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00 KB
  • 2022-04-22 11:40:09 发布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及答案.doc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它表明了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这样,既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又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2.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它是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来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不表明社会的经济性质和特征。4.市场机制所谓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5.渐进式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7.所有权能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8.占有权能占有权系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占有权作为所有权的一项权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所有权是重合的。因为所有权只有从占有开始,才能从客观权利变为主观权利,而且只有当占有权回复到所有者手中,所有权才最终恢复其圆满状态。9.使用权能使用权能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用权是直接在所有物之上行使的权利。因而使用权的存在首先以占有物为前提。当物与所有者分离后,所有者的使用权亦与所有权发生分离。10.收益权能收益权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人们拥有财产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一定手段获取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某种经济利益,即所有收益权是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1.处分权能处分权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们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对财产的消费属于事实上的处分,对财产的转让属于法律上的处分。处分权在所有权权能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决定所有者可否将自己的意志体现在其所拥有的财产中的重要一环。在各个法律主体之间发生法律上的处分行为中,一个没有处分权的主体是无权与他人缔结转让财产合同的。12.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指商议和履行经济合约所需要的费用,它包括当事人双方相互寻找所需信息的费用及商议、谈判、签订合约以及监督、强制合约履行的费用。13.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14.产权制度 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组合而成的并且能够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它能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15.法人企业制度法人企业的典型形态是公司制,它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制根据权力机构、监督机构、经营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权责分明的原则,依据法律制定公司章程,形成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权责明确、各司其职、有效行使决策、监督和执行权,因而公司制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16.股份公司是有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产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在股票市场上自由转让的公司。17.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也就是说,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出来,生产者无法排斥那些在消费时不为这些产品付费的人。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公共产品;另一类是准公共产品。18.基础产业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包括电力)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包括重要矿产资源、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工业。19.企业治理结构意为公司权利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利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20.代理问题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就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即所有者委托经营者为实现所有者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因此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从而出现所谓的代理问题。21.企业所有权企业所有权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客体,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合称为企业所有权,首先表现为剩余索取权。22.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是指国有企业经营者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大部分控制权,并且这种控制权是的获得往往是通过与职工的“合谋”完成的。与内部人控制相伴随的是对企业失去控制的“弱政府”,即政府成了各种利益集团寻租的“猎物”。内部人控制的后果是企业内部人以牺牲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己的利益。23.企业共同治理贯彻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相互制约。具体地说,就是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等。24.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它一方面反映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和与此联系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即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取报酬25.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取得收入的多少,既取决于其单个产品生产上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也取决于该部门生产总量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资源配置过程与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要参与收入的分配,都必须以提供生产过程所需要的要素为前提,因此,通常情况下企业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收入要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26.宏观收入分配过程宏观层次的收入调节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通过税收等形式把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家手里;另一方面,通过国家预算支出保障非生产领域发展的需要,利用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27.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28.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29.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30.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表现。31.绿色GDP由于GDP只是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计量,并没有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计算在内,因此,1993年联合国有关统计机构提出了生态国内生产总值“EDP”的概念,即绿色GDP,也就是在GDP的基础上减掉创造GDP所消耗的资源价值,然后再减掉创造GDP所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3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一般表现为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3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其理论内涵主要有三原则:一是持续性原则;二是公平性原则;三是共同性原则。34.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35.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36.“后起者优势”就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高度发达,这样,它就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从而为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契机。37.经济全球化从广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代表着经济活动从国内向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以及随之而出现的种种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融合的过程,是各国经济活动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的过程。38.外向型工业化战略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39.“看不见的手”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主要信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40.“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者指市场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经济目标。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外部性、垄断、市场信息不完全、分配不平等、体制不完善等。41.经济政策手段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经济政策手段很多,通常最高层次的政策手段可划分为经济手段(其中包括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经济法制手段和制度约束四大类。42.财政政策手段财政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供求关系,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这些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或称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补贴政策。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43.货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44.行政管制手段 行政管制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等。行政管制具有强制性、纵向隶属性、强调经济利益一致性等特点,但它忽视微观主体的利益从而影响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把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45.经济法制手段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法律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的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简答题1.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是指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应理论。直面现实式的研究并非是不要理论,而是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现有的理论。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回答所隐含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理论本身,直至根据现实修正理论。理论联系实践应该是时代要求的经济学创新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教条化,都会导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走入死胡同。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先进的分析方法。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首先是学术思想来源的开放性,其次是学术队伍的开放性,再次是学术观点的开放性。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定性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首先,重视实证分析方法,其次重视计量分析方法,最后更加重视经济观点的证明。2.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的同时,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这些基本经济特征如下:(1)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贯穿于他们全部的理论之中。只有在摆脱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主人,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的人。而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又不能离开集体,只有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造成的。因而,消灭私有制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生产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强调生产力的首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他们认为,只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为建立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新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商品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商品交换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商品交换是私人生产者之间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因此,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整个社会生产由计划进行调节。(5)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马克思曾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以上几方面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简要的概括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社会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对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以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它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的,保留着旧式分工,劳动者之间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对我国国情的基本判断和科学总结,完全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要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要明确我国社会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抵制各种否定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又要正视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左”的实质是超越阶段,右的实质是否定我国的社会性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这首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此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4.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量的规定,也有质的规定。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从质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本质上它是与生产高度社会化相适应的一种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他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5.请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无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自主经济、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和开放经济。这些都构成了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如下:(1)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资源配置过程从经济决策开始的。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是由各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进行的,因而是分散的。(2)契约自由和消费者主权,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规模、生产结构由市场需求决定。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平等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契约自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表现为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择业自由和交易自由。消费选择自由体现了消费者主权,即消费优先权。市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满足市场需求展开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品市场需求要素市场需求。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都是由市场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决定的。市场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的规模和结构。(3) 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调控经济运行过程。资源配置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或者说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即配置到稀缺程度最大的产品的生产上,从而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因此,发现和确定产品稀缺程度,也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的变动就是显示产品稀缺程度的信号。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又反过来调节供求,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资源配置。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对经济主体既是内在动力,又是外在压力。它迫使经济主体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竞争的这种优胜劣汰功能保证了资源始终掌握在最能有效利用它的经济主体手中。价格的信号作用和竞争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中无所不在,其贯穿于经济运行的始终,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它表现为一套自我运行、自行调整的有机系统,即价格和竞争机制。为使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地调控资源配置过程,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秩序、规则和相应的市场监督和管理机构。从这个角度讲,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经济,而且是法制经济。(4)按生产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进行分配。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它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或稀缺程度以及其在运用过程中的市场效率的差异决定了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到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其具体表现为劳动工资收入、资本利息收入、土地(房产)租金收入和企业利润(狭义的)收入。按要素贡献进行收入分配,也就是按它们的市场成果进行分配。这样,可以刺激经济主体有效地利用资源,保证资源的配置效率。按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进行分配是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为实现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还要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再分配。初次分配遵循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原则,再分配遵循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原则。6.什么是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是两种不同的有关改革与发展道路的理论观点。华盛顿共识最初是由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提出来的。针对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债务危机频频爆发的困难格局,威廉姆森系统地提出了指导这些国家通过经济改革走出困境的各项政策主张。这些政策包括以下10个方面: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形势。2、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3、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4、事实利率市场化。5、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6、实施贸易自由化,用关税取代数量限制,开放市场。7、开放外国直接投资。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9、放松政府管制,取消除证明为攸关安全、环境和消费者保护以外的一切阻碍和限制竞争的制度。10、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全面开放,它显然秉承了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的主流经济学一脉相承,因此后来人们又把这些所谓的共识称为“新自由主义政策宣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日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作为直接挑战“华盛顿共识”并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上的“北京共识”愈益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广泛关注。“北京共识”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原理:1、创新的价值。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2、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3、自主发展理论。7.请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根据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华盛顿共识”所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一个更容易完成体制过渡的方案是激进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实行民主化,所谓民主化就是多党制;二是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三是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我国没有从先验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这种渐进式改革有以下特点:一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二是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改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现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8.简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我国的市场取向改革是在权力中心的组织与领导下,通过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的强制自上而下推进的。我们把这种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称为供给主导性的制度变迁方式。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在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中,由于政府主体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与资源配置权力上均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2、政府主体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的。权力中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法规及利益刺激,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框架内自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3、尽管潜在制度收益的出现会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变革需求,但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其成本时,实际的制度变迁才可能发生。由于权力中心与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是有差异的,因此它们在具体的制度创新中的利益摩擦是难以避免的。 4、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为了控制风险,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如类似于优先权的改革试点权等,下级政府或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5、统一观念,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减少新规则实施中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9.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马克思是从两层含义上来论述所有制范畴,一是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制范畴,二是作为法律关系的所有制范畴。前者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的;后者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它表示占有主体对占有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有方式,经济上的占有关系产生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所有制上的独占或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同时也表现为否定该主体以外的任何人对同一财产的独占,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10.什么是产权?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什么?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也就是说,产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这种权利的有效性取决于对此权力强制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为之付出的代价。这种强制性既可依赖于法律规范、契约和政府强制,也可依赖伦理道德规范。满足产权关系明晰化的相关条件实际上就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关键内容。这些条件包括:1、产权的排他性。产权主体必须对交易对象拥有明晰的、唯一的产权,即产权归属非常明确。2、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产权的可分割性是产权可转让性的前提条件。3、产权的可转让性。产权主体能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自由地处置归其所有的资产,包括部分或全部权利的让渡。4、产权的有效保护。有效率的交易不仅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而且要求有效地保护产权。11.法人资产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法人企业的典型形态是公司制,它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股份公司是法人资产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3、股票自由让渡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4、界定经营者与公司的关系。经营者在法人代表机构授权下具体执行企业业务,其收入、升迁、声誉直接与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及资产的增值状况相联系。5、合理有效地所有权约束。分两个层次:一是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用“手”投票和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对公司法人施加股权约束。二是公司法人机构通过控制重大战略决策权、经理任免权、监督权等方式向经营者施加法人所有权约束。6、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董事身份出现的企业家,其职能主要是由董事会履行,另一类是经理人。7、必要的外部约束条件。一是硬的市场约束。二是硬的法律约束。12.什么是代理问题?请阐述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经理人员作为出资人的代理人,除了追求更高的货币收益外(如更高的薪金、奖金、津贴等)还力图通过对非货币物品的追求实现尽可能多的非货币收益。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代理人就有可能为谋求自身的最大利益而做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事,于是就产生了代理问题。为了避免发生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与委托人利益不符的活动,减少道德风险,就需要设计一套对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约束条件:一个约束条件是所谓的刺激必须要能诱使代理人自愿地选择根据他们所属类型而设定的合同。另一个约束条件是个人理性约束(或称为参与约束)。这种约束是对代理人的行为提出一种理性化的假设,它要求代理人接受合同所得到的效用不少于其保留效用,做到了接受这个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合算,这就保证了代理人参与机制设计博弈的利益动机。激励的核心是将代理人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针对经理人对货币收入的追求,资本所有者可通过确定一个最优报酬计划来实现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 13.什么是代理成本?如何降低代理成本?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制的引入必然会诱发一定的代理成本,包括:1、向代理人支付的薪金、奖金等费用;2、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而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3、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为降低代理成本,委托人就需要通过合同关系和对代理人行为的密切监督来约束代理人的那些有悖于委托人利益的活动。在充分获取代理人行为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边际代理成本等于边际约束成本的原则设计最优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此外还可以通过市场制度的不断健全来降低代理成本:首先,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经理劳务市场会根据经理过去的工作表现来计算他的人力资本的未来价值。其次,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如果企业面对的产品市场是充分竞争的,这种竞争会对经理形成压力。最后,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它的主要形式是接管。接管被认为是防止经理损害股东利益的最后一种武器。14.请阐述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通过企业主管部门与经营者之间的一对一的谈判确定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经营者的自主权由政府直接授予。2、经营者一旦获授权,便可独立行使决策权,政府作为所有者主要通过职位的晋升、精神鼓励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来激励经营者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3、尽管出于激励的考虑,经营者也通过职代会和工会赋予职工某些权利,但经营者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企业所有权的分配中仍处支配地位;4、由企业主管部门充当经营者的监督者,以保护国有产权。5、政府监督经营者的主要手段是任免经营者和参与或干预企业的重大决策。国有企业即使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后,企业的治理结构仍然具有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特征。这种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的企业治理结构存在以下明显的缺陷:一是对企业经营者只有激励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手段,因为国家对企业仍然承担着无限责任;二是只有单向权威没有多边制约;三是个人决策集体负责的后果是企业内部没有真正的风险承担者;四是信息资源及其衍生的决策和监督资源的浪费,债权人、职工的合法权益被忽视。15.简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理论概括。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阶段劳动的社会性质。在马克思所设想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中,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因而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转化为社会劳动,而是作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存在着,因而可以直接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条件分配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生产条件产别造成收入分配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的公平不能完全否认客观生产条件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重要的是在促使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权利与其所提供的劳动相对称或成比例的同时,使人们具有同样积累的机会,避免生产条件在一些社会成员中的过度集中与垄断,和由此产生的收入分配的巨大差别。从主观生产条件看,在任何生产中,劳动力始终是生产的一个要素,但劳动力以何种形式参与生产,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还涉及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及资源的配置过程与收入分配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资源能否均衡配置直接影响收入在各部门之间均衡分配。生产条件的市场化分配不仅会造成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再分配,而且可能造成生产条件在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导致生产条件的非生产性使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能否在双重意义上公平分配是能否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决定性因素。17.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收入分配关系上的一个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的结合。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通行的原则,其实质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的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其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按生产要素分配通行的则是所有权标准,要素所有者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于价格机制来实现。18.请阐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含义。经济增长一般是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有着更广的外延。经济增长可能会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甚至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金德尔伯格等认为,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通俗一点说,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量上的增长,还包括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19.为什么人均GDP或GN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或GN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人均GDP或GNP没有充分反映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2、尽管一国总产出可能很快,但如果人口增长率相当于或大于产出增长率,那么人口的增长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变量。3、由于官方汇率高估,统计资料不全,一些所谓“非市场”的产品和劳务没有计算在内,人均GDP或GNP可能缺乏国际可比性。4、人均GDP或GNP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的福利情况。也没有反映出因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5、人均GDP或GNP不能充分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因为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是多方面的。20.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经济增长一般表现为国民收入的增加。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化的标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创新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当产权制度的效率低下时,随着知识与技术的增加,个人的获利能力会既缺乏又不完善,其结果是技术进步变得缓慢,自然资源存量的收益呈递减趋势,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体制因素之所以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的这种功能又与体制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第一,体制为每一个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人设置了一套正式的行为规则,为每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体制创新正是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第二,体制创新可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第三,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时,它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第四,体制因素还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既定的制度将影响信息的分布、传递及信息的可信度,进而影响信息费用。一个社会因制度因素所导致的信息费用上升必将制约经济增长。21.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其理论的基本原则有:第一,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运动的和谐发展,并最终服务于人的原则。要求人类自身的繁衍、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的总物质消耗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破坏自己的生存条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妥善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保证再生性能源能持续具有再生能力,非再生能源能获得新增储量和替代资源的充分补偿,并能有效地维持环境自净和纳污能力,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第二,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每一时代的发展既应维护当代人的公平发展,也应维护代际间的公平发展。第三,共同性原则。在国际发展事务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具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世界各国应力求平等合作,共同协调发展。22.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中国二元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严重落后于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2、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3、城乡收入差距拉大;4、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从我国二元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我国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把农业中的资金强制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2、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由城乡分割经济体制造成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滞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二元性。3、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大量的国家投资集中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相比之下,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科研开发、新的生物化学和机械的技术开发投入却严重不足。23.简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所谓产业是指生产相似或相同产品的一系列企业。所谓产业结构,则是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范畴,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其中,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导向;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资源供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24.请阐述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技术变化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使人均产出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导致生产方法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如果存在着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从推动创新活动的力量来看,技术创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技术变化的最后阶段是创新的扩散或传播。通过潜在应用者总体的创新扩散,对于一国总体经济实力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5.简述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经济开放是指经济体系通过产品、服务、技术、要素等的流动与外界发生联系。分工中蕴藏着巨大的好处,由分工而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但是分工过程中同样内生出各种会阻碍分工发展的矛盾。为解决分工和专业化过程中内生矛盾,必须借助于市场交换机制、并不断提高市场交换的效率,由此衍生出日益复杂的市场体系和围绕着市场交换机制的各种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市场在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了市场在规模和流动性上存在“阈值效应”。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和相当的流动性之后,市场才能存在下去,市场的效率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市场的本性及其与分工的互动关系,都决定了市场具有内在的开放冲动。26.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从广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代表着经济活动从国内向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以及随之而出现的种种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融合的过程,是各国经济活动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的过程。27.简述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1、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再到全面开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主要面临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双重约束,中国的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改革主要是围绕放松资本约束和外汇约束而展开的。随着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深入,投资和国内生产能力不断积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逐步从储蓄缺口转向投资缺口,经济增长战略也转向出口导向战略,通过大规模的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并维持宏观经济平衡。1992年之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正式提出,对外经贸交往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全面展开。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全面深入,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和更加趋于市场导向的政策措施改革,中国在市场准入、国内措施、外资待遇、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展迅速。在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既强调出口的作用,也强调进口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吸引外资的作用,也强调对外投资的积极作用;既强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也强调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和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的重要性。2、渐进开放战略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区域从沿海到内地不断扩大。1979年至1980年,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和试点阶段,先后试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1984年至1991年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不断扩大的阶段,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领域由南向北涉及我国10个沿海省份。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至1990年,先后把开放区域扩大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从1992年开始,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铺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1992年之后,我国进一步开放6个沿江城市、13个内陆边境城市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将对外开放扩展到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从而在全国实现了对外开放的局面。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从量变走向质变:我国的对外开放地域和行业全面拓宽,国内制度建设、政策透明度、市场规则、法律体系等与世界全面接轨。更为重要的是,加入WTO以后,我国进入多边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过程,国内外经贸交往制度框架日益统一。28.简述述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是一个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又被称为最终目标,它是通过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性概念。这些基本目标又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1、效率、增长、稳定2、经济福利3、分配公正29.简述述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性目标,甚至说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2、物价稳定3、充分就业4、产业结构高级化5、国际收支平衡30.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之间冲突主要发生在那些区域?在经济政策目标系统中,有些表现出独立性,但有些目标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互补关系,即一个目标的实现能促进另一目标的实现;二是交替关系,即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目标的实现起排斥作用。另外还有互补转向冲突,及因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的冲突等类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以下区域: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4、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论述题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第一,市场化,由长期以来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第二,工业化,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第三,国际化,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到逐步对外开放,加入WTO之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第二,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第三,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第四,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2.请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了以下一些基本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挫折和失误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基本国情认识不清造成的。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表明:①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这既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又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和基本矛盾,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任务、动力、战略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过明确和科学的概括和论述。这一概括和论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指南。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考虑具体的国情。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根本问题作了新的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一方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纠正了改革前我们脱离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从本本出发抽象讨论社会主义优越性、固守某些僵化的理论观点的教条主义倾向,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标准;另一方面,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这一理论也把实现共同富裕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联系在了一起。3、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关于改革的目标、方式、评价标准和具体内容的改革理论。改革的性质既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也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改革的方式上我们既要反对因循守旧,停步不前,也要反对盲目冒进和所谓的“激进式改革”。我们所要强调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在判断改革成效上,要坚持和遵循“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改革中的核心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新体制,它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利用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国有企业要实现战略改组,把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把集权和分权结合起来,发挥两个积极性;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等等。这些理论和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总结,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随之而改变。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劳动标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所有权标准。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经济本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只是由于传统模式和“左” 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使社会主义经济在相当长时期趋于封闭。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条件下,中国要不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如何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如何在开放条件下有效运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些既是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可续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3.请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国家进行经济建设,需要经理一个相当长的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上,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也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特征的。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而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也不是单一的,他包括了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分。因此,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的格局中存在的。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产品的分配是生产资料分配(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果,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混合型分配制度。这种分配方式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和与此相联系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互换的关系。它既有利于消灭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又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效率。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是直接与市场机制联系在一起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既有赖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同时也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中,任何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分配制度都是合理的,都具有存在的意义。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和形成合理的要素价格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应强调的是,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各种分配制度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3、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们之所以要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关系的客观表现,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同于一般公有制的重要特点。第二,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市场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第三,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质,这种特殊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的经济制度。在这三方面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又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的核心,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生产、分配和交换关系的性质,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分配和交换关系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本质。4.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根据这一论断,在以下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从1984年年底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进行了具有明显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如减少指令性计划比例,扩大市场调节范围,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进价格双轨制等。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发展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资本、劳动等要素市场。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5.请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首先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对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于积累资金,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消费多样化的需求以及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最后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斥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共同发展。第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纯粹实现的条件并不具备,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最后,即使是公有资产,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有偿使用,占有公有资产的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其价格如利息、地租等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而这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6.国有产权主要有哪些特征?国有企业走向市场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什么?公共产权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产权具有不可分性;二是使用权的非排他性;三是外部性;四是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公共产权的国家代理制即为国家所有制。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经营国有资产之间的冲突。当政府作为所有权主体时,因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它未必会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作为唯一目标。然而,为了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就客观上要求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参与市场竞争。为此就需要实现政企分开。二是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市场交易本质上是产权交换,国有企业若要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就应不仅有权占用,而且可以自主处分企业资产,一旦经营失败,企业就可能破产和被接管。企业产权的这种可转让性显然依赖于剩余索取权的可转让性。然而,剩余索取权一旦发生转让,企业的国有性质就难以维持。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如何解决代理问题就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为了防止多级代理下国有资产的流失,就必须对国有产权实施有效的保护。但是受国有产权国有属性的影响,国家在实施国有产权保护时将会遇到很多两难选择。7.试论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根据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性质及所处行业的差别,可大体上吧它们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又可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型企业两大类。我们应根据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的性质及所处的行业的差异,选择不同类型的改革战略。1、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它的优势主要不在于参与市场竞争,而在于弥补市场失灵。为了保证最优化的公共产品供应量,只能由政府用向国民征税获取的收入来提供公共产品。公共物品又分为国防、公安等纯公共物品和公立学校、医院、供水、煤气、邮政、银行等准公共物品。对于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因此,需要由政府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企业凭借垄断地位侵害消费者的利益。2、自然垄断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在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不同程度分离条件下,政府通过设置进入许可规则来形成和维持垄断,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手段,来防止垄断条件下企业在自主决策时所产生的不良经济后果,并在不损害社会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政府通过对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控制来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第三,控制收入的再分配。第四,实现企业财务的稳定化。3、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竞争性国有企业必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为此必须解决政企分开与所有权的可转让性的问题。经股份制改造的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与其他非国有企业一样受《公司法》规范,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参与市场竞争,以法人资产承担责任。为此,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4、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宜完全放开企业改革经验告诉我们,国有资本从中小型竞争性国有企业中退出,不仅有利于让这些企业彻底摆脱政府的干预,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而且有利于政府卸下不得不常常为他们输血的巨大负担,转而可以集中财力和人力抓好那些应由政府控制的行业。因此,构建所有权的退出机制更有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8.请阐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1、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2、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在国家层面上把政府职能与资本只能分开来构造出政企分离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国有企业所有权的主体行为资本化,即以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为经营目标,并建立起能有效监控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3、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国有股股份分散化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分离,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的条件。4、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授权经营:公司产权独立化。公司产权独立化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可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出基本的条件。5、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营运效率。9.请阐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基本含义,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如何体现“共同治理”的原则?“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以下简称“合作逻辑”)与“股东至上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是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公司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中或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其目的是获取单位个人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合作逻辑”并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能力看作是自身利益的源泉。因此,一个体现和贯彻“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必须让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但这是机会的均等,而不是权力的平均化,现实的企业所有权分配结构总是不平均的,这取决与产权主体之间的谈判。贯彻了“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与监督的相互制约。具体地说,就是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等。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经济民主化,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则用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 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确保各个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应走出“股东至上”的困境。第一,由于“所有者缺位”,国有资产必须有一个代表来行使其权利,若政府主管部门成为代表,将面临“廉价投票权”难题,若经营者成为代表,则其权利无限膨胀导致没有约束的自由处置行为及所有者权益的受损。第二,“股东至上逻辑”要求委托人把大部分生产经营决策权委托给经营者行使,但国有企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又要求集体决策、集体负责,两者结合的后果是经营者常常以集体名义作出决策,从而使自己不用承担决策的后果。第三,普通职工应有的参与决策权、监督权在“股东至上逻辑”下成为走形式的工具,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第四,国有资本与政府权力的结合使经营者可以随意剥夺其他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调节有何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过程被分为微观收入分配和宏观收入调节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一、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取得收入的多少,既取决于其单个产品生产商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也取决于该部门生产总量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资源配置过程与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要参与收入的分配都必须以提供生产过程所需要的要素为前提,因此,通常情况下,企业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收入要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从理论上讲,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得任何人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参与收入的分配,劳动是支配生产资料并取得收入的唯一根据,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要在作了社会扣除后进行按劳分配。但在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条件下,社会扣除和按劳分配要通过企业的分配来实现,也就是说企业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获得的收入在作了必要扣除后,才能在不同劳动者之间进行按劳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劳动者取得收入的多少,显然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劳动的情况,而且取决于企业联合劳动效率的高低:企业效率高,劳动者个人收入就高,反之则低。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宏观层次的收入调节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在微观收入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宏观收入调节,要考虑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的平衡和社会整体、长远发展需要,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微观收入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市场机制特有的功能有助于强化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有助于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缺陷,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调节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不能维护社会公平。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通过税收等形式把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家手里:另一方面,通过国家预算支出保障非生产领域发展的需要,利用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11.如何理解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生产条件产别造成收入分配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的公平不能完全否认客观生产条件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重要的是在促使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权利与其所提供的劳动相对称或成比例的同时,使人们具有同样积累的机会,避免生产条件在一些社会成员中的过度集中与垄断,和由此产生的收入分配的巨大差别。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主要根源在于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公。客观生产条件与主观生产条件在缺乏规范制度约束下实现市场化分离和经济性分离,造成了客观生产条件进而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不公,主观生产条件的拥有者在不享有统一权利和国民待遇的条件下走向市场,其劳动力具有不同的价值或价格,主客观生产条件由于市场分割和制度障碍而难以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均衡分配,进而加剧了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的不同,因此,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必须构建收入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第一,规范制度,强化约束,防止市场化分离中各种代理人控制公有生产条件进而控制公有剩余。第二,统一制度安排,实行统一国民待遇。为此,应在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公共物品使用、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制度规定。第三,消除市场分割,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首先要打破垄断,实施反垄断政策,消除部门间过多的进入障碍;其次,消除与主观生产条件相联系的身份制、等级制,扩大社会成员选择的社会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后完善市场体系,使各种市场能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促进各种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第四,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增加对他们人力资本的投资,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 12.试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所谓制度是指“一系列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宪法秩序。宪法是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二是制度安排。这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规则。它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和自愿性契约。三是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当把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具体来说,制度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影响经济增长的。1、产权。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大小与一定的产权结构直接相关。产权不清晰通过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限制经济增长,因为交易实际上是产权的变换。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行为人不能通过交换使自己的利益有所增进,其生产或交换的动力很弱或没有,于是,或者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或者交易规模缩小,其直接后果是交易成本上升,经济效率低下,进而限制经济增长。2、国家因为国家决定产权结构,所以国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通过向社会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从而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的产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是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内在不稳定的重要根源。3、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由相互关联、包罗万象的世界观组成。但凡成功的意识形态都必须解决“不付费搭车”问题。其基本目标在于给各种集团以活力,使它们能对简单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成本和收益采取相反的行为,从而可以节约交易费用。13.请阐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1994年4月,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我国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并成为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内容如下:1、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4、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之,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绝不能再走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上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4.试论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分析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着眼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一切以人为目的,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确保全体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为终极目标,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物本”思想的超越和提升。2、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3、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丰富和完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为中国实现人民的发展权提供了根本指针。具体表现为一下三个方面:1、科学发展观为发展观提供了价值理念、指明了价值目标。发展观不仅关注人的生存,而且关注人在生存基础上的发展。2、科学发展观拓展了发展观的范围、完善了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3、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发展观的贯彻实施,既有赖于主体自主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又离不开国家的保障、调节与干预。15.试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一、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2、产业发展水平低下。其具体表现有三:其一,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相当的比重,但农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粮食生产不稳定,农业基础薄弱。其二,第二产业的工业结构中,一是重化工工业比重大,二是制造业以组装加工业为主。三是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总体上落后于一般加工业,加工业能力过剩、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四是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其三,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较落后。3、产业结构虚高度化。这是指在基础产业发育不良、经济效益偏低的条件下,加工工业比重提升的经济现象。4、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中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致使资源浪费,同时也造成产业利润率下降和许多企业的亏损,从而削弱产业的整体竞争力。5、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据测算,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93.5%,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率为97.9%。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1、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2、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3、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的流向。4、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16.对外贸易如何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全方位开放战略之下,得以迅速推进。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外开放来突破工业化的约束。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它配合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或者说,工业化是对外贸易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杠杆。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的工业化模式。基于劳动成本优势这一共同的基础,构建相互关联的外贸战略和工业化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使制造业出口得到高速发展,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转移趋势使得我国的工业在出口带动下迅速发展。17.FDI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FDI是“外国直接投资”的英文缩写,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本要素的累积,FDI已经成为我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企业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政策导向下的FDI政策在促进产业的升级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并提升了导向产业(优惠产业,如高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对外开放进程中通过FDI所获得的外溢效应和贸易诱发的“干中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吸引先进国家或地区的FDI以及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上。FDI的流入还直接带动我国技术引进和进口的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对于推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带来FDI的大量引进,既可以获得带有技术含量的资本品,又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18.如何界定适度政府干预?适当的政府干预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而且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作必要的分解后,政府应在以下领域发挥程度不同的作用。1、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包括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对内主要包括从事道路、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城市环境、公立学校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保障国内治安,形成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对外主要是军队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从事外交活动,努力提供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 2、维护市场秩序在法律体系健全的条件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一个类似比赛中裁判员的角色。3、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创建私人无力或不愿创办而国民经济又必须并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型企业。4、进行制度创新政府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制度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一定的改革阶段政府需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并努力使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套,尽快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5、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实现公平目标是我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应采取以下政策影响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别。一是通过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政策,消除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经济条件,转换收入的功能分配,消除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提高就业率;二是通过影响收入分配额的大小来消除不平等的财产权基础;三是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稳定或减少社会富裕阶层的规模分配;四是通过直接的转移支付及对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分配政策,调整(增加)社会贫困阶层收入的规模分配。6、具有财政调节功能国家通过税种和税率的变动,调节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调节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7、影响对资源的利用价格机制不能纠正由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来干预这一领域的资源利用。8、政府通过职能结构选择适当的经济政策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国际收支等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9、进行必要的行政控制为了达到某些预定的社会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凭借政权力量直接控制某些经济活动。19.请阐述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的必要性。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当市场是不完全时,“市场失灵”现象就很难避免。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经济目标。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主要有:1、外部性;2、垄断;3、市场不完全;4、分配不平等;5、体制不完善。既然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那么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就是必要的。政府之所以能在合适的条件下纠正市场失灵,就在于政府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渠道获得某种授权,这种强制力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种优势。政府的干预优势主要表现在:1、征税权;2、禁止权;3、处罚权;4、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可以节约交易费用。20.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选择。一、经济政策手段的构成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具体包括:1、财政政策手段财政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供求关系,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这些手段主要包括:第一财政收入政策,或称税收政策;第二,财政支出政策;第三,财政补贴政策。财政政策可是分为扩张性的紧缩性的两种。财政政策也有局限性。2、货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主要有: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中央银行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业务。此外,政府的金融机构还可以运用贷款政策,如向支柱产业优先提供贷款,对投资风险大、具有公益性的重要产业提供长期优惠贷款,以实现经济政策目标。3、行政管制手段行政管制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等。行政管制具有强制性、纵向隶属性、强调经济利益一致性等特点,但它忽视微观主体的利益,从而影响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把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4、经济法制手段 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5、制度约束经济政策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发挥作用的,制度的变更会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甚至会影响政策目标的选择,因此,制度约束是实现长期化政策目标的手段。制度约束包括国有资产制度、税制、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二、经济政策手段的传导机制与选择原则经济政策手段总是通过相应的传导机制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与经济手段相适应的传导机制是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机制的完善取决于以下条件:1、具有敏感边际行为的市场主体具体来说,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这就要求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2、价格、利率等市场信号反映资源的稀缺性消除导致市场信号扭曲的非经济因素,鼓励正当竞争,限制区域封锁和各种的垄断。3、市场体系的完善。三、经济政策手段的效率及其选择原则同一政策目标常常可以采取几个不同的政策手段来实现。这时,决策者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即选择什么政策手段对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最为有利,实际上这是一个如何估价政策手段的效率问题。通过估价政策手段的效率,可得出若干政策手段选择的一般原则。1、对政策手段反应的大小。应该选择更有力度的政策手段。2、政策手段显效的速度和结果。应该选择那些较易实现政策目标及较快显示其效果的政策手段。3、政策手段对克服不合理经济现象所起作用的大小。原则是偏好于那些对非合理经济现象的存在原因起直接作用的政策手段。4、资源成本。应选择那些能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但成本花费最小的政策手段。5、选择性和变动性。应选择那些可以以一种选择性方式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并且偏好于具有可变动性的政策工具。6、间接经济效应。应选择那些间接正效应超过间接负效应的政策手段。7、社会政治效应。应选择那些使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及社会政治成本最小化的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