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50 KB
  • 2022-04-22 11:26:46 发布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答案.doc

  • 5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二、什麽是“六書”?什麽是“四體二用”? “六書”: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早在周朝時期,“六書”就被列爲六藝之一,是當時公卿大夫子弟的必修課。漢代以後,學者們把“六書”當作漢字的造字方法。許慎的《說文解字》即以“六書”來分析漢字的形體結構,解釋漢字的本義。他在《說文解字·敘》中對“六書”逐一下了簡明的定義,並舉了例證。他說:“《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qū),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huī),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義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現在一般都採用許慎的“六書”名稱依班固的“六書”順序。   “四體二用”说:對於“六書”是否都是造字方法,後代學者的看法與漢朝學者不完全相同。後代多數學者認爲,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可以造出新字,而轉注和假借不能造出新字,所以“六書”不能認爲都是造字方法。於是有學者提出“四體二用”說,認爲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是造字的方法,而轉注和假借則是用字的方法。三、從構形和表音的角度,漢字可以分爲哪幾類?說一說各有什麽特點。 1、表意字:独体表意字;指事符號表義字;合體表義字。2、表音字。3、既表義又表音的字。 四、漢字的形體演變中主要有哪些字體?各有什麽特點。 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和楷書。主要特点参第三节58 五、什麽是古今字?什麽是異體字?什麽是繁簡字?三者有什麽關係? 古代漢語中同一個詞或同一個語素因文獻時代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字,先出現的叫古字,後出現的叫今字,合稱古今字。 在古書中,有些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書寫形式,它們的筆畫有繁有簡,筆畫繁多的稱繁體字,筆畫少的稱簡體字,合稱繁簡字。繁简字有些在古代就是古今字或异体字的关系。 異體字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字形不同而讀音相同、意義相同,可以互相替代的字。異體字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角度看,上面所談的古今字、繁簡字和通假字,都可以算作異體字;從狹義角度說,只有專門爲某一個詞或語素造的不同的字才是異體字。六、古書當中,往往有本字而不用,用一個與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這種現象叫做通假。通假是以字音的相同或相近爲依據的,所以也叫古音通假。在通假現象中,用來代替本字的字叫做通假字,被代替的字叫做本字或正字。 假借是語言中的一個詞或語素沒有爲它專門造字,選擇一個同音字來表示。而通假實際上是寫別字,某一個詞或語素已有本字,古人書寫的時候沒有用這個本字,臨時寫了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簡單地說,假借是本無其字的借用,而通假則是本有其字的借用。通假與寫別字稍有不同的地方是,寫別字是純粹的個人行爲,而通假一經出現,往往被後人仿效沿用,具有一定的社會性。 七、 請說出下面各字之間的關係。58 1、奉捧 解懈 益溢 昏婚 赴讣 莫暮 辟-避劈僻 采-彩綵採  暴曝 孰熟 共供 其箕 然燃 止趾;2、啖啗 杯桮盃 诉愬 村邨 畔泮 欢嚾歡 暖煖煗 迹跡 灾災烖 雞鶏 期朞 和 秋秌 崐崑 膀髈 眯瞇 虻蝱 猫貓 德悳 玳瑇 淡澹 刨鉋 坂岅阪 梅楳 抵牴觝 剃薙 畆畝畮畒 并並倂竝 咱喒;3、余餘 帘簾 后後 干-乾幹 复-復複;礼禮 网網 踊踴 笔筆 舍捨 启啓 1、古今字;2、異體字;3、繁簡字,但分號前為單純的繁簡字,分號後的字不僅有繁簡的關係,還有其他關係,如礼禮、网網、踊踴、笔筆又是古異體字;舍捨、启啓又是古今字的關係十三、指出下列紅體字的形體結構並解釋其意思:  1、討,研究;論,評論,在古代是兩個詞,都是形聲。  2、見,使出現,會意。  3、間,動詞,處在中間,會意。  4、衣,動詞,穿,象形。  5、愈,較好,勝過,形聲。  6、厄,困厄,處境艱難窘迫,會意。  7、果,長在樹上的果實,象形。  8、歲,時間,形聲。  9、斤,斧子,象形。58   10、介,鎧甲,象形 一、古漢語詞彙系統有什麼特點? 答案要點:1、單音節詞占優勢;2、存在雙音節單純詞;3、存在構詞形態和構形形態;4、存在“大名+小名”的構詞方式。 二、古今詞義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點:1、內涵變化;2、外延變化;3、詞的附加意義的變化三、什麼是偏義複詞?什麼是同義連用?什麼是聯綿詞?古代漢語有哪些構形詞綴和構詞詞綴?說說下面句子中特別標示的詞屬於什麼情況。1、繕完葺牆以待賓客。(《左傳·襄公三十一年》)2、是冬大赦,而允獨不在宥,三公咸復爲言。至明年,乃得解釋。(《後漢書·陳王列傳》)3、將不誠必,則卒不勇敢。(《淮南子·兵略》)4、仲秋之月,雷乃始收。(《淮南子·時則》)5、襄王聞之,顔色變作,身體戰慄。(《戰國策·楚四》)6、先帝嘗與太后不快,幾至成敗。(《後漢書·何進傳》)7、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論語·憲問》)8、今殺人之相,相又國君之親,此其勢不可多人,多人不能無生得失,生得失則語泄。(《史記·刺客列傳》)9、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客擊筑,彷徨不能去。(《史記·刺客列傳》)10、殺雞為黍而食之。(《論語·微子》)58    偏義複詞從形式上看和並列結構的合成詞一樣,兩個語素是並列的,但實際上只取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作爲這個合成詞的意義,另一個語素只是陪襯。 同義連用是指經常在一起連着使用的同義詞,在閱讀古書時,可以把它們作爲一個複音詞來看待,而不要把它們當作兩個或幾個單音詞拆來去理解或分析,這樣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概念。古代漢語中,連用的同義詞當它們還沒有凝結成一個整體,一個複音詞時,詞序常常不固定。 聯綿詞是由兩個不同的音節聯綴成義,只有一個語素,不能分割的單純詞。聯綿詞有三個特點:第一、在詞義上,只有一個語素,兩個 字代表兩個音節,不表示意義。第二、兩個音節大多有雙聲疊韻的關係。第三、在形體上,往往上有多種書寫形式。   1、三個同義詞連用,“修葺”的意思。2、同義詞連用,“釋放”的意思。3、同義詞連用,“誠實守信”的意思。4、兩個同義的虛詞連用,“開始”的意思。5、“顔色”與“戰慄”均為同義詞連用。6、偏義複詞,偏在“敗”上,指的是失敗。7、這種情況叫“連類而及”,是偏義複詞的一種,“躬稼而有天下”的是稷,而不是大禹。8、偏義複詞,偏在“失”上,指事情出現差池。9、聯綿詞。10、由-s後綴構成的詞。五、解釋下面特別標示的詞,然後說一說詞義古今有什麼變化。58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2、初聞涕泪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3、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孟子·告子上》) 4、其後秦稍蠶食魏,十八歲而虜魏王,屠大梁。(《史記·魏公子列傳》)5、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爲之制。(《莊子·庚桑楚》)6、仆之家本窮空,重遇攻劫,衣服無所得,養生之具無所有,家累僅三十餘口,攜此將安所歸托乎?(韓愈《與李翺書》) 7、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爲其有所刺譏也。(《史記·六國年表》)8、短兵相接 相機行事 懲惡勸善齊君之語偷。臧文仲有言曰:“民主之語偷,必死。”(《左傳·文公十七年》)10、高歸彥初雖同德,後尋反動,以疏忌之跡,盡告兩王。(《北齊書·楊愔傳》)1、“當時”並不是一個複合詞,而是兩個單音詞,指的是“適合時代的情勢”。2、錯誤同上,“地方”指的是“齊地方圓幾何”的意思。3、“首鼠”為聯綿詞,不能割裂開來強自為訓。“首鼠”是猶豫不決的意思。 4、“異同”是偏義複詞,意思偏在“不同”上,因此解釋應該是“不應該有所不同”。58 5、“痛”是痛心的意思;“恨”古代主要是遺憾的意思。解釋一把兩個單音詞當作一個雙音節複合詞來用,而用現代的意義去詮釋古代。6、“死生”為偏義複詞,偏在“死”上。七、加標點並翻譯下面這三段話。   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曰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晏子春秋·內篇諫下》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爲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爲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或谓郊岛孰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诗人玉屑》卷十五                   、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曰:“58 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晏子春秋·內篇諫下》)   譯文:齊景公出去打獵,上山見到了老虎,下到窪地見到了蛇。回去以後,召來晏子問道:“今天我出去打獵,上山就見到老虎,下到窪地就見到了蛇,恐怕這就是所說的不吉祥吧?”晏子回答說:“國有三不祥,這種事不在其中。國家中有賢能的人卻不知道,這是第一種不吉祥;知道了卻不使用,這是第二種不吉祥;使用了卻不信任,這是第三種不吉祥。所說的不吉祥,就是象這樣的事情。今天您上山見到虎,是因為那裏有它的巢穴;下到窪地見到蛇,是因為那裏有蛇洞。您到虎穴去,到蛇洞去就見到了蛇,為什麼不吉祥呢?”   2、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爲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爲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世說新語·言語第二》)譯文:孔融十歲的時候,跟著父親到洛陽去。當時李元禮聲名很旺,官至司隸校尉。到他家拜訪的只有才子名流和李氏近親才能通報進去。孔融到門口,對看門的人說:“我是您府上的親戚。”通報之後進去,向前坐下。元禮問道:“您和我是什麼親戚?”孔融回答說:“當初我們先君仲尼和您的祖先老子有師生關係,這樣我和您家就是累世的通家之好。”58 元禮和賓客沒有不感到驚訝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來到,別人就把孔融的話告訴了他。陳韙說:“小時候聰明,大了未必有出息。”孔融說:“料想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陳韙聽了非常窘迫。   3、或謂郊、島孰貧。曰:“島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詩知之。郊曰:‘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島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幹。’孟氏薪米自足,而島家俱無,以是知之耳。”(《詩人玉屑》卷十五)   譯文:有人評論孟郊和賈島誰更貧困。一個人說:“賈島更貧困。”另一個人就問:“你怎麼知道的?”他說:“根據他們的詩知道的。孟郊的詩說:‘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在那清澈的水中耕田種稻,在青山上砍柴然後背回家中)賈島的詩說:‘市中有樵山,客舍寒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幹。’(市場上柴草堆積如山,家中寒冷沒有炊煙;井裏有甘甜的泉水,鍋裏常常沒米做飯)孟郊家柴米自足,可是賈島家柴米全都沒有,根據這個知道賈島家更貧困。”一、古代漢語代詞主要有哪幾種?古代漢語代詞分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和一些起稱代作用的其他代詞。二、先秦時期的第一人稱代詞有哪些?先秦時期的第一人稱代詞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我”“余”“朕”三個是殷商時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後才出現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寫法,《尚書》《詩經》《論語》《孟子》等文獻用“予”,西周金文、戰國58 時期的多數文獻如《左傳》《國語》《莊子》《荀子》《韓非子》等一般都用“余”,漢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變體,只見於《尚書》。四、“我”、“吾”、“余(予)”、“朕”這幾個代詞之間在表義上有哪些差異?“我”“余(予)”“朕”“吾”這幾個代詞之間有表義上的差異。“余(予)”是謙卑的說法,漢武帝時犍為文學(姓名不詳)注《爾雅》曰:“余,謙卑之身也。”所以《尚書》中有“予小子”“予衝子”的說法,沒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說法。周公自稱“餘小子旦”,不說“我小子旦”。“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說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稱,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時用。“我”則是既無謙卑也無尊崇、倨傲義的通稱說法,所以在“吾”字流行之前,第一人稱複數一般都用“我”。“吾”和“我”並行之後,在表義上也開始有所分工,“吾”有親近的意思,和現代漢語北京話裏的“咱”“咱們”類似。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第一人稱代詞複數包括式一般都用“吾”。四、第二人稱代詞有哪些?第二代詞有“爾”“汝(女)”“乃”“而”“若”“戎”,“汝(女)”“乃”是殷商甲骨文裏就有的,“爾”“而”“若”“戎”是西周以後才出現的,其中“戎”只見於《詩經》,可能與第一人稱代詞“吾”“卬”一樣來自周人的母語五、第二人稱代詞“爾”、“汝(女)”、“而”、“乃”之間有哪些表義差異?第二人稱代詞“爾”“汝(女)”“而”“乃”之間也有表義差異。“爾”與“我”配對,是第二人稱代詞的通稱形式。“汝(女)”與“餘(予)”配對,是賤稱形式,含有鄙賤的意義。罵人或很不客氣的時候用它稱代對方。“乃”與“朕”配對,是尊稱形式,含有尊敬的意義,提到對方祖先或對方的功勳時多用它來稱代對方,所以“乃”常作領屬性定語。“而”表示親密的意義,常來稱代關係親近的人六、舉例説明古代用來顯示尊卑的並非人稱代詞而有稱代作用的詞語有哪些?古代特別講究尊卑,靠代詞本身的尊卑意義還不夠顯著,所以又出現很多並非人稱代詞但有稱代作用的詞語。用於第一人稱的是卑稱,有“臣”“下臣”“妾”“下妾”“仆”“民”“寡人”“孤”“不榖”等。用於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的是敬稱或親密稱,有“子”“吾子”“夫子”“先生58 ”“君”“卿”“公”“官”“明府”“執事”“足下”“閣下”“節下”“麾下”“左右”“陛下”“殿下”等。例如:(1)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按:竟,境。(2)(緹縈)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史記·扁鵲倉公列傳》)(3)齊侯曰:“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4)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論語·為政》)七、先秦時期,指示代詞可以分為哪幾套?先秦時期,指示代詞可以分為四套:近指代詞、中指代詞、遠指代詞和兼指代詞。近指代詞常見的有“此”“斯”“茲”三個,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這”。中指代詞有“若”“爾”“而”“乃”“然”,“乃”也寫作“迺”。這套指示代詞現代漢語普通話裏沒有,但一些方言裏還存在。所謂中指,即既不是指代當前的事物,也不是指代很遠的事物。遠指代詞有“彼”“夫”“伊”三個,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那”。兼指代詞是指既可以指示或稱代較近的事物也可以指示或稱代較遠的事物的一類指示代詞,這類指示代詞有“厥”“其(亓)”“是”“時”“寔(實)”“之”“爰”“焉”等。八、古代漢語的疑問代詞主要有哪些?古代漢語的疑問代詞主要有“誰”“孰”“何”“曷”“奚”“胡”“惡(wū)”“安”“焉”“幾”“幾何”。漢魏時期出現“何物”“何等”,是詢問事物的,相當於“什麼九、舉例説明古代漢語裏“己”和“自”的區別?古代漢語裏“己”和“自”兩個詞雖然都可以翻譯成現代漢語的“自己”,但是它們的意義和用法都很不一樣。“己”與“人(意思是別人)”相對,是本人的意思。“自”是反身稱代。在用法上,“己”可以作主語、賓語;“自”則總是作狀語。例如: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有烏獲之勁而不得人助,不能自舉。(《韓非子·觀行》)——按:烏獲,力士名。不能自舉,意思是不能自己把自己舉起來十、古代漢語中旁指代詞有哪些並舉例説明其用法:58 旁指代詞有“他”“人”“異”“餘”。“他”也寫作“佗”“它”,意思是“別的”。主要作定語,也可以作賓語。例如: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傳·隱西元年》)——按:巖(yán),險要十一、古代漢語中否定代詞有哪些及其意義?否定代詞有“莫”“罔”“無”“靡”“蔑”“末”,表示對某一範圍之內的人或事物的周遍性否定,可以翻譯成“沒有人”“沒有什麼”。十二、舉例説明古代漢語中逐指代詞和分指代詞的用法?、         逐指代詞是“每”,分指代詞是“各”。古代漢語逐指代詞“每”與現代漢語的用法沒什麼差異,在句中作定語或者狀語,作狀語可以出現在動詞的前頭,也可以出現在句首。分指代詞“各”在先秦只作狀語,漢代以後才偶爾作定語。例如: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人臣各守其職而已矣。(《史記·李斯列傳》)。十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人稱代詞,並說明它們的意思。1、1、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憂色也。(《禮記·祭義》)我2、2、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左傳·宣公十五年》)我3、3、孰為汝多知乎?(《列子·湯問》)你4、4、賢士大夫有肯從我遊者,吾能尊顯之。(《漢書·高帝紀》)我,他5、5、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他的6、6、帝曰:“咨!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巽朕位?”(《尚書·堯典》)我,你7、7、吾儕何知焉?(《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我們8、8、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你們十四、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敬稱和尊稱。1、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2、欲與大叔,臣請事之。(《左傳《隱西元年》)3、仆非敢如此也。(司馬遷《報任安書》)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左傳·僖公三十年》)58 5、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楊惲《報孫會宗書十六、用所給疑問代詞填空。誰 孰 何 奚 安 焉 胡 曷1、子產而死,()其嗣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誰2、田園將蕪,()不歸?(陶淵明《歸去來辭》)     胡3、一失事機,後悔()及?(《周書·崔謙列傳》)   何4、禮與食()重?(《孟子·告子下》)             孰5、不習孫、吳,()知用兵?(《舊唐書·白居易列傳》)焉6、雖聞,( )聞?(《呂氏春秋·任數》)      曷7、水( )自至?(《呂氏春秋·貴直》)      奚8、路()在?(《孟子·盡心上》)                惡9、梁客辛垣衍()在?(《戰國策·趙三》)         安十七、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代詞,並說明它們的種類及意義。1、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自己,己稱代詞;別人,旁指代詞。2、無它故焉。(《荀子·議兵》)    別的,旁指代詞。3、心無他圖。(《管子·內業》)    別的,旁指代詞。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別人,旁指代詞;自己,反身代詞。5、欲作一屏風,張於某所。(《漢書·孝成許皇后傳》)某個,不定代詞。6、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沒有什麽,否定代詞。7、王每見之必泣。(《左傳·襄公二十二年》)每次,逐指代詞。8、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莊子·逍遙遊》)有的人,不定代詞。十八、將下面兩段文章加上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58 子謂子貢曰子與回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曰如也吾與女中也                         (《論語·公冶長》)陽子之宋宿于逆旅有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折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烏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莊子·山木》)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論語·公冶長》)譯文: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顔回,哪一個強些?”子貢答道:“我麽,怎敢和回相比?他啦,聽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咧,聽到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道:“趕不上他;我同意你的話,是趕不上他。”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注:“逆旅”,客舍,旅馆。 “小子”,男仆。“行”(xìng),品行,操行。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莊子·山木》)注:“逆旅”,客舍,旅館。 “小子”,男仆。“行”(xìng),品行,操行。[譯文]陽子到宋國去,住在一個旅店裏。旅店主人有兩個妾,其中一個長得漂亮,另一個長得醜陋。長得醜陋的受人尊敬而長得漂亮的被人輕視。陽子問其中的緣故。旅店的僕人說:“那位長得漂亮的自認為漂亮,我不知道她什麼地方漂亮;那位長得醜陋均自認為醜陋,我不知道她什麼地方醜陋。”陽子說:“58 弟子們記住,[一個人]品行很好而又能夠去掉自認為很好的這種品行,到什麼地方不受人尊敬呢?”1、什麽叫作助動詞?助動詞有哪些種類?  助動詞是一般只能帶謂詞性賓語的一類詞。古代漢語的助動詞可分爲五類:(1)表示能可,(2)表示意願,(3)表示應須,(4)表示被動,(5)表示遑暇二、意願助動詞有哪些?主要用法是什麽?  意願助動詞有“欲”“肯”“將”“寧”“敢”“忍”“願”“屑”“憗(yìn)”等,其中“敢”“忍”“屑”通常用於否定句,“肯”“(不)敢”“(不)忍”“(不)屑”沿用至今。“欲”“將”“願”“憗”表示主觀的希望或打算,可以翻譯成“希望”或“打算”。“寧”表示主觀的願望或傾向,可以翻譯成“寧願”“願意”;出現在選擇疑問句中,與“與其”配合,構成“與其……寧……”格式,表示“與其……寧願……”的意思。“敢”除了作助動詞之外,也是一個副詞,表示“冒昧地”地意思。助動詞“敢”與副詞“敢”的區別在於,助動詞“敢”通常用於否定句,否定詞“不”“未”等出現在它的前面。副詞“敢”既出現於否定句,也出現於肯定句;在否定句中,否定詞“不”出現在它的後面。三、舉例説明被動助動詞的用法: 被動助動詞有“見”“被”“爲”,可以翻譯成“被”。例如:(1)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2)高伯其爲戮乎?復惡已甚矣。(《左傳·桓公十七年》)四、古代漢語的副詞的類別有哪些:古代漢語的副詞的類別有否定副詞、時間副詞、範圍副詞、程度副詞、表數副詞、情態副詞、語氣副詞、謙敬副詞八類。五、否定副詞有哪幾種類別?請舉例説明。58 古代漢語的否定副詞可以分爲五類:(1)一般否定,例如:蔡小而不順,楚大而不德。(《左傳·昭公十一年》);(2)祈使否定,例如:益曰:“籲,戒哉!儆戒無虞,罔失法度,罔遊於逸,罔淫于樂。”(僞古文《尚書·大禹謨》);(3)已然否定,例如:蓋有之矣,吾未之見也。(《論語·里仁》);(4)存在否定,例如: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尚書·湯誓》);(5)判斷否定,例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六、表示時間狀態的時間副詞有哪些種類?①   表示偶或,可以翻譯成“偶然”“間或”“有時”。常見的有“倘”“儻(黨)”“或”“間”“時”等。②   表示經常或恒常,可以翻譯成“常常”“經常”“總是”“向來”“一向”等。常見的有“長”“素”“雅”“宿”“恒”“常”“時”“每”“屢”等。③   表示兩個動作行爲或兩個事件之間時間間隔短暫,可翻譯成“一會兒”“立刻”“很快”等。常見的有“少(shāo)”“旋”“還(xuán)”“尋”“立”“即”“俄”“既而”“俄(蛾)而”“俄且”“俄然”“登”“應”等。其中“旋”“還”“尋”“立”“登”“應”等都是漢代以後産生的。④   表示動作行爲或狀態保持不變,可翻譯成“仍然”。常見的有“猶(由)”“尚”.⑤   表示兩個動作行爲或事件在時間上偶合,可翻譯成“恰巧”“正好”。常見的有“會”“適”“屬(zhǔ)”。七、舉例説明範圍副詞的種類及用法。  古代漢語的範圍副詞可以分爲兩類:(1)表示總括,表示總括的副詞可以翻譯成“都”“盡”“總共”等,主要有“皆”“咸”“悉”“並(竝)”“具(俱)”“勝”“備”“畢”“遍(徧)”“盡”“舉”“通”“胥”“凡”“要(yāo)”“最”“一”“了”“略”“都”等,其中“最”是漢代出現的,“都”“了”“略”是漢魏時期出現的。例如: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孟子·梁惠王上》);(2)表示僅只。表示僅祇的範圍副詞可翻譯成“58 僅僅”“只”等。常見的有“特”“直”“僅”“少”“止”“但”“徒”“獨”“唯(惟)”“祇(秖)”“啻”“才(纔、裁)”“取”等。例如:欲之而言叛,祇見疏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八、古代漢語中程度副詞中表示程度深的可以分成几類?表示程度深的程度副詞分三小類:其一是表示程度之極,其二是表示程度高,其三是表示程度過甚。第一小類可以翻譯成“最”“極”,常見的有“綦(qí)”“至”“極”“最”“絕”。第二小類可以翻譯成“很”“特別”“非常”,常見的“丕”“孔”“甚”“殊”“大”“良”“頗”“雅”“奇”“酷”“篤”“绝”等,其中“丕”主要見於《尚書》,“孔”主要見於《詩經》,“良”“颇”“雅”“奇”“酷”“笃”“绝”等都主要见於汉代以后的文献。第三小類可以翻譯成“太”。常見的有“太(大、泰)”“已(以)”“過”。九、情態副詞表示動作行爲的情狀或方式,可分爲哪些小類?   表示詭詐,表示隱秘,表示公然,表示堅決、認真,表示肆意、專橫,表示徒然,表示權且,表示交互,表示故意、勉強,表示偕同,表示直接,表示僥倖,表示嘗試,表示輕率、隨意,表示慎重、認真,表示急促,表示浸漸,表示突發十、舉例説明語氣副詞的種類及用法:   語氣副詞可分爲四類:(一)表示肯定和強調語氣;表示肯定語氣的副詞可翻譯成“確實”“真”“果真”“的確”“究竟”等。常見的有“即”“乃”“繄”“則”“伊”“誠”“真”“實”“信”“情”“必”“定”“果”“固”“良”“務”“允”“審”“洵”“壹”等。例如: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詩經·小雅·蓼莪》);(二)表示測度語氣;表示測度語氣的副詞常見的有“其”“蓋”“殆”“庶”“容”“得無”“無乃”“意”“意者”“大抵”“大率”“率”等,可翻譯成“大概”“可能”“也許”“或許”。表示估量語氣的副詞有“如”“若”“似”等,可以翻譯成“好像”“彷佛”“似乎”。例如:城上有烏,齊師其遁。(《左傳·襄公十八年》);(三)表示反問語氣;表示反問語氣的副詞可以翻譯成“哪里”“怎麽”“難道”。常見的有58 “豈(其)”“詎(巨、鉅、渠)”“寧”“庸”,此外“焉”“安”“烏”“何”“奚”“曷”“惡”等出現在反問句中,沒有疑問稱代作用,祇表示反問語氣,也是表示反問語氣的語氣副詞。例如: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四)表示祈使語氣;表示祈使語氣的副詞可翻譯爲“應該”“要”“希望”等,或根據上下文靈活翻譯。常見的有“其”“尚”“式”“唯(惟)”。例如:周公曰:“嗚呼!嗣王其鑒於茲!”(《尚書·無逸》)。十一、具體説明古代漢語中謙敬副詞的用法。   謙敬副詞是表示自謙和尊敬說話對象的副詞。一般分爲兩類:(一)表示自謙;表示自謙的副詞有“敢”“竊”“忝”“叨”“伏”“猥”“謹”“恭”“敬”“愚”“謬”等,其中“敢”是“冒昧”的意思,“竊”是“私自”的意思,“忝”“叨”是“忝辱”的意思,“猥”“伏”“愚”是“卑賤”“愚蠢”的意思,“恭”“敬”“謹”是“恭敬”的意思。(二)表示尊敬;表示尊敬的副詞有“幸”“請”“蒙”“辱”“惠”“垂”等,其中“幸”是“榮幸”“僥倖”的意思,“請”是“請允許”的意思,“蒙”是“承蒙”的意思,“辱”是“屈辱”“屈尊”的意思,“惠”是“施恩惠”的意思,“垂”是“俯就”“屈尊”的意思。 十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助動詞,並説明其種類及意義:①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尚書·大禹謨》)能夠;能可助動詞②   今吾慾變法以治。(《商君書·更法》)  想要;意願助動詞③   白發一失,不足謂善射。(《荀子·勸學》)能夠;能可助動詞④   曲者宜為輪,直者宜為輿。(王符《潛夫論·相列》)合適、適宜;應須助動詞⑤   盆成括見殺。(《孟子·盡心下》)被;被動助動詞⑥   為張遼等所襲。(《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被 ;被動助動詞十三、用所給語氣副詞填空,並説明其表明什麼語氣:    其、得無、庸、豈、唯①王送智罃曰:“子(其)怨我乎?”(《左傳·成公三年》)測度語氣58  ②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反問語氣  ③卿(得無)為劉備刺客邪?(《三國志·魏書·明帝紀》)測度語氣④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牛山之木嘗美矣》)反問語氣⑤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僖公三十年》)祈使語氣十四、把下面兩段文章加上標點符號,並譯成現代漢語。  景公之時雨雪①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階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②矣乃令出裘發③粟以與飢寒者  注:①“雨雪”,下雪。②“聞命”,受教。③“發”,打開穀倉取出糧食。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晉平公問於叔向曰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①一匡②天下不識其君之力乎其臣之力乎叔向對曰管仲善制割③隰朋善削縫④賓胥無善純緣⑤桓公知衣而已亦其臣之力也師曠侍曰臣請譬之以五味管仲善斷割之隰朋善煎熬之賓胥無善齊和之羹以熟矣奉而進之而君不食誰能彊之亦君之力也注:①“九合諸侯”,多次會合諸侯。②“一匡”,匡正。③“制割”,指裁割。④“削縫”,修裁縫紉。⑤“純(zhǔn)緣”,緝衣邊。                          (《新序·雜事四》)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階。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日:“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日:“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饑寒者。(《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譯文]齊景公的時候,接連下了三天雪也不晴天。齊景公穿著狐腋之皮製成的輕暖皮衣,坐在殿堂旁邊的臺階上。晏子進去拜見,站了一會兒,齊景公說:58 “奇怪呀!下了三天雪,可是天不冷。”晏子答話說:“天不冷嗎?”齊景公笑了。晏子說:“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君主,自己吃飽了卻知道別人挨餓,自己暖和了卻知道別人受凍,自己安逸了卻知道別人勞累;如今您卻不知道啊。”齊景公說:“好,我接受你的批評。”於是下令拿出皮衣,開倉取糧,分給挨餓受凍的人。   晉平公問于叔向曰:“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識其君之力乎?其臣之力乎?”叔向對曰:“管仲善制割,隰朋善削縫,賓胥無善純緣,桓公知衣而已,亦其臣之力也。”師曠侍,曰:“臣請譬之以五味,管仲善斷割之,隰朋善煎熬之,賓胥無善齊和之。羹以熟矣,奉而進之,而君不食,誰能強之?亦君之力也。”                            (《新序·雜事四》)  [譯文]晉平公對叔向問道:“以前齊桓公多次糾合渚侯,使天下納入正軌,不知是君王的力量呢,還是大臣的力量呢?”叔向回答說:“管仲善於剪裁,隰朋善於縫紉,賓胥無善於緝邊兒,齊桓公只知道穿衣罷了,所以不過是臣子的力量啊。”師曠陪侍在一旁,說:“請讓我用做肉羹來打個比方,管仲善於切割,隰朋善於煎熬,賓胥無善於調和。肉羹做熟了,捧著進獻給齊桓公,可齊桓公不吃,誰能夠強迫他呢?所以還是君主的力量啊。”一、舉例説明古代漢語中介詞的基本情況。古代漢語介詞數量不多,其基本情況如下表:介詞所引介的成分例詞   時間、處所和範圍於、于、乎、以、在、即、及、自、從、由(繇)、當、方、到、迨、逮、至、比、竟、投、向、臨、先、工具和憑藉以、因、用、於、于原因以、爲、於、因、緣行爲對象於、于、乎、爲、與、及、從行爲施事者於、于、乎58 二、舉例説明引介處所或範圍成分的介詞可分爲哪幾種? 根據處所、範圍成分與謂語動詞的語義關係,又可以分爲起點、經由、活動或存在場所、方向目標和終點等。 ①引介起點和經由成分,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後,可翻譯爲“從”。例如:穆姜出于房。(《左傳·成公九年》)②引介行爲發生或狀態存在的場所,可翻譯成“在”。例如:雞棲于塒,日之夕矣。(《詩經·王風·君子于役》)③引介方向或目標成分可翻譯成“向”“往”“對”。例如:楚人謀徙於阪高。(《左傳·文公十六年》)④引介終點成分可翻譯成“到”。例如:劍及于寢門之外。(《左傳·宣公十四年》)三、舉例説明引介工具、方式或憑藉的依據成分的介詞的用法:引介工具、方式或依據成分通常用“以”,但也可以用“於”“于”“乎”。用“於”“于”“乎”一般都出現在謂語動詞的後頭,祇有“於”引介依據成分時才可以出現在謂語動詞的前頭;而用“以”引介工具或方式成分,兩種語序形式都可以。引介工具成分可翻譯成“用”,引介方式及憑藉的依據可翻譯成“憑”“依靠”“按照”等。例如:   (1)是故非誠賈不得食于賈,非誠工不得食于工,非誠農不得食于農。(《管子·乘馬》)   (2)民保於城,城保於德。(《左傳·哀公七年》)   (3)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窽。(《莊子·養生主》)這種用法除了用“於”“于”“以”之外,還用“用”“因”。“用”可以引介工具和憑藉成分,“因”主要引介憑藉成分,一般都分佈在謂語動詞的前頭。例如:   (4)齊氏用戈擊公孟。(《左傳·昭公二十年》) 四、簡要説明引介對象成分的介詞的種類及用法:58 對象成分按與謂語動詞的語義關係,可以分爲比較對象、言語對象、服務對象、予取對象、偕同對象、關涉對象、支配對象等。①引介比較對象一般都分佈在謂語動詞之後,偶爾也分佈在謂語動詞之前。可翻譯成“比”(差比)“跟”(比較異同)。②引介言語對象,分佈在謂語動詞之後,可翻譯成“向”或不譯。當謂語動詞是“言”“語”時,言語對象成分也用“與”“爲”引介,“與”“爲”及其賓語分佈在謂語動詞之前。③引介服務對象一般都分佈在謂語動詞之後,用“于”時偶爾出現在謂語動詞之前。可翻譯成“爲”“替”。這種用法也用“爲”“與”,“爲”“與”及其賓語的分佈位置都是出現在謂語動詞的之前。④引介與取對象,指所引介的成分表示給予的對象或索取的對象。引介給予對象時可翻譯成“給”,引介索取對象可翻譯成“向”。⑤偕同對象成分表示偕同施事或與施事交互從事某一行爲的人或事物。“於”“于”引介這種成分時可翻譯成“跟”“和”“同”“與”等。這種成分也可以用“與”“及”引介,“與”“及”及其賓語出現在謂語動詞之前。⑥關涉對象成分表示動作行爲所向或旁及的對象。“於”“于”“乎”引介關涉對象可翻譯成“對”“對於”“在……方面”等或不翻譯。⑦支配對象成分表示動作行爲的受事者。支配對象成分一般是不用介詞引介的,但有時爲了強調,也用“於”“于”“乎”引介。“於”“于”“乎”的這種用法一般可以不翻譯。五、舉例説明表示假設的連詞有哪些?  表示假設的單向連詞比較多,常見的有“如”“若”“苟”,可以翻譯成“如果”“假如”。例如: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此外還有“抑”“使”“令”“向(鄉)”“即”“且”“誠”“果”“第”“設”“假”“爲”“所”“而”以及複音的“若苟”“若使”“如若”“如使”“如令”“如果”“苟使”“假設”“假使”“假如”“假若”“假令”“設使”“設使”“設若”“設令”“倘若”“倘使”“向使”“誠使”“誠令”等等。例如:晉侯使叔向告劉獻公曰:“抑齊人不盟,若之何?”(《左傳·昭公十三年》)58 七、舉例説明表示讓步的單向連詞有哪些?  表示讓步的單向連詞有“雖”“則”“而”“且”“尚”“猶”“且猶”“尚猶”“縱”“即”“第(弟)令”“藉第令”“雖使”“雖則”等,其中“雖”“即”“雖則”所引出的分句有表示假設讓步和表示事實讓步兩種,“則”“而”“且”“尚”“猶”“且猶”“尚猶”等引出的分句一般只表示事實讓步,“縱”“第令”“藉第令”“雖使”引出的分句一般只表示假設讓步。表示假設讓步時,可以翻譯成“即使”;表示事實讓步,可翻譯成“雖然”或“尚且”。例如:故雖有堯之智,而無衆人之助,大功不立。(《韓非子·觀行》)——按:此例是假設讓步。七、舉例説明表示原因的單向連詞的用法。 表示原因的單向連詞常見的只有“以”“爲”“由”等,用於因果複句表示原因的分句之首,可以翻譯成“因爲”“由於”。例如:楚人以晏子短,爲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之。(《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表示原因的分句多數情況下出現在結果分句之前,但有時也可以出現在結果分句之後,表示對原因的強調。例如: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八、具體説明雙向連詞的種類:雙向連詞分佈在單句的兩個句法成分之間或複句的兩個分句之間,起關連過遞的作用。分佈在單句的兩個成分之間的雙向連詞可以稱爲句內雙向連詞,分佈在複句的兩個分句之間的雙向連詞可以稱爲句際雙向連詞。(1)句內雙向連詞句內雙向連詞有以下四種:①表示並列;②表示選擇;③連接狀語與謂語;④連接整數與餘數。(2)句際雙向連詞句際雙向連詞關連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按所關連的兩個句子之間的語義關係,可以分爲以下八類:58   ①   接連貫關係的複句,即連詞所連接的兩個句子表示時間上先後相承的兩個事件。②連接並列關係的複句,③連接遞進關係的複句④連接目的關係的複句,即連詞所連接的兩個分句是行爲與目的的關係。⑤連接選擇關係的複句,⑥連接條件關係的複句,即連詞所連接的兩個分句是條件與結果的關係,其中條件分句既可以是事實條件,也可以是假設條件。⑦連接因果關係的複句,即連詞所連接的兩個分句是原因與結果的關係。⑧連接轉折關係的複句,即連詞所連接的兩個分句意義相反或相對。九、舉例説明連接因果關係複句的連詞的用法。用於這種複句中的雙向連詞比較多,常見的有“故”“以”“而”“乃”“是以”“是用”“是故”“以故”“因”“因是”“然則”等,可以翻譯成“因此”“因而”“所以”。例如:(1)彼竭我盈,故克之。(《左傳·莊公十年》)(2)不穀不德而貪,以遇大敵。(《左傳·宣公十二年》)一、在下列各句中的空格中,斟酌選填“於”、“以”、“而”、“則”、“與”、“為”六字。①.龐涓死     此樹之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於②.客有     齊王畫者。(《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為③.蓋孫穎,字宗敬,     才學知名。(《魏書·邢巒李平列傳》)以④.虎求百獸     食之。(《戰國策·楚一》)而⑤.夏侯淵     劉備戰於陽平。(《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與⑥.子路,人告之以有過     喜。(《孟子·公孫醜上》)則 十一、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說明加顔色各詞的用法。  ①[韓說]以太初三年爲遊擊將軍。(《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②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爲其害稼也。(《呂氏春秋·不屈》)  58   ③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諸葛亮:《出師表》)  ④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萬之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⑤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⑥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⑦楚雖有富大之名,而實空虛。(《史記·張儀列傳》)  ⑧臣聞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韓非子·初見秦》)  ⑨悵恨久之。(《史記·陳涉世家》)  ⑩辛垣衍怏然不悅。(《戰國策·趙三》)1、[韓說]在太初三年(西元前102年)做遊擊將軍。“太初”,漢武帝年號。“遊擊將軍”,漢代武官名,為雜號將軍。“以”,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可譯為“在”。 2、蝗蟲和螟蟲農民抓到就把它們殺死,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它們傷害莊稼。“為”,介詞,讀wèi,引進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3、先帝(劉備)知道我辦事謹慎,所以臨死前把(輔佐後主的)國家大事委託給我。“以”,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直接涉及的物件,可譯為“把”字。這種用法的“以”,雖然可譯為“把”,但並不完全等於現代漢語構成處置式的“把”字。4、毛先生(毛遂)憑著三寸長的舌頭,就勝過了百萬軍隊(比百萬軍隊還強)。“以”,介詞,引進憑藉的物件,可譯為“憑”。“於”,介詞,用在形容詞之後,引進比較的物件;可譯為“比”、“過”。曹操跟袁紹相比,名望又低軍隊又少。   5、“比于袁紹”的“於”是介詞,用在動詞“比”字之後,引進比較的物件,可譯為“跟”。“則”——連詞,連接句子與句子,所連接的後一項“名微而眾寡”是在前一項“曹操比于袁紹”這一情況下所得的結果,可譯為“那麼”或不譯。“而”連詞,連接兩個作謂語的並列主謂詞組,可譯為“又…又…”或“而且”。58    6、廉頗、藺相如商量說:“趙王不去秦國赴會,是顯示趙國軟弱而且怯懦。”“且”,連詞,連接兩個並列的形容詞,“且”字後面的怯,在意思上較前面的“弱”進了一層,可譯為“而且”。   7、楚國雖然有富厚強大的名聲,但實際是空虛的。“而”,連詞,與前面的“雖”照應著用,連接兩個分句。“而”字前面帶“雖”的一句表示讓步,“而”字後面一句轉入正意,“而”可譯為“但是”、“可是”。  8、我聽說不瞭解情況卻說話是不明智,瞭解情況卻不說是不忠誠。“而”,連詞,兩個“而”字分別連接“不知”和“言”,“知”和“不言”,所連接兩項在意思上都有轉折關係,“而”可譯為“卻”。  9、(陳涉)不痛快不滿意了好長時間。“之”——助詞,用在“久”字之後湊足音節,不必翻譯。這種用法的“之”字主要出現在表示時間久暫的“久”、“頃”等之後。  10、辛垣衍不服氣地很不高興。“怏(yàng)然”,不服氣的樣子。“然”,形容詞詞尾,粘附在形容詞“怏”之後。帶“然”字詞尾的形容詞,當它作狀語時,一般可在該形容詞之後加一個“地”字來翻譯;當它作謂語時,一般只需把該形容詞譯出來就可以了,如“屋舍儼然”(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儼然”,譯成“整齊”就可以了。十二、指出下列各句中連詞所連接的成分:①   梁與籍俱觀。(《史記·項羽本紀》)②   故君子之所以日進與小人之所以日退。(《荀子·天論》)③   灌夫不肯隨喪歸,奮曰:“願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④   先生之方若能是,則太子可生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⑤客亦有何面目複見文乎?如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史記·孟嘗君列傳》)①   梁與籍俱觀。(《史記·項羽本紀》)58 “與”字連接名詞“梁”和“籍”。②   故君子之所以日進與小人之所以日退。(《荀子·天論》)“與”連接“君子之所以日進”和“小人之所以日退”兩個名詞性詞組。③   灌夫不肯隨喪歸,奮曰:“願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若”字連接“吳王”和“將軍”兩個名詞,表示選擇的關係。④   先生之方若能是,則太子可生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則”字用在條件複句中,可譯為“就”或“那麼……就……”。⑤   客亦有何面目複見文乎?如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史記·孟嘗君列傳》)“如”字用在架設關係的複句中,可譯為“還是”。十三、將下面兩段文章加上標點符號,並譯成現代漢語。秦穆公使孟明舉兵襲鄭過周以東鄭之賈人弦高蹇他相與①謀曰師行數千里又數過諸侯之地其勢必襲鄭凡襲國者以爲無備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進乃矯鄭伯之命以十二牛勞之三率②相與謀曰凡襲人者以爲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備必固進必無功乃還③師而反  注:①“相與”,一起,一塊兒。②“三率”,就是“三帥”,指孟明等三將。③“還”(xuán),通“旋”,旋轉。                           (《淮南子·人間訓》)伯高死於衛赴①於孔子孔子曰吾惡乎哭諸兄弟吾哭諸廟父之友吾哭諸廟門之外師吾哭諸寢朋友吾哭諸寢門之外所知②吾哭諸野於野則已③疏於寢則已重注:①“赴”,報喪。②“所知”,所認識的人。③“已”,太。秦穆公使孟盟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曰:“58 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 (《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秦穆公派孟盟发动军队袭击郑国,经过周地就往东走。郑国的商人弦高和蹇他一起商量说:“秦国的军队行军几千里,又几次经过各诸侯国的土地,他们的势头一定是要袭击郑国。大凡偷袭别国的,都认为别人没有防备。现在如果让他们看出我们知道了他们的真情,他们一定不敢前进了。”于是假托郑伯的命令,用十二头牛犒劳他们。秦国的三个将领一起商量说:“大凡袭击别人的,都是认为别人不知道情况。现在郑国已经知道了,防备一定很坚固,进兵一定不会取胜。”于是掉转军队返回秦国了。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礼记·檀弓上》) [译文]伯高死在卫国,向孔子报丧。孔子说:“我在哪儿哭他呢?兄弟,我在家庙里哭他父亲的朋友,我在庙门的外面哭他,老师,我在卧室里哭他,朋友,我在卧室的门外哭他,一般认识的人,我在野外哭他。要是在野外哭伯高,就显得太疏远了,要是在卧室里哭伯高,就显得太亲近了。”一、古代漢語的助詞有哪幾類? (1)韻律助詞,(2)結構助詞,(3)構詞詞綴,(4)構形詞綴二、韵律助词的主要作用?常见的韵律助词有那些?主要起襯音或延聲作用。常見的韻律助詞有“其”“之”“斯”“思”等。三、什么是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的主要类别及其应用范围?   58 結構助詞是在句法結構中起結構標記作用的助詞。古代漢語的結構助詞有兩類,一類是領屬結構助詞,分佈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起標記領屬或限制關係的名詞性向心結構的作用,另一類是凸顯結構助詞,分佈在前置賓語之後或主語之後,起標記並凸顯前置賓語或主語的作用。四、“之”字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的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在古代漢語裏,主謂結構如果在句子中充當一個句法成分,比如主語、賓語、判斷句的謂語或時間狀語,或者在一個複句中充當不能自足的分句,那麽這個主謂結構的主語和謂語之間要加一個領屬助詞“之”,使原來的主謂結構變成一個領屬性的偏正結構。通常人們管這種用法的“之”叫做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五、“是”作为标记凸显宾语时一般使用怎样的格式搭配?  “是”標記凸顯賓語時可與語氣副詞“唯(惟、維)”“將”配合構成“唯(惟、維)/將+賓語+是+動詞”格式。 六、成音节的构词词缀有哪几类?成音節的構詞詞綴包括兩類:一類是黏附在詞根之上的詞綴,另一類是黏附在一個詞或短語之上,將這個詞或短語變成一個句法單位。七、构词词缀“然(焉)”“爾”“而”“斯”“若”“如”“乎”的用法与作用?  “然(焉)”“爾”“而”“斯”“若”“如”“乎”都是狀態形容詞後綴,加在狀態形容詞詞根之後,或者詞根本身是動詞性質的,加上這些詞綴之後,就變成狀態形容詞。由這些詞綴構成的狀態形容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或狀語。八、“舟之僑、宮之奇、介之推”等中的“之”属于什么用法?  加於人名中間的中綴“之”爲“語助”。属于构词词缀九、构词词缀“者”字的用法有几类?具体是什么?58   “者”的功能有兩種,其一是加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後,構成的“者”字結構其性質仍然是名詞,語義指稱也沒有改變,所以這種用法的“者”是自指性後綴。其二是加在動詞、形容詞等非名詞性的詞或短語之後,構成的“者”字結構變成一個名詞性結構,具有了指稱功能,指稱動詞的施動者或形容詞所表述的主體。這種用法的“者”是轉指性後綴,一般翻譯成“……的人(事物)”。十、什么是构形词缀?包括哪几类?   構形詞綴是指表達一個詞或短語在句子中的某種語法意義的詞綴。古代漢語有文字形式的構形詞綴包括動詞的構形詞綴和形容詞的構形詞綴兩類。 十一、常见的构形词缀“于”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什么?表示動作行爲正在進行。十二、古代的语气词有几类?古代漢語語氣詞可分爲四類:(1)肯定語氣詞,(2)疑問語氣詞,(3)祈使語氣詞,(4)感歎語氣詞。十三、肯定语气词中“已”和“矣”相比较有什么差异?“已”與“矣”相比較,有三點差異:其一,“已”表示確信的語氣比“矣”要強,而“矣”表示實現的意義更爲顯著。其二,“已”更多的是出現在人物話語當中,“矣”則沒有這種傾向。其三,“已”不能用於推定所述事件將成爲事實。由於“已”更主要的是表示確信的語氣,所以它常與“也”連用,它的後面還可以再加“矣”。十四、“而已”“耳”与“爾”在使用上的语气区别?58 “而已”“耳”有往小里说的语气意味,“爾”则有往大里说的语气意味十五、“云爾”一起出现在句末时,“云”是语气词吗?“云”單獨或與“爾”一起出現在句末,有時看上去像語氣詞,實際上“云”是動詞,“爾”是代詞,意思是“這樣說”,一般用於轉述別人言語的後面。 十六、常用的古代汉语语气词有哪些?古代漢語的感歎語氣詞有:“哉”“乎”“夫”“爲”“且”“只”“兮”“邪”。十七、翻譯下列所字結構,分析其中的“所”字:    1、若所言,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盜蹠》)   2、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莊子·秋水》)   3、所能見夫人者,有如河!(《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4、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己善者。(《莊子·胠篋》)   5、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夫子當路于齊》)   6、三江環之,民無所移。(《勾踐棲會稽》)   7、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莊子·逍遙遊》)   8、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論語·子路》)1、助詞“所”附著在動詞或動詞性結構之前組合成名詞性結構;“所言”表示“所說的話”。2、助詞“所”直接動詞結構,不用介詞,也可以指代動作、活動的有關事物;“所生”表示“所由生”。58 3、這種“所……者”結構,可翻譯為“如果……的話”,“所”仍然有一定的指代意味;在這裡可翻譯“如果我能見那個人的話”。4、“所……者”結構本質上是所字結構,只在於由“者”帶來的強調意味,與“所”字結構不同,可譯成“不善的地方。”5、同第一題。“所不爲”可譯“爲不做的事情”。6、“無所”可譯爲“沒有可遷居之處”。“無所……”是“無”帶所字結構作賓語。7、“安所”結構可能是“所……何”的倒用,這裏譯爲“有什麽困苦呢?”8、“有所……”是“有”帶所字結構作賓語。這裏可譯爲“有操守而不同流合汙”。十八、簡單說明下列各例中“之”、“者”的用法: 1 1、昔者龍逢斬,比干剖……故四子之賢而身不免乎戮。(《莊子·胠篋》) 2、晉之分也,齊之奪也,皆以羣臣之太富也。(《韓非子·愛臣》) 3、屨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孟子·告子上》) 4、夫虞之有虢也,如車之有輔。(《韓非子·十過》)1、這裏的“者”與名詞組成“者”字結構,“者”爲主語所指稱的事物。“之”用在主謂結構的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此主謂結構成爲獨立成句的可能。 2、“之”——三個“之”字都是助詞,前兩個“之”字分別用在“晉分”和“齊奪”兩個分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標誌它們沒有獨立性,表示話還沒有說完,讓讀者或聽者等待下文, 後一個“之”字用在“群臣太富”這個主謂詞組的主語和謂語之間,標誌它沒有獨立性,因為它充當了介詞“以”的賓語。58  3、“之”——助詞,用在主語“屨”和謂語“相似”之間,標誌“屨相似”這個句子沒有獨立性,充當全句的主語。 4、“之”——兩個“之”字都是助詞,分別用在“虞有虢”和“車有輔”兩個主謂詞組的主語和謂語中間,標誌它們沒有獨立性,分別充當全句的主語和賓語十九、說明下列各句中語氣詞的用法。 1、舜,人也;我,亦人也。(《孟子·離婁下》)    2、晉侯在外十九年矣。(《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3、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孟子·梁惠王下》) 4、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論語·子張》) 5、白起,小豎子耳。(《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6、君若用臣之謀,則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爾,君何憂焉?(《公羊傳·僖公二年》) 7、王曰:“齊無人耶?”(《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8、管子儉乎?(《論語·八佾》) 9、齊、楚之事,豈不哀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10、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 11、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12、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論語·陽貨》)1、“也”——表示陳述語氣,用在判斷句句尾,幫助判斷,不必譯出。 2、“矣”——表示陳述語氣,報導已經出現的情況,可譯為“了”。 3、“矣”——表示陳述語氣。報導在某種情況下將會出現的結果,可譯為“了”。58  4、“也”——用於句子的主語之後表示頓宕,不必譯出。“焉”——表示陳述語氣,帶有把事情往大處說,並引起人們注意的意味,在這裏可以不必譯出。 5、“耳”——表示陳述語氣,帶有把事情往小處說,讓人不把它當一回事的意味,這裏含有輕蔑的意味,可譯為“罷了”。 6、“爾”——表示陳述語氣,帶有確定或讓人確信的意味,可譯為“呢” (不是表示疑問語氣的“呢”)或不譯。 7、“耶”——表示疑問語氣,並帶有驚疑的口氣,可譯為“嗎”。 8、“乎”——表示疑問語氣,用於是非問句中,等待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譯為“嗎”。 9、“哉”——與語氣副詞“豈”照應著用,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嗎”。 10、“哉”——用在主謂倒裝句的謂語之後,表示感歎語氣,可譯為“啊”。 11、“與”——表示疑問語氣,用在選擇問句兩個分句的句尾,可譯為“呢”。 12、“也與哉”——語氣詞連用, “也”,表示陳述語氣,“與”,表示疑問語氣“哉”,表示反問語氣,這裏語氣重點落在“哉”字上,可譯為“嗎”。二十、給下面得文章加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拚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                          (《呂氏春秋·自知》)  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謁者操以入中射之士問日可食乎曰可因奪而食之王怒使人殺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臣問謁者謁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而罪在謁者也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王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殺58                            (《戰國策·楚四》)  景公出獵上山見虎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日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日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1、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拚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                                                   (《呂氏春秋·自知》)  [譯文]範氏滅亡的時候,百姓中有個人得到一口鍾,想要背著跑,可是鍾大背不動,就用槌子來砸毀它,鍾況況地發出了響聲。他怕別人聽見來跟自己奪鍾,就急忙堵住耳朵。討厭別人聽見鐘聲是可以的,不樂意自己聽見鐘聲那就糊塗了。  2、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謁者操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曰:“可。”因奪而食之。王怒,使人殺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臣問謁者,謁者日‘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而罪在謁者也。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王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殺。                                                     (《戰國策·楚四》)  [譯文]有人獻給楚王一種吃了可以長生不死的藥,謁者拿著它進宮給楚王。中射之士問道:“可以吃嗎?”謁者說:“可以。”中射之士就搶過來把它吃了。楚王大怒,派人去殺中射之士,中射之士讓人向楚王解釋說:“我問謁者,謁者說‘可以吃’,我因此把它吃了。在這點上我並沒有罪,而罪在謁者身上。再說,別人獻來吃了可以長生不死的藥,我吃了大王就殺死我,[那麼]這藥就是吃了就死的藥了。大王殺我這個沒有罪的臣子,就表明別人欺騙了您。”楚王這才不殺他。58   3、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日:“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日:“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  [譯文]齊景公出去打獵,上山見到了虎,下到窪地見到了蛇。回來以後,召來晏子問道:“今天我出去打獵,上山就看見虎,下到窪地就看見蛇,恐怕[這]就是所說的不吉祥吧?”晏子回答說:“國家有三種不吉祥,這種事不在其中。國中有賢人卻不知道,這是第一種不吉祥,知道了卻不使用,這是第二種不吉祥;使用了卻不信任,這是第三種不吉祥。所說的不吉祥,就是象這樣的事。今天您上山見到了虎,是因為那裏有虎穴;下到窪地見到了蛇,是因為那裏有蛇洞。您到虎穴去、到蛇洞去就見到了虎和蛇,為什麼不吉祥呢?”一、 普通名詞伯狀語的幾種具體用法是什麽?分別用現代漢語怎樣表達?①表示動作行爲的狀態。這種名詞狀語是通過名詞所表示的事物的某種行爲來比喻句子主語的行爲狀態。這種名詞狀語可以翻譯成“像……那樣(一樣)地”。②表示動作行爲的方式。這種名詞狀語是通過名詞所表示的事物來比喻施事者對待受事者的態度,並以此作爲行爲的方式。可以翻譯成“像對待……一樣地”。③表示動作行爲的工具或憑藉。這種情況下,名詞狀語可以翻譯成“用(按)……來”。④表示動作行爲的處所,可以翻譯在“在……(地方)”。58 ⑤時間名詞“日”“月”“歲”作狀語。可翻譯成每一(日、月、歲)、一天天地或往日、不久前。二、“日”“月”“歲”三個時間名詞作狀語時,所表達的意義可以有幾種情況?   表示每一(日、月、歲)。“日”有時表示漸漸進的意思,可翻譯成“一天天地”。“日”還可以表示不久之前,可以翻譯成“往日”“不久前”。三、 在古代漢語中,不及物動詞、形容詞或名詞出現在謂語中心語的位置上並帶有賓語,是否可以肯定是“詞類活用”的現象?(如“以其兄之子妻之”。)   不及物動詞和形容詞充當謂語中心語時有時帶有賓語,名詞有時也出現在謂語中心語的位置上,並帶有賓語。這些情況人們通常稱之爲“詞類活用”。不過,在古代漢語裏,上述情況並不能簡單地都看作“詞類活用”,有些情況下也許確實是一種臨時的“活用”,而有些情況下,很可能有詞形上的不同。先秦時期,還存在構形形態。比如“以其兄之子妻之。”“妻”出現在謂語中心語的位置上並帶有賓語,讀去聲,這個去聲調來源於後綴-s,因此這裏的“妻”與其他場合下的“妻”的詞形並不相同。當一個不及物動詞、形容詞或名詞出現在謂語中心語的位置上並帶有賓語,如果它的詞形與其他情況下有所不同,那麽就不能看作是“活用”了。四、 古代漢語特殊的述賓結構比較常見的有哪幾種情況,請舉例說明?  使動關係,例如:近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  意謂關係,例如: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服務關係,例如:文嬴請三帥。  與事關係,例如:有一漂母見信饑,飯信。58   目標關係,例如:武安侯新欲用事爲相,卑下賓客。  工具關係,例如: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原因關係,例如:晉人懼其無禮於公也,請改盟。  行爲與受事的關係,例如:帝館甥於貳室。五、什麽是特殊述賓結構中的意謂關係? 意謂關係即句子的主語主觀上認爲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什麽、發生了什麽變化或具有什麽性質,可以加上“認爲”“以爲”或“把……當作……”來理解。這種述賓關係中充當謂語中心語的大多是形容詞或名詞,動詞比較少見。六、 在表示目標關係的述賓結構中謂語中心語一般由什麽詞來充任,表示什麽意義?  表示目標關係的述賓結構表示謂語中心語所表示的某種行爲是對誰或向誰而發,充當謂語中心語的大多是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有時也可以是名詞,加“對”“向”來理解。七、 在“完母死,莊公令夫人齊女子之。”這句話中,“子之”是否構成了意謂關係?爲什麽?   “子之”意思是“把他當作兒子”,但不是意謂關係,而是一種實際行動,是普通的行爲與受事關係。 八、 在古代漢語中比較常見的規律性異常語序有哪些?①    定句代詞賓語前置;②    疑問代詞賓語前置;③    代詞“是”“此”“斯”作賓語前置;58 ④    其他賓語前置用“之”“是”“斯”“茲”“焉”“彼”等作標記、作介詞“以”或“與”的賓語前置。⑤    介詞短語的位置“乎”引介的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于”引介的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於”引介的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少數情況下分佈在謂語之前。“自”引介時間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引介處所成分則既可以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也可以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以”引介時間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引介其他成分既可以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也可以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爲”所構成的介詞短語都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⑥    古代漢語數詞或數量詞短語修飾名詞有兩種分佈位置,一種是分佈在名詞之前,另一種是分佈在名詞之後。十、 古代漢語中的常見介詞“以”構成的介詞短語具體分布情況有哪些?   “以”是古代漢語的一個非常常見的介詞,它可以引介工具或憑藉成分、原因或理由成分、行爲涉及的對象成分,還可以引介時間成分。引介時間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引介其他成分則都有兩種分佈位置,既可以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也可以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 “以”引介時間成分的例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引介工具、憑藉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的例如: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58 引介工具、憑藉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的例如: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引介原因、理由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的例如: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引介原因、理由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的例如:儒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引介行爲涉及的對象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的例如:伯楚以呂、郤之謀告公。引介行爲涉及對象成分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的例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十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賓語前置,並分析原因:  1、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論語·子路》)  2、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論語·先進》)  3、三歲貫汝,莫我肯德。(《詩經·魏風·碩鼠》)  4、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複,何禮之循?(《商君書·更法》)  5、唯餘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6、吾道一以貫之。(《論語·裏仁》)1、“雖不吾以”中的“吾”是提前賓語,因爲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  2、“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中的“誰”是賓語前置,因爲疑問代詞賓語要前置。  3、“莫我肯德”中的“我”是賓語前置,原因同第一題。  4、“何古之法”、“何禮之循”中的“何古”與“何禮”是賓語前置,原因同第二題。  5、“唯餘馬首是瞻”中的“餘馬首”是賓語前置,因爲有標記詞“是”。58   6、“吾道一以貫之”中的“一”是賓語前置,因爲“一”作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十二、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說明加顔色各詞的用法。1.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史記·項羽本紀》)2.[子産]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史記·循吏列傳》)3.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於長淮間。(文天祥:《指南錄後序》)4.故田者不強,囷倉不盈;將相不強,功烈不成。(賈思勰:《齊民要術·序》)5.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拒,此謂燕巢於幕,魚遊於鼎,亡不俟夕矣。(《諸葛亮集·戒備》)6.[予]遵太行而北。(《夢溪筆談·雜誌一》)7.凡美田之法,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齊民要術·耕田》)8.臣諸侯者王。(《荀子·王制》)1、“翼”——普通名詞用作狀語,表示比喻,譯為“象鳥的翅膀似的”。  2、“兒”——普通名詞用作狀語,表示比喻,譯為“象小孩兒似的”。  3、“草”、 “露”——都是普通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處所,譯為“在野草叢中”、“在露天地裏”。“日”——時間名詞用作狀語,這裏是用在具有行動性的動詞“出沒”之前,表示“每一”,譯為“每天”、 “天天”。  4、“田”——名詞用如動詞,譯為“耕田”。  5、“巢”——名詞用如動詞,譯為“築巢”。  6、“北”——方位名詞用如動詞,譯為“往北(走)”。  7、“美”——形容詞用如使動,譯為“使……肥美”。  8、“臣”——名詞用如使動,譯為“使……為臣(臣屬)”。“王”——名詞用如動詞,譯為“稱王”、 “作王”。58 十三、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說明加顔色各詞的用法:1、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2、張儀欲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而惠施欲以齊飛荊偃兵,二人爭之。(《韓非子·內儲說上》)  3、燕子噲賢子之而非孫卿,故身死為謬;夫差智太宰韶而愚子胥,故滅於越。(《韓非子·難三》)   4、橘柚生於江南,而民皆甘之於口,味同也;好音生於鄭、衛,而人皆樂之於耳,聲同也。(《鹽鐵論·相刺》)  5、夫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漢書·食貨志上》)  6、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7、烏獲輕千鈞而重其身,非其身重於千鈞也,勢不便也;離朱易百步而難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遠也,道不可也。 (《韓非子·觀行》)  8、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行;賞罰不行,故民不死也。 (《戰國策·秦一》) 1、“功”——名詞用如意動,譯為“以……為功” (認為……是功勞)。  2、“爭”——動詞的為動用法,譯為“為……爭執”。  3、“賢”、 “非”、 “智”、 “愚”——形容詞用如意動,分別譯為“以……為賢” (認為……好)、 “以……為非” (認為……不好)、 “以……為智” (認為……聰明)、 “以……為愚” (認為……愚蠢)。  4、“甘”、 “樂”——形容詞用如意動,分別譯為“以……為甘” (認為……甜)、 “以……為樂” (認為……快樂)。  5、“貴”——形容詞用如意動,譯為“以……為貴” (認為“………貴重,或把……看得很貴重)。  6、“先”、 “後”——方位名詞用如意動,分別譯為“以……為先” (把……放在前面)、 “以……為後” (把……放在後面)。58   7、“輕”、 “重”、 “易”、 “難”——都是形容詞用如意動,可分別譯為“以……為輕” (把……看得輕)、 “以……為重” (把……看得重)、 “以……為易” (對……感到容易)、“以……為難” (對……感到困難)。  8、“死”——動詞的為動用法,後面省略了賓語,可譯為“為……而死”。十四、說明下列各成語中加顔色詞的用法:1、星羅棋布2、日積月累3、興風作浪4、車載斗量5、字斟句酌6、打草驚蛇1、“星”、 “棋”——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译为“象星星一样地(似的)”、 “象棋子一样地(似的)”。 “星罗棋布”常用来形容数量多,散布的范围广。2、“日”、 “月”——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每一”,可分别译为“每天”、 “每月”,也可译为“一天一天地”、 “一月一月地”。 “日积月累”,即“每天积累、每月积累”,也可译为“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积累”,即不断地积累。3、“兴”、 “作”——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起来”。“兴风作浪”,即“使风浪起来”。常用来比喻制造事端,无事生非。4、“车”、 “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分别译为“用车……”、 “用斗……” “车载斗量”,即“用车载,用斗量”,常用来形容东西数量多。5、“字”、 “句”——名词用作状语,表示“逐一”,分别译为“一字一字地”、 “一句一句地”,或“逐字”、 “逐句”。“字斟句酌”,即“一字一字地、一句一句地斟酌推敲”,或“逐字斟酌,逐句斟酌”,形容写作或说话态度谨慎。58 6、“惊”——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受惊”。“打草惊蛇”,即“打草致使蛇受惊”,现在多用以比喻行动不慎,致使对方有了防备。十五、把下面兩段文章加上標點符號,譯成現代漢語:故修禮者王為政者彊取民者安聚斂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筐篋已富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夫是之謂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則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故修禮者王,為政者彊,取民者安,聚斂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筐篋已富,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夫是之謂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則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译文]1所以实行礼义的人就能成就王业,治理政事的人就能(使国家)强大,争取了民心的人就会(使国家)安定,搜刮钱财的人就会(使国家)灭亡。所以成就王业的君王使人民富足,实现霸业的君王使武士富足,仅仅能存在的国家使大夫富足,要灭亡的国家使国君的私囊富足、仓库充实。私囊已经富足,仓库已经充实,但是老百姓贫穷,这叫做上面往外淌,下面全漏光。在国境内,不能守住国土;离开国土,不能跟敌人作战,那么垮台灭亡的时刻很快就会到来。一、古代漢語的體詞謂語句的語義類型主要有哪幾種?(一)表示判斷,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是”字來理解。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一般都有“也”字,不用“也”字的比較少見。(二)表示比況,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如”“像”“好比是”等來理解。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可以有“也”,也可以沒有“也”。(三)表示說明或列舉,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數(shǔ)”“歸”“是”或“有”等來理解。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一般都不用“也”字。(四)表示對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某種特徵的描寫,翻譯時要加上適當的動詞。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不用“也”字。(五)表示數量。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一般也不用“也”字。(六)表示原因或條件。58 二、作為判斷係詞的“是”出現在什麼時候,怎樣分析? 係詞“是”開始出現於秦漢時期;不過,當時使用“是”的句子末尾都還有“也”字,說明“是”雖然已經演變爲係詞,但是當時它的判斷作用還不是很強。而且係詞“是”雖然在秦漢時期産生了,並在此之前就已經出現係詞“爲”字,但是漢代的文獻裏,判斷句仍然以不用係詞爲常見。三、古代漢語的被動句有哪幾種類型? (一)施事成分不出現的被動句。這種被動句的主語表示受事者,而施事者不出現,通常稱之爲意念被動。 (二)用“於”“於”引出施事成分的被動句。這種被動句中“於”“於”及其所引出的施事成分總是分佈在謂語動詞之後。 (三)用助動詞“見”“被”“爲”的被動句。“爲”在被動句中不引出施事成分時也是助動詞。 (四)用“爲”引出施動者的被動句。 (五)“爲……所……”式被動句。其中的“所”不再是一個構成名詞性成分的前綴,而是一個被動標記。四、古代漢語比較句中的等比句有幾種形式?等比也可稱比況,表示兩種事物相同或不同,相似或不相似。有兩種形式。(一)謂語中心語由“同”“異”“齊”“儕”“擬”“侔”“比”“殊”“一”“等”等充當,比較對象用“於”或“與”引出。(二)謂語中心語由“如”“若”“似”“猶”充當,比較對象一般都直接出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作賓語。五、什麼是“差比句”,它一般怎樣構成?差比表示兩種事物相比較,一種事物甚於或不及另一種事物。差比句一般由三部分構成:被比較的對象,比較對象和比較內容。其中比較內容一般由形容詞表示,充當謂語中心語。在肯定句中比較對象一般用“於”引出,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後。六、請舉例說明“極比句”中的反問形式的具體構成? 說這種形式一般用疑問代詞“孰”“何”“奚”或副詞“豈”,謂語中心語由形容詞充當時,比較對象一般用“於”或“乎”引出,而由“焉”稱代時則概不用介詞引介;謂語中心語由動詞“如”“若”“似”58 等充當時,比較對象直接作賓語。在戰國中期以前,疑問代詞基本上只用“孰”,晚期以後“何”“奚”等疑問代詞才開始出現在這種句式中。這種形式一般可以翻譯成“哪里能比……”或“哪里比得七、極比句是否存在肯定形式,有什麼特點?極比也有肯定形式,不過在上古很少見。肯定形式用表示最高程度的副詞“最”,比較對象不在句內出現,而存在於語境當中。這種形式始見於戰國晚期。八、古代漢語主要通過什麼手段進行強調,具體表現在什麼方面?  強調可以通過語音手段,也可以通過句法手段或辭彙手段。古代漢語已經是死去的語言,只存在於書面文獻當中,所以語音手段的強調已經很不容易看出來,但句法和辭彙手段卻是很清楚的。古代漢語通過句法和辭彙手段進行強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移位;(二)加助詞“之”;(三)加表示強調的語氣副詞副詞。九、通常所說的倒裝句在古代漢語的具體運用中一般有幾種情況?用移位元方式進行強調,即用改變句子成分的分佈位置的手段來實現語用上的強調。這種現象通常稱之爲“倒裝”,即是強調性移位;古代漢語的強調性移位有以下幾種情況:賓語前置用“之”“是”等標記、謂語移位(謂語移位現象見於感歎句、疑問句和祈使句,都是爲了強調凸顯謂語部分,而將謂語移位到主語之前,前置的謂語和後置的主語之間一般有停頓,要用逗號或其他標點符號隔開。)、狀語移位(狀語移位指將狀語從謂語動詞之前移動到謂語動詞之後。古代漢語動量成分通常分佈在謂語中心語之前。)、賓語的臨時移位。十、請簡要說明語境省略中的“賓語省略”在古代漢語中的主要表現。語境省略中的賓語省略一般都是承上省略。①介詞“以”“與”“爲”的賓語省略比較常見,例如: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②“使”“令”等使令動詞的賓語也往往省略,例如:請京,使()居之。十一、什麼是常識省略,請舉例說明。   常識省略指句子的某種成分表示的是一種常識性的或經驗性的事物,或者對於某種行爲來說,這種事物是唯一的主體或對象,從而省略不說。例如《左傳》中“雨”作動詞是“天上降下雨(雪、雹)”的意思,如果是下雨,則一律只說“雨”,而不說“雨雨”,如果是下雪或下雹子,則說“雨雪”“雨雹”。58 十二、“多行不義,必自斃。”是否可看作是主語省略,為什麼?   “多行不義,必自斃。”不能看作是主語省略,因為如果一個句子或一個語段,看上去有成分缺損,但從語境中卻看不出來所缺損的是什麽,那麽就不能視爲省略十三、古代漢語中的“回指”主要有幾種類型?  古代漢語中的“回指”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照應性回指;(二)凸顯性回指;(三)關連性回指十四、古代漢語中的指示代詞在語義上有哪幾種功能?   古代漢語的四套指示代詞從語義作用上說有兩種功能,一是指別功能,二是稱代功能。所謂指別功能,就是利用指示代詞特別指明某種事物,或者利用指示代詞將某種事物與語境中存在的其他事物區別開來。所謂稱代功能則是指指示代詞在句子中稱代上下文出現的某種事物,或稱代存在於說話的時空環境中的某種事物。十五、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說明句中被動表示法:  1、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2、是孔丘斥逐於魯君,曾不用於世也。(《鹽鐵論·利議》)  3、其將兵數困辱,其射猛獸亦為所傷雲。(《史記·李將軍列傳》)  4、臣聞武帝使中郎將蘇武使匈奴,見留二十年不降。(《漢書·武五子傳》)  5、頭足異處,卒為天下笑。(《史記·淮陰侯列傳》)6、式何故見冤於人?(《史記·平準書》)、“太祖為流矢所中”——這句是用“為……所”的句式表示被動。2、“孔丘斥逐于魯君”——這句是在動詞後用介詞“於”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魯君”)來表示被動。翻譯時要把“於……”放到動詞前面去。3、“其射猛獸亦為所傷雲”——這句是用“為……所……”的句式來表示被動,由於“為”後承前省略了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所以變成了“為所……”這樣的句式。58 4、“見留二十年”——是在動詞“留”前用“見”字來表示被動。5、“卒為天下笑”——這句是用“為”字並在“為”字和助詞之間插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來表示被動。6、“見冤於人”——這句是在動詞前用“見”字,動詞後用介詞“於”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來表示被動。成語“見笑於大方”就是這種句式。因為“見”字不能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所以要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就要在動詞後面用介詞“於”。十六、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指出哪些詞語是定語代替了以名詞為中心詞的偏正短語,補出被省略了的介詞及介詞的賓語:  1、石冬日短之時,日出東南,入於西南。 (《論衡·說日》)  2、夫吳幹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薄之柱上而擊之,則折為三,質之石上而擊之,則碎為百。(《戰國策·趙三》)  3、舟閑之水,車田之陸,君子息其足焉,小人休其肩背焉。 (《墨子·非樂上》)    4、西門豹日:“巫嫗、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煩三老為入白之。”複投三老河中。 (《史記·滑稽列傳》補)  5、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6、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庸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 (《史記·陳涉世家》)      7、臣以為孜之履操,世所希逮,宜標其令跡,甄其後嗣,以酬既往,以獎方來。(《晉書·許孜傳》)  8、且夫約從者,聚群弱而攻至強也。夫以弱攻強,不料敵而輕戰,國貧而驟舉兵,此危亡之術也。臣聞之:兵不如者勿與挑戰,粟不如者勿與持久。 (《戰國策·楚一》 )58 1、“日出東南”一“出”後省略了介詞“於”,等於說“日出於東南”“於”當“從”講。  2、“薄之柱上”、“質之石上”——“薄之”和“質之”的後面省略了介詞“於”,等於說“薄之於柱上”、 “質之于石上”。“於”當“在”講。  3、“舟用之水,車用之陸”——兩個“用之”的後面都省略了介詞“於",等於說“舟用之于水,車用之于陸”。 “於”當“在”講。  4、“煩三老為人白之”——介詞“為”字後面省略了賓語“之”(活用於指代第一人稱,指代西門豹,譯為“我”),等於說“為之入白之”。“複投三老河中”——“複投三老”的後面省略了介詞“於”,等於說“複投三老於河中”。 “於”當“到”講。  5、“起為吮之”——介詞“為”字後面省略了賓語“之” (指代“病疽者”),等於說“起為之吮之”。  6、“王陳”——等於說“王于陳”, “王”用如動詞,後面省略了介詞“於”, “於”當“在”講。   “嘗與庸耕者”——等於說“嘗與之庸耕者”,介詞“與”字後面省略了賓語“之” (指代“陳涉”)。   “不肯為通”——等於說“不肯為之通”,介詞“為”字後面省略了賓語“之” (指代“故人”)。   “載與俱歸”——等於說“載與之俱歸”,介詞“與”字後面省略了賓語“之” (指代“故人”)。  7、“世”——等於說“世人”,是定語代替以名詞為中心詞的偏正片語。   “既往”、 “方來”——等於說“既往之人” (前人),“方來之人” (後人)。用法同“世”。   “以酬既往,以獎方來”——等於說“以之酬既往,似之獎方來”,兩個介詞“以”字後面都省略了賓語“之” (指代“標其令跡,甄其後嗣”,可譯為“這個”或“此”)。  8、“群弱”、 “至強”一等於說“群弱之國”、 “至強之國”,都是定語代替以名詞為中心詞的偏正片語。   “弱”、 “強”——等於說“弱國”、“強國”。用法同上。58    “勿與挑戰”、“勿與持久”——等於說“勿與之挑戰”、“勿與之持久”,兩個介詞“與”的後面都省略了賓語“之”(泛指敵國)。十七、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說明下列各習慣說法的用法:  1、吾城郭已治,守備已具,錢粟已足,甲兵有餘,吾奈無箭何? (《韓非子·十過》)  2、王好竿而子鼓瑟,雖工,如王不好何? (韓愈:《答陳商書》)  3、吾得一人而一國盜為盡矣,奚用多為?(《列子·說符》)   4、魯君之宋,呼於垤澤之門。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 (《孟子·盡心上》)  5、椿曰:“高歡逆謀,已傳行路,人情西望,以日為年。未知宇文何如賀拔也?” (《北史·張軌列傳》)6、子觀我治秦也,孰與五羰大夫賢?(《史記·商君列傳》)1、“奈…何…”——表示疑問的習慣說法,這裏是用來詢問辦法的,可譯為“對……怎麼辦”。但把“奈無箭何”譯成“對沒有箭怎麼辦”,不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因此可以把它按照“無箭,奈何”的語序來翻譯,即“沒有箭,怎麼辦呢”。  2、“如……何”——用法與上題“奈……何”同。 “如王不好何”,如譯為“對大王不喜歡怎麼辦”,這也不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因此可仿1題的做法,把它按照“王不好,如何”的語序來翻譯,即“大王不喜歡,怎麼辦呢”。  3、“奚用……為”——表示反問的習慣說法,可譯為“哪里用得著……呢”,或“要……幹什麼呢”。其中“奚”是疑問代詞,作狀語, “用”是動詞, “為”是語氣詞。  4、“何……之……”——表示感歎的習慣說法,可譯為“怎麼……,這麼……”或“……怎麼這麼……”。  5、“……何如……”——用在比較句中,是用來比較雙方優劣高下的一種習慣說法,意思是“……比……怎麼樣”。  6、“……孰與……”——與“何如……”一樣,也是表示比較的習慣說法,這裏用來詢問兩人互相比較的結果,句尾有形容詞“賢”表示比較的方面。58 十八、給下面的段落加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莊辛謂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祅祥乎莊辛曰臣誠見其必然者也非敢以為國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國必亡矣臣請辟與趙淹留以觀之                   (《戰國策·楚策·莊辛說楚襄王》)  魏公叔痤疾惠王往問之曰公叔之疾嗟疾甚矣將奈社稷何公叔對曰臣之禦庶子鞅願王以國聽之也為不能聽勿使出境王不應出謂左右曰豈不悲哉以公叔之賢而今謂寡人必以國聽鞅悖也夫公叔死公孫鞅西游秦秦孝公聽之秦果用強魏果用弱非公叔座之悖也魏王則悖也夫悖者之患固以不悖為悖莊辛謂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祅祥乎?”莊辛曰:“臣誠見其必然者也,非敢以為國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國必亡矣!臣請辟與趙,淹留以觀之。”                    (《戰國策·楚策·莊辛說楚襄王》)  譯文:莊辛對楚襄王說:“大王左邊有州侯,右邊有夏侯,車後跟著鄢陵君和壽陵君,一味荒淫享樂,奢侈無度,不關心國家政事,國都郢城一定要保不住了!”楚襄王說:“先生你老糊塗了吧?還是認為我這樣做是楚國的不祥之兆呢?”莊辛說:“我確實看到楚國一定會有這麼一天,絕不敢用這樣的話為楚國散佈不祥。大王始終寵愛這四個人,如不知收斂,楚國一定會滅亡。我請求到趙國去避一避,住一段時間看看。”  魏公叔痤疾,惠王往問之,曰:“公叔之疾,嗟!疾甚矣!將奈社稷何?”公叔對曰:“臣之禦庶子鞅,願王以國聽之也。為不能聽,勿使出境。”王不應,出謂左右曰:“豈不悲哉?以公叔之賢,而今謂寡人必以國聽鞅,悖也夫!”58 公叔死,公孫鞅西游秦,秦孝公聽之。秦果用強,魏果用弱。非公叔座之悖也,魏王則悖也。夫悖者之患,固以不悖為悖。                   (《呂氏春秋·仲冬季第十一·長見》)  譯文:魏相公叔座病了,惠王去探望他,說:“公叔您的病,唉!病得很沉重了!國家該怎麼辦呢?”公叔回答說:“我的家臣禦庶子公孫鞅很有才能,希望大王您能把國政交給他治理。如果不能任用他,不要讓他離開魏國。”惠王沒有回答,出來對左右侍從說:“難道不可悲嗎?憑公叔這樣的賢明,而今竟然叫我一定要把國政交給公孫鞅治理,太荒謬了!”公叔死後,公孫鞅向西遊說秦國,秦孝公聽從了他的意見。秦國果然因此強盛起來,魏國果然因此削弱下去。由此看來,並不是公叔座荒謬,而是惠王自己荒謬啊!大凡行事荒謬的人的弊病,必是把不荒謬的當成荒謬。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反切的一般知识?  答:今天我們要學習反切,主要因為六朝至宋代人所使用的反切反映了當時的實際語音面貌,因此通過反切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到那個時期的漢語語音系統情況。這對於我們閱讀中古時期的一些文獻,尤其是詩詞等韻文文獻有很大的幫助。另外,今天的學者研究上古漢語的語音系統,中古漢語語音系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梯,因此我們要學習上古漢語語音,也必須瞭解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必須瞭解反切。二、反切練習,請選擇正確的被切字:1、 都寒切被切字:A、完 B、丹 C、園 D、刪2、 附夫切被切字:A、扶 B、雛 C、伏 D、服3、 直主切被切字:A、住 B、炷 C、竹 D、柱58 4、 了一切被切字:A、麗 B、荔 C、力 D、戾5、 羊列切被切字:A、夜 B、葉 C、易 D、曳6、 杜奚切被切字:A、提 B、第 C、弟 D、題7、 薄波切被切字:A、玻 B、坡 C、婆 D、頗8、 步皆切被切字:A、白 B、排 C、派 D、差三、中古到现代的历史音变中声调方面发展变化的主要规律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答:中古到现代的历史音变中声调方面发展变化的主要规律如下          1、平分陰陽(清聲母平聲歸陰平,濁聲母平聲歸陽平); 聲調方面 2、濁上變去(全濁上聲歸去聲);          3、入派三聲(全濁入聲歸陽平,次濁入聲歸去聲);例如:平分陰陽——徒:同都切;濁上變去——皂:昨早切;入派三聲——族:昨木切。五、什么是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  答:音韻學上依照韻尾的不同,將古韻分為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三類。陰聲韻指無韻尾或以母音作韻尾的韻;陽聲韻指以鼻輔音n、m、N收尾的韻;入聲韻指以塞音p、t、k收尾的韻。六、什么是“读破”,请举例说明。58   答:“讀破”也叫“破讀”,是古代漢語一種改變字/詞讀音以區別不同意義或詞性的方法,主要是改變聲調,且多數是把原來的平聲字(或上聲、入聲字)變讀為去聲字。例如,《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衣”用作名詞,讀平聲“yī”;《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境內莫衣紫”“衣”用作動詞,“穿衣”的意思,舊讀去聲“yì”。七、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主要特点:  答:(1)上古時期的唇音聲母只有一組重唇音幫組聲母,即讀作雙唇塞音的“幫[p]”母、“滂[pÁ]”母、“並[b]”母和雙唇鼻音的“明[m]”母;輕唇音聲母,也就是唇齒音“非[pf]”母、“敷[pfÁ]”母、“奉[v]”母、“微[M]”母在上古是不存在的,直到中古時期它們才從重唇音中分化出來。上古時期的唇音聲母只有一組重唇音幫組聲母,即讀作雙唇塞音的“幫[p]”母、“滂[pÁ]”母、“並[b]”母和雙唇鼻音的“明[m]”母;輕唇音聲母,也就是唇齒音“非[pf]”母、“敷[pfÁ]”母、“奉[v]”母、“微[M]”母在上古是不存在的,直到中古時期它們才從重唇音中分化出來。(2)中古漢語的“娘”母和“日”母在上古漢語中是沒有的,它們在上古歸入“泥”母。(3)中古的“喻”母在上古一分為二,“喻”母三等歸入“匣”母,“喻”母四等歸入“定”母。(4)上古時期,中古的“莊”組(“照二”)與“精”組字關係密切,“章”組(“照三”)與“端”組的關係密切,他們在讀音上很相近。(5)上古漢語有清化鼻音和清化邊音。八、古今声调演变的规律是什么,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普通話的這四個聲調是從古代的四聲演變來的,將中古韻書《廣韻》中平、上、去、入四聲的歸字與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陰、陽、上、去四聲作比較,可以總結出古今聲調演變的規律,主要是:平分陰陽、濁上變去、入派三聲。聲調從古到今的發展演變與聲母的濁音清化及入聲韻尾的消失相關聯,這是因為漢語語音是由聲母、韻母、聲調構成的完整的系統,一旦音系內的某種成分發生變化,其他成分也會相應變化,從而調整音系格局,保持音系內部的協調性,所以,古代聲母韻母的變化導致了古四聲到現代漢語四聲的演變。58 一、在先秦時期,是否押韻的作品都是詩?  答:押韻是詩的一個顯著特徵,但是不等於說押韻的作品都是詩。在先秦時期,韻文有兩類,一類是歌唱的,有固定的或不固定的曲調,甚至還配上樂器伴奏。這種韻文就是詩。另一種韻文不是歌唱的,沒有曲調,也沒有音樂相配。這種韻文沒有統一的專門名稱,其中一部分文學性比較強的叫做“賦”,“賦”就是朗誦的意思,《漢書·藝文志》:“不歌而誦謂之賦。”詩也可以“賦”,比如《左傳》中有多處記載諸侯往來聘問時賦詩的場景,所賦之詩絕大多數都能在《詩經》中見到。但只能朗誦,沒有配上音樂曲調,這樣的作品就不能叫詩二、簡論古代詩歌從四言逐漸演變爲五言和七言的主要原因:  答:詩句字數的增加與詩的表現力有關。從理論上講,詩句字數越多,表達的內容就越豐富,表現力也就越強。但是詩句的長度是有極限的,因爲詩歌是吟唱的,過長,就不能一口氣吟唱出來,而且也影響資訊的傳遞。詩句長度增加到七言基本上就停滯了,不再進一步增加,原因就在此。從偶數字的詩句變爲奇數字詩句,這主要與韻律有關。漢語的節奏音步是雙音節音步,四言詩一度盛行,原因在此。但是詩是詠唱的,句子末尾有拖腔延聲,如果句子本身的字數已經滿足了雙音步的節奏需要,加上延聲就變得不和諧了。這就是四言詩以及後來的六言詩沒有得到廣泛繼承和發展的原因所在。反觀五言、七言詩,其詩句一般是二二一、二二二一節拍,句末一個字加上佔據半個節拍的拖腔延聲正好能構成完美的雙音步節奏。此外,對偶的廣泛運用也是一個因素。對偶是兩個結構相同字字相配的句子構成一個意思完整的表達單位,用奇數字的句子易於造成不完整之感,讓人期待下句。待兩句皆出,纔在整體上構成了字數爲偶、意思完整的表達單位。所以,漢語的詩歌無論是句子的長度還是奇偶字數的選擇,都是有根源的,並不是偶然産生的。三、古代詩歌爲什麽以隔句韻爲常式? 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劉勰《文心雕龍·聲律》的兩句話中找到答案。劉勰說:“異音相求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押韻是同聲相應,即通過語音重復來造成語音和諧。但一首詩如果句句韻,就沒有了參差抑揚,反而大大降低了語音和諧的效果。只有韻與非韻交替,才能産生“和”,才能增強韻的和諧美。而韻與非韻的交替,其最佳形式就是兩句一個單位,形成內部的“異音相求”58 ,這樣就形成了隔句韻。所以,隔句韻之所以成爲古代詩歌押韻的常式,實乃根源於古代“中和之美”的審美取向,是“中和之美”在詩歌中的一種反映。四、什麽是“葉韻式”押韻方式?請舉例說明。 答:葉韻式是唐宋詞中特有的一種押韻方式,具體情況是詞的一章(或一首)押一個韻,同時選擇發音相同而聲調不同的韻的字做陪襯。如賀鑄的一首《水調歌頭》: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臺城遊冶,襞箋能賦屬宮娃。雲觀登臨清夏,碧月留連長夜,吟醉送年華。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訪烏衣,成白社,不容車。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樓外河橫鬥掛,淮上潮平霜下,檣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猶唱《後庭花》。這首詞上下片只押一個韻,“奢”“娃”“華”“蛙”“車”“家”“沙”“花”是韻腳,《平水韻》屬於平聲“麻”韻。此外,這首詞中又有與“麻”韻發音相同而聲調爲上聲和去聲的“灑”“冶”“夏”“夜”“瓦”“社”“謝”“掛”“下”“罅”等作爲葉韻。五、 在押韻方面近體詩有什麽限制?  答:在押韻方面,“近體詩”有四點限制:其一,除首句之外,通首偶句押韻,奇句不押韻。其二,必須按照韻書規定的韻部押韻,否則被視爲“出韻”(亦稱“落韻”)。其三,如果是八句以上的律詩,必須押平聲韻,不能押仄聲韻。其四,必須一韻到底,不能轉韻六、什么是“犯孤平”?“犯孤平”後一般怎麽“拗救”? 答:近體詩規定“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個字(七言第三個字)必須用平聲字。如果用了仄聲字,除了押韻的字以外,全句就只剩下一個平聲字了,這就是詩律學上所說的“犯孤平”。在出現犯孤平的情況時,必須將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該用仄聲字的改用平聲字進行補救。於是就形成了“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樣的變式。七、什么是“詞牌”?  答:詞牌最初是曲牌,就是一支曲子的名稱,詞人按曲子的要求填寫歌詞,於是也就成爲一首歌詞的名稱,成爲詞牌。一支曲子最初的一首歌詞産生以後,成爲原創歌詞,其他詞人再仿照這首歌詞的句式、平仄和押韻形式來填詞,於是詞牌又成了一種詞式的名稱。八、什麽是“逗”?58   答:所謂“逗”,是“詞”中特有的一種語言單位,指的是在節奏和平仄安排上獨立而在意義和句法上與後面的部分構成一個整體的語詞單位。“逗”常見的有一字逗、二字逗、三字逗、四字逗,此外也有五字逗、六字逗和七字逗。九、请查出《诗经·陈风·静女》一诗所押韵部: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姝、隅、躕,侯部)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孌、管,元部;煒、美,微脂合韻)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爲美,美人之貽。(荑,與“美”協;異、美,脂部;貽,職之通韻)十、为下列诗句选择词语,以组成工对:  ①秋河曙耿耿,    夜蒼蒼。(謝朓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 A、寒冷  B、寒渚  C、渚寒  D、寒天  ②山雨初含霽,江雲欲    。(宋之問《度大庾嶺》) A、晚霞   B、变化  C、成霞  D、变霞  ③水流     ,雲在意俱遲。(杜甫《江亭》) A、如珠转 B、心寂寂 C、心不竞 D、不复返  ④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庭月色好    。(杜甫《宿府》) A、同看   B、共赏   C、谁看   D、堪赏十二、分析下列三首詩的平仄和拗救现象。十二、分析分析下列三首詩的平仄和拗救现象。  ①杜甫《孤雁》: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②李白 《夜泊牛渚懷古》:58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③孟浩然 《晚春》: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酒伴來相命,開樽共解酲。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答:①——平仄仄仄仄(拗句),平平平仄平(第三字救出句第四字)。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②——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第四字拗,第三字救),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③——仄仄平仄平(第四字拗,第三字救),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十三、分析《滕王閣序》第四文段的平仄格式。遙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加顔色字为入声字) 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