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7.00 KB
  • 2022-04-22 11:33:32 发布

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6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235KW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目录第1章综合说明1.1概述及申报单位情况1.2太阳能资源1.3建设条件1.4项目任务与规模1.5用户侧并网总体设计及发电量计算1.6电气部分1.7土建工程1.8消防设计1.9施工组织1.10工程管理设计1.11环境保护1.12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13节能降耗1.14工程设计概算1.15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1.16结论和建议第2章太阳能资源2.1自然地理概况2.2气候特征 2.3太阳能资源第3章建设条件3.1工程气象3.2场地建设条件3.3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建设条件的评价第4章项目任务与规模4.1工程名称4.2工程规模4.3工程建设必要性第5章用户侧并网总体设计及发电量计算5.1光伏组件选型5.2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5.3逆变器的选型5.4光伏方阵设计5.5方阵接线方案设计5.6光伏发电工程年上网电量计算第6章电气部分6.1设计依据和原则6.2电气设备6.3监控及通讯装置第7章土建工程7.1设计依据 7.2建筑部分7.3结构部分第8章消防设计8.1工程消防总体设计8.2工程消防设计第9章施工组织设计9.1施工条件9.2施工总布置9.3施工交通运输第10章工程管理设计10.1项目法人10.2劳动定员10.3建设工期10.4工程管理机构10.5主要管理设施第11章环境及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11.1环境保护11.2水土保持11.3结论第12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2.1概述12.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3工程安全卫生设计12.4结论第13章节能降耗第14章投资概算及经济分析14.1投资概算14.2资金筹措 第1章综合说明1.1概述及申报单位情况1.1.1项目背景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对于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太阳能产业突飞猛进,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更是备受瞩目,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产业化及市场发展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受国内光伏发电成本制约,我国光伏并网发电产业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关键部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已在我国形成很大的产能,并重点出口到欧美国家;同时制约太阳能组件生产成本的硅原料,也于2008年在我国形成产能,从而使得硅原料的价格从2008年的最高价500美元/kg直泄到目前价格约70~80美元/kg,并还有下降空间。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15年,随着硅原料价格的下降,光伏发电成本有望与火电成本相当。我国是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广泛实施太阳能光伏并网工程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1.1.2地理位置简述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略)1.1.3建设规模和工作成果建设规模:本项目为1235KWp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工程。 参照《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阶段的研究工作范围如下:1)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根据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有关法规,论述本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2)调查落实工程建设的场地条件、站址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外部建设条件,论证本工程项目实施建设的可行性。3)根据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工程建设条件,初步拟定适合本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案,并提出项目实施计划措施和投产后运行管理组织方案。4)预测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和劳动场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必要的防范与治理措施。5)根据初步拟定的工程技术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估算本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并进行经济评价。6)进行资源利用与节能分析、风险分析、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6)综合各项研究成果,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下一步工作提出结论意见和建议。1.1.4简要工作过程及主要参加人员__________设计院为总体设计单位,负责汇总各外委设计咨询单位的设计结论,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总报告。有关支持性文件和投资方资料由业主单位负责提供。本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自_____年____ 月开始,先后经过了工作准备、现场踏勘与收资调研、专题研究、综合分析、编写研究报告等阶段。1.1.5申报单位情况简述申报单位情况(略)本工程建设资金来源:财政补贴0元/Wp,其余30%为项目资本金,70%从银行贷款获得。1.1.6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1.1.6.1本项目申请报告依据下列法规、文件和资料编制: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实施;2)《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1月5日;3)《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2006年1月1日实施;4)《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9月;5)《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GD003-2011;6)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合同;7)业主提供的原始文件及资料。1.1.6.2研究范围参照《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阶段的研究工作范围如下: 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根据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有关法规,论述本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调查落实工程建设的场地条件、站址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接入电网的条件等外部建设条件,论证本工程项目实施建设的可行性。根据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工程建设条件,初步拟定适合本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案,并提出项目实施计划措施和投产后运行管理组织方案。预测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和劳动场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必要的防范与治理措施。根据初步拟定的工程技术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估算本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并进行经济评价。进行资源利用与节能分析、风险分析、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综合各项研究成果,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下一步工作提出结论意见和建议。1.2太阳能资源简述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料(略)据有关资料得知,平均日照时数3.45小时。本阶段采用_______日照辐射作为用户侧并网的设计依据。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表得知,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进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1.3建设条件1.3.1气象条件 简述项目所在地气象条件(略)各气象要素特征值如下:(1)气温年平均气温:℃;累年最热月(月)平均最高气温:℃;累年最热月(月)平均最低气温:℃;累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日期:;累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期:。(2)气压及湿度累年平均水汽压(绝对湿度):hpa;累年最小水汽压(绝对湿度):hpa;累年平均相对湿度:%;累年最小相对湿度:%,出现日期:。累年平均气压:hpa累年最高气压:hpa,出现日期:。累年最低气压:hpa,出现日期:。(3)风累年最大瞬时风速:m/s、出现日期:。累年平均风速:m/s;累年全年主导风向为:,相应频率为%;累年冬季主导风向为:,相应频率为%;累年夏季主导风向为:,相应频率为%; (4)冻土及雷暴累年最大冻土深度:cm,出现日期:;累年一般冻土深度:cm。累年最多雷暴日数:天,出现年份:年。1.3.2站址水文概述简述项目所在地水文(略)1.4项目任务与规模项目名称:1235KWp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工程建设性质:新建生产规模: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235KWp,年发电量约为113.7万kWh。建设地点:详细地址(略)1.5用户侧并网总体设计及发电量计算1.5.1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及区域划分用户侧并网的安装位置布置灵活,常见的光伏系统按安装位置可分坡屋面光伏系统、平屋面光伏系统、地面光伏系统、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1、坡屋面光伏系统一般根据屋面情况布置光伏组件。2、平屋面光伏系统一般有平铺和倾斜两种布置光伏组件方式。常见平屋面形式为:混凝土平屋面、彩钢板平屋面、钢结构平屋面、球节点屋面等。3、地面光伏系统一般有固定式、单轴跟踪、双轴跟踪三种形式。4、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中光伏组件在正常工作时还要起到建筑构件的作用,一般采用跟随建筑角度平铺的方式。 对与区域的划分,当存在下列情况时,可将工程分为几个区域进行设计:1、光伏阵列的安装位置不同。2、光伏组件的型号不同。3、阵列的跟踪方式及安装角度不同。4、相隔距离过远也可分为不同区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及区域划分如下:序号区域名称安装位置固定方式1平屋顶区域1平屋顶倾角固定1.5.2主要设备选型现阶段本工程拟采用下表1.5.2-1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逆变器进行光伏发电的系统设计和发电量预测。表1.5.2-1主要设备型号序号区域名称安装容量组件型号组件数量逆变器型号逆变器数量1平屋顶区域11235TSM-200DC80200W6240TBEA-GC-250K351.5.3用户侧并网方阵布置方案本项目建设规模为1235KWp,实际布置容量为1248KWp,各区域的阵列布置见下表1.5.3-11235KWp用户侧并网的阵列布置尽量集中及 减小光伏阵列前后遮挡影响、避开障碍物的遮挡影响。具体阵列的布置见下表1.5.3-1。表1.5.3-1阵列布置序号区域名称固定方式阵列/跟踪轴倾角(°)阵列/跟踪轴方位(°)组件布置方式横向组件布置(块)竖向组件布置(块)每排间距(m)每列间距(m)1平屋顶区域1倾角固定210竖置1621.8911.5.4发电量计算整个工程的损耗共包括失配损耗、温度损耗、线路损耗、设备损耗、组件表面清洁度损耗等部分,另外光伏组件也会随着运营时间的增长逐年递增,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发电量在表1.5.4-1中列出。表1.5.4-1发电量表序号区域名称总效率年初始发电量(KWh)总发电量(KWh)1平屋顶区域179.5%1294064.1528426605.971.6电气部分1235KWp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工程分为1个发电区域,主要电气设备见表1.6-1。表1.6-1主要电气设备列表设备及材料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平屋顶区域1光伏组件TSM-200DC80200W6240块 平屋顶区域1逆变器TBEA-GC-250K35台并网位置1防逆流控制器切断型定制1台并网位置1交流配电单元定制1台1.7土建工程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略)1.8消防设计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各专业根据工艺流程特点,在设备与器材的选择及布置上充分考虑预防为主的措施。1.9施工组织本工程逆变器、电池组件均可选用公路运输方案。场内道路应紧靠光伏电池组件旁边通过布置,以满足设备一次运输到位、支架及光伏组件安装需要。电站内运输按指定线路将大件设备按指定地点一次到位,尽量减少二次转运。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可考虑在就近管网直接引接。通讯可从附近的现有通讯网络接入。建筑材料均由当地供应,可通过公路运至施工现场。1.10工程管理设计根据用户侧并网工程生产经营的需要,本着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本期工程拟定定员标准为2人,主要负责用户侧并网项目 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用户侧并网工程大修可委托外单位进行,以减少定员。本项目初步运营期25年,建设期1年。1.11环境保护光伏发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符合国家关于能源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本工程总装机容量1235KWp,每年可为提供电量约113.7万kW·h。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395.7t。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减少大量灰渣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用户侧并网项目建设还可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1.12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本工程是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产生工业废气,也无工业废水、灰渣产生。光伏电站作为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无需燃煤、轻柴油、氢气等易燃、易爆的物料,无需盐酸、氢氧化钠等化学处理药剂,无需锅炉、汽轮机、大型风机、泵类、油罐、储氢罐等高速运转或具有爆炸危险的设备,也不产生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工作人员也无需在高温、高尘、高毒、高噪声、高辐射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由此可见,用户侧并网项目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条件较好。 1.13节能降耗通过对本项目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和地形、地貌的实地踏勘与分析,光伏电站内设备运输、施工较为便利。选址按照以下原则设计:尽量集中布置、尽量减小光伏阵列前后遮挡影响、避开障碍物的遮挡影响、满足光伏组件的运输条件和安装条件、视觉上要尽量美观。采取上述原则可提光伏用户侧并网项目的发电效益,在同样面积上安装更多的组件;其次,集中布置还能减少电缆长度,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场内线损。1.14工程设计概算发电工程静态投资为:1140.62万元,单位造价为:9139.58元/KWp。建筑工程费:162.99万元,单位千瓦造价:1306.01元/kWp;设备购置费:878.31万元,单位千瓦造价:7037.74元/kWp;安装工程费:38.15万元,单位千瓦造价:305.69元/kWp;其他费用:61.17万元,单位千瓦造价:490.14元/kWp。1.15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1.15.1融资后分析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8.76%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8.11%电价(含税):1.2元/KWh项目的财务评价看,各项指标符合行业规定,本项目的建设在经济效益上是可行的。1.15.2社会效果分析 该项目利用太阳能资源建设用户侧并网工程,属于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1.16结论和建议从本项目的财务评价看,各项指标符合行业规定,本项目的建设在经济效益上是可行的。 第2章太阳能资源2.1自然地理概况简述当地自然地理概况(略)2.2气候特征2.2.1气候概述简述当地气候特征(略)2.2.2气象代表站分析简述距离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站位置、观测场海拔高度等。(略)2.2.3常规气象特征值根据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常规气象特征值如下:累年平均降水量:mm;累年最大年降水量:mm,发生于年;累年最小年降水量:mm,发生于年;累年1日最大降水量:mm,发生于;累年最大1小时降水量:,发生于;累年最大10min降水量:mm,发生于;累年平均风速:m/s;累年最大风速:m/s,发生于;累年全年主导风向:,相应频率:%;累年冬季主导风向:,相应频率:;累年夏季主导风向:,相应频率:;累年最大冻土深度:mm; 累年最大积雪深度:mm;累年平均雷暴日数:天累年最多雷暴日数:天,发生于年;累年平均大风(≥6级)日数:天;累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天。2.3太阳能资源2.3.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及区划标准我国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国土面积96%以上,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1.7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按太阳能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域,见表2.4-1。我国1978~2007年平均的年总辐射量、年总直接辐射量、直射比年平均值和年总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情况如图2.3.1-1所示。表2.3.1-1我国太阳能资源等级区划表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工程以太阳总辐射量为指标,进行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评估。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表1978~2007年平均的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东南边缘、西藏大部、青海中西部、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及其以西地区构成了太阳能资源格尔木地区是两个高值中心;新疆大部分地区、西藏东部、云南大部、青海东部、四川盆地以西、甘肃中东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 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至锡林浩特和赤峰一带,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带川盆地为中心,四川省东部、重庆全部、贵州大部、湖南西部等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的一般带。年总直接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总辐射比较一致,在青藏高原以南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直射比甚至达到0.7以上。年总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与年总辐射量基本一致,“最丰富带”的年日照时数在3000h左右,“很丰富带”的年日照时数在2400~3000h之间,“较丰富带”的年日照时数在1200~2400h左右,“一般带”的年日照时数在1200h以下。2.3.2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根据上表及图简述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略)表2.3.1-1当地气象资料表:月份水平面上的平均日辐射风速大气压力月平均温度(kWh/m²/日)(米/秒)(KPa)(℃)一月2.180.897.627.7二月2.240.997.449.4三月2.40.897.1412.8四月3.210.896.7418.3五月3.960.896.3922.4六月4.180.796.0425.4七月5.310.995.9728八月4.660.99627.4九月3.940.896.5124.6十月3.50.797.120 十一月2.980.797.4714.4十二月2.820.797.728.8年平均3.450.7996.8518.27 第3章建设条件3.1工程气象3.1.1气候特点概述描述项目所在地气候特点(略)累年最热月(月)平均最高气温:℃;累年最热月(月)平均最低气温:℃;累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日期:;累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期:;累年平均相对湿度:%;累年平均气压:hpa累年最大瞬时风速:m/s,出现年份:年。累年平均风速:m/s;累年最大冻土深度:出现年份:年。累年一般冻土深度:cm。累年最多雷暴日数:天,出现年份:年。3.2场地建设条件(略)3.3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建设条件的评价(略) 第4章项目任务与规模4.1工程名称:1235KWp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工程4.2工程规模:本期光伏发电项目工程规模1235KWp,建设面积共计____㎡。4.3工程建设必要性4.3.1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常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势必使得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实现能源多元化,缓解对有限矿物能源的依赖与约束,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调整电力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4.3.2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一方面资源条件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又使社会经济发展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的和可再生的能源,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替代一部分矿物能源,对于降低的煤炭消耗、缓解环境污染和交通运输压力、改善电源结构等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本项目在生产全过程中,不产生或排出有害废气、废渣、废液,系无三废工业生产项目,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光伏发电工程的建设必将会给该地区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4.3.3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国家的能源战略规划,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作为清洁能源将会对电网形成有益的补充,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 第5章用户侧并网总体设计及发电量计算5.1光伏组件选型5.1.1太阳电池分类及比较当前商业应用的太阳能电池分为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晶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目前商业应用的光电转换效率单晶硅已超过18%,多晶硅15~16%。在光伏电池组件生产方面我国2007年已成为第三大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国,生产的组件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薄膜电池分为非晶硅薄膜电池、CdTe电池和CIGS电池。当前商业应用的薄膜电池转化效率较低,非晶硅薄膜电池为5~8%,CdTe电池为11%,CIGS电池为10%。非晶硅薄膜电池商业化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并已在国内形成产能;CdTe和CIGS电池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商业化生产。由于薄膜电池的特有结构,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优势。目前在光伏发电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高,但价格相对较高。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比单晶硅略低,但是材料制造简便,节约电耗,总的生产成本较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但它成本低,重量轻,应用更为方便。从工业化发展来看,太阳能电池的重心已由单晶硅向多晶硅方向发展,主要原因为:(1)可供应太阳能电池的头尾料愈来愈少; (2)对太阳能电池来讲,方形基片更合算,通过浇铸法和直接凝固法所获得的多晶硅可直接获得方形材料;(3)多晶硅的生产工艺不断取得进展,全自动浇铸炉每生产周期(50小时)可生产200公斤以上的硅锭,晶粒的尺寸达到厘米级;(4)由于近十年单晶硅工艺的研究与发展很快,其中工艺也被应用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例如选择腐蚀发射结、背表面场、腐蚀绒面、表面和体钝化、细金属栅电极,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可使栅电极的宽度降低到50微米,高度达到15微米以上,快速热退火技术用于多晶硅的生产可大大缩短工艺时间,单片热工序时间可在一分钟之内完成,采用该工艺在100平方厘米的多晶硅片上作出的电池转换效率超过14%。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稳定高效的光电转换效率;(2)表面覆深蓝色氮化硅减反膜,颜色均匀美观;(3)高品质的银和银铝浆料,确保良好的导电性、可靠的附着力和很好的电极可焊性;(4)高精度的丝网印刷图形和高平整度,使得电池易于自动焊接和激光切割。综上所述,并考虑实际情况,本阶段各安装区域拟采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如下:序号区域名称组件类型1平屋顶区域1单晶硅5.1.2电池组件的确定 通过对国内外光伏组件的调研和比选,根据用户侧并网的设计特点及相关政策的规定,初步选定选用如下表中组件。见表5.1-1表5.1-1组件型号及厂家列表(参数见下节)序号区域名称安装容量组件型号生产厂家组件数量1平屋顶区域11235TSM-200DC80200W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62405.2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5.2.1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位置及放置形式用户侧并网的安装位置布置灵活,常见的光伏系统按安装位置可分坡屋面光伏系统、平屋面光伏系统、地面光伏系统、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1、坡屋面光伏系统一般根据屋面情况布置光伏组件。2、平屋面光伏系统一般有平铺和倾斜两种布置光伏组件方式。常见平屋面形式为:混凝土平屋面、彩钢板平屋面、钢结构平屋面、球节点屋面等。3、地面光伏系统一般有固定式、单轴跟踪、双轴跟踪三种形式。4、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中光伏组件在正常工作时还要起到建筑构件的作用,一般采用跟随建筑角度平铺的方式。通过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放置形式见下表5.2.1-1。表5.2.1-1序号区域名称安装位置固定方式 1平屋顶区域1平屋顶倾角固定5.2.2光伏组件阵列倾斜面辐射量及阵列倾角5.2.2.1、各月倾斜面上的平均辐射量Ht任意倾角任意方位的光伏阵列倾斜面月平均辐射量采用Klein和Theilacker(1981)提出的天空各向异性模型,此种计算方法是国际上公认及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模型做以下简述,详细请查阅相关文献。公式1、Ht=Hbt+Hdt+Hrt公式2、Ht1=f(β,γ,ρ,N,E,Hbt,Hdt)公式3、Ht2=f(β,γ,ρ,N,E,Hbt,Hdt)公式4、Ht3=f(ρ,N,E,Hbt,Hdt)注:公式1为计算倾斜面上月平均辐射量的基础公式公式2、3、4为各种跟踪方式倾斜面上月平均辐射量的简式Ht——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Ht1——固定式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Ht2——单轴跟踪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Ht3——双轴跟踪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Hbt——直接太阳辐射量Hdt——天空散射辐射量Hrt——地面反射辐射量β——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γ——倾斜面的方位角ρ——地面反射率,取值为0.2(见附表)N——当地纬度E——当地经度不同地表状态的反射率地面状态反射率地面状态反射率地面状态反射率沙漠0.24~0.28干湿土0.14湿草地0.14~0.26干燥地带0.1~0.2湿黑土0.08新雪0.81湿裸地0.08~0.09干草地0.15~0.25冰面0.695.2.2.2、最佳的阵列倾角βbest当为固定式时,最佳的倾角可提高发电量,而在跟踪系统中则不需要最优的阵列倾角。最佳阵列倾角共列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为全年接受辐射量最大原则,第二种为全年最大发电量原则。公式1、βbest=f(ΣHt,β)公式1的描述:1、设定方阵倾角为0°2、计算出方阵倾角为0°时全年各月阵列倾斜面平均日辐照度平均值。3、增大方阵倾角,重复2步操作,直到方阵倾角增大为90°,得到91组P1,与最大值相对应的倾角即最优倾角。公式2、βbest=f(ΣEp,β)公式2的描述: 1、确定光伏阵列倾斜面上的平均辐照度、组件透风状况、组件类型、组件功率温度系数、当地全年各月环境温度等。2、得到全年各月方阵温度损耗。3、设定方阵倾角为0°。4、计算全年各月阵列倾斜面平均日辐照度。5、假定一定容量的方阵,考虑温度损耗计算各月发电量的平均值。6、增大方阵倾角,重复4、5步操作,直到方阵倾角增大为90°,得到91组结果,与最大值相对应的倾角即最优倾角。公式3、ΣEp=ΣHt*(1+(f–T)*γ)注:公式1为循环β,得到ΣHt最大值的最佳倾角计算简式公式1为循环β,得到ΣEp最大值的最佳倾角计算简式公式3为ΣEp的计算简式Ht——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βbest——最佳的阵列倾角Ep——各月发电量β——阵列倾角f——组件的工作温度T——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工作温度25℃γ——功率温度系数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及综合考虑,阵列(跟踪轴)的倾角方位如下表5.2.2.2-1。 表5.2.2.2-1阵列(跟踪轴)的倾角方位序号区域名称固定方式阵列/跟踪轴倾角(°)阵列/跟踪轴方位(°)1平屋顶区域1倾角固定2105.3逆变器的选型5.3.1逆变器选择的条件1)组件工作温度:组件的工作温度影响组件的电性能参数,为使设计更加缜密,计算过程中运用组件夏季或冬季工作温度下的电性能参数,而不是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电性能参数。光伏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电性能参数(辐照度1000W/㎡AM=1.5电池板温度25℃)不能代表该光伏组件在工作时的实际数据。2)组件全年最大输出功率:组件的额定峰值功率为实验室环境下得到的,为更合理的选择逆变器,需得到实际应用过程中组件全年最大输出功率。根据组件电性能参数,组件透风状况、光伏阵列跟踪模式、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云量等参数可计算出全年组件最大输出功率。3)功率比允许值:阵列实际最大输出功率接近逆变器最大直流功率可以提高逆变器的利用率,但逆变器满载运行时转化效率会有一定的损失,此处通过设置功率比允许值来平衡逆变器效率与利用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我们把阵列实际最大输出功率与逆变器最大直流功率比值的最大允许值设置为0.95,注意比值范围不能大于1。4)用户计划安装容量:根据此区域的面积、选择组件的状况、阵列的跟踪方式可计算区域内最大的安装容量。5.3.2逆变器选择根据逆变器选择的条件确定逆变器的型号见下表5.3.2-1。表5.3.2-1逆变器型号表序号区域名称安装容量逆变器型号逆变器容量逆变器数量1平屋顶区域11235TBEA-GC-250K3250kW55.4光伏方阵设计本工程设计容量为1235KWp,按最大功率计算,实际布置为1248KWp。1235KWp用户侧并网的阵列布置尽量集中及减小光伏阵列前后遮挡影响、避开障碍物的遮挡影响。具体阵列的布置见下表5.4-1表5.4-1阵列布置表序号区域名称固定方式组件布置方式横向组件布置(块)竖向组件布置(块)每排间距(m)每列间距(m)1平屋顶区域1倾角固定竖置1621.8915.5方阵接线方案设计5.5.1电池串并联数 电池组件串并联数的确定主要依据其组件的电性能参数、逆变器的参数、当地温度和瞬时辐射强度对开路电压、工作电压及功率的影响来分析。1)以下对相关公式及原则做简要介绍:公式1、Vmp(f)=Vmp(1+γ△T)㏑(e+β△S)公式2、Voc(f)=Voc(1+γ△T)㏑(e+β△S)公式3、△T=T–T(f)公式4、△S=S/S(f)–1公式5、PYmax=(Sti,fe,Vmp(S,f),Voc(S,f))公式6、Sti=(RH,ρ,hPa,YN,JD,WD,ti,β,γ)原则1、逆变器最大直流输入功率>PYmax*Ns*Np原则2、逆变器最小MPPT电压<Vmp(f)*Ns原则3、逆变器最大直流开路电压>Voc(f)*Ns原则4、组件系统最大电压>Voc(f)*Ns注:公式1、2为计算组件任意温度下Vmp(f)和Voc(f),Voc(f)主要应用为冬季组件工作温度,Vmp(f)夏季组件工作温度公式5为循环一年计算每个时刻相对理想状态下组件的瞬时输出功率的简式,其中的最大值定义为组件全年最大输出功率PYmax公式6为任意时刻相对理想状态下阵列倾斜面上的辐照度的简式Ns——每台逆变器接入组件串联数Np——每台逆变器接入组件并联数Imp——组件最大功率时电流 f——为组件的工作温度fe——为任意的环境温度S——为倾斜面辐照度K——0.025℃㎡/WPymax——组件全年最大输出功率Vmp(f)——任意温度及辐照度时组件最大功率时电压Vmp——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最大功率时电压Voc(f)——任意温度及辐照度时组件开路电压Voc——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组件开路电压T——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工作温度25℃T(f)——任意组件工作温度S——标准测试条件下的辐照度1000W/㎡S(f)——f温度下相应辐照度γ——开路电压温度系数e——常数β——0.5Imp——STC下组件最大功率时电流β——阵列倾角γ——阵列方位PYmax——组件全年最大输出功率RH——相对湿度YN——云量 ρ——地面反射率hPa——大气压ti——任意时刻Sti——任意时刻相对理想状态下阵列倾斜面上的辐照度JD——当地经度WD——当地纬度根据上述计算,最终确定各区域的组件串联数及每台逆变器接入的组件并联数如下表5.5.1-1表5.5.1-1组件串并联表序号区域名称安装容量逆变器型号逆变器数量串联数并联数1平屋顶区域11235TBEA-GC-250K3516785.6光伏发电工程年上网电量计算本工程按25年运营期考虑,系统25年电量输出衰减幅度为每年衰减0.8%。年发电量按25年的平均年发电量考虑,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及电池板的固定方式等,最终计算发系统发电效率。系统发电效率分析结果见下表5.6-1。表5.6-1系统发电效率分析序号区域名称失配损耗(%)温度损耗(%)线路损耗(%)设备损耗(%)其它损耗(%)逐年衰减(%)合计(%) 组件表面清洁度损耗(%)1平屋顶区域14.57.771.244300.821.3由以上数值计算得出,第一年各月实际发电量和第一年到第25年的年发电量。第一年各月实际发电量结果见下表5.6-2,第一年到第25年的年发电量结果见下表5.6-3.表5.6-2第1年各月发电量第一年各月实际发电量月份发电量(kWh)月份发电量(kWh)一月82348.71七月146071.69二月70375.76八月133826.07三月79208.1九月117080.1四月95083.5十月118376.6五月114709.92十一月108770.4六月113163十二月115050.3表5.6-3第1-25年年末发电量各年全年发电量统计(kWh)第1年1294064.15第2年1280936.96第3年1267808.86第4年1257122.81第5年1241554.78第6年1228427.29第7年1215300.38第8年1204517.09第9年1189046.02第10年1175918.19第11年1162790.7第12年1151912.27第13年1136536.01第14年1123408.82第15年1110281.61第16年1099306.56第17年1084026.33第18年1070900.05 第19年1057771.94第20年1046700.52第21年1031517.24第22年1018390.67第23年1005263.46第24年994094.78第25年979008.48 第6章电气部分6.1设计依据和原则《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DL/T5352-200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5044-200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ECS84:96《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64-83《工业与民用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上述设计标准、规程及其他相关规程按照现行最新版本执行。6.2电气设备6.2.1电气设备清单用户侧并网发电电气设备清单见下表6.1.2-1。6.2-1主要电气设备列表设备及材料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平屋顶区域1光伏组件TSM-200DC80200W6240块平屋顶区域1逆变器TBEA-GC-250K35台并网位置1防逆流控制器切断型定制1台并网位置1交流配电单元定制1台 6.2.2主要电气设备参数平屋顶区域1组件参数最大额定功率Wp200功率公差%±3最大功率时电压V37.80组件转化效率%15.64最大功率时电流A5.30开路电压温度系数%/℃-0.35开路电压V45.80功率温度系数%/℃-0.45短路电流A5.68短路电流温度系数%/℃0.05系统最大电压V1000标准组件发电条件℃46±2长*宽*厚mm1581*809*40平屋顶区域1逆变器参数直流侧参数交流侧参数最大直流电压V880额定输出功率W250k满足MPPT电压范围450~880最大交流输出电流A380最大直流功率W275k额定电网电压V400最大输入电流A600允许电网电压V310~450最大接入路数8总电流波形畸变率<3%MPPT路数1功率因数≥0.99(额定功率)其他最大效率0.972宽度mm2600欧洲效率0.966高度mm2200防护等级IP20深度mm850隔离含变压器重量kg2100并网位置1防逆流控制器参数控制类型切断型 测量精度0.5%通信方式RS485特殊功能无过载能力2倍额定电流辅助电压220V50HZ防逆流控制器控制的逆变器信息逆变器型号数量额定输出功率最大交流输出电流TBEA-GC-250K35250kW380A并网位置1交流配电单元参数额定交流输入输出功率KW1250KW最大输入输出总电流A1900A防护等级IP20监控单元有电流电压表有防雷失效单元有交流配电单元接入逆变器信息逆变器型号数量额定输出功率最大交流输出电流TBEA-GC-250K35250kW380A6.3监控及通讯装置此次用户侧并网发电项目配置一套监控装置,主要包括:监控用工业PC、网络版监控软件、显示器。一套环境监测仪。  6.3.1环境监测仪系统配置一套环境监测仪,用来监测现场的环境情况: 该装置由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日照辐射表、测温探头、控制盒及支架组成,适用于气象、军事、船空、海港、环保、工业、农业、交通等部门测量水平风参量及太阳辐射能量的测量。可测量环境温度、风速、风向和辐射强度等参量,其RS485通讯接口可接入并网监控装置的监测系统,实时记录环境数据。6.3.2监控装置采用高性能工业控制机作为系统的监控主机,配置光伏并网系统多机版监控软件,采用RS485通讯方式,连续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所有并网逆变器的运行状态和数据进行监测。能实时显示电站的当前发电总功率、日总发电量、累计总发电量、累计CO2总减排量以及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可查看每台逆变器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直流功率、交流电压、交流电流、逆变器机内温度、时钟、频率、当前发电功率、日发电量、累计发电量、累计CO2减排量、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等。所有逆变器的运行状态,采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设备出现故障,可查看故障原因及故障时间,监控的故障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电网电压过高、电网电压过低、电网频率过高、电网频率过低、直流电压过高、逆变器过载、逆变器过热、逆变器短路、散热器过热、逆变器孤岛、DSP故障、通讯失败等。此外,监控装置可每隔5分钟存储一次电站所有运行数据,可连续存储20年以上的电站所有的运行数据和所有的故障纪录。监控软件具有集成环境监测功能,主要包括日照强度、风速、风向、室外和室内环境温度和电池板温度等参量。附表: 产品名称型号厂家名称数量单位PC电脑服务器1套网络版监控系统客户端程序(可拷贝使用)1套网络版数据服务器(可选)1套环境温度传感器1台数字风速传感器1台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仪(简易型)1台太阳总辐射传感器1台远程通讯模块(数量根据实际使用,建议每台逆变器配一个远程通讯模块)1台通讯线缆以及其他线缆(根据实际使用来定)     第7章土建工程7.1设计依据7.1.1设计参数基本风压:kN/㎡;基本雪压:kN/㎡。最大冻土深度为:m。7.1.2设计参照执行的规程、规范:《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建筑地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27.2建筑部分(略)7.3结构部分(略) 第8章消防设计8.1工程消防总体设计8.1.1工程总体布置新建1套1235KWp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装置,规划容量为1235KWp。8.1.2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98)其他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与标准8.1.3设计原则根据规范的有关规定,设计时按以下原则考虑:(1)设备的耐火等级应符合规范要求;(2)按规范设计开闭所、堆场、储罐之间,以及内部设备之间的防火净距;(3)根据容量大小和重要性,选择灭火器;(4)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5)采用化学灭火器作为消防的主要设备。(6)选用的灭火器在灭火后,不会引起污损。(7)消防设备采用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规格统一、节省能源的优质国内产品。8.1.4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各建(构)筑物灭火器的配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根据太阳能发电的特点及相关规范要求,太阳能电池板区域消防措施为移动式CO2灭火器,室内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和CO2灭火器。8.2工程消防设计(1)太阳能电池板区域消防措施为移动式CO2灭火器。(2)逆变器附近设砂箱、手提式灭火器。(3)交通道净宽均大于3.5m,都能兼作消防车道,各主要建筑物均有通向外部的安全通道。 第9章施工组织设计9.1施工条件9.1.1交通运输简述项目所在地交通运输情况(略)9.1.2施工条件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可考虑在就近管网直接引接。施工用电可以从就近的电源引接至工地。9.1.3施工特点工程施工范围大,施工点多,需频繁移动施工力量,;支架分布较多,场区安装时,受气候影响较大。9.2施工总布置根据光伏组件建设投资大、工期紧、建设地点分散、施工场地移动频繁及质量要求高等诸多特点,遵循施工工艺要求和施工规范,保证合理工期,施工总布置需按以下基本原则进行:(1)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光伏支架的安装工程量、安装高度及吊装重量都相当大,而且安装质量要求高。为此,在全部工程实施的始终,都要贯彻执行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2)文明施工、创新增效的原则现场的施工建设中,注意对施工场地撒水,防止扬尘;施工噪音不能扰民等。(3)高效快速、易于拆除的原则 现场的建设,要求快速施工、节约能源,对于临时建筑要求,易于拆除、易于清理。9.3施工交通运输光伏组件和支架及逆变器和变压器等设备尺寸重量均不算大,进场道路应满足设备运输转弯半径、坡度、路面承载力等要求。 第10章工程管理设计10.1项目法人简述业主概况(略)10.2劳动定员关于太用户侧并网发电工程的定员,目前国家无相关标准规定,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业主的意见,本工程定员设置见表11-1。各类人员配置表序号项目人员配置备注一生产人员11运行02保管和维修1二管理1合计210.3建设工期10.3.1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初步运营期25年,建设期1年,建设规模1235KWp。10.3.2项目进度安排项目的实施按照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程序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安装有关规定。具体项目进度(略)10.4工程管理机构10.4.1工程管理机构的组成和编制本期工程装机容量为1235KWp ,根据光伏发电工程管理机构设置原则:充分适应光伏发电的行业特点,做到机构精干、指挥有力、工作高效。本工程定员标准2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主要负责光伏发电的管理工作。10.4.2工程管理范围工程管理范围包括:(一)、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二)、施工项目的目标控制(三)、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四)、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五)、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10.5主要管理设施10.5.1厂区占地本工程为用户侧并网发电项目,占地面积为项目征地范围内的区域。10.5.2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可以从附近的电源引接至工地。10.5.3施工用水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可考虑在现有管网引接。 第11章环境及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11.1环境保护11.1.1设计依据(1)《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GD003-2011);(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3号);(3)本工程可研咨询合同;(4)业主提供的原始资料及相关文件。11.1.2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批意见本期工程前期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已取得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批复,批复文号为___号。11.1.3环境概况11.1.3.1站址区域环境概况(略)11.1.3.2站址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分为运营期和施工期两个阶段。运营期不产生工业废气,也无工业废水、灰渣产生。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变压器、逆变器运行产生的噪声、电磁环境影响,以及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光污染等。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施工车辆、施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场地开挖、汽车运输产生的扬尘,施工弃渣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以及施工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11.1.3.3厂址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概况(略) 11.1.4环境影响分析及环境保护措施11.1.4.1环境保护设计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11.1.4.2主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分为运营期和施工期两个阶段。运营期不产生工业废气,也无工业废水、灰渣产生。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变压器、逆变器运行产生的噪声、电磁环境影响,以及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光污染等。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施工车辆、施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场地开挖、汽车运输产生的扬尘,施工弃渣,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以及施工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11.1.4.3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噪声光伏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噪声,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变压器、逆变器等设备运转发出的电磁噪声。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为:采用低噪声设备。根据各变压器和逆变器设备资料,本工程主要噪声源为:逆变器,噪声值65dB(A) 。由于噪声源强较弱,对外界噪声影响很小。②运营期加强对光伏发电逆变器的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对工作人员以及周边居民生活产生干扰。(2)光污染为了高效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电池板本身生产工艺也要求尽量减少光的反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是多晶硅电池和钢化玻璃压制而成的,多晶硅电池呈深蓝色,制造时加入了防反射材料,对光线的反射率极低;钢化玻璃表面进行了磨沙处理以减少对光线的反射。站址周围较为空旷,无高大建筑和设施。电池板安装时要选择最佳阳光入射角度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倾角向上,不会对地面居民生活及交通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太阳能电池板对光线的反射是有限的,远不及水面对光的反射造成的影响,基本不会对人的视觉以及飞机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对居民生活和地面交通产生影响。11.1.4.4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噪声施工机械的噪声和振动是主要的噪声源。同时,施工车辆也会带来一定的交通噪声。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施工工艺。尽量缩短高噪声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特别是高噪声施工机械应控制在昼间工作时间运行。施工中加强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使设备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减少运行噪声。以保证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噪声限值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标准的要求,减轻或避免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运输车辆在居民聚居点时应适当减速行驶,并禁鸣高音喇叭。加强道路养护和车辆的维修保养,降低机动车辆行驶速度。(2)施工扬尘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与车辆运输产生粉尘和飘尘等。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中遇到连续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施工作业面洒水防止扬尘。对施工区道路进行管理、养护,使路面平坦、清洁,处于良好运行状况,一旦有建材洒落应及时清扫。本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是短期的和局部的。(3)施工废水施工期所用混凝土材料,为当地搅拌站提供的成品混凝土制品,因此该项目生产废水产水量较小。厂内生产废水采用集中沉淀澄清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用水,生活污水必须在护坡外定点排放,严禁无序排放。(4)施工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弃渣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工程开挖和填筑工程量都较小,且经平衡后弃渣量较少,对环境影响较小。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要求,在施工区设计垃圾桶(箱)。施工期间生活垃圾集中定点收集,不得任意堆放和丢弃,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通过采取规定车辆行驶路线、施工器材集中堆放等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占地,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表原貌的生态破坏。11.2水土保持光伏发电的建设基本不会对水土保持产生影响,在基础建设期间回填土时不能用建筑垃圾,回填要实在;光伏发电投入运行后,对电池板占用的土地进行绿化,种植草坪;四周要有排水网络。11.3结论光伏发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建设符合国家关于能源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本光伏发电工程装机容量1235KWp,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电量约113.7万kWh,节约标煤395.7t。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减少大量灰渣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光伏发电建设还可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从环境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第12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2.1概述12.1.1概述本工程是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产生工业废气,也无工业废水、灰渣产生。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与火电相比,在生产过程中无需燃煤、轻柴油、氢气等易燃、易爆的物料,无需盐酸、氢氧化钠等化学处理药剂,无需锅炉、汽轮机、大型风机、泵类、油罐、储氢罐等高速运转或具有爆炸危险的设备,也不产生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工作人员也无需在高温、高尘、高毒、高噪声、高辐射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由此可见,光伏发电劳动安全条件较好。12.1.2设计依据12.1.2.1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九届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八届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八届第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九届第 4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02年5月1日实行)(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9号令(7)《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2002]第23号(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9)《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发改投资[2003]1346号)(10)《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要求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安监管司办字[2003]92号)12.1.2.2标准与规范(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6年版〉)(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5)《安全标志》(GB2894-1996)(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7)(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12.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 )引起电气伤害的部位主要是电气设备,有造成触电伤害事故的可能。(2)可能产生噪声的部位主要在逆变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噪声。12.3工程安全卫生设计12.3.1施工期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1)在工程建设期间,加强安全管理,遵守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尤其对参加施工的工人进行培训。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施工过程必须选用质量合格的施工机械(具)。(3)施工场所符合施工现场的一般规定:施工总平面布置符合国家防火、工业卫生等有关规定;施工现场排水设施全面规划,以保证施工期场地排水需要;施工场所做到整洁、规整。垃圾,废料及时清除,坚持文明施工。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4)施工期用电符合施工用电的一般规定:施工用电的布设按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并符合当地供电局的有关规定,不得任意接线。施工用电明确管理机构并由专业班组负责运行及维护;严禁非电工拆装施工用电设施;施工用电设施投入使用前,制定运行、维护、使用、检修等管理制度。(5 )施工过程中工程运输量大,周围道路交通繁忙,施工单位充分考虑运输对施工进度和安全的影响,设置安全标志,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6)施工场地在夜间施工或光线不好的地方加装照明设施。(7)各种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机械设备在使用时严格遵照操作规程操作,尽量减少误操作以防止机械伤害的发生,另外,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做到灵敏有效。(8)做好现场的防火工作,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CO2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保证施工现场消防通道畅通无阻。非火警严禁动用拆除现场消防器材。(9)用电焊机等设备时,带好防护眼镜,周围严禁火种或可燃物,防止火花飞溅,防止火灾发生。(10)施工过程中所有孔、洞、井、池等均加盖或设防护栏杆。12.3.2运行期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12.3.2.1防火防爆(1)主要场所及主要机电设备消防设计太阳能电池板区域消防措施为移动式CO2灭火器;逆变器附近设砂箱、手提式灭火器。②站内、外交通道净宽均大于3.5m,都能兼作消防车道,各主要建筑物均有通向外部的安全通道。12.3.2.2防雷接地(1)防雷措施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防雷主要是防直击雷和雷电侵入波两种,防雷措施依据《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SJ/T1112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中有关规定设计。直击雷保护直击雷保护分光伏电池组件和交、直流配电系统的直击雷保护。光伏电池组件边框为金属材质,将光伏电池组件边框与支架可靠连接,然后与接地网连接,为增加雷电流散流效果,可将站内所有光伏电池组件支架可靠连接。②配电装置的雷电侵入波保护为防止感应雷、浪涌等情况造成过电压而损坏配电室内的设备,其防雷措施主要采用避雷器来保护。(2)接地措施充分利用每个光伏电池组件基础内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接地网就近可靠连接。保护接地的范围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规定,对所有要求接地或接零的设备均应可靠地接地或接零。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开关装置和开关柜接地母线、架构、电缆支架、和其它可能事故带电的金属物都应可靠接地。本系统中,支架、太阳能板边框以及连接件均是金属制品,每个子方阵自然形成等电位体,所有子方阵之间都要进行等电位连接并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网就近可靠连接,接地体之间的焊接点应进行防腐处理。 12.3.2.3防噪声光伏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噪声,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变压器、逆变器等设备运转发出的电磁噪声。12.3.2.4安全警示标识(1)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警告标志、防误操作警示标志。(2)安全疏散通道设疏散照明设施和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3)在可能造成触电伤害的场所,设置当心触电标识。12.4结论本工程不存在传统发电技术(例如燃煤发电)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和劳动安全问题,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条件较好。本工程设计中对防雷、接地、防火、防电磁辐射、防噪声、人体工效学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力图做到避免事故,尽可能将危害职工劳动安全的各种因素控制到最小或最低程度,为电厂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以及保障职工的安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为使上述设计的各项技术措施、防范设施得以实施,在施工中要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劳动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电厂投产运行后应严格执行运行、检修、操作规程,本工程将在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13章节能降耗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转换过程中没有污染物排放。与相同容量的燃煤电厂相比,可节约煤炭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本光伏发电工程装机容量1235KWp,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电量约113.7万kWh,每年可节约标煤395.7t。每年可减排SO2约为9.4968吨,CO2约为1028.82吨,烟尘约为0.3957吨。因此在增加发电量的同时,对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 第14章投资概算及经济分析14.1投资概算14.1.1工程规模:新建1套1235KWp用户侧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14.1.2投资概算编制依据:编制水平年为2012年。编制方法执行国家发改委2007年发布的《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14.1.2.1项目及费用性质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2007年版《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进行项目及费用性质划分。14.1.2.2工程量: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设备材料清册及建安工程量。14.1.2.3定额选用:执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7年11月9日发布实施的《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建筑工程》、《热力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7年2月8日发布实施的《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调试工程》。14.1.2.4取费标准:执行中电联技经[2007]139号文及2007年版《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14.1.2.5设备价格: 设备价格:询价或参考近期同类工程定货的合同价及《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常用设备》;设备运杂费率:设备价格均为到现场价格,主要设备按0.7%计列,其他设备按3.7%计列。14.1.2.6材料价格及机械费调整定额材料、机械费调整:按当地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水平调整办法对定额材料及机械进行调整,仅计取税金,列入总估算表“编制年价差”栏中。建筑材料:采用《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建筑工程(2006年版)价格,对主要材料与当地2012年一季度信息价格进行比较并计算价差,价差只计取税金,列入总概算表。装置性材料:执行《发电工程装置性材料综合价格》(2006年版)。按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制的《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10年水平)中主要装置性材料价格与该价格进行比较并计算价差,价差只计取税金,列入总概算表。14.1.2.7人工费调整工资性津贴调整:电定总造[2007]12号文《关于公布各地区工资性补贴的通知》,按照3.03元/工日,超出规定0.63元/工日,作为人工费调整金额,计入取费基数,列入各单位工程。14.1.3其他说明基本预备费:无。14.1.4投资概况:本工程静态投资为2011年价格水平。 发电工程静态投资为:1140.62万元,单位造价为:9139.58元/KWp;建设期贷款利息47.91万元。工程动态总投资1188.53万元。发电工程静态投资按投资性质划分:建筑工程费:162.99万元,单位千瓦造价:1306.01元/kWp,占静态总投资的14.29%;设备购置费:878.31万元,单位千瓦造价:7037.74元/kWp,占静态总投资的77%;安装工程费:38.15万元,单位千瓦造价:305.69元/kWp,占静态总投资的3.34%;其他费用:61.17万元,单位千瓦造价:490.14元/kWp,占静态总投资的5.36%。14.1.5投资分析依据2009年5月中国电力网统计的行业信息,本工程静态单位千瓦造价为9139.58元,投资水平是比较低的。14.1.6投资估算表(见附表)14.2资金筹措本工程资金,财政补贴0元/W,剩余30%由建设单位自有资金支持,其余70%为银行贷款14.3经济效益分析14.3.1经济效益分析依据: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经(1994)2号文颁发的《电力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实施细则(试行)》及国家现行的财务、税收法规。 14.2.2评价条件主要评价数据:光伏发电的年初始发电电量按113.7万KWh进行经济评价,此后逐年衰减。14.2.2.1投资估算:按静态投资万进行评价。14.2.2.2工程进度及资金使用计划本工程计划20XX年X月X日开工,20XX年X月X日投产。14.2.2.3还本付息:静态投资30%自有资金,70%银行贷款。14.2.2.4成本费用计算的主要参数以电厂提供的统计值、设计计算值或行业规定值、限额值。详见成本原始数据表。14.2.3纳税14.2.3.1增值税比例:6%14.2.3.2城市维护建设税比例:5%14.2.3.3教育附加税比例:4%14.2.3.4所得税:25%14.2.4电价确定本工程电价(含税)最终确定为1.2元/KWH。14.2.5财务评价结果14.2.5.1全部投资分析: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8.11%现值:361.82万元(按照5%计算)投资回收期:10年14.2.5.2资本金分析: 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8.76%现值:273.1万元(按照5%计算)14.2.5.3电价情况电价(含税):1.2元/MWh14.2.6综合经济评价从本项目的财务评价看,各项指标符合行业规定,本项目的建设在经济效益上是可行的。14.2.7附表注:附表随可研性报告一起生成,保存于同一文件夹内,如需在本文档中附加体现,请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