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50 KB
  • 2022-04-22 11:32:23 发布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思考与练习解答思路或提示.doc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思考与练习解答思路或提示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你如何评价这两种处世方式?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平易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平易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提示:在我国传统中,孔子常常被称为“圣人”,孟子常常被称为“亚圣”,二人都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大师。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可以用儒家本身的范畴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模式。在以修身为立足点(无论进还是退)这一点上,二者并无差异。但是,孔子对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显得更加执著。附:【译文】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得意;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二、孔子跟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一类的人物有什么不同?提示:这两类人物都强烈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但前者力图改变它,并且不屈不挠,后者则选择了避世,洁身自好。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我的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津,渡口。2.易,改变。辟,通“避”,躲避。3.丈人,古时候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荷,动词,担,背负。4.明日,指第二天。5.反,通“返”,返回。6.奚,疑问代词,代地方,可以理解为“何”“哪里”。二、当仁,不让于师一、拿孔子及其弟子间的师徒关系,来对比现在的师生关系,你觉得前者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东西? 提示:该题目可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可见智见仁,不必强求统一。 22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作为教师,跟现在的教师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完全相同。孔子作为教师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从政教伦理方面引导后学。而现在的教师,其社会功能除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外,还要向后学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当然,这些只是相对而言的。二、辨析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及:夫子之不可及也(比得上,赶得上)比及三年(等到)斯:所谓立之斯立(则,就)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这个)焉:忽焉在后(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割鸡焉用牛刀(怎么)如:如或知尔(假如,如果)如五六十(或)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背诵。(略)二、孔子很强调“信”,如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可他并不是片面地、无条件地推崇“信”。试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提示: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孔子张扬的“信”理解为一般的“言必信,行必果”。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公叔氏据蒲地反叛卫国,按照孔子的观念是无道的表现,所以尽管他为了脱身而答应蒲人不去卫国,结果还是到了卫国,并且把蒲地反叛的情形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而已。另外,可以参考教材第五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部分(如其中的第7则、第8则)以及“相关链接”。22 附:【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私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贤能,又有勇气力量,对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1.更,改变,改正。2.远,离开,避开。3.而,杨树达《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二版)认为不能当“如果”讲,孔子不说“人无信”而说“人而无信”,表明“人”字后面要有一个语句中的停顿,古书中这种句法颇多;这里可以理解为“却”。4.舍,放弃,舍弃。(“不舍昼夜”即昼夜不间断。)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对颜渊、子贡、樊迟、仲弓等人的回答各有侧重、各不相同,试作具体分析,然后综合起来谈谈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和认识。 提示:孔子回答颜渊问“仁”,说明“仁”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对“礼”的自觉,即是“礼”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实现。孔子回答仲弓问“仁”,以及回答子贡问可以终身实践的“一言”,主要是从否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回答子贡问“仁”,则主要是从肯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回答仲弓说“仁”就是“爱人”,其内涵跟他所说的“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致的。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点有两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己的自觉,一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参见教材相关链接部分。二、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种说法区别在哪里?提示:两者本质上相通,但前者是从否定的方面说(即是说不要做什么),后者是从肯定的方面说(即是说要做什么)。参见教材相关链接部分。22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背诵。(略)二、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提示:此题为开放式讨论,可结合各自了解的社会现象来陈述。 参考答题思路:孔子强调对富贵财利的追求必须合乎道义。在今天,这依然是一种极富现实意义的思想。这里有一个很近的例子。2002年年底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广州、北京等地相继爆发了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先后几十个省份报告有疫情,数以千计的人染病入院,有的甚至被疫病夺去了生命。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掀起了抗击“非典”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然而就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也有极少一部分人乘机大发不义之财。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的义利观,为牟取财利而罔顾道义,不择手段。假如他们像孔子说的那样“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像卫国大夫公叔文子那样“义然后取”……,就不会这样草菅人命了。 三、翻译下列语句,注意它们在句式上的特点。1.见到正义不去做(或义所宜为却不为),这是没有勇气。2.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或主张。3.他人的才德,是丘陵。4.孔子说:“(他)是隐士。”5.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句式上的特点:均为判断句) 六、有教无类一、背诵。(略)二、什么是“有教无类”?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提示:前一问可以参考教材相关链接部分以及教师用书的选文解读。后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想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三、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到的认识或启发。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默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22 师盖云《文王操》也。”(《史记·孔子世家》)提示:孟子谈君子有三乐,一乐主要是父母兄弟的天伦之乐,二乐主要是德行完满之乐,三乐主要是教育后进之乐。孟子把这三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出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体现在处世和自处的各个方面)、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出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孟子高扬这三个方面的价值,启发人们予以应有的重视,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学鼓琴”一段启发我们:不管学什么东西,都不能浅尝辄止。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最大的启示就是:他在学琴中不求会弹了,能完整弹奏一支曲子了,他追求的是对曲子的主旨和意境的理解把握。因为音乐的内容在每一首作品中都是音乐具体化了的世界观。孔子想知道的就是所弹奏音乐里蕴含的世界观,也总是通过对其世界观的体悟,才最终懂得其主旨是什么、境界有多高、作者是何人。这个故事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映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附:【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进步,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目光深邃,心系苍生,王者气度,胸怀天下,除了文王,还能有谁会写这首乐曲?”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正是《文王操》。”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讨论:孔子所说的“好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提示:第一问可参考教材相关链接部分。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不同。 第二问的答案要点,应落脚在孔子所说的“好学”关键是努力完善道德品质这一点上。也正因为如此,其启发意义主要就是:在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二、培养德行和“好学”何者为先?根据第三、四、六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2  提示:按照孔子的观点,“好学”的基本点是努力培养好的德行,所以培养德行和“好学”两者谈不上谁先谁后。然而现在所谓“好学”,内涵已完全不同。惟其如此,它跟培养德行之间就有了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不过应该意识到,现今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须得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德行具有根本的意义。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一、王好战,请以战喻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并结合课文讨论一下比喻的功能。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说苑·善说》) 提示:用具有某些类似特点的事物来说明想要说的别一事物,就叫比喻,也就是打比方。比喻常常是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来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深奥的道理。“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可以说是古人对比喻功能的一种认识。附:【译文】有人对梁王说:“惠子说话的时候喜欢打比方,大王让他说话不用比方,他就不能说话了。”梁王说;“好。”第二天梁王见到惠子,对惠子说:“我希望先生你说话的时候直接说,不要用比喻。”惠子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不知道‘弹’是什么东西的人在这里,他问你:‘弹的形状象什么?’如果回答说:‘弹的形状就象弹’,那他明白吗?”梁王说:“不明白。”惠子接着说:“在这时就应该改变说法回答他:‘弹的形状象把弓,却用竹子做它的弦’,那么他会明白吗?”梁王说:“可以明白了。”惠子说:“说话的人本来就是用人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来说明人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从而使人们真正弄懂它。现在您却叫我不打比方,这就行不通了。”梁王说:“你讲得好。”22 二、孟子所宣扬的“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他眼里,实行“王道”很容易,而效果很美好,可为什么他的这一主张不被当时的国君们接纳?提示:由本节第1则选文,可以看出孟子王道思想的一些核心内容。开始是要采取措施,保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使之“养生丧死无憾”。接下来是要采取措施,使百姓发展蚕桑生产(前提是给成年男子以五亩宅地),发展家庭养殖,发展农业(前提是给成年男子以百亩之田)。再接着就是发展学校教育,促使百姓完善德行。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孟子处于战国时代,诸侯国互相攻伐兼并,意图争霸争利,统治者每每认为他的王道学说不切实用。正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所说:“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这段话道破了孟子王道学说不被当时诸侯接纳的基本原因。附:【译文】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到达梁国,梁惠王没有接受(孟轲的)言论道义,便故意绕远回避而拖延所要承诺的事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三、辨析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于:子路宿于石门(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在”)当仁,不让于师(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对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介词,对于)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对,对于)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引进动作趋向的对象,相当于“到”“至”)以: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介词,用)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介词,表示对事物的处置,相当于“把”;“必以告新令尹”可以理解为“必以之告新令尹”)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介词,表示方式、依凭,相当于“依”“按”)二、王何必曰利22 一、《墨子·公输》叙述了墨子阻止楚国入侵宋国的故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叙述了烛之武说服秦国的军队放弃攻打郑国的故事。联系这两个事例,谈谈你由本课第2则选文引发的思考。提示: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说服秦缪公撤兵,谈的都是亡郑于秦国不利。墨子说服楚国放弃攻打宋国的行动,根据是攻宋“必伤义而不得”,即在义和利两方面都有害而无益(当然墨子谈的较多的还是利的问题,他最终使楚王和公输盘放弃了攻宋的打算,也主要是靠利害方面的算计)。在本节第2则选文中,孟子希望宋立足于仁义这一端去制止战争。孟子不仅关注眼前的游说能否成功,而且关注游说是否有高尚的价值依据,是否能够弘扬高尚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才是孟子眼中的更高利益。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罢,停止。2.指,意旨,意向。3.去,抛弃,舍弃。4.徒,指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三、民为贵一、搜集有关资料,讨论:孟子“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的思想意义和实际境遇。 提示:开放式讨论。在我国古代,孟子这种“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很有震撼性;从书中类似的内容曾惨遭删削,也可以看出它的独特意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朱元璋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态度。可参阅下文: 朱元璋认为:“若非天生人君以育之,又何言斯民之有哉?”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是丝毫不能侵犯的。他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为的是收所谓“礼教明于朝庭,而后风化达于四海”之效,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所以,尽管朱元璋尊崇儒学,优渥孔氏,但对儒学中不利于达到此一根本目的的思想内容仍十分反感,严加摈斥。譬如,全祖望在《鲒琦亭集》中说,朱元璋“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明日,司天监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复之”。后来,虽以“文星暗”而复孟子配享如故,《孟子》一书仍被列入《四书》,作为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之一,但他由孟子“对君不逊”而引发的雷霆之怒始终未曾平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特命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阉割《孟子》,将该书《尽心篇》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梁惠王篇》中“国人皆曰贤”和“国人皆曰可杀”、《离娄篇》中“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万章篇》中“天与贤则贤”诸章,以及诸如散见于各篇中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不合“名教”的言论尽行删除,编选成一部只剩下170余条的《孟子节文》。22 透过这部足堪被专制君主们视为“洁本”的《孟子节文》,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不许说人民有尊贵的地位和权利、不许说人民对于暴君污吏报复的话、不许说人民有革命和反抗暴君的权利、不许说反对征兵征实同时并举、不许反对捐税和内战、不许抨击黑暗的官僚政治、不许强调君主要担负净化社会风习责任,甚至连统治者应力行仁政以救庶民的话都不许说!朱元璋唯知强化绝对专制统治而丝毫不顾及其他的心态,于此可见一斑。主持对《孟子》实施阉割的刘三吾,对之当然心领神会,故其亦如其主子,对孟子大加斥责,并在《孟子节文题辞》中说:凡被删除掉的孟子言论,或许“在当时列国诸侯可也。若夫天下一君、四海一国,人人同一尊君亲上之心……于所不当言、不当施者,概以言焉、概以施焉,则学非所学而用非所用矣”,所以,删节《孟子》实在是“扶持名教”的伟业。这样一部将孟子思想精义阉割殆尽的《孟子节文》,甚获朱元璋之心,被诏令“颁之中外校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并规定凡删去“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壹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由此我们当可更深刻地了解朱元璋实施儒学教育的根本目的。(陈寒鸣《再论洪武儒学教育》,《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尔,如此,这样。 2.贼,残害,伤害。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一、背诵下面一段文字,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原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附:【译文】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二、结合上一节和本节的有关材料,说说在孟子理想中的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最根本的一点应该是君上与民“同乐”。具体说来,君上“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要做到这一点,“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是一个根本点),而百姓则“亦乐其乐”“亦忧其忧”。在这两者之间,君上“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是更为根本的。君上做到这一点,就能够赢得民心,成就王业。而即便是天子,如果失去了民心就会失去其民,失去其民就会失去天下,如夏桀、殷纣一般。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直,只,仅仅。2.举,皆,都。3.偕,一同,一起。22 4.非,责怪,非难。5.省(xǐng),视察。不给(jǐ),不足。五、人和一、背诵。(略)二、孟子喜欢用“推己及人”来劝导统治者……你怎样看待孟子的这种劝说方式?提示:孟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其实是发展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学思想。齐宣王跟他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货,财物)。”他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于成就王业一事又有何困难呢)?”齐宣王跟他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他说:“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这两个“与百姓同之”,意思不是说百姓好什么王自己就好什么,或者王自己好什么就让百姓好什么,而是说在王自己的“好”的基础上体会到百姓的“好”,并且成全百姓的“好”。此外,齐宣王说自己好乐,他就引导宣王“与百姓同乐”(《孟子·梁惠王下》),等等。这些都是启发统治者要推己及人,要由自我的关切而了解百姓的关切,并且成全百姓的关切,古人所谓:“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孔子说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意思就是说,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实践仁的方法。孟子推己及人的劝导方式也是“近取譬”,能够给人合情合理的感觉,易于打动人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背诵。(略)二、讨论:什么是大丈夫?提示:参考教材的相关链接部分。简单的说,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执著于践履仁义道德,在事业成功、能够实现自己志愿的时候“推其所得于人”,在事业不成功、不能够实现自己志愿的时候“守其所得于己”,绝不为贫贱、富贵或权势的压力改变自己的志节操守,而充满浩然正气。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病,疲累,倦困。2.丈夫,指男子、成年男子。3.移,改变。4.苦,使痛苦,使难受。曾,同“增”。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一、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提示:人原本拥有的仁的发端就好比种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长并且结出成熟的子实(这就是仁),那就像没有长成的五谷一样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关键是要扩大充实那仁的发端。22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你从每段文字中得到的认识或启发。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韩诗外传》佚文,根据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提示:1.记得父母的年纪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显示了对父母的拳拳深情。一“喜”一“惧”,全是挚情。2.“不远游”是深情,“游必有方”也是深情。3.母亲打得不痛,竟伤心以至于泣下,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是至孝使然。附:【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伯俞犯了过错,他母亲鞭打他,他哭了。母亲问:“以前鞭打你不曾见你哭过,今天却哭了,什么原因呢?”伯瑜回答说:“以前我犯错挨杖打时总是感到很痛,现在母亲年老了,没有力气,不能把我打痛了,所以我哭了”。第三单元《荀子》选读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一、荀子所说的“天”的内涵是什么?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提示: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顺应和利用“天”的规律而生存发展。二、当代学者李泽厚曾就“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而畏之,非也”说:“现代学人都大讲无神论,其实乃实用理性的范例,与唯物唯心无关。”试结合文中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提示:荀子对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认识,展现了清醒冷静的理性批判态度。这种理性不在对自然作实证的科学探究,而是站在对自然采取常识的经验立场上,反对一切超经验的迷信和虚妄。荀子执著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22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县,“悬”,这里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2.本事,指农事;本古代可指农业生产,贾谊《论积贮疏》说:“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3.白,显著。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一、背诵你认为精彩但段落。(略)二、回答下列问题。1.本节文选涉及到哪些相反或相对的概念?试加以概括。提示:美-恶(丑)、善-不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自见-(不自见)、自是-(不自是)、自伐-(不自伐)、自矜-(不自矜)、大-小、柔弱-坚强等等。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2.本节文选谈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提示: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三、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提示:《老子》辩证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贱”的一方。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从“老子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到“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在忍让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也属于中国的智慧。它仍然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一、无端崖之辞一、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提示:为了便于讨论,可以就《庄子》和《孟子》两书的寓言来作对比。《孟子》的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背离现实生活。《庄子》的寓言倾向于对现实经验做超现实的夸张。22 参阅教材《孟子》选读第一课《王好战,请以战喻》和本课的“相关链接”部分。二、阅读下面的短文,体会庄子和惠子的关系以及“运斤成风”这则寓言的奇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固然)不知子矣;子固(本来)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确实是)矣!”庄子曰:“请循(追溯)其本(指开头的话题)。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一种不知礼节的坐姿)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生儿育女)、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指迷茫恍惚)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仰面倒下的样子)寝于巨室(指天地),而我噭噭然(jiao哭号之声)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提示:从《庄子》一书看来,庄子和惠子对很多事物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喜欢互相批评,喜欢在一起争辩。可是如前人所云,“庄子、惠子意见虽不同,然惠子犹是解人也”。两人相争,正是棋逢对手,庄子的哲思常常由之激发。在本节选文中,庄子睹物思人,为失去了这样的对手产生无尽的悲凉情怀,所以拿匠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奇哉妙哉,常人断难想象得出。附:【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22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二、鹏之徙于南冥一、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1.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小大之辩”? 提示:主要事例有①蝉、小鸠──大鹏;②斥──大鹏;③朝菌、蟪蛄──冥灵、大椿;④众人──彭祖2.文章在提出“逍遥游”之前为什么先强调“小大之辩”?提示:就精神境界、气象和格局而言,明乎小大之辩才能明白抉择的目标和追求的方向。庄子认为逍遥游是人生至大至高的境界、气象和格局,在推出这一境界、气象和格局之前,他先推出了一系列较小的境界、气象和格局,比如“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等。由于先已明确了小大之辩的意旨,文章后半就不必再费力去剖析人生境界、气象和格局的“小大之辩”,而直接把它们放在“小大之辩”的框架中渐次展开,即先用蝉、小鸠等类比“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之后层层提升和推进,使层次异常明晰。又由于文章前半以大鹏小雀等确立的“小大之辩”,跟文章后半人生境界、气象和格局方面的“小大之辩”,有某种类比衬映关系,所以其气势更加飞扬,文思更加生动,颇有引人入胜之妙。3.什么是“逍遥游”?提示:逍遥游意味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意味着不为自己的成见知识欲念情感等束缚,不为世俗功名拘囿。二、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或用法。1.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动词,往,去)2.是鲁孔丘之徒与(助词,的)3.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前一个为助词,意思是“的”;后一个是代词,相当于“他”)4.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此)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东海之大乐一、你怎样理解本文所选的两段文字的主旨?22 提示:本节第1则选文,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启发人们超脱对自我的偏执;第2则选文,主旨是批评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口舌之利、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物,说他们就好比是井底之蛙,说他们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视天之广、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二、翻译下列语句,注意它们在句式上的特点。1.平时就说:“(人们)不了解我呀!”2.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受拘束而不说出自己的想法(“毋吾以”可以理解为不要因为我停止;“以”通“已”)。3.像这样却不能成就王业的人,还不曾有过!4.听到的道理多了,认为没有谁像自己一样(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5.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6.真的哀痛过度了吗?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句式上的特点:均为宾语前置句)四、尊生一、这两则文选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尊生”主旨的?你认为其中包含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提示:本节第1则选文,主旨是说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价值,所以不能让任何东西损害和拖累生命,要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第2则选文,主旨是说既不能使自己的生命沦落为某种工具,又不能拿别人的生命来充当自己的工具;这种思想大大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大关怀,是庄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可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二、《庄子》如此重视保全生命,是否会妨碍对精神修养的重视和追求?提示:这涉及到如何理解“精神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庄子》保全生命的手段极大地仰赖精神修养,它认为养形不足以存生。三、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到的认识和启发。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柳宗元《蝜蝂传》)提示:《蝂传》批评了那些贪图财利官位而罔顾生命安危的人,启发人们珍视自己的生命。这与《庄子》主张“不以养伤身”“不以利累形”颇为一致。附:【译文】22   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困难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导致跌倒(最后)摔死在地上。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来庞大,他们是有名的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累,拖累,使受害。2.轻,轻易。3.厌,饱,满足。五、恶乎往而不可一、讨论:刘熙载用“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一句话,来概括《庄子》一书的旨意,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价的?提示:刘熙载的评价,主要意思是说《庄子》一书常常能够从世人看不出价值的地方发现价值,常常能够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出一条实现突围的路径。可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二、文中将哀骀它及生病后的子舆的外貌描写得极为丑陋古怪,你如何理解《庄子》的这种夸张手法? 提示:一方面,庄子这样写哀骀它和子舆,实际上是把他们置于常人承受不了的绝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来凸显一种超越这种绝境的巨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庄子及其后学有自觉追求奇怪的审美倾向,因为他们“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篇》),即认为天下深沉污浊,不能拿庄重的语言跟他们交谈。闻一多认为,从艺术上说,《庄子》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荒怪丑恶的趣味”(可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一、兼爱一、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墨子主张“兼相爱”,二者有什么不同?提示:两种主张都有人要关爱他人的意思。但是孔子和儒家所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比如对父亲的爱跟对其他人的爱不同),因此《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22 这意味着在爱他人中,以亲近自己的亲人最为重要。墨子主张的爱,则是普遍的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的爱。所以孟子批评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孟子·滕文公下》)二、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不相爱”,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必将导致国家败亡(见教材“王何必曰利”一节)。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提示: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会使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意味着超越只知道自爱自利的偏狭,做到爱人利人。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偏狭中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追求。孟子的仁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所以,在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二家的主张显然是相通的。二、非攻一、墨子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在《墨子·公输》里叙述的劝阻楚国攻打宋国这一事件中,墨子先后采取了哪些策略?从中你产生了哪些思考?提示:墨子反对不义战争,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战争对人的损害最惨重,罪过最大。墨子劝说公输盘,主要是晓之以理。他先假说北方有人侮辱自己,自己希望借助公输盘杀掉他,并表示会献上十金。公输盘说“吾义固不杀人”。墨子紧紧抓住这一点,说攻打宋国所杀的人更多,义不杀一人却杀更多的人,算不上懂得类推事理。墨子这种推理的依据和方式,跟《非攻》篇批评天下君子知道杀一人、十人、百人不义,却不知道攻打别人的国家是最大的不义,是完全一致的。墨子又说攻打宋国是不智不仁之举,公输盘明白这些道理却不去谏争则是不忠。如此说理,公输盘不能不服,但他并未断绝攻打宋国的念头。墨子接着劝说楚王,并且进一步跟公输盘做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虽然提到攻宋必“伤义”,但主要还是晓之以利害,使楚王和公输盘意识到必定攻不下宋国,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念头。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一事,显示出当时诸侯各国最重要的考量其实不在仁义,而在实际的利害。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和同学讨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宋)襄公……十三年夏,宋伐郑。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觽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砨,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史记·宋微子世家》)(楚)22 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于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我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我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公羊传·宣公十有五年》) 提示:可以见仁见智。 从我国古代兵家的立场上看,战争是最需要关注现实利害的,如《孙子兵法·火攻篇》所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在战争中,思维和决断的现实性和实用性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为重要,不容许搞空中楼阁的思辨遐想和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洞议论。宋襄公面对大敌,考虑的首先是做君子的道义,所以屡屡贻误战机,导致一战即大败。这完全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也提醒人们思考:在战争中应该有什么样的道义关怀?应该如何去落实这一方面的关怀? 宋华元碰上了楚司马子反,并且告诉他宋国已经陷入易子而食、析骸而炊的困境,触发了司马子反的道义关怀,最终使楚国退兵,宋国解脱了被围的困境。假如华元碰上的不是司马子反,假如司马子反不产生道义方面的关怀(不以“不欺人之臣”为可贵),并且不践履这种关怀,而楚兵不退,那么华元对国家人民就犯下了重罪;假如司马子反碰上的不是华元,结果如何也未可知。因为道义方面的关怀而解除两国之困,也不失为一则佳话。附:【译文】(宋)襄公……十三年夏天,宋国讨伐郑国。子鱼说:“灾祸就在这里了。”秋天,楚国为援救郑国而讨伐宋国。襄公要出战。子鱼进谏说:“天抛弃商很久了,不可以战。”冬天,十一月,襄公在泓水与楚成王作战。楚军渡河未完时,目夷就劝说:“彼众我寡,要趁他们渡河时攻打他们。”襄公不听目夷的意见。等到楚军渡完河还未排列成阵势时,目夷又建议:“可以攻打了。”襄公却说:“等他们排好阵势再打。”楚军阵势排好,宋军才出战。结果宋军大败,襄公大腿受伤。宋国人都怨恨襄公。襄公辩解说:“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不能攻打未列好阵势的军队。”子鱼说:“打仗胜了就是功劳,说些空洞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呢!真的按襄公说的做,就当奴隶服侍别有算了,何必还打仗呢?”22 楚庄王围困宋国都城,军中只有七天的粮食了。这些粮食吃完了还不能取胜,就准备离开宋国回国了。庄王于是派遣司马子反登上土山去窥探宋国都城,宋国华元也登上土山出城会见他。司马子反说:“您的国家情况如何?”华元说:“疲惫了。”马马子反说:“怎么样的疲惫呢?”华元说:“交换孩子来杀了吃,劈开死人的骨头来烧火做饭。”司马子反说:“唉呀!太疲惫了!不过,我听说过:被围困的人,将木头衔在马嘴里再喂它饲料,用肥壮的马应付宾客。您却透露了真情,这是为什么?”华元说:“我听说过:君子看见人家的苦难就怜悯,小人看见人家的苦难就庆幸。我见您是位君子,所以向您报告实情。”司马子反说:“好,努力干吧!我们的军队也只有七天的粮食了,这些粮食吃完了还不能取胜,就准备离开这里回国了。”说完作了一揖,就离开了华元,回去报告庄王。庄王说:“怎么样?”司马子反说:“他们疲惫了。”庄王说:”怎么样的疲惫呢?”司马子反说:“交换孩子来杀了吃,劈开死人的骨头来烧火做饭。”庄王说:“唉呀!太疲惫了!不过,我现在要拿下这座城邑,然后就回去。”司马子反说:“不行。下臣已经告诉他,军中只有七天的粮食了。”庄王生气地说:“我派你前去观察他们的情况,你为什么告诉他?”司马子反说:“以小小的宋国,还有不欺骗人的臣子,楚国就可以没有吗?所以告诉了他。”庄王说:“好,盖起营房住下。不过,我还是要拿下这座城邑,然后回去。”司马子反说:“那么君王请住在这儿,下臣请求回去了。”庄王说:“你离开我回国,我和谁住在这里呢?我也跟着你回去好了。”就带领军队离开了宋国……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园圃,种植果木菜蔬的田地。得,捕获,抓住。2.兹,通“滋”,更加、愈益。3.情,确实、的确。遗,遗留,留给。 三、尚贤一、理出这篇文章的思路。提示:文章一开始就摆出核心观点:王公大人治理国家,是否能够通过崇尚、举用德才兼备的士来治理政事,是国家能否治理得好的关键。并指出,那些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们之所以达不到目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抓住尚贤事能这个根本。所以在高位治理国家的人,他的最紧要的事情必定在于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接着,文章向深一层推进。既然德才兼备的士是国家治乱的根本,既然在高位治理国家者的要务是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那么进一步的问题自然就是: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的方法将是怎么样的呢?墨子先举了一个例子,并分析说德才兼备之士,在才德方面超出一般善于射箭驾车的士,对国家来说更为重要,是国家的宝物、社稷的帮手。因此,要想使国家拥有众多的德才兼备之士,也一定要使他们富贵、敬重他们、称赞他们。再进一步用古代圣王治理国家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明治理国家要抓住尚贤事能这个根本,这是大的原则。确立了原则之后,就应该说明如何去贯彻原则。所以墨子还是举古代圣王作例子,来具体说明如何落实,并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反对任人惟亲制度的立场;用古代圣王举用德才兼备之士的具体事例,来证明尚贤事能的重要性和尚贤事能的好处。文章最后归结到“不可不举用德才兼备之士”这个观点22 :不管是称心如意之时还是不称心不如意之时,都不可以不举用德才兼备的士;倘若想要遵循尧舜禹汤等前代圣王的学说或行为,必不可以不崇尚德才兼备的士。崇尚有才有德的士,是国家政治的根本。二、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并建议“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试结合当时具体历史背景,谈谈他的这一政治主张的现实合理性。 提示:可参阅以下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农业手工业的生产与管理日趋复杂,各诸侯国之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十分频繁。在各个领域的激烈竞争中,智能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由于文教下移,“士”的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各类人才得以表现出其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优点和长处。各国统治者普遍注意网罗人才,许多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都纷纷谈论“进贤”“举贤”一类问题。墨家的“尚贤”说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关于墨子尚贤的意义,目前多数研究者均予以肯定。例如侯外庐等人认为:“所谓‘尚贤’,即尚国民阶级的资格,并坚持着国民阶级的立场以反对氏族贵族。”侯氏所谓“国民阶级”,指的是自由民、奴隶、手工业者以及公社农民和百工商贾等等。他说:“墨子的尚贤论富有科学精神,富有破坏氏族遗制的威力。”但是也有不同意见。例如刘泽华说:“墨子的尚贤主张有其进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人民的要求。但是墨子的尚贤是由‘上’来尚贤,而不是由人民来选贤。因此它在本质上不会是劳动人民的思想。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尚贤主张在很多情况下还会束缚人民的行动。因为把社会问题归结为几个人的问题,把社会问题的希望全寄托在几个贤人身上,这就会转移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斗争,这显然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想。” (谭家健《墨子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一、郑人有且买履者一、韩非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提示:总的说来,韩非清醒而实际,立足于现实寻求达到功利目的的有效手段是他最关注的。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儒、墨、道、法各派基本上都承认这一点。韩非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的社会,不如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学派的迂阔或者理想色彩浓厚不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理论更能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毋宁说,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二、注意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1.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其前进。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之退缩。(参阅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2.后,动词,放在后。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在先。(参阅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22  3.活,使……活,救活。4.少,看不起,轻视。轻,轻视,看不起。 5.鼓,指击鼓令兵士前进。 6.智,意动用法,以……为智。疑,动词,怀疑。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一、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到的认识或启发。世之听者,多有所尤(通“囿”,指局限、蒙蔽)。多有所尤,则听必悖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国文网hI(V?5S0t0b;^X*sQ必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人有亡鈇(斧头)者,意在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提示:人的认识常常受到蒙蔽,其关键在于人有所喜爱、有所憎恶。鲁国那个人的儿子本来很丑,可他却说比公认美极了的商咄漂亮。因此,人对自己的喜爱和憎恶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警惕。偏心常会蒙蔽自己的认识。所以一般人若有怀疑,往往是指向别人,很少指向自己。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那丢了斧子的人没有从自己这一方面找原因,而怀疑邻居的儿子。在人遭受的种种蒙蔽中,由自身原因导致的蒙蔽最难于清醒地认识,也最难根除。人应该努力祛除这种自我蒙蔽。附:【译文】世上听话的人,多有偏见。心里有偏见,那么听人家的话就必定要走样,产生偏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对人有所喜爱,或对人有所憎恶。向东看的人看不见西边的墙,向南看的人看不见北方,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了。从前有一个丢失斧子的人,非常注意观察邻居的儿子的举动。看到他走路,像偷斧子的样子;看他的脸色,像偷斧子的样子;听到他讲话,也像偷斧子的样子。总之,他的动作态度,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样子。后来掘开山谷里的水,找到了斧子。第二天,再看邻居的儿子,他的动作态度都不像偷斧子的样子了。邻居的儿子并没有改变,而是自己的怀疑心理改变了。这个改变不是别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看法有错误。鲁国有个最丑的人,他的父亲出门后,见到了商咄。回家之后就告诉他的邻人说:“商咄不如我儿子(好看)啊!”其实呀,他儿子是最丑的,商咄是最美的。而他却认为最美的反而不如最丑的,这种错误,就是由于偏爱。 二、有条件的班级组织一场辩论赛,参考辩题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弘扬传统文化”。也可结合本课程的学习,以“珍惜传统文化”为主题展开一次讨论。提示:进行辩论赛的班级,可以参考王沪宁、俞吾金主编的《狮城舌战: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纪实与评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2 1.走,逃跑,逃往。2.身,自己。3.树,栽植。4.工,擅长,善于。20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