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50 KB
  • 2022-04-22 11:21:31 发布

XX区残疾人中心修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X区残疾人中心修缮工程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区残疾人中心修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2建设单位概况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中国建设项目管理实用大全》;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4、《残疾人就业条例》;5、《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粤发[2009]9号);6、《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7、《XX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8、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9、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建设意见;10、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资料。56 1.1.4研究范围及内容(1)研究范围本次研究范围为XX区残疾人中心修缮工程(2)研究内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取得综合研究结论,为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规模、场址介绍与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方案分析、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标情况、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评价和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1.1.5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1)。(2)56 加强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工作基础条件,是提高为残疾人社会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国家对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相关政策的主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项目选择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口发展领域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函精神和国家国债投资的政策导向,项目选项准确,建筑规模适度,建设投资有保障,且基本条件优越,建筑技术有保证,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切实可行,也十分必要。为此,XX区残疾人联合会委托我单位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点1.2.2建设内容与规模改造维修面积3601平方米,开设听障儿童听力语言、肢体残疾、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等。1.2.3主要建设条件项目区域内的水、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已具备建设的条件。1.2.4项目总投资计划总投资361.54万元。56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规模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项目建设是贯彻实施省、市两级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需要(一)《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时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不断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使残疾人同全省人民一道迈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1、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的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促进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56 (2)总体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残疾人生活率先达到小康水平,欠发达地区残疾人事业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建立起覆盖城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残疾人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比较完善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加强残疾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残疾人事业科技应用和信息化水平。建立比较完善的残疾预防体系,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3)基本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先行先试;坚持落实普惠、突出特惠、讲求实效。2、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1)社会保障。主要任务: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城乡残疾人普遍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落实各项残疾人优惠政策,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政策措施:①将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②将住房困难的城乡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基本住房保障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开展残疾人康复救助,对贫困残疾人无法通过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渠道解决的康复费用予以补助。做好伤病残军人移交安置工作,逐步提高伤病残军人保障待遇,保障其优先享受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扶贫等公共服务。③56 落实残疾人税收减免政策。制订落实机动轮椅车燃油费补贴、生活用水(电、气)费用、挂号费、诊疗费、停车费、盲人聋人手机短信和宽带资费用以及农村筹资筹劳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研究制订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残疾人财产信托、人身和财产保险等保护措施。(2)康复。主要任务:完善残疾人康复管理、康复技术指导和康复服务网络,构建与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相适应的康复保障机制。珠江三角洲和东西北有条件的地区到2013年、其他地区到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行政区域内三分之一以上的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普遍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采取康复救助措施,为80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政策措施:①以专业残疾人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构建公办与社会办并举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全面开展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提供功能技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②建立完善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加大省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人事业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行政区域内户籍残疾人的康复救助经费实行实名制划拨,由当地残联根据年度任务完成数与提供康复服务的定点机构进行定额结算。在定点社会办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的残疾人,享受公办康复机构同等救助标准。③加快省残疾人康复机构和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机构建设,发挥指导全省、辐射华南的区域资源中心作用。各地要建立与当地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脑瘫、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需求规模相适应的公益性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适配机构。④实施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项目。56 ⑤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救治、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低视力残疾人康复、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肢体残疾人矫治手术及康复训练、麻风畸残矫治手术及防护用品配置、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精神病防治康复等一批国家重点康复工程,使80万名残疾人得到适合其康复需求的基本康复服务。⑥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开展规范化社区康复服务,实现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到2015年,90%以上的街道和中心镇建有康园工疗站并形成网络。⑦加大对各类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康复专业人才激励机制,按照国家要求和资助标准配套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培训2万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发挥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对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采取政府公开招聘的方式,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为欠发达地区基层康复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康复服务。⑧依据国家《残疾人辅助器具基本配置目录》,开展评估、验配、定(改)制、居家无障碍改造、适应性训练和回访等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28万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大力引进、研发和应用国际及港澳台最新康复技术成果,制订和实施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标准、服务规范、评估制度,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逐步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标准体系。(3)教育。56 主要任务:逐步对0-6岁的残疾儿童实施学前康复教育。到2015年,全省残疾儿童接受3年学前教育(含专门机构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的比例大幅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普遍接受义务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质量。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政策措施:①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②着力普及残疾人义务教育。③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④加快创办华南特殊教育学院,办好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支持高等院校扩大残疾学生招生规模,完善残疾考生招生考试办法,拓宽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渠道。⑤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养学校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⑥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⑦加大教育救助力度。(4)劳动就业。主要任务:实施实名制动态管理,大力促进残疾人充分、稳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残疾人6万名,农村稳定在业残疾人80万名。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规范化就业服务。为8万名有就业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扶持2万名残疾人个体创业。政策措施:①推动制订实施《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条例》,修订《广东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办法》,做好按比例就业年审和保障金征收工作。②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采取资金扶持、小额贷款贴息、经营场所扶持等方式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大力推进职业康复劳动项目,促进智力和精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地级以上市可成立集中安排较多中、重度残疾人劳动就业的非营利性生产(服务)单位,承接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适合残疾人生产、经营的产品和项目。编制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专产专营和政府优先采购产品与服务目录。③56 办好广州、XX、茂名、韶关4个省级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工业生产就业培训基地,承接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④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开展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的层次和水平。积极探索残疾人职业资格认证方式、方法,加强残疾人职工在岗技术培训,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劳动能力评估,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办好第五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残疾人才艺展示活动。⑤推进残疾人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和能力建设。⑥组织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考试,做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5)文化生活。主要任务:发展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普遍、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残疾人基本文化需求。全省创建100个省级“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示范点。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政策措施:①支持残疾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向所有残疾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开展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服务,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设立1个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馆(室)。②扶持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的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办好残疾人艺术团。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站(室)等公共文化机构要有计划地为残疾人提供艺术辅导。开展区域巡回演出,组织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参加全国调演。开展国(境)内外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③56 推进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工作,利用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等有计划开展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的各类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活跃和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④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要重视残疾人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和盲人读物出版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各地开展残疾人手工艺品和文化艺术作品展示与交易活动。建立完善省级网络无障碍电影播放平台。支持、资助出版发行为残疾人服务的刊物及反映残疾人生活的图书、音像制品、影视作品,组织和扶持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聋人读物、弱智人读物的编写和出版,继续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在更多影视作品中增加字幕、解说。对残疾人出版发行文艺作品给予扶持。(6)无障碍环境。主要任务:继续加快推进全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统筹规划城乡无障碍设施建设,开展无障碍建设县(市、区)创建工作。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1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改造补助。加强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建设,方便残疾人使用公共服务信息。政策措施:①将无障碍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内容。航空、铁路及城市公共交通要加大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公共交通工具要逐步完善无障碍设备配置,公共停车区要设置残疾人停车位。现有大中型公共场所不方便残疾人进出的通道,应当进行无障碍改造。积极推进住宅、社区、学校、福利机构、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开展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全面完成省、市、县(市、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②56 加强无障碍设施管理,开展无障碍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宣传、推广、普及无障碍知识。落实《广东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城市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工作,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日常巡检力度,落实业主责任制。③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大力推广和合理使用残疾人语音提示系统。大型、重点公共场所和风景区、公园的主要景点要设有盲文简介和盲人手摸模型。政务服务窗口以及金融业、商业、旅游业等重点服务行业要推广手语。地级以上市有条件的报刊、电台、电视台要开辟残疾人专栏或者专题节目,电视新闻和其他影视节目要加配字幕或采用手语翻译。网络、电子信息和通信产品要方便残疾人使用。推进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等通信设备的信息无障碍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推出适合残疾人使用的信息产品和符合残疾人需要的无障碍业务服务。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无障碍方式发布政务信息。推进药品和食品说明的信息无障碍。(7)法规建设和维权。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普法宣传,增强残疾人自身及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加强维权工作组织队伍建设,畅通残疾人联系渠道,深入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着力解决残疾人普遍性、群众性的利益诉求,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政策措施:①56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省残疾人事业法规、规章体系,推动各地制定本地区的残疾人优惠政策和扶助措施。尊重和保障残疾人对相关立法和残疾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权益。②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力度,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荐优秀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残疾人工作者代表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代表在全省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工作机制。③将残疾人事业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国家“六五”普法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培训1000名残疾人维权工作人员,提升残疾人依法维权能力。④切实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在制定政策、解决重大案件方面的作用。拓展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通过开展“送法律下乡(进社区)”、“送法律进农村”等活动,把残疾人法律服务向社区、农村地区延伸,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依法解决残疾人切身利益问题。进一步将残疾人权益保护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扩大残疾人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加快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机构建设,在省、地级以上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⑤56 加强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建设,拓宽和畅通残疾人信访渠道,规范残疾人信访程序,健全残疾人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力度,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根据各类别残疾人的不同特点、需求,制订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残疾人在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普遍性、群体性的权益诉求。加大侵害残疾人权益的重大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残疾人信访反馈工作机制,及时处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8)残疾预防。主要任务: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健全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实施残疾预防重点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建立残疾报告制度。政策措施:①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建立残疾预防和控制网络,形成信息准确、方法科学、管理完善、监控有效的残疾预防机制。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建立健全各有关部门和团体齐抓共管、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②56 加大基础预防工作力度,针对危害面广、可预防的致残因素,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逐步建立健全产前筛查诊断网络,普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做好孕产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工作,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度,有效实施对自闭症、脑瘫、重度智力残疾以及脊椎灰质炎等疫苗反应异常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和重点救助。扩大免疫规划,加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开展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减少传染病致残。积极开展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病致残。加强初级眼保健工作,提高白内障手术能力,普及青少年视力检查和眼保健,减少白内障、儿童盲、屈光不正等导致的可避免盲。加强对食品和医药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药品使用秩序,减少食源性疾病致残和药物性致残。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交通知识和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医疗救助能力,减少环境因素和意外事故致残。重视精神残疾的预防和监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③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④加强有关残疾预防体系建设。执行国家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实施残疾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收集,建立残疾预防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开展残疾因素监控和残疾预防对策研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预防工作,强化有关残疾预防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2.1.2项目建设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残疾人的需要本项目的提出,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发改委、中残联《“十二五”期间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以服务残疾人为宗旨,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必然之举。嘉庆残疾人服务体系规划和制度建设,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无障碍、文化体育等专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制定、完善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服务、技术,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2建设规模改造维修面积3601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361.54万元。56 第三章场址介绍与建设条件3.1场址介绍3.2建设条件3.2.1气候概况3.2.2自然资源3.2.3地形、地貌3.2.4水文特征3.2.5基础设施条件目前,项目用地范围内水、电、通讯等各类基础设施完善,满足施工条件。56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4.1工程概况改造维修面积3601平方米,开设听障儿童听力语言、肢体残疾、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等。项目计划总投资361.54万元。4.2规划设计4.2.1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6、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8、建设单位关于项目的功能要求.4.2.2规划设计原则1、研究本项目与其特定服务对象(残疾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当地特定地段中所起的作用。2、研究与周边环境关系,确定总体布局和建筑的体量、高度、主体位置和外部形象。56 3、遵守无障碍设计规范,在整体规划布局、建筑细部等方面体现出特定残疾人方便使用的要求。4.2.3规划目标结合基地未来发展的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广大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4.2.4规划设计方案1、平面布局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用房设计的基本原则,认真考察、研究,合理、科学的安排布置各业务用房。2、交通组织便捷的交通流线是设计的立足点之一,利用直线型交通的优势,形成科学合理的基地交通流线。既要满足中心的交通需要,还应根据基地未来各功能区域的划分与出入口的设置,形成基地内的道路网,分别有功能区域间的主干道、区域内的次干道。通过对机动车流线和人行流线的合理组织,把绿化步行系统置于各建筑物中央,车行系统置于外围,使整个基地的交通系统成为一个内外有别,多层次的空间系统,尽量做到人车分流,以减少车流对人流的影响,提高基地内交通的安全性。3、绿化景观设计绿化景观设计应根据基地各组成功能分区的使用要求,结合基地现有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总体来说,本基地内部的绿化设施主要由现有绿化设施、功能分区内的组团绿化、路边绿化三部分组成。56 充分利用地块原有的绿化条件,结合基地未来各功能区的设置,设计多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主题不同的绿化空间,有效活跃建筑外部空间。4.3建筑方案4.3.1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2、《关于印发<残疾人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8、建设单位关于基地的功能要求。4.3.2设计原则1、无障碍性56 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本项目作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更加要求关心、重视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在整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交通设计、环境设计、配套设施以及指示系统中均要求考虑符合残疾人使用要求的无障碍设施和尺度。2、可持续性充分考虑基地未来在功能分区、空间序列及环境景观方面的合理安排。基地作为整体留有发展余地,同时各功能分区也预留发展空间。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和集约性,保留自然山体和水体,强调建筑组合的有效性,便于资源共享和学习交流。3、社会性在大力发展机构服务与专业服务的同时,我们还要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法,不断强化残疾人工作中的社会责任,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残疾人康复服务事业的发展。4、公益性坚持以弘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服务宗旨,树立“倡导善待、奉献爱心”的服务理念,承担社会职能,为残疾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努力提高社会、残疾人及其亲属对机构的满意度,以实现残疾人“56 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打造温馨和谐的善爱之家。4.3.3建筑平面功能设置建筑平面形体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以矩形平面的条形建筑为主,局部假设联系长廊作为转折;条形建筑有利于通风和采光;建筑物的主要用房保证南北朝向;建筑内部设施以方便残疾人使用为前提;建筑以低层建筑为主,且均设有电梯,方便残疾人上下交通方便。4.3.4立面设计建筑单体均要求体现温馨、关爱的内涵形象,结合服务社会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进行整体立面设计,同时从平面功能出发,以稳重温情的形象为基础,以现代化的手法,细心地设计塑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善爱之家。4.3.5装修设计装修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装修原则为:不追求豪华,崇尚简洁和自然,坚持耐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完全遵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对装修材料的选择要求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对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设计的规定,合理选用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装修材料。4.4结构方案4.4.1概述56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建准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场地属于软弱III型场地土,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4.4.2设计依据1、《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23-2004;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0;1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4.4.3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合《广东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有关条文规定取值如下:1、竖向荷载。钢筋砼结构自重按25KN/m3计算,填充间墙采用轻质墙体材料,容重不超过10KN/m3。56 楼面均布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4.1.l条取值,屋面均布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4.3.l条取值。恒荷载按实际计算。2、风荷载。4.4.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本工程的耐火等级按一级设计,相应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按《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条文设计。4.4.5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本项目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考虑,基础等级为乙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按抗震裂度VI度设防并采取抗震措施。4.4.6结构体系、基础设计单体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管桩基础。4.5电气方案4.5.1主要用电设备主要用电设备有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计算机设备、广播音响系统等。4.5.2供配电系统(一)10kV供电系统。56 本项目电源取自邻近市政电网的10kV开关站。10kV开关柜拟采用微电脑式多功能继电保护器来进行继电保护,变压器高压侧采用三相过流、速断、单相接地保护和变压器超高温保护。(二)低压配电系统。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加母联开关手动或自动操作。另外设置一事故母线段,平时由市电供电,当变压器均发生故障时,柴油发电机能在15秒内自动起动,保证重要负荷用电。变压器低压侧设置成套静电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以集中补偿形式使高压侧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至重要设备的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放射式,至一般设备的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混合或链式配电。大容量干线及树干式干线采用封闭式插接母线。小容量一般用电干线采用三芯或五芯阻燃塑料绝缘铜芯电力电缆,消防设备配电干线采用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垂直部位沿电缆竖井敷设,水平部位采用电缆桥架敷设。支干线及支线基本采用阻燃塑料绝缘铜芯导线穿金属管或金属槽在吊顶内敷设。照明电源与空调电源由不同变压器供电。所有消防泵、喷淋泵等消防设备,均采用末端自投线路设计,由低压配电屏引双回路放射供电,一路引自应急母线段,线路采用防火电缆,另一路引自正常母线段,线路采用阻燃电缆。56 动力设备如水泵、风机等由低压配电屏单回路放射式配电,消防电梯由应急段引出的电缆采用单芯防火电缆,由正常段引出电缆采用五芯阻燃电缆,电梯引自应急段的电缆采用五芯阻燃电缆,引自正常段的电缆为一般铜芯电力电缆。4.5.3柴油发电机组为确保消防供电的可靠性和必须保持供电的负荷用电,本项目设置一套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当市电停电时,应急母线失电,应急柴油发电机应在15s内自动启动完成,启动后向220/380V应急母线供电。其供电对象有消防水泵、消防排烟设施、应急照明及消防控制室用电设备等。4.5.4照明本项目的照明设普通照明、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在光源和灯具选择方面,主体以荧光灯为主,公共场所、各设施用房、疏散楼梯、疏散走道设应急照明灯,疏散走道与公共出口设疏散指示灯和出口指示灯。应急照明电源采用集中型EPS电源装置。EPS电源装置在市电有电时不工作,输出的电源是市电。当市电停电后,经过短暂的切换,由EPS输出应急电源。为了降低电源装置的总容量,应急灯均采用节能灯作为光源。疏散指示灯和出口指示灯均选用自带蓄电池型,应急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4.6弱电系统4.6.1广播音响系统56 本项目的广播音响系统包括公众广播音响和特殊音响。公众广播的对象主要为公共场所,在走廊、业务用房、办公用房、会议室等处装设组合式声柱或分散式扬声器箱,平时可用来播放通知等,发生灾害时用作事故广播,用它来指挥疏散。公众音响系统的设计与消防报警系统配合,实行分区控制,区域的划分与消防的分区相同,两系统可共用一套设备,设于消防控制室内。在会议室、教室等处还设特殊广播音响,即是小型移动式的独立扩音系统,能为会议等活动提供大屏幕投影电视机、投影书写仪、各种型号不同制式的录像机等。4.6.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本项目设集中报警系统,设消防控制室进行集中监控。在本建筑的各功能部位根据消防规范设置智能型的烟感、温感检测探头,带电话插孔的手动报警按钮及消火栓按钮,检测防火阀、干(湿)式报警阀门、检修阀及水流指示器的状态。消防控制室接受各种火灾报警讯号,确认后发出警报信号和事故广播,指挥疏散,联动控制防排烟系统和灭火设施系统(启动消防泵喷淋泵),关闭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防火卷帘、指令非消防电梯回降至首层,停止空调和通风设备(消防用排烟风机和加压风机除外),切断非消防用电电源,并接受反馈信号。消防控制室设消防报警电话总机和与当地消防部门联系的119火灾专线电话。4.6.3通讯系统本项目的电话拟向电讯局报装汇线通系统,电话网利用综合布线网络传输。其容量指标办公区按0.05门/m256 估算;会议室按0.01门/m2估算。4.6.4有线电视系统会议室、办公室、管理用房根据需要设置有线电视网络,信号引自城市有线电视网,可提供国内外电视节目多套。4.6.5安全防范系统1、入侵报警系统。在重点部位设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当探测器探测到有非法侵入时,产生报警信号并通过传输系统送到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经识别、判断后发出声、光报警,记录入侵时间、地点,同时控制多种外围设备,如打开现场照明灯、开启摄像机、启动录像机。2、门禁系统。在重点办公室的门上安装门磁开关,当门开/关时,安装在门上的门磁开关,会向系统控制中心发出该门开/关的状态信号,同时,系统控制中心将该门开/关的时间、状态、门地址,记录在计算机硬盘中。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本项目设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主要出入口、重要的办公室和会议室及必要设防的场所装设摄像机,在控制室集中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随时监控大楼的运作和安全动态,控制室设在值班室内。控制室主要设备有监视器、矩阵切换、设备控制主机等。56 4.6.6综合布线本项目设置可提供语音、数据和图像传输的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与通信网络由局域网及与外界的通信网—PABX程控交换网组成,并可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进行升级、扩展和配置。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线缆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信息插座采用超五类RJ45型插座;水平线缆(包括数据系统线路和语音线路)均采用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在垂直干线子系统,数据线路采用室内光纤,语音线路采用多对数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在每个楼层设置一配线柜安装楼层配线架,信息点少的楼层可几层共用一配线架,通过楼层配线架把垂直干线电缆与各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进行连接。办公管理人员按每人一个信息点,其它会议室、专业技术用房等按实际进行设置信息点。4.7空调与通风本项目因地处南方城市,只考虑夏季空调。4.7.1空调系统设置根据使用要求,在不同的功能房配置相应的空调设备,并预留管线管道和空调排水管道以及主机放置的位置。4.7.2通风与防排烟系统。56 功能房设置机械排风及排烟系统,排风按每小时5~8次换气考虑。卫生间等设置独立排风系统,排风按每小时6~10次换气考虑。4.8给排水及消防方案4.8.1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8、《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基础资料。4.8.2生活给水方案1、水源。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市政自来水水压约0.2~0.3MPa。从市政自来水管网接一条DN100mm水管至本项目,可满足生活用水量要求。2、生活给水管道材料。生活给水管采用钢塑给水管。4.8.3排水方案1、排水系统。56 排水采用分流制排水,分为三个排水系统,即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生活废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1)在天面设有雨水斗,经管道集中后排至室外雨水排水管网,地面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排水管网,最后排入市政雨水排水管网内。(2)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市政污水管网接纳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排水管网。(3)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排水管网。2、排水管道材料。室内生活及雨水排水管采用PVC-U排水管,室外生活及雨水排水管采用双壁波纹塑料排水管。4.8.4消防方案1、水源。消防水源来自地下消防水池,在区内道路建筑物周边连成环状消防管网,业务用房消防用水给水管从环状管网上引出。2、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为20L/s,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内喷淋用水量22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系统按“中危险级Ⅰ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喷头工作压力0.01Mpa,设计流量22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3、消防系统。56 本项目消防系统分为四个系统,即室外消火栓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自动喷水消防系统、七氟丙烷气体消防系统。(1)室外消火栓消防系统室外消火栓消防系统水源来自地下消防水池,管网采用环状网,在本建筑周围道路边设置适当数量的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其间距小于120m。(2)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采用带消防卷盘和就地启动消防泵按钮的组合式室内消火栓箱。室内消火栓箱设置在明显且易于取用的地点,并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3)自动喷水消防系统除发电机房、高低压变配电室外,其余均设自动喷水消防系统。(4)七氟丙烷气体消防系统在发电机房、高低压变配电室均设七氟丙烷气体消防系统。4、化学灭火设施。为了能迅速扑灭可能发生的火灾,除设置上述的消防设施外,建筑物内还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5、消防管道材料。室外消火栓消防给水管和室内消防给水管均采用热镀锌无缝钢管。56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与节水措施5.1编制依据5.1.1编制依据1、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2、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要求二级标准。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5、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5.1.2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虽然会造成一定扬尘污染,但其污染范围较小,主要在项目用地范围内,对用地周围的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2、施工固废对环境的影响暂时的,妥善处理建筑垃圾、施工弃土和生活垃圾,可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3、施工噪声环境影响: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场地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和物料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采取一定的降噪措施,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大。5.1.3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56 2、水环境影响评价。生活污水经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三级厌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环境噪声影响。一般情况下,噪声主要为楼内各类空调机、进出车辆产生的噪声和人群活动产生的噪声等。源强一般在65~85dB(A)之间。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正常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5.2环境保护措施建议5.2.1施工期环境保护建议在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应该尽可能通过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的手段来减少建设期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其它工地的经验来看,需要做好以下建议措施,把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较低的限度,做到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协调。1、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建设单位从要多方面着手,采取适当的实施措施来减轻噪声的影响。(1)强噪声设备夜间(20:00~07:00),中午(12:00~14:00)不准施工。(2)采用低噪声系列施工机械,降低施工噪声对评价区的噪声污染。56 2、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1)建筑材料运输车按规定配置了防洒落装备,适量装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了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2)运输车辆加了蓬盖,且离开装、卸场地前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3)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4)对于散装物料,如水泥、砂石等,建议设置专用堆棚进行存放,避免扬尘产生和避免被雨水冲刷。3、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1)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2005年3月23日)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重视和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2)施工活动开始前,施工单位要向环境保护或环卫部门提出建筑垃圾处置的请示报告,经批准后将建筑垃圾清运到指定地点合理处置。(3)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暂存,能够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综合利用,以节约宝贵的资源。(4)对建筑垃圾要进行收集并固定地点集中暂存,尽量缩短暂存的时间,争取日产日清。同时要做好建筑垃圾暂存点的防护工作,避免风吹、雨淋散失或流失。(5)施工单位不准将各种固体废物随意丢弃和随意排放。56 一般情况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会对施工场地及周围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引起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防护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限度。5.2.2运营期环境保护建议1、水污染防治对策。人员生活污水处理,采用粪便污水与生活污水分流系统,根据污水排放的有关规定,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汇合市政排污管网。2、噪声污染防治对策。拟建项目的主要噪声源有风机房等。项目的各类进、排风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除机械噪声外,主要还来源于气动性噪声,必须对风机进出风管装弹性软接头,加消声弯头进行消声,基础进行减振处理。各噪声污染源经过上述处理后,其边界噪声值可符合《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4类标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废纸、废金属、塑料、橡胶等可回收的垃圾指定的有处理资质的单位统一回收,再生利用;花草、灰土等可填埋的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垃圾房经常进行消毒、杀灭害虫工作,以免散发恶臭,滋生蚊蝇。56 5.3评价结论综上所述,该项目需严格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从环保角度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5.4节水措施和节水效果分析5.4.1节水措施1、采用节水型便器冲洗设备。如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2、节水型水龙头。水龙头采用节水型并加装节水橡胶调节圈。建议使用自闭式龙头、感应式龙头,有很好的节水作用。3、节水型淋浴设施。4、考虑使用中水系统。5.4.2节水效果分析1、采用双冲洗水量坐便器时,每次冲洗水量为9L,小便冲洗耗水为4.5L,约可节约27%冲洗用水量。2、给水系统一般采用孔板或用压力调节阀调压,可使耗水量降低15%~20%;安装节流塞、节水阀芯等均能起到节水作用。3、统计表明,利用中水冲洗厕所便器、浇洒等杂用,可节水30%~40%,并缓解了城市下水道的超负荷运行。56 第六章防震措施6.1抗震设计综述6.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3、《中国地震动惨数区划图》(GB18306-2001)4、《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6.3采用的抗震措施分析1、场地和地基根据地质报告资料显示,本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内存在较厚的软弱土层,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因此,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以消除软弱土层的不利影响,并依照规范进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2、建筑设计和结构体型规则性拟建建筑体型简单,平面布置、对称,质量和刚度均匀,竖向布置规则,刚度无突变,属于对抗震有利的建筑构体型。3、结构体系和结构分析依据规范,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结构体系可实现以下抗震要求:56 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薄弱部位的出现,整体稳定性好。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通过“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等方法,实现多道抗震防线的建立。4、结构抗震设计措施该建筑属普通多层建筑,结构体系简单,依据现行规范,可通过以下设计步骤实现我国在现阶段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目标:对结构体系进行小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按计算结果进行配筋设计可基本定量达到“小震不坏”的目标。通过分项系数、内力调整系数、加强抗震构造措施等定性方法来实现“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5、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措施依据规范,对非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6、结构材料采用和施工管理措施明确结构材料和施工质量满足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标准的最低要求。经采用以上措施,可全面实现我国在现阶段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个设防水准,确保建设工程在投入后的绝对安可靠。56 第七章节能方案分析7.1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所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5、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75-2003。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9、《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10、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合理用能标准。7.2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遵循的节能设计规范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6、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节能设计规范。56 7.3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种类主要是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能源消耗数量由施工单位定期进行计量,并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要求进行合理监控。7.4项目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建筑、设备、工艺合理用能分析7.4.1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本项目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消耗能源种类主要为电力。按每平方耗能120千瓦时估算,年用电量约43万度。7.4.2建筑、设备、工艺合理用能分析项目用电设备主要空调通风系统、照明系统、计算机及影音设备等。本项目建筑结构合理,在采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设备情况下,项目用电负荷处于行业合理水平。7.5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能耗指标分析7.5.1项目建设过程中能耗指标分析项目在合理安排工序、选择合适施工机械和采用节电型设备的情况下,能耗指标能达到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先进水平。7.5.2项目运营过程中能耗指标分析本项目运营过程中能耗指标见表6-5-1。56 本项目位于南方区域,不设采暖设施。表中能耗统计指标小于国内同类项目指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差距。7.6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的供电设施较完善。市政供电管线均已达项目用地周边道路,能满足本项目的建设与使用需求。7.7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采取的节能措施7.7.1项目建设过程中节能措施1、施工组织管理方面。(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5)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2、机械设备与机具。56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4、施工用电及照明。(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56 7.7.2项目运营过程中节能措施在建设方案选择时,在可能情况下,考虑选择智能建筑方案,以达到电、空调等各系统的自动控制和配合,全面节能;在设计时,按国家及地方的节能规范、标准、实施细则等要求进行设计,注意选用节能设备、器具。在运营期,加强节能管理是很关键的一环。在目前阶段,建议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节能。1、围护结构节能。建筑设计尽量减少建筑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尽量避免使用大玻璃窗、全玻璃幕墙。玻璃可以选用吸热玻璃、反射玻璃、以提高玻璃隔热性能,减少太阳辐射透过率。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2、电气节能措施。(1)线路节能尽量选用电阻率ρ较小的导线,如铜芯导线较佳,铝线次之。增大导线截面积,对于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及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下,在选定线截面时加大一级线截面。(2)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①减少用电设备无功损耗,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②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压柜集中补偿等方式,达到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又减少整体无功电流。(3)照明节能56 ①充分利用自然光,这是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②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管)及紧凑型荧光灯。降低室内照明总功率,可以减少灯光散热量,从而也减少空调负荷,使空调系统也节能。③荧光灯宜选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气体放电灯宜采用电子触发器。④根据照明使用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56 第八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8.1项目管理项目的建设单位为XX区残疾人联合会,项目建设由该局进行实施与管理,具体办理通过招投标确定的施工的委托手续,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等项目建设管理。8.2项目实施进度56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9.1.1编制范围本项目投资估算编制范围为XX区残疾人中心修缮工程的工程费用以及项目建设所发生的其他费用。9.1.2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3、《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通则2010》;4、《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5、《广东省建设施工机械台班费用2010》;6、《广东省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0》;7、类似工程指标。9.1.3编制说明1、土地费用。本项目属社会教育事业工程,暂不考虑土地费用。56 2、建设单位管理费。包括不在原单位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零星购置费、招募生产工人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印花税、业务招待费、施工现场津贴、竣工验收费和其他管理性质开支。按国家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文计算。3、招标代理费。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文的规定进行计算。4、工程建设监理费。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计算。5、前期咨询费。按原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文)、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计委《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粤价[2000]8号文)的标准估算。6、勘察设计费。包括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竣工图文件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按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计算。7、施工图技术审查费。根据广东省物价局《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图技术审查中介服务收费问题的复函》粤价函[2004]39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534号,按勘探设计费的6.5%计算。8、施工图预算编制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计算。按基本设计收费的10%计算。9、工程竣工图编制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计算。按基本设计收费的8%计算。56 10、环境影响评价费。根据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价[2002]89号文计算。11、工程保险费。具体根据投保合同计列保险费用,依据《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2009版)计算。估算按总价0.2%。12、白蚁防治费。根据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建设厅《关于白蚁防治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价[2002]370号,按建筑面积2元/平方米计算。13、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算。9.1.4投资估算经估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61.54万元。9.2项目资金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9.2.1资金使用计划本项目的建设本着质量、安全第一的原则按时、按质完成,投入运行,及早创造社会效益。9.2.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约361.54万元。资金筹措由区财政拨款。56 第十章招标情况10.1招标内容及范围本项目建设内容为XX区残疾人中心修缮工程。本项目建设内容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包括供配电、给排水与消防工程)。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家关于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招标基本情况见表10-1-1。10.2招标的组织形式及方式本项目工程招标的组织形式为委托招标;建筑、安装工程的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工程招标委托有资质的招标单位在XX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标,评标由建设单位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在XX市招标投标专家库中抽取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10.3对投标方要求按政府有关规定具有相应资质和业绩的施工企业。56 第十一章财务分析11.1编制范围财务分析的范围是XX区残疾人中心修缮工程。11.2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年)。2、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其他有关经济法规、文件、资料等。11.3财务分析XX区残疾人中心修缮工程是民生项目,作为非盈利性项目,项目建成后,XX区残疾人中心的费用由XX区财政拨款解决,可以维持正常运营,实现财务可持续性。56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评价12.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1、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收入的影响。项目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其收入水平,并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的商业机会,如建筑材料的采购、项目的设计等,这些商业机会也能够提高所在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本项目的建成,有利于提高本地区居民收入。2、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残疾人中心的建设,为残疾人以及其家属提供了更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积极促进了本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就业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可以提供较多的临时性的工作岗位。因此,项目的建设对本地区居民就业的影响很好。4、项目对所在地区利益群体的影响。本项目的相关利益群体主要包括:XX市政府、XX区残疾人联合会和残疾人以及其家属、建设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商、工程设计部门、监理部门等。上述不同利益群体均为本项目的收益群体,尤其是XX市政府、XX区残疾人联合会和残疾人以及其家属对项目期望值很高,认为项目实施后能极大改善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56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工程设计部门、工程监理部门因参与项目的建设,获得一定的利润。因此,项目的建设对所在地区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都是正面的。5、项目对所在地区弱势群体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本身就是为弱势群体-残疾人服务的,项目的建成,能使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享受到更好的服务环境,因此项目对本地区的弱势群体带来的影响是好的。6、项目对所在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本项目是民生项目,是服务于残疾人的,项目的建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和谐了就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了,才能持续文化、教育、卫生的投入。因此,项目建成后,能给本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带来良好的影响。7、项目对地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项目的建成,完善了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提高了社会服务容量,对当地城市化进程带来正面影响。8、项目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引发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也不会影响当地的社会安定。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详见表12-1-1。项目社会影响分析表表12-1-1序号社会因素影响的范围、程度1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对当地部分居民的收入一定程度的提高,影响良好。2对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能进一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影响良好。3对居民就业的影响能适当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影响程度良好。56 4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良好。5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对弱势群体的影响良好。6对地区文化、教育的影响间接影响到当地文化素质的提高,影响良好。7对地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提高社会服务容量,并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影响良好。8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不会对少数民族风俗和宗教产生影响。12.2社会适应性分析1、与项目相关的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建设的态度与参与程度。正如上面对“项目对所在地区利益群体的影响”的分析那样,本项目的相关利益群体,尤其是XX市政府、XX区残疾人联合会和残疾人以及其家属对项目期望值很高,认为项目实施后能极大改善残疾人教育、就业、培训等综合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还有,建设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工程设计部门、工程监理部门等因参与项目的建设,获得一定的利润。因此,他们对项目的建设是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的。2、项目所在地区的各类组织对项目建设的态度。本项目的建设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的建设得到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3、项目所在地区现有社会环境、文化状况对项目建设适应程度。56 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能够适应项目要求的社会环境条件,能够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社会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见表12-2-1。社会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表表12-2-1序号社会因素适应程度可能出现的问题措施建议1不同利益群体好项目建设期可能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做好项目实施的环境保护工作2当地组织机构好建设期对通信、电力设施的影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3当地技术文化条件好豆腐渣”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12.3社会风险分析12.3.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1、技术风险。项目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可得性与预测方案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工程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等。2、工程风险。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与预测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工程量增加、投资增加;工程实施过程中管理不善导致工期延期,投资增加。3、资金风险。资金风险主要为资金供给不足或资金来源中断导致项目建设期延长,甚至被迫终止。56 4、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指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政府政策作出重大调整,项目原定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5、外部协作条件风险。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主要外部协作配套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给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困难。6、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指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对本项目带来的风险。12.3.2风险程度分析本项目的风险程度进行分析,详见表12-3-1。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估计表表12-3-1序号风险因素名称风险程度说明灾难性严重较大一般1技术风险本项目技术成熟可靠,对项目的实施影响较小,技术风险一般。1.1先进性√1.2可靠性√1.3适用性√1.4可得性√2工程风险各类工程风险一般。2.1工程地质√2.2水文地质√2.3工程管理√3资金风险项目建设资金基本落实。56 3.1资金可靠性√3.2资金充足性√4政策风险当前我国社会稳定,项目符合国家政策,项目政策风险较小。4.1政治经济条件√4.2政府政策√5外部协作条件风险本项目位交通运输、水电配套设施较为齐全,风险较低。5.1交通运输√5.2供水√53供电√6外部环境风险我国整体经济运行平稳,项目外部整体环境良好,风险较低。6.1社会环境√6.2经济环境√6.3自然环境√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本项目的风险因素对项目建设的影响程度较低。12.4社会评价结论据以上分析结果,本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相关利益群体积极支持,不会影响弱势群体,对当地文化、教育、卫生带来积极影响,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扩大社会服务容量,促进当地城市化建设,推进现代化进程,适应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教义,而且社会风险程度较低。因此项目社会效益显著,社会评价结论可行。56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13.1结论项目的建设切实加强残疾人服务基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改关善残疾人现状,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项目建成后,为XX区残疾人综合服务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了设施保障,真正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为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3.2建议本项目的建设刻不容缓,建议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尽快作出决策,尽快立项,尽早投资建设。项目建设的组织应严格管理制度,对项目的时间进度、技术质量标准、经济评价、责任人及检查考核等明确具体要求,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逐步完成。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