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41 KB
  • 2022-04-22 11:35:39 发布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docx

  • 5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3.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学环境包括()A.课堂自然条件B.物质环境C.教学设施D.师生关系E.社会环境2.教学媒体包括()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交叉学科。3.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4.教学监控过程包括________、自我校正、________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四、名词解释 1.教学过程2.微格教学五、简答题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六、论述题请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A教育心理学成熟期.人本主义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2.【精析】Bl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3.【精析】D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1.【精析】BE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2.【精析】ABCDE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是教学媒体。三、填空题1.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2.心理学教育学3.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4.自我检查自我强化四、名词解释1.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2.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五、简答题可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六、论述题(1)学习过程。指学生获得,保持和应用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研究最早和最多的就是这一过程,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 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解释上。(2)教学过程。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比起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起步要晚,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效教学理论。(3)评价/反思过程。这既可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又可贯穿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中。它是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的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同绕学习过程进行,并且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朋。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同时,这三种过程都受教学过程四种变量的影响。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A.自我中心性B.客体永久性C.守恒性D.可验证性2.()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意识4.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I).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3.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______________,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2.______________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3.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5.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四、名词解释1.比率智商2.人格3.关键期五、简答题比较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种认知方式。六、论述题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A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2.【精析】B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r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巾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3.【精析】D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4.【精析】A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二、多项选择题1.【精析】ABC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 2.【精析】ABCE心理发展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3.【精析】ADE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填空题1.情感体验2.性格3.场依存4.逻辑思维运算5.具体运算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_考试大2四、名词解释1.比率智商:公式中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实际年龄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2.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3.关键期:个体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问,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五、简答题场独立与场依存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予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六、论述题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表有很大的影响。(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瓦影响来实现。(3)同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2.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3.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5.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A.探索内驱力B.好奇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2.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有()A.每天跑步B.记住英语单词了c.男孩长出喉结D.能背诵唐诗了E.蜘姝织网3.学生的学习内容有()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潜意识的挖掘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转化和_________三个过程。2.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_________的条件作用类型。3.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_____________的结果。4•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_____________和布鲁纳的_____________。这两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5.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_________。四、名词解释1.连锁学习2.先行组织者3.意义学习五、简答题请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六、论述题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C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2.【精析】C刺激分化指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3.【精析】C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反应的概率。4.【精析】C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T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5.【精析】C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心理学家。二、多项选择题1.【精析】BCD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瓦惠内驱力。2.【精析】B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3.【精析】ABDE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三、填空题1.获得评价2.负强化3•相互作用4.有意接受学习论发现学习论结构四、名词解释1.连锁学习:指学习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 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类学习。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3.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三章来源:考试大【考试大:助你将考试一网打尽】2011年3月28日五、简答题(1)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其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其联结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凶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六、论述题(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问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讲行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四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 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3.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4.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A.兴趣B.认知内驱力C.求知欲D.成功感5.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E.运气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E.维纳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2.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_________。3.期待包括_________期待和_________期待。4.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_________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5.班杜拉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影响。四、名词解释1.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2.动机3.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五、简答题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六、论述题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四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连的。2.【精析】D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3.【精析】A可利用直接发生和间接转化两条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其中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4.【精析】D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5.【精析】C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二、多项选择题1.【精析】ABD从内在性维度上看,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在因素。2.【精析】BDE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3.【精析】BCD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有巴甫洛夫、斯金纳、加涅。三、填空题1.替代性强化2.诱因3.结果效能4.自我提高5.行为的结果因素先行因素四、名词解释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2.动机:是指引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3.学习期待与学习日标:学习期待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想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因此,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的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五、简答题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出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老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六、论述题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五章学习的迁移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2.()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奥苏贝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3.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是()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A.正迁移和负迁移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5.“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E.智力2.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A.自上而下的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E.水平迁移3.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A.上下关系B.平行关系C.并列关系D.网络关系E.交叉关系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或______。2.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方法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可韵;之为______。3.根据辽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以将迁移划分为______和______。4.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认为lg(a+b)=lga+lgb,这在心理学中称______。5.陆钦斯的_____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四、名词解释1.水平迁移2.一般迁移3.重组性迁移五、简答题简述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六、论述题沦述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要点第五章学习的迁移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将迁移分为水平、垂直迁移。2.【精析】C贾德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3.【精析】D按照共同要素说,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4.【精析】D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5.【精析】B它们都是同化性迁移。二、多项选择题1.【精析】ABC认知结构和智力属于个人因素、即主观因素。2.【精析】BC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3.【精析】ACE教学内容一体化要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三、填空题1.认知结构2.一般迁移3.正迁移负迁移4.负迁移5.量杯四、名词解释1.水平迁移:义称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问的相互影响。2.一般迁移: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五、简答题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足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六、论述题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说等。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共同要素说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强调原理的理解,这较共同要素说有所进步。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8.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2.长时记忆的容量()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2个组块3.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4.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5.到丁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A.强度律B.活动律C.层次律D.差异律E.组合律2.以下属于实物直观的是()A.观察教学电影B.观察实物C.演示实验D.到实地参观访问E.文艺作品的阅读3.存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A.感性直观B.实物直观C.本质直观D.模象直观 E.言语直观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_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2.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3.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4.关于遗忘产生原冈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______、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5.______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四、名词解释1.模象直观2.并列结合学习3.知识学习五、简答题在运用变式时,常常发生什么错误?六、论述题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A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2.【精析】B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3.【精析】D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4.【精析】B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只能获得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题。5.【精析】D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二、多项选择题1.【精析】ABDE这些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2.【精析】BCDA、E分别属于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3.【精析】BDE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填空题1.直观2.150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4.痕迹衰退说5.组合律四、名词解释1.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一般而言,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3.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T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五、简答题在运用变式时,如果变式不充分,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概括时,往往会发生下列两类错误,必须注意预防。一类常见的错误是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看做本质特征。另一类常见错误是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六、论述题(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_________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  )2.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成为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  )3.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  )4.对活动起定向作用A.知识B.能力C.技能D.智力(  )5.吹啦弹唱属于技能A.认知B.心智C.操作D.评价(  ) 6.操作技能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  )7.操作技能从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  )8.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A.初始阶段B.中间阶段C.结束阶段D.全过程(  )9.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_____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  )10.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客观性C.观念性D.展开性(  )11.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展开性C.内潜性D.客观性(  )12.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_________A.简缩性B.外显性C.内潜性D.感念性(  )13.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_________的范畴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14.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___为基础。A.认知B.知识C.智力 D.练习(  )1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_________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  )16.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进行心智活动系统研究的是_________A.兰达B.赫钦斯C.加里培林D.库恩(  )17.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_________A.听觉控制B.视觉控制C.触觉控制D.动觉控制(  )18.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只有通过_________,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A.定向B.模仿C.整合D.练习(  )19.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练习可分为_________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C.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20.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A.知识B.能力C.练习D.活动(  )、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21.心理学对技能的早期研究主要在相对简单的_________方面。22.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操作技能与_________操作技能。23.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_________操作技能与_________操作技能。24.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属于_________技能。2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包含一下四个步骤:(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_________,(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26.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式,可将技能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27.操作技能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操作技能与_________操作技能。28.根据_________的观点,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_________ 知识的范畴,其区别在于前者的作用是_________,后者用于_________。29.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_________或_________。30.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_________以外显的_________表现出来。31.心智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_________,联系形成阶段和_________。32.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_________。33.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34.操作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_________。35.是形成各种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36.操作的熟练指形成的_________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_________,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_________和自动化。37.根据时间分配的不同有_________与_________。38.目前,我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用心理模仿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即_________和_________。39.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40.通过_________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映像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心智技能形成要经过哪些阶段?42.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有哪些?43.试比较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44.技能有什么作用?45.技能有哪些基本特点?46.简述在教学中应如何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参考答案: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选择题1-5、CCDAC6-10、BABDC11-15、CADAA16-20、CBCAC二、填空题21.动作技22.细微型粗放型23.连续型断续型24.心智25.充分而有效的反馈26.操作技能心智技能27.徒手型器械性28.加涅程序性对外办事对内调控29.动作方式行为模式30.定向映像实际动作31.认知阶段自动化阶段32.积极性与主动性33.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34.动力定型35.练习36.动作和方式适应性完善化37.集中学习分散学习38.创拟确立模型检验修正模型39.技能40.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三、简答题 41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答:原型定向,指的是了解心智活动的时间模式,也就是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原型操作,指的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以外显的方式实施。原型内化,指的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转变为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42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有哪些特点?答:从动作品质看,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从动作的结构看,各个动作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从动作控制看,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较差。从动作效能看,完成动作比较标准动作要慢,个体容易感到疲劳。43比较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答: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操作技能除了具有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与心智技能不同的其它一些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的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外显性。第三、就动作的结构而言,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对象具有观念性。第二、执行具有内潜性。第三、结构具有简缩性。44技能有什么作用?答:第一、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第二、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技能调节着经验获得的过程,决定着经验获的的速度、水平,是经验获得的手段,从形成问题的表征、确定问题的性质和类型、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法,到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通过各种心智与操作动作实现的,而合乎法则的心智与操作技能保证了问题的解决,也达到了变革现实的目的。45技能有什么特点?答: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是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第三、技能中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46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答: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艰难困努力改善其操作;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四、论述题47如何利用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答:心智技能按一定阶段形成,因此在培养方面也要分阶段进行。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难以认知的特点,主体难以体验其必要性,因此,教师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决定了其迁移的价值。最后,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心智能力是借助内部语言实现的,言语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标志动作,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此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第八章:学习策略一、单项选择题1.计划安排每天仔细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组织策略B.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2.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 )3.以下哪一类不属于组织策略?__________A.群集B.摘录C.过度学习D.列提纲(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构成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 )5.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 )6.在学习中,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A.复述B.组识C.计划D.调节( )7.随意记忆属于策略A.组织B.复述C.精细加工D.计划( )8.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地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__________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9.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A.认知策略B.提高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10.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A.语义联想B.视觉现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 )1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的让多种感言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 )12.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 )13.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进行的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 )1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__________的记忆策略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 )15.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A.设置学习目标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16.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做__________A.作关系图B.列提纲C.运用理论模式D.利用表格( )1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B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 )18.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单词china,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chinese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A.前摄促进B.倒摄促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19.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 )20.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__________A.元认知策略B.组织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复述策略(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21.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有策略和__________策略等。22.在学完一系列词汇后,马上进行测验,开始和结尾的几个词一般要比中间的词记得牢,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_效应。23.人的学习__________是通过视觉进行的。24.__________是对知识最好的复习。25.“记忆术”很好,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__________的记忆术。26.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____。27.__________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28.元认知包括两个成分,__________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29.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这就是__________。30.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意意义,对记忆还很有帮助,这种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31.视觉联想就是要通过__________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32.__________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只是和调节这些只是的能力。33.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__________阅读领会。34.交互式教学指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__________。35.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36.精细加工强调在新学信息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__________的多少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37.学习中所列出的提纲要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38.对学习材料进行旧类整理,将主要信息归成不同水平或不同部分,然后形成一个__________。 39.针对陈述性只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认知策略、__________和组织策略。40.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系统结构图、__________、模式或模型图、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哪几种?42.学习策略的特点有哪些?43.什么是复述策略?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44.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45.学习策略训练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46.怎样进行学习时间管理?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试述认知策略?参考答案:第八章:学习策略一、选择题1-5、DACBA6-10、ABBCD11-15、DCABA16-20、ABABC二、填空题21.模式再认动作系列学习22.首位近位23.83%24.在实践中应用新学知识25.缩减和编歌决26.整体识记27.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28.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观念29.位置记忆法30.谐音记忆法31.心理想象32.元认知3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34.预测35.生成性学习36.背景知识37.概括性条理性38.系统结构图39.精细加工策略40.流程图网络关系图三、简单题41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有哪几种?答: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有以下五种: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型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42学习策略的特点?答:学习策略有以下特点: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过程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43什么是复述策略?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答: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复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使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记忆策略有: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互相干扰;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44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答:首先,要根据自已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已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45学习策略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 6、个人自我效能感。46怎样进行学习时间管理?答: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四、论述题47试述认知策略?答: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在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1)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记忆;(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的策略。常用的策略有:(1)记忆术;(2)做笔记;(3)做笔记;(4)提问;(5)生成性学习;(6)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策略有:(1)列提纲;(2)利用图形;(3)利用表格。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单项选择题1.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A.对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  )2.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什么特征?A.变通性B.流畅性C.独创性D.先进性(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  )4.“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的问题A.有结构B.无结构C.创造性D.认知性(  )5.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A.创造性B.认知性 C.有结构C.无结构(  )6.“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的问题A.有结构B.无结构C.一般性D.认知性(  )7.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的完成对心里问题的表征C.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  )9.下面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无目地的幻想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C.比较D.发明创造(  )10.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分析问题D.理解问题(  )11.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头脑中形成的过程A.问题结构B.问题线索C.问题内容D.问题空间(  )12.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13.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A.启发式B.推理式C.算法式D.演绎式(  ) 14.由先前经验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里准备状态叫A.潜意识B.前意识C.定势D.潜伏学习(  )15.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  )16.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__________A.吃饭穿衣B.漫无目的的幻想C.猜谜语D.回忆电话号码(  )17.依据经验或自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A.推理式B.启发式C.算法式D.演绎式(  )1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自觉思维D.发散思维(  )19.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则表明其思维的__________越高A.流畅性B.独创性C.目的性D.结构性(  )20.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A.习惯B.功能固着C.定势D.定向(  )二、填空题21.现实中的问题各种各样,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22.有结构的问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23.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__________。同时包含一系列的__________。24.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25.当你熟悉塑料带装东西 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发现或想到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带”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__________。26.发散性思维的上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变通性和独特性。27.问题解决的两种方式分别是算法式和。28.各种__________都可以看作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29.以杜威等人为代表,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30.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__________、已有的__________等有关。31.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__________。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32.问题的三个基本成份,给定的条件,__________和目标。33.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4.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35.检验假设的方法有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两种。后者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由__________来证明。36.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37.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__和创造性问题解决。3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已有的知识经验与。39.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__________和个性等。40.__________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简述创造力与智力的基本关系?4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3.问题解决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44.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个性特征?45.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46.简述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据此淡淡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参考答案:第九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九章来源:考试大【考试大:你最佳的考试选择】2011年4月14日一、选择题1-5、CCCAC6-10、BBDDA11-15、DCCCA16-20、CBDAB二、填空题21.有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22.已知条件要达到的目标23.目的性心理活动24.发现问题25.功能固着26.流畅性27.启发式28.发明创造29.循序渐进分阶段30.活动积极性知识经验31.起始状态32.存在的限制或障碍33.表面特征深层特征深层特征34.问题空间35.直接检验间接检验直接检验 36.数量质量37.常规性问题解决40.民主38.问题的特征定势与功能因素39.智力40.民主三、简答题41创造力和智力的基本关系?答:创造力和智力是一种相互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低智商不可能有创造力;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力,也可能有低创造力;低创造力的可能低智商也可能高智商;高创造力必定有高于平均水平的高智商。4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有以下方面:问题的特征,即问题的类型,呈现形式;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定势有功能固着。指的是解决问题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和典型功能后,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特质。43问题解决有哪几类?分别是什么?答:问题可以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前者,问题明确,解法稳定,个体按一定思维即可以得到答案。后者,问题情境不明确,解法不确定,难以找到答案。44高创造力者有什么个性特质?答: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45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答: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表征。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4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答: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在学校教育方面,如果学校气氛较为民主,教师不以权威方式管理学生,教师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容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学习活动有较多自由这种教育环境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2、智力(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较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3、个性四、论述题4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据此谈谈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答::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有以下方面:问题的特征,即问题的类型,呈现形式;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定势有功能固着。指的是解决问题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和典型功能后,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特质。针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可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其次,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科目,教授思维方法。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1.______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A.能力B.态度C.道德D.情绪( )2.态度的核心成份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3.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______对道德行为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评价( )5.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_____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 )6.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______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 )7.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8.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的道德情感A.自觉的B.想象的C.伦理的D.行为的( )9.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是______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0.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从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 )11.______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 )1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的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______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13.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尔纳D.巴甫洛夫( )14.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15.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16.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______形成时期A.情感B.意志C.个性D.伦理( )17.______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A.自觉B.想象C.伦理D.主观( ) 18.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____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1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______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 )20.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______A.动荡性B.平稳性C.过渡性D.适应性( 二、填空题21.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物的态度。都是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2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______和______三个成分。23.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______。形成______。24.态度结构的能力结构更为复杂,因为态度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______还包含______和______。25.______是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26.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发生的一种______。27.______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28.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______和______。29.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______性。30.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______。31.______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32.10岁以后的儿童,道德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______。33.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从______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34.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______和______有重大影响。35.______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36.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______为主要形成,应用______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37.______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38.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39.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家庭教养方式、______及同伴群体。40.克拉斯沃尔和布鲁姆等将态度的水平分为接受、______、______以及组织和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42.简述态度的实质?43.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44.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45.中学生伦理道德发展的自律性与言行一致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6.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请结合实际谈谈个人道德价值观经历的三阶段七过程?一、选择题1-5、ABACA6-10、CBCDD11-15、CDABC16-20、DCCAA二、填空题21.个体与环境22.道德情感道德行为23.道德观念道德信念24.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25.初中阶段26.内心体验27.了解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28.他律道德自律道德29.自律30.社会契约定向阶段31.1032.自律道德33.自我中心34.认知能力社会关系35.初中阶段36.自律道德信念37.想象的道德情感38.模仿39.社会风气40.反应、评价、性格化三、简答题4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答: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42简述态度的实质?答: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不同于能力,当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43简述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答: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失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已怕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已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已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44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答:1、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支约,表现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须从的愿望。2、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已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为到规则不是绝对不变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已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对个体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45中学生伦理道德发展的规律性和言行一致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46简述态度和品德的关系?答: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的行为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四、论述题47请结合实际谈谈个人道德价值观经历的三阶段七过程?答:无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1、选择阶段1.自由选择。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你是从什么时侯第一次产生这种想法的?”2.从多种可选的范围内选择。让学生思考:“在你产生这一想法之前,你经常考虑什么事情?”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让学生思考:“每一种可供选择途径的后果将会怎样?”2、赞赏阶段(4)喜爱自已的选择并感到满意。让学生考虑:“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5)愿意公开承认自已的选择。让学生回答:“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3、行动(6)按自已 的选择行事。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我知道你赞成什么了,现在你能为它做些什么呢?需要我帮忙吗?”(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教师问学生:“你知道这一途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吗?”个体只有从头到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赋值过程”。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______。A.应有的责任感B.积极的社会功能C.应有的义务感D.应有的道德面貌( )2.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______。A.情绪状态B.意志状态C.记忆状态D.思维状态( )3.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___焦虑A.学习B.行为C.考试D.适应( )4.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______。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 )5.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______。A.行为改变法B.认知改变法C.精神分析法D.运动改变法( )6.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里状态是一种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 )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的技术搜索的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______。A.心理教育B.心理评估C.心理测验D.心理辅导( ) 8.______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A.抑郁B.强迫C.恐怖D.焦虑( )9.如果一个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______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的症状A.抑郁B.强迫C.恐怖D.紧张( )10.抑郁症是由______造成的A.学校原因B.家庭原因C.心理原因D.社会原因( )11.小张老怀疑自己的手脏,所以一天不停的洗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A.强迫行为B.强迫观念C.强迫考虑D.强迫焦虑( )12.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是______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 )13.对某种物体或某种情况的恐惧,如怕蛇,怕狗,害怕开车,害怕医院,害怕死亡等,这种恐惧症属于______A.广场恐惧症B.社会恐惧症C.特殊恐惧症D.一般恐惧症( )14.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______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 )15.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A.强迫症B.依赖型人格障碍C.恐怖症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______A.家庭B.社会 C.学校D.工作单位( )17.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症症反应的方法是A.行为塑造法B.自我控制法C.强化法D.示范法( )18.治疗失眠可采用______法A.系统脱敏法B.行为疗法C.自我暗示法D.肌肉松弛法( )19.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A.观察法B.自述法C.会谈D.强化法( )20.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__。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二、填空题21.心理健康标准是______的具体化。22.习惯上,人们用______、______和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23.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______。24.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____。25.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___焦虑,缓解的方法可采用、______。运用______矫正程序。26.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______。27.强迫症包括______和______。28.按照心理测量的特征可把心理测验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29.矫治强迫症的有效方法:一是日本的______,二是30.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______。恐怖症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31.中学生中______恐怖症较多见,包括______的恐怖。32.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______和______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33.人格障碍是______与______的产物。34.心理评估即可采用______的方法,也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35.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______学生为主。36.心理评估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______与______。37.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______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______的工具。38.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可分为______会谈与______会谈。 39.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被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积极关注、______及真诚、______。40.睡眠障碍包括失眠、______。睡行症及______与梦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42.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43.举例说明如何实施代币治疗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44.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45.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46.简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通过系统脱敏法训练人的行为答案一、选择题1-5、BACBA6-10、BBDAC11-15、ADCCD16-20、CDDCC二、填空题21.心理健康概念22.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23心理状态与过程24.寻求发展25.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自助性认知26.神经症27.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28.认知测验、人格测验和神经心理测验29.森田疗法“暴露与阻止反应”30.非理性惧怕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31.社交异性交往32.注意缺陷活动过度33.个体先天素质后天教养34.标准化非标准化35.正常36.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37.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绩效38.评估性影响性39.尊重同感40.过度思睡夜惊三、简答题4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根据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42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答:1、心理评估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2、心理评估是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3、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43举例说明如何实施代币治疗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答: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做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实施步骤:1、确定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2、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3、让求诊者相信代币的作用;4、规定完成各种特定行为时给矛代币的量、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如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44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答: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45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答: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怖症。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46简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处罚法。6、自我控制法。四、论述题47结合实例说明如何使用系统脱敏法训练人的行为?答: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性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包括几个步聚: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3.焦虑评定以受辅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按引起焦虑的程度由最弱到最强为序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A.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计划D.教学策略()2.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重选择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3.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4.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A.合作学习B.情境教学C.发现学习D.程序教学()5.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A.道德目标B.动作技能目标C.发展目标D.健康目标()6.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A.促进者和引导者B.领导者和参谋C.管理者D.示范者()7.在教学策略里,情境教学是一种A.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策略B.以教材为主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教学D.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策略()8.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9.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理解的是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10.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11.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A.知识B.应用 C.评价目标D.综合目标()1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等级A.二个B.五个C.三个D.四个()13.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14.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15.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16.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A.模仿B.准确C.连贯D.习惯化()17.在乒乓球练习中,拍球动作的成功率至少达到75%,这种技能达到目标A.模仿B.准确C.连贯D.习惯化()18.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A.斯金纳B.普莱西C.加涅D.布鲁纳()19.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20.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二、填空题2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________。22.教学目标是评价________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________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23.如果教学目标是侧重知识或结果,则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是________。24.如果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是________。25.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________。26.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的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________。27.布鲁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________,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28.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和合作学习。29.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________、应用、________、综合和等六个层次。形成低到高的阶梯。30.知识作为教学目标,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________。31.分析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32.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内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水平。33.价值体系个性化内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水平。34.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化,即________,解释,。35.是指对所学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36.情感领域的教学________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37.是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38.知识是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________的回忆。39.动作技能目标有知觉,准确,连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0.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有分工合作,________,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和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按照加涅的观点,在教学中需要完成哪几大教学事项?42.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43.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哪四项原则?44.教学目标有何功能?45.发现教学经历哪四个阶段?46.指导教学包括哪六项主要活动?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5、ABABB6-10、ADABC11-15、CBDAC16-20、ABADA 二、填空题21.学习结果22.教学结果教学结果23.讲授教学24.发现学习25.学习结果26.程序教学27.认知目标28.发现教学、情景教学29.领会分析评价30.记忆31.对关系的分析,对组织原理的分析32.价值概念化组成价值系统33.概念化心向和性格化34.转换推断35.评价36.价值内化37.接受38.概念和原理39.模仿,操作和习惯化40.密切配合团体历程三、简答题41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按照加涅的观点,在教学中需要完成哪些教学事项?答: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随事先设计的教学情境而进行,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先前经验;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矛反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42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具体环节?答: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已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2、提供教师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作和练习。4、容许学生以自已的速度向前学。43布鲁纳对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答:1、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44教学目标有什么功能?答: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一旦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策略。3 、指引学生学习。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45发现教学所经历的四个阶段?答: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已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46指导教学包括的六项主要活动?答: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聚,而是有效的教学因素。四、论述题47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答:1、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能理解时,教师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解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2、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学自已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3、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以矛较少指导;对于能力较弱、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以较多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第十三章:课堂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A.教师、学生、课堂情况B.班风、纪律、学生C.教师、教学设备、学生D.教师、学生、纪律()2.教师通过协调课堂类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3.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A.培养动机B.激发需要C.促进和维持D.培养纪律()4.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A.有直接影响 B.有间接影响C.没有影响D.有一定影响()5.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领导属于A.放纵型B.专制型C.监督式D.参与式()6.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A.教师领导风格B.班级C.学校D.年级()7.群里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A.群体凝聚力B.课堂气氛C.群体规范D.学校人际关系()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互相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的人际关系。A.吸引B.合作C.沟通D.平等()9.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10.群体规范通过从众的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A.方向和范围B.方向C.范围D.纪律约束()11.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A.教室的布置B.教师的行为表现C.学生的学习方式D.学生座位的分配()12.影响教室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A.班级规模B.班级性质C.班级类型D.班级特征() 13.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是A.阶层B.阶段C.集团D.群体()14.学生们只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的群体是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15.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16.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17.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立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A.提高学习的工作效率B.养成竞争意识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D.促进团队协作()18.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A.暗示影响系统B.非语言符号系统C.文字符号系统D.情感感染()19.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称作A.冲动型问题行为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C.多动型问题行为D.自律障碍行为()20.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A.群体凝聚力B.群体压力C.群体规范D.群体舆论()二、填空题21.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和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22.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和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等功能。23.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使学生的始终保持在课业上,让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24.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25.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26.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为基础而结合出来的联合体。27.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三种类型。28.普雷斯顿认为领导与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29.班级内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同样会形成。30.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31.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32.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33.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枸谨、、反应迟钝为特征。34.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称。35.课堂里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是。36.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具有,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等。37.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38.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39.群体规范包括和两类。40.非正式规范的形式是成员的约定俗称的结果,受、和等心理因素的制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简述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42.简述学生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43.简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44.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45.如何培养群体凝聚力?46.群体的基本特征有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试论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十三章:课堂管理一、选择题1-5、ACCAD6-10、BAABA11-15、DBDAD16-20、AABBA二、填空题21.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22.教学和评价23.内部环境心理活动24.课堂气氛25.人际关系26.共同活动 27.对抗的28.参与式监督式29.定型的期望30.正式群体31.联合群体32.课堂情境33.心不在焉34.群体极化35.同辈群体36.群体凝聚力群体人际关系37.群体动力38.勒温39.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40.模仿、暗示和顺从三、简答题41简述教师情绪对课堂氛围的影响?答: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扰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发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42简述学生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答: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分析学生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1、心理品质有缺失。2、缺乏沟通或沟通不良。3、对纪律要求的理解尚未转化为指导行动的理念。4、因成绩下降而诱发违纪行为。43简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答:在通常的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的、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等。44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和矫正?答: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一般课堂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是促进与教学目的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消极的是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对于消极的可采用适当的惩罚。2、采用行为矫正以及心理辅导。45如何培养群体凝聚力?答:1、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2、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46群体的基本特征有什么? 答:群体,介乎于组织与个人的人群结合体。具体地说,就是指在组织机构中,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目标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作为规范的人群结合体。它的基本特征有:1、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3、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四、论述题47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答: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2、班级规模。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其次,学生越多,学生间的差异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再次,班组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4、对教师的期望。班内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同样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这种定型的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C.教学评价D.教学过程()2.用来评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的是A.评价B.测量C.测验D.评估()3.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A.教学评价B.测量C.测验D.教学设计()4.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描述性测验D.团体测验()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定属于A.诊断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C.总结性评定 D.非正式评定()6.在一个测验正式付诸使用以前,测验的编制者都需要建立一个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使得对分数的解释更加清晰,明确,这一参照指标指的是A.常模B.效度C.难度D.信度()7.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8.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相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9.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是A.正式评价B.非正式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10.如果将对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定性评价B.考查性评价C.定基评价D.形成性评价()11.根据小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A.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和诊断性评价D.正式和非正式评价()12.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内评定个体的测验。A.成就水平B.能力形成C.结构D.智力发展()13.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A.比较紧密B.缺乏学业效度C.很不协调D.基本协调() 14.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标准,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服务的。A.教育目的B.教师和学生C.特定的教学D.当前工作()1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之后D.教学过程之中()1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17.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A.个案研究B.观察分析C.案卷分析D.软事记录()18.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大多数资料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19.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的测验。A.能力水平B.成绩水平C.智力水平D.知识水平()20.标准化成就测验与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教学计划()二、填空题21.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作出决策。22.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教学评价有和______之分。23.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______和______之分。24.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评价叫______评价。25.从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可分为______评价和______评价。 26.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有______与______之分。27.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平段是______和______。28.自编测验包括_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29.选择题由______和多个组成。30.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______、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31.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采用______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32.论文题一般较常使用的有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33.______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34.问题解决题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35.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______,教师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关于学业成就的信息。36.在实际教育中,教师除运用纸笔测验收集资料外,还可以使用许多______的评价技术,尤其是______的教学评价更需要采用非纸笔测验。37.评价的评分标准可分为_______和两种。38.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______、______。形成价值判断以及作出决定等步骤。39.观察、谈话等属于______。40.观察的方式有行为检查单、______及等级评价量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一般将效度分为哪几类?42.简述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43.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点?44.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45.简述测验前的计划?46.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如何对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与报告?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一、选择题1-5、CCABA6-10、ABDCD11-15、DACCD16-20、CCDBC二、填空题21.课程、教学方法学生培养方案22.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3.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24.总结性25.配置性诊断性26.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27.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28.客观题和主观题29.题干选项 30.选择题31.非测验性32.有限制的问答题和开放式论文33.主观题34.间接测验直接测验35观察36.非测验、情感领域37.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38.描述并分析、搜集有关资料39.非正式测验40.轶事记录三、简答题41一般将效度分为哪几类?答: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程度,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等。1、内容效度是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2、构想效度是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或特质,如智力、焦虑等。构想效度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测量。如果一个智力测验测得的结果与该测验所依据的智力理论或假设相符合,那么,就说该测验具有较高的构想效度。3、预测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预测的有效性程度,也就是我们所感兴趣的对行为能够预测到什么程度。42简述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答:教学评价不等于测量和测验。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而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都必须遵循的一套系统程序。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但这种主观判断和解释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否则是主观臆断。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否则所得数据或结果毫无实际价值。43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点?答: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种比教师发展出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的课堂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44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答:1为师生调整教学过程提供反馈信息2是学校鉴别学生情况,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决策评价的依据。45简述测验前的计划?答确定测验目的;确定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确定测验要包括的内容;写出考试计划或细目表;针对测量的结果选择合适题型。46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答 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来看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评估资料的处理方式来看有常模参照和标准参照方式;从教学评价功能来看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从其评价严谨程度来看,可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四、论述题47如何对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和报告?答1,评分。可分为以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评分两种方式。前者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后者以其他同学回答情况为依据。一般的评分步骤为;收集有关学生的信息,系统记录学生评价结果,尽量将收集资料量化,把评价重点放在最终学习成就上,以成就评价为依据尽量不与其他特征混淆。2,采用合格与不合格评价学生某些课程的成就。3,其他评价方式。第十五章:教师心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教学效果__________A.没有关系B.呈页相关C.有较高相关D.有利有弊( )2.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__________A.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关( )3.教师__________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A.记忆B.思维C.现象D.观察( )4.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它属于__________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 )5.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A.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首困效应( )6.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__________ 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 )7.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趋势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 )8.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 )9.专家教师的课时简洁,灵活,以为中心,并有预见性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思想( )10.专业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来安排教学进度。A.已有的能力结构B.先前的知识C.已有的学习习惯D.固有的学习方法( 11.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__________A.晕轮效应B.有晕效应C.皮格马利翁效应D.名人效应( )12.教师善于快速准确的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标准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是说教师的观察力具有__________A.客观性B.全面性C.精密性D.敏锐性( )13.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__________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对学科知识( )14.专家教师通常是用__________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A.开门见山式B.迁回曲折式C.导入式 D.实验式( )15.专家教师将联系看作检查学生的__________A.过程B.工具C.目的D.手段( )16.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教师更多的关注课堂中发生的__________A.活动B.细节C.经验D.形式( )17.教师的批评与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__________A.关系密切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 )18.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准是能否自觉地关注__________A.教材B.情境C.生存D.学生( )19.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20.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处于发展的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 )二、填空题21.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教师,教师本人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公民需要的__________,而且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__________。22.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__________进行了研究。23.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程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24.__________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25.__________等人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为__________。26.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间接,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__________为中心。27.心理学家把教师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__________阶段和关注__________阶段。28.专家教师以为教学中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__________所决定。 29.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有很大的__________30.备课时,专家教师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__31.专家教师知道很多课堂规则是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习得的,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32.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播者,团队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__________等多种角色。33.专家教师在课堂中新材料的呈现基本上通过__________或__________。34.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35.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三方面。36.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二是时间训练与继续教育。37.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经验缺乏的年轻教师宜进行__________。38.布鲁巴克提出四种反思的方法是反思日记、__________、__________与行动研究。39.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表现在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__________,课堂练习,__________与教学策略的运用。40.__________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小型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个阶段?42.简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课时计划差异的表现?43.简述罗森塔尔效应?44.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45.在提问策略上与反馈策略上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存在哪些不同?46.简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47.论述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一、选择题1-5、CDBBC6-10、CBCAB11-15、CDACD16-20、BCDCB二、填空题21.良好品质特殊品质22.期望23.主要步骤教学内容24.波斯纳25.罗森塔尔皮格马利翁效应26.学生27.情境学生28.行为29.灵活性30.预见性31.练习和反馈 32.心理辅导33.言语表达或演示实验34.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35.课时计划的差异36.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37.组织化观摩38.详细描述、交流讨论39.教材的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0.微格教学三、简答题41教师成长经历那几个过程?答关注生存阶段,主要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关注情感阶段,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注学生阶段,主要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42简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课时计划差异的表现?答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加简单,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更有预见性。专家型教师注重主要步骤和内容,相反,新教师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一些课时计划的细节。43简述罗森塔尔效应?答罗森塔尔效应主要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证明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的被传递给了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塑造自己的行为。44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答1,教师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间有显著的的相关,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思维流畅性。2,教师的人格特征有职业成就有显著的相关,如富于想象充满热情的教师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也有重要的影响,如罗森塔尔效应。45在提问策略上与反馈策略上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存在哪些差异?答专家型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多,从而使学生得到的反馈也更多。并且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会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专家型教师将对同一学生提出另一问题,给出指导性反馈。专家型教师比新教师在学生自发讨论中更有可能提出反馈。46简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答1、专家型教师指导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2、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吸引和维持学生注意力的方法。3、专家型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的知识,并注重因材施教。4、专家型教师将课堂练习作为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而新教师仅仅是作为一个步骤。5、专家型教师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6、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四、论述题47论述学生喜欢的教师的特征?答大量研究表明,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1,如果学生把教师当成家长的代理人,他们希望老师是仁慈,温和,易接近的。2.如果学生把老师看成知识的传授者,他们希望老师是知识渊博,精通教学的。3,如果学生把老师看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者,他们希望老师是公正,民主的。4,如果学生把老师看成模范公民,则要求老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 5,如果学生把老师看成朋友,心理辅导者,中要求老师富有同情心,真诚,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