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8.00 KB
  • 2022-04-22 11:22:18 发布

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4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依据73.项目发展及可研工作概况84.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95.研究结论及建议9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可行性121.项目背景122.项目提出的理由14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0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261.市场现状分析262.项目现代农业市场分析293.现代农业发展态势324.项目相关农产品市场分析34 5.SWOT分析366.营销策略和市场策略40第四章建设条件431.项目选址432.项目建设条件433.项目区概况474.建设条件评价54第五章建设方案551.建设规模及内容552.工程方案563.种植技术834.水果蔬菜加工生产方案………………………………5.土地流转方案87第六章节能901.节能设计标准902.节能措施90第七章劳动安全与消防931.劳动安全与卫生932.消防93第八章环境保护95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95 2.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953.设计原则954.项目的主要污染物9685.污染物的治理6.环境影响评价100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21.编制依据1022.实施进度102第十章项目业主及管理模式104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042.项目机构设置1053.劳动定员1064.人员培训1065.项目组织管理1076.项目控制1097.项目监督1108.实施的保障措施1119.招标初步方案114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61.投资估算范围1162.投资估算依据116 3.项目总投资估算117第十二章效益分析1271.财务评价1272.社会效益评价1333.生态效益评价1354.经济效益评价136第十三章风险评价1371.政策风险及对策1372.自然风险及对策1373.市场风险及对策1384.经济风险及对策1395.社会风险及对策1396.投资与融资风险及对策1407.不可抗力风险及对策1408.风险的防范效果评价141第十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1421.结论1422.建议142第十五章附录1441附表144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XX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项目申报单位: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人民币)叁仟万元整公司类型:经营范围:经营农业、农副产品的生产及生加工、仓储、销售;农林业种植、养殖,农村土地流转及整理服务;农业项目投资;中餐销售、及观光农业的接待服务等业务。2.项目概述根据《X柏垭镇分区规划》:在产业发展上,构建平台、整体运营,连片开发,构成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柏垭镇分第一、三产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升级,农业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基本基本布局”,沿着高速路至天宫院地带,为现代农业观光区域和新型科技产业园,XX 是柏垭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这一规划和位于阆中、苍溪、南部三城市近郊的区域优势,结合成都市、重庆两座大城市的比邻、交通便利,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及消费市场的需求,拟投资126086.00万元,在X柏垭镇建设昆仑山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设。从而,在符合国家及区域规划的前提下,适应社会消费需求,在企业增效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最终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局面。重点发展温室农业,观光新型农业为主,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苗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3.建设地点本项目拟建在XXX,综合村及天宫院。4.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a.项目总投资126086.00万元。b.在柏垭淳风村、综合村及天宫院规划流转土地10000亩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c.经营用房配套占地10亩,总建筑面13000平方米。<2>、建设内容a.设施农业区①建标准化大棚820亩(钢架生产大棚800亩,智能化温室大棚20亩),含自动滴灌等设备、设施。②生产便道及灌溉沟渠建设。b.修建生产便道12公里(8.1公里道路宽3米、3.9公里道路宽4米) c.灌溉沟渠8公里。③土壤改良。对3000亩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培肥。④河道护堤工程。对项目区域内4.8公里沿河两岸河堤修筑(4.8*2=9.6公里)。(5)隔田政治2389亩,水田整治6413.67亩、旱田整治3786.97亩、坡改梯1389.47亩、平整土地整治12346.65亩、还未利用854.2亩。(6)在天宫院做蔬菜大棚种植基地1000亩。<3>.建设内容a.对农用土地平整12346.65亩,使其成为大面积成块的可用大型机械操作的大田,同时对土壤进行改良;b.在改建灌溉区域内辐射10000亩、新建三个小型磅房站,以原有主要灌溉渠为基础,对整理后的弄用地进行科学的修建、最终达到“一人既可以百亩灌溉及排水”。c.建标准化钢架大棚820亩,智能化温室大棚80亩<含自动滴灌等设备、设施>。d.新建蔬菜、水果配送包装冷冻物流基地48000平方米(包含蔬菜清洗车间、蔬果包装车间、蔬果冷藏车间以及信息系统处理车间等)。e.新建蔬菜水果加工基地8000平方米(包含蔬果粉碎车间、蔬果烘干车间、蔬果包装车间、蔬果消毒车间)。 5.项目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生态农业生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积极培育高机械化种植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升级;集合信息化网络销售发展机遇,以农产品及深加工,农业种养产业和自然资源优势,立足柏垭镇基本镇情和生态经济特征,把生态农业生产与阆中旅游城市紧密的结合起来,一方面以生态农业模式开展无公害农业种植,积极培养特色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把握农业及阆中旅游业的重大发展机遇,以农业生态生产与观光旅游娱乐互动方式,依托农业种养产业的有机规划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发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实现生态农业和阆中旅游业的有机结合。6.项目的建设目标将昆仑山生态农业区域打造成X及川东北地区新型农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协调发展的展示窗口、高质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实践典型和川东北地区原生态农业开发的样板与农业休闲观光与阆中旅游的新亮点。7.项目建设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原则综合规划搞好交通、水电、食宿及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2)、坚持培养精品,营造主题产业原则 本项目将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积极培养特色产业,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加速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当地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3)、坚持效益兼顾,实现持续发展原则本项目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项目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观光农业生态区。(4)、坚持示范带动,促进区域发展原则本项目建设运用现代设施、现代技术和新型运行机制,体现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带动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5)、坚持科技领先,培育科技农业原则本项目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 的理念,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运用现代手段,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农业高科技产业。8.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区域:XX。该项目建设区交通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配套供电、供水、通信条件良好。适合本项目的建设,具体建设条件将在后描述。9.建设期限项目建设包括前期准备、设计、实施等。为了使项目能早日见效,建设实施周期从实施到建成,预计为5年(60个月),即2015年7月-2020年8月。2015年7月-2015年12月完成前期工作及相关审批。2015年12月-2016年9月完成种植区道路、沟渠、钢架及智能化温室大棚、土壤改良培肥、河道护堤工程。2016年9月-2017年10月完成经营配套用房建设。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完成土地改良、土地整治。2018年12月-2020年8竣工验收。10.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2608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068.47万元,包含设施农业建构筑物工程费7355.86万元、经营及配套用房工程费2968.00万元、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1573.73万元(经营及配套房用地317.14万元,建设期土地流转费394.00万元,其他费用179.73万元)、建设期利息 576.00万元、预备费594.8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38.56万元。本项目所需资金构成:项目自筹资金4608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6.55%。80000.00万元申请金融机构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63.4%。11.效益评价(1)、经济效益a.项目建成后达产年预计总收入达100800.40万元(农业产值达6460.40万元;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00.8万人次/年,产值达16200.00万元),年均可实现净利润21800.16万元。b.通过项目实施,可辐射带动约2200多户农户走规模化种植的道路,项目区农户每年可增加收入1860万元,人均增收980多元。同时可直接安置368人就业,年人平工资收入可达2.3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c.项目投资利润率(税前)21.77%,投资利润率(税后)16.33%,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23.81%,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7.69%,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前)5.19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6.06年,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前)6.39年,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后)8.00年,达产年盈亏平衡点2976.04万元。(2)、社会效益 a.通过项目的实施,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鼓励农民转变观念,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方式之一。本项目的实施通过一产与三产的有机结合,发挥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扩大农村的开放度,使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b.通过项目的实施,凭借良好的配套服务,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通过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发挥优势,把生态与文化结合起来,既符合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又满足了阆中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拓展了阆中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预计项目运行正常后,达产年交纳所得税6960.39万元,营业税810.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税60.48万元。(3)、生态效益本项目的实施,通过大量种植无公害果蔬,采用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种植新技术循环利用自然资源,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综合发展生产,可发挥洁、净、美、绿的功能,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对城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俱佳的产业形式,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依据1.编制原则(1)、力求全面客观反映项目情况。(2)、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3)、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中心。(4)、充分利用周边有利条件,避免浪费和重复投资。(5)、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6)、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及其他法规。2.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6)、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框架协议》(7)、《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一2015)》(8)、X农工委、省农业厅、省旅游局《推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9)、X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X“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川办发〔2011〕81号(10)、X《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成办函〔2009〕300号)(11)、《中共X委X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成委发〔2010〕19号)(12)、《2011年X设施农业发展扶持办法》(成农办(2011)141号)(13)、《阆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4)、《X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2020)(15)、《柏垭镇创建全国生态区规划》(16)、《X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阆委办发〔2008〕48号)(17)、《X规划》(2003——2020)(18)、《X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19)、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20)、企业提供的有关协议、资质、证书三、项目发展及可研工作概况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本项目应进行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此,我公司接受XX委托,对本项目进行前期投资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开展了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等工作,根据项目主体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现场所取得资料,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项目投资咨询和可行性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国家及地方产业规划、行业规划等对本项目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本报告。四、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本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意义,分析项目市场及竞争能力,研究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选择及建设条件,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节能,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财务评价,风险分析等内容。为建设业主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1、研究结论经过调查、研究和论证,认为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投资规模及各项经济指标合理,环保节能措施有力,建设方案科学,市场前景较好,财务盈利能力较强。项目的实施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形成产业优势,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条件成熟,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建议该项目属国家允许、鼓励、支持类项目,建议推广。并从政策、税收、工商、金融融资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据备注一设计规模   1设施农业面积亩达产年1.1西瓜亩达产年1.2葡萄亩达产年1.3西瓜种植后翻种蔬菜亩达产年1.4花卉苗木亩达产年二经济数据 1总投资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2.1其中:钢架生产型大棚万元 2.2智能化温室大棚 2.3土地平整及改良 2.4灌溉网络万元 2.5农机设备购置 2.8蔬果配送厂区 2.7农产品加工厂 2.8园区生产便道 2.9办公及生活区 2.10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万元 2.10.1土地费用万元 2.10.2其他费用万元 2.11预备费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可行性一、项目背景1、项目建设背景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唯一选择模式和最终目标。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该项目是以“绿色”“生态”“健康”“安全”为主题,以农业生产经营为根本,着重发展机械化、信息化的新型生态农业。所以从农业角度来说,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改善融为一体的生产体系,是对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与建设,对广大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开发与保护、对集约化高产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的耕作系统。由于生态农业的着眼点在于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机械化、信息化的管理,减少在人力、物力上的无序消耗,加大循环农业的生产技术,始终是该项目的农业在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发展中前行。2、项目规划背景《柏垭镇区域总体规划》重点提出了“一心两翼”的战略构想,即以柏垭片区为行政服务中心,形成原主城区的工业片区和新区的农业片区及经济带,对全区用地布局、交通体系及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进行了整合、协调、落实。《X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全市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打造,提高柏垭镇具有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通过以生态农业为走廊、人和山野休闲旅游、城乡古镇恢复重建等项目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实施,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以《李淳风和袁天罡》为带为轴,以历史文化和工业旅游区,以(项目区)为乡村山野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格局,为实现项目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并为整个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提供有效保障。《柏垭镇分区规划》将一、三产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区(拟建项目位于下高速南边)。高速路口至天宫院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带。《X政府明确批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六用三提高”(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新突破,奋力打造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本底。并明确提出:借以丰富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体系,着力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经济、生态、服务综合功能转变,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二是要由单一产业向接二连三转变,促进农业向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三是要由生产粮油菜果等物质产品为主向物质产品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体验等精神产品并重的方向转变。四是要由乡村和城市分离,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转变。因此,拟建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传统农业投入大、产出少、效益低,环境污染监管难。为改变这一现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柏垭镇政府秉承将生态农业发展与发展乡村旅游相融合,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坚持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是乡村旅游成效斐然。目前柏垭镇已形成了《李淳风和袁天罡》国家AAAAA旅游度假区、人和山野休闲旅游度假区、城市生态绿廊工程为招牌,各大景点星罗棋布、交相辉映,使天宫院成为了八方游客的理想去处,协调带动了餐饮、零售、娱乐等其他三产项目的发展。同时,政府准备投资160亿元打造柏垭高速路口至天宫院的重大项目正在积极有序推进之中,项目建成后淳风祠和天宫院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必将进一步实现跨越,同时也为柏垭镇聚集人气、树立品牌、为乡村生态农业及旅游产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 是无公害、绿色蔬菜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加大,但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的无节制应用,是农产品的农药残量超标,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少地方出现过食用污染蔬菜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人们已经认识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来农业的优势决定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应用成果的转化率,即要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维护改善农业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绿色农业成为当务之急。三是X于2014年建成,同年被X环保局评为“X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已建成标准化农业生产大棚示范区,开展无公害西瓜、紫色果蔬的生产,规模生猪、鸡、鸭的养殖。初步建成生态、规模化的农业生态园。但随着昆仑山生态农业园知名度的提高。园区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急需扩大种植规模,完善生产便道、灌溉排水系统、果蔬生鲜净菜加工设施、果蔬深加工设施的建设,将昆仑山生态农业园打造成功能更加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综上所述,昆仑山农业生态观光有限公司作为柏垭镇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X农业厅、省农科院作为种植业技术指导,拟投资126086万元,在柏垭镇镇淳风村建昆仑山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设施基础发展之上的。设施农业能够对土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且能够将土地产出率有效提高,将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予以提高,从而增加了农业的效益、素质以及竞争力,这是新时代对于新型农村经济的要求,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立足市场,应对激烈竞争的选择,保障农产品供给以及农业的发展,同时设施农业是农民创收的重要手段,是对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强的有效途径。2、设施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发展以及建设的必要途径。设施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重要标志,主要优势集中在其生产具有较高的集约化,其技术含量较高,且产品质量高、种植效益明显优于传统种植效益,具有高产高效以及节能节水、高产高效的特点,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资源利用率的充分性和土地出产率的保证上起着推动作用,另外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3、是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占用,耕地越来越少,因此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创造最大的农业效益是目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民关注的问题便是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收益,那么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以及精品化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郊区农业以及都市农业不但要担负起农业生产的作用,同时也要为城市绿化做贡献,不但成为市民的菜篮子,同时也要成为观光旅游点,为城乡一体化转变奠定基础,为农民增收。因此设施农业发展就奠定了优质高效、高产高质的农业基础。此外,设施农业能够有效利用生物潜能以及自然环境,在对质量予以保证的前提下大幅度的提高产量保证农产品供应稳定。因此,设施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且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是保证养殖业以及种植业效益的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本项目的实施,可直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吸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可直接安置368人就业,年人子工资收入可达5.85万元左右。4、是有效保证产品供给以及食物安全的重要源头。设施农业的发展除了能够影响农业病虫害,还能有效降低农业病虫害威胁以及不利影响,从而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建立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甚至有机农业。农业的设施化建设过程其实就是农业的标准化建设过程,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能够使用多种先进手段,在培育、施肥以及耕作上采用集约化、程式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精准用肥、减少污染。设施农业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控,有效增加农产品质量以及产量,有效保证其供应的连续性以及产品的鲜活性。设施农业不但对于农业发展的效率有所促进,同时能够不断的改善食物的安全性,是对民生的改善,是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 自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以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2011年4月26日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明确鼓励类包括第一条“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X“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柏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柏垭镇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及休闲旅游业,着力打造品牌农业,三培育文化观光、乡村度假、美食体验等旅游产业门类,打造昆仑山生态农业等一批知名品牌。这些,共同构成了本项目的政策体系和强力支撑。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及相关规划。2、区位和交通优势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拟建在柏垭镇该区域:1、区域优势突出柏垭着镇位于川北,成都南高速、成巴高速在柏垭都出口,是川北和阆中的重镇,距柏垭镇1.5公里,X区10公里,柏垭是X,是南部县、仪陇县、X三县市交界处,有良好的区位优势。2、交通便利 柏垭镇交通便捷。成南高速,成巴高速在柏垭都有出口,快速通道贯穿整个园区,旅游环线贯穿园区与102国道形成环绕、快捷的交通将为拟建项目奠定坚实的交通承载基础。3、生产基本要素优势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1)生态环境优美柏镇镇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是X的上风口。主要为平原与丘陵相结合的地形,镇域内东侧有大量丘陵山体,形成了丘陵——平原——河滩的连续性生态景观环境。2007年,柏镇镇启动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制定并实施了《青白江区柏镇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环境优美及适宜人居环境城市之一。镇内风光独特,河渠纵横,水土资源丰厚,有西河、升中湖和上游水库三条主要河流贯穿全境,其绿、亮、美的生态型城镇形态已初步形成。2、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柏镇镇始终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 农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大力发展果蔬种植,大力推行集约化经营模式,稳定生猪生产,重点抓好鸡、鸭和禽蛋生产。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业主转移。使农业逐步向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丘陵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水果,平坝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蔬菜、食用菌,升中湖、西河重点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天宫院旅游线路重点发展苗木、花卉、园艺,构建“三纵一横”经济走廊。3、人力资源丰富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2014年末,X年末户籍总人口为130万人,其中培训农民工8万人,中高级技级培训2万人,在岗培训1.2万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千人。项目所在的柏垭镇总人口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人力资源丰富。4、耕种条件好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柏垭镇现总耕地面积389290亩,人平2.6亩。土质一般为亚粘土,耕种条件好,农业以水稻、小麦、油菜、玉米为主,出产黄金梨(早熟梨)、蜜桔、橙子、红薯、大豆、橄榄。5、宏观经济要素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项目所在的柏垭镇2011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26元。从整个X宏观经济看,近年来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提高。特别是2007年以来,全社会的GDP指标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4.6亿元,比2010年增长15.2%。2011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7.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43.9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83.4亿元,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8755元,增长10.3%。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4.8∶45.8∶49.4。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区域有优美的环境、产业发展基础、宏观经济环境和耕种条件好,人力资源丰富,利于项目的快速推进。6、项目技术可靠,专业技术力量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是X农科院。农科院有13个研究所(中心)和实验场、2个服务中心。目前全院现有博士52人、硕士111人;研究员62人,副研究员159人;国家突贡专家7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69人;省优专家8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4人、后备人选27人;X和成都市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有了X农科院的保驾护航,使本项目更具备了技术可行性。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一、市场现状分析1、国内果蔬发展现状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果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人们对鲜蔬的要注已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开始追求品种和品质的多样性,更注重营养丰富、保健卫生、食用方便等高层次消费目标。本项目生产的果蔬是经过科学的栽 培、模块化的管理、可溯源的产品,正是这些优点将其与传统产品区分开来,必将随着人们的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而拥有空前的发展空间。国家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更是从法律制度上确立了绿色、营养、环保食品的受保护地位。所以,本项目果蔬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无利益上的冲突,以确保产品无低价滞销的情况发生。因此产品市场前景看好。2、项目区果蔬种植发展现状根据X《X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2020)》报告,2009年,全市种植业产值223.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6%。粮油、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带。2009年末,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8万亩,油莱播种面积26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59万亩。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X城乡建设用地矛盾日渐突出,稳定粮食和果蔬生产的压力日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种植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精深力口工规模小,名优品牌少;优质、安全、生态农业发展不够,种子、种苗、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健全。结合目前阆中的整体状况对各个区县均要求强化及支持现代化农业建设,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项目所在地X位于柏垭镇西北部,与X区距离10公里。近三年来,X连续跻身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四川首批省级环保模范区、省级生态区、省级绿化模范区,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近年来,X围绕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及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X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指南》和《X 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制定了《X都市型现代农业总体规划》,规划目标为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做大、做强、做精地方特色优势果蔬;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季节性生产与常年性生产基地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果蔬、有机果蔬生产。将柏桠镇建设成为X绿色果蔬、药材、有机果蔬重要的生产基地,充分发挥X二线果蔬基地作用,为X、X提供优质、绿色、生态果蔬。在2009年一2020年,于柏桠镇、河溪镇、老观镇、千佛镇、天宫乡、洪山镇新增优质水果8万亩,在综合村镇、万寿、松林等村建设18000亩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园区。其中绿色蔬果生产区6000亩;绿色禽畜及水产养殖区1000亩;绿色农产品加工区1000亩;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4800亩;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培训中心500亩;苗木生产基地3000亩;其它配套设施1700亩。将建设成为以大棚蔬菜、苗木基地、果蔬基地及生态休闲观光为主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二、项目区果蔬市场分析X鲜果蔬的来源大致分为三种,本市果蔬、本省外地果蔬及外省果蔬。根据管理部门和果蔬经营者们的经验数据,本市果蔬供给量只占全年供应量的30—40%,本省外地果蔬和外省果蔬要占到60%以上。本市果蔬只有在每年5— 9月,市场占有比例可达到了0%。其余时间都是以外地果蔬占比较高。外省果蔬主要来自海南、甘肃、山东、辽宁。本省外地果蔬主要以四川南部地区为主。外省果蔬与本省外地果蔬占主要地位的原因大致可总结出两点:第一,阆中于原日照条件不好,果蔬产量及品质均难以与外地果蔬抗衡。果蔬大棚只能解决温度问题,不能解决日照不足问题,所以在阆中农村难见大棚;第二,我国高速公路体系基本建成,果蔬运输方便快捷,外省果蔬最远的一般2—3天便可运抵阆中。一般果蔬车均为20—25吨规模,目前运费一般不到2万元左右,摊到每斤一般是0.50元。外省果蔬一般都是价格较高的高品质菜品,仇50元成本增加不算太高。X果蔬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销售主要由中心城区近两百家市场承担,每个市场主要由数十至上百家小贩和数量较少的日用品小型连锁超市、熟食、干货、水果、花卉、肉类、家禽、水产品等专营店面组成。小贩们的销售内容高度雷同,每户都有几十种以上商品同时经营。大型超市的果蔬部也是X果蔬终端销售的一部分,但所占市场比例较低,而且因经营成本偏高,经营内容偏向高端。X果蔬销售终端经营主体的细碎化格局是历史上“自由市场”传统在低廉劳动力成本约束下发展而成,小贩在其相互间的激烈竞争中普遍以家庭经营模式充分挤压劳动力成本,使得流行于发达国家的大型综合或专业食品超市模式很难与之争峰。果蔬来源的远距离供应为主,导致产地供应商主要采取“少品种(甚至单一品种)、大规模”投送模式。这也是物流环节对果蔬生产环节“少品种、大规模”种植特征的适应。这种“少品种、大规模”投送模式与细碎化销售终端的“多品种、小规模” 经营模式形成的果蔬流通体系两端,自然构成了X现有果蔬流通体系的“类金字塔式”市场架构。1、X民消费潜力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X常住为130.8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5,农民人均纯收入14478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3,比2013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7.6%,比2013年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6%。阆中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但收入增速放缓。从收入结构看,2014年阆中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20125元,同比名义增长5.5%;经营净收入3197元,增长13.4%;财产性收入1439元,增长14.6%;转移性收入10352元,增长11.4%。而X全年社会消费品总额为44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总体居民对各类消费品均在逐年上涨。综上所述,X民消费潜力巨大,阆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从现状分析,阆中城乡建设用地矛盾日渐突出,稳定粮食和果蔬生产的压力日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种植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精深加工规模小,名优品牌少;优质、安全、生态农业发展不够,种子、种苗、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健全。阆中设施农业应当在增加引导企业投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2、突出规模,强化农业设施基础所谓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通过人工调控,改变自然环境,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微生物(食用菌)、水产生物以及产品的储藏保鲜等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以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资讯行情论坛)的新型农作方式。设施农业有广义的设施农业和狭义的设施农业,广义的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狭义的设施农业一般指的是设施栽培。设施农业的特征是现代农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集成(主要设施以塑料大棚、中棚及日光温室为主要的设施结构类型),涉及建筑、材料、机械、环境、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突出管理,健全相应机制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农业“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农业“软件” 服务的质量。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农业生产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各生产环节相应器械,提高农产品的的综合安全质量和水平。二要规范农民的种植标准,从育苗、移种、田间管理、收割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对已经从事农民依据质量标准进行评审,进一步提高接待产品质量和水平;对刚开始从事机械农业生产的地区和家庭,要有序地引导和指导,使农户的生产技能标准达到和保持应有的水平。三要切实加强对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为市场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销售环境。四要引导农村建立新型农业种植经济组织。对农业种植实行统一种植,分类管理,整体营销,发挥农业种植行业的自律经营管理作用。4、突出经营,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相应设施设备,全方位、综合性地开发各种农业种植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规模化经营管理。一是要解决交通、通信、电力、灌溉等基础设施问题。二是要大力发展“客户+公司+农户+基地+物流”经营模式,即:“客户提标准、客服下订单、公司承大头、农户承小头、物流送到家、多方互监管、诚信是根本“的优质循环模式。三是要统一规划和建设。通过大农业的规划和建设,实现资源统一调配、种植统一安排、标准统一实施、收购统一价格,形成循环顺畅、功能增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农业生产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推进乡村的健康发展。5、突出营销,实施整体促销一要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宣传营销中的协调作用,对农产品大宗销售进行有效整合,针对单一产品,统一宣传营销。如集中以赏“花”为主题、以采“果”为主题、以采“茶” 为主题活动,实行统一包装,整体宣传营销。二要加强宣传营销的针对性。根据客源市场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重点进行宣传促销;四要拓宽宣传营销渠道。要充分借助网络、移动互联网终端、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三、项目大宗农产品市场分析1、西瓜目前市场西瓜栽培方式较多,主要有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其中露地栽培是各地最基本、最重要的栽培方式,是解决市场商品供应的主要途径。拟建项目采取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结合的方式,其中设施栽培包括地膜覆盖、双覆覆盖、大棚和日光温室栽培,因增温、保墒、早熟、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据有关资料分析,投入种苗费用:根据不同栽培方式,每亩需要种苗600~1200棵,栽植1200棵需要吊蔓栽培,每棵平均价格1元(根据种苗等级不同和引种量不同,价格有差异),共需800元。复合肥:亩需80公斤,费用160元。除草剂:80元。设施材料:800元。投入共计:1840元。产出每亩可获产量3000~5000公斤,按照亩产最低3000公斤计算。目前西瓜市场价每公斤4元,按照最低价格每公斤3元计算,每亩可得产出9000元。收益除去成本1840元,每亩可得收益7160.00 元,效益显著。同时,通过西瓜间套向日葵,西瓜下茬复种夏大豆,西瓜间套辣椒,复种早熟玉米。加上,本项目凭借当地区位优势和特有的土壤质地、气候条件,通过推广应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对西瓜的整枝压蔓、人工授粉、疏果留果、合理施肥等群体调节技术以及防病治虫、抗旱补水等应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使产量、口感、效益水平显著提高,市场前景好。2、葡萄(红提)葡萄是见效最快的果树之一,具有高产、稳产等优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一般无大小年现象,产量相当稳定。葡萄嫁接成活率高,极易换种,对已挂果的成年树,若想改换品种,可在初春嫁接换种,管理得好当年即能挂果。因此,葡萄的种植效益较为可观。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葡萄种植面积为774.2万公顷,年产量5868万吨左右。而我国尽管人口众多,但葡萄种植面积仅为72.67万公顷,葡萄年产量为580万吨。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我国葡萄及葡萄酒人均消费量有可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年产量将达到1200万吨,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500万亩,也就是说,国内葡萄发展空间较大。3、蔬菜 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蔬菜不同于其它产品,因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不易储藏,所以一旦供过于求,产生积压,就会造成巨大损失。本项目通过发展以大棚蔬菜为重点的设施农业,通过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科学地进行施肥,合理进行采收、运输、储藏。同时,在品种选择上,除了种植项目地名优蔬菜外,以市场需求量大、优质蔬菜(如双色迷你番茄、紫薯、小型保健南瓜等)为引进、繁育和推广的对象,努力提高设施栽培的科技含量,体现和展示园区蔬菜生产科技水平,市场前景好。据有关资料分析,大棚蔬菜种植每亩地纯收入8000元左右。4、花卉苗木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据专家预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西部12省区仅退耕还林对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亿株以上,缺口很大。西部广大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沙漠化、石漠化、泥石流、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等对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量。同时,随着城市与小城镇的建设,将掀起城市绿化、美化的热潮。根据“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末,四川城镇化率将达到48%左右。届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36%、30%和10平方米。这为花卉苗木产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本项目以发展优质花卉以及优良园林、城市绿化苗木为主,市场前景广阔。 四、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1、政策优势(1)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在政策、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的支持。(2)从宏观形势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3)从微观形式看,X柏桠镇位于川东北地区,符合国家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的支持的政策。昆仑山生态农业建设项目以一、三产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区。2、区位及交通优势:项目所在的昆仑山生态农业建设项目距X城区10公里,距柏桠镇1.5公里。昆仑山生态农业建设项目 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北上入川的川东重要咽喉之地,区内交通布局合理,公路相互衔接,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区位及交通优势有利于项目的建设。3、生态环境优势:拟建项目地处天宫院景区,自然景观独特,是X及全国的历史风水宝地,生态环境优良,农业用地充足,气候,水资源适合多种农产品开发。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尤其是生态型、休闲观光型农业的资源条件。4、区域优势:近年来,X加快旅游规划和发展。依托已形成的天然自然风景和风水宝地,利用形式多样的节会活动。加快农业、科技、观光园区“三区合一”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通过X旅游资源的整合打造,大大提高了昆仑山生态农业建设园的竞争力,也为拟建项目奠定了有利的外部环境。5、项目优势:一是“昆仑山生态农业建设园,同年被X环保局评为“X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已建成标准化农业生产大棚示范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紫色果蔬的生产,规模水产、鸡、鸭的养殖。初步建成生态、规模化的农业生态园。本项目的实施,通过依托原有的生态农业园,扩大种植规模,完善生产便道、灌溉沟渠、河堤修筑及餐饮、住宿、配套办公设施建设,将昆仑山生态农业建设园 打造成功能更加完善的示范性现代农业度假区,形成农业产业与乡村特色休闲、观光产业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二是项目承担业主具有从事农产品规模化种植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加上有了X农科院的保驾护航,为项目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三是项目区的劳动力价格低、资源丰富,能够有效地降低项目的经营成本。四是内部管理优势。企业有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信用管理。在生产管理上突出稳定生产、节能降耗、增强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在劳动管理上推行以人为本,激励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责任感和提供优质产品的意识;在企业文化上注重情感管理,增强职工同心力和凝聚力;在质量管理上,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体系,严格执行产品标准,这些管理举措使企业连续创造了良好的业绩,为本项目提供了保证,奠定了基础。(二)劣势(weakness)1、融资能力:项目业主目前的流动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个人的出资,融资能力仍有一定的局限性。2、策略:积极引入战略性投资者,争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扶持,努力做好融资工作。(三)机会(opportunities)1、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加大。自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发展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农村改革发展政策体系。“十二五”期间,中央将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拟建项目发展环境好。2、市场机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将向着地域化、节能化、专业化发展,由传统的作坊式生产向高科技、自动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工厂型农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健康食品。近年来,设施畜牧业养殖也在逐渐兴起。设施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中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可以说,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效益,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观念,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脱致富步伐的一项富民工程。 而设施农业又分为:简易覆盖型(主要以地膜覆盖为典型代表)、简易设施型(主要包括中小拱棚)、一般设施型(如塑料大棚、加温温室、日光温室以及微滴灌系统等)和工厂化农业,其中以节能日光温室、普通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最快。简易覆盖型、简易设施型和一般设施型农业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经营规模较小。工厂化农业是设施农业的高级发展阶段,即利用高科技设施材料,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构建与田间传统农业截然不同的生产环境,如同在工厂中进行农业生产。通常包括加热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遮阳系统、微灌系统和中心控制系统。它属于集约高效型农业,在我国尚处于实验阶段,但代表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设施栽培已进入巩固、完善、提高、再发展的比较成熟阶段。设施栽培总体布局趋于合理,多数地区在发展中体现了以节能为中心,低投入、高产出的特色,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类型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设施的比例近20年来下降了28%。设施栽培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品种的培育受到重视,设施栽培蔬菜的总产和单产大幅度提高,栽培作物的品种不断扩大和丰富,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设施栽培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设施农业是科技含量高、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国外发展速度很快,全世界设施农业面积已达60余万公顷。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施农业十分发达,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综合环境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等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韩国已研制出蔬菜嫁接机器人、无人行走车、施肥机器人等。法、意、德等国大部分设施农业均可进行无土栽培。无土栽培可向人们提供健康、营养、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食品,营养液重复利用能节省投资、保护生态环境。(四)威胁(threatens)1、经营管理带来的风险。2、同行业竞争:行业竞争风险在任何国家、地区、领域均是客观存在的。3、可能会受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制风险的影响。4、如何回避或应对:(1)加强成本管理,深度挖掘,提高效益。(2)在竞争模式上,要实现窄幅竞争向宽幅竞争转型。组织和加强行业内的技术、信息、人才交流,发挥组织桥梁作用。(3)周密制定短期收益及长期发展的经营策略。(4)购买各项必要的保险,分散经营风险。六、营销策略和市场策略1、营销策略 公司以“关注客户满意度、提高市场动态反应速度、重视与顾客互动度和营销回报度”为核心的4R(关联Relativity、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和回报Retribution)营销理论为指导,以“立足X 、辐射成都、重庆及周边城市及周边”为营销策略,以“昆仑山”品牌营销、媒体传导、电子商务营销等企业形象与产品宣传为营销手段,农产品以网点直销、渠道营销、团购终端服务、会展营销为销售模式,实施安全品牌与满足需求相结合、细分市场、会展互动与客户回报相结合的组合营销策略。2、市场策略(1)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建设从田园管理、原料供给及采摘、仓储、运输等方面,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全程标准化。根据农产品定位及特点,建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申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等相关质量认证。以上内容具有显著的促销作用、识别作用、广告作用和受惠作用。(2)推行公司制运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推行公司制规范经营。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优化和效能增加,促进资源整合、质量控制、成本核算、营销创新等经营行为。 (3)农产品市场分销策略分销模式:采取厂商直销区域代理、省级直销与市县代理结合,跨区域综合市场、批发区域代理与市场批发结合等策略。(4)项目推广策略 ①利用政府政策扶持和经济行业属性优势,积极参加政府、行业组织的各种研讨会和推广会,以此达到推广“昆仑山”品牌的目的。②规范化管理,差别化经营项目经营者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差别化的经营策略,避免重复雷同和恶性竞争。该项目要努力在“农”字上做文章,营造与城市的都市文化对比鲜明的农村、农业文化,包括建筑风格、庭园景致、饮食文化、活动内容等,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品位,真正体现设施农业减少农业各项成本的目标。④了解市场动态,瞄准客户群体,走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游客的需求会出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明显趋势。因此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瞄准特定的客户群体,不断开发以这些人群的需求为导向的新的、安全的产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章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本项目拟建在柏桠镇淳风村。 拟建区域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物流顺畅、水资源丰富、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拟建地块位于天宫院景区内,场地较为宽阔,地势平坦,区域内光热充足,降水丰富,符合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区选址的要求。二、项目建设条件1、位置柏桠镇地处川北部地带,距阆中中心城区10里,是X重镇。2、地形地貌柏桠镇处川北部地带,地势小丘陵,园区有升中灌溉渠,园内渠道纵横,阡陌交错,土质肥沃,海拔高度538-623米,由平坝和浅丘构成。3、城镇体系现状(1)空间结构。柏桠镇全镇初步形成了场镇、中心村、基层村、自然村四级的体系。场镇为全镇的中心,各中心村是各行政村的中心,基层村是各村民小组的中心,并通过村道同中心场联系起来,整个村镇体系为单中心的放射状结构。(2)职能结构。柏桠镇是镇域的政治、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并通过政府,供销社、卫生院、中、小学等镇一级的社会服务设施来体现职能,并有集中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3 )中心村是各行政村的村委会所在地,每个中心村均配有供销店、卫生站、村小学等配套设施,但目前这些设施不完善,并有集中供电、集中供水和整体排污设施。(4)基层村是各村组的中心,目前只有行政职能,无其它服务设施。(5)自然村是村民自然形成的聚居地,主要受中心村和场镇服务设施的辐射作用。(6)规模等级结构:场镇是镇域内人口规模最大的聚居地,用地规模为58.8公顷。(7)各中心村人口规模较小,用地分散。4、自然资源(1)水资源柏桠镇内主要河流有上游水库、升中库区、西河等,灌溉渠系主要有升中库区渠系、上游渠、西河渠、柏桠渠、柏桠镇一大河——西河穿境而过,自流灌溉面积达85%。众多灌溉渠为发展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5、基础设施(1)交通设施 柏桠镇交通状况十分便利,四通八达。镇域内对外交通主要有:212国道、高速快速通道12米,通乡村水泥道路9米。对外交通道路与国道212线,成巴高速,成南高速,南广高速公路紧紧相连,加强了柏桠镇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同时柏桠镇的内部交通也较为完善,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但部分村组道路网络还需完善。(2)排水工程城镇已铺设排污管道,修建了化粪池。中心村排污沟管缺乏,水环境有待完善。(3)供电工程电力资源丰富,其电力由龙王220KVA变电站为西河水利发电供给,对柏桠及周边乡镇满足供电,其现状供电规模能满足生产及生活需要。(4)邮电通信电讯由成都阆中三大高速及212国道路引入境内,城镇设有程控电话交换装置,可供装机规模25000门,已安装电话7500门。(5)燃气工程场镇内已铺设了较为完善的输气管道。(6)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网络已架设到场镇,场镇周边居民可看上清晰的有线电视节目。6、产业发展条件(1)外部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柏桠镇构建阆中工业高地,其产业的波及效应及城市辐射作用,将为柏桠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2)政策优势柏桠镇作为X重点镇和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将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3)区位优势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柏桠镇是X中心镇,紧邻南部县,交通四通八达,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4)集散功能柏桠镇历来集市贸易就比较繁荣,是X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5)农业优势柏桠镇坝丘俱备,是X及川东北粮油生产基地,由于农业耕种条件好,农技服务网络健全,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有利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特色种养业。三、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柏垭镇位于XX、比邻南部县、苍溪县、仪陇县。2、地形地貌 柏桠镇境兼有平坝、丘陵、低山三种地形。属升中水库灌溉区,海拔451~480米;最低点城厢镇玉虹桥,海拔45l米。中部为丘陵,属东风渠灌溉,引蓄结合灌区,海拔480~500米。东南部为龙泉山的低山区,海拔500~515米,最高点人和乡高土地,海拔515米。全区总的地势,基本高差不大。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地震项目区地质蟠龙山脉系四川川北部,其构造行迹为隐伏构造。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好,埋藏浅,含水丰富,埋藏深度随地形微貌的高低而不同,地下水位比降与地面纵坡比降大体趋于一致。其地下水属岷江流域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局部深度范围内为承压水,地下水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枯水季节与丰水季节的水位差为1.0~1.5米,地下水位枯水季节为1.8~4.0米,丰水季节为0.8~2.5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A.0.20第6条和3.2.3条规定:X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特征周期0.40s。拟建项目为加强防范,规范设防,确保建、构筑物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自然资源条件(1)气候环境 X地处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9~16.7℃,全年无霜期273~279天,年平均降水量为925.4毫米,年平均日照1239.1小时。适宜本项目的建设。(2)土地资源柏桠镇土地总面积折合687782.6亩,1990年平均每人2.56亩。其中西北平坝区201962.1亩,占34.36%;中部丘陵区240520.63亩,占40.92%;东南低山区145299.85亩,占24.72%。1990年耕地面积311045亩,平均每人0.83亩。(3)水资源柏桠镇内有西河、上游水库、升中水库三条大河,实为渠系内江系统的三条干流。①柏桠镇嘉陵江支流,区境流长25.74公里,平均河宽120米、水深6米2.5‰,多年平均流量54.56立方米/秒。②西河嘉陵江支流,水源来自嘉陵江。区境流长20.5公里,平均河宽155米,水深5米,比降1.32‰,多年平均流量27.34立方米/秒。③升中罐区河流 区内嘉陵江的河流,均以排洪为主,兼有灌溉功能。有弥牟河、长流河、绣川河、羊叉河。④山溪河流区境低山及浅丘区的山溪河流,均为嘉陵江次级小支流。低山区石板河最大,丘陵区西江河最大。水量区境水资源较为丰富,所有江河的年水量为2268856.7万立方米,而实际利用的水量有升中水库系统来水量29191万立方米,本地径流利用111.24万立方米,塘、库、堰蓄水532.83万立方米,机电提水(包括沉井提地下水)731.58万立方米,合计30566.65万立方米,平均每亩986立方米。由于地势、地质等因素,普遍存在春灌用水紧张的矛盾。平坝富水区的地下水还可大量开发,丘陵引蓄结合区的引水充蓄还有很大潜力,低山缺水区则须增加蓄水设施,以拦蓄降水径流,并有条件地开发地下水。水力区境水能资源的河流理论蕴藏量有6866千瓦,可开发利用3880千瓦,已建电站装机2556千瓦,占可开发的66.01%,还可开发利用1315千瓦。5、基础设施服务状况(1)交通柏桠镇交通条件便利,镇内现有“五纵六横”的骨架路网,其中国省干线公路5条,分别是成南高速公路、成巴高速公路、南广高速、302线(212)3 条国道和省道公路以及连接主城区免费通行的旅游快速通道;县级公路5条,分别是跨区县道双柏路、玉华路、金阆路、凤南路、阆高路、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通讯近年来,柏桠镇的通信网络四通八达,宽带网络通讯覆盖全境。高速光纤传输,数字微波,程控交换,宽带接入,无线通信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通达世界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已全面形成。邮电通讯日臻完善,程控电话连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覆盖全区城乡。(3)供水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柏桠镇日供水能力10万吨,国家标准水质,水压达到0.16兆帕。(4)供电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现有变电站8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常规变电站1座,35千伏小型化变电站2座),变电总容量111.13万千伏安。运行维护10千伏及以上输、配电线路共59条,全长427.613公里(其中:110千伏线路11条,35千伏线路6条,10千伏线路42条)。辖区内有真空开关146台,10千伏公变550台,总容量为9.2615万千伏安。2011年完成售电量14.578亿千瓦时。(5)供气 柏桠镇是X是最大的天然气输配中心,日供气能力为750万立方米。天林、双龙2条天然气输气干线在区内汇合,境内企业可实现双气源供气,是X唯最大的天然气供应调度能力的地区。气压非常稳定,并且具备较强的调峰能力。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阆中、大弯两大配气站,总供气能力600万m3/日;另外,区内还有日供气150万m3的省石油输气公司成都分公司配气站。柏垭镇日新月异,水、电、气供应充足,功能日臻完善,绿化、亮化、美化使城镇绚丽多彩,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建设环境。(6)区域教育及人力资源状况教育事业不断推进。2011年年末柏垭镇有普通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23066人,专任教师1469人,高中升学率73.9%。2014年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教育支出增长5%,全年科技项目投入财政资金48万元(区级财政资金)。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年共申请专利316件,其中发明51件,实用新型131件。专利授权313件,其中发明19件,实用新型108件,外观设计60件。人力资源状况好。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2011年末柏垭镇全区户籍人口41.39万人,出生率为7%,死亡率1‰,机械产长率1%。年末常住人口20万人,因此劳动力充足。 柏垭镇目前已形成了科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构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6、经济条件(1)综合2011年柏垭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182.1亿元,比2010年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47.8亿元,比2010年增长11.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63237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为5.3:75.0:19.7。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第二产业贡献率为83.7%;第三产业贡献率为15.2%。(2)农业2011年柏垭镇全区实现农林渔业总产值2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11.88亿元,牧业6亿元。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5万亩,比上年减少0.04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2万亩,比上年减少2.0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8万亩,比上年减少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万亩,比上年减少2万亩。粮食总产量10万吨,比上年下降3%,油料总产量1万吨,比上年增长1.5%;肉类总产量1.3万吨,比上年下降1.3%。主要农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比上年±% 粮食万吨油料万吨肉类万吨牛奶万吨禽蛋万吨蔬菜万吨水果万吨生猪万头(3)工业2014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6.6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1.59亿元,增长8.6%;实现利税总额2.01亿元,增长484.1%;实现利润总额-7.69亿元,减亏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4%。(4)财政 柏垭镇2014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8.36亿元,比上年下降3.5%;地方财政收入44.31亿元,下降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42亿元,增长12.5%。地方税收收入13.49亿元,增长9%。其中,增值税2.36亿元,增长48.5%;营业税3.18亿元,下降13.6%;城市维护建设税1.11亿元,增长6.9%;个人所得税0.3亿元,增长9.3%。全年财政支出54.5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地方公共财政支出29.91亿元,增长20.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6.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4.6%,教育支出增长5.8%,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54.1%。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1.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86.23亿元,下降3.3%。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4.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中长期贷款89.84亿元,增长10.5%。综上所述,充沛的自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条件,有利于本项目建设。四、建设条件评价通过上述建设条件分析表明:1、项目建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本项目建设。2、项目建设地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便于本项目的建设。3、项目建设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利于项目实施。4、项目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齐全。5、项目受到国家政策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综上所述,项目区的建设条件完全符合本项目建设选址要求。第五章建设方案一、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1)项目总投资126086万元。 (2)在柏垭镇流转土地15623亩发展设施农业种植。(3)生产厂房及办公生活区500亩,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2、建设内容(1)对农用土地平整11472亩,使其成为大面积规则的可使用大型农用机械操作的大田,同时对土壤进行改良;(2)新改建灌溉渠辐射面积10000亩,新建三个灌溉提泵站,10个高压灌溉站,以原有主要灌溉渠为基础,对整理后的农用地进行科学的修建,最终达到“一个人即可三百亩灌溉及排水”;(3)建标准化钢架大棚7800亩(钢架生产大棚7000亩,智化温室大棚80亩(含自动滴灌等设备、设施)。(4)新建净蔬果配送包装冷链物流基地50000平方米(包含蔬果清洗车间、蔬果风干车间、蔬果包装车间、蔬果冷藏车间以及信息系统处理溯源车间等);(5)新建蔬果深加工基地1000平方米(包含蔬果粉碎车间、蔬果烘干车间、蔬果包装车间、蔬果清毒车间)。二、工程方案1、建筑(1)平面布局 农村生态观光区项目分四大块:种植区、办公区和加工区。主要建筑为配套用房和生产用房。其中配套用房包括办公、员工宿舍和员工餐厅位于正大门入口左侧的办公配套区。生产用房包括蔬果清洗车间、蔬果风干车间、蔬果包装车间、蔬果冷藏库、蔬果粉碎车间、蔬果烘干车间、蔬果包装消毒车间、仓库等。(2)立面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环保低耗,出办公生活区采取装混结构件,厂区全部采用钢构为主,在外部色调上主要以田园色调为主,突显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3)结构①办公室。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单栋三层砖混结构。生产类别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②员工住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单栋三层砖混结构。生产类别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③厂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多洞单层钢构建筑。生产类别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4)建筑物装饰、墙体、门窗、屋面及楼地面建筑物装修按使用功能要求设计,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力求大方、典雅、简洁的风格,一般建筑装修均采用当地和国家标准建筑构造图集。建筑墙身:填充墙为200毫米厚,采用M5.0混合砂浆和MU5页岩空心砖砌筑;砌体结构墙体为240毫米厚,采用M5.0混合砂浆和MU10 页岩实心砖砌墙。内外墙装修:外墙面为面砖墙面,内墙面刷乳白色乳胶漆。门窗:建筑采用单框中空玻璃塑钢门窗。卫生间:为防滑地砖。2、道路主要生产便道南北穿过,各种植区和生产厂区均有次干道。采用沥青路面,宽3米和6米。(1)路基和路面工程对道路路基采用标准横断面设计,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道路路面结构为:变性沥青面层。4cm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0cm水泥稳定碎石(5%)。20cm水泥稳定碎石(4%)。15cm级配砂砾。(2)路基设计路基土压实度标准(填方高度小于80厘米及不填不挖地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3)路堤填料要求 由于项目所在区为平原,地势较为平缓,根据本项目自身的特点和柏垭镇其它道路的建设经验,本项目路基填料拟将采用级配较好的砂砾石类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4)路基边坡边坡采用土质边坡以稳定路基。对于路堤边坡高度8m以下坡率为1:1.5,8m以上为1:1.75;对于路堑边坡高度8m以下坡率为1:1.0,8m以上为1:1.5。边坡坡面须粘土夯实,对于有条件的地段可以考虑坡面植草绿化。路基施工应做好排水措施,严禁路基浸泡。(5)路基处理根据相关资料,对于道路挖填情况进行研究后,制定以下路基处理方案:施工中应作好临时排水措施,换填坑槽中严禁积水,如必要应顺道路纵向设置临时边沟。沟槽回填土须分层碾压密实,每层厚小于30cm,压实度达到路基压实度要求。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场地第一层土基本填筑土或种植土,厚度为0.7—7.2m不等。全路段路基施工前填方路基段需清除现状路表以下50cm表层杂填土。若挖方深度就已达到地勘报告建议的路基持力层,不再进一步下挖。道路施工时应做好临时排水措施,严禁地表水进入路基范围。现状沟渠在路基范围内部分应将渠底淤泥清尽后方可填筑。对道路范围内的粪坑、废水坑、墓穴地段的软土及污染土清尽后方可填筑。路基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应施工规范,分层回填,分层碾压,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大棚 果蔬大棚分为生产性大棚和智能化温室大棚。(1)生产性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和砖混网结构形式,明顶或单体式明顶、大棚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设喷、滴灌系统、大棚明顶采用弧形,最大面积接受光照。钢架大棚选择既能牢固防锈,又能防风、雪的钢管。一般为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结构(GP系列)或镀锌钢管大棚。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大棚的规格为:跨度一般为6-8米,顶高2.5—3米,长30—50米,通风口高度1.2—1.8米。用管壁厚1.2—1.8毫米的薄壁钢管制成拱杆、立杆、拉杆,钢管间距0.6—1米,内外热镀锌以延长使用寿命。用卡具、套管连接棚杆组装成棚体,覆盖薄膜用卡膜槽固定。(2)智能化温室大棚采用了轻钢结构,铝合金型材、聚酯中空板覆盖,配备了外遮阳、四周遮阳和双层室内遮阳,雾喷降温加湿系统,施肥系统,CO2补充系统,热风机与燃油供给系统,补光系统,水处理系统,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以及移动式喷灌机,湿帘风机,环流风机,移动式苗床等,使温室大棚具有良好的性能。达到了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对温室内部温度、相对湿度、光照程度、CO2含量等环境因素自动控制的目的,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化”。(3)滴灌站与滴灌设置①规划的基本原则 滴灌工程的规划应与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相结合。必须与当地农业区划、农业发展计划、水利规划及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相适应,特别是应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灌水技术相结合统筹安排。综合考虑与规划区域内沟、渠、林、路、输电线路、水源等布置的关系,考虑多目标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已有水利工程的作用。 近期需要与远景发展规划相结合。根据当前经济状况和今后农业发展的需要,把近期安排与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讲求实效,量力而行。规划应综合考虑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发挥滴灌技术节水、节支、增效、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等优势,把滴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滴灌的综合效益最大。②建设方案基本参数设计保证率: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滴灌不应低于85%。(气象水文典型年)灌溉水的利用率应不低于0.90。 设计系统的日工作小时应根据不同水源和农业技术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大于20小时。 设计耗水强度(Ea):应采用作物耗水强度峰值,并应由当地试验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对粮、油等大田作物采用膜下滴灌时,根据本地情况Ea可在3~6毫米/天之间选取。 滴头设计工作水头:规范规定滴头设计工作水头应取所选滴头的额定工作水头,或由滴头压力与流量关系曲线确定,但不宜低于2米。灌水器的工作水头越高,灌水均匀度易保证,但系统的运行费用高。灌水器的设计工作水头应根据地形和所选用的灌水器的水力性能决定。单翼迷宫式滴灌带的工作压力最好在0.05-0.1MPa之间,注意应根据所选滴灌带滴头的流态指数及其实际工作水头确定滴头实际出流量以及相应的允许水头差。干管、支管、毛管应综合考虑1)毛管铺设方向必须顺延作物种植方向。2)毛管的间距(SL)是由作物的种植结构——株距和行距及其需水要求,结合土壤性质及毛管自身的水力特性决定的。3)毛管的铺设间距SL一旦被确定,则毛管亩用量和本滴灌系统毛管的总用量是一个定值。即:毛管亩用量或每公顷用量:(m/亩)或(m/hm2) L亩=666.7/SL(m/亩)系统毛管总用量:L系=L亩·A式中:L亩——毛管亩用量(m/亩)     L系——系统毛管总用量(m)A为滴灌系统总面积。4)毛管的计算极限长度Lm,是毛管的最大铺设长度的限值;毛管的实际铺设长度视本地块尺寸及由其制约的支管间距来确定。但无论毛管的实际铺设长度最后确定是多长,其亩用量、系统毛管总用量不变。  5)毛管上出水孔间距和孔的出水量由作物需水要求、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等综合确定。 6)在平坡地形条件下,毛管与支(辅)管相互垂直,并在支(辅)管两侧对称布设。在均匀坡地形条件下,毛管在支(辅)管两侧布设,并依据毛管水力特性计算,逆坡向短,顺坡向长;当逆坡向水力特性不佳时,则仅采用顺坡向铺设。7)布设毛管时,不能穿越田间机耕作业道路。8)平坡及一定的均匀坡地形范围大多采用非补偿式灌水器,地形坡度大或起伏大时,压力变化大则采用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必要时,需在毛管进口设置压力流量调节器。支管的布置形式1)支管往往是构成灌水小区的关键因素,支管的长短要满足小区内灌水均匀度的要求。2)当有辅管,并构成辅管的灌水范围内的灌水小区时,则支管的长度不受灌水小区水力特性的牵制。3)当有辅管,并由毛管、辅管、支管共同形成灌水小区时,支(辅)管的长度要根据小区内允许水头差、允许流量偏差来确定,其实际铺设长度还要根据其铺设方向线上地块的长度,进行合理调整。4)支管的实际铺设长度决定着分干管的列数,铺设长度长,分干管列数减少,对降低管网系统投资起明显作用。5 )支管的间距是由毛管的实际铺设长度制约,并依据毛管铺设方向线上地块的尺寸合理调整决定。毛管长度长,支管间距大,支管的列数就减少,对降低管网系统投资起着一定的作用。6)按系统压力均衡需要,必要时要在支管进口设置压力—流量调节器。7)就大田作物膜下滴灌而言,支管的实际铺设长度100—150m较适宜,常用PE管材铺设于地表,灌溉期结束后回收保管,多年使用,管径一般为Φ63、Φ75、Φ90。辅管基本上采用Φ32,较少采用Φ40。8)双向布设毛管的支管,不要使毛管穿越田间机耕道路。当毛管在支管一侧布置时,支管可以平行田间道路布设。9)辅管的布置及其与其它管道的相互关系与支管类同。10)沿毛管铺设方向地形为均匀坡时,如毛管在支管两侧双向布置,上、下坡毛管进口压力相等、铺设长度不同,支管位置应能使上、下坡毛管上的最小压力水头相等。分干管布置:1)分干管的作用是按轮灌方案向支管配水。它的布置受支管的实际铺设长度制约。支管长度长,分干管的列数少,分干管的总数量就小。2)分干管与干管垂直并在干管的两侧布置,力求对称。若因干管布置的要求,有时只能在干管一侧布设。3)每条分干管的实际铺设长度根据支管布置确定。 4)管网系统中分干管采用PVC-U管,埋设在冻土深度以下。常用Φ110、Φ160、Φ200等管径作分干管。5)分干管布设尽量与道路沟渠同向,以便运输、安装、维护,但需考虑由其供水的支管铺设和运行需求。6)减少分干管数量对降低系统投资有显著作用。干管布置;1)干管是管网系统中的纲,它的起点由所灌溉地块的地形条件和形状及首部枢纽的位置来确定。其铺设位置方向决定着整个管网系统的布置和运行方式,从而决定着管网系统的总投资。2)一般将干管进口及其走向布置在整个滴灌区的高处,如有地形落差条件,尽可能形成自压滴灌条件。3)干管布设要尽量顺直,其总长度最短,在其平面与立面上尽量减少转折。4)干管应与道路、林带、电力线路平行布置,尽量少穿越障碍物,不要干扰油、气、光缆等线路。5)在可能与需要情况下,进入田间前的输水总干管兼顾综合利用的要求。6)干管应尽量布设在地基较好处,若只能布置在较差的地基上,要妥善处理。 水泵安装:离心泵能将进水池内的水吸入泵内,每台离心泵可以形成的真空度值为其允许吸上真空度或允许真空度。叶轮进口处的真空度越大,水泵能吸水的高度就越大;反之,真空度越小,则水泵的吸水高度就越小。一般情况下,允许吸上真空度的值多介于4~6米之间,与标准大气压力(≈10.3米水柱高度)尚有一定的距离,即水泵进口还要保持一定的压力。系统优化:1)田间管网优化膜下滴灌现主要用于大田作物,为适应大田机械化作业及运行管理的要求,毛管均选用相同的管径,目前滴灌系统产品,毛管使用的是滴灌带,设计滴灌系统时,根据作物、土壤性质及农业技术等因素,可选择滴头流量及间距等技术参数,这些参数一经确定,滴灌带的规格型号也就确定了,那么毛管的管径也就确定了。支管一般对称于干管成鱼骨式布置,干管间距决定了支管的长度,在干管管网布置已确定的情况下,干管两侧支管的总长度也就确定了。所以田间管网的优化设计,可归结为在毛管管径及干管两侧支管总长度一定情况下,确定使田间管网造价最低的毛管长度和支管管径。2)设备优化主要是首部设备优化(沉淀池、沙石、网式过滤器、水泵等)。3)结构优化主要是系统结构的优化:首部位置,尽可能多系统共用一个首部;管网结构的优化,干管的级数,无辅管系统等。4)材料优化 降低材料压力等级,减小壁厚,降低造价。5)布置优化管网的优化布置:主干管、分干管的方向及位置。(4)给排水①给水工程: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为井水。灌溉用水通过灌溉渠建设,与已有的水塘、河(毗河)贯通。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②排水工程:通过已形成的排水系统,通过灌溉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毗河或水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或排入沟渠。(5)排灌工程①排渠工程设计1)排水沟流量的确定根据《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的要求,排洪渠设计暴雨的历时和排出时间采用1d降雨1d排出,与排洪流量对应。排水沟流量采用水田、旱地、水域、村庄道路的排涝模数不一致,其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为:Q=0.667(A(P-h)+AgCP+ACP′-ARhR)/86400T式中:A-设计排涝面积中的水田面积(666.7m2)Ag-设计排涝面积中的旱地面积(666.7m2)AR-设计排涝面积中的河网和沟塘面积(666.7m2) AC-设计排涝面积中的村庄和道路面积(666.7m2)C-旱地暴雨径流系数,根据成都市水土保持定位试验资料,C=0.46P-设计暴雨量(mm),根据青白江区1959年到1989年日最大降水量分析,绘制最大降水量累计频率曲线--保证曲线,查得P=10%时,日最大降水量为125.7mmh1-水田滞蓄水深(mm),为30mmhR-河网、沟塘滞蓄水深(mm),为500mmT-排涝历时(d),d=1(86400S)根据上式,分别在1:10000的航测图上量出各条排洪渠控制的集雨面积,计算出各条排洪渠的最大洪峰流量。2)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按照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水力计算。考虑到改变冬水田轮作制度,实行水旱轮作,排水沟起到排湿的作用,根据《X中部丘陵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技术工作要点》中的规定,排水沟深度设计为80cm深。排水沟布局若在坪坝泥田区及宽谷带坝区排渠按60-80m间距布局呈“田”字或“井”字格局;若在丘陵沟谷区,谷宽在80m以上,三沟抬田,形成“川”字形或“用”字形格局;谷宽50-80m,两沟抬田,形成“门”宇或“月”字形格局;谷宽50m以下,沟短谷浅,集雨面积小的岔沟支湾,修一条渠;谷宽50m 以下,沟下集雨积极大的沟槽,依丘高集雨面积大的一侧修一条渠,在一定距离加一些横沟,形成“E”字形格局;若在依山带坝可沿山脚修灌水渠,形成排灌相间的nn梳子形格局。田间排水沟设计,视分水需要、自然坡降、土壤质地状况和建筑材料,采取分段设比降,确保达到排水标准。由于项目区地形变化大,现有水田已成田面,重新平整难度较大,故在排渠设置上,采用1/500至1/300的比降,再根据田块落差,凡上下田块落差在50cm以上,应设置跌水,实行高灌低排。排渠均为条石干砌,沟渠底为20cm厚板石压底。田间排水沟分两种设置:一是水田,排水沟布置在格田一边,出水口与进水口结合,设置农田制口;二是旱地,山上排水由梯地背沟引入山下排渠,在山下集中汇流。项目区排水沟横断面根据排水流量定,根据地形条件分段设计排水沟比降,矩形渠道,条石干砌。项目区内暴雨集中,排水沟布置在冲沟中,流量大,土沟容易被冲毁,同时兼做灌溉渠,因此,采用梯形断面和矩形断面两种。排水沟断面尺寸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式中:Q—排水沟设计流量,m3/sA—排水沟过水断面面积,m2X—湿周X=b+2hR—水力半径,R=A/X i—水力比降,按1:1000设计,具体布置结合地形适当调整C—进行计算,其中为沟床糙率,干砌料石取0.0275b—过水断面底面宽,mh—过水深度,m设计水位线的确定:为了保证渠道所控制的面积都能进行自流排灌,各级渠道在分水点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是根据排湿排洪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以及渠水通过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B分=A0+h+∑li+∑ф其中:B分-表示分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A0-渠道排灌范围内的地面参考点的高程(m)h-所选参考点与该处未级固定渠道水面的高差,取0.1ml-各级渠道的长度i-各级渠道的比降ф-水流通过渠系建筑物的水头损失各级渠道的设计水位确定后,根据渠道设计水深确定渠底及渠顶高程。二、灌溉渠系设计(1)制定灌溉工作制度 结合柏垭镇农业种植传统,确定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为旱地种植模式为第一季麦+菜,第二季为玉米+红苕,一年四熟或五熟。水田为小麦(或油菜)—稻—再生稻—或芋(秋洋芋)—菜,一年三熟制。复种指数为2.170。依据《柏垭镇水资源调查与评价》、《X用水定额(修订稿)》等资料,全区水稻全生长期基本上都在5月15号~9月5号左右,单季稻田一般4月底灌水泡田,水旱轮作田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灌水泡田。目前当地的灌水方法大都是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水习惯,灌水定额偏大。根据当地所作的水资源评价,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采用《X用水定额(修订稿)》来确定作物灌溉净定额:按中等干旱年(P=75%),水稻全生育期灌溉净定额250m3/亩,油菜为35m3/亩,小麦40m3/亩,红苕30m3/亩,玉米45m3/亩,蔬菜60m3/亩,经济作物按50m3/亩估算,其他32m3/亩。(2)灌溉流量的确定渠道灌溉流量的确定根据作物的灌溉制度和控制的灌溉面积确定,而田间灌溉渠是设置在与排水渠同田的另一边,与排水渠形成双沟台田,左排右灌。由于项目区规模较小,相应要求的灌溉渠系规模很小,考虑到工程施工及农业生产的要求,仅以水稻为代表作物,计算其生育期最大灌水率,并以此作为项目区设计灌水率。根据柏垭镇水利部门提供的稻田作物单次灌水定额,计算水稻的灌水率。按下式计算:q=m/(864t) 式中:q—稻田水稻作物某次设计灌水率,(m3/s·100hm2)m—稻田水稻作物某次的灌水定额,(cm)t—稻田水稻作物某次灌水的延续时间,(d)水稻生育期较大一次灌水定额为100mm,灌水历时5天,相应设计灌水率为0.23m3/s·km2。结合项目区现状,渠道按照续灌设计,以此进行渠道流量计算。见下式:Qs=nqsAs/ηs式中:Qs—续灌渠道的设计流量,m3/sn—灌溉方式,续灌取1,轮灌1次取2qs—设计灌溉模数,m3/s·hm2As—该渠道灌溉面积,hm2ηs—该渠道至田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3)灌溉渠道断面的确定在确定各级渠道的灌溉设计流量之后,按照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渠道断面的推算。见下式:式中:Q—设计流量,m3/sA—水断面面积,m2R—水力半径,mi—渠底比降,根据地面坡降定,一般采用i=1/800-1/500C—谢才系数,C=R1/6/n,n 为渠床糙率,对浆砌石渠床,设计取0.023。结合地形及当地现有成熟的灌排模式,本次规划田间灌溉渠道结合冲内排渠布置。由于项目区设计排涝模数要大于灌水模数,故灌水渠设计流量及断面一般小于排水标准设计,同时由于田间灌溉渠系集雨面积和灌溉面积小,设计流量一般控制在0.05-0.07m3/秒,能够保证稻田正常需水灌溉。(4)灌溉渠道纵断面设计①水位线的确定为了保证渠道所控制的灌溉面积都能进行自流灌溉,各级渠道在分水点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是根据灌溉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以及渠水通过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B分=A0+h+∑li+∑ф其中:B分-表示分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A0-渠道灌溉范围内的地面参考点的高程(m)h-所选参考点与该处未级固定渠道水面的高差,取0.1ml-各级渠道的长度i-各级渠道的比降ф-水流通过渠系建筑物的水头损失②计算渠底及渠顶高程各级渠道的设计水位确定后,根据渠道设计水深及超高确定渠底及渠顶高程。据此设计各级渠道纵断面。 ③渠系建筑物工程设计A、分水口:为了实现灌溉水渠道向田间的分水要求,在每一田块的上游布置一分水口,分水口设在跌水之上,高于下游田块田平面30-40cm,以利分水口向田内灌水,分水口长×宽为30cm×30cm。B、进水闸:为控制进水水位,在分水口下侧1m内设置放水闸,闸门槽口宽3cm,长5cm,闸门用竹编或木板加塑料薄膜简易制作。C、放水口:放水口是田间向排水沟排除田块多余水及土壤内部水分,便于耕作,多季利用而设计的设施。其布局为:在渠墙口依次间隔15m设制1个,灌渠的放水口设置在一条直线上,有利于开沟排水。其要求有效深(田泥面)30cm,宽30cm。D、人行便桥。为方便农民进入田间作业,在格田一侧的灌区上布置一人行便桥,在每块格田田埂处的灌水渠设计一座人行便桥,设计为C18钢筋砼盖板桥,桥面宽100-120cm,厚10cm,直接座于灌渠砌体上。桥面与路(埂)面平,桥跨视灌水渠开口宽度定。E、跌水。上下田块高差达到30cm必须修建跌水,条石浆砌。F、田间便民池设计:便民池是田间排灌渠系的配套建筑物,是方便当地农民生活用水的蓄水设施,按农户住宅分布情况确定建设位置、数量。便民池设置在渠道外侧,半圆形,总深度1.7m,有效蓄水深度70-80cm,半径4m,条石浆砌。在上游渠墙底部设置进水口,下游渠墙底部设置出水口。④开挖疏浚渠道 开挖疏浚渠道123.6km,设计深40cm,宽30cm,断面为倒梯形,内坡比为1:0.4,并与灌渠、沿山排洪沟背沟相接,形成渠系网络,主要用于农田用水的灌溉,渍涝地的排水。3、渠系建筑物渠系建筑物是沟渠的配套工程。本设计的渠系建筑物主要包括渠道节点节制分水闸、涵管、隧洞、度槽等。(1)渠道节点节制分水闸为了实现输水渠道向田间的分水要求,在灌渠通过田块的上游方布置分水口及闸,下游设置出水口,向田间分水。为控制分水水位,在渠道(沟)上布置节制口。项目区分水口和制口联建。项目区渠系建设均需设置一定数量沉沙池,灌溉渠系一般设置在临近灌溉出水口上游,排渠一般设置在坡比较大的渠段下游,起到沉积滤砂和一定的缓冲消力作用。项目区排渠均为每个冲沟独立一条,因此不设分水口。(2)过路涵管当灌溉渠穿越田间道时,需设路涵交叉建筑物。涵管的类型根据沟渠的大小进行设计,灌溉渠埋设根据过水流量布置,排水沟一般过流量比较大,根据面积和流量布置。涵管埋设的宽度以田间的道路宽度为标准。路涵设计为φ600规格,用M7.5砂浆安砌,按汽-10级标准设计。(3)度槽 该项目区渠道有6处97m通过低洼U型谷,需设置渡槽。渡槽墩平均高度3-5m;渡槽底板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槽身采用M7.5砂浆砌红砖;渡槽支墩间距4.0m。6、河道护堤工程(1)工程位置本工程位于柏垭镇淳风寺和天宫院内距柏垭镇1.5公里。(2)工程特点本工程为城市堤防工程,工期较短、土石方工程量较大的特点。据现场调查,地下管网较少,利于施工作业。(3)断面提泵站断面:提泵站采取利用毗河现有围堰,设置分水渠,随后进入泵站储水池,设计分水渠为倒梯形,梯形底部宽度为2米,上部宽度6米,储水池为25米宽,5米深方池,施工采用C15砼基础厚60cm+钢丝网垫底,渠身及储水池采用C15砼基M7.5浆粉壁,每2米护壁设一半断面变形缝,缝宽2cm,缝内填料为沥青木板。灌溉渠采取连砂石做基层,梯形结构,基层断面底宽16米,反复碾压抚平,上层逐层堆含沙量低于8%的黏土,每堆层30cm,反复碾压抚平一次,达到1.7米时上开口,内梯形底部宽度为2米,上部宽度6米,施工采用C15砼基础厚60cm+钢丝网垫底,渠身采用C15砼基M7.5将粉壁,以1.2米为方形设一半断面变形缝,缝宽2cm,缝内填料为沥青木板。 四、施工方案(1)打围施工①测量放线依据勘察资料做好控制桩准确定出施工边线,直线段20m一个中心桩,曲线段10m一个中心桩,主要桩设护桩。每100m设一个临时水准点。②提泵站围堰1)本围堰施工需施工河道上下游两端,按测设的横断面,确定围堰的准确位置。2)本河段围堰采用双层编织袋围堰,双层编织袋之间用黄粘土填筑密实。3)施工要点A、提本站围堰清淤:为减小围堰渗漏,进场后,先清除河底淤泥、砂层。B、灌溉渠基层夯实:为增强灌溉渠稳定性,进场后,需每层进行碾压夯实。后期开沟,内壁同样需再夯实。(2)施工排水提泵站与灌溉渠基础开挖排水采用明排,沿基础方向开挖排水沟,将地下水引至集水坑集中。集水坑间隔50m 设置一口,用抽水设备排除。开挖过程中,排水沟应先行施工,保持沟底低于基槽底,施工中应随时排水,保证基底底部干燥。集水井可用竹笆防护,防止泥砂杂物堵塞水泵及水口。抽水时专人负责,保证不淤不堵,及时将水排出。施工要点如下:①鉴定软弱地基具有胀缩性、遏水崩解性、多裂隙性、超固结性、易风化性、强度衰减性等,因此,软弱地基施工除考虑自身特性外,还应特别重视其周围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变化,防止病害产生。②软弱地基边坡防护,一是为了预防含水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边坡变形破坏,二是对于产生变形破坏的边坡进行治理。因此,边坡防护措施的选择,应针对软弱地基的工作特性,结合路堑边坡稳定的必要条件,满足如下防护原则。1)保持边坡土体天然含水量状态的相对稳定,应防止地面水与地下水渗入路堑边坡。2)保持边坡土体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应防止土体的风化作用。3)保持边坡土体足够的强度,应防止土体强度衰减。4)边坡土体分布有强软弱地基夹层,应防止防护滑动产生。5)防护工程应能适应边坡软弱地基体可能产生的膨胀变形与膨胀离而不遭破坏。(4)土石方施工 灌溉渠基槽开挖前应确认筑基构造牢固。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在充分考虑开挖与护坡及绿化带施工进度相匹配,尽量避免开挖进度过快。①复核及加密控制点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提出复测成果。合格后,根据沟渠设计中心线,在现场测设出河堤中线和平面折点、曲点、中点和终点,用木桩顶钉中心钉标定。并在起点、终点及平面折。②放线根据开挖沟槽底宽、深度、放坡系数计算出沟槽开口宽度,依据中线标桩放出沟槽开挖上口线、平台或槽底边线,撒白灰标示。③沟槽开挖1)开挖顺序先深后浅;先下游后上游。应充分做好施工组织工作,把沟槽开挖、砼基础施工、M7.5浆砌卵石、墙背回填等工序形成流水作业。2)开挖方式以200米为一段分段开挖。根据现场条件采用放边坡方式进行沟槽开挖。根据设计灌溉渠的坡度线开挖,槽底应预留20㎝用人工进行捡底。在机械开挖沟槽时严禁扰动过大,后背余土由人工清除,并随时观察土质情况。开挖的土方,能利用的作为回填土,就近按规定堆放,不能回填的土方及淤泥按要求运至指定地点。④沟槽的质量标准1)外观质量标准A 、严禁扰动槽底土质。如发生超挖不允许用原土回填,必须采用填砂砾石处理。B、槽底不得受水浸泡。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设计要求1Mpa。C、沟槽边坡不得陡于规定的坡比。2)当沟槽地基出现异常时,应请示业主、设计、监理到场协商解决处理。(5)C15基础混凝土浇注砼浇注时两个变形缝之间为一个施工段落,一次浇注完成,中间不再留施工缝,①施工准备落实砼浇灌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贯彻岗位质量责任制,本工程实行挂牌作业。浇筑混凝土前应首先做好材料检验及配合比设计。水泥采用不低于32.5R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经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砂、石均应按批量送检合格。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验应报监理工程师核查。所需原材料,机具以及水电必须有可靠保证,并有应急措施。②混凝土拌和砼采用机械搅拌施工,投入搅拌机每盘的拌合物数量应按砼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容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入搅拌机的砂、石料必须过称,磅称每班开工前必须校正。2)袋装水泥以袋计量应抽查其量是否准确。3 )严格控制加水量,每班开工前实测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据天气变化由工地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并每日填写砼浇筑记录。4)砼原材料的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搅拌第一盘砼拌合物前应先用适量的砂浆搅拌,拌后排弃,然后再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并做好现场搅拌记录。搅拌机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砾石—水泥—砂,进料后边搅边加水。砼拌合物每盘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合物的和易性确定。拌合物最短搅拌时间自料全部进入搅拌鼓起到拌合物开始出料止的连续搅拌时间应自由式搅拌机(400升),转速18转/秒,低流动性砼为105秒,干硬性砼120秒。强制式搅拌机(375升)转速38转/秒,低流动性砼90秒,干硬性砼100秒,搅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3倍。③混凝土运输至现场,用翻斗车配合人力车运到河岸边,用角钢和钢板制作成半圆形溜槽传递至下,砼送下后如产生离析,则用人工二次拌合后再铲入模,以保证砼的匀质性和坍落度。④砼浇灌1)在浇注混凝土前,基底应保持洁净和湿润。2)浇注层厚度,应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距离、浇注速度、气温及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确定。浇入仓面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混凝土浇注块的散热和混凝土的保护。3)混凝土浇注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混凝土浇注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4 )混凝土浇注期间,如果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5)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浇注混凝土使振捣器捣实到可能的最大密实度。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做好有关材料质量检查、配合比设计控制及有关试块制作及试验资料的搜集、存档等工作。6)砼养护拆模砼初凝24小时后进行,避免损伤砼。拆模后即进行养护,采用草垫覆盖,浇水养护,以减少砼表面温差,防止砼开裂。养护期按施工规范要求派专人负责养护。(7)护坡施工本工程灌溉渠坡身采用M7.5浆砌卵石,每20米灌溉渠设一全断面变形缝,缝宽2cm,缝内填料为沥青木板。①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方能进行堤身砌筑,所用卵石应坚硬不易风化。②砌筑前,应先将石料表面的泥垢和水锈清扫干净,并用水湿润。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砂浆饱满,严禁铺石灌浆;镶嵌外露不小于8cm,以方便人手抓攀,迎水面卵石砌筑规则,绝对禁止杂乱无章的砌筑卵石。(8)提泵站基础回填基础回填应在基础砼强度达到85%并经监理检查合格后进行,回填土密实度应达到95%以上。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料既要能被充分压实,具备良好的透水性,且不含有草根、腐植物或冻土块等杂物。②填料要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填筑厚度根据压实机械的不同分别控制,铺料要求层厚均匀,表面平整,防止粗细颗粒分离。每层厚度不超过300mm,回填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4~+2%之间,回填密实度经测试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回填工作。(9)提泵站围堰拆除由于河道疏浚的要求,施工完毕后围堰必须彻底清除。围堰拆除应从围堰的下游岸边开始,然后由下游向上游按顺序拆除。拆除时,按照围堰施工的相反顺序进行,即先挖运袋装土之间的粘土,再拆除袋装土,最后拆除加固木桩或钢管。为保证围堰的彻底清除,可采用潜水配合拆除工作的进行,确保拆除干净、彻底。三、种植技术1、立体种植技术在项目区基地果蔬、水产、畜禽采用综合立体种养,用防护林带形式隔离不同的区域,改善小气候,防治交叉感染。采用间息轮作、种植绿肥、以地养地、施用农家肥、合理间作,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2、节水灌溉技术本项目建设的整个区域全面通灌溉渠,排水沟,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果蔬种植区,大棚群用喷灌、滴灌方式进行灌溉。 (1)微喷可用球阀来调整水量大小,压力过大则可多开一个棚开关,压力不够可关闭一个开关,调于适合果蔬灌溉的最佳状态。喷灌的水量应根据果蔬不同生长期适合生长的需水量而定,一般喷至果蔬根际处润湿即可。一天内最佳喷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早晨有露水湿度大,最低温度时喷。夏、秋季可根据果蔬的总类不同,如菜秧根系浅的蔬菜,早晚都可喷,其它果蔬以下午温度下降后喷为宜。(2)滴灌通过每个棚的球阀来控制水滴的数量,对地块高处应经常检查有无水滴,如高处无水滴则水流量不够,应关闭一个棚球阀。滴灌的滴水量应根据果蔬品种植株的大小确定,每株应控制在0.3—1.5公斤水,做到少滴勤滴节约用水。一天内最佳滴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中午低温最高时滴。夏、秋季在早晨、下午地温低时滴,有利于果蔬生长。3、无公害果蔬栽培技术无公害果蔬是严格按照无公害果蔬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果蔬。并且,果蔬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许限量之内,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发展无公害果蔬,重点是把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善,种植过程无害化,果蔬残留毒物检测“三关” ,抓好产地环境、品种选用、培育壮苗、健身栽培、病虫防治、质量检测“六大环节”。总的来说就是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立地条件(1)作为生产无公害果蔬地块的立地条件,应该是离工厂、医院等三公里以外的无公害污染源区。(2)种植地块应排灌方便,灌溉水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3)种植地块的土壤应土层深厚肥沃,结构性好,有机质含量达2-5%。(4)基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土地连片便于轮作,运输方便。生态条件:(1)改善果蔬生产条件。改善果蔬生产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善田间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具有团粒结构。三是健全田间道路网络,便于机械化作业。(2)要建立农田轮作制度。不同菜地、不同果蔬品种采取不同的轮作制度。(3)利用农业设施来改善生态条件。(4)清洁田园,改善生态条件。(5)提倡不同科蔬菜间作套种。栽培管理措施(1)选用良种。(2)进行种子消毒。 (3)适期播种。(4)培育壮苗。种植方法(1)沙土壤经常灌,粘壤土要深沟排水。低洼地“小水勤浇”,“排水防涝”。(2)看天看苗灌溉。晴天、热天多灌,阴天、冷天少灌或不灌,叶片中午不萎蔫的不灌,轻度萎蔫的少灌,反之要多灌。暑夏浇水必须在早晨九点前或傍晚五点之后进行,避免中午浇水。(3)根据不同果蔬及生长期需水量不同进行灌溉。施肥:(1)施肥原则①选用腐熟的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辅以矿质化学肥料。禁止使用城市垃圾肥料。莴苣、芫荽等生食蔬菜禁用人畜粪肥作追肥。②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否则可能引起菜体硝酸盐积累。(2)施用方法①基肥、追肥1)氮素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其中氮素化肥60%作追肥。2)有机肥、矿质磷肥、草木灰全数作基肥,其它肥料可部分作基肥。3)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后作基肥。 ②追肥按“保头攻中控尾”进行1)苗期多次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薄肥;果蔬生长初期以追肥为主,注意氮磷钾按比例配合;采收期前少追肥或不追肥。2)各类蔬菜施肥重点:a根菜类、葱蒜类、薯蓣类在鳞茎或块根开始膨大期为施肥重点。b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为施肥重点。c瓜类、茄果类、豆类在第一朵花结果牢固后为施肥重点。(3)注意事项①看天追肥:温度较高、南风天多追肥,低温刮北风要少追肥或不追肥。②追肥应与人工浇灌、中耕培土等作业相结合,同时应考虑天气情况,土壤含水量等因素。③根外追肥(叶面肥)。(4)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改良①短期叶菜类,每亩每茬施石灰20公斤或厩肥1000公斤或硫磺1.5公斤(土壤PH值6.5左右)随基肥施入。②长期果蔬类,石灰用量为25公斤,硫磺用量为2公斤。6、病虫害综合防治果蔬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无公害果蔬生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1)防治原则 ①培育和选用抗(耐)病虫品种,调节果蔬生育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果蔬对病虫的抵抗能力。②防止新的病虫侵入,对已有的病虫采取压低越冬技术、切断传播途径等手段,防止病害侵染,或将虫害消灭于严重为害之前。③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2)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取健身栽培、合理轮作等一套农业措施,提高果蔬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3)物理防治通过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但有利于或无碍于果蔬生长的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有害微生物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5)化学防治无公害果蔬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防治果蔬病虫害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病害流行、虫害爆发时更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加以使用,既要防治病虫为害,又要减少污染,使上市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4、果蔬加工生产方案 本项目果蔬加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果蔬的净菜处理,主要以清洗、风干蔬菜表面水分、包装、分货配送为主,该部分为项目建设主体长期合作农业科研单位提供支持,生产线可靠安全,工艺不存在难度;第二部分为果蔬的深加工,主要以蔬菜的粉碎烘干作为脱水蔬菜销售,以及果品类的研磨烘干作为果粉销售,此两荐项目建设主体也有长期合作农业科研单位提供支持,工艺也不存在难度。5、土地流转方案(1)土地流转总体要求土地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稀缺资源,节约土地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我们必须遵循国家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依法、科学、合理、节约用地。本项目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开拓农业新局面。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权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的前提下,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2)项目土地的流转形式、流转的数量及范围1、土地的流转形式本项目土地流转在柏垭镇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农民将土地以出租的方式整体流转。 2、土地的流转的数量及范围本基地使用土地流转总面积15623亩。(3)土地规划本项目用地面积15623亩,主要是以农户的耕地、林地、荒地为主。由项目业主统一组织规划进行管理。(4)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1、本项目用地符合当地政府和区域的建设规划。2、充分发挥了荒坡荒山地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3、保护和优化了临近耕地的生态环境,符合“因地制宜,集约用地”的项目用地原则。(5)土地流转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使15623亩农村土地得到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增值和效益最大化。15623亩流转土地,每年每亩平均800元,15623亩流转土地年租金共计350.8万元/年。第六章节能一、节能设计标准1、《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2、主管部门有关节能的相关文件和规定二、节能措施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如何通过采取综合农业技术、工程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施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既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本项目节能减排主要包括生活节能和农业清洁生产。(一)生活节能1、电气节能(1)照明功率密度值:生产区11W/m2,办公、配套用房等11W/m2。(2)所有变配电设备、开关、光源及灯具,均采用新型低耗产品。公共照明开关尽量采用自断电延时开关。荧光灯自带电容器且变电所低压侧采用集中电容补偿以降低无功损耗。配电、照明线路采用铜芯线缆。(3)选用低能耗的电气设备(如节能变压器、节能空调机组等)。(4)采用低能耗、高效节能荧光灯光源。(5)采用电子镇流器和节能型电感镇流器。(6)室外照明采用路灯及草坪灯,路灯采用光控的金属卤化物灯具,草坪采用高品质、节能型、高显色荧光灯。 2、给排水节能本项目最大耗水单位为果蔬加工环节,但是项目业主引进了先进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节水节耗均达到国家标准。3、节能管理(1)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专人负责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负责日常节能工作。(2)制定节能节水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节约与浪费的奖励和惩罚措施。①对于日常照明维护与管理应严格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要求,遵循以下规定执行:由专业人员负责照明维修和安全检查并做好维护记录,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照明运行。②建立清洁电源、灯具管理制度,根据标准规定的次数定期进行擦拭。③按照光源的寿命或点亮时间,维持平均照度,定期更换光源。④更换光源时,应采取与原设计或实际安装相同的光源,不得任意更换电源的主要性能参数。每月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定期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能源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及时解决,杜绝能源浪费。(二)农业清洁生产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配方施肥的技术含量,促进配方施肥由经验向精准,由定性向定量过渡,变高投入、高消耗施肥为平衡施肥。同时,加强对土壤养分和环境质量检测,大力推广绿肥,改良土壤,力求在取得增产、增收、节约成本的同时,起到培肥地力、减少污染、改善土壤的多重积极作用。2、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合理使用农药、肥料减少农村面源污染。3、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4、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力度,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引进、推广先进施药机械,推广精准施药技术。5、推广利用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农村生活污水资源,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通过利用自养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等多种方式,用于有基地种植使用,提高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同时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种植,使土地、太阳能和生物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综上所述,本项目为达到节能的目标,在生产生活、通风、给排水、用电、农业清洁生产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方面的标准、规范。从根本上实行了国家相关的节能要求。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卫生一、劳动安全与卫生本项目为种植业, 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不存在严重的危害因素。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运用事故预测、分析、安全评价等科学管理方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条件和行为。1、安全措施(1)电气安全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方式,设总等电位联接端子箱,建筑内所有新增配电设备、固定式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线支架及金属构件等,均应与总等电位连接箱可靠连接。(2)安全通道和安全疏散各建筑均按消防安全规范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并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标志。2、卫生防护根据国家关于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需要,为职工提供口罩、手套和劳动工作服等劳动保护用品。二、消防1、根据国家《消防法》和《建筑设计放火规范》的有关要求,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严格贯彻执行。2 、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由项目业主总经理为消防安全责任人,依次确定所属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责任人,负责消防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3、保持种植基地道路畅通无阻,确保消防车的进出。4、配备常用灭火器材,设置其他配套消防设施。第八章环境保护一、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目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因素之一,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项目区——柏镇镇淳风村环境状况良好。二、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级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三类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6、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其他规范、规定三、设计原则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实施总量控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的原则,对本次设计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行治理,保证达标排放。1、符合规划的原则:项目的建设应符合当地的区域规划。2、符合产业政策的原则:建设项目应符合国家及X制定的产业政策。3、符合环境功能要求原则: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能导致当地环境功能的降低。4、符合达标排放原则: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必须确保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四、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一)工程建设本项目在建设施工中的主要污染物:1、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场地废水(为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场地冲洗废水和基坑降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尿液、粪便)。2、废气主要为施工机具排放的少量尾气、土石方挖掘、建筑材料包括灰、水泥、沙子等搬运和搅拌工程中以及汽车运输工程中产生的扬尘。3、噪声 施工期会使用各种建筑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卷扬机、载重汽车、打桩机、电锯、升降机、振捣棒、钻孔机等将会产生强噪声,另外土石方、建筑材料等运输车辆及装卸均会产生噪声。4、固体废物(1)生活垃圾在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量1kg计算,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0kg/d。(2)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为废弃建筑材料。主要为:废弃的土沙石、水泥等。按项目总规划,废弃建筑材料产生量按施工期140kg/m2计,则项目施工期建筑垃圾产生量为2849t。(二)生产基地建设本项目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总体上对改善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项目建成后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若方法不当,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项目建设中对环境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因素:化肥、农药使用不当造成水体或土壤污染。如化肥使用不当,流失的化肥会随土壤水分向下渗透,被转移到植物根系以下或冲入江河湖泊,造成污染。目前农药污染主要是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这些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不长,但有些有致癌、致畸作用。如流入水体,将给人畜直接带来威胁。 五、污染物的治理(一)工程污染物治理措施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应严格遵照环保部门有关施工噪声、扬尘、生活污水、建筑垃圾、土石方等规定。主要施工措施为:1、废水治理措施(1)在施工区建排水明沟,利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坑、沟作沉淀后排放或再利用于堆场、料场喷淋防尘、道路冲洗、出入施工区的车辆轮胎冲洗等。(2)施工区内的喷淋渗出水、清洗水、雨水等排水应排入事先设计的排水明沟。(3)施工作业废水主要含SS,可建简易沉淀池(根据施工期施工废水产生量确定,但容积不能小于一天的废水量,且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沉淀后回用。(4)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可建设化粪池进行收集和处理。2、废气治理措施(1)进行文明施工,洒水作业。在沙、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临时堆放地设置围栏或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2)对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物质车辆进行覆盖,禁止冒顶运输,避免尘土沿途散落,及时清扫建筑工地出入口和沿途散落的尘土,并进行适当的洒水作业。(3 )施工采取封闭隔离措施。施工时拉上密实的防护网及采取双层防护措施,防止扬尘飞洒。(4)在施工场地设置专人负责弃土、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堆放场地加盖篷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5)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3、噪声治理措施(1)从生源上控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2)对噪声源较大的设备如打桩机,应严格限制打桩机的施工时间,运作时应避开周围企业职工正常休息时间。在施工时,应避免多台高噪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并使施工机械与周围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禁夜间(21:00-次日7:00)及职工休息的午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4)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混凝土搅拌机等噪声的影响。(5)采用声屏障措施:在施工期间,尤其是在多台机械同时运作时,可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立临时声屏障,以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1)工程施工产生的废弃物料等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指定的堆放场。 (2)生活垃圾及时交环卫部门清运统一处置。(3)项目产生的挖方弃土及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在运输途中需防止遗洒。(4)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同时拆除各临时施工设施,并负责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干净,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二)生产基地建设对环境保护的措施1、项目建设提倡尽量使用有机肥,不用或少用农药,如发生病虫害又需要使用农药时,要求选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同时避免地表撒放等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方式,以避免污染水源。2、建立公司基地生产管理制度(1)基地所需的生产资料必须在农业投入品专供点采购,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2)基地所有的管理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使用手册,进行,并在基地单元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指导监控下实施。3、建立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1)基地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基地管理记录”。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2)严格遵守农药和肥料使用准则,保持基地内部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保证不受污染。 (3)凡不按技术规程要求操作或私自超标使用农药、化肥的果蔬一律不予上市。4、建立种植基地环境保护制度(1)基地单元设立环境保护标志牌,注明基地名称和注意事项。(2)基地内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腐熟,确保无害。(3)建立检验检测体系,依托青白江区环境监测机构,加强对基地投入品、基地产品和基地环境进行检验检测。(4)项目建设通过对水、林、路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和提高基地的生产条件和环境质量。(5)加强引水等基础实施建设,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山地水利化;加强基地道路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6)基地环境要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基地内无生活垃圾等污染源。(7)经常性检查和清理整顿基地生活、生产环境,防止和及时处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基地环境污染的事故和突发事件,并向环保部门报告。(8)基地区农户生活和生产垃圾采取集中处理,严禁乱扔乱弃。(9)定期对基地单元生产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保证环境质量。六、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总体上对改善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项目建成后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同时项目的建设已考虑到与青白江区城市发展现状和总体规划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也对应落实了具体的环保措施,项目的实施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是一个比较清洁的项目,可以与周围环境长期协调发展。只要坚持“三同时”,投产后加强环保工作,本项目完全能达到当地环保标准。从环境保护角度考察,该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一、编制依据本项目进度设定在投资资金按计划到位的前提下,对各项工作所需时间编制实施进度。二、实施进度项目建设包括前期准备、设计、实施等。为了使项目能早日见效,建设实施周期从实施到建成,预计为5年(60个月),即2015年10月-2020年11月。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完成前期工作及相关审批。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完成种植区道路、灌溉排水渠系统、钢架及智能化温室大棚、土壤改良培肥工程。2017年12月-2020年8月完成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建设。2020年10月试运行1月。2020年12月竣工验收。 第十章项目业主及管理模式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简介:X混仑山农业生态观光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1日经X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注册资金3000万元,公司注册地址:X,法人代表:刘忠文。公司经营范围:经营农业生态观光、农副产品的生产;水产品、农业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包装;及加工销售,农村土地流转及整理服务;农业项目投资;中餐销售、茶座服务等业务。公司成立以来,立志开拓进取,坚持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本着“公司发展、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宗旨,坚持服务于农村、农户、农业的基本原则,一切以适应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生态农业发展新趋势之要求为标准,积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依托阆中旅游城市的优越条件及天宫院和淳风祠的秀丽自然风光和风水宝地,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按照“生态与产业齐飞、一产与三产互动、发展与回报并举”的思路,致力于生态健康农产品生产、田园风情新农村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开发。目前,昆仑山农业生态观光园已建成了100亩标准化钢架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年出栏200000只的鸡场。园区出产的生姜、西红柿、辣椒、苦瓜等农产品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昆仑山” 系列紫色果蔬(土豆、甘蓝、花生、马铃薯、柑橘等)、大宗蔬菜、太空西瓜等产品已在区内外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大量上市,并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园区综合当地生态、传统优势开发加工的昆山粉条、昆山菜、昆山野鸡、昆山天鹅、昆山野生鱼、原生态菜籽油等产品,受到了广大城乡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和青睐。公司产权结构详见表股东名称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刘忠文100%合计100%2、公司经营管理者简介刘忠文,法定代表人。男,1966年8月出生,汉族,大专文凭。1990年重庆建筑学校毕业;1990年-1997年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七工程局任项目经理;1997年-2003年任四川海达建筑工程公司经理;2003年至今任四川鸿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副经理,同时独自经商;2014年至今创办四川阆中X,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管理素质。3、技术单位简介拟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X农科院。农科院有13个研究所(中心)和实验场、2个服务中心。目前全院现有博士52人、硕士111人;研究员62人,副研究员159人;国家突贡专家7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69人;省优专家8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4人、后备人选27人; X和成都市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有了X农科院的保驾护航,使本项目更具备了技术可行性。二、项目机构设置四川阆中X,为确保公司正常有序运转,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着“实用、精干、高效”的原则,按企业法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受董事会委托,全权管理企业。公司下设若干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包括总经办、财务部、销售部、生技部、餐饮住宿部、基地管理部。董事会总经理基地管理部财务部销售部餐饮住宿部总经办副总经理副总经理监事会生技部组织机构图三、劳动定员本项目建成后总定员268人,其中管理人员18人、技术人员10人、生产工人180人、服务人员60人。 四、人员培训1、管理人员:由公司现有管理人员组成,并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企业方面管理经验的人员或应届大学以上学历毕业生。由公司聘请的管理专家进行培训。2、技术人员:由公司现有技术人员组成,并面向社会招聘有关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送公司技术协作的科研院所进行短期培训。3、生产工人及服务人员:除该公司在职在岗人员外,不足部分面向社会招聘高中或中职毕业生,并招聘部分具有相同岗工作经验的人,在利用现有技术人员的基础上,采取派出学习和内部培训相结合,以保证各方面人员满足经营需要。五、项目组织管理(一)项目财务管理为规范资金运行,保证项目专项资金正常使用,在项目资金上采用以下办法:1、项目经费帐目独立,专款专用,严格财经纪律。资金按要求保证及时足额到位。严格审计,杜绝挪用、挤占现象发生。2、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人负责,专款专用,财务人员严格坚持财经制度,规范财务手续。3、建立审计制度,在项目完工后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二)项目工程实施管理 工程设计、建设、监理等均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招标。签订设计、施工等合同,严格监督工程质量和检验设备质量,使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三)项目工程施工管理为发挥投入资金最大效益,本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根据批准的项目施工文件,选择信誉好能力强的施工队伍,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管理。公司应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项目按合同工期、工程质量、投资计划完成。1、编制建设管理计划、工程进度计划及资金管理计划,审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以及投资方提出的一些特殊的功能和技术要求。2、审批承建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等技术文件,并检查落实。3、检查承建商执行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做好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工作。4、检查工程所采用的由投资方招标确定的供货商提供的主要设备和关键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做好其它材料的招标采购工作。5、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审核承建商进度及付款申请,签发工程付款凭证,支付工程款。6、组织竣工验收及审计。 7、审查接收承建商及监理公司整理的技术业务资料,建立技术、经济管理档案。(四)项目的管理职责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职责积极落实各项工作;协调部门间工作关系;考察、评审、督促本项目建设方案;制定项目指导原则和项目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项目目标。2、项目建设办公室职责制定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协调、财务管理、项目信息统计上报等日常工作;组织安排和筹备项目业务会议,监督项目土建工程实施、设备采购、合同签订、财务结算等工作。六、项目控制(一)质量控制首先,制定保证质量的各项措施,对承接项目任务的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对材料进行验收和控制,对设备进行预检控制,对有关方案进行审查。其次,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检查、设计的变更审核、质量事故的处理、质量和技术签证等进行控制,对出现违反质量规定的事件、容易形成质量隐患的做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最后建立实施质量日记、质量汇报会等制度以了解和掌握质量动态,及时处理有关问题。(二)投资控制 首先,进行风险预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熟悉项目设计图纸与设计要求,分析项目价格构成因素,事前分析费用最容易破坏的环节,从而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其次,定期检查和对照费用支付情况,对项目费用超支和节约情况作出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完善信息制度,掌握国家调价范围和幅度。(三)进度控制首先,编制和审核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审核项目阶段性进度计划,制定或审核材料供应采购计划,寻找出进度控制点,确定完成日期。其次,建立反映工程进展情况的日记,进行工程进度检查对比,对有关进度及时计量并进行鉴定,召开现场进度协调会等。最后,当实施进度与计划发生差异时,必须及时制定对策,制定保证不突破工期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制定总工期突破后补救措施,然后调整其它计划,确保完成进度任务。七、项目监督项目监督与评价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1、监督与评价组织(1)由项目业主成立督评价管理小组,并组织有关专家按照项目所确定的目标、实施方案、实施计划、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监督与评价。(2)监督方式 监督方式为经常性监督和阶段性监督。①经常性监督经常性监督即对项目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如项目建设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②阶段性监督阶段性监督即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如项目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配套资金的落实,设备质量检验与安装质量验收等。对项目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③监督频率项目监督评价管理小组对项目监督安排如下:经常性监督,阶段性监督,特殊情况,随时组织监督评估。④监督报告项目监督评价管理小组对阶段性监督检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交监督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的阶段性进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实施计划的不足之处及修改建议等。实施进度和计划完成情况以表格形式反映,表格应包括计划量、完成量和未完成量的主要原因等。八、实施的保障措施 该项目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作为发展模式的变革,其实施需要社会、经济、环境各部门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用全新视角和手段进行综合、全方位的管理。通过权利、义务、责任和程序的有效组织与安排,为项目实施创造环境和支持保障。建立本项目保障体系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联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技术单位而设立的项目组织系统,充分发挥其领导、管理和协调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执行机构,以具体措施开展具体项目,促进观念的转变、促进项目的实施;采取专项行动,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农业体系的健康成长。以市场机制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促进本项目经济的建设与发展。1、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发展项目经济的“内部”政策保障体系,切实促进项目的上马与成长,从项目“内部”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评价制度建立经济评运行生态规划实施评价制度。项目每个环节都要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包括阶段性与最终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指标细化分为经济类、生态环境类、社会效益类、管理类等明确、可度量的指标。同时,项目每个环节定期公开项目实施情况。通过全面衡量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硬性指标,综合政府、企业、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公布结果,从而加强政府、企业、民众之间的互动,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有效监控。 (2)现代企业机制为促使项目经济运行畅通、管理体制到位,达到资源节约与利用的目标,将经济运行落实到项目实施企业。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规范经营行为,改善服务质量,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2、经济支撑保障体系建立发展本项目经济的产业机制、企业机制及其运行保障体系,建立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确保即使本项目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时,整个项目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在管理体制上、技术上和观念上为项目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通过各种宣传和广告形式、措施、办法,不断促使公众对西江月农村生态旅游观光项目建设的认知度有效提升,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的整体社会氛围。3、资金保障该项目的建设投资较大,需要开拓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策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加强对项目的经济管理,严格项目及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防止资金浪费,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利用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1)申请国家资助中央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了对西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基础实施投入等方面的倾斜力度。本项目将力求与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方针政策相结合,争取国家开发西部地区的专项贷、拨款。 (2)银行贷款制定本项目经济专项资金筹集的工作方针,争取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3)企业自筹继续进一步发挥企业自身的股东投资能力,积极自筹资金。加大企业自身对项目的投入。4、人才保障该项目建设者在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基础上,要善于学习、善于消化、善于吸收、善于应用。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最高目标,倡导一种善于学习、乐于进取的精神,并就此制定具体详尽的培训与学习计划、措施、目标和考核办法,逐步建立拥有终身学习的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使之具有实现共同愿望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动力,达到工作学习化、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目的;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办法,使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育员工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1)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制定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手段,引进相关的技术型人才和现代管理型人才,形成重视人、管理人、激励人的人才资源战略。只有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项目的发展才有更强有力的保障和更大的潜力。 (2)开展项目“外部”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项目领导小组、工作组、项目办公室有关领导与人员参加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举办相关讲座,传播经营管理、种植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对各项技术的理解和认知。5、技术保障(1)以内外结合、内外兼修为基本原则,构建项目技术体系①引进、聘用隶属于公司的技术人才。②项目的实施,除了依托X农科院技术保驾护航外,还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加强与高等院校及成都市、青白江区涉农部门长期且稳定的技术合作,为拟建项目产业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③设立技术引进、推广与管理的专职部门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以科研单位、院校为技术依托,以自身专业技术专家为技术骨干的技术保障体系。(2)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切实将技术把关落到实处成立技术引进、推广与管理的协作部,以有效的利益杠杆,驱动技术体系共同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驱动科技人员在项目实施区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逐点逐户的科技培训和技术咨询,普及适用技术,促进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九、招标初步方案(一)项目招标及方式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8 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及川府发[2001]9号文件《X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等有关招投标文件规定,特制定本项目招标初步方案。(二)招标范围本项目招标范围包括土建工程、工程监理、施工安装及外购设备、材料采购等,必须进行招标。(三)招标方式根据有关规定及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土建工程、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外购设备及材料采购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并按规定实行招标。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范围投资估算范围包括项目建设所需的费用,费用内容包括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程基本预备费等。二、投资估算依据1、工程量根据方案设计估算。2、土建工程:采用估算指标法测算。估算指标依据2009《X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和近期建筑市场信息,并根据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和装修标准,参照当地同类工程造价综合测算。3、材料价格采用市场价格,不足部分采用2011年《X工程造价信息》近期公布的指导价格。4、建设期利息利率按2012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5年期贷款利率6.40%估算,并假定不变,在实际贷款时应按照银行实际利率计算。5、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1)土地费用:土地费用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种植基地土地流转费用。按平均800元/亩/年估算,并假设不变。流转5600亩土地估算为448万元(建设期1.5年土地流转费予以资本化);另一部分是经营及配套房用地,按40万元/亩,占地20亩估算为800.00万元。两部分合计土地费用为1248.00万元。(2)前期工作咨询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号文规定:本项目估算为10.00万元估算。(3)环境影响评价费:按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计价格[2002]125号):本项目估算为3.00万元。(4)施工图审查费: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按工程费用的0.09%估算为2.67万元。(5)竣工图编制费:按工程设计费的6%估算为2.10万元。(6 )建设期管理费: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估算为103.24万元。(7)工程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2002]10号估算为35.00万元。(8)工程监理: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估算为18.75万元。(9)工程招标费:按照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按工程费用的0.1%估算为2.97万元。(10)节能评估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号文规定:本项目估算为2.00万元。6、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之和的5%估算。7、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三、项目总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2608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68.47万元,占总投资的96.04%;铺底流动资金538.56万元,占总投资的3.96%。(一)固定资产投资及构成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068.47万元,其中:1、设施农业建构筑物工程费7355.86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6.29%。(1)钢架生产性大棚1379.20万元。 (2)智能化温室大棚1768.54万元。(3)土壤改良157.00万元。(4)生产便道及沟渠1151.12万元。(5)河道护堤工程2900.00万元。2、经营及配套用房工程费2968.0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2.71%。(1)经营用房2675.00万元。(2)配套用房293.00万元。3、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1573.73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2.04%。(1)土地费用1394.00万元。(2)其他费用179.73万元。4、预备费594.88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55%。5、建设期利息576.0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41%。详见表11-1建设投资估算汇总表,表11-2建设投资估算明细表。 表11-1建设投资估算汇总表序号工程和费用名称估算价值比例(%)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一工程费用1设施农业建构筑物7355.860.000.000.007355.86 1.1钢架生产性大棚1379.20   1379.20 1.2智能化温室大棚1768.54   1768.54 1.3土壤改良157.00   157.00 1.4道路沟渠1151.120.000.000.001151.12 1.4.1生产便道1043.56   1043.56 1.4.2灌溉沟渠107.56   107.56 1.5河道护堤工程2900.00   2900.00 2经营及配套用房2968.000.000.000.002968.00  2.1经营用房2675.000.000.000.002675.00 2.1.1餐饮1250.00   1250.00 2.1.2住宿1125.00   1125.00 2.1.3会议300.00   300.00 2.2配套用房293.000.000.000.00293.00 2.2.1办公室104.00   104.00 2.2.2员工宿舍144.00   144.00 2.2.3员工餐厅45.00   45.00 3小计10323.860.000.000.0010323.8679.00%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土地费用   1394.001394.00 1.1经营及配套房用地   800.00800.00 1.2土地流转费用   594.00594.00按1.5年计 2前期工作咨询费   10.0010.00 3工程设计费   35.0035.00 4工程监理   18.7518.75 5工程招标费   2.972.97 6建设管理费   103.24103.24 7环境影响评价费   3.003.00 8节能评估费   2.002.00 9施工图审查费   2.672.67 10竣工图编制费   2.102.10 小计   1573.731573.7312.04%三预备费1基本预备费516.190.000.0078.69594.88 2涨价预备费       小计516.190.000.0078.69594.884.55%四建设期利息   576.00576.004.41%五建设投资合计10840.050.000.002228.4113068.47100.00%六比例(%)82.95%0.00%0.00%17.05%100.00% 表11-2建设投资估算明细表序号工程项目工程量单位单位造价(元)总价(万元)备注一设施农业建构筑物1钢架生产性大棚800亩 1379.2030m*8m*2.8m*800亩1.1钢管960吨6500.00624.00内径∮2.0cm长度∮6m1.2拔丝大棚专用薄膜96吨15000.00144.00 1.3压膜槽114285根14.00160.00槽宽∮3.0cm长度∮6m1.4压膜线600000根0.8048.00长度∮2m 1.5防风线34666米6.0020.80宽∮1.5cm1.6固膜卡400000个1.0040.00 1.7绞膜器4800个80.0038.40 1.8接头管20000个8.0016.00 1.9自转丝1000千个80.008.00 1.10遮阳网2500卷480.00120.00宽度∮8m密度95%1.11人工建设费用800亩2000.00160.00 2智能化温室大棚 亩 1768.5420亩2.1恒温系统13333.4平方米500.00666.67含设备、管材、组建及安装费用2.2滴管系统13333.4平方米500.00666.67含设备、管材、组建及安装费用2.3钢架40吨6000.0024.00含工字钢、管钢、角钢、钢筋等2.4PVC高科大棚专用薄膜0.6吨20000.001.20 2.5水处理站50000个2.0010.00含设备、管材、组建及安装费用 2.6排水系统13333.4平方米300.00400.00含设备、管材、组建及安装费用3土壤改良   157.003000亩3.1检测设备3台90000.0027.00 3.2机械费用200天300.006.00200工作日3.3施肥及药物调节3000亩200.0060.00 3.4绿化植被隔离带8000平方米80.0064.004000m*2m4道路沟渠   1151.12 4.1生产便道   1043.5610000米道路(7100米道路宽3米、2900米道路宽4米)4.1.1挖土方量12000立方米12.0014.40 4.1.2连砂石12000立方米60.0072.00 4.1.3水泥4704吨400.00188.16 4.1.412圆石8000立方米100.0080.00 4.1.5细沙5000立方米100.0050.00  4.1.6人工建设费用3000工作日50.0015.00 4.1.7机械费用1200工作日200.0024.00 4.1.8沥青路面12000立方米500.00600.00 4.2灌溉沟渠   107.56沟渠8000米4.2.1U型槽3000个70.0021.00∮10cm厚度0.8m*1m*1m4.2.2U型槽1509个55.008.30∮10cm厚度0.6m*1m*1m4.2.3U型槽1500个40.006.00∮10cm厚度0.4m*1m*1m4.2.4土方量12300立方米12.0014.76 4.2.5水泥板18000个20.0036.00∮10cm厚度0.8m*0.8m(主灌溉渠长∮3m、宽∮1.2m、高∮2m)4.2.6细沙500立方米100.005.00 4.2.7水泥200吨400.008.00 4.2.8人工建设费用900工作日50.004.50  4.2.9机械费用200工作日200.004.00 5河道护堤工程   2900.005000米沿河两岸5.1土方35000立方米12.0042.00 5.2石方20000立方米400.00800.00 5.3水泥7825吨400.00313.00 5.4沙石20000立方米60.00120.00 5.5绿化植被防护带10000平方米1600.001600.00 5.6人工建设费用3000工作日50.0015.00 5.7机械费用500工作日200.0010.00 6小计   7355.86 二经营及配套用房1经营用房11000  2675.00 1.1餐厅5000平方米2500.001250.00单栋双层钢架砖墙结构(含装修费) 1.2住宿4500平方米2500.001125.00两栋双层砖混小青瓦结构(含装修费)1.3会议1500平方米2000.00300.00三栋单层砖木小青瓦结构(含装修费)2配套用房1500  293.00 2.1办公室400平方米2600.00104.00单栋两层砖混结构(含装修及设备安装费)2.2员工宿舍800平方米1800.00144.00单栋三层砖混结构(含装修及设备安装费)2.3员工餐厅300平方米1500.0045.00单栋单层砖瓦结构(含装修及设备安装费)3小计12500.00  2968.00 三合计12500.00  10323.86  (二)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按分项测算法测算,项目需要流动资金1895.2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按30%计算,为438.5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予以资本化)。详见表附表2-3《流动资金估算表》。四、资金来源与筹措本项目规模总投资126086万元,详见附表2《资金来源与运用估算表》。本项目总投资所需资金构成:80000万元申请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63.44%。其余46086万元由企业自筹,自有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36.55%。五、贷款偿还计划本项目计划申请项目资金贷款80000万元人民币,贷款期限5年(包含1.5年建设期),年利率以2012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5年期贷款利率6.40%估算。计划从项目第一年初开始融资5000.00万元人民币,第二年初开始融资5000.00万元人民币。预计到项目第二年归还本金1300.00万元,项目第三年归还本金1800.00万元(上半年900万元、下半年900万元),项目第四年归还本金2300.00万元(上半年1150万元、下半年1150万元),项目第五年归还本金2600.00万元(上半年1300万元、下半年1300万元)。利息按照银行规定实行按月结息支付详见表11-3项目期还本付息计划表。表11-3银行借款还本付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12334455 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1借款偿还         1.1年末借款本息累计—5320.008512.006056.005085.603906.802720.001383.2041.601.1.1本金—5000.008000.005800.004900.003750.002600.001300.000.001.1.2建设期利息576.00320.00256.000.000.000.000.000.000.001.2本年借款8000.005000.003000.00      1.3本年应计利息1675.20320.00512.00256.00185.60156.80120.0083.2041.601.4计入建设期利息576.00320.00256.00      1.5计入生产期利息1099.20 256.00256.00185.60156.80120.0083.2041.601.6本年还本付息9675.20320.001812.001156.001085.601306.801270.001383.201341.601.7本年还本(年末)8000.00 1300.00900.00900.001150.001150.001300.001300.001.8本年付息256.00185.60156.80120.0083.2041.60 1675.20320.00512.00注:1、上表按照《项目决策与经济分析参数》第三版规定,仅是财务成本的预测,贷款利息按照单利计算。2、贷款利息时间按月匡算,在实际贷款时应按照银行规定方法计算。3、归还本金时间为月末。4、利率按2012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5年期贷款利率6.40%估算,并假定不变,在实际贷款时应按照银行实际利率计算。第十二章效益分析12.1财务评价12.1.1评价范围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以及行业特点,在确定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的基础上,财务评价范围包括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确定性分析)。12.1.2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1、项目计算期及生产负荷安排根据项目的市场分析及业主目前运行情况,本项目计算期及生产负荷安排如下:建设期5年(60个月) 生产期20年(360个月)计算期(建设期+生产期)25年(420个月)本项目建设期完后第一年达产30%,第二年达产80%,第三年达产100%。2、收入估算依据:根据项目规划,收入为农业收入和乡村旅游住宿、餐饮、会议等收入。(1)农业收入估算依据根据业主规划土地流转5600亩,其中1300亩种植西瓜、1000亩种植葡萄(红提)、蔬菜种植500亩、花卉苗木种植500亩。其产量依据项目业主提供和参照现行市场产量做参考修正假定:达产年亩产西瓜8000斤,亩产葡萄(红提)4600斤;销售价格:项目业主生产的果蔬农产品为富硒、生态农产品,目前富硒农产品被视为保健食品,价格普遍高于普通农产品。其计算依据本项目业主提供的产品销售价格,同时以现行市场价格做参考修正假定:西瓜2.30元/斤、葡萄(红提)5.80元/斤、蔬菜亩产收益1.20万元/亩、花卉苗木亩收益2.00万元/亩。(2)现代农业观光收入现代农业观光收入包括住宿、餐饮、会议等收入,其计算依据项目业主提供和参照目前的接待量及消费标准做参考修正假定:按年接待10.8万人次,平均日接待300人(30桌),日均吃、住、娱、会综合消费150元/人计。 3、固定资产折旧:本项目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分类折旧法,房屋及建构筑物的残值率为5%,折旧年限为20年。详见附表4-1《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4、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本项目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为50年,其他资产摊销10年,详见附表4-1《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5、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因此,本项目销售免增值税;项目业主餐饮、住宿等收入缴纳营业税按5%计。城市建设维护税按5%计,教育费附加按3%计。所得税按25%计。营业税金及附加详见附表8《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6、盈余公积金及公益金:生产期各年盈余公积金及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取。7、根据行业平均收益水平,本项目基准收益率取10.0%(所得税前和税后)。12.1.3营业收入估算本项目年营业收入在达产年份(第四年)估算值为9080.40万元,详见表12-1所示。表12-1营业收入序号品名产量、产值单位价格收入(万元) 1西瓜1040万斤2.3(元/斤)2392.002葡萄(红提)598万斤5.80(元/斤)3468.403蔬菜500亩12000(元/亩)600.004花卉苗木500亩20000(元/亩)1000.005乡村旅游10.8万人次150(元/人)1620.006合计   9080.4012.1.4成本费用估算1、原辅材料、农药、肥料及病虫害防治费、土地流转成本等费用,依据项目业主提供并参考市场农业种植企业成本假定:成本约占营业收入的55%,估算达产年为4103.22万元。详见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2、达产年外购燃料、动力费68.00万元。详见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工资及福利费:本项目设计定员248人。其中,管理人员12名:经理3名(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名),工资5000.00元/月/人;办公室人员3名,工资1500.00元/月/人;主管4名,工资2500.00元/月/人;财务部2名:工资1800.00元/月/人;生产人员236名:技术人员6名,工资1800.00元/月/人;生产工人180名,工资1200.00元/月/人;服务人员50名,工资1500.00元/月/人。福利费用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则年工资及福利费总额为458.14万元。详见附表4-2《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4、固定资产折旧:达产年固定资产折旧517.74万元。详见附表4-1《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5、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达产年其他资产摊销额105.34万元。详见附表4-1《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6、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0.3%计取。达产年修费用32.70万元。7、其它费用(1)其他管理费用:本项目其他管理费用按营业收入的5.0%计取,达产年其他管理费用454.02万元。(2)其他销售费用:本项目其他销售费用按营业收入的3.0%计取,达产年其他销售费用272.41万元。8、总成本费用本项目达产年(项目第四年)经营成本合计5388.49万元,折旧费517.74万元,摊销费105.34万元,利息支出276.80万元,总成本费用为6288.38万元,详见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评价指标1、盈利能力分析(1)现金流量分析(详见附表5《财务现金流量估算表(全部投资)》)本项目根据现金流量分析测算出的盈利能力指标如下:以上指标表明:项目内部收益率均高于基准收益率10.0% 的水平,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2)利润分析(详见附表9《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表》)经测算(按项目经营期10.5年平均计算),本项目静态投资指标如下:投资利润率(税前)21.77%投资利润率(税后)16.33%项目经营期内年平均利润情况如下:利润总额2962.73万元净利润2222.05万元以上指标表明,本项目静态投资指标较好,利润总额较高。2、清偿能力分析(1)贷款偿还分析本项目贷款80000.00万元,贷款期限5年(含建设期1.5年)。规划项目分5年偿还,第2年偿还10000.00万元,第3年偿还30000.00万元,第4年偿还20000.00万元,第5年偿还20000.00万元。借款偿还期内平均偿债备付率为1.32。根据偿债备付率至少大于1的标准,从偿债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偿付债务本息的能力本计算结果表明还债能力较强。借款偿还期内利息备付率平均为9.41。利息备付率表示利息支付的保证倍率,根据利息备付率至少要大于1,一般不低于2的标准,此项目具有充足的支付利息的资金。 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5.19年,动态投资回收期6.39年;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6.06年,动态投资回收期8.00年,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强的借款偿还能力。详见附表10《银行借款还本付息估算表》。(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分析(详见附表7《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本项目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融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基本合理。3、不确定性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经测算,本项目以达产年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2976.04万元,说明当营业收入达到2976.04万元时,项目即可保本。项目盈亏平衡点偏低,盈利潜力较大。详见12-1盈亏平衡图和附表12《盈亏平衡分析表》。图12-1盈亏平衡图(2)敏感性分析选择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在±2.0%、±5.0%、±10.0%、±15.0%的幅度内进行变化测算,结果表明:影响最大的是营业收入变化,其次是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详见图12-2敏感性分析图和表12-3敏感性分析表。 图12-2敏感性分析图表12-3敏感性分析表变化因素-15%-10%-5%-2%0%2%5%10%15%销售收入4.88%9.60%13.82%16.18%17.69%19.16%21.31%24.73%27.99%经营成本23.60%21.70%19.74%18.52%17.69%16.85%15.55%13.29%10.90%固定资产投资22.02%20.45%19.01%18.21%17.69%17.19%16.47%15.33%14.27%基准收益率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备注:该项目计算指标为所得税后指标。4、评价结论通过对项目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财务评价可行。5、有关问题说明(1)、本报告费用取值参照国家和X有关规定计取,若与实际不符,可按实际调整。(2 )、本估算是按现行价格依据编制,因此,只能反映现时设计造价水平,如果在以后各阶段内相关资料、依据发生变化,应在规定范围内调整。6、社会效益评价现代农业观光是一个富民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产业,同时又是关联度极强的产业。(1)、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范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本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流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交叉产业,是第一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的实施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为旅游者提供了观赏、品尝、购买、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系列服务,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之逐步趋向于合理化、多样化本项目坚持以当地农业原有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为基础,根据旅游业的要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布局,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规模。合理调整种植业之间以及种、养、加之间的产业结构、利用传统的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3)、有利于推动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本项目以农业为基础,以阆中旅游为媒介,招来八方宾朋,不仅为本地区带来大量服务收入,而且会带来经济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同时也有助于培育和开拓市场,提高当地产品的知名度,增加销售渠道。另外客流量增大,游客消费增长,不仅可以带动餐饮、旅馆、交通运输业,而且可以带动旅游纪念品加工业、工艺品制造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可为农业注入资金、技术,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从而使农业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4)、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本项目由于生态农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投入不多,故就业成本低,因此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其对农业生产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懂农业科技的技术人员,同时还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通过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传播带动作用以及与都市旅游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同时通过其示范和推动作用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5)、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a.现代农业观光是劳动密集型项目,对劳动力需求大。从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角度来看,拟建项目不仅可以直接解决248人就业,年人平工资收入可达1.85万元左右。与此同时项目将带动餐饮、运输,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也可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预计间接安置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年纯增社会经济效益达180.00余万元。 b.本项目的实施通过现代农业观光的导入,给农村风土人情、农耕文化、农业生态环境等无形资源赋予新的内涵,把这些无形资源与果园、农田等有形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仅作为“解决温饱”的角色,通过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融合,大大提高了农村资源的价值,进而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和旅游消费的双重经济效益。C.本项目的实施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等形式,也使蔬菜、水果、畜禽类等农产品实现了就地消费,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价格;同时,带动一些农产品被制成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后,也大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为农民增收开拓了更大的空间。7、生态效益评价 本项目的实施是发展高附加值的生态观光农业,是由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由温饱迈向小康乃至富裕而又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本项目发展的基础,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同时,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不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源,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利用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以蔬菜、养殖、沼、果的生态模式。不仅可产生大量优质有机肥、生物肥供用菜田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产生沼气,为项目区提供燃料源。项目的实施注重高科技投入,注重生物防治,使得其可以避免农业由于过分施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生态破坏,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8、经济效益评价(1)、项目建设地由于资源丰富、气候、环境、区位、交通等条件优越,项目建成后达产年预计总收入达1080.40万元(农业产值达9460.40万元;现代农业观光接待人次30万人次/年,产值达5620.00万元),年均可实现净利润5089.16万元。2、通过项目实施,可辐射带动约2000多户农户走规模化种植的道路,项目区农户每年可增加收入820万元,人均增收1800多元。同时可直接安置248人就业,年人平工资收入可达1.85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第十三章风险评价项目风险是指在计算期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投资项目不但花费大量的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而且具有一次性和固定性的特点。为了降低和防范投资项目风险,对成都市青白江区西江月农村生态旅游观光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相应应对策略。1、政策风险及对策 对从事农业种植和发展乡村旅游的企业来说,是在资源配置中国家鼓励和扶持的对象,政策风险很小。但项目业主必须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分析,针对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制定应对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业的税收和管理方面的支持,随时与国家有关部门保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信息机制,随时健全和补充因政策变化而必须补充的法律文书手续,减小和避免政策风险。2、自然风险及对策自然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灾害(干旱、洪涝、冻害、冰雹、大风、地质灾害等)造成的农产品减产或欠收。本区域的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暴雨洪涝灾害、旱灾、寒灾、大风、高温热害,以及病虫害等。(1)、干旱风险。伏旱是影响农产品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对农产品产量影响较大。(2)、冻害风险。霜冻、冰冻、寒灾是农业生产受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近几年来,特别是2010年年初的自然灾害,给阆中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春季低温阴雨时间过长是另一主要影响因素。不仅影响产量的稳定和提高,而且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3、大风:有些年份也造成危害。应对措施: 对于干旱和冻害风险,在开发规划中,要强调水利设施的建设。建设高标准种植基地,改善基地灌溉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项目规划设计中,适当提高建园标准,道路、梯坎及水利排灌设施配套,可有效减轻旱灾及山洪造成的水土流失,提高种植基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对于冻害风险,可采取营造防护林、培土、搭棚覆盖、灌水、喷水溶雪、熏烟以及加强冻后护理等措施。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产品减产或无收,可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增强产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已受广泛重视,成为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通过农作物保险保证生产者收入的稳定取代灾害救济和价格补贴的做法,能起到保护农业的作用,值得借鉴。3、市场风险及对策本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因此市场供求变化大。现代农业观光面临同行竞争因而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但因本项目所提供的是“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空间大,资源的短缺,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加之项目本身具备消耗种、养殖场大部分农产品的能力,从而规避价格风险。现代农业观光“昆仑山”20 14年就建成了农业生态示范园,在阆中有名气,吸引了大量的旅游客户。现扩大种植及园区经营设施,市场经营及竞争风险较小。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阆中近郊观光的发展已有较强的客流量作支持。加之自然环境好,适宜消费者居家和度假观光。另一方面针对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公司一方面将吸进高素质的员工加入到本公司,为公司注入新鲜的高科技血液,继续加强对员工的技术要求。通过公司的良性运作,促进生态观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4、经济风险及对策经济风险主要是由于对农业产业结构不当所造成的农产品流通销售环节不畅、农产品价格下降而造成的市场风险。应对措施:农业产业化项目周期长、涉及面广、投资大,对市场反应相对迟缓。品质差、品种结构不合理和缺少专业性营销等都会造成市场风险。解决的办法,一是采取技术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品质;二是发展优良品种;三是加强和完善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四是通过资本运作和资产重组,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组建农产品生产营销专业公司,统一品牌,精心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开拓市场。5、社会风险及对策拟建项目发展主要社会风险来自于人为的经营管理体制、组织管理不当和社会治安不严。应对措施: 经营管理体制的风险,在宏观上有赖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微观上,实行规模化经营,现代化营销。注重多渠道经营,大力发展产、供、销、加一体化企业发展的培育。组织管理的风险,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而不能将四者相互割裂开来,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并且会人为地制造出更大的风险。社会治安方面主要通过市政府、乡政府及村委会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和协调,维护项目区稳定。6、投资与融资风险及对策本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方案变化、工程量增加、工期延长,人工、材料、各种费率、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的提高都会带来投资估算的风险。融资方面的风险表现为资本金比重低或资本金及债务资金不落实,造成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应对对策:(1)、投资是一把双刃剑,收益与风险共存。拟建项目事前要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可行性的分析与评估。要结合区域内经济环境、投资回收期等,做到慎重决策,确保资金、人才和技术到位,避免盲目地建设,从而规避投资决策风险。(2)、项目建设资金如果没有按时、按计划到位,会导致项目工期延长或中断,影响项目预期效果的实现。因此,项目业主应采取与金融、信贷单位提前建立良好的信誉关系,提高现金流,提前准备好资金,以此来降减风险。7、不可抗力风险及对策 不可抗力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水灾、旱灾、暴风雪、地震等;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如战争、罢工、政府禁令等。在当今时代,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不少在前人看来是无法预见和克服的自然灾害,现在能有所预见和有所克服,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不可抗力风险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很大。风险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损失是灾难性的、无法弥补的。但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大,因此项目业主可以通过风险转移来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8、风险的防范效果评价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企业和项目情况,我们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同时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并提供了应对方案,本项目面临的风险清楚,企业具有将风险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潜力,只要企业按规划逐步实施,控制发展节奏,保证现金流,不断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风险在企业可控范围之内,不会对企业形成大的影响。第十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1、结论本项目建设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的一项后续长效产业。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X、成都市、青白江区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2)、本项目市场广阔的。(3)、本项目对能源耗用及建设期和经营期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达均到国家许可标准,并按照环保“三同时”制度要求加强环保工作。本项目从环境评价的角度看是可行的。(4)、本项目选址可行。(5)、本项目技术方案可行。(6)、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合理。(7)、通过对本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财务评价可行。2、建议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又符合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发展规划。从宏观政策、产业规划、技术方案、社会和自身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该项目市场广阔,投资见效快、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企业利润、属国家允许、鼓励类项目。因而,建议政府给予支持和扶持,加强领导,督促该项目的建设和实施。确保本项目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项目业主应尽快完善土地、河道护堤工程等相关手续,以利于项目推进。 鉴于以上结论,本项目合法、合规、科学、可行。建议尽快组织实施。第十五章附录1、附表附件一:附件1:柏镇镇统筹城乡概念性规划图附件2:昆仑山生态农业园地形示意图附件3;天宫院淳风在阆中的地理位置附件4:淳风寺土地利用规划图附件5:休闲度假设施及活动分布图附件6:主要项目规划图附件7:总体布局图附件8:滨水休闲景区附件9:滨水休闲带项目规划意向图附件10:仙鹤抱蛋规划图附件11:昆仑山仙鹤会大门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