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0 KB
- 2022-04-22 11:41:2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二、项目主管部门: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项目实施单位:楚雄市西舍路乡人民政府四、项目性质:新建五、项目迁出区: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六、项目迁入区: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大光山(羊头山)安置点、大黑箐自然村本村、新华自然村本村七、搬迁原因:由于居住地处哀牢山系麓,山高、坡陡、箐深,地质结构疏松,加之受楚雄“11·02”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山体滑坡,房屋淹没、倒塌、损毁,已丧失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八、搬迁方式:整体搬迁108户、461人,部分搬迁47户、191人,累计155户、652人。九、安置方式:集中安置108户、461人,分散(本自然村)安置47户、191人,累计155户、652人。十、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村委会内集中安置和本自然村村就近分散安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因1102特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61
已丧失最基本生存条件的155户、652人的安居问题。搬迁群众迁入新的安置点后,通过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以黑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等产业,可稳定解决温饱问题。3-5年后人均产粮将达到450千克以上,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为基本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打下基础。十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实施进度计划:根据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安置点的实际情况,为彻底解决新华大光山羊头山、大黑箐自然村本村及新华自然村本村安置点155户、652人的脱贫致富问题,本项目计划实施安居工程、人畜饮水、通路工程、通电工程、农村能源建设、科技文化室及公厕建设等七项内容。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10年1月一一2010年12月。十二、投资概算项目概算总投资736.24万元,其中:(一)直接工程费689.34万元1、安居工程投资483.4万元2、人畜饮水工程投资30.1万元3、乡村通路工程投资98.75万元4、通电工程投资32.73万元5、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池)投资38.75万元6、公厕3.6万元61
7、村级活动场所(科技文化室)2.04万元(二)项目建设其它费26.9万元1、前期工作费4万元2、建设单位管理费10.5万元3、施工图勘测设计费5.5万元4、工程监理费6.9万元(三)预备费20万元十三、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概算投资736.24万元,由于楚雄市地方财政收入十分困难,特申请中央及省预算内专项资金补助287.8万元,州、市配套50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料折资)398.4万元(人均自筹6110.4元)。1.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理由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一直把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2001年中央召开了扶贫工作会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提出对少数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迂扶贫,并要求“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具体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进行,千万不能一哄而起”。61
2004年5月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我国政府庄重承诺,“用10年时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力争到2020年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小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提出“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的要求,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对扶贫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开发式扶贫的战略布署和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扶贫工作的新思路,云南省人民政府也作出了《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指出我省扶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目前全省还有50多万人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严重缺水的干热河谷区,其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自然灾害频繁,资源匮发,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超过了土地负载能力,使这部分人口基本丧失了就地解决温饱的条件。因此,实施易地开发,转移部分人口,缓解人地矛盾,恢复和改善生态平衡,是帮助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和全面实现奔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关系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和奔小康目标的一个61
重大举措,是关系到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恢复生态平衡的一大举措,也是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2006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扶贫工作作出了十分重要的指示,把开展扶贫工作提到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指示精神,下发了《关于做好易地扶贫前期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有关地州和市(市)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争取国家立项扶持,为彻底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走出一条新的扶贫开发之路。根据中央及省、州的部署,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已将西舍路乡新华村易地搬迁安置列入楚雄市“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1.3实施方案编制的依据1、中央、省、州、市((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3、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61
4、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云政发[1999]67号)5、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国家西部易地扶贫(2001—2010)规划的通知》6、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规划的通知》7、《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8、《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9、楚雄彝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10、楚雄彝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规划11、楚雄市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规划12、项目迁出区域及项目迁入区域的实地勘查资料13、楚雄市发改委、西舍路乡人民政府提供的基础资料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61
2.1楚雄市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楚雄市地处滇中腹地,地处东经100。35´一101。48´,北纬24。30´一25。15´之间,东距昆明146公里,西距大理164公里,南经墨江思茅到西双版纳832公里,北距四川省攀枝花市265公里,是楚雄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省会昆明通往滇西8州、市及南亚的交通要塞,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全市国土面积44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76万亩。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3.7%。2、地形地貌楚雄市地处滇中高原西部,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南群山纵横,东北丘陵起伏,有“万山簇拥、众水横流、东北促狭、西南辽远”的特点。市境山脉皆属哀牢山系麓支余脉,多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高原特征比较明显,山深切割地貌,谷深坡陡,地表破碎,多数山地脉络难寻。其地貌大致分为强烈切割高、中山峡谷区、中山区、中山丘陵地区。境内最高西舍路乡小越坟山海拨2916米,最低海拨礼舍江与彝家拉河、石洋江交汇处,海拨691米,最大相对高差2225米61
。市人民政府驻地鹿城镇海拨1773米。3、气象条件楚雄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交,海拔高差悬殊大,立体气候的特点较为明显,境内四季温差变化小,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随着海拔和相对高差的变化,境内立体气候与小区域气候特点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年均日照2340小时,日照率56%,年均气温15.6℃,降水量864毫米。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行政区划2007年底,全市辖15个乡镇(4乡ll镇)、152个村(居)委会、2851个村(居)民小组,3297个自然村(其中3O户以上1063个);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等29个民族,常住人口54.8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3.3万人;户籍总人口50.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16万人、农村人口30.38万人、有少数民族人口11.68万人,彝族人口9.96万人,彝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9.7%。2、经济发展状况2007年,全市实现辖区生产总值10l.41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一产增加值11.17亿元,二产增加值55.65亿元,三产增加值34.6亿元,分别增长6.5%、61
13.7%和16.7%;实现财政总收入lO.08亿元,增长4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5.83亿元,增长42.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634元和3068。元,分别增长1O.2%和9.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68元,比上年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34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9.6%2.2项目区概况一、基本概况列入项目建设区的西舍路乡位于云南滇中楚雄市西南角,哀牢山腹地。介于北纬24o7´至25o40´、东经100o04´至101o24´之间。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5公里,全乡国土面积380.544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哀牢山自然保护区50.4平方公里。行政区东与中山、新村二镇隔江相望,西与景东县毗邻,南与双柏县接壤,北与南华县相连。61
西舍路乡境内山峰林立,河流纵横,溪涧交错,整个地域属于元江水系,有礼舍江由西向东从边境流过。哀牢山高大的山体阻挡了西南北上暖湿气流,其东坡处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区,是云南东西气候的分界线,整体上属于亚热带山地温凉湿润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立体垂直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从气象资料分析西舍路乡不仅具有气候多样、干旱少雨的特点,而且降雨量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匀,据有关资料记载乡内最高年降雨量1014毫米,最低年降雨量591毫米,悬殊近一倍。年内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冬春季节干旱少雨,11月至次年4月的降雨量仅占全年雨量的2O%左右,有的月份降雨量还不到10毫米,干旱缺水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障碍。5至10月降雨较为集中,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80%,但有的年份单点性暴雨突出,不仅易造成洪涝灾害,而且还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二、社会经济状况全乡辖西舍路、达诺、清水河、安乐甸、保甸、闸上、岔河、朵苴、德波苴、新华、龙岗11个村民委员会,233个村民小组,587个自然村。2007年末,全乡总人口19850人,是一个彝、汉杂居区,其中彝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4.1%;全乡耕地面积19443亩,其中水田3386亩,旱地16057亩;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3964万元,粮食产量794.3万公斤,乡财政自收收入完成173.5万元。三、项目点情况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61
由于地处高山峡谷地带,海拔高差悬殊大,立体气候的特点较为突出,从礼舍江边逐渐向上推移,干热、温暖、温冷、冷凉几种气候类型基本齐备。据市气象区划提供的资料,新华村境内海拔1900一2160米,地区年平均气温14.5一13℃,全年大于或等于1O℃以上的积温4400一3700℃,最热月平均气温20一18℃,最冷月平均气温8一7℃,全年降雨量750一850毫米。拟列入2009年易地搬迁项目区的新华村安置点位于西舍路乡境内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48公里。由于所处位置山高、坡陡、箐深和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水源奇缺、水利设施较少、耕地灌溉条件极差等制约因素,主要以玉米、荞子、大麦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不高。在计划搬迁人口652人中,绝对贫困人口332人、低收入贫困人口237人。2007年,粮食总产量351吨,平均亩产374千克,人均占有粮食410千克;农村经济总收入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0元、在贫困人口标准线以下,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较为困难。61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指导思、基本方针、原则和目标3.1指导思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新世纪实施开发式扶贫的新开端,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扶贫步伐,使部份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群众彻底、稳定脱贫的积极尝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有组织地转移部分边远、贫穷和生态环境恶化地人口密度,不仅可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加强科技培训和文化知识的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政策性强,实施难度大。为了积极稳妥地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开展,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易地搬迁安置部份贫困人口,实现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既能解决新华村委会贫困人口丧失最基本生存条件的困扰,又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平衡,是一举多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6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大开发和开发式扶贫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调动搬迁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建家园的积极性,解决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克服地质灾害不利影响,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3.2基本方针对居住在丧失最基本生存条件,自然资源匮乏地.区的特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开发,是新世纪国家扶贫工作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政策性强、操作复杂、实施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规划建设中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进行综合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3.3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则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特困户为对象,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特困户经济收入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1、坚持规划指导的原则。项目的实施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方针政策,符合楚雄州及楚雄市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61
规划提出的选择搬迁对象和安排项目的原则。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3、坚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严格执行搬迁对象选择标准和安置点选择条件,对不符合安置点条件的不予立项的原则。4、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弓l导,自建家园的原则。5、坚持易地扶贫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迂入、迁出地资源、人口、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4易地扶贫搬迂的目标贫困灾民迁入新的安置区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必要的扶持帮助下,通过学文化、学科学,逐步提高其综合素质,掌握和应用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措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人均产粮达到450千克以上,经济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赶上或接近当地中等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使,绝大部份移民彻底、稳定地摆脱贫困。第四章易地扶贫搬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1易地扶贫搬迁的必要性61
1、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改善灾民的生存条件。根据扶贫工作“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指导下,楚雄市已使贫困山区大部分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有的还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是西舍路乡新华村本来就生存条件较差,至今尚未脱贫。同时,受“11·02”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山体滑坡,致使村内部分房屋被淹埋,大部分房屋出现倒塌、开裂、变形、地基下沉,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部分灾民失去家园,农田、道路、电力、经济林果等受到严重损毁,已丧失生存条件。因此只有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才能使这部分人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2、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61
西舍路乡新华村位于高山地区,由于地质结构松散,暴雨季节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产发展制约因素多,耕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为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不得不加大了土地垦殖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森林和地表植被造成了影响,不利于生态保护。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易地搬迁安置,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改善,在三至五年内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而迁入区通过建设移民新村,开展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植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和黑山羊为主的养殖业,安置区就会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3、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西舍路乡新华村由于所处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外出务工、求学的人数较少,因此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一旦搬入条件较好的安置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科技的支撑和引导下,实现生产要素的重组,生产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就有希望。4、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能使西舍路乡新华村彻底改变缺乏最基本生存条件的状况,能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能使全村155户、652人从此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5、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改善灾民的生产生活条件。61
灾区贫困人口迁入新的安置地后,在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帮助下,通过加强通电、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将会有较大的改观,将为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措施,因地制宜,发展以核桃、花椒、黑山羊为主特色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2易地搬迂的可行性通过认真考察,拟选定新华大光山(羊头山)为集中安置点,具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1、安置点位于西舍路至新华村委会乡村公路旁,交通便利,环境条件较好,坡度相对平缓,自然坡度在5-15度之间,是较为适宜的建筑用地,经过人工开挖平整,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范要求,分台规划建设安居房。2、经楚雄市国土资源局实地考察,认为安置点地基稳固,地质构造较好,发生滑坡、泥石流、坍塌地质灾害的机率较低,可以作为安居房建设和发展生产的最佳选择区。361
、由于是集中和就近安置,灾民迁入新的安置点后,仍可以利用原有未损毁和恢复后的耕地资源及经济林果资源,人均基本农地逐步达1亩以上,户均经济林果地达到3亩以上,同时通过开展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区适宜发展玉米、小麦等多种粮食作物和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还可发展黑山羊养殖,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基础条件。有较好的发展潜力。4、灾民对原地恢复生产的信心不足,有强烈易的搬迁愿望和要求,他们对新拟定的大光山安置点信心十足,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带领下,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目标。5、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灾区恢复重建易地扶贫安置工作,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解决灾区温饱、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措施和办法,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加大了恢复重建和扶贫力度。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也将加快灾民安置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作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心工程来抓,为实现易地扶贫搬迂安置提供了重要的保证。61
6、有满足需要的施工条件。1)、自然条件拟建项目区安置点地势相对平缓,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发生。年均气温14.5℃--20℃,年均降雨量850一9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一一10月,此期间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0%左右,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2)、交通条件项目区新华村委会距楚雄市城区235公里,乡村公路已通到项目区,但受“1l·02”特大自然灾害的损毁,需调用机械设备修复后才可通到项目区,水泥、钢材、砂石料等主要建材部分地方需二次搬运,工程造价成本相对比较高。3)、建筑材料水泥:在楚雄城区建材市场采购,运距约235公里。石料:工程所用石料在项目区附近开发石场供应,经工程技术人员检测,质地坚硬,颗粒级配均匀,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质量标准,项目区附件石料储量丰富,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平均运距4公里。砂:项目区建筑用砂可采用山砂及河砂。61
4)、水:施工用水取用原有水源,平均运距2.5公里。5)、电:先连接项目区至10KV高压电线路,即可解决施工用电,由施工单位自备设备解决。第五章易地扶贫搬迁方案5.1确定搬迁对象的原则与依据1、居住地海拔较高,居住环境恶劣,受楚雄“11·02”特大自然灾害影响,已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2、当地水源缺乏,不但生产用水难以解决,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已不具备就地脱贫致富的条件,要就地解决温饱已无希望。3、按照人均有粮低于450千克、人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以下、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条件。项目区符合人均有粮410kg、人均纯收入920元,符合条件。4、项目区61
群众自觉自愿搬迁,有易地发展的要求,大多数人有一定的劳动能力。5.2迁出区选择方案根据以上确定搬迁对象的原则和依据,经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规划局、扶贫办、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建设局等单位的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认真调查研究,认为新华村委会新华村全部村民、大竹林自然村全部村民和大黑箐部分村民,因受楚雄“11·02”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已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规划将新华村委会上述三个自然村155户、652人列入2009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范围。5.3迁入区选择方案根据西舍路乡范围内已无较大规模的土地可供开发利用的实际,经“11·02”特大自然灾害指挥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领导小组等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规划采取乡内就近、就地集中安置的方式,选择新华村大光山羊头山作为集中安置点和大黑箐自然村、新华自然村(岭岗)作为本村内就近安置(见下表)。新华村委会搬迁点项目迁出迁入人口情况表迁出迁入备注自然村户数人数自然村或安置点户数人数新华2283大光山2283集中安置36146本村岭岗36146本村内分散安置61
大竹林86378大光山(羊头山)86378集中安置大黑箐1145大黑箐79113本村内分散安置合计155652合计155652集中安置108户、461人,分散安置47户、191人。第六章搬迁安置条件分析与评价6.1迁出区村委会基本情况列入2009年易地搬迂的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地处不管河流域高山地区,距乡政府驻地48公里。驻地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4.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50-950毫米,全村委会303户、1255人,以汉族、彝族为主。2008年末耕地面积983.9亩,人均耕地面积O.78亩,户均经济林果地2亩,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养殖业和种植业,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180元,人均有粮280千克,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较为困难,属重点扶持贫困村。列入搬迁的新华村委会上述三个自然村,现有耕地652亩,人均1亩,其中基本农田2.5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20元,人均有量410kg。计划搬迁人口652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32人、低收入贫困人口237人。61
6.2搬迁的原因及依据1、该村座落在哀牢山山脊地带,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楚雄“11·02"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山体出现了大面积滑坡、泥石流,经实地勘察,村内大部分房屋被泥石流冲毁及掩埋,其余未倒塌的民房也已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有的房屋墙体和地面开裂,严重倾斜,而且裂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随时都有下滑的危险,安全隐患较大,村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到目前为止,还有85户348人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其余灾民遇阴雨天气就要紧急转移,易地搬迁安置灾民已迫在眉睫。2、居住地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受灾后,水源缺乏,不仅耕地无水可灌,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同时公路、桥梁、耕地损毁严重,大部分基础设施和耕地难于恢复。根据第五章所列确定搬迁对象的原则与依据,新华村符合搬迁条件,而且经乡政府、村委会多次召开户长会,发动灾民认真讨论,鉴于居住地山体滑坡,全体村民愿意搬迁,有到新的安置地发展的要求和愿望。6.3安置点基本情况新华村大光山(羊头山)安置点离原居住地4公里,海拔1500至1900米61
,原为疏林地、荒草地,地势开阔、平坦,片区自然坡度在5-15度之间,安置点后山坡上生长着连片的云南松中幼林和常绿阔叶林,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林草植被生长较为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无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经楚雄市国土资源局派人员深入实地考察,认为安置场地内现状无地质灾害分布,通过自然斜坡类比和结构面组合分析,斜坡场地总体较稳定,地势开阔,基本适宜作为西舍路乡新华村的搬迁安置场地。1、安居房建设地点地质条件评价安居房建设点地形属构造剥蚀中山峡谷地貌类型区,原为疏林地及荒草地,经查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场地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三选系上统云南驿组的砂岩、砂页岩及白土田组的粉砂岩,其盖层主要为中生界红色碎屑岩系,山坡上多见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结构疏松,岩层产状较乱、垂直节理发育,易风化。场地无断裂构造分布,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发育。场地周边斜坡坡度20-25º,自然状况下基本稳定,未见地质灾害体及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基本适宜作为新华村的搬迁安置场地。2、水资源条件分析新华村大光山安置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区,年平均降雨量为850-9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1061
月份,降水量充沛,11月至次年4月旱季受干暖气流控制,日照充足,空气宜人。多年平均气温14.5ºC--20ºC,最热时段平均气温23.1℃左右,最冷时段平均气温8.1℃,全年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积温4171.4℃。为较好地解决安置点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经实地调查分析,计划延用原新华村饮用水源,只需新建20km引水管,新修200m3蓄水池2个即能满足新华村安置点供水需求。3、基本农田地平衡分析经调查分析,新华村四个迁入点目前耕地面积累计562亩、人均1亩,其中:基本农田281亩、人均耕地0.5亩,户均经济林果地3亩,由于是就近搬迁安置,移民迁入新居后,仍耕种原来未毁和恢复的耕地和经济林果地,按照易地扶贫搬迂“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基本要求,结合新华安置点的具体情况,村民搬迁后,只要通过逐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措施,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能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求,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4、交通和电力条件分析新华村委会大黑箐、大光山、新华村安置点均位于乡村公路旁,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只有羊头山61
(计划大竹林村迁入)不通公路,但通过新建4公里、改扩建4.2公里的村组公路,就能较好的解决安置点的交通问题。为确保安置点的生产、生活用电,设计架设10kV输电线路1.6千米,村旁安装20KVA变压器2台,村内架设0.4kV输电线路6千米,配套户表155套,以解决新华村委会安置点生产、生活用电问题。5、教育卫生条件分析安置点村委会现有的学校和卫生室,基本可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和移民就医的需要。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拟建安置点具有较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地质结构相对较好,无滑坡、泥石流等较大的地质灾害发生;该项目属易地就近搬迂安置,无土地调整纠纷问题,同时通过埋设引水管和修建水池等措施,完全能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交通条件、电力设施均可解决;同时,移民迁入新的安置点后,由于离村委会驻地较近,适龄儿童入学和村民就医较为方便,基本能实现州市党委、政府提出的“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第七章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61
7.1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是1、安居工程每户占地210㎡、建筑面积124.5㎡,累计19297.5㎡2、人畜饮水工程埋设输水管路20km,其中:PE32MM管20000m。新建蓄水调节池2个、每个200m3,累计400m3。3、道路工程新建4km,改扩建4.2公里4、通电工程架设10KV高压线1600m,、0.4KV入户线6000m,安装100KVA变压器2台、户表155套。5、沼气池155口,每户一口。6、公厕60㎡、科技文化室80㎡。7.2累计工程量土方开挖6859.84m3,土方回填2102.52m3,M7.5浆砌石4301.92m3,钢筋制作与安装6.63t,C20砼184.24m3,,Φ60砼涵管288m,砖木结构住房19297.5㎡,高压线架设1600m,入户低压输电线路6000m,砖木公厕60㎡,沼气池155口,埋设PE32管20000m、蓄水池2个400m3。61
第八章工程方案设计及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为了实现州、市党委、政府提出的“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安置要求,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根据小村安置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来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和方案,并依据行业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规划设计。本项目工程方案包括安居工程、人畜饮水工程、通路工程、通电工程、科技文化室、沼气、公厕建设七项工程。其中,分散安置的47户,仅考虑安排实施安居房、沼气和通电三项工程;大光山(羊头山)考虑安排实施上述七项工程。8.1安居工程规划新建移民住宅121套,每套占地210平方米、建筑面积12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64.5平方米。为方便移民的生产、生活和家庭管理,安居房设计为独户独院,规划每户住宅用地210平方米(长14米、宽15米),安居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农户自建”61
的方案,分户实施。房屋立面外观按照当地的建筑样式设计,体现当地彝族民居风格,瓦屋面木楼板。在正立面一二层之间设置木制楼梯一部、设高90cm的木制栏杆,通过外楼道与二楼相通;房屋结构可根据农户经济条件建设为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两层,层高2.7米;在户型功能布置上,一层为两卧室一堂屋、二层为两卧室一客厅。村间道路及公共活动场所户均占地5O平方米,合计户均占地260平方米(其中宅基地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公共用地50平方米)。安置点合计占地面积42亩,村庄布局本着方便生产、生活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村庄建成后纵横成排,并预留1.5—4米宽的村间道路、公共场所和绿化带,村间道路及排水沟由村民小组负责组织实施。8.2人畜饮水工程一、供水范围:由于新华自然村(岭岗)、大黑箐自然村均在本村安置,不增加新的供水荷载,故故无需解决人畜饮水工程。新华大光山(羊头山)集中安置点人口108户、46161
人,需安排人畜饮水工程。二、需水量计算和供水规模1、需水量计算(1)人口自然增长率按计划生育部门调查统计分析,项目区现有人口4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按6‰计算。(2)计算年限根据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相关规范规定及“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要求,结合十一五规划,确定工程设计年限为15年。(3)需水量计算。A、供水人口预测按式:P=P。(1+a)n计算则到2020年设计供水人口为:P=461×(1+6‰)15=504人B、生活用水标准按《云南省定额.饮水》,楚雄市属于二区,饮水定额60-75L/D,本项目取高值75L/D.结合该地区无工矿企业和加工业用水需求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大牲畜的部份饮水在内。据《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农村不考虑消防用水,若发生火警可临时采取减少用户供水量的办法解决。61
c、需水量计算生活用水量Q1=504×O.075=37.8m3/日由于暂时缺乏数据,大牲畜按照人的需水量加30%进行粗略估算。大牲畜需水量Q2=37.8×30%=11.35m3/日不可预见和管网损失水量按供水量的10%计,则:Q3=(Q1+Q1)×10%=(37.8+11.35)×10%=4.9m3/日由于搬迁点小村不设学校,故不计公共建筑用水日平均需供水量Q=QI+Q2+Q3=54.05m3/日年需水量=365×54.05=19728.25m3/年时平均供水量:日平均供水水量/24=54.05/24=2.25m3/时由于农村用水多集中于早、中、晚八个小时内,一般时供水变化系数K时=2.3~3,根据西舍路乡大光山安置点实际供水情况,时变化系数取用K时=2.5则:日最高时用水量=K时x时平均用水量=2.5×2.25=5.63m3/小时(4)供水规模经过计算,项目区人畜饮水供水规模为:日平均供水量54.05m3,日最高时用水量5.63m3,年供水量19728.25m3/年。三、水源点选择61
1、水量分析经实地调查分析,计划延用原新华村饮用水源,水源点11-4月每天产水12m3,大于最高日取水量。只需新建20km引水管,新修200m3蓄水池2个即能满足大光山(羊头山)集中安置点供水需求。2、水质分析项目区内无任何工矿企业,延用的新华村饮用水源,系当地群众长年饮用的地下山泉水,无任何异状,加之取水点附近人畜活动不频繁,植被覆盖率高,水质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农村饮水安全饮用标准。四、工程设计项目区人畜饮水工程由主管、蓄水调节池、入户配水管等组成。由于建设资金紧张,入户配水管由村民今后自行解决。输水主管路沿线按地形变化布置,埋设PE32塑管,遵循线路短、施工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埋设。1、蓄水池:在村内开阔,地势较高的位置建设蓄水池2座,每个容积200m3,保证5-6天内输水管不来水有水饮用。蓄水池用C20砼浇筑,壁厚0.2m,盖板用C20钢砼浇筑,顶部设溢水管,底部设排污管。2、管材确定61
为进一步考虑到降低工程造价、便于施工及建后维修等因素,使工程达到应有的使用寿命和发挥更好的效益,输水主干管设计采用DN32mmPE管,全长20km。8.3通路工程为较好的解决安置点的交通问题,规划建设村组公路8.2公里,其中新建4公里,改扩建4.2公里。由于投资的限制,村庄道路建设设计采取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村组公路依据《楚雄州县乡公路建设暂行技术标准》进行测量设计,放好控制“红线”,待今后有条件时再按四级公路的标准改扩建,在工程安排上先实施路基工程和必要的构造物工程,路面工程可按“先通后畅”的原则逐步实施。公路内侧按规范要求开挖排水沟,上口宽O.4m、底宽O.3m、深0.4m,以利排水,防止雨季造成路基水毁。总之既要做到当前的建设能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又要避免因设计标准过低而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工程能长期发挥效益。主要技术指标:①设计标准:楚雄州县、乡公路暂行技术标准②设计行车速度:15公里/小时③路基宽度:4.5m(在视线较好的位置,每隔300米左右设置一处错车道)④行车道宽度:3.5m61
⑤园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5m⑥最大纵坡:10%,其坡长不大于200米⑦桥涵设计荷载:公路一II级⑧停车视距20m8.4通电工程为确保安置点的生产、生活用电,设计架设10kV输电线路1.6千米,村旁安装20KVA变压器2台,村内架设0.4kV输电线路6千米,配套户表155套(含本村安置户),以解决安置点生产、生活用电问题。8.5其它工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满足搬迁移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规划新建砖木结构80㎡的科技文化活动室1个、砖木结构公厕2个(每个30㎡),村庄道路两侧种植竹子、核桃等经济林木,搞好村庄环境绿化。建设沼气池155口,每户一口。根据项目区海拔现对较高,选择建设8m3的曲流布料沼气池,通过曲流布料沼气池有效地解决换料难、封盖难、浮渣易结壳、产气率低、管理不方便、不安全等难题。8.6土地利用方案本安置点宅基地规划利用大光山一带近13561
亩作为搬迁安置用地,同时由于是易地就近搬迂安置,移民仍继续耕种原承包土地和经济林果地,因此无土地调整纠纷问题。移民迁入新的安置点后,原承包土地及山林的承包权不变,仍归其经营。8.7产业发展规划安置规划区是楚雄市核桃种植最适宜区,该地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果实个大、壳薄、油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已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后,计划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连片种植优质核桃,建设优质核桃生产基地,以促进安置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黑山羊养殖也是传统产业,今后应逐步发展。第九章建设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方案9.1建设工期项目计划建设工期1年,即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9.2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200961
年11月底前完成项目列项审批及编制实施方案,施工设计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2、2010年4月前完成工程招投标及工程监理的选派等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3、2010年5月至2009年9月底基本完成通路工程、通电工程和宅基地平整工程。4、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前,基本完成安居房建设、安居点人畜饮水工程和其它工程建设,使安居点具备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10月2009年12月2010年3月2010年5月2010年8月2010年10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①工程方案研究和实施方案编制②道路饮水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③安居房施工图、电力施工图设计④工程施工招标、合同签订⑤道路、供电工程施工,宅基地平整⑥住宅工程饮水施工、单项工程交工⑦项目初步验收、整改⑧资料整理、决算报批、审计⑨申请项目竣工验收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委会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项目进度Gantt图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与政策措施方案9.1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61
灾民易地搬迁安置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解决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受灾地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提高受灾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为切实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项目一经批准,西舍路乡将在楚雄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市发改委、交通局、规划局、环保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及时组建由乡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土地、水利等机关站所和涉及的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灾民易地搬迁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各司其职,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1、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切实加强对灾民易地搬迁安置工程的管理,坚持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加大施工质量监督力度。2、组织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作好项目的勘测设计、技术指导、检查督促、竣工验收等各项服务工作。3、抓好科学施工管理,从项目规划、组织实施到竣工验收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9.2计划管理61
结合本地实际,严格按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编制规划要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认真踏实,数字详实,有较强的操作性。项目一经批准,就必须严格按照下达的计划和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自觉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和建设内容,如发生特殊情况,确需变更建设地点及内容,要按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报批,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提高投资效益。9.3资金管理易地搬迁安置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度,市统一建立报账中心,实行“三专四统一”管理。三专: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四统一: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账薄、统一记账方法、统一会计报表。进一步加强审计和监察,防止挤占、挪用、贪污工程资金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各项工程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省批准下达的投资计划执行。项目竣工要附市级以上审计部问的审计报告。9.4质量管理依法选择重合同、讲信誉,设备、技术力量较强,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的施工任务。项目建设要在国家、省、州发改委的指导下,选派具有较强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的水利、公路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工程监理工作。要通过签订“工程施工合同”61
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工程建设的数量、质量要求、工期、工程投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的处理等内容,通过严格合同管理来确保工程质量。工程管理人员要和监理人员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程竣工经监理人员和项目乡镇验收合格后,写出验收申请报告,申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市级验收。要实行项目建设终身负责制,出现质量问题要追究主管领导、监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的责任。9.5项目公示为进一步加强对灾民易地搬迁安置项目的监管力度,发动社会各界,特别是项目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中来,杜绝项目建设中的不正之风,防止建设资金被挤占、挪用和贪污,确保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省、州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根据《云南省国家灾民易地搬迂安置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必须对灾民易地搬迁安置项目实行项目公示。一、公示的内容6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建设责任人,建设地点和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参与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服务承诺,项目招标、投标办法和招投标结果,项目监理情况,监理人员及监理内容,建材、设备呆购办法及要求,工程验收程序和验收办法,州、市监督机构名称、地址及举报电话。二、公示的办法省批准下达的年度建设计划,经州转发下达到市一个月内,项目乡要按上述公示内容的要求在乡、村群众活动中心对本乡所实施的灾民易地搬迁安置项目进行不少于3次的公告,定期公布项目建设进展、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情况。并在项目实施地点设立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标识,对搬迁户的补助资金要采取大会发放,张榜公布的形式进行。公示由乡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公示活动要节俭,讲求实效,要尽可能增强透明度。公示要坚持始终,切不可流于形式,走过场。根据《云南省国家易地搬迁安置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凡在公示中弄虚作假、知错不改的,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9.6配套政策一、户籍政策本项目属本乡村委会内易地搬迁安置,不涉及户籍迁移问题。二、其它有关优惠政策61
市属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易地搬迁项目区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扶持当地产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让搬迁移民有房住、有水喝、有地种、有学上、能就医,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9.7保障措施根据中央、省、州关于做好灾民易地搬迁安置工作的要求,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一、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市、乡分别成立灾民易地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健全灾民易地搬迁安置办事机构,负责承办具体工作。二、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管理,建立相应的项目、计划、财务、物资等各项管理制度,以确保项目效益的发挥。三、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多渠道整合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四、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促进灾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61
第十一章工程招标及工程监理方案11.1工程招标为管好、用好各项建设资金,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省发改委批准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根据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灾民易地搬迁安置工程要严格实行监理制和招投标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一章第三条中“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的规定,本项目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建设任务,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招标的有关规定,本高稳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由项目建设单位西舍路乡或市发改委委托有招标代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招标。1、招标准备。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具备下列条件后本项目可以开展工程招标工作:1)、年度投资计划已经安排,建设资金已落实。2)、本实施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3)、项目实施组织单位已经确定。61
4)、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5)、监理单位已确定。6)、依据本实施方案完成了施工设计,能够提供满足招标要求的设计文件。7)、本项目建设所需的用地已经落实。2、工程招标形式建议本建设项目按单项工程进行公开招标,限额以下的进行邀请招标。若进行公开招标,实施方案经批复并落实资金来源计划后,项目组织实施单位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公开形式发布招标公告,每个标段按照相关条件选择不少于5-7家经资格审查合格的施工单位参加投标,经过开标、评标程序,从投标单位中选择报价合理,施工质量最优,能保证按期完工的讲信誉、重质量,技术、装备条件好,有较强经济实力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建设任务。3、工程招标的程序和方法1)、组织编制招标文件。2)、发布招标通告或邀请招标通知。3)、对前来报名的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4)、向经过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单位发售招标文件。5)、组织参加投标的单位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61
6)、召开标前会议、回答投标人提出的问题。7)、接受投标单位递交的投标书。8)、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邀请投标人参加开标大会,当众开标。9)、由评标委员会组织评标,根据招标要求和评标条件,提出推荐中标单位的名单。10)、由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公布中标单位名单。11)、由工程组织实施单位和中标单位签定《工程施工合同》。3、招标费用由于大多数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并不具备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单位进行招标组织工作。招标代理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建设单位管理费列支,也可以采取出售招标文件形式支付。11.2工程监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强对项目的微观监督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61
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建设监理,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化的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与授权,根据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监理合同进行工程建设监理。本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国家工程建设监理的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工程建设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机构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理,实现对建设项目的“三大控制”目标。本项目在施工准备阶段进行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选择工作,具体条件是:项目已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实施方案》及施工设计已评审通过并经正式批准;年度投资计划已下达;建设资金已落实。选择监理单位的具体方法:在确认项目具备上述条件后,由楚雄市发改委、西舍路乡对报名的监理单位进行资质、实力业绩、信誉等综合考察、多方面比较、综合多种因素确定。建议选择经国家、省、州相关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具有丙级以上资质的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担任本项目监理任务。监理单位确定后,由项目法人单位或其法人代表与监理单位签订书面《工程建设监理合同》。通过合同形式对监理的范围、内容,双方的权利、义务,监理费的计取与支付,违约责任进行约定。在本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应承担并完成相应的监理工作任务,主要内容是:61
在本项目的施工准备阶段:审查施工单位选择的分包单位的技术资质;审查并按照组织实施单位的授权,批准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督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技术措施,完善质量管理程序与制度;检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施工图纸是否能满足施工需要,协助做好优化和改善设计工作;监督落实各项施工条件,审批一般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申请,并报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核查。61
在本项目的施工阶段:(1)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对所有的隐蔽工程在进行隐蔽以前进行检查并签字,对重点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派监理人员驻点跟踪监理,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纠正,并做好监理记录;检查确认到达现场的工程材料、预制构件的质量,查验试验、检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是否合格、齐全,监理工程师有权禁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设备进入工地和投入使用;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检查施工单位的工程自检工作,数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正确,并对施工单位质量自检工作做出评价。对工程主要部位,主要环节要加强检查,必要时要进行旁站监理。(2)工程进度监理: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工期组织施工,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保证进度的具体措施是否合理、科学,以确保按期完工对制约工期的重点控制性工程。(3)工程投资监理: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申报的报表,核对工程数量,做到不超验、不漏验,严格按现行文件规定办理验工计价签证,保证验工签证的各项工程质量合格,数量准确。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工程,末经返工处理达标前,不予验工计价,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本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及时整理竣工文件和验收资料,受理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提出监理意见;根据施工单位的竣工报告,提出工程质量检验报告;负责分部分项工程初验,并参加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的竣工验收工作,参加审查工程的初验报告;提出监理报告。第十二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方案12.1投资概算的依据一、投资概算的依据1、云南省计划委员会、云南省水利水电厅水建管[2000]5号文件关于试行《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通知。2、云南省水利厅云水建管[2000]42号文((关于我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估)61
算一些问题的意见))。3、水利部(86)水电基字第81号文颁布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4、能源水规[1991]1272号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5、云水定字[1996]3号文((关于调整云南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次要材料预算价格的通知》。6、云价费发[1993】34号文《关于调整和放开我省汽车客、货运价的通知》。7、交通部《公路工程概算指标》(交公路发[1996]611号)。8、《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概算编制办法》、《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2]65号)。9、本工程设计图纸、文件及现场调查资料。二、基础单价1、人工工资61
本工程为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由等级内施工企事业承建,建筑人工费单价为16.65元/日。2、材料估算价格(1)主要材料按楚雄市市场及有关部门的现行市场价加运杂费,运输保险费及采购保管费为主材估算价格,其中运杂费按省交通厅(云价费发[1993]34号文)进行计算,运输保险费等于原价乘以4%。采购及保管费等于原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费之和乘于2%。砂、石料价格按外购价计算。概算基价依据云水建管[2000]5号文规定价格结和现行市场价格进入工程单价。(2)次要材料选用云水定宇[1996]3号文规定的I区价格。(3)风、水、电价风、水、电概算价格如下:电价:1.0元/度,水价:O.80元/立方,风价:0.10元/立方。4、施工机械台班费一类费用:按云水建管(2000)5号文件规定,执行能源部水规(1991)1272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并乘以1.5的系数;二类费用按台班定额的二类费用项目乘以对应的估算价格;三类费用按规定计入自行机械车船税、养路费和运管费。61
三、单价分析、费率标准1、其他直接费:按计费直接费的2%计;2、现场经费:按计费直接费的7.5%计;3、间接费:按计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之和的4%计;4、计划利润:按计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之和的7%计;5、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之和的4.77%计;6、前期工作费按总概的0.5%、建设单位管理费按总概的1.5%计列。由于本项目建设内容较简易,勘测设计费按直接工程的0.8%计列;工程监理费按直接工程费的1%计列;预备费按照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之和的3%计列。12.2工程投资概算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概算总投资736.24万元,其中:(一)直接工程费689.34万元1、安居工程投资483.4万元2、人畜饮水工程投资30.1万元3、乡村通路工程投资98.75万元61
4、通电工程投资32.73万元5、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池)投资38.75万元6、公厕3.6万元7、村级活动场所(科技文化室)2.04万元(二)项目建设其它费26.9万元1、前期工作费4万元2、建设单位管理费10.5万元3、施工图勘测设计费5.5万元4、工程监理费6.9万元(三)预备费20万元项目概算投资736.24万元,由于楚雄市地方财政收入十分困难,特申请中央及省预算内专项资金补助287.8万元,州、市配套50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料折资)398.4万元(人均自筹6110.4元)。12.3资金筹措方案由于楚雄市是一个县级市,贫困山区面积较大,占全市总面积的83.7%,贫困面积广,地方财力十分有限,加之受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11·02”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恢复重建任务繁重,工程项目投资巨大,仅该项目概算投资达736.24万元,光靠市级财力和村民自救远远不能够满足项目工程的投资需要,特申请及省预算内专项资金补助61
287.8万元,州、市配套50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料折资)398.4万元(人均自筹6110.4元)。第十三章环境保护方案新华村大光山(羊头山)安置点离原居住地3公里,海拔1500至1900米,原为疏林地、荒草地,地势开阔、平坦,片区自然坡度在5-15度之间,安置点后山坡上生长着连片的云南松中幼林和常绿阔叶林,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林草植被生长较为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无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经楚雄市国土资源局派人员深入实地考察,认为安置场地内现状无地质灾害分布,通过自然斜坡类比和结构面组合分析,斜坡场地总体较稳定,地势开阔,基本适宜作为西舍路乡新华村的搬迁安置场地。项目的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土方开挖、采沙、采石及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使用可能造成轻微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空气污染。61
安置点地处边远贫困山区,区内无工矿企业,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水源、大气都没有受到污染,虽然局部地区有轻度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但随着移民工程的实施,通过退耕还林,搞好产业开发,种植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能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必须采取多项政策和措施。1、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对项目区内的森林植被严加保护,坚决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一切违法行为,严禁毁林开荒和滥砍乱伐。2、大力发展水源林、水土保持林、防护林及各种经济林果,增加植被覆盖率,搞好水土保持。3、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沟谷和地块,除进行坡改梯、坡耕地治理工程外,应按“因害设防”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拦沙坝等工程,尽量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4、积极发动搬迂农户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村庄四周、房前屋后植树造林或种植经济林果,绿化环境,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提高经济效益。5、今后在实施安居房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相结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改善项目区的小气候,使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6、“两个文明”61
一齐抓,教育和引导移民抛弃不文明的、落后的生活习俗,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十四章社会评价14.1项目的社会影响本项目搬出区受2008“1102”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山体严重滑坡,严重的地质灾害已使村民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同时,项目区是贫困村,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920元、人均占有粮食410kg。搬迁后,饮水、交通、电力、住房等将会得到较好解决。户均1口沼气池有利于解决村民的生活能源问题,保护自然环境。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工程施工结束后自然消失。统一规划修建的住房不仅整齐美观,基本使用功能也将得到保障,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项目还安排了文化室等建设内容,有利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和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基础设施改善后,群众还可结合当地条件发展核桃、花椒、黑山羊等种养殖业,发展农村经济。61
总之,本项目对搬迁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对当地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施工中暂时负面影响会很快消除,长期的影响是正面和积极的。14.2项目互适性分析14.2.1不同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态度本项目的利益相关群体主要有:项目区农民、管理部门、设计施工监理及项目可能影响的群体。项目区农民是地质灾害是受害者,也是本项目的受益者。盼望项目早日建设,从心理感谢政府的关心帮助,是项目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设计施工监理从不同角度参与本项目,既是本项目的参与方,也是项目利害相关方。政府避部门从管理者角度参加本项目,行使管理者权利、承担管理者义务。14.2.2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支持程度在本项目的前期工作中,楚雄市政府的支持态度是明确的,发改委、土地、城建规划、环保、交通、水利、供电都明确表示支持并出具了书面文件。可以预见,这些相关部门将会继续支持本项目建设。61
14.3社会风险本项目的集中安置部分采用单独择地安置方式,利用大光山一带近135亩作为搬迁安置用地,不予原住居民交叉,不会产生原住居民的排斥抵触心理和融入困难。同时,集中安置不会拆散原有基层组织、也不会割断村民原有的社会网络,就学就业关系也未改变,可以预见搬迁成功的几率会较高。本项目的本村安置部分仅涉及宅基地安排、沼气池、架电三项建设内容,其余不涉及资源的重新分配,牵动面不大,矛盾产生的环节少。本安置点由于是易地就近搬迂安置,移民仍继续耕种原承包土地和经济林果地,因此无土地调整纠纷问题。移民迁入新的安置点后,原承包土地及山林的承包权不变,仍归其经营,避免了大量的矛盾冲突,不会产生山林土地调整纠纷。项目区新建的人畜饮水工程,在现有的取水点取水,供水规模为日平均供水量54.05m3,经实测新华取水点,可以满足取水需要,不会产生水源使用纠纷。在住房的功能和外观规划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彝族等少数民族居民生活实际需要,对所在地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无明显影响。61
该项目的实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干部群众乐于接受,预计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多,社会矛盾小,是当地群众迫切期望实施的项目。因此,本项目的社会风险程度识别可以认定为较小风险。当然,宅基地安排分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要尽量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预防可能产生的纠纷。14.4目标人群对项目的参与目标人群参与项目是防范社会风险的常用方法。目标人群中的残疾、孤老等弱势群体,是本项目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也是确保发挥政府投资效果和搬迁成效的关键环节之一。建议在宅基地、用水、出义务工、集资比例等方面应给与弱势群体必要和合理的照顾。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需要特别注意与这些人群的沟通交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包括非理性的意见),并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创造条件用不同的方式,尽量让他们参与到项目中来,取得各利益相关者的理解、支持和合作,提高项目成功率,减少不良社会效果。参与程度越高,项目的互适性越好,成功的可能性越大。61
第十五章效益分析15.1社会效益分析一、项目建成后,可极大地改善西舍路乡新华村因灾丧失生存条件的155户、652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对于增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安定团结、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项目建成后,灾区的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夯实,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人民群众可以实现安居乐业,灾民的群众生活水平将有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得到充分保障。全体灾民将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在不断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同时,逐步向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15.2生态效益评价分析61
一、新华村原居住地由于坡度较陡,土壤疏松,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项目实施后,将使原居住地土地负载减轻,人为破坏减少,生态环境将得到逐步恢复和有效保护,并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地区滑坡、泥石流严重的问题。二、项目安置区目前地广人稀、土地荒芜,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对安置区内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配套建设,积极发展以水稻、玉米、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和以核桃、花椒、茶叶、竹子等经济林木,使项目建设区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使生产力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5.3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提高灾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核心。贫困地区的移民迁入新居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帮助下,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将有较大的改善。3--5年后,耕地生产水平将有所提高,平均粮食亩产可达到400公斤以上,人均有粮约450公斤。同时通过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和玉米、水稻、小麦、蚕豆等粮食作物,发展以猪、牛、羊为主的养殖业,人均经济收入可达到2000元以上,达到当地农户中等经济收入水平,向脱贫致富目标迈进。61
第十六章综合评价与建议一、本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及省、州、市“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符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二、拟建安置点坡度相对平缓,地基稳固,交通便利,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随着搬迁移民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可使项目区的资源优势逐步转换为新的经济优势。三、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加快新华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项目实施不仅能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对迁出点生态环境的恢复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四、项目建设采取集中安置、统一管理、分户经营的管理模式,既有利于发挥搬迁户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又有利于集中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彻底解决温饱问题,进而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五、项目实施由西舍路乡61
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保障机制,实行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六、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威信,对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大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对于搞好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议批准列项,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尽快组织实施。6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蒙古国投资可研报告
- 安威尼斯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 崩岗治理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
- 年产2套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装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并网光伏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
- 彩钢板活动房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搬迁重建烟花爆竹专用储存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搬迁重建烟花爆竹专用储存仓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板栗仁加工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尔海山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干旱带老砂地改造利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某城某某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2万吨变性淀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标准厂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氨法脱硫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彩钢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