C解析:12.550*5=62.75,将62.75修约,(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是5,且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则进1,即所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为62.8,62.8/5=12.5664A解析:对某一测量数字,其绝对误差就是小于最末一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量值的一半。65A解析: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的有效位数,将代表结果的误差大小。66B解析:一致性是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67C解析:计量的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68A解析: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它通常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准确定义和实现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69A解析:相除的斜线(/),对应名称为“每”,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应该读为立方米。70A71C72D73B74D75A76A77B78B79C80A81B82A83B84D85B86D87A88C89D多选:1a,b,c,e2a,b,c3a,b解析:使用说明书是以方法的形式存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以程序的方式存在。它们都是软件。4c,d解析:质量具有四性;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5b,c,d解析:质量概念主要有符合性质量概念、适用性质量概念和广义性质量概念6a,b,d解析: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个人或组织。例如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者等。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在一个组织的生产中,下工序操作者就是上工序操作者的顾客7a,c,d解析: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成。8a,b,c解析:根据对顾客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常用的质量特性的分类方法是将质量特性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9a,b,c,e解析: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类别包括服务、软件、硬件和流程性材料10a,b,c解析: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直接领导下属的数量受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被管理者的能力.管理者的能力等11 因素的影响。11a,c解析: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12a,d解析: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全面质量管理只是组织进行管理的一个方法途径,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又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13b,c,d14a,b,d15b,c16a,d17a,b解析:GB/Tl9580和GB/Zl9579制定的目的在于:一是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价。二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并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并分享成功的经验,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组织使用这套标准。18b,c解析::(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的考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大类目的是”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和“经营结果”19a,b,d20a,c21a,b22a,b,c23a,b,c24b,c25a,b,c26a,b,d27c,d28b29a,b解析:认证在颁发认证证书后,并没有终止体系审核可以是第一、第二或第三方审核,体系认证必须是第三方审核30a,b解析:审核范围和准则应由审核委托方和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任何变更都应征得原各方的同意31a,b,c,e解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比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增加的主要活动有认证的申请与受理;纠正预防措施的验证;颁发认证证书;监督检查与复评;32a,b,c,d33a,d34a,b,d35a,c36:acd37a,b,c,d38a,b,c解析:感官检验的优点是: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判断迅速,成本低廉。39a,b,c,d40a,b,c解析:产品形成过程中一般的检验可以是自检或者互检。首件检验可以是操作者自检。41a,b,c,e42a,b,d解析:C不正确的原因看答案D,E不正确的原因事任何质量检验都有广义的预防作用43a,b,c,d44a,c45b,c,d,e46a,c47b,c解析:测量结果的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两大类48a,b,d解析:任何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代数和49a,b,e解析:测量结果只能是一个接近于真值的估计值,其数也是近似数.50a,c,d,e51a,b解析:校准和检定是实现量值溯源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52a,b,c,d53b,c,d,e解析:计量的对象包括物理量现在逐渐扩展到工程量、化学量、生理量,甚至心理量。54a,b,c,e55AB56ABC57BCD58AC59ABC60ABC61ACD62AE63ABCE64CD65AD案例分析:1.B,ABC,C,BCD2.A,AD,C,D3:D,BC,ABD12 质量初级相关知识总复习一一、质量的概念及要点1.质量的概念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理解:赋予特性:赋予的固有特性:固有是指某事或某物本身就有的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必须履行的”的需求和期望。2.质量的内涵经济性:物有所值是质量经济性的表征。广义性:不仅指产品,也指过程、体系和组织。时效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对质量的要求也不相同。相对性:相对于不同的要求又不同的质量。二、与质量相关的几个概念:1.过程: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成。2.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类别包括服务、软件、硬件、和流程性材料。区分方法是取决于其主导成分。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计数的特征。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软件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方式存在。流程性材料通常也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征。3.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个人或组织。4.体系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5.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服务质量特性有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有形性五种类型。软件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6个特性。质量特性根据对顾客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将质量特性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三、质量概念的发展1.符合性质量:以“符合”现行的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2.适用性质量: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的适用性质量。3.广义质量:即反映了要符合标准的要求,也反映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的广义质量。四、管理概述:管理是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1、管理的主要职能计划:确定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组织: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领导: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控制: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资源。四个职能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承、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不能片面的强调某一个职能,而否定其他职能的作用。从职能的作用来看:计划是前提,组织是保证,领导是关键,控制是手段。2、管理层次和技能1)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直接领导下属的数量2)管理层次:是指最高管理者到具体执行人员之间的不同管理层次。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底层)管理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五、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就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活动通常的内容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的追求的目的,是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3、质量策划:13 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分层制定目标以保证总的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致力于满足质量的要求。4、质量保证;质量保证致力于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5、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六、全面质量管理1961年美国菲根堡姆提出几个要点:1.除全面质量管理外,组织还可以有其他的管理途径。2.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既‘全面质量’,可包括提高产品的质量,缩短周期、降低成本等。3.思想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对组织活动全过程的管理,追求组织的持久成功,即使顾客、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持续满意和受益。七、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TQM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意思)1、质量检验阶段:仅限于质量检验,事后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且增加检验的费用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理统计方法和质量管理的结合。(休哈特的质量控制图)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其缺点是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的方法,使人感到高不可攀。3全面质量控制阶段(TQM)强调全员参与,管理不仅限于数理统计而是全面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八、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和组织八个原则九、过程方法模式:1、过程方法的概念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过程的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产品实现,管理活动,资源管理和测量、分析和改进这四个过程。2、过程方法的意义过程是质量管理活动研究的基本单元,研究过程的基本特征和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建立一个有机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基础的方法和管理思路。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3、过程方法的基本要点:A系统的识别组织所应用的过程。B具体的识别每一个过程。C识别和确定过程之间的关系。D管理过程及过程的相互作用产品实现,管理活动,资源管理和测量、分析和改进这四个过程。十、顾客满意1、顾客与顾客要求顾客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个人和组织,可以是内部也可以是外部的。①、顾客的类型按接受产品的所有者情况分有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两类按接受产品的顺序情况分有过去顾客、目标顾客和潜在顾客三类:②、相关方:所谓相关方是指“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2、顾客的满意1)顾客满意顾客的满意是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由于顾客满意是顾客通过对一个产品(或一个服务)的可感知的效果(感知质量)与他的期望(认知质量)相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因此,顾客的满意程度可分为三种,如果效果低于期望,期望得不到满足,顾客就不满意:如果效果和期望相匹配,期望得到满足,顾客就满意:如果效果超过期望,顾客会高度满意,直至忠诚。可参照课本17页的图1.1-2«顾客满意是意图»来理解。如顾客抱怨,组织处理抱怨顾客感知效果好,那么顾客仍然可以使顾客满意或忠诚,否则顾客将不再购买、投诉直至诉讼。2)顾客满意的特性14 顾客满意的程度有主观性、层次性、相对性、阶段性四个基本特征。质量初级相关知识总复习二一、顾客满意1、顾客要求的识别和确认输出要求是在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在过程结束时传递给顾客。要求陈述好与差的判断的方法。2、顾客满意度测评。顾客的满意度是对顾客的满意程度的定量化描述。许多国家和公司都开发和运用了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方法。1)、顾客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顾客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见图(1.1-3)2)、顾客满意度指标确定顾客满意度指标是测量与评价的核心部分第一,绩效指标对顾客而言必须是重要的。第二,绩效指标必须能够控制。第三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和可测量的。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1.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价。二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并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并分享成功的经验,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组织使用这套标准。2.适用范围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一对联合使用的标准。前者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后者对前者的内容作了详细说明,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实施指南。两者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规定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共包括七大类目:“4.1领导”、“4.2战略”、“4.3顾客与市场”、“4.4资源”、“4.5过程管理”、“4.6测量、分析与改进”和“4.7经营结果”。有关过程的类目包括4.1,4.2,4.3,4.4,4.5,4.6,有关结果的类目为4.7。4.卓越绩效评价标准的内容概要标准的第1章为“范围”,第2章为“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为“术语和定义”,第4章“评价要求”是标准的主体内容,共包括7个类目(4.1至4.7)和22个评分项(4.1.1至4.7.5),三、一些质量管理专家的知识:休哈特:美国统计质量控制之父(第一张控制图),他认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应该放在制造阶段,从而将质量控制从事后把关提前到制造阶段。控制图的理论基本思想: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异常波动可以用有效的方法发现并可以剔除,但偶然波动是不会消失的,除非改变基本过程。基于3δ的控制图可以把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区分开来。PDCA循环(戴明环)。戴明:美国著名质量专家之一,主要观点是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主要原因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质量管理的14条原则。朱兰:美国著名质量专家之一,出版了«朱兰质量手册»质量观点,朱兰博士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石川馨: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因果图的发明者,QC小组的奠基人,观点: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从广义上说,质量还指工作质量、部门质量、人的质量、体系质量、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等等。全面的质量管理的三个内容,所有部门都参加,全员参与,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三、质量与标准化(一)、标准和标准化及标准化的作用1标准的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2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15 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指制定标准、宜传贯彻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根据标准实施情况修订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每一个循环完成后,标准化的水平和效益就提高一步。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3标准化的作用(二)、我国标准的分级和标准的性质1.我国标准的分级(1)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A我国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B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用“国标”两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G’和“B”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三部分构成。(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指中国全国性的各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A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在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时。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已批准了58个行业标准代号,行业标准的编号由行业标准的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年号组成。C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D行业标准在相应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在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A没有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时,而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需要统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和卫生要求的标准。制定地方标准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C地方标准的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再加斜线、顺序号和年号共四部分组成。(4)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A鼓励充分反映市场、用户和消费者要求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B在企业内部适用。C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D企业的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办理备案。一般按企业隶属关系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我国标准的性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所谓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手段加以实施的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之所以要制定强制性标准,主要是此类标准涉及人身的安全与健康,违反标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可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推荐性标准是非强制执行的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标准。(三)、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注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1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16 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分为两种:等同采用是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相同,或者在技术标准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idt)修改采用是指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并清楚地表明这些差异以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允许包含编辑性修改。(mod)(四)、企业标准化1、企业的标准化的概念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三个特征:A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B贯彻于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C是制定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2、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2)贯彻实施有关的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上级标准。(3)正确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实施企业标准。在制定修订企业标准时,注意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4)积极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5)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并使之正常、有效运行。(6)对各种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3、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所谓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部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企业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技术基础标准、设计标准、等。企业管理标准主要包括:管理基础标准、营销管理标准、设计与开发管理等、企业工作标准主要包括: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一般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和操作人员通用工作标准等。4、对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1)必须执行强制标准,不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不能出厂和销售。(2)按照标准生产和检验,符合标准的产品由企业质量检验部门签发合格证书。(3)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都必须进行标准化审查。(4)企业应当接受有关部门的对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四、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WTO是世界上唯一处理政府间贸易的国际组织。3.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主要原则有:⑴贸易技术壁垒通常是由各国起草、采用、实施的不同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引起的。非歧视原则、标准协调原则、同等效力原则、透明度原则。建立通报制度(建立咨询点、TBT协会(咨询与召开会议)。五、«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2000年9月1日起施行«产品质量法»)。1、«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了明确产品质量的责任;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的权益;为了更好的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2、«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则1)有限范围原则。2)统一立法、区别管理原则。3)实行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原则。4)奖优罚劣原则。(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1、«产品质量法»适用的范围:是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所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产品。即指用于销售的经过加工制作的工业产品、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包括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和设备。17 2、产品质量的责任产品质量的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不履行保证质量义务的民事责任。产品质量的责任是一种综合的法律责任。«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1)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产品质量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2)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确定产品质量的依据。3)产品缺陷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是生产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前提。产品缺陷既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判断产品存在缺陷的基本标准是一因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二因产品制造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三因告知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3、«产品质量法»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产品质量法»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是生产者、销售者应健全内部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4、«产品质量法»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的质量义务: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保证产品的内在质量,保证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5、«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1)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2)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3)产品和包装上标注的厂名、厂址必须真实,禁止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和厂址。4)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6、产品质量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产品质量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是根据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的一种具有监督性质的检查制度,它既是一项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同时又是一项有效的法制手段。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有关组织反映的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抽查应当在市场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由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内监督抽查,且上级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重复抽查。7、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是产品销售者、生产者不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买卖合同的范畴。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方式是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损失。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期限是为生产者、销售者明示的产品质量担保期或者产品质量保证期。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追偿,销售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销售者依法向购买者承担了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后,属于产品生产者或供货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供货者追偿。8、«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采用了五方面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1)、推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2)、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3)、推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4)、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5)、实行奖励制度9、质量奖励制度1)、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以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为主要的评价内容。2)、企业自愿申请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评价过程不收费。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3)、使用规定:只使用在认定的型号、规格的产品及宣传资料上,不得扩大使用范围,中国名牌产品的标志是质量标志。18 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1.供方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1)供方可以是组织内部的,(2)在一定的条件下,供方和顾客可以相互转化。(3)“承包方”或“总承包方”也是供方,如某项工程的承包方或总承包方这类供方,这往往是处在一种合同环境下。2.相关方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1)相关方相对于某一特定的组织,指的是与该组织有利益或利害关系的一组群体,该群体中任一组织或个人的利益匀与该组织的业绩有关。(2)相关方可以是组织内部的,如组织内的销售部门的相关方包括组织内的各部门及其各级员工,也可以是组织外部的,如银行、社会、合作伙伴3.程序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理解要点:(1)程序指的是一种方法、途径。(2)方法、途径未必是程序,程序是一种规定的方法、途径,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可能有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其中所规定的一种方法或途径就是程序。(3)程序不是文件,但程序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4)当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形成文件的程序”。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4.文件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文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有意义的数据信息,二是信息的承载媒体。5.质量手册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注、为了适应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质量手册在其详略程度和编排格式方面可以不同。理解要点:(")质量手册的内容是质量管理体系。(2)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的目的是通过文件的形式来规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3)满足GB/T19001--2000标准要求的质量手册的内容至少应包括:①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②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③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6.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理解要点:(1)质量计划的对象是某一具体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质量手册的对象是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2)产品质量计划可以涉及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可以只涉及其中一部分。质量手册必须包括产品实现的全过程;(3)质量计划应与质量手册保持一致。需要时,质量计划可引用质量手册的内容,也可引用那些通用的程序文件。(4)质量计划是一种文件,但编制质量计划是一项活动,可以是质量策划中的一项活动。7.记录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注1¨记录可用于为可追溯性提供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注2:通常记录不需要控制版本。理解要点:(1)记录的作用是阐明结果、提供证据;(2)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这类文件(记录)之所以“特殊”,表现在一是目的特殊,针对性强,二是控制要求的特殊,一般不需要控制文件(记录)的版本;(3)记录可用以提供证据,但证据未必是记录或文件。19 8.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理解要点:(1)“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2)“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3)质量管理体系也可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4)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是用以指挥和控制组织质量方针、目标的建立与实施,目的是实现质量目标,结构和内容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1、质量管理体系的的定义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2、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1")质量管理体系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2)质量管理体系能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相信组织能够持续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3、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不是针对某种类别的产品,适用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的产品是何种类别。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规规定。产品要求集中归结为顾客要求,并在规范中表述。规范不可能始终满足要求,因此,产生了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对规范中产品要求的补充。4、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保持和改进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采用上述方法的组织能对其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树立信心,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并使组织获得成功。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两者确定了预期的结果,并帮助组织利用其资源达到这些结果。(2)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3)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可测量的,通常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分别规定质量目标。(4)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运行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影响,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6.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7.文件(1)文件的价值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文件的使用有助于:①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②提供适宜的培训;20 ③重复性和可追溯性;④提供客观证据;⑤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文件的形成本身并不是目的。文件的形成是个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增值的活动。(2)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包括:质量手册(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的文件)质量计划、规范、指南、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记录、表格8.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也用于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最高管理者的一项任务,它是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的定期的、系统的评价。审核报告与其他信息源一道用于质量体系的评审。自我评定是一种组织参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或卓越管理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审。9.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目的就是增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满意。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分析现状确定目标寻找解决办法选择办法正式采纳规定(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10.统计技术的作用应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决策。统计技术有助于对产品和过程的可测量的特性的变异或有差异的数据进行测量、描述、分析、解释和建立模型等分析,可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提供帮助,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变化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11.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体系,这些管理体系有各自的方针和目标。因为这些管理体系具有共同的要素,最理想的是把他们整合成一个管理体系。在评价管理体系时,即可以分别对这些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也可合并进行审核。12.质量管理体系与卓越管理模式之同的关系GB/T19000族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和它们两者的共同点是:(1)使组织能够识别它的强项和弱项;(2)包含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3)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4)包含外部承认的规定。不同点(1)应用范围不同,(2)GB/T19000族标准准确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业绩改进指南,而且可评价要求是否得到满足。(3)卓越管理模式包含能够对组织业绩进行比较评价的准则,并能适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和所有相关方。卓越管理模式评定准则提供了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业绩相比较的基础。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概念:(一)主要术语1.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审核可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审校还包括多体系审核、联合审核等其他类型的审核2.审核准则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注;审核准则是用作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21 审核准则包括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3.审核证据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4.审核发现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审核发现是评价的结果。评价的对象是审核证据,评价的依据是审核准则;(2)评价的过程是将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可能是符合,也可能是不符合,因此审核发现能表明审核证据符合审核准则或不符合审核准则;(3)评价的结果不仅是符合或不符合,还可以识别改进的机会,因此当审棱目的有规定时,审核发现还能指出改进的机会。5.审核结论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校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1)审核结论是由审核组得出的审核结果,而不是审核组的某个成员的审核结果;(2)审核结论仅是审校组的审核结果,未必是最终审核结果;(3)审核结论与审核目的有关,审核目的不同,审核结论也不同;(4)审核结论以审核发现为基础,是在考虑了(包括系统地分析)所有审核发现的基础上,针对审核目的,所得出的综合性、整体性评价。6.审核委托方审核委托方: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注:审核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也可以是依据法律法规或合同有权要求审辕的任何其他组织。(二)、审被的目的和分类1、审核目的审核目的是确定审核应完成什么,(1)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2)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3)评价管理体系实现特定目标的有效性。(4)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2、审核的分类按审核委托方分类可将审核划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1)第一方审核,亦称内部审核,(2)第二方审核(3)第三方审核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除上述分类外,审核还可依其对象不同分为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体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可定义为:为获得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程度而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当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或其他管理体系一起接受审核时,这种情况称之为“多体系审核”。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审核机构合作,共同审核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之为“联合审核”四、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包括:(1)审核的启动;(2)文件评审;(3)现场审核的准备;(4)现场审核的实施;(5)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6)审核的完成1)审核的启动(1)指定审核组长(2)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审核的范围描述了审核的内容和界限。审核目的应由审核委托方确定,审核范围和准则应由审核委托方和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任何变更都应征得原各方的同意。(3)确定审核的可行性22 应确定审核的可行性。当审核不可行时,应在与受审核方协商后向审核委托方提出替代建议。(4)选择审核组当已明确可行时,应选择审核组,在选择审核组时考虑实现审核目的所需的能力。识别为达到审核的目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选择审核组成员使审核组具备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若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没有完全具备审核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技术专家予以满足。技术专家应在审核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审核组内的实习审核员不应在没有指导或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审核。(5)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2)文件评审的实施应先评审受审核方的文件,以确定文件所述的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从而决定审核能否继续。3)现场审核的准备(1)编制审核计划审校组长应编制一份审核计划。计划要经审核委托方评审和接受,并提交给受审核方。审核前审核计划要修改必须经征得有关方的同意。(2)审核组工作分配(3)准备工作文件4)现场审核的实施(1)举行首次会议首次会议应由审核组长主持,首次会议的目的是确认审核计划、简要介绍审核活动如何实施、确认沟通渠道、向受审方提供询问的机会。(2)审核中的沟通(3)信息的收集和证实只有可证实的信息方可作为审核证据。审核证据应予以记录。审核证据具有不确定性。收集信息的方法包括:面谈、对活动的观察、文件评审。(4)形成审核发现审核组应对照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以形成审核发现,并根据需要在审核的适当阶段与受审核方共同评审审核发现。(5)准备审核结论在末次会议前,审核组应针对审核目的,评审审核发现以及在审核过程中所收集的其他适当信息,对审核结论达成一致。(6)举行末次会议末次会议应由审核组长主持,并以受审核方能够理解和认同的方式提出审核发现和结论,未能解决,应记录所有的意见。5)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1")审核报告的编制审校组长应对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内容负责。审核报告应提供完整、准确、简明和清晰的审核记录。(2)审核报告的批准和分发审核报告应在商定的时间期限内提交。审核报告应注明日期,并经评审和批准。经批准的审核报告应分发给审核委托方指定的接受者。审核报告属审核委托方所有,审核组成员和审核报告的所有接受者都应尊重并保持报告的保密性。6)审核的完成当审核计划中的所有活动已完成,并分发了经过批准的审核报告时,审核即告结束。除非法律要求,审核组若没有得到审核委托方和(适当时)受审核方的明确批准,不应向任何其他方泄露文件的内容以及审核中获得的其他信息或审核报告。如果需要披露审核文件的内容,应尽快通知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五、合格评定:与产品、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有关的规定要求得到满足的证实。23 合格评定包括认证和认可。1、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从认证的定义可以看出:(1)认证的性质是由认证机构进行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2)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3)认证的依据是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4)认证的内容是证明认证的对象符合认证的依据。2、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从认可的定义可以看出:(1)认可的性质是由认可机构进行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2)认可的对象是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审核、评审等认证活动的人员;(3)认可的内容是对认可对象的能力和执业资格的承认。3、认证的分类(1)认证按其性质可分为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2)按其对象可分为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3)管理体系认证按其领域又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4、产品认证有强制性认证(如“CCC”认证标志)和自愿性认证(如方圆认证标志)之分,管理体系认证一般都是自愿性认证。六、产品质量认证(一)产品质量的概念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由产品认证机构对某一产品实施合格评定,并通过颁发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的活动。(二)质量认证认证分为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两大部分。ISO成立了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指导各个国家、地区质量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80年代成立了两个产品认证委员会。中国的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和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是我国政府最早授权成立的两家认证机构。1991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产品质量认证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9月3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标志着我国认证认可(包括产品质量认证)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三)质量认证制度的主要类型:型式试验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再加认证后监督。从上述八种制度可看出,第五种认证制度是一种比较全面、比较完善的认证形式,它一直是ISO向各国推荐的一种认证形式,也是目前各国普遍使用的第三方认证的一种制度。(三)我国产品质量认证的主要标志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统一标志:“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缩写为“CCC”小结:产品质量认证1)产品质量认证的概念(6点)2)质量认证的产生CASCO为合格评定委员会是指导各个国家、地区质量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国家和区域合格评定制度的相互承认和认可的组织。中国的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和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是我国政府最早授权成立的两家认证机构。3)质量认证制度的主要类型型式试验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再加认证后监督。是一种比较全面、比较完善的认证形式,4)我国产品质量认证的主要标志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统一标志:“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缩写为“CCC”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一)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是指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由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合格评定,并颁发体系认证证书,以证明某一组织有能力按规定的要求提供产品的活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亦称质24 量管理体系注册。(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发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适应性广、认证评定费用低的特点。国际认可论坛(IAF)于1998年1月在我国广州首次签署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际多边承认协议。中国成为第一批签约国。在IS090的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适于本行业的特定要求,以满足本行业实施IS09000标准或在本行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需要,2001年8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组建并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主管部门。2003年9月3日由国务院公布、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条例)规定:1、国家对认证认可工作实行在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下各有关方面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2、认证认可活动应当遵循客观独立、公开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3、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认证活动;4、国家对必须经过认证的产品,统一产品目录,统一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标志,统一收费标准;5、从事评审、核等认证活动的人员,应当经认可机构注册后,方可从事相应的认证活动;6、认证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认证机构执业等等,这标志着我国认证认可(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入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三)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活动内容1.认证申请与受理7.纠正措施的验证纠正措施的验证是一项必要活动,审核结论可以指出采取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需要。受审核方应在商定的时间内纠正不合格,并针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验证应由审核组成员根据不合格的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受审核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验证。8颁发认证证书当确认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并在有效实施,认证机构应颁发由认证机构法定代表人签署的认证证书,证书上应明确:1、获证组织的名称和地址。2、获证组织的业务范围。3、认证证书的生效期和有效期。4、签署质量管理体系国际多边承认协议的国家(包括中国)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应标有认证机构、认可机构和国际互认三个标志。9监督审核与再认证:(1)、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2)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认证机构将对组织实施三次监督审核,间隔不超过12个月,来确认体系是否持续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并有效实施,从而确认是否继续保持其认证资格。(3)在证书有效期满时,要再次申请,按初次认证的程序进行评定,确定是否换发新的证书。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的区别:项目产品质量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1产品质量符合指定标准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申请质量管理体系的标获准认证条件2制造厂质量保证能力(由认证机构准和补充规定要求。视产品而定)对象特定产品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证明方式产品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志体系认证证书和体系认证标志25 证书不能用于产品,标志用于产品证书和标志都不用在产品上,但可正确的宣证明的使用上。传性质强制/自愿自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比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增加的主要活动(1)认证的申请与受理;(2)纠正预防措施的验证;(3)颁发认证证书;(4)监督检查与复评;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和核心。(3)审核仅需要提交审核报告,而认证需要颁发认证证书。(4)当审核报告发出后,审核即告结束;而颁发认证证书后,认证活动并未终止。(5)纠正措施的验证通常不视为审核的一部分,而对于认证来说,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6)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仅只是第三方审核,而对于认证来说,所进行的审核就是—种第三方审核。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2、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便于判断其符合性的具体的技术要求)。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6.生产者必须重视对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检测手段、监测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及检测人员等,质量检验的控制要重点控制好这几个方面。二、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1、质量检验的必要性(1)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就是向社会、市场提供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的产品。(2)产品生产者必须对产品从投入到实现的每一过程的产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才能使不合格的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交付(销售、使用);以确保产品最终满足使用的要求,确保国家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维护生产者信誉和提高社会效益。(3)质量检验对于任何产品都是必要的,而对于关系健康、安全、环境的产品就尤为重要。如药品、食品、燃气用品、运载工具等,2、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1)按程序和相关文件规定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进货、作业过程、产品实现的各阶段、各过程的产品质量,依据技术标准、图样、作业文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质量符合性检验,以确认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2)对检验确认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给予接受、放行、交付,并出具检验合格凭证。(3)对检验确认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按程序实施不合格品控制。剔除、标识、登记并有效隔离不合格品。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1.鉴别功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26 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鉴别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2.“把关”功能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产品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都会在这过程中发生变化和波动,各过程(工序)不可能始终处于等同的技术状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3.预防功能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2)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捡起预防作用。(3)广义的预防作用。实际上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序或入库前的检验,既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4.报告功能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解析: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是把关功能。四、质量检验的步骤(一)检验的准备1、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A.首先要熟悉检验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特性和具体内容确定测量的项目和量值。B.将质量特性转化为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或者采取间接测量方法,经换算后才能得到检验需要的量值;或者用标准实物样品(样板)作为比较测量的依据。C.要确定检验方法,选择精密度、准确度适合检验要求的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确定测量、试验的条件,确定检验实物的数量和批的抽样方案。将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用技术文件形式做出书面规定,制定规范化的检验规程。检验指导书或绘成图表形式的检验流程卡、工序检验卡等。必要时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二)获取检测的样品样品是检测的客观对象,质量特性是客观存在于样品之中的,样品的符合性是客观存在的。获取样品的途径有送样和抽样两种。(三)样品和试样的制备有些样品和材料的检测,必须事先制作专门的俄测量和试验用的样品或试样或配制一定的比例、成分的试液,这样样品、试样就是检测的直接对象,其结果就是拟检产品的结果,所以对样品和试样的制作的控制要符合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四)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测量和试验前后,检验人员要确认检验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试样状态正常,保证测量和试验数据的正确和有效。(五)记录和描述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质量检验记录是证实产品质量的证据,因此数据要客观、真实,字迹要清晰、整齐,不能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质量检验记录不仅要记录检验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班次,由检验人员签名,便于质量追溯,明确质量责任(六)比较和判定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七)确认和处置27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产品(单件或批)是否可以“接受”、“放行”作出处置。1、对合格品准予放行,并及时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获准与入库、交付(销售、使用)对不合格品,按其程度分别情况做出返修、返工、让步接受或报废处理。2、对批量产品,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别做出接收、拒收、复检处置。五、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1、查验原始质量凭证;在采购批量很大、供货方质量稳定、有充分的信誉的条件下,质量检验往往采取与产品验证密切结合的方式。就是查验原始质量凭证。具体的原始质量凭证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等来认定质量情况。查验原始质量凭证的认定其质量状况。一般要做到A能证实供方原始凭证完整齐全;B凭证质量特性数据齐全,并符合技术性能和有关标准要求;C签字盖章手续要齐全;D实物数量相符。证实无误后,履行规定程序的签字手续,并将凭证分送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必要时要对产品的最终性能、和有决定性的物料和质量特性进行实物质量检验。2、实物检验由单位专职检验人员或委托外部检验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后出具检验记录,作为提供产品合格的证据。3、派员进厂(驻厂)验收采购方派人到供货方对其产品、产品组成部件进行现场查验和接收。对产品形成的作业过程和质量控制实行监督和成品质量的认定,证实供方质量受控,提供的有关检验报告证实检验结果符合规定要求,放行和交付的原始凭证完整、齐全、产品合格,给予认可接受。六、按检验阶段分类;质量检验按产品形成过程的相应阶段可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一)进货检验1、进货检验亦称进货验收,使产品的生产者对采购的原材料、产品组成部分等物资进行入库前质量特性的符合性检查,证实其是否符合采购规定的质量要求的活动。2、进货检验是采购产品的一种验证手段,进货检验主要的对象是原材料及其他对产品形成和最终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采购物品和物资。其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品投入使用,流入作业过程(工序),影响产品质量。3进货检验的具体步骤:①查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凭证。②有包装和标签的,查看实物状态,核对实物数量,确认是否文实相符。③按检验规程(细则)要求进行实物及样品的外观检查。④按照检验规程(细则)规定进行检验,试验,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照规定判定是否合格。⑤记录检验、试验数据和结果,签认保存。⑥对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并按规定做出处理决定。⑦进货检验一般由采购方质量检验及相当机构负责执行。⑧采购物资、物品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验证可采取“紧急放行”(二)过程检验1过程检验是指对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一或多个过程(工序)所完成的中间产品、成品通过观察、试验、测量等方法,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2过程检验对象是本过程(工序)完成的产品,目的是A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并证实过程(工序)是否受控。B对出现的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进行过程(工序)调整和纠正,防止再发生不合格。过程检验中要十分重视首件检验。首件检验的作用A有效地防止出现成批不合格品造成的严重质量问题和经济损失;B确认过程(工序)形成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C确认作业(工艺)过程是否受控,有关作业(工艺)参数、作业环境条件、设备状态、作业方法、作业(操作)人员是否需要调整等。首件检验有时需要重复多次。只有在首件检验通过后才能进行正式批量28 生产。(三)、最终检验(1)最终检验是对产品形成过程最终作业(工艺)完成的成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检验,并为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特性要求提供证据。(2)最终检验的条件是:在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都已完成,其检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以后才能进行。对成品进行全面完整的性能试验和相应的环境条件试验,通常又称为“型式试验”。(3)最终检验由质量检验部门的专职检验人员负责。(4)包装检验是最终检验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①检查被包装物品(件)的防护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②检查包装材料、容器、箱、袋等是否严密、牢固、无破损,其规格符合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要求,能保证物品安全运达目的地;③复核包装箱(装)内物品的品种、数量、质量(重量)符合规定要求,确认质量合格的标志、证明、证件齐全、无误。对安全、卫生有规定的,包装袋(件)要清晰标识产品品名、生产者名称、生产依据的技术标准、批准文件、生产日期\有效日期及其他规定要求;④核查随带物品品名、使用技术文件和数量与装箱(袋)单的一致性;⑤检查包装的贮运标识是否清晰、齐全、完整,到发地点准确无误。七、、按检验场所分类(一)固定场所检验固定场所检验是在产品形成过程的作业场所、场地、工地设立的固定检验站(点)进行的检验活动。固定检验站适用于检验仪器设备不便移动或使用较频繁的情况。固定检验站相对工作环境较好,也有利于检验工具或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二)流动检验(巡回检验)流动检验是作业过程中,检验人员到产品形成的作业场地、作业(操作)人员和机群处进行流动性检验。这种检验的工作范围有局限性,一般适用于检验工具比较简便,精度要求不很高的检验,适用于产品重量大,不适宜搬运的产品。流动检验的优点是:(1)容易及时发现过程(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使作业(操作)人员及时调整过程参数和纠正不合格,从而可预防发生成批废品的出现。(2)可以节省中间产品(零件)搬运和取送的工作,防止磕碰、划伤缺陷的产生。(3)节省作业者在检验站排队等候检验的时间。八、按检验产品数量分类(一)全数检验全数检验的主要优点是:能提供产品完整的检验数据和较为充分、可靠的质量信息。全数检验的缺点是:检验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检验的周期长;需要配置的资源数量较多(人力、物力、财力),检验涉及的费用也较高,增加质量成本;可能导致较大的错检率和漏检率。全数检验的适用范围是:小批量、多品种、重要或价格昂贵的产品;手工作业比重大、质量不够稳定的作业过程(工序);过程能力不足的作业过程;抽样方案判为不合格批,需重新检验筛选的产品。(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少量个体(构成一个样本)进行的检验。其目的在于判定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是否符合要求。抽样检验的主要优点是,相对全数检验大大节约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缩短检验周期,减少检验人员,特别是属于破坏性检验时,只能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抽样检验的主要缺点是有一定的风险。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是:某些不可能实现全数检验的检测项目(如破坏性检验,采用化学反应的试验);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作业过程;检验费用昂贵的产品,少量不合格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产品(一般用途的标准联接件,如螺钉、螺母、垫圈,销子等)。九、按检验的执行人员分类(一)、自检产品形成过程中,作业(操作)者本人对本作业(操作)过程完成的产品质量进行自我检查。作用:通过自检,作业者可以有效的判断本过程产品质量特性与规定要求的符合程度;可以区分合格品和不合29 格品;了解过程是否受控,是否需要进行作业过程的调整。对能返工的不合格品自行实施返工直至合格。自检一般只能做感官检查和对部分质量特性的测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二)、互检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上、下相邻作业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相互对作业过程完成的产品质量进行复核性检查。作用:可以及时发现不符合作业(工艺)规程的质量问题,并及时纠正和采取纠正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自检中发生的错、漏检造成的损失。(三)、专检产品实现过程中,专职检验人员对产品形成所需要的物料及产品形成的各过程(工序)完成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的检验。专检的特点:专门的机构,人员技术素质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可靠性、效率可信度和权威性更高。自检、互检、专检“三检”中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产品形成过程中一般的检验可以自检和互检。一般对采购物料、成品的检验,对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质量特性要求过高,检测技术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检测设备复杂、贵重的检验均以专检为主。十、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一)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是指将被检样品破坏(如在样品本体上取样)后才能进行检验;或者在检验过程中,被检样品必然会损坏和消耗。进行破坏检验后,无法实现对该样品进行重复检验,而且一般都丧失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二)非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是指检验后被检样品不会受到损坏,或者稍有损耗对产品质量不发生实质性影响,十一、按检验目的分类(一)生产检验是指产品的生产方(供方)在产品形成的生产过程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检验。检验的目的是要检查在各个阶段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否满足预期的规定的要求。(二)验收检验是指产品的使用方(顾客或需方)接受生产方(供方)交付的产品所进行的检验。目的是为了保证接受的产品质量满足采购(订货)规定的要求。(三)监督检验是指经各级政府部门按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计划,从生产企业抽取产品或从市场抽取商品,有其授权的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的检验,监督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对投放市场且关系国民生计的商品实施宏观监控。(四)仲裁检验仲裁检验是指供需双方因交付产品质量引发争议时,由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所进行的检验,目的是向仲裁有关的委托方提供证实产品的技术证据。十二、按检验地位分类(一)第一方检验生产方一般称为第一方,第一方检验是指生产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的检验。实质是生产检验,是生产者在生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的产品质量监视和控制的自我约束机制。(二)第二方的检验使用方(需方)一般称为第二方,使用方对采购的产品或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等所进行的检验称第二方检验,实质是就是产品采购方的检验。目的是验证采购的产品是否符合采购的技术要求或采购合同(协议)约定的要求。(三)独立于生产方和使用方的检验组织进行的检验是第三方的检验。例如仲裁检验、监督检验等。实质是有一定资质或权威的检测实验室,通过按严格程序要求完成,并向需方提供有证明作用的检验结果的技术服务。十三、按检验技术手段分类按照检验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进行分类:(一)理化检验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技术方法,采用理化检验设备或化学物质,按一定的测量或试验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的方法。理化检验通常都可以得到定量的测量值或定性的检测结果。1.物理检验的基本概念物理检验是应用物体(质)的力、电、声、光、热及位移等利用物理学原理和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对表征质量特性的产品性能或参数的物理量进行的检验。在物理检验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被测物的质量改变。2.化学检验的基本概念(1)化学检验是利用化学物质(试剂)和试验仪器,依据一定的测试方法以确定产品的化学组分及其含量所进行30 的检验。有化学反应发生。化学检验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①化学分析法。②仪器分析法。(二)感官检验1.感官检验的基本定义感官检验是依靠检验人员的感觉器官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或判断的检查。一般是通过人的自身器官或借助简便工具,以检查产品的色、味、形、声响、手感、视觉等感觉来定性地判断其质量特性。2.感官检验的重要性感官检验是重要的检验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主要在于(1)许多产品的某些质量特性只能依靠感官检验。(2)检验所提供的感官质量是向用户反映的第一信息,用户对于产品内在质量特性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检验手段而无法感知,但是对于感官质量,用户能首先直觉感知,因此对它的质量很有发言权。感官质量特性好的产品,往往会受用户欢迎,易于接受,购买,特别是日用消费品。3.感官检验的优缺点感官检验的优点是:(1)方法简便易行,(2)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3)判断迅速,(4)成本低廉,因此,在产品检验中广泛采用。感官检验的缺点是:感官检验属于主观评价的方法,检验结果易受检验者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审美观念、实践经验、判断能力、生理、心理(情绪)等因素影响,因而要求检验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较丰富的经验、较强的判断能力,否则容易出现不确切的判断或错判、误判。4.感官检验的分类(1)分析型感官检验。是这类质量特性是不受人的感觉和嗜好的影响的。(2)嗜好型感官检验。是以人为测定器,调查、研究质量特性对人的感觉嗜好状态的影响程度,这一类是受人的感觉、嗜好所影响的特性。5.感官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感官检验结果是感官质量,一般多采用以下表示形式:(1)数值表示法:(2)语言表示法:(3)图片比较法:(4)检验样品(件)比较法(三)生物检验1.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有两种类型:(1)微生物检验是用一定技术方法检查产品是否带有有害微生物(群),是否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法规、标准限制要求的检验。(2)微生物试验是利用已知的微生物(群)对产品的性质进行检验,根据所得的结果,对照有关]国家标准,判断产品是否具有某种(些)质量特性。例如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试验,生物降解性能试验等。2.动物毒性试验动物毒性试验是采用代谢方式与人类近似的哺乳动物,将一定剂量的待测物质,采用某方式进入动物机体后,观察实验动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的试验方法。动物试验多采用幼小动物,瓣小白鼠、家兔、鸽等。为防止最大程度限制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产品对人体的伤害,一些化工轻工产品、新资源食品、农药及化妆品等,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毒理学评价,而毒理学评价一般是采用动物毒性试验的方法做出的。(四)在线监测在线监测的定义:在线监测(测量)是指产品质量检验的检测装置或测量、试验设备(系统)集成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构成生产装备的组成部分。根据程序设定的要求,对需要控制的参数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的方法。在线监测的特点:1、检验和产品的形成工艺过程是同时在生产线实现的,测量伴随产品的形成在不间断地进行。测量的目的是获取测量信息和数据并不断地和储存在数据库中设定的参考值比较,判别(评价)产品质量特性的符合性。同时可发出工艺过程发生的变异及变化趋势的预告,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纠正),需要时,通过人工或机器自动调整以达到预期对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2、检测装置成了生产设备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3、在线监测的使用不可能摆脱和放弃人工检测,要将在线监测和人工检测有机的结合。因为在线检测的方法属于比较法测量,它的过程控制参数的设定和调整时参照仍测定得到原始结果确定的。31 一、计量基本概念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确认的过程。为了经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对测量的需要,应从法制、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开展计量管理工作。现在计量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工程量、化学量、生理量甚至心理量。2计量的内容计量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充实,通常可概括为六个方面:(1)计量单位与单位制;(2)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3)量值传递与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4)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5)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6)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3、计量的分类:计量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根据其作用与地位,计量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它通常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准确定义和实现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工程计量,又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随着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和复杂性的增大,为保证经济贸易全球化所必需的一致性和互换性,它已成为生产过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法制计量是指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其目的主要是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4计量的作用:计量属于国家的基础事业。它不仅为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提供技术基础,而且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商贸、医疗、安全等诸多领域的纠纷,维护消费者权益。二、计量的特点(1)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是在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或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内,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测量结果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也就是说,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3)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其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4)法制性是指计量必需的法制保障方面的特性。由于计量涉及社会的个各个领域,量值的准确可靠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的保障。特别是在对国计民生有明显影响,涉及公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或需要特殊信任的领域,必须由政府起主导作用,来建立计量的法律保障。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测量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规范化的测量。三、计量法律和法规我国现已基本形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配套的计量行政法规、规章(包括规范性文件)构成的计量法规体系。1986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制定《计量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计量保证,并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以及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计量法》的调整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凡是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进口、使用计量器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开展计量认证,实施仲裁检定和调解计量纠纷,以及进行计量监督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它侧重调整单位制的统一以及影响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计量问题,有关家庭自用、教学示范用的计量器具一般不在《计量法》的调整之列。32 四、计量单位在测量中,人们总是用数值和测量单位的乘积来表示被测量的量值。所谓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为给定的量值按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称为计量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实行法定计量单位是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重要决策。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A、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国际标准ISO1000规定了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及其使用方法。我国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包括量及单位的名称、符号及其使用、书写规则,与国际标准的规定一致。B、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国际单位制单位相同的法定地位。C、国际标准或有关国际组织的出版物中列出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选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除外),一般不得使用。若某些特殊领域或特殊场合下有特殊需要,可以使用某些非法定计量单位,但应遵守相关的规定。五、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国际单位制是在米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其国际通用符号为“SI”。它由SI单位(包括SI基本单位、SI导出单位),以及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十进分数单位)组成,具有统一性、简明性、实用性、合理性和继承性等特点。SI单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所有SI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此外,我国还选用了一些非SI的单位,作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见图4.2-1)如下:(1)SI基本单位共7个,(2)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共21个,(3)由SI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4)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十进分数单位,构成倍数单位的SI头共20个,(5)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SI单位共16个,(6)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1.SI基本单位下表列出了7个SI基本量的基本单位,它们是构成SI的基础。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ed2.SI导出单位SI导出单位是用SI基本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3.SI单位的倍数单位在SI中,用以表示倍数单位的词头,称为SI词头。它们是构词的成分,用在附加在单位之前构成倍数单位十进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而不能单独使用。书上表4.2-3共列出20个SI单位的词头,覆盖范围为10-24---1024。注意1㎝3=(10-2m)3=10-6m3等。注意千克的用法。4.可与SI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为11个物理量选定了16个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如表4.2-4所示,其中十个是国际计量大会同意的非SI单位。33 六、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使用方法。我国国家标准C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和«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对单位的使用方法作了规定。(一)、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1、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一般指中文名称。简称或全称可以任意选用,以表达清楚明了为原则。2、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原则上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单位符号中的乘号没有对应的名称,只要将单位名称接连读出即可。例如:N·m的名称为“牛顿米”,简称为“牛米”。而表示相除的斜线(/),对应名称为“每”,且无论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只在分母的前面出现一次。例如:单位J/(kg·K)的中文名称为“焦耳每千克开尔文”,简称为“焦每千克开”。3、单位中带有幂A如果单位中带有幂,则幂的名称应在单位之前。二次幂为二次方,三次幂为三次方,依次类推。B长度的二次和三次幂分别表示面积和体积,则相应的指数名称分别称为平方和立方;例如:m2/s这个单位符号,C当用于表示运动粘度时,名称为“二次方米每秒”;但当用于表示覆盖速率时,则为“平方米每秒”。D负数幂的含义为除,既可用幂的名称,也可用“每”。例如:℃-1”的名称为每摄氏度,亦称负一次方摄氏度。(二)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是代表单位和词头名称的字母或特种符号,它们应采用国际通用符号。必要时也可将单位的简称(包括带有词头的单位简称)作为符号使用,这样的符号称为“中文符号”。1、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一律用正体。单位符号一般为小写字母,例如:时间单位“秒”的符号是s。只有“升”的符号例外,可以用L.当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时,符号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电导单位“西门子的符号是S,压力、压强、应力的单位“帕[斯卡]”的符号是Pa。2词头符号的字母,当其所表示的因数小于106时,一律用小写体;而当大于或等于106时,则用大写体。尤其要注意区分词头符号Y(1024)与y(10-24)等,3、单位符号没有复数形式,不得附加任何其他标记或符号来表示量的特性或测量过程的信息。它不是缩略语,除正常语句结尾的标点符号外,词头或单位符号后都不加标点。4、A、由两个以上单位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相乘单位间可用乘点也可不用。但是,单位中文符号相乘时必须用乘点。例如:力矩单位牛顿米的符号为N·m或Nm,但其中文符号仅为牛·米。B、相除的单位符号间用斜线表示或采用负指数。例如:密度单位符号可以是kg/m3或kg·m-3,,其中文符号3—3可以是千克/米’或千克·米。C、单位中分子为1时,只用负数幂。例如:用m-3”,而不用1/m3。D、表示相除的斜线在一个单位中最多只有一条,除非采用括号能澄清其含义。也可用水平线表示相除5、词头的符号与单位符号之间不得有间隙,也不加相乘的符号。口述单位符号时应使用单位名称而非字母名称。(三)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1、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例如:摄氏度的单位符号为℃不得读成或写成“摄氏20度”或“20度”,而应读成“20摄氏度”,写成“20℃。2、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时,不得使用重叠词头。例如:不得使用毫微米、微微法拉,等。选用SI单位的倍数单位,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000的范围内。例如:1.2x104N可以写成12kN。3、非十进制的单位,不得使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亿(108)只按一般数词使用。4、只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组合单位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例如;力矩的单位kN·m,不宜写成N·km。5、只通过相除构成或通过乘和除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分子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分母中一般不用词头。例如:摩尔内能单位kJ/mol,不宜写成J/mmol。但质量的SI单位kg不作为有词头的单位对待。例如:比授能的单位可以写成J/kg。6、当组合单位分母是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时,按习惯和方便,分母中可以选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例如:密度的单位可以选g/cm3。七、量值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称为量值溯源性。34 量值溯源性的意义: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也就是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从而使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否则,量值出于多源或多头,必然会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造成混乱。量值溯源等级图,也称为量值溯源体系表,建立溯源体系的目的,是保证量值得到准确、合理、经济的溯源,尽可能减少所进行的测量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环节。该体系包含:(1)不同等级测量标准的选择;(2)等级间的连接及其平行分支;(3)有关测量标准特性的重要信息,如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等;(4)溯源链中比较用的装置和方法。显然,量值溯源等级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应与有关法规、规程或规范的要求相一致。持有某一等级测量仪器的部门或企业,应按量值溯源等级图至少提供上一等级测量标准特性的有关信息,以利于实现向国家基准的溯源。«计量法»规定,我国目前以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来代表国家溯源等级图八、测量标准及其管理测量标准,在我国也称计量标准,是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国际协议承认“是指经米制公约框架下的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和国际计量局(BIPM)的认可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的测量标准,称为国际测量标准。国际标准在我国常称为国际计量基准,它在国际范围内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是世界各国测量单位统一定值的最初依据,也是量值溯源的终点。国家决定承认的,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的测量标准,称为国家测量标准。在我国常称其为国家计量基准。“国家决定承认”,确定了它的法制地位。«计量法»第5条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国家基准处在全国量值传递的最高点或起点,也是全国量值溯源的终点。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给定的测量领域,用测量仪器进行的一切测量均可追溯到相关的国家计量基准。参考标准是在给定地区或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一种测量标准。工作标准是指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一种测量标准。传递标准是指在测量标准相互比较中用作媒介的一种测量标准。测«计量法»规定,建立测量标准时须经依法考核合格后,才有资格进行量值传递。这种考核是指对测量标准设备、操作人员、环境条件和规章制度四个方面的综合考核,应按计量技术规范JJFl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进行。考核合格后由本单位批准使用,并向主管部门备案。测量标准考核证书期满前6个月,应申请复查。九、校准和检定校准和检定是实现量值溯源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一)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其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称为校准。校准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点:(1)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参考测量标准给包括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在内的测量仪器的性赋值,并确定其示值误差;(2)将测量仪器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比较链或校准链,将其溯源到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上。校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点:(1)确定示值误差,有时(根据需要)也可确定其是否处于预期的允差范围之内;(2)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并调整测量仪器或对其示值加以修正;(3)给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或给参考物质的特性赋值;(4)实现溯源性。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二)检定测量仪器的检定,则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35 证书。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测量仪器。根据检定的必要程度和我国对其依法管理的形式,可将检定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所谓强制检定,是指A、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某些测量仪器实行的一种定点定期的检定。我国规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且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B、我国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及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也实行强制检定。强制检定的特点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指定的法定或授权技术机构具体执行,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检定周期由执行强检的技术机构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所谓非强制检定,是指由使用单位自己或委托具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检以外的其他测量仪器依法进行的一种定期检定。其特点是使用单位依法自主管理,自由送检,自求溯源,自行确定检定周期。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均属于法制检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近就地进行。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任何企业和其他实体是无权制定检定规程的。在检定结果中,必须有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从事检定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三)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1)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则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2)校准主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则是对其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3)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通常应作统一规定,有时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则是检定规程。(4)校准通常不判断测量仪器合格与否,必要时也可确定其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要求;检定则必须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5)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则是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在强化检定法制性的同时,对大量的非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为达到统一量值的目的,应以校准为主。十、检测和检验检测有时也称测试或试验,是指对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检验是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并将其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检验的对象是实体,泛指可以单独描述的事物,检验的目的是确定它们的一个(或多个)特性是否合格或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检验是通过测量、检查、试验来实施的,将测量结果、检测结果、试验(测试、检测)结果与规定的要求相比较,然后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测量仪器的检验,是指为查明测量仪器的检定标志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志是否损坏、检定后测量仪器是否遭到明显改动以及其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最大允许误差所进行的一种检查。十一、测量数据修约1、有效数字和数据修约A、有效数字:当该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的模,小于最末一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量值的一半时,从左边的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直至最末一位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即为有效数字。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的有效位数,将代表结果的误差大小。B、数值修约就是将表示带有误差的测量或计算结果的数字通过省略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近似值尽可能接近原数值的过程,所谓修约就是“舍入”或“进舍”经修约后数值称为修约值。修约值的最小数值单位称为修约间隔,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数即为该数值的整数倍。二、数值修约规则和方法国家标准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规定了测量或经计算的各种数值需要修约的规则。具体规则和方法如下:1、确定修约间隔,一般的,若指定修约间隔为10-n(n为正整数),表明将数值修约n到位小数,若指定修约间隔为10n,即表明将数值修约“十”、“百”、“千”数位。36 2、正数的修约: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口诀: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例题1:将下列数值修约,修约间隔为0.1,保留一位小数。14.2631~14.3(六进)14.3426~14.3(四舍)14.2501~14.3(五后不全为0)14.1500~14.2(五后全为0,前面是1,是奇数,进成偶数)14.2500~14.2(五后全为0,前面是2,是偶数,舍去后仍为偶数)3、负数的修约负数的修约规则是先按它的绝对值修约,然后所得值前加负号。4、不允许连续修约。拟修约数值应在确定修约间隔或指定修约数位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按上述规则连续修约。5、0.5单位修约与0.2单位修约在对数值进行修约时,若有必要,也可采用0.5单位修约或0.2单位修约。所谓0.5单位修约也称为半个单位修约,是指按指定修约间隔对拟修约的数值0.5单位进行修约。0.5的修约方法如下:将拟修约数值X乘以2,按指定修约间隔对2X依前面的规定修约,所得数值再除以2.同样0.2的修约方法如下:将拟修约数值X乘以5,按指定修约间隔对2X依前面的规定修约,所得数值再除以5.6、在有些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应该只按一个方向修约,即规定只进不舍或只舍不进。十二、测量误差1、误差的产生:只要进行测量,总会有误差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误差可以愈来愈小,但它仍将继续存在。2、误差: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所得的差,即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3、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测量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所得的差(测量误差)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测量结果按其特性可分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两大类,任意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代数和,即可用下式表示: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测量结果—总体均值)+(总体均值—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称为随机误差。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有时可以通过估计的修正值予以补偿。十二、测量结果修正系统误差是测量误差中量值(包括大小和符号)确定的部分,其效应可以通过修正来补偿,而随机误差则应视作随机变量,大小和符号不确定,其效应不能通过修正来消除。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称为修正值。加上某个修正值就像扣掉某个系统误差,其效果是一样的。即:真值;测量结果+修正值=测量结果—误差测量值减去其参考值,称为偏差。偏差与修正值相等,或与误差等值而反向。偏差是相对于实际值而言,修正值与误差则相对于标称值而言,它们所指的对象不同。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