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9.50 KB
  • 2022-04-22 11:37:56 发布

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0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桥流水侗家鼓楼老树琵琶102 第一章可行性研究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榕江县大利等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民族村寨)2、项目建设地址贵州省榕江县,距省会贵阳365余公里,距州府凯里173公里。大利距县城25公里,宰荡距县城26公里,卡寨距县城97公里,晚寨距县城50公里。3、规划范围民族村寨用地规模为60公顷。4、项目运营期项目运营期25年,包括建设期5年。5、项目业主单位本项目业主单位:榕江县旅游局法人代表:石松敏单位地址:榕江县古州镇6、项目总投资该项目估算总投资8057万元。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目的、依据及内容1、编制目的⑴遵循项目建设程序,为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提出可靠依据;102 ⑵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⑶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⑷为项目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2、编制的依据⑴《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范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1月⑵《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GB/T18971-2003)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⑷《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实务全书》⑸《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⑹《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⑺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2009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编报工作的通知》⑻《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⑼《贵州省乡村旅游规划规范》⑽《贵州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⑾《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⑿《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999-2015)⒀《卡寨村消防建设规划》(2008)⒁《大利村消防建设规划》(2008)⒂《榕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⒃其他资料2、主要内容102 本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基本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⑴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原由⑵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⑶市场分析和游客规模预测⑷旅游发展与营销战略⑸项目规划方案⑹项目配套工程规划⑺投资估算⑻效益评价⑼风险分析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数量总规划面积Ha60总员工数人200总投资万元8057申请国家专项资金万元800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7720流动资金万元337投资利润率%11.83内部收益率%12.34资本金净利润率%1906.84投资效果系数%20.76投资回收期年13.03盈亏平衡点(BEP)%52.74保本点营业收入万元1854102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理由一、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一)、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态势“十五”期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五年内旅游生产力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旅游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十五”计划确定的多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实现了从“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将达13710万,占世界市场8.6%的份额,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旅游强国。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31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其中,外国人2611万人次,增长17.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576万人次,增长2.9%。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旅游人数5472万人次,增长9.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亿美元,增长23.5%。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4095万人次,增长18.6%。其中因私出境3492万人次,增长21.3%,占出境人数的85.3%。国内出游人数达16.1亿人次,增长15.5%;国内旅游总收入7771亿元,增长24.7%。(二)、贵州旅游业发展状况贵州省已经形成了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全省旅游产品结构向多样化、复合型转变的速度明显加快,旅游增长方式正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贵州省目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确立了第一批三个优先发展重点旅游102 景区,开发了一大批景区景点,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贵州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被确立为后续支柱产业。贵州省与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在贵阳举办的“2006中国乡村旅游国际论坛”更使贵州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贵州红色旅游势头猛进,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和遵崇公路全线通车为契机,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全面实施《2005—2010年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和《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贵州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多样的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由于工业化进展缓慢,贵州许多地方的河流山川仍保留着完好的自然生态,被称为“活着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它们具有原始性、奇秀性、古朴性、神秘性。文化与旅游结合使贵州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贵州正在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特别是民族族旅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贵州省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626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8%;实现旅游总收入5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表2-1贵州省2007年旅游业发展指标统计表指标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数其中:国内旅游人数境外入境旅游人数其中:外国人港澳台同胞全省旅游总收入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人次万人次万人次万人次万人次亿元亿美元6262.896219.8943.0015.4827.53512.281.2931.931.933.844.628.432.412.2102 (三)、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几年来,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产业各要素协同发展,游客量和旅游收入迅速增长。2007年黔东南全年接待游客114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53亿元。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经过多年的努力,黔东南州旅游产业要素基本齐全,旅游设施不断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形成了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体,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红色旅游等为特色的产品体系。黔东南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是全国侗族、苗族人口比例最多,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处于黔桂湘大侗族文化旅游圈与苗族文化旅游圈的核心位置,侗、苗民族文化和其它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构成了现代旅游的极佳资源。在《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榕江处于黎-从-榕优先发展旅游区的重要位置。黎-从-榕优先发展旅游区包括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最南端,黎平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榕江、从江、锦屏等县的部分地区。区域内的都柳江沿岸景色秀丽,河谷两侧和区域内计多地方座落着众多富有特色的侗寨建筑和象征侗族文化的鼓楼及风雨桥。该区内主要旅游吸引物还包括黎平八舟河风景区、东风林场、榕江的车江大坝及三宝、侗寨和古榕树群、摆贝(苗)、隆里古镇、岜沙(苗)、肇兴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景区。目前,制约黎-从-榕旅游区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较差,特别是其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总体上公路质量等级不高,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体系尚未形成等。102 根据《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旅游生产力布局安排及全省首批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工作安排,榕江县位于全省旅游布局的黎平一从江一榕江优先发展综合旅游区,属于全州“六大精品系列”的侗族原创性文化旅游精品系列、“八大水景旅游区”的都柳江旅游区,在黔东南州具有突出的产业地位。从旅游区位优势看,榕江县位于黎从榕综合旅游区连接省内黔东南凯里-镇远综合旅游区和黔南荔波综合旅游区的中心地带,紧靠仰阿莎水上休闲旅游区,为张家界、桂林、昆明二大国际旅游城市所环抱,县境内外是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域,体现了良好的地缘联动优势。从周边旅游的竞争态势看,榕江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特别是旅游业发展迅猛,将成为榕江县旅游市场上的重要竞争对手,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一是榕江县可以借助周边地区共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利用周边业已形成的旅游市场,进行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和市场营销,力争使榕江县的旅游产品成为周边地区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二是有利于与周边地区在旅游开发上的联合与协作;三是可以利用周边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旅游业发展策略和政策以实现后来居上。需要清醒认识的是,由于目前榕江县旅游品牌知名度不算很高,产品不够成熟,榕江县发展旅游应树立竞争意识与危机感,充分发挥与周边区域的线路联动效应,努力做到以产品赢得市场,以特色吸引市场,以质量取信市场,力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02 (四)、榕江县基本概况1、地理区位与建制沿革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史称古州,曾为江南八百州之一。榕江地跨珠江、长江流域,介于东经108º04′-108º44′,北纬25º36′-26º27′之间,东与黎平、从江两县相连,南与黔南州荔波县接壤,西接丹寨、雷山与黔南州的三都县,北与台江、剑河毗邻。榕江县城驻古州镇,位于都柳江中游与寨蒿河、平永河交汇处,分别距省城贵阳365公里、州府凯里173公里、广西桂林340公里、柳州390公里。是连接贵阳至广西桂林、凯里至桂林、黎平至贵阳、黎平至荔波樟江等景区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连接州内南线-中线-北线的交通要道。榕江地处都柳江中上游,历史上曾是贵州南部航运重要码头,是黔、桂、湘三省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城内至今保存着会馆、古码头、古建筑,以及清代总兵署、古衙门、红七军军部旧址。榕江县从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起,历代都有建制,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立古州厅,民国2年(1910年)改古州厅为榕江县。全县总面积3315.8平方公里,东西宽66.5公里,南北长93公里。2、气候与自然条件榕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总积温6635℃(≥10℃年有效活动积温5445℃),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39.5℃,极端最低-5.8℃102 );年均降水量1211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3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12.6小时,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区域性气候差异明显等特点。县境土壤条件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质地多为轻粘轻壤,三河流域(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沿河河谷和坝子土地的农业可利用率高,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境内物产丰富,种类繁多。有农作物500多种(系),鱼类150余种,野生动物有500余种,野生植物有258科678属1400余种。小个子黄牛、香猪、香羊是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畜产品。境内溪河密布,都柳江在县内逶迤而过,直下从江,通达广西。八开河、平永河、寨蒿河等主干流,均位于都柳江上游,属珠江水系。平阳乡、两汪乡、朗洞镇属长江水系。水能资源理论蕴藏25.8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4.68瓦,已开发利用仅有7243千瓦,占可开发量的4.93%。1998年,雷榕110千伏输电工程架通,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动力基础。榕江县森林资源丰富,是贵州省10个林业重点县之一。全县有森林面积327.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968.1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8.67%。月亮山、雷公山尚保存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是天然生物种群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珍稀动物有国家级的秃巨蜴、小型人形动物“大鲵”等,堪称天然物种基因宝库。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县辖19个乡镇,268个行政村,1653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总人口33.72万人,共有15个少数民族,以侗、苗、水、瑶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84.8%。102 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5.82、1.47、3.64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2%、13.5%、33.3%。财政总收入完成56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34%。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元,比上年增长8.38%。总体上榕江县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仍低于全省水平,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州确定的“新两山”(月亮山、雷公山)扶贫重点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县内321国道、202省道、雷榕公路、炉榕公路、锦榕公路在县城交织,正在建设中的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常称“两高”)将从榕江通过,县道榕寨公路穿过车江万亩大坝,还有县道平永至乐里至朗洞至寨蒿把榕江北部地区的乡镇穿连在一起。20个乡镇全部通车,全县通车里程已达951.6公里,基本形成公路网络。程控电话、移动和联通在20个乡镇全部开通。榕江县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属于“两江生态屏障”地区,再加上长期以农林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三农问题”突出,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亟需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和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五)、榕江县旅游业发展概况榕江县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特别以侗族文化为主要民族特色,是开展以侗族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的好地方。近年来,榕江县人民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取得了许多历史的成就,为榕江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02 1、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榕江县于2005年完成了《榕江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在积极推进规划的实施,深度开发三宝、大利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2、旅游品牌初步建立、发展势头趋向利好。通过多年的努力,榕江县旅游业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以三宝为中心,辐射至大利、宰荡、摆贝、八蒙等旅游村寨的都柳江原生态多民族旅游精品线和以茅人河漂流为中心辐射至空申、小丹江、卡寨、乐里、晚寨旅游村寨的环雷公山苗侗风情旅游精品线。部份景区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行业认定和市场的青睐。古榕风景区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宝千户侗寨被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琵琶文化艺术之乡,宰荡被评定为侗族大歌文化艺术之乡,打造了萨玛节、琵琶歌、《珠郎娘美》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空申超短裙、摆贝百鸟羽毛服、苗王庙、古榕树群等生态文化品牌。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自2003年以来分别接待游客5.4、7.5、11.6、17.2、28.8万人次,分别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2、1200、2130、3500、5600万元。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①、致力于构筑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目前全县境内以及与周边的交通网络建设得到了逐步完善,榕江至寨蒿、大利完成了通乡通村油路,榕江至计划(月亮山)、小丹江至乐里、乐里至两汪的油路正在建设中,榕江至荔波、榕江至黎平、两汪至剑河(仰阿沙湖)的油路也正在规划中。同时许多民族旅游村寨的通村公路也得到了改善。特别是目前过境的厦102 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三至五年,交通的状况的改善将历史性地改变榕江的区位条件。②、大力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县城、各景区和许多民族旅游村寨的投入,大力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先后完成了县城主大街和321国道榕江县城段的改造,实现了街道的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在街道两旁建设了休息凳和中英文对照的景点和民族旅游村寨介绍的特色石刻,种植了许多景观树小叶榕,设置了带有旅游景点图片的灯箱等,大力营造旅游地的氛围。按三星级标准设计的榕江旅游接待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的三分之一,按四星级标准设计的榕江大酒店已破土动工。其次,加大三宝侗寨的开发建设,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完成了三宝鼓楼、表演场、停车场、生态步道、排污管网、寨门、萨玛祠的维修扩建及车寨鼓楼的维修等。特别是2008年,借第三届旅发大会之机,已累计投入1600多万元对三宝侗寨进行了深度开发,完成了三宝千户侗寨垃圾转运站、沿江生态游览步道、寨门、民族旅游接待站、标识标牌、长廊搬迁扩建、鼓楼维修等工程,停车场、萨玛祠新建工程正在建设中,投资300万元的三宝污水处理站已启动。还加快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三宝生态酒店建设已签约,并很快动工。102 近年来,还积极争取资金实施完成苗王庙、小丹江风雨桥、晚寨鼓楼、大利鼓楼、八蒙花桥、空申表演场和步道等项目的建设;维修扩建了红七军军部旧址;引资建设了小丹江宾馆等;另外还投入240余万元开发茅人河漂流项目,建设了表演场、停车场、管理房、公厕、码头、沿河步道、长廊、观景亭等。2008年,大利和卡寨还进行了消防示范点建设,实施了部份电改、水改、厨改、厕改等工程,晚寨重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为本项目的提出创造了条件,也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目前榕江共有大小宾馆32家,1026个床位;有招待所30家,床位760个。4、积极推动旅游商品开发榕江县旅游商品资源丰富,为构筑旅游产业,放大旅游经济的效应,加大了旅游商品开发的工作力度。先后扶持和引导成立了榕江县盛源天然食品开发经营中心,开发了野生菌类、腌肉、水果类、葛根系列产品等。另外随着优惠政策的引导和良好发展平台的提供,特别是通过“两赛一会”,推动和促进了旅游商品的开发,使旅游商品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各民族村寨旅游商品加工销售行业也开始逐步兴起,涌现出了一大批从事银饰、芦笙、刺绣、蜡染等特色旅游商品加工销售的专业户。5、特色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较好榕江县车江大坝是全省有名的平坝之一,有万亩大坝之称,土地肥沃,四季不休,与三宝侗寨紧紧相依。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已建设成为贵州省科技示范园,形成了西瓜区、荸荠区、甘蔗区、早熟生态蔬菜区、锡利贡米、竹笋区、脐橙区等。今年由外商投资兴建1000亩的现代科技园区正在实施中。根据规划,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生态游览步道、观景长廊、科技展厅等,把侗族悠久的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将东江大坝102 打造成为生态农业观光和民族文化体验的高品味的综合旅游产品。6、发展乡村旅游措施有力,旅游带动初现成效。发展乡村旅游,农户是实施发展主体,农户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县委政府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2007年县财政拨款由旅游局帮助扶持建立了10户农家旅舍,每户免费配备了床、被子、床单等配套设施。2008年又按三朵花旅舍标准在三宝、大利、卡寨指导建设了12户农家旅舍。目前正组织人员进行指导,验收合格的将给予每户1万元补助,同时三宝30户的移民搬迁户也按照乡村旅游接待要求进行建设,政府帮助修建的道路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已逐步竣工和完善。近几年来,先期建设的农家旅舍(包括参加文艺表演、销售工艺品等)每户每年平均获得了1万多元的收入,这使农户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了一定实惠。另外农户还通过出售刺绣、土布、蜡染等获得部分收益,目前最为突出的是三宝侗寨,每户在销售工艺品中每年能获得2万至3万不等的收益,推动了农户参与旅游开发经营的积极性。7、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力度和措施得到加强榕江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一直得到省、州、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结合“两高”建设,一是成立了“榕江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领导小组”,加大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收集、整理和保护力度,其中侗族专家普虹同志独立研究并出版了《侗族音乐史》、《侗族曲艺音乐》、侗歌乡土教材《长大要当好歌手》、《侗族大歌·102 文学古籍本》等著作,合作出版了《侗族文学史》、《侗族通览》等著作。二是把民族音乐正式引入课堂,目前在乐里、裁麻、车江等重点民族村寨已全部普及。同时还加大双语教学力度,在栽麻所有小学和车江中学实施侗语与汉语的双语教学实验点,目前正全面推广实施。另外还引导成立少儿艺术团、少儿文艺队等,形成本土文化走进课堂的示范园地,使民族音乐和舞蹈得到很好传承。三是牵头召开跨省跨县的“侗族地区民族音乐进课堂经验交流会”,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四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目前已有3项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相关整理申报工作力度还在更一步加大。五是加大了民间艺人的保护,多次对民间艺人进行表彰,鼓励他们为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事业做出的贡献。积极向省州乃至国家上报杰出传承人,宰荡村胡官美200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六是鼓励民间办节,政府重点扶持侗族萨玛节和苗族茅人节等,引导开展好民间文艺汇演、比赛活动,通过大众参与的方式使民间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8、加大乡土旅游人才培训所有事业都是由人创造的,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为促进一方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榕江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人才素质。2008年榕江县推荐8名大中专毕业生到省旅游学校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导游培训。选派了20名乡村人才到省旅游学校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宾馆饭店服务技能培训,选派18名乡村优秀人才到凯里旅游学校学习导游业务。另外还邀请凯里旅游学校的优秀教师到榕江县授课,多渠道开展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102 加大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还在县职中开设了旅游专业班,同时旅游局还组织人员对宾馆、农家旅舍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累计培训人次达260余人次。还计划与相关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制定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计划,采取实习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以引进高校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推动榕江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9、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知名度不断提高。为抓住“两高”建设给榕江县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榕江县积极做好宣传推介工作,近年来分别前往贵阳、重庆、成都、深圳、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开展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开展民族歌舞展演,发放宣传折页和手提袋,并与多家旅行社达成了共建旅游线路协议。邀请和接待了国内数十家电视台、韩国KBS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香港商报、台湾MOOK电视台、日本旅游杂志总编、日本作家协会及旅行社人员等到榕江采风摄影;制作完成“贵州旅游在线榕江专版”和“榕江旅游网”等;2005年还在CCTV网站开通了榕江旅游专版;2007年县艺术团15人组成的表演队前往西班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巡回宣传演出,使国外更加了解到了榕江县丰富的民族文化,培育了潜在旅游市场。2008年为抓住“第三届旅发大会”的机遇,分别在省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和在黔东南日报进行专版宣传。根据省委的安排,2008年10月,还组织民族演员代表贵州前往澳门开展为期一周的旅游宣传推介。通过各种宣传推介,榕江县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0、游人及收入增幅加快102 1998至2007年,榕江县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90万人次,游客接待人次年均增长达到30.3%:旅游总收入累计超过5700万元,年均旅游收入增幅达到21.3%;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逐渐加大(见表2-2)。表2-2近年来榕江县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年份旅游人数(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万元)全县GDP(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旅游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19982.146046329106580.94.319993.2562.449403113881.14.920004.2641.948934135801.34.720014.9816.752053141871.65.720025.5984357186164411.55.120035.481261800184001.34.420047.55120467300206001.85.8200511.78213073690267002.98200617.2350086300321044.110.9200728.85600109000364005.115.4(六)、存在的主要问题1、旅游基础设施仍然滞后。虽然近几年来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但由于资金不足,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三宝景区的部分设施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和其他景区和民族村寨基础设施仍然得不到建设和完善,特别是旅游交通滞后,游客到达景区和民族村寨较难,这使榕江县实现旅游大发展的目标存在很大困难。2、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榕江县虽被列为全国十佳旅游精品线路,但县内许多景点尚未开发,未能纳入省内外旅行社的重点线路乃至常规旅游线路进行销售和推广。3、102 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虽大,但没有形成合力。目前只是通过前往部分重点旅游目的地进行单一的宣传,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宣传机制,有忽冷忽热的现象,宣传也没有适销对象。除了在一些报刊杂志上进行宣传外,未能在覆盖面较广的全国性的大型宣传媒体作宣传。4、农户在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收益还比较少,目前除了三宝景区有4家专业旅游商品销售店一年能获得上万元收入外,其他群众主要是参与表演、开设农家旅舍和出售手工艺品等,收益甚微。为此在景区项目建设方面,农户配合度还不高,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还未全面调动起来,有积极性的也是个别少数。二、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第一、大利、宰荡所在地栽麻乡概况栽麻乡位于榕江县东北部,东南面与从江县的往洞乡接壤,东北面与黎平县的九潮镇相连。全乡幅员面积165平方公里,辖十二个行政村,四十五个自然寨,七十三个村民小组,2007年年末,全乡总人口17000余人,耕地面积9234.1亩,人均耕地0.59亩,农业总产值38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5元。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少数民族贫困乡。因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带上,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林木生长茂盛,植被保护完好;天气常年温润、凉爽,加之纯朴的民俗、民风以及享誉世界的侗族大歌,是休闲避暑的理想胜地。乡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硅矿和高岭土,主要的农特产品有香菇、木耳、天麻、茯苓等多种中药材以及侗家腌鱼等。102 近年来,由于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对经济开发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力度,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各项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生活基本实现了温饱,正努力向小康迈进。拟开发建设的大利侗寨和宰荡侗寨位于栽麻乡境内。第二、卡寨所在地朗洞镇基本情况朗洞镇是榕江县北部边陲重镇,距县城108公里。位于东经108º30′-108º35′,北纬26º17′-26º24′,地处雷公山腹地,东与黎平县尚重镇、德化乡相邻,北达剑河县太拥乡、南哨乡,南接寨蒿镇,西至乐里镇和两汪乡,为榕江、剑河、黎平三县交界之处,国土面积24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万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21元。全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9个村民小组,77个自然寨,5090户22178人,其中苗族8518人,侗族7452人,少数民族占74.71%。平均海拔1288米。全镇森林覆盖率为72.1%。朗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城内尚存多座古建筑。乾隆二年(1737年)在朗洞设立分县,隶属黎平府。宣统元年(1909年)分县拨归古州厅,民国三年(1914年)分县隶属榕江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县撤销,所设乡(镇)隶属于县。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朗洞休整并在东门外江家大田召开数千人军民大会,宣传我党、我军的政治主张,在大街小巷张贴和书写革命标语,东门街小巷至今还留下红军标语手迹。一九八O年榕江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其列为重点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 朗洞不仅有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而且是黔东南苗族、侗族的分水岭,以卡寨为起点往北经两汪、平阳为界几乎都是苗族居住,从色边村往南至寨蒿、车江、黎平、从江均为侗族居住区。因此,朗洞镇内苗、侗民族风情和以色边至扦谢为中心的侗族民俗文化,十分浓郁;芦笙舞、苗歌、侗族琵琶歌让人留连往返;多彩的苗、侗刺绣让人目不暇接;新米节、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苗年情人节更有特色。还有高邦、高略的千年古松、水杉、红豆杉更令人难以忘怀。朗洞镇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8%,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八万山的原始常绿阔叶林里有红豆杉、榉木和飞虎、山蟒、山猴、娃娃鱼等国家保护动植物,还有大血藤、桔梗、当归、芍药、百合、松茯苓等百余种中草药材与自然优美的原始生态组合成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旅游景区,有百鸟巢枫、文笔舒天、九狮奔浴、塔影横江等朗洞八景。第三、晚寨所在地寨蒿镇基本情况寨蒿镇位于榕江县北部,于育洞河与八妹河交汇处,距县城43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08°31′至108°40′,北纬26°07′至26°16′。古称太极镇,东界黎平县,南界忠诚镇,西界乐里镇,北界朗洞镇,东南与栽麻乡接壤,西南与崇义乡毗邻。由于自古以来商业比较发达,享有商贸古镇的美称。现仍有湖南、江西等会馆。其地域与黎平县的九潮、尚重和本县的忠诚、崇义、乐里、朗洞等乡镇接壤,国土面积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220亩,森林覆盖率68%。全镇共21个行政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共有10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790人,其中农业人口22115人,是一个以侗苗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59%。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02 1、推进黎-从-榕优先发展旅游区的发展,推进榕江县旅游规划的实施。如前所述,榕江处于黎-从-榕优先发展旅游区的重要位置,榕江是黎-从-榕优先发展旅游区不可缺少的重要区域。所以,推动榕江县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根据《榕江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榕江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该项目属于榕江县重要的、优先发展的景区。所以,该项目的建设对榕江、对黎-从-榕旅游区的发展意义重大。2、旅游带动促进当地人民脱贫致富长期以来,榕江经济落后,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元,项目所在地更低。主要是因为缺乏合适的产业带动和就业机会。民族村寨的开发建设,将促进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交通运输、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购物业、旅游商品加工、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民间文化推广等等,实现开放带动、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促使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项目在建设期、经营期都将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居民增加收入。同时,民族村寨的开发建设,将惠及到当地及以外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推动当地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3、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状况项目区位于榕江县贫困山区,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经济的发展有赖于102 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区域内的交通、电力、电信设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持。4、拉动县域经济大发展项目区以山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体,长期经济落后。整合优势资源,选择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旅游业是关联性、带动性较强的产业,其带动性强、关联度高、乘数效应大。据研究,旅游业涉及到我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和39个部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都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村寨的建设,正是利用旅游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能够迅速拉动榕江经济的发展。5、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乡村旅游可以扩大农户增收来源,有助于缓解和解决“三农”问题,通过就地就业,为乡村弱势群体(如妇女、老人、残疾人等)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条件。6、增加就业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改善榕江县的就业结构,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既可缓解城镇居民的就业压力,又可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业提供机会。7、用发展激励当代保护未来通过发展,激励和提升当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与建设力度,激励和促进当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榕江县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未来。8、通过交流提升居民整体素质102 有利于更快地提升榕江县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由于游客的大量进入,特别是国外和省外游客的进入,扩大了榕江县城乡居民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信息交流和人际交流,加之大旅游环境的形成和大旅游环境对城乡居民礼仪行为的规范要求,都会快速地提升榕江县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9、有利于提高榕江县的知名度该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榕江县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增加其综合竞争能力。10、有较好的市场基础及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四个民族村寨是榕江县、是黔东南州乃至贵州较为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多年来已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特别是国外游客较多,占游人总数近70%左右,说明其旅游价值较高,顺势开发,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这几个村寨,拥有多项殊荣,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开发,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使村民尽快脱贫致富。通过经济发展,改变村寨现有较为落后的现状,改变国外游人对贵州农村落后的看法,树立贵州新形象。102 第三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1、项目位置宰荡侗寨、大利侗寨位于榕江县东北部裁麻乡,宰荡侗寨距榕江县城26公里,大利侗寨距县城18公里;卡寨位于榕江县北部朗洞镇,距县城97公里;晚寨位于榕江县北部寨蒿镇,距县城50公里。2、项目区范围项目区总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其中宰荡1.2平方公里、大利1.1平方公里、卡寨0.8平方公里、晚寨0.9平方公里。二、建设条件(一)、综合可利用条件①有趋好的市场条件多年来,大利侗寨已接待了众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已成为榕江县重点民族旅游村寨,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现成的市场,并向利好方面发展。②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激情较高通过多年对外开放,村民已意识到发展旅游业是脱贫致富的出路,并以较高的激情期盼未来并急于改变落后的现状,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大发展。③可进入条件基本具备102 从县城到各村寨已通公路,只要进行适当的创造,交通条件会更好。④水电电讯等基础条件基本具备,水源、电源点较近,能保证项目开发建设的需要,且仅需改造及即可满足要求,基本不需要新建;(二)、各村寨可利用资源条件第一、大利侗寨大利堪称:深山里的画廊1、基本概况大利侗寨位于榕江县城东北部的栽麻乡境内,距榕江县城18公里,距黎平机场90公里,交通便利,是榕江古榕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之一。大利村属栽麻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273户,1255人,全村主要以侗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84%。地跨东经108º35′-108º44′,北纬25º81′-26º6′,所在地海拔300米。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元。2、可利用旅游资源条件①大利侗寨古朴典雅大利侗寨十分古朴幽静,寨中清澈小溪涓涓而流,有清道光年间建造的五座不同风格的风雨桥。清乾隆年间铺就的青石板贯通家家户户,光洁照人;布局紧凑的青瓦木屋、禾晾谷仓依山傍水,典雅别致,特别是1781年建造的别具一格的侗家三层木楼天井四合院保存完好,四代同堂的侗家人和谐相处,幸福和乐。②大利侗寨环境优美102 大利村寨座落在深山中,四周枫香树、楠木树、红豆杉等古木葱笼,风光奇秀,人杰地灵,极具特色。仅名贵的古楠木就达400多株,很好地体现了侗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老人护村,古木佑寨”的传统观念,被誉为“深山明珠”,为发展民族村寨旅游营造了较好的生态环境。③民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大利侗寨是“侗族传歌”之乡,古歌、叙事歌、大歌、情歌在木楼里、风雨桥上、鼓楼下代代相传,每到夜幕降临,宁静的村寨歌声悠扬,唱出侗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侗族琵琶歌、侗族大歌等民族音乐艺术丰富多彩,大利的侗戏更为出色。大利侗寨依山傍水,融入自然,可以开展民族文化体验游和原始生态体验游,是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科研考察、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大利被誉为“深山里的画廊”,歌声、溪流、青山、古木……一片远离尘嚣的人间浴池,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具备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游的品牌。第二、宰荡侗寨宰荡侗寨:侗族大歌之乡1、基本情况宰荡侗寨位于榕江县城东北部的栽麻乡境内,距榕江县城26公里,全村共260多户,1270余人,全是侗族。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两个自然寨(即宰荡、加稍)、325户、1430人,国土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28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60元。宰荡分别距省道308公路线5公里、黎平支线机场88公里,距正在建设中的“贵广快速铁路”榕江站18公里,距“厦蓉高速公路”102 榕江出入口28公里,交通便利。2、可利用旅游资源条件①宰荡侗寨历史悠久宰荡,寨名是由侗语中译音而来,“宰”为村寨,“荡”是四周很严实的地方,据《古州厅志》记载,清设古州厅后,宰荡归东路苗寨,属古州中营管辖,民国初期划为东区辖地,民国三十二年改为朗洞区署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划为加稍公社,1992年撤并建后属栽麻乡管辖。宰荡与黎平县九潮镇的明罗、从江县往洞乡等同属九洞侗族,他们原籍是从江西省太和县迁移到黎平的明罗。乾隆期间,从中朝迁移到宰荡背山狭谷坪居住至今。②宰荡民居独具特色宰荡民居房屋以江南木制瓦房结构建筑为主,全部为穿斗式结构和干栏式的吊脚楼,一般为三间房两偏厦或二间房二偏厦,也有六间房两偏厦,正房盖青瓦,偏房盖杉木皮极具民族特色;房子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正房中央是客厅摆设有长椅、纺织用具等,是休闲、座谈、聚会的场所,两侧是卧室,偏厦为厨房和附助用房;下层用于关养家禽和存放农具,整座房屋结构严谨布局周密合理。一条小溪贯穿寨子中央,溪边两岸道路铺设青石及禾谷架,每当秋收时节,家家户户把禾谷悬挂上面,通过溪水映衬,充满着丰收的喜悦,加上古老的房屋鳞次伦比,错落别致,鼓楼耸立,花桥倒映使侗寨更加显得古老而神秘。③宰荡风情浓郁宰荡人民在这自然环境中生活,世世代代与世无争,自产自给,102 依靠勤劳过着安祥的生活,长期以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膳食文化。如:腌鱼、腌菜、烧鱼、烧肉、牛瘪、羊瘪、扁米等食品。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全村妇女身穿盛装举行隆重的祭萨活动,祈祷全村男女老幼平安健康;农历二月二祭桥、拜路保佑全寨无灾无难;农历六月六兴会斗牛活动,预示着风调雨顺来年粮食丰收。八月妇女们便开始忙碌做全家的新年礼服,自行纺纱、织布、染布,缝制节日彩带、布鞋、袜垫、背带等民族工艺品。宰荡的“侗族大歌”是榕江侗歌发源地,她由多声组合,由男女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凭借纯韵无任何乐器伴奏的“天籁之音”演唱形式,有情歌、祝酒歌、迎亲歌、拦路路、农闲歌、家教歌、百马歌等歌曲,歌声婉转清脆怡人。宰荡“侗族大歌”曾走进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深圳和出国演出,受到国内外文艺界朋友的高度评价。宰荡的房屋建筑、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民俗村寨周围环境都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离县城和交通要道不远的民族村寨。④最具特色的侗族大歌之乡宰荡侗族属于榕江侗族7大支系之一。这里有罕见的侗族八角鼓楼以及独特的侗族婚礼习俗,还有最著名的侗族大歌。这里的侗族大歌属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音乐,主要歌唱爱情、歌颂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再现现实生活和历史。歌声浑厚,刚劲有力,节奏自由,缓急有序,高低协调,和声完美,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气势磅礴,实属世界音乐殿堂之珍品。侗族大歌源远流长,种类繁多,自80年代中期到法国巴黎演出后,轰动世界乐坛,被誉为“天籁之音”102 。2006年在全国青歌赛上,黎从榕组合的侗族大歌——蝉之歌获银奖,并获全国最佳人气奖,其中领唱就是宰荡的杨秀珠、杨秀梅两姐妹;2007年7-9月榕江组织侗族大歌队至西班牙演出,又轰动整个西班牙。大歌的演唱地点主要在鼓楼里,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可参与。侗家人说,“饭养身,歌养心,酒养神”,侗家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会喝水就会喝酒,因此,这里的侗家人离不开歌,也离不开酒。2002年贵州省旅游局组织专家考查,并将宰荡列为B级旅游村寨;2007年宰荡的“侗族大歌”申报列为贵州省侗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合宰荡的山水、村落、人文、习俗及侗族大歌,开展侗乡休闲度假游,是一处能真正领悟侗乡远古的纯朴,山村的宁静和“天欶之音”的魅力的旅游休闲胜地。宰荡侗族文化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古木丛生,旅游资源丰富,适合于开展侗族文化博览游,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宰荡拥有许多殊荣(县旅游局提供):⑴、2003年宰荡村被省有关部门列为B级旅游村寨;⑵、2007年7月3日-9月26日,珍珠、珍兰姐妹参加国家文化部组织的贵州省侗族大歌艺术团,赴西班牙“国际民间艺术节文化交流”演出;⑶、珍珠、珍兰姐妹代表侗族歌手,曾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十三届“隆力奇”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由贵州电视台选送“婵之歌”组合演唱的《妹唱歌来、装个憨人去上坡》由珍珠领衔主唱,凭借古朴纯韵无任何乐器伴奏的“天籁之音”侗族102 大歌,获得大赛二等奖,为贵州争得荣誉。⑷、榕江县人民政府于为1981年4月29日将宰荡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⑸、2007年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把宰荡列为全州100个重点旅游村寨。⑹、2007年宰荡“侗族大歌”申报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⑺、胡官美歌师,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誉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殊荣。第三、晚寨晚寨:琵琶歌之乡1、基本情况侗族琵琶歌之乡晚寨,位于榕江县寨蒿镇,距榕江县城50公里。全村共210多户1080多人,皆为侗族。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2006年毁于一场大火,现处于灾后重建之中。2、可利用旅游资源条件①晚寨环境古朴、优雅。晚寨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风情浓郁。这里绝壁古藤,老树成荫,翠竹婆娑,有180米高17米宽的瀑布奇观,村头有千年古墓,镌刻着侗族人民艰辛的历史和淳朴的民风。青石铺就的千级石阶直通寨内,坡脚的小溪上建有一座极其雅致的风雨桥,村寨建于山腰上。②晚寨琵琶,千古绝唱。102 晚寨琵琶有三至五弦,用竹片弹拔,可独奏,亦可单人和多人自弹自唱,悦耳和谐。主要内容有古歌、叙事歌、爱情歌和劳动生产等民歌,多以自弹自唱的形式表现。1959年,晚寨8名女歌手曾应邀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晚寨陈琼仙等侗族女歌手曾多次把晚寨琵琶歌带到法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演出,被誉为“世界甜美音乐”。晚寨虽毁于一场大火,但在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关心下,新晚寨即将建成,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风情如故,新规划建设的晚寨更具旅游价值。通过晚寨的旅游开发,实施旅游扶贫,更有利于加快晚寨的发展,共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第四、卡寨苗寨卡寨:寻访战国时期的古装部落1、基本情况卡寨村位于榕江县城北部,隶属朗洞镇,距榕江县城97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平均海拔620米。对外交通北面可通向朗洞出乐里,南面可由寨蒿至榕江县城,交通较为方便。卡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有363户,1820人,以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耕地面积780亩,主产水稻、油菜。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2、可利用旅游资源条件卡寨是榕江最具特色的苗族村寨之一,民风独特。建筑以干栏式长廊吊脚木楼民居为主,布局合理,错落有致,集中成片,层层叠织,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①战国时期的古装部落102 这里的苗族女子盛装服饰雍容华贵,色彩艳丽,图案变形夸张而又生动精美,有苗族图腾的吉祥物,龙、凤、花、鸟、牛、羊等,细腻、精致。这里依然传承着传统纺织技术,其服饰是一项重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妇女发式很奇特,长长的秀发挽在雕花银梳上成S型,层次轮廓分明,与秤钩式耳环、洁白肤色的脸、生动的大眼映衬相配,组成一幅精美的风情画,男性蓄春秋战国古典发式,穿土布无腰大裤。特别是这里的芦笙舞,音乐曲调优雅空灵,柔中有刚,动中有静,男性舞姿稳健刚劲,女性舞姿柔美典雅。②卡寨风情别致这里风情别致,男女恋爱习俗“火塘对歌”声腔如缠绵细语,一般二人以上女声与二人以上男声对唱,悦耳的和声自然和谐,也是民间音乐中少有的和声音乐种类。这里的苗家人仍然过着古老传统的民间节日。“苗年”、“吃新节”,特别是充满浪漫的农历“六月六花坡游方对歌情人节”更是神秘诱人,丰富的节日内容和多彩多姿的节日形式使这里厚重的文化大放光彩。战国时期的服饰是这里较为重要的特色,与短裙苗组合,共同打造“寻访战国时期最后的部落”的探访游,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与西江苗寨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总之,四个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和可利用的旅游资源独特,品味较高,具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条件,应尽快开发。102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游客规模预测一、市场分析(一)、旅游市场现状1、国际旅游市场近年来,贵州瞄准国外市场,大力开辟日本、东南亚等地的旅游市场,海外游客增长较快。而入境游客多以香港、台湾和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为主,他们特别喜爱贵州美丽自然的山水、纯朴的民风、奇特的少数民族风情,重复消费的可能性较大。其中远程市场的客人以考察访问的旅游形式为主,而近程市场的游客更多的是以团队旅游形式出现,也有相当多的散客。未来贵州的旅游产品,特别是生态、文化及乡村旅游产品将受到海外游客的广泛喜爱。2、国内旅游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国内旅游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以旅游消费拉动内需的“假日经济”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国内旅游消费。同时,随着居民私家车的逐渐增多,电子商务的日渐发展,出游条件的改善和市场走势的多元化,居民出游观念和动机也随时发生新的变化。一是旅游者的出游动机从以往纯粹的观光转向以观光、休闲娱乐、健身康体、放松心情、减缓工作压力等多层次的组合,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与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者的出游目的显现多元化;102 二是旅游者的出游方式从以往单纯听凭旅行社的线路设计与产品推销,向以亲朋好友、单位同仁、家庭为主组团发展,团队规模有小型化趋势;三是旅游者消费心理更加理性,跨区域、长距离的观光旅游有所减少,短线旅游、近距离的郊游、到乡村休闲、到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度假也正在被人们所追求,旅游呈上升趋势;四是个性化旅游成为时尚,自主、自助和自然旅游兴起,家庭旅游、自助旅游、小团体旅游、自驾车旅游等越来越成为时尚,旅游者出行的移动空间、活动范围与活动频率更大。五是城市居民由于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业余时间越来越倾向选择能放松精神、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型和度假型旅游,农村居民有强烈体验现代都市的旅游愿望;六是常规的观光旅游由历史文化胜地的大容量观光向原生态民族村寨、自然风景区的小容量观光转变,由传统自然风景区向新开发区转变;七是由于游客职业、文化层次和审美观念的不同,呈现出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文化型旅游成为旅游新时尚;八是旅游者期望通过旅游活动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不定期实现自我旅游价值,追求人性化,对参与性项目有很强的兴趣。从贵州省近两年的游客接待状况看,由于抓住了主题旅游宣传,旅游交通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多彩贵州”和“爽爽的贵阳”的品牌树造,贵州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旅游目的地。特别是黔东南已成为比较重要的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且国外游客呈快速增长趋势。102 3、贵州旅游市场贵州省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旅游营销力度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依托其旅游资源,旅游发展速度较快,游客市场基本上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非典年份2003年除外)持续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点:空间结构:传统到贵州的游客,主要以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遗址等为目的地。目前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也越来越多地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成了自然观光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的大中城市居民的中、短程旅游客源是其主要市场,约占市场总量的80%。民族文化旅游以黔东南为主要目的地。季节变化:目前贵州范围内旅游接待的主体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整体上贵州游客季节性变化较大,并且由以往的春游向消暑游大幅度延伸。旅游动机:游客选择出游贵州的动机主要以观光度假、民族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红色旅游避暑等为主,同时商务和会议旅游也是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停留时间:来贵州旅游的游客,主要以周边城市中、短距离的旅游者为主,其旅游停留时间不长。(二)、未来旅游市场走势未来世界旅游市场将会形成以下趋势和特点:第一,散客迅速上升,团队增幅下降。102 第二,主题旅游迅速崛起。主题旅游是世界旅游潮流中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区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不是简单地游山玩水,而是有一个主题、有目的地到一个地方去,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考察当地的自然现象或人文景观,在未来的年代里主题旅游是一个新兴的项目,它对旅游业的影响深远。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旅游者追求的将是更加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更加注重旅游的文化性。因此,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由此而形成追求主题旅游的趋势。第三,观光型旅游为主向休闲娱乐型旅游为主的转变。人们的消费活动越来越个性化,除一般的参观游览以外,主要转向了通过旅游到达休息和娱乐的目的。据调查,近年来日本每年出国游客中,三分之二是重复出国旅游,美、英、德、法等国重复出游旅客的比例更高达90%。由于每年出国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意在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走马观花、疲于奔命的单一观光旅游方式。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观光旅游虽不会完全失去市场,但将只成为旅游项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只是成为一个重要的吸引物,而不是单一的出游目的。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如度假旅游等非观光旅游早已盛行,并取代观光型旅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主体。所以,休闲娱乐旅游将是旅游的新潮流。第四,旅游者追求更多的参与性活动。第五,旅游活动将朝着大众化发展。第六,家庭旅游将成为全球流行趋势。选择景点上突出新鲜、奇特、富于知识性与科普性的特点,探究解说词的与众不同,然后再结合游览活动中丰富多彩文娱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游。(三)、客源市场分析及定位根据“距离衰减规律”和“地理联系率”102 以及不同客源地的旅游特征,确定民族村寨的客源市场。1、国内国际市场定位⑴、基础客源市场民族村寨一级重点市场主要指近距离的周边城市居民旅游市场。主要考虑具体车程在四小时之内,结合考虑城市的消费能力,能够实现异地两日游即进行短程民俗体验、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的市场,具体为贵州省内市场,并以贵阳为主,其次是省内地级、县级城市居民。⑵、潜在客源市场潜在客源市场主要是以来筑来黔东南旅游、度假的周边省份的游客。广西、广东和重庆、湖南为主。主要考虑在黔东南度假期间来民族村寨旅游、观光的游客。⑶、机会客源市场机会客源市场主要是考虑来黔东南度假期间的部分游客。主要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范围内其它省份市场及周边地区旅游线路上的部分分流市场。其次是目前经过黔东南的跨省高速公路和未来厦蓉高速联线上的城市居民。2、市场细分⑴、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民族文化以其神秘性和独特性,利用自身“异质性”102 的文化资源,面对游客寻找旅游独特性感受的背景,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民族文化旅游包含了民俗文化体验、文化休闲等丰富的旅游内容,未来将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本项目的建设有较好的市场前景。⑵、青少年旅游市场青少年市场规模大,同时青少年市场的开发可以联动开发其他游客市场,青少年市场是民族村寨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客源市场。青少年喜玩好动,精力旺盛,对学习、科普、运动游乐型旅游项目或活动十分感兴趣。可为青少年提供科学教育、增长见识、陶冶自然情操、缓解心灵压力的良好环境。⑶、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正在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市场潜力巨大。世界人士预测,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以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将是本项目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⑷、家庭休闲市场双休日的亲子旅游、探亲访友等,使家庭自驾游成为民族村寨的重要顾客群体。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双休日以家庭为单位的出游方式非常普遍。家庭休闲市场在旅游市场中将占有重要地位。⑸、企事业单位奖励旅游市场一些企事业单位,每年都有本单位职工外出疗养、度假等计划,作为职工的福利或奖励。并且奖励旅游市场已成为一种新兴旅游市场,民族村寨可将这个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市场。二、市场规模预测102 榕江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早,但起点较低,虽于2005年完成《榕江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但由于资金困难,未能按规划如期实施。根据《榕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结合近年统计数据显示,游人增长大于预期,说明《榕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游人增长预测是稳妥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增长还会加快。本报告仍以《榕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增长预测作参考进行计算。由于乡村休闲旅游仍是榕江的主体,民族村寨是榕江县开放较早的旅游区之一,具有部份可供分析的数据。近年来游人接待情况2000年以来,四个村寨开始接待旅游者,而且游人到访呈增长趋势,接待情况见下表(县旅游局提供):表4—1四村寨近年来游人到访统计分析表人数:万人年份村寨名称合计宰荡增长%大利增长%晚寨增长%卡寨增长%20051.2501.136.41.5200.933.34.720061.81.51.81.26.316.620-38.841.620072.11.80.51.76.123.816.72023.52008年11月2.62.10.62.17.4合计7.76.54.45.9年均增长30.124.41.232.8总体年均增长平均增长22.1%,由于晚寨发生火灾,增长率不具代表性外,其余三寨年均增长率29.1%,接近30%。102 村寨接待容量分析村寨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折合4000000平方米,根据国际风景区规划经验,休闲度假旅游区一般按人均占地2527㎡作为计算标准,日接待容量为:4000000÷2527=1583(人次/日)根据榕江的气候特征,结合游人出游习惯,旅游旺季为春夏秋三季,可游月份为3月—10月,每月按30天计,则可游天数为240天,四个村寨总容量为:1583人次/天×240日/年=38万人次/年项目建成后,通过加大营销力度,努力使旅游人数达到接待容量。接待容量占《榕江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预计规划期末游人数达到54万人次的70%。由于榕江县以乡村旅游为主,游客量预测在总体规划预测规模之内,是符合逻辑的。民族村寨预计建设期为5年,2013年建成,2014全面对外开放。根据接待容量分析显示,景区年最大接待容量为38万人次。2008年11月,民族村寨接待游客7.4万人次,但由于基础设施条件不好,接待设施简陋,使民族村寨基本上形成了开敞式的观光游,游客难以在民族村寨进行消费。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结合营销策略,保守估计每年游客增长率为30%是达得到的(据民族村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游客年均增长率为22.1%,扣除晚寨发生火灾的意外因素增长为30%)。随着民族村寨不断发展,游客量相应会增加。稳妥预测:全省近年的年均增长都维持在30%以上102 ,说明全省增长势头较为乐观,行业发展处于景气上升阶段。民族村寨尚处于起步阶段,增长基数较低,如果民族村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两高”建成后,继续维持大幅度增长水平应该是附合逻辑的,是达得到的,也是比较稳妥的。近期如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短平快、新奇特的旅游项目,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加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量和游客停留的时间。考虑5年建设期游客接待量仍保持现有水平或微量增长,,项目建设完成后,随着民族村寨知名度的提升及旅游服务设施的改善,游客的增长在现有接待量的基础上(7.4万人次按8万人次计算),按每年30%的增长水平是有把握的,也是比较稳妥和乐观的。按稳妥预测,游客增长预测见下表:表4—2游客增长预测分析表年度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稳妥增长率(%)建设期最后一年303030303030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810.413.5217.5822.8529.738根据预测,项目建成后,在现有基础上,配合营销策略,6年(2014年—2019年)时间,民族村寨将达到规划最大接待容量38万人次,即按规划实施完成后,只需6年时间民族村寨将达到规划目标。当然游客接待量是靠旅游业协同发展来实现的,同时增长预测也不可能是一个绝对数,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旅游业发展的初期游客增长较快,但波动大;中期游客增长进入高峰期,趋于稳定增长;成熟期游客增长缓慢,并有下降趋势。102 游客人均消费预测民族村寨目前由于基础设施极为不配套,现有的设施也较为简陋,有的村寨基本没有接待设施,游客难以在民族村寨停留消费,多数游客到民族村寨大多倾情于民族风情,自娱自乐,几乎没有消费项目。说明只要建好服务设施,在民族村寨的消费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有较大的挖掘潜力。根据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趋势,预计游客人均消费预测如下:尽管建设期由于设施不完善,但部份建好的设施是可投入使用的,基本上应该处于边建设边经营的局面,但消费水平难以测定,考虑前三年只收门票,并按10元计算,这一阶段仍以观光为主体;项目建设期的后二年(2012年和2013年)大量设施基本配套,并开始开展大量的营销工作,作好建设期满的营业准备,这一阶段可以产生一些购物消费,考虑人均消费20元是达得到的;建设期满后,由于设施的完善和配套,全面进入经营期,民族村寨由现在的观光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游为主迅速过度,消费点大幅增长是客观的,也是合理的,消费水平预测如下:表4—3民族村寨游客人均消费预测表规划期限游客人均消费(元/人次)建设期(2009—2013年)2009、2010、2011年102012年202013年20近期(2014—2018年)100中期(2019—2023年)130远期(2024—2033年)150说明:一、建设期102 1、以2008年为基础进行分析计算。为便于计算,以四村寨捆梆销售为前提进行分析计算。2、民族村寨2009-2011年,门票按10元/张计算,以门票消费为主,其它消费忽略不计。2012—2013年,随着外部交通的改善和内部接待能力的适当提高,门票以外的消费会有适量增长,按人均消费20元计算。二、经营期建设期满后,民族村寨将达到休闲游览产品的条件,具备休闲的诸多功能,成为休闲加观光的综合性旅游产品,接待能力、消费水平将会得到较大提高。1、民族村寨门票参照省内同级村寨水平,按30元/张计算;餐饮消费达到10元/餐·人的标准,购物人均按10元计算。人均消费达到50元/人。2、休闲娱乐收入:休闲娱乐收入主要指游客在民族村寨内产生其它休闲消费。2014—2018年按均20元/人次,2019~2023年按均30元/人次,2024~2033年按人均40元/人次。3、商品销售收入:2014—2018年按人均30元计,2019~2023年按人均50元计,2024~2033年按人均80元计。4、乡村旅馆收入:民族村寨乡村旅馆达到主题酒店三星标准,按三星收费水平计算;保守预测,按10%的游客住宿率计算,2014~2018年按人均90元计,2019~2023年按人均120元计,2024~2033年按人均150元计。5、停车场收入参照榕江县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民族村寨将以自驾为主体,按5个游客一辆车计算,预计车辆平均在民族村寨停留3小时,2014~2018年按每辆4元/小时计,2019~2023年按每辆车5元/小时计,2024~2033年按每辆6元/小时计。6、出了上述收入外,还会产生其它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民族村寨内为游客提供的部分参与性项目的收入,保守预测,按20%的游客计,2014~2018年按人均20元计,2019~2023年按人均30元计,2024~2033年按人均50元计。7、为了方便计算,取人均消费水平进行计算。(见上表)8、以上所指的货币单位都为人民币。102 第五章发展目标与市场营销策略一、旅游发展定位1、总体定位结合黔东南州旅游发展总体定位及榕江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乡村为主体、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乡村休闲度假游将是榕江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大利、宰荡、晚寨及卡寨应该是榕江县继三宝侗寨之后的重要乡村旅游产品。其中:大利以“侗乡画廊休闲游”为主题;宰荡以“甜歌养心游”为主题;晚寨以“晚寨琵琶侗情游”为主题;卡寨以“寻访最后一个战国部落”为主题。2、形象定位画里侗乡甜美榕江3、总体口号裙短情长情满榕江一碗水酒一曲甜歌一段侗乡情二、战略目标体系民族村寨战略目标体系图总目标·中国西南最甜美的苗乡侗寨乡村旅游区·中国侗歌之乡·贵州黎—从—榕旅游区最重要旅游目的地·贵州最具特色的苗乡侗寨休闲旅游区·多彩贵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乡村休闲产品102 ·榕江旅游龙头民族村寨之一自我发展目标·使民族村寨成为独立的旅游目的地·使民族村寨成为融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村寨·使民族村寨成为设施完善、信息充分、服务良好的旅游地·使民族村寨成为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经济交流窗口·使民族村寨成为全社区参与旅游的良性发展社区外部效应目标·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使民族村寨成为黔东南旅游的重要成员·使民族村寨成为相邻省份重要的乡村旅游地·使民族村寨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布局重组的动力·使民族村寨成为地区与外部文化交流的实体阶段目标近期目标:·加强环境保护,完善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实施责任旅游·实施环境整冶,塑造舒适的旅游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贵州著名乡村旅游地中远期目标:·逐步扩大民族村寨的影响力,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最终目标实现文化、经济、环境、社会协同发展。三、旅游产品设计以民族村寨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苗、侗民族文化为核心,以乡村休闲体验为主题,以回归自然和寻找第二生活空间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度假旅游地。1、观光产品整合民族村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之达到互妙。主要产品:·大利“侗乡画廊”风情游;·宰荡“中国侗家文化博览”情景游(侗家民俗文化村);·晚寨“琵琶唱晚”侗情游;102 ·卡寨“寻访古风”游;2、文化产品在以文化旅游为主导模式的二十一世纪,旅游者对民俗文化、异质文化的渴求与体验是他们出游的主要动机。民族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侗族的文化艺术、人生哲学、处事艺术、习俗等等具有普世性、独特性,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因此,大利、宰荡及晚寨以采用多种形式打造丰富多彩的侗族文化旅游产品。卡寨是苗族特色,为避免与众多苗族村寨以苗族风情为主题的同质化竟争,卡寨以挖掘、追塑其历史,以打造探寻最后一个战国部落为主题,在探寻中体验、感悟别样卡寨的苗族风土人情。3、休闲产品中国已经进入了以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时代,休闲旅游产品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流。综合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结合民族村寨的各自特色,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互妙,重点打造休闲旅游产品,以使游客达到养身、养心、养神的目的。4、节庆活动产品通过节庆旅游的开发,达到传承、发扬文化的目的,同时使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形成独特的节庆旅游产品。四、市场营销战略1、整合营销战略102 旅游宣传促销要与榕江县总体形象宣传相结合,形成整体宣传合力。在县委和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旅游宣传与政治宣传、经贸宣传、文化宣传、外事宣传、交通宣传和环保宣传等互相配合,全方位、多层面地运作,形成宣传促销合力。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对全县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与旅游企业、旅游点的旅游产品宣传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宣传促销合力。找准主打旅游产品与主攻客源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产销互动的促销合力,重点面向一级市场客源地推出专项旅游、节假日出游的旅游产品。2、市场共享战略与黔东南各重点旅游区加强合作,特别是与榕江县相连的交通沿线旅游点、旅游区进行整合营销,促进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送、互相宣传,形成区域宣传合力。3、创造市场需求,开拓市场空间作为一块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一定要在产品上做精、做奇、做新,既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又要设计出适应现代旅游产品潮流和旅游消费趋势的产品。根据我省旅游业发展趋势和资源布局状况,注意寻求现有市场的需求点、空白点,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拓市场新的空间,在可能情况下,还有必要去创造市场需求,大胆尝试。4、建立旅游市场营销系统根据旅游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变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社会、企业和游客三者利益的结合为基础,充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调查旅游发展环境,分析市场变化,了解目标客源和竞争对手状况,预测旅游发展趋势,确定旅游市场定位,制定旅游市场发展长远规划,建立科学、完整的旅游市场营销系统。采用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和完善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周边近距离市场,以直接宣传为主,中远程市场应有针对性地结合当地旅行社,进行间接销售,形成旅游产品的行销通路。5、重视旅游形象设计和宣传推广工作102 把旅游宣传作为全县对内与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民族村寨旅游宣传不仅是促进民族村寨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提高榕江知名度,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充分利用旅游这个“窗口”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榕江。与宣传、文化、广播、报社等部门加强协作把旅游宣传列入地方工作计划,开辟旅游专栏,进一步加强整体宣传,树立民族村寨旅游新形象,与黔东南其它重要的旅游景区(点)联合运作宣传促销,达到资源共享,客源互补的目的,使民族村寨旅游早日进入大旅游的格局。6、区域联合策略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是游客流动的规律,也是旅游发展的规律。为了有效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民族村寨需从战略高度拓宽视野,与周边一些旅游民族村寨进行联合,互通有无,借船出海,增强吸引力。五、旅游市场营销策略1、差异性的市场宣传定位利用民族村寨自身特色进行合理包装,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进行宣传促销。了解不同市场需求的心理状况,开展差异性促销。本地市场,强调家门口的乡村游乐;省内市场,着力宣传休闲旅游。省外市场,实施捆绑促销,强调与周边各重要景区的有机组合,共同促销,表现自己的个性。与它们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连点成线。2、针对旅游者的不同状态进行目的地促销·对潜在旅游者促销·媒体广告促销,提高目标市场对民族村寨的认识,鼓励新的旅游者来访,强化民族村寨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邀请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或代理商)参加免费的旅游活动,与他们合作推介民族村寨旅游线路;102 ·邀请专业媒体记者、游记作者和社会名流、专家到民族村寨考察指导旅游开发工作,利用他们的作用宣传民族村寨;·向旅游消费者展示旅游活动的模拟展览;·向旅游中间商和客源地的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同行业旅游企业和资源互补性旅游目的地邮寄宣传资料;·加强与旅游网站的合作,在网络上发布民族村寨信息;·加强与本地新闻单位的合作,把旅游宣传列入计划,开辟旅游专栏,进一步加强整体宣传,树立民族村寨旅游新形象,与周边旅游邻区联合运作宣传促销,达到资源共享,客源互补。·开发一整套表现手法新颖、有冲击力的音像制品和系列宣传小册子,积极参加贵州省旅游局牵头的各类国内旅游交易会,并到重点旅游市场作专题说明会;紧紧抓住有组团能力的旅行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旅游途中游客的促销活动·在一些重要的游客集中地,设立专门的游客接待中心和咨询机构,采用有吸引力的促销方法或承诺条件鼓励旅游者到民族村寨旅游;·在重要的旅游路线、城市繁华地段或建筑物上设立户外广告,向旅游者兜售其它旅游吸引物,刺激消费;·巧用价格策略招徕游客,扩大市场份额,合理分流客流,提高设施利用率。对团队和散客,在节假日和平日分别定价,对回头客实施优惠,建立会员优惠制;·制作一般宣传折页和手册,在各宾馆和交通工具上广泛散发。向游客赠送,向各相关单位寄发民族村寨明信片。制作DVD光盘,可在游人接待中心和宾馆饭店的闭路电视上播放,免费赠送有关单位放映。102 3、与贵州、黔东南和榕江县的总体旅游形象宣传相衔接民族村寨由于其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它要靠形象来传播,使其为潜在的旅游者所认识,从而促进其旅游动机的产生。因此民族村寨要积极塑造、渲染自己独特的主题,从而提升民族村寨的知名度,使其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在营销宣传上应注意与贵州、黔东南及榕江县对外整体旅游的形象宣传相融合。同时,作为后进的旅游项目,应努力寻求省、州相关部门在对外旅游宣传中的特别支持。4、具体措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旅游促销;·丰富民族村寨内旅游活动内容做成传统品牌;·把侗族、苗族传统节日创办成传统的旅游文化节;·举办全国性民族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民族村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参加收视率较高的电视专栏节目;·争取记者团、外地旅行社客户团来访;·参加海内外相关的旅游展销会,旅游商品展销会;·邀请有宣传效应的活动(如全国性的颁奖会、比赛会、研讨会等)来民族村寨举办;·印制和散发各种旅游宣传品等等。·邀请各行业名家来民族村寨题诗、作画、签名、演讲等以扩大影响。102 第六章总体布局及规划建设方案一、四个村寨普遍存在的问题1、道路系统(1)进村公路基本上全是简易的泥石土路,旅游车难以进入。(2)现有的路网系统尚未完善,村内小巷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除部份主要步道是用青石板铺设外,村内其他道路均为泥土路。(3)村寨内道路衔接不通畅。(4)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无排水沟,人畜共用。总体上现有道路满足不了游览的需要。2、住宅建筑(1)村寨房屋都为较旧的木质结构,一般为l-2层,有的为3层,由于各户经济条件不同,房屋的完整度不同,个别破旧严重的房屋不利于观览。.(2)乱搭乱建辅助用房的现象较为严重,且由于家庭饲养家禽家畜,造成环境脏乱,卫生状况差,达不到乡村旅游接待的环境条件。(3)村寨房屋都为较旧的木质结构,布局拥挤,道路不畅,有重要消防安全隐患。3、水电通讯及排污设施(1)供水系统不能满足需求;四个村寨都已使用自来水,水源充足,但基本上都是简易管网系统,管径较小,开展旅游接待后,新增游客量的用水,环境用水需要通过扩大规模和技术改造来解决。(2)基本没有排污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村内排水一般为自然明沟,不成系统,无污水无处理设施,需要增加配套排污和污水处理设施。102 (3)为了保持村寨的古朴性,增强历史感,保护游人安全等,村内部份游线上的架空输电线路需要实施地埋处理。(4)村内中国移动信号覆盖,通讯条件较好。新增服务点需要改造和增设有线通讯设施,增加通讯容量。4、环境卫生(1)生活垃圾缺乏管理,闲置空地内和排水明沟垃圾较多,严重影响村寨的环境卫生质量。(2)村民家庭多为露天厕所或简易厕所,卫生条件差,需要实施改厕工程。(3)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场地。5、景观环境质量(1)村民居住范围内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2)河流岸线不规整,河流基本变成排污沟,绿化较差,垃圾没有固定的堆放和按时清理。(3)村寨内存在与景区不相协调的建筑,严重影响村寨的视觉环境。(4)村寨周边山上在春冬季节有较荒凉的感觉,需要作补充绿化处理,使之四季常青。二、总体布局及设计方案(一)总体目标完善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二)、布局原则根据民族村寨特征、空间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布局,形成合理、完善而又有自身特点的整体布局,在布局中遵循以下原则:·102 互妙互补原则。总体上村寨间通过差异化产品设计实现产品互补的原则。村寨内遵循自然环境、设施建设、传统文化间互妙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用地原则。合理配置土地既要考虑民族村寨内的近期、中远期旅游项目的用地需要,又要考虑到民族村寨内其他产业的发展的需要,使民族村寨形成协调的空间结构,并留有发展余地。·节约高效原则。尊重现有的自然景观风貌和地型地貌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土方量,形成自然且有特色的景观和景点,使民族村寨在开发中尽量节省非必要性投资。·功能与布局相适应原则。民族村寨的的空间布局应与功能结构有机结合,并充分考虑布局形态对民族村寨有序发展的影响,为各组成要素共同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便于游览组织原则。在空间布局中充分考虑民族村寨内各类旅游项目的衔接,以旅游行为、心理和旅游经营管理要求为依据,使项目的设置有利于游客的参与、服务设施有利于功能的发挥;通过民族村寨内的道路、项目的合理安排与组合,形成有机的项目游览组群。(三)、空间布局区域的划分以服务的特质为基础,以开展旅游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功能划分。但是,同一旅游资源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类型。如何去展现它的审美活动,这就要从总的旅游功能划分来把握。所以,空间布局是服务于总体形象定位并且符合旅游整体开发的需要。民族村寨各点布局基本沿主游线分布,为保证村寨游览区的历史性和原生性,总体上将接待服务区与村寨游览区分开。村寨主要为村寨游览、购物、民俗文化活动区,接待服务基本上在村寨外设置,以避免破坏村寨旧貌,保证其历史性,满足旅游者的怀旧情怀。1、指导思想102 项目的设置基本上围绕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和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相结合。以乡村休闲作为民族村寨品牌的支撑点和项目设计的出发点。以差异化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树特色品牌为措施,充分发掘、整理、再现侗族、苗族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经典作为开发的主题,以文化体验为主要形式开辟第三代旅游产品(参与式度假旅游)为主要目标。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重点突出以自然为主,以减少破坏,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原则。在项目设置和旅游活动设计上体现围绕人的需要来设计开展旅游活动的原则,根据旅游活动的需要指导规划和项目设置的原则。在建筑方案选择方面重点突出文化内涵,主要遵循依设计的目的而设计的原则,为人而设计的原则,为营造景观而设计的原则,同时满足功能及美学上需求的原则。民族村寨项目设置方案的选择及项目设计本着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为了营造景观;营造景观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文化的视觉再现的原则,使建筑成为文化的符号化。在项目实施方面中反“城镇化”,反“人工化”的原则。因为大多数游客是城市居民,旅游度假的目的主要是远离现代文明,逃避现实生活,逃避高楼林立、高密度、高污染的城镇生活。因此在环境建设方面主要以营造恬静、闲适的乡村环境为主,在建筑用料和功能布局方面主要以就地取材为主,杜绝水泥化、瓷砖化等破坏环境的行为。2、基本方案根据民族村寨的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项目设计将突出人性化、民族化。本着以人的需要来组织旅游活动,以旅游活动的需要来引导项目设计和实施。102 民族村寨以清、静和翡翠般的山色为环境特征,在依山傍水、诗情画意的环境中,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项目设计的核心。民族村寨的建设,本身就是人类利用自然、依靠自然、尊重自然的一个壮举,民族村寨的建设将围绕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以花草树木为载体,以清新的空气为载体,以体验民族文化为主要核心,在一呼一吸之中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通过体验自然,寻访古朴的文明,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最终为旅游者安排恬静、娱悦的假日生活。民族村寨的项目设置着重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原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使本来在文化大同的时代,让人们体验异域文化的风采,真正体现多彩贵州的文化内涵。(四)总体空间布局及功能设置:第一、大利侗寨总体目标:总体上营造小桥、流水、侗家的休闲意境,以体验侗家生活为主题。空间布局及功能设置:※入口接待服务中心区1、范围:进村公路至村寨进口。含5公里林中车道、村寨进口停车场及游客服务中心、村寨大门(风雨桥)。2、功能设置:①、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入通道;②、停车、候车、游客集散;③、咨询、售票、购物;※村寨游览区1、范围:大利村寨内。102 2、功能:①、村寨游览;②、文化娱乐活动;③、美食、购物;④、季节性民间节庆活动。第二、宰荡侗寨总体目标:总体上以感悟侗族历史文化为主题。空间布局及功能设置:※入口接待服务区1、范围:下宰荡。含村寨进口停车场及游客服务中心及村寨大门(风雨桥)。2、功能:①、综合接待服务及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入通道;②、停车、候车、游客集散;③、咨询、售票、购物;※侗族文化长廊1、范围:下宰荡至上宰荡。沿小溪建游览步道,在步道边设置侗族文化艺术长廊。2、功能:侗族文化艺术展示。※村寨游览区1、范围:上宰荡。2、功能:①、村寨游览;②、文化娱乐活动;102 ③、美食、购物;④、季节性民间节庆活动;⑤、大型侗族文化展示。第三、晚寨侗寨总体目标:总体上营造“琵琶唱晚”的休闲意境,以琵琶、鼓楼为主要的文化符号。空间布局及功能设置:※入口接待服务区1、范围:晚寨村口。含村寨进口停车场及游客服务中心及村寨大门(风雨桥)。2、功能:①、综合接待服务及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入通道;②、停车、候车、游客集散;③、咨询、售票、购物;※村寨游览区1、范围:晚寨。2、功能:①、村寨游览;②、文化娱乐活动;③、美食、购物;④、季节性民间节庆活动;⑤、大型侗歌表演。第四、卡寨总体目标:总体上营造“寻访体验战国部落”的探访游102 意境,以服饰(战袍、短裙)为主要的差异化文化符号。由于卡寨沿河而居,围绕其环境特色,经过对河道进行整治,将其打造成“水寨”特色。※入口接待服务区1、范围:卡寨村口,沿河布置。含村寨进口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购物街村寨大门(花桥)。2、功能:①、综合接待服务及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入通道;②、停车、候车、游客集散;③、咨询、售票、购物;※村寨游览区1、范围:卡寨村内。2、功能:①、村寨游览;②、文化娱乐活动;③、美食、购物;※文化娱乐区—卡寨文化广场1、范围:卡寨村口,扩建现在的表演场地。2、功能:①、大型表演。将平时的节日活动转换为旅游活动。②、季节性民间节庆活动;102 第七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及主要建设项目一、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一)道路交通规划1、规划原则•建设安全、优美、方便、高效的交通网络。•以人为本、处处关怀和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路网结构与用地布局、场地景观规划相结合,创造优美的景观。•道路分工明确,妥善处理各种交通形式的关系,避免相互干扰。•充分结合自然地形、自然景观条件,进行道路选线及布局。2、对外交通所有进村公路为四级油路,除卡寨需要新建外,其余在现有公路基础上进行改造。3、内部道路交通及步行系统经过对民族村寨的交通组织进行梳理,确定区内的道路骨架,结合功能布局和地形条件,规划设计村寨内游道,分主干道和分支游道。其中人行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宽4m,用弹石路面,其余人行主干步道宽2.5m,分支道宽1.5m,均为铺石路面。4公共停车场综合考虑度假区车辆流动特征,每个村寨至少建一停车场,总面积达到2000㎡,按一次性接待游客400人左右考虑,102 至少满足同时停放120辆轿车,并配套建设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购物中心、休息亭、廊等附属设施。休闲游览是民族村寨重要活动,尽量满足人性化需求,为游客提供便利。停车场要求严格按生态化设计,地面采用植草砖。同时注意加强生态环境培育,提高水平郁闭度。5、道路绿化民族村寨的道路主要是村中道路,裸露地带游客容易受到灼热的阳光辐射,这些地带必须进行道路绿化,绿化必须景观化,体现以人为本。同时民族村寨应该努力营造植被景观,在道路绿化中应该加强花卉景观的营造。但花卉种植应该体现自然、乡土风格,避免华而不实。6、广场在景观节点、表演场地等人流密集区设主题及游憩广场,侗寨的文化广场与鼓楼合并建设。考虑到民族村寨的热带气候特点,广场必须有树木、风雨廊亭等遮荫降温的设施。(二)、给排水及消防规划※给水规划1、给水量预测根据上述章节测算,预计四个民族村寨最大年接待游客量为38万人次,各村寨规模大致相当,接待游客量大致平均分配,每村年最大游客接待量为9.5万人次。年适游天数为240天,则每个村寨日均游客接待量为396人次。按照游客100升/人次天的用水标准计算,日变化系数2,则各村日用水量预测见下表:102 表7—1各村日用水量预测表用水量村名游客用水量居民用水量消防及环境用水量合计人数用水量人数用水量大利39640吨1500225吨453318宰荡39640吨1500225吨53318晚寨39640吨1500225吨53318卡寨39640吨2300345吨77462说明:各村寨居民用水量按25年期人口计算,人数在现有基础上按1%的人口增长率计算,考虑开展游业后,会有一定量的外来就业人员,不足1500人的村寨按1500元计算,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2、水源规划与管网布置民族村寨供水采用现的水源点,经考察,现有水源点水量均能满足发展要求,为自流给水。给水管材选用PE管,入户管选用PPR管。结合消防需要,干管采用PE100—315,支管采用PE100—200,入户管选用PPR25管。给水管布置在道路外侧,敷设在地下,埋深控制在0.6~1.0米之间。※排水规划1、排水体制民族村寨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采用30cm×40cm砌石排污沟,污水采用D300排污管。2、污水量预测民族村寨污水总量以民族村寨生活用水量的80%计算。3、设施与管网布置102 各民族村寨内沿低洼处布置污水截流主干管,并在民族村寨外设置小型污水处理池,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水质需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表7—2污水处理厂设置分布表单位:吨序号村寨名称居民及游人日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厂规模1大利2122122晚寨2122123卡寨3853854宰荡212212上宰荡上下宰荡居民人口几乎相同106下宰荡上下宰荡居民人口几乎相同106污水管道根据道路和建筑的布置及地坪标高、污水走向按管线短、埋深浅、重力自流的原则,沿道路和建筑物周边平行敷设,尽量减小相互间及与其他管线的交叉。最小埋深为0.7米。排水管为混凝土管,干管管径采用D300,支管采用D300。污水管最大设计充满度为0.01—0.33,流速为0.6m/s—5m/s,坡度为0.004—0.161。污水处理池按各村日排放量建设。※消防规划完善寨内供水管网,寨内消防给水管沿主干游道敷设,管径选用DNl00,管网布置方式采用环状布局,消火栓的设置根据《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其间距不得大于80米。每个村寨建备用消防水池1个(饮用供水系统维修或严重干旱时备用),容积100m3102 。整个供水系统采用环状网低压供水,局部为树枝状,出水压力稳定保持在0.2-0.25MPa范围内,以满足消防用水水量和水压。建筑集中区域室外主要道路每隔80米设室外消防栓,保护半径不大于80米,至少从DN100的给水管接入;消防栓用水量15L/S,采用低压制。给水管网水压应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防栓的水压不小于10米水柱,流量不小于10L/S—15L/S。(三)、公厕及垃圾处理设施规划1、民族村寨旅游公厕民族村寨公厕的设置主要以就近方便使用为原则,根据游览线路及功能分区情况规划如下表:表7—3民族村寨公厕规划表序号位置性质数量蹲位形式一大利村3座501入口停车场新建1座30园林建筑水冲式2村寨主干游道上新建2座20园林建筑水冲式二晚寨4座601入口停车场新建1座30园林建筑水冲式2村寨主干游道上新建3座30园林建筑水冲式三宰荡5座701入口停车场新建1座30园林建筑水冲式2村寨主干游道上上宰荡新建2座20园林建筑水冲式下宰荡新建2座20园林建筑水冲式四卡寨3座701入口停车场新建1座30园林建筑水冲式2村寨主干游道上新建2座20园林建筑水冲式合计15座250102 2、垃圾回收处理在民族村寨内沿道路每50米设置1个垃圾坑(垃圾桶),由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回收,运到填埋场进行消毒填埋,每个民族村寨设置垃圾填埋场1个,选择低洼处建设。垃圾产量与社会发达程度、居民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不同,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大中城市人均日产垃圾在1kg左右,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将会更低。另外,在农村有将垃圾堆肥的习惯,这也是垃圾回收处理的一个好方式,不可回收处理的垃圾可采取焚烧和卫生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旅游村寨的垃圾主要是分两类:一是建设期的建筑垃圾,可作填埋绿化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生活垃圾,基本无有害物质,90%可作堆肥和焚烧处理,10%运到填埋场填埋,即每人日均产0.1kg垃圾需作填埋处理。表7—4各村寨年产垃圾及填埋处理名称年产垃圾量(吨)年填埋处理(吨)需填埋场面积居民游人大利54796641000m2宰荡54796641000m2晚寨54796641000m2卡寨84096941000m2(四)、电力工程规划1、现状通过农网改造,各村寨电源充足。102 近几年由于村民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家用电器在不断普及,从而使用电负荷加大,使原有的配电装机容量和设备难以满足用电需求。特别是村民室内线路,大部分已老化,且电线的规格与质量参差不齐,供电可靠性较差,如果线路出现故障,极易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人民财产损失。进行旅游村寨建设后,用电负荷加大,需对部份10kv和0.4kv线路进行改造。为保持村寨的原生性和古朴性,线路改造中视线范围内尽量以地埋电缆的方式进行处理,串户线用绝缘线,以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2、供电线路户外改造规划保持现有的变压器,对不满足负荷要求的主线进行改造,电力线走向尽量沿游道外布置,分片设置电力控制箱线路,采用地埋方式和架空式相结合。地埋电缆埋深0.7~1.0米,架空电缆对地距离7米以上,为安全和美观起见,尽量回避游线和视线。(五)、公共设施规划1、规划原则⑴公共设施的类型、级别、档次、数量、布局要和民族村寨的定位相适应,应布局合理、结构清晰、交通便捷,有利于游客和当地居民使用。⑵充分尊重民族村寨自然环境,将公共设施与场地自然条件结合,创造有场地特色的、有活力的、环境宜人的公共设施中心。⑶公共设施的配建应充分考虑民族村寨居住人口的特性,在村镇居住标准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既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又要防止过度配置,浪费资源,对配建设施分类对待。2、规划用地结构102 民族村寨作为榕江县重要的民族村寨,其公共服务设施将担负着两方面的功能,不但要满足区内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更重要的是充分适应游客的各方面需求。规划范围内含有两类公共设施,一类为民族村寨级公共设施、另一类为游客服务区级公共设施。⑴民族村寨级公共设施在项目的设置上综合考虑民族村寨的特性,分高端性公共设施的设置与旅游生活配套设施的设置。公共设施总体布局结构力求点面结合。⑵生活区级公共设施由于民族村寨以度假休闲为主,包括临时散客度假等,同时兼顾季节性度假特征,对区内的文化、医疗卫生、电信通讯等类别的公共设施指标相对降低,对于公用娱乐设施要按照标准指标进行配建。表7—4基础设施建设征用土地统计表(单位㎡)序号名称大利宰荡晚寨卡寨1停车场2000200200020002游客服务中心3003003003003购物中心3003003003004文化广场15001500150015005污水处理池3003003003006垃圾填埋场1500150015001500合计5900590059005900每个村寨需征用土地8.9亩102 (六)、绿地系统规划1、规划原则⑴保护、修复与建设相结合,构建系统完善的民族村寨绿地系统。⑵绿地系统要与场地的山、水、地形及村寨要素相结合。⑶绿地系统应作为民族村寨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系统的规划应注重场所环境的塑造,以利于民族村寨活动的组织与延续。⑷绿地规划设计贯彻人本精神,充分考虑亚热带气候特点,道路、广场、室外公共空间一定要有充足的绿化遮荫。⑸绿化植物以本土植物为主,引进适宜的植物;塑造民族村寨的个性。2、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生态绿地、村寨绿地、农业用地等。⑴生态绿地规划建设生态林带及生态绿地,满足民族村寨大环境的景观及生态要求。⑵村寨绿地村寨绿地是独具特色的旅游绿化休闲带。可在该绿化带上结合地形安排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和主题景观节点。⑶民族村寨道路绿化102 避暑是民族村寨的主要度假形式,暑期阳光较为强烈,休闲游览活动中,尽量避免游客直接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所以道路绿化除了考虑景观效果,要更多的注重形成道路绿化遮荫系统,道路绿化遮荫要联络成网,使游客始终处在绿荫之下。道路路线选择、宽度、树种、绿化布置要充分考虑形成良好的遮荫体系。道路绿化注重层次性,形成草、灌、乔相结合,花、叶、果相映衬的立体景观效果。(七)、环境保育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环境是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刺激游客的根本,旅游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民族村寨的旅游环境是民族村寨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民族村寨的兴衰成败。1、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涉及大气、水体、土地、生物及地质地貌。民族村寨的开发建设及经营必须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依法治理。以《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规作为保护治理的依据,并制定相应的民族村寨管理办法和处罚条例,加强民族村寨治安管理,有效地制止破坏及违法行为的发生。山:严禁在民族村寨视线范围内开山采石及未经管理部门允许在民族村寨内违章建筑、开垦荒地。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禁乱砍滥伐,注意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民族村寨更新改造树种时应从美化环境的角度出发,提高树木的观赏价值。102 水:随着旅游者的进入,水资源保护更加重要,一方面主要保护水质卫生,确保民族村寨及下游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另一方面除了晚寨外,主要确保其余三个村寨环境用水水位相对稳定,确保景观的需要。固体废物:建立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教育游人、职工、村民注意爱护环境。制定处罚条例,组建清洁队,负责民族村寨内的清洁工作,对民族村寨进行强制性管理。建筑:服务设施的建设会不同程度地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民族村寨的建筑必须按景观设计的要求,所有建筑造形及建筑外装饰都必须满足景观的需要,充分利用与民族村寨山水树木相吻合的木材和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尽量避免使用磁砖、钢架一类的建材及较为强硬的色彩。对于新的建筑应拒绝使用磁砖,今后在对现有设施的改造过程中,应不再使用磁砖和色彩较为强硬的装饰材料。2、人文社会环境保护:人文社会环境保护主要涉及:(1)加强民族村寨的社会治安管理,确保民族村寨及游人的人生、财产安全,使游人放心、放胆地旅游。(2)提高民族村寨卫生条件,关注员工及周边居民的健康状况,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3)处理好民族村寨本身与周边居民、地方政府的关系。民族村寨管理要充分融入地方传统管理文化,周边居民及地方政府对游客的态度和行为至关重要,“稳定压倒一切”102 是任何一个地方政府行政的前提。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到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和融入地方传统及地方组织文化的重要性,要特别处理好、关心好由于民族村寨开发建设使利益受损的部份群体或个人的利益问题。乡村旅游是贵州旅游主题之一,民族村寨的休闲度假游是贵州乡村旅游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对游人的态度是友好的、还是无所谓的、或是敌对的,关系到民族村寨的生存和发展。经营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套与当地政府及周边居民长期和睦共处的办法和措施。(4)积极开展民族村寨精神文明建设,建立民族村寨优秀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经营管理部门的重要形象,管理单位、管理者、员工对旅游者的态度是民族村寨与外界的桥梁,是民族村寨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必须建立一整套优秀的组织文化,建立一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优秀组织。※文物古迹及民族文化的保护民族村寨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按《文物保护法》加强民族村寨文物保护工作,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未经规划许可,不得对文物古迹进行拆建改造,对文物古迹的修复改造必须做到修旧如旧,修古如古,保护原始韵味。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是进行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前提,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意义深远。二、各村寨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根据上述规划内容,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分别如下:第一、大利侗寨102 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旅游公路丰登—大利四级油路改造,全长5km,宽6.5m.2、村寨内主要设施①、入口及生态停车场。将村口现有的风雨桥作为寨门;寨门前向河下游延伸拓展建停车场一个,面积2000㎡;配套建设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和购物中心,建筑面积分别为250㎡,传统侗家建筑风格。②、河道整治,全长1.2km;主要进行河道清理、河堤加固和环境绿化。③、村寨人行步道:沿河堤建村寨主干步行道兼消防车道(块石路面);宽4m,全长1.2km。村寨内配套建设分支人行道路网,宽1.5m,全长3.8km。④、建村寨排污沟两条,总长3.6km;为封闭式砌石排水沟,断面30cm×40㎝。⑤、建地埋排污管(D300)全长1.2km,用砼管。⑥、村寨环境整治。主要对主干道上危房(8户)进行整修改造,提高游线上总体环境的美感和游人安全。⑦、文化活动广场,1500㎡。增加建设鼓楼三座,其中九层高一座,七层高2座。⑧、对现有5座风雨桥进行修缮,在上下游溪流进出口各建风雨桥1座。⑨、其它配套建设项目(分别见本章及投资估算表)。第二、宰荡侗寨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旅游公路丰登—102 宰荡四级油路改造,全长7km,宽6.5m.公路从下宰荡寨内通到上宰荡,兼作车行消防通道。2、村寨内主要设施①、在上下宰荡村口分别建生态停车场,面积各2000㎡;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和购物中心,建筑面积各为250㎡,为传统侗家建筑风格。②、对上下宰荡进行河道整治,主要进行河道清理、河堤整治和绿化,全长2.5km;沿河道边建村寨主干人行步道(块石路面);宽2.5m,全长3.4km(含连接上下宰荡人行步道)。③、村寨内配套建设人行步道网(块石路面);宽1.5m,全长4.5km;④、建村寨排污沟两条,总长4.6km;规格30cm×40cm。埋排污管(D300)全长2.8km。⑤村寨环境整治。主要是对11户破危房进行整治修饰,拆除乱搭乱建建筑,提高游线上总体环境的美感。⑥、在上宰范建文化活动广场1个(块石地面),面积2000㎡,广场边配套建九层鼓楼一座。上下宰荡村内分别增建七层鼓楼2座。⑦、上下宰荡村口分别建风雨桥一座,作进村大门。村寨内分别在小溪上建风雨桥3座,在上宰荡村内建萨玛庙1座。⑧、其它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分别见本章和投资估算表)。第三、晚寨侗寨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旅游公路由小桥—晚寨进村旅游公路改造,四级油路,全长7.5km。102 2、村寨内主要设施晚寨目前正在进行灾后恢复重建,为满足旅游业的需要,在现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如下项目:①、入口及生态停车场。在村口现有的公路桥上建风雨桥,作为寨门;建停车场两个,总面积2000㎡;分别在进入村寨前约500m左右的森林中建面积1500㎡停车场一个,在村寨口建停车场一个,面积500㎡。②、在村口停车场边分别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和购物中心,建筑面积500㎡,各250㎡,传统侗家建筑风格。③、村内车行弹石路面(兼消防通道),路宽6.5m,全长1.5km;④、建村寨主干人行步道(块石路面);宽2.5m,全长4.5km;村寨内建分支人行步道(块石路面),宽2m,全长3.5km;⑤、在现有基础上增建村寨排污沟两条,总长4.5km;规格30cm×40cm的砌石暗沟。增加排污管(D300)全长0.4km,将污水引到寨下游经污水处理达标后对外排放。⑥、建文化活动广场1个,共1500㎡,建鼓楼三座,其中九层鼓楼一座,七层鼓楼两座。广场边配套建设风雨长廊1座,全长50m。⑦、其它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分别见本章和投资估算表)。第四、卡寨苗寨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旅游公路新建进村通车四级油路0.8km,宽6.5m,含公路桥一座。102 2、村寨内主要设施卡寨目前正在进行消防建设,为满足旅游业的需要,在现有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增设如下项目:①、在村口建生态停车场1个,面积2000㎡;②、在停车场边配套建设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含售票处)及寨门。,建筑面积250㎡;战国时期客栈建筑风格。③、在停车场边配套建购物中心,建筑面积250㎡;战国时期客栈建筑风格。④、河道整治。以河堤整治、绿化为主,全长0.7km。⑤、建村寨主干人行步道(块石路面,兼水消防车道),宽4m,全长0.8km;配套建设村寨内分支人行步道,宽1.5m,全长2.4km。⑥、村寨排污沟两条,总长3.6km;断面30cm×40㎝。地埋排污管(D300)全长1.2km。⑦、主要是对20户破危房进行整治修饰,拆除乱搭乱建建筑,提高游线上总体环境的美感。⑧、建文化活动广场,面积2000㎡。古战场风格。⑨、对现有的进村人行桥进行修缮,改造成为苗族花桥。将新建的进寨公路桥修饰成花桥,兼卡寨城门。⑩、其它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分别见本章和投资估算表)。102 第八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安全卫生措施一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本工程为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它的实施对改善景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建设过程中将给环境造成一些暂时的不利影响。(一)、施工期间拟采用措施1、对施工噪声的控制施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噪声,为了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在晚上十时至次日上午八时,应选择低噪声机械。必要时可设置临时声障设施,以保证周围居民区的声环境质量。2、减少尘土对空气的污染为减少空气中的尘土含量,建议在晴天温高时尽量少动堆土,或在堆土表面洒水以减少尘土进入空气中,弃土装载不得超载,沿途有撒落时应及时清理,尽量不要破坏周围植被,以缩小尘土的扩散范围。3、施工现场废弃物处理工地上及工地周围的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应及时清理,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卫生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以保证生活环境卫生质量。4、保护绿化地措施施工时应尽量不挖掘树木和草地,对破坏的树木和草地在工程完工后选择适合的季节应尽快补栽,以保护绿化环境。102 5、制订弃土处置和运输计划工程项目单位应同环保等有关部门协商,制订好本工程的弃土弃石方案,不允许乱置弃土和生活垃圾,应定期检查有关的执行情况,并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弃土。建筑垃圾和河道清除之垃圾,须按规定运往填埋场,填埋场地应按环境要求的作出处理措施,以免形成二次污染。6、村寨建筑及文物保护在施工中要考虑爆破震动对村寨建筑及文物古迹的损害,道路的选线和设施的布局都要考虑周到,防止施工破坏村寨建筑及文物古迹。7、施工时间的选择公路施工尽量避开旅游旺季,选择旅游淡季。在一天中,应选择游人经过的底峰时段。8、施工废水处理施工废水不能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必须经过初步的沉淀处理后,方能排放。(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保护(一)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保护,项目的实施将提高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质量。(二)本项目包括沿河整治、污水回收处理、垃圾处理、公厕及游客安全保障设施等项目,项目建成将大大减少旅游活动对民族村寨环境的影响。102 (三)道路、河堤等设施的建设,同时对现存易垮塌处进行维护,以减少自然灾害破坏。(四)路况的改善客观上减少了车辆运输带来的噪声、废气、飞尘等环境影响。(三)、环境影响评价(一)本项目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很小,仅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施工过程有一定的时限,且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减到最小。(二)本项目包括了生态保护、景观保护和环境卫生等项目,项目建成将大大提高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质量。二、消防1、作业区消防严格划定作业区。作业区禁示随意生火取暖或做饭,避免发生村寨和森林火灾。作业区应设置相应的灭火器材和报警器材,一旦发生意外火情,除迅速扑救外还应向消防部门报警请求援助。2、生活区消防施工队伍的生活区可以生火,但应有管理制度,也应配置必须的灭火器材和报警器材,便于及时扑救和请求援助。环境影响评价和防止水土流失两项工作由业主另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编写及评价。三、安全和卫生措施(一)、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各级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培训教育。2、上岗作业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不得酒后作业。102 3、严格执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冒险作业。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中必须系好安全带。5、非机械操作手严禁拨弄或开动机械设备。6、非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爆破警戒区,(二)、基槽开挖和砌筑的安全措施1、基槽开挖深度在1.5m至6.0m范围内,应视土质情况放坡。2、基槽边1.0m范围内不准堆放土石和其它材料。3、构筑物砌筑时,每天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8m,相邻两段砌筑高差不宜大于1.2m。4、砌体高度超过1.5m时,应搭设作业平台,高度超过2.0m时,应搭设垂直运输设施和脚手架。5、石料装卸运输中,防止超载和遗洒,正在砌筑的挡墙上,石料堆放不能超过两层,距挡墙边1.0m范围内不准堆放石料。(三)、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1、爆破工程的施工方案必须报请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2、爆破工程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公安机关或公安机关指定的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有效操作证件,才能参加施工。3、爆破点离居民区、桥梁太近时,必须采取防震措施。4、爆破点上方有建筑或电线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建筑或电线安全运行。5、每次爆破后,必须认真清理现场,防止瞎炮和爆炸物的丢失。102 (四)、临时用电安全防护1、临时用电必须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安全运行规程。2、在路面设计高程范围内和其他施工现场,施工设施最高处与电力架空线路垂直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3、架空线须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4、自备电源或外接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必须作保护接地。5、构件预制场,砼搅拌等集中用电场所配电箱,开关要分开设置,并采用两级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箱、开关箱安装牢固,设施应齐全完好。6、必须坚持一机一闸用电和下班断电加锁的原则。7、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有金属壳,必须作接地保护。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对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及绝缘强度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对不合格的设备,及时维修和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四、地质灾害评价经初步勘察,工程沿线无活动断层通过,无岩溶塌陷,泥石流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不良地质现象,虽局部存在软土分布、岩体破碎、褶曲发育,但对场地地质环境整体影响不大,通过采取适当工程措施可保证工程安全。五、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贵州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因此工程结构按六度设防。102 第九章企业组织与员工培训一、组织机构1、领导机构县旅游局成立项目法人,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关乡镇和项目法人共同成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管委会,应用法规行使管理职责。该项目由项目法人按项目建设程序及《公司法》承担项目实施及经营的法律责任。民族村寨管委会作为民族村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管委会主任由县旅游局长担任。管委会负责全面协调和统一组织项目实施工作,例如:发改、水利、国土、交通、林业及乡镇的协调,负责项目区内项目的审批、监督;同时,负责监督业主经营活动及外围环境的协调。项目业主负责民族村寨的建设及经营管理,负责项目配套资金的融资、产品营销以及旅游销售渠道的组建、实施、推广;进行有关经营规章制度的制定;招聘人员及对当地农民就业的培训等,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2、经营机构组织形式经营机构按《公司法》设立相关机构,并依法经营。(1)设立公司董事会;设董事长1名,董事若干名。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直接对股东大会或投资者负责,并保证民族村寨投资者获得应得的利益。102 (2)成立总经理室,具体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管理。总经理室由一位总经理和两位副总经理组成,全面贯彻、执行董事会做出的各项决策和决定,并对董事会负责,同时对民族村寨的一切经营活动进行指挥、协调和控制。(3)成立监事会,根据公司章程,行使监督职能,保证股东和公司的权益。保证民族村寨在有效监督的条件下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4)设立九个专业职能部门这九个部门共为分三类:一是前线服务部门(即直接与游客接触的部门),有:市场营销部、接待服务部、商品部;二是二线服务部门(即不见面为游客服务的部门),有:环境部、工程部、产品研发部;三是支持部门(即为公司提供人、财、物等方面保障的部门),有:人力资源部、财经部、行政部。根据以上的部门设置,分别任命市场总监、艺术总监、工程总监、财务总监,作为相应业务和部门的负责人。3、劳动定员在项目建设期民族村寨项目建设由县旅游局组织实施。项目法人主要面向社会招聘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才,总编制为200人,根据经营需要,按需招聘和解聘。二、员工培训从项目实施起,项目业主要注重抓好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和人才引进的工作,全面提高民族村寨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102 结合民族村寨实际,拟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民族村寨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到民族村寨通过举办学习班,传授管理经验和方法。有计划地派出民族村寨管理人员到国内外知名民族村寨参观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经验。·针对民族村寨发展的趋势,积极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并对这些人才进行充分的在岗培训。·重点培训服务和管理人员,以高素质的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让游客享受高品位的旅游服务。对重要的岗位实行优胜劣汰,促使员工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102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项目的组织在政府的统一计划步署和领导下,由榕江县旅游局具体组织实施。二、工程进度安排初步设想本工程点多面广,需统一考虑,分步实施。目前应抓紧进行前期工作,完成项目立项、审批、可研、施工图设计等工作。本项目分筹备期、规划设计期、工程实施、试营业期和正常经营期四个阶段。自项目批复起,至全部项目竣工日止,在各项工作开展顺利的前提下,项目总工期计划为5年,分二期实施,一期前三年,二期后两年。具体内容如下:1、项目总进度安排计划见《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表9—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实施阶段工作内容项目进度一、筹备期1.1项目前期市场调研已完成1.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已完成1.3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二、规划设计期2.1民族村寨修建性详细规划部分完成2.2建筑工程设计、扩初设计及施工设计2009年1月—2009年5月2.2.1一期地块建筑工程设计、扩初设计及施工设计2009年1月—2009年5月2.2.2二期地块建筑工程设计、扩初设计及施工设计2009年6月—2009年12月三、工程施工期3.1工程施工2009年6月—2013年3月3.1.1一期地块工程施工2009年6月—2011年12月3.1.2二期地块工程施工2012年1月—2013年12月四、试运营期4.1专业人才招聘、培训等2009年10月—2010年6月4.2经营调试、市场营销2011年6月—2012年5月五、正常经营期6.1正常经营2013年6月合计5年102 2、工程项目实施计划进入21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众多老产品、老民族村寨在不断升级,新产品又在芸芸而生,民族村寨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以最新的理念、最快速度、最有效的手段早日把民族村寨按计划实施完成。为使民族村寨开发有序进行,分五年实施,其中市场营销贯穿整个开发建设过程。102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与依据本项目投资估算编制系按照国家计委批准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和现行旅游项目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在前面章节的市场预测、项目设置及项目实施进度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主要依据有:⑴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投资的政策、法规。⑵《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⑶贵州省建筑安装工程定额(2004)及相关规范。⑷其他资料。2、几点说明⑴本项目流动资金占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的5.00%。⑵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征用以一般农田为主,按5.05万元/亩进行计算(榕江县国土局提供)。⑶该项目总投资8057万元,建设期五年,根据本项目工程进度,第一年1500万元,第二年1500万元,第三年1500万元,第四年1650万元,第五年1907万元。⑷基本预备费按照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的10%计算。⑸由于该项目规模较大、投资高、建设期相对较长,本估算按照工程费用和其它费用的2.44%计算价格调增。⑹本项目投资估算货币为人民币。⑺具体投资估算(见附表1:《榕江县民族旅游村寨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102 3、投资估算民族村寨投资估算8057万元,详见《榕江县民族旅游村寨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附后)。二、融资方案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8057万元。资金来源包括注册资本和其它资金两部分。本项目由榕江县旅游局组织成立项目业主融资开发。1、资本金比例榕江县旅游局尽快成立项目业主,注册资本50万元。由于本项目是一项扶持贫困乡村发展的项目,主要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由项目业主组织开展旅游服务,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人民群众致富,构建和谐社会。所以,除资本金外,其余建设资金申请国债资金和地方自筹解决。2、债务资金筹措本项目需要申请国债专项资金5553万元。表10-1建设期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1资金来源80571.1资本金50501.2国债投资5553101010101363116010101.3地方自筹24544404904944904902资金运用8057150015001857165015502.1工程建设投资7720150015001857150013632.2流动资金337150187考虑在建设期第四年(2012年)开始作好经营准备,前三年完成的项目开始投入使用,流动资金在建设期后二年投入。102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及财务评价一、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含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指直接投资的旅游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指因旅游业而带动的相关服务行业的效益,体现的是旅游带动的能力,这与旅游业的成熟度有关。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旅游带动能力较低。贵州旅游的发展相对滞后,成熟度低,榕江旅游业的发展刚刚起步,目前旅游带动的能力应该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带动能力将不断增强,为便于计算,采取人均消费标准进行综合经济评估。项目建成后,结合“两高”的开通,四个村寨以及榕江县以比较优越的区位优势将取得较好的发展,与周边县市风景区共同组合形成区域旅游产品,按行、游、住、食、购、娱、信息七方面的综合消费,近期目标考虑人均消费按100元计算。随着榕江旅游业的不断推进,旅游产业成熟度不断提高,游客滞留时间相对增加,购物消费、娱乐消费相对增长,旅游消费将大大增长,中期目标考虑人均消费按130元计算。根据《榕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随着远期目标的实现,榕江已成为国内、省内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已较为成熟,届时黎—从—榕综合旅游区已成为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榕江旅游消费水平达到国内中下等水平,民族村寨人均消费按150元计算。102 民族村寨建成后年接待规模达到38万人·次),近期年收入将达到3800万元,中期年收入将达到4940万元,远期年收入将达到5700万元,就业机会按每单位消费产生3.8个就业机会计算(Archer指出),增加就业显而易见。以上仅为旅游者直接消费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可能会产生的就业机会,由于旅游者的直接花费而产生的间接花费和引致花费对榕江的经济带动力更是巨大的。二、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然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害,它破坏整个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榕江县也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应制定“榕江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根据规划稳步实施,同时,也应抓住旅游开发这一契机,将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工程,通过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示范和带动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边开发,边建设,使民族村寨成为生态建设示范区。三、社会效益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时期,现代化是时代的主旋律,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世界许多国家102 和地区一般是先完成工业革命,但是,就某一地区来说,并非一定是通过工业的建设来实现。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独特,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现代化进程。就榕江县来说,特别是落后的民族村寨,把旅游业作为现代化的助推器,甚至把旅游业作为现代化的主力军,都是一种理想的、可行的战略选择。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的优势,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旅游业不仅可以成为榕江县的支柱产业,而且将通过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实现社会转型,最终使榕江实现现代化。投资拉动:通过对通过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拉动所在村寨、乡镇及榕江国民经济的增长,直接促进榕江建材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随着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旅游业务的开展,将大大增加榕江就业机会,除极大地解决就业问题以外,大量的人力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从而极大地促进榕江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口素质: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的产业,随着大人流的产生,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涌入榕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使榕江逐渐成为人们“注意力的中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扩大了榕江对外开放的力度,从而促进榕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重要的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使榕江人民在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文化大潮中受到教育,接受熏陶,极大地102 提高榕江人民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激发榕江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产业带动:旅游业是一项涉及面较为广泛的行业,它自身涉及到游憩活动、酒店业、交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购物业等等,它不仅是第三产业的龙头,而且由于旅游业的开展,工业、农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业等都将全面得到发展。四、财务评价(一)财务评价依据1、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及其实施细则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5、国内同类旅游民族村寨财务经营情况(二)、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选择1、财务价格通过对贵州众多民族村寨综合消费调查,结合考虑到民族村寨以休闲为主题的特点,计算期取人均消费计算。2、计算期根据项目实施进度,确定本项目的建设期为5年(2009~2013年),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项目运营期20年,计算期合计25年。3、其他计算参数102 其他计算参数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法规并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选取。⑴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取20年,其余折旧年限取10年,按平均年限计算折旧。⑵成本估算中采用人均工资数额为:管理人员1.2万元/人·年,员工0.96万元/人·年,福利按工资支出的14%计算,预计工资每年平均增加5%。⑶固定资产修理及维护费率取5%。⑷其他费用按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⑸年税金及附加按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费率及计税方法计算,对该项目来说直接从营业收入中扣除的营业税及附加(按5.5%计)。⑹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计,具体计提年份结合考虑黔东南州有关投资项目的优惠政策。⑺盈余公积金和盈余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10%、5%计取。4、折现率设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有关信息,该项目社会折现率设定为8%,同时作为基准收益率。(三)、营业收入估算根据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结合本项目的特点,本项目的收入来源主要有:•项目门票收入•休闲娱乐收入•旅游商品销售收入(玩具、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旅馆接待收入•停车场收入102 •其他收入(指民族村寨内为游客其它旅游活动带来的收入)具体收入估算(详见附表2)。五、成本费用估算总成本费用估算(详见附表3),各年不尽相同。总成本费用估算包括原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工资福利费(详见附表4)、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估算(详见附表5)。六、主要财务评价报表1、项目现金流量表(详见附表6)。2、损益及利润分配表(详见附表7)。七、财务评价指标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年均利润总额÷总投资*100%=953.42÷8057*100%=11.83%2、资本金净利润率资本金净利润率=年均净利润总额÷资本金*100%=953.42÷50*100%=1906.84%3、投资效果系数投资效果系数=年净利润÷总投资*100%=1673.35÷8057*100%=20.76%4、内部收益率通过“逐步测试法”计算,当贴现率为12.34102 %时,项目的净现值为0,因此,民族村寨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2.34%。5、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值=14-1+59.35/2121.83=13.03年投资回收期(动态),为13.03年(含建设期5年),折现率为8%。八、不确定性分析1、敏感性分析本项目的财务敏感性分析,是分析年游客量、经营成本、建设投资等发生变化时,对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见表:表11-1敏感性分析表变化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基本方案012.3413.03游客接待量+2015.0811.99-209.2214.88经营成本+209.7814.54-2014.5512.05建设投资+2010.8113.79-2014.3212.28102 2、盈亏平衡点分析本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是按照民族村寨在计算期内平均游客接待量的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平均游客接待量下所表示的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BEP)=年均固定成本÷(年均收入-年均变动成本-年均税金)*100%=1066.48÷(3515.36-984.3-509.5)*100%=52.74%保本点营业收入=3515.36(万元)×52.74%=1854(万元)102 第十三章风险分析一、风险因素识别经过分析,本项目的风险因素有: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游客量的不确定性。2、投资估算风险投资估算风险主要来自项目方案变动的工程量增加、工期延长、材料、各种费率、利率的提高以及资金到位不及时而造成的工期延长而产生相关费用。3、环境风险环境影响方面的风险主要指项目在建设与运营期对周围自然环境等产生的负面影响,致使项目不能顺利实施或需要增加大量投资进行治理等。4、工程风险工程风险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施工与工期等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给项目带来的风险。5、融资风险本项目投资相对较大。因此融资方面的风险表现为资金不落实造成项目不能顺利实施。6、财务风险财务方面的风险一是来自游客量的预测、游客消费的不确定性,二是来自投资或营运成本费用的增加等,使项目的盈利水平不能达到预期目标。7、经济政策风险新经济政策的出台,对拟建项目实施带来的风险。8、社会影响风险社会风险指是项目与所在地互适程度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社会各利益群体、当地组织机构及当地技术、文化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二、风险程度分析1、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102 风险评估一般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CIM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基本方法。本项目以上述风险因素为风险对象,不对各个因素进行二阶或二阶以上的分解和展开,采用专家调查法。2、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划分将各种风险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划分为9个等级,用1~9个表示即:1—表示可能性极小或影响极小;2—表示可能性非常小或影响非常小;3—表示可能性小或影响小;4—表示可能性较小或影响较小;5—表示可能性一般或影响一般;6—表示可能性较大或影响较大;7—表示可能性大或影响大;8—表示可能性非常大或影响非常大;9—表示可能性极大或影响极大。3、专家评价与统计采用专家评估法,通过对20位专家进行咨询,对专家给出的判断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2-1。表12-1风险因素量化分析统计表序号风险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出现后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极小非常小小较小一般较大非常大极大极小非常小较小小一般较大大非常大极大1234567891234567891市场风险585235622投资估算风险5564248413环境影响419671034工程风险654519105融资风险238791016财务风险1338561047经济政策风险2105365728社会影响风险191076524、风险评估102 风险评估成果见表12-2。经分析,市场风险、工程风险、融资风险、财务风险、经济政策风险和投资估算风险是本项目的主要风险。表12-2风险成果汇总表序号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等级1市场风险65一般2投资估算风险55一般3环境影响53较小4工程风险54一般5融资风险44一般6财务风险54一般7经济政策风险44一般8社会影响风险53小三、防范与降低风险措施1、市场风险中国旅游市场未来总体发展前景是美好的,贵州区域旅游市场也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这并不一定能保证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平衡。在一定的市场状况下,民族村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会分散民族村寨的客源,导致区域或局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或抑制民族村寨旅游服务产品价格,减少民族村寨的旅游收入;尤其发生市场恶性竞争时,更会给民族村寨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市场风险是民族村寨的主要风险之一。为降低风险,民族村寨必须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时时为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民族村寨品质,建立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2、投资估算风险民族村寨虽然已经开放接待游客多年,但以自助102 游览为主,并非有组织的经营活动,诸多项目尚处于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某些项目的预算尚不太准确,有一些项目可能还未列入进去,因此投资估算风险是存在的。但主要大项目的估算误差不会太大,一些没有估算到的也是投资不多的项目,所以总体差距不会很多,即便出现这样的问题,只要主体项目建成,其他次要项目可以调整或缓建,另外还可以采取措施开源节流,挤出资金合理安排。3、工程风险民族村寨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此间的一些工程风险。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要做到:做好专门的勘测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基建程序,保证工程质量;注意关键工程的进度,关注每一个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部位;选择好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认真把好设备、材料订货关,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4、融资风险资金供应不畅是影响一个项目建设及以后经营的重要风险。民族村寨总投资额大,一旦资金供应不畅,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因此要积极争取各方的支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多渠道进行融资,落实资金来源,为民族村寨的建设和经营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5、经济政策风险旅游业是中国目前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旅游业的发展。随着黔东南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榕江县委县政府正在加快做好承接“两高”建成后对榕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的工作步伐,经济环境越来越好,发展机会越来越多,总的来说,各方条件对项目建设和发展的预期越来越有利。6、财务风险102 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具体要做到:提高对项目建设期财务风险的认识,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和抵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精打细算,并采用招标的方式,控制和降低投资,加强工程建设各方面控制,实行成本细项控制,以降低成本。在项目运营期间要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综合应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使民族村寨成为管理上的先行者;加强市场意识、产业意识与竞争思维,在市场锤炼中不断调整经营思路、经营方式;推行“绿色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和环境付出;做好民族村寨品牌的打造、维护、传播和经营工作;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7、自然风险本项目在经营期间遇到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是完全可能的,为了降低此间风险,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的相应的措施,以便使不可抗拒自然灾害的风险降到最低。102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一、综述紧紧围绕以发展榕江旅游业为目标,以民族村寨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俗民风、古朴村庄为基础,以休闲体验为主题,把民族村寨开发建设成为贵州省内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的集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著名侗乡旅游村寨;成为省内居民生活的第二空间和寻找自然的精神家园;根据开发条件,四个民族村寨能发展成为寻找自我的休闲产品、度假产品、民俗考察产品;成为黎—从—榕旅游线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成为省内外、国内外游客发现贵州的新视野;成为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休闲乐园”;有能让旅游者永远有不远千里、不虚此行的感觉;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总投资8057万元,整个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3.03年。二、结论与建议1、本项目内容可行、选址合理、客源有保障、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较好,是扶持贫困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较为理想的项目,值得开发并应加快建设。2、建议本项目采用政府扶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法人融资开发的形式带动民族村寨的发展。项目法人可以作为村级经济实体的形式,发展村级经济,带动农民致富。102 3、多年来,民族村已开放接待游客,普遍得到市场的称赞,顺应市场需求,应加快民族村寨的建设,政府应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以确保民族村寨的良性发展,使民族村寨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4、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将会改善区域基础设施状况,促进黎—从—榕旅游区的发展,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有力地推进区域互动和资源共享,能够促进当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社会效益良好。鉴于项目的社会公益性,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应给予重点扶持,加快项目建设,使之早日发挥应有的效益。5、本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在市场、融资和财务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风险,应注意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控制和规避,以实现预期效益。102 中国·水族原生态村落·世界之谜·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可行性研究报告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