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00 KB
  • 2022-04-22 11:25:45 发布

05原理试卷及答案(习题).doc

  • 5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更多历年真题:http://www.gjjp.org/Special/chengshiguihuashi/Index.html关于举办2009年“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面授辅导班”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配合2009年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帮助从事规划设计及相关专业工作的报考人员做好考前复习,根据新修改的“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统编教材的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决定举办三期“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面授辅导班。辅导班将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单位,具有多年辅导经验并参加统编教材的专家授课,重点精讲,习题精练。请各单位考生根据需要尽快组织报名,安排参加辅导班学习。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培训内容第一讲城市规划原理第二讲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第三讲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第四讲城市规划实务(课后,老师将根据考生问题及考试难点进行答疑)二、培训对象全国各省、市、区、县规划局、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全国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编制、管理、科研的相关专业人员。三、培训时间与地点第一期2009年8月28日—9月5日沈阳(精讲班)第二期2009年9月16日—9月24日广州(精讲班)第三期2009年9月25日—9月29日北京(串讲班) 联系电话15810959931联系人:方老师城市规划师2005·规划原理试卷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总计70分]1、城市进化理论以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各个城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对于其过程下列不对的一项是( )。A.“绝对集中”时期B.“相对集中”时期来源:考试大C.“相对分散”时期;“绝对分散”时期D.“绝对开发”时期;“相对开发”时期2、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取决于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和潜在的地块价值之间的相对趋势,下列不能影响这一趋势的一项是( )。A.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物质环境的需要发生变化,将会加速有些物业的价值下降B.城市中的区位条件发生变化使有些地区获得新的开发机遇C.公共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或旧区改造中,使得原有物业价值上升D.技术进步使建筑物向空中发展成为可能,土地价值随之上升,为再开发提供了良机3、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性设施,具体有( )。①企业生产要有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的服务②产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服务③市场营销要求有广告、咨询、新闻、出版业的服务④工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越要求加强横向协作与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 )。A.人类进入封建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B.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C.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D.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下降的过程5、“后工业化”是指(  )。A.第二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农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B.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C.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农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D.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略微减少6、《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分别涉及( )。A.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B.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C.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7、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是( )。A.规划行政B.规划法规C.规划运作D.规划法规和规划行政8、城市土地生态规划的总体规划的总体设计中不包括的层次是( )。A.城市土地生态总体规划。它是一定城市体系范围内全部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所做的战略用地配置,主要解决跨部门、跨行业的土地生态问题B.城市土地生态专项规划。它是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生态问题而编制的规划,如土地污染防治规则、公园及绿化用地规划、居住区用地规划、开发区用地规划等C.城市土地生态设计。它是微观的土地生态规则,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深化,也可称为土地生态详细规划D.土地生态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之间协调程度及发展趋势,并进行生态价值和功能的评价9、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 )。A.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B.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C.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D.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10、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包括( )以及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影响。A.水土流失B.山体滑坡C.地基承载力D.地震11、技术经济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 )。①区域经济条件②交通运输条件③用水条件④供电条件⑤用地条件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12、城市总体布局是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研究城市用地各项主要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城市总体布局内容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①工业企业的组群方式布置,形成城市工业区②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③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休憩场所 ④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⑤划分城市道路的类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13、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是指( )。A.宏观区位B.微观区位C.中观区位D.区位理论14、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示,主要用于比较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①几何图形法 ②等直线法 ③方格网法 ④图表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5、城市规划中的统计分析方法有( )。A.频数和频率分析B.集中量数分析C.离散程度分析D.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16、区域条件评价一般来说( )。A.只讲有利条件,不讲限制因素B.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不可以转化C.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是可以转化的D.不讲有利条件,只讲限制因素17、城市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A.5年B.10年C.15年D.20年18、下列属于基础资料搜集的是( )。A.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工业与仓库、对外交通、市政设施B.城市历史、自然条件、人文素质、失业率C.城市历史、人口流动、工业与仓库,建筑群D.城市历史、人口流动、自然条件、失业率、对外交通、市政设施19、下面属于中心城市特点的是( )。A.即有政治、文教、科研等非经济机构的主要职能,也有经济方面的职能B.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有较大的比重C.是联系广大农村的纽带,工农业物资的集散地D.由对外交通运输发展起来,交通运输用地在城市中占有很大比例20、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包括(  )。A.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主要图纸B.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和附件C.综合规划报告和专题规划报告D.基础资料和主要图纸21、社会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一方面是( )。A.人口方面,主要涉及到人口的年龄结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B.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主要涉及构成城市社会各类群体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C.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D.政府部门、其他公共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22、在城市布置中,下列有关客运交通枢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A.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客运交通干道无密切的联系,但不能冲击和影响客运交通干道的畅通B.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对外客运设施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C.铁路、水运、航空等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D.公路长途客运设施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附近或靠近铁路客站、水运客站附近,并与城市对外公路干线有方便的联系23、为解决车辆停驻而设置的城市公共停车场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没有( )。A.城市各类中心附近的市内公共停车场(包括停车楼和地下车库)B.城市公路两旁建筑物前小块停车场C.城市主要出入口的大型停车场D.超级市场、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24、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的考核进行衡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迅速的含义是指车速快、行车间隔短(或候车时间短)B.准点的含义是按标准时间计算,准时出发和到达C.方便的含义是少走路、少换乘、少等候,城市主要活动中心驻地均有车可乘D.舒适的要求是创造一个宜人的乘车环境25、下列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作用的主要体现,看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有利于增强城市行政建设B.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所作的调查研究对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深刻的剖析,抓住矛盾和问题结症,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C.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明确本工程系统的发展目标与规模,统筹本系统建设,制定分期建设计划,有利于建设项目的落实与筹建D.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对建设地区的工程设施和管网作具体的布置,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有效指导实施26、下列对历史文物遗产保护区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74年,《城市建设促进法》付诸实施B.1971年以后,地方性的城市更新和发展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国C.1971年,联邦和各州政府都依法开始制定有关促进城市发展、保存和更新具体措施的年度计划D.至20世纪70年代末,内城居住环境的改善成为德国城市更新政策的焦点,从此,德国历史城市保护迅速扩展27、不同国家的地方行政建制有不同的名称(通名),对我国的行政区通名分类有误的是(  )。A.地域型通名:省、县、乡B.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C.民族型通名:自治区、自治州、旗、自治旗、民族乡D.特殊型通名: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工农区、特区、林区等28、经济机制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以自愿等价为原则。下列有关经济机制的表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 )。A.政府借贷以解决实施城市规划的资金缺口B.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的收费,包括各种附加费,通过有偿服务来筹集和归还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并维持正常运转C.通过出让某些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有偿出让基础设施的经营权,以及采用BOT方式D.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做到政务公平,并有健全的信访、申诉受理和复议机构及程序29、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 )。A.人口规模、空间规模、产业结构B.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的意义C.人口数量、空间数量、行政管辖的意义D.人口规模、产业构成、城市化水平30、通常我们把(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31、截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 )。A.80%B.60%C.45%D.35%32、一次调查表明,北京城市铁路建成开通后,沿线房地产价格上升一定幅度,这是城市物质环境的( )效应。A.区位性B.可达性C.内部D.外部33、城市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不包括( )。A.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B.以经济活动的层面到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产业构成变化C.高科技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制造业D.空间经济体制从水平结构到垂直结构34、下列各条中,( )是英国密而顿·凯恩斯(MitionKeynes)规划的特点。A.多种就业机会,社会就业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方案灵活经济B.生活设施齐全,社会就业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依赖母城的工业生产C.就业平衡,交通便捷,方案灵活经济,生活服务设施齐备D.多种就业机会,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依赖母城35、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不包括( )。A.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B.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C.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D.由指导性的思想方法转向指令性的思想方法36、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提出的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正确的对应关系是(  )。1.索里亚·玛塔(SoriaYmata)2.西谛(CamillSitte)3.戈涅(TonyGarnler)4.格迪斯(PatrickGeddes)5.工业城市6.城市形态研究7.线形城市8.现代城市演进学说A.1一6;2~8;3~7;4~5B.1~8;2~7;3~5;4~6C.2~6;1~8;3~5;4~7D.1~7;2~6;3~5;4~837、(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B.物质空间决定论C.综合多功能D.大众参与38、“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是城市规划中( )的体现。A.政府大力宣传城市规划作用B.公众参与C.综合规划D.系统思想39、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全面准确地为可持续发展下定义。A.《全球二十一世纪议程》B.《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对策》C.《我们共同的未来》D.《人类环境宣言》40、春兰集团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泰州,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发生( )变化。A.空间经济结构重组B.性质C.区域地位D.产业经济结构41、国民生产总值的涵义是( )。A.一个国家所有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B.一个国家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C.一个国家工业、农业在一定时期(季、年)内生产的全部价值D.一个国家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生产的货币价值42、一般城市规划分为( )两个层面。A.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B.城市规划控制和城市建设C.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D.区域规划和总体规划43、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  )。A.l:5000~1:10000B.1:1000~1:2000C.1:500~1:1000D.1:200~1:50044、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用地人均指标为( )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A.14~24;16%~25%B.16~26;18%~30%C.18~28;20%~32%D.20~30;22%~35%45、城市郊区用地有很多功能,但下述( )不是。A.城市各项需求供应基地B.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C.为城市设施提供分布空间D.作为市民的游憩基地46、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 )。A.国家法、地方法B.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相关法C.主干法、从属法、专项法D.主干法、从属法、相关法47、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型制,即( )。A.编制和审批B.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C.城市管理和分区管理D.国家与地方48、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区域规划编制方法和内容体系是( )编制模式;以前联邦德国为代表的是( )编制模式。A.计划经济;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计划经济C.宏观调控;微观调控D.微观调控;宏观调控4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中期计划一般为( )年,长期计划为( )年。A.3;5B.5;10C.10;20D.15;3050、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是( )。A.平均数B.众数C.极差D.标准差51、以下(  )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52、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53、控制住宅建筑密度的指标为( )。A.日照间距B.容积率C.人口住宅面积D.绿地率54、居住区内机动车道纵坡控制中,最大纵坡的坡长控制为( )。A.150mB.180mC.200mD.250m55、大型机场一般长度为( )m,宽度( )m。A.9000;1000B.7000;1000C.6000;1000D.5500;100056、如果航空港的跑道轴线方向位于城市侧面相切位置,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为( )km。A.3~5B.5~7C.7~9D.1057、地面停车位占地( )m2/辆,地下停车位占地( )m2/辆。A.25~30;30~35B.20~25;25~30C.15~20;20~25D.30~35;35~4058、城市对外客运设施在城市的位置主要取决于( )。A.城市人口规模B.城市用地规模C.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D.城市用地布局形态59、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为( )m。A.30~50B.35~65C.40~70D.45~8060、规划城市人口超过(  )人的城市,应控制预留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的用地。A.50万B.100万C.200万D.400万61、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A.90%B.80%C.60%D.50%62、城市电力负荷分区面积一般以( )为宜。A.50kmB.35kmC.20kmD.15km63、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m;通往环境卫生设施的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m。A.80;4B.80;3C.70;3D.70;464、城市消防队应在接警( )后,到达责任区的边缘。A.3minB.5minC.8minD.10min65、城市人防工程的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点不宜大于( )m。A.70B.100C.200D.4006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对中国( )城市的赞誉。A.苏州B.扬州C.桂林D.福州6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中规划图纸内容不包括以下( )。A.文物古物、传统街区、风景名胜分布图B.重点保护区域界线图C.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图D.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地区消防规划图68、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始于(  )的考古科学研究。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69、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是( )。A.使城市向预定目标发展,靠近B.合理分配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整体生活水平C.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D.把预定的计划变为现实70、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 )负责组织编制。A.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C.城市规划编制单位D.建设单位委托二、多选题[共30题,每题1分,总计30分]71、影响建筑物价值变化趋势的因素包括( )项。A.经济和社会发展B.区位条件变化C.技术进步D.可达性7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不包括( )。A.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B.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C.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D.布置规划设计总平面图73、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划分的区域规划包括( )。A.城市地区的区域规划B.工矿地区的区域规划C.省域规划D.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区域规划74、以下( )项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中的内容。A.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B.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强度划分C.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D.城市土地的影子价格75、城市中铁路设施的用地布局要符合下列要求( )。A.铁路应安排在城市一侧,避免穿越城市B.客运站应远离市中心区,设置在市区边缘C.货运站应靠近工业区和仓库区D.编组站要布置在市郊,避免与城市互相干扰76、客运站的布置形式有( )。A.通过式B.尽端式C.环式D.混合式77、公共交通的特点包括以下(  )。A.运量大B.投资大C.集约化经营D.占地空间少78、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体系,以下( )是它的特点。A.服务社会的公共性B.生产的连续性,不可间断性与消费的瞬间可变性C.网络协调的综合性D.配套建设的弹性79、下列四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一( )。A.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B.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C.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D.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80、《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D类水体标准用水适用于( )范围用水。A.源头水B.珍贵鱼类保护区C.游泳区D.鱼虾产卵场81、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能力的措施有很多,下面四项中( )项不是。A.设施的高标准设防B.完备的组织管理C.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D.设施地上化82、热力管一般不应与( )管道共沟。A.雨水管B.电力管线C.通信电缆D.污水排水管83、根据功能不同,城市广场有以下( )类型。A.市民广场B.绿化广场C.纪念广场和建筑广场D.商业区广场及市场84、文物古迹点大体可分为( )。A.古建筑物B.遗址C.非建筑物D.古树名木85、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由( )审批。A.国务院B.建设部C.国家文物局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86、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包括(  )。A.地段生活的保护B.建筑的保护C.街道格局、空间系统的保持D.景观界面的保持87、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包含以下( )三方面内容。A.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B.城市布局的调整C.历史城市主导因素的延续D.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88、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合法应具备( )。A.行政行为主体合理B.行为的权限合法C.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D.行政行为符合法定形式89、有效成立的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具有( )的效力。A.说服力B.确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90、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B.统筹安排城市内各项建设用地C.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D.规定城市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91、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主要考虑( )方面的因素。A.污染程度B.生产的卫生类别C.货运量D.危险性E.用地规模92、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以下( )。A.行政办公类B.商业金融业类C.文化娱乐类D.体育类E.医疗卫生类93、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现状图的内容包括( )。A.不同地段土地质量综合评价B.城市现状各类用地范围C.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范围D.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E.周围居民点、乡镇企业各项用地范围94、城市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以下(  )部分。A.车行道B.步行道C.绿化带D.道路设施带E.分隔带95、单位停车面积即停放一辆汽车所需的用地面积,其面积大小与以下( )因素有关。A.车辆尺寸B.停放方式C.车辆集散要求D.地面材料E.城市位置96、下列各项城市消防设施中,城市中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有( )。A.消防栓B.消防站C.消防水池D.消防瞭望塔E.消防指挥调度中心97、集中式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包括以下( )类。A.带状B.星座状C.放射状D.多中心组团状E.环状F.单中心块聚状98、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 )项。A.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B.各个国家可以自由利用他国经济资源,实现共享C.各国经济体系越来越开放D.各种发展资源的跨国流动规模不断扩大E.发展中国家可以无偿接受发达国家的经济知识F.在全球化进程中,空间经济结构重组导致城市和区域体系的演化99、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道路交通设施控制的主要规定性指标包括()。A.道路定位与标高B.停车泊位C.公共站点D.出入口E.道路面积比例F.道路横纵断面形式100、城市开发中常提到的“七通一平”中的“七通”是指( )的贯通。A.给水管道B.排水管道C.电力线路D.电话线路E.热力管道F.燃气管道 第1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各个城市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A、B、C所述。考点:来源:考试大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考点7: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本理论:   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的两种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类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放大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非基本经济部类: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城市发展过程:专门化、综合化、成熟化、区域化。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增长比郊区人口增长多。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期,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而只能以不同的强度发生在有限的区域极点内,然后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到周围地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比分散状态能形成更快、更有效的区域发展。区域中各个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研究是城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工业化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使制造业成本降低,因此,在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成为生产/装配基地,在世界范围内呈扩散式空间分布;发达国家成为控制/管理中心,呈集聚式空间分布。第2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对于C选项,因为公共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或旧区改造中,更多的是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不是局限于经济效益。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0:城市物质环境深化趋势;   1.城市物质环境的深化方式:   成长期表现为以向外扩展为主:城市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增长较快。   成熟期表现为以内部重组为主:城市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增长趋于稳定,城市发展以城市内部再开发、协调为主。   2.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    城市更新指的是对城市中陈旧、衰退的地区进行改造,以便根本改善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的条件,达到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更加强化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组与重构这一过程。其物质环境的更新时机取决于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和潜在的地块价值之间的相对变化趋势。第3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城市服务性设施的提供,主要表现在企业生产,产品流通、市场营销和工业的专门化程度方面。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2: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产业经济结构   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第一类产业:人类的生产生活直接与大自然结合的,农、林、牧、渔、采矿业。   第二类产业:运用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以工业制造业为主。   第三类产业:服务流通部门。   2.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   (1)农业社会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工业社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2)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到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3)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第4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4: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一种重要现象,有一定的规律。   城市化就是向城市发展,是人口集中到城市的过程。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乡村城市化。   城市化的本质是:产业经济结构城市化,社会结构城市化,文化结构城市化,空间建设环境城市化,城市职能结构与内在结构的城市化。第5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后工业化”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可能表现出的两种过程之一。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考点7: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本理论:   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的两种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类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放大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非基本经济部类: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城市发展过程:专门化、综合化、成熟化、区域化。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增长比郊区人口增长多。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期,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而只能以不同的强度发生在有限的区域极点内,然后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到周围地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比分散状态能形成更快、更有效的区域发展。区域中各个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研究是城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工业化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使制造业成本降低,因此,在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成为生产/装配基地,在世界范围内呈扩散式空间分布;发达国家成为控制/管理中心,呈集聚式空间分布。第6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中国21世纪议程》阐述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而A、C、D三个选项都不够全面,只是说到其中的三个部分。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   2.《21世纪议程》:   关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促进供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   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加强多灾地区的人类居住区规划和管理;   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   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开发的能力。第7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3: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   国家总是以一系列法律、规范性文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各种行为加以规范,并且因这些法律、规范文件规范的不同内容和效力形成城市规划的法律体系。一般分为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    城市规划横向法律体系包括城市规划主干法、从属法、专项法、相关法及技术条例。主干法、从属法及专项法构成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体系。   城市规划纵向法律体系包括由国家级与地方级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其构成与国家的政府行政级别构成相吻合。第8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D项是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内容的一个方面。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21:用地划分标准;   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第9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A、C、D均属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B项才是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任务。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2: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国安排。城市规划要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第10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土质的自然堆积情况产生的地基承载力的差异,对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布置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地基土质常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其物理性质,从而对地基承载力带来影响。特殊的地质现象对城市用地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如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冲沟使用地支离破碎,尤其在冲沟的发育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给工程建设带来困难。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   (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   (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   (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    (6)城市土地使用。   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1:工程地质条件;   土质与地基承能力   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安全。第11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这些条件包括:城市是否靠近原材料、能源产地和产品销售地;对外交通联系是否畅通便捷;是否能经济地获得动力和用水供应;是否有足够合适的建设用地;城市与外界是否有良好的经济联系。第12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这些方面构成了城市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布局是要使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建立在工业与居住等功能区的合理分布这一重要的原则基础上,使城市各部分间有简捷而方便的联系,最大限度地简化城市交通组织并节省交通时间。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53:城市总体规划包括的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划,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建制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其规模和实际需要适当简化。第13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宏观区位是指某个城市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所处位置与地位,既受距海、河远近,地形条件等自然因素所决定,更受人类社会长期建设和发展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结构等影响。宏观区位往往对区域城市间土地的级差和地价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微观区位指的是某块具体使用的土地和城市中的具体位置及周边条件。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1: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  1.城市土地的基本特征   承载性、区位的极端重要性、地租与地价。   级差地租:不同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开发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别地租。   级差地租又分为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两者概念区别判断。   2.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3个层次:   (1)基本因素层: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   (2)派生因素层: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城市规划。   (3)因子层:从更小的侧面反映对土地使用产生的影响。第14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几何图形法用不同色彩的圆、环、矩形、线条等几何图形在平面上强调空间要素的特点与联系。等直线法是根据某因素空间连续变化的情况,按一定的值差,将同值的相邻点用线条联系起来,常用于单一因素的空间变化分析。方格法根据要求将研究区域划分成方格网,将每一方格网的被分析的因素的值用规定的方法表示(如颜色、数字、线条等)。常用于环境评价、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图表法是在地形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玫瑰图、直方图、折线图、拼图等表示各因素的值,常用于区域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比较分析。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5: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   3.一元回归   4.模型分析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6:熟悉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3.空间模型分析第15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城市规划统计分析方法是将调查所得到的数据经过审核和汇总以后再进行一些必要的整理和统计分析,从中揭示出系统的某些规律性。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5: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   3.一元回归   4.模型分析第16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区域条件评价要坚持辩证唯物论的立场,具体地说不能只讲有利条件,不讲限制因素,或对有利因素片面夸大,对限制因素轻描淡写。另外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可以转化,二者缺一不可。第17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城市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10~20年。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31:城镇体系规划的分类;   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包括县、自治区、旗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应同相应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及上一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第18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基础资料的分析可以集中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经济结构、用地结构、人口结构,城市基础设施等。A在这几方面都详细地阐述了。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38: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编制基础资料文件: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资料、工业与仓库、城区道路交通、对外交通、市政设施、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及人防。   (2)城市用地现状图。   (3)城市用地现状的综合分析。   (4)城市用地评定图。   (5)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条块分类结合调查、专项座谈会。   (6)基础资料的分析研究。   2.确定城市性质   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3.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构成、劳动构成、职业构成、城市人口变化(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   (2)城市用地规模。   (3)城市总体布局。    (4)专项系统规划。第19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B指的是工业城市,C指的是县城,D为交通港口城市。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34:城镇体系规划包含的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深度,由组织编制机关参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根据规划区的实际情况而定。第20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附件又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8:城镇体系规划的工作方法;   1.基础资料收集   历史资料、现状资料、规划发展资料、体系外部资料、体系本身资料。   2.步骤   准备、分析、预测、立意、规划、评估、成果。   3.成果   文件和图纸。第21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A、B、D三项是社会环境调查所包括的几个方面,C项是区域环境调查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所包括的内容。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   (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   (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   (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   (6)城市土地使用。   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第22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客运交通枢纽必须与城市客运交通干道有方便的联系,可采取组织立体交通的方式。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9:城市交通枢纽布局;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3类。   停车场包括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照城市人口每人0.8~1.0m2安排。第23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B项不属于重点投资项目,而且也没有正规的行政措施来规定此类小块区域。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9:城市交通枢纽布局;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3类。   停车场包括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照城市人口每人0.8~1.0m2安排。第24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准点应以行车时刻表作为标准。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第25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A项应改行政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第26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城市建设促进法》付诸实施是1971年。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40: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   1.历史街区概念   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传统风貌完整的生活地域。   2.历史街区划定原则   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   3.保护区的划分   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第27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民族型通名应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自治旗、民族乡。此外尚有反映准行政区的通名:地区行署、盟区公所、街道办事处。其他选项均为现行分类。考点: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考点6: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   1.概念   行政区划是国家的结构体系安排,是国家根据政权建设、经济建设、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等客观因素,按一定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置相关的地方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2.基本要素   (1)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地域空间规模;   (2)设有相应行政中心;   (3)明确的上下行政等级;   (4)对应的行政区名称。第28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城市规划实施的社会机制要求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政务公开,具有健全的社会机构。考点: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考点10:城市规划实施的经济机制;   城市规划实施的经济机制是行政机制、财政机制、法律机制的补充,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行为。    政府可以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借贷解决资金缺口用于城市规划,收取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使用费,并出让基础设施的经营权。第29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三方面的因素。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城市的概念;   城市的定义非常难讲,因为城市规划本身属于横断学科,至今各门学科各持一隅,从不同范畴角度出发,对城市有不同理解;而且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含义是不同的,具有动态的含义。按现代角度看,“现代城市”的含义:以第三产业人口结构为主≥30%,具有现代城市人口;作为区域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生活中心的集聚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的定义:“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   综合而言,城市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第30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通常我们把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称为第一次大分工,即第一次产业革命.把近代工业的产生及发展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把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称第三次产业革命,或称为第三次浪潮。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3: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   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第31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根据联合国人类聚落研究中心的有关报告,21世纪全球城市化进程将加快。1990年,45%的世界人口(约合24亿)住在城市地区,2000年全球城市化水平达到51%,2010年约为55%,2025年将增至65%。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5: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50%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2001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37.7%。第32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提示:城市物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空间属性,这是外部效应,包括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建设城市铁路不仅可以改善北京现有交通状况,尤其可以拉动北京市北部区域经济发展,促使其房产价格上升。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9:城市物质构成;    城市物质构成包括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其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主导作用。   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两方面。   可达性: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有关,影响城市的级差地租及空间分布。从水平方面:从中心到边缘可达性降低,物质环境分布为商业/商、居住、工业;从垂直方面:从下部到上部可达性下降。   外部效应:城市经济学的一个突出表现,有正负两种外部效应。第33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个城市的产业构成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转变为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导致城市体系的两极分化。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2: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产业经济结构   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第一类产业:人类的生产生活直接与大自然结合的,农、林、牧、渔、采矿业。   第二类产业:运用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以工业制造业为主。   第三类产业:服务流通部门。   2.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   (1)农业社会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工业社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2)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到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3)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第34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提示:英国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米面顿·凯恩斯属于第三代卫星城,实质上是独立的新城,其特点是城市规模比第一代、第二代卫星城扩大,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6:城市分散发展模式----从田园城市到新城;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代卫星城仅供居住之用,有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但生产与公共生活仍有赖于母城解决,称为卧城;第二代卫星城提供居住和一定的工业与服务设施,可以使一部分人在当地工作,但另一部分人仍去母城,对问题解决不彻底,称半独立的卫星城;第三代卫星城即独立的新城,距大城市约30-50km,有相应工业区与居住区,有配套的文化福利设施,可以保证居民在当地就业和生活。   新城:对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建城市的统称,强调了新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的截流作用。第35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提示: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还包含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1: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雅典宪章》(CIAM,1933年):   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   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获得基本生活质量;与自然协调。   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多功能的生活环境。第36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提示:针对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其中索里亚·玛塔提出以城市运输为前提的线形城市;戈涅的体现现代城市基本组织原则的工业城市;西谛的艺术性原则基础上对城市形态的研究;格迪斯奠定区域规划理论的生态学研究。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考点5: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2)戈涅的工业城市: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   (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4)格迪斯的学说:城市--区域研究;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第37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物质空间决定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含义在于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能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1: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雅典宪章》(CIAM,1933年):   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   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获得基本生活质量;与自然协调。    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多功能的生活环境。第38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规划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认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不应以一种价值观来压制其他多种价值观,而应为多种价值观的实现提供可能。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1: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雅典宪章》(CIAM,1933年):   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   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获得基本生活质量;与自然协调。   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多功能的生活环境。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2:熟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体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第39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了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   2.《21世纪议程》:   关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促进供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   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加强多灾地区的人类居住区规划和管理;   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   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开发的能力。第40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提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管理/控制,研究/开发,制造/装配的工作不再集中于一个城市,而是聚集在不同城市,这是空间经济结构的重组,表现为制造/装配层面空间扩散,管理控制层面的空间集聚。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考点7: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本理论:   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的两种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类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放大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非基本经济部类: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城市发展过程:专门化、综合化、成熟化、区域化。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增长比郊区人口增长多。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期,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而只能以不同的强度发生在有限的区域极点内,然后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到周围地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比分散状态能形成更快、更有效的区域发展。区域中各个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研究是城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工业化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使制造业成本降低,因此,在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成为生产/装配基地,在世界范围内呈扩散式空间分布;发达国家成为控制/管理中心,呈集聚式空间分布。第41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提示:国民生产总值即GNP,根据《经济学辞典》(辞书出版社)定义为:一个国家所有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14: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内涵及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货币表示的,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全部经济活动的成果,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概括、最重要的指标,也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有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第42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建设控制引导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的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规划动作体系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   (1)战略性规划:   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2)实施性规划:   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   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   2.开发控制方式   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第43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提示: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7: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   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第44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按照国标GBJ137~90规定,居住用地指标为18~28m2/人,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m2人。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23:城市用地的构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大、中、小类3级划分。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8中类、73小类。   城市总体规划达到中类为主,小类为辅深度,详细规划应达到小类深度。   10大类用地英文同(近)义词及代号:   居住用地:RESIDENTIAL----R.包括4个中类。   公共设施用地:COMMERCIALANDPUBLICFACILITIES----C,包括8个中类。    工业用地:INDUSTRIAL,MANUFACTURING----M,包括3个中类。   仓储用地:WAREHOUSE----W,包括3个中类。   对外交通用地:TRANSPORTATION----T,包括5个中类。   道路广场用地:ROAD,STREETANDSQUARE----S,包括3个中类。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UTILITIES----V,包括9个中类。   绿地:GREENSPACE----G,包括2个中类。   特殊用地:SPECIALLYDESIGNATED----D,包括3个中类。   水域或其他用地:WATERAREAANDOTHERS----E,包括8个中类。第45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提示:城市郊区的功能还包括:为市区供应农副产品;接纳市区疏散人口;协同市区发展经济。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23:城市用地的构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大、中、小类3级划分。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8中类、73小类。   城市总体规划达到中类为主,小类为辅深度,详细规划应达到小类深度。   10大类用地英文同(近)义词及代号:   居住用地:RESIDENTIAL----R.包括4个中类。   公共设施用地:COMMERCIALANDPUBLICFACILITIES----C,包括8个中类。   工业用地:INDUSTRIAL,MANUFACTURING----M,包括3个中类。   仓储用地:WAREHOUSE----W,包括3个中类。   对外交通用地:TRANSPORTATION----T,包括5个中类。   道路广场用地:ROAD,STREETANDSQUARE----S,包括3个中类。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UTILITIES----V,包括9个中类。   绿地:GREENSPACE----G,包括2个中类。   特殊用地:SPECIALLYDESIGNATED----D,包括3个中类。   水域或其他用地:WATERAREAANDOTHERS----E,包括8个中类。第46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城市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被称为主干法。专项法是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相关法是城市物质环境管理各个方面和部门的立法。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3: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   国家总是以一系列法律、规范性文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各种行为加以规范,并且因这些法律、规范文件规范的不同内容和效力形成城市规划的法律体系。一般分为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   城市规划横向法律体系包括城市规划主干法、从属法、专项法、相关法及技术条例。主干法、从属法及专项法构成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体系。    城市规划纵向法律体系包括由国家级与地方级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其构成与国家的政府行政级别构成相吻合。第47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规划行政体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种。大多数国家都在这两者之间寻求适合自己国情的规划行政体系。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5: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概念;   世界各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立法体制并不一样,大体分3类:   1.中央集权的立法体制   国家拥有统一的城市规划法和其他辅助性的法律、法规制定权。以英国为代表。   2.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立法体制   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   3.地方立法体制   以美国为代表,国家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法,由地方政府按各自情况制定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第48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提示:前苏联的区域规划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指导下,在全国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开展的,反映了计划经济下规划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德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区内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调整和协调。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规划动作体系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   (1)战略性规划:   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2)实施性规划:   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   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   2.开发控制方式   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第49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一般包含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两部分内容。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1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区域规划确定城市产业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力的配置。   社会发展规划:人口规划、文化教育规划、劳力结构规划、社会组织发展规划。    2.性质任务   确定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政策、步骤及目标,提出整体建设规划和生态资源规划的指导思想、理论,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目标。   3.工作内容   经济发展方面,科技进步与效益方面,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社会发展方面。第50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众数一般可以用来概括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典型情况。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5: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   3.一元回归   4.模型分析第51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城镇体系中各城镇的空间距离不等,有的集聚在一起,有的呈分散布局,它们之间强调的是各种网络关系。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9: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第52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生产上有协作的工厂,应就近布置,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转运,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减少城市交通的压力。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38: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编制基础资料文件: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资料、工业与仓库、城区道路交通、对外交通、市政设施、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及人防。   (2)城市用地现状图。   (3)城市用地现状的综合分析。   (4)城市用地评定图。   (5)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条块分类结合调查、专项座谈会。   (6)基础资料的分析研究。   2.确定城市性质   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3.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构成、劳动构成、职业构成、城市人口变化(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   (2)城市用地规模。    (3)城市总体布局。   (4)专项系统规划。第53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提示:住宅建筑密度与房屋间距、建筑层数、层高、房屋排列方式有关。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第54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及相应的限制坡长规定,为的是保障司机的正常驾驶状态而不至于心理紧张,防止事故的发生。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第55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国内航空港一般分大型、中型、小型,规模尺寸分别为:长7000m,宽1000m,面积700公顷;长5500m;宽1000m,面积550公顷;长4000m,宽1000m,面积400公顷。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14:城市交通及对外交通的主要设施及规划要求;   1.基本概念   城市交通的概念是指人和交通运输工具在水、陆、空线路上的流动过程。通常分为市际交通(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2.对外交通   (1)铁路交通:速度快、运量大,通过性好,不受天气、气候限制,但一次性投资大,建成之后运输成本较低。    站场起主要作用,包括会让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客运站。   客运站: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中小城市可以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应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方便旅客。   (2)公路交通:一次性投入大,速度快,运输方便,减少装卸损耗,运量小,运输成本高。   分类:国道、省道、县道3类。   分级: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120km)、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客运站:常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   (3)航运交通:运输成本最低,运量大,速度低,易受天气、气候影响。   港口分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水深10米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   (4)航空交通:速度高,运量小,运输成本高,投资大,易受天气、气候影响。   航空港:大型机场(7000×1000m)、中型机场(5500×1000m)、小型机场(4000×1000m)。   净空要求:机场跑道轴线位于城市侧面相切位置,跑道中心与城市市区边缘最小距离为5~7km;轴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城市一端与市区边缘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   与城市距离:交通30min以内。第56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从净空限制的角度来看,航空港的选址应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越城市市区,最好放在城市侧面相切位置,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为5~7km;如果跑道轴线通过城市,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应大于15km。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14:城市交通及对外交通的主要设施及规划要求;   1.基本概念   城市交通的概念是指人和交通运输工具在水、陆、空线路上的流动过程。通常分为市际交通(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2.对外交通   (1)铁路交通:速度快、运量大,通过性好,不受天气、气候限制,但一次性投资大,建成之后运输成本较低。   站场起主要作用,包括会让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客运站。   客运站: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中小城市可以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应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方便旅客。   (2)公路交通:一次性投入大,速度快,运输方便,减少装卸损耗,运量小,运输成本高。   分类:国道、省道、县道3类。   分级: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120km)、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客运站:常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   (3)航运交通:运输成本最低,运量大,速度低,易受天气、气候影响。   港口分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水深10米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   (4)航空交通:速度高,运量小,运输成本高,投资大,易受天气、气候影响。   航空港:大型机场(7000×1000m)、中型机场(5500×1000m)、小型机场(4000×1000m)。   净空要求:机场跑道轴线位于城市侧面相切位置,跑道中心与城市市区边缘最小距离为5~7km;轴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城市一端与市区边缘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    与城市距离:交通30min以内。第57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公共停车有三种方式:路边停车带(占地16~20m2/辆)、地面停车(占地25~30m2/辆)、室内停车(占地30~35m2/辆)。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9:城市交通枢纽布局;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3类。   停车场包括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照城市人口每人0.8~1.0m2安排。第58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施的布置取决于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同时与城市客运交通干道有方便的联系,又不能影响客运交通干道的畅通。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9:城市交通枢纽布局;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3类。   停车场包括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照城市人口每人0.8~1.0m2安排。第59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提示:城市不同等级道路的红线宽度要求如下:快速干道红线宽度60~100m;主干道40~70m;次干道30~50m;一般道路20~30m。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11: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1.交叉口间距:取决于道路性质和等级及设计车速、隔离程度。   2.道路网密度:δ干一般2.5~4.0km/km2;δ路一般5~8km/km2。   3.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分隔带。   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红线宽度一般分别是:60~100m、40~70m、30~50m、20~30m。   4.道路横断面类型:1块板(适于钟摆式交通)、2块板(车速≥50km/h)、3块板(交通适应性最好)、4块板(较少使用)。第60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人口200万以上的城市,城市用地面积有200km2左右;客流总量大,长途出行者多,一些主要的公共交通线路上客流汇集量往往是地面公共交通难以承担的。且地面公共交通又受道路阻滞和站距的制约,无法提高车速,所以200万人口的城市已经具备了有效使用快速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第61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公交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50%城市用地面积,以5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第62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根据《城市供电系统工程规划设计规范》,电力负荷分区要有一定范围,并照顾到电网结构形式,一般不超过20km。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   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第63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提示: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考虑四幢楼大小范围,以人的步行时空1min为半径,即70m。考虑避免垃圾落跌造成卫生污染及给行人带来不便,垃圾通道可以宽些,一般不少于4m。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   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第64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城市消防责任区的面积一般为4~7km2,这样可以保证消防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到达消防地点,实施消防措施。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30: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防灾措施   可以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种,也可称为软、硬措施。   2.主要灾害防灾标准   (1)防洪标准:以洪水重现期大小体现。≥150万人口城市,重现期按≥200年设计标准;150~50万人口城市按200~100年设计标准;50~20万人口城市按100~50年设计标准;≤20万人口城市按50~20年设计标准。   ②抗震标准: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6度是强震,7度是损害震。   ③消防标准:参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④人防工程:战时留城人口约占城市人口的30%~40%,按人均1~1.5㎡的面积标准建设人防工程.居住区则按总建筑面积的2%设置,或按地面建筑总投资的6%左右进行安排。   (3)城市生命线系统   ①设施高标准设防;   ②设施的地下化;   ③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   ④设施的备用率。第65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点距离不要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提高掩蔽速度、效率。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30: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防灾措施   可以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种,也可称为软、硬措施。   2.主要灾害防灾标准   (1)防洪标准:以洪水重现期大小体现。≥150万人口城市,重现期按≥200年设计标准;150~50万人口城市按200~100年设计标准;50~20万人口城市按100~50年设计标准;≤20万人口城市按50~20年设计标准。   ②抗震标准: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6度是强震,7度是损害震。   ③消防标准:参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④人防工程:战时留城人口约占城市人口的30%~40%,按人均1~1.5㎡的面积标准建设人防工程.居住区则按总建筑面积的2%设置,或按地面建筑总投资的6%左右进行安排。   (3)城市生命线系统   ①设施高标准设防;   ②设施的地下化;   ③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   ④设施的备用率。第66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广西桂林由于岩溶地形的自然变化,形成了奇山秀水,充满了诗情画意,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34: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及规划原则;    1.基本原则   (1)舒适性原则;   (2)城市审美原则;   (3)生态环境原则;   (4)因借原则;   (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6)整体性原则。   2.主要内容   调查与评价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户外游憩条件,研究、协调城市景观建设与相关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评价、确定和部署城市景观骨架及重点景观地带,处理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景观的有序发展。第67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提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成果一般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其中图纸内容包括:选项ABC,重点保护、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概念方案图。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39:成果要求;   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   规划文本--历史文化价值概述;保护原则和重点;总体层次的保护措施(古城功能的改善、用地布局调整、古城空间形态或视觉通廊的保护);各级文保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提出保护要求;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修整、利用、展示的规划意见;规划实施管理的措施。   规划图纸--遗存分布图、规划图、重点保护区域界线图、重点保护及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第68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提示: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考古研究所,后又设立考古学会,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开始了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36:熟悉城市历史文件遗产保护的概念;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泛指城市地域之内地地上地下所有的有形遗存和无形文化积累,含3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第69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提示:城市规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即把预定的计划变为现实,并使城市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向规划目标靠近。考点: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考点2:城市规划实施目的与作用;   1.目的   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2.作用   (1)使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2)使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3)使城市各项功能不断优化及保持动态平衡。第70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提示: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8:城市规划的编制;   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其它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的原则,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编制城市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第71题试题答案:ABC试题解析:提示:建筑物价值变化与地块价值及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有密切的关系。建筑物价值相对下降时或地块价值相对上升时,更新时机就会趋前。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0:城市物质环境深化趋势;   1.城市物质环境的深化方式:   成长期表现为以向外扩展为主:城市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增长较快。   成熟期表现为以内部重组为主:城市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增长趋于稳定,城市发展以城市内部再开发、协调为主。   2.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    城市更新指的是对城市中陈旧、衰退的地区进行改造,以便根本改善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的条件,达到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更加强化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组与重构这一过程。其物质环境的更新时机取决于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和潜在的地块价值之间的相对变化趋势。第72题试题答案:CD试题解析:提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除包括选项AB外,还包括: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2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第73题试题答案:ABD试题解析:提示: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划分的区域规划,除选项ABD外,还有:农业地区的区域规划、风景旅游及休疗养地区的区域规划。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9:区域规划的类型;   1.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来划分:   a.城市地区区域规划;   b.工矿地区区域规划;   c.农业地区区域规划;   d.风景旅游及休、疗养地区区域规划;   e.大中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   2.按我国各级行政管理的区域来划分:省区、地区和县区三级区域规划。   3.按地区开发程度为标志划分:新开发地区规划和已开发地区规划等。第74题试题答案:ABC试题解析:提示: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中的内容除包括选项ABC以外,还包括:活动性地下断裂带位置、地震烈度及灾害异常区;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藏范围;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性区划,提出土地工程控制。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0: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1.建设现状条件   指城市现存的各项物质内容的构成形态与数量的状况。   (1)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   (2)城市设施方面;   (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   2.工程准备条件   地形改造、防洪、改良土壤、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滑坡等。   3.基础设施条件    即七通一平及经济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等。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1:工程地质条件;   土质与地基承能力   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安全。第75题试题答案:ACD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客运站位置要方便旅客,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客运站的服务对象是旅客,为了方便旅客,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中小城市可以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必须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14:城市交通及对外交通的主要设施及规划要求;   1.基本概念   城市交通的概念是指人和交通运输工具在水、陆、空线路上的流动过程。通常分为市际交通(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2.对外交通   (1)铁路交通:速度快、运量大,通过性好,不受天气、气候限制,但一次性投资大,建成之后运输成本较低。   站场起主要作用,包括会让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客运站。   客运站: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中小城市可以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应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方便旅客。   (2)公路交通:一次性投入大,速度快,运输方便,减少装卸损耗,运量小,运输成本高。   分类:国道、省道、县道3类。   分级: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120km)、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客运站:常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   (3)航运交通:运输成本最低,运量大,速度低,易受天气、气候影响。   港口分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水深10米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   (4)航空交通:速度高,运量小,运输成本高,投资大,易受天气、气候影响。   航空港:大型机场(7000×1000m)、中型机场(5500×1000m)、小型机场(4000×1000m)。   净空要求:机场跑道轴线位于城市侧面相切位置,跑道中心与城市市区边缘最小距离为5~7km;轴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城市一端与市区边缘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   与城市距离:交通30min以内。第76题试题答案:ABD试题解析:提示:客运站的业务主要分为旅客乘降、行李包裹、邮件输运三部分。客运站的布置形式与客运站所在城市区域的位置有关。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14:城市交通及对外交通的主要设施及规划要求;   1.基本概念   城市交通的概念是指人和交通运输工具在水、陆、空线路上的流动过程。通常分为市际交通(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2.对外交通    (1)铁路交通:速度快、运量大,通过性好,不受天气、气候限制,但一次性投资大,建成之后运输成本较低。   站场起主要作用,包括会让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客运站。   客运站: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中小城市可以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应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方便旅客。   (2)公路交通:一次性投入大,速度快,运输方便,减少装卸损耗,运量小,运输成本高。   分类:国道、省道、县道3类。   分级: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120km)、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客运站:常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   (3)航运交通:运输成本最低,运量大,速度低,易受天气、气候影响。   港口分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水深10米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   (4)航空交通:速度高,运量小,运输成本高,投资大,易受天气、气候影响。   航空港:大型机场(7000×1000m)、中型机场(5500×1000m)、小型机场(4000×1000m)。   净空要求:机场跑道轴线位于城市侧面相切位置,跑道中心与城市市区边缘最小距离为5~7km;轴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城市一端与市区边缘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   与城市距离:交通30min以内。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7:长途汽车站的类型;   长途汽车站包括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和混合站。第77题试题答案:ACD试题解析:提示:公共交通具有运量大、集约化经营、节省道路空间、污染小等优点,但准公共交通不具备上述优点。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第78题试题答案:ABC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特点包括:选项ABC;整体运转的系统性;经营管理的统一性;配套建设的超前性;经济效益的直接性与间接性。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   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第79题试题答案:AB试题解析:提示: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除选项AB外,还包括:计算输水管渠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选择管材;进行造价估算。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   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第80题试题答案:BD试题解析:提示:《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共分5类水体标准。其中I类用水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用水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用水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Ⅴ级鱼类保护区,游泳区;IV类用水为工业用水区,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用水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   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第81题试题答案:BD试题解析:提示: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能力有以下措施:设施的高标准设防;设施的地下化;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设施的备用率。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30: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防灾措施   可以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种,也可称为软、硬措施。   2.主要灾害防灾标准   (1)防洪标准:以洪水重现期大小体现。≥150万人口城市,重现期按≥200年设计标准;150~50万人口城市按200~100年设计标准;50~20万人口城市按100~50年设计标准;≤20万人口城市按50~20年设计标准。   ②抗震标准: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6度是强震,7度是损害震。   ③消防标准:参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④人防工程:战时留城人口约占城市人口的30%~40%,按人均1~1.5㎡的面积标准建设人防工程.居住区则按总建筑面积的2%设置,或按地面建筑总投资的6%左右进行安排。    (3)城市生命线系统   ①设施高标准设防;   ②设施的地下化;   ③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   ④设施的备用率。第82题试题答案:BC试题解析:提示:热力管要求四周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及土壤,通常不能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知识;   1.按工程管线性能和用途分类   (1)给水管道;(2)排水管道;(3)电力线路;(4)电信线路;(5)热力管道;(6)可燃或助燃气体管道;(7)空气管道;(8)灰渣管道;(9)城市垃圾输送管道;(10)液体燃料管道;(11)工业生产专用管道。   2.按输送方式分类   压力管道: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重力自流管道:污水、雨水管道。   3.按敷设方式分类   架空线:电力线、电话线。   地铺管线:雨水沟渠、地面各种轨道。   地埋管线:给水、排水、煤气、电信、电力电缆。   4.按弯曲程度分类   可弯曲管线:电讯电缆、电力电缆、自来水管道。   不易弯曲管线:电力管线、电讯管道、污水管道。   5.综合管线避让原则   (1)压力管让自流管;   (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3)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4)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6)新建的让现有的;   (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   6.共沟敷设原则   (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   (2)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应位于其上面;   (3)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它管线;   (4)火灾危害性气体、液体不应共沟;   (5)凡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第83题试题答案:ACD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广场按功能分类为:市民广场、纪念广场和建筑广场、商业区广场及市场、交通集散广场、生活广场。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34: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及规划原则;   1.基本原则   (1)舒适性原则;   (2)城市审美原则;   (3)生态环境原则;   (4)因借原则;   (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6)整体性原则。   2.主要内容   调查与评价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户外游憩条件,研究、协调城市景观建设与相关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评价、确定和部署城市景观骨架及重点景观地带,处理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景观的有序发展。第84题试题答案:ABC试题解析:提示:文物古迹点分为建筑物、遗址及非建筑物三类。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3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可以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城市的记忆;可以继承传统文化,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第85题试题答案:BC试题解析:提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审批或单独按审批程序审批。由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审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由所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40: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   1.历史街区概念   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传统风貌完整的生活地域。   2.历史街区划定原则   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   3.保护区的划分   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第86题试题答案:BCD试题解析:提示: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建筑、街道、巷弄、公共和半公共空间及其界面、私密和半私密院落、围墙、门楼、过街楼、牌坊、植物、铺地、河道和水体等构成历史地段风貌特色的物质要素。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40: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   1.历史街区概念   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传统风貌完整的生活地域。   2.历史街区划定原则    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   3.保护区的划分   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第87题试题答案:ABD试题解析:提示: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侧重于景观环境的保护,它包括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因为空间格局受自然环境制约,反映出城市社会文化与历史发展进程方面的差异和特点;其次包括城市布局的调整;第三是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城市外围环境是城市特征和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基础,改变或脱离其原有的生存环境,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大大丧失,其特征也会逐渐被磨灭。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34: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及规划原则;   1.基本原则   (1)舒适性原则;   (2)城市审美原则;   (3)生态环境原则;   (4)因借原则;   (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6)整体性原则。   2.主要内容   调查与评价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户外游憩条件,研究、协调城市景观建设与相关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评价、确定和部署城市景观骨架及重点景观地带,处理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景观的有序发展。第88题试题答案:BCD试题解析:提示:合法的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行为的主体合法;行为的权限合法;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行政行为符合法定形式。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5: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概念;   世界各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立法体制并不一样,大体分3类:   1.中央集权的立法体制   国家拥有统一的城市规划法和其他辅助性的法律、法规制定权。以英国为代表。   2.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立法体制   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   3.地方立法体制   以美国为代表,国家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法,由地方政府按各自情况制定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第89题试题答案:BCD试题解析:提示:行政行为的效力即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有效成立后,非依法律不得变更或撤销。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的约束力。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有效成立后,行政主体有权采取一定的手段,使该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完全的实现。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 考点5: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概念;   世界各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立法体制并不一样,大体分3类:   1.中央集权的立法体制   国家拥有统一的城市规划法和其他辅助性的法律、法规制定权。以英国为代表。   2.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立法体制   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   3.地方立法体制   以美国为代表,国家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法,由地方政府按各自情况制定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第90题试题答案:BCD试题解析:提示:《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章的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总体规划纲要;   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第91题试题答案:BCE试题解析:提示:根据生产的卫生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原则有三个方面:布置在远离城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内部和居住区内。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23:城市用地的构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大、中、小类3级划分。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8中类、73小类。   城市总体规划达到中类为主,小类为辅深度,详细规划应达到小类深度。   10大类用地英文同(近)义词及代号:   居住用地:RESIDENTIAL----R.包括4个中类。   公共设施用地:COMMERCIALANDPUBLICFACILITIES----C,包括8个中类。   工业用地:INDUSTRIAL,MANUFACTURING----M,包括3个中类。   仓储用地:WAREHOUSE----W,包括3个中类。   对外交通用地:TRANSPORTATION----T,包括5个中类。   道路广场用地:ROAD,STREETANDSQUARE----S,包括3个中类。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UTILITIES----V,包括9个中类。   绿地:GREENSPACE----G,包括2个中类。   特殊用地:SPECIALLYDESIGNATED----D,包括3个中类。   水域或其他用地:WATERAREAANDOTHERS----E,包括8个中类。第92题试题答案:ABCDE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公共设施分为八类,除选项A。BCDE外还包括: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文物古迹类、其他类(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23:城市用地的构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大、中、小类3级划分。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8中类、73小类。   城市总体规划达到中类为主,小类为辅深度,详细规划应达到小类深度。   10大类用地英文同(近)义词及代号:   居住用地:RESIDENTIAL----R.包括4个中类。   公共设施用地:COMMERCIALANDPUBLICFACILITIES----C,包括8个中类。   工业用地:INDUSTRIAL,MANUFACTURING----M,包括3个中类。   仓储用地:WAREHOUSE----W,包括3个中类。   对外交通用地:TRANSPORTATION----T,包括5个中类。   道路广场用地:ROAD,STREETANDSQUARE----S,包括3个中类。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UTILITIES----V,包括9个中类。   绿地:GREENSPACE----G,包括2个中类。   特殊用地:SPECIALLYDESIGNATED----D,包括3个中类。   水域或其他用地:WATERAREAANDOTHERS----E,包括8个中类。第93题试题答案:BCD试题解析:提示:城市总体规划的现状图纸除应标明选项BCD内容,还包括以下内容: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商务中心区及市、区级中心的位置;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范围;园林绿化系统和河、湖水面;表现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54:城市总体规划的文件及主要图纸;   1.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以下有关条款同);   2.总体规划图纸包括: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用地评定图、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及近期建设规划图。图纸比例: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其中建制镇为1/5000;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的比例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第94题试题答案:ABCE试题解析:提示: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4个部分。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11: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1.交叉口间距:取决于道路性质和等级及设计车速、隔离程度。   2.道路网密度:δ干一般2.5~4.0km/km2;δ路一般5~8km/km2。   3.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分隔带。   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红线宽度一般分别是:60~100m、40~70m、30~50m、20~30m。    4.道路横断面类型:1块板(适于钟摆式交通)、2块板(车速≥50km/h)、3块板(交通适应性最好)、4块板(较少使用)。第95题试题答案:ABC试题解析:提示:单位停车面积与车辆尺寸、停放方式、通道的条数、车辆集散要求以及绿化面积等因素有关。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9:城市交通枢纽布局;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3类。   停车场包括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照城市人口每人0.8~1.0m2安排。第96题试题答案:AB试题解析:提示:消防指挥调度中心一般在大中城市设立,消防瞭望塔只限于城市有限地段,消防栓和消防站是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   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第97题试题答案:ACE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布局空间结构形态可分为集中式与分散式。集中式有网格状、放射环状、环状、星状、带状;分散式有星座状、多中心组团状、单中心块聚状。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38: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编制基础资料文件: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资料、工业与仓库、城区道路交通、对外交通、市政设施、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及人防。   (2)城市用地现状图。   (3)城市用地现状的综合分析。   (4)城市用地评定图。    (5)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条块分类结合调查、专项座谈会。   (6)基础资料的分析研究。   2.确定城市性质   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3.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构成、劳动构成、职业构成、城市人口变化(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   (2)城市用地规模。   (3)城市总体布局。   (4)专项系统规划。第98题试题答案:ACDF试题解析:提示:经济全球化指各国之间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4: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   1.知识经济是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具有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人力素质四个特点。   2.信息社会中信息化对于知识经济的关键作用。   3.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大。第99题试题答案:ABCD试题解析:提示:对道路交通设施的控制包括交通控制(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其次是道路设施的控制。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第100题试题答案:ABCDEF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常见ABCDEF6种管线,“七通一平”即指上述6种管线和道路贯通及场地平整。考点: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知识;   1.按工程管线性能和用途分类   (1)给水管道;(2)排水管道;(3)电力线路;(4)电信线路;(5)热力管道;(6)可燃或助燃气体管道;(7)空气管道;(8)灰渣管道;(9)城市垃圾输送管道;(10)液体燃料管道;(11)工业生产专用管道。    2.按输送方式分类   压力管道: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重力自流管道:污水、雨水管道。   3.按敷设方式分类   架空线:电力线、电话线。   地铺管线:雨水沟渠、地面各种轨道。   地埋管线:给水、排水、煤气、电信、电力电缆。   4.按弯曲程度分类   可弯曲管线:电讯电缆、电力电缆、自来水管道。   不易弯曲管线:电力管线、电讯管道、污水管道。   5.综合管线避让原则   (1)压力管让自流管;   (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3)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4)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6)新建的让现有的;   (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   6.共沟敷设原则   (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   (2)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应位于其上面;   (3)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它管线;   (4)火灾危害性气体、液体不应共沟;   (5)凡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