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 MB
  • 2022-04-22 11:32:51 发布

南昌某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

  • 18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52编制原则6第二章工程概况71总体概述72工程设计概况83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11第三章施工部署131施工总体目标132施工部署主导思想133施工组织机构134工程重点分析及总体施工顺序155施工阶段的划分及工期控制16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7第四章施工准备221施工准备原则222现场准备工作223技术准备工作224物资设备准备235劳动力准备236外协准备24第五章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25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252施工进度计划25第183页 3工期保证措施25第六章土建施工技术方案291测量施工方案292排降水方案30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384土方工程施工方案425构(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436无粘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79第七章安装施工技术方案951施工坐标位置及标高的控制952焊接施工953埋地管道安装施工974水工构筑内工艺管道安装1015防腐施工1016通用设备安装施工1057专用设备安装施工1078设备安装质量记录1219电气系统安装施工12110自动控制系统12711调试及试运行12712施工配合工作的组织131第八章特殊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341情况简介1342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1343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136第183页 4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措施137第九章工程质量目标、保证措施与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381工程质量目标1382创优目标控制1383主要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标准1384质量保证措施1415成品质量保护措施1466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47第十章土建与工艺管件及设备安装的配合措施1491.工艺管与套管预埋1492.预埋件、预留孔洞与设备基础1493.电气自控预埋管150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措施1511雨季管理措施1512雨季原材料的储存和堆放1513施工保证措施152第十二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531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153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1533安全施工管理措施1534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595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61第十三章工程配合及协调管理措施1671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配合1672对下属各专业施工队的协调及管理168第183页 第十四章保修回访服务1701发放保修通知书1702保修、回访170第十五章附图表172第183页 第一章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1.1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1.2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图纸1.2.1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总图施工图1.2.2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粗格栅、进水泵房施工图1.2.3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工艺施工图1.2.4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氧化沟施工图1.2.5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二沉池施工图1.2.6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接触消毒池施工图1.2.7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回用水池施工图1.2.8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分配井施工图1.2.9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污泥回流泵房施工图1.2.10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污泥均合池施工图1.2.11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浮渣井施工图1.2.12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脱水机房及加药间施工图1.2.13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加氯间施工图1.2.14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综合楼施工图1.2.15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变配电间施工图1.2.16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车库施工图1.2.17南昌市****污水处理厂工程维修间、仓库施工图1.3国家现行法律、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相关的地方标准(见附表1)1.4施工管理文件1.4.1国家相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1.4.2国家相关市政公用、房建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1.4.3北京城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第183页 1.4.4北京城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1.5现场调查所获取的资料2编制原则2.1确保实现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2.2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及施工难点。2.3充分发挥公司技术实力及项目管理优势。2.4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第183页 第一章工程概况1总体概述南昌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20万m3∕d,位于南昌市****之南,南与南隔堤毗邻,东接****路,西侧与在建的****大桥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交通便利。拟建厂区内总体地势比较平坦、开阔,但场地低洼,建设用地面积13.4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物占地4947m2、构筑物占地13250.25m2。工程主要包括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氧化沟、二次沉淀池、接触消毒池、回用水池、分配井、污泥回流泵房、污泥均合池、浮渣井、脱水机房及加药间、加氯间等构筑物和综合楼、变配电间、车库、仓库、为修建、门卫、污泥堆棚、管件堆棚等建筑物。其主要构、建筑物规模见下表:序号构筑物名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数量备注1粗格栅L×B×H=7.2×11.63×6.15m钢筋砼1全地下式2进水泵房L×B×H=10.88×20.67×(10.0+7.4)m钢筋砼1半地下式3细格栅L×B×H=29.3×26.00×5.20m钢筋砼1全地上式,前后有渐缩4旋流沉砂池D×H=φ5.48×(5.20+1.31)m钢筋砼4半地下式,4座联建5氧化沟L×B×H=144.50×55.50×(3.80+2.00)m钢筋砼2半地下式6二次沉淀池D×H=φ60.00×(1.70+3.10)m钢筋砼4半地下式7接触消毒池L×B×H=42.0×26.00×(0.50+3.90)m钢筋砼1半地下式8回用水池L×B×H=5.50×4.50×(0.5+3.00)m钢筋砼1全地下式第183页 9分配井D×H=φ12.10×(3.20+7.00)m钢筋砼1三层嵌套10污泥回流泵房L×B×H=8.80×6.40×(4.50+3.60)m钢筋砼1半地下式11污泥均合池D×H=φ5.00×(1.80+1.20)m钢筋砼1半地下式12浮渣井D×H=φ2.20×(0.30+2.30)m钢筋砼2全地下式13脱水机房及加药间L×B×H=33.00×15.00×7.50m砖混1地上一层14加氯间L×B×H=40.00×12.00×6.80m砖混1地上一层15综合楼砖混1地上三层16变配电间L×B×H=30.00×12.00×6.60m砖混1地上一层17车库L×B×H=36.00×9.00×6.00m砖混1地上一层18仓库L×B×H=21.00×12.00×6.00m砖混1地上一层19维修间L×B×H=39.00×12.00×6.00m砖混1地上一层2工程设计概况2.1构筑物建筑设计概况序号单体名称主要内容平面尺寸竖向尺寸构建尺寸地上(m)地下(m)底板(mm)墙体(mm)1粗格栅L×B=7.2×11.63m06.15450400~6502进水泵房L×B=10.88×20.67m10.007.407505003细格栅L×B=29.3×26.00m5.2004503004旋流沉砂池D=φ5.48m5.201.314003005氧化沟L×B=144.50×55.50m3.802.00800内墙250~350外墙550~350第183页 6二次沉淀池D=60.00m1.703.105003007接触消毒池L×B=42.0×26.00m0.503.90500200/4008回用水池L×B=5.50×4.50m0.503.002002009分配井D=12.10m3.207.00400250/30010污泥回流泵房L×B=8.80×6.40m4.503.60500300/35011污泥均合池D=5.00m1.801.2030025012浮渣井D=2.20m0.302.3030025013脱水机房及加药间L×B=33.00×15.00m7.50014加氯间L×B=40.00×12.00m7.50015综合楼16变配电间L×B=30.00×12.00m6.60017车库L×B=36.00×9.00m6.00018仓库L×B=21.00×12.00m6.00019维修间L×B=39.00×12.00m6.0002.2构筑物结构设计概况混凝土钢筋保护层(mm)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规格等级底板池壁梁、柱垫层其它S6φ6~φ10HPB235上铁下铁C10C30Ф12~Ф25HRB33535/404035/4035/40抗震等级本工程按照6度采取措施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2.3构筑物工艺设计概况第183页 2.3.1机械处理段机械处理段由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各一座组成。南昌市****污水厂汇水面积范围内的污水,由城市管网收集并输送至厂内,首先经粗格栅去除水中较大的悬浮物与漂浮物,通过三条渠道送至进水泵房,经6台潜污泵提升至细格栅;细格栅分隔为8个渠道,每渠设1台回转式细格栅用以去除原水中较小的悬浮物与漂浮物,然后进入旋流沉砂池利用离心作用去除水中的无机颗粒。机械处理段为后续处理流程提供高程上的保证,同时避免了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与无机颗粒引起的后续处理设备的磨损与损坏。2.3.2生物处理段生物处理段由两座氧化沟、四座二次沉淀池、一座分配井、一座污泥回流泵房与一座接触消毒池组成,处理工艺为A2/0。污水经机械处理后进入氧化沟,厌氧池、缺氧池内设置推流器防止污泥沉淀,好氧池内设转碟曝气机与水下推流器以保证池内溶解氧浓度与流速。污泥与污水通过转碟曝气机获得能量与氧气并在好氧池内充分混合,使有机物降解;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手动闸门用以控制污泥的内循环。出水口设置在氧化沟内侧,通过电动调节堰控制池内水位。氧化沟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连续出水。氧化沟内的泥水混合物通过管道输送至分配井。分配井分为三层,氧化沟来水进入内层,然后由中间层进入4座辐流式沉淀池,在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外层汇集沉淀池来的污泥。沉淀池内的上部澄清水通过三角溢流堰进入池周边的集水槽,进而由出水渠汇集输送至接触消毒池;池底部的污泥由刮吸泥机收集,通过污泥管道输送至污泥回流泵房。二沉池内径60米。污泥回流泵房根据氧化沟的需要,用轴流泵将污泥回流到氧化沟内,剩余的污泥则送至污泥均合池进行后续处理。二沉池的出水在接触消毒池内加氯消毒,以杀死水中的致病菌。2.3.3污泥处理段第183页 污泥处理段由一座污泥均合池与一座污泥脱水机房组成。污泥均合池的设置用以缓冲剩余污泥排放与浓缩脱水一体机工作时间上的差异,池内设搅拌器防止污泥沉淀板结。在污泥脱水机房内,剩余污泥通过浓缩脱水一体机降低污泥含水率,以满足填埋要求。2.4水文地质概况场地南起南隔堤,东界****,区内地势较低洼,原为湖汊河沟发育,赣江历史最高水位22.49米。勘探深度内,场地地层结构由人工填土(Q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第三系新余群(Exn)组成。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耕植土、②-1粉质粘土、②-2软-流塑状粉质粘土、③细砂、④砾砂、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及孔隙水。上层滞水赋存于上部①耕植土之中,水量有限,水位埋深0.30~1.50米。孔隙承压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③细砂及④砾砂之中,具承压性,勘察期水位埋深3.20~4.30米,水位高程16.06~16.27米,承压水头高度0~6.63米,平均含水层厚度13.7m,含水层透水性强,据本次勘察土工试验成果,结合南昌市地区经验,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按100m/d采用。3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3.1工程质量标准高本工程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复杂,预埋量大,精度要求高,工艺设备先进、安装要求高。因此,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工程质量作为控制重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市级优质工程标准。3.2工期任务重本工程按招标文件要求,自2005年10月30日开工,工期共计425日历日。工程结构施工跨越雨季,季节性施工必然为工程施工造成不利影响;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后浇带施工、大型水池进行满水试验施工周期长。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各单体内部以及各单体之间的流水作业,最大限度消除施工环境的不利影响,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3页 3.3降水、边坡安全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相对较高,须采用适当的降水和护坡方案,控制工程成本投资,确保施工安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3.4水池结构尺寸大二沉池直径60米,生物反应池长144.50米、宽55.50米。需合理组织混凝土施工,减少结构裂缝的产生。3.5施工交叉作业多,配合工种多本工程主要构(建)筑物占地面积大,结构形式复杂多样,施工层次多、难度大,因此,如何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科学安排生产,做好工程协调就成为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要求项目部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处理好与施工方、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单位的协调配合问题。第183页 第一章施工部署1施工总体目标1.1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达到市级优良工程标准。1.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无重伤和死亡事故,达到安全文明工地标准。1.3工期目标按招标文件要求,工程开工日期2005年10月30日,竣工日期2006年12月30日,本工程计划2005年10月30日开工,2006年12月20日竣工交验,比招标工期提前10天完成施工任务。2施工部署主导思想施工部署时,必须分阶段确立重点项目,以保证综合均衡、配套施工。前期主要以基础和主体工程施工为主;中期则投入主要施工力量进行安装工程施工,后期以土方回填和装修施工为主。由于各专业施工技术要求高,故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安排好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各专业施工队的配合与交叉作业,服从统一管理,协同作战,互相创造条件,互相配合,保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3施工组织机构3.1施工组织机构体系的建立南昌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市民生活、改善城市环境与投资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按期、保质地完成本工程,是水厂总体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对我公司在江西省开拓水务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公司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及需要,组建技术先进、管理一流、作风顽强、敢打硬仗的人员来组织施工。第183页 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均由具有丰富类似工程施工技术经验的人员担任,同时选派公司各业务系统的优秀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选择管理严格、高素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作业。项目领导层: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经营副经理。项目管理层:专业工程师2人,安全员1人,测量员3人,试验员1人,材料员1人,预算员1人,会计1人,资料员1人,施工员3人。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详见下图。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李项目总工经营副经理工程计划部技术质量部经营财务部作业一队作业二队砼搅拌站作业三队3.2施工任务划分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将整个工程划分为3个作业区。第一作业区为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综合楼、车库、仓库、维修间;第二作业队为氧化沟、变配电间;第三作业为二沉池、分配井、污泥回流泵房、浮渣井、接触消毒池、加氯间、回用水池、污泥均合池、、污泥脱水机房及加药间。劳动力组织方面,我们将选择管理好、素质高的施工队伍,分别负责三第183页 个作业区的工程施工。经理部协调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4工程重点分析及总体施工顺序4.1工程重点分析4.1.1施工组织重点4.1.1.1前期必须抓紧落实施工用水水源、施工临时电源,确保及时开工。4.1.1.2粗格栅、进水泵房、分配井埋深较大,需要进行管井降水,同时,基底处于细砂层内,需要进行土钉墙边坡防护。4.1.1.3氧化沟结构通过设计完全缝分为10个结构单元,施工组织应合理分仓,组织流水施工。4.1.1.4二沉池与接触消毒池设计为桩基础,应及早准备机械器具,尽早开创二沉池结构施工作业面,基坑开挖做好桩头保护,桩基检测完成后立即组织结构施工。4.1.1.5水工构筑物结构形式比较复杂,结构断面尺寸较大,抗渗要求高。如何组织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防止结构开裂,保证其使用功能,必须作为一个施工技术重点加以研究。4.1.1.6水池满水试验需提前解决大量水源问题,缩短满水试验时间,保证总工期。4.1.1.7结构施工应与设备选型密切结合,保证予埋件位置的正确。4.1.1.8为确保总体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做好人力、物力的调配工作;科学组织施工生产,有效降低成本消耗,提高工作效率。4.1.2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4.1.2.1现浇钢筋混凝土构筑物,要合理留设施工缝,做好施工缝的处理。无粘接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第18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并将穿墙管、预埋件处的加固、混凝土振捣等施工环节作为重点,确保结构的耐久性,满足使用功能需要。4.1.2.2严格控制变形逢止水带的位置,混凝土浇筑前须认真检查其位置的正确性及加固情况。4.1.2.3精心施工,做好土建施工与工艺设备安装的配合,保证预埋件、预留洞的设计位置,达到满足设备安装的精度要求。4.2总体施工顺序为实现工程总体工期目标,根据本工程的项目内容及分布情况,综合考虑结构施工,按照平面分区、先深后浅、先周壁结构后内部结构、重点突破、穿叉安排的原则确定总体施工顺序。4.2.1进场后立即组织进行现场“三通一平”的准备工作。首先解决水、电供应,以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搭建临时设施的同时,积极做好测量交接桩及定位验线工作。场地平整要优先解决临设、粗格栅、进水泵房、氧化沟、终沉池的开挖区域。4.2.2粗格栅、进水泵房、氧化沟先行开工,二沉池受桩基施工影响,土方开挖可能稍后。5施工阶段的划分及工期控制5.1施工准备阶段此阶段自2005年10月30日~2005年11月24日,共计25日历日,主要包括临时上、下水管线铺设、搅拌站的建立、厂内临时道路施工、临时用电变压器安装、临时住宿、办公用房的建设等工作。桩基施工尽量提前开始。5.2结构施工阶段此阶段自2005年11月5日~2006年6月,主要包括各构筑物的基坑降水、结构施工以及构筑物满水试验等施工任务。5.3设备安装施工阶段此阶段自2006年7月~2006年10月,共计120日历日,主要包括各构筑物的工艺管道和机电设备安装等施工任务。第183页 5.4装修和道路施工阶段此阶段自2006年7月~2006年12月10日,共计160日历日,主要包括各建、构筑物的内、外墙面装饰、地面工程、栏杆工程、道路工程等施工任务。5.5竣工验收阶段此阶段自2006年12月10日~2006年12月20日,共计10天,主要包括厂区清理、验收、交接等任务。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6.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场资源,便于材料运输,交通顺畅,减少二次搬运,且符合安全文明施工及消防、防洪防汛要求,规划合理、整洁美观,同时确保施工区以外道路畅通。6.2施工临时围墙因本工程为一期工程,厂区临时围墙将根据业主安排进行,仅考虑沿生活办公区、材料堆放区设置临时围栏,采用彩钢板临时围挡。6.3施工道路临时施工道路路宽6m,沿厂区规划路路线设置,将现况地面表面杂填土清除至路基持力层,推平碾压后分层回填素土,上铺200m厚天然级配砂石,单侧边沟排水。混凝土搅拌站在级配砂石层上采用150mm厚C15素混凝土硬化地面。6.4临时用房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办公、住宿用房采用彩钢板活动房;施工队伍人员住宿采用水泥板活动房;水泥料库采用M10混合砂浆,MU10机制砖砌筑;木工棚、钢筋加工棚采用脚手钢管搭设,顶覆石棉瓦;砂、石料场、采用150mmC15混凝土硬化,周围设500mm高挡墙。本工程临时用地总计约14640m2,具体情况详见附表3,其布设位置参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略)。第183页 6.5施工用电根据现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功率统计,计算施工临时用电,主要机械设备见附表4。6.5.1施工临时用电设计计算动力用电量P动=1.1(K1ΣP1+K2ΣP2)其中:P动——动力用电量P1——电动机额定功率P2——电焊机额定容量K1、K2——需要系数,K1取0.7,K2取0.6cos——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取值0.7Jc——暂载率,取值0.65经计算:P=436.15kw变压器容量:P总=1.4P=610.58kVA6.5.2施工临时用电布置6.5.2.1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现场设630KVA变压器,方可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防止突然断电,现场另行配1台200KW柴油发电机备用。6.5.2.2现场设一级总箱1个。二级箱分别设在办公区、钢筋、木工加工区、搅拌站、构建筑物附近。配电箱安装在砖砌基础上,基础高度0.5m。配电箱四围设钢筋围栏,围栏高度1.7m;顶部设防雨棚,围栏门口上挂“止步,高压危险”并上锁。各配电箱附近,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6.5.2.3施工现场采用专用变压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采用TN-S三相五线制保护接零系统。6.5.2.4电缆线路铺设主第183页 电缆采用YHC500-3×95+2×50中型橡胶套电缆,直埋敷设,电缆埋深0.8m,电缆上下铺100mm细砂,上铺一层红机砖。电缆进入配电箱时,从基础底部进出,进箱处加护口,并做好电缆接头。电缆过道路时,加套管保护,套管内径为电缆外径1.5倍。电缆与临时用水相交或平行时,应保证0.5m距离。6.5.2.5防雷与接地施工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其接地电阻小于4Ω。施工现场的一级配电箱应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小于10Ω。6.6施工用水6.6.1现场水源现场在二沉池二期用地西北角打井取水,在附近设置储水罐,布设管路为生活和生产供水。6.6.2施工用水量计算6.6.2.1施工生产用水q1=K1ΣQ1N1K2/T1b·28800=8.56L/S其中:q1——施工生产用水量K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Q1——年(季度)工程量N1——施工用水定额T1——年(季度)有效工作日b——每天工作班数K2——用水不均衡系数6.6.2.2施工机械用水量q2=K1ΣQ2N2K3/28800=0.24L/S其中:q2——施工机械用水量K1——未预见施工用水系数Q2——同一机械台数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6.6.2.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q3=P1N3K4/b·28800=0.68L/S第183页 其中: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P1——施工现场高峰人数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K4——用水不均系数B——每日工作班数6.6.2.4消防用水量q5=10L/Sq1+q2+q3=9.48L/s<q5取消防用水量为总用水量Q=K6q5=1.1×10=11L/s其中:K6——管网漏水的损失系数,一般取1.1。供水管径为:d==0.10m其中:V——管网中水流速度,流速取1.40m/s选取DN100的施工用水管径。6.6.3生活用水量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q4=P2N4K5/86400=0.20L/S其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P2——生活区居民人数N4——生活区用水定额K5——生活区用水定额选取DN50管径供应生活用水可以满足要求。6.6.4施工临时用水布置本工程施工用水由现场设置取水井,考虑附属建筑施工、道路洒水及水压试验,选干管DN100。管线沿施工道路一侧及基坑布设,埋深0.7m。呈环状布置。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00m。临时上水管材全部采用焊接钢管,支管采用镀锌钢管,沿基坑四周每30m设DN25分支阀门,不设消火栓的支管管径为DN50。生活用水单独使用DN50管。第183页 以上设置可以满足正常施工所需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无法满足结构满水试验用水。满水试验用水考虑采用地下水或现场池塘内的水,用大功率水泵抽水供应。6.7厂区临时排水厂区雨水排除,采取临时施工道路一侧设置砖砌排水明沟,过路埋设钢管,排水流向由北向南排出厂外。生活区污水采用埋设DN200混凝土管,经沉淀池,排除场外。搅拌站排水设沉淀池,食堂排水设隔油池。第183页 第一章施工准备1施工准备原则工程合同一旦签定,施工人员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进驻现场,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迅速组织施工机械、施工队伍及施工材料投入到施工生产当中。2现场准备工作进场后首先解决施工人员办公食宿用房,根据现场情况完成临时架空电缆及变压器的安装、临时施工道路以及施工用水的管线接入场内,同时完成备用混凝土搅拌站建立和加工机具就位,为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做好准备。3技术准备工作3.1测量人员尽快完成现场的交接桩、测量复核及控制桩布设、护桩等工作,为工程的整体实施做好准备。3.2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特别是土建与工艺设备、电气专业之间的配合要求。积极协助建设、管理单位做好设计交底及各专业图纸会审工作。3.3尽快落实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做好预拌混凝土的试配,确定各种混凝土的配合比。3.5完善实施性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按照报监理程序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文件、资料,为开工做好准备。主要项目施工方案的编制计划参见下表:序号方案名称编制时间编制人审批1施工组织总设计进场后15天内项目经理组织,共同编制完成城建三公司会审第183页 2测量施工方案进场后5天内测量负责人项目总工3各栋号施工方案设计交底后7天栋号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4安全施工总交底进场后7天内安全员公司技术部、安全部5预应力钢筋砼施工方案进场后20天内项目总工公司技术部、安全部5雨季施工方案6月下旬项目总工公司技术部6质量计划进场后15天内质量工程师公司质量部7临水、临电施工方案进场后7天内水电工程师项目总工8试验计划进场后15天内现场试验员项目总工9装修施工方案实施前5天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15文明施工实施方案进场后15天内职能负责人生产副经理3.6工程开工前,向施工作业队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详细技术交底,使所有操作人员明确施工工艺、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及成品保护措施。4物资设备准备4.1及时组织土方机械、排降水设备等施工机械的进场。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及材料供应计划,及时组织各种材料的供应工作。现场准备好材料贮存场地和仓库,材料到场后及时清点入库。4.2落实模板、支撑、脚手架钢管等周转材料的供应,以保证按期使用。工程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详见附表5。5劳动力准备尽快组织施工劳务队进场,尽快投入工作;同时做好对作业队伍的教育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提前落实,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劳动力使用计划详见附表6。第183页 6外协准备6.1与业主的协调:提前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需业主解决的问题报告业主,以便使问题能及早解决。6.2与设计的协调认真审图,了解设计意图,按图施工。对重点部位、施工难点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设计咨询,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关键工序验收约请设计参加。6.3与社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本工程施工相关的主要部门有质量监督站、市政、市容、环卫、公安、供电部门、电信部门、卫生防疫部门等政府部门、职能机构,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前安排专人及时与之联系,报办各项有关手续。第183页 第一章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工期要求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依据总体进度计划,施工中再结合各栋号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单体进度计划。2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表(略)。3工期保证措施3.1施工组织保证3.1.1施工准备阶段的组织保证3.1.1.1建立健全项目组织体系,建立起适合本工程特点的项目管理机构,使各级人员尽快进入角色,以保证各项施工任务的分解尽早得到落实。3.1.1.2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动态管理的优势。3.1.1.3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均由具有丰富水厂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及经营副经理等构成的领导决策层人员,自投标阶段开始至工程结束的整个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变。3.1.1.4根据本工程性质及工程特点,施工作业层以我公司下属的具有长期合作关系,施工质量及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队伍为主要结构施工队伍,以保证各项施工任务的实施紧凑有序。3.1.2提前开展并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3.1.2.1加快资源调配,确保人员、机械设备及所需物资及时进场。3.1.2.2以最快速度完成临时设施建设,为工程全面展开创造条件。3.1.2.3尽快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施性方案,及时报业主、监理审核批准,使工程尽快达到开工条件。3.1.2.4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工程管理及质量保证的各项具体措施和办法,实现标准化管理,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基础。第183页 3.1.3施工过程中的组织保证3.1.3.1实现信息化管理,及时调整工期计划及资源配置运用project软件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并确定关键线路,以此为依据,制定“月、周”施工进度计划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采集各种施工信息并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工期计划及资源配置,以确保工期。3.1.3.2强化业务系统职责,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强化各业务系统职责,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将各项施工任务落实到人,保证全部岗位职责覆盖项目施工的全方位,无缺口,无重叠,从而通过人的工作质量确保目标工期的实现。3.1.3.3严格执行工地会议制度工地每天召开各作业队工作会,总结当日计划完成情况并安排次日工作计划,工作会由生产副经理主持,各作业队队长参加。每周定期召开有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参加的工程例会,总结一周以来工程进展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对急需解决和亟待处理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下步工作顺利实施。3.1.3.4主动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其他分包单位等有关部门的联系。3.1.3.5及时组织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对已完分项、分部工程项目特别是隐蔽工程及时组织验收,保证下道工序及时展开。3.1.3.6制定并强化成品保护措施制定并强化成品保护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成品、半成品由于人为因素损坏而造成返工、返修致使工期延误。3.2施工计划保证3.2.1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第183页 总体进度控制计划必须按照施工部署总体原则进行编制,根据工程项目、工程量、施工条件及采取的施工工艺、投入的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等情况划分作业区。在总工期控制计划中必须对各栋号中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计划进行分解,并依据分解计划,分析各工程项目、各工序的逻辑关系,确定关键线路工期,将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及科学运用,从而通过确保关键线路工期的实现,最终保证总工期的实现。3.2.2编制物资采购计划3.2.2.1一次性备料计划在接到施工图纸后,立即组织技术及有关人员进行图纸审核,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对图纸问题进行澄清,及时编制一次性备料计划报物资部门,使物资部门详细掌握工程所需各种材料及计划进场时间,保证各种材料能够提前联系、定购、储备,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待料现象而使工期延误。3.2.2.2月购计划及追补计划根据每月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定期向物资部门提供下月所需各种材料计划,同时,根据当月工程计划调整情况,对所需材料做出追补计划,从而使物资采购能够有的放矢,以保证月计划按期实现。3.2.3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对季度、月及阶段性资金需用量进行估算,并编制使用计划,保证工程款能够合理运用,从而确保总体进度计划按期实现。3.3工期追补措施本工程将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安排,均衡组织施工生产,若因重大设计变更、自然灾害或其它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影响计划施工工期时,我们将采取如下追补措施,以保证总工期最终实现。3.3.1充分挖掘内在潜力,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科学分析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内在潜力,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工序,使施工作业更科学、更合理、从而使各工序衔接更紧凑,并减少施工循环时间,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第183页 3.3.2合理加大资源投入,缩短作业循环时间通过合理增加劳动力、机械设备及周转料具,增加工作面,减少料具周转次数,以缩短作业循环时间。3.3.3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期追补顺利实施加强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管理工作,保证不因工期追补而出现质量或安全事故,保证工期追补计划的顺利实施。第183页 第一章土建施工技术方案1测量施工方案1.1定线依据及操作执行标准所有测量定线依据业主所提供的桩位(导线点、水准点)成果表以及相关资料,测量操作执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2测量人员配置测量主管由经验丰富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测量工程师担任,下设测量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1.3仪器、量具精度鉴定情况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精度鉴定情况备注全站仪DI1000+T10003"5mm±5ppm合格1经纬仪DJ22"合格1水准仪DS3每公里往返中误差±3mm合格1钢卷尺50m——合格3水准塔尺5m——合格31.4准备工作对勘测院所交桩位及成果,及时进行复测,并将复核结果上报监理单位并归档。当复测结果与资料不符或相差较大时,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时与勘测院联系,确保点位正确。经监理审核无误后,及时做好护桩,以便破坏后进行恢复。1.5对施工测量的要求1.5.1测量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施工前应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技术交底,做出放线图,了解放线步骤。1.5.2对放线工作中每一步骤要坚持“步步有校核”的作业原则,做到测必核、核必实,保证二级复核。1.5.3第183页 爱护仪器,禁止对测量器具的人为损坏,禁止坐仪器盒、塔尺等;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和保养,按规定定期进行鉴定,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确保放线的准确有效。1.6平面控制网方案的确定以业主所交控制点位为基本控制网,经复核无误后,根据施工需要加设导线,加测导线控制点采用附合导线,经PC-E500平差精度合格即可对各栋号进行施工控制桩测放(施工控制桩本着“方便使用、易于保护、长期保存”的原则,尽可能的设置在结构主轴线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控制桩进行复核,确保点位不变动。1.7高程控制网方案的确定将业主所交高程点作为施工高程的基本控制网,再向施工现场导出施工用工作水准点。独立栋号的临时水准点不应少于2个;相邻或有相互关系的栋号之间应统一高程测设的起始点。所有各临时水准点要定期进行复核,确保高程点不变动。1.8沉降观测在池体四周及变形逢两侧设置沉降观测点,观测水准测量精度不低于二级,在池体结构全部完成满水试验前进行第一次观测。1.9报验及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现场放线形成书面记录,测设完毕后,填写报验单上报监理,经监理签认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如不满足精度要求则重测直至监理单位确认合格。所有测量资料不得擅自进行涂改、销毁,测量资料应做到随施工随收集,为工程竣工做好基础工作。2排降水方案根据工程勘测单位—江西省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地质报告,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③细砂及④砾砂层中的孔隙承压水,勘察水位埋深3.20~4.30米,水位高程16.06~16.27米,承压水头高度0~6.63米,平均含水层厚度13.70米,含水层透水性强,综合渗透系数100m/d。第183页 2.1管井降水方案按照勘察单位的建议粗格栅、进水泵房等构筑物地下部分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为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保证不因地下水的作用降低地基强度,且满足工程施工的安全及强制性条文要求,工程施工时必须进行管井降水。另场地中及周边地区无重要的建筑工程,也无较大的地下管线工程,适宜管井降水。另分配井、二沉池进水管与出泥管槽埋置较深,需要降水。2.1.1粗格栅、进水泵房处2.1.1.1抽水能力计算:采用无压非完整井计算: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施工范围内含水层平均厚度H=20m,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K=100m/d(K=0.0011574m/s),地下水位平均为16.2m基坑底标高11.75m,但由于基底土质为软-流塑状,需要换填,降水需到达该粉质粘土层底,最小为10.39基坑面积A≈955m2降水深度:降水假想半径:抽水影响半径:涌水量计算采用无压完整井公式:第183页 管井过滤器进水部分每米井单位进水量计算:取井半径r=0.2m,井点间距11m,则在基坑136米周长内约有管井12个。取则管井有效过滤长度为,nh0=12×13.43=161≥81.78≈82故,采用管径为400mm的管井12个,间距约11m能够满足降水要求。泵的选择:根据计算,降水量为20154.607m3/d,故单井产水量为2679.55m3/d,即69.98m3/h。由于采用完整井,井管长度为23m,排水管布置在地面上0.3m,井点距基坑中心短边距离约18m,取降水曲线坡度为1/10,则井点处水面降深为8.61m,考虑水力损失与井群影响,泵的扬程宜大于15m。根据以上要求,选用200QJ80—22/2型水泵,其额定流量为80m3/h,扬程为22m,功率为7.5KW,满足工程要求。2.1.1.2井管布置沿基坑周边间隔约11m布设一口管井,共12口;井径为400mm,井深约23m;出水管管径DN100,集水管布设在地面上0.3m,管径为DN300;选用200QJ80—22/2型水泵14台,其中2台备用。平面布置见图:第183页 剖面见图:2.1.2分配井与二沉池处分配井与二沉池进水管出泥管槽基坑底高均为-7.5m,施工时需要降水,拟在分配井周圈与管槽外侧设管井降水,管井间距8m第183页 。平面布置见下图(仅示意,未按比例画出,井点数量与实际不符):2.1.3接触消毒池处接触消毒池基槽深4.5m,基底在地下水位线下1.2m,需要降水,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进行管井降水。经计算,沿基坑周边布设15口管井,间距约11m,出水管为DN100,集水管为DN300。平面布置见下图:第183页 2.1.4降水井施工工艺井位放线→做井口和泥浆池、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至设计深度→换浆→下井管→填滤料→洗井→装泵及试抽水→正式抽水2.1.5主要工序施工方法2.1.5.1井位放线从甲方现场技术人员处获得控制点资料,按降水设计要求放出井点中心位置,并请甲方人员验收,同时查明地下障碍物情况。2.1.5.2埋设护筒为避免钻孔过程中循环水流将孔口回填土冲塌,钻孔前需埋设2m长、外径为1m的钢护筒,并用草袋装粘土将护筒外侧填实,护筒必须安放平整,钢护筒的中心点为降水井中心点。2.1.5.3挖泥浆池钻孔前需挖一个体积为8-10m3的泥浆池,为防止跑浆漏浆,泥浆池需用粘土填筑,并用塑料布衬底。第183页 2.1.5.4钻机就位为防止孔斜,钻机就位时需用水平尺调整钻机的平整度和钻塔的垂直度,并用机台木垫实,钻机对位的偏差应<20mm。2.1.5.5换浆钻进至设计深后,将钻头提高50cm左右,然后用清水继续反循环换浆,直到泥浆粘度约为20秒为止。2.1.5.6下管下管时注意按设计要求包缠尼龙纱网,井管接口处用塑料布包严,以防滤料或地层粉细砂漏入井中。下管时要严格控制井管的垂直度,以避免井管断裂或下泵困难。2.1.5.7填滤料填滤料时要用铁锨缓慢下入,以避免造成孔内架桥现象。2.1.5.8洗井用压风机洗井,必要时往井中注清水,对于不同含水段需采用双隔离塞压水气方法冲洗,然后再捞砂。每眼井以洗到水清砂尽为止。2.1.5.9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潜水泵在安装前应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加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坏折断等情况,然后在地上转3~5分钟,如无问题,可放入井中使用。设置深井泵的电动机座应安设平稳,转向严禁逆转(宜有逆止阀),防止转动轴解体。潜水电动机、电缆及接头应有可靠绝缘,每台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井点供电系统采用双线路,防止中途停电或发生其他故障,影响排水,必要时设置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备用发电机组,以防突然停电造成水淹基坑。2.1.5.10抽水降水:第183页 电路和泵检查安装完毕,放入井中,先试抽水,如有问题,提起来进行检修,没问题即进行正常降水。降水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水位的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与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动机内。同时,还应定期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抽水正常运转。2.1.5.11拔管封井降水过程应持续到回填土结束,管井使用完毕,用吊车或三木塔借助钢丝绳和倒链将井管套紧徐徐拔出,滤水洗净,所留孔洞用砂砾填充捣实备用。2.1.5.12管井降水关键点控制措施1)管井降水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参数进行试验管井施工,验证涌水量和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以便及时调整管井布置及设计参数。2)管井降水过程中,基坑两侧管井应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并派专人值班,负责抽水和观测水位,准确掌握水位下降情况。当水位差超过警戒要求时,应立即采取减少部分管井抽水的补救措施。3)井点供电系统应采用双线路,防止中途停电或发生其他故障影响排水。4)潜水泵在运行时应经常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动机内。同时,还须定期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潜水泵的正常运转。5)为消除基础结构施工期间由于水位上升有可能造成的底板上浮,降水应一直不间断地进行降水,为防止突然停电造成降水停止水位上升,备用两台75KW发电机和两台潜水泵应急。2.2其它需降水构筑物浓缩机房、解除消毒池等处,基底标高较地下水位线稍低,在施工时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排水。基坑四角及中间间隔30m设800×800×800集水井,内设抽水泵。排水沟底设0.5%纵坡,向集水井汇水。排水沟、集水井随基底开挖同步降低,始终保持排水沟底与挖土面高差≮500mm第183页 。至基底以下井底应填以卵石,水泵抽水龙头包裹滤网,防止泥砂进入水泵。抽水应连续进行,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完成回填土施工后停止。降水过程中,应注意水泵出水口应远离基坑,以防抽出的水再渗回基坑。进场后将根据不同的单体栋号结构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降水施工方案。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粗格栅、进水泵房设计埋置深度较大,基底土质为细砂,基坑边坡采取土钉墙支护方案。3.1土钉墙设计实际施工时根据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土钉墙设计计算,基坑深度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土钉位置与降水井位置有冲突时,适当调整土钉位置以避开降水井。3.2土钉结构3.2.1土钉孔直径f120,倾角10°,土钉采用F22钢筋,全长灌注水泥浆。水泥浆由自来水与水泥搅拌而成,水泥标号为425#,水灰比为0.45。3.2.2土钉墙面层:土钉露出孔口15cm左右,挂f6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0mm´200mm,用F16钢筋连接固定各钉头与网片,然后喷射C20豆石砼面层,喷射厚度10~12cm。3.2.3土钉墙翻边:沿基坑上口0.5m宽做好与护壁土钉墙结构相同的翻边,以防地表水渗入土钉墙后壁,危及边坡安全。第183页 3.3主要施工方法3.3.1工序流程土方开挖®测量放线®土钉成孔®安装土钉®注浆®挂网片®喷射豆石砼®养护3.3.2施工方法3.3.2.1土钉成孔:采用洛阳铲成孔,成本低、效率高,施工简便易行。3.3.2.2成孔前应根据施工设计图标出孔位,孔位误差不大于100mm。如遇特殊情况,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审定。3.3.2.3土钉孔的孔径不应小于设计尺寸,孔内渣土应清理干净。3.3.2.4成孔过程中应做好记录,随时掌握土层变化情况。3.3.2.5土钉制作与安放:土钉采用F22钢筋,其下料长度=孔深+0.15m,每2m设一道定位支撑,由人工放入孔内,露出孔口15cm左右。3.3.2第183页 .6注浆:水灰比为0.45的纯水泥浆,水泥采用普通425硅酸盐水泥,并掺入适量外加剂(三乙醇酸和食盐等),注浆压力约1Mpa,孔口用止浆塞止浆,降水井附近土钉注浆压力减为0.5Mpa。3.3.2.7挂钢筋网片:用F6钢筋经拉直后焊成200´200钢筋网片,挂在外露的土钉头上,然后用F16钢筋焊接固定。3.3.2.8喷射砼:采用1:2:2配合比的豆石砼,加入适量速凝剂,豆石砼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喷射豆石砼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3.4.作业安排及工期3.4.1作业安排3.4.1.1土钉墙施工要求与土方开挖单位紧密配合,在工程实施中,机械开挖土方与边坡支护同时进行或交叉施工,土方必须按照土钉墙设计要求分层开挖,每步开挖1.2m-1.5m,砂层每步开挖不超过1.2m,并需分段开挖,水平开挖范围不超过15m。先从基坑边线开挖,边坡支护紧随其后,分层分区及时支护,协调土方挖运须在开挖面完全支护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同时,现场指挥人员应及时掌握边坡的稳定状况,若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3.4.1.2施工用水、用电:水管直径不小于F100,总用电量不小于100KVA。3.4.1.3做好现场临设,平整现场材料堆放和加工场地。3.4.1.4组织机械设备、材料、施工人员进场,并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文明施工交底。3.4.2施工进度及工期:土钉墙支护边坡与土方挖运同时进行,支护施工与土方挖运密切配合,总工期天,比土方挖运工期滞后2天左右。3.5技术、质量保证措施3.5.1信息化施工:沿基坑周边适当位置设置地面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点,采用水准仪和经纬仪观测变形情况,以便更精确掌握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基坑安全。3.5.2雨季施工:第183页 做好防雨准备,水泥等材料应码放在防止水淹没的平台上,并用蓬布覆盖,基坑周围作排水沟和挡水埝,备足抽水设备。3.5.3土钉墙施工中若遇上层滞水,协同土方开挖单位及时调整开挖深度,设置排水管引水,挖排水沟明排。3.5.4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施工。并推行ISO9002国际标准。3.5.5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全体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不掌握操作工艺、不明确质量标准的人,严禁上岗。3.5.6各道工序设质量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岗位明确、责任落实。3.5.7熟悉设计图纸,明确质量要求,随时掌握设计变更和洽商内容,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施工。3.5.8严把材料进场关,无出厂合格证的材料不准进场。并按照规定对有关材料做好抽检、复试。钢筋每50t做一组原材料试验。水泥进场后,除有出厂合格证外,尚须经复试合格方能使用。3.6主要机械机具护坡施工主要机械机具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备注1搅浆机JJI2台2注浆泵2台3储浆机CJII2台4电焊机500A2台5喷射机ZP-VI2台6空压机9m32台7潜水泵2²5台8洛阳铲10把9铲车1台第183页 4土方工程施工方案4.1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根据本工程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埋深情况以及施工工艺的不同,以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资料为依据,确定粗格栅、进水泵房、A2/O氧化沟、二沉池、分配井、污泥回流泵房、接触消毒池等单位工程埋深较深,开挖土方量大,采用机械开挖,局部人工挖槽处理;综合楼、细格栅等浅基础项目采用人工开挖。4.2土方开挖4.2.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土方开挖→修坡(护坡)→清槽、检底→验槽4.2.2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量大、埋深大的单位工程采用机械挖土,用自卸汽车负责土方运输,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开挖,挖出土方在现场指定地点存放。二沉池与接触消毒池采用钻孔灌注桩,挖土机械应选用中小型机械,防止对管桩造成破坏,当土方开挖接近基底标高时,槽底预留600mm土层改由人工挖土;其他单位工程预留200mm土层,进行人工检底;同时在边坡上用钢筋作出基底标高控制线,现场测量人员配合人工清槽,控制挖土标高,严防土方超挖。4.2.3基坑马道设置根据车重载时的最大爬坡角度及土质情况,马道坡角取a=17~20°,马道宽为6m。两侧按要求设置防护栏杆。4.2.4基坑、边坡防护  现场基坑上口沿基坑周边做360×500mm挡水砖墙,墙体表面抹1:2水泥砂浆罩面,并在挡水墙外侧挖好排水明沟;  边坡按照1:0.5放坡,淤泥质土层部分按照其自稳角设置坡度(1:3.5~4.5),坡脚部位采用砂袋堆护,边坡表面挂渗水网布,防止边坡土流失。第183页 基坑基底外侧挖设排水明沟及排水井,排水井设置在基坑转角处,其余部位按间距20m设置,沟内侧抹20mm厚1:2水泥砂浆,抹灰层表面压光,排水井采用120砖墙砌筑,外抹1:2水泥砂浆,井底铺填200mm厚级配砂石。粗格栅、进水泵房基槽深度大,采用土钉墙护坡。4.2.5基坑监测土方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坑观测,若基坑变形突然加大,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回填,或在其背后进行挖土卸荷,以保证基坑的稳定。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明地下障碍物及管线等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保护方案,予以妥善处理。4.2.7基槽验收土方开挖完毕及时会同监理、设计及地基勘察单位对地基土质情况进行验收,如不符合设计要求,需采用换填等方法进行基底处理。4.3土方回填土方回填施工应随着基础结构施工及时插入,连续作战,尽快完成,为地上结构施工创造工作面。土方回填用料必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使用,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其最佳含水量±2%以内。土方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压夯密实,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200mm;土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且不得有有机杂质;基坑边角等部位辅以人工夯实。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构筑物下方如需换填,则采用级配砂石回填,密实度不小于0.95。每层土方回填完毕,及时进行取样,测定其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上层土方回填。5构(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5.1主要构(建)筑物施工工艺流程5.1.1构筑物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凿桩)第183页 →垫层→底板→墙体→顶板(走道板)→满水试验→肥槽回填→(地上结构)5.1.2综合楼等建筑物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房心土回填→地上一层→地上二层→地上三层→屋面→装修5.2钢筋工程5.2.1钢筋采购钢筋采购严格按ISO9002质量标准和公司物资«采购手册»执行。钢筋合格证、供方资质等有关材料报送给项目经理部,经项目部认可后报监理备案。钢材运到现场后,按要求进行原材料复试,填写实验申请单,复试合格后方才施工。同时钢筋进场后报监理验收,并做好记录台帐。5.2.2钢筋加工钢筋加工成型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执行。钢筋下料单按构建筑物名称、使用部位分级编号,并实行分级审核制度,确认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5.2.3钢筋存放钢筋原材运至加工现场,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不得混淆。存放钢筋场地用级配砂石硬化,并设排水坡度,四周设排水沟。堆放时,钢筋下垫红机砖,离地面300mm,雨季钢筋上部搭设防雨棚,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生锈的钢筋一定除绣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分部位、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分类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钢筋放在一处,并挂牌标识,标识上注明名称,使用部位、规格、尺寸、数量。5.2.4钢筋连接本工程使用HPB235、HRB335钢筋,针对本工程特点,钢筋加工采用闪光对焊;现场安装竖向钢筋细直径(<14㎜)钢筋采用绑扎搭接,粗直径(≥14㎜)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水平钢筋采用搭接连接。5.2.5钢筋绑扎5.2.5.1底板、顶板钢筋绑扎第183页 根据底板、顶板钢筋位置线铺放下铁钢筋,并安放钢筋撑铁,钢筋撑铁采用Ф16钢筋排架,矩形水池底板间距1200mm布置,圆形构筑物底板钢筋径向间距1200mm设置。如下图示:底板、顶板钢筋交叉点均逐点绑扎,绑丝头一律扣向结构内侧。底板上墙、柱预留插筋绑扎前,先把墙、柱边线标识在底板钢筋上,柱根部设一道定位箍筋,墙根部设一道定位水平筋,定位钢筋和板钢筋焊接牢固。同时在1m左右的高度再绑扎一道定位箍筋或墙水平筋。墙、柱预留插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上铁钢筋绑扎。底板、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严禁堆放重物或走车,有施工人员通过的部位应搭设走道板,不得直接踩踏钢筋。5.2.5.2池壁、墙钢筋绑扎测设钢筋标高控制线,支搭脚手架和钢筋定位杆,清理插筋表面灰浆,调整插筋垂直度与倾斜度。池壁墙体钢筋净距控制采用钢筋排架,排架采用Ф12钢筋制作,排架间距3000mm,排架间采用S形拉结钩,间距1000mm梅花形布置。如下图示:第183页 钢筋交叉点均逐点绑扎,绑丝头一律扣向里侧,严防出现因保护层过薄而侵蚀钢筋的现象。5.2.5.3梁钢筋绑扎在梁底模上画好箍筋间距,并摆放梁体下铁钢筋,在下铁钢筋上穿绑箍筋,最后穿绑梁体上铁钢筋。梁、柱交接处核心区必须将各层钢筋排放顺序作为控制重点,在绑扎梁钢筋前应先将柱箍筋套在柱竖筋上,穿完梁筋后绑扎柱箍,主、次梁部位先绑扎主梁钢筋后绑扎次梁钢筋。梁箍筋开口端设于受压区,且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5.2.5.4柱钢筋绑扎在绑扎柱钢筋时,根据不同的柱截面,加工制作钢筋定距框,在模板上口设置,控制钢筋变形、移位及保护层。钢筋定位框的形式如下图示:第183页 5.2.5.5预留洞口、工艺管道处钢筋绑扎当洞口≤300mm时,受力主筋适当弯曲绕行洞口通过;当洞口>300mm时,钢筋距洞口35mm处断开,并在洞口所有断筋一侧设置洞口加强筋,加强锚固长度需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要求,具体长度按国家建筑标准图集03G101-1。5.2.5.6钢筋保护层钢筋保护层采用与结构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垫块,垫块加工完成并养护7天后方可投入使用,确保其强度满足要求。结构各部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垫块每隔1m放置一个,并呈梅花形错开。5.3混凝土工程5.3.1混凝土材料要求5.3.1.1本工程结构混凝土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在主体结构上或同一部位必须采用同一品种,同一标号水泥;水泥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第183页 (CECS53:93);《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等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的要求。5.3.1.2砼中细骨料采用洁净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泥块含量低于1%;砂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2-92)和《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5.3.1.3砼中粗骨料采用具有良好级配的碎卵石,粒径一般控制在5~31.5mm之间,含泥量小于1%;碎石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和《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5.3.1.4混凝土拌和用水取自现场地下水,拌和水质必须经检测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5.3.1.5本工程混凝土外加剂主要采用JH-1型高性能抗裂防水剂或其它类似产品,外加剂掺量及使用方法乡间产品使用说明,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JC474-1999、JC476-2001防水剂检测标准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其它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5.3.2混凝土的生产和运输5.3.2.1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并结合考虑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构筑物混凝土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以现场搅拌混凝土做为建筑物的零星混凝土工程和应急备用。5.3.2.2现场设2台JS500混凝土搅拌机,配套2台PLD800混凝土配料机,设80吨水泥散灰罐2座、50吨粉煤灰罐2座。2台60m3∕h地泵通过排管将混凝土送至浇筑部位。5.3.2.3混凝土浇筑注前制定详细浇筑方案,根据混凝土运输时间及浇筑速度,通过调节混凝土初凝时间等技术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5.3.3混凝土的浇筑5.3.3.1底板混凝土浇筑第183页   底板混凝土每段要求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不得间断。浇筑区域以完全变形缝为界。浇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退打、一次到顶”的连续浇筑模式。浇筑时,由结构一端开始,先低后高,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400mm,倒退进行。浇筑上层混凝土前,使其尽可能多的向外界散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缩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减小温度应力。混凝土振捣由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内50~100mm,使层间结合紧密成为一体,避免冷缝产生。底板混凝土采用50振捣棒,振捣时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避免混乱而发生漏振。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间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一般每点振捣不超过30秒。混凝土浇筑完毕按标高拍打振实后用长刮尺刮平,赶走表面沁水,初凝后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平两遍以防产生收缩裂缝。结构伸缩缝及池壁吊模等薄弱部位必须安排专人细致振捣,确保砼振捣密实。吊模内混凝土需待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1h后,且初步沉实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排除表面泌水,木抹子搓压平实,并采用铁抹子分三遍压面抹光。底板混凝土厚度生物反应池500~700mm,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组织施工。为及时掌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内外温差,防止因温差过大而产生开裂,影响混凝土质量,必要时需对该部位混凝土进行测温记录,测温筒用直径20mm的钢管预埋在底板混凝土中,按有关规定连续测温14天。如内外温差超过25℃,立即采取保温措施降低温差至规定范围以内。测温时,温度计应包裹棉球保温,在混凝土浇筑1~5天,每隔2h,记录一次;6~14天,8h记录一次。5.3.3.2墙体、池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以上100mm第183页 的位置,挂通线控制浇筑高度。浇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先在墙底铺一层30—50mm厚1:1水泥砂浆,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0mm左右。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0mm,保证层间结合紧密。下料采用串筒下灰,保证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m,下灰口不应集中在一点,尽量分散,防止混凝土横向流淌,产生离析。混凝土连续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注意混凝土管出口不得正对墙模,防止出现粘模现象。对于洞口、墙体转角部位的混凝土下灰方式,采取机械加人工配合,即洞口两侧采取机械均匀同时下灰,洞口上口梁及墙体转角部位采取人工下灰,将混凝土先卸在操作平台上,然后人工下灰。洞口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振捣时间,不得利用振捣将混凝土赶到洞口下侧,较大洞口底部设排气口,同时防止过振。5.3.3.3梁板、走道板梁板混凝土浇筑由梁一端开始,采用赶浆法施工。梁板、走道板砼采用砼运输地泵浇筑,砼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5.3.3.4柱柱体混凝土浇筑用手推车运送,溜管下灰,控制混凝土自由落差不大于2m,砼坍落度控制在70~90mm。5.3.4混凝土的振捣5.3.4.1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每一点振捣延续时间25~35s,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在沉落为准。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300mm,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确保上、下层混凝土良好结合。5.3.4.2墙体等厚度较大的竖向构件的混凝土振捣采用人工钻入墙体模板内振捣成型。5.3.4第183页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将水工构筑物止水带、预留孔洞、穿墙管部位作为施工控制重点,以避免在上述薄弱环节处发生渗漏现象。较大预留洞口、预埋管道部位严格按先底部,再两侧,最后浇筑盖面混凝土的顺序进行,预留洞口及管道两侧下灰高度基本保持一致并同时振捣,并设专人随时敲击模板外侧确保砼密实,严防因振捣不实,造成渗水通道。5.3.5混凝土的养护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差决定是否采取覆盖养护,以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对于底板采用蓄水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应根据测温情况,采取覆盖等措施进行保温,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墙体等竖向构件采用喷淋养护,并包裹塑料布和麻袋片,加强养护效果。墙体混凝土拆模时间不早于5天,普通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7d,抗渗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d。5.3.6施工缝的留置和处理5.3.6.1施工缝的留置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缝墙体设置在地板以上300mm处,采用钢板止水带,顶板(或走到板)底留置施工缝;构筑物内外墙交接部位设置竖向施工缝。框架结构柱施工缝分别在底板(或楼板)表面和板底留置。5.3.6.2施工缝处理  构筑物内外墙交接部位钢筋应提前预埋,该部位模板采用打孔穿筋的办法,用木模板支设。  施工缝位置续浇混凝土时,其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并清除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5.4模板工程本工程中,采用12mm厚高强覆膜竹胶板,方木肋,纵横带采用Φ48×3.5钢管。氧化沟按6个结构单元投入,二沉池按一座半池体投入。5.4.1底板模板施工5.4.1.1工艺流程:第183页 测量放线→(底板钢筋绑扎)→模板拼装→调整高程、找直、支撑固定→安装止水带、止水钢板→池壁吊模安装→验收5.4.1.2操作要点在垫层表面弹出底板及墙体边线、模板检查线,以此控制底板池壁吊模部位模板位置。底板池壁吊模底部垫与底板混凝土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垫块,垫块下部采用钢筋支架支撑。底板变形缝止水带加固方法详见下图。底板上集水坑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60×80木方做为模板竖楞,中距300mm布置;2Φ48钢管做横肋间距600mm布置。模板采用对顶方式与钢筋保护层垫块顶实,保证其平面位置准确;与底板钢筋做可靠拉接,防止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浮。如下图示第183页 5.4.2池壁、墙体模板施工5.4.2.1工艺流程弹线→安装一侧模板→钢筋验收→安装另一侧模板→模板调整及加固→验收5.4.2.2模板体系平直墙体模板主要采用现场加工高强覆膜竹胶板模板,纵肋采用60×80木方,中距200mm布置。横肋、竖肋背楞采用双排Φ48×3.5钢管,双向间距600mm设置。穿墙螺栓双向均间距600mm设置。二沉池墙体模板采用12mm厚覆膜竹胶板散板,背楞采用60×80mm木方,间距200mm设置;横肋、竖肋背楞采用双排Φ48×3.5钢管,双向间距600mm设置。穿墙螺栓双向均间距600mm设置。5.4.2.3木模板加工模板加工要求使用的板材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板面平整、无弯曲、翘曲等影响模板质量的不良变形。模板加工裁板后,刷封边底漆两道进行封口处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进水开胶。作为竖肋的方木含水率须符合要求,第183页 防止木材失水收缩造成模板变形,最终影响墙体混凝土外观质量。木方与模板接触面及与横肋接触面均需进行压刨处理,使其表面平整,确保模板加工精度。横肋使用的钢管的刚度、强度需满足规范要求,且不得有弯曲、扭曲等变形情况。墙体模板平面尺寸为1220×2440mm。背楞采用60×80mm木方,间距200mm设置;背楞木方纵向为整根,需要连接时,搭接与超过横向水平带间距。组拼大模板采用硬拼法,通过提高模板加工精度来保证模板质量。竹胶板与背楞连接,用双排钢钉钉牢,间距100mm,钉帽应略低于板面。模板加工要求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于1mm;板缝间隙不大于1mm,板间高低差不大于1mm。5.4.2.4模板安装墙体模板横肋、纵肋采用2背楞钢管,双向间距600mm布置,通过Φ16穿墙螺栓加以紧固。墙体模板加固采用钢管支撑,在底板上预埋钢筋地锚,埋深300mm,出地面200mm,间距1000mm设置。以地锚为支撑点,由下至上设置四道斜撑,末端设置可调支撑。第一道斜撑应设在导墙上口位置,调节可调支撑,使模板挤密海绵条,紧贴导墙面,尽可能减小该部位混凝土浇筑时漏浆。在墙体两侧上口位置设置四道缆风绳,花篮螺栓与地锚连接,以便对模板垂直度进行调节。模板支撑体系与施工脚手架应相对独立,防止各类施工荷载作用下导致支撑体系位移、变形,影响结构尺寸。墙体模板底部在300高导墙上口粘贴海绵胶条两道,底口利用预埋加背木楔挤紧,有效防止漏浆。模板支撑见下图:第183页 池内导流墙模板支撑示意图:外墙模板穿墙螺栓采用三节可拆止水螺栓(见下图),按照600×600mm布置,中段加焊4mm厚50×50mm止水钢片,3m以下墙体穿墙螺栓采用双母紧固。第183页 墙体与顶板相交处阴角设50×100mm方木,四面刨平,防止模板变形。模板侧面与墙体间挤海绵条,防止漏浆。墙体大模板接缝利用螺栓将其相临两条竖肋连接,使两块模板紧靠,两肋之间加木垫衬,防止拉紧时模板变形。如下图示:5.4.3梁、板模板第183页 5.4.3.1材料要求顶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根据现场空间尺寸大小进行组合。主次龙骨采用60×80mm方木,中~中间距600~900m。所有龙骨与模板接触面均需刨光刨平。梁侧模和底模全部亦采用12厚竹胶板,龙骨均采用60×80mm方木。模板使用的板材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板面平整、无弯曲、翘曲等影响模板质量的不良变形。模板加工裁板后,刷封边底漆两道进行封口处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进水开胶。作为龙骨的方木含水率须符合要求,防止木材失水收缩造成模板变形,最终影响墙体混凝土外观质量。木方与模板接触面及与横肋接触面均需进行压刨处理,使其表面平整,确保模板加工精度。横肋使用的钢管的刚度、强度需满足规范要求,且不得有弯曲、扭曲等变形情况。5.4.3.2工艺流程弹线→支立竖向支撑杆→调整标高→梁底模板→模板校正→绑扎梁钢筋→梁侧模板→顶板模板→验收5.4.3.3操作要点模板拼装尽可能减少裁板,边角部位用整板无法完成时可用小块模板拼接,裁板后模板边缘应进行封口处理。模板拼装完毕后再进行一次高程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每次模板使用完毕,检查模板质量,当超过允许偏差,立即更换。顶板竖向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立杆双向间距900mm,在每根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梁跨度≥4.0m时,梁中部起拱15mm。梁上口设50×50mm顶模棍,控制梁截面尺寸。梁板模板支撑见下图:第183页 5.4.4柱模板5.4.4.1材料要求柱模板采用12mm竹胶板,可调型钢柱箍间距500mm设置。所使用的板材、型钢的材料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5.4.4.2工艺流程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作位置墩→柱模板安装→柱箍安装固定→拉杆加固→验收5.4.4.3模板加工柱模板由4片模板组成。柱身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角部模板形成企口缝;背楞采用60×80方木,根据不同截面尺寸进行均布,控制间距(中-中)≯200mm。5.4.4.4操作要点为方便模板安装,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柱根部四周200mm范围内,混凝土表面用水平尺找平,压光。按照位置线在柱四边离地60mm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防止位移,然后拼装模板。第183页 先安装两端柱模,经校正、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柱模每边设两根拉杆,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5.4.5模板拆除5.4.5.1拆模时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底板侧模在混凝土强度保证结构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板损坏时,即可拆除。墙体模板在混凝土浇筑5天后方可拆模。承重模板当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时,方可拆除。序号结构类型跨度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备注检查方法1板≤2m50%RR—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强度试验报告。2>2m,≤8m75%R3>8m100%R4梁≤8m75%R5>8m100%R6悬臂构件—5.4.5.2模板拆除应视砼同期试块达到规定强度后,填写模板拆除申请,经有关人员签字同意后方可拆除。拆模顺序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先拆角模再拆大面平模。模板应随拆随清随分类码放整齐。5.4.5.3拆模应按技术要求的程序进行,不能颠倒顺序。拆模不要硬砸、硬撬及抛掷,以防模板损坏变形。模板分段拆除后应及时分类清理,集中堆放。5.4.5.4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按要求涂刷隔离剂,如发现模板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按指定位置存放。5.4.5.5装拆模板应有足够照明,在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应用36V低压电源。拆模后形成的临空面应及时搭设防护拦,模板上预留洞安装后,应将洞口盖好,砼顶板上预案留洞口,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洞口盖好或搭防护拦。5.5钻孔灌注桩施工5.5.1施工机械第183页 桩直径φ480,根据本工程要求,拟先安排14台GPS-15钻机及配套设备进场施工。依据施工情况再进行调整,主要投入本工程的设备如下: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备注1长螺旋钻机KL600-C14台2注浆泵5台3储浆机CJII5台4搅浆机JJI5台5电焊机500A2台6吊车25t2台5.5.2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定位®提前制备护壁泥浆®钻机就位®钻进至设计深度®压护壁泥浆提钻至孔口®成孔®检查成孔质量®钢筋笼隐检®吊放钢筋笼®下导灰管®灌注水下混凝土并回收护壁泥浆®控制桩顶标高®成桩®资料整理及报验®移到下循环。5.5.3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5.5.3.1测量放线及复验依据交桩单及平面图,定出桩位及控制高程点,报总包单位复验。经总包单位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基准点应作特殊保护。5.5.3.2钻机就位与调试⑴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移动钻机,准确对孔位,对孔误差不得大于50mm;⑵利用支腿油缸调平钻机,钻机主轴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5.5.3.3钻进成孔钻机就位及调试完毕后,即可进行正式钻进。在钻进工程应严格控制钻机的垂直度,为保证孔壁稳定,钻至孔底后由钻头向孔底压注膨润土护壁泥浆,随压浆随上提钻杆,严格控制提钻杆的速度,使提钻速度与压浆数量相匹配,压注高度为10m第183页 。钻孔所出的泥土及时清运,用装载机运至临时堆土场,待晾置较干运出场外。5.5.3.4成孔质量检查⑴孔深采用测绳检验,测绳使用前应用钢尺校准,孔深比设计深10cm。⑵垂直度及孔径:孔径采用孔规测定。孔规采用钢筋焊制而成,孔规外径77cm,长度4m。用吊车将其提起,使其中心与孔中心重合,缓慢放入孔内,如能顺利下至孔底且深度与测绳深度相同为合格。采用2m靠尺测量吊放孔规的钢丝绳,钢丝绳的垂直度即为钻孔垂直度,钻孔垂直度要优于1%。⑶成孔检查后立即下钢筋笼,检测沉渣厚度小于100mm,孔底泥浆比重不大于1.25。5.5.3.5钢筋笼加工、运输与吊放⑴钢筋笼在场区中部加工制作。钢筋运至现场后按型号类别分别架空堆放。使用前调直除锈。⑵钢筋笼加工尺寸须严格按图纸及技术交底执行,按规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04-92)》标准要求。钢筋主筋进料长度宜为12米,尽量减少接头,主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超过50%,接头相互错开35d以上。钢筋笼主筋与加强箍筋间采用点焊,主筋与螺旋箍筋间采用20#火烧丝绑扎连接。钢筋笼加工偏差见质量标准。钢筋笼自上而下共设6排50mm混凝土垫块,为保证笼顶标高正确,笼顶设吊环。钢筋笼加工完毕,按图编号挂牌,报请总包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⑶吊放钢筋笼:采用25吨汽车吊下放钢筋笼,由于钢筋笼为柔性,故根据重量分配,在笼顶及中部、底部各设一个吊点。起吊过程中,不得使钢筋笼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下笼时,人工轻轻扶持,对准孔位,垂直下放,避免碰撞孔壁。由测量人员严格控制笼顶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后固定吊杠,防止下沉或打灰时上浮。5.5.3.6水下混凝土灌注⑴工艺流程第183页 安设导管及漏斗®悬挂隔水塞或滑阀(浮球)®灌注首批混凝土®连续灌注混凝土直至桩顶®拔出护筒。⑵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①施工方法及护坡桩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坍落度18-22cm,混凝土工序与清孔、下笼工序必须紧密衔接,清孔后一小时内必须浇注混凝土。根据桩径、桩长和混凝土灌注量合理选择导灰管和起吊运输设备,准备好足量的混凝土。混凝土浇注前复测孔底沉渣厚度,不合格者重新清渣,或采用高压空气将孔底沉渣吹起悬浮。②下导管:导管内径250mm,每节长度2m,采用丝扣连接,导管接头安装要严密,接头处设密封胶圈,确保密封良好。导管使用前须作打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用吊车将导管吊入孔内,位置应保持居中,导管下口距孔底小于0.5m。③水下混凝土浇筑:在灌注首批混凝土之前在导管和漏斗中放入隔水塞,然后再放入首批砼。在确认初存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砼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隔水塞留在孔底,灌入首批混凝土,使导管底部埋入混凝土内。首批混凝土灌入正常后,应连续不断灌入混凝土,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并适当提管,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2.0m。探测次数一般不得少于拔导管次数,并应在每次提升导管前控测一次管内外的混凝土高度。遇特别情况应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情况。④首批混凝土灌注量应超过导管底口0.8m,灌注过程中混凝土面应高于导管下口2.0m。混凝土的灌注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桩顶,中途不得间断。⑤随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需逐节快速拆除导管,时间不宜超过15min,拆下的导管应立即冲洗干净。⑥第183页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混凝土宜徐徐灌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倾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⑦当混凝土升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应采取以下措施:i在孔口固定钢筋笼上端。ii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尽量加快,以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其流动性过小。iii当孔内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埋管深度,并放慢灌注进度。iv当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后,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增大钢筋笼在下层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v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的稠度和比重增大,如出现混凝土上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也可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vi混凝土上层存在一层与混凝土接触的浮浆需要凿除,为此混凝土灌注高度需超灌300~500mm,以便在混凝土硬化后查明强度情况,将设计标高以上的部分用风镐凿去。浇注混凝土应参照有关记录表做好施工记录。5.6粗格栅及进水泵房5.6.1施工顺序测量放线→降水管井→土方开挖、土钉墙支护→垫层砼→底板→池壁、池内进出水渠、走道板→满水试验→基坑回填→栏杆安装。5.6.2主要施工方案5.6.2.1土方开挖粗格栅及进水泵房设计埋深较大,根据地勘报告情况,采取土钉墙边坡支护方案。经设计计算,基坑开挖边坡值为1:0.2。经井管降水后,采用小型机械开挖,吊车吊土装车的方式运输,随开挖随施作土钉墙。5.6.2.2底板施工粗格栅与进水泵房底板通过变形沉降缝分开,分别整体浇筑第183页 (无抗浮设计)。底板砼采用地泵排管下灰,浇筑后底板面前期采用蓄水养护,吊模部分采用麻袋片洒水养护,3天后底板面放水,开始池壁墙体施工,底板继续采用麻袋片洒水养护,底板湿养护不少于14昼夜。5.6.2.3池壁施工墙体模板采用竹胶板,脚手钢管支撑体系,闸槽予埋采用门形框架加固。5.7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5.7.1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垫层砼、出水井底部钢管预埋→旋流沉砂池集砂井底板→柱基础→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底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墙体→后浇带施工→满水试验→基坑回填→栏杆安装。5.7.2主要施工方案细格栅与旋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与出水井结构设计通过变形缝连为一体,旋流沉砂池出水井底板与其池体结构底板高差较大,故出水井与旋流沉砂池结构施工应错开,以确保止水带位置的准确。后浇带用钢丝网片与结构分隔,采用比相应结构部位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将接缝处的混凝土凿毛。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不少于两个月,施工期间后浇带两侧的支撑要保留,并保证构件和结构整体在施工阶段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5.8氧化沟5.8.1施工流水段划分氧化沟长×宽=144.5×55.5m,纵横向通过完全缝将整座池体分为10个结构单元,底板、墙体按3或4个结构单元为一个流水段进行施工。共分为3个流水段。见下图示意:(流水段按Ⅰ、Ⅱ、Ⅲ表示)第183页 5.8.2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垫层砼→底板→池壁→导流墙及柱→走道板→满水试验→基坑回填→栏杆安装。5.8.3主要施工方案5.8.3.1基坑开挖从一个角部开始开挖,同时上2台挖土机,配7台翻斗运土车进行运输,土方存于场内指定位置。基坑边坡为1:0.33,机械开挖配合人工检底,同时做好刷坡及基底排水沟开挖。验槽合格后及时进行垫层施工。5.8.3.2垫层施工按照完全缝位置分块进行,100×100mm方木或[10号槽钢作边模。平板振捣器振捣、滚杠找平、木抹搓平、铁抹压光。5.8.3.3底板施工底板按照10个结构单元分块跳仓进行,劳动力及周转材料按同时进行3块底板组织施工,流水作业。底板砼采用地泵排管下灰,浇筑后底板面前期采用蓄水养护,吊模部分采用麻袋片洒水养护,3天后底板面放水,开始池壁墙体施工,底板继续采用麻袋片洒水养护,底板湿养护不少于14昼夜。5.8.3.4墙体施工第183页 墙体随着底板进行跳仓施工,劳动力及周转材料按同时进行3段池周壁进行施工组织,流水作业。先进行水池周壁和两池中隔墙结构施工,待其全部完成后再进行池内导流墙施工。墙体砼采用地泵排管分层下灰,模板加固重点是完全缝止水带堵头模板位置,浇筑砼时重点为止水带周围混凝土振捣。5.8.3.5满水试验满水试验在氧化沟结构混凝土全部浇筑并拆除模板、池底板和周壁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开始。满水试验合格并经1个月沉降观测稳定后放水,此时可加大两池间水位差,在放水过程中观测中隔墙渗漏情况并对缺陷进行处理。满水试验占用大量工期,满足试验所需的水源问题需在试验前解决,以减少灌水时间。5.9二沉池5.9.1施工顺序测量放线→灌注桩施工→管井降水→土方开挖→底板下进水井部分施工、进水管排泥管安装及混凝土包封→垫层砼→底板→池壁、池内出水渠、走道板→张拉预应力筋→满水试验→预应力筋锚具保护→基坑回填→栏杆安装5.9.2主要施工方案5.9.2.1基坑开挖土方开挖采用1台挖土机,配3台翻斗运土车进行运输,土方存于场内指定位置。基坑边坡为1:0.5,机械开挖基地预留600mm后土层,保护桩头。预留土方及排泥管沟槽采用人工挖土。沿基坑坡脚设置排水沟,池中集泥坑位置在垫层混凝土封闭前设置集水坑。5.9.2.2底部进水管、排泥管进水管、排泥管沟槽尽量挖成直槽,验槽后浇筑混凝土垫层,两侧砌100#240mm砖模,砖墙外侧与沟槽边坡之间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实。垫层内埋设钢管抗浮锚固筋,防止浇筑包封混凝土时漂管。混凝土包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到进水管顶上25cm,待污泥管道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浇筑。第183页 5.9.2.3底板施工底板设计为整体浇筑,在池壁底板上300mm处设水平施工缝。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加排管下灰,由中心向周围环向浇筑成型。底板前3天蓄满水养护,3天后开始墙体内架子施工,路出的底板面采用麻袋片洒水养护。底板浇筑时予埋墙体支撑地脚钢筋。5.9.2.4池壁施工池壁与进出水渠、走道板整体浇筑,池壁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内模脚手架→内模支撑架→内模→外脚手架→钢筋安装→外模→外模支撑→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张拉预应力筋→封锚。池壁模板及支撑材料按1.5个池子投入。原池体模板采用竹胶板散板拼装。模板设计要对内外模板编号,板缝处设置穿墙螺栓,板拼缝设双面胶条。墙体模板支撑见下图示意:池壁混凝土采用两台臂长32m第183页 混凝土泵车下灰,分层浇筑。养护5天后拆模。养护采用沿池壁布设喷淋水管,不少于14昼夜。5.9.2.5满水试验满水试验在二沉池池结构混凝土全部浇筑并拆除模板、池底板和周壁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四座二沉池考虑池间进行倒水,以节约用水。满水试验占用大量工期,满足试验所需的水源问题需在试验前解决,以减少灌水时间。满水前及满水过程做好沉降观测。5.10二沉池配水集泥井5.10.1施工顺序测量放线→管井降水→土方开挖→集泥井底板以下内层配水井结构→进水管安装及三角坑填充混凝土→集泥井与外层配水井底板→池壁及走道板→满水试验→基坑回填→栏杆安装。5.10.2主要施工方案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检底。由于内层配水井底板与外环配水井集泥井底板存在较大高差,先进行进水管预埋安装,然后配水井底板与其下部池壁一次整体浇筑至集泥井底板下部,回填后继续上部结构施工。5.11接触消毒池结构按照沉降缝位置划分为2个流水段进行施工。  施工顺序:测量放线→灌注桩施工→管井降水→土方开挖→消毒槽底板→上部池壁及顶板→满水试验→基坑回填→栏杆安装。5.12污泥均合池  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垫层砼→底板→池壁及走道板→满水试验→基坑回填→栏杆安装。5.13脚手架工程5.13.1脚手架方案设计第183页 构筑物施工脚手架采用双排单立杆脚手架,立杆间距3m,其下通长铺垫50mm木板,步距1.8m。操作层满铺脚手板,两侧设高度≮1.2m的防护栏杆。5.13.1地基平整坚实,钢管立杆下部加通长垫板。脚手板下横向水平杆要求加密,脚手板端头要绑扎牢固,不许有探头板,作业层必须立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50mm。5.14满水试验5.14.1满水试验前提条件与准备工作5.14.1.1结构砼的抗压强度、抗渗标号达到设计要求。池体结构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满足设计图纸中其它特殊要求。5.14.1.2进水、出水、排空、溢流、连通管道安装及其穿墙管口钢板堵头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5.14.1.3清扫池内杂物,做好注水和排空管路系统的准备工作,安全防护设施和照明标志配备齐全。5.14.1.4设置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池最高水位,安装水位测针,蒸发量设备准备齐全。5.14.1.5水池有沉降观测要求,事先布置观测点,记录水池各观测点现状高程。5.14.2满水试验步骤及检查测定方法5.14.2.1注水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日,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观测24h水位下降值,同时仔细检查池体外部结构砼和穿墙管道堵头情况。池体外壁砼表面和管道堵塞有渗漏的情况,是时水位降的测读渗水量较大时,停止注水,经过检查处理后,再继续注水。水位降符合标准要求,但池体外表面出现渗漏现象,认为结构砼不符合规范要求。第183页 5.14.2.2水位观测注水至设计深度,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降,水位测针读数度1/10mm。池内注水至设计深度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初读数,24h后测读水位测针未读数。5.14.2.3蒸发量测定蒸发量测定采用直径为500mm,高300mm敞口钢板水箱,水箱内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水箱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200mm,测定水池中水位同时,测定水箱中水位。水池渗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q=A1/A2[(E1—E2)—(e1—e2)]  其中:q—渗水量      A1—水池的水面面积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  E1—水池中水位测针初读数E2—测定E124h水池中水位测针读数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读数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读数当q<2L/m2*d,为合格。5.15砌筑工程5.15.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放线→焊接绑扎构造柱钢筋→钢筋验收→砌筑→支构造柱模板→混凝土浇筑→砌体验收5.15.2施工要求5.15.2.1按设计要求,沿墙体高度每隔500mm设2Φ6拉筋,构造柱与墙的拉结及配筋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当墙体高度大于4m时应设钢筋混凝土圈梁。5.15.2.2墙体要求表面平整无裂痕,转角相互垂直,棱角无缺损。5.15.2.3砌体阳角处需做水泥砂浆护角,隔墙上下错缝,左右搭接;隔墙与楼板、梁交接处待砌体沉实后(约5天)用砌块斜砌敲紧、填实。5.15.3施工技术措施5.15.3.1第183页 测量人员在结构楼板上和结构柱或墙上放出轴线及水平标高线,砌筑施工人员根据图纸、依据轴线弹好墙体边线及门窗洞口位置。5.15.3.2砌筑前根据砌块皮数制作皮数杆,并在墙体转角处及交接处树立,皮数杆间距不得超过15m。5.15.3.3墙体砌筑时双面挂线,随着砌体的增高要随时用靠尺校正平整度、垂直度。5.15.3.4水平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按净面积计算砂浆的饱满度不低于90%,竖向灰缝采用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其砂浆饱满度不宜低于80%。5.15.3.5墙体转角处即交接处同时砌筑,如不能做到,留马牙槎。5.15.3.6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5.15.3.7在砌筑砂浆终凝前后时间内,将灰缝刮平。5.15.3.8砌筑砂浆不准使用隔夜砂浆,且使用过程中不准随便加水,搅拌后的砂浆要尽快在短时间内用完,避免时间过长,砂浆终凝。5.15.3.9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墙身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每砌一层都要用水平尺进行控制,随时进行纠正。5.16装饰工程5.16.1门窗工程门窗安装前先弹出建筑+500mm控制线以及门窗洞口尺寸线,以便控制门窗洞口高度及位置。门窗框安装前应提前在其内侧作好防腐处理,铝合金门窗应用保护膜提前封闭好,待使用前再拆除。门窗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成品保护,以防被损坏。5.16.2楼、地面工程楼地面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建筑+500mm控制线,对原有楼地面进行踢凿、找平,并清扫湿润基层面,以防装修层与基层脱离,造成空鼓开裂,降低工程质量。第183页 5.16.3抹灰工程5.16.3.1施工顺序基层处理→规方→浇水润湿→标准灰饼→冲筋→底层抹灰→面层抹灰→养护。5.16.3.2施工方法 1)抹灰前全面检查门窗框是否安装牢固,是否方正平整安装正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对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碱膜等物均应仔细清理干净。 2)抹灰的工艺流程按“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以便减少污染,保护成品。 3)砌块墙抹灰前一天浇水湿润,不少于两遍。4)罩面灰待底层达到六、七成干后进行,先从阴角、阳角进行,铁抹子压光不小于两遍。5)每层抹灰的厚度不要太厚以免粘接不牢空鼓;抹灰时要保证周围的温度以及不能有窜堂风,在抹完灰后要进行至少一周的养护(在常温下可洒水养护),避免表面出现裂缝。6)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要通过水平尺等工具严格进行控制。7)室内抹灰墙面以及门洞口处的阴阳角要方正,抹灰要求平整,不应有裂纹、接搓不平现象。要做到阴阳角方正,灰线清晰顺直。5.16.3.3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1)抹灰面层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缺陷,面层无爆灰。2)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无缺楞掉角,线角通直清晰规方。3)孔洞、槽、盒、管道后面的抹灰尺寸正确、边缘整齐、表面光滑,管道后面平整。4)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滑,护角通直,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第183页 5)抹过灰后随即清擦沾在门窗框上的残余砂浆,并清擦干净。对塑钢窗框一定要贴保护膜,并一直保持到竣工前清擦玻璃为止。抹灰用的大木杠、铁锹把、跳板等不要靠墙依墙放着,以免碰破墙面或将墙面划成道痕,严禁施工人员蹬踩门窗框、窗台,防止损坏棱角。6)随抹灰随注意保护好墙上预埋件,同时注意墙上的电线槽盒、水暖设备预留洞等,不得随意堵死。5.16.4粉刷工程所有墙体在刮腻子之前,基层墙体应保证干燥及清洁,腻子应刮三遍成活,每遍施工完毕后,应在腻子完全干燥后用细砂纸打磨平,最后开始刷涂料,涂料施工是应作到均匀涂刷,防止流坠,每刷完一遍应待其彻底干燥后进行再进行打磨,墙面涂料涂刷并应作到颜色均匀,纹路一致,无起泡、掉皮、流坠等缺陷。5.16.5墙面砖粘贴5.16.5.1铺贴顺序:墙面砖铺贴时自下而上,逐块进行。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打底抹灰→铺贴饰面砖→擦缝(勾缝)。5.16.5.2基层处理:墙面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冲筋、抹灰,表面用刮尺、木抹子打平整,墙角方正、线条通顺。5.16.5.3粘贴前根据设计要求挑选规格一致、形状平整方正、不缺楞掉角、无凸凹扭曲、颜色均匀一致砖块。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预排,以便拼缝均匀并以此弹出分格线。5.16.5.4面砖的排列避免非整砖,非整砖贴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5.16.5.5在墙面及转角处,每隔2m左右预埋贴面标志,以控制面层砖的平整度、垂直度和粘贴结合层的厚度。5.16.5.6面砖表面的清理工作在当天做好。如完成后还有不洁之处,可用砂浆清洗剂进行清理。5.16.5.7内墙面砖的砖缝通过十字卡进行控制。第183页 5.17屋面工程5.17.1屋面找坡层应按预先在墙面上放好的坡度线进行施工,严格配比,浇捣密实。5.17.2防水找平层在防水层施工前一定要检验其表面的平整度及质量情况,有无起砂、空鼓、油渍等问题,如有则必须进行处理,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尽早施工防水保护层,以免防水层受到破坏。5.17.3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认真清理干净,按设计要求对阴阳角及管道根部等特殊部位做好卷材附加层。卷材与基层之间,卷材与卷材之间采用热熔法满粘,铺粘顺序由低向高进行。卷材施工完毕做好蓄水或淋水试验,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5.18暖卫工程5.18.1一般规定5.18.1.1认真阅读、领会设计图纸和其它技术文件,参加设计技术交底。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变更设计应符合规定程序。5.18.1.2用于正式工程的主要材料、设备及制品,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现行标准的技术质量鉴定文件或产品合格证。5.18.1.3暖卫工程的施工,应与建筑及其它有关专业工种密切配合。管道穿过基础、墙壁和楼板,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5.18.1.4管道、器具支、吊、托架的安装,位置应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5.18.2给水管道安装5.18.2.1本工程采用PP-R新型管材,管道采用热熔连接,管道和管件要有省级及以上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证明,并有进赣产品使用许可证。第183页 5.18.2.2管道热熔连接时,采用专用配套的熔接工具。熔接工具要安全可靠,并有培训过熔安装人员操作。管材与管件要同种材质,安装时采用配套的专用热熔工具。PP—R管与阀门及配水管件连接时,要采用带金属嵌件的聚丙烯过渡管件,该管件与聚丙烯管采用热熔连接。5.18.2.3管道热熔连接技术要求:接通专用热熔工具的电源,达到设定工作温度后,方可操作。管道的切割要使用专用的切割机,使用钢锯时,切割后的断面要去除毛边和毛刺;管道的截断面必须垂直于管轴线。溶接时,管材和管件的连接端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油。连接时,无旋转地把管端导入加热套内,插入到所标志的深度,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达到规定标志处。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材与管件从加热套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直线均匀插入到所标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刚溶接好的接头还可校正,但严禁旋转。5.18.2.4给水立管上连接横支管用的管件位置、规格、数量、朝向复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卫生器具安装完毕,进口的标高、中心位置准确,能保证连续施工作业。5.18.2.5根据横支管的设计排列情况,确定管道位置、数量。并将其敞口处做好临时封堵;冷热水管道上下平行安装,热水管应在冷水管的上面。管道隐蔽前做水压试验,合格后固定及隐蔽。5.18.2.6根据测量尺寸选管下料,将短管接至卫生器具进水口处,安装时应严格控制坐标及标高,以满足器具给水配件的需要;安装冷热水龙头时,热水龙头应安装在面向的左侧;对隐蔽管道在隐蔽前应作好水压试验,并做好相应的隐检记录。5.18.2.7第183页 水压试验:管道的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热熔连接的管道,水压试验要在管道连接24h后进行。水压试验前,管道要牢固,接头需明露,且不得连接配水器具。对管道缓缓升压,升压宜用手动泵,升压时间不小于10min。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稳压1h,压力降不超过0.06Mpa。在工作压力的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超过0.03Mpa。5.18.3排水管道安装5.18.3.1本工程采用UPVC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5.18.3.2塑料排水横管固定件的间距不得大于规范的规定。吊管卡、立管卡应用配套塑料管卡。排水横管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坡度应符合规范规定。锯管工具应选用细尺锯、割刀和割管机等机具。下料时应控制加工余量,保证加工后管段长度符合安装要求的尺寸值。断口应平整并垂直于轴线,断面处不得有任何变形。锯管端头插口处可用中号板锉锉成15°-30°坡口。坡口厚度宜为管壁厚度的1/3-1/2,长度一般不小于3mm。坡口完成后应将残屑清除干净。5.18.3.3在承插口涂刷胶粘剂后,将管子找正方向插入承口,确认准确垂直后,再加挤压。管端插入深度应符合标记记号的要求,保证承插接口的直度和接口位置的正确,还需静待2-3min,以防止接口滑脱。预制管段节点间的误差应不大于5mm。然后,应将挤出的胶粘剂用棉纱或干布蘸清洁剂擦拭干净。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和气候条件静置至接口固化为止。立管、横管上应按规定设置伸缩节。5.18.3.4预制管道接口达到强度,并具备安装条件后,先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管道支吊架栽埋;核对管径、位置、标高、坡度,确认正确无误后,按接口工艺连接各接口,调整管卡并紧固。5.18.3.5立管必须按规定设置检查口。待预制管段接口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立管安装。取出立管甩头的临时封堵,清除承口,按楼层卫生器具的排水孔找准分岔口的朝向,调直立管做临时固定。在有水房间楼板设置排水立管的套管应设止水片,以防套管处渗漏。5.18.3.6当接口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按灌水试验操作工艺标准进行试验。合格后做好试验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临时封闭各甩头管口。第183页 5.18.4卫生器具安装5.18.4.1卫生器具材质、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卫生间布置应预先绘制大样图。遇有与设计不同处,应经设计和建设单位认可。卫生器具安装的位置、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卫生器具排水口预排水管承口的连接处,必须严密,不得渗漏。5.18.4.2地漏的安装应在地面的最低处,其篦子顶面应低于设置处地面5mm。有水房间内坡向地漏的地面坡度应为1%~2%。座便器安装应待下部地面和低位水箱背后墙面的装饰层施工完毕,且预埋件的位置和强度符合要求后进行。5.19电气安装工程5.19.1电气安装工艺流程准备工作→防雷接地装置施工→电气管路预埋、预留→各种配电箱(柜)安装→各系统穿线、线路间绝缘测试→各种电气器具、开关、插座、灯具安装→系统绝缘测试→通电调试→测试接地电阻→清理竣工验收。5.19.2配电箱安装安装前按照配电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资料,核对设备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附件、备件齐全;产品合格证、技术资料、说明书、准用证齐全。暗装配电箱安装应配合土建施工进度。安装时根据预留孔洞尺寸找好标高及水平尺寸,将箱体固定好,用水泥砂浆填实周边并抹平齐。墙体抹面和粉刷完毕再进行重底、箱门及元器件安装。配电箱安装要垂直、平整,箱体上不得使用电、气焊割进线孔,应使用专用开孔器,做到一管一孔。进入箱内的管子必须长短一致,排列整齐,护口(锁口、根母)齐全。箱内保护接地必须连接牢固、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5.19.3配管、配线第183页 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经综合考虑,确定盒(箱)的正确位置及管路走向。使用钢管前应进行外观检查,钢管壁厚应均匀,不应有折扁、裂缝、砂眼、塌陷及严重腐蚀等缺陷。钢管弯管过程中注意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穴及裂缝,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弯曲角度不小于900。钢管切断后随即清理管口,将管端面毛刺清除,使管口保持光滑。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箱(盒)的连接可采用焊接固定,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明配钢管或暗配镀锌钢管与箱(盒)的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施工中严禁不同管径的钢管直接用套管连接。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箱(盒)采用丝扣连接时,要用相应的圆钢或扁钢焊接好接地跨接线,使整个管路可靠地连成一个导电整体。塑料管敷设选用管材必须是阻燃的,管子外壁应有连续的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敷设时,要保证与供热管道的距离大于200mm。管口要平整、光滑,管子与箱、盒等器件连接时要用锁紧螺母和护口,管子与管子连接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管子外径1.5~1.8倍,其对接口在套管的中心,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要牢固密封。箱、盒开孔时应用专用开孔器。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导线相色分别为黄(A)、绿(B)、红色(C),蓝色线为工作零线(N),黄绿双色线为保护接地线(PE)。导线穿线前,应用压缩空气进行吹管,使管路中的灰土和水分清除,或用钢丝缠上布条在管路中来回拉几次,将管路中的杂物和水分清除(特别是弯曲较多和管路较长的钢管)。穿入管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绝缘层不得损坏,导线不得扭曲。导线在箱、盒中连接时要符合操作规程要求,铜导线连接时必须搪锡,焊锡应均匀饱满,表面无尖刺。导线连接后应包缠绝缘带(恢复线路绝缘)。第183页 5.19.4电气器具安装所有电气器具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准用证。器具应配件齐全,无损伤、变形、油漆脱落。暗装开关、插座安装前应先清除暗装盒内的杂物、水分。接线时,开关应控制电源相线,以保证开关断开后灯具不带电;单相双孔插座垂直排列时,上孔接相线,下孔接零线;水平排列时,面对插座,右孔接相线,左孔接零线;三孔插座上孔接保护接地线,右孔接相线,左孔接零线;三相四孔插座保护接地线接正上方,下孔从左侧起分别接A、B、C相线。灯具安装应预埋T型螺栓,固定牢固。房间内灯具安装应中心对称,螺口灯具接线时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端子上,零线接在螺口上。导线与灯具连接时不得损伤线芯,连接应紧密牢固。5.19.5避雷及接地系统对接地体焊接,扁铁搭接长度不小于宽度的2倍,钢筋不小于直径的6倍,焊面不少于三个棱边,屋面避雷带敷设时,转角应随建筑造型弯曲,一般不小于900,弯曲半径不小于圆钢直径的4倍或扁铁宽度的6倍,严禁弯成直角。避雷带(网)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支架间距在转角处距转弯中心为0.5米,中间支架间距为1~1.5米为宜,间距应均匀。避雷接地引下线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用做避雷接地引下线的钢筋应有明显标记区别其他钢筋,在柱子浇注混凝土前应使用摇表确认引下线连接良好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避雷接地引下线的断接卡子之间应加装铅板,以保证接地引下线电气连接良好。6无粘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6.1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特点:6.1.1该工程结构形式较为复杂,预应力筋施工过程中的定位也较复杂,需要认真进行坐标计算。第183页 6.1.2该工程预应力筋的间距较小,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预应力筋的固定和砼的振捣。6.1.3该工程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较复杂,张拉时一定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6.1.2该工程竖直方向的钢绞线一次性要布置到位,施工中支架搭设难度较大,施工配合较难。6.2施工用料及设备:6.2.1钢绞线:1)由于本工程结构重要性较高,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如果我公司工程中标,将采购高质量的7Ø5高强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2)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是用防腐润滑油脂涂敷在钢绞线表面上,并外包塑料护套制成。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质量要求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93标准的规定。3)本工程钢绞线规格,选用7Ø5结构。其质量应符合如下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标准公称抗拉强度(Mpa)公称直径(mm)直径偏差(mm)公称面积(mm2)公称重量(kg/km)最小破断载荷(KN)1%伸长时最小载荷(KN)延伸率(%)松弛率(%)GB/T5224-199518609.500.3054.843210286.6≥3.5≤2.511.10-0.1574.258013811712.700.4098.777418415615.20-0.2013911012592204)防腐润滑油脂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周围材料无侵蚀作用;不透水,不吸湿;抗腐蚀性能强;润滑性能好;摩擦阻力小;在规定温度范围内高温不流淌低温不变脆,并有一定韧性。其质量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93标准的规定。5)护套材料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其质量应符合GB11116的规定。第183页 护套的颜色宜采用黑色,也可采用其他材料,但此时添加的色母材料不能损伤护套的性能。6)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应按下列规定验收:a.外观检查:钢绞线的外观质量,应逐盘检查。钢绞线的捻距应均匀,切断后不松散,其表面不得带有油污、锈斑或机械损伤,但允许有浮锈和回火色。涂层表面应均匀、光滑、无裂纹、无明显折绉。b.油脂重量与护套厚度的测量方法:取1米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用精度不低于1.0g的天平称量重量(W1),然后除净护套及钢绞线上的油脂,称其重量(W2),则每米钢绞线的油脂和护套重量(W3)=(W1)-(W2)。护套厚度用游标卡尺在其每端口截面不同方向上各进行4次测量,取平均值。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油脂重量与护套厚度,应按60t为一批,抽取3个试件进行检验,油脂重量不小于50g/m,护套厚度正常环境下不小于0.8㎜,在腐蚀环境下不小于1.2。c.力学性能试验:钢绞线外观检查合格后,从同一批中任取三盘钢绞线,每盘在任一位置截取一根钢绞线进行拉伸试验,各项指标应符合GB/T5224-2003标准的要求。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合格,则该盘报废,再从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7)无粘接预应力钢绞线护套轻微破损者应外包防水塑料胶带修补,严重破损者不得使用。8)预应力筋的存放:a.成盘卷的预应力筋,宜出厂前加防潮纸,麻布等材料包装。b.在室外存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必须采取垫枕木并用毡布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种腐蚀性气体,介质的影响。c.长期存放应设置仓库,仓库应干燥,通风良好,无腐蚀性气体和介质。6.2.2预应力筋锚固体系1)本工程预应力锚具选用夹片锚具,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片和连接器》GB/T14370中І第183页 类锚具的技术标准,即要求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得的锚具效率系数不小于0.95,要求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不小于2.0%。2)本工程多孔夹片锚固体系由多孔夹片锚具、锚垫板、螺旋筋等组成,本工程中孔数为2~7孔。多孔夹片锚固体系其构成如下图所示:3)锚垫板、锚环和螺旋筋的规格及尺寸:一旦我公司中标,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锚垫板、锚环和螺旋筋的选购工作。现将OVM型锚固体系的规格及尺寸列表如下仅供参考。其适用强度1860Mpa,直径12.7~15.7㎜,1~55根钢绞线。采用带弹性槽的两片式夹卡,具有良好的放张自锚性能,施工操作简便,锚固效率系数高,锚固性能稳定可靠。OVM15锚具参数表型号根数锚垫板(㎜)锚板(㎜)螺旋筋张拉千斤顶型号A*B*CE*FGHIN15A-22135*110*8385*5013010404YCW100B15A-33135*110*8385*5013010504YCW100B15A-44165*120*93100*5015012505YCW100B15A-55180*130*93115*5017012505YCW100B15A-6.76.7210*160*108128*5020012505YCW150B4)预应力筋锚固体系的质量检查:预应力筋锚固体系进场时应按合同核对锚具的品种、规格及数量,并按下列规定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应用。第183页 a.外观检查: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才可以列为同一批量,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验收批。从每一批中抽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其表面应无污物、锈蚀、机械损伤和裂纹。如果有一套表面有裂纹则本批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进入后续检验组批。b.硬度检查:从每批中抽取5%的样品且不少于5套,按产品设计规定的表面位置和硬度范围做硬度检查。如果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检查,如任有一件不合格,须对本批产品逐个检验,合格者方可进入后续检验组批。c.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在通过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的锚具中抽取6套样品,与符合试验要求的预应力筋组装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由专业质量检测机构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测得的锚具效率系数不小于0.95,要求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不小于2.0%。由于本工程锚具用量较大,建议进行静载验收试验。6.2.3张拉设备及辅助工具:预应力筋用张拉设备是由液压张拉千斤顶、电动油泵和外接油管组成。张拉设备装有测力仪表,可准确读出预应力值。张拉设备由专人使用和保管,并定期维护和标定。1)液压张拉千斤顶:根据本工程预应力筋的束数和布置形式,结合我公司多年预应力施工经验,如果我公司中标将采用YCWB型轻量化千斤顶进行张拉。该轻量化千斤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强度高、密封性能好的优点。具体型号为YCW100B和YCW150B。两种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如下:YCWB轻量化千斤顶技术性能参数项目单位YCW100BYCW150B公称张拉力KN9731492公称油压Mpa5150张拉活塞面积cm2190.878第183页 回程活塞面积cm2298138回程油压Mpa<25<25穿心孔距mmΦ78Φ120张拉行程mm200200主机质量kg65108主机外形尺寸L*Dmm370*Φ214370*Φ285钢绞线预留长度mm5705702)电动油泵:预应力用电动油泵是用电动机带动与阀式配流的一种轴向柱塞泵。油泵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大于千斤顶的额定压力。结合我公司的设备情况及本工程的预应力筋设计特点,准备采用通用电动油泵ZB4-500型,其由泵车、控制阀、油箱小车和电气设备等组成,技术性能指标如下:ZB4-500型电动油泵技术性能柱塞直径mmΦ10电动机功率KW3行程mm6.8转数r/mm1420个数个2*3用油种类10号或20号机械油额定油压Mpa50油箱容量L42额定流量L/mm2*2外形尺寸mm745*494*1052出油嘴数个2重量kg1206.2.4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1)千斤顶使用注意事项:a.千斤顶不允许在超过规定的负荷和行程的情况下使用。b.千斤顶在使用时必须保证活塞外露部分的清洁,如果沾上灰尘杂物,应及时用油擦洗干净。使用完毕后,各油缸应回程到底,保证进、出口的洁净,加覆盖保护,妥善保管。c.千斤顶张拉升压时,应观察有无漏油和千斤顶位置是否偏斜,必要时应回油调整。进油升压必须徐缓、均匀、平稳,回油降压时应缓慢松开回油阀,并使各油缸回程到底。第183页 d.千斤顶常见故障及排除:(见下表所示)故障现象故障可能原因排除方法漏油1.油封失灵1.检查或更换密封圈2.油嘴连接部位不密封2.修理连接油嘴或更换垫片千斤顶张拉活塞不动或运动困难1.操作阀用错1.正确使用操作阀2.回程缸没有回油2.使回程缸回油3.张拉缸漏油3.按漏油原因排除4.油量不足4.加足油量5.活塞密封圈胀得太紧5.检查密封圈规格或更换活塞不回程或回程困难1.操作阀用错1.正确使用操作阀2.张程缸没有回油2.使张程缸回油3.回程缸漏油3.按漏油原因排除4.回程时油量不足4.加足油量千斤顶活塞运行不平稳油缸中存有空气空载往复运行几次排除空气千斤顶缸体或活塞刮伤1.密封圈上混有铁屑或砂粒1.检查密封圈,清除杂物,修复缸体和活塞2.缸体变形2.检查缸体材料,尺寸,硬度,修复或更换千斤顶连接油管焊裂1.油管拆卸次数过多,使用过久1.注意装拆,避免弯折,不易修复时应更换油管2.压力过高2.检查油压表是否失灵,压力是否超过规定压力3.焊接不良3.焊接牢固2)油泵使用注意事项:第183页 a.油泵和千斤顶所用的工作油液,一般用10#或20#机油,亦可用其他性质相近液压用油,如变压器油等。灌入油箱的油液需经滤清,经常使用时每月过滤一次,不经常使用时至少三个月过滤一次,油箱应定期清洗。油箱內一般应保持85%左右的油位,不足时应补充,补充的油应与油泵中的油箱同。油箱內的油温一般应在10~40℃为宜,不宜在负温下使用。b.连接油泵和千斤顶的油管应保持清洁,不使用时用螺丝堵封,防止泥沙进入。油泵和千斤顶外露的油嘴要用油帽封住,防止灰尘及杂物进入机内。每日用完后,应将油泵擦净,清除滤油铜丝布上的油垢。c.油泵不宜在超负荷下工作,安全阀须按设备额定油压或使用油压调整压力,严禁任意调整。d.接电源时,机壳必须接地线。检查线路绝缘情况后,方可试运转。e.油泵运转前,应将各油路调节阀松开,待压力表慢慢退回至零位后,方可卸开千斤顶的油管接头螺母。严禁在负荷时拆换油管或压力表等。f.耐油橡胶管必修耐高压,工作压力不得低于额定油压或实际工作的最大压力。油管长度不宜小于3米。当一台油泵带动两台千斤顶时,油管规格应一致。g.油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故障现象故障可能原因排除方法不出油,出油不足或波动1.泵体内存有空气1.旋拧各手柄排除空气2.漏油2.查找漏点清除之3.油箱液面太低3.添加新油田4.油太稀,太粘或太脏4.调和适当或更换新油5.泵体之油网堵塞5.清洗去污6.泵体的柱塞卡住,吸油弹簧失效和柱塞与套磨损6.清洗柱塞与套或更换损坏件7.泵体的进排油阀密封不严,配合不好7.清洗阀口或更换阀座,弹簧和密封圈压力表上不去1.泵体内存有空气1.旋拧各手柄排除空气2.漏油2.查找漏点清除之3.控制阀上的安全阀口损坏或阀失灵3.平阀口井配研或更换损坏件第183页 4.控制阀上的送油阀口损坏或阀杆锥端损坏4.平接合处阀口和修复阀杆5.泵体的进排油阀密封不严配合不好5.清洗阀口或更换阀座,弹簧和密封圈6.泵体的柱塞与套阀过度磨损6.更换新件持压时表针回降1.外漏1.查找漏点清除之2.控制阀上的持压单向阀失灵2.清洗和修刮阀门,敲击钢球和更换新件3.回油阀密封失灵3.清洗与修好回油阀门和阀杆泄露1.焊缝或管路破裂1.重新换好或更换损坏件2.螺纹松动2.拧紧各丝堵,接头和各有关螺钉3.密封垫片失效3.更换新片4.密封圈破裂4.更换新件5.泵体的进排油阀口破坏或柱塞与套筒磨损过重5.修复阀口或更换阀座,弹簧,柱塞和套筒噪声1.进排油路有局部堵塞1.除去堵塞物使油路畅通2.轴承或其它件损坏和松动2.换件或拧紧3.吸油管等混入空气3.排气6.2.5防腐及防水材料:1)防腐材料: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在封闭槽口时应在槽口内壁涂以高分子聚合物防腐粘结剂,以加强新老混凝土的连结。该高分子聚合物防腐粘结剂我公司将按程序申报,获得批准后进行采购,确保质量。2)防水材料: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先切除外露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多余长度,然后在锚具及承压板表面涂以防水涂料,该防水材料同结构內壁的防水材料一同购买。6.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第183页 6.3.1材料及机具设备的准备:1)无粘接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及重量:无粘接预应力钢绞线两端张拉的下料长度:L=l+2(l1+l2+l3+l4+l5+l6+100)式中l—无粘接预应力钢绞线在构件内长度l1—夹片式工作锚的厚度l2—限位板的厚度l3—偏转器的厚度l4—固定圈的厚度l5—千斤顶的长度l6—夹片式工具锚的厚度其中无粘接预应力筋的理论重量按1.235kg/m考虑,如施工中重量有变化,则以实际为准。2)本工程中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型号及数量:一旦我公司中标,将根据设计图纸计算锚固体系的型号及数量,同时组织有资质的厂家申报资料,经批准后组织定货。6.3.2每束钢绞线定位坐标计算:针对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建立专用的电子表格进行钢绞线的定位坐标计算。6.3.3每束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1)预应力筋的应力损失:在本工程中预应力筋的应力损失主要包括瞬间损失和长期损失。张拉阶段瞬间损失包括孔道摩擦损失、锚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和变角张拉损失等,长期损失包括应力松弛损失和砼收缩损失等。a.孔道摩擦损失: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1按下列公式计算:σL1=σcon*【1-e-(k*x+μ*θ)】第183页 其中k—考虑孔道局部偏差对摩擦影响的系数,对无粘接预应力钢绞线为0.0040;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长度(以m计);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对无粘接预应力钢绞线取0.08;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以弧度计);b.锚固损失:张拉端锚固时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称为锚固损失。根据本工程的预应力筋设计特点可用下式进行计算:σL2=2×m×Lf其中m—孔道摩擦损失的斜率,m=σL1/L,L为张拉端至固定端之间的距离;Lf—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反向摩擦影响长度,Lf=√a×ES/ma—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对夹片式锚具取6~8;ES—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以预应力筋的出厂报告为准。c.弹性压缩损失:当多根预应力筋依次张拉时,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受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所产生的砼压缩而引起的平均应力损失σL3可按下式计算:σL3=0.5×ES×σpc/Ecσpc—由于预应力所引起位于钢筋水平处砼的应力,在本工程中构件为偏心受压构件,故σpc=PY1/A+PY1*e²/I-MG*e/I;e—构件重心至预应力筋合力点的位置;PY1—扣除第一批预应力后的张拉力,一般取0.9P;A—砼毛截面面积;I—砼毛截面惯性矩;Ec—砼的弹性模量;MG—构件自重引起的弯距。d.预应力筋应力松驰损失:由于本工程中预应力为低松弛级,且σcon>0.7fptk,则:第183页 σL4=0.20×(σcon/fptk-0.575)×σcone.砼收缩徐变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σL5=(35+280×σpc/f´cu)/(1+15×ρ)σpc—受拉区或受压区预应力筋在各自的合力点处砼法向应力;f´cu—施加预应力时砼的立方强度;ρ—受拉区或受压区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配筋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计算出的σL5值可以折减50%。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ΔL=Σ【(σi1+σi2)*Li】/2*ES式中Li—第i线段预应力长度;σi1、σi2—分别为第i线段两端的预应力筋拉力;一旦我公司中标,将提供所有的钢绞线的计算长度供业主及监理公司审核。6.3.4张拉设备的标定:施加预应力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标定。1)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书的关系曲线。标定张拉设备用的试验机和测力计精度,不得低于±2%。压力表精度不宜低于1.5级,最大量程不宜小于设备额定张拉力的1.3倍。标定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2)张拉设备的标定期限,不宜超过半年。3)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张拉设备重新标定:a.千斤顶经过拆卸修理;b.千斤顶经过久置后重新使用;c.压力表受过碰撞或出现失灵现象;d.更换压力表;f.张拉中预应力筋发生多根破断事故或张拉伸长值误差较大;第183页 4)预应力筋开始张拉前应将标定报告提交给业主及监理公司进行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6.4.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施工:6.4.1施工工艺流程:前期准备工作→钢绞线的下料→钢绞线及锚垫板的固定→砼施工及养护至设计强度→清理张拉端→安装工作锚具及夹片→安装限位板→安装偏转器→安装过渡块及延长筒→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初张拉并记录伸长值→继续向张拉缸供油直至设计超张拉力并记录伸长值→持荷五分钟→锚固→卸下工具锚、千斤顶、限位板、偏转器、过渡块及延长筒→切去多余钢绞线→涂防腐材料及防水剂→封闭张拉槽口。6.4.2锚垫板的安装:按照设计给出的凹槽尺寸,用木模板做成凹槽形状固定在外侧模板上,按施工图规定的无粘接预应力的位置在木模板上钻孔,采用钉子将锚垫板固定在木模板上。1)无粘接预应力筋末端的切线应与锚垫板相垂直,曲线端的起始点至张拉端锚固点应有不小于300㎜的直线端。2)木模板形成的凹槽内应填充泡沫或其它材料,以防砼或砂浆进入。3)锚垫板端部与钢绞线相交处应用胶布密封,防至砼进入凹槽内。4)P型锚固端先将钢绞线按下料长度下料,然后除去一端的护套及油脂,用挤压机将挤压套挤入钢绞线内,固定好承压板,按设计位置将P型锚固端固定好。同时将螺旋筋按配套的直径、圈数、及间距固定好。6.4.3钢绞线的下料及安装:1)按前面章节中所计算的下料长度进行钢绞线的下料。2)由于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现场施工时事先用钢筋做一个简易铁笼。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装在铁笼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3)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钢绞线编束用20#第183页 铁丝绑扎,间距2~3米,编束时应先将钢绞线理顺,并尽量使各钢绞线松紧一致。4)无粘结预应力筋敷设前应检查其规格、尺寸及外包塑料管的质量,经检查无误并符合有关要求后,按图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设计位置进行抄平、放线、要求每一根筋按设计位置定位,允许偏差符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92-93第5.2.4条的规定。5)敷设无粘结预应力筋时,其曲率半径不得小于6.5米。无粘结预应力筋距洞口的距离不小于150㎜。6)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应根据张拉机具所需的长度确定,具体见锚具参数表及偏转器、过渡块的尺寸。7)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安装完毕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方能浇铸砼。浇铸砼时,严禁踏压碰撞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架及端部预埋件,且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6.4.4钢绞线张拉前的准备工作:1)砼强度的检验:预应力张拉前应提供砼强度试压报告,当砼立方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2)张拉端的清理:张拉端预埋锚垫板与锚具接触处的焊渣、毛刺、砼残渣应清除干净。3)张拉操作台的搭设:依据结构施工时搭设的内脚手架来搭设张拉操作台。张拉操作台应能承受操作人员与张拉设备的重量,并装有防护栏杆。6.4.5钢绞线的张拉:1)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2)预应力筋从应力为零开始张拉至1.03倍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然后锚固。3)张拉程序:0→初拉力(10%δk)→20%δk→40%δk→80%δk→(量伸长值、锚固)→补足张拉至1.03δk(持荷5分钟)→δk(量伸长值、锚固)第183页 4)本工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同时校核无粘结筋的伸长值,如实际伸长值大于计算伸长值的10%或小于计算伸长值的5%,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张拉伸长值校核如下:ΔL=ΔL1+ΔL2-A-B-CΔ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Δ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A—锚具及预应力筋内缩值;B—千斤顶内预应力筋的张拉值;C—砼构件的弹性压缩值。6.4.6锚固端封锚:1)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先切除外露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多余长度,然后在锚具及承压板表面涂以防水涂料,并在槽口內壁涂以高分子聚合物防腐粘结剂,以加强新老混凝土的连结,再用C45膨胀砼填实。2)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用砂轮切割机切割断料,严禁采用电弧切割,无粘结预应力筋切割后,露出锚具夹片外的长度不得小于50。6.5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事项:6.5.1质量检验: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护套应完整,局部破损处应采用防水胶带缠绕紧密。2)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应顺直,其曲线坐标高度偏差应不超过下表规定:截面高(厚)度h≤300300<h≤1500H>1500允许偏差±5±10±15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固定应牢靠,浇筑砼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4)张拉端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预应力筋。5)内埋式固定端垫板不应重叠,锚具与垫板应贴紧。6)无粘结预应力筋成束布置时,应能保证砼密实并能裹住预应力筋。6.5.2张拉安全保证措施第183页 1)钢绞线张拉时,两端严禁站人。2)操作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3)高压油泵开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需离开,必须把油阀门全部松开或切断电路。4)每根构件张拉完毕后,应检查端部和其他部位是否有裂缝。6.5.3张拉前必须用检验过的电子称对千斤顶及新配套油泵进行检验标定,油泵由熟练的操作工进行操作。6.5.4工具锚夹片,应注意保持清洁和良好的状态。6.5.5张拉过程中如遇个别钢绞线滑移,可更换夹片,用小型千斤顶张拉。第183页 第一章安装施工技术方案1施工坐标位置及标高的控制1.1绝对标高的控制及利用1.1.1建立由专业测绘人员组成的测绘小组。1.1.2根据土建测绘小组所确定的绝对标高、轴线,设置安装基准线移到安装位置,设定安装的实际标高及轴线。1.1.3测绘人员必须准确的移置和设置标高、轴线的实际标记,并绘制标记的移置图,承担移置责任。1.2安装标高的控制和利用1.2.1移置至建筑物内的安装标高、轴线,即为安装的基准,在测量的传递上应精确可靠。因此,必须使用合格的同一量具来测量。1.2.2标高的基准线必须引伸到设备、管道的安装位置,轴线应保证垂直、水平或平行的测量。1.3测绘和移植标记的保护1.3.1选择不易遭到覆盖、破坏或移动的物体设置标记。1.3.2标记应准确、规则、醒目。1.3.3定期复测标记是否变化。1.4测量仪器配置1.4.1水准仪1.4.2经纬仪(或全站仪)1.4.3连通管式水平仪1.4.4塔尺2焊接施工2.1一般要求:2.1.1焊接工程中所用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说明书。第183页 2.1.2引进设备的结构焊接应向外商索取结构材料的质量证明,必要时应进行焊接工艺试验,以满足设计的质量要求。2.1.3设置专用的材料库房,分类堆放保管,用于焊接工程的材料应注以明显的标记。2.1.4材料表面缺陷超过允许范围,不符合质量要求,不得使用。焊条应存放有通风良好和干燥的环境中,严防焊条受潮变质。2.1.5施焊焊工必须是持证焊工,持证上岗,重要部位的焊接应打上焊工代号和钢印。2.1.6焊接施工环境不能保证焊接质量时,应停止焊接作业:如室外雨天、气温过冷、操作场地太小等等。2.1.7对每一类焊接均应下达焊接工艺卡,焊工应严格焊接工艺卡进行作业。焊接过程中工长或质检员,应随时监督和控制焊接质量。2.2焊接工艺流程焊前准备焊前检查焊接焊后清理质量检查(部分焊口进行X射线探伤)2.3本工程所用材料厚度均小于20mm,材料为碳素钢,选用E4316,E4315焊条。焊条使用前应按焊条说明书规定的温度烘干。烘干的焊条应放入温度在100℃--150℃的保温箱内,随用随取。2.4组对要求:2.4.1下料及坡口加工型材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坡口用氧、乙炔切割加工,管径DN>200的采有滋轮切割机下料及坡口,DN<200的采用氧、乙炔手工切割下料及坡口加工,并用角向磨光机打磨除掉坡口表面氧化物,对局部凹凸不平处应加以修整不得影响焊接质量。2.4.2工件应避免强力组对保证组对质量,其允许偏差:第183页 壁厚(mm)<44—88--20>20错边量(mm)<0.6<0.9<15%壁厚<10%壁厚2.5管道焊接无缝钢管焊接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双面焊接。钢板卷管焊接应按先焊纵缝,后焊环缝。管道单面多层焊接,每层间的接头应错开并使其焊接方向相反。小直径管道的法兰尽量选用平焊焊接,大直径的管道法兰采用对称分段焊接。2.6焊接质量检验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前将药皮、飞溅物清理干净,焊缝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2)焊缝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总长度不应超过焊缝长度的10%,且小于100mm。(3)焊缝的宽度比坡口宽度每边应增宽0.5—2mm。(4)对接焊缝的余高为0—3mm。(5)焊缝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6)X射线探伤按滚动焊口数量5%、固定焊口10%的比例进行X射线探伤,其质量检验标准按焊缝等级Ⅲ执行。(7)无法进行压力试验的管道应作煤油渗透试验(8)进行返工处理的焊缝,必须对原缺陷部位进行打磨,直至全部缺陷消除。2.7焊接设备配置:(1)逆变电焊机及可控硅焊机。(2)氧、乙炔切割设备。(3)角向磨光机及手提砂轮机。(4)电烘箱及保温筒。(5)磁轮切割。第183页 3埋地管道安装施工南昌市****污水处理厂总平管道安装因污水处理工艺所决定,绝大部分采用重力流方式输送。因此对管道施工标高控制要求严格,同时焊接量大,需用焊接工时多。施工时主要遵循:同一地段管道施工本着先深后浅,先重力流管后压力流管;管道施工先集中防腐后埋设;池子进出管施工,先配合土建施工埋设刚性防水套管,后连通主管;总体施工安排应以确保配合予埋,确保施工道路畅通,确保合理工期安排为大前提,最大限度的合理穿插施工,缩短工期。3.1施工准备。(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一周完成安装管道的制作及防腐。(2)完成总平面施工坐标及标高的测量并设置好固定坐标点及水准点。(3)所需机具设备如期进场且经检验完好。(4)施工用电、用水准备完成,施工现场清理完毕、运输道路形成。3.2施工要点、施工方法。(1)建立由专业测绘人员组成的测绘小组,负责总平管道施工放线及施工坐标、标高、轴线的控制。(2)管道沟槽施工:对埋深大、管径大的管道沟槽土石方的开挖及回填拟采用机械挖填与人工挖填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埋深小、小管径的管道沟槽采取人工挖填方法。沟槽的开挖按先深后浅进行。沟槽放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测量及埋深应计算准确,要确保管道敷设于坚实的厚土上,对于无法避免安装于回填土上的管道,其沟底回填土层应夯实合格后方能进行管道敷设。管沟底宽按W=B+2b[B:管道基础宽(米)、b:工作宽度(米)]计算。挖出土方的抛掷位置与沟边距离应按要求确定。管沟土回填应在管道安装完毕且经检验合格后进行,沟土回填质量达到规范要求。(3)总平管道施工尽可能采取吊车下管方式,以提高安装速度,缩短施工工期。(4)第183页 对于不可避免的雨季施工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排水措施,采取必要的护坡措施避免沟槽塌方。(5)各构筑物间连通管道(6)总平内各构筑物间连通管道均为钢管焊接连接,其施工方法及程序如下:A管沟经初平、夯实后作90°土弧基础,钢管下铺设20cm至30cm的砂或细碎石垫层。B采用8t汽车吊将已防腐的管道调放至沟槽内,吊装用导链必须穿帆布套以免破坏防腐层。C管沟上设置中心板及标高板以控制管路坐标及标高,用砼楔形块将管段固定后点焊组对。D钢管对口焊接(焊接工艺详见本设计焊接工艺方案)或PCCP管柔性连接(具体见PCCP管柔性连接技术方案)。E每一段焊接完毕且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补作焊口防腐补口。F两构筑物间连通管道安装试压合格后,作好接口补防腐,最后进行回填。(7)总平构筑物间连通管道系重力流管路,管径大,单件质量大,施工时应注意下列事项:A管道的高程、坐标应符合规范要求B管沟地基确保均匀行实,管道应固定稳妥。C管段吊装时不得损伤已完工之防腐层,吊具只能挂于管端。D管段组对时管口应平整,对失圆管口应用下图所示工具校正后焊接。1231、管壁2、弧形板3、机械千斤顶第183页 (8)管口焊接时注意不得引燃或损伤防腐层。(9)焊口防腐层补口应及时进行,避免管段组装过长后难于或不能进行防腐层补口、补伤。(10)管道内不得留有杂物及工具,对口前应清理干净。(11)土方回填前,管段应经检验合格、管道胸腔两例回填土夯实密度不得低于该回填土的95%,若管道在将来总平道路下,其上部回填土密实度按道路基层考虑。3.3钢筋混凝土管柔性连接施工(厂区污水、雨水管道施工):厂区污水、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通用技术如管沟基土处理、坐标与标高的控制前面已提及,此处仅对该工艺本身进行介绍。为合理安排工期和降低成本拟对口径d≤300mm管道采用人工下管,d﹥300mm采用机械下管。(1)管段下沟前,应逐根检查承插口和管材有无损坏,若有损坏及时处理。(2)安装前检查橡胶圈,应无裂缝、破损和气泡,清理承插口,对飞边、毛刺予以处理。(3)管端划插入深度标志线。(4)对承插口和橡胶圈涂刷润滑剂,然后将橡胶圈放入承口将其绷入槽内,不得扭曲或翻转。(5)在接口两侧上下各用一根导链将直管拉入承口直至标志线。(6)作好接口检查记录,每30m管段校测位移、高程及相对转角。若超过允许偏差,及时处理。3.4试水、试压,空气吹扫总平污、雨水管完工后应作闭水试验,试验水压为:管道坡设于地下水位上时,按管顶以上20kPa,埋设于地下水位以下对应比原地下水压高5kPa。闭水试验应按规定时间内的降落值折合每公里渗水量并符合规范要求。第183页 3.5已装管线抗浮措施通过计算,指出需抗浮的管线,且采取以下措施。(1)已安装之管段未回填不得封口。(2)各管段组对点焊牢固后,管段中部回填土方压腰。(3)管线在土方回填未全部完成前可利用试水、试压时管段内所充水压载至土方回填完毕。(4)加强排水、降水措施。4水工构筑内工艺管道安装4.1安装顺序予埋套管质量检查→支架制作及防腐、管道防腐→支架安装→设备配管→配合设备试车检查→交工。4.2安装质量控制要点4.2.1套管予埋质量包括规格型号、埋设的平面位置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管道安装前应首先检查套管予埋质量,如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应提前采取措施予以处理。4.2.2各种钢制支架和钢制管道安装前必须防腐处理(具体见防腐工艺)。4.2.3各水工构筑内工艺管道应是在设备精平后进行配制,管道配制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5防腐施工由于污水处理厂环境对钢制件的腐蚀尤为严重,为避免和减少腐蚀影响从而延长使用年限,所有钢制支架和管道必须按工艺要求进行防腐处理。5.1防腐工艺选择(1)埋地管道外壁采用加强级环氧煤沥青三油两布防腐(2)埋地管道内壁防腐A管径600以下(含DN600)钢管内防腐采用高分子材料喷涂或刷涂两遍。B其他管道内表面采用衬砌3mm水泥沙浆保护(按施工图要求)。第183页 C明敷管道外部面漆颜色,除特殊要求外,按下列规定:污水管道深灰色污泥管道黑色5.2施工准备(1)工程中所有需作防腐处理的钢管,构件均应严格按照GB50235-8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之“金属管道”第二章的规定检验合格。(2)所有需防腐之管道内、外壁及钢制构件外表在防腐前均应进行表面处理。A钢管内、外壁和钢制构件外表面首先预处理除去油污、渣土等杂物,B然后采用喷砂除锈达到近白级(BS4232二级标准),并使表面达到无焊瘤、无棱角、光滑、无毛刺。C其他管道内外表面清除渣子等杂物。5.3防腐施工技术要求(1)环氧煤沥青加强防腐层施工技术要求A环氧煤沥青涂料按设计要求由生产商配套供应,且三证齐全,涂料进场后按GB3186-82《涂料产品取样》检验合格;采用的中碱玻纤布的密度、厚度、含碱量等指标应符合要求。B钢管防腐施工必须在表面预处理之后。C环氧煤沥青涂料使用前应充分搅拌均匀。D底漆、面漆必须按厂家规定之比例配制,配制时应先将底漆或面漆倒入一容器再缓慢倒入固化剂,并搅拌均匀。E配制好的涂料须经30min熟化后才能使用,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6h。F刚开桶的底漆、面漆不得加入稀释剂,施工中浓度过大而加入稀释剂时,其重量不得超过5%。G钢管经表面处理后应尽快涂底漆,间隔时间不得超过8h。涂刷应均匀,每管段两端应留出100-150mm长度暂不作防腐。H第183页 底漆表面干燥后涂第一道面漆时即缠玻纤布,玻纤布应拉紧,表面平整、无皱折鼓包,压边宽度为25mm,布搭接长度150mm。第一道面漆完全干后刷第二道面漆并缠绕玻纤布,第二道面漆干后再刷第三道面漆并缠绕玻纤布,第三道面漆干后方可涂第四道面漆。刷漆时要求漆量饱满,玻纤布所有网眼均应灌满涂料。相邻两层玻纤布应反向缠绕,接头错开,两管端防腐层应作成100mm宽之阶梯形,以便于焊接后补口。I环氧煤沥青防腐时玻纤布宽按下表执行:管径(mm)60-89114-159219273377426-530≥720布宽(mm)120150200300400500600J补口、补伤补口、补伤采用材料与管体涂刷材料相同。涂刷时应先对接搭处进行表面清理打毛,然后按以上工艺要求处理,注意与管体搭接严密可靠。K下沟、回填管道运输、装卸、下沟、回填前须在防腐层实干后进行,在上述施工期间应加强防腐层的保护,回填工作应在管段补口、补伤完毕并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L防腐施工后,进行相应的外观检查、厚度检查、针孔检查、粘附力检查。(2)钢管内壁高分子涂料防腐A内壁高分子涂料防腐也必须在喷砂除锈达到要求后立即进行,间隔时间不超过8小时。B高分子涂料应按生产厂商提供配制比进行配制,配制时应搅拌均匀。C在刷底漆时要求涂刷均匀不漏刷,底漆干后即可涂刷面漆。在进行补口、补伤时必须去除该部位泥土水迹。D施工现场应通风良好,不得在雨、雾天施工。施工时配料应在1第183页 小时内用完,混合材料不得倒入原包装中再用。(3)管径大于DN600管道内衬水泥砂浆防腐A衬砌前管道内表面用水冲洗,然后清除剩余水使其干燥。按规定配制水泥砂浆。B采用带有同步刮刀的离心式喷涂机机械喷涂,达到规定厚度,并要求厚度均匀,质量稳定,内部涂层不得剥离或裂开。(4)金属构件防腐A首先表面喷砂除锈必须经检查合格。B涂刷防锈底漆两遍。C构件安装后,再涂刷面漆两遍。5.4施工安全及劳动保护因防腐涂料属易燃易爆物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安全措施和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其相应措施如下:(1)防腐涂料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严禁爆晒,底漆、面漆,固化剂、稀释剂应分类存放。(2)预料仓库、施工现场应搞好火种管理,加强防火措施,配备充足的干粉灭火器具。(3)施工现场应在避开火源、通风良好的开阔地带并采取机械通风及时稀释有害气体浓度,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4)管内壁人工补口时,管口应采取机械送风或排风,施工场所严禁烟火。(5)管道、构件组装施焊时应加强防火措施,施工完毕后检查作业点确认无余火后方可离开。(6)现场施工人员劳动保护措施完备,劳保设备、用品充足完好。5.5质量验收标准防腐工程质量检验参考SYJ4047-90《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管、构件除锈参照SYJ4047-86《涂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执行。第183页 6通用设备安装施工6.1一般程序设备开箱、点件、验收。设备基础测位、划线,检查、验收。设备吊装、就位,初平灌浆。设备精平、清洗检查,加注润滑油。设备试运转。6.2安装配合(1)水泵的安装,应该在泵房内的工艺管道安装前就作好泵的精平工作。而泵的试运转必须在管道和电气装置安装完毕,水压试验、电气测试结束通水后进行。(2)轴流式通风机安装,安装于墙体上部的通风机,在土建墙体施工时作好固定件或螺栓的埋设,墙体施工后再安装风机。(3)设有独立的混凝土基础,预留地脚螺栓孔采用二次灌浆安装的设备。在土建基础施工前,安装应配合核对基础与设备底座尺寸。核对无误后方可浇灌混凝土。(4)手电两用启闭机安装,应该在闸门安装后,确定闸杆位置能保证闸杆垂直时才能固定启闭机。(5)所有设备的安装标高都应该来源于土建设计的绝对标高,因此在交接和移植设计高程时,要有交接手续并且监理,土建,安装责任人员签字确认。(6)构筑物的预留、预埋虽然由土建承担,但安装仍有责任配合核对和检查并及时纠错,确保土建和安装质量。6.3对于施工现场设备的暂存点,运输、吊装道路和场地的使用,应配合土建施工合理占用。6.4质量控制要点6.4.1立式泵应控制泵轴的垂直度。第183页 6.4.2卧式泵和鼓风机应控制轴的水平度。6.4.3联轴器的同心度。6.4.4设备与基础联接的牢固程度。6.4.5设备的传动、转动机械灵活、平稳,润滑及冷却良好。6.4.6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测量控制。6.4.7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的检验测量要求。6.5主要施工方法6.5.1设备基础的验收和地脚螺栓安装;基础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才能进行设备安装。二次灌浆的地脚螺栓必须垂直于预留孔中心,孔的深度应大于地脚螺栓长度30mm以上。螺栓外露螺纹3—5扣。调整垫铁按设备对基础的负荷量计算配置。设备就位前不能忽视对基础表面和预留孔的清洗,保证二次灌浆的质量。6.5.2设备的找平、找正;设备的找正按照设计标明的轴线尺寸确定安装基准线,基准线用墨线划于基础表面,以设备轴线对正。设备上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定位基准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一般符合下表的规定。设备的找平采用水平仪进行测量。也可采用框式水平仪进行测量。有高程要求的设备其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在土建构筑物的绝对标高处进行转移测量。项目允许偏差(mm)平面位置标高与其他设备无机械上的联系±10+20-10与其他设备有机械上的联系±2±1第183页 6.5.3设备的清洗、检查、调试;与设备有接口关系的其它管、线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设备的清洗、检查、调试。轮箱、减速箱、轴承盒都是清洗的重点,清洗剂采用溶剂汽油或挥发性强、无腐蚀的清洗液。按设备要求加注经过滤的润滑油和洁净的原装润滑脂。转动设备应经过手动盘车,证明无卡、涩现象方可供电点动试车。6.5.4设备的试运转;设备试车必须是在其它专业的检验、试验合格,符合设备的运转条件后进行。如水泵的运转必须管路畅通、水源充足、电控灵活可靠。试运转是综合性的工作,必须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得力。保证设备和试车人员的安全。试运转是设备安装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应作好设备试运转中的温升、振动、压力、电流电压等的监控记录和鉴定。7专用设备安装施工7.1一般要求参照国家技术标准中的同类设备(结构、驱动运转方式、功能、技术特点等),按照产品或设备随机技术文件的安装,设备调试运转要求进行安装调试。同时结合其它管道、电气、自控专业的安装技术要求搞好施工配合。7.2粗格栅及进水泵站安装7.2.1施工工序及进度计划7.2.1.1检查验收方闸门、粗格栅、潜水泵、螺旋输送机基础是否按图纸要求。7.2.1.2剔出预埋件,基础二次灌浆。7.2.1.3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7.2.1.4闸门、粗格栅、输送机、潜水泵安装。7.2.1.5管道焊接防腐7.2.1.6进度甘特图第183页 024681012141618工序一工序二工序三工序四工序五7.2.2.设备、主材、辅材、机械清单7.2.2.1主要设备1速闭闸门1400*2700套32铸铁镶铜方闸门2200*2300套13插板闸门1400*2700套34粗格栅双栅式齿耙格栅除污机B=1900,b=25mm不锈钢套35螺旋输送机B=800mm,L=10.0m套16潜水排污泵Q=1806m³/h台67.2.2.2主材、辅材及机械膨胀螺栓、螺栓、橡胶垫、管材、弯头、法兰、三通、吊车(8吨)、运输车、电焊机、脚手架、梯子、电话、电锤、梯子、小推车、气割、临时电源、C25混凝土、UEA膨胀剂、石棉绳、环氧沥青漆、小桶、刷子、稀料、焊条、乙炔、氧气、角磨机、三角尺、卷尺、劳保用品。第183页 7.2.3.紧前工序说明7.2.3.1土建单体验收符合安装要求7.2.3.2进水闸门井及格栅周边5米道路,承载力能通过8吨吊车。7.2.3.3所有设备及主辅材、采购完毕并运进仓库,施工机械准备完毕。7.2.3.4临时库房到安装单体道路畅通。7.2.3.5配套临时电源至进水闸门井及格栅。7.2.3.6资源配置直方图20151050246810121416187.2.4.粗格栅机安装7.2.4.1格栅井深5.65m,粗格栅机机架安装角度呈70°倾斜安装于池底,两侧固定在池壁的埋铁上。安装要保证70°,两个侧面垂直并使之平行,否则将影响设备运行。轨道和倾斜度等技术要求的允许偏差见下表:第183页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轨道实际中心线与安装基线的重合度≤3mm4两根轨道的相对标高≤5mm2轨距±2mm5行车轨道与格栅片平面的平行度0.5/10003轨道纵向倾斜度1/10007.2.4.2粗格栅机外形尺寸大,可能分段供货。安装时应设平台在地面装配成整机吊装就位。安装定位允许偏差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平面位置偏差(mm)标高偏差(mm)安装要求格栅安装后位置与设计要求≤20≤30格栅安装在混凝土支架连接牢固,垫块数<3块格栅安装在工字钢支架<5两工字钢平行度<2mm,焊接牢固7.2.4.3放线检查格栅井的净空尺寸,应符合池壁垂直,池壁安装位置75°的斜线内埋件正确。7.2.4.4埋件与机架的联接误差采用钢板或型钢过渡来修正,不能因联接使机架变形或产生附加应力。第183页 7.2.4.5粗格栅吊装采用机械吊装,以12或16吨汽车起重机竖立吊装粗格栅机下至格栅井,井下以手拉葫芦牵引,满足70°后就位。项目允许偏差角度偏差(℃)错落偏差(mm)中心线平行度水平度不直度平行度(mm)格栅与格栅井符合设计要求<1/1000格栅,格栅片组合<4机架<1/1000导轨0.5/1000两导轨间≤3导轨与栅片组合≤37.2.4.6粗格栅机的试运转及调试按随机技术文件要求进行,其中应特别注意力矩和止逆保护装置的调试。7.3洗格栅、旋流沉砂池7.3.1.施工工序及进度安排7.3.1.1检查渠道闸门、回转式细格栅、螺旋输送机、螺旋压榨机、砂水分离器、超越闸阀基础是否符合安装要求。7.3.1.2剔出预埋件,基础二次灌浆7.3.1.3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7.3.1.4设备安装7.3.1.5管道焊接第183页 7.3.1.6设备及管道防腐7.3.1.7进度甘特图024681012141618工序一工序二工序三工序四工序五7.3.2.设备主材、辅材、机械清单7.3.2.1主要设备1渠道闸门2400×1500台42超越闸门1200×1500台43手动闸门1200×1500台44回转式细格栅机宽:B1=2.4m,H=1.7m台85螺旋输送机Q=8m3/hL=28.5m台16螺旋压榨机Q=8m3/hD=400mm台17砂水分离器Q=5-12L/s,DN200台48鼓风机Q=120.6m3/hH=5m台4第183页 9手动闸门DN50套210手动闸门DN100套211手动闸门DN32套27.3.2.2主材、辅材及机械膨胀螺栓、螺栓、橡胶垫、管材、弯头、法兰、三通、吊车(5吨)、运输车、电焊机、脚手架、梯子、电话、电锤、梯子、小推车、气割、临时电源、C25混凝土、UEA膨胀剂、石棉绳、环氧沥青漆、防锈漆、面漆、小桶、刷子、稀料、焊条、乙炔、氧气、角磨机、三角尺、卷尺、砂布、劳保用品。7.3.3.紧前工序说明7.3.3.1土建单体验收符合安装要求7.3.3.2沉砂池周边5米道路,承载力能通过5吨吊车。7.3.3.3所有设备及主辅材、采购完毕并运进仓库,施工机械准备完毕。7.3.3.4临时库房到安装单体道路畅通。7.3.3.5配套临时电源至沉砂池。7.3.3.6资源配置直方图2520151050246810121416187.4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泵房及分配井7.4.1.施工工序及进度安排第183页 7.4.1.1检查周边传动刮吸泥机、污泥泵、潜水泵、闸门、电动葫芦基础是否符合安装要求。7.4.1.2剔出预埋件,基础二次灌浆7.4.1.3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7.4.1.4设备安装7.4.1.5管道焊接7.4.1.6设备及管道防腐7.4.1.7进度甘特图024681012141618工序一工序二工序三工序四工序五7.4.2主材、辅材及机械膨胀螺栓、螺栓、橡胶垫、管材、弯头、法兰、三通、吊车(5吨)、运输车、电焊机、脚手架、梯子、电话、电锤、梯子、小推车、气割、临时电源、C25混凝土、UEA膨胀剂、石棉绳、环氧沥青漆、防锈漆、面漆、小桶、刷子、稀料、焊条、乙炔、氧气、角磨机、三角尺、卷尺、砂布、劳保用品。7.4.3.紧前工序说明7.4.3.1土建单体验收符合安装要求7.4.3.2沉砂池周边5米道路,承载力能通过5吨吊车。7.4.3.3所有设备及主辅材、采购完毕并运进仓库,施工机械准备完毕。第183页 7.4.3.4临时库房到安装单体道路畅通。7.4.3.5配套临时电源至沉砂池。7.4.3.6资源配置直方图2520151050246810121416187.4.4设备主材、辅材、机械清单主要设备1周边传动刮吸泥机池径D=60M套4二沉池2浮渣斗不锈钢套63污泥泵Q=40m3/hH=12m套24电动阀门DN1000个25电动葫芦T=1.0T台16鼓风机Q=4.27m3/min套17潜水泵Q=70m3/hH=30m台38电动阀门500*500套29手动闸门500*1000个110手动圆闸门Ф800铸铁个4第183页 11手动圆闸门Ф1200铸铁个412潜水排污泵Q=75m3/hH=12m套17.5氧化沟7.5.1施工工序及进度安排7.5.1.1检查潜流推进器、剩余污泥回流泵、潜水轴流泵、潜水离心泵、闸门、电动启闭机、转碟曝气器、电动葫芦基础是否符合安装要求。7.5.1.2剔出预埋件,基础二次灌浆7.5.1.3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7.5.1.4设备安装7.5.1.5管道焊接7.5.1.6设备及管道防腐7.5.1.7进度甘特图024681012141618工序一工序二工序三工序四工序五工序六第183页 7.5.2设备主材、辅材、机械清单7.5.2.1主要设备1转碟式曝气机&=1400m40片台462内循环泵Q=2080M3/hH=0.90M台83手电两用圆闸门DN1400台24手动圆闸门DN800台26手电两用圆闸门DN1400套37渠道闸门800×1400台28渠道闸门800×1000台89潜水推进器PS2300/5.5,5.5kw套610潜水推进器PS2300/3,3kw套411电动葫芦MD1-2-9D套112铸铁圆闸门Ф1200铸铁套213止回阀DN200套214刀阀DN200套27.5.2.2主材、辅材及机械膨胀螺栓、螺栓、橡胶垫、管材、弯头、法兰、三通、吊车(5吨)、运输车、电焊机、脚手架、梯子、电话、电锤、梯子、小推车、气割、临时电源、C25混凝土、UEA膨胀剂、石棉绳、环氧沥青漆、防锈漆、面漆、小桶、刷子、稀料、焊条、乙炔、氧气、角磨机、三角尺、卷尺、砂布、劳保用品。7.5.3.紧前工序说明7.5.3.1土建单体验收符合安装要求7.5.3.2氧化沟周边5米道路,承载力能通过8吨吊车。7.5.3.3所有设备及主辅材、采购完毕并运进仓库,施工机械准备完毕。7.5.3.4临时库房到安装单体道路畅通。7.5.3.5配套临时电源至氧化沟。第183页 7.5.3.6资源配置直方图302520151050246810121416187.6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带式压滤机安装7.6.1.施工工序及进度计划7.6.1.1检查、验收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螺旋输送器、PAM设备、轴流风机、起重机基础是否按图施工。7.6.1.2剔出预埋件,基础二次灌浆7.6.1.3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7.6.1.4设备安装7.6.1.5道道焊接、防腐7.6.1.6进度甘特图024681012141618工序一工序二工序三工序四工序五第183页 7.6.2设备主材、辅材机械清单7.6.2.1主要设备1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B=2000mm.Q=50m³/h污泥含水率小于80%套4主机、控制系统及管道系统等2立式螺杆泵Q=10m³/hH=20m台23螺旋输送器最小螺旋直径:280mm长度约22.5m套24螺旋输送器最小螺旋直径:280mm长度约7.0m套15PAM制备、投加、稀释设备12.9-16.0kg/h套36螺杆泵Q=50m³/hH=20m套47潜水搅拌器套48轴流风机Q=4470m³/h套69电动单梁悬挂吊车G=3.0tLk=12m套110冲洗泵Q=20m³/hH=30.0m套411冲洗泵Q=10m³/hH=40.0m套312空气压缩机Q=0.3m³/minP=0.8bar套413移动式潜水泵Q=10m³/hH=10.0m套114储泥仓V=200m³套17.6.2.2主材、辅材及机械膨胀螺栓、螺栓、橡胶垫、管材、弯头、法兰、三通、吊车(8吨)、运输车、电焊机、脚手架、梯子、电话、电锤、梯子、小推车、气割、临时电源、C25混凝土、UEA膨胀剂、石棉绳、环氧沥青漆、防锈漆、面漆、小桶、刷子、稀料、焊条、乙炔、氧气、角磨机、三角尺、卷尺、砂布、劳保用品。第183页 7.6.2.3紧前工序说明7.6.2.3.1土建单体验收符合安装要求7.6.2.3.2污泥脱水机房周边5米道路,承载力能通过8吨吊车。7.6.2.3.3所有设备及主辅材、采购完毕并运进仓库,施工机械准备完毕。7.6.2.3.4临时库房到安装单体道路畅通。7.6.2.3.5配套临时电源至污泥脱水机房。7.6.2.3.6资源配置直方图302520151050246810121416187.7安装检测手段(1)水平度、垂直度的测量(在精加工表面)选用框式水平0.025/1000精度、钳工水平0.04/1000精度。(在粗糙表面)选用普通水平尺0.5/1000精度及垂线。标高测量选用DS3—1经纬仪0.5mm精度。配0.5mm刻度值钢板尺。(2)同轴度测量选用百分表0.01mm精度配自制测量夹具.(3)间隙测量选用L—100塞尺0.05精度。(4)温度测量选用DM6902表面温度计–50°—+150°。第183页 (5)其它:转速表,力矩板手、焊检尺等。8设备安装质量记录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设备基础验收记录。设备精平记录。联轴器同轴度检查记录。隐蔽验收记录。刮泥机钢结构组装记录。单管吸泥机安装记录。自动格栅机组装安装记录。止水堰板安装检测记录。设备试运转记录。油漆防腐记录。钢结构焊接检验记录。9电气系统安装施工9.1施工程序及主要施工方法:9.1.1根据本工程特点和进度要求配备电气施工班组进行入场前的学习和动员工作,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安排布置临时用电设施和其它设施、备齐工程所需的各种技术资料及安全技术资料等,做好一切开工前的准备工作。9.1.2熟悉施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解决设计图中所存在问题,了解设计意图,着手组建施工班组,对班组进行入场动员,组织学习施工图纸,并根据土建进度合理安排预留预埋施工,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9.1.3第183页 预留预埋;本工程的电气管线基本为预埋在地下、墙体内、过马路地坪下,预埋量大且需要配合土建主体施工进行交叉作业。预留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创优计划,为此需要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月进度计划,使班组做到有的放矢,有序施工。在各部位预埋施工结束后,进行工程自检,抽检、专检工作,严把质量关,经检验合格后填写隐蔽资料及时通知甲方现场代表及监理做隐蔽工程验收。施工顺序见下图:定位放线电缆支托架下料配电箱、动力箱支架制作电管预制支架安装照明配管电缆敷设管内穿线绝缘测试灯具安装电缆头制作箱柜接线系统绝缘检查测试通电运行竣工验收支路配管安装配电箱动力柜安装配合土建预留予埋预制加工件9.2高低压配电柜安装(1)配电房设置了22台高低压配电柜,16台高压开关柜,1台高压隔离开关柜,2台高压负荷开关柜。(2)高低压配电柜应固定在基础槽钢上,固定牢固,基础槽钢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不直度偏差每米不大于1毫米,全长不大于5毫米。水平度偏差每米不大于1毫米,全长不大于5毫米。开关柜与配电箱单独或成排安装时,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第183页 相邻两柜或顶部水平偏差不大于2毫米。全部柜或箱顶部水平偏差不大于5毫米。相邻两柜或箱面不平度偏差不大于1毫米。全部柜或箱面不平度偏差不大于5毫米。柜与箱间接缝偏差不大于2毫米。柜与箱垂直度偏差每米不大于1.5毫米。(3)高低压柜应分别设置工作接零和保护接地,低压柜抽屉应灵活可靠,高压柜手车柜开关灵活可靠。(4)进入配电柜导线应按规定标注回路编号,按统一弧度接至开关和接线端子,并用合适的铜质夹件固定。9.3电力变压器的安装电力变压器在搬运过程中,不应有冲击或严重振动的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着力点应在变压器的重心以下,以防倾倒,搬运时倾斜角不应超过15度,否则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电力变压器安装施工程序为:运输安装交接试验试运行基础轨道施工就位、组装接地器身检查干燥接线第183页 (1)高压电杆敷设,根据规划布置先放线,采用10m长水泥电杆。挖土方时,必须保证电杆埋深深度在1.7m,水泥电杆必须采用水泥底座固定牢靠。当有zx转角杆时,必须加装钢丝拉索。回填土方时,土方必须分层夯实。(2)横担及绝缘子敷设,直线杆型中瓷横担绝缘子与电杆固定采用铁横担,规格为:∠63×6。承力杆型采用悬式绝缘子固定,横担角钢采用∠75×8。(3)架空线敷设,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要求的垂弧施工。9.4照明配电箱:(1)照明配电箱为嵌墙暗设时,箱柜内导线应排列有序,色标及编号正确,有操作按钮的箱门应作接地。(2)照明配电箱与钢管连接时应可靠接地,并且必须采用并丝丝扣锁紧,螺纹宜外露2—3扣丝。(3)箱体暗埋应与墙面平整,其垂直偏差度不大于3毫米。9.5电气配管(1)明配钢管采用螺纹连接,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丝,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管直接两端应用专用线卡跨接。(2)明暗钢管在配电箱,接线盒连接时采用锁紧螺母固定,螺纹宜外露2—3扣丝,并做好接地连接。(3)暗配钢管埋设深度应表面上最终有15mm的砂浆保护层,并应将管子固定不变位。管口距地面高度一般不宜低于200mm。引入设备用金属软管时需用软管接头,在室外或潮湿房屋内管口处设防水弯头,由防水弯头引出导线应套绝缘保护软管,经弯成防水弧度后引入设备。9.6管内穿线9.6.1在穿线前,应将电线管内杂物清除干净。9.6.2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均应在接线盒(箱)内。9.6.3导线穿入钢管前,管口处应安装护线圈保护导线。9.6.4第183页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种类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内,同一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钢管内。9.7电缆敷设9.7.1电缆敷设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A电缆通道畅通,预留穿线管无堵塞现象。B电缆型号,电压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C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良好。D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减少电缆头。E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F所有电缆应为附有制造厂商标,且为原封包装的崭新电缆。9.7.2电缆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所有电缆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只有在监理工程师书面同意后才能使用。在腐蚀环境的支架、吊架等应按照国家规范或选用防腐材料,或进行防腐处理。B.电缆安装应按照国家规范做好放火及阻止延燃处理。C.电缆支架的间距,水平方向不宜小于400mm(800mm),垂直方向不宜小于1000mm(1500mm)。[备注:400mm,1000mm为用不含金属套、铠装的全塑小截面电缆的支架数据;800mm、1500mm为其它情况的中、低压电缆的支架数据]D.电缆安装前应先将穿线管,支架等安装完工,电缆及导线在穿管和桥架中夹紧前应事先估计长度,电缆不允许在管内、支架上硬拖。在电缆接口处应挂电缆牌,电缆牌的内容应有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点。E.电缆抽取后应立即敷设防止机械损伤,电缆的安装应采用支撑,导板绞车,托盘或其它设备等工具。F.电缆头采用热缩电缆头,并列电缆头位置宜相互错开,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直径的10倍。G.所有直埋电缆地面应作好标志桩。H第183页 .电缆进入开关柜,设备机壳及电缆盒时,每根电缆应采用合适的铜质夹间来固定。采用铠装电缆时应提供夹具将铠装接地,电缆的铠装层在连接过程中不允许松开。9.7.1电缆沟的制作,电缆沟开挖时应注意在适当的距离设一集水坑,整条电缆沟应有一定的倾斜度。9.8配电线路9.8.1施工方法高低压配电柜均安装于基础槽钢上,同基础槽钢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按设计要求应预先在混凝土基础内预埋扁钢,并用水准仪找平。待配电房土建工程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高低压柜的安装。配电柜安装尺寸误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9.8.2试验:A高压柜内所有高压元器件均应作电气试验,试验标准执行《GB-50150-91》试验标准。低压柜的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B测量电器连同所连结电缆及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MΩ;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0.5MΩ。C电流脱扣器、开关失压和分励脱扣器、延时装置等,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定,其整定值的误差不得超过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9.8.3绝缘测试A安装结束后,应分支路进行绝缘测试,并做好记录。B100V至10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使用500V或1000V兆欧表。C1000V以下配电装置和电力线路、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D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和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电源回路均应不小于1MΩ。E测量电力线路绝缘电阻,应将断路器,用电设备、电器和仪表断开测试。9.9灯具、开关安装第183页 9.9.1吸顶灯安装时应与天花板平整,排列整齐,马路灯、庭园灯灯座排列应整齐美观、牢固,草坪灯应防潮可靠、安全。9.9.2连接灯具的相线应接至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接在螺纹的端子上。9.9.3灯具的外壳或金属部分应用专用接地线可靠相连。9.9.4开关,插座安装紧靠墙面,同一室内的开关,插座应在相应的同一高度。9.10防雷接地安装9.10.1污水处理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及高度需考虑设防雷装置(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防雷装置应防直击雷及感应过电压的侵害。变配电站内高低压母线应考虑装设相应的防雷装置。9.10.2区接地系统中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应形成一个统一的等电位连接体,接地电阻阻值不得大于1Ω(1欧姆)。建筑物接地系统应按IEC-1024-1的相关要求并充分利用建筑物内主筋。强电、弱电、电子设备电话等接地应保持在同一等电位基础上,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10自动控制系统10.1该污水厂自动化系统采用“集中监控、管理、分散控制”的集散型系统。由中控室的监控计算机、现场各控制分站构成环网,遵循工业EtherNet网(TCP/IP)协议。基本组成:(1)生产过程的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2)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10.2生产过程的监测与自动控制,可以实现生产现场的无人值守和全厂微机化管理,为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污水处理企业提供一个生产控制和管理的信息交换处理平台。生产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可实现生产、管理的高效、可靠运行并实现无纸化办公。11调试及试运行11.1电气系统调试第183页 通电调试分照明系统、动力系统、配电系统进行。从配电室始,逐层段检查电缆、导线、配电箱及终端器具与电机。在通电前应对所有线路、元器件、电机绕组、定子极性、保证接线及回路正确,其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MΩ/500V并形成记录。拆除所有临时线路以保证通电安全,系统投运时,应将信号控制和保护等回路,先投入并待其正常以后,再由电源端向负荷端逐级送电,系统空载运行时间为24小时,负载运行时间为24—72小时。系统投运时,应将信号控制和保护等回路首先投入并待其正常以后,再由电源端向负荷端逐级送电。(1)配电系统调试A变配电站采用联合接地线,共用接地体,其测试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若测试的接地电阻值大于1Ω,则必须补打接地极。B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a用2500v/2500MΩ摇表分别测试高低压侧之间及高低压对地的绝缘电阻,确定其是否符规范要求。b用电压表测试绘制电压相量图所必需的电压值,从而确定变压器的接线组别。c变压器高压侧对低压及地的工频交流30KV/min的耐压试验。C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a根据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分别使用相应等级的绝缘摇表测试电缆各相之间及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值。b对于10KV的高压电缆,应采用不小于25KV/min的直流耐压试验观察电缆的电压电流有无异常。c对各个控制柜、控制箱的二次连线应参照原理图进行逐一检查以保证设计运行的可靠性。d对主要用电设备的电气应进行检查,包括接线方式和绝缘电阻的检查。对于个别绝缘电阻达不到要求的电动机,应单独考虑烘烤设备的现场施工方案。第183页 e有旋转方向要求的设备试车时,要注意电机的旋转方向正确。f有限位保护的设备,首先要模拟限位保护的可靠性。(2)动力系统线路检查柜装元件检查电机检查处理单机通电空载2h运转单机负载运行8h—配合设备、管理、弱电作系统24h运转——交付使用(3)照明系统:照明系统投运时,应由电源端向用电器具逐级送电。线路检查、处理箱、柜配电装置检查灯具、开关、插座检查通电试灯8h交付使用11.2防雷接地系统调试综合楼防雷接地的接地电阻值需作测试,且应满足要求,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并形成记录。11.3设备的试运转设备试车必须是其它专业的检验、试验合格,符合设备的运转条件。如水泵的运转必须管路畅通、水源充足、电控灵活可靠。试运转是综合性的工作,第183页 必须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得力。保证设备和试车人员的安全。试运转是设备安装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应作好设备试运转中的温升、振动、压力、电流电压等的监控记录和鉴定。11.4控制系统调试:我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在检查控制系统接线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工艺准确无误并符合有关要求的前提下,按以下程序进行调试。(1)检验本条依据《GB7261-81》继电器试验方法。电气特性满足:绝缘电阻:≥60MΩ交流对地:≥20MΩ直流对地:≥1MΩ工频耐压:60V以上:2000V/1min60V以下:500V/1min(2)自动化仪表调试与试运行(3)电气调试:我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在检查控制系统接线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工艺准确无误并符合有关要求的前提下,按以下程序进行调试。A主电源系统上电:a检查、测试电源系统、电压等级及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所有电源开关处于断开位置,进行通电实验,并带电2小时,作记录。c检查接地及保护的可靠性。B控制回路通电:a拆除PLC的全部接线,变送器连线。b送控制电源,检查测试控制系统所有控制电压等级及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c检查所有直流、交流控制信号电源、电压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第183页 d恢复拆除的接线。C.PLC上电(系统带负荷运行):事故报警检测:运动所有检测元器件,检查PLC程序相应的反应。程序调试(专用工具单列):a空运行(不带载运行)确认所有主回路电源开关是否处于断开位,合上控制电源开关,控制电路通电。a.1手动将现地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或开关检查相应控制接触器或中继器是否按设计工艺动作,并作程序修正。a.2自动设备的自动测控运行;自动条件下,工作设备与备用的切换。D.带载运行确认相应辅机系统现场设备安装及调试状况,需要设备厂家,安装单位配合进行带载自动运行。E.验收合格的条件:安装就位后,与各工艺环节机电设备系统联合调试并试运行,调试和试运行通过并消除所有缺陷后。12施工配合工作的组织12.1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配合。第183页 鉴于该工程施工任务紧,工种之间存在大量的交叉作业,必须要求对整个厂区的各种工作内容与衔接,要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必须做到经常与建设单位保持紧密联系。若在施工中发现有工种交叉矛盾的地方以及疑难问题时,在自身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应及时、主动与业主联系,协同解决。同时,若甲方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设计及其它要求,应即时组织施工力量加以解决。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按时通知业主对设备、材料进行清查,并向业主提供材料、设备的使用计划。12.2施工单位与监理公司的配合(1)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施工标准。(2)对监理方检查的各项意见均应积极落实解决。(3)积极主动与监理方联系,在监理方的监督下,进行各项试验工作,并及时出具各项技术文件。(4)积极做出各项施工原始记录和施工日志,以备监理方检查。12.3施工单位各专业的相互协调与配合(1)项目部在施工前必须组织各工种的责任工长以及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在熟悉本工种的施工图纸及施工要求的前提下,交叉查看其它工种的施工图,重点查看各专业在平面布置、标高位置的交叉情况,即时发现有矛盾的地方,并协商解决方案。(2)绘制出各专业的预留:预埋施工图。应优先安排影响下一道工序或下一工种的施工任务,并严格要求在施工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3)该工程工程量大,应按照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顺序进行,在同一工作面各专业同时进行施工的情况,但工作面较为宽敞,故庆尽量避免发生不可避免的交叉,应作好完全施工防护。(4)当各专业按施工进度网格完成各自的相应工作后,由项目部会同有关方面进行检查,然后提出联合试验方案,在取得有关方面同意后组织实施。12.4施工配合中的半成品保护(1)作好作业人员成品保护教育,教育现场职工要爱护自己的安装成品,同时也要保护土建及其它施工单位的成品,减少土建及安装成品的相互污染或施工中的相互损坏。(2)设备进场能过早开箱,必须提前开箱检查的设备,检查结束后须再封箱妥善保管,设备就位安装后至试运转前,都应包缠塑料膜或采取遮盖措施进行保护。第183页 (3)各类设备尽量入库存放,大型设备可在设备集中存放场存放,库房及设备存放场都应有可靠的防火措施,设备集中存放场用刺铁丝围栏,设备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日晒雨淋,集中保管设备都要有标识。(4)对需要在土建内墙抹灰和粉刷作业前安装就位的设备,必须采遮盖保护措施。(5)视设备情况,可拆下设备主体上的某些易损零部件,连同设备随机附件、备件造列清单,作好标识,送库房妥善保管,工程完工交工时,按清单将备件、附件向甲方移交,在设备试动转前将下的易损件安装复位,若与接管接线有关的,在接管接线时安装复位。(6)设备搬运吊装,由工长提出搬运吊装方案,作好设备保护措施交底,对野蛮作业的人员,严肃处理。第183页 第一章特殊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情况简介水工构筑物底板等结构部位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组织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我们将上述部位的施工作为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在采用先进模板支设技术确保结构观感质量的同时,从预防混凝土裂缝、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高混凝土抗渗性三个方面着手,通过优化施工配合比设计、采用具有抗裂、抗渗性能的补偿收缩砼、合理制定浇筑方案及可靠的养护措施等方法,从而达到确保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功能,使砼刚性防水满足设计功能需要的目的。2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2.1目前常见混凝土裂缝主要为干缩裂缝、不均匀沉降裂缝及温度裂缝三种,任何有害裂缝的产生都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尤其本工程主要构筑物所处环境较为复杂,且部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极易产生结构裂缝,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预控措施。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外加剂的选用水工构筑物抗渗混凝土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选择良好级配的粗细骨料,并适量掺加Ⅰ级粉煤灰及高性能抗裂防水剂,以改善混凝土自身和易性,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延长水化热峰值,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量的目的。具体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2.3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2.3.1混凝土的搅拌为确保混凝土搅拌质量,在夏季高温季节根据实际温度情况,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骨料护盖遮阳,以有效降低拌和物温度;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出机温度。对于回填的大体积素混凝土应适当减小混凝土坍落度,降低水化热量。第183页 2.3.2混凝土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坍落度的控制综合考虑运输及施工中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并结合我公司多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结构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之间为宜,现场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为6~8h,终凝时间不低于10h。2.3.3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结构下部地基的夯实情况和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刚度、强度、稳定性进行检查,模板的拆除应严格按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执行,防止不均匀沉降裂缝的产生。现场混凝土浇筑主要采用泵送砼施工技术。现场设专人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测量,严格控制其入模温度,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混凝土浇筑采用薄层浇灌,均匀布点,逐层推进的施工方案;每层浇灌厚度控制在200~300mm,并适当减缓推进速度,以利于水泥早期水化热的散发及振捣到位,减少砼的绝热温升。对于墙体部位采用Φ150mm自制铁皮串筒下灰,确保砼自由落差不大于2.00m;厚大墙体由人工入模板内振捣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墙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尚未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板类结构应掌握好混凝土终凝前的压面时间及遍数,抹压按三遍进行,及时排除表面泌水,以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及塑性裂缝的产生。2.4混凝土的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应做好温差控制工作,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现场设专人负责混凝土的测温工作,根据砼内外温差决定是否采取覆盖保温,以防止因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造成结构开裂。对于底板混凝土均采用蓄水法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对于结构墙体,在混凝土终凝以后,在墙顶沿墙体长度方向接DN25水管,在水管上每隔200mm钻眼,对墙体进行24h喷淋养护,模板拆除后,在墙体两侧挂塑料布和麻布片继续养护,使砼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期为14天。第183页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差裂缝、干缩裂缝及塑性裂缝的产生。3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由于本工程主要构筑物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对构筑物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抗腐蚀性等耐久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我们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技术保证措施:3.1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措施a.混凝土碱集料反应主要是指混凝土中的碱和环境中可能渗入的碱与混凝土集料(砂石)中的碱活性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结构开裂和损坏的现象;因此,必须从控制混凝土中碱含量及混凝土振捣工艺等方面着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b.混凝土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级配,严格控制其含泥量;碱活性集料选用B种低碱活性集料;掺合料采用Ⅰ粉煤灰,保证混凝土含碱量不超过5kg/m3。c.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振捣工作,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结构内孔隙率。3.2预防混凝土抗腐蚀性的措施a.在混凝土浇筑前,对于钢筋、预留预埋工程进行严格检查,确保钢筋、预埋件绑扎到位,垫块固定牢固、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尽可能减少环境对钢筋的侵蚀。b.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粗骨料采用具有良好级配的碎卵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细骨料采用洁净中粗砂,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泥块含量控制在1%以内;同时,通过适量掺加Ⅰ级粉煤灰及减水剂、缓凝剂的措施,改善混凝土自身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抗腐蚀的能力。c.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振捣工作,适当延长振捣时间,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减缓混凝土碳化速度。第183页 4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措施4.1本工程水工构筑物对结构防渗性能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提高混凝土自身抗渗性能及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来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抗渗性的目的。4.2按照混凝土抗渗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采用早期强度高、耐侵蚀性、抗渗性较好的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粗骨料采用具有良好级配的碎卵石,粒径控制在5~31.50mm之间,含泥量小于1%;细骨料采用洁净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泥块含量低于1%。4.3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施工方案,并适当减缓推进速度,以利于水泥早期水化热的散发。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以此提高混凝土构筑物整体抗渗性能。4.4由于本工程预留孔洞、预埋管件较多,因此,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同时,应将结构预埋件、预埋管、施工缝等部位的振捣质量作为控制要点,以避免在上述薄弱环节处发生渗漏现象。较大预留洞口、预埋管道部位严格按先底部,再两侧,最后浇筑盖面砼的顺序进行,预留洞口及管道两侧下灰高度基本保持一致并同时振捣,并设专人随时敲击模板外侧确保砼密实,严防因振捣不实,造成渗水通道。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软弱松动的部分清理干净,并充分浇水润湿,先铺30~50mm厚同标号水泥砂浆后设专人细致振实,以确保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通过上述施工保证措施的实施来有效防治结构薄弱环节的渗漏问题。第183页 第一章工程质量目标、保证措施与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南昌市级优良。2创优目标控制我公司将在公司质量方针的指导下,严格遵照现行国家、江西省有关施工规范、工艺标准、法规的规定要求,精心组织施工,科学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具体质量目标要求如下:检测项目全部符合设计及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单位工程合格品率100%,达到优良等级标准。各单位工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率、合格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85%以上;工程质量观感得分率90%以上。各类施工技术资料齐全、真实,确保与工程进度同步。3主要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标准3.1施工测量3.1.1现场设置测量人员3人,负责对该工程的施工测量,定位放线控制。3.1.2根据工程交桩点,单体构筑物主要控制四个大角点。纵向轴线控制用经纬仪,横向高程用水准仪控制,确保工程定位准确。3.1.3基础垫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上部结构放线,放线完后,组织技术、质量进行联合验线。3.1.4放线内容为:轴线,结构边线,检查线及专业管线,洞口位置线。3.2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工构筑物3.2.1模板工程3.2.1.1模板及其支撑架必须具有足够刚度、强度、稳定性,支承基础坚实牢固,排水畅通;预埋管件、预留孔洞及止水带位置正确,安装牢固,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第183页 3.2.1.2模板安装前进行技术方案交底。模板接缝用密封胶条堵严。周转使用前必须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及时涂刷脱膜剂。3.2.1.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详见下表: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mm)1轴线位置底板102池壁、柱、梁53高程±54平面尺寸(混凝土底板和池体的长、宽或直径)L≤20m±105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