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50 KB
  • 2022-04-22 11:16:46 发布

《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doc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目录第二十章罪刑各论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十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二十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二十七章贪污贿赂罪第二十八章渎职罪第二十章罪刑各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C)。A.犯罪的直接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2.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C)。A.简单罪状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A)。A.处死刑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C)。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宣告刑5.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规定的罪状属于(D)。47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本规定的罪状属于(C)。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B)。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二、填空题1.我国刑法典主要由总则和分则组成。2.我国刑法分则的绝大多数条文由罪状和法定刑组成。3.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同类客体;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危害性。4.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主要是相对确定法定刑。5.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罪状主要是叙明罪状。三、名词解释题1.罪状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某种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状况的描述。2.叙明罪状叙明罪状,是指在条文中对某种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进行较为详细描述的罪状。3.引证罪状47 引证罪状,是指不直接描述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须引用分则的其他条款才能确定该罪构成特征的罪状。4.空白罪状空白罪状,是指在分则条文中不对某罪的构成特征进行描述,仅只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必须参照该法规才能确定其构成特征的罪状。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C)。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2.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B)。A.只能是直接故意B.只能是故意C.既有故意也有过失D.只能是过失3.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B)。A.外国人B.中国公民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C)。A.资敌罪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间谍罪D.投敌叛变罪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B)。A.判处死刑B.并处剥夺政治权利C.并处罚金D.并处驱逐出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BCD)。47 A.间谍罪B.叛逃罪C.投敌叛变罪D.背叛国家罪2.间谍罪的行为包括(ABCD)。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的任务3.资敌罪的行为表现为(AB)。A.为敌人提供武器、弹药B.为敌人提供军粮C.为敌人提供情报D.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4.资助下列(BCD)的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A.间谍罪B.背叛国家罪C.分裂国家罪D.颠覆国家政权罪三、名词解释题1.资敌罪资敌罪,是指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2.间谍罪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3.投敌叛变罪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方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4.叛逃罪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四、简答题47 1.简要说明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答: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犯罪主体不同。叛逃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投敌叛变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符合犯罪主体条件的我国公民。(2)客观方面不同。叛逃罪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投敌叛变罪则表现为投奔敌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2.简述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区别。答: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资助的内容不同。前者的资助仅限于提供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后者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资助。(2)资助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对敌人即敌对势力进行资助;后者则仅限于对他人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六种特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进行资助。(3)发生的时间不同。前者只能发生在战时;后者则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C)。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2.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A)。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B.只能是故意47 C.只能是直接故意D.只能是过失3.放火罪属于(C)。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犯D.举动犯4.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D)。A.自然人一般主体B.自然人特殊主体C.单位一般主体D.单位特殊主体5.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1000余元的财产损失。甲的行为(B)。A.不构成犯罪B.构成放火罪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D.构成故意杀人罪6.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甲的行为构成(C)。A.故意杀人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爆炸罪D.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7.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B)交通工具。A.准备投入使用的B.正在使用的C.公用的D.私用的8.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C)。A.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B.投毒致10余人中毒C.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D.将毒药投入水井内9.交通肇事致人重伤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构成(B)。47 A.交通肇事罪B.故意杀人罪C.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D.故意伤害罪10.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D)。A.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B.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C.非法持有枪支的人员D.依法配置枪支或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11.旅客列车司机甲超速行车致列车脱轨,造成多人死伤和巨额财产损失。其行为构成(C)。A.交通肇事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铁路营运安全事故罪D.重大飞行事故罪12.甲在公路上正常行车时突然打了个喷嚏,致方向盘失去控制,结果车辆冲向路边,撞死两个行人,车辆也严重毁坏。甲的行为(D)。A.构成交通肇事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D.不构成犯罪13.恐怖组织头目甲指挥其手下在某广场制造了一特大爆炸案。甲及其手下构成(B)。A.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B.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D.爆炸罪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中,构成放火罪的有(AC)。A.以放火为手段杀人,烧毁了数十间房屋B.为了自杀,采取自焚的手段,但火烧毁了公园的一片林木47 C.犯罪后,为掩盖罪证而放火,火势蔓延列附近的建筑物D.出于嫉妒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柴草垛E.以放火为手段危害某辆公交车的正常使用2.下列(ABD)行为人年满14周岁即可构成。A.放火罪B.爆炸罪C.劫持航空器罪D.投毒罪3.放火罪与失火罪的主要区别有(BD)。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4.下列选项中属于危险犯的有(BC)。A.危险物品肇事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劫持航空器罪5.下列犯罪中属于过失犯罪的有(ACD)。A.交通肇事罪B.丢失枪支不报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失火罪6.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要区别有(BD)。A.犯罪主体不同B.客观行为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7.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要区别包括(AC)。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D.犯罪客体不同8.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主体包括(ABCD)。A.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B.合法持有猎枪的猎人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D.依法配置枪支的单位47 9.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主体是(ABCD)。A.设计单位B.建设单位C.施工单位D.工程监理单位10.重大责任事故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主要区别有(AC)。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客体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三、填空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的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2.放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3.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已经造成其倾覆、毁坏或者足以使其倾覆、毁坏的行为。4.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5.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指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6.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7.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结果的行为。四、名词解释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实施的危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2.放火罪47 放火罪,是指故意焚烧公私财物,已经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4.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5.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6.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结果的行为。7.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指发起成立恐怖组织,或者在恐怖组织中居于领导地位,或者加入恐怖组织的行为。五、简答题1.简述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答: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放火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失火罪的主观方面则为过失。(2)犯罪主体不同。放火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失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则为16周岁。47 (3)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放火罪是危险犯,只要具有足以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结果的危险,即可构成,而且是既遂;失火罪为结果犯,只有实际发生了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才构成犯罪。2.简述投毒罪与用投毒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答:投毒罪与用投毒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或者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后者侵犯的则是特定的人的生命权。这是二者最关键的区别。(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表现为实施了已经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投毒行为;后者则表现为实施了以特定的人为目标,且不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投毒方式的杀人行为。(3)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后者则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3.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答:破坏交通工具罪与交通肇事罪都可能造成交通工具的毁坏,二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主观方面不同。前者为故意;后者为过失。(2)客观行为不同。前者表现为针对火车、汽车等五种大型交通工具实施破坏行为;后者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前者只要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即可构成;后者则必须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才能构成。六、案例分析题47 1.甲有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屋,其房屋东西两侧有十户人家相同结构的房屋。一日甲因生活琐事与一邻居发生纠纷。纠纷中甲受到屈辱,觉得无法在当地继续居住,遂下决心烧毁自己的房屋后远走他乡。当天夜里,甲将屋内的家具点燃后,全家人出走。不一会,其三间房屋均着火,且火势很大。邻居发现后一方面尽力灭火,同时把家里的财物往外搬。由于灭火措施得当,终未殃及邻居房屋及其他财物。但甲的房屋被烧毁。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答:甲的行为符合放火罪的特征,应以放火罪定罪处罚。甲在点火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房屋烧起来会危及到邻居房屋及其人身的安全。而他对这一结果却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放火烧自己房屋的行为危及到了其房屋周围十几户人家住房及其人身安全,故符合放火罪的构成要件。2.被告甲(18岁)和乙(17岁)于某日路过某铁路段时,甲提出:“往铁轨上摆石块,看火车能不能压碎。”乙应允。二人遂在两股铁轨面上摆放路基石29块。一会,一列货车驶过时压在甲、乙摆放的路基石上,致使机车脱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问:甲、乙的行为该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答:甲、乙共同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理由如下:甲、乙明知在铁轨上摆石块可能发生列车脱轨的结果,并对这种结果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故二人有破坏交通设施的共同间接故意。导致一列货物列车机车脱轨被毁,严重侵犯了铁路运输的安全。3.甲(男,35岁)系瓜农。甲因其所种西瓜被盗严重,遂在瓜地周围拉上铜丝,并接通电源。其妻阻止道:“会电死人的,去取掉。”甲说:“我又不是要电死好人,是防盗,偷西瓜的人死了活该。”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三个小学生放学后追逐蝴蝶进入西瓜地,触电后均抢救无效死亡。甲发现后即到派出所投案自首。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处理?为什么?答:甲的行为应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理由如下:47 甲明知在瓜地私设电网可能导致他人触电身亡的结果,但他不听其妻让其取掉电网的劝告,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具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导致了三名小学生触电身亡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单项选择题1.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主体(D)。A.都可以是自然人或者单位B.都是特殊主体C.都只能是自然人D.多数可以是自然人或者单位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主观方面(C)。A.都是故意B.都是过失C.既有故意也有过失D.多数是过失3.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实际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定(B)。A.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C.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D.生产、销售劣药罪4.直接向走私假币的人收购假币构成犯罪的,应定(B)。A.非法经营罪B.走私假币罪C.购买假币罪D.持有、使用假币罪5.甲在渤海水域内非法运输大熊猫皮3张被查获。甲的行为构成(C)。A.非法经营罪B.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C.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D.走私文物罪6.张某用工业酒精兑制假白酒进行出售,其构成(D)47 A.投毒罪B.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C.故意杀人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7.甲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出售,致1人死亡、5人失明。甲的行为构成(D)。A.投毒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8.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受贿罪区别的关键是(C)。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9.直接从走私犯罪分子手中收购数额较大的走私物品在国内出售的,构成(A)A.走私罪B.非法经营罪C.收购赃物罪D.洗钱罪10.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区别的关键是(C)。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客体不同C.行为表现不同D.犯罪目的不同11.偷税罪与抗税罪区别的关键是(D)。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C.犯罪主观方面不同D.客观行为不同12.盗窃并使用信用卡构成犯罪的,应定(B)。A.信用卡诈骗罪B.盗窃罪C.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罪D.诈骗罪13.纳税人缴纳税款后,用骗取出口退税的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应定(C)。A.骗取出口退税罪B.诈骗罪47 C.偷税罪D.逃避追缴欠税罪14.国有公司的经理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因而构成犯罪的,应定(B)。A.受贿罪B.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C.贪污罪D.职务侵占罪15.下列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行为的是(D)。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B.恶意透支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D.伪造信用卡16.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主观上必须具有(C)的目的。A.营利B.牟利C.谋取不正当利益D.非法占有17.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个人所有的,因而构成犯罪的,应定(C)。A.职务侵占罪B.保险诈骗罪C.贪污罪D.挪用资金罪18.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实施(C)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A.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的B.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C.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D.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或者相同的商标的19.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香烟而加以销售,数额较大的,应构成(C)。A.假冒注册商标罪47 B.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C.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20.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应构成(D)。A.保险诈骗罪B.故意杀人罪C.诈骗罪D.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犯罪中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是(BCD)。A.虚假广告罪B.假冒专利罪C.侵犯商业秘密罪D.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2.下列属于偷税罪主体的是(ABCD)。A.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B.负有扣缴义务的单位C.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D.负有扣缴义务的自然人3.下列犯罪中(ABD)既可由自然人构成,也可由单位构成。A.生产、销售假药罪B.洗钱罪C.抗税罪D.集资诈骗罪4.下列犯罪中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的罪名有(ABC)。A.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B.伪造货币罪C.贷款诈骗罪D.合同诈骗罪5.保险诈骗罪的主体包括(ABCD)。A.投保人B.保险人C.被保险人D.受益人6.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行为方式包括(ABCD)。47 A.为他人虚开B.为自己虚开C.让他人为自己虚开D.介绍他人虚开7.抗税罪与偷税罪的主要区别有(ABCD)。A.犯罪主体不同B.行为方式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8.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的主要区别是(BD)。A.犯罪主体不同B.客观行为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9.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与走私假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B)。A.犯罪客体不同B.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主观方面不同10.下列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的是(ABCD)。A.冒用他人信用卡的B.恶意透支的C.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D.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11.下列可以成为洗钱罪对象的包括(AB)。A.贩卖毒品所获赃款B.走私假币的非法所得C.恐怖组织犯罪的违法所得D.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违法所得12.票据诈骗罪中的票据是指(BCD)。A.发票B.汇票C.本票D.支票三、填空题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须达到5万元以上才能构成。2.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47 3.根据刑法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的,以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4.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5.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走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进行的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6.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四、名词解释题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2.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3.洗钱罪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提供资金帐户等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4.偷税罪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薄、记帐凭证等方法,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已扣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5.集资诈骗罪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47 6.伪造货币罪伪造货币罪,是指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仿照货币的图案、形状、色彩、防伪技术等,非法制造假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7.保险诈骗罪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8.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9.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签定、履行合同为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10.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五、简答题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概念和特征。答: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47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此处的普通货物、物品是指除刑法已规定为其他走私罪对象以外的其他货物、物品,如轿车、香烟、家电制品、服装等。另外,本罪可以由刑法所规定的以走私论的所有行为方式构成。(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构成。(4)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一般具有牟利的目的。2.简述洗钱罪的概念和特征。答: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提供资金帐户等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得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监管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提供资金帐户等方法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构成。(4)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以行为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内容。3.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和特征。答: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对商业秘密的专用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4)主观方面为故意。4.简述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答:集资诈骗罪与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主要在于:(1)犯罪目的不同。前者以非法占有集资款为目的;后者则以非法募集公众资金为目的。47 (2)客观行为不同。前者是以集资之名行诈骗之实,即使用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后者则表现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且不以使用欺诈手段为要件。(3)犯罪客体不完全相同。前者既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又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后者侵犯的主要是金融管理秩序。5.简述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和特征。答: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人的许可,复制发行其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或者制售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著作权法规定,侵犯他人著作,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构成。(4)主观方面为故意。六、案例分析题1.1998年5月,无业人员甲将从医药市场上购得的“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医用限制性剧药)瓶上的药名和商标去掉,然后贴上“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的瓶贴,并加上伪造的批号,然后投向市场。药贩乙购得此药后又转卖给乡衬医生丙。结果丙在使用这种“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的过程中致一小孩死亡。问:本案甲的行为如何定性?为什么?答:甲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因为甲将“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的药名及商标揭掉后,换上“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的瓶贴,并伪造批号,然后销售给药贩子,是一种典型的“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47 的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小孩死亡的结果。所以,甲的行为完全符合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特征,应以本罪定罪处罚。2.甲、乙、丙为试制合成燃料从一化学工业公司购得甲醇120公斤。公司售货员明确告诉他们甲醇有毒要小心。开始,三人用了少量甲醇试制燃料。但后来想到甲醇兑水后和白酒一样可赚很大差价。于是三人将余下的甲醇加水后以“白酒”向个体店批发,结果导致20余人甲醇中毒,其中三人死亡,7人双目失明。问:甲、乙、丙的行为该定何罪?为什么?答:甲、乙、丙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因为甲、乙、丙三人在明知甲醇有毒的情况下,将这种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工业用酒精兑水加工成所谓的“白酒”出售,且造成了20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7人双目失明的严重后果,完全符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要件。3.1999年5月6日,个体客运司机甲持明知只有100.21元余额的中国农业银行金穗信用卡在某商场购物,一次性消费计1.6万元。当地农行支行信用卡部发现问题后,曾先后三次发出书面催款通知,但甲均未退还所透支的款项。后经该信用卡部告发,甲被公安机关抓获。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处理?为什么?答: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因为甲在明知自己的信用卡仅余款100.21元的情况下,在商场一次性消费1.6万元,且经三次催款,其仍不缴款,属于刑法规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的恶意透支行为,并且数额较大,符合信用卡诈骗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第二十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单项选择题1.吴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将其打成重伤,对吴某应以(C)处理47 A.故意杀人罪B.妨害公务罪C.故意伤害罪D.故意伤害罪和妨害公务罪2.张某以故意把李某打成重伤的方法来干涉李某的婚姻自由,张某构成(A)A.故意伤害罪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C.虐待罪D.故意伤害罪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数罪并罚3.联防队员甲见乙形迹可疑,将其带回办公室吊打讯问,致乙重伤。甲的行为(C)。A.构成刑讯逼供罪B.构成暴力取证罪C.构成故意伤害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并应从重处罚4.监管人员殴打、体罚虐待被监管人,情节严重的,(A)。A.构成虐待被监管人罪B.构成虐待罪C.构成刑讯逼供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5.依照刑法规定,犯绑架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C),并处没收财产。A.10年以上有期徒刑B.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C.死刑D.无期徒刑或者死刑6.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A)。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7.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构成(B)。A.敲诈勒索罪B.绑架罪C.拐卖妇女、儿童罪D.非法拘禁罪8.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C)。A.构成故意伤害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47 C.应当以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D.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二、多项选择题1.(BCD)致人死亡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A.非法拘禁B.司法工作人员刑讯逼供C.司法工作人员暴力取证D.监管人员虐待被监管人2.自杀事件中,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有(ABCD)。A.教唆他人自杀B.帮助他人自杀C.逼迫他人自杀D.欺骗、引诱他人自杀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可以成为(ACD)的主体。A.故意杀人罪B.故意伤害罪C.强奸罪D.爆炸罪4.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司法工作人员构成的有(ABC)。A.刑讯逼供罪B.暴力取证罪C.虐待被监管人罪D.报复陷害罪5.下列犯罪中,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ACD)。A.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B.刑讯逼供罪C.报复陷害罪D.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6.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在于(AB)。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7.下列行为中,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有(CD)。A.拐卖妇女并奸淫所拐卖的妇女的47 B.拐卖妇女并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的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并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D.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为防止其逃跑而剥夺其人身自由的8.犯罪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的犯罪有(BD):A.非法拘禁罪B.刑讯逼供罪C.伪证罪D.暴力取证罪9.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的有(ABCD)。A.侮辱罪,情节一般的B.诽谤罪,情节一般的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情节一般的D.虐待罪三、填空题1.非法拘禁他人,具有__殴打,侮辱__情节的,从重处罚。2.拐卖妇女、儿童,情节特别严重的,处__死_刑。3.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构成__妨害公务__罪。4.利用__职权,从属_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构成强奸罪。5.对于没有__独立生活_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6.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_同居_或者_结婚_的,构成破坏军婚罪。7.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包括__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__。8.不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罪。9.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构成绑架罪。10.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47 四、名词解释题1.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是指以非法拘禁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2.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是指不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3.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4.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损毁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5.报复陷害罪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恶意陷害的行为。6.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以暴力手段干涉他人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举报权等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47 (2)犯罪对象不同。对于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对象,法律未作限制性的规定;而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诬告陷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的行为;报复陷害罪则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的行为。(4)犯罪主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为目的;报复陷害罪则是为了报复陷害他人。2.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侮辱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的客体是妇女的人身权利、人格尊严和社会秩序,后者的家庭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后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后者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当着被害人的面公然进行贬低其人格、毁坏其名誉的行为。(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男性,女性可以成为本罪的共犯,但不能单独成为本罪的实行犯;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犯罪故意的内容是满足变态性要求或者使妇女当场难堪,后者犯罪故意的内容是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六、案例分析题1.甲欠乙人民币5万元,数年没有归还。乙多次催收未果。某日,乙以谈生意为名,将甲骗至自己的家中,不准其离开,然后打电话叫甲妻拿钱取人。对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47 答:乙为了索取债务非法扣押他人,其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应当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理由是:乙在客观方面具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在主观上乙剥夺甲之人身自由是为了索取债务,不是为了勒索其财物。2.甲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后,将乙锁在家中,不准其出门,并强行与乙发生性关系。某日,乙乘甲不备,逃出甲家。甲发现乙逃跑后,迅即追上乙,强行要把乙带回家。乙不从,拼命反抗。甲老羞成怒,捅了乙一刀,致乙死亡。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答:本案中,甲收买被拐卖的妇女,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非法剥夺被收买的妇女的人身自由,构成非法拘禁罪;强行与被收买的妇女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故意非法剥夺被收买的妇女的生命,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我国刑罚的规定,对甲的上述行为,应当实行数罪并罚。3.甲,1982年5月6日出生,一目失明。2000年5月6日晚上12时30分,甲在一家饭馆用餐时,因饭菜中有杂质,遂与饭馆老板论理。饭馆老板不但不赔礼道歉,反而辱骂甲。甲十分气愤,顺手抓起饭馆的菜刀向饭馆老板砍去,砍中饭馆老板的颈动脉,致其当场死亡。甲随即到附近的公安派出所投案自首。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答:本案中,甲不计后果,造成他人死亡,应当说他对饭馆老板死亡的结果是有故意的,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他犯罪以后投案自首,根据我国刑罚的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一、单项选择题1.乙在一饭馆喝酒。乙自斟自饮,喝得酩酊大醉。甲见乙身边有一部手机(价值2100元),乃趁机取走,据为己有。甲的行为(B)。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构成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47 2.甲趁乙不备,公然夺取乙的财物。乙发现后,追上甲,欲夺回自己的财物。甲用匕首将乙刺成重伤,然后持赃物逃窜。甲的行为(D)。A.构成故意伤害罪B.构成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C.构成抢夺罪D.构成抢劫罪3.王某在与孙某饮酒时,发现孙某携有大量现金,遂将其灌醉,并将其装现金的皮包拿走。王某构成(B)。A.盗窃罪B.抢劫罪C.侵占罪D.诈骗罪4.抢劫致人死亡,是指(B)。。A.把人杀死后,临时起意,拿走被害人身边的财物的B.抢劫的方法行为引起被害人死亡的C.抢劫得手后杀人灭口的D.抢劫后行凶拒捕致人死亡的5.甲于1999年2月20日盗窃他人价值400元的财物,于2000年2月28日盗窃他人价值499元的财物,于2000年5月1日盗窃他人价值2000元的财物,并在盗窃的过程中造成他人财产损失1000元。在定罪时,甲的盗窃数额是(C)。A.2899元B.2000元C.2499元D.3499元6.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3万元归自己所有。甲的行为(D)。A.构成职务侵占罪B.构成保险诈骗罪C.构成侵占罪D.构成贪污罪7.甲夜入乙家,盗走现金200元,正欲离去,被乙发现。甲为逃走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D)。A.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47 C.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故意伤害罪D.构成抢劫罪8.甲趁乙不备,夺走乙内装3000元现金的手提包。因用力过猛,乙被带倒在地,摔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B)。A.抢劫罪B.抢夺罪C.过失致人重伤罪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9.甲、乙同乘一列火车。甲以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钱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事实上乙的手提包内没有财物,只有一把手枪。甲的行为(B)。A.构成盗窃枪支罪B.构成盗窃罪C.构成抢夺罪D.构成抢夺枪支罪10.甲购得警服一套。于是身穿警服,在公路上拦截过往的外地车辆收取罚款,共计2万余元。甲的行为(C)。A.构成招摇撞骗罪B.构成敲诈勒索罪C.构成诈骗罪D.构成抢劫罪二、多项选择题1.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包括(AD)。A.依法归国家、集体或者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B.无主物或者被所有人自动放弃所有权的财产C.遗忘物、埋藏物、漂流物D.非法占有的财产2.抢劫罪的犯罪方法包括(ABCD)。A.使被害人不能反抗的方法B.使被害人不敢反抗的方法C.使被害人不知反抗的方法D.使被害人丧失反抗能力的方法3.下列选项中复杂客体的犯罪有(ABCD)A.敲诈勒索罪B.抢劫罪C.刑讯逼供罪D.诬告陷害罪47 4.下列行为应当以抢劫罪论处的有(ACD)。A.携带凶器抢夺的B.抢回自己输掉的赌资的C.聚众打砸抢,并毁坏公私财物的D.以假毒品冒充真毒品贩卖获得财物后,事主发现上当,欲讨回购买毒品的款项,行为人为了赃款不被追回而以暴力相威胁的5.我国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ABC)A.侮辱罪B.诽谤罪C.侵占罪D.遗弃罪6.犯盗窃罪可以适用死刑的情形有(CD)。A.盗窃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B.盗窃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C.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D.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7.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包括(AC)。A.以货币形态表示的资金B.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C.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金D.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8.下列犯罪中,特殊主体的有(BD)。A.侵占罪B.职务侵占罪C.破坏生产经营罪D.挪用资金罪9.抢劫罪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是(ABCD)。A.行为手段不尽相同B.实施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不同C.犯罪对象不尽相同47 D.归属的类罪名不同10.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ACD)。A.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B.遗弃物C.遗忘物D.埋藏物三、填空题1.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转化为抢劫罪。四、名词解释题1.抢夺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侵占罪侵占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有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3.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们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毁的行为。4.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者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索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5.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6.抢劫罪47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7.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五、简答题1.抢劫罪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界限是什么?答:抢劫罪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是:(1)两罪的行为手段不尽相同。前者通过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方法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或者直接抢走财物;后者是在将人掳走限制其自由后,以杀害、重伤被害人威胁其家属、亲友,迫使其交出财物。(2)两罪实施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不同。前者是当场使用暴力、威胁等强制手段,当场取得财物,侵犯财产所有权和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均在同时、同地完成;后者则是先绑架人质,然后勒令限期交出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有一定间隔,发生的地点一般不同。(3)犯罪对象不尽相同。强制当场从被害人处劫走财物,只限于动产;后者一般通过书信或者第三者转达勒索财产的要求,被勒令交付财产者不是被绑架者,而是他的家属亲友等,财产可以是动产或不动产,也可以是财产性利益。(4)二者归属的类罪名不同。两罪均为复杂客体。前者的主要客体是财产所有权;后者的主要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因此,前者归入侵犯财产罪,后者归入侵犯人身权利罪。2.挪用资金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挪用资金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是:(1)客体与对象不同。前者的客体是资金管理制度和使用权,对象必须是单位的资金;后者的客体是公共财物使用权和特定款项的专款专用制度,对象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和救济款物。47 (2)用途不同。前者挪用资金限于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后者所挪用的款物只限于公用。(3)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不同。前者对过程犯罪结果的危害程度没有明确界定;后者限定为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才构成犯罪。(4)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分的人;后者的主体则为掌管、经手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直接责任人员。3.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答:(1)犯罪的主体不尽相同;抢劫罪的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年满14周岁,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敲诈勒索罪承担刑事责任年龄为年满16周岁,属于完全刑事责任年龄。(2)行为的内容不同;抢劫罪以当场实施暴力、暴力相威胁为其行为内容。敲诈勒索罪仅限于威胁,不当场实施暴力。而且威胁的内容,不只是暴力,还包括:毁坏被害人人格名誉、揭发隐私、栽赃陷害等非暴力的内容。(3)行为的方式不同;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实施的,一般是用言语或动作来表示。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着被害人的面,也可以是通过第三者来实现;可以用口头语言的方式来表示,也可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表示。(4)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不同;抢劫罪是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取得财物的时间,可以是当场,但更多的是在实施威胁、要挟以后的一定限期内取得。第二十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单项选择题1.妨害公务罪的主观方面是(A)。47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失D.故意或者过失2.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C)。A.构成伪证罪的共犯B.构成帮助伪造证据罪C.构成辩护人伪造证据罪D.构成妨害作证罪3.以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为构成妨害公务罪的要件的行为是(D)。A.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B.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C.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D.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行为4.下列犯罪中,犯罪主体只能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的是(D)。A.脱逃罪B.组织越狱罪C.暴动越狱罪D.破坏监管秩序罪5.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致其重伤的,构成(C)。A.破坏监管秩序罪B.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C.故意伤害罪D.妨害公务罪6.下列行为中,构成伪证罪的有(D):A.法院书记员因疏忽,漏记了案件重要事实B.辩护人伪造证据C.侦查人员引诱犯罪嫌疑人做虚假供述 D.鉴定人故意做虚假鉴定二、多项选择题1.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包括(ABC)。A.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7 B.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C.正在依法履行职责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D.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军人2.招摇撞骗罪中“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CD)。A.冒充军人B.冒充高干子弟C.乡长冒充县长D.教师冒充警察3.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伪证罪的主体的有(ACD)。A.刑事诉讼中的翻译人B.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C.刑事诉讼中的鉴定人D.刑事诉讼种的记录人4.寻衅滋事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ABCD)。A.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B.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C.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D.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三、填空题1.冒充__国家机关工作人员_招摇撞骗的,构成招摇撞骗罪。2.传播性病罪,是指行为人__明知__自己患有严重性病而__卖淫,嫖娼_的行为。3.在_刑事__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_与案件有重要关系_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_陷害他人_或者__隐匿罪证__的,构成伪证罪。4.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_聚众_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__司法工作人员_,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5.对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以暴力抗拒执行,杀害执行人员的,以__故意杀人罪_罪定罪处罚。四、名词解释题47 1.赌博罪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2.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故意无理挑起事端,滋事生非,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3.传授犯罪方法罪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语言、文字或行动,故意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五、简答题1.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答: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是:(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权利。(2)行为手段不同。前者仅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分或者职称进行诈骗;后者的手段无此限制。(3)犯罪主观目的有所不同。前者的目的是追求各种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非法利益;后者的目的仅限于非法占有公私财物。(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的不同。前者不以占有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后者以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为要件。六、案例分析题1.被告人:林某,男,39周岁,个体户。被告人:郑某,男,33周岁,干部。2003年4月上旬,被告人林某到四川省平昌县作生意,结识被告人郑某。林某提出购买海洛因去福建贩卖牟利,郑某表示同意。二被告人以每克60元的价格从王某(另案处理)处购得瓶装白色粉末(海洛因)150克47 ,已付现金2000元。二被告人将购得的白色粉末从四川贩运至厦门,经买主黄某(另案处理)鉴别为赝品,未卖成功。被告人林某即携带假海洛因返回四川。2003年5月1日在乘坐厦门至鹰潭的客车上被查获。 经江西省公安厅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白色粉末不含海洛因成分。随后,被告人郑某也被抓获归案。问:(1)郑某、林某构成何罪,为什么?(2)二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若构成,主犯是谁?(3)二人的犯罪是何种犯罪形态?答:(1)二人构成贩卖毒品罪。(2)属共同犯罪,其中主犯为林某。(3)二人主观上发生对对象的认识错误,构成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第二十七章贪污贿赂罪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规定,国家用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A)从重处罚。A.挪用公款罪B.挪用特定款物罪C.贪污罪D.挪用资金罪2.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B)论处。A.贪污罪B.受贿罪C.索贿D.侵占罪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是(D)。A.一般主体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公司、企业的主管人员D.国家工作人员47 4.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管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国有的财物的,以(A)论处。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非法所得D.职务侵犯罪5.某独资企业会计工某涂改账目,将公司巨额资金据为己有。王某的行为构成(C)A.贪污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挪用资金罪6.行贿罪与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A.贿赂的对象不同B.贿赂的范围不同C.贿赂的方式不同D.贿赂的主体不同7.贪污贿赂罪的主观方面(D)。A.是故意B.大多数是故意,少数是过失C.是直接故意D.直接故意且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8.在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中,(B)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A.受贿罪B.行贿罪C.私分罚没财物罪D.挪用公款罪二、多项选择题1.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贿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B)。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C.贿赂的内容不同D.罪过形式不同2.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CD)。A.犯罪主体不同B.索取财物的范围不同C.客观方面不同D.犯罪客体不同47 3.我国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中,下列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ABC)。A.行贿罪B.介绍贿赂罪C.对单位行贿罪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4.我国刑法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ABCD)。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5.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是(BC)。A.犯罪主观方面不同B.犯罪客体不同C.犯罪对象不同D.犯罪客观方面不同6.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BCD)。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目的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客观方面不同7.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ABCD)。A.国家机关B.国有公司C.国有企业、事业单位D.人民团体8.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在于(BCD)。A.犯罪客观方面不同B.犯罪客体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犯罪对象不同9.盗窃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BCD)。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客体不同C.犯罪对象不同D.犯罪客观方面不同10.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主要区别在于(CD)。47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对象不同三、填空题1.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在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2.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经司法机关责令说明来源而本人不能说明来源合法的行为。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4.根据刑法规定,对于犯受贿罪的,应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贪污罪的法定刑处罚。其中索贿的从重处罚。四、名词解释题1.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违反国家规定,以予国家工作人员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2.行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五、简答题1.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公款;后者是只能是国家救、抢险、防汛、优抚、持贫、移民、救济款物。47 (2)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的部分所有权;后者是国家对款定款物的财经管理制度和公共财物的使用权。(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后者是掌管、经手特定款物的直接责任人员。(4)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权的行为;后者客观上表现为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擅自将特定款物挪作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2.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界限。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的客体不同。前者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后者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2)犯罪主体不同。前者只能是自然人;后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只能国家工作人员;后者只能是公司、企业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3.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主要区别。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后者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2)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的部分所有权;后者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部分所有权。(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只能是公款和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款物;后者不仅包括国有、集体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也包括私营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4.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47 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后者是公司或其他单位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2)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后者侵犯提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只限于公共财产;后者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其中既公共财产,也包括私人财产。六、试述题1.试述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界限。答:二者的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后者是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后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3)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后者侵犯的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和公司、企业人员业务行为的廉洁性。2.试述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后者是一般主体。(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他人有求于己时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或者以不给财物就不给其办事为要挟,迫使他人交付财物。后者在客观上则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且以实施暴力伤害,揭发隐私,毁坏财产等手段威胁,要挟他人,迫使他人支付财物。47 (3)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主要是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同时也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后者侵犯的则是他人的财产权利。3.试述贪污罪与受贿罪的界限。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公共财物;后者是他人的财物,其中既有公共财物,也有私人财物。(2)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后者一般侵犯的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只有在索贿的情况下同时侵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3)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后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4)犯罪目的不同。前者主观上具有感兴趣中有公共财物的目的;后者主观上具有获取贿赂的目的。(5)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前者的主体除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后者的犯罪主体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4.试述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答:二者的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前者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后者除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2)犯罪目的不同。前者的犯罪目的是暂时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行为人具有归还的意图;后者则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47 (3)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后者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的行为。(4)犯罪主体不同。前者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占有、使用、收益权;后者侵犯公务行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5.试述贪污罪与盗窃罪、侵占罪的主要区别。答: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后两者是一般主体。(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后两者则是单纯以盗窃、侵占的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而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公共财物;后两者是公私财物。(4)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后两者只侵犯公私的所有权。第二十八章渎职罪一、单项选择题1.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D)。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故意过失D.过失2.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A),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A.严重不负责任B.不负责任C.徇私舞弊D.滥用职权47 3.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C)情节严重的行为。A.玩忽职守B.滥用用职权C.徇私舞弊D.行贿受贿4.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侵犯的客体是(B)。A.国家秘密B.国家的保密制度C.国家的保密法规D.国家安全5.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指(A)利用职权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行为。A.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国家工作人员6.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主体是(D)。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有查禁违法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B)。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司法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检察、审判工作人员二、多项选择题1.在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司法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是(ABC)。A.徇私舞弊罪B.枉法裁判罪C.私放在押人员罪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2.枉法裁判罪,是指法院的审判人员在(AB)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47 A.民事审判B.行政审判C.刑事审判D.仲裁3.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主要区别有(CD)。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C.主观方面不同D.客观方面不同4.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间谍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BD)。A.犯罪客体不同B.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5.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对象是在押的(ABC)。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罪犯D.劳教人员三、填空题1.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四、名词解释题1.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长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害损失的行为。2.徇私枉法罪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有罪的人而故意包疵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3.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