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50 KB
  • 2022-04-22 11:39:47 发布

芦笋栽培肉羊一体经营示范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XX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芦笋栽培肉羊育肥一体化经营示范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单位:XXX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设地点:XXX三岔口乡煤窑村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单位:二0一二年十月-50- 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51.2项目基本情况5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71.4综合评价8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92.2项目建设背景11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6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建设地点选择183.2建设条件18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204.2营销策略分析214.3市场风险分析22第五章建设方案5.1建设规模23-50- 5.2建设内容235.3技术方案265.4实施进度安排33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6.1环境影响评价346.2节能减排措施346.3环保部门意见34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7.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357.2管理机构设置方案357.3管理措施367.4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38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9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8.1投资估算依据408.2投资估算408.3资金来源418.4财政资金使用范围41第九章财务评价9.1财务评价依据42-50- 9.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42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39.4财务效益分析439.5不确定性分析459.6财务评价结论45第十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10.1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4610.2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47第十一章研究结论和建议11.1可行性研究结论4811.2存在问题与建议49-50- 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XXX东元山种养殖业有限公司,股份制企业,组建于2012年9月,成员3人,注册资金40万元,注册地点XXX三岔口乡煤窑村,经营范围为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流通、农牧业科技推广等。主导产业:种养业及饲草料加工。该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人员配备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服务能力强,具有明显的组织管理和技术优势,具备承担本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条件。1.1.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公司法人代表XXX,男,42岁,高中文化,现居住在集宁区,一直从事肉羊养殖业及饲草料种植业,而且是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经过多年来的艰苦经营,目前个人无破产或银行欠贷历史记录。1.2项目基本情况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XXX芦笋栽培肉羊育肥一体化经营示范推广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XXX三岔口乡煤窑村建设单位:XXX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1.2.2建设规模-50- 建设芦笋新品种高标准大棚育苗基地5亩,芦笋种植高产高效新技术示范基地1000亩,配套建设年出栏1000只育肥羊标准化养殖场一座,实行种养一体化经营。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芦笋栽培主要引进示范硕丰、格兰德、冠军一号、阿特拉斯、阿波罗等5---6个新品种,筛选适合XXX立地条件的2-3个品种进行示范推广。肉羊育肥新建半开放式育肥羊舍(含运动场)10000㎡,引进小尾寒羊基础母羊300只、多赛特种公羊4只,进行自繁自育。1.2.4主体工程主要建设5亩育苗大棚、1000亩种植基地配套设施、10000㎡育肥羊舍(含运动场)、500亩饲料基地。1.2.5建设期限2年,2013-2014年。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1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05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其他预备费用1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企业自筹300万元,申请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其余部分贷款或其他方式解决。1.2.7项目效益-50- 经济效益: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900万元,年利润66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4.12%,财务净现值517.6万元,投资回收期3.5年(含建设期)。社会效益:本项目立足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建设标准化芦笋生产推广示范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可直接辐射带动三岔口乡及周边乡镇5000户农民发展芦笋种植业和肉羊育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当地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并可帮助扶持3000户贫困户约12000人实现脱贫,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成果可推广辐射到整个XXX,并为全市“十二五”期间顺利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一条新的创业增收门路。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国资委员会关于颁发《农牧业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的通知(QBJ35-2001);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3-2000、/T394-2000);6、《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7、XXX农牧业产业化建设(2010-2015年)规划8、《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建设单位关于可行性报告编制的有关资料。-50- 1.4综合评价1.4.1综合评价项目区具有较好的环境条件、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有力推动本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通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可明显提高项目区芦笋种植水平、产品质量和笋农的技术管理水平,并有力带动周边乡镇农民的芦笋种植,打造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实施种养业一体化经营,可实现资源互补,综合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全旗农村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牧业的快速发展。1.4.2论证结论该项目从当地农业资源条件和生产优势出发,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并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能力,技术可行,投资规模适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对于促进我区芦笋产业发展,改变传统单一种养模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建设区域特色经济带,带动当地种植、运输、包装、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农村脱贫步伐,都有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50-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XXX地处XXX南部,东邻兴和旗,南接丰镇市,西连卓资山,北靠察右后旗,整个版图呈“U”状环抱集宁区,是XXX的门户。是连接东北、华北、京津“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内地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各同的必经之地旗政府所在地土贵乌拉镇与集宁新区仅有18公里、20分钟车程,东距北京340公里,西至呼和浩特138公里,南临大同90公里,北到陆路口岸二连浩特330公里。G6(丹拉)、G55(二广)高速公路,110、208国道和在建的准兴运煤专线、拟建的G7(京新)高速公路与京包复线、集张、集通、集二、丰准和拟建的京呼高铁共“6公6铁”穿境而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全市的区位交通优势集中体现在XXX。全旗总面积2440.5平方公里(包括黄旗海镇1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8万亩、退耕还林地面积28.3万亩、草场面积184万亩。辖5镇4乡,113个村委会、8个社区,总人口25.3万人,(包括黄旗海镇29959人),其中城镇人口4.4万人,农业人口20.9万人。有蒙、汉、回、满、壮等11个少数民族约8200人,占总人口的3.2%。全旗东西长72千米,南北宽60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特殊位置形成了日照时数长,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而降雨量集中的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拥有14条大小河流,分属黄旗海水系和永定河上游水系。-50- XXX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拥有富有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拥有丰富优质的矿产资源优势,拥有雄厚廉价的能源和劳动力优势,这些优势的具备,为XXX参与西部大开发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农村经济方面,全旗耕地面积69.8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中间以黄旗海为中心的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XXX农业立地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全旗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民脱贫致富达小康的突破口来抓,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膜下滴灌、大型喷灌、日光温室和大棚建设为重点的设施农业达到8.3多万亩(其中喷灌2.7万亩、膜下滴灌5万亩、日光温室及冷棚6300亩),农业生产的抗灾避灾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末,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2亿元,比“十五”末21.1亿元增加36.1亿元,年均递增22.2%。财政收入完成1.85亿元,可用财力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0元,比2005年增加6360元,年均递增13.1%。农民人均纯收入4596元,比2005年增加1495元,年均递增8.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比2005年2亿元增加6.2亿元,年均递增32.6%。三岔口乡位于XXX西北部,东与XXX政府所在地集宁区接壤,南与平地泉镇相连,西与卓资旗相邻,北与察右后旗为邻。全乡下辖18个村委会,76个自然村,农业人口3982户,-50- 13052人,其中常住人口12335人。全乡占地396平方公里,境内共有耕地66869亩,其中耕地24471亩,水域面积304亩。境内有六横一纵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有110国道、集通线、305区道、呼集老高速公路、208高速公路及京包铁路穿乡而过。2.2项目建设背景芦笋原产地中海沿岸,以抽生的嫩茎作为蔬菜食用。我国种植芦笋的历史较早,但面积很小,直到七八十年代,世界芦笋的需求量猛增,加上我国南北各地的气候条件都可种植,我国芦笋生产的规模才逐渐扩大,以满足加工出口的需要。近些年来,一些研究报道绿芦笋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且风味更佳,所以绿芦笋的鲜销生产发展也极为迅速。芦笋的嫩茎既可鲜食也可加工制罐,芳香鲜美,质嫩可口,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保健蔬菜。芦笋每百克鲜食部分中含有蛋白质3.1克,脂肪0.2克,糖类3.7克,纤维0.8克,维生素C33毫克,维生素A897国际单位,维生素B0.17毫克,钙22毫克,磷52毫克,铁1.0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天门冬氨酸和天门冬酌胶等多种氨基酸,氨基酸平均含量为102.3毫克。芦笋中的药用成分如天门冬酌胶、多种甾体甙类化合物、芦丁、甘露聚糖、胆碱、叶酸等在食疗保健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缓解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肝硬化等病症,并具有利尿、镇静等治疗作用。芦笋在欧美、日本、台湾等国家及地区都是极受欢迎的蔬菜,近些年芦笋在我国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此外,芦笋秸杆还是上好的饲料,适合牛羊育肥。-50- 芦笋属于一种宿根型农作物,一次种植10年采收,对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有着明显的特定要求。欧美专家在总结了300年世界芦笋种植历史后得出,南北纬30-35度是芦笋最佳生长带。乌兰察布正处其中,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都很适宜芦笋种植。据了解,目前我区仅有赤峰宁城有种植。市场空间很大。另外,芦笋生产属于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采收过程的全人工操作和加工过程的手工去皮,目前还无法用机械所替代,因此,国外经济学家预言,芦笋在未来的空间里是中国一项垄断型产业。由于劳动力价格、病害等原因,芦笋主产区近年来逐渐发生转移,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国内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北方内陆地区转移。芦笋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采笋至今不能机械化,只能依靠人工。在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都比较便宜,由于生产成本低,产品又主要用于出口,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于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芦笋种植在中国和拉美国如智利、墨西哥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成为这些国家的一个主要创汇农业之一。我国芦笋产业自80年代以来开始迅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世界第一芦笋生产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种植面积目前已超过180万亩。21世纪以来,我区赤峰市率先从欧洲引种芦笋获得成功,经过10多年的推广普及,目前已初具规模。此外,近年来在我国南方浙江一带还探索出了利用芦笋秸秆“肥”羊、羊粪发酵“肥”田的新型生态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芦笋秸秆粉碎成饲料“肥”羊,羊产生的羊粪经收集发酵运输到芦笋基地用作优质有机肥“肥”-50- 田。通过这种循环模式,使羊养殖场节约了饲料成本,芦笋基地少用化肥还实现增收,三项收益加起来将近70万元。在芦笋种植区,每年8月份、12月份有大量的芦笋秸秆要拔除,产生大量芦笋秸秆,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利用率不高,直接焚烧、随意丢弃等现象大量存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芦笋秸秆—羊—肥”的循环模式先利用青贮技术,将芦笋秸秆粉碎成秸秆青贮饲料,解决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羊饲料也节约了养羊成本。羊吃了秸秆饲料,产生的粪便经发酵后再回供给芦笋基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能,提高芦笋产量及品质,实现了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芦笋茎叶含粗蛋白13%,粗脂肪5.8%,钙1.75%,磷0.42%及18种氨基酸,作为羊饲料很合适。每亩芦笋茎叶1000公斤基本可以满足1只成年羊60%的粗饲料供给。实施该循环项目一年下来,不仅给羊养殖场节省了饲料成本,而且给芦笋基地节约了化肥成本。同时,因为改善了土质,芦笋的产量、品质提高了,每亩可增收400至500元。据了解,乌兰察布地区目前尚无芦笋种植历史,XXX土地辽阔,光照充足,无霜期短,气候冷凉,病虫害少,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各方面很适宜芦笋种植。如在我市大力发展芦笋产业,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0- 项目建设是培育项目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业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农产品实现了总量供需平衡的同时,市场供给比较充足,且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的新形势下,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开发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名特优农产品,已成为我国农业优质高效发展的方向。因此,在XXX实施芦笋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发挥项目区域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优质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2、项目建设是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开辟新的增收渠道的需要。芦笋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开发利用价值的特色蔬菜,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而且,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商品生产基地,效益高,在现代化农业产业高产栽培条件下亩产芦笋可达800公斤左右,每亩可获纯收入8000元左右,是同等条件下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的几倍。如农户分散种植,户均种植3亩芦笋,户均增收24000元,每户按4口人计算,人均可增收6000元。因此,发展芦笋栽培,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成效十分明显,是加快项目区农业优质高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3、项目建设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现代特色高效农牧业转移的需要-50- 。XXX地处XXX中部,属于国贫旗,农村劳动力富余量很大。XXX依托项目区的科技与资源环境优势,采取专业合作社、技术单位和农户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建设芦笋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可有效地促进项目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发展特色蔬菜项目转移,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且芦笋深加工的发展也能为农村我为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提供许多就业机会。4、项目建设是顺应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芦笋是一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蔬菜,国内外市场潜力大。我国芦笋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发展迅速,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世界第一芦笋生产大国。主要在山东、江苏、浙江、山西等区生产。我国芦笋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有三:一是芦笋产业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决定,芦笋不仅有较高的出口创汇优势,而且芦笋根系发达,适应性、抗旱能力极强,可利用芦笋改造沙丘荒地,防风固沙。由于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从而成为不少地区发展农业的首先项目。二是国际上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三是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量猛增。优质芦笋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创汇农业的主导产业。因为被誉为“蔬菜之王”的芦笋在发达国家市场很大,但由于不能机械采收,国外人工成本高,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我国芦笋产业的特点是:由于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对芦笋的周年鲜笋供应要求越来越强烈,芦笋的种植、周年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由于劳动力价格、病害等原因,芦笋主产区发生转移,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国内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北方内陆地区转移。-50-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已形成外向型芦笋生产基地,有的已具有相当规模,从而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芦笋产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芦笋产业的定位应该是面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包括操作规程的标准化和芦笋产品的标准化。XXX地处黄旗海盆地的腹地,项目区土地肥沃,光热资源丰富,耕地以水浇地为主,水利化程度高,劳动力富足,发展技术与劳动力密集型的特色蔬菜生产资源环境条件优越。因此,实施建设芦笋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是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农业产业发展领域,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项目区科技与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产品、产业和经济优势,加快农业优质高效发展的需要。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区具有优越的资源条件。XXX地处黄旗海盆地,东经111°24′—111°37′,北纬35°33′—35°51′,据国际专家论证,芦笋在地球上的最佳生产带分布在北纬30-40度之间XXX的位置正好处于芦笋最佳生长的黄金区。XXX南、北部为山区,东部绵岭延亘,其余大部分是平川盆地,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年均日照时数约3051小时,年降雨量369mm左右,无霜期-50- 120天,气候温和,冬不高寒,夏无酷热,与同纬度海洋性气候相比,病害发生率低,更适宜芦笋的生产。全旗有耕地72万亩,且土壤肥沃,土质适宜,水利设施配套,灌溉便利,机械化耕作水平较高,农作物以粮、棉为主,盛产甜菜、玉米、瓜果、蔬菜等,是全市蔬菜生产基地旗之一,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在全市属较高水平,发展芦笋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XXX有着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XXX境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京包、集二、集通集张四条铁路从该旗通过,可直达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北上330公里为边境贸易口岸二连浩特,南下80公理可达煤都大同,西距内蒙古酋府呼和浩特市170公里,东往首都北京市仅380公里。全旗境内10国道横穿东面,208国道纵贯南北,基本上形成了以10、208国道为主体,旗级公路为补充的公路交通网络,乡镇二级公路、村村三级公路全线贯通,交通便利,运输方便。XXX组织管理和技术力量较厚。近年来XXX围绕农民增收,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果、菜、畜四大产业长足发展,设施农业初具规模,在农业新产业发展和新技术推广中,从组织实施、农民培训、技术服务到市场运作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芦笋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XXX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普遍较高,再加上这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成效,农民对新技术、新产业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较高,一系列农业调产战略的实施不仅使广大农民从中受益,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增强,目前全旗共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50余个,农民经纪人队伍5000余人,这些为芦笋产业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人力保障。-50-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地点选择在XXX三岔口乡煤窑村,占地面积约1000亩,土地通过租用农民土地或组建合作社、土地参股的方式取得。项目区位于集宁区西北五公里处,交通十分便利,且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壤条件好,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其基础条件对项目的实施十分有利。3.2建设条件3.2.1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处山前倾斜平原中下部,地势平缓,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85m,地貌为垣地。3.2.2土壤属性项目区土壤为碳酸盐褐土,母质为黄土母质,质地为重壤偏轻,土体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强,易耕易种,酸碱度为8.3,经过合理施肥,十分有利于优质芦笋的生产。3.2.3气候条件项目区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热同期,冬夏温差大。年均气温5℃,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零下3.3℃,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50- ,无霜期120天,降水量369mm,六至八月份降雨量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49.5%,十月至次年三月最少,占全年降雨量的3.7%。年均日照时数3051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23.9千卡/cm,光热资源极其丰富。其气候特征极利于芦笋的生长,特别是芦笋每年采收期为4、5、6三个月,正好避开雨季,采用留母茎采收方式采笋期可达4个月,生产潜力极高。3.2.4水资源情况项目区农田灌溉主要利用地下深井水,需新打机电井5眼,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渗透,地下水埋藏深度70-80m。以上水源均符合国家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可满足项目区的用水需求。3.2.5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区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北有集通铁路、208国道和高速公路、南有京包铁路、110国道、高速公路贯穿东西,项目区内乡镇间二级公路,村村三级公路全线贯通,交通便利,利于芦笋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而且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辐射能力强。3.2.6政策支持条件项目所在地XXX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本地资源优势,把芦笋种植作为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型产业来抓,并召集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在土地、资金、人力、农机等方面都给予倾斜扶持,为本地芦笋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50- 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芦笋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芦笋是一种具有较高保健价值和营养价值的特殊蔬菜和高档蔬菜,它以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保健功效,特别是消疲健胃,抗癌防癌功能,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50- 的美誉。欧美各国对芦笋的保健防癌作用认识较早,食用普遍,消费量日益增大。其他国家过去无消费习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结构的改进,芦笋也开始出现在亚洲百姓的餐桌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需求逐年大增。近些年芦笋在我国大中城市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成为新的消费市场。可以说未来芦笋的市场需求,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会呈较大的增长趋势。芦笋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昂贵,生产成本高,市场需求量增加而面积下滑,产量下降,促使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另外,因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芦笋生产国和出口国,而由于涝灾、原有芦笋田退化等原因,2003-2005年之间,我国芦笋种植面积从150万亩锐减到100万亩左右,总产量下降,而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导致国际芦笋市场供应和国内加工企业原料供应进一步紧张,价格一路攀升。据中国农业网综合测算,2006年我国年产出成品芦笋(含鲜菜、罐头、速冻等)约20万吨,而市场对我国芦笋的年需求量约为50-80万吨。在价格方面,2005年平均价格为8-9元/公斤,2006年初收期就达到10-12元/公斤,最高达到16-20元/公斤。而我区目前仅赤峰地区有芦笋种植,乌兰察布地区尚无芦笋种植历史。XXX地处黄旗海盆地的腹地,土地肥沃,光热资源丰富,耕地以水浇地为主,水利化程度高,劳动力富足,发展技术与劳动力密集型的特色蔬菜生产,资源环境条件优越。由此可见,在当地发展芦笋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本项目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模优势。种植基地建成后,年产芦笋近100万公斤,可吸引满足众多客商的需求;二是成本优势,由于当地劳动力成本低,加之实行种养一体化经营,使得经营成本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这样为灵活定价,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三是品质优势。本项目以在国内市场上看好的无污染绿色蔬菜为经营对象,并且在种植过程中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对栽培环节进行技术指导,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4.2营销策略分析根据公司目前的状况及特点,主要采取以下营销策略:①、公司要与当地农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②、为保证项实施,公司要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做技术顾问,并积极与北京、河北、山西等邻省及呼包、集宁等周边城市地区各大客商签定供货合同,保证商品芦笋的销售。③、成立营销机构,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在用户中树立起重质量、守信誉的形象,赢得稳定的用户群体。4.3市场风险分析-50- 4.3.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分析认为,该项目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应该看到,该项目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第一风险来自生产技术的掌握。该项目在当地尚无种植历史,需要对技术人员和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否则,难以保证产品引种成功。达到无公害养殖的要求,也难以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二风险来自种植生态环境的控制。公司能否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卫生准则》的要求,保证芦笋种植环境,对产品走向市场,特别是走向国际市场至关重要。公司要做好通过无公害认证工作的准备,尽早获得无公害认证。第三风险来自成本控制。该项目前景广阔,但若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高,与人们现实的收入水平不相适应,销售必将发生困难,投资难以收回。4.3.2防范与降低风险对策一是聘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对公司员工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栽培技术;二是做好环境控制,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准组织生产,有效控制因施肥、防病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力争做到无公害生产;三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五章建设方案5.1建设规模-50- 项目建设地点选在三岔口乡煤窑村,新建5亩芦笋标准化育苗大棚,1000亩芦笋栽培高产高效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其中煤窑村500亩,并辐射带动全旗1.5万亩芦笋种植面积。建设年出栏1000只育肥羊的标准化肉羊育肥场一座,其中基础母羊300只,种公羊4只。配套建设500亩饲料基地。5.2建设内容5.2.1芦笋种植示范基地建设5.2.1.1项目设计方案项目拟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建设占地一亩的育苗大棚,进行育苗试验,然后移植大田试种300亩;二期工程在一期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扩大种植,再建设1亩育苗大棚,500亩示范基地进行推广;三期工程建设3亩育苗大棚,育苗总面积达到5亩,高产高效示范基地达到1000亩,进行全面推广示范。建设内容包括:1、引试推广新优品种。引进示范硕丰、格兰德、冠军一号、阿特拉斯、阿波罗等5---6个新品种,筛选适合XXX立地条件的,生长势强、品质好、优质笋产出率高、抗逆性强的2-3个品种进行示范推广。第一批引进优良品种2公斤。2、建设高标准育苗基地。按照高标准要求,配套水电设施、滴灌设备,建设5亩芦笋种苗培育大棚,按每亩产优质成苗1500株,基本可满足1000亩大田种植的需求。3、建设1000亩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农户”-50- 的方式,由龙头企业集中建设300亩高标准示范基地,按照高标准的生产示范基地进行基础设施的配套,上水上电,土地平整,完善田间路网,建成高标准的高产示范田,带动农户分散种植。4、建全完善培训体系。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和农户的联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开发推广培训体系。提高笋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建立培训制度,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根据宜长则长、宜短则短、灵活多样、长短结合的方针,通过电视讲座、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将芦笋新知识、新技术、病虫害预报与防治措施推广到广大种植户手中,并从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出发,严格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制作成技术光盘、书面资料发放给笋农,以规范生产,严格执行生产中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强化笋农的产地环境保护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具体包括系统培训150个芦笋核心示范户,季节性现场培训农民8000人次,编制技术资料2万份,实现“一户一份明白卡”。5、改良土壤,提高生产能力。按照绿色食品生产产地环境标准,对5亩育苗基地和1000亩示范基地进行全面的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首先对育苗地和示范地全面增施有机肥及有机复合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对于育苗地,更要高标准进行土质的改良和治理。其次,根据芦笋不同时期的生理需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平衡土壤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培肥土壤,协调土壤各种养份供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田及土壤生态系统和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同时推广芦笋专用肥、生物肥,提高产出效益和产品品质。-50- 5.2.1.2芦笋种苗方案在煤窑村建设5亩高标准育苗大棚,以提高育苗质量,每年生产优质成苗15000株,示范种植1000亩,并向全旗推广。引进芦笋新优品种硕丰、格兰德、冠军、阿特拉斯、阿波罗等进行示范对比,筛选出2-3个适合XXX种植的产量高、品质优的芦笋品种进行推广。5.2.1.3芦笋产品方案通过采取高产高效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盛产期亩产芦笋由初期的600kg/亩提高到800kg/亩,最高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质量按三级划分,收获的一二三级芦笋产量比例由初期的5:3:2提高到6:3:1,芦笋产品质量达到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准。5.2.2育肥羊养殖场建设项目拟在煤窑村建设年出栏1000只育肥羊的养殖场一处,利用芦笋秸杆做育肥羊饲料,羊粪还田做有机肥料,实现循环利用,种养一体化经营。5.2.2.1建设内容1、新建半开放式育肥羊舍(含运动场)10000㎡;2、购进基础母羊300只、种公羊4只,进行自繁自育;3、配套水电,新上50KV变压器一台,新打机电井一口,保证项目区供水供电。4、配套建设办公室、宿舍、-50- 料加工车间及库房、兽医治疗室、羊人工授精室,锅炉房设施等500㎡;1、建设青贮窖500m³,沼气池40立方米;6、围墙1000延长米;7、购93QS-16D型青贮切碎机1台,羊人工授精设备1套,9SJ-1500型饲料加工机组1套;9YFQ-1.9型跨行式方草捆捡拾压捆机1台,9GQ-1.8割搂草机1台,9QSD-900青饲料收获机1台,3WX-650喷杆式喷雾器1台。8、配套饲料基地500亩,新打机电井2眼,埋设地埋管道2.4公里,配置华泰保尔75-300卷盘式喷灌机2台。5.2.2.2产品方案项目拟购进多赛特种公羊4只,小尾寒羊母羊300只进行繁育。5.3技术方案5.3.1技术示范方向和目标5.3.1.1示范方向-50- 通过建立高标准育苗基地,引进筛选新优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减少群众选择品种的盲目性,并培育优良成苗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用短周期、低成本实现全旗芦笋种植产量和质量的较大提高。通过芦笋种植肉羊育肥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和组装配套,一体化经营,进行基地示范,提高全旗的芦笋种植和寒羊育肥水平,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从而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全旗芦笋产业化发展步伐。通过强化技术培训,提升笋农自身技能水平、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通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和推广,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以质取胜的效益意识。5.3.1.2示范目标示范区实现由传统栽培模式的3年开始采收缩短到2年,二年生笋田亩产200kg,三年生笋田亩产400kg,四至八年生笋田保持盛产期亩产800kg以上,平均产量提高20%。大幅度提高芦笋质量,一二三级芦笋产量比例由目前的5:3:2提高到6:3:1。降低优种芦笋种苗成本,提高出苗率,每亩种苗费下降2/3,采用节水灌溉实现节水50%。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要求。每亩芦笋增收800-1000元。5.3.2技术示范内容与技术流程5.3.2.1主要示范技术1、优种笋苗快繁技术重点推广引进硕丰、格兰德、冠军、阿特拉斯、阿波罗等新优品种,应用日光大棚营养钵育苗技术,优种笋苗快繁技术。6.2.1.2芦笋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①土壤综合处理技术,包括使用腐植酸铵调节土壤酸碱度技术、使用硫酸亚铁熟化土壤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②土壤肥力培肥技术,包括有机肥、生物肥、复合肥、专用肥施用技术,合理追肥技术;③优种推广应用技术;④合理密植技术、补苗和移栽技术;⑤节水灌溉和合理灌溉技术,笋田整治技术;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技术措施、生物农药和低毒无残留化学农药应用技术和物理灭虫技术;⑦合理采笋技术。-50- 5.3.2.2项目技术流程(1)优种笋苗快繁技术流程苗床选择-配制营养土-制造营养钵-种子检验-晒种-浸种-催芽-播种-苗床管理-适时移栽(2)芦笋优质高产综合示范技术流程土壤改良-土壤培肥-移栽定植-查苗补栽-松土与锄草-肥水管理-促芽-病虫害防治-采收-质检-销售5.3.3项目生产技术方案5.3.3.1芦笋的生长繁育及栽培特点:芦笋为多年生植物,从种子萌芽到植株衰老的整个过程称为芦笋的生命周期。依据芦笋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其生命周期可分为幼苗期、幼龄期、成年期衰老期。从种子萌芽到批改定植前为苗畦阶段为幼苗期:定植后采收2-3年为幼龄期;成龄期是芦笋生命周期最旺盛的时期,成龄期可持续15年左右,经过成龄期后逐步进入衰老期,此时芦笋地上茎抽出明显减少,生长势减弱,同化能力下降,抗病能力减退,失去继续栽培的价值。芦笋一次播种可连续采收15年以上,在管理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采收25年左右。芦笋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在凝结20-60℃之间的地域都适宜种植,但在土壤、水分、温度、光照适宜的生态环境下有利于实现高产优质高效。芦笋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幼茎生长的最低临界温度是5℃,土温达到10℃时嫩茎开始抽发,15-20℃-50- 时嫩茎生长快、质量高。芦笋是喜光作物,地上部茎叶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以利于同化产物的制造和积累,所以芦笋应种植在无遮荫的地方且种植密度不易过大。芦笋的耐旱能力强,主要因为芦笋真叶已退化,拟叶又呈针状,且表面有一层蜡质,植株的蒸腾量较小,加之根系庞大,贮藏根内含有大量水份,并能深入地下2-3米含水量较多的土层内,遇旱能自行调节。但芦笋吸收根不发达,吸水能力弱,过于干旱会造成减产,在茎叶生长期和采收期要遇旱适时浇水。芦笋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是30%,雨后笋田积水时要排水。5.3.3.2栽培技术要点(1)栽培用地选择: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植物,具有吸收与贮藏养分的双重作用,它贮存的养分供翌年形成嫩茎,根系发育状况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芦笋是深根系植物,且呼吸作用旺盛。因此芦笋栽培用地要选择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能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并富含有机质的砂壤或轻粘土壤,PH值在5.5-8.0之间。(2)培育壮苗:芦笋一般在8月底或翌年4月初播种育苗,当0-5cm深处的土温达到10℃时播种较适宜。芦笋种子种皮坚硬,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先用凉水擦洗种子,去掉表皮蜡质与秕粒,然后用0.04的多菌灵药液浸各24小时,再用25-30℃的温水浸种2天,每天换水1-2次,当种子充分吸水后捞起,放入容器内盖湿布,在25℃的温水下崔芽,有10%的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育苗地要选在田间便于灌溉与管理的地方。精细整地并作育苗床畦。苗期应做控温、揭膜、疏苗、除草、施肥浇水、病虫防治等管理。-50- (3)定植:芦笋是一种多种生宿根生植物,一次定栽建园后多年利用,定植是芦笋栽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依据芦笋的生长发育特性和项目区环境条件,本项目采用小拱棚育苗移栽的方式定植建园,定植时应7天左右给育亩床浇水切块,以便芦笋苗能带土坨定植。定植前要进行深耕精细整地,结合整耕是施优质有机肥,然后按定植的行距挖定。定植密度白芦笋1000-1200株,绿芦笋1800株。(4)定植后的田间管理:①芦笋定植后,一个月内要进行查苗补苗,以确保苗全。②要及时中耕除草,并向定植沟覆土,每次覆土2-3cm,直至定植沟与地表面平为止。③定值后的幼龄期,地上部生长量小,根系还不发达,吸肥能力较弱,耐旱能力差,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追肥,立秋后重施一次秋肥,采用开沟施肥方式。④依据土壤墒情要适时灌溉,遇涝要及时排除芦笋田中的积水。⑤及时防治病虫害。(5)芦笋采收:在定栽后第二年就可采收芦笋。春采期5-6月,秋采期9-10月。在春季幼笋田要少采多留,秋季旺笋期可多采,采收应在每天早晨进行。结合采收应做好浇水、追肥等田间管理。(6)采收期大田管理:芦笋为多年生植物,进入采收年份后,采笋大田管理的主要环节有:-50- ①撤垄。主要将原来为培育软化嫩茎而培起的笋垄扒开,以延长芦笋茎叶生长期,增加根株中同养分的积累为来年丰产创造条件。②施肥。芦笋进入采收年份后,每年施追肥3-4次,采收期间以速效肥为主,其它时期以有机肥为主,全年施肥总量的80%应用于采收后追肥。③立秋后结合追施秋发肥浇水,促进肥料分解、吸收及用笋茎抽发与生长。立冬前后,土壤结冻之后,浇一次越冬水确保安全越冬。④疏枝打顶:芦笋进入采笋年份后,茎叶生长期株高可达2M以上,且枝叶繁茂。疏枝打顶可控制株高,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秋发茎长至1-1.2米时,摘心打顶,使茎干粗壮,促进光合积累,并疏去抽生过多的弱枝病枝,为嫩茎生长与丰产打好基础。(7)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芦笋病虫害,确保产品符合无公害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5.3.4主要辐射技术内容、方式及范围主要辐射技术为优种笋苗快繁技术、芦笋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芦笋秸杆育肥羊技术;辐射方式为宣传培训、示范带动;辐射范围为全旗七个乡镇,重点为三岔口乡、平地泉镇、巴音镇。-50- 充分利用可视技术、让农民对标准化示范技术看得见、学得牢。通过电视节目、现场示范引导、发放技术资料和光盘,让农民对芦笋标准化种植技术有直观的了解,并通过实践去熟悉掌握,提高我旗芦笋种植水平和科技含量。5.3.5技术评价项目区推广的高产高效示范技术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实用性、综合性和效益水平。第一、应用优种快繁芦笋种苗,可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随时定植,并能大幅度提高成活率,确保单位面积苗壮苗足,为优质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使每亩种苗费用由2250元下降到750元,节约资金1500元,从而实现了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第二、推广应用土壤改良和土壤培肥技术,建立规范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与标准。可以有效的提高芦笋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种植收益,并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第三、推广应用芦笋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生产周期可超过12年,亩产量可提高到800公斤以上,优级笋率提高到70%,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极大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人多地少的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产品符合无公害要求,无污染,能够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第四、推广应用芦笋秸杆育肥羊、羊粪还田一体化经营新技术,可使养殖成本降低30%,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探索一条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5.4实施进度安排-50- 项目从2012年开始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开始实施,2014年达产,项目建设期2年,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落实在项目实施期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农民的技术培训采取每年春季和生产关键环节集中培训和全年多种形式随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他工程性建设内容实施计划见下表:项目实施进度表年月建设项目2012年2013年2014年1212345678910111212345项目前期工作▲育苗大棚、养殖场土建工程▲▲▲▲▲▲▲▲▲芦笋、种羊新品种引进▲▲▲▲▲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水电、养殖场配套设施建设▲▲▲▲▲农民培训▲▲▲▲-50- 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6.1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主要污染源在芦笋大田和舍饲棚圈,污染物为芦笋秸杆和养羊场的粪便、废弃物。这些秸杆和废弃物如果任意堆放、腐烂,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周围环境,还易造成蚊蝇滋生、传染疾病。必须严格管理,积极防范。6.2节能减排措施建立规章制度,每日清扫圈舍1次,保持圈舍清洁干净,羊粪进行堆积,发酵后用于种植基地肥田,变废为宝。定期对羊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发生。芦笋秸杆要及时收割、青贮,用作育肥羊饲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6.3环保部门意见本项目对于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经过以上设计治理方案,环保部门认为,各方面均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设计合理。-50-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7.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XXX芦笋栽培、种养一体化经营示范推广项目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项目执行法人责任制。旗政府成立由分管副旗长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同时组建技术指导组,聘请技术顾问,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项目实施,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法人代表)为项目法人,对该项目申报、建设实施、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全过程负总责,扶贫办监管项目实施进度,财政局监管项目资金使用。7.2管理机构设置方案项目组织管理本着规范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行政领导责任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本项目申报,建设实施、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全过程负总责,农业局、发展改革局作为该项目的监管单位,具体负责本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项目建成后实行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办公室、销售、财务、生产部,具体组织机构如下:-50- 董事长总经理生产部办公室销售部财务部7.3管理措施7.3.1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确保项目的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地点与实施方案一致,如需调整和变更的,按照项目审批程序,逐级申报变更。严格遵守项目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明确需要进行招标的内容,制定严密招投标程序,明确招标内容和投标主体,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选择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上乘,性能价格比合理、服务水平良好的单位进行合作,以控制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和造价,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立即编制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进度表,抓紧实施,实施过程中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严把质量关,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项目建成后组织进行验收。7.3.2项目财务管理-50- 严格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建立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专户,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并严格按批复方案进行列支。所有费用的支出,除国家规定可以用现金支付的外,其余一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规定,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规范会计行为,严禁白条入账,严禁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接受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的检查和监督,同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7.3.3项目资产管理项目建成后对新增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设备仪器全部属于项目承担单位所有,基地建设固定资产移交给项目村,并建立科学的使用和管护机制,由村委会与农户鉴定使用合同,明确使用和维护责任,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并最大限度和最长时间发挥效益。7.3.4项目招投标管理本项目土建工程和仪器设备购置均进行招标。项目土建工程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城建委招标公司进行招标;大型仪器设备按照农业部有关规定进行招标,小型仪器由承担单位自行招标。项目土建工程和仪器设备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标和采购。7.3.5项目运行管理-50- 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计划、财务、物资等宏观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监管制度,严格按计划执行,按工程进度安排资金。项目负责人对建设实施、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全过程负总责,按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负责对建设工程进行检查,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明确目标责任和严格奖惩制度,实行建设项目法人终身制。7.4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7.4.1劳动定员:15人。其中管理与经营人员3人,技术人员2人,工人10人。7.4.2人员工资人员工资估算表人员组成人数工资元/年.人工资合计(万元)高级管理人员1600006一般管理人员2360007.2技术人员2360007.2一般工人102400024合计153.066744.47.4.3人员培训人员来源以聘用当地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并争取充实部分大中专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培训人数:500人次。培训方式:聘请外地芦笋种植方面的专家和旗畜牧局的技术人员对基地-50- 农民进行定期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芦笋栽培技术、寒羊繁育技术、饲养管理技术、饲草料生产加工技术、疫病防治技术。使参加培训人员基本上达到懂技术会管理的水平。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在总体布置、建筑设计中,应注意自然通风、采光、交通便利的要求及有害物质发生源与主导风向的关系,总体上做到有利于防火,有利于身体健康。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卫生防疫制度,防止病情的发生。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消毒,工作服、胶鞋不得穿出场外,全场按规定进行周期大消毒,当周围有疫情时,酌情增加消毒次数,必要时进行场区封锁。-50-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8.1投资估算依据投资估算主要依据:2005年《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2004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农业部、建设部关于《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第二版的规定及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993)》的方法。此外,还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部门项目管理办法》相关行业规范、办法的规定等。建筑工程根据当地建筑市场实际价格估算,设备购置根据厂商咨询中间价格估算,并考虑运杂费及采购保管费等。8.2投资估算8.2.1总投资经估算项目总投资1015万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505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其他预备费用10万元。(详见附表1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表)。8.2.1.1建设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投资为505万元,详见附表1。其中:1000亩高标准芦笋种植建设305万元;1000只育肥羊场建设200万元;8.2.1.2建设期利息-50- 项目预计贷款300万元,利息约20万元。8.2.1.3流动资金流动资金采用生产成本流动占用率进行估算,流动资金估算金额为500万元。8.3资金来源总投资1015万元中,企业自筹300万元,申请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其余部分通过贷款或其他途径解决。8.4财政资金使用范围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水电配套、设备购置、种苗种畜引进和科技推广环节,其中芦笋栽培150万元、肉羊育肥50万元。并按相关政策规范管理。-50- 第九章财务评价9.1财务评价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3、《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4、根据国家税收政策有关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免征农业税,农业税为零,农业种植项目取贴现率为8%,项目计算期10年。9.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9.2.1销售收入该项目投产后,芦笋种植按第一年亩产400公斤,300亩可产12万公斤,售价每公斤10元,销售收入可达120万元;第二年亩产600公斤,500亩可产30万公斤,售价每公斤10元,销售收入可达300万元;第三年进入正常高产期,平均亩产800公斤,1000亩可产80万公斤,售价每公斤10元销售收入可达800万元;养殖业达产后按年出栏1000只育肥羊,按市场价每公斤22元,加羊毛等附产品每只羊可售1000元,年销售收入可达100万元。芦笋种植、肉羊育肥两项合计年销售收入可达900万元(见附表3)。9.2.2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50- 该项目投产后,按国家税法规定农业税为零。销售税金及附加以及增值税均为零。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9.3.1总成本估算项目年总成本费用234.2万元,其中固定成本122.9万元;可变成本111.3万元(详见附表2生产期总成本估算表)。折旧及摊销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采用直线法进行计算,折旧年限建设物取10年,设备及工器具10年,无形资产取10年,其它资产取5年。9.3.2经营成本估算经营成本是指总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后的成本费用。该项目年经营成本为196.2万元。9.4财务效益分析该项目建成后,第一年生产能力达30%,第二年生产能力达50%,第三年达100%。年产绿色食品--芦笋80万公斤,销售收入800万元。到第九年开始减产,生产能力为80%,第十、十一、十二年生产能力分别为60%、30%、30%。盈利能力分析-50- 从财务盈利能力指标分析,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4.12%,远远大于基准收益率10%;(Ic=10%)财务净现值为517.6万元,大于零;项目投资回收期为3.5年(含建设期)。从上述各指标均可以看出,项目盈利能力较强,从财务分析来看该项目是完全可行的。该方案实施后可提高芦笋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可提高当地农民素质,带动和辐射5000农户绿色食品--芦笋的种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并随着绿色食品--芦笋的出口创汇的增加,为国家增加更多的外汇储备。9.5不确定性分析9.5.1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是在一定市场条件、一定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研究拟建项目成本与收益平衡关系的方法。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当销售收入等于生产成本时,项目产品销售量(产量)占设计生产能力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年可变成本)´100%=(31.9+91)÷(900-111.3)=15.6%本项目正常年份的固定成本为122.9万元,可变成本为111.3万元,据此计算盈亏平衡点为15.6%。也就是说该项目实施后产量只要达到设计规模的15.6%,即可以保本,故该项目风险较小。9.5.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评价指标的影响,找出敏感因素,分析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并分析该因素达临界值时项目的承受能力。-50- 在农业项目评价中,一般选用财务内部收益率进行敏感性分析。在选取敏感性因素时,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在这里我们选取最主要的三个敏感性因素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进行分析。敏感性分析表如下表所示。敏感性分析表项目基本方案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销售收入10%-10%10%-10%10%-10%财务内部收益率44.12%44.3543.8944.3643.9143.5444.99较基本方案增减0.23-0.230.24-0.21-0.580.87从表中可以看出:销售收入的提高或降低对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最敏感,增减绝对值为0.58和0.87。因此该项目应将重点放在提高销售收入上,以最大限度地增强项目的盈利能力。9.6财务评价结论通过上述各指标分析,该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900万元,年总成本费用为234.2万元,年利润总额为66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4.12%,远大于基准收益率10%,财务净现值517.6万元,-50- 投资回收期3.5年(含建设期)。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当地绿色芦笋的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并辐射和带动周边绿色食品--芦笋的种植面积。从财务分析结果看,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50- 第十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10.1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1、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旗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开辟了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的新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广大芦笋种植户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避免了农民在种植及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减轻了农民的生产负担。3、通过本项目实施,拉动了农资市场,带动农副产品购销业、养殖业、运输业、农机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安排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4、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广大农户的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10.2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50- 芦笋属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庞大,能固土蓄水,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实践证明常年种植芦笋的地块,其土壤内的有机质含量会逐年上升,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同时由于露地种植采收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其余大部分时间生长繁茂的植株覆盖地表,可有效预防扬尘污染;项目建设推广无公害种植,种养一体化经营,应用无公害有机肥,能减少化肥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平衡土壤能量物质输出和供给,改善土壤和农田生态环境;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节水灌溉技术在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有效节约用水,对于推广节水农业意义重大。总之,整个项目的实施,生态效益明显,并可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研究结论和建议12.1可行性研究结论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劳动力优势,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对广大笋农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有利于确保当地芦笋种植的迅速推广,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项目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将使当地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学到技能,自身科技素质得到提高。项目区具有较好的环境条件、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有力推动本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通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可明显提高项目区芦笋种植水平、产品质量和笋农的技术管理水平,并有力带动周边乡镇农民的芦笋种植,打造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实施种养业一体化经营,可实现资源互补,综合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全旗农村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牧业的快速发展。该项目从当地农业资源条件和生产优势出发,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并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能力,技术可行,-50- 投资规模适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对于促进我区芦笋产业发展,改变传统单一种养模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建设区域特色经济带,带动当地种植、运输、包装、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农村脱贫步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农村都有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项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应给予大力扶持,促进项目尽快付诸实施。12.2存在问题与建议1、农民素质已成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主要障碍因素,随着农村各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产业、新技能需求较之传统农业,须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增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长期的扶持和资金投入。2、不断提高芦笋田间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规范生产操作规程,保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地环境,是未来芦笋产业乃至所有绿色食品发展的关键环节。3、跟踪国内外芦笋生产先进技术,加强芦笋产品质量管理,巩固扩大市场占有率,是我区芦笋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50- 附录一、附表:附表1、项目建设总资金估算表附表1-1、芦笋栽培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1-2、育肥羊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2-1、芦笋栽培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2-2、育肥羊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2-3、育肥羊生产期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3、销售收入及利润分配表附表4、财务现金流量表二、附图:地理位置示意图三、附件: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50-XXX芦笋栽培肉羊育肥一体化经营示范推广项目附件3、企业法人代表身份证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