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2-04-22 13:48:08 发布

浅议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毕业论文.doc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议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毕业论文目录一、综述会计监督…………………………………………………………………4(一)会计监督…………………………………………………………………4(二)会计监督方式及依据……………………………………………………4(三)会计监督分类……………………………………………………………4(四)会计监督的作用…………………………………………………………5二、会计监督弱化的表现…………………………………………………………5(一)单位内部监督弱化………………………………………………………5(二)社会监督乏力……………………………………………………………6(三)政府监督方面……………………………………………………………6三、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6(一)企业内部审计力度不够,独立性差………………………………………6(二)会计法制体系不健全,内部监督力度不够………………………………7(三)政府监督力度弱、监督形式化…………………………………………7(四)企业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7(五)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单位领导人易于越权………………………………8(六)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失调………………………………8四、会计监督弱化的治理措施……………………………………………………8(一)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8(二)健全企业法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8(三)重视政府监督力量,加强外部监督建设…………………………………9(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9(五)完善企业考核体系,实行激励约束并行机制……………………………9(六)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实施审计委派制度…………………………………10参考文献………………………………………………………………………………10 浅议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综述会计监督(一)会计监督主流观点认为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实行其监督的目标是为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进而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客观的揭示单位现金流动状况及经济获益,保障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实施及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在此需要提出的是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对会计信息实施监督活动的人员或机构。狭义的会计监督主体是指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而广义的监督主体是指除人员与机构外,还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它的利害关系人。而会计监督客体就是被监督的对象。一般而言,无论是狭义的会计监督还是广义的会计监督,其监督对象都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区别在于不同的会计监督主体对会计信息监督的侧重点不同。(二)会计监督方式及监督依据会计监督的方式是指会计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与方法。由于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会计信息,会计监督的依据是各种关于会计处理的制度规范,包括《会计法》及其它会计准则、制度、法规和其它的会计规范。(三)会计监督的分类会计监督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监督实行的时间。 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对将要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事中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事后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事后监督便于全面、真实、准确地检查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提高会计监督的准确性2、按监督的要求不同。可以分为政策性监督和技术性监督。政策性监督是检查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着眼于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技术性监督是检查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财务会计的核算技术要求,着眼于经济活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四)会计监督的作用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监督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一切财务收支都要通过会计这个“关口”。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同时,符合本单位的计划、定期、预算和经营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会计监督弱化的表现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使会计监督无论是在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以及委托风险、信息沟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单位内部监督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会计原始凭证失真,基础数字不实。原始凭证混乱是当前企业存在的极其严重的问题,使会计信息真假难辨而难于监督。这种现象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为了掩盖不合法的经济内容编造原始凭证,从而形成表面上完全合法的经济内容;二是虚构经济内容,随意填报发票内容,凭假发票报销;2、单位领导带头违法 。使会计无法监督。事实表明,企业大量会计方面的违法行为是企业领导、企业法人为谋取自身利益,不顾国家财经法纪,弄虚作假,并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和权利唆使、强令会计人员进行违章操作。(二)社会监督乏力社会监督主要是来自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的监督。因此,社会监督效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的客观公正程度。由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发展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表现在:首先,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会计师事务所也像其它企业一样追逐利益。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为争取审计业务、获得更多审计收益,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其次,注册会计师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交易事项日趋复杂,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再次,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企业之间存在合谋现象。(三)政府监督方面 政府已经意识到会计监督在保证财务信息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一直致力于审计相关法规的建设,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前在政府监督方面依旧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首先,政府监督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在我国,政府监督部门包含了财政、税务、审计、证券、工商等部门。各监督部门为优先确定本部门的会计监督权而出台一些非正式的规定,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监督部门之间很少就某一规定进行协调,这样就造成监督部门之间功能交叉,职责不清;其次,对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我国的法律法规关注的是对监即我国的法律法规赋予政府部门监督权力,但是却没有规定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效力较低时应承担的责任。权与责之间的不对等,致使政府会计监督效力较低。三、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一)企业内部审计力度不够,独立性差会计监督机制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制度.我国内部审计职责定位较模糊,既要求企业管理当局配合审计人员工作,又要求内部审计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服务,这种职责不明的工作性质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 使审计工作质量因资源被严重浪费而大打折扣,极大地限制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准确定位.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组织形式以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素质,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影响[2].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是否具备充分独立性有关.企业内部独立性的缺乏进一步使内部审计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和职责权限.(二)会计法制体系不健全,内部监督力度不够新实施的《会计法》虽明确了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法律地位,但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迟迟没有跟上,致使新《会计法》在执行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之已出台的法律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监管与惩罚力度不足、惩罚对象不明确、执法效果不明显等,共同导致体系监管制度上的缺陷.另外,由于保护财会人员合法权益的规定过于笼统,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间职责模糊、监督者监督效力低等症结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使执行会计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监督性大为削弱.(三)政府监督力度弱、监督形式化政府监督是企业监督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国已形成了包括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政府监督机制,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其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3].监督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信息沟通,管理分散,未能有效形成监督合力.多年工作中形成的惯性和政府职能转换时期对新政策把握不准,使政府会计监督弱化.政府监督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部门自律监管程度不高,部分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使得社会监督力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四)企业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度小,稽查范围有限,奖惩缺乏制度化,致使部分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监督执行力度不够,以偏概全的情况屡见不鲜,编制假帐、报表和税目等现象时有出现.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直接导致会计监督软弱无力.网络技术在财务体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任会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素质等难以驾驭复杂的网络技术,造成会计监督弱化、工作秩序混乱.(五)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单位领导人易于越权 会计信息逐渐被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也是政府部门进行统计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很多企业为了躲避政府监督,篡改会计数据,假造账目账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偷税漏税、业绩作假等,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经济秩序[4].企业单位领导人自我约束意识不强,现行会计机构的设置和领导体制还不完全具备会计人员监督企业管理者所必需的独立性.管理者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乱提费用、成本,虚报收入等,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人,不能独立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导致会计监督机制失效.(六)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失调公司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是管理控制和交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往往忽视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重核算轻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及与现行核算的不配套,使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间前后不衔接,缺乏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失调,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发挥.四、会计监督弱化的治理措施(一)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内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实现其职能,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5].企业内部必须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独立于其它职能部门,在领导层次选择上要提高内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强.通过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内部审计责任.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不仅决定内部审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直接决定审计报告的质量.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是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的最根本保障,应当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精通财务知识和审计技巧,具备一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二)健全企业法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建立操作性强的内部会计监督、法制体系,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同时,建立适应企业的法制体系,为强化会计监督创造条件,加强董事会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作用,通过完善的法制制度保障, 为财会人员实施有效监督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使监督行为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运用制度的约束和体制的权力共同制约,实现企业会计监督目标.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是内部控制失调的主要表现之一.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督及与会计相关的控制,考虑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沟通、监督检查等因素保证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的控制完全独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强化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监督力量、上级单位会计检查力度的增强,从而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推动力,通过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三)重视政府监督力量,加强外部监督建设政府部门应尽快落实审计、税务机关和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督,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对社会监督力量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给以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检查与审核,提高会计监督的外部基础.在实践中将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行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将外部监督的能力范围及监督权限有机注入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范畴中.(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在企业内部监督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保持与员工顺畅的沟通渠道,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在管理中及时纠正工作误差,使企业文化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为全体成员遵循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基本准则.同时,建立企业内部继续教育体系,通过对企业内部财会人员开展内部继续教育,结合每年定期的财政部门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和外出培训,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完善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在提高业务素质方面,要求财会人员严于律己、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自觉抵制不法行为[6].(五)完善企业考核体系,实行激励约束并行机制通过建立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让各项监督指标真正落到实处.对企业内部各单位和财会人员的执行情况实时实地进行检查和考核,对成效显着的单位、机构和人员给予表彰,对违反考核制度的进行批评和处理.同时,单位管理层应重视并强化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 明确单位领导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履行好会计监督的领导责任,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7].在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应使管理者利益与所有者利益协调发展,相互约束与激励,避免管理者因利益驱动而干预会计信息.(六)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实施审计委派制度组织结构是企业针对组织机构设置、职权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调整[8].企业强化组织结构调整,可从决策层着手,通过成立总经理领导下的专业执行委员会实施合理有序的流程设置,使企业的各项流程程序化、透明化;然后部署实际工作任务,通过高层人员设计企业总体组织机构,按照不相容职权分离原则将权限进行分离,避免多头领导,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治理质量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不少企业财会人员由于长期隶属于固定岗位或部门,有一定的人际关系.为了杜绝会计信息失真,便于人员的统一监督,财务领导人应实施派驻制、对审计人员实施分片委派制.被委派至子公司的主管会计其所有人事关系由母公司管理,母公司又对子公司会计人员参照母公司管理办法条例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实行交叉管理.这不仅可以分离会计人员与子公司之间人事及经济利益关系,而且可以强化审计监督职能,真正发挥会计委派制度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会计监督力度.[参考文献][1]刘巨钦,王小文,李树丞.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模式[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45-53.[2]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29-37.[3]王萍.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8(22):67-68.[4]何明霞,刘晔.浅析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J].经济问题,2007(3):116-119.[5]程琳.我国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财会研究(甘肃),2006(10):32.[6]杨慧荣.会计监督问题及其对策[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9):150.[7]黄元元.社会管理者视野下的会计监管[J].生产力研究,2007(12):132-134.[8]朱永永.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5):607-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