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85 KB
  • 2022-04-22 11:26:59 发布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题.doc

  • 7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这个讲义很重要,希望能熟练掌握,根据我自己对西交大社会学历年真题的分析,交大每年出题主要是依据课后习题,所以我将课后习题的答案整理如下,并且加入了我自己所认为的一些重点,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社会条件:A.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欧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C.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孔德,西方社会学,社会改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革命。历史材料:A.历代思想家,社会思想。如孔德接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的思想。严复接受荀子的思想。B.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C.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人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D.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经验观察资料,为社会学成为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论自杀》是代表作。2、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国外看法A.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实证主义。B.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韦伯。反实证主义。C.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综合。第69页共70页 D.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国内看法A.社会为研究对象。社会学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郑杭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李大钊)。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费孝通)。B.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孙本文)。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龙冠海)。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杨心恒)。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性事(庞树奇)。C.第三种类型。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学群说,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调查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未定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尚未确定。正确把握A.社会学有独特研究对象。社会学史可证明。B.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多方面的探索,是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必然现象。C.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A.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关系问题。B.区别社会学的学派。唯实论、唯名论。实证论、反实证论。C.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宏观社会学、微观社会学。D.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见解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E.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F.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历史唯物论起指导作用,提供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社会学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论。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社会学,综合性科学,研究其他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说明社会学与其他的区别,也说明社会学必须借鉴其他社会科学。同样,其他社会科学也能得益于社会学。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等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联系:目的一样,都是为推翻旧社会;理论基础一样,用历史唯物主义作思想指导。区别:第69页共70页 A.科学社会主义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这一政治学角度来研究。社会学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之一社会学角度来研究。B.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单科性学科,社会学是综合性学科。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论述题,联系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社会学也是通过这两条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服务的。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A.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怎样变化。B.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A.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符合规律性。B.对管理社会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中国社会学:西方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产物。中国社会学是适应中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型的需要。社会发展是社会学发展的源泉,中国社会发展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源泉。中国转型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速度快,广度、深度、难度前所未有。两者关系:对转型认识的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型过程比较顺利、比较健康的发展。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但也要注意吸取、借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防止一切照搬,也要避免一切排斥。6、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把“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看做是社会学的独特对象,具有多方面的依据。1)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依据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依据3)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作的研究的异同在哪里?第69页共70页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热河,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2、如何理解作为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转型效应和迟发展效应?从空间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处于一种特殊的国际条件下进行的,这与世界上已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中度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属于现代化起步较迟的国家,属于迟发展国家行列,因此我国社会是一种迟发展社会。迟发展使我国在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中受到较多的制约和限制,不能不受到迟发展效应的影响。研究迟发展效应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尽可能减少负面效应的作用,利用正面效应的功能,对促进我国向良性运行方向发展是极其重要的。3、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机制的主要含义和分类?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是社会运行的“带规律性的模式”。分类:按社会机制的形成过程,分为自发机制和人为机制。自发机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律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社会运行机制;人为机制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社会目标、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社会运行机制。按社会运行机制的作用领域,可将其划分为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心理机制等等。按社会运行机制的表现形态,可分为隐机制和显机制。按社会运行机制的层次,可将其分为一级社会运行机制、二级社会运行机制、三级社会运行机制、四级社会运行机制,等等。4、如何把握社会运行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略,书上都有,只需要简要写出轮廓就行)5、研究社会运行条件和机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第69页共70页 1)突出了影响因素的相互联系,有助于我们去研究社会运行中的影响因素,并找出这些因素带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2)突出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则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社会运行的内在过程,掌握社会运行机制产生作用的一般原理,进而运用这些原理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这种研究是贴近社会实际生活的,而不是抽象的哲学思辩,有助于我们沟通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第三章社会与社会运行1、简析“社会”的概念。社会唯名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有个人。吉定斯、塔德。社会唯实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齐美尔、杜尔克姆。马克思: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①社会不单单是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②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产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简答题)1)整合功能文化整合、规范整合、观念整合和功能整合。2)交流功能创造了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交往的场所和规范,使人类互动得以进行。3)导向功能行为规范进行导向。继承和发展的功能4)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3、什么是社会运行?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也就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系统在其前后相继的纵向运行中表现出如下的一些基本关系:继承的关系,变异的关系,中断的关系。第69页共70页 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与纵向运行一样,横向运行也表现出了一些基本关系:交叉与渗透的关系,制约的关系,促进关系,转化的关系。无论是纵向运行还是横向运行,社会诸要素与诸系统都表现出了相互联系、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特点。4、怎样对于社会运行的状态做出评价?(需要联系热点问题,分析当前中国的社会运行状况,要熟练掌握)1)综合性原则即这个标准应包括社会的各个基本方面。首先,它指对社会运行评价的全面性,即要对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做周密全面的考察;其次,强调对社会运行评价的整体性。社会运行的状况最终要通过整体的运行表现出来,局部运行和发展的良性与否必须通过它对整体所发挥的作用才能显示出来。整体效应是衡量社会大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运行状态的根本依据。2)协调性原则所谓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就是社会多重要素、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包括三个方面,结构协调性,所谓结构协调性是指社会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比例与排列和严密的组织性:功能协调性,所谓功能协调性是指社会系统在活动和作用上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3)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5、试析血缘、地缘与业缘关系。(名词解释)血缘关系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不同情况下,血缘关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不同。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地缘关系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类型。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正功能是维系社会稳定,反功能是束缚人们的发展。业缘关系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正功能是业缘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业缘关系反映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6、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简答题)1)由人群组成,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2)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构成了整个社会系统。3)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4)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第69页共70页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丰富多彩。6)社会系统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7、简述关于社会构成要素的理论。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成分。传统理论孙本文。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心理要素、文化要素。地理要素和生物要素是消极限制要素,心理要素和文化要素是积极活动要素。除此以外,还包括群体要素、家庭要素、行为要素、经济要素和政治要素。社会三要素论A.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人或人口是社会主体的能动要素。C.文化一旦形成便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重大作用。8、简述关于社会类型的理论。马克思: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标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类型: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预见共产主义社会。基本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伦斯基:赖以生存的方式,狩猎的与采集的社会、畜牧的社会、初农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整体社会结构的差异。滕尼斯提出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杜尔克姆,机械团结的社会与有机团结的社会。我国提出:转型社会。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有一种社会过渡形态,即转型社会,兼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墨尔根:未开化的、野蛮的、文明的。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9、简述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功能论:社会是活的生物有机体。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共同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反常现象。冲突论:马克思。社会中存在着强制和压迫,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正常现象。社会的稳定和均衡是暂时的。进化论:社会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其中规模增长、结构分化、功能转化和相互依赖,同生物体相似。社会进化的形态是渐进的、连续的,不存在突变和飞跃。第69页共70页 生物理论:人类是动物的一种类型,依赖于周围的生态而生存。生物学的许多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乃至文化观念有很大影响,有决定性作用。研究和理解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要注意到其所处的特定的地理环境。10、如何理解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A.宏观社会:社会的整体结构,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B.微观社会:社会的个体结构,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A.个人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较低层次,不稳定。B.群体关系:社会群体或组织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中间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C.社会制度: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最高层次。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血缘、地缘、业缘的角度A.血缘关系: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不同情况下,血缘关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不同。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B.地缘关系: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类型。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C.业缘关系: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其特点是人类后天习得,并为人类所共有。2、文化可以区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简答题或者名词解释)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是指制度、规范、观念等。2)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可分为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第69页共70页 1)主文化与反文化,这是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对文化做出的区分,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2)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重,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非评比性文化,也可称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重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属于这类文化的有:庆典方式、拜访方式、赠礼方式、玩笑方式、哀悼方式以及礼仪、禁忌等。3、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的相对主义。(用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分析当今的多元文化趋势)文化中心主义又称种族中心主义。各个国家、民族通常具有一种倾向,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看作是最好的,以此为标准,衡量和评判其他文化,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抱有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近代最为突出的就是欧洲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美国人类学家提出。一个民族中的文化现象只能用该民族内部的文化价值标准来加以衡量。每种文化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文化无优劣之分。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盲目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极端的文化相对主义否认事物绝对可比的一方面。两种都是错误的,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缺少辩证法。4、什么是文化震惊和文化边际?文化震惊(名词解释),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然而,文化的交流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就是文化震惊。所谓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也会发生,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晒遏制分,但是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文化边际,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边际文化还有两外一种情况,就是虽远离中心文化,但并不能接触到其他的发达文化,因而这类边际文化处于一种不太发达的状态。5、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论述题,如用文化的功能理论分析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或必要性)1)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2)文化是社会或族群分野的标志。3)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第69页共70页 4)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具有整合功能。5)文化形塑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6、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主文化,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不与主文化抵触或对抗。主文化,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反文化,占次要地位,与现有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作用。主文化与亚文化区分不绝对,发展过程中,两者可相互转化。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该认真研究与对待亚文化。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7、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简答题,也可用于论述题)1)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生理遗传。2)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3)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超过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范围,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4)传递性。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5)变迁性。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8、试用文化堕距理论分析当今中国的有关社会问题。威廉•奥格本,文化堕距。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致。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制度首先变迁或者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物质文化:先进的生产工具。制度:政策法律。风俗、民德。价值观念:现代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五章人的社会化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社会化(名词解释)第69页共70页 个体在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过这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发展过程社会化概念的内涵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个体如何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20世纪50年代开始,认为社会化更是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新倾向:①重视研究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序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②拓宽对个体概念的理解,认为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名词解释)一共有五种社会化类型:1)初始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2)预期社会化。学习未来所要扮演的角色。3)发展社会化。以初始社会化为基础,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4)逆向社会化。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5)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社会化的生物基础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四项。社会化的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家庭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社会化的开端。其次,对儿童进行感情和爱的培养。再次,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有重大影响。学校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带有半强制性和系统性。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且学生必须遵守。同龄群体同龄群体是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第69页共70页 首先,儿童以独立姿态参与活动,提高独立意识。其次,能接收到大量的亚文化影响。工作单位首先,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其次,提供了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指甲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它对人们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4、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库利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他认为自我和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在做出行为后,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米德将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部分。“主我”是能动的部分,为人格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他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觉得行为的能力。模仿阶段。简单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自我意识很弱。嬉戏阶段。扮演特定、重要的角色。博弈阶段。“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因素,“无意识”驱动人格发展。他将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起调节作用;超我遵循完美原则。他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口腔期第69页共70页 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人格在前三个时期已经确定。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人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社会环境提出的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5)生命历程理论兴起于20世纪初,在6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将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是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包括以下四个要点: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的相关性。生命的时间安排。人的能动性。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请简述政治生活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内涵、过程和社会功能。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四个方面。政治社会化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作用:从个体角度讲,培养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从社会角度讲,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道德社会化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作用:动员、整合和控制。6、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划分的要点是什么?社会化过程第69页共70页 可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社会化过程划分要点年限或时间界限。不同年龄段上的人具有的个性发展或心理发展特征。不同阶段个人所要达到的目标。为达到不同阶段的社会化目标所采用或接受的方式方法。不同阶段,社会化任务的主要执行者或承担者。在社会化的每个阶段,实际上都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或是正常的发展,或是非正常的发展。7、简述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个角度。文化角度: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其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学的文化学派。人格发展角度: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的人。受心理学影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社会结构角度:重视社会方面,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角色学习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系和发展社会结构。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为标准具体分析代差性质。8、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早期社会化的困境特点:社会化主体不成熟,社会化执行者多样性。要求社会能够提供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同时,还应提供权威形象。社会化偏差与失败偏差:使人处于不利地位。失败:无效的文化传递,造就反社会人格。代差问题代差是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它反映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与程度。必须高度重视代差问题的存在,适当处理代差问题。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9、简述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从个人方面分析: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第69页共70页 发展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从社会方面分析: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意志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不能实现。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10、社会化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哪些意义?(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可以适当用一些)1)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过程。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可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2)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社会化,就谈不上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第六章社会角色1、简述什么是社会角色的理论和概念?角色理论四个主要来源芝加哥学派——乔治·米德文化人类学——拉尔夫·林顿“完型主义心理学”社会戏剧论——雅各布·莫雷诺社会角色的概念和含义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试述社会角色的类型。(简答题或名词解释)先赋与自致——获得方式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角色。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觉与不自觉——心理状态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不自觉的角色第69页共70页 ,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规定性与开放性——角色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开放性角色,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功利性与表现性——追求目标功利性角色,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3、试分析社会角色的扮演。确定角色角色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为争取有效性。问题:角色确定不当:a不能胜任b才非所用c选择不当表现角色布景与道具要与角色的特点相吻合。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表现角色的内在品质。台前表演好,台后准备好,两者要严格区分。扮演角色别人的期望自己的领悟实践角色建设,实践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或新情况时创造出角色本没有的行为规范。怎样运用角色距离理论?角色距离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戈夫曼)角色距离包括不足和超过两类。进入角色两者相符合的情况。推论在管理和人事安排上,为使人能充分显示其才能,应将其放在对他带有一定“挑战”意味的角色上。第69页共70页 当人屈居不适应的角色时,需要朋友改变新环境。4、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角色失调有哪几种情况?简答题或名词解释)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扮演过程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扮演的顺利进行。包括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减少承担的角色个数。角色不清角色不清,扮演者和大众都不清楚角色的行为标准。长期互动。角色中断角色中断,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多做心理准备。角色失败角色失败,被迫半路退出或无法继续扮演的情况。端正心态,进行新的角色扮演。5、什么是角色集?如何认识自身的角色集?(名词解释)角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角色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强调个人内在的角色关系;相互依存的一组角色,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社会互动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个体的社会华丽不该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才能发展出个性与自我。正如库利所说:“人性是逐渐形成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共同参与,他不能获得人性,而人性会在独处中衰退。”米德认为,是互动产生了自我,自我必须在社会过程中、在互动中才能得到解释。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地加筑起整个社会。因此,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齐美尔也认为社会是通过人们的互动而产生的,各种人际互动形式是构成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材料,使社会学研究的独特主体。2、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名词解释)社会互动第69页共70页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含义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2)必须有互相依赖性的互动。3)以信息传播为基础。4)不一定非要面对面。5)特定的情景,情景不同,意义不同。6)会对互动双方,甚至环境产生影响。7)有一定的互动结构,变现为遵循一定行为模式。3、请说明意义与互动的关系。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动,符号,是能够有意义的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只有互动双方都能确定和理解各自的处境,能够进行符号沟通时,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互动。二人关系中的互动与三人关系中的互动有什么异同?相同:要考虑其他人的具体需求、愿望和个人特点。二人关系比较亲密三人关系中第三人的地位和作用很特殊4、关于社会互动主要有哪些理论?符号互动论:符号,有意义的能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意愿标志。人们通过符号沟通进行社会互动和角色扮演。符号在互动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意义通过特定的符号表现出来。意义并非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互动过程中确立的。人们通过扮演他人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互动过程中,人们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两个主要派别:布鲁诺,芝加哥学派,用人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互动。库恩,衣阿华学派,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团体理论反映了个人与群体互动的特殊方面。第69页共70页 戏剧理论戈夫曼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其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在别人心目中制造印象,又称印象管理理论。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埃默森。着眼于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认为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酬赏,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最有价值的是服从,即控制他人的权力。角色理论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同时,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提出,常人常理方法学。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5、社会互动的情境包括哪些主要类型?(简答题)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和多人关系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可以区分出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互动的目的熟悉情境:与熟人之间,日常交往的场合。工作情境:特定的目标、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局限于一定范围,很少有情感的交流。社交情境,为互动而互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较深的感情投入。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人际关系性质情感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工具关系:个体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遵循公平法则。混合关系:介于情感与工具之间的人际关系。双方都预期将来会继续交往,有一定的情感联系。遵循人情法则。6、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状态?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评价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控制阶段(解决行为选择问题)。第69页共70页 三阶段并非直线发展。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多人互动中,互动的对象和方面,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帕克、伯吉斯)7、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合作: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竞争: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是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的方式与过程。是直接的反对关系。强制: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和制约。顺从与顺应:顺从,一方自愿或主动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顺应,双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8、试比较集合行为和组织行为的不同特征。集合行为是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比较发生原因:组织行为,解决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集合行为,社会突发事件。行为方式:组织行为,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集合行为,非常规的方式。互动特点:组织行为,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集合行为,个人情感的相互刺激而产生。持续时间:组织行为,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达到长远目标。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为应付突发事件。9、社会学解释集合行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斯梅尔赛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我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发生条件包括:环境、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社会减压阀:社会应建立的减缓自己结构性压力的机制。模仿理论——塔尔德第69页共70页 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多数人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控制自我能力,行为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人们本能的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感染理论——勒朋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有意识人格消失,无意识人格占主导,并且有将暗示马上转变为行动的倾向。个人文明程度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紧急规范理论面临突发事件,人们会通过互动产生一种紧急规范。规范一旦产生,对在场者产生规范压力,迫使其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而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是紧急规范。匿名理论匿名,人们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破坏性集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行为中的人处在匿名的地位上,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并降低了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从而做出越轨行为。控制转让理论集合行为中,人们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这种转让是理性权衡的结果,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会发生集合行为。信息传播理论谣言的传播,引导一致认识和共同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集合行为。另外,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也会促发集合行为。10、竞争和冲突的区分。(简答题)1)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具有以下特点:A.必须是人们对于一个相同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B.被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少和比较难得的,即一个人或者一些人争夺到了目标就意味着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失去了得到的机会。C.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2)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与竞争的区别如下:A.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要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B.冲突的双方或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因此,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C.冲突各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D.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第八章社会群体第69页共70页 1、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名词解释)社会群体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特征明确的成员关系持续的相互交往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一定的分工协作一致行动的能力2、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群体凝聚力(名词解释)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的看作自己的目标,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简答题)包括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方面。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群体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感受到这种吸引力。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利益一致。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结构相似,性质互补。群体成员与其领导关系——了解和信任起领导才能,领导具有合法性,领导的魅力。群体与环境的关系——内部无分裂因素时,外部压力会提高凝聚力。3、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意义。初级群体研究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这种药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初级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研究初级群体,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社会过程。初级群体可以看作是社会的雏形,它反映了社会的许多特征,如分工、规范、沟通、管理及思想意识等等,而且,初级群体又便于控制和观察,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初级群体的结构、过程与功能,增进对社会的认识。由于初级群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大影响,因而研究初级群体中人们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心理学有行为科学的发展。第69页共70页 科学地研究初级群体,正确认识其存在的必然性,揭示影响人们心理与行为的诸种因素,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初级群体的改造和引导,发挥其正功能,以便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4、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简答题)1)成员有限。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3)成员间互相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5)成员难以代替。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的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5、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论述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随着这一转型过程的推进,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都将发生变化,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首先,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其次,初级群体日趋松懈。最后,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地位和作用下降。初级群体日趋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首先,这种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其次,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再次,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最后,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另外,在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衰落与次级群体的发展并非一种简单的替代过程。在特定情况下,初级群体可能通过转换其结构与功能而适应社会发展。同时,次级群体的发展也可能导致对初级群体的新的需求。6、社会群体如何得以存在和维持?产生与存在,取决于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个体方面,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希望在群体生活中满足其需要。第69页共70页 社会自身,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群体具有自我维持的倾向。同时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7、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简答题或名词解释)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初级群体: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形成亲密关系。家庭是典型形式。次级群体: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正式组织是典型形式。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高,互动制度化、规范化,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有明确、书面规定。非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低,互动随意、常规。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没有成文规定。内群体与外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内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外群体: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两者常互相隔离,或对立。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所属群体:规定成员身份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个人身份所属的群体,却被他们用作自己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所作的区分。血缘群体: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地缘群体: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业缘群体:劳动与职业间的关系而形成。趣缘群体: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志向而形成。8、如何分析群体内部关系?群体内部关系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体规模: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社网图: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信息沟通方式:了解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9、如何评价群体决策及其功能?群体决策第69页共70页 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正功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失误。反功能:降低事情的严重性,造成责任分散。也容易导致冒险决策,造成失误。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简答题)家庭、婚姻、性和社会性别。初级生活圈是最深刻、最直接、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人类活动中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种最基本因素及相互作用,在这一关系中反映得最充分、最集中。因此人们常说家庭小世界、世界大家庭。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有哪些异同?(简答题)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作为社会设置,血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婚姻作为生活实体,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作为社会设置,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3、婚姻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婚姻准备与结婚,婚姻的维系、发展与破裂。4、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性社会学的最基本命题是:人类的所有性行为,无论多么奇特和罕见,与人类的其他任何行为一样,并不是“生物本能”,而是人所处的社会使然。因此,那些用来解释其他社会行为的社会学理论,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性行为。这个命题有三个含义:人类的性行为是经过社会化的;人类的性行为不是个人的单独行为,而是处于交往当中的人际行动;人类的性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也对社会发挥着作用。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的异同?随着社会性别对这个概念的创立和发展,学术界通常把传统的“性别”重新划分为这样几个层次:染色体性别:X和Y染色体的构成的差异第一性征:生殖系统和性系统的差异第二性征:体型、体貌等方面的差异第69页共70页 第三性征:性格、气质、举止等方面的差异这种重构的基本理论趋向是: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以此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总之,这种重构强调:“性别”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所造成的,而不仅仅能使生物学意义上的必然产物。5、什么叫家庭?家庭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家庭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和财产共享的初级社会群体。最重要的活动是性、生育和经济往来。发展历程血婚家庭:人类蒙昧时代。群婚制的早期阶段。基本特征是族内通婚,排除不同辈分的婚姻。普纳路亚(伙婚):愚昧时代。族外通婚,排除同族同辈亲属婚姻。偶婚家庭:野蛮时代。群体婚向个体婚过度。族外通婚。有主妻、主夫。父权制家庭:野蛮时代晚期。偶婚家庭向一夫一妻家庭过度。夫权至上。稳定的丈夫有多个妻子。一夫一妻制家庭:文明时代。推动演变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和私有制的出现。其中私有制起决定作用。6、简析婚姻准备及其意义。婚姻准备婚姻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个方面持续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四个阶段A.学龄前儿童培养亲密感的时期。B.青春期前少年品味和学习知心的时期。C.进入青春期相互吸引的时期。D.成年以后培养对人的关切和体贴的时期。任何准备阶段的缺乏、间断和失衡会造成婚姻失败。意味着一个人缺乏生活能力和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能力。7、什么叫家庭关系?请列举家庭关系的几种主要类型。家庭关系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偶尔也包括收养关系。四种类型——默多克第69页共70页 A.核心家庭:夫妇家庭,以婚姻为基础,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B.主干家庭: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C.联合家庭: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D.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合称扩展家庭。8、简述家庭的功能。(简答题)1)持续、专一的满足性生活。2)生育子女、教育子女以及赡养老人。3)组织家庭成员的生产和消费。4)提供家庭成员休息和娱乐的特殊场所。满足感情和精神生活的需要。9、试论转型社会中的家庭变化及其问题。变化缔结婚姻和组成家庭的自由度增加。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关系简单。核心家庭增多。家庭的许多功能外移。生活的目标日益浪漫化。问题凡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妨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均为家庭问题。由家庭内部关系失调引发。夫妻关系失调。夫妻冲突增加和离婚率上升。亲子关系失调。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关系失调。老年人问题。老年人地位下降。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第十章社会组织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名词解释)含义广义: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为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特征1)非人格化。否定人们自身个性,要求个人变成组织人。2)非合理性。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否认实质合理性。3)非道德性。不管服务的目的,仅仅是工具。第69页共70页 4)社会组织是次级群体的表现形式,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组织目标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意义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简答题)1)非正式群体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内部具有确定的结构,有领导、有一系列组织目标、有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在初期没有自觉的目标和方向。从范围上讲,一般是在组织规则不严密的地方产生的。2)产生条件一是在正式关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人格化。而是在组织中经常接触的个人有可能基于互相同情、钦佩、兴趣和趣味相投等而在正式关系中加入非正式行为模式。3)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对组织成员的正功能a.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b.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减少群体紧张。c.提供充分表露情绪的渠道。d.提供独立的机会。对组织活动正功能a.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b.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c.提高工作满意度。负功能a.抵制变革。b.目标冲突。c.盲目遵从非正式群体规范。第69页共70页 d.谣言。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科层制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则制度体系。是现代社会典型的管理方式。特点1)明确的分工。2)明确的职权等级。3)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4)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分离。5)量才用人。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不依附于个人。应用科层制作为17到18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主要目的是用来指导政府和企业活动的组织形式,至今这种组织形式依然运行于社会中,并且成为无法逾越的东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会永远存在下去。本尼斯就曾经指出科层制的组织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既无力依附内部环境的整合要求,也无法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的反应。它的内部困境主要体现现代民主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一个要求尊重人权,一个要求组织活动理性化、制度化,效率之上。同时科层制只适应稳定、可预测的外部环境,在处理日常性的、重复发生的事件上,科层制很有效率。但20世纪下半期,外部环境迅速变化,复杂程度急剧升高,难以预测,给科层制的存在带来了危机。(把日常性的工作交给电脑去做吧)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组织和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说,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工厂制度和管理问题,用工厂式的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导致社会和人的思想变化。早在工业化之前人们就考虑到人类组织的问题和政府、教会、军队、王国以及其他复杂的社会群体的行政管理问题。组织理论与工业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组织理论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对于我国,应重点思考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式组织的基本结构及其管理方式,以及西方的成功模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6、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标准是什么?(简答题)有效性: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实际能力。效率:实现目标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结果之间的比例。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追求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人才能。第69页共70页 7、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我国结构特点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我国组织结构受初级关系畸形发展的影响,非正式结构冲击和干扰着正式结构。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单位制结构,追求大而全。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纵向行政控制结构。调整方式关注非正式结构及其影响,控制消极功能,使其与正式结构相协调。形成多元开放式结构。在分化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整合功能。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建立横向联系网络。8、简述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古典组织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韦伯的科层制管理。以等级规则和非人格因素为基础建立。称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成员必须遵守规则,不带个人情感,提高效率。行为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梅约和巴纳德。重视民主、非集权的组织形式,反对非人格化的科层制。忽视了对工作本身和经济技术的研究。现代管理理论二战后。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系统的观点、权变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9、组织目标的分类有哪些?(简答题)1)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要目标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组织受益人群体的需求和愿望的满足的目标;次要目标是指组织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次要收益人群体的需求与愿望。2)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才能达到的目标;短期目标是指组织短期就能实现的目标。3)平衡性目标和改进性目标。前者是指有意识地做出了与组织的宏观环境相适应的决策;后者是指一种以改进工作和以更高效率完成计划的愿望为基础的目标。4)显目标和隐目标。前者是指组织所建立的官方的、正规的目标,并印制出版,主要供给组织之外的股东、政府或各类宣传机构参阅;后者是指组织在事实上所实际朝向的非官方目标,这种目标有时与正规目标存在差异。第69页共70页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简答题或论述题)阶级的概念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阶级产生的条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与私有制相联系。阶级内部的关系和发展同一阶级的成员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其共同行动的实际能力与其是否以从“自在阶级”过渡到“自为阶级”相联系。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个历史现象,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其消亡与产生同样不可避免。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进行阶层分析必须以阶级分析为指导。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清区别两者确立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科学的唯物史观。西方分层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研究目的和重点不同。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推翻私有制社会,建立公有制社会。西方分层论,维护私有制,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最终结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不平等是可以消除的,西方分层论,不平等永存。有选择的加以借鉴借鉴理论概念,促进对我国社会良性运行的研究。借鉴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对策,控制我国不平等现象。借鉴方法,促进我国相关研究。3、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有哪些影响?(论述题,很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便开始了政府主导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进程得到全面推进,中国日益加速的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第69页共70页 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主要体现着技术和经济的合理化趋势,即基于计算的对经济效率的合理追求。他对社会阶层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产品生产者向服务行业转移,增加了一批劳动强度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职业,非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类似的职业将获得大体相同的报酬。教育、职业声望及收入之间对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经济综合地位(SES)构成社会分层的基本指标。职业结构的改变,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缓解了社会冲突,促进了社会稳定。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依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总的来看,由于现代化以科技和效率为向导,在现代化推动下,教育体系成为重要的职业分配机制,整个社会的职业一般会出现结构性向上流动趋势。考察现代化进程对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除了要关注上面的一般趋势以外,也不能忽略下述重要的特殊因素。任何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均发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不同文化传统完全可能影响经济合理化的具体途径,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分层模式。每个社会在步入现代化进程时具有不同的社会起点,具有不同的政治架构、意识形态、组织制度和社会利益结构,这些差别有可能导致不同社会分层结构的最终差异。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和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大区别,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具有更强的干预功能。外部国际环境的差异,我国属于“迟发——外生型”的现代化,集中表现为受到“全球化”趋势的影响。综上所述,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我国的社会分层化过程在总体上可能会接近某种共同模式,出现一些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4、如何认识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论述题,很重要)经济体制转轨是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的特殊问题。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了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一变化构成研究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的重要背景。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实质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关系,因而是一场影戏那个深远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考察我国在市场化转轨中社会分层的变化,必须充分关注以下特点:第69页共70页 我国的经济转轨是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体制”。“混合体制”意味着社会不同部分的转轨是不同步的、非均衡的/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因此权力阶层可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市场规律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又是具有自身特殊利益取向的行动者。“经济市场化”很可能伴生出“政治市场化”,即财富和权力有可能相互交易。“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户籍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总之,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尚未完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因而社会分层结构也处于急剧变化之中,两种体制的并存是解释我国社会分层模式变革的基础。5、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论述题,很重要)社会结构的调整过程主要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如果说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的话,那么社会流动研究及时从动态的历时性角度研究社会的地位结构。分层现象归根结底反映着人们观念上和利益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在社会表现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各个社会层次之间沟通和协调的障碍,也是产生社会隔阂和社会冲突的根源。但合理的社会流动会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开放、动态的封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合理的社会流动由于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缓解了有思维差异而产生的隔阂和冲突,从而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2)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3)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6、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之间的区别。社会不平等是由社会差别还是自然差别决定。(马:社会差别)个别成员的流动是否能改变社会不平等的性质。(马:不能)个人努力能否弥补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马:不能)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阶级关系的对立性质还是在于精英循环渠道不畅。(马:阶级对立)第69页共70页 7、简述社会流动及其类型。社会流动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广义的讲,指一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讲,指个人职业地位的改变。流动方向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包括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一生中的流动(参照基点,个人的初职)和代际流动(参照基点,父母与本人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流动原因自由流动(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变化),结构性流动(社会结构变迁造成)第十二章社会设置1、什么是社会设置?社会设置有哪些要素构成?(名词解释)社会设置通过长期的社会互动,人们为调整特定社会活动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基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创设的,并为此特定领域中大多数人所共同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构成社会规范体系、与之相关的社会价值观、维护制度的权威以及实际承载体系(机构、设施)。2、社会设置有哪些特征和基本类型?(简答题)特征1)可重复性。即社会设置对特定社会情景中的互动方式、利益关系的规范,不以时间流逝和空间转换为转移,只要类似的社会情景出现,该种社会规范、设置就会起作用。2)集体约束性。即特定领域的社会设置总需要该领域的群体成员共同遵循,其结果便是集体行动,这种集体行动控制着每个个体的行动。3)自我维护性。社会设置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人类共同活动的结果。但它一经形成,便具有历史惯性。类型1)历史过程本原的社会设置和派生的社会设置。本原的,适应环境中产生的,也是其他社会设置产生的母体。2)人类实际活动的领域经济设置、政治设置、家庭设置、教育设置、文化设置、宗教设置。第69页共70页 3)社会设置的确立过程自然形成的设置、有计划建立的设置。4)设置发挥作用的方式无形设置、有形设置。或说非正式设置和正式设置。3、试述考察社会设置功能的不同角度。(简答题)社会设置的功能耦合网角度考察设置之间的一致、配套、衔接以及功能互补情况。设置潜功能角度考察设置功能发挥的复杂性。A.首先要注意潜功能发生的层次和环节。B.注意潜功能是对谁而言的。从发展的角度揭示社会功能的功能性质。4、导致社会设置功能变迁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设置被人们称为设置安排,它规定人们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社会资源。任何设置安排的主导功能就是对人们利益关系的协调和规范。因此,当发生以下两种情况时会导致社会设置的功能变迁。当社会生活中某种利益关系的格局发生变化时。设置内部出现了创新活动,也即设置创新。举例略。5、设置创新的步骤是什么?1)预见到潜在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设置创新就可以获得潜在利益的创新主体“第一行动集团”的形成;2)“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创新方案;3)根据最大利益原则,对各种可行的创新方案进行选择;4)支持创新的“第二行动集团”的形成,它们将参与设置创新后的预期利益的分配;5)第一、二行动集团共同努力,促成设置创新的实现。6、社会设置的功能有哪些?(简答题)1)从社会层次上讲,社会设置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具有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益或绩效的可能性;2)第69页共70页 从个体水平层次上来说,社会设置为人类行为选择提供各种服务,具有消除不确定性、建立个人与社会群体、组织之间的联系、提供激励等的可能性。第十三章社区1、如何理解用“社区”来作为“community”的对译语?怎样认识“社区”概念内涵的拓展与中国社会转型以及社会学本土化之间的关系?英文“community”既有地域社会的含义,也有精神共同体的含义。中文“社区”作为它的对译语,于是就兼有这两重含义。使得“社区”概念的内涵有所拓展。(后一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学本土化”两个领域。中国社会转型是在“社会转型”这一大概念下,体现中国社会独有特点的地方。教材中以社区这个“微型社会”代替社会论述了中国社区转型的特点,能否如此“套用”,是否偷换概念,有待商榷。至于社会学本土化,我个人猜想本章作者胡鸿保先生的用意大概在于提醒读者关注像“community”等等这种本土没有的概念如何理解与引入的问题。挑选“社区”一词无疑拓宽了该词原有的内涵,这种方式目前看虽然是被国人默许了,但是作者仿佛要大家考虑一下究竟是否可行的问题。见仁见智的题目,可以自由发挥。)2、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有什么特点?中国的城镇建设主要特点是只有大、中城市,缺乏小城市,包括小城镇。这种情况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同时也不利于大城市中心作用的发挥。因此要首先控制大城市规模,严格控制人口增加,有计划的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以疏散人口;其次要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有选择的发展经济项目,缓解大城市压力;最后要积极发展小城市,小城镇。所以,发展小城镇是为了促进我国的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小城镇主要落脚点是要促进乡村发展。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市场经济和有计划的向城市转移乡村人口等方面发挥小城镇作用。3、如何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待中国当前城市和农村的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城市的特点人口集中,异质性强;经济和其他活动频繁;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第69页共70页 家庭的规模和职能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松散;思想、政治、文化相对发达。农村社区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农村的特点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经济活动简单;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不如城市复杂;家庭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密切。4、“虚拟社区”和“实在社会”相比有哪些特点?(简答题)虚拟空间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类提供的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空间与符号化交往环境,虚拟空间里的虚拟社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对传统日程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进行消解和重构的过程。虚拟社区的虚拟性仅仅体现在它并不存在于物理世界的地理环境中,它没有物理上的体积和形状,是在数字空间中构建出来的具有初级关系的社区。和实在的社会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交往的超时空性。2)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3)人际关系松散,流动性大。4)拥有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5、什么是社区?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简答题)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A.占有一定地域。B.离不开一定人群。C.某种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D.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互动关系。联系外延上,社区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或地区社会。区别A.社会不强调“共同”,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B.社会不强调地域概念,社区注重。第69页共70页 C.社区中各种关系紧密。D.社区功能更加明确和专门化。6、简述社区类型的划分。(简答题)社会生产力——纵向角度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发达社区或现代社区。空间特征——横向角度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精神社区。以空间特征划分的城市——乡村社区连续体,主要分析单位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小城镇(集镇)社区和城乡联合社区。7、简述社区研究的方法。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方法早期关于社区的研究就是以调查为主的。社区调查是社区分析的基础。包括:A.人类生态学(人文区位学)方法,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B.人类学方法,重在考察、比较文化与社会形态。C.社会体系(系统)方法。把社区看作一个互动系统,研究其结构与功能、互动关系以及社会场域(社会互动的场所)。8、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城乡融合: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而不是要消灭城市乡村的具体形态。三种理论模式: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社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原则:优势发展、整体发展、互益发展、地区平衡发展。城乡布局理论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缩小地区差别。重点在地区差别。我国城市布局的一般特点:城市分布于东南沿海。环境与城市布局:重要影响。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正相关。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人口与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本身意味着人口的再分布。其建立和发展也与人口有关。9、试论转型期社会的协调发展。(简答题)变化特点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第69页共70页 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生活方式上,注重效率,节奏加快,消费行为多样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变化的基础。把握各方面的同步性,尽快完成新的整合。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加强社区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加强社区规划和预测性研究。弱化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社区自组织能力。10、滕尼斯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是什么?(简答题或名词解释)1)礼俗社会:即以乡村为特征的礼俗社会。礼俗社会具有强烈的内举行,人没彼此关心,团结一致,亲密无间。这种关系为共同的语言和传统所维系,其基础是共同的利益、目标、价值和规范,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是它的基本形式,它们支配了礼俗社会的一切。2)法理社会:即以城市为特征的法理社会。在这种关系中,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日渐衰微,人们很少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私利。因此生活的特点是唯我独尊,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甚至是相互敌对。第十四章城市化1、什么是城市化?它发端于何时?为什么具有必然性?(名词解释或简答题)城市化亦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的出现城市化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城市化的必然性1)工业化推动城市化。2)农业声场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3)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因素。2、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含义,主要是指什么类型的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3、试述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变动的几种生态(区位)过程。城市空间结构第69页共70页 是指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地域上有条理的分布而形成的格局。城市空间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城市加速发展时期尤其如此。城市生态学曾概括出城市结构变革的发生及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在特定地区分布的几个过程。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把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改变。集中和分散集中任何城市都是集中过程的产物。人口及其活动聚集到特定地域。集中有如下经济优越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物流费用;促进学习,刺激竞争;便于融资;便于提高管理效率。分散和集中相反的一种城市生态过程。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分散到郊区乃至远郊。分散产生的原因:人口及活动高度集聚,市区地价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流通成本的上升;交通拥挤,事故频发;过度集中使生态恶化;生存空间过于拥挤;人口高度集中,失业、犯罪严重。生态隔离(专门化)生态隔离在集中的过程中,城市内部不断发生着一种分化与分隔的结构变化,城市生态学将这种人口集团的分隔过程叫做生态隔离。专门化是城市范围内某些特定地区被限于或集中了某种专业通途或特殊活动的现象。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其内部的分化就更加明显。侵入和继承侵入第69页共70页 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进入另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集中地域的过程。侵入过程是所有生态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通称要经过各种手段,而且过程很长。开始时会遭到包括法律在内的抵制。继承继侵入过程不断发生而出现的。新的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逐步取代原先的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而在该地区居于主体地位时,继承的过程就出现了。侵入和继承总是在交替循环。4、试述现代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简答题)1)人口规模大、密度高。2)人口异质性强。3)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4)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5)社会活动科层化。6)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7)文化世俗化。“世俗化”指一种文化、价值观脱离神学(传统社会思想体系)的束缚,转变为平民文化、价值观的过程。8)生活方式现代化。生活水平与质量高;社会化程度高;开放性强;生活节奏快。9)社会控制仪征市手段为主。5、比较西方社会学家有关城市问题成因的几种理论。一般而言,工业化、城市化所引起的集聚的社会变迁是导致城市问题恶化的基本原因。不过,不同社会学家的观点又有所差异。城市决定论这一派以齐美尔及其学生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学者沃思为代表。该理论认为,人口的高度集中及高人口异质性等城市特性会造成一种城市解组现象,社会控制力因此减弱,个人对社会的疏离感增加,因而引起人格分裂等人际关系问题和犯罪问题。人口构成论刘易斯和甘斯认为城市问题与组成城市的某些人口群体自身所具有的性质有关。亚文化论具有异常行为的人们在人际关系上具有非常强的依赖性,一群人拥有自己的亚文化之后,才能在互动中相互给予感情上,心理上的帮助,同情与支持。6、英美派的城市规划思想与欧洲大陆派相比有何差异?它们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践有何借鉴意义?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第69页共70页 芒福德的“有机秩序”马塔的“带型城市”柯布西埃的“阳光城”以霍华德和芒福德为代表的英美派,强调新城建设;以马塔、柯布西埃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派,重点在旧城改造或城市更新。第十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这一章需要全部掌握,很容易出论述题或者简答题,论述题所占比例较大,所以要结合具体的)1、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社会现代化作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展中显示出共同的特征。由于西方国家率先开始现代化进程并取得了相对高的成果,某些学者有意无意地将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其他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典范”。他们认为,所有的社会无论他们的历史、社会现状和发展起点有多大的不同,都会按照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经历大致相同的过程。因此,第三世界各国可以照搬西方国家曾经实施过的方法和策略。这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现实的。社会现代化绝非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都要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发展,跟在他们后面亦步亦趋。事实上,由于不同社会在前现代时期社会结构的差别、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不同、内外环境的制约,根本不可能按照某种“普遍模式”推进本国的现代化。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将普遍的现代化特征同本国的历史条件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都必须根据本国具体的、历史的内外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即使发展中国家想要完全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阻力不仅来自于内部条件,而且来自于外部环境。2、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许多现代化理论其实质认为现代化与传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两极,两者势不两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原有社会结构中的各种要素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所谓“传统”,一般理解为“第69页共70页 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每一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活动中都创造了自己的传统。一个民族的传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同质性的结构。“传统”中不同质的部分,实际上在现代化过程中有不同的功能,有些可能成为障碍,有些则可能成为动力。“传统”和“现代”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离开了对传统的继承利用,撤回现代化就不可能在一个国家顺利实现。但是也应该看到,民族传统毕竟是历史上形成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某些传统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历史上合理存在的东西,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有可能丧失自身的合理性。因此社会现代化过程必然是社会改革的过程。改革是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从历史的延续性看,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质上取消了发展。因此,没有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改造、继承和发扬,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3、如何理解“迟发展效果”?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他们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这些“迟发展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和接受会带来许多特殊的效应: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造成社会的急剧变革,是社会结构关系解题或重组;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正常稳定发展。4、如何理解社会结构分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过程,其实质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的结果,是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以此规范各种社会关系。一个社会进入现代换发展过程,其重要的社会基础之一,就是社会结构的分化。而且一个社会能否实现朝向现代化的转型,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是社会结构的分化是否达到了相当的程度。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分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个人角色分化个人觉得的分化是指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社会角色分离。个人角色的分化造成个人更有效的承担社会角色,按角色规范实现角色的社会功能,同时造成个人之间的角色互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第69页共70页 社会组织的分化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这种功能单一化的组织的结构特点是现代科层制。社会地位的分化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地位分化的类型和表现。这种社会地位分化,有助于促进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和理性化,从而推动各种社会创新活动的成长,刺激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调动与有效使用,同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5、如何理解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全球化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设计多种学科、具有多种维度的历史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近代全球化的序幕,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的建立,形成了第一个全球化的高潮。20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的全球化过程,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无论是全球化的机制还是影响,都远远超出了19世纪末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体系。全球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本身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力量共同作用的独特结果。全球化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全新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其影响的探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化下的不平等与不平衡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的趋势,反而在继续扩大。资本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自由的流动,造成了更大范围内的贫富分化,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得发达国家所占有的优势更加强化。在目前全球政治、经济和技术的现有格局中,那些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附属或依附的地位。全球化过程中的不平等和不平衡,不见发生在国家和民族之间,而且发生在国家内部。那些在社会中不占优势的群体,有可能因为全球化的发展而失去原有的地位。全球化下的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全球问题的出现。民族国家不再是权力和文化的主要承在者,跨过民族空间的形成使得传统的民族国家无法再清楚的代表某一个民族。在这个时代,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无疑,民族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严峻挑战,全球化正在重组民族国家的权力、功能和权威。但是,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国家主权或民族国家也一直在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现实。当代全球化过程与民族国家之间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关系。全球化下的文明和文化第69页共70页 全球化也是一个社会和文化过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种文明和文化能够迅速传播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成为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文化和文明,文化全球化下的世界是一个同质性的世界。在带有全球特点的文明和文化的传播、扩散过程中,往往是那些在政治、经济和权力上占据优势地位的文明和文化,对地方性文明和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威胁它们的生存。因此,全球化过程不仅挑战者国家的权威,而且地方性文明和文化因而也受到严峻的挑战。但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产生与成长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人类世界的基本结构,不同文明的之间的交流、传播乃至冲突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可以说,当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内在矛盾的反映。全球化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过程,无论人们是否喜欢它,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正在发生的历史过程。它继承了从16世纪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6、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西方社会学,包括社会进化理论、均衡理论、冲突理论和历史循环论。受历史唯心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变迁是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结构要素自我发展,导致社会稳定状态变化。社会变迁或多或少存在于社会运行和发展中。把社会及其变迁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有复杂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系统来认识。7、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社会现代化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城市化和理性化而实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内涵A.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B.绝非西方化欧洲化。C.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D.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8、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①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②理性化:理性原则的提高,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转变。③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④第69页共70页 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改变。现代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⑤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说明。⑥人的现代化。体现在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包含14个方面的内涵。9、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迟发展效果A.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B.涉及到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带来特殊效应。同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对抗,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民族矛盾和冲突。社会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接替或重组。变得更不稳定。甚至出现现代化中断的情况。示范效应,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正常发展。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明显同时存在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表现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也表现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别。二元社会结构,导致或加剧社会冲突。政府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A.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B.政府是现代化的提倡者、计划制定者和组织者。C.政府推动并控制社会现代化的进程。D.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立公营企业和控制重要的经济杠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10、联系实际,谈谈改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希望在于改革。改革必须贯彻始终。1)只有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历史要求。2)只有改革,才能主动、有效的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3)只有改革,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11、什么是理性主义?按照韦伯的解释,理性主义至少要包含这样几个要点:1)明确意识到行动的目的,把所追求的具体目标做价值上的排列,并根据价值的大小对它们进行比较:2)预测并计算后果来权衡行动的必要性,考虑目的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对效果负责。第69页共70页 1)根据目的选择手段,并对各种手段进行比较和选择,以付出最小而收益最大为选择标准:2)在行动过程中并表现出严格的首尾一贯性。第四编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第十六章社会问题概述1、构成社会问题的要素是什么?(简答题)社会问题广义: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构成要素A.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B.失调影响许多人的社会生活。C.失调引起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D.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2、为什么说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社会问题的普遍性是指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特性。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是在空间上普遍性的表现,即社会问题在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或地区里都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无时不有是时间上普遍性的表现,即从人类诞生之日起,社会问题就始终伴随社会的运行与发展,一刻也没有消失过。3、试以我国当前存在的某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特征。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很多,从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来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历史遗留问题和转型中的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是指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之前(1978年以前)就已经存在的社会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如人口问题。转型中问题,给予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转换相伴生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保障问题,物价问题等。中国1978年以后开始的社会转型加速期,既是1840年开始社会转型的延续与拓展,又具有许多新的特点。目标是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主要形式是改革开放;速率大大加快;第69页共70页 是包括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社会价值观的全方位转换。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问题就不可避免的具有这一时代的特征。社会问题的交织性;社会问题的突发性;社会问题的多面性。4、何谓“文化堕距”?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或“文化堕距”。5、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什么?普遍性与变异性A.普遍性:无所不在,无时不在。B.变异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各具特点。复合性与周期性A.复合性: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后果等方面通常具有复杂性。B.周期性: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反复出现的特性。破坏性与集群性A.破坏性:社会问题对于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破坏性作用。B.集群性:社会问题不是单个出现,而呈现出相互联系,集中爆发的趋势。使破坏性更强。6、如何区分社会问题的不同类型?发生的领域上政治性社会问题、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形式上人口问题、贫困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异上普通性社会问题:一定时期内普遍发生在各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特殊性社会问题:一定时期内,某类(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上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社会结构自身的不合理或失调所导致的问题。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由于某些障碍性因素的存在,妨碍社会结构正常发挥功能所导致的问题。7、运用社会问题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中国实际,举例分析社会问题。社会整合论——迪尔凯姆第69页共70页 社会整合:社会的不同要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也叫社会一体化。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过严或不足,产生问题。文化失调论(文化堕距论)——奥格本文化变迁,组成文化的各个部分,变迁速度不一样。物质部分先变,非物质文化后变。非物质文化中,制度性文化变化先于观念性文化。变迁的过程出现差距和错位,导致社会问题。社会解体论——托马斯社会解体(名词解释):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制度所取代的过程,是最严重的一种社会运行状态,一般不常见。最常见的是虽然社会中出现松散、离析的现象,但仍然保持在原有的社会制度结构、社会体系之内,这种社会状态称为社会解组。它包括三种形式:失范,即生活中没有一套现存的社会规则和规范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两种互相对立的价值和行为方式同时并存。价值崩溃,即价值规范与行为方式完全紊乱,人们各行其是。社会问题根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则源于社会变迁。因此,对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在于要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价值冲突论——冲突学派社会问题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解决社会问题,使用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等方法。8、应该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论述题)1)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问题,与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不抵触。2)清醒认识到,一些社会问题已经非常严重。3)承认党和政府在解决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方面已经做出很大努力。4)社会主义制度为缓解和根除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和发展。5)针对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的探讨,客观上发挥着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维护社会良性运行的积极作用。第十七章主要社会问题分析1、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形成原因、特点和社会后果有哪些?(论述题)当人口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这一过程就成为人口老龄化。它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第69页共70页 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中国21世纪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具有速度快和绝对数量大的特殊问题。会带来以下社会影响:将可能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使老年人增多,而且高龄老人会越来越多。需要保证这一群体的利益。也是其他年龄结构比例下降的过程,需要重新确立权利义务关系。2、试比较分析社会学阐释环境问题的几种理论模式。结构功能主义模式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均衡。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阐释环境问题,大致包括了以下几个要点: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西方文化具有物质主义和贪婪的本性,导致任何自然二元对立。环境问题是某种社会过程的自然结果。社会系统是在对于环境的不断适应中进化的。转变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维护社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社会冲突论模式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内部的紧张与对立,它阐释环境问题的主要观点是:掌握权力的社会精英掌握社会事件。环境问题产生有利于精英利益的社会安排。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环境问题。全球环境危机正是全球财富与权力分化的直接后果。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全世界的公平分配。3、简析贫困文化论和贫困处境论的区别与联系。(简答题或论述题)真正明确提出“贫困文化”概念并对之进行系统阐述的是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他认为,贫困本身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此类亚文化一旦形成,贫困也就在其制约和保护下不断延续。只有穷人抛弃其贫困亚文化,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入主流社会生活,才有可能真正脱贫。通常,人们将以瓦伦丁等人为代表的“贫困处境论”与“贫困文化论”相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更为关注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的特殊处境,而不是像后者那样,将贫困的责任推向穷人自身。实际上两者的研究主题是一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解释路径的不同。两种理论都承认确实存在一种偏离主流文化的“亚文化”。不过,贫困处境论认为这种文化的产生是穷人无从选择的结果;而贫困文化论似乎是更为强调贫困文化的自生性和自我延续性。另外,贫困处境论认为不存在一种不分地域和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而贫困文化论认为世界各国的穷人都具有大致相当的文化特征。第69页共70页 贫困处境论也导致了与贫困文化论不同的反贫困主张,就是消除不利于穷人的特殊处境。4、试析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贫困的关系。当前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转型期特征。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转型,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很大变化,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实际的失业状态,一些新增劳动力就业也发生困难,从而通过就业保障基本生活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保障体制尚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为居民提供生活安全保障,甚至加重居民的负担。与此同时,由于个人和单位的关系发生变化,将个人与社会重新协调起来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还没有确立,很多居民失去了社会组织的庇护和支持,无助感增强。因此,目前城市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确实堪忧,城市贫困已经成为妨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5、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犯罪问题有哪些长处和不足?经济分析学派的犯罪学理论,使法学经济分析学派的一个分支。其基本主张是,从“理性人”的人性假设出发,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利益最大化”选择的结果,因而可以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犯罪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而且,“一种行之有效的犯罪行为理论只是经济学常用的选择理论的扩展,用不着以道德的颓废、心理机能的欠缺和遗传特征等因素来解释犯罪行为”。毋庸置疑,经济分析学派的犯罪学理论有独到和精辟之处,对于研究犯罪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像贝克尔所说的经济分析的三大核心假设——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与现实社会生活并不完全吻合。“利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从来就不是人性的全部,而只是人性的一部分;均衡的市场在任何社会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稳定、一致的偏好更是不存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与上述三大假设相反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经济分析不可能成为分析人类行为的“统一方法”,它在分析犯罪行为时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6、什么是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指人口数量、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等要素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与社会良性运行济发展不和谐、不相称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口数量方面增长过快;在素质方面,表现为人口中未受教育或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数偏多、健康状况不好或受疾病困扰的人较多;在人口结构方面,表现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等等,于物质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协调。7、简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内容和意义。(简答题)第69页共70页 马尔萨斯认为,人类在永恒的性欲驱使下,人口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粮食和其他物质资源则是以算术级数增长。这样,人口的增长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同时也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食物供应量,最终会使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过于强调人口增长的生物性自然规律,对影响人口增长的社会、文化适应性机制及弹性发展认识不够,因而他轻视了预防人口过快增长的真正积极的社会机制。但是,他向人们提出了人类应该如何积极的预防人口过快增长和过度人口的问题。8、简述环境问题和其成立的前提。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两大类。生态环境问题始于生态平衡的破坏,而社会环境问题与社会、文化的失调有着直接的关系。环境问题一般指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前者主要是由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问题。后者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问题,包括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化与工农业高速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两类。在提出环境问题时,实际上暗含着承认以下四个前提: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技术的有限性。尊重人类价值,特别是生命的价值。通过人类行动改善环境的可能。9、试述贫困的概念和类型。(名词解释)贫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个人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类型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个人和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初级贫困和次级贫困——朗特里初级贫困实际上相对于绝对贫困,不过它更强调贫困的客观性,也就是生存资源的绝对缺乏。次级贫困更强调导致贫困的主观因素,是由于不当消费所导致的。过渡性贫困与持续性贫困——持续的时间上看过渡性贫困是在特定时期内陷于贫困的状况。持续性贫困是个人或家庭无法摆脱或不愿意摆脱其贫困地位的一种情形。公开贫困与隐蔽贫困——贫困的认定和测量公开贫困大体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现和测定的贫困状况。第69页共70页 隐蔽贫困是指南易发现和测定的贫困状况用一般的平均指标完全可能掩盖大量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在财富或收入分配非常不均的情况下。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成因制度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决定了生活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区域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各个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特定区域生活资源供给相对缺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国内贫困和国际贫困第十八章社会控制1、社会行为是如何受到制约的?(社会控制的手段有哪些?)组织控制手段某一具体的社会组织利用组织指令、组织规章等对该组织的成员或构成该组织的各个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的过程。它是一种层级控制方式,控制范围局限在该组织内部。制度控制手段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对全体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与制约的过程。特点是普遍性、强制性和明确性。具体表现为政权和法律。文化控制手段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的,为人类共同遵从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对社会成员发挥控制作用的过程。其特点是广泛性、自觉性和非直接强制性。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2、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从人类社会诞生的时候起,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追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摆脱了自然界的重重束缚。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人类也逐渐从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总之,人的地理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人类的社会活动空间也不断扩大,这意味着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过度控制不适当的限制了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欠度控制不适当的放纵人们的社会行为,这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是不利的。对于一个具体的社会来说,在符合具体历史条件并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该社会里的成员的自由程度越高,该社会控制体系越与“适度社会控制”相吻合。换言之,适度社会控制就是能最大限度允许社会成员自由的社会控制形式。3、何谓适度的社会控制?第69页共70页 社会控制的度包括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第一个是定性标准,后两个是定量标准。我们可以分别建立一组社会指标体系,定量的来衡量社会稳定性和社会成员的自由程度,以判断社会控制是否适度。只有当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都符合这三个标准时,整个控制体系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当中一个维度超出适度范围时,称为过度控制;当其中一个维度低于适度范围时,称为欠度控制;当其中某些维度超出、另一些维度低于适度范围时,就形成杂然并存的局面,这是要综合三个维度来判断整个控制体系是过度还是欠度控制。4、试分析社会越轨的功能。社会越轨,作为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但是,社会越轨有消极性、积极性和中性三种不同的性质。消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破坏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侵害社会有机体,是要严格加以控制的,要将这类社会越轨限制在不足以危害社会运行安全的范围内。积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虽然社会控制对这类社会越轨也有制约作用,但社会可以通过社会宣传、舆论导向等手段,倡导这类社会越轨。这类社会越轨较多地出现在社会转型或社会革命时期。中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的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十分明显的、介于消极与积极之间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多出现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如赶时髦、追求新潮等。5、试以失范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的社会越轨。迪尔凯姆首先提出了社会失范的概念,默顿进行了丰富。默顿认为,失范是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社会所规定的目标与决定着达到这些目标的规范不一致。默顿从价值上讲社会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另一类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分享共同的价值,文化价值为社会树立起发展的目标,同时社会也为人们提供制度化的合法手段。默顿所指的文化目标是社会依据它的规范体系认为是值得有、值得存在的东西;制度化手段是社会认为是合法的获得文化目标的方式。默顿认为所谓失范,就是在人们运用制度化手段而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所发生的,而对于这种行为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默顿整理出了五种适应类型:附和(++)、创新(+-)、形式主义(-+)、隐退主义(--)和反抗(±±)。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越轨行为就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在上述五种适应类型中,除第一种类型外,其他四种都是程度不同的越轨行为。6、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哪些类型?社会控制(名词解释)第69页共70页 广义: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社会学一般采用这一概念。狭义:对社会越轨者加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类型(简答题)A.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B.硬控制和软控制(强制性控制与非强制性控制):C.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D.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E.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7、简述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简答题)本质——普遍性与阶级性A.普遍性:社会控制是任何社会维持其秩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B.阶级性:阶级社会,社会控制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社会控制的方式——统一性与强制性A.统一性:社会控制体系内各种控制手段的统一性,即各种控制手段相互补充、协调一致的;社会控制范围的统一性、即有效范围是整个社会;社会控制准则的统一性,准则对全体社会成员是一致的。B.强制性:阶级的强制和压迫,同时也体现了保持控制统一性的需要。作用及其过程——多重性与闭环性A.多重性:各种控制手段的控制作用叠加在控制对象身上,使其同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B.闭环性:社会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社会控制自身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8、如何分析社会控制的度?试析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基本视角。社会控制的度社会控制对社会行为的约束程度。具体包括:A.控制力度:以社会活动空间为标准。空间越小,则力度越强。B.控制刚度:以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刚度越大,受制裁可能性越大,制裁越严厉。C.控制网络的致密度:表明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致密度越大,控制的程度越深。考察是否适度的视角A.历史的角度:考察社会控制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第69页共70页 B.社会稳定的角度:社会是否井然有序。C.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社会控制能否最大鲜度的给以社会成员自由。9、什么是社会越轨?简述有关社会越轨的各种理论解释。社会越轨越轨行为或偏差行为,社会成员(个体、群体和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类型违法行为、违警行为和违规行为。理论解释A.生物学解释:体质论。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特征作为社会越轨原因。龙勃罗梭(意)B.心理学解释:从人类心理方面寻找社会越轨原因。弗洛伊德。C.社会学解释:从社会环境中,从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理论包括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失范理论和文化传递理论。10、社会控制的功能是什么?(简答题)1)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调试人际关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2)规定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义务,限制他们之间利益竞争的范围,调整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产生大规模的对抗性冲突。3)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修正它们的运行轨道,控制它们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合,尽量使各社会运行同步进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第十九章社会政策1、什么是社会政策?它有哪些特点?社会政策就是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和方针。性质权威性,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具有法定的权威性。价值性,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的目标或目的。政治性,是一种政治过程,按照政治的程序和原则运转。原则性,只是确定工作方向,属于原则性规定。强制性,必须为目标群体所遵守。第69页共70页 时代性,务求适应时代需求。可行性,确保顺利实现。具体性,针对特定社会问题,且具有具体的政策目标。2、试述社会政策制定的一般程序。确认政策问题;建立政策议程;制定政策方案;政策方案优选;政策方案合法化。3、试比较有关社会政策执行过程的几种理论模式。四因素论——史密斯理想化政策;目标群体;执行机构;环境因素。六因素论(互动模式)——密特与霍恩政策的标准与目标;政策的资源;组织间的沟通与有效执行;执行机构的特质;经济、社会与政治条件;执行者的意向。循环理论——雷恩和拉宾诺维茨纲领发展阶段;资源分配阶段;监督阶段。中国特色论准备与实施4、影响社会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政策本身,政策是否合理可行;政策资源;第69页共70页 目标群体;执行策略;执行机构;沟通与协调;环境;监督。5、试析实施社会政策对社会问题的影响。一项社会政策对其所对应的社会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完全解决。2)减轻严重性。3)并未产生实际效果。4)加剧。5)预防。6、社会政策终结的内容及方式。内容1)功能终结。2)机构终结。3)政策终结。方式1)政策替代2)政策合并3)政策分解4)政策缩减7、如何进行社会政策评估?(简答题)社会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分析研究。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鉴定一项政策的实际推行在达成其预定目标的效果,确认政策对问题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在进行政策效果的评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政策效果的评估应以政策的预期目标作为主要依据,但不能仅限于此。一项政策执行后产生的效果、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2)政策评估不应仅限于对政策执行着行为的评估,还应将政策环境方面的因素考虑进来。政策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执行者与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第69页共70页 1)在进行政策效果评估时,应做投入产出分析。第二十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1、什么是社会保障?它包含哪些基本项目?社会保障(名词解释)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基本构成第一种看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第二种看法:1)现金补偿,也称收入保障;收入保障可分为,与工作相关联的保障制度、普遍保障制度、依据经济状况调查的保障制度。2)提供服务,也称实物补助。2、什么是社会工作?其基本功能有哪些?(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社会工作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过程。基本功能恢复功能,恢复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协调功能,督促社会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稳定功能。3、社会工作的主要专业方法有哪些?社会个案工作A.社会工作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其问题,帮助发掘潜能,调适其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B.原则:接纳原则、个别化原则、沟通原则、保密原则、案主自决原则。社会团体工作A.以群体为对象,注意群体性质,探讨互动模式及相互关系,引导个人与群体的协调,消除内部人与人的障碍,提高群体活动的质量,增强吸引力与凝聚力。B.具体方法:群体讨论、群体游戏、群体竞赛。社区工作第69页共70页 A.以特定社区为工作对象,建立社区协调机构,调查和研究问题,组织社区建设,培育社区成员的归属感,从而改善成员的生活质量。B.基本程序:组织社区调查、制订社区计划、建立社区机构、协调社区力量,解决社区问题,实施社区评价。4、根据本章内容试析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所涉及的是解决与人们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有关的问题的具体政策和方法、途径。其中社会保障是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是现代意义的推行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专业方法、程序。1)提供服务的责任主体不同。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社会工作的责任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民间组织。2)提供服务的内容不同。社会保障主要提供物质或经济上的帮助,社会工作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注重精神上、心理上的帮助。3)提供服务的目的不同。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维持有困难者的基本生活,社会工作除了救助之外,更主要的的目的是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恢复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最终使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4)服务的对象不同。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个人和家庭,社会工作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和家庭,还包括社区。5)服务的性质不同。社会保障是法律所规定的,社会工作的服务未必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5、简述当今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种基本模式。就业保障制与工作相关联的保障制度。享受保障,取决于工作的年限和交纳保险费时间的长短。通过国家立法实行,具有强制性。资金来源于雇主、雇员,政府也负担一部分。普遍保障制人头补助制。每个公民或居民,政府按统一标准发放现金补助。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一部分来自雇主和雇员的保险费。以经济状况调查为基础的补偿制按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制定一个最低生活需要标准(贫困线)。调查生活水平较低的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低于贫困线,给予相应的现金或实物补偿。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储蓄基金制第69页共70页 强制性的储蓄保险基金制度。通过立法,要求雇主和雇员按工资一定比例交纳储蓄保险费,并建立专门账户。是一种自助式社会保障模式。雇主责任制立法,雇主对雇员有保险责任。发生状况,保险费用由雇主直接承担。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发展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事业的必要性。6、社会保障事业的意义1)增进人的平等;2)维护社会公正;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类在实行竞争原则的同时,还要强调公正原则,就是说,效率与公正应当兼顾实行。3)保持社会稳定;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那些贫困者、流浪者起码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消除反社会因素。4)推动社会发展。有了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健康有了一定的保障,劳动者的素质有可能得到提高,就可以避免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以残酷手段牺牲劳动者的体力和精神换来社会物质生活提高的悲剧。7、社会工作事业的功能1)恢复功能,恢复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协调功能,督促社会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3)稳定功能。8、社会工作的价值。1)关于人的价值。现代社会工作高度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人的尊严以及人人平等都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任何人没有权利去破坏这些准则。2)关于社会的价值。现代社会工作认为,社会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对社会中的某种不健全和缺陷,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予以干预。当社会中有一部分人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实现,政府和社会团体应主动的给予帮助,使得这个社会趋于完善。9、简述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1)社会工作是其主体为增进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而展开的一项自觉自愿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活动。2)社会工作是以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生活而又需要他人帮助的个人和群体为服务对象。3)社会工作是用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作为这一事业的基本目标。10、简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起源:1601,伊丽莎白济贫法。或1883,德国,疾病保险法。第69页共70页 正式出现:1935年,美国,以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法,标志全球范围社会保障制度的兴起。里程碑:1942年,贝弗里奇,英国,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系统的规范了整个的社会保障体系,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反思的新时期:1979年,英国保守党上台,对高福利保障制度改革。11、试析建国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就与问题。成就A.社会保障制度建国后才建立。B.为城市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建立社会保险制度。C.农村建立了五保户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D.形成较为完善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E.创建方便职工的企事业单位福利设施。F.开展较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工作。问题A.社会保险范围过窄。B.国家企业负担过重。C.个人积极性难以调动。12、试论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必要性A.为适应和促进我国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现代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B.20世纪80年代依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经历了改革。但仍未形成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适应。方向A.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市场经济,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市场调节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要保证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B.充分调动国家、集体、个人积极性。C.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前景应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五编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第二十一章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1、试述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包括哪些部分?方法论第69页共70页 研究方法的原理、原则的体系,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取向、社会学基本理论范式,以及研究的逻辑体系。研究方式可以独立完成某项特定的社会学研究人物的具体形式。包括以下四种: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或结构访谈的方式,直接从取自某个总体的样本那里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实验研究经过精心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地研究一种定性的社会研究方式,包括参与观察和个案研究都是重要的实地研究的形式。文献研究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研究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二手资料。具体的研究技术具体研究工程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特定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2、什么是理论?怎样理解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以系统和抽象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的某些方面加以概念化,并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将这些概念组成具有内在关联的命题。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与研究是社会学科学知识积累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理论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一般性框架,为具体的研究提供指导;而研究则可以检验理论,同时也可以产生和提炼出新的理论。理论对经验研究有如下作用:理论可以提供特定的研究视角、研究框架,指导研究方向。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可以为研究提供特定的范式和概念框架。理论可以为研究提供研究的解释。经验研究对理论来说,则具有呈请概念与规范理论、修正理论或开创理论的主要功能。试简述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过程。研究的一般逻辑过程,也就是研究与理论之间的往复循环过程,它表明了研究过程中从理论到观察或者从观察到理论之间的一般逻辑。可以用华莱士的“科学环”来表示。在华莱士的“科学环”第69页共70页 中,研究有两个入口:理论和观察。从理论出发,由理论经过一定的逻辑演绎产生假设,然后通过运用一定的手段观测经验现象,并形成经验概括,并用这种概括支持、反对或建议修改或提出新的理论。从观察入手,通过描述和解释所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形成经验概括,并进一步上升到理论,然后自理论的基础上做出预测,对未知事物做出假设,在通过观察新的经验材料来检验这种假设。3、什么是测量?测量有哪些层次?怎样选择测量的尺度?测量对所有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量度。测量的层次定类测量(名义测量)对定类变量的测量,测量尺度中最低的一种,常用来对定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次序测量对能够依据操作定义而明确排列大小、等级、高低、先后次序的变量所进行测量。定距测量除具有以上两种测量的特征外,他还要求尺度上的间距代表所测量特征数据上的间距。定比测量(比例测量)测量中的最高的层次,可以计算两个观测点之间的比值。测量尺度的选择社会现象大多只能以定类或定序尺度测量,但有时也可将某些现象近似的视为定距或定比变量,这时要注意这种近似计算的合理性和可能出现的偏差。高层次的测量可能获得更多、更精确的信息,但调查和分析的工作量更大,而低层次测量则相反。因此,选择测量尺度要结合课题要求与研究条件。用较低水平的测量尺度收集资料,不能用较高尺度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之则可以。选择何种尺度测量取决于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4、社会学研究中怎样对一个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定义变量以后要考虑如何来测量,选用哪些指标来测量。指标是概念内涵的指示标志,它们直接表示经验层次的现象。对经验现象的量度就可以说明抽象层次的概念。什么是信度和效度?如何对它们加以测量?它们的关系如何?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效度是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信度与效度的关系第69页共70页 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低,信度可能很高;效度高,信度必然高;测量的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条件。第二十二章个案研究与问卷调查1、怎样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资料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个案研究是典型的定性研究,它是指对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某个单一元素所进行的调查。在研究手段上,个案研究过长一般采取参与观察或个案访谈的方法进行。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在现象发生的场景附近或场景之中,运用自己的感官及辅助工具,有针对性地去直接或间接的了解正在发生、发展或变化的现象。由于实地研究所获得的现场资料通常较为凌乱和无序,因此分析个案研究资料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要对它们进行整理。可分为整理笔记、编码、提炼概念和撰写分析性备忘录等几种形式。2、个案研究资料有哪些特征?如何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分析?个案研究资料的表面存在形式没有一定的规则,内容和结构形式都比较凌乱。由于实地研究所获得的现场资料通常较为凌乱和无序,因此分析个案研究资料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要对它们进行整理。可分为整理笔记、编码、提炼概念和撰写分析性备忘录等几种形式。笔记整理,通常是对现场笔记进行分类、建档和编码。编码是从原始材料中组织出概念类别和研究主体类型,然后用这些概念和主体来分析资料。提炼概念是指研究者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来形成新的概念的过程。分析性备忘录是实地笔记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是实地研究者对自己在整理和编码资料、提炼概念过程中的想法和观点的记录或讨论。3、问卷设计有哪些基本步骤?问卷设计过程应该注意些什么?问卷设计的步骤确定测量任务,对所要收集的资料范围有明确的界定;设计问卷初稿;问卷试填。应注意的问题确定测量任务时:一次问卷调查不易任务过多、问题过于分散,但也不能漏掉必要的题目。第69页共70页 问卷设计者对每个具体的测量变量都要有明确的界定,在转化为具体的测量题目的时候也不能含糊、笼统或混淆不清。认真考虑测量的可行性问题,对各种阻碍测量的因素都要有必要的认识。设计初稿时:问卷结构要清晰。题目顺序的安排要妥当。符合思维逻辑习惯;先易后难;先行为后态度意见;最后放开放式问题。问卷语言尽量口语化,提问和陈述要尽量简短。避免询问被调查者不知道或具有敏感性的问题。提问的态度要客观,不带有倾向性。避免使用否定句。4、封闭式问题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填空或直接填写数字类型。是否式(二选一)。单选。矩阵或表格式。多项选择。多选并排序。相倚。5、怎样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编码、录入与清理?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来讲,编码就是对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即将问卷上的文字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录入就是将纸质记录的原始资料转换成电子储存的数据格式。数据清理的内容包括非法值的清理、奇异值的核对以及逻辑检验。第二十三章抽样技术与数据处理基础1、什么是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区别?从总体中收取样本的方式,可以区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个基本类型。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有本质的区别。抽样概率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它充分考虑等概率的原则,可以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可以对样本误差加以控制,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非概率抽样则主要是按照抽取样本的方便性、主观判断、主观意愿来选取研究对象,与概率抽样相比,其最大的区别是无法保证抽取样本的等概率性质,对总体的代表性很差,样本误差无法控制和估计。但是在探索性研究当中,人们经常采用。第69页共70页 2、概率抽样的原则和过程是什么?概率抽样一般包括界定总体,制定抽样框,决定抽样方案,实际抽取样本和评估抽样质量等几个基本步骤。界定总体,是对样本选取的范围和界限所作的规定,它与课题研究内容密切相关。制定样本框,收集总体名单,编号或给出特定抽样单位的编号范围。决定抽样方案,对抽样方式的选择。实际抽取样本。评估抽样质量,初步检验样本的代表性和偏差程度。3、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怎样确定简单随机抽样的规模?简单随机抽样就是按照等概率原则从含有N个抽样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N>n)组成样本的方式。样本规模也称样本容量。在实际研究中,确定样本规模常常要将经费与精度要求结合起来,同时还应考虑调查的应答率的问题。另外,一次调查通常涉及多个调查变量,对于每个变量都可计算相应的样本规模值。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取所有变量中要求样本最大的样本规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则根据变量的重要程度、经费和精度要求来综合权衡。4、PPS抽样有哪些特征?怎样进行PPS抽样?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原理,是我国社会学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PPS抽样使用多级抽样的形式,它根据元素的层级划分特征,依次由高到低抽取个层次的样本单位。虽然PPS抽样在确定各级抽样单位的规模时,上一级抽样单位的数量也应该余下以及保持平衡,但是,每一个层次内的子抽样,其样本规模都是相同的。由于不论PSU大小都从中抽取固定的样本单位,PPS抽样的样本规模的变动也得到了控制。5、双边量关系分析有几种主要情况,试分别简述其分析方法。定类与定类定序与定序定类与定距定距与定距第二十四章社会指标1、什么是社会指标?社会指标具有哪些特点?(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社会指标,是指一定社会过程的综合质量和数量特征。特点:1)第69页共70页 具体性:社会指标在再现社会现象、社会规律时,不能是一般化的、含混不清的,而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1)定量性:人们在创造社会指标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变为可以量度、计算、比较的数字、数据、符号。2)易于解释性:社会指标在反映社会现象时,注重于向人们解释和说明。3)时间性:社会指标的数据都是暂时的,都只是对社会某一时期,甚至某一时间点的状况的反映。4)综合性:社会指标表现的是社会或某一方面的总体现象,而不是单个的个体现象。5)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性:社会指标是人们根据某种理论而设计出来的。2、简述社会指标的类型与功能。类型1、描述性指标,对社会客观现象的描述。评价性指标(分析性或诊断性指标),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社会效果、社会影响在某些方面的利弊得失的指标。2、观察性指标,人们对于现状或已经发生了的社会现象的描述或评价。计划性指标(预测性指标),指人们在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预测。3、投入指标、生产量指标与产出指标4、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5、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6、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功能反映功能:反映社会状态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监测功能:对社会状态的监测和社会目标的监测。预测和计划:对未来的发展与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发展计划。评价和比较:对社会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寻求关于特定社会现象的解释。2、试述怎样建立社会指标体系。规划性的,政府利用公共机构的相应分类而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的。以某种理论为基础而建立的。3、怎样运用社会指标研究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所谓生活质量是指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全部社会和自然条件的综合水平。所谓“可感生活质量”就是为实际生活的人们所感觉到的或所承受的生活质量。第69页共70页 在我国的应用1)、近年来,我国研究人员曾多次尝试运用社会指标体系测量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2)、运用社会指标测量我国各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3)、研究我国的“可感生活质量”与社会态度。4、简述社会报告制度。一般来说,社会指标体系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定期提供社会报告。所谓社会报告就是根据社会指标体系所提供的数据,经过分析而得出的关于社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总结性评价。社会报告与一般调查报告的区别:社会报告要得出具有明显倾向性获价值取向的结论;社会报告反映的是社会的输出情况;社会报告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线索,层层分析,得出结论。社会报告常常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门提出来的。在我国,社会报告制度尚处于兴起和发展阶段。5、简述社会指标的含义及其特点。含义是指反映一定社会过程之数量与质量特征的工具。便于人们对社会主要方面的状况做出简明的、综合的和公平的判断。特点A.具体性:在再现社会现象、社会规律时,必须十分明确的落到实处。B.定量性: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变成可以度量的数据。C.易于解释性:反映社会现象时,注重于解释和说明,让人一目了然。D.时间性:社会指标所提供的数据只是反映特定时期,甚至是某个时间的情况。E.综合性:社会指标一般是反映社会的或社会某一方面的总体特征,而非个体特征。F.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性。一方面,社会指标往往是人们根据某种理论设计出来,另一方面,又是对社会现象的最直接的反映。6、简析社会指标运动兴起的基本背景。1966,美国,鲍尔,《社会指标》,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社会指标运动。兴起的原因:A.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仅仅用经济指标不能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仅仅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也不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必须关注对非经济现象的测量,并制定相应的社会发展计划。第69页共70页 B.现代社会,社会的政策决策以及发展计划作用变大。人们要求对之进行准确的判断或预测。以往的统计指标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于是社会指标产生。7、简述建立综合性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可行性原则:尽量利用现有指标,避免大规模重新搜集。可比性原则:注意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指标的可比性。准确性原则:认真核实指标的来源及其准确程度。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建立不同层次指标体系。第69页共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