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50 KB
  • 2022-04-22 11:48:07 发布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无答案).doc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单项选择题(32题)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市场经济体制B.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哪一次大会上提出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二届三中全会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4.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新经济体制的建议是在()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B.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5.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A.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B.适当削弱宏观调控C.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宏观调控D.取消对经济的宏观调控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7.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份制既不姓“社”,也不姓“资”,由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A.公有制性质B.国有性质C.共有性质D.混有性质8.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是在党的()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9.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A.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B.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C.资产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D.产权制度的管理制度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是()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公有制经济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B.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决定的C.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决定的D.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的1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D.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13.按劳分配是()38 A.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C.生产资料分配的基本原则D.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14.按劳分配是()A.社会主义整个社会的分配原则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C.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D.个体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1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A.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C.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奖金收入D.股份合作制企业成员的收入16.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D.初级阶段的国情17.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人属于()A.按资分配收入B.按劳分配收入C.劳动收入D.风险收人18.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万元,他的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的收入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C.按资分配的收入D.按技术要素进行分配的收入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A.按劳分配B.按贡献分配C.按技术分配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再分配注重公平,主要依靠的是()A.计划机制B.市场机制C.政府作用D.社会机制21.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要依靠的是()A.计划机制B.市场机制C.社会机制D.政府作用22.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人悬殊的分配政策是在党的()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六届五中全会23.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的核心是()A.发展新兴产业B.加强自主创新能力C.引进国外先进技术D.统筹区域经济发展24.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A.科技B.人才C.教育D.发展25.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A.科技B人才C.教育D.发展26.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是()A.科技B.人才C.教育D.发展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A.经济增长方式B.经济发展方式C.生产发展方式D.生产运作方式2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的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29.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3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的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3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的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38 3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A.坚持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C.发展循环经济D.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8题)1.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A.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B.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松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其中,“三个补充”是指()A.所有制结构B.个体经营C.自由生产D.自由市场3.下列表述中,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有()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B.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股份制是()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D.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6.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关系是()A.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B.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C.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应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7.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这其中两个“毫不动摇”是指()A.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C.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D.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C.与公有制经济可共存D.能够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38 A.股份制经济B.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C.港澳台投资的经济D.外资经济10.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A.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B.凭借专利所取得的收入C.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人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润D.以实物形态资本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有()A.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C.资产收益和按资本取得的收人D.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12.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是()A.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结果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的结果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D.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13.一部分人依法先富起来的作用有()A.示范作用B.帮助作用C.带动作用D.走向两极分化1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A.减少环境污染B.优化产业结构C.加快科技进步D.提高劳动者素质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A.农民问题B.农业问题C.农村问题D.农民工问题1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A.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C.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17.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A.统筹区域经济发展B.促进地区协调发展C.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D.坚持科学发展观18.公有制经济包括()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B.集体经济C.股份经济D.国有经济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A.正确B.错误2.党的十三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正确B.错误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B.错误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A.正确B.错误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A.正确B.错误6.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A.正确B.错误38 7.江泽民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A.正确B.错误8.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然产生两极分化()A.正确B.错误9.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所以我们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扩大无须特别关注()A.正确B.错误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A.正确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材料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始终是()A.农业、农村、农民问题B.土地问题C.教育农民的问题D.现代化问题2.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的潜力()A.在农村B.在城市C.在边疆D.在沿海3.“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问题,因为()A.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B.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C.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D.农村稳则社会安69.目前我国三农问题表现在()A.农业基础薄弱B.农村发展滞后C.农民增收困难D.城乡二元结构38 4.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发展阶段A.以工促农B.以城带乡C.农业哺育工业D.农村支持城市5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A.农业B.工业C.教育和科技D.服务业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B.改善农村民生C.扩大农村需求D.发展现代农业7.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的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9.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的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单项选择题(20题)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A.基本政策B.指导方针C.基本方略D.指导原则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B.无产阶级专政C.民主集中制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8.目前,我国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的是()A.县(市)级人民代表大会B.乡(镇)人民代表大会C.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D.省级人民代表大会9.我国的民主党派是()A.执政党B.参政党C.在野党D.反对党10.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A.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8 B.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C.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阴谋分裂祖国的勾当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11.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A.民族区域自治B.基层民主C.政治协商D.人民代表大会1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大力发展生产力C.依法治国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3.近年来,中国不断进行“打假”斗争,然而,由于法律对造假、售假者的打击力度太弱,对执法者赋予的权力不够,使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为此,我国出台并实施了新修改的《产品质量法》,保证了全国打假工作的顺利进行。这表明()A.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B.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D.政府直接行使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职能1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15.法制是依法治国的()A.内容和本质B.手段和目的C.表现和形式D.前提和基础16.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这是为了()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B.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7.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是()A.民主B自由C.人权D.主权1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的生命是()A.人民平等B.人民自由C.人民民主D.人民幸福19.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A.发展民主B.依法治国C.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稳定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0.民主、自由、人权是()A.超阶级的B.资产阶级的C.无产阶级的D.人类的普遍追求二、多项选择题(27题)1.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B.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两者的()A.表现形式相同B.性质相同C.作用、职能相同D.历史使命相同3.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范畴包括()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38 C.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新产生的社会阶层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政府机构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构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B.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C.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D.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一环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则是()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C.实施“三权分立”原则D.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9.西方“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A.立法权B.司法权C.行政权D.审判权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是我国的国体B.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C.是全国人民自己的组织D.是我国的政体11.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它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C.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D.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性12.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体现在(ABD)A.参加国家政权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C.参与政府,成为执政党D.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1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权力平衡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B.管理本民族事务38 C.管理本地方事务D.各民族共同繁荣15.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的人数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扩大基层民主,要()A.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B.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完善村民自治制度D.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16.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A.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B.依法治国要保证对所有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依法进行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17.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A.制度化B.公开化C.民主化D.法律化18.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扩大党员和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A.知情权B.参与权C.表达权D.监督权19.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B.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D.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20.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A.政治制度B.领导制度C.组织制度D.工作制度21.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B.是否增强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生活C.生产力是否得到持续发展D.党的领导是否得到加强和改善22.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C.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D.要以推进民主为核心2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是因为()A.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B.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C.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D.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4.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和资本主义国家强调的人权是两回事,我们的人权()A.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权利B.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权利C.是具体的、相对的D.是抽象的、绝对的25.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包括()38 A.人权高于主权B.人权首要的是生存权C.国家主权高于人权D.社会主义人权是多数人的人权,资本主义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26.民主是()A.国家制度B有阶级性的C.具体的、历史的D.有统一模式的27.下列关于人权的表述正确的有()A.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B.人权高于主权C.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D.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A.正确B.错误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正确B.错误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A.正确B.错误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A.正确B.错误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正确B.错误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正确B.错误7、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A.正确B.错误8.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最重要的是执法必严()A.正确B.错误9.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正确B.错误1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A.正确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首先领导全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治理国家。1986年,邓小平又强调要把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对实行依法治国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1996年,江泽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鲜明地提出“实行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个基本方针,明确载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一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7年,中共十五大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要求,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进一步明确指出“3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更加突出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意义重大()A.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C.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D.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有机统一起来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基层民主4.依法治国确定了党、人民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它包括()A.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B.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C.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D.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5.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从中国国情出发C.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D.学习西方模式6.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因为(ABD)A.法制规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B.法制规定了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C.法制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D.法制规定了对破坏民主权利行为的制裁措施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最基本目标是()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且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8.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既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使人民民主成为现实,又规范人民的民主行为,使()A.民主总是具体的、相对的,不存在不受制约的民主和自由B.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C.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和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都是错误的D.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ABD)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依法治国10.邓小平认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B.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C.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D.文化是否繁荣38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单项选择题(20题)1.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后,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大力建设()A.大众文化B.先进文化C.核心文化D.和谐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A.综合国力的一般内容B.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D.综合国力的一般条件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结合起来B.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C.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D.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4.培育“四有”公民的核心内容是()A.理想信念教育B.纪律教育C.文化知识传授D.道德教育5.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的是()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推动社会的进步C.实现经济的发展D.发挥人的创造性6.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迫切需要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党为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而提出的文化艺术发展必须遵循的方针是()A.推陈出新,繁荣社会B.热情洋溢,教育为主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革命至上,样板突出7.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C.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政治服务和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8.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及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这个“根本”是()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D.传承民族文化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A.马克思主义B.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B.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马克思主义B.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实现共产主义38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4.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小康社会C.构建和谐社会D.建立和谐世界1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艰苦奋斗D.助人为乐16.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与“以团结互助为荣”相对应的是()A.以见利忘义为耻B.以违法乱纪为耻C.以骄奢淫逸为耻D.以损人利己为耻1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C.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文化素质问题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18.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B.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C.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D.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19.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科学技术B.教育C.文化D.管理20.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A.普及文化知识B.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C.繁荣文化市场D.构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多项选择题(18题)1.精神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以及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它主要包括()A.思想理论B.道德风尚C.文学艺术D.教育和科学2.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C.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A.思想道德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民主法制建设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A.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B.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C.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38 B.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C.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6.对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我们要坚持的方针是()A.开拓创新B.一律实行“拿来主义”C.洋为中用,博采众长D.古为今用.推陈出新7.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只有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A.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B.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C.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D.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C.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D.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10.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1.2006年3月4日,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主要特点和重大意义有()A.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B.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C.为人们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1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A.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B.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C.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D.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13.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鼓励和支持的思想道德是()A.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B.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C.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D.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思想道德1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A.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B.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C.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D.始终不渝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5.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重点加强()A.社会公德建设B.职业道德建设C.家庭美德建设D.遵纪守法16.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A.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B.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38 C.探索好的工作机制D.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17.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A.以改革为动力B.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C.以发展为主题D.以创造生产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18.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A.中心环节B.根本要求C.特定内涵D.重要内容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A.正确B.错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正确)A.正确B.错误3.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A.正确B.错误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A.正确B.错误6.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A.正确B.错误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A.正确B.错误8.科学文化建设事关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A.正确  B.错误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正确B.错误10.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A.正确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38 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A.智力支持B.精神动力C.思想保证D.物质基础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在党的领导下()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D.为人民服务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培养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C.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D.提高群众生活质量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因为它()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C.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D.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A.它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B.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C.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D.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9.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的文化38 A.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B.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C.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D.反映时代进步潮流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有()A.贴近实际B.贴近生活C.贴近群众D.贴近现代化建设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2题)1.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个重要目标是()A.生活更加富裕B.法制更加健全C.社会更加和谐D.民主更加充分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得审议通过是在党的()A.十六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五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3.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提出“和为贵”观点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A.污染得到治理,环境得到保护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D.人类爱护自然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阐述是在()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C.《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范畴,相互包含,相辅相成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为重要.需付出更多努力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为重要,值得付出努力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为长期.包含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7.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B.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和谐社会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谐社会D.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A.坚持民主法治B.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坚持科学发展D.坚持改革开放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A.坚持民主法治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科学发展D.坚持改革开放10.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38 A.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问题B.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问题D.保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问题11.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解决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B.优先发展教育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D.完善社会管理12.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因为()A.就业是民生之本B.就业是一般政策C.就业是权宜之计D.就业是形势所迫二、多项选择题(20题)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懈奋斗的目标B.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C.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D.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2.安定有序是我们所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其含义是()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B.社会保持安定团结C.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D.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A.民主与法治的统一B.公平与效率的统一C.科学与人文的统一D.活力与秩序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4.有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A.四者是有机统一的B.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C.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包括()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B.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C.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D.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6.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是()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B.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C.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D.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7.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是()A.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调动B.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C.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38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8.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诚信友爱是()A.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B.社会保持安定团结C.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D.人民群众安居乐业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必然要求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于()A.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B.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D.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11.下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B.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C.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D.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近期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哪些规律认识上的深化()A.共产党执政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价值规律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A.积极扩大就业B.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D.完善国民教育体系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必须()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B.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C.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D.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16.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这是因为()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38 C.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D.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不高17.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具备的有利条件有()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C.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1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除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外,还应当()A.老有所养B.劳有所得C.病有所医D.住有所居1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收人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B.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C.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D.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20.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是()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A.正确B.错误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A.正确B.错误3.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A.正确B.错误4.崇尚和谐,追求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平安社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B.错误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交通为重点的社会建设()A.正确B.错误6.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A.正确B.错误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正确B.错误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A.正确  B.错误9.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正确B.错误10.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充满活力就是身体健康、热爱体育()A.正确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38 材料一: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材料二: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所谓“充满活力”是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C.创造才能得到发挥D.创造成果得到肯定2.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A.人与自然和谐B.人与社会和谐C.人与人和谐D.人与生态和谐3.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的社会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有友爱的社会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问题B.积极解决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问题C.积极解决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D.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所谓“安定有序”就是()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B.社会管理完善C.社会秩序良好D.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6.2006年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A、十六大B、十六届一中全会C、十六届十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7.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A.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的必然要求。D.是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8.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正确把握()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38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D、发展教育事业与提高人们素质的关系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A、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B、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C、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D、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和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和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一、单项选择题(12题)1.20世纪60年代,将我党一系列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周恩来2.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A.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D.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3.特别行政区中将来可以保留自己军队的是()A.香港B.澳门C.台湾D.港澳台都可以4.最早提出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D.《告台湾同胞书》5.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A.充分自治权B.高度自治权C.拥有军队权D.完全自治权6.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A.反对和遏止“台独”B.推进两岸“三通”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D.回到“九二共识”7.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充分尊重()A.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B.台湾同胞的利益C.台湾同胞当家作主的愿望D.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8.1993年4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A.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B.汪辜会谈C.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实现“三通”D.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9.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A.《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B.《告台湾同胞书》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10.1999年7月9日38 ,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上。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A.阻挠两岸“三通”B.破坏两岸政治谈判C.把台湾问题国际化D.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1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在于()A.提高大陆军事力量B.增强大陆综合国力C.发展两岸关系D.做好外交工作12.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将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的时间是()A.2004年B.2005年D.2006年D.2007年二、多项选择题(15题)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A.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C.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D.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2.台、港、澳问题的性质是()A.都是内政问题B.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C.都是殖民地遗留问题D.港澳是殖民地遗留问题3.台湾问题产生50余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的方针政策有()A.武力解决台湾的政策B.和平统一政策C.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D.“九二共识”4.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内容有()A.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B.提出尽快实现“三通”C.寄希望于台湾人民D.强调不使台湾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5.在台湾问题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发布过的重要文件有()A.《告台湾同胞书》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D.《反分裂国家法》6.我国政府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主要有()A.坚持“一个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后,香港、澳门和台湾可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完全自治C.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D.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7.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这是国际社会所确立的原则B.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C.这是针对国际上一股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势力的D.这是针对台湾岛内一小撮搞“台湾独立”的分裂势力的8.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就是()A.用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B.用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C.放弃使用武力D.力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9.“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A.国家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8 C.拥有外交权D.防务不变10.《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A.一方面坚持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一方面明确规定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C.规定了台湾实行两种社会制度D.规定了大陆实行两种社会制度11.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展开了三次重大斗争。这三大斗争是()A.1995年6月针对李登辉访美的斗争B.1999年7月针对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分裂主张的斗争C.2000年反对陈水扁竞选上台执政的斗争D.2002年8月以来反对民进党“一边一国论”的斗争12.2005年4月至5月,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率团访问祖国大陆的是台湾的()A.连战B.陈水扁C.宋楚瑜D.汪道涵13.2005年,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意见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14.对待台湾问题,我们坚决反对()A.“一中一台”B.“台湾独立”C.“一边一国”D.“两个中国”15.“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的含义是()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B.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D.坚决反对“台独”言行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先是从解决香港问题开始的()  A.正确  B.错误2.在“一国两制”构想中,一个中国是实现和平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  A.正确  B.错误3.2008年胡锦涛提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A.正确  B.错误4.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A.正确  B.错误5.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是在1995年提出的()  A.正确  B.错误6.祖国统一是台湾问题的核心()  A.正确  B.错误7.被邓小平誉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A.正确  B.错误8.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外交权()  A.正确  B.错误9.在台湾统一问题上,我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8 A.正确  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材料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材料二:我们要一如既往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香港、澳门同内地的交流合作,团结一切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创未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外交权D.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2.“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C.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保持港、台、澳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A.国民党B.台湾人民C.民进党D.台湾共产党4.台湾问题是()A、不容许外国插手干涉的问题B、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C、中国的内政问题D、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问题5.2005年胡锦涛提出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建议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6.20世纪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7.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A.1979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8.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A.搁置主权,分而治之B.搁置主权,共同治理38 C.搁置主权,和平共处D.搁置主权,共同开发9.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是()A.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D。实现工业化B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具特色、最具独创性的内容之一10.“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包括()A“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B“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C“一国两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D“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6题)1.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A.和平B.发展C.民族独立D.经济联盟2.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其中,日本属于()A.第一世界B.第二世界C.第三世界D.既是第二世界,又是第三世界3.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在党的()A.十大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4.邓小平强调,应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和解决的问题是()A.和平B.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D.反对强权政治5.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A.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B.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C.导致各强国矛盾的加深D.可能重新恢复冷战局面6.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的历史事件是()A.北约的东扩B.中国国力的提升C.苏联解体D.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7.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是实现()A.和平发展B.国家安全C.社会进步D.繁荣昌盛8.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B.1954年4月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9.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10.下列对独立自主这一基本立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时,要考虑本国利益,不考虑别国利益B.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C.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D.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维护世界和平B.维护世界多样性38 C.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D.国家主权平等12.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13.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途径是()A.建立战略伙伴关系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倡导不结盟运动D.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是()A.互利、互信、团结、合作的新安全观B.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安全观C.互利、合作、繁荣、发展的新安全观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15.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A.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B.大国是首要、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C.大国是基础、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关键、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D.大国是舞台、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关键的外交工作布局16.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二、多项选择题(15题)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下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和苏联是第一世界B.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属于第二世界C.亚洲(日本除外)、非洲和拉丁美洲属于第三世界D.这种划分对于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下列关于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论断,表述正确的是()A.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B.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C.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D.东西问题是核心问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战略思想有()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两个中间地带C.三个世界的划分D.世界走向多极化4.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是()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带有全球性的两大战略问题C.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D.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的主要原因有()A.冷战的结束B.世贸组织的建立C.新科技革命的推动D.信息技术的发展6.当今时代的潮流是()A.世界要和平B.意识形态要保持一致C.国家要发展D.人民要合作38 7.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A.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B.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C.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D.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8.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要()A.把和平与发展联系起来B.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C.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D.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9.新中国建立时制定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B.“和平共处”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10.我国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11.邓小平提出的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A.冷静观察、稳住阵脚B.沉着应付、韬光养晦C.有所作为、善于守拙D.决不当头12.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要()A.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B.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而是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C.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D.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3.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A.坚持公平民主、实现协调合作B.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C.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D.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14.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应该()A.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B.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C.保障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D.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15.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有()A.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B.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D.外交上应相互商讨、共同遵守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化世界()A.正确  B.错误2.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竞争()A.正确  B.错误3.只有坚持包容精神,才能共建和谐世界()A.正确  B.错误4.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A.正确  B.错误38 5.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正确  B.错误6.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A.正确  B.错误7.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A.正确  B.错误8.“一边倒”实际是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原则()A.正确  B.错误9.在当今时代两大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A.正确  B.错误10.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A.正确  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来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为人类作出应有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将坚持不懈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继续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将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治国理政经验,促进国家关系发展。——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是()A.大国是关键B.周边是首要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D.多边是舞台2.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A.互信B.互利C.平等D.协作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条线”4.经济全球化,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A.平等B.互惠C.共赢D.共存5.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同,世界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A.一种文明B.一种社会制度C.一种发展模式D.一种价值观念6.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A.政治上尖锐对立B.军事上全面对峙38 C.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D.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关系是()A.和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千方百计地维护世界和平B.既统一又矛盾C.和平是发展的条件D.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关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表现有()A.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处于和谐相处的最佳时期B.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有了新的进步C.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改善和加强D.积极参加和发挥我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9.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C.平等互利D.和平共处10.和谐世界应该是()A.民主的世界B.和睦的世界C.公正的世界D.包容的世界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单项选择题(18题)1.始终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A.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B.工人阶级、广大农民C.知识分子D.我国社会新阶层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A.根本方针B.基本立场C.根本原则D.最高宗旨3.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自由职业者C.一个独立的阶级D.小资产阶级4.党总结了建国后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确立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B.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C.十二大之后D.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5.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的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出现的新阶层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D.知识分子7.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的是()A.劳动B.知识C.人才D.创造38 8.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知识资源的载体是()A.劳动B.知识C.人才D.创造9.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一大优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的是()A.实事求是B.独立自主C.自力更生D.统一战线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A.政治协商B.参政议政C.党的领导D.民主监督11.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领导阶级是()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知识分子D.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社会阶层12.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A.民族平等B.各民族互相促进C.各民族共同发展D.祖国统一13.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进步D.各民族共同繁荣14.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进步D.各民族共同繁荣15.被称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的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人民军队16.在人民军队的建设中处于第一位,决定着军队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的是()A.信息化B.革命化C.正规化D.现代化17.在党和军队的关系问题上,作为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的是()A.党指挥枪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枪指挥党D.加强军队革命化建设18.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必须始终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的是()A.军事建设B.思想政治建设C.作风建设D.纪律建设二、多项选择题(18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是()A.素质明显提高B.队伍迅速壮大C.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D.岗位流动加快2.我国农民是()A.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B.社会主义建设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C.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者3.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体现在()A.是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B.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C.是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造者D.是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4.建设和保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有()A.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C.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38 A.由党的性质决定的B.由国家性质决定的C.由工人阶级的特点决定的D.由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决定的6.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必须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才智的良好环境,需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的良好风尚是()A.尊重知识B.尊重人才C.尊重劳动D.尊重创造7.我国社会新阶层出现的具体原因包括()A.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B.我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C.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阶层,这些阶层主要有()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C.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D.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9.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是()A.劳动、知识B.开拓、创新C.奉献、进取D.人才、创造10.新时期统一战线大陆范围内的联盟,是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包括()A.全体劳动者B.全体建设者C.全体爱国者D.各阶级阶层11.新时期统一战线大陆范围以外的联盟的政治基础是()A.爱国B.拥护祖国统一C.港澳台同胞D.坚持社会主义12.新时期统一战线大陆范围内的联盟的政治基础是()A.爱国主义B.拥护祖国统一C.港澳台同胞D.社会主义13.新世纪新阶段,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要围绕的两大主题是()A.团结B.民主C.爱国D.统一14.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需要巩固和发展的民族关系是()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15.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坚决反对()A.极端民族主义B.大民族主义C.地方民族主义D.民族分裂主义1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A.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D.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17.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是指()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证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D.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安全保障18.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促进军队又好又快发展,要着力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的什么能力()A.应对危机的能力B.维护和平的能力C.遏制战争的能力D.打赢战争的能力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38 A正确B错误2.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应以全体劳动者为基础,叫“全民党”或“人民党”()A正确B错误3.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A正确B错误4.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A正确B错误5.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A正确B错误6.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A正确B错误7.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A正确B错误8.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已经被消灭,这意味着我国没有民族问题了()A正确B错误9.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A正确B错误10.建设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A正确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我们党正是依靠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联合了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了强大的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统一战线成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我们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祖国统一B.反对民族分裂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D.各民族共同繁荣2.加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A.爱国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作用B。知识分子的作用38 C.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D。人民政协的作用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要()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4.中国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自由职业者6.工人阶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阶级。因为他们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D.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7.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是要反对()A.大汉族主义B.地方民族主义C.民族分裂主义D.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8.中国人民解放军是()A.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D.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新的社会阶层,其中包括()A.个体户B。私营企业主C.自由职业者D。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10.在党和军队的关系上,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A.民主建军B.党指挥枪C.军民一致D.官兵一致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单项选择题(10题)1.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根本条件是()A.工人阶级的形成B.农民阶级的形成C.新阶层的出现D.知识分子的形成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全心全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A.我们党是执政党B.从严治党C.党的先进性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以下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阐释正确的是()A.是马克思主义政党B.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C.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D.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5.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的关键是()38 A.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B.正确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问题C.正确处理党与宪法的关系问题D.正确处理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6.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针B.一切从实际出发C.进行改革开放D.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7.新时期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是()A.决策失误B.脱离实际C.脱离群众D.缺乏民主8.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最高衡量标准是()A.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本质C.是否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D.是否符合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9.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D.不断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及促进共同发展是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实现这三个任务的根本保证是()A.加强国防建设B.巩固统一战线C.加强爱国主义教育D.加强党的建设二、多项选择题(8题)1.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是()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B.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C.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D.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2.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A.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D.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3.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性的政治问题。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密切党群关系,是因为()A.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C.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D.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4.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A.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B.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C.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D.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38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A.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B.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C.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D.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6.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的成功经验主要有()A.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B.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C.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7.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是因为()A.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宝贵经验B.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C.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D.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8.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理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密切联系群众D.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A.正确  B.错误2.党风问题和反腐败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A.正确  B.错误3.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A.正确  B.错误4.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A.正确  B.错误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A.正确  B.错误6.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正确  B.错误7.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这意味着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不能入党()A.正确  B.错误8.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A.正确  B.错误9.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A.正确  B.错误10.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A.正确  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38 90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密切联系群众C.理论联系实际                    D.批评与自我批评 2.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 A.思想建设                        B.制度建设 C作风建设                       D.组织建设3.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有()A.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B.改革、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C.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D.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4.中国共产党90年来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B.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5.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A.关键在党B.以德治国C.发展教育D.人才强国6.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了三步走战略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A.执政考验B.改革开放考验C.市场经济考验C.外部环境考验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A.精神懈怠的危险B.能力不足的危险C.脱离群众的危险D.消极腐败的危险38 9.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立党为公C.执政为民D.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10.我们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B.实现好C.维护好C.发展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