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0 KB
  • 2022-04-22 11:15:02 发布

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8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要11.1项目背景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编制过程21.3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31.4项目效益41.5组织领导和管理51.6综合结论5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72.1自然概况72.2社会经济状况102.3现有基础设施11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3.1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143.2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5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3.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6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18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184.2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定额184.3项目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27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水量供需分析294.5灌溉水质分析说明304.5存在的水量供需平衡问题及解决方案32第五章规划设计335.1项目区总体规划设计335.2水利措施规划设计415.3农业措施规划设计435.4农田道路规划设计435.5林业措施规划设计44 X5.6科技推广措施规划设计45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466.1开发任务466.2建设内容46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37.1投资概算637.2资金筹措方案68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698.1经济效益698.2社会效益698.3生态效益698.4财务评价70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729.1设计依据729.2组织机构729.3实施管理729.3运行管理与维护73第十章环境影响与评价7410.1环境现状74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7410.3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7510.4水质保护、空气保护及噪声防治77第十一章社会影响分析8011.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8011.2社会适宜性分析8011.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81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8211.1可行性研究结论8211.2问题及建议82 X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军垦农场位于鄂赣交界的黄石市境内,106国道南北向穿越全境,富水河东西向流经全场直通长江。全场总人口1.6万。下辖2个专业公司、9个农业生产队,代管2个集体性质的行政村。国土面积6.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林地1.3万亩、果茶园0.5万亩、养殖水面0.5万亩,集平原、山地、河湖为一体,适宜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近年来,军垦农场在中央惠农、强农、支农政策的推动下,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特色果蔬产业逐步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万亩绿色果蔬基地、日产6万斤食用菌生产基地、3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年出栏7.5万头的中粮生猪养殖基地,成为了X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黄石市农业旅游的目的地和阳新县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军垦农场党委对农业综合开发十分重视,特别是农场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农场党委和农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多次组织专家对本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一致认为本项目区的建设十分必要。78 X项目区内土地肥沃,是农场的主要蔬菜、水果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自然条件如此有利的条件下,军垦农场对发展该项目充满信心并。目前影响项目区发展的重要问题是生产条件差,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田间排灌渠道多数为土渠,由于年久失修,导致淤塞严重,断面缩小,再加上富河汛期洪水顶托,排水不畅,现使项目区旱涝频繁,土地利用率低,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军垦农场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面积为10000亩。该项目的实施以推动军垦农场果蔬产业和农业旅游的发展为主,工程总建设工期为12个月。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编制过程1.2.1编制依据(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批复计划意见(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农办[2009]163号);《X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实施细则(试行)》(鄂农办[2010]56号);(3)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60号令《财政部关于修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农业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试行)》(国农办[2005]239号);《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农办[2006]13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国农办[2004]49号);78 X《X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实施办法》(鄂农办[2005]46号文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农办[2008]183号);(4)国家、省、市的有关农村的政策和法规《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几个政策性问题的通知》(鄂办发[2003]29号);(5)法律法规及水利工程技术相关规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持法》《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1.3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军垦农场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开挖、疏浚灌排渠道,硬化灌排渠道,新建机耕桥、人行桥,硬化田间道路、支路,新建电灌站,配套微喷灌、滴管设施等。按2014年阳新县建筑市场信息价第2期价格水平计算,工程总投资为1003.48万元,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及《国家立项专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的规定》等指示精神,计划申请财政资金400万元,农场自筹200万元,龙头企业自筹403.48万元。78 X1.4项目效益1.4.1经济效益通过建设10000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全面推行设施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执行绿色生产标准,将大大提高园区生产效益,并能带动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实现园区功能多样化发展。在生产效益上,年产绿色果蔬3万吨,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同比项目实现前预计亩平增收500元,年可净增销售收入500万元。在旅游业发展上,年可吸引游客3万人次,可增加旅游收入600万元。1.4.2社会效益该项目建设完成后,依托良好的园区设施、品牌影响和龙头带动,有力拉动阳新县10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快推动特色果蔬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良好的园区扩散、示范效应,充分带动当地的果蔬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发挥农场农业产业化优势,有效促进果蔬增产、农工增收。通过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来场参观游玩,能够极好地扩大农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水平。通过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以及科技示范户培育等重要举措,可进一步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水平和科技兴农意识,农业科技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也将进一步提高。1.4.3生态效益78 X该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对园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绿化建设,使用杀虫灯、有机肥、大棚栽培和工厂化生产,实现果蔬栽培方式的转变和有机化、集约化生产,对容易造成蔬菜残留的农药、无机肥控制更严,蔬菜品质明显提高,环境污染将会更少,有利于农场的资源保护,有利于农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5组织领导和管理为保证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军垦农场成立了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场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场长任副组长,主要成员由农场财政局、经济发展局和项目办公室等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农场项目办。项目建设管理严格实行项目建设法人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项目在正式投入运行使用后,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军垦农场将会与使用者签订工程或配套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状,增强使用者对工程建筑物设施的管护意识,提高本项目综合效益。1.6综合结论经过分析论证,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可行;从经济效益来看,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项目建设要求,有利于农场农业产业的发展;从社会效益来看,具有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从生态效益来看,将会大幅减少有害残留污染。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对军垦农场果蔬产业和农业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可行的,效益明显,可以实施。78 X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军垦农场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区位于富水河西岸,西与106国道相邻,东方紧靠富水河,北连农场场部,南接华潭村。本项目区是军垦农场农业园最多的地方。项目区总人口3134人,农业劳动力1750人。78 X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东亚季风副热带暖湿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年均日照1904小时,年均降雨量1360毫m,历年年平均降水日133天,多集中在4~8月份,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260左右,常年地下水位为18m。该区地下水埋深5~55m,含水层厚度大,水位埋藏较浅,补给条件好,富水性强,含水层组水质良好。总之,项目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地势大体上西高东低。地形比较复杂。项目区内的土壤主要以砂土和潮土为主,土壤质地适中,土壤的垂直分布不太明显,土壤熟化程度高,耕层深厚,根据实地抽样结果显示,土壤的保肥及供肥性均较好,通气性好,宜耕期较长,宜种性多,有利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和各种农作物的生长。2.1.4水资源阳新县在很早以前为浅海,由于地质新构造运动,形成了河溪纵横,湖泊密布的格局,是X省湖泊数量多、调蓄水量大的县之一,素有“百湖之县”78 X之称,故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除长江过境黄金水道45.6公里外,共有六大水系,大小河流365条,总长达985.6公里,其中我省长江流域的最后一条干支流富河,全长196公里,自通山县由西向东横贯阳新县由富池口汇入长江,富水水库至富池口段全长79.6公里为下游段,地势平坦,为富河谷冲积平原,多系湖泊沼泽地带;海拨在12.0~25.0m之间,最低下游河床,海拨高程8.7m。本项目区地处富河中游,水资源丰富,主要表现为春夏季充足,秋冬季偏少。项目区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组成。年均提供水资源总量为5420万m3,其中,地表水:620万m3,包括天然和人工湖正常蓄水量;地下水:400万m3;过境水:4400万m3,由过境河流富水河提供。项目区水资源的特征为:春夏季充足、秋冬季偏少、地表水比地下水丰富、过境水比其他水资源丰富。只要水利设施配套,合理布局就能充分利用水资源,满足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灌溉的需要。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军垦农场现有耕地2.6万亩,本次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面积为10000亩。现行耕地复种指数为2.4。本项目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势平坦,土层较厚,通过治理后达到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事宜、农业设施配套、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即灌得进、排得出、机械能下田,灌溉水源基本有保证。便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大幅度地提高。因此,开发的潜力十分巨大。2.1.6自然灾害78 X阳新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受季风、台风影响,常出现暴雨,主要自然灾害为洪涝和干旱灾害。从1949到1985年三十六年间,共发生大水灾六次,平均十年1.7次,相当于五年一遇。旱灾多在八、九月份,从1949到1985年三十六年间,共发生较大旱灾五次,平均十年1.4次。项目区在6~9月,往往因洪涝同期,水排不出,渍涝成灾。项目区内由于来水量大,汛期又经常受到富河水位的顶托,常常形成洪涝灾害,再加上排涝机站设备老化,导致区内渍水不能及时外排,无法保证区内农作物旱涝保收。2.2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与劳力项目区总人口3134人,现有劳动力1750人。2.2.2土地利用现状军垦农场现有国土面积46km2,耕地面积2.6万亩,水面2.1万亩,山场2.2万亩,本次设计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面积为10000亩。2.2.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以蔬菜、水果生产为主,蔬菜主要以大棚为主,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夏种指数只有157%,农业机械化耕种、收割达95%以上,农药除草面积达98%,农用薄膜覆盖率为80%,现有灌溉面积仅为75%。正常年份粮、菜单产分别为460公斤、2000公斤,劳动生产率低。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地方财政统一由军垦农场管理,税费改革后,农场实行“78 X两田制”,身份田亩平上缴11元,责任田按市场化运作,由财政局统一上缴,每年上缴财政税费300余万元。农民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2014年预计人均纯收入4000元。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场农业管理和农业科技体系健全,由农场经济发展局负责管理,下设有农科所、植保站、种子站、农机站和水利基建科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负责全场的农业科技服务,拥有科技设备18台套,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为项目区服务。农科所:负责项目区种籽的培育,病虫害的测报,栽培管理指导,土化分析,各种农业新科技的实验和推广,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药供应工作。水利基建科:实用工程仪器完备,能够承担一般农田工程的勘测、施工任务。种子站:负责项目区种子工作。农机站:有齐备的农机装备和配件供应,技术力量雄厚。植保站:负责项目区的植保工作。农口各站初具规模,职工政治业务素质、学历文化水平、技术力量基本上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能够承担本项目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及科技扩广的任务。78 X2.3现有基础设施2.3.1水利工程现状虽然项目区灌排布局明确,水源丰富,但区内多数水利设施由于缺乏管理和维修,存在不少问题:项目区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渠系建筑物老化,设施不配套,灌溉渠道严重淤塞等问题,致使项目区“三年两旱,十年九淹”。发生洪灾时渍水不能外排,发生旱情时输水不畅,灌排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构筑项目区内水利工程排灌系统的网络,对损坏或失去功能的沟渠进行清淤、硬化或进行改造是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能力的当务之急。项目区内的灌溉和排水不能进行有效节制和调配,需水的地方没水,不需水的地方渍水。项目区内有一座排水泵站,只能满足排水需求,到干旱时期,项目区内的水量不足,无法满足灌溉要求。因此,项目区需要新建灌溉泵站一座,可以解决3000亩的田间灌溉需求。2.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耕地较平整,田间工程配套比较合理但不够完善,灌排主干渠道配套率为60%,完好率为50%,渠系水利用系数为45%,基本能满足生产要求。但田间道路系统不完善,水源不够充足,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2.3.3现有农业机械及服务设施项目区内共有农业机械18台套,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78 X2.3.4交通与电力情况项目区紧临106国道和富水河,水陆交通便利,基本实现了路、电村村相通、户户相连。田间有5853m长的支路,均为土路,凹凸不平,严重影响了农场农业运输,成为农场发展的一大障碍。另有2097m交通干道,现状宽只有3.5m水泥路,需加宽1.5m。78 X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近年来,军垦农场现代农业发展迅速,成为了黄石市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和农业旅游的目的地,发展起万亩果蔬基地、日产6万斤的食用菌基地、存栏30万羽的蛋鸡基地和年出栏7.5万头的生猪基地等。尤其是万亩果蔬基地已认证为绿色农业基地,绿色品牌多达9个,龙头企业3家,特色旅游基地3个,在现代农业示范和农业旅游上具有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快特色果蔬基地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我场2014年拟申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区建设项目。项目区位于富水河西岸,西与106国道相邻,东方紧靠富水河,北连农场场部,南接华潭村。项目区经过多年的运行,由于当时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加上养护维修资金短缺,工程老损严重,有的建筑物已不能启用,垮渠漏水等险情年年发生,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渠系利用系数仅0.45,其灌溉面积远未达到设计要求,且逐年呈下降趋势,已严重影响着项目区的稳产高产影响农村致富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对增加粮食产量,突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78 X可加快提高农场粮食生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和示范全市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实现全市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3.2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项目区内水利工程配套设施部齐全,大多数工程设施严重老化,年久失修,灌溉水利用率严重偏低,其表现为电机不节能,灌溉渠漏水严重,排水渠淤积严重,造成现已难灌难排,导致大部分农田渍旱时间过长,使农民投人物入增大而农作物减产,严重地挫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排渍不及时,造成土壤年内泡水时间过长,使土壤冷浸严重,使低洼田变冷浸田、烂泥田,导致土壤结构破坏,通气不良,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8 X军垦农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建成黄石市最大的绿色果蔬生产基地,成为了黄石市绿色农业示范园区,建立了具有农场特色的绿色品牌和旅游品牌。但是,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农业基础还不完善。军垦万亩果蔬产业观光园定位为特色产业示范和农业观光双向发展,以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主,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园区部分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积淤堵塞,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迫切需要升级改造。(二)产业结构还要调整。近年来,随着园区建设的发展,已成功认证为绿色农业基地,绿色品牌多达9个,龙头企业3家,特色旅游基地3个,但是在示范带动上还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龙头发展快,基地发展特色还不明显。通过项目实施,加快发展大棚葡萄、草莓、红心火龙果、玉麟西瓜等特色果蔬,生产效益将显著提高。(三)农业旅游市场升温。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风光秀丽、湖光山色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初步形成了五夫生态园、牧歌田园、玉麟采摘园等休闲基地,在周边地区特别是武汉、黄石等地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园区在农业旅游配套服务能力不够,如户外体验、餐饮住宿、垂钓和多样化休闲等,对游客的吸引力还不明显,距离农场定位承接做好田园旅游有差距。3.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精神,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军垦农场也把快速发展农场新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来抓。项目区具有以下优越条件:78 X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农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水资源丰富。全年无霜期253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6.5度,年日照时数为1596.4小时,平均降雨量1195.7mm。土壤肥沃为沙壤土,透气、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质地均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106国道穿场而过,距大广高速、杭瑞高速出口仅3公里,能够满足生产物资与产品运输销售需求。二是产业基础良好。军垦农场已经注册了“君垦”牌商标,杏孢菇、三瓜四菜享誉市场。目前,我场已经成功将“君垦”牌蜜本南瓜、“木之缘”牌杏鲍菇纳入了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并计划将冬瓜、葡萄、鸡蛋等产品也纳入该体系。引进的中粮、东贝、新阳、新冠等龙头企业,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三是生产技术先进。随着中粮、东贝、新冠、新阳等现代化种养企业的引进,军垦农场果蔬生产在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上加快,如杀虫灯、滴灌、嫁接育苗等。四是政策支持较大。军垦农场被认定为黄石市绿色农业示范园区和X农垦蔬菜板块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省农垦局连续多年给予了现代农业项目扶持。五是企业积极参与。项目区内现有新阳农业公司、玉麒麟农业合作社、军垦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多家龙头带头企业,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和参与农场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场农发办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勘测,从项目区地形、产业基础、水利设施状况、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和技术论证后,表明实施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014年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符合实际,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合理可行。78 X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军垦农场位于鄂赣交界的阳新县境内,国土面积46km2,总人口1.5万人,设计灌溉面积4500亩,目前项目区仅能灌溉2000亩农田。项目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较好,资源也比较丰富,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很大,是阳新县的粮食、油料和蔬菜、水果重要生产基地。军垦农场交通便利,106、316国道穿过全境,富水河横贯东西,村村通公路四通八达。施工材料可采用水泥路和公路运输,运输成本低廉。项目区水资源主要有富水河及大气降水所形成的地表、地下水。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495.2mm,多年平均径流深8.221mm,项目区丰富的水资源为区内农业灌溉用水及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证。4.2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定额4.2.1灌溉设计保证率本次设计项目区主要以旱作为主,地面灌溉水资源比较丰富,项目区内有喷灌、滴灌设施,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5%。4.2.2灌溉定额分析农作物灌溉制度的内容包括旱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灌水次数、每次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它随作物种类、品种、自然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的不同而变化。项目区灌溉制度设计,78 X依据当地资料和灌溉经验,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确定。项目区主要灌水作物有早稻、中稻、晚稻、小麦、棉花、油菜、秋杂等,现状作物种植结构根据统计年鉴统计而得,项目建成后的种植结构则根据当地政府对农业结构的调整思路(即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并结合市场情况而拟定。全项目区作物复种指数也由1.95(2007年)提高到2.00(2012年)。单项作物灌溉定额计算选取早稻、中稻、晚稻、小麦、棉花五种,油菜等按生育期归入小麦定额计算中,秋杂则按棉花灌溉定额计算。单项灌溉定额根据阳新气象站1962~1998年共37年逐日降雨量和蒸发量,用水量平衡方法经过长系列逐日计算可得项目区各种作物1962~1998年逐旬灌溉定额单种作物灌溉制度设计,水稻在近期以前仍以“浅灌适蓄”的现有灌溉模式为主,随着节水灌溉的发展,逐步推广“薄浅湿晒”控制灌溉模式。旱作物仍采用现有灌溉模式,充分利用有效降雨以减少灌溉需水。本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基本是麦稻或麦棉二季,即小麦收获后种中稻,小麦套种棉花或秋杂。㈠作物生长期作物生长期设计与平均气温、作物品种、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本项目区的作物生长期是根据当地气温、品种、农时安排等实际情况而定的。中稻是6月1日至9月15日,棉花是4月20日至10月20日,小麦10月21日至次年5月15日,与邻近地区相应。历年按此生长期进行种植能获得丰产,故以此作为农田水量平衡计算的依据。㈡灌溉设计水层和适宜含水量上下限78 X目前水稻灌溉,各地普遍采用或积极推行的灌水方法是浅水灌溉,在水量欠缺地区为减少灌水量,常采用“浅灌中蓄”,即降雨时可适当蓄水,但不超过最大蓄水深,以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为限。对于旱作物应该是在任一时段内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含水量,要求不大于或不小于作物允许的最大或最小含水量。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群众灌水习惯、水源条件和作物特性等,拟定出本次水稻各生育期的设计水层和旱作物适宜的含水量上、下限,见表4-1-4和表4-1-5。㈢水稻灌溉定额计算本规划要求采用先进、节水的灌溉制度。在制定水稻灌溉制度时,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水方式,合理定出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水层的上下限,然后根据生育期内任何一个时段的农田来水和耗水,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灌溉制度。经调查项目区水稻有早稻、中稻、双晚稻。灌溉制度分析采用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中的鄂东南区的有关参数进行。鄂东南区是用白莲河、梅川、古角、蕲春、三湖连江、赤壁等灌溉试验站资料分析拟定的。灌溉定额按水量平衡逐日计算。随着节水灌溉的推广,本次水稻灌溉制度设计采用两种水层。现状水平年采用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推荐的“浅灌适蓄”水层,规划水平年采用“薄浅湿晒”控制灌溉水层。水稻灌溉定额需水量计算公式,各生育期时间、日平均渗漏量、田间控制水层,早稻、中稻、双晚稻灌溉制度分析设计参数见表。水稻生育期内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根据水稻丰产、浅灌节水灌溉方式,逐日按水量平衡计算制定,计算公式为:78 X(4-3)式中:h0-前一天末的田面水层深(mm);P-当天降雨量(mm);m-当天灌水量(mm);e-水稻某生育阶段日平均耗水量(mm),e=ET+S;ET-水稻某生育阶段日平均需水量(mm);S-水稻某生育阶段日平均渗漏量(mm);c-当天排水量(mm)。h1-当天末的田面水层深(mm);晒田期的处理:分蘖末期为晒田期,在分蘖初期的最后两天内可不考虑灌水,进入分蘖末期后,不立即排干田面中的水,让其自然落干(若遇降雨,则排至水层为0)。晒田期的田面蒸发仍采用原来使用的水面蒸发量,其差别不会太大。田面落干后,同样按上述水层平衡计算,此时水层应为负值,待晒田结束后,其负值的数值大小即为复水时首先需补给土壤达到饱和的水层深度,然后再加上灌到hmax所需的水层,就是复水时应该灌溉的水量。小麦生育期灌溉定额也按水量平衡原理逐日推算,公式为:(4-4)式中:W0,Wt-分别为时段始末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m3/亩);WT-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m3/亩);P0-时段t内的有效降雨量(m3/亩);K-时段t内的地下水补给量(m3/亩);78 Xm-时段t内的灌溉水量(m3/亩);ET-时段t内的作物田间需水量(m3/亩)。地下水补给系数k(无量纲)即指地下水补给的水量占同期作物需水量的比例。其大小与地下水埋藏深度、土壤性质有关。Kt=k×ET。㈣小麦和棉花灌溉定额计算项目区内所种植的旱作物品种较多,有小麦,棉花、油菜,芝麻、花生、大豆和杂粮等,小麦和棉花的种植面积比较大,故本次着重对小麦和棉花灌溉定额作了分析计算。小麦和棉花的灌溉特点是不建立田面水层,而当土壤计划湿润层中含水量小于适宜含水量下限时,需要进行灌溉,使土壤计划湿润层含水量达到适宜含水量上限,降雨后土壤含水量超过上限时,则必须排除。因此旱作物灌溉定额的确定,必须是根据小麦和棉花的田间需水量、降雨量、灌水量等之间的消长关系,建立水量平衡方程式,进行计算而得。对于小麦和棉花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任何一个时段t,土壤计划湿润H内含水量的变化可列出水量平衡方程式表示,即:式中,W0,Wt—分别为时段初,末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含水量;WT—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P0—保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有效雨量;78 XK—时段t内地下水补给量;M—时段t内灌溉水量;EC—田间耗水量;E—全生育期蒸发量之和;KQ—耗水量分配系数;T—各生育期天数;Hi,Hi+1—分别为第i个和第i+l个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Bmax,Bmin—分别为含水率上、下限;GK—土壤孔隙率,采用0.45;B0—田间持水率,采用0.65。按上述水量平衡方程式,利用计算机进行逐日计算,得到棉花、小麦系列年月灌溉定额。根据全省灌溉试验站试验资料结合小麦、棉花生长情况,分析各生育期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的变化规律,建立需水量计算公式,再结合灌溉实际情况,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按照土壤的允许储水量上限及下限范围,根据田间耗水量及有效降雨量进行储水量消长过程分析计算,以确定灌水日期、灌水次数、灌水定额。旱作物小麦(夏杂)及棉花(秋杂)的灌溉制度设计有关参数见下表格:早稻灌溉定额设计参数项目泡田期返青期分蘖初期分蘖末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黄熟期全生育期有水层晒田起止日期(日/月)26/4-5/56/5-29/530/5-6/67/6-13/614/6-25/626/6-4/75/7-13/714/7-21/716/4-21/7天数101024871299897耗水量计算参数A(J)0.330.40.440.440.761.431.390.26B(J)0.630.971.231.231.291.131.070.76蒸发皿折算系数0.7860.7540.7590.7610.7610.7840.8120.81278 X逐日滲漏量(mm)1.71.51.41.601.41.41.1田间控制水层浅灌适蓄0~20~4010~30~5010~30~5020~40~600~0~020~40~6010~30~500~20~30薄浅湿晒5~20~400~20~500~20~5010~25~600~0~05~25~600~20~500~10~30中稻灌溉定额设计参数项目泡田期返青期分蘖初期分蘖末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黄熟期全生育期有水层晒田起止日期(日/月)25/5-2/63/6-27/628/6-2/73/7-9/710/7-25/726/7-4/85/8-13/814/8-21/812/5-21/825/5-2/6天数1392557161098102耗水量计算参数A(J)0.471.021.021.10.650.820.2B(J)1.021.121.121.231.341.160.7蒸发皿折算系数0.7610.7820.8120.8120.8170.8240.824逐日滲漏量(mm)1.51.41.51.601.51.2田间控制水层浅灌适蓄10~40~6010~40~6020~50~7020~50~700~0~010~40~600~20~3010~40~60薄浅湿晒0~25~600~25~605~35~705~35~700~0~00~25~600~10~300~25~60晚稻灌溉定额设计参数项目泡田期返青期分蘖初期分蘖末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黄熟期全生育期有水层晒田起止日期(日/月)24/7-29/730/7-6/87/8-22/823/8-29/830/8-3/94/9-16/917/9-28/929/9-13/1014/10-261024/7-25/10天数6816751312151395耗水量计算参数A(J)00.330.481.001.001.180.780.530.47B(J)1.000.791.101.211.211.351.240.960.44蒸发皿折算系数0.560.8210.8240.8240.8030.7910.7910.7690.766逐日滲漏量(mm)1.71.61.51.401.51.21.21.120~40~8020~40~6010~30~5010~30~500~0~020~50~9020~50~9010~40~600~20~3078 X田间控制水层5~25~600~20~500~20~500~0~010~35~9010~35~900~25~600~10~3010~20~80备注:水稻灌溉定额计算参数采用鄂东南丘陵区棉花灌溉制度设计参数项目苗期蕾期花鈴期吐絮期全生长期起止日期11/4-5/66/6-30/61/7-20/821/8-10/1011/4-10/10天数56255151183占全生长期天数(%)分阶段30.613.627.927.9100累计30.644.272.1100计划湿润层加深来水量Wt(m3/亩)13.6514.6314.63042.91地下水补给量(k)占需水量的比例(%)20203025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mm) 500600700700土壤适宜含水率B适(占田间持水率%)B上80909080B下60606060土壤饱和含水率B饱(占田间持水率%)B饱100土壤田间持水率B田(占空隙%)65土壤空隙率A(占土体%)45直径20蒸发皿换成直径80换算系数0.7770.7610.8170.792小麦灌溉制度设计参数表项目发育阶段出苗分蘖拔节抽穗开花乳熟黄熟全生长期起止日期(日/月)21/10-10/1111/11-17/118/1-24/225/2-14/315/3-13/414/4-26/427/4-15/521/10-15/5天数21683818301319207占全生长期天数(%)分阶段10.132.818.48.714.56.39100累计10.142.961.37084.590.8100100土壤田间持水率B田(占空隙%)400500600700800800800计划湿润层加深来水量Wt(m3/亩)12.6812.6813.6514.6314.6300地下水补给量(k)占需水量的比例(%)15302030303030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mm)40050060070080080080078 X直径20蒸发皿换成直径80换算系数0.8330.780.7060.7550.8050.8180.768土壤适宜含水率B适(占田间持水率%)B上75758585858575B下55556060606050土壤田间持水率B田(占空隙%)65根据各种作物的灌溉面积和种植比,确定项目区作物的综合净灌溉定额。水稻、棉花、小麦采用计算的净定额,其它旱作物近似移用棉花同期灌水定额。项目区作物灌溉定额设计成果见如下表格。项目区作物灌溉定额设计成果(现状)m3/亩作物早稻中稻晚稻小麦、油菜棉花及其它作物复种指数及综合净定额种植比0.480.120.460.440.451.9575%典型年定额265.73305.32280.12130.0090.00390.75多年平均定额239.40281.40240.4585.9070.60328.85项目区作物灌溉定额设计成果(项目建成后)m3/亩作物早稻中稻晚稻小麦、油菜棉花及其它作物复种指数及综合净定额种植比0.350.250.350.450.602.0075%典型年定额250.47301.20256.87102.3092.60354.47多年平均定额227.70266.20223.3071.1068.90297.744.3项目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4.3.1项目区概况78 X军垦农场位于鄂赣交界的黄石市境内,106国道南北向穿越全境,富水河东西向流经全场直通长江。全场总人口1.6万。下辖2个专业公司、9个农业生产队,代管2个集体性质的行政村。国土面积6.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林地1.3万亩、果茶园0.5万亩、养殖水面0.5万亩,集平原、山地、河湖为一体,适宜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近年来,军垦农场在中央惠农、强农、支农政策的推动下,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特色果蔬产业逐步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万亩绿色果蔬基地、日产6万斤食用菌生产基地、3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年出栏7.5万头的中粮生猪养殖基地,成为了X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黄石市农业旅游的目的地和阳新县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4.3.2项目区需水量预测由于项目区基本无工矿企业,因此项目区需水量预测主要包括农业灌溉需水量、村民生活需水量和牲畜用水需水量等三方面。通过实地调查,项目区内取水点是从富河取水。(1)农业灌溉需水量根据上述确定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及灌溉制度,已经项目整治后的耕地面积,农业灌溉需水量预测见下表格:项目区农业灌溉需水量预测统计表灌溉净定额(m3/亩)面积(亩)需水量(万m3)3824500171.90(2)人畜需水量项目区总人口3134人,牛500头,猪1000头,家禽11140只。随着农场城市化进程,考虑到将来会有部分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故不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牲畜也维持现状不变。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按50升/人.天,猪采用25升/头.天,牛采用45升/头.天,家禽采用5升/只.天。则人畜需水量见下表格:人畜需水量统计表名称用水定额数量(人、头)需水量合计78 X(升/日*人)(m3)(万m3)人50313457195.509.49猪2510009125牛455008212.50家禽51114020330.50(3)项目区需水总量计算根据上述分析,项目区75%保证率下的年需水量为181.39万m3,具体见下表格:项目区总需水量预测统计表单位:万m3农业灌溉需水量(万m3)居民生活用水量(万m3)牲畜用水量(万m3)合计(万m3)171.905.723.77181.394.3.3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项目区可供水量主要来源于富河水。项目区临近富河边上,水源充足,靠近富河边上有2座排灌站,现主要靠这两座排灌站供水,其中靠南边的一座排灌站,灌溉面积为4500亩。项目区内所有的农田灌溉用水主要靠富河北岸的泵站抽排,只能供需55万m3,无法满足整个项目区用水量。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水量供需分析项目区水量平衡计算,是以降雨径流、项目区内各种水利设施供水能力、灌溉用水量及水量调配方式为依据,通过计算确定项目区各种水利工程联合运用,对农作物需水过程的满足程度,即供水、需水、余水、缺水过程,进而确定灌溉保证率,计算成果见下表格:项目区水量平衡汇总表单位:万m378 X水平年频率需水量供水量余缺水农业生活提水工程现状75%171.99.49162.00-19.39建成后84.047.83120.0028.13注:“-”表示缺水水量平衡分析计算成果表明:在现状情况下,项目区工程老化严重,项目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低,在75%保证率下,项目区缺水19.39万m3,缺水主要原因是渠道严重渗漏,老化失修。项目区节水续建配套后,项目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并且配合相应的非工程型节水灌溉措施,项目区在75%保证率下能满足供水需求。4.5灌溉水质分析说明项目区地处富河边上,主要水源点为富河水。通过对富河水源抽样检验,均满足农田灌溉水质要求。根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检测结果详见下表格:78 X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标准值序号项目类别作物种类水作旱作蔬菜1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60100602化学需氧量(CODCr)(mg/L)≤1502001503悬浮物(mg/L)≤150200100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5855水温,℃≤356pH5.5~8.57全盐量(mg/L)≤1000(非盐碱土地区)8氯化物(mg/L)≤3509硫化物(mg/L)≤110总汞(mg/L)≤0.00111镉(mg/L)≤0.0112总砷(mg/L)≤0.050.10.0513铬(六价)(mg/L)≤0.114铅(mg/L)≤0.215粪大肠菌群数,个/100mL≤40004000200016蛔虫卵数,个/L≤2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情况检测值序号项目类别作物种类水作旱作蔬菜1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5380442化学需氧量(CODCr)(mg/L)≤1171381253悬浮物(mg/L)≤14018383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3525水温,℃≤226pH5.8~7.57全盐量(mg/L)≤7208557008氯化物(mg/L)≤1081301139硫化物(mg/L)≤0.30.40.310总汞(mg/L)≤0.00080.00070.000711镉(mg/L)≤0.0050.0060.00512总砷(mg/L)≤0.040.040.0313铬(六价)(mg/L)≤0.020.010.0114铅(mg/L)≤0.050.050.0415粪大肠菌群数,个/100mL≤30002800150016蛔虫卵数,个/L≤11178 X4.5存在的水量供需平衡问题及解决方案项目区通过更新改造排灌站,衬砌灌排渠道,增加了来水量,有效的提高水的利用率,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量。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农民收入,进一步推进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78 X第五章规划设计5.1项目区总体规划设计5.1.1指导思想以中国梦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国梦的要求,根据“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规模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立足农业综合开发基本任务,实施科学规划,加强项目管理,加快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军垦农场万亩果蔬产业观光园依托龙头企业推行设施农业生产,执行绿色生产标准,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向市场提供绿色、安全、生态的农产品。主要应用技术有:设施大棚技术、自控喷滴灌系统、太阳能物理杀虫、绿色农产品生产控制等。5.1.2遵循原则军垦农场万亩果蔬产业观光园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为主,发展龙头企业5家,建成五夫生态园、牧歌田园、玉麟生态园等特色园区5个,形成10000亩绿色果蔬种植基地。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加强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在项目区的推广普及,重点支持良种和良法的推广应用,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根据项目规划总体思想确定项目选择原则为:78 X一、与优势基地相结合的原则。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是军垦农场和黄石市重点打造的高科技示范园,必须加大投入,发挥其应有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让建设与效益有机结合,规划与实施有机结合。二、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目前,项目区农业生产难以适应农业园高产高效优质要求,必须加大投入,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三、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开发后,项目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科技优势明显,可改变现有交通不便、科技不强、效益低下的局面,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把农民增收落到实处。5.1.3设计编制依据(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批复计划意见(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农办[2009]163号);《X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实施细则(试行)》(鄂农办[2010]56号);(3)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60号令《财政部关于修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农业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试行)》(国农办[2005]239号);78 X《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农办[2006]13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国农办[2004]49号);《X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实施办法》(鄂农办[2005]46号文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农办[2008]183号);(4)国家、省、市的有关农村的政策和法规《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几个政策性问题的通知》(鄂办发[2003]29号);(5)法律法规及水利工程技术相关规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持法》《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06)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5.1.4建设标准根据规划、设计,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改扩建完成后,将达到“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78 X的新农田标准。在沟渠硬化、水改旱的多种措施下,还可有效地再将钉螺消灭,消灭血吸虫病,可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的提高,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同时,农场土地平整、肥沃的资源进一步得到体现,将会极大的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项目区粮食生产的水平,成为示范农场及周边乡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建设一块、受益一方、带动一片、致富一片的良好社会效益。一、水利标准:1、灌溉工程标准: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75%,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70,灌溉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2、排水工程标准:排涝标准按照10年一遇进行设计。排水系统应健全,排水出路通畅。3、渠系建筑物: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涵、闸、机耕桥等建筑物与田间灌排设施配套。4、泵站及输配电工程:电灌站机房、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等配套齐全,并满足抵御相应自然灾害和安全要求,取水水源及排涝出路应有保障。5、节水灌溉工程:管道输水灌溉保证率达到75%,滴灌灌溉保证率达到90%;微喷灌水利用系数达到0.85,滴灌水利用系数达到0.90。二:农业标准田(地)块要以田间道路和沟渠为基准结合土地整形等措施形成格田,土地平整时的挖方和填方深度原则上不超过0.6m为宜,格田面积为100~300亩,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78 X15度以下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检查水平梯田,地面平整;田面宽度一般要求达到10m以上,田埂稳定牢固,配套完善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三、林网标准:农田防洪林建设达到国家、X省农开办和林业部门规定标准。防护林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道路宽窄程度和实际地形,采用一路两行、一路多行、片林等多种形式栽植。在有条件的地块栽植片林,部分方田以风景树为界,与主干路防洪林带共同起到防洪作用。人工造林树种高度达到1m以上,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达到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四、科技推广标准:1、农业适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95%以上。2、项目区那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健全完善,具有较强的培训、推广服务功能。五、田间道路标准:田间道要与村、乡公路及相邻田间道连接,路基宽度不低于6m,路面硬化宽度不低于5.0m。生产路要与田间道或相临生产路等连接,路基宽度不低于5.5m,路面硬化宽度不低于3.5m,保证畅通,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农业机械的通行。田间道路应合理配套桥、涵,道路连接处要留有足够机械转弯的空间,以利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5.1.5建设规模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量、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78 X本工程建设规模: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面积为10000亩;在富河边上新建一座电灌站;灌排渠系工程衬砌总长度5895m;硬化项目区主、次干道7950m;道路两旁实行单、双排栽植樟树,造林面积100亩,植树1.0万株,新建机耕桥2座,人行桥1座,铺设涵管6处,完成改造后将达10000亩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受益人口3134人,总投资1003.48万元。5.1.6规划布局依据现有设施和种植模式,经科学论证,合理安排,建设完成后,确保“田成方,树成行,旱能灌,涝能排,灌排分家,排灌自如,运输便利”的新田园格局。规划布局为:一、种植布局:改造完成后,加快结构调整,田区内形成以粮食种植为主的格局。78 X二、道路及灌排渠系布局:从106国道至田间道路,可通往项目区,项目区内现有田间干道长2097m,3.5m宽水泥路,本次设计对此干道进行加宽1.5m,采用20cm厚C20砼路面;另外在项目区纵横向硬化10条支路,建设标准:路基碾压、夯实,路面为20cm厚、3.5m宽C20砼路面,全长5272m;还有2条支路采用20cm厚、3.5m宽砂碎石路面,长581m;两旁有排水渠和灌溉渠,硬化排水渠总长2460m,硬化灌溉渠总长3435m;A型排水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B型排水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30cm厚M7.5浆砌石;C型排水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30cm厚M7.5浆砌石;D型灌溉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30cm厚M7.5浆砌石;E型灌溉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30cm厚M7.5浆砌石;F型灌溉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H型灌溉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三、林网布局:沿道路两侧实行单、双排栽植樟树作为农田防护林,保护作物生长,防治水土流失。四、电灌站布局:在项目区靠富河边上空地处新建灌溉泵站,修建泵房面积10.85m2,配套电机功率7.5kw的卧式离心泵(SLW125-100)及其他配套设施。5.1.7最佳方案选定从前述项目区概况(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土壤、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和水资源等因素综合分析,缺乏抵抗干旱的能力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大力开发地下水源、发展节水灌溉是促进当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发展节水灌溉,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管灌、喷灌、微灌等多种方式,下面进行方案比选。(1)管灌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可省水30%左右。(2)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微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50%左右78 X。微灌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主要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上。(3)滴灌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滴水嘴将水滴到灌溉土地上,滴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滴灌能节水50%左右。但滴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适宜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适用条件:滴灌几乎适用于灌溉所有的旱作物,如粮食作物玉m、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既适用于平原也适用于山丘区;既用来灌溉农作物又可用于滴洒肥料、农药、防霜冻和防干热风等。但在多风情况下,喷洒会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为充分发挥滴灌的节水增产作用,应优先应用于经济价值较高、且连片种植集中管理的作物;地形起伏大、土壤透水性强、采用地面灌溉困难的地方。根据项目区种植作物、工程投资、水资源和运行管理等因素综合比较分析,项目区选择微喷灌、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作为推荐方案。5.2水利措施规划设计5.2.1水源工程规划设计在整个项目布局上,根据北高南低的自然优势,依托项目区北紧邻的富水河,以河灌为主。项目区内有3000亩农田靠近富河,干旱季节,水量不足,急需新建一座电灌站,以满足项目区内的田间灌溉需求。78 X该项目区整体地势较平坦,内陆河网纵横,水源丰富。取水方便。在富河边上空地处新建小型提水泵站。电灌站设计灌溉面积3000亩,设计流量0.03m3/s,设计扬程10m,采用卧式离心泵,型号为SLW125-100,配套电机功率7.5kw;泵房采用砖混结构,面积:3.5mX3.1m=10.85m2。5.2.2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为满足排涝需要,总体排水工程布局遵循以下三条:(1)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2)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未及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排水工程设计:旱作区一般采用1~3天设计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3天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一般采用1~3天设计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3)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貌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5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5.2.3灌排渠道工程规划设计本项目设计排水渠总长2460m,灌溉渠总长3435m。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排水渠设计有三种断面型式。78 XA型排水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B型排水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30cm厚M7.5浆砌石;C型排水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30cm厚M7.5浆砌石;灌溉渠有四种断面型式。D型灌溉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30cm厚M7.5浆砌石;E型灌溉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30cm厚M7.5浆砌石;F型灌溉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H型灌溉渠:采用6cm厚C15砼预制板护坡,底板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5.2.4建筑物工程规划设计机耕桥是项目区内干道跨越灌排渠道的连接建筑物,为满足项目区内交通需要,设计两座机耕桥,机耕桥设计标准为限重10T,结构形式为现浇C30钢筋砼板桥,桥面宽5.3m,净跨5.0m,板厚0.4m,桥面两侧设高1.2m栏杆,栏杆缘石下预留排水孔,间距1.5m,桥墩为C30砼,桥墩下为M7.5浆砌石边墩。人行桥采用长1.5m,宽2.4m预制钢筋砼板桥,设两个C25砼桥墩,能满足村民通行。5.2.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项目区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滴灌节水和微喷灌措施。低压管灌区各级灌溉管道宜相互垂直,出水口管道走向宜垂直于作物种植行,间距宜采用30m(田间部分)。滴灌和微喷灌优先应用于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灌溉或土壤渗透性强的地区,并且集中连片。滴灌主要应用于保护地蔬菜。根据种植的作物、作物的灌溉制度、灌溉面积选用灌水器和布设系统管道。78 X5.3农业措施规划设计本项目区地势较平坦,达到地块小平大不平的标准,基本实现园田化,达到农田灌溉要求。项目区内土壤肥沃,水分充足,达到耕种土壤的要求。5.4农田道路规划设计从106国道通往项目区的2条主干道需要加宽,长2097m,另外在项目区纵横向12条通往乡村干道的支路进行截弯取直、加宽加高,总长5853m。干道要与乡、村公路及相邻干道连接,路基宽度不低于6m,路面硬化宽度不低于5.0m。支路要与干道或相临支路等连接,路基宽度不低于4.5m,路面硬化宽度不低于3.5m,保证畅通,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田间道路应合理配套桥、涵,道路连接处要留有足够机械转弯的空间,以利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干道设计:长2097m,原宽3.5m,加宽1.5m,总宽5.0m,采用20cm厚C20砼路面,下设20cm厚碎石垫层。支路设计有2种型式:长5272m,宽3.5m,采用20cm厚C20砼路面,下设20cm厚碎石垫层;长581m,宽3.5m,采用20cm厚碎石路面,下设20cm厚三合土。5.5林业措施规划设计项目区综合治理后,田间道路及排灌沟渠纵横交错,自然形成网格状,每块面积200~78 X300亩,符合林网网格设计布置要求,因此林网分布主要在田间道路及排灌溉渠的两侧,依据项目区的实际,农田防护林设计:林网树种:栽植樟树。栽植密度:苗林株距3m。植树数量:沿田间道路两边各栽1排,共种植10000株。苗木质量:樟树要求高度1m以上,要求苗木根系发达,苗木新鲜,主干明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从取苗到栽种完成时间在48小时以内,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5.6科技推广措施规划设计(一)技术培训(1)狠抓技术培训:全称开展农民实用新技术培训及村、组干部、农技人员、财务人员培训两期四场次,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次,发放资料2000份。(2)加强技术指导:技术依托单位将定期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咨询与指导,随时解难释疑。78 X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6.1开发任务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面积为10000亩。针对田间工程破损严重、农业交通运输不畅等难题,采取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和其他工作及措施相结合,通过排灌站设施、灌排渠系设施、田间道路建设以及配套渠系建筑物,改善农业排灌和运输,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项目区改善灌溉面积占总投资17.32%,改善排涝面积4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00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1800亩,年节约水量15万m3,对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明显。提高林草覆盖率,净化美化了环境,有效地涵养了水源,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生态向良性循环,一些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应用,包括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生产标准的执行,有毒农药、化肥的使用得到严格控制,农业生产逐步走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态方向,提高粮食生产安全,加强土地利用保护,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6.2建设内容6.2.1水利措施一、灌溉工程78 X衬砌排水渠长2460m,灌溉渠3435m,新建机耕桥两座、人行桥一座,管道埋设6处,新建电灌站一座,配套节水灌溉设施有微喷灌100亩,滴管80亩。(一)、渠道断面设计1、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设=mA/3600tT其中:m-水稻灌溉定额;A-灌溉面积(万亩);t-每天灌溉时间;T-灌溉延续时间;-渠系水利用系数,=0.85。2、渠道横断面设计按砂壤图衬砌硬化边坡系数m=1.0,按项目区地形条件纵坡定为i=1/2000。按照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式中:Q—渠道设计流量,m3/s;A—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R—水力半径,m;i—渠底比降;C—谢才系数C=R1/6/n78 Xn—渠道衬砌段糙率系数取0.020,天然渠床段糙率系数取0.025;(二)、电灌站设计该项目区地势平坦,内陆河网纵横,水源丰富,旁边为富河,取水方便。项目区内有3000亩良田,每到干旱季节,区内水无法满足灌溉需求,急需新建灌溉泵站一座。此次设计灌溉面积3000亩,采用混流泵,泵房采用砖混结构,面积3.10X3.50=10.85m2。1、水泵的选型(1)水泵设计流量的确定,应用下式计算:Q设=mA/3600tT其中:m-灌水定额,该项目主要作物是水稻,按水稻灌水定额选用:m=40m3/亩A-灌溉面积(亩);t-每天提水灌溉的时间,t=21(h);T-灌水延续时间,X省平区湖采用T=7(d);-渠系水利用系数,=0.85。考虑到气候变化及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等因素,将设计流量提高25%作为泵站的设计流量。Q设=1.25Q需计算结果:Q设=0.33m3/s(2)泵站灌溉净扬程的确定78 X泵站设在富河边上平地上,按当地水利部提供的实测平均最低水位作为进水口的设计水位,最低水位高程11.60m,地面高程19m,管道出口中心点高程19.30m。H净=h出设–h进设考虑到水泵进出水管道水头损失,将H净提高30%作为初选水泵的净扬程。即:H=1.3H净计算成果:H=10m。水泵型号的选型配套电机功率为7.5kw的卧式离心泵,型号SLW125-100。(三)、涵管设计项目区内的涵管由于修建年限较长,长期车辆通行,原预制钢筋砼管均已变形或垮塌,造成涵洞严重堵塞,极大地影响涵洞安全和工程的正常运行,急需进行整治加固。本次对项目区内的2处涵管拆除重建,新建4处涵管,采取厚度均为8cm,预制钢筋砼管,详见管道埋设设计图。(四)、机耕桥设计项目区自修建以来,渠系上的机耕桥、人行桥经过多年的运行,大多数已老化严重,桥面及桥墩损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安全,亟需整治。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原有部分桥梁的功能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需要重建。根据桥梁老化程度,结合本次项目区项目建设的要求,本次机耕桥设计主要以改造项目区干渠桥梁为主,共3座,其中拆除重建机耕桥1座,新建机耕桥1座,新建人行桥1座。78 X1、拆除重建及新建机耕桥拆除现有机耕桥和新建机耕桥设计标准相同。设计标准为:设计标准为限重6T。结构型式为现浇C30钢筋砼板桥,桥面宽为4.3m,长4.2m,两侧设高1.2m栏杆,栏杆缘石下预留排水孔,间距1.5m。桥的下部结构采用M7.5将砌石桥墩。上部结构采用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图集机耕桥分册》标准图集,参考项目区水工建筑物丛书《机耕桥》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机耕桥进行结构计算及地基承载力验算。桥身结构计算⑴结构尺寸结构计算:净跨度5.0m,桥面宽5.3m,板厚0.40m。⑵荷载①人群活载:N1=3.0KN/m;②车辆荷载:按4t作用力在桥的跨中;③结构自重砼:25KN/m3⑶采用材料钢筋:桥面板Ⅱ钢筋、fy=310N/mm2,C30、fc=12.5N/mm2经计算:净跨度5.0m,桥面宽5.3m,板厚0.40m,满足要求。2、新建人行桥新建人行桥1座,采用预制板桥,位置见附图:《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总平面图》(人行桥)。设计标准:桥长1.5m桥宽2.4m,净跨1.2m,桥板厚12cm;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kN/。桥台混凝土标号为C25。78 X(五)、管灌设计本次设计有3处管灌设计,2处为微喷灌,1处为滴管。根据《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与灌溉》,作物平均日耗水量值取为5.0mm/d。1、微喷灌设计(1)、管道布置根据项目区水源、道路设施、管理体制综合考虑,本着便于,方便施工、便于管理、经济节约的原则,更具水源控制面积和出水量,管道采用干支管两级固定式管道与出水栓相连,固定管道在灌区内的长度宜为6m/亩—10m/亩;出水栓间距30m,经济作物取小值,根据地块形状和大小,可采用单向或双向供水。本设计采用管路运行为独立运行,其中有100亩由引水渠灌溉,可将水从旁边排水沟抽出直接输送至引水渠将水引至大地进行灌溉。管道布设时应尽量靠近地边或路边,以利节约耕地,便于检查与维修。(2)、设计灌溉制度①灌水定额灌水定额采用下式进行计算。m=667×H×r(ß1-ß2)/η田式中:m—灌水定额(m3/h);H—作物某一生育阶段内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r—计划湿润层内土壤平均干容重(g/cm3);ß1—适宜土壤含水层上限;ß2—适宜土壤含水层下限;η田—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η田=0.85。78 X经计算,m=667×0.5×1.45×(27%—23%)/0.85=22.76mm②灌水周期灌水周期T=m/Eр式中:T—全生育期中最大需水强度时的灌水周期(d);m—灌水定额(mm);Eр—最大日平均需水强度(取5mm/d);T=m/Eр=4.5(天)取5天。③轮灌制度为降低水头损失,分散流量,减少管径,并考虑多农户同时灌溉,采用分组轮灌的方式进行灌溉。本次管灌典型设计地块面积1为00亩,地块内共有40个出水栓,每次灌溉时,每次只有1个出水栓在工作,每天灌溉8个出水栓的控制面积,在灌溉周期的5天内即可灌完全部地块。(3)、管道选择喷灌设计管道选择PE管,管径分别为Φ60、Φ32、Φ16。(4)、水泵选择根据水源深度和管网水头损失等因素综合考虑,本着水泵额定流量应大于或等于管网的设计流量;额定扬程应大于或等于管网工程设计的总扬程,选择电机功率较小的水泵型号的原则,本次设计混流泵扬程为5m,出水量为180m3/h,选择水泵型号为150HW-5型,配套电机功率为4KW。另设4台加压泵。(5)、配套管件及附属建筑物的设计给水栓:该项目共设给水栓4个,水栓体与输水管用承插连接,铁丝包箍,胶圈止水。78 X管路首端设备与连接:水泵出口处与管道连接处设闸阀压力表、安全阀,逆坡较大的设一道逆止阀。2、膜下滴灌工程本次设计膜下滴灌共计2处,一处为42亩,另一处38亩,共计80亩,都从园区附近的排水港取水。第一个园区,占地42亩,灌溉周期为5天,每日灌溉时间12小时。典型地块管网布置:本次设计为大棚内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选取灌溉的A地块中一个大棚作为典型工程进行设计。将该大棚作为一个单独的灌溉单元,地块垄向为南北向,干管连接辅管,辅管延大棚一侧垂直于垄向布置,毛管沿垄向布置于地上。(1)、布置原则在本项目中管道分为4级,即干管、支管、辅管、毛管。以管道总长度最短,管道顺直、流量、压力均衡、水头损失小,总工程造价低为原则。一般管道沿地势较高位置布置,支管垂直于作物种植行布置,毛管沿作物种植行布置。(2)、典型地块管网布置干管按照管网内部流量、压力均衡的原则,干管沿地块中线布置,支管垂直干管布置,干、支管埋于地下,毛管沿垄向布置埋于地下,考虑地下毛管与地上支管的连接和流量分配,设置PE辅管,辅管垂直于支管,单向分水。考虑到均衡水压,灌溉均匀的原则,每个大棚设两个支管,每二个辅管控制一个灌溉单元(每个大棚为一个灌溉单元),具体灌溉时,由阀门控制。78 X(3)、设计灌溉制度辣椒种植方式为大垄双行,垄距0.8m,行距0.3m。采用线状滴灌带,布置方向与作物垄向一致。滴灌带间距0.8m,沿滴灌带每隔0.33m布设一个滴头,滴头间距为0.33m,单滴头流量为2.3L/h。①、灌水定额灌水定额计算公式为:m=0.1γzp(θmax-θmin)/η式中m——灌水定额,mm;γ——土壤容重,g/cm3;z——计划湿润层深度,m;z=0.5m;p——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p=60%;θmax、θ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η——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5。示范区土壤为砂壤土,γ=1.48,θmax=25.7%,θmin=19.5%,m=0.1×1.48×0.5×60×(25.7-19.5)÷0.95=30mm②、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计算公式t=mSr.St/q式中:t——次灌水延续时间,h;m——灌水定额,(m),m=0.03;Sr、St—毛管间距和灌水器间距,(m),Sr=0.8St=0.33;Q——灌水器的流量,(m3/h),Q=0.0023。计算滴灌灌水时间结果为:78 Xt=mSr.St/q=0.03×0.8×0.33/0.0023=3.4(h)灌水时间取3.5(h)。③、灌水周期根据实际现场调查,灌水周期为5天。④、轮灌制度为分散流量,降低水头损失,减少管道直径,采用分组轮灌的方式进行灌溉。A地块轮灌单元数目的确定:轮灌单元数目:N≤CT/t式中:N——每天允许轮灌单元最大数目,取整数;C——日运行的小时数,h,C=12h;T——灌水周期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T=3.5h;N≤CT/t=12×5/3.5=17(单元)。轮灌编组和作业顺序:综合日后运用管理和工程投资情况分析,将地块分为两个轮灌区(Ⅰ、Ⅱ区),每个轮灌区内每次只允许两个灌溉单元在工作,此两个灌溉单元可在同一条支管上工作。第二个园区有38亩地,从旁边排水沟利于水泵抽水来灌溉,灌溉周期为7天。典型地块管网布置:本次设计为大棚内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选取灌溉的B地块中一个灌溉单元作为典型工程进行设计,地块垄向为南北向,利于抽水泵,将沟里的水抽到支渠,由干管并连接辅管,辅管延地边垂直于垄向布置,毛管沿垄向布置于地上。(1)、布置原则78 X在本项目中管道分为4级,即干管、支管、辅管、毛管。以管道总长度最短,管道顺直、流量、压力均衡、水头损失小,总工程造价低为原则。一般管道沿地势较高位置布置,支管垂直于作物种植行布置,毛管沿作物种植行布置。(2)、典型地块管网布置干管按照管网内部流量、压力均衡的原则,干管沿地块中线布置,支管垂直干管布置,干、支管埋于地下,毛管沿垄向布置埋于地下,考虑地下毛管与地上支管的连接和流量分配,设置PE辅管,辅管垂直于支管,单向分水。考虑到均衡水压,灌溉均匀的原则,每个大棚设两个支管,每二个辅管控制一个灌溉单元(每8亩为一个灌溉单元),具体灌溉时,由阀门控制。(3)、设计灌溉制度蔬菜种植方式为大垄双行,垄距0.9m,行距0.4m。采用线状滴灌带,布置方向与作物垄向一致。滴灌带间距0.9m,沿滴灌带每隔0.33m布设一个滴头,滴头间距为0.33m,单滴头流量为2.3L/h。①、灌水定额灌水定额计算公式为:m=0.1γzp(θmax-θmin)/η式中m——灌水定额,mm;γ——土壤容重,g/cm3;z——计划湿润层深度,m;z=0.5m;p——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p=60%;θmax、θ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78 Xη——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5。示范区土壤为砂壤土,γ=1.48,θmax=25.7%,θmin=19.5%,m=0.1×1.48×0.5×60×(25.7-19.5)÷0.95=30mm②、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计算公式t=mSr.St/q式中:t——次灌水延续时间,h;m——灌水定额,(m),m=0.03;Sr、St—毛管间距和灌水器间距,(m),Sr=0.9St=0.4;Q——灌水器的流量,(m3/h),Q=0.0023。计算滴灌灌水时间结果为:t=mSr.St/q=0.03×0.9×0.4/0.0023=4.7(h)灌水时间取5(h)。③、灌水周期根据实际现场调查,灌水周期为7天。④、轮灌制度为分散流量,降低水头损失,减少管道直径,采用分组轮灌的方式进行灌溉。B地块轮灌单元数目的确定:轮灌单元数目:N≤CT/t式中:N——每天允许轮灌单元最大数目,取整数;C——日运行的小时数,h,C=12h;T——灌水周期78 X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T=5h;N≤CT/t=12×7/5=17(单元)。轮灌编组和作业顺序:综合日后运用管理和工程投资情况分析,将地块分为两个轮灌区(Ⅰ、Ⅱ区),每个轮灌区内每次只允许两个灌溉单元在工作,此两个灌溉单元可在同一条支管上工作。3、输水管网本次项目区管材选择:地面管材选用PE塑质,并应符合《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的标准。各块地干管管径为φ32PE管,支管管径为φ16PE管。二、排水工程1、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2、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未及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排水工程设计:旱作区一般采用1~3天设计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3天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一般采用1~3天设计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3、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貌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5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78 X6.2.2农间道路措施由于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达到地块小平大不平的标准,基本实现园田化,达到农田灌溉、耕作要求。从106国道通往项目区的2条主干道需要加宽,长2097m,另外在项目区纵横向12条通往乡村干道的支路进行截弯取直、加宽加高,总长5853m。干道要与乡、村公路及相邻干道连接,路基宽度不低于6m,路面硬化宽度不低于5.0m。支路要与干道或相临支路等连接,路基宽度不低于4.5m,路面硬化宽度不低于3.5m,保证畅通,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田间道路应合理配套桥、涵,道路连接处要留有足够机械转弯的空间,以利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6.2.3林业措施道路两侧营造防护林,间距3m,根据路宽实行单排栽植樟树,造林总面积100亩,植树10000株。加强林业措施,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区林木覆盖率较低,沟旁路边的小树缺棵残株,大小不一,林格不齐,形不成林带网格,起不到防护作用,必须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以利于保护农田,防止或减少风、沙、水、旱、霜、冻等自然灾害,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小区域生态平衡,降低地下水位,调节当地气候,改善项目区自然环境,保障农业高产稳产。6.2.3.1农田防护林设计原则78 X项目区根据生产和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林带设置,充分利用河流、沟渠、道路等自然条件,发挥“四旁”绿化和成片林的作用,实行田、林、路、渠、村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逐步减仓完整的防护林网络体系。防护林设计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按照项目区的自然灾害情况,设计林带的走向、宽度、林带结构及树种配植,做到既要保证防护林具有稳定而最大的生长量,又要充分发挥防护效果,而且要尽量少占耕地。6.2.3.2林带结构设计项目区属平原湖区,必须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透风系数,直接关系到林带的防护作用,林带结构与林带宽度、林木密度、树木的组成和层次相关,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配合基础设施建设,设计疏结构林带类型,这种结构的林带,上部紧密,下部有下木,侧面有小而分布均匀的空隙,透风系数为0.35—0.6,防风效果较大,在防护效能方面,疏透结构的林带是比较好的一种林带结构。6.2.3.3林带网格设计农田防护林网格是由主、附林带之间的距离所构成,而林带的间格距离和网格面积大小,是根据农田防护林的效果和对作物有效受益面积来决定,有效网格之间的距离,主要是以春播和秋季作物的开花期出现是大风速情况下而成的自然灾害及主要造林树种成林后的林木高度等方面为依据,网格面积一般为200—78 X300亩,最大不超过500亩,主林带间距300m左右,附林带间距600m左右。在大网格中,可以结构合路、渠布设林带。林带的宽度必须从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护效能和树林稳定生长出发。结合项目区综合治理实际情况,依路、渠选择农田林网1—2排。6.2.3.4农田防护林设计项目区综合治理后,田间道路及排灌沟渠纵横交错,自然形成网格状,每块面积200—300亩,符合林网网格设计布置要求,因此林网分布主要在田间道路及排灌溉渠的两侧,依据项目区的实际,农田防护林设计:林网树种:栽植樟树。栽植密度:苗林株距3m。植树数量:沿田间道路两边各栽1排,共种植10000株。苗木质量:樟树要求高度1m以上,要求苗木根系发达,苗木新鲜,主干明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从取苗到栽种完成时间在48小时以内,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植树时间:要求在2015年4月底以前完成。6.2.4科技措施项目区技术培训2000人次。78 X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1投资概算7.1.1概算依据1、文件依据(1)本工程投资概算编制的主要文件依据是:“省水利厅鄂水利发[2005]3号文”颁发的“关于发布《X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的通知”。(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2、定额标准(1)建筑工程:执行“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概(估)算定额》。78 X(2)机电、金属设备安装工程:执行水建[1993]63号文颁发的《中小型水利安装工程概(估)算定额》。(3)机械台时费:执行“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4)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发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编制规定和定额》。3、基础单价计算依据1)人工预算价格:本次项目为引水及河道工程,“省水利厅鄂水利发[2005]3号文”颁发的“关于发布《X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的通知”。工长5.40元/工时高级工5.06元/工时中级工4.36元/工时初级工2.32元/工时2)施工风、水、电施工用风0.18元/m3施工用水0.65元/m3施工用电1.04元/kw.h3)主要材料预算价格“省水利厅鄂水利发[2005]3号文”颁发的“关于发布《X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限价计入工程单价,余额以补差形式计算税金后列入相应单价下面。钢筋限价2700元/t汽油限价3600元/t柴油限价3500元/t水泥限价300元/t78 X主要材料的预算价按阳新县(2014年第2期)市场调查价加运杂和采保费计算,其预算价为:钢筋3954.40元/t32.5#水泥362.10元/t42.5#水泥535.00元/t汽油10300元/t柴油9110元/t砂76.00元/m3碎石67元/m3块石52元/m34)取费标准根据“省水利厅鄂水利发[2005]3号文”颁发的“关于发布《X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概)算编制规定》计算.且取费标准如下:① 其他直接费:建筑工程按直接费的2%计取.安装工程按直接费的2.7%计取.② 现场经费:建筑工程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土方工程取4%.石方工程取6%.模板工程取6%.砼浇筑工程取6%.安装工程按人工费的45%计取。③ 间接费:建筑工程以直接工程费为计费基础.土方工程取4%.石方工程取6%.78 X模板工程取6%.砼浇筑工程取4%.安装工程按人工费的50%计取。④ 计划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7%计算。⑤ 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之和的3.28%计算。⑥ 运杂费按设备原价6%计,采购及保管费按0.74%计。7.1.2投资概算详见下表格:78 X总概算表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它费用合计(万元)占一至五部分投资(%)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   1003.48100.00%第一部分:建筑工程750.74 10.00760.7475.81%1水利措施173.85  173.8517.32%1.1灌排渠道工程152.70  152.7015.22%1.2渠系建筑物工程14.19  14.191.41%1.3电灌站4.91  4.910.49%1.4节水灌溉工程2.04  2.040.20%2农田道路200.78  200.7820.01%2.1硬化田间支路(砂石路宽3.5m)5.25  5.250.52%2.2硬化田间支路(水泥路宽3.5m)184.36  184.3618.37%2.3硬化农田干道(水泥路加宽1.5m)11.17  11.171.11%3林业措施16.11  16.111.61%3.1营造防护林15.00  15.001.49%3.2绿化1.11  1.110.11%4农业措施360.00  360.0035.88%4.1葡萄架262.80  262.8026.19%4.2大棚97.20  97.209.69%5科技措施  10.0010.001.00%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13.23132.34 145.5714.51%1节水灌溉工程12.72127.19 139.9013.94%2电灌站0.525.15 5.670.56%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0.000.00%第四部分:临时工程10.07  10.071.00%1房屋建筑工程1.00  1.000.10%2其他施工临时工程9.07  9.070.90%第五部分:独立费用  39.3139.313.92%1建设管理费  20.9920.992.09%78 X2科研勘测设计费  18.3318.331.83% 一至五部分合计774.05132.3449.31955.7095.24% 基本预备费5%   47.784.76% 静态投资   1003.48100.00% 总投资   1003.48100.00%7.2资金筹措方案项目区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性高,95%以上的劳力同意投工投劳,以工折资,以劳代资。遵照有关政策,计划申请财政资金400万元。农场自筹200万元,龙头企业为403.48万元。78 X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8.1经济效益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建成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大大提高,农田生产条件大为改观。通过建设10000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全面推行设施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执行绿色生产标准,将大大提高园区生产效益,并能带动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实现园区功能多样化发展。在生产效益上,年产绿色果蔬3万吨,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同比项目实现前预计亩平增收500元,年可净增销售收入500万元。在旅游业发展上,年可吸引游客3万人次,可增加旅游收入600万元。8.2社会效益该项目建设完成后,依托良好的园区设施、品牌影响和龙头带动,有力拉动阳新县10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快推动特色果蔬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良好的园区扩散、示范效应,充分带动当地的果蔬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发挥农场农业产业化优势,有效促进果蔬增产、农工增收。通过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来场参观游玩,能够极好地扩大农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8.3生态效益78 X该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对园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绿化建设,使用杀虫灯、有机肥、大棚栽培和工厂化生产,实现果蔬栽培方式的转变和有机化、集约化生产,对容易造成蔬菜残留的农药、无机肥控制更严,蔬菜品质明显提高,环境污染将会更少,有利于农场的资源保护,有利于农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8.4财务评价8.4.1财务盈利能力改造产业园建设面积1万亩,总投资1003.48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现有耕地的各类生产条件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项目实施后改良原有水田4500亩,蔬菜每年总产值增加225吨,每斤单价为4元/kg,225吨X4元/kg=90万元。1、财务内部收益率式中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CI—现金流入量,万元;CO—现金流出量,万元;(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n—计算期,年。计算结果为:FIRR=10.2%>8%;2、财务净现值式中FNPV—财务净现值。78 X计算结果为:FNPV=68万元。3、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经济效益费用比;Bt——第t年的效益,万元;Ct——第t年的费用,万元。土地治理项目的计算期为15年。经计算,本工程的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34。4、投资回收期式中Pt—投资回收期,年。计算结果为:Pt=5.3年;因FIRR=10.2>is=8%,ENPV=68万元>0,EBCR=1.34>1.0,说明本项目盈利能力较强;投资回收期5.3年<6年,满足要求。因此,本项目在财务评价上是可行的。78 X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9.1设计依据本工程管理设计的主要设计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SLJ705-81);(5)《森林法》9.2组织机构项目区实施组织机构,农场成立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农场党委书记、场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场长任副组长,主要成员由农场财政局、经济发展局和项目办等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在项目办。为了确保该工程顺利实施,应责任到人。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制定,全面监督项目工程建设情况,保障项目顺利有序进行。副场长负责全面工作,另外指定专人负责该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项目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管理工作,对劳动力组织和综合协调工作,指定项目技术负责人。9.3实施管理78 X成立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场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场长任副组长,其成员主要成员由农场财政局、经济发展局和项目办等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农场项目办。项目区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严格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三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在“三制”的基础上加强竣工验收制和后期工程管理制。9.3运行管理与维护对工程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进行管护。泵站建成后由农场指定有关单位或安排专人管理,办理资产转移,制定管理目标,明确职责,按灌溉面积收取一定费用,用于泵站的运行管理和工程设施的维修保养。农田防护林实行分户管理,风险抵押,受益分成,签订管护责任书,保证成活成林。对砍伐、盗移、折枝损坏林木的行为,要按国家《森林法》严肃处理。78 X第十章环境影响与评价10.1环境现状项目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期长、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耕作、生长。农民以农为主,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由于缺乏工程措施、科技措施,农民靠天吃饭,产量低,产出少,长期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主要存在问题是:缺乏水利工程,田间交通不畅,农民缺乏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条件,新品种认识、高科技的种植经验以及经济市场的信息。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一)对环境的有利影响①防治旱灾,改善生产条件,增加农作物产量。项目完成后,本工程潜力将会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改善农作物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特别是为粮食作物的增产创造了良好的水资源条件。同时促进农村多种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及生活水平。②项目区自流灌溉面积增加,提水灌溉面积减少;低产田面积减少,高产田面积增多;田园面貌改观,农业生产前景美好。从而激发农民群众的务农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③大挖方、大填方渠段护砌后,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渠道淤积,大大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78 X①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的配套改造,随着节水规划的实施,采用先进的农作物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多利用有效降雨,既节省了水资源,又减少了田间排水量,可以减轻稻田的养分流失,以及农花、化肥等对土壤及水质造成的污染。(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主要影响预测如下:1、施工人员(易感人群)由于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差,如不注意改善施工区环境卫生条件,施工人员易感染流感、肝炎、疟疾等传染病,并导致人群交叉感染及疾病流行。2、砼施工碱性废水、生活污水、施工机械油料泄漏和养护含油废水如直接排入水体,将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3、燃油机械使用时排放的尾气、运输车辆作业产生的扬尘、料场开采取土、以及砼拆除等都将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4、施工噪声主要是车辆运输时的引擎声和喇叭声、各种机械设备施工发出的噪声。本次工程选用的都是中小型机械设备,噪声不大,噪声污染主要是对现场施工人员产生不利影响,部分渠段靠近村庄,噪声对当地居民亦有一定影响。5、该工程施工,料场开挖、拆除弃渣的处理,施工道路修建以及施工临时占地(包括施工营地、备料场)等都不同程度地改变、损毁原有地貌植被,降低或破坏其水土保持功能。10.3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1、人群健康保护㈠保护目标78 X搞好施工区环境卫生,加强工区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切断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保护施工人员和施工区附近居民身体健康。施工生活饮用水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㈡保护措施⑴公共卫生①卫生清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九条,承担工程施工的承包商,正式开工前应申请当地卫生防疫站对施工区环境进行卫生调查。在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对施工生活区进行一次性清理和消毒,如粪坑(厕所)、牲畜圈(栏)的内容物掏出、摊晒;粪池消毒后新土填充;选用石炭酸使用机动喷雾器进行大面积消毒;清除垃圾堆、固体废弃物等,有效消除病原性(细菌、病毒、寄生虫卵)污染物,防止施工人员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避免对当地居住人群健康造成不利影响。②施工区临时卫生设施:为防止施工期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对施工区环境卫生的破坏,应设置临时简易厕所和生活垃圾桶。共修建简易厕所2处、设垃圾桶2个。厕所和生活垃圾定期用生石灰等消毒处理,及时清运,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⑵卫生防疫①卫生检疫:施工人员进场前需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传染性肝炎、肺结核、流脑、疟疾等传染性疾病携带者,禁止进入施工区。由于施工区人口密集,为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施工期间交叉感染与流行,保护施工人员和当地人群的身体健康,根据《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对施工人群需进行计划免疫。78 X定期开展动物性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清理,主要是灭鼠和灭蝇,灭鼠用鼠夹法或毒保法(溴敌隆颗粒),在1月和4月进行一次;灭蝇选用灭害灵,施工期一次。②现场疾病处置:在各施工区设一简易医疗点,配备医务人员以及简易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剂,对突发的工伤、食物中毒等事故进行治疗,对重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后迅速送往附近的医院。⑶食品卫生管理施工人员的饮食卫生应执行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施工人员在作业期间工地就餐的特点,须加强饮食卫生的监督与管理。食品在采购、制作、发放过程中注意卫生;施工人员就餐食堂应配备灭鼠、灭蝇、灭蟑螂等害虫的药品,但必须加强对药物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中毒事故;各施工现场设立1个开水供应点。10.4水质保护、空气保护及噪声防治一、水质保护㈠保护标准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I-1999)Ⅲ类标准控制,施工产生的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㈡保护措施⑴施工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利用当地现有的维修和设备保养厂,施工现场布置临时停放场和维修车间。须加强施工机械停放场的漏油检查,发现漏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⑵在施工生活区按2.0×1.5×2.0(m3)78 X规格设置一生活污水处理池(三格化粪池)。施工完毕后,所修建临时厕所和生活废污水处理池要经无害化处理后予以拆除。二、环境空气保护㈠保护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㈡保护措施⑴为防止燃油机械尾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维修施工作业机械。⑵土方开挖、水泥拌和、砼拆除等产尘量较大的施工采取湿法作业,并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承包商向现场施工人员发放防尘用品。⑶在物料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空气污染。装载多尘物料时,应对物料适当加湿或用帆布覆盖,运送袋装水泥必须覆盖封闭,经常清洗运输车辆。实行施工场内车辆速度控制,限速15km/h。⑷施工区内道路一般每日洒水3次,以减少扬尘量。在干旱多风季节、运输高峰期及居民活动较多地段,交通干道每天洒水4次。三、噪声防治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防护措施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⑴加强对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减少运行噪声。⑵重视劳动保护。承包商给受高噪声影响的施工作业人员定期配发噪声防护用具。对操作砼拌和机、推土机等噪声大于70db的作业人员实行轮班制,每人每天工作时间不多于6h。⑶78 X运输车辆在穿行居民区时,要适当减速行驶,禁止鸣笛,以避免噪声对居民的干扰。78 X第十一章社会影响分析11.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实施后,可建成特色果蔬产业园1万亩,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果蔬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发展优质粮食、绿色有机蔬菜等优势特色种植业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农田干道及田间支路的扩宽,灌排渠道断面的增大,占用了农田面积,减少农民耕种面积,会影响一些村民的不满。11.2社会适宜性分析由该项目工程实施后,使该地区彻底摆脱灌溉与排涝不畅问题,改善了生产条件,预计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改善排涝面积0.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20万亩,年节约水量15万方,增加农田防护林网面积100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18亩;年新增蔬菜400吨、水果500吨,新增农业总产值500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总额增加200万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军垦农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把该项目工程作为农场重点工程,将从多方筹资在该区进行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78 X工程建成后,解决了该地区难以解决灌溉水源的问题,提高了该地区抗灾减灾能力,可促进农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该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可行的。军垦农场政府领导及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要求实施“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的愿望非常迫切,项目区农民代表有1304人,到会人数1259人,同意开发并签字代表1221人,占参会人数的96.98%。11.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会利用部分占地,村干部要进行耕地调整,确保每户耕地调整分配合理、公平,并给与经济上的补偿。工程施工期间,土方开挖,砼搅拌,水泥、砂、碎石堆放及施工车辆的往来产生的扬尘、废气、噪音,影响大气环境和施工人员人员的健康。为减少噪声和扬尘对大气的影响,加强施工车辆管理,设置警示牌。施工场地砂石料堆放整齐,水泥包装保持完整,防止扬尘等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运输车辆在穿行居民区时,要适当减速行驶,禁止鸣笛,以避免噪声对居民的干扰。78 X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11.1可行性研究结论根据对项目区的科学论证和经济效益评估,项目区建设具有投资少,成本收回期短等特点,军垦农场政府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当地群众对项目区开发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可见项目建设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势在必行。11.2问题及建议根据项目区建设规模和效益评估,项目区建设存在任务重,涉及面广,当地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经济基础还很薄弱,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等问题,建议上级政府和开发办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迅速落实资金,将X省国营军垦农场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纳入2014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把项目区内群众增收、农业增效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头等大事来抓。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