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0 KB
  • 2022-04-22 11:26:39 发布

毛概复习提纲答案及习题 下.doc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九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在发展道路方面,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2.在发展战略方面,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及“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3.在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等思想;4.在发展阶段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将要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5.在分配制度方面,提出了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6.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反对个人崇拜,依法办事、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重要思想;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7.在政治路线方面,提出了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以及解决矛盾的一整套方针方法;8.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确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文化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9.在对外关系方面,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好的经验和长处学习。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以及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10.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失误的教训1.脱离实际,急于求成;2.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生产力的发展;3.缺乏民主,权力过分集中;4.把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对立起来,关起门来搞建设。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内涵5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邓小平长期思索的思想结晶和理论升华。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途径。(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v1.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v2.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1)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历史使命的需要;(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2.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必须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为先进生产力更大更快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条件;(2)必须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3)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一般”如何变“第一”51 (1)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科学技术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先导,机器大工业出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第一个突飞猛进时期。(2)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电磁学的发展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人类开发和完善了钢铁、化工和电力生产三大技术,建立和发展了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三大产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又一次飞跃,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日益紧密,在传统的“生产——技术——科学”发展模式仍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趋势。(3)从20世纪中叶至今以六大科技群体,即微电子等信息科技、核能等新能源科技、超导等新材料科技、人造卫星等空间科技、基因工程等生物科技以及海洋科技的崛起为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全面突破、综合创新的阶段,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产业技术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2.“第一”本身学问大(1)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2)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3)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1953年毛泽东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2)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3)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并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4)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2001年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6)2006年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4.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第十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51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科学判断。(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1)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或称政治上的过渡时期)(2)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称低级阶段)(3)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或称高级阶段)2.苏联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列宁: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将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列宁之后的苏联历代领导人总是把这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估计过短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建国初的正确探索: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50年到100年的时间;社会主义的发展将经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发展中的曲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4.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历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公报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2)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3)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4)十三大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完整地概括和表述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5)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6)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特征。(7)十六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8)十七大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51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十三大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2)十五大从现代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性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3)十七大在继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在新世纪新阶段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从经济发展、体制改革、人民生活、协调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对外开放等方面作了新的概括(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是由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的;v2.是由我国仍未摆脱不发达状态的现实国情决定的;v3.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决定的。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社会矛盾全局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我们党已经初步形成了后来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思想。2.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立论根据,领导我们党正式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4.十六大以来5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将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并于十七大正式写进党章。(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要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3)必须注意防止“左倾”、右倾两种倾向。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纲领我们现在的奋斗目标和最低纲领,就是继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更好地安居乐业,并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前进;完成“三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1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没有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就会失去灵魂,偏离正确的方向;没有最低纲领,就不可能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好当前工作,最高纲领就只能是美好的空想。第十一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及主要内容1.毛泽东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国要实现这样的“四个现代化”,必须分步分两步实现: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邓小平分三步实现现代化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江泽民分新三步实现现代化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及意义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1)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3)注重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意义(1)使中华民族100多年来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第一次有了清晰而切实的战略目标和步骤;(2)51 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同社会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3)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统一起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小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2.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3.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指我国达到的小康还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虞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还较远。所谓不全面,是指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阶段,主要侧重于物质方面,以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为核心的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人民的新期待、经济发展的新约束、社会转型的新特征、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三、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判断的依据1.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v2.新的科技革命及其成果的产业化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v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加快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v4.51 多年改革开放形成的综合国力和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保障。(二)我国历史上曾有过的三次机遇期第一次机遇期:大航海与郑和下西洋第二次机遇期:中日的洋务运动竞赛第三次机遇期:冷战对峙,新技术革命第十二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极大改善;3.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显著提升;4.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跃升。(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v1.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v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v3.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1)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2)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3)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2.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51 (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改革攻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1)金融体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2)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4)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5)社会信用严重缺损;(6)市场秩序比较混乱;(8)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9)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1)发展是目的,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3)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保证。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2)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2)是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3)是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3.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2)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1.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1)全方位51 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2)多层次我国的对外开放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至今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沿线—内陆省区”这样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通过试点逐步扩大、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的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格局。(3)宽领域我国对外开放从经济领域开始,而且始终以经济领域的开放为重点,但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除经济领域之外,还包括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2)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3)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的双向对外开放格局;(4)着力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项制度。第十三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一)计划经济的历史贡献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集中主要精力开展了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计划经济的弊端1.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3.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4.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的探索1.“发挥两个积极性、兼顾三个方面”的思想;2.“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51 3.“有计划的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思想。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及任务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1.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2.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51 3.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4.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5.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根本区别1.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具备这样的特征;3.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第十四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过程1.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2.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3.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提出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方针,不同经济成分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51 4.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6.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它掌握着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它是国家依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2.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发展生产、满足和提高人民生活需要、繁荣市场、稳定物价、吸收劳动就业、扩大商品出口,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3.混合所有制经济51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有:股份公司、跨所有制所组成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其中国家和集体控股的,更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及原因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原因(1)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3)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4)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前提,也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3.如何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2)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3)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如独资企业、合作或合伙企业、股份公司、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这为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指明了途径。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1.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51 2.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3.外国企业的进入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会带来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他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第十五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1.公有制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2.现实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二)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又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三)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1.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2.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51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资产收益,资本收入,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等。(二)按生产要素分配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土地、资本三大类。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对投入主体进行的报酬返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以资本类生产要素和物质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四)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多元结构的要求,是混合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的要求,是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得以顺利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部分先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共同富裕决不等同于平均富裕,也不等同于同步富裕,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部分先富的客观必然性:①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要求;51 ②是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要求;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1)分配理论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主要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则首次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并对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增加居民收入做出了新的重要部署。(2)促进社会公平、防止两级分化的主要措施①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③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④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⑤要重视第三次分配即慈善事业的作用。(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贫富差距、保护全体社会成员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2.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3.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必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2)要加快建立动员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3)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使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逐步相衔接,并合理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51 第十六讲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统筹区域发展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1.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2.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3.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二)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1.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5.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51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涵盖前者的含义,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强调的不仅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改变。(二)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1.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法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3.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既遵循了工业化的客观规律,又充分体现了时代和国情的要求,也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4.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七大报告关于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51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与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2.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四、统筹区域发展(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1.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2.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行经济转型。3.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能源资源以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正确抉择。(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1.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正确抉择;51 2.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3.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三)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措施是: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质量;节约和开发并举,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决减少污染排放。2.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3.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坚持“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第十七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人民民主专政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专政3.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51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对内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犯罪和其他犯罪,改造犯罪分子;对外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的安全。(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根本不同(1)“三权分立”制度所谓“三权分立”,就是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该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党派、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该制度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制经济基础、资产阶级国家性质、阶级关系和政党制度相适应的,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我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也有必要的分工,但不同于“三权分立”。3.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2)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3)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多方面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重要制度载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2.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1)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3)51 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4.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自治权(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3)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4)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原因(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4)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相互支持,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基层民主基层民主,是指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民主形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民主权利,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2.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3.发展基层民主(1)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51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4)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一)邓小平关于评价政治体制改革的三条标准1.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2.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3.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1.5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三)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1.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2.完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3.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4.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为人民谋利益。5.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第十八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51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2)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进入新时期,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代的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小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51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2.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3.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4.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二)发展教育和科学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第十九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科学含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1)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2)构建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1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51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51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第二十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1.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与外国势力介入有密切关系2.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954年7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1.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2.中国共产党“联蒋抵美”的策略3.“一纲四目”的提出“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51 为:(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毛泽东、周恩来有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1.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的提出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即提出“九条”和平统一主张。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3.邓小平关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六条设想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做出贡献;(2)坚持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不赞成“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4)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5)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不现实的;(6)举行国共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从1987年起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交流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内容:51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是两制的前提。(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不向中央财政上缴。可依据基本法处理一些有关的对外事务。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人员驻台。(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1.香港和澳门回归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同,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其实质是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问题。2.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1)香港、澳门回归标志着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在港澳的统治,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首先,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51 其次,香港、澳门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可行的。从实践上证明“一国两制”是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途径。(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为解决国际上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3.香港、澳门回归后祖国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香港回归十周年实践的宝贵经验:第一,坚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第二,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法律保障,是依法治港的法律基石。第三,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才能不断改善,社会才能保持稳定,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也才能顺利发展。第四,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香港保持良好营商环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符合广大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1.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的跌宕起伏在1987年底,台湾当局允许老兵回大陆探亲,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负责处理同大陆的事务性工作。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了著名的“汪辜会谈”,签署了《汪辜会谈协议》。李登辉于1995年6月赴美进行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2000年3月台湾地区进行领导人大选,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陈水扁还在2002年8月悍然抛出“一边一国论”,甚至提出“公投制宪”,将两岸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2.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51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1.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2.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第一,提出“台独”分裂活动违背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是没有出路和注定要失败的。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第六,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第二十一讲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20世纪60年代,中间地带理论:依靠和联合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争取和联合处于中间地带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甚至于包括英、法等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当时对中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威胁最大的美帝国主义。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推动同美国、日本建立正常关系的决策。2.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51 (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主要依据(1)从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和普遍要求上看,发展问题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2)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上看,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3)从战争和和平力量的对比上看,维护世界和平、制约战争的力量超过了战争力量。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2)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3)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4)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1)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2)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含义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发展道路。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51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1)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同时,我们党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60、70年代外交政策新调整进入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同时,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的进步与和平。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苏联加强在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的军事部署,并企图从北、南、西三面包围中国。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急于从越南脱身,谋求打开对华关系。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1)邓小平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美苏争霸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党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邓小平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从“一条线”到“真正的不结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是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高度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强调加强同它们的团结与合作;主张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强调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确立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开创党的对外工作新局面;强调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要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邓小平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我国的外交实践,解决了我国外交面临的一个又一个重大复杂的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邓小平外交思想。51 (2)江泽民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他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江泽民还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3)胡锦涛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和高尚品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宽广胸怀和外交能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51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第二十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国家的主人,是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1)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新变化①队伍迅速壮大;②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③岗位流动加快,择业的自主性不断增强;④不同地区、行业、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有所拉大。(2)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并未改变总体而言,工人阶级队伍状况尽管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并未改变,仍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②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③是由工人阶级的特点决定的。2.农民阶级农民阶级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51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是在广阔农村点燃起来的;(2)新中国成立后,亿万农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之中,同样为恢复国民经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改革开放伊始,农民成为改革的先锋,农村成为改革的试验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改革初期最令人鼓舞的意外收获;(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至关重要。3.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最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和创新力量。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骨干和核心力量。(二)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社会阶层。1.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客观必然性(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的劳动分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3)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2.新的社会阶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作用(1)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2)拓宽了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3)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4)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一支重要的创新力量;(5)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1.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团结合作的客观必然性(1)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2)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3)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4)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2.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团结合作的举措51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4)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法宝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国共两党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统一战线是中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实现了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发挥各民主党派、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作用,共同努力。(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即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1)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2)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为实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1)必须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2)必须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3)必须处理好民族问题;51 (4)必须处理好宗教问题。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v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v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一个发挥”: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三)加强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v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v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v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v4.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第二十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加强党的建设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5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1.历史剥夺了中国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的机遇2.历史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1.改善党的领导的原因(1)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国内新形势、新任务对党提出了新的要求;(3)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2.改善党的领导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2)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3)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机是脱离群众。(1)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2)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3)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基本原则:(1)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2)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3)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新世纪、新阶段,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结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1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原因:(1)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2)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3)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1.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4.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1.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先进性,总是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4.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第二十四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51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邓小平对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恢复了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针对不少人的思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特征。(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重新作了概括。2.江泽民对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3.胡锦涛对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还在多种场合和多次讲话中继续强调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解放思想的内涵51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证明,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因此,今天更需要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极端重要性。(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1.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2.不断推进理论创新(1)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2)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3)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51 考试样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D)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改革开放不动摇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3.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B)A.教育B.人才C.科技D.政策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A)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实现现代化C.总体达到小康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6.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C)A.1978年B.1980年C.1992年D.1995年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A.政治体制改革B.缩小贫富差距C.完善市场经济D.改善民生8.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的核心是(C)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改革创新D.锐意进取9.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B)A.实现共产主义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1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搞清楚(B)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CD)A.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不平衡B.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C.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ABD)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手段的长处D.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D)A.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坚持公有制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D)A.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B.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C.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51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B)A.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B.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因为(BCD)A.它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B.这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C.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包括(ABCD)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C.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任务包括(ABCD)A.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能力vB.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C.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D.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10.中国人民解放军是(ABCD)A.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C.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D.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三、分析题材料1(1)1951年,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决定暂时维持西藏旧的社会制度不变。1959年3月10日,原西藏地方政府反动上层悍然发动武装叛乱,驻藏部队仅三天就平息了拉萨的武装叛乱,17日,达赖喇嘛潜离拉萨前往印度。在平叛的同时,党中央决定立即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一举摧毁了封建农奴制度,保证了以藏族为主的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51 (2)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策动、支持西藏上层反动势力武力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三次策划达赖喇嘛外逃;唆使和支持西藏分裂势力发动武装叛乱,帮助达赖集团重建反革命武装;操纵联合国三次通过关于所谓“西藏问题”的决议。从1979年美国同意达赖访美开始,美国把“西藏问题”纳入其对华“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明目张胆地支持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活动。将达赖包装成“非暴力主义者”、“宗教领袖”和“人权卫士”,指责中国政府在西藏“侵犯人权”、“限制宗教信仰自由”、“破坏文化传统”等等,为达赖集团从事分裂活动提供国际支持。1989年10月,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授予达赖198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我国政府对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这一错误决定表示严重抗议。(3)2008年3月14日,拉萨极少数人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犯罪分子纵火300余处,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受伤群众达382人。3月19日,105名参与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分子投案自首,3月20日,西藏拉萨批捕24名打砸抢烧犯罪嫌疑人。之后,又发生了“藏独分子”阻挠奥运圣火传递、部分西方国家抵制奥运会、美国CNN发表攻击中国人民言论等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4)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达赖分裂主义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各种分裂破坏活动,扭转了被动应急的局面,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在较长时间保持了社会政治局势的基本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达到34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000元。2007年西藏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788元,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小学入学率达到98.2%,初中入学率达到90.7%,对农牧区小学生、初中生实施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国家累计投资7亿多元用于维修寺庙、文物古迹和宗教场所;组织藏文《大藏经》对勘出版,抢救整理和出版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请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上述材料(要求至少运用两个相关原理)。人民民主专政、民族区域自治材料251 (1)1965~1978年的13年间,中国国民收入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0.1倍扩大到16.2倍,同日本由0.4倍扩大到6.9倍,同联邦德国由0.7倍扩大到4.2倍。1965年,中国的国民收入为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的3.36倍,而到1978年却只为巴西的64%。1965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国民收入的80%,而1978年则上升为90%。(2)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当时在经济上出现了滞涨,急于为过剩的资本和生产设备寻找新的出路;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正跨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众多高新技术纷至沓来。(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确定了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四化”大业的战略方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20万亿元的大台阶,扣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13.3倍。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推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人心,以神舟飞船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先后涌现,在许多前沿领域实现突破;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显著,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如期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扬帆起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4)1978年以来,我们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到积极救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国,从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到推动在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请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运用相关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作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国内国际背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