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题库答案.doc 21页

  • 131.50 KB
  • 2022-04-22 11:42:56 发布

财政学题库答案.doc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财政注意:有打印条件的同学建议正反面打印,便于携带。没有打印条件的同学明天中午可以集体复印。此前可先看看电子文本,便于考试时能够及时准确找到试题和答案。同时,同学们可以自行结成小组,考试时先分头找题,之后再有针对性的答题。名词:1、“成本-效益”分析:是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效益可用货币衡量的投资支出。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细列出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收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2、最低费用选择法: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另一种方法,适用于不能用货币单位来衡量的支出效益。根据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多种备选方案,再以货币为统一尺度,分别计算各方案所需的费用(现值),最后,按照费用的高低排除顺序,以供决策者选择。3、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4、财政补贴:即价格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5、财政贴息: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6、税前还贷:政府在计算企业应税所得时,将企业应当归还的贷款从中扣去,相应减少企业纳税基数,其实质便是免去了企业一部分税款,相当于政府为企业归还了一部分贷款。7、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支出。8、纳税扣除: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9、税收抵免: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基税负。10、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它是反映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11、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12、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13、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规定了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14、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15、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16、起征点与免征点: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17、直接税: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为------,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18、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为---------,商品说属于-----19、从量税: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计算,税额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计算简便,但税负水平是固定的,是不尽合理的,因而只有少数税种采用这种计税方法,如资源税,车船使用税等。20、从价税: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比较而言,从价税更适合商品经济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税收政策,因而大部分税种都采用这一计税方法。21、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收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收负担再分配行为,即经济利益再分配行为。22、税收归宿:21 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税负转嫁往往不是一次的,是一个经济过程,但也不是无穷尽的,总存在一个不可能再转嫁而要自己负担税款的阶层,如消费者,这一阶层即为税收归宿。23、宏观税率: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宏观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24、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25、税收的超额负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26、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27、增值税: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客观存在是我国商品课税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28、消费税:消费税的课税对象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是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中新设置的一种商品课税。凡从事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消费税的纳税人。29、营业税: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属于商品课税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计算征收较为简便。30、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31、个人所得税:课征对象是个人所得,按税法规定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32、资源税:有两种征税方式:一是以自然资源本身为计税依据,这种自然资源必须是私人拥有的,二是以自然资源的收益为计税依据,这种自然资源往往为国家所有。前一种资源税实质上就是财产税。33、遗产税:就是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在国外有时也叫“死亡税”。34、国债: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国债是一种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国债的发行必须遵循信用原则:有借有还;国债又是一种预期的财政支出;国债还具有认购上的自愿性;国债的担保物是政府的信誉。35、国债回购:是指国债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承诺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价格购回同笔国债的交易活动。36、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37、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38、增量预算: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39、零基预算: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状况。40、国家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的一项重要程度。预算调整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发问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改变。41、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是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42、费改税:所谓费税改革,就是将可以以税收形式取得收入的“收费”改为税收。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43、分级分税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符其实的一级财政预算主体。44、转移支付制度:是衡量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45、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的政策21 。一般来说,这种政策是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取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地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46、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47、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载体主要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48、紧缩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增税(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49、中性财政政策: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50、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这种物品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前者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后者是指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51、转移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他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52、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名义税率即为税率表所列的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纳税时适用的税率。实际税率是纳税人真实负担的有效税率,在没有税负转嫁的情况下,它等于税收负担率。53、平均税率:是实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它往往低于边际税率,比较两者之间的差额,是分析税率设计是否合理,税制是否科学的主要方法。54、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和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拉弗曲线对说明税率与税收、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说明:第一,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第二,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税率;第三,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结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曲线从理论上证明是可能的,即A点,也就是最佳税率。税率CEBADFO税收55、拉姆斯法则:逆弹性命题,即征税的效率在于不改变个人决策,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56、国债负债率:用当年国债发生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称国债负担率。57、债务依存度:用当年国债发行数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58、国债一级自营商:指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由财政部认定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可以直接向财政部承销和投标竞销国债,并通过开展分销、零售业务,促进国债发行,维护国债发行市场顺畅运转。59、结构性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分为两类,结构性--周期性--,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充分就业赤字。60、购买性支出乘数:1/1-b,它表明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购买性支出乘数,第一,支出乘数为正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相同,第二,政府增支时,国民收入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二、简答题1、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盒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2)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2、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答:社会公共需要涵盖额范围颇广,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1)非加总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字加总。21 (2)无差别性。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代价的无对称性。社会成员享受公共产品无需直接付出代价,或只付出少量费用。(4)外部正效应。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产生的结果时,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来解决。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带有外部正效应。(5)剩余产品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3、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论1)4、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论1)5、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论1)6、为什么说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答: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从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一是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第三是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弈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弈,大大减少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避免国家损失。7、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的分类。(论5)8、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财政支出的规模,或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这一比重也是不同的。我国在近20年来,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不仅与其他国家的现实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出现相反的发展趋势。从静态和动态趋势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是从静态角度看:与其他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比率相对较低,但是从实际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看,财政支出的规模与之不相称;从动态角度看来:我国财政支出比率的下降态势及其不合理,高速的人均GDP增长率没有伴随有财政支出的增长,反而是逐年下降,两者的差距较大。我国财政支出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和边际财政支出倾向非常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原有的“统收统购”不再执行,税收限制的后果等等因素。在今后时期内,要扭转财政支出比率下降趋势,除了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顿和归并预算外资金外,最重要的是提高税收比率。9、简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经济性因素。它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2)政治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同等:政局不稳时,政府支出规模必然会扩大。行政机构效率低下,则开支必然会增多)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状况、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同等: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教育、保健以及救济贫困人口的支出压力大,反之,发达国家老令化问题,也会对支出提出新需求)10、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答:政府投资即为财政投资。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明显的特点:(1)政府处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基础设施等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大多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21 )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总之,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它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基础设施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中。11、为什么发展农业需要政府投资?答: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从事农业投资十分必要,因为:(1)农业自身很难产生足够的积累。(2)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难以承受贷款的负担(3)许多农业投资只适于由政府来进行。(工程大、投资多,长期的项目,如大型水库、科研)(4)改造传统农业要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要素,从研发到推广的一系列过程,需要大批资金支持。12、从税收支出作用的角度简述税收支出的分类。(论8)13、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从我国自身的纵向比较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而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则明显偏低,既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从以上分析看,我国财政收支(指预算部分)的增长变化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支出增长慢于GDP增长;二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财政支出增长。产生两种结果,一是预算内收不抵支,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张;二是预算内支出不能满足应由政府开支的正常需要,预算外开支导致国家财政不断被肢解,国家资金分散化。可以预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分配制度的完善,随着经济秩序的好转,同时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将停止下降并缓慢回升,从数据来看,1996年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14、简析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因素。(论述13)答:1、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2、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财政收入同比例地增长,则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即名义增长而实际无增长。3、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第一,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加名义增长,如1984年、1985年两年的情况。第二,价格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上负增长,如1987年、1988年、1989年这三年。第三,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上不增不减,如1986年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4、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原因。倘若物价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致的,在流通中过多的货币量是因弥补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国家财政会通过财政赤字从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在GDP只有因物价上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在分配机制实现的。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如果是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提高,随着名义收入下降而降低档次,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得份额将有所增减。如果实行的是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这就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如果实行的是定额税,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5、另外,产品的比价关系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缘于两个原因:(1)产品比价变动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经济主体间的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2)各经济主体适用的税收比率不同,这样,当产品比价发生变化时,相关企业、部门和个人上缴的税利有增有减,其综合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入的最终影响。6、市场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而上下浮动,主要是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发生再分配,随着价格的上下浮动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第一: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而销价不动。财政要对粮食部门和商业部门给予补贴,表现为财政收入的减少;如果同时提高销价,财政对居民给予补贴,表现为财政支出的增加。第二:生产资料提价,财政不可能增加收入,因为从生产资料提价所增加的税收,几乎要被使用生产资料的加工部门因成本上升而利润下降所减少的收入全部抵消。21 第三:能源、交通价格的提高,许多因缺乏自我消化能力的企业,也需要财政给予补贴,而减少财政收入(或增加财政支出)。15、简述税收的形式特征。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就不称其为财政。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有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税收的三性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维护和强化税收的权威性则我国当前税收征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6、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答: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的程度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以及税负转嫁与企业利润增减的关系等。(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一般难以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商品难以转嫁。(4)生产者的利润目标同税负转嫁的关系。为了全部转嫁税负,生产者必须把商品售价提高到一定水平,而售价提高就会影响销量,进而影响经营总利润。这样,经营者必须权衡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售量减少的损失,如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销量。17、简述税收效应。所谓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18、简述税收的“中性”原则。(论14)19、简述商品课税的特点和功能。特点:1、课征普遍。商品课税以商品交换并形成销售收入为前提,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对商品的课税自然是最普遍的税类。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在税率既定的前提下,税额大小直接依存于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而与成本和费用水平无关。3、实行比例税率,除少数税种实行定额税率外,适用比例税率制是商品税类的一个重要特征。21 4、计征简便。商品课征以流转额为依据,与商品成本和盈利水平无关,又是实行比例税率,所以计税征税都十分简便。20、简述增值税制度的类型。增值税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增值税可分为三类:1、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称为生产型增值税。2、只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称为收入型增值税。3、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称为消费型增值税。21、简述国债的功能。《考前辅导》314页(论16)答: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当然,对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不能绝对化,不能把国债视为弥补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因为:(1),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会引至赤字的进一步扩大,互为因果,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2),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2.筹集建设资金。国债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要与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功能区别开来。这可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财政类型、国债发行方式、目的和用途上以及从国债收入的性质等方面区分。3.调节经济。国债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22、如何理解国债的负担和限度?《考前辅导》310页(论17)23、简述国债还本的资金来源。1、设立偿债基金。就是由政府预算设置专项基金用以偿还国债,即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交一笔专款设立基金,由特定机关管理专充偿付国债之用,不作其他用途。而且,在国债未还清之前,每年的预算拨款不能减少,以期逐年减少债务,故又称作“偿债基金”。2、依赖财政盈余。就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结束时,以当年财政收支的结余作为偿还国债的资金。如盈余多,则偿债数额亦多,如盈余少,则偿债数额少;如无盈余,则无款可用于偿债。就各国的情况来看,这种靠财政结余作为偿债来源的办法实属理论上的假定。3、通过预算列支。就是将每年的国债偿还数额作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项目而列入当年支出预算,由正常的财政收入保证国债的偿还。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确保国债按期偿还的稳妥办法,但实践上也会遇到种种问题。4、举借新债。就是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券,为到期债务筹措偿还资金。这既有实践上的必然性,也有理论上的合理性。24、简述国债的还本付息方式。还本方式:1、分期逐步偿还法,每期偿还一定比例2、抽签轮次偿还法,定期按债券号码抽签对号以确定偿还一定比例债券3、到期一次偿还法,在债券到期日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偿清4、市场购销偿还法,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从证券市场上买回一定比例的债券,买回后不再卖出。5、以新替旧偿还法,通过发行新债来兑换到期的旧债。付息方式:1、按期分次支付法,将应付利息在债券存在期限内按几次支付。2、到期一次支付法,将债券应付利息同盟偿还本金结合起来,在到期时一次支付。25、简述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21 国债利率的选择与国债的发行和偿还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国债利率越高,则发行就越容易,但利率高意味着财政需要支付的利息的增加。因此,不仅要考虑发行的需要,也要兼顾偿还的可能。权衡财政的经济承受力和发行的收益与成本的对比。通常国债利率高低以保证国债顺利发行为基准,而什么样的利率才能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则需根据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和社会资金余缺的状况而定。一般国债利率必须保持与市场利率大体相当的水平才能使国债具有吸引力,才能保证国债发行不遇到困难。当前我国经济中,由国家制定的银行利率起主导作用,市场利率是在银行利率基础上受资金供求状况而有所浮动。国债利率一般以银行利率为基准,一般不低于或略高于同期存款的利率水平。政府信用也是影响国债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国家信用高于私人信用,所以国债的吸引力会大一些,国债就有可能在低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顺利推销出去,但如果国债利率低于市场利率的差距过大,政府的信誉再高,持币人也会避国债而趋向私人借债。还取决于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若社会资金比较充裕,闲置资金较多,国债利率可以适当降低,若社会资金十分短缺,国债利率则必须相应地提高。一般,国家是以上述几个因素的依据的,但有时国家为了诱导资金流向,刺激或抑制生产与消费,则会采取较高或较低的国债利率。26、简述国家预算的组成。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与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有联系的一个概念是预算。---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是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政府组成。与政权相适应,并同时结合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国家预算分为五级: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地方预算由省、市、县和乡镇组成。27、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对预算原则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张,今日影响较大并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1、公开性:国家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用一定的形式公开。2、可靠性:每项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经过科学计算。3、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4、统一性:各级政府的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5、年度性: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现的时间界限都以预算年度为准。28、简述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范围。预算外资金的范围是指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严格意义上的预算外资金应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我国1993年以前的预算外资金包括四大类:1、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2、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3、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集中的各种专项基金4、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29、简述分级预算体制的主要内容。《考前辅导》323页答:(1)分级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2)分级预算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第二,在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第三,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即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保证中央调控权和力度;在税收划分上,或按税种划分,或按税率划分,或实行分成制或共享制。第四,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第五,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21 30、简述中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答:(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中央政府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为保持地方既得利益格局,逐步推进改革,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上划的收入(消费税+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础上逐年递增,地方两税每增长1%,对该地区的税收返还增长0.3%,如1994年后上划中央收入达不到1993年的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额。(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原体制的分配格局暂时不变,过渡一段时间后再逐步规范化。(5)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1995年制定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主要是:一、坚持“存量不动、增量调节”的原则,维持税收返还,但转移支付的来源是中央收入的增量部分,调节的范围和力度有所减小。二、规范化程度有限,由于改革的基础是维持既得利益,因此在制度设计上不可能全面放弃“基数法”而转为按影响因素计算的“标准收支法”。31、如何理解财政平衡。《考前辅导》328页论2132、简析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与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第一,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赤字的情况。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需要必然增加,从而要求增加货币供给量,这个增量可视为财政借款的最大限额,在这个限度内的财政借款,就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后果。第二,用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则比较复杂,这要结合什么人或单位购买以及用什么钱购买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一般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如果由中央银行认购公债就可能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33、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是两种相互依存的资源配置方式。)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阿罗不可能定理认为,在民主社会里,寻求一种既不会陷入投票困境,又能将所有个人偏好转换为社会一致偏好的决策程序,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实践中,通过投票来作出决策仍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实际可行的决策机制。如前所说,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而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不同的。私人物品是满足第每个个人的特殊需要,通过市场买卖,是“货币投票”,而公共物品是满足全体公民的需要,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必须通过一定的政府程序作出决策,即所谓的政治投票。……34、简述瓦格纳法则的含义。(论3)35、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从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的改革拉开序幕,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有: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城市职工医疗保险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6、简述我国税负水平偏低的原因。主要原因有:1、各种名义的收费过滥,过多,严重侵蚀了税基。2、税收结构变化滞后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如社会保障税到目前还未征收。3、税收优惠过多,带来税负不公,也影响收入。税收征管不严,偷漏税严重,欠税现象十分严重。21 37、简述最适课征理论的基本内容。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最适课征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直接与间接税的搭配理论、最适商品课税理论和最适所得税理论上。最适课税理论是适应特定的经济、政治、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条件,需要基本范围更大的最适税制框架。1、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的而非相互替代。2、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以分配为主,就应选择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以经济效率为主,就应选择以商品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3、逆弹性命题。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拉姆斯法则)4、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5、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6、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38、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的明显特点是以间接税为主,一般在税收总额中占60%-90%,这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客观原因决定的。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也较低,如果勉强推行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体制,必然使税源大量流失,难以保证国家财政的需要2、流转税在征收管理上简便易行,且不受企业盈亏状况的影响,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管理水平3、流转税是从价计征,不直接作用于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对私人投资和个人储蓄的影响较小。39、如何进一步规范我国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办法。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是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分税制改革与工商税制改革是同时配套进行的,基本上是按现行税制的税种划分收入,并已形成接近于目标模式的分配格局。但某些收入划分并不符合规范原则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公,仍需不断调整。1、分税制与税制是密切相连的,税制调整了,分税及其相应的收入划分,也必须随之调整。2、按税种划分和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分税效应是完全不同的,现行分税制的企业所得税仍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的。这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而,改为分率分成或比例分成将是必然的选择。3、凡属于税源普及全国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划归中央税是分税制的通则,我国现行税制的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均属于这类税种,而分税制将该两种税划归为地方税种只能为权宜做法。4、通过税制调整健全地方税系,应列为分税制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目标。40、简述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途径。(论30)三、论述题1、如何理解和表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考前辅导》286页(简答题3,4,5)答: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广义地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地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不论做何种理解,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确定范围―-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2)优化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确定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比例、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比例。3)安排规模――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调节民间投资――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率。5)提高效率――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21 (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由国家预算拨款的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以及相类似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所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发展和增长是不同的概念。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表现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相应下降,而制造业、公用事业、金融贸易、建筑业等的比重相应上升,随之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教育程度和人才培训水平逐步提高。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或二者并举;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或二者并举由此扩大需求。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有这种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2、试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意义,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考前辅导》288页答:(1)综合地观察财政诸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归结为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权衡。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是按劳分配,二是按对社会的贡献实行分配。效率实质上属于生产力范畴,它是以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之比来计量的,投入少、产出多,所费低、所得高,为高效率;相反则为低效率。(2)从我国改革开放得实践来看,协调公平与效率两个原则,根本问题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经济目标及其实现机制。第一,公平与效率既然具有统一性,则两者必须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失之偏颇。对于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从总体上说,侧重于效率同时兼顾公平,是应有的选择。第二,如何通过市场和财政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实现两种原则的兼顾,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在公平分配方面,财政机制主要是通过工资、奖金、税收、补贴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并保证每个居民的最低生活需要和社会福利水平。同时,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每个居民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只要多付出劳动,多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其次,在资源配置方面,我国的剩余产品价值主要集中于公有制经济,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又集中由国家支配,所以财政在积累的形成和资源的配置方面应发挥重要的支柱作用和调节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会日益加强是无疑的,但这种基础作用要有一个转换和形成过程也是无疑的。第三,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拉开收入差距。但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指靠劳动致富;同时,收入差距要适度,防止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原则相对立。适度的合理的差距,有利于推动效率的提高;差距过大,则会走向反面,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提高效率。其次,在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差距,使之维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21 3、怎样分析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理论)。《考前辅导》293页(简答8,9,34)《大纲》423页答:财政支出增长似乎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条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的支出比重在改革以前也呈现出扩张的趋势,改革时期之所以下降,是因为政府在摆脱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上述下降趋势理应逆转,改革之初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在某一时期终止,转而趋于回升,达到适度水平则相对停滞。(1)政府活动扩张论,也称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指的是公共部门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2)梯度渐进论,也称内外因素论。皮考克与威斯曼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内在因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外在因素。倘若发生了外部冲突,比如战争,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这也是所谓的“替代效应”,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增加。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一般情况是,一个国家在结束战争之后,总有大量的国债,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3)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是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4)官僚行为增长论。这里官僚特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部门的代理人集团。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利越大。正因为官僚机构以机制规模最大化作为目标,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超出了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的支出水平。4、试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并简略说明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财政收支过程,就是将资源集中到政府手中,并由政府支配使用,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国家要考虑如何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就产生了一个效益评价问题。当然,只有当资源集中到政府手中能发挥更大的效益时,政府占有资源才是对社会有益的。财政支出要讲求效益,其根据就在这里。通常说,财政支出的规模应当适当,结构应当合理,根本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是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所谓效益,就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所谓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是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效益可用货币衡量的投资支出。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收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最低费用选择法: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另一种方法,适用于不能用货币单位来衡量的支出效益。根据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多种备选方案,再以货币为统一尺度,分别计算各方案所需的费用(现值),最后,按照费用的高低排除顺序,以供决策者选择。公共定价法:,由于政府提供大量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市场性物品”,那么这些物品也涉及到同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这说是所谓的公共定价。由此可见,政府若要既充分提供公共物品,又要提高有关财政支出的效益,就必须适当选择定价方法。5、论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经济意义及其对财政职能的影响。按经济性质分类或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这种分类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21 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后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此,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难以换算。由于以上原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和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向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它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及其销售收入同生产成本的对比关系,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因而,对于可以得到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它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生产能力,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注意到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比重大些,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6、试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及途径。(J3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这一转换的关键在于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体制,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是开征社会保险税。第二,要实现居民长期储蓄的积累、保值和增值。有必要培育和发展长期融资市场,促使居民长期储蓄向投资转化。从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的改革拉开序幕,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有: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城市职工医疗保险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仍属初建,运行时间不长,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在进一步完善中应遵循以下思路:1、保障水平必须和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及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中阶段,生产力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要害还在于人口众多,地区间、城乡间的差距较大,国家、社会、个人的承受能力比较低,保障水平过高,将脱离实际难以实施,最终加重政府的负担。2、起点宜低不宜高。社会保障支出的特点是呈刚性增长趋势,起点一旦确立,只会升不会降。3、实行“两个挂钩”,重视资金的营运。从长远看,养老金的变动要同工资增长和价格指数挂钩,即所谓指数化,同时采取可靠的形式运营积累下来的基金,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建立防止保障基金贬值的屏障。4、加快制定和出台社会保障法,实现规范化和法制化。5、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强社会保障收支的管理。1、何理解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意义,如何正确运用财政补贴?答: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作一种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来使用的,它所以能有这种作用,是因为它可以改变相对价格结构。(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一般说来,价格的高低能够影响需求结构,那么,能够影响价格水平的财政补贴便有影响需求结构的作用。(2)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这一作用,是通过改变企业购进的产品价格(供给价格或销售价格加补贴),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财政补贴既然有调整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作用,政府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来运用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财政补贴既然是一种调节手段,使用范围及规模就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积极作用就可能趋弱,甚至反而出现消极作用。扭转财政补贴过多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经济体制。对于财政补贴制度的治理整顿,通过压缩财政补贴,采取适当的归并和取消措施。归并的意思是将某些财政补贴并入其他分配范畴中。取消的意思是将目前相当一部分财政补贴取消,并配合其他改革措施。21 8、如何理解税收支出概念,并论述税收支出的作用?《考前辅导》298页答:(1)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2)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第一,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这类税收支出明显带有财政补贴性质,目的在于扶植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保持基本平衡。第二,刺激性税收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增进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等。这类税收支出是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方面,税收的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也主要表现于此。(3)税收支出的形式。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4)税收支出与其他政府支出一样,必须经过国家预算控制程序方可实施。税收支出预算控制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建造统一的税收支出帐户以及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9、分析制约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因素,它们的规模怎样才是适度的。行政管理费的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主要有:经济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及其相应的机构设置和行政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因而规范行政管理费的规模以及加强管理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参照各国的经验,可行的办法是,对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绝对规范或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并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对之施行严格的监督。我国第九届人大决定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将为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带来契机并提供前提条件。国防费:国防支出增幅及其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波动,显然与国际局势密切相关。国际形势紧张,军费支出则会增加,国际局势缓和,军费支出则会相对减少。关于国防费的合理规模,理论界提出了“计划—方案—预算”制度。为国防预算提供了可遵循的规则。10、分析和判断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J13)我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但从我国自身的纵向比较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而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则明显偏低,既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从以上分析看,我国财政收支(指预算部分)的增长变化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支出增长慢于GDP增长;二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财政支出增长。产生两种结果,一是预算内收不抵支,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张;二是预算内支出不能满足应由政府开支的正常需要,预算外开支导致国家财政不断被肢解,国家资金分散化。可以预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分配制度的完善,随着经济秩序的好转,同时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将停止下降并缓慢回升,从数据来看,1996年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对财政收入规模制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价格。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1、论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作用?(简答)答: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及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就大(税率不变),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生产技术水平是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是相适应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越快,GDP的增长也越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产品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更是如此。12、分析和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GDP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响。[即制约](L10)21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直接导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GDP分配格局的变化是国民经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分配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实践证明,分配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问题在于,一开始步子迈得大了一些,有序性差了一些。1993年中央采取整顿措施以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才相对稳定,1996年开始停止下滑,并略有回升。(2)GDP分配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比重的不断下滑,与分配制度不健全以及分配秩序混乱有直接关系。制度外收入的急剧增长是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并形成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而且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的难度很大。13、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与J14同)14、试论税收的中性原则和税收的调节作用。(J18)税收的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税收的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会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2、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会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税收的“中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1)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2)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掌握好税收超额负担的量和度,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二者取得最优的结合。我国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在商品课税税制的设计上也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应当指出,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15、试论所得课税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所得税就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所得税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税负相对公平。纯收入,净所得为计征依据,合乎量能课税的原则。所得税有起征点、免征额和扣除项目,照顾低收入者,不影响基本生活。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所得课税是以纳税人的总收入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应税所得额为课征对象,征税环节单一。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额不够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且不易转嫁。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对跨国所得征税是任何主权国应有的权益,需要利用所得税,来参与纳税人跨国所得的分配,维护本国利益。4、课税的弹性。所得来源于经济资源的利用和剩余产品的增加,税源可靠,并且灵活调整。所得税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所得税的后两种功能在当今社会倍受重视,并成为各国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主要传导工具。所得税是一种有效的再分配手段。它通过累进课征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和企业之间实际收入水平的差距;通过减税免税对特殊困难的纳税人给以种种照顾,从而缓解了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所得税也是政府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16、试论国债的功能。(与J21同)17、分析国债的负担与限度,如何控制国债的规模?(J22)《考前辅导》315页答:(1)国债的负担。国债负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第二,政府即债务人负担。政府借债是有偿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借债时获得了经济效益,但偿债却体现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债要考虑偿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21 第三,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也就是当政府以新债还旧债的方式难以继续时,最终是以税收来还本付息。马克思所说的国债是一种延期的税收,就是指国债与税收的这种关系。(2)国债的限度。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所谓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历年累计债务的总规模。第二,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第三,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3)债规模的制约因素。第一,国债规模首先受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认购主体负担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国债规模还受政府偿债能力的制约。第三,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也是制约国债负担能力和限度的重要因素。18、试析预算外资金增长过快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控制和管理?答:全面的预算体制改革以来,预算外资金的增长过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现状是:(1)预算外资金增长过快,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第二预算”。(2)预算外资金历年增长速度均超过同年的GDP和预算内收入的增长速度。资金严重分散。(3)从预算外资金结构看,企业和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居主导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比重加大。(4)由于管理不严,财政纪律松弛,化预算内为预算外,化生产资金为消费资金,化公有为私有等现象的滋长。因此预算外资金迅速增长。国务院于1996年7月颁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系统地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政策措施,指明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工作方向,标志着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财政部先后制定了一些配套文件,增加了有关预算外资金财务管理的规定。归纳起来,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措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第一,预算外资金范围的重新界定。《决定》明确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第二,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从1996年起,将13项凭借政府权利取得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税收性质的政府基金或收费(约1500亿元)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按规定专款专用。第三,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不得越权收费和建立基金,否则,按乱收费行为处理。第四,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首先,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报财政部门审批。其次,财政部门要在银行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各部门和各单位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要缴入财政专户,支出由各部门和各单位按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从专户核拨资金。第五,严格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首先,专用于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的基金和收费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要按计划和规定用途专款专用,由财政部门审核后分期拨付资金。其次,用于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和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核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再次,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支出,要按国家规定立项,纳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按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分期拨付。最后,用于购买专项控购商品方面的支出,要报财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按国家规定办理控购审批手续。19、论述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J29)《考前辅导》311页答:(1)1994年税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2)税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调整税种布局,确定合理税率,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合理划分中央税种和地方税种,为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创造条件。第二,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主要是统一企业所得税,完善流转税,改变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置税种和税率,并使各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大体公平,为平等竞争创造条件。第三,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使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第四,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五,简化、规范税制。主要是取消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的税种,开征必要的新税种。21 第六,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既不增加企业总体税负,又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但一些地方、部门、企业以及个人的利益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税制改革理应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格局的调整。第七,严格控制优惠减免,规定除税法、税收条例所列的减税免税项目外,在执行中不准随意减税免税。(3)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第一,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第二,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第三,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是主要对收入较高者征收,对中低收入者少征或不征。第四,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等。改革后的税种设置将由原有的32个减至23个。20、试析财政赤字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32)《考前辅导》329页答:(1)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与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第一,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需要必然增加,从而要求增加货币供给量,这个增量可视为财政借款的最大限额,在这个限度内的财政借款,就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后果。第二,用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则比较复杂,这要结合什么人(或单位)购买以及用什么钱购买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一般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如果由中央银行认购公债就可能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1)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第一,财政赤字可以是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第二,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后一种情况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增加总需求规模,即使在短缺性经济中也是如此。(3)中国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问题。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排挤性问题。如果中国真的存在着排挤效应,那么,还应提出谁排挤谁的问题。在中国,国家财政理应承担那些关系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但由于财政困难特别是中央财政困难,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预算内投资的比重1995年已下降到3.1%,而其中包括部门投资在内的企业自筹投资占53.2%,国内贷款占21%。由此不难判断究竟是谁排挤谁的问题。(4)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第一,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第二,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21、试析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答:(1)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2)对财政平衡不可以作绝对的理解。第一,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第二,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第三,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第四,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C+S+T+M=C+I+G+X恒等式的左边代表总供给的收入流量,右边代表总需求的支出流量。这个恒等式可以理解为,不论经济处于何种状态,在给定的时期内,作为总供给的收入流量恒等于作为总需求的支出流量。根据恒等式,我们可以列出描述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G-T=(S-I)+(M-X)恒等式的左边表示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当G>T时,政府预算出现赤字,当GI,非政府部门的储蓄大于投资,有结余资金,反之,则储蓄、投资账户出现赤字。当M021 ,则贸易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况,这表明一部分国外资源流入国内以补充国内总供给。从以上的恒等式的分析,对财政平衡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3)公式中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22、试析财政政策的类型。根据财政政策肯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平划分,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1)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税收体系,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2)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对个人转移支付计划是普遍的自动稳定器。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这种政策是政策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地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减税,民间可支配收入增加,扩大社会总需求。供给方面:流转税减少,刺激供给,扩张效应。需求方面:所得税减少,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扩张效应。)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增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总需求)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扩张又不紧缩。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平衡。但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23、试论财政政策工具体系及其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它具有分配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这些待征使税收调节具有权威性。税收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宏观税率确定、税负分配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体现出来。公债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它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公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公债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排挤效应、货币效应和收入效应。公共支出主要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政府投资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投资的主要项目是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作一种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来使用的。24、怎样认识和评价财政政策效应。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是否有效主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如何。一般来说,政策实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为有效,反之,则无效。但要作出政策是高效还是低效的判断,则不仅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还要分析达到目标现时付出的代价。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讨论一下政策效应的评价问题。财政政策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政府为推行某项政策所付出的研究费用、执行费用和补偿费用构成该项政策的“成本”,而某项政策实施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则可视为该项政策的“效益”。政策的有效性=政策的积极作用/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这一表达式说明,要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必须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作出判断。21 财政政策效应偏差问题。政策效应偏差是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发生了偏离。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反映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调整政策的效果不明显;(2)过去的“包干”政策负效应较大;(3)财力适当集中的政策难以落实;(4)硬化对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政策,无明显收效。25、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如何进行配合?《考前辅导》331页答:(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第一,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第二,二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首先,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其次,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第三,二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首先,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其次,银行本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方式。第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第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支出的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制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第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第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26、试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中提出的具体措施。1、编制“部门预算”,统一管理。部门预算综合了各司局、各基层单位所需的各种资金。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以前的预算过分简单,没有落实到具体支出项目,同时编制时间滞后。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超额收入管理不严,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编制超收使用计划。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科目的资金调剂随意,严格执行预算。5、过去对预算外资金管理曾提过多项措施,《决定》又重申了三项措施:一是采取措施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二是暂不能纳入预算骨的必须编制收支计划,不能随收随支;三是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情况,便于人大监督。27、试述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因而,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是财政政策对及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性任务。2、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动力,我国当前仍处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而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财政职能随之转变。3、自从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实现“软着陆”,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因而实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升级的结构性调整,刺激有效需求并增加有效供给,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在1997年我国已经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一是增加了基础设施投入21 二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三是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四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五是大力支持抗洪救灾28、试论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我国税制深化改革的借鉴意义。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最适课税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最适商品课税理论和最适所得课税理论。最适课税理论是适应特定的经济、政治、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条件,需要基本范围更大的最适税制框架。结合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借鉴最适课税理论的思想精华,我国进一步完善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这样一句话:宽税基、低税率、差别待遇、严格管理。宽税基要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一是从整个税制来看,税基是所得还是消费,它涉及到税制模式的最覆盖确立。二是从单个税种来看,税基就是计税基础,它涉及到这种税的征税范围和减免规定。就我国的情况来看,税基主要是消费,某些主要税种的税基要拓宽,重点在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低税率不是说要一味地降低税率,也不是紧随发达国家的税率降低而降低,而是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政策履行职能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税率。差别待遇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结合现行税制,税收差别待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税种上的差异,二是税率上的差异,三是税收优惠上的差异。严格管理是指政府要有强大的管理能力,管理费用低廉。29、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依据。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公共物品理论)在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下,由各级预算主体分级执行财政职能,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财力,从而满足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分层次的,因而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公共需要的层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另一个方面则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从中央到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能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2、集权与分权关系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级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所以,这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预算体制本就是政治和经济结合的最明显的体现。如果说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经济标准,那么集权与分权关系则是政治标准。30、试论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改革。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第一,总体上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对实行分级预算体制来说,需要将原则具体化。第二,关于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规范的分级预算体制要求以法律形式具体化,力求分工明确,依法办事。第三,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一般而言,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原则,但在具体事项上则不一定完全一致。2、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尚待规范。第一,分税制与税制是密切相关的,税制调整了,分税及其相应的收入划分,也必须随之调整。第二,按税种划分收入和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分税效应是完全不同的,现行分税制的企业所得税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的,改为分率分成或比例分成将是必然的选择。第三,凡属于税源普及全国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划归中央税是分税制的通则,我国现行税制的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均属于这类税种,而分税制将该两种税划归为地方税种只能视为权宜做法。第四,通过税制调整健全地方税系应列为分税制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目标。3、集权与分权关系的调整。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收支划分上面。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途径,首先是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时并举的微调向目标模式逼近。21 第一:目标模式的选择,现行分税制同时并存存量与增量两条转移支付系统。可供选择的模式有: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与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的混合模式。第二:纵向转移的微调,首先是改进过渡期转移支付方法第三: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