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4.00 KB
  • 2022-04-22 11:28:04 发布

《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doc

  • 8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81页共81页《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1、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微生物分哪三型八大类?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藉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三类。特点:⑴个体微小,结构简单⑵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⑶代谢旺盛,繁殖迅速⑷种类繁多,分布广泛⑸适应力强,容易变易按结构和组成不同,可分为三型八大类⑴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⑵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广义的细菌):包括细菌(狭义的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及放线菌。⑶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2、简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主要任务有哪些?⑴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⑵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⑷监控医院感染3、简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和核心任务是什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是为感染性疾病提供微生物学诊断,以达到治疗、控制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扩散。微生物学检验的核心任务是快速、准确地进行病原学诊断和药敏检测,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4、简述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原则。⑴确保临床标本可靠;⑵全面了解机体正常菌群;⑶保证检验质量、快速准确提供信息;⑷微生物学定性、定量和定位分析,并结合病情(三定一结合);⑸加强与临床联系。5、填空题⑴根据微生物能耐受不同的温度,人们常用、、和来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保存菌种。细菌的具有高度抗热性,这常给消毒带来困难。⑵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_____;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构成____;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称该菌的____。⑴普通冰箱(4ºC);低温冰箱(-20ºC);干冰(-70ºC);液氮(-196ºC);芽胞⑵菌株、菌属、标准菌株(典型菌株)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名词解释:细菌L型;中介体;质粒;芽胞;荚膜肿胀试验⑴细菌L型:是指细胞壁缺陷型的细菌。1935年Klieneberger首先在Lister研究所发现而得名。⑵中介体:细菌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G+菌。中介体参与细菌的分裂和能量的产生,有类似于真核细菌纺锤丝与线粒体的作用。⑶质粒: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遗传性状、能够自我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闭环双链DNA。或:细菌的胞质DNA。⑷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即为芽胞。其抵抗力强,衡量灭菌效果时,常以杀死芽胞作为判断指标。芽胞的大小、形态、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助于细菌鉴别。⑸荚膜肿胀试验:某些细菌的荚膜与同型抗血清作用后增厚变宽,此试验为荚膜肿胀试验。可作为肺炎链球菌等细菌的血清学诊断。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G+菌与G-菌的细胞壁的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差异的临床意义。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胞壁的功能:⑴维持菌体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外界低渗环境(主要功能);⑵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⑶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血清分型有关。⑷G-菌外膜是一种屏障结构,阻止某些抗生素的进入,成为细菌耐药的机制之一。⑸某些G+有表面蛋白、G-菌内毒素等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⑹与细菌染色性密切相关。细胞膜的功能:⑴物质转运;⑵生物合成;⑶细胞呼吸;⑷形成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等。细胞质的功能:是细菌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场所;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核质的功能:是细菌的遗传物质,控制细菌的各种遗传性状。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荚膜的功能:⑴抗吞噬作用;⑵黏附作用;⑶抗有害物质的损伤;⑷具有抗原性。荚膜染色特点:不易着色。常用墨汁负染法染色,可见菌体周围一圈未着色的透明圈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也可用荚膜染色法。鞭毛的功能:⑴是细菌的运动器官;⑵有些鞭毛(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⑶具有抗原性,可籍此鉴定细菌及对细菌分类鞭毛的检测方法:⑴电子显微镜观察;⑵经特殊染色(鞭毛染色)使鞭毛变粗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⑶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观察生长情况间接判断该菌有无鞭毛(这是鉴定细菌是否有动力最简单的常用的方法)。⑷悬滴法或压滴法观察细菌的动力间接判断该菌有无鞭毛;菌毛的功能:⑴普通菌毛:细菌的黏附结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⑵性菌毛:介导接合,细菌的毒力、耐药性等性状可通过此方式传递⑶为某些噬菌体的受体。芽孢的功能:⑴根据芽孢形态、大小以及在菌体中的位置,有利于细菌的鉴别;⑵杀死芽孢为灭菌的可靠指标(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⑶可以成为某些传染病潜在的传染源:芽孢本身不致病,但当它发芽转变为繁殖体后,可引起疾病。在人类,有四种常见的严重的传染病是由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引起的——炭疽杆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如下: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组成聚糖骨架、肽侧链和肽交桥聚糖骨架、肽侧链结构类型三维空间结构二维平面结构强度较坚韧较蔬松厚度厚,20-80nm薄,10-15nm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2层肽聚糖含量多,占细胞干重50-80%少,占细胞干重5-20%磷壁酸+-外膜-+对溶菌酶、青霉素的敏感性敏感不敏感革兰染色性紫色红色G+菌与G-菌细胞壁差异的临床意义:体现在细菌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对抗生素敏感性的不同。项目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与细胞壁的关系染色性紫色红色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抗原性主要为磷壁酸主要为外膜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毒性无内毒素(以外毒素为主)有内毒素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分对青霉素的作用有效无效作用部位为肽聚糖五肽交联桥对溶菌酶的作用有效无效作用部位为肽聚糖聚糖骨架3、简述细菌L型的形成、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临床意义。形成: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溶菌酶、溶葡萄球菌素、青霉素、胆汁、抗体、补体等)的直接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后形成。G+菌原生质外仅有细胞膜包住称原生质体,G-菌尚有外膜保护称原生质球。主要生物学性状:⑴高度多形性;⑵着色不匀,大多染成革兰阴性;⑶培养条件要求高,必须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⑷生长缓慢(2~7天),菌落呈荷包蛋样;⑸去除诱发因素后,有些L型可回复为原菌;⑹生化反应与原菌有明显差异;⑺存在于细胞壁的抗原减弱或丢失;临床意义:可引起慢性和反复发作的感染,如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并常在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治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耐药性,而对作用于核酸或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仍敏感。4、填空题⑴细菌根据外形,主要有------、------、------三大类。⑵细菌的基本结构为-------、-------、-------、-------。⑶细菌的特殊结构为-------、-------、-------、-------。⑷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组成。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组成;G-菌的内毒素为-------。⑸细菌细胞质中有--------、-------、--------等重要结构。⑹细菌荚膜的功能是--------、--------、-------,普通菌毛的功能为---------,鞭毛的功能为--------。⑺细菌的测量单位为--------。⑻革兰染色的步骤为---------、---------、----------、-----------,---------色为革兰染色阳性,---------色为革兰染色阴性。⑼中介体的功能为-----------、-----------。⑽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特殊结构有、和。⑾荚膜具有、作用和作用。⑿荚膜一般在或形成。⒀鞭毛与细菌的有关,霍乱弧菌的鞭毛还与有关。⒁芽胞不是细菌的,而是细菌的。1个繁殖体只形成个芽胞,1个芽胞发芽也只生成个繁殖体。⑴球菌杆菌螺形菌⑵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⑶荚膜鞭毛菌毛芽孢⑷聚糖骨架肽侧链肽交桥聚糖骨架肽侧链脂多糖⑸⑹⑺⑻⑼⑽荚膜鞭毛芽胞⑾抗吞噬粘附抗有害物质的损伤⑿机体内营养丰富的环境中⒀运动器官致病性⒁繁殖方式休眠状态1个1个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细菌的生理1、名词解释:热原质;细菌素;内毒素;外毒素。⑴热原质:又称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⑵细菌素: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仅对近缘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⑶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脂质A,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⑷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其毒性强,为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2、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为什么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繁殖?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时间,即代时,多数为20-30分钟。TB(结核杆菌)约18小时,产气荚膜梭菌为8分钟。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⑴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⑵合适的pH值:大多病原菌的最适pH值为7.2-7.6;⑶适宜的温度: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温度为37ºC;⑷必要的气体环境。专性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原因:⑴缺乏Eh高的呼吸酶(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⑵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触酶、过氧化物酶)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种类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⑴与致病性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致热原、毒素和侵袭性酶;⑵供治疗用的合成代谢产物: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⑶与鉴别细菌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色素。4、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细菌生长曲线:是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连续检测细菌在不同培养时间的活菌数目(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以cfu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菌生长数变化规律的曲线,即生长曲线。包括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这四个时期。⑴迟缓期:代谢活跃,菌体增大,积累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不分裂繁殖,为细菌大量繁殖作好物质准备。⑵对数期:细菌繁殖迅速,菌数呈几何级数增长,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典型,对外界环境作用敏感,适用于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进行药物敏感实验,一般在培养后8-18小时。⑶稳定期:细菌数仍在增加,死菌数与活菌数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其特点:形态、染色性等生物学性状常有改变;芽孢,毒素、抗生素等产生;若向培养系统补充营养物质,取走代谢产物,改善培养条件则可延长稳定期。⑷衰亡期:死亡菌数增多,超过活菌数,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生理活动趋于停止。一般不用该期细菌作鉴定和研究工作。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5、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求与否,可将细菌分为哪几类?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四大类。专性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原因:缺乏Eh高的呼吸酶(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触酶、过氧化物酶)。细菌检验技术1、名词解释:培养基;分离培养;纯培养;菌落;细菌的生化反应;IMViC试验;KIA试验;CAMP试验;荚膜肿胀试验。⑴培养基: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称为培养基。⑵分离培养:临床标本中含有多种细菌,可经过划线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分散开,经过18-24小时培养后可得到单个菌落。这种将混杂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分散开的培养方法称为分离培养。或:将增菌培养物或含菌量多的标本如粪便、脓汁等,直接在平板上划线分离,将其中的目的菌分离出来的培养方法。⑶纯培养:挑取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培养基中,长出的细菌为纯种,该方法称为纯培养。⑷菌落: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单一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菌落。许多菌落融合在一起形成菌苔。⑸细菌的生化反应: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糖、蛋白质等)的代谢作用以及形成的代谢产物,从而对细菌鉴别的反应。(原理:细菌内所具有的酶不同,因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也不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据此可鉴别不同细菌。)⑹IMViC试验:吲哚(I)、甲基红(M)、VP(V)及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合称IMViC试验。如大肠埃希菌的结果是:++--;产气杆菌的结果是:--++。⑺KIA试验:即双糖铁—半固体培养基,它是一种复合性的检查生化反应的培养基,可检查4种反应,即葡萄糖、乳糖的发酵反应,是否产生H2S,有无动力等。目前多使用国产双糖铁琼脂粉(KIA),比较方便,效果也好,但只能配制成斜面培养基,不能配成半固体培养基,因而无法观察细菌的动力。KIA试验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和鉴别。⑻CAMP试验:B群链球菌产生一种细胞外CAMP因子,可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的活性,因此,血平板上,在两菌(B群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交界处出现箭头状溶血区。该试验主要用于B群链球菌的鉴定。⑼荚膜肿胀试验:某些细菌的荚膜与同型抗血清作用后增厚变宽,此试验为荚膜肿胀试验。可作为肺炎链球菌等细菌的血清学诊断。2、简述细菌染色标本检查的基本程序、复染色法基本程序与常用方法。细菌染色标本检查的基本程序:涂片-→干燥-→固定-→染色。复染色法基本程序: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常用方法:革兰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尤其是革兰染色法在细菌学检验中有重要意义。3、革兰染色的原理、染液组成、染色方法、结果判断、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革兰染色原理: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⑴通透性说:主要是由于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的不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类脂质,而肽聚糖含量较少。当用酒精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使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细胞脱色,经复染后,染上复染液(复红)的颜色;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多且交联度大,类脂质含量少,经酒精脱色后,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酒精不易进入菌体脱色,故细胞仍保留初染液(结晶紫)的颜色。⑵化学说:G+菌菌体含有大量的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菌体不易脱色。⑶等电点说:G+菌(PI2-3)低于G-菌(PI4-5),G+菌带负电荷比G-菌要多,G+菌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牢固,因而不易脱色。革兰染色染液组成:结晶紫染液、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石炭酸复红。染色方法:结晶紫染液(初染)1分钟,水洗――卢戈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95%乙醇(脱色)30秒至1分钟,水洗――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1分钟,水洗后,待干后用油镜进行观察。结果判断:革兰阳性菌呈紫色,革兰阴性菌呈红色。影响革兰染色的因素:⑴操作因素:涂片的厚、薄;标本是否固定好;染色与脱色时间的长短。⑵染液因素:卢戈碘液放置时间过长;95%乙醇挥发;结晶紫与草酸铵混合时间太长等。⑶细菌因素:细菌种类;细菌菌龄。影响革兰染色的关键步骤是脱色。革兰染色的临床意义:⑴鉴别细菌;⑵选择药物;⑶与致病性有关。4、请写出抗酸染色的染液组成、染色方法及染色结果、原理。染液组成与染色方法:固定加温3-5min脱色标本—→5%石碳酸复红—→3%盐酸酒精—→美蓝复染—→镜检染色结果:红色:抗酸性细菌如结核杆菌兰色:非抗酸性细菌原理:由于结核杆菌细胞壁中含大量脂质,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又能抵抗强脱色剂盐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5、简述细菌细胞壁染色的方法与结果。方法:自然干燥固定15min3~5min制片→→→→10%鞣酸→→→→0.5%龙胆紫→→→→镜检水洗水洗结果:有细胞壁的细菌仅菌体周边染成紫色,菌体内部无色;无细胞壁的细菌(如L型细菌)可见整个菌体浓染呈紫色。6、简述细菌不染色标本镜检的常用方法与用途。常用方法:压滴法、悬滴法、(暗视野聚光法、相差显微镜检查法等)。应用:主要用于观察活菌的动力和运动方式。注意事项: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检测细菌动力时需注意其真正运动还是分子运动,前者时由于鞭毛引起的有方向性的位移,而后者只是在原地颤动,是由于水分子撞击细菌而引起的布朗运动,无鞭毛的细菌也可有此种分子运动。7、简述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与原则。不同的培养基制备程序不尽相同,但配制一般培养基的程序基本相似,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调配→熔化→矫正pH值→过滤澄清→分装→灭菌→检定/质量检验→保存。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制备原则有三条:⑴足够和适当的营养成份。⑵合适的酸碱度。⑶绝对无菌。培养基灭菌要求:⑴基础培养基:121℃高压蒸汽灭菌15~30min。⑵含糖/明胶培养基:113℃灭菌15min。⑶鸡蛋、血清培养基:血清凝固器间歇灭菌3天3次(75℃30min→80℃30min→85℃30min)。⑷不耐高温的液体成分如血清、尿素、细胞培养液等:滤过除菌。8、简述在细菌学检验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哪些?细菌接种时,应根据待检标本的种类、检验目的及所用培养基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接种方法。⑴平板划线接种法……分离培养,主要用于固体培养基的接种。★目的:使混合的细菌呈单个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以便获得纯菌。★方法:★分区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脓汁★连续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少的标本.⑵琼脂斜面接种法:用于纯种增菌、保存菌种或生化反应。⑶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穿刺接种法):用于观察细菌动力或生化反应。⑷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用于纯种增菌或生化反应。⑸倾注平板法:用于水、牛乳、饮料、尿液等液体标本及药物、化妆品等的细菌计数。方法:是将经灭菌生理盐水适量稀释(通常作10-1~10-5稀释)的标本lml,置于灭菌平皿内。注入10~15ml已融化并冷至50℃左右的适宜培养基,凝固后,将平板倒置于37℃培养18~24h,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CFU)。求出每毫升或每克标本中所含活菌数。1ml标本中活菌数=全平板CFU×稀释倍数。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是:1ml水中细菌总数≤100cfu。⑹涂布接种法:用于纸片药敏试验和生物制品菌苗的生产。9、简述细菌的培养方法有哪些?根据不同标本及培养目的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常用的有普通(一般)培养法(又叫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微需氧培养法及厌氧培养法。⑴普通培养(需氧培养):★培养温度:35~37℃(采用恒温培养箱)★培养时间:18~24h(个别细菌例外)⑵二氧化碳培养法:5~10%CO2。★烛缸培养法:能自动调节CO2的含量和温度,使用较为方便。★二氧化碳培养箱:取有盖磨口标本缸或玻璃干燥器,在盖及磨口处涂以凡士林。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放入缸中,加盖密封。随燃烧产生的CO2增加,蜡烛自行熄灭,此时缸内CO2浓度约为5%~10%。置37℃孵箱孵育。★化学法(重碳酸钠-盐酸法):按每升容积重碳酸钠0.4g与1mol/L盐酸0.35ml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比例,分别取两试剂置于容器内,放置于标本缸或干燥器内,密封后倾斜容器,使盐酸与重碳酸钠接触产生CO2。⑶微需氧培养法:5~6%O2、5~10%CO2和85%N2有些微需氧菌,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可用抽气换气法即用真空泵先将容器内的空气排尽,然后注入5~6%O2、5~10%CO2、85%N2气体,然后放入37℃孵箱孵育。⑷厌氧培养法:厌氧培养箱、厌氧袋、厌氧罐、疱肉培养法、硫乙醇酸盐法等。10、按物理性状不同可将培养基分哪几种?各有何主要用途并简述细菌在其中的生长现象。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三种。分别观察下列生长现象:⑴固体培养基:细菌得以分离培养生成菌落从而获得纯种,主要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以及药敏试验。菌落分为三型:①光滑型菌落(S型菌落);②粗糙型菌落(R型菌落);③粘液型菌落(M型菌落)。⑵半固体培养基:多用来检查细菌的动力和短期保存细菌。有鞭毛的细菌可由穿刺线向四周运动播散,培养后穿刺线模糊不清,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混浊生长;无鞭毛的细菌,不能运动,仅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清晰,穿刺线以外的培养基仍透明澄清。⑶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大量繁殖细菌(增菌培养)和观察某些细菌的生化反应。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三种状态。①混浊生长,见于大多数细菌;②沉淀生长;③菌膜生长,多为专性需氧菌,在培养液表面生长,形成菌膜。11、按用途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种?请各列出一种常用的培养基。⑴基础培养基:如营养肉汤、营养琼脂、蛋白胨水等⑵增菌培养基:①通用增菌培养基:如血平板、血清肉汤等。②专用增菌培养基:如碱性蛋白胨水用于霍乱弧菌的增菌。⑶选择培养基:如SS平板、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TCBS等。⑷鉴别培养基:如糖发酵管、双糖铁培养基等。⑸厌氧培养基:如庖肉培养基、硫乙醇酸盐肉汤等。12、简述甲基红试验、V-P试验、七叶苷水解试验、靛基质(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的原理、培养基、方法、结果与应用。甲基红试验:原理:葡萄糖→丙酮酸→大量混合酸→pH降至4.4以下→加入甲基红试剂,培养基变红为阳性。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试剂:甲基红试剂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培养2-4d,于培养基内加入甲基红指示剂2d,立即观察结果。结果:呈现红色为阳性;橘红色为弱阳性;黄色为阴性。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如大肠埃希菌为阳性,产气肠杆菌为阴性。V-P试验:原理:葡萄糖→丙酮酸→脱酸生成中性的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环境中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乙酰→二乙酰再与培养基内蛋白胨中的精氨酸所含的胍基反应,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生成红色化合物为阳性。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于35℃培养48h后加入甲液(5%α-萘酚酒精溶液)和乙液(40%KOH溶液+0.3%肌酐),振摇。结果:在数分钟内出现红色为阳性;如无红色出现且于35℃4h后仍如故者即为阴性。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该试验常与甲基红试验一起使用,因为前者阳性的细菌,后者通常为阴性。七叶苷水解试验:原理:某些细菌可将七叶苷分解成葡萄糖和七叶素,七叶素与培养基中枸橼酸铁中的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黑色的化合物,使培养基呈黑色。培养基:七叶苷培养基、胆汁七叶苷培养基。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七叶苷培养基中于35℃培养48h后观察结果。结果:培养基变为黑色为阳性,不变色者为阴性。应用:主要用于D群链球菌与其它链球菌的鉴别,前者阳性,后者阴性。也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肠球菌及厌氧菌的鉴别。靛基质(吲哚)试验:原理:细菌产生色氨酸酶,可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靛基质(吲哚),靛基质与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靛基质。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试剂:靛基质试剂(含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方法:挑取纯培养物接种蛋白胨水培养基,于35℃培养24~48h后,沿管壁徐徐加入靛基质试剂0.5ml,使成两层,观察结果。结果:加入试剂后,两者液面接触处出现红色为阳性;无色为阴性。应用: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硫化氢试验:原理:某些细菌分解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甲硫氨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硫酸亚铁)或铅盐(醋酸铅)结合生成黑色硫化物(硫化亚铁或硫化铅)。培养基:克氏双糖铁培养基或醋酸铅培养基结果:培养基变黑为阳性,不变为阴性。应用: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别。沙门菌属(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阴性)、爱德华菌属、亚利桑那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多为阳性,其他菌书呈阴性。尿素酶试验:原理:产生脲酶的细菌,能水解尿素生成氨和CO2,氨使培养基呈碱性变色。培养基:尿素培养基(pH6.5-6.8)试剂:酚红指示剂方法:将被检菌接种于相应的尿素培养基,于35℃培养18~24h后观察结果。阴性时应继续观察4天。结果:培养基变红者为阳性;培养基不变色者为阴性。应用:肠杆菌科中的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普罗威登菌属的鉴定。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雷极普罗威登菌和摩根菌为阳性;克雷伯菌为弱阳性;大肠埃希菌、斯氏和产碱普罗威登菌为阴性。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原理: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某些细菌能利用培养基中的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也能利用其中的铵盐作为唯一氮源,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枸橼酸盐产生碳酸盐和分解铵盐生成的氨,使培养基变碱,使指示剂呈碱性反应。培养基:枸盐酸盐琼脂斜面培养基试剂:溴麝香草酚蓝(pH6.0以下呈黄色,pH7.6以上呈蓝色)方法:在枸盐酸盐琼脂斜面上浓密划线,大量接种被检菌,于35℃培养1~4天,逐日观察结果。结果:枸盐酸盐琼脂斜面上有细菌生长,培养基变成深蓝色为阳性;无细菌生长,培养基颜色不变(淡绿色)为阴性。应用:有助于肠杆菌科属间的鉴别。埃希菌属、志贺菌属、爱德华菌属和耶尔森菌属均为阴性;产气肠杆菌、沙门菌属、克雷伯菌属、黏质和液化沙雷菌、某些变形杆菌以及枸橼酸杆菌为阳性。13、填空题⑴在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致病菌常用___方法作初步诊断。如和菌。⑵鉴定细菌常用凝集试验。此方法是用已知检测未知。⑴直接涂片镜检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⑵直接玻片抗体抗原14、综合分析题实验室在对细菌培养时,需先制备培养基,根据所培养的细菌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如培养营养要求高的细菌时,需制备含血清培养基(即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清)。细菌的保存常用细菌保存液,有时也用牛奶保存,如幽门螺杆菌。思考题:⑴制备培养基过程中应注意什么?⑵制备含血清培养基时,基础培养基和血清如何进行消毒灭菌?用于保存菌种的牛奶又如何进行消毒灭菌?•提示1:培养基制备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提示2:基础培养基通常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以杀灭包括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含血清培养基和用于保存细菌的牛奶,既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又不能破坏营养成分,故常用间歇蒸汽灭菌法。•提示3:在制备培养基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通常可在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无菌罩或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基的分装。•提示4:在准备含血清培养液时,通常使用过滤除菌法除菌,以确保血清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细菌与环境1、名词解释: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症;重叠感染;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噬菌体;前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滤过除菌法⑴正常菌群:定居于正常人体体表及其开放性腔道中的微生物群。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益无害。由于在正常微生物群中以细菌为主,而且对细菌研究得较多而深入,所以将正常微生物群通称为正常菌群。⑵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正常菌群,称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⑶菌群失调症: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改变并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称为菌群失调。由此而引起的病症称为菌群失调症。⑷重叠感染:或称为二重感染,是一种后果较为严重的菌群失调症,即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或预防某些微生物感染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⑸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⑹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⑺无菌:不存在活的微生物的意思。⑻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⑼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⑽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⑾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称毒性噬菌体。⑿溶原性细菌: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⒀滤过除菌法: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达到无菌的目的。适用于不耐高温灭菌的物品如血清、毒素、抗生素及空气等的除菌。生物安全柜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过滤作用,除去空气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护操作对象、保护操作者、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滤过除菌法只能除去细菌,一般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的L型。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有哪些?正常菌群转化为机会致病菌的条件有哪些?(简要说明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⑴生物拮抗;⑵营养作用;⑶免疫作用;⑷抗衰老作用;⑸抑肿瘤作用。正常菌群转化为机会致病菌的条件有:⑴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菌群失调;⑵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⑶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如免疫抑制剂使用、激素、射线照射、细胞毒物的使用导致宿主免疫功能低下。3、常用湿热灭菌方法的种类及其效果与适用范围。⑴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如结核杆菌)、保持物品中所需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持续法:61.1-62.8℃30分钟;瞬间法:71.7℃15-30秒;常用于消毒牛奶、酒类。⑵煮沸法:常用于消毒食具、刀剪、注射器等繁殖体:煮沸100℃,5min;芽孢:煮沸100℃,1~3h。⑶流动蒸气消毒法:阿诺蒸锅或蒸笼。繁殖体:煮沸100℃,15~30min⑷间歇蒸气灭菌法:如血清培养基的灭菌。⑸高压蒸气灭菌法:一种最有效、最彻底的灭菌方法。在103.4kPa(1.05kg/cm2)蒸气压下,温度121.3℃,维持15-20min,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最佳灭菌法。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4、高压蒸汽灭菌法所要求的条件和用途各是什么?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在密闭的蒸气容器中进行。随着压力升高,蒸气的温度也相应升高,在103.4kpa蒸气压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用品等。但该温度还不足以灭活朊粒和热原质。5、请叙述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机制、特点和注意事项。⑴紫外线(UV)的杀菌机制主要是损伤细菌DNA构型,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从而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死亡。⑵特点与注意事项:①UV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40-300nm波长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最强,因其正好与DNA的吸收光谱一致。②紫外线的穿透力极弱:不能透过玻璃或纸张等,故一般只用于空气消毒及物体表面消毒。③杀菌波长的UV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④一般用低压水银蒸气灯做紫外线杀菌处理。6、简述乙醇、碘酊、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主要特点。乙醇消毒灭菌的机制、特点及主要用途:⑴机制:去除菌细胞膜中的脂类,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与凝固。⑵特点与主要用途:①以浓度为70%~75%时杀菌力最强。②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③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和浸泡体温计。2.0~2.5%碘酊、0.5%碘伏:多用于皮肤黏膜、体温计以及其他物品的表面消毒。过氧化氢:机理:导致酶蛋白-SH基转变为-S-S-,导致酶活性丧失。3%~6%过氧化氢killmostbacteria;10%过氧化氢killallmicroorganismincludingspore.用途:可用于物品表面和皮肤黏膜消毒(如口腔、创口的消毒、厌氧菌感染的消毒)。但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0.2%~0.3%过氧乙酸:类似于过氧化氢。2%戊二醛:机理:细菌蛋白和核酸的烷化作用。特点:广谱,高效,快速。用途:戊二醛以0.3%NaHCO3调整pH至7.5~8.5,配成2%水溶液,浸泡5min,适用于精密仪器、内窥镜(不能用热力灭菌法进行灭菌)等的灭菌。环氧乙烷:种类:杂环类化合物,沸点10.8℃,气体消毒剂。机理:细菌蛋白和核酸的烷化作用。特点:能穿透包裹物,广谱高效,杀灭芽胞,易燃,对人有毒性。用途:已广泛用于医疗器械、一次性用具的灭菌。常用的灭菌要求是浓度800~1200mg/L;相对湿度55%~60%;50℃;6h。7、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⑴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剂种类不同,其杀菌效果亦有很大差别,大多数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但醇类例外,作用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⑵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菌龄、有无特殊构造等。同种消毒剂对不同的微生物杀菌效果也不一致,且微生物数量越多,所需消毒的时间就越长。⑶温度、湿度: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⑷酸碱度:酸碱度可影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⑸有机物: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可影响消毒剂的效果。生理盐水清洗污染创口表面。8、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有哪些?各自种类的代表是什么?⑴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导致细菌死亡: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酸碱类、醛类⑵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与细菌酶蛋白的-SH基结合而使有关酶失去活性,导致细菌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⑶损伤细胞膜,能降低菌细胞的表面张力并增加其通透性,胞外液体内渗,导致细菌破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脂溶剂9、毒性噬菌体增殖以何种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毒性噬菌体以复制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成和装配、成熟与释放等步骤。10、填空题⑴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时,可出现,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⑵当正常菌群发生或时,可成为菌。⑶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是、、、和。⑷引起微生态失调动主要原因是、和。⑸毒性噬菌体以方式进行增殖,增殖过程包括、、、几个阶段。⑹噬菌体参与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和。⑺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主要为_______、_______。⑻温和噬菌体有三种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⑵寄居部位改变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⑶生物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⑷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降低⑸复制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⑹转导溶原性转换⑺核酸蛋白质⑻游离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宿主胞质内类似质粒形式的噬菌体核酸前噬菌体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名词解释: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耐药性变异;卡介苗(BCG)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⑴转化: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状。(转化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状的过程。)⑵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⑶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⑷溶原性转换: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噬菌体作为供体,宿主菌染色体中整合了噬菌体的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⑸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耐药性变异⑹卡介苗:卡-介二氏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在含有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13年传230代,终于获得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即卡介苗。2、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⑴形态、结构变异:如L型细菌的产生;荚膜、芽孢、鞭毛的形成与缺失。⑵菌落变异:细菌S-R变异⑶毒力变异:毒力增强的变异与毒力减弱的变异⑷抗原性变异:O抗原与H抗原变异;H抗原的I相与II相的互变。⑸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耐药性变异。⑹酶活性变异3、简述细菌耐药性获得的主要机制有哪些?⑴钝化酶的产生⑵药物作用靶位发生改变⑶细胞壁的通透性的改变,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⑷主动外排机制:细菌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4、医学上重要的质粒的种类有哪些?简述质粒的主要特征。医学上重要质粒的种类:①致育质粒(F质粒),②耐药质粒(R质粒),③毒力质粒(Vi质粒),④细菌素质粒:如Col质粒,⑤代谢质粒。质粒的主要特点:⑴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⑵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如sexpilus、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⑶可自行丢失与消除,非生命活动所必需;⑷质粒的转移性:可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⑸质粒的不相容性与相容性。5、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方式有几种?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6、简述F+菌、F-菌、Hfr的区别以及F+菌和Hfr的共同特点。F+菌:带有F质粒具有性菌毛的细菌,这种细菌可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传递给F-菌。F-菌:不带有F质粒无性菌毛的细菌。Hfr:当F质粒进入受体细菌并将质粒DNA整合到染色体上,这种细菌称为Hfr(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的细菌)。F+菌和Hfr菌的共同特点是:两者都有性菌毛,均可通过接合方式进行基因转移。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7、填空题⑴F-菌亦称,可经方式变为F+菌。⑵R质粒可通过、和等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在细菌间传递耐药性,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为。⑶通常把细菌的鞭毛从有到无的变异,称为变异,把细菌因受青霉素、免疫血清等作用而致细胞壁缺陷称为变异。⑴雌菌,接合⑵转化,接合,转导,接合⑶H-O,细菌L型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名词解释:侵袭力;毒血症;脓毒血症;败血症;菌血症;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⑴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⑵毒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宿主机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特定的靶器官和组织,引起特征性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⑶脓毒血症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起肝脓肿、肾脓肿、肺脓肿。⑷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等)所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例如高热、皮肤和粘膜瘀斑、肝脾肿大等。⑸菌血症是指病原菌由局部入血,一过性从血流到达易感部位后再行繁殖而致病,例如伤寒早期有菌血症。⑹外源性感染:病原菌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⑺内源性感染:病原菌来自病人自身的体内或体表。多数由正常菌群引起;少数是以潜伏状态存在于体内的致病菌引起,如结核分枝杆菌、HSV、CMV。2、细菌性感染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细菌的致病机制如何?)①侵入体内的微生物(细菌)的数量侵袭力:菌体表面结构与侵袭性酶等②侵入体内的微生物(细菌)的毒力毒素:内、外毒素③侵入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血液、人畜共患病的传播(节支动物媒介传播)、性接触等④机体免疫力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区别点外毒素内毒素⑴来源G+菌和部分G-菌G-菌⑵存在部位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Cellwall成分,菌裂解后释出⑶化学成分蛋白质,分子结构为A-B模式脂多糖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⑷稳定性60-80℃,30min被破坏160℃,2-4h才被破坏⑸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可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⑹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4、简述细菌性感染的类型有哪些?全身细菌性感染类型有哪些?细菌性感染的类型有:⑴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其中显性感染又可根据病情缓急分急性感染、慢性感染;⑵根据感染部位分: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其中全身感染又可分为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5、病原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要注意什么?采集细菌标本的一般原则是:⑴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标本;⑵因时取材。根据疾病特点采集不同标本(不同病期取不同标本);在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⑶尽早取材。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对已用抗菌药患者的标本,应注明药物名称;⑷因地取材。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⑸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多数细菌标本可冷藏保存或运送)。【附】病毒性疾病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方法原则基本,病毒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标本采取基本原则与细菌相似,即:早期采样,冷藏速送。但还要特别注意下列原则:⑴被杂菌或易受污染的标本,在进行分离培养时应该使用抗生素(加入高浓度青霉素、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处理);⑵标本的运输和保存:若标本采集地点离病毒实验室较远,可将标本置甘油缓冲盐水中低温保存送检;⑶进行病毒血清学诊断时,应采取双份血清即在发病初期和病后2-3w内各取一份血清,以对比抗体效价变化。6、填空题⑴感染的后果与病原菌本身的、侵入的和密切相关。⑵细菌的毒力由和构成。⑶内毒素主要是菌细胞壁中的成分。其他微生物如、和中亦存在类似物质。⑷内毒素引起发热的机制是作用于机体的细胞,使之产生具有的细胞因子。⑸因为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所以可用处理制备成用于预防疾病。⑹根据外毒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可将其分为、和三类。⑺多数外毒素的分子结构由和亚单位组成,其功能前者是,后者是,二者缺一既无致病作用。⑴毒力数目侵入部位⑵侵袭力毒素⑶革兰阴性脂多糖(LPS)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⑷巨噬内源性致热原⑸蛋白质甲醛类毒素⑹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⑺AB毒素活性部分(决定毒性效应)与特殊受体结合(介导毒素进人靶细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1、简述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的意义。①可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即AST试验结果为“敏感”时,治疗可能有效;试验结果为“耐药”时,使用该药物治疗大多失败。②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所选择药物的依据)。AST的结果往往在给予病人经验性治疗24~48h之后,若AST结果为“敏感”该治疗为有效,若结果为“耐药”,即应更换药物。③监测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并将结果定期通报临床,分析耐药菌变迁,掌握耐药菌感染病流行病学,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感染发生和流行。④评价新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等药效学指标。2、简述常规药敏试验抗菌药物选择原则。选择原则应考虑到药物临床疗效、耐药菌株流行情况、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经济等综合因素,最终目的是达到控制感染病。目前,我国主要遵循美国NCCLS(Nationalcommitteeforclinicallaboratorystandards,NCCLS)制定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在标准中分成A、B、C、U四组:A组(所列的抗生素)为首选药敏试验并常规报告的抗菌药物(简称:首选/一级试验并常规报告的抗菌药物即:常规首选药物)。B组为临床使用主要抗生素,尤其在医院感染时使用的抗生素(简称:一级/首选试验并选择报告的抗菌药物)。该类抗生素可在下列情况下使用:①对A组同类抗生素耐药;②标本来源不同时,如三代头孢菌素使用于脑脊液中的肠杆菌,磺胺甲恶唑使用于尿道分离的细菌;③多种微生物感染;④多部位感染;⑤感染流行的控制;⑥对A组抗生素过敏、耐受或无反应。C组药物用于对A组药物耐药的流行菌株或对A组药物过敏的病人和某些不常见的细菌(如肠外分离的沙门菌属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即:C组为补充实验,有选择报告的抗微生物药物。U组仅用于尿道中分离的细菌,不作为尿道外分离菌的常规药敏试验。即:U组仅用于泌尿道的补充实验的抗微生物药物。3、药物敏感试验(AST)结果如何解释?简述常用的药物敏感试验(AST)方法有哪些?不论是抑菌圈的量取或MIC、IC值的读取,根NCCLS标准,药物敏感试验(AST)结果最终以“敏感”、“耐药”和“中介”报告。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K-B法)、稀释法、抗菌药物梯度法(E-test)和自动化仪器法。稀释法是体外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活性的方法。分为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稀释法所测得的某抗菌药物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肉汤稀释法:分为常量稀释法(使用无菌试管,每一浓度抗菌药物的量通常为2ml)和微量稀释法(使用微量稀释孔,每孔有0.1ml肉汤)。原理是用MH肉汤将抗菌药物作不同浓度的稀释后,再接种待测菌,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待测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或最低杀菌浓度(MBC)。琼脂选择法是将不同浓度药物混匀于琼脂培养基中,配制含不同浓度药物平板,使用微量多头接种器接种细菌,经孵育后观察细菌在含不同浓度药物的平板上的生长情况,以抑制细菌生长的琼脂平板所含的药物浓度测得MIC。该法的特点是可同时做多株细菌的MIC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优于肉汤稀释法,且易于发现耐药突变株或污染,是验证新药体外抗菌活性时常用的参照标准。E-test法是一种新型的检测细菌或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方法,是稀释法和扩散法原理的结合。E试条是一条5mm×50mm无活性的无孔塑料薄条(无孔试剂载体),一面固定有预先制备的,浓度呈连续指数增长稀释抗生素,另一面有以μg/ml为单位的读数和判读刻度。将E-test试条放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平板上,其载体上的药物立即且有效地释放入琼脂介质,从而在试纸条下方马上建立一个抗菌药物浓度的连续的指数梯度。经孵育过夜,围绕E试条明显可见椭圆形抑菌圈,圈的边缘与试条交点的刻度浓度即为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特定浓度,又称抑制浓度(IC),它与MIC呈高度相关。自动化仪器法:ViteK-ATB系统和Microscan是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通过系统中药敏专家系统可报告分离菌的药敏结果。4、简述纸片琼脂扩散药敏试验(K-B法)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和报告。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关系。实验方法:接种—贴放药物纸片—培养用无菌棉拭子蘸取已制备好的菌液,在管内壁将多余菌液旋转挤去后,均匀涂布于M-H琼脂表面,涂布3次,每次旋转平板60度,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沾菌棉拭子用后,放入消毒缸中,勿乱丢)。盖上平皿盖,在室温下干燥3~5分钟后,用无菌镊子将药敏纸片贴于琼脂表面,用镊子尖压一下,使其贴牢(纸片贴上就不再移动,因为有些药物已扩散到琼脂内;贴纸片要求:纸片距平板内缘应大于15mm,各纸片中心相距应大于24mm。直径为90mm的平板可贴6张纸片)。置35℃温箱培养16~18小时后读取结果。结果判断和报告:用精确度为1mm的游标卡尺量取抑菌圈直径。根据NCCLS标准,作出“敏感”、“耐药”和“中介”的判断。【附】接种菌液的准备:①直接调制法:用接种环挑取琼脂平板上形态相同的菌落4~5个,置于无菌3~5ml生理盐水或MH肉汤管中,校正菌液浓度至0.5麦氏比浊标准(相当于1.5×108cfu/ml的含菌量)。校正后的菌液应在15分钟内接种。②生长法:用接种环挑取琼脂平板上形态相同的菌落4~5个,接种于3~5mlMH肉汤管,35℃培养4h。再用生理盐水或MH肉汤校正菌液浓度至0.5麦氏比浊标准。5、简述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的意义有哪些?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可出现哪4种结果?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的意义:⑴扩大抗菌谱,治疗混合性感染;⑵预防或推迟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⑶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剂量,以避免达到毒性剂量;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⑷对某些耐药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时效果更好。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可出现4种结果:⑴无关作用: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等于其单独活性;⑵拮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单独抗菌活性;⑶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的活性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⑷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其单独作用的总和。6、名词解释折点药物敏感试验:仅用特定抗生素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系列对倍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称折点敏感试验。当选择区分中介和耐药折点值药物浓度时,若两种抗药物浓度培养基均生长可判断为耐药;如在两种药物浓度均不生长则为敏感;仅在较低药物浓度培养基中生长提示为中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就是能水解青霉素、广谱头孢菌素及单胺类的酶,主要由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等细菌产生。临床意义:产ESBL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不论其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如何,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氨曲南)耐药(治疗无效)。但对头霉素、碳青霉稀及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制剂可能敏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μ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0mm,或其MIC≥4μ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μg苯唑西林抑菌圈直径≤17mm,或MIC≥0.5μg/ml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称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临床意义:MRS不论其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无临床疗效;绝大多数的MRS常示多重耐药,包括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当对1μg/ml苯唑西林纸片抑菌圈<20mm或MIC>0.06μg/ml应视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临床意义:PRSP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肟、头孢唑肟,临床治疗的疗效很低。但应检测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美咯培南的MIC以判断是否对这些抗生素敏感。对30μg万古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14mm或MIC≥32μg/ml应视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临床意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对青霉素敏感的VRE可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治疗,若对青霉素耐药而不是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可用替考拉宁+庆大霉素。肠球菌对120μg庆大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6mm或MIC≥500μg/ml时;对300μg链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6mm或MIC≥1000μg/ml(肉汤)或MIC>2000μg/ml(琼脂)时,被称为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HLAR)肠球菌。临床意义:HLAR菌株,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治疗无效,须使用万古霉素。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治疗比较困难,没有特定的规律,可供选择的有四环素、氯霉素、喹诺酮类,泌尿系可考虑呋喃妥因或磺胺类。病原性球菌及检验1、名词解释:β-溶血;α-溶血;抗O试验。⑴β-溶血(β-hemolysis)/乙型溶血:有些细菌在血琼脂平板生长繁殖,在菌落周围可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此种溶血环称为β-溶血。⑵α-溶血(α-hemolysis):有些细菌在血琼脂平板生长繁殖,在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溶血环中的红细胞未完全溶解。此种溶血环称为α溶血(甲型溶血)。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⑶抗O试验(ASOtest):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ASOtest)是一项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有链球菌溶素O抗体的中和试验,常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250单位左右;活动性风湿热患者一般超过400单位。2、化脓性球菌有哪几种?各自引起疾病的种类。种类:化脓性球菌包括G+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和G-的脑膜炎球菌与淋球菌所致疾病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如下疾病:①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包括局部感染如疖、痈、毛囊炎、蜂窝组织炎,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②毒素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等。链球菌:A群链球菌引起的疾病有三类。⑴化脓性疾病:包括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脓疱疮、扁桃体炎、咽炎、咽峡炎、产褥热、中耳炎等,⑵中毒性疾病:猩红热等,⑶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B群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条件致病菌,是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引起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感染后机体可建立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但因菌型多,仍可再感染其他型别而发病。甲型链球菌: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变异链球菌:与龋齿有密切关系。C群链球菌:是咽喉炎的病原体。肠球菌:主要引起医院内感染,以粪肠球菌为主,以尿路感染多见,多与尿路器械操作、留置导尿管和患者的尿路结构异常等有关。脑膜炎球菌: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临床表现:上呼吸道症状:鼻咽炎等;全身感染症状:高热、出血点或瘀血点;脑膜炎症状: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淋球菌:淋病。表现为尿道炎、宫颈炎、淋病性咽喉炎、淋病性结膜炎(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即脓漏眼……1%硝酸银滴眼)、幼儿淋病性外阴阴道炎等。3、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的主要依据有:①涂片、革蓝染色镜检:G+葡萄状排列的球菌。②血琼脂平板上分离培养:直径2~3mm、金黄色、光滑突起的圆形菌落,有时可见β-溶血环。③主要生化鉴定试验:血浆凝固酶、耐热核酸酶、发酵甘露醇等。【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培养特性普通培养基、中等大小的S型菌落、产生脂色素(金黄色)、耐盐性强、β溶血现象常用培养基及菌落特征:脓、痰、脑脊液标本-→接种血平板:中等大小、S型菌落、脂溶性色素、透明溶血环粪便标本-→高盐甘露醇平板(选择鉴别培养基):光滑型、中等大小、淡橙黄色菌落。高盐卵黄琼脂平板(选择鉴别培养基):菌落周围形成白色沉淀圈(致病葡萄球菌)血标本-→增菌(葡萄糖肉汤)-→分离培养(血平板):混浊、胶胨状凝固、溶血。增菌:血液与培养基比例:1:10,即5ml标本,50ml增菌液。主要生化反应:触酶试验:+(籍此区别葡萄球菌属与链球菌属)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多数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发酵+甘露醇分解试验:+凝固酶与耐热核酸酶试验:+新生霉素敏感试验:是用于鉴别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前者为敏感(S),后者为耐药(R)。4、简述从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中分离鉴定细菌的步骤、依据和报告。⑴取血液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典型G+成堆排列的球菌;初步报告:“查见革兰阳性葡萄串状排列球菌,疑为葡萄球菌”⑵分离培养:血液标本先经液体培养基增菌培养6~8小时后再接种于血平板上,观察中等大小的典型S型菌落:直径2~3mm,金黄色、光滑突起的圆形菌落,有时可见β-溶血环。⑶鉴定试验:H2O2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分解甘露醇等。上述试验阳性,结合临床可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比较。菌名形态菌落胆汁溶菌试验Optochin敏感试验菊糖分解试验小白鼠毒力试验肺链G+矛头状、成双排列、有荚膜脐窝状、草绿色溶血环+++/-+甲链G+圆形、短链、无荚膜针尖状、草绿色溶血环----6、简述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过程以及引起的主要病种。甲链是口腔及上呼吸道部位的正常菌群,随口腔破溃处进入血液并引起菌血症,随血流到达心脏,如果心瓣膜有损伤或有先天性缺陷,细菌则在损伤部位繁殖,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7、简述肺炎链球菌鉴定的主要依据。⑴菌体形态:矛头状成双排列,宽端相对,矛头向外的G+球菌。⑵血平板: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扁平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48小时后,由于肺炎链球菌的自溶作用,菌落中央可凹陷而呈“脐窝状”。⑶生化鉴定:Optochin敏感试验(+)、胆汁溶菌试验(+)等⑷血清学试验:荚膜肿胀试验(+)8、临床上流脑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应注意什么?为什么?保暖、保湿、立即送检,培养基预温,最好床边接种。因抵抗力很弱。对寒冷、湿热、干燥、消毒剂、紫外线均敏感。室温3h即死,55℃5min内被破坏。且能产生自溶酶。9、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列举出6~8种常见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体极其所致的疾病。⑴淋病——淋病奈瑟氏菌⑵AIDS——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⑶梅毒——梅毒螺旋体⑷尖锐湿疣——HPV(人乳头瘤病毒)⑸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等⑹性病淋巴肉芽舯——沙眼衣原体⑺软下疳——杜克嗜血杆菌⑻生殖器疱疹——HSV-Ⅱ(单纯疱疹病毒Ⅱ)10、简述淋病的病原学诊断是什么?淋病的病原学诊断:淋病属性传播性疾病,要求及时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正确诊断。标本采取:用无菌棉拭子沾取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或官颈口表面分泌物。方法如下:①直接涂片镜检:将标本涂片,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内外均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时,可初步诊断;②分离与鉴定:将标本立即接种于预温的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或T-M培养基上,置37%、5%C02下孵育36-48小时,取典型菌落作形态学检查、氧化酶试验、糖发酵试验等给予鉴定③有条件者可采用核酸杂交技术或核酸扩增技术进行检测。11、简述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鉴定依据有哪些?⑴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球菌,链状排列。⑵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菌落细小灰白,周围有宽大的透明溶血环。⑶触酶试验阴性、杆菌肽敏感试验阳性。【附】链球菌的主要鉴定依据:A群链球菌--杆菌肽敏感试验(+)、PYR(+)B群链球菌--CAMP试验(+)、马尿酸钠水解试验(+)D群链球菌--胆汁七叶苷试验(+)、6.5%氯化钠生长(-)肺炎链球菌--Optochin敏感试验(+)、胆汁溶菌试验(+)、形态和菌落特征典型甲型链球菌--Optochin敏感试验(-)、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分解试验(-)肠球菌--革兰阳性球菌,短链排列;营养要求高;在10℃、45℃、pH9.6条件下均可生长;血平板上溶血现象不定;触酶试验(-);胆汁七叶苷试验(+);6.5%NaCl生长试验(+);PYR试验(+);血清学分类属D群。12、肠球菌属和D群链球菌的比较。试验肠球菌属D群链球菌乳球菌属胆汁-七叶苷试验+++PYR试验+-+65g/LNaCl中生长+-V45℃生长+--三者相同点:⑴细菌排列……均为成双、链状;⑵溶血特征……前两者均可为α、β、γ,而乳球菌属为α、γ;⑶万古霉素敏感试验……均为S。13、简述脑膜炎球菌的鉴定依据有哪些?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形态染色:革兰阴性球菌(肾形)、成双排列菌落典型:光滑型,易乳化,盐水中无自凝生化反应:氧化酶(+)、触酶(+)、糖代谢试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生长特性试验:生长温度、营养需求(普通培养基不生长)血清学鉴定与分群:可与相应分群诊断血清发生凝集。14、临床病例分析题(一)患者李某,男,28岁,有不洁性交史,以尿痛、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就诊。1周前开始有尿道口瘙痒感,伴尿急、尿痛、尿道口发红,分泌物由浆液性逐渐变成黄色粘稠脓性。你对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应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初步诊断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急性淋菌性尿道炎。⑴取脓性分泌物做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可见中性粒细胞内、外G-双球菌。⑵分离培养:取材接种于巧克力平板,观察典型菌落;⑶鉴定:氧化酶试验、分解利用葡萄糖、多克隆和单克隆荧光抗体染色法协同凝集实验等。⑷非培养法:ELISA、核酸探针试验。(二)患者李某某,女,38岁,因SLE并发肾功能衰竭而入院治疗,采用激素冲击疗法,连续应用激素1周。该患者的肾衰有所缓解,但却出现发热、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听诊肺部有啰音。⑴与该患者出现的呼吸道症状有关的是A、SLE合并肺部感染B、普通感冒C、激素的副作用D、医院感染E、气管炎⑵若该患者咳痰为脓色、黏稠,可能感染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化脓性链球菌C、肺炎克雷伯菌D、铜绿假单胞菌E、肺炎链球菌⑶若该患者咳痰为铁锈色,可能感染的细菌是A、铜绿假单胞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克雷伯菌D、肺炎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⑴D⑵A⑶D(三)患者王某,女,发热胸痛伴咳脓痰3天,急诊入院。患者3天前突发高热寒战,胸痛如针刺样,呼吸时加剧,咳嗽且有粘稠脓痰,有时带血丝。发病一周前面部皮肤有一疖子,曾自行挤压过。既往体健。入院检查:T:39.5℃,Bp:120/70mmHg,急性面容,神清,烦躁,气促。胸部叩诊浊音,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心音正常,腹软,肝脾仅可扪及,X线检查:双肺呈大片状阴影,肋隔角钝圆,无明显积液征象。血常规:WBC:48000/mm3,中性粒细胞占83%,并伴核左移。医生初步诊断为肺炎、败血症(病原菌待查)。要求血培养+药敏。请问你将如何进行检验?并写出你的鉴定步骤与依据。标本:血液—血培养—分离培养—鉴定并做药敏试验—报告血培养:取血液标本5ml注入含50ml葡萄糖肉汤增菌液的培养瓶内,混匀后37℃培养18~24h,培养瓶内液体浑浊、溶血、并有胶冻状凝固。分离培养:取增菌后培养物转种血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触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⑴涂片革兰染色镜检:G+葡萄状排列的球菌⑵血琼脂平板上分离培养:直径2~3mm、金黄色、光滑突起的圆形菌落,有时可见β-溶血环⑶主要生化鉴定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发酵甘露醇、(Staphaurex胶乳凝集试验、API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等)(四)患儿,男,5岁。发热伴头痛,呕吐2天,服用退热药及抗生素后,症状无改善,头痛加剧,自诉颈部痛,烦躁。入院时喷射状呕吐,体温39℃,神志尚清。右眼结膜及全身皮肤有针头状至绿豆大小不等的红色出血点,咽部充血,颈强直。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取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思考题:⑴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还需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以确定诊断?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⑵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所致疾病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提示1: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原体是脑膜炎奈瑟菌。脑脊液离心沉淀涂片,中性粒细胞内外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特点可初步诊断为脑膜炎奈瑟菌。可进一步将脑脊液标本增菌后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培养48h后,如形成无色、圆形、隆起、光滑、透明或半透明、似露滴状的小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提示2:病原菌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鼻咽部局部繁殖后入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数人感染后表现为带菌状态,只有极少数人发展成脑膜炎。提示3:脑膜炎奈瑟菌抵抗力很弱,对干燥、寒冷、热力及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因此在采集和送检疑为脑膜炎病人的材料时要注意保暖保湿,迅速送检,最好是床边接种。提示4:对儿童注射荚膜多糖疫苗。我国因流行的菌群以A群为主,目前我国使用的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疫苗。肠杆菌科1、名词解释:迁徙生长现象;KIA试验;肥达试验;外斐反应;MIU试验。⑴迁徙生长现象:是指变形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性生长,形成以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同心圆形的层层波状菌苔,称为迁徙生长现象。⑵KIA试验:即双糖铁—半固体培养基,它是一种复合性的检查生化反应的培养基,可检查4种反应即葡萄糖、乳糖的发酵反应,是否产生H2S,有无动力等。目前多使用国产双糖铁琼脂粉(KIA),比较方便,效果也好,但只能配制成斜面培养基,不能配成半固体培养基,因而无法观察细菌的动力。双糖铁培养基(KIA)的用途:主要用于观察肠杆菌科细菌是否分解乳糖、葡萄糖产酸产气、是否产生H2S。⑶肥达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型副伤寒杆菌(A)抗原和肖氏沙门菌鞭毛(B)抗原与受检者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以测定受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为协助临床对肠热症诊断的一种血清学试验。⑷变形杆菌的菌株X19、X2、Xk的O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可发生交叉反应。因此OX19、OX2、OXk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可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称外斐反应(Weil-Felixtest)。⑸MIU试验:即动力、吲哚、脲酶试验的合称。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如大肠埃希菌MIU为++-。2、肠杆菌科细菌在SS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肠道非致病菌:红色菌落,如大肠杆菌等。肠道致病菌:无色菌落。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乳糖发酵试验: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附】肠道选择性培养基 ☆SS平板:含乳糖、中性红指示剂、胆盐、煌绿、硫代硫酸钠等 ☆麦康凯(Mac)平板:含乳糖、中性红指示剂、胆盐等 ☆中国蓝平板:含乳糖、中国蓝和玫瑰红酸指示剂。大肠杆菌形成紫黑色带金属光泽菌落 ☆EMB平板:含乳糖、伊红和美蓝指示剂选择性培养基的特点:l均含有乳糖和酸碱指示剂: 细菌分解乳糖产酸,使培养基pH降低,指示剂呈酸性变色,指示剂不同,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分解乳糖的细菌呈有色菌落,不分解乳糖的细菌为无色菌落l含有不同的抑制剂: 对革兰阳性菌和非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选择性的培养肠道致病菌。3、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疾病的种类由于哪些?简述致腹泻大肠埃希菌的种类以及主要的临床意义。EHEC主要血清型以及引起的病种是什么?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疾病的种类有:⑴肠外感染:以化脓性炎症多见。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腹膜炎、阑尾炎、手术创口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与脑膜炎。(条件致病,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尿路感染最为常见。)尿路感染还需尿菌落计数:>10万/ml尿液有诊断意义,采用倾注平板法进行计数。⑵肠道感染:腹泻。引起腹泻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及其所致疾病(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是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霍乱样腹泻)(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主要引起儿童和成人菌痢样腹泻。(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严重者致死。(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可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血便。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主要血清型是0157:H7,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EHEC的鉴定:l生化反应符合大肠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为发酵乳糖的有色菌落;在KIA上多为+++-;IMViC为++--;尿酶试验-。l血清学分型:有50多个型,代表为O157:H7lO157:H7则需接种在山梨醇麦康凯琼脂(SMAC)平板上,35℃培养18~24h后可见红色中等大小菌落。再与O157血清做胶乳凝集试验。l凡山梨醇阴性的大肠埃希菌0157:H7分离株无须再做毒素的检测,因为均产生Vero毒素。l目前,美国CDC已将0157:H7血清型列为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4、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物质、主要临床特征与临床常见病种。志贺菌属致病物质:菌毛;内毒素;志贺毒素。所致疾病:经肠道传染,引起细菌性痢疾,有3种临床类型,即急性菌痢、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主要临床特征:发热;脓血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甚至神志障碍,中毒性休克。沙门菌属致病物质:菌毛、耐酸应答基因、Vi抗原、内毒素、肠毒素。所致疾病:肠热症(Entericfever/typhoidfever):伤寒和副伤寒;肠炎型即食物中毒;败血症;带菌者。主要临床特征:伤寒……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5、细菌性痢疾与肠热症的标本如何采集?请简述志贺菌的检验方法与鉴定依据。细菌性痢疾标本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新鲜脓血黏液便;立即送检或床边接种;保存于30%甘油盐水或卡-布培养基。在治疗前采集粘液脓血便作床边接种,不能及时接种可置甘油缓冲盐水中送检。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发病第1周:血液;发病第2周起:粪便;发病第3周起:粪便、尿液;肠热症全程:骨髓。检验方法:1.将待检标本接种肠道选择平板,35℃培养18~24小时。2.若标本含菌量少,可先增菌(GN增菌液)4~6小时再分离培养。3.挑取无色半透明菌落,进行初步生化反应鉴定。挑取可疑菌落接种KIA、MIU培养基若符合KIA:KA--;MIU:--/+-,再作志贺菌多价诊断血清玻片凝集试验4.符合志贺菌生化反应特征可进行血清学鉴定5.血清学鉴定先用志贺氏多价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若凝集再用A、B、C、D群诊断血清鉴定到种、型。6.血清学鉴定需注意K抗原的阻断作用,并应考虑是否为EIEC。若出现生化反应符合,血清学不凝集现象,应考虑K抗原的阻断作用,可将菌液加热100℃15~30min后,重复凝集试验,仍不凝集可考虑EIEC,需进行鉴别。志贺菌鉴定依据:l肠道选择平板上无色半透明菌落lKIA:KA--lMIU:--/+-l与志贺菌多价诊断血清和各群血清凝集l注意与EIEC、类志贺邻单胞菌、动力不明显的沙门菌鉴别志贺菌鉴别:l与EIEC鉴别:醋酸盐、葡萄糖铵利用试验和黏质酸盐产酸试验,EIEC均阳性,志贺菌均阴性。l与伤寒沙门菌鉴别:因两菌在KIA上极其相似,可用动力、H2S和因子血清O9相鉴别。6、简述EIEC与志贺菌的异同点。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两者都是革兰阴性杆菌,生化反应特点相似: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或迟缓发酵乳糖、多数菌株动力阴性、赖氨酸脱羧酶阴性。与志贺菌的鉴别试验:醋酸盐、葡萄糖铵利用试验和黏质酸盐产酸试验,EIEC均阳性,志贺菌均阴性。EIEC常见的血清型:O152、O1247、肥达试验的结果如何分析?⑴正常抗体水平:人们因沙门菌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的有关抗体,其效价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是O抗体(TO)凝集效价≥1:80,伤寒沙门菌H(TH)凝集效价≥1:160,引起副伤寒的沙门菌H(PA/PB/PC)凝集价≥1:80时才有诊断价值。⑵动态观察:有时单次效价增高不能定论,可在病程中逐周复查。若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期≥4倍才有意义。⑶O与H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结果意义O抗体高,H抗体高伤寒患者;近期接种伤寒疫苗O抗体不高,H抗体不高①未接触过伤寒抗原(未感染或接种);②检测时间过早,O抗体还未产生;③机体免疫机能缺失或低下O抗体不高,H抗体高①感染史或接种史;②非特异性回忆反应O抗体高,H抗体不高①伤寒感染或接种早期;②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如肠炎沙门菌)感染。⑷肥达试验阴性原因:①发病早期曾用大量或多种抗生素治疗;②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故本试验阴性时,不宜匆忙地否定临床诊断。8、肺炎克雷伯菌初次分离时菌落有何特点?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初次分离培养基上形成较大、凸起灰白色的粘液型菌落,菌落大而厚实、光亮,相邻菌落易发生融合,用接种针沾取时可挑出长丝状细丝。在MAC培养基上发酵乳糖产酸,形成较大的黏液型、红色的菌落,红色可扩散至菌落周围的培养中。形态结构:G-杆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有明显的荚膜。基本生化反应特征:·具有肠杆菌科生化共性(葡萄糖+、H2O2+、氧化酶-)·葡萄糖酸盐+、苯丙氨酸脱氨酶–·KIA:AA+-·IMViC:--++·脲酶:+·血清学鉴定:荚膜肿胀试验9、简述变形杆菌的鉴定依据有哪些?变形杆菌属是一群动力活泼、H2S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脲酶均阳性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人体肠道中。包括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4种。·革兰阴性杆菌,高度多形态性;氧化酶-、触酶+、硝酸盐还原+·在普通平板和血平板上迁徙生长,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乳糖不发酵呈无色菌落。·苯丙氨酸脱氨酶(Phe)+、葡萄糖酸盐利用-·脲酶试验+(迅速分解尿素)·KIA:KA++·MIU:+-/++即: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IMViC:-/++--变形杆菌的主要鉴定依据是:变形杆菌在营养琼脂和血琼脂平板上迁徙生长,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乳糖不发酵,呈无色菌落,在SS琼脂上产H2S,菌落中心呈黑色。氧化酶阴性,迅速分解尿素(脲酶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KIA为KA++,IMViC-/++--,可初步鉴定为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的区别为前者吲哚阳性,鸟氨酸阴性,后者与之相反。与普罗菲登斯菌属和摩根菌属的鉴别点是迁徙生长和H2S试验阳性,而后两者为阴性。10、简述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鉴定的一般程序。粪便中段尿液肛拭子血液胆汁培养骨髓基(增菌)鉴别培养基如SS平板红色菌落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无色菌落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G-杆菌动力试验生化反应玻片凝集反应确定菌种和菌型克氏双糖铁(KIA)初步鉴定生化反应MIU玻片凝集反应确定菌种和菌型IMViCU动力大肠杆菌++---+肺炎杆菌--+++-11、伤寒沙门菌与痢疾志贺菌如何进行分离鉴定?标本(粪便)接种于肠道鉴别培养基如SS选择培养基。37℃培养24h后,挑取无色半透明的乳糖不发酵菌落接种至双糖铁培养基。伤寒沙门菌与痢疾志贺菌均不发酵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但痢疾志贺菌没有鞭毛,无动力而伤寒沙门菌则有,再用伤寒沙门菌与痢疾志贺菌的抗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予以鉴定。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凡临床分离菌乳糖发酵、吲哚阳性,或脲酶阳性者,均不考虑为沙门菌。沙门菌血清学鉴定:l首先用A-F多价O诊断血清进行初步鉴定;l再用O因子血清鉴定到群(A、B、C、D、E、F群);l再用H因子第2相血清辅助鉴定型;l若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A-F诊断血清不凝集,应考虑是否有Vi抗原,将待检菌液加热后,再进行A-F多价O血清凝集试验。沙门菌鉴定依据l沙门菌鉴定主要依靠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诊断l肠道选择平板上无色半透明菌落lKIA:KA+/-+/-lMIU:+--l与A-F多价O诊断血清和相应O因子血清、H因子血清凝集l注意Vi抗原的存在;注意抗原结构相同的菌株,应加做生化反应进行鉴别12、列出伤寒沙门菌及志贺菌在KIA和MIU(动力-吲哚-尿素)的基本生化反应。区别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KIAKA--KA-+/-KA++KA++MIU--/+-+--+--+++13、简述大肠埃希菌的生化特性。氧化酶试验(-)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等(个别菌株迟分解乳糖或不分解乳糖)KIA:AA+-MIU:++-IMViC:++--14、对怀疑为细菌性痢疾的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查时,通常应采取哪些实验步骤?⑴取粪便标本接种到SS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挑取无色菌落进行生化反应与鉴定。⑵生化反应:IMViC、动力等⑶血清学试验:利用单价或多价痢疾杆菌免疫诊断血清进行菌群鉴定(玻片凝集试验、SPA协同凝集试验、荧光菌球法等)。15、填空题肠道非致病菌除变形杆菌属外,均分解乳糖产酸;而致病菌均不发酵乳糖。据此设计了选择性培养基如、、、等,作为分离肠道致病菌常用培养基;用、复合培养基作为测定肠道杆菌生化反应的基本培养基。肠杆菌科定科试验主要项目为、、、。其中基本可将肠杆菌科与其他科常见的G-杆菌区别开来。细菌生化反应是传统鉴定肠道杆菌的主要依据。SS,EMB,MAC,中国兰培养基;KIA,MIU;革兰阴性杆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16、简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特性。形态染色:革兰阴性球杆菌;25℃有周鞭毛,37℃则无动力;无芽孢,无荚膜培养特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4~40℃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0~28℃;在肠道选择平板(如MAC)和NYE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新耶尔森菌选择性琼脂)呈无色、半透明、扁平较小的不发酵乳糖型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生长,液体表面可形成白色菌膜或有沉淀生长生化反应:脲酶:+;鸟氨酸:+;V-P试验:22~25℃+;35~37℃-;动力:22~25℃+;35~37℃-;KIA:KA--;嗜冷性:在4℃增菌3周可分离纯化。(主要鉴定特征)所致疾病:经污染的食物、水通过肠道感染,引起小肠和结肠炎。患者可出现发热、黏液便或水样便,易与菌痢相混淆;腹痛多在回盲部,需与阑尾炎相鉴别。还可由交叉抗原引起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17、实验室采用传统的试验方法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请论述其总体鉴定方法和思路。将目的菌进行革兰染色,若为革兰阴性杆菌,再作氧化酶和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如氧化酶阴性、葡萄糖为发酵型则可认为是肠杆菌科细菌。进而根据葡萄糖酸盐和苯丙氨酸拖氨酶试验将肠杆菌科细菌分为三大类,再根据细菌在选择培养基上的颜色和形态、克氏双糖铁培养基上的反应、MIU、IMViC试验结果,综合分析鉴定到种。在肠杆菌科细菌中,EPEC、志贺菌、沙门菌除生化反应鉴定符合外,还需进行血清学试验将其鉴定到群、型。18、综合分析题(一)患者刘某,女,40岁,尿频、尿急、尿痛1周,体检:体温38.5℃,明显肾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尿WBC3(+)/HP,偶见白细胞管型。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10万cfu/mL,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为头孢噻肟6mm,头孢噻肟/克拉维酸26mm,头孢他啶21mm,头孢他啶/克拉维酸27mm,呋喃妥因25mm(中介判定值为15~16mm)。(1)根据以上病情,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什么?依据有哪些?(2)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药敏实验结果,可判断此株菌存在哪种耐药机制,由于这种耐药机制的存在,临床抗生素应用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1)根据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体温升高的尿路感染典型症状,及尿中白细胞>5/HP,偶见白细胞管型,尤其是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的检验结果,明确了尿路感染的诊断,明显肾区叩痛可进一步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因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2)根据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加克拉维酸后比不加克拉维酸的抑菌环直径均>5mm,确定此株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临床抗生素应用方应避免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即使这些药物的体外实验显示敏感,临床上也可能治疗无效。但对头霉素、碳青霉稀及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制剂可能敏感。(二)患者张某,男,16岁,因某日餐后6小时出现发热,发热高烧达39.5℃,伴头痛、恶心、腹痛及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然后呈粘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患者入院后,临床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菌痢,临床采集了患者粪便标本,并送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室要求做细菌培养,请问你将如何进行检验?并写出你的鉴定步骤与依据。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⑴步骤:标本---粪便或肛拭子—(增菌培养)分离培养—初步鉴定—最终鉴定—报告结果。⑵增菌培养:若标本含量较少,取新鲜粪便标本脓血粘液部分或肛拭子接种于GN增菌液增菌后再进行分离培养。⑶分离培养:取新鲜粪便标本脓血粘液部分或增菌培养物同时接种于肠道强、弱选择培养基如SS、MAC平板,以不发酵乳糖型菌落为可疑菌落。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⑷初步鉴定:取可疑菌落做KIA、MIU、U等试验。如结果为:KIA:KA--;MIU:--/+-;IMViC:-/++--;U—。初步疑为志贺菌。同时转种小斜面做纯培养,为血清学鉴定做准备。⑸最终鉴定:符合志贺菌生化反应特征可进行血清学鉴定。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试验):先用志贺氏4种多价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若凝集再用A、B、C、D群单价诊断血清鉴定到种、型。若出现生化反应符合,血清学不凝集现象,应考虑K抗原的阻断作用,可将菌液加热100℃15~30min后,重复凝集试验。(三)4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小店卖的水果沙拉,回家2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腹泻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思考题:⑴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⑵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提示1:4岁患儿有进食水果沙拉史,2天后出现严重腹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以上症状提示最可能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O157:H7。提示2:针对该可疑病例应及时对肠道内大肠埃希菌感染进行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并快速进行毒力和血清型等特征鉴定,以确定防治措施。弧菌属1、名词解释:神奈川现象;霍乱红试验。⑴神奈川现象(kanagawaphenomenon):将副溶血性弧菌接种于含高盐(7%)的人O型血或兔血及以D-甘露醇做为碳源的我妻(Wagatsuma)琼脂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称为神奈川现象,即神奈川试验阳性,是测定该菌是否有致病性的一个重要试验。(即: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能溶解人或兔红细胞)。⑵霍乱红试验:出现蔷薇色,为霍乱红试验阳性。霍乱弧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霍乱弧菌液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因此当霍乱弧菌培养在含有硝酸盐成分的蛋白胨水中,所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与吲哚结合成亚硝酸吲哚,滴加浓硫酸即可出现蔷薇色,称为霍乱红试验阳性(由于霍乱弧菌和其他弧菌均有此种反应,故无特异性)。2、霍乱由何菌所致(霍乱弧菌的哪些血清群可引起霍乱)?试述其致病物质及其致病机制。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霍乱弧菌O1群与O139群可引起霍乱。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鞭毛;菌毛;黏液素酶等。致病机制:霍乱弧菌主要是产生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ATP转变为cAMP,使cAMP水平升高,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增加,肠腔内水钠储留而导致上吐下泻(呕吐与腹泻,米泔水样大便,内含黏液、上皮细胞和弧菌,无炎症细胞)。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发病早期采集标本·以“米泔水”样便为主,及时送检。最好就地接种碱性胨水增菌。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卡-布培养基保存·严密包装,专人送检·肛拭子、水样、细菌战剂如蛤蜊检验方法--显微镜检查:·涂片染色: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注意形态、排列·动力观察:压滴法或暗视野镜检,注意运动方式·制动试验:O1诊断血清与菌体结合,动力消失分离培养:·将标本直接接种碱性胨水,35℃6~8h后,接种至TCBS平板或庆大霉素琼脂平板,35℃12h~18h出现可疑菌落:应使用Ol群和O139群多价和单价抗血清进行凝集,结合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作出初步报告。·TCBS:出现黄色菌落·庆大霉素琼脂:出现中心灰褐色的菌落生化反应:·粘丝试验:将0.5%去氧胆酸钠水溶液与霍乱弧菌混匀成浓悬液。lmin内悬液由混变清,并变得粘稠。以接种环挑取时有粘丝形成,弧菌属中除副溶血性弧菌的部分菌株外均有此反应。·氧化酶试验(+)·霍乱红试验:霍乱弧菌有色氨酸酶和硝酸盐还原能力。当将霍乱弧菌培养于含硝酸盐的蛋白胨水中时,分解培养基色氨酸产生吲哚。同时,还原硝酸盐成为亚硝酸盐,两种产物结合成亚硝酸吲哚。滴加浓硫酸后呈现蔷薇色,是为霍乱红试验阳性。·0/129敏感试验:P82参照标准药敏试验的方法进行。将O/129(2,4二氨基-6,7-二异丙基喋啶)药敏纸片lOμg及150μg的纸片贴在接种有待测菌的琼脂平板,35℃18~24h孵育后,纸片周围任何大小的抑菌环均表现为敏感。·耐盐培养试验:霍乱弧菌能在不含氯化钠和含6%氯化钠培养基中生长。氯化钠浓度高于6%则不生长。确定血清群:O1群诊断血清与可疑菌落作玻片凝集,以确定是否为O1群确定血清型:与分型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以确定血清型别确定生物型:l第Ⅳ组噬菌体裂解试验l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l鸡红细胞凝集试验l溶血试验结果分析与报告:霍乱属于法定的甲类传染病,一旦从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霍乱弧菌,需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3、对可疑霍乱患者应如何进行快速微生物学检查?运动试验与制动试验(+)。动力观察:采取病人“米泔水样”大便或呕吐物制成悬滴片,观察细菌动力,可见流星或穿梭状动力的细菌。制动试验:标本,霍乱多价诊断血清(效价1:64),用暗视野镜观察,3分钟内运动被抑制的即为阳性。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4、试述霍乱的防治原则。⑴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作好国境检疫与交通检疫,防止本病从国外传入;⑵作好“三管”(水源、饮食物、粪便的卫生管理)工作,改善社区环境,以切断传播途径;⑶疫苗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力;⑷对霍乱病人应严格隔离治疗,必要时实行疫区封锁,以免疾病向外蔓延;⑸对症治疗,抗菌治疗:①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是治疗霍乱的关键;②抗生素的应用:可减少外毒素的产生,加速细菌的清除。5、临床上常用TCBS培养基分离哪些细菌?其菌落特征如何?TCBS培养基(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常用于选择分离弧菌属细菌,霍乱弧菌在其中可形成较大的菌落,因发酵蔗糖产酸而使菌落呈黄色;而副溶血性弧菌形成不发酵蔗糖的绿色菌落。6、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所致的疾病。主要生物学特性:⑴革兰阴性杆菌,或微弯,单端鞭毛,无芽孢,无荚膜。⑵营养要求不高,嗜盐性,最适盐浓度3.5%NaCl,无盐培养基不生长。⑶TCBS:形成不发酵蔗糖的绿色菌落。⑷神奈川现象+。⑸抵抗力弱,不耐热,90℃1min即被杀死。在水中生存不超过2天:耐碱怕酸,在50%食醋中1min死亡。所致疾病:食物中毒,该菌经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所传播,也可因食物容器或砧板生熟不分污染本菌引起。潜伏期5~72小时,可从自限性腹泻至中度霍乱样病症,免疫力不强。副溶血性弧菌鉴定l氧化酶阳性,O/129(150μg)敏感,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不发酵蔗糖、乳糖。吲哚试验阳性,脲酶阴性,V-P阴性。lNaCI生长试验:该菌在不含NaCl和含10%NaCl的蛋白胨水中不生长,在含3%和7%NaCl蛋白胨水中生长。l赖氨酸脱羧酶、乌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l神奈川现象阳性。l毒素测定:可用免疫学方法测定TDH和TRH。也可用基因探针和PCR方法直接测定毒素基因tdh或trh。7、临床病例分析题某患者因腹泻1天前来就诊。临床检查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感,体表凉;每天腹泻十几次,粪便外观呈稀水样,量多,逐渐呈灰白色水样便,伴呕吐;患者神志淡漠并感口渴。(1)此时需做何必要检查?(2)若TCBS平板上出现较大黄色菌落,如何进一步鉴定?(1)粪便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动力和制动试验:革兰染色阴性弧菌,呈穿梭样运动有助于诊断霍乱弧菌;直接荧光抗体染色和抗体凝集试验:应用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的多价和单价抗血清进行凝集,可快速诊断霍乱弧菌感染;粪便标本碱性蛋白胨水增菌;粪便标本接种选择性平板,如TCBS、庆大霉素平板分离培养;霍乱毒素的测定。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2)氧化酶试验:霍乱弧菌应为阳性;血清凝集试验:挑选可疑菌落进行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的多价和单价抗血清作凝集反应;生化鉴别试验:如霍乱红试验、粘丝试验、0/129敏感试验,其中包括古典生物型和EI-Tor生物型的鉴别试验等,如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8、综合题女,21岁,在欠发达地区工作,突发剧烈腹泻,不久开始呕吐,每日腹泻10多次,大便呈米泔水样。机体一般情况迅速恶化。急送医院,检查:病人脱水,血压为70/50mmHg(正常时为:120/80mmHg),脉搏快但弱。医师诊断为霍乱,并立即给予抗菌补液治疗。病情得以逐步好转。问题:⑴如何取样快速诊断证明病人为霍乱弧菌感染?⑵如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进一步证明是霍乱弧菌感染?⑶霍乱弧菌引起腹泻的毒力物质是什么?简述其结构。⑷该毒力物质引起腹泻脱水的关键机制是什么?⑴采取病人“米泔水样”大便或呕吐物制成悬滴或压滴片,观察细菌动力,可见流星或穿梭状运动的细菌。{如条件许可,可进一步作制动试验(即标本+霍乱多价诊断血清,用暗视野镜观察,3分钟内运动被抑制),阳性者可诊断。}⑵①标本采集:米泔水”样便。②分离培养与鉴定:将标本直接接种碱性胨水,35℃6~8h后,接种至TCBS平板(出现黄色菌落)或庆大霉素琼脂平板(出现中心灰褐色的菌落),35℃12h~18h出现可疑菌落,结合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与生化反应(粘丝试验、霍乱红反应等),最后使用Ol群和O139群多价和单价抗血清进行凝集,确定血清型,作出报告。9、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某患者进食后发生恶心、呕吐、腹泻。⑴不应考虑的细菌是A.福氏志贺菌B.伤寒沙门菌C.大肠埃希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链球菌⑵关于该菌生化反应,叙述错误的是A.在3%、7%氯化钠中生长良好B.在10%氯化钠中不生长C.无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D.神奈川现象阳性E.碱性蛋白胨水可做该菌增菌培养⑶如果在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一种菌,革兰染色阴性;其生化反应结果是:氧化酶(+),蔗糖(-),动力(+),吲哚(+),脲酶(-)。则该菌可能是A.福氏志贺菌B.霍乱弧菌C.大肠埃希菌0157:H7D.副溶血弧菌E.蜡样芽胞杆菌⑴E⑵C⑶DA.轮状病毒B.鼠伤寒沙门菌C.肠致病型大肠杆菌D.肠产毒型大肠杆菌E.肠出血型大肠杆菌F.霍乱弧菌G..痢疾志贺菌H.空肠弯曲菌下述临床表现,最可能由上述哪种病原体引起:1.一幼儿日前在5岁生日时得到一只宠物龟,之后出现低热、寒颤、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粪便培养查到革兰阴性杆菌,该菌有动力,不发酵乳糖,硫化氢试验阳性。2.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27岁女患者,新近从墨西哥返回,恶心、腹部绞痛、低热、大量水样泻。粪便标本查到可发酵乳糖的革兰阴性杆菌,此菌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呈绿色。3.9个月的婴儿出现严重水样泻及呕吐,病程持续5天,粪便标本未见致病菌、寄生虫及虫卵。4.一名在印度某水电站工作的44岁工程师,突发大量水样泻,由于每小时约0.5L液体的丢失,患者很快出现紫绀及重度脱水症状,肠鸣音减弱,低血压,血容量减少,其排出物呈等渗,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发现逗点状微生物。5.一个4岁女孩在随母亲旅游中,吃小店出售的汉堡包,回家3天后,出现剧烈腹部痉挛疼痛和多次血便,伴发热、呕吐。入院后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常规粪便培养发现有革兰阴性杆菌,有动力。6.一名5岁女孩因高热,意识模糊而入院,查体发现病孩面色苍白,昏迷,时有惊厥,两瞳孔不等大,呼吸微弱,粪检有脓细胞4个,白细胞数16×109/L,脑脊液正常。常规粪便培养发现有革兰阴性杆菌,无动力。1.B2.D3.A4.F5.E6.G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与其他革兰阴性苛氧菌1、名词解释:非发酵菌;不动杆菌属;苛氧菌;卫星现象⑴非发酵菌:是一大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在分类学上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属、种,但生化反应相似,除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外,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多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该类细菌引起感染的报告日益增多,已引起临床医学及检验医学的重视。⑵不动杆菌属为一群不发酵糖类、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不能运动的G-杆菌(这三项试验均为阴性者在革兰阴性杆菌中极为罕见)。现已命名6个生物种,代表菌为醋酸钙不动杆菌;临床标本中,最常见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其分离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⑶苛氧菌是指对生长环境、营养要求比较苛刻,在一般培养基上不生长或难以生长,体外培养须添加特殊因子或其他营养成分才能生长的一类革兰阴性杆菌。⑷卫星现象:由于金葡菌能合成V因子,可促进流感杆菌生长,故二者在血平板上共同培养时可出现离金葡菌落越近的流感杆菌菌落越大的现象,可用于流感杆菌的鉴定。2、简述非发酵菌的初步鉴定特征(非发酵菌主要特点)。若某种未知的G—杆菌具有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则怀疑其为非发酵菌。*氧化酶:+(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寡氧单胞菌除外)*O/F试验:O/-(氧化型或产碱型)*动力试验:多数为阳性(黄杆菌科细菌除外)。有鞭毛,但在半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动力试验不明显,故检测非发酵菌动力更准确的方法是采用30℃或室温12~14h培养物悬滴法。也可进行鞭毛染色鉴别某些有动力的非发酵菌。l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鉴定较为复杂,必须先进行初步分群(菌属),然后再进行属中鉴定。初步分群常用的实验为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氧化酶试验、动力观察。菌属氧化酶O/F试验悬滴动力假单胞菌属+O/-+不动杆菌属-O/--产碱杆菌属+-+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莫拉菌属+--黄杆菌属+O/F-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非肠杆菌科细菌除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外,药敏试验不选用Kirby-Bauer法,应选用肉汤或琼脂稀释法或E-test法。【附】假单胞菌属分布广泛,土壤、水和空气中均有存在,大多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代表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人类非发酵菌感染中,假单胞菌占70%~8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在假单胞菌属的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占70%),其他较为常见的菌种有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等。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最适温度35℃,42℃生长,4℃不生长·产生荧光素(青脓素)和蓝绿色水溶性的绿脓素,培养物呈蓝绿色。·培养物有生姜气味铜绿假单胞菌--菌落特征·典型菌落:扁平湿润,边缘不规则,呈伞状伸展,菌落和培养基灰绿色,表面有金属光泽·大肠菌样菌落:菌落圆形凸起,灰白色半透明,似大肠杆菌菌落·黏液型菌落:菌落光滑凸起,呈粘液状·侏儒型菌落:细小,无光泽半透明菌落·粗糙型菌落:菌落中央凸起,边缘扁平,表面粗糙·在血平板上形成透明溶血环·在SS、Mac上经过24h培养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一般不易与沙门菌和志贺菌菌落相区别,但经48h培养菌落中央呈棕绿色。3、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常见的非发酵菌,如何从烧伤患者创面脓性分泌物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绿色脓汁涂片革兰染色革兰阴性杆菌接种血平板和Mac平板可疑菌落(菌落灰绿色)涂片革兰染色为革兰阴性杆菌4℃不生长,42℃生长系列生化鉴定氧化酶阳性氧化利用葡萄糖、精氨酸双水解(+)乙酰胺酶(+)、明胶液化(+)、还原硝酸盐产气、利用枸橼酸盐、吲哚(-)报告4、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的种类以及主要鉴定依据。致病物质:荚膜、菌毛、内毒素、IgA蛋白酶所致疾病:原发感染:为有荚膜的b型菌株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如脑膜炎、咽喉炎、关节炎、心包炎等),小儿多见。继发感染:多为无荚膜菌株引起,常继发于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病,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等成人多见。鉴定依据:·革兰阴性小杆菌、多形性·培养采用巧克力色培养基,CO2培养·血平板上有“卫星现象”·X、V因子需求试验·分型:可做荚膜肿胀试验,取抗体(a~f)分别与菌悬液混匀,加美蓝混合后,室温10分钟用油镜观察,如菌体呈蓝色,周围绕有膨大空白圈为阳性。5、幽门螺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所致的疾病种类。主要生物学特性:⑴形态染色:革兰阴性,螺旋状弯曲,在胃粘膜环境中,具有典型的螺旋形或弯曲形形态,在陈旧培养物中,可呈圆球状;单端或双端有多根带鞘鞭毛,鞭毛在定居中起锚住作用;无芽孢。⑵培养特性:微需氧,营养要求高,需动物血液或血清;37℃能生长,在25℃和42℃生长不良;在改良Skirrow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粘菌素B(250U/L)、万古霉素(6mg/L)、TMP(5mg/L)、两性霉素(2mg/L)等以抑制杂菌和真菌生长)上的菌落形态为圆形孤立的小菌落,无色半透明呈露滴状。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⑶生化反应:不活跃,不能利用糖类;快速脲酶实验强阳性(是—种简便实用、快速敏感、较为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脲酶试剂由尿素、基质、酚红指示剂等组成,将小块的活组织块放人装有尿素培养基瓶内,如培养基由黄变为红色为阳性,提示该菌脲酶已将尿素分解。适合于胃镜检查病人)为主要鉴定依据;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阳性。所致疾病:幽门螺杆菌与人类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和胃癌等疾病相关。6、临床病例题30岁男性患者,因上腹不适1个月,饭后上腹疼痛2周就诊,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部活检组织尿素酶阳性,涂片革兰染色见革兰阴性呈海鸥展翅状排列的菌体,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初步的实验室检查,可能为何种细菌感染,简述这种细菌的主要特性。·该患者可能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革兰阴性弯曲形细菌,运动活跃;微需氧,在有氧及无氧环境中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5~37℃,在30℃和42℃均生长不良,营养要求高,普通培养基不生长,常用的培养基是布氏血琼脂、胰酶大豆血琼脂等,选择性培养基常用改良的Skirrow琼脂;生化反应不活跃,不分解任何糖类,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阳性,尿素酶强阳性;对酸敏感,1%胆盐可抑制HP生长。革兰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白喉棒状杆菌1、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形态特点、培养特性、致病因素。主要形态特点: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呈栅栏状或L、V、Y等文字形,有异染颗粒。培养特性:常用培养基…吕氏血清培养基(含凝固血清的Loffler培养基):生长迅速,异染颗粒明显;菌落为灰白、光滑、湿润的小菌落;选择鉴别培养基……含亚碲酸钾(0.03-0.04%)血琼脂平板:黑色菌落。致病因素:白喉外毒素2、简述白喉毒素的致病机制。致病机制:白喉棒状杆菌主要是产生白喉外毒素,作用与易感细胞,使EF-2失活,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引起组织坏死和病变。3、以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细菌有哪几种?霍乱弧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其中G-菌产生外毒素的有:霍乱弧菌、鼠疫杆菌、百日咳杆菌;与典型外毒素不同,由菌细胞裂解或自溶后才能释放外毒素的细菌有:鼠疫杆菌、肉毒杆菌。4、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几种?毒素型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等。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细菌性(传染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梭菌等。5、简述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和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致病机理分别是什么?①霍乱弧菌:主要是产生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ATP转变为cAMP,使cAMP水平升高,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增加,肠腔内水钠储留而导致上吐下泻(呕吐与腹泻)。②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抑制性突触前膜,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酸、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失调,导致屈肌和伸肌同时发生收缩而出现肌肉痉挛。③白喉棒状杆菌:主要是产生白喉外毒素,作用于易感细胞,使EF-2失活,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引起组织坏死和病变。6、综合分析题(一)患儿,女,5岁。发热、声音嘶哑、喉痛伴咳嗽4天,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8.5℃,面色苍白,唇稍紫,咽后壁、腭弓和腭垂等处发现灰白色膜状物,用灭菌棉拭子不易擦掉,心率130次/分钟,心律不齐。初诊为白喉。思考题:⑴本病的病菌是什么?还需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以确定诊断?⑵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所致疾病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提示1:病变部位假膜及边缘取材经Albert染色,找到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并有异染颗粒者,可初步确定为白喉棒状杆菌。再将标本接种于亚碲酸钾血平板或Loffler血清斜面,根据菌落特征和毒力Elerk确诊。提示2:该菌存在于白喉病人假膜及带菌者鼻咽腔或鼻分泌物内,经飞沫传播,也可经污染物品或饮食而传播。提示3:注射白喉类毒素是预防白喉的重要措施。我国在出生3个月以后婴儿中接种DPT三联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对密切接触白喉患者的易感儿童需肌内注射1000-2000U白喉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二)男,3岁,某幼儿园日托小朋友。主诉:低热、食欲缺乏、喉痛3天,伴用力时呼吸困难。病史:患儿在国外生活,其免疫接种史不详。查体:发热(38.5℃),心动过速(103次/分),伴有偶发性脉搏短绌(间隙脉)。心电图(ECG):ST波上移,二级心脏阻滞。颈部淋巴结肿大(水牛颈),咽部及扁桃体有平滑、灰白色假膜附着,无肝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430万/mm3,白细胞23,000万/mm3,中性粒细胞88%,淋巴细胞12%。影象学:心肌炎改变。病理学:咽部假膜较弥散;心脏苍白,增大。渗出液涂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沉淀的纤维素、细胞碎片、细菌形成假膜。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坏死。思考题:⑴你将用哪些药物作经验性治疗?⑵怎样进一步确诊?⑶对幼儿园同班小朋友应采取什么措施?⑷灰白色假膜是怎样形成的?⑸为什么会出现心率不齐?提示1: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红霉素。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提示2:咽部病变部位取材培养,Albert染色可见菌体内的异染颗粒。吕氏血平板分离培养鉴定为白喉杆菌。Elek平板毒力试验证实为产毒的白喉杆菌。提示3:白喉棒状杆菌感染机体后,在鼻、咽部黏膜上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中毒症状。鼻、咽部黏膜局部由于细菌和毒素的作用,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血浆纤维素外渗,渗出的纤维素和白细胞及坏死组织凝固在一起形成灰白色膜状物,即假膜。提示4:白喉棒状杆菌感染机体后,在鼻、咽部黏膜上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中毒症状。外毒素的B亚单位可与心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将A亚单位引入细胞,使延伸因子-2(EF-2)灭活,影响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出现心肌炎的改变而出现心率不齐。分枝杆菌属1、名词解释:抗酸杆菌;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麻风细胞(或泡沫细胞)⑴抗酸杆菌: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杆菌,由于其菌体含大量分枝菌酸,故不易着色,但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后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⑵卡介苗(BCG):是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减毒活疫苗。(是卡-介二氏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毒力减弱但仍保留免疫原性的变异株,即卡介苗。现广泛用于人类结核病的预防)。⑶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检测受试者对TB是否有细胞免疫功能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试验。即判定机体对TB是否有无免疫力一种试验。⑷麻风细胞或泡沫细胞:是指麻风患者渗出物标本涂片后,可见到有大量麻风杆菌存在的感染细胞,这种细胞的胞质呈泡末状,称为泡沫细胞,这为麻风病原学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一个区别。2、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形态染色特点、培养特性、致病因素和感染类型、预防措施。主要形态染色特点:细长略弯,分枝生长趋势;革兰染色阳性,不易着色;抗酸染色阳性(红色)。培养特性:专性需氧,生长缓慢,最适pH6.5~6.8,Lowenstein-Jensen(罗文斯旦-琴逊/L-J培养基):R型菌落,似花菜;液体培养基:形成菌膜,有毒株呈索状生长。致病因素:TB不产生内、外毒素,也无侵袭性的酶。TB致病性主要取决于菌体成分……脂质(索状因子,磷脂,分枝菌酸,蜡质D,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蛋白质;糖类;荚膜。感染类型:⑴肺部感染:原发感染与原发后感染。⑵肺外感染:免疫力低下患者M.tuberculosis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内、外播散。常见于脑、肾、骨、关节、生殖系统少数形成全身粟粒性结核或播散性结核。预防措施:⑴一般性预防:卫生宣传、提高机体抵抗力。⑵特异性预防: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新生儿接种卡介苗(BCG)。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分阶段治疗和坚持全程。3、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其临床用途。原理:Ⅳ型超敏反应结果判断:5mm<直径<15mm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强阳性反应或:PPD-C侧红肿>BCG-PPD侧为感染;BCG-PPD侧红肿>PPD-C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侧可能为卡介苗接种。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TB有DTH,并说明有特异性免疫力。强阳性反应: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应进一步检查以追查病灶。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对TB也无免疫力。临床用途:⑴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⑵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⑶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者)结核病的辅助诊断⑷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4、抗酸染色的原理、染液组成、染色步骤与结果是什么?原理:由于某些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大量分枝菌酸,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又能抵抗强脱色剂盐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染液组成与步骤:⑴涂片、干燥、固定:将标本涂片于载玻片上,干燥并固定;⑵加石炭酸—复红染液数滴于标本上,置于火焰上,以弱火徐徐加温,使染液冒蒸汽(切勿煮沸)后离开火焰,染液将干时再添加,维持3~5分钟,待标本凉后水洗;⑶用3%盐酸酒精脱色1/2~1分钟,脱色时轻轻摇晃玻片,直至涂片无色脱出或稍呈粉红色为止;⑷水洗后,用碱性美兰复染1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后用油镜观察。结果:抗酸染色阳性菌染成红色,背景以及其它菌染成兰色。5、麻风分枝杆菌的传播途径和临床感染类型分别是什么?传播途径:经呼吸道、接触感染临床感染类型:麻风主要经呼吸道与接触感染;发病慢,病程长,细菌主要侵犯神经、皮肤黏膜;引起麻风病。临床上表现为两型两类。⑴瘤型麻风(开放型):传染性强⑵结核样型(闭锁性):传染性弱⑶界线类:兼具两者的特点⑷未定类:前期病变6、简述当前应如何对麻风病进行病原学诊断?目前麻风病的微生物检验主要靠采集病理标本涂片或切片,抗酸染色镜检,找麻风细胞或麻风杆菌,结合临床做诊断。7、简述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有哪些?⑴标本采集: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采集不同标本,如痰液、脓液、穿刺液(胸水、腹水)等。⑵显微镜检查:涂片——抗酸染色或荧光染色镜检——结果报告涂片可采用直接涂片、漂浮集菌涂片、离心沉淀集菌涂片3种方法。直接涂片:分薄涂片与厚涂片两种。用接种环挑取约0.01ml痰液或其他处理过的标本,制成10mm×10mm大小的均匀薄涂片;或取上述标本约0.1ml,制成20mm×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15mm大小的厚膜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后,行抗酸染色(用油镜检查)或金刚“O”染色(用荧光显微镜高倍镜检查)。漂浮集菌涂片:取痰液2~3ml放入100ml三角瓶内,加1~2倍量40g/LNaOH混匀。经103.43kPa高压灭菌20~25min(或煮沸30min)。冷却后滴加汽油0.3~1ml,震荡15~30min后,吸取泡沫和油层交界部分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后,做抗酸染色或金刚O荧光染色镜检。离心沉淀集菌涂片:取痰液2~3ml,40g/LNaOH1~2倍量混匀。经103.43kPa高压灭菌20~25min(或煮沸30min),3000rpm/min离心30min,弃上清液,取沉淀物涂片做抗酸染色或金刚O荧光染色镜检。荧光染色:取标本涂片滴加荧光染液金刚O染色10~15min,水洗;②脱色:用3%盐酸酒精脱色1~2min,至无黄色,水洗;③用对比染液0.5%高锰酸钾复染1~3min,水洗,待干镜检。抗酸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报告方式镜检结果-仔细检查300个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报告抗酸杆菌数300个视野内发现1~2条抗酸杆菌+100个视野内发现3~9条抗酸杆菌2+10个视野内发现1~9条抗酸杆菌3+每个视野内发现1~9条抗酸杆菌4+每个视野内发现≥10条以上抗酸杆菌荧光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荧光染色抗酸杆菌阴性(-):0条/50视野。报告荧光染色抗酸杆菌数:1~3条/50视野;荧光染色抗酸杆菌阳性(1+):10~99条/50视野;荧光染色抗酸杆菌阳性(2+):1~9条/视野;荧光染色抗酸杆菌阳性(3+):10~99条/视野;荧光染色抗酸杆菌阳性(4+):≥100条/视野。⑶分离培养·标本前处理:目的:杀死杂菌;液化标本方法:4%NaOH法:多用于痰标本的处理。取痰标本1-2ml于无菌试管内,加入40g/LNaOH溶液2~4倍量后置37℃孵箱内放置30min,其间震荡痰液2~3次,使痰液化,待接种。4%H2SO4法:多用于尿标本的处理。取尿标本1~2ml于无菌试管内,加4%H2SO4溶液2~4倍量混匀后室温处理30min,在此期间震荡痰液2~3次,使痰液化,待接种。胰酶-新洁尔灭法:多用于痰标本的处理。痰标本加入等量或1倍量1g/L胰酶液震荡消化数分钟,再加入等量0.3%新洁尔灭混匀,放置5min后,待接种。·培养基选择:罗氏培养基、米氏培养基、小川培养基等·接种与培养:前处理完成后,取前处理液0.1ml,接种在2支改良罗氏培养基斜面上。37℃保持平卧24小时后,直立继续放置37℃培养。·培养结果记录与报告方法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接种后第3和7日观察培养情况,此后每周观察一次,并在分离培养结果记录表上记录生长结果。若3天内有菌落,可报告费分支杆菌(污染菌)生长;7天内有菌落生长,并经抗酸染色确认,可报告非结核分枝杆菌(快速生长型);7天以后有菌落生长,并经抗酸染色确认,方可报告分枝杆菌生长。如有可疑分枝杆菌菌落生长时,报告阳性结果: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1/4报告(+),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1/2报告(2+)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3/4报告(3+)菌落布满培养基斜面报告(4+)。如第8周末培养基无菌落生长报告培养阴性。⑷其他检验技术:PCR测核酸,ELISA测抗体等。8、简述抗酸染色的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结核杆菌的培养结果记录与报告方式9、简述结核杆菌与麻风杆菌的镜下鉴别要点。麻风杆菌结核杆菌排列呈束状或团状散在菌细胞粗直、两端尖细细长、微弯曲涂片中的菌数较多较少标本来源病变组织痰、尿、粪等10、综合分析题患者,女,19岁。就诊时主诉:近1个多月来咳嗽,痰中时有血丝,无胸痛,但有明显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自觉午后微热,心悸。查体:体温38℃,慢性病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109/L,血沉为70mm/h。X线透视右肺尖有多发小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取清晨咳痰进行抗酸染色,镜下见到红色细长略弯曲的杆菌。思考题⑴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菌是什么?还需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以确定诊断?⑵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所致疾病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提示1:痰涂片抗酸染色见红色细长杆菌,可初步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再将集菌后的标本接种于罗氏培养基35-37℃培养,每周观察生长情况,通常3-4周长出肉眼可见的粗造型菌落。根据细菌的生长速度、菌落特征、抗酸性染色、生化反应等做出判断。提示2: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接种对象为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接种后6-8周结核菌素试验转为阳性表示接种成功,否则需再次接种。厌氧菌1、名词解释:厌氧性细菌;汹涌发酵现象;Nagler反应;抗生素相关性腹泻。⑴厌氧性细菌:是一群必须在无氧的环境下方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根据能否形成芽孢,分为厌氧芽孢梭菌属和无芽孢厌氧菌两大类。⑵汹涌发酵现象:是产气夹膜梭菌生化反应活泼的一种突出反应。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生成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海棉状碎块。管内气体常将覆盖在液体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走管口胶塞,气势汹涌,这种现象称为“汹涌发酵”。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⑶Nagler反应:产气夹膜梭菌在蛋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这是由该细菌产生的卵磷脂酶即α毒素分解蛋黄中的卵磷脂所致),若在培养基中加入α毒素的抗血清,则不出现浑浊,此现象称为Nagler反应。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由于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使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致使少数耐药菌(主要是艰难梭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肠道中过度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疾病。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形态、致病性(致病途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与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革兰阳性细长杆菌,有周鞭毛,芽孢位于菌体顶端,圆形大于菌体,呈火柴棒状或呈豉槌状……本菌典型特征致病途径:创伤感染。(新生儿破伤风……脐风)致病条件:伤口内形成厌氧微环境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抑制性突触前膜,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酸、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失调,导致屈肌和伸肌同时发生收缩而出现肌肉痉挛(典型症状: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防治原则:⑴手术器械与接生用具必须严格灭菌。⑵正确处理伤口:对窄而深的伤口要及时清创扩创(用H2O2冲洗以消除厌氧环境,有必要时用TAT1500~3000U进行伤口局部浸润注射)。⑶人工主动免疫:对儿童用DPT进行人工主动免疫;对军人和其他易受伤的人群可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人工主动免疫,以作为特异性预防⑷人工被动免疫:使用TAT。⑸治疗:抗毒素+抗生素+镇静解痉药物的应用。3、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感染类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生物学特性:⑴形态与染色:G+菌,单独或成双排列的两端平切粗大杆菌;芽胞位于次极端,呈椭圆形,不大于菌体;体内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⑵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厌氧但要求不严格,生长迅速,代谢活跃;血平板……菌落周围双层溶血环;卵黄琼脂平板……Nagler反应;牛乳培养基……“汹涌”发酵现象;生化反应活泼,分解多种糖。临床感染类型:⑴气性坏疽:是由气性坏疽病原体侵入伤口造成的严重急性感染,以组织坏死、气肿、水肿、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⑵食物中毒:食入被大量细菌污染的食物(多为肉类)引起,临床表现:腹痛、腹胀、水样腹泻;可自愈。⑶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菌株污染食物而引起,由β-毒素致病。潜伏期不到24h,起病急,有腹部剧痛、腹泻,粪便带血,可并发腹膜炎、周围循环衰竭等,病死率高达40%。肉毒梭菌主要生物学特性:⑴形态染色:G+粗短杆菌,单独或成双排,芽胞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胞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有鞭毛,无荚膜。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⑵培养特性:严格厌氧,在卵黄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浑浊圈。能消化肉渣,使之变黑;腐败臭。⑶生化反应:本菌的特征是发酵蔗糖,不发酵乳糖。各型均液化明胶,产生H2S,但不产生吲哚。⑷抵抗力:本菌芽胞抵抗力很强,可耐热100℃1h以上,但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1分钟即可被破坏。临床感染类型:⑴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毒素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以神经末梢麻痹症状为主,少见胃肠道症状。⑵婴儿肉毒病:细菌进入肠道,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居多;症状与肉毒食物中毒类似,便闭、吸乳、啼哭无力;病死率不高,约1~2%。4、简述肉毒梭菌的致病机制。致病机制:肉毒梭菌在厌氧环境下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毒素,主要随污染的食品经消化道吸收后,经血液或淋巴液作用于中枢神经核及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以肌肉迟缓性麻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5、简述无芽孢厌氧菌感染的原因有哪些?·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寄居部位发生改变·需氧菌、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6、简述运送厌氧菌感染标本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厌氧菌标本采集的原则有哪些?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哪些?运送厌氧菌感染标本的常用方法有:·针筒运送法:·无氧小瓶运送法·标本充盈运送法·组织块运送法·厌氧袋运送法厌氧菌标本采集的原则·厌氧菌标本的采集应遵循不应被正常菌群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的原则,不要冷藏,并于采集后尽快送检,最好床边接种。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厌氧罐培养法: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造成无氧环境。如冷触媒法:利用气体发生器产生氢及二氧化碳,产生的氢在触媒作用下,与罐内的氧结合成水,将氧消耗掉,造成无氧环境。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10%,也适宜厌氧菌生长。方法为:先将触媒(金属钯或铂)及美蓝指示剂放入罐内,然后将已接种的平板置于罐内,将气体发生袋的指定角剪开,加入10ml水,立即放入罐内,封闭厌氧罐即可。抽气换气法:80%N2、10%H2、10%CO2。·厌氧气袋法:原理相同,只是将厌氧罐用无毒、透明的塑料袋代替,此法尤其适合床边接种和基层医院使用。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厌氧手套箱法:厌氧手套箱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它是密闭的大型金属箱,前面有透明面板,板上装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适用于在无氧环境中连续进行标本接种、培养和鉴定等全部工作,因此大大提高厌氧菌的阳性检出率,适用于大量培养,但设备昂贵,耗气量大。·庖肉培养基法。7、简述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在庖肉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破伤风梭菌在疱肉培养基中,肉渣部分消化,微变黑,产生少量气体,有腐败恶臭味。产气荚膜梭菌在庖肉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呈混浊生长,肉渣不被消化,变成粉红色,产生大量气体,使液面固体石蜡推向上方。肉毒梭菌在庖肉培养基中能消化肉渣,使之变黑;腐败恶臭。8、气性坏疽病人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有何特点?从感染伤口深部采取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阳性粗大有荚膜杆菌,白细胞少且形态不典型,伴有其它杂菌污染。具备此3个特点即可初步报告结果。9、综合分析题(一)54岁,男性,农民。田里劳动时被竹签刺入左手掌,当时未作特殊处理,伤口表面慢慢结痂,但稍有肿胀。3d后自觉乏力,张口进食有些阻力,头颈活动稍受限制,当地医院以落枕处理,给予针灸治疗。此后出现全身肌肉间歇性抽动,不久发展至不能张口,头颈向后强直,四肢强直性抽搐,立即送医院诊治,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诊断为破伤风。⑴竹签刺人皮肤,怎么会引起破伤风?⑵根据哪些临床表现确诊为破伤风?试述其致病机制。⑶如何治疗和预防破伤风?(二)小芳,下荷池采藕,不慎划破足底一块皮肤,伤口被淤泥污染。她以为是小事,只是用池水洗了洗,回家后在足底贴上一片伤湿止痛膏。当天夜里,她的伤足即红肿,第二天上午已肿至小腿。下午到医院时,连大腿都红肿化脓,剧烈疼痛,高热至40℃。医生切开伤口时流出暗红色脓血,恶臭,并有气泡溢出,在血液中查到“厌氧菌”,入院当天晚上病人就死去了。⑴考虑是何种细菌引起小芳患病死去?⑵为什么会有“气泡溢出”?⑶“贴上一片伤湿止痛膏”对该菌增殖有何影响,为什么?⑷该菌最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提示1:产气荚膜梭菌。•提示2:分解肌糖产酸产气•提示3:厌氧环境有利于该菌生长•提示4:厌氧、产气、(生长快、代时短)螺旋体1、简述钩端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钩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常见的临床病型以及防治原则。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主要生物学特性:形态:螺旋细密而规则,形似细小珍珠排列的细链;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运动活泼,常使菌体呈C、S或8字型。染色: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染;Fontana镀银染色染成棕褐色。培养特性:营养要求复杂,常用Korthof培养基;28~30℃;pH7.2-7.6;生长缓慢。液体培养基:1~2周后呈半透明云雾状混浊生长;固体培养基:1~3周后呈形成透明、不规则、直径小于2mm的扁平细小的菌落。微生物学检查:⑴病原体检测标本:发病10天内取血液;1周后取尿液;有脑膜刺激者取脑脊液直接镜检::标本离心后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观察或Fontana镀银染色后油镜观察。分离与鉴定:接种至Korthof培养基,置28℃孵育。阳性标本在2周内可见培养液呈轻度混浊→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有→则用已知诊断血清鉴定其血清群和血清型。 阴性标本:分离培养应连续观察4个月,仍无生长者。⑵血清学诊断:病初和发病后第3~4周各采血清一次。有脑膜刺激症状者采取脑脊液。方法:①显微镜凝集试验(MAT)钩体(标准株)+病人血清→观察有否钩体凝集成团②间接凝集试验③ELISA传染源:肾脏长期带菌与排菌的鼠类和猪是钩体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传播途径:①接触污染钩体的疫水是主要传播途径,②垂直传播。常见临床病型:①流感伤寒型;②黄疸出血型;③肺出血型;④脑膜脑炎型;⑤肾功能衰竭型等。防治原则:①防鼠、灭鼠,保护水源,加强对带菌家畜的管理。②加强个人防护。③在常年流行地区,对易感人群和与疫水接触者宜接种包含当地流行株在内的多价钩端螺旋体疫苗。④治疗:青霉素。2、简述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传播途径、疾病种类及临床特点)与免疫性的特点。梅毒螺旋体(TP),亦称苍白密螺旋体,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TP菌体细长,有8~14个致密而规则螺旋,两端尖直,运动活泼。革兰阴性但不易着色,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色,染成棕褐色。抵抗力极弱。对温度和干燥特别敏感(50℃时5min死亡,血液中4℃中放置3d后可死亡离体后2h死亡);对常用化学消毒剂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或砷剂均敏感传播途径与疾病种类:⑴获得性梅毒:性接触传播,也可经输血引起。临床上分三期,反复隐伏与再发为其临床特点①Ⅰ期(初期)梅毒:外生殖器硬性下疳,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②Ⅱ期梅毒:全身梅毒疹,感染性强,破坏性小。③Ⅲ期梅毒:皮肤粘膜溃疡、侵犯内脏器官或组织,感染性小,破坏性大。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⑵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母体→胎盘→胎儿。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之后,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或生出梅毒儿,呈现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特殊体征。免疫特点:为传染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以细胞免疫更为重要。3、诊断梅毒的血清学试验有哪几种?简述非密螺旋体抗原实验的原理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目前梅毒病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主要是血清学诊断,分为两类,即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和密螺旋体抗原试验。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原理:间接凝集试验。即:用活性碳颗粒(RPR)或甲苯胺红(TRUST)吸附心脂质抗原,再与待测血清中的反应素结合,便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临床应用:①梅毒的初步诊断及普查的初步筛选;②评价药物疗效,判断治愈标准。密螺旋体抗原试验:特异性强,可用作梅毒确诊试验,但不可用于疗效的观察。常用的方法:有FTA-ABS试验、TPHA、TPPA、ELISA。4、简述梅毒的防治原则。⑴预防:加强性卫生教育(性及性道德教育、健康和安全的性行为教育)和严格社会管理。⑵治疗:梅毒确诊后,宜用青霉素等药物及早予以彻底治疗。⑶随访:治疗结束后,要定期复查,在治疗3个月至一年后,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如RPR)转阴者为治愈,否则要继续治疗。5、简述冯泰那(Fontana)镀银染色的方法与结果判断。【方法】⑴制片。⑵待涂片自然干燥后滴加镀银固定液,固定1~2min钟后,水洗。⑶滴加媒染液,并略加热至有蒸汽出现,作用0.5min,水洗。⑷滴加硝酸银染液,并略加热至有蒸汽出现,作用0.5min,水洗,待干镜检。【结果】螺旋体染成棕褐色或黑褐色。6、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一)某患者有过不洁性交史、1个月后因外生殖器出现丘疹状硬结就诊,检查发现其硬结呈圆形,基底清晰,边缘隆起,质硬,有无痛性溃疡。初步怀疑为梅毒螺旋体感染。⑴如果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则该患者的临床症状应是A.一期梅毒B.二期梅毒C.潜伏性梅毒D.心血管梅毒E.神经梅毒⑵做直接显微镜检查最适宜的标本是A.下疳分泌物B.皮疹渗出液C.淋巴结穿刺液D.血清E.血浆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不属于梅毒螺旋体的运动方式的是A.移行B.滚动C.曲伸D.穿梭E.旋转⑷属于梅毒确证试验的梅毒血清学方法是A.VDRLB.RPRC.USRD.TRUSTE.TPHA⑴A⑵A⑶D⑷E(二)A.炭疽B.流行性斑疹伤寒C.钩体病D.肾综合征出血热E.Q热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下述临床表现分别与上述哪种疾病最为相关:⑴一名35岁牛皮加工厂工人因突发严重呼吸窘迫而急诊入院,查体发现,喘鸣,紫绀,呼吸困难,胸膜腔积液,脸部及颈部皮下水肿,患者妻子陈述其夫此前曾有数日流感样症状,已自行消失,虽经积极抢救。患者仍于24小时内死亡。⑵一位65岁住院病人,新近从苏丹移民。高热、前额及肌肉剧痛、咳嗽、肺部罗音、腹泻、躯干出现斑丘疹并向周围扩散,逐渐发展为昏迷,极度低血压,常规血培养呈阴性,脊椎抽液未见脑脊液异常。⑶一位18岁农民入院前4天在田间劳动时,突然头痛、发烧、周身不适,小腿酸痛。入院前3天开始咳嗽、痰中带血,症状逐日加重。病前曾参加稻田抢收,同村有5人患同样症状疾病。体温41℃,脉搏132次/分,呈急性重病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腓肠肌压痛阳性,右肺有少许湿啰音。X线胸片,两肺布满模糊之絮状斑影。⑷一名22岁大学毕业生在火车上突发高热,不久就出现头痛、腰痛、烦燥不安。火车一到站,他即被送往医院。检查发现患者眼球结膜、面部充血水肿,已出现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⑸27岁牧羊人,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恶心、呕吐、腹泻。患者自述起病时发热寒颤、头痛、肌痛、眶后痛及全身不适。问及近期活动情况,患者陈述本季度一直在牧场忙于孕羊助产。体检发现其肺部炎症,肝大、质软。⑴A      ⑵B      ⑶C     ⑷D⑸E 7、填空题⑴螺旋体镜检常用显微镜,标本染色常用染色法。⑵梅毒疹是获得性梅毒临床期的典型表现,硬下疳则是其临床期的特点。⑶目前梅毒病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主要是,分为两类,即试验和试验。⑷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主要是和。⑴暗视野,镀银; ⑵Ⅱ,Ⅰ;⑶血清学诊断,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密螺旋体抗原试验;⑷鼠类,猪8、临床病例分析题男性患者,26岁,务农。畏寒、发热,有明显头痛、肌肉痛。尤以腓肠肌压痛明显,肢体无力。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伴疼痛。有疫水接触史。思考题:⑴从以上情况分析,怀疑是何种病原体感染?⑵实验室检查如何确诊?(1)怀疑是钩端螺旋体感染。接触污染钩端螺旋体的疫水是感染钩端螺旋体主要途径。题中所述症状是钩端螺旋体血症时机体表现的中毒症状。(2)标本直接检查:常用暗视野显微镜查钩体,或用镀银法染色后镜检,也可用免疫荧光法或进行核酸检测;分离培养;血液、尿液或其他检材接种于Korthof培养基行钩体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显微镜凝集试验是用来检测病人血清抗体的方法,单份血清标本的凝集的效价1:400以上或双份血清标本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支原体1、名词解释:支原体⑴支原体:一类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简述支原体主要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引起人类疾病的支原体的种类以及相应的病种。支原体的主要特性无细胞壁;可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的微生物;细胞膜含胆固醇特殊的顶端结构与致病有关;培养需加入10%-20%的血清;菌落呈荷包蛋样;与细菌L型有本质区别。主要形态结构特点:没有细胞壁。故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溶菌酶等不敏感。主要培养特性: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必须加入10%~20%人或动物血清。pH7.6~8.0(解脲脲原体pH6.0~6.5,因在培养时溶脲脲原体分解尿素产氨,可使培养基pH升高);生长缓慢,典型的菌落呈荷包蛋样;在液体培养基中一般不易见到混浊。支原体是引起细胞培养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生化反应、支原体种类及相应的病种见下表:支原体葡萄糖精氨酸尿素吸附细胞致病性肺炎支原体+——RBC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气管炎人型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NGU)生殖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NGU)穿透支原体++—RBC、CD4+T、Mφ多见于艾滋病溶脲脲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NGU)解脲脲原体的培养可用加尿素和酚红的含血清支原体肉汤。肉汤内可加青霉素抑制杂菌生长。解脲脲原体具有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氨,使酚红变红,但培养液澄清,表示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种类:主要有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道支原体。血清中抗支原体的抗体可用于支原体的鉴定和分型。包括生长抑制试验(GIT)和代谢抑制试验(MIT)。3、简述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比较。相同点:①缺乏细胞壁,形态多样;②能通过滤菌器;③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油煎蛋样或颗粒状;④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素如青霉素不敏感;⑤临床表现相似,都可引起间质性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不育等。鉴别点支原体细菌L型细胞壁缺失原因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与原菌相关,可以回复细胞膜含高浓度胆固醇细胞膜不含胆固醇培养特性需要胆固醇大多需要高渗培养菌落大小生长慢,菌落小菌落稍大(0.6~1.0mm)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液体培养液体培养混浊度极低有一定混浊度,可附壁4、填空题⑴能利用尿素的支原体是,其通过性接触途径引起和等疾病。⑵对人致病的支原体主有、、、、和。⑶支原体的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培养基中必须加入,血清主要提供。⑷原发性非典性肺炎的病原体是,主要经感染。⑴溶脲脲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NGU)不育症⑵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穿透支原体溶脲脲原体⑶人/动物血清固醇和其它长链脂肪酸⑷肺炎支原体飞沫(呼吸道)衣原体1、名词解释:衣原体;原体;始体⑴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⑵原体:是衣原体繁殖过程中所见的小而致密的、有胞壁的、具有感染性的颗粒,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⑶始体:是衣原体繁殖过程中所见的大而结构较疏松的、具有繁殖能力,无感染性的、无细胞壁的增殖型颗粒,是衣原体的细胞内形式。又称网状体。2、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如何?⑴原体(elememterybody,EB):小而致密,球形或椭圆形呈圆形,是衣原体的细胞外存在形式,有胞壁和拟核,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具高度感染性,无繁殖能力。能吸附于易感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经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发育形成始体。⑵网状体(reticulatebady,RB)或称始体(initialbody):大而疏松,圆形或椭圆形,不具有感染性,是衣原体的细胞内形式,繁殖体形式,以二分裂繁殖,形成子代原体。最后细胞破裂释放原体,再感染其他细胞,每个发育周期约需48~72h。原体吸附于细胞,8小时后发育成始体并增殖;30小时后始体开始分化为子代原体,并在细胞形成包涵体;48小时后细胞破裂,释放的子代原体继续感染邻近细胞。1955年我国学者汤非凡首先采用鸡胚卵黄囊接种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3、简述衣原体可引起人类哪些疾病,其传染方式如何?⑴沙眼衣原体:分沙眼生物型、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和鼠生物型沙眼生物型:人是自然宿主,无动物储存宿主,其所致疾病有:①沙眼:传播途径:眼—眼、眼—手—眼。是一种结膜及角膜的传染性疾病。②包涵体结膜炎:婴儿可通过产道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包涵体性脓漏眼);成人可通过性接触,由手→眼感染,或通过接触污染水源(游泳池)而感染,引起滤泡性结膜炎(游泳池结膜炎)。③泌尿生殖道感染:通过性接触传播,属于STD,是NGU的主要病原体。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④婴幼儿肺炎:通过产道感染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人是其自然宿主,无动物储存宿主,通过性接触,侵犯淋巴组织,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鼠生物型:一般不感染人类。⑵肺炎嗜衣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即TWAR株衣原体。通过呼吸道引起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衣原体性肺炎),TWAR抗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硬化有关。⑶鹦鹉热衣原体:鸟类传播,人偶受染发病引起衣原体肺炎等。4、填空题⑴沙眼衣原体除引起沙眼外,还可引起和。⑵衣原体具有特殊发育周期,可观察到两种不同颗粒,一种是,另一种是,前者具有性,后者具有能力。⑶引起沙眼的病原体是,主要通过或途径而传播。⑷性病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是,其自然宿主是,主要通过传播。⑸包涵体结膜炎包括婴儿、成人两种。前者是婴儿通过________时感染,引起_____性结膜炎;后者可通过_______感染,引起_______结膜炎。⑴包涵体结膜炎泌尿殖道感染(NGU)⑵原体始体感染繁殖⑶沙眼衣原体眼-眼眼-手-眼⑷沙眼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人性接触⑸产道,化脓性,接触,滤泡性 【附】汤非凡生平1897年7月23日汤非凡生于湖南醴陵县。1914年考入湘雅医学院,1921年毕业并获得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雷斯德研究院细菌学系主任等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主持组建了我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1951年任中国菌种保藏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汤非凡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开始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病毒性状,用离心和过滤的方法研究疱疹、牛痘等病毒,给当时病毒是否为生物的观点的争论以肯定支持。他是最早研究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支原体的微生物学家之一。40年代在国内首次报道了鼠疫斑疹伤寒的地方流行,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和伊氏锥虫。1954年汤非凡重新开始搁置了30年的沙眼病原体研究。1955年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无可争辩地结束了半个多世纪关于沙眼病原体的争论。在沙眼衣原体研究中,他为了证实病原,竟两次用自己的眼睛做实验,最具体的表现了为人类健康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微生物学家被世界所承认的最高成就。1958年9月30日卒于北京。病毒的基本性状1、名词解释:病毒;病毒体;前病毒;裸病毒;隐蔽期;顿挫感染;缺陷病毒;干扰现象⑴病毒:是一群体积微小(以nm作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DNA/RNA)、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⑵病毒体:是指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的病毒颗粒。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⑶前病毒:整合在宿主细胞DNA上的病毒基因称为前病毒。⑷裸病毒:无包膜的病毒,由核心和衣壳组成。又称为核衣壳。⑸隐蔽期:在病毒复制的生物合成阶段,用血清学和电镜检查,在细胞内找不到病毒颗粒,是病毒在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阶段。⑹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由于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要条件,使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自身成分,或虽合成病毒核酸及蛋白质,却不能组装成完整的病毒体,是为顿挫感染。或:病毒进入非容纳细胞的感染过程。⑺缺陷病毒:是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发生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这种病毒叫缺陷病毒(基因组不完整的病毒体)。⑻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可发生一种病毒干扰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2、简述病毒体的结构、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病毒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DNA/RNA)和衣壳组成的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有包膜和包膜子粒(或:刺突……包膜表面的钉状突起)。衣壳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构型有3种:螺旋对称、20面体立体对称、复合对称。包膜包裹在核衣壳的外面,为病毒成熟向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故含有细胞膜或核膜的成分。其化学成分:类脂、多糖和蛋白质。类脂、多糖来自宿主细胞;蛋白质由病毒基因编码。病毒体的化学组成:主要为核酸、蛋白质及糖类和脂类。⑴病毒的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为病毒的增殖、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信息。⑵病毒蛋白质:为病毒衣壳的全部和包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如下的生物学作用:①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环境中的核酸酶和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②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可特异地吸附在易感细胞表面受体并促使病毒穿入细胞内,是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亲嗜性的重要因素介导病毒体的核酸进入细胞;③作为病毒的抗原,可以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④是病毒分类和鉴定的依据;⑤构成病毒体的酶类,如乙型肝炎病毒的DNA聚合酶、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等。病毒体的酶类对于病毒从感染细胞内释放、病毒核酸复制以及对宿主细胞的转化均具重要意义;⑥有些病毒的蛋白质具有毒素样的作用,可使机体发热、血压下降、血细胞改变及出现中毒症状等。⑶病毒体的脂类和糖类:主要存在于包膜中,与包膜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有关。刺突的功能:☆构成病毒的表面抗原,与病毒的免疫性有密切关系☆可介导病毒体的吸附,侵入宿主细胞。用脂溶剂除去包膜,可使有包膜的病毒失去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的能力而失去感染性……乙醚灭活试验可用于鉴定包膜病毒与裸露病毒。3、双链DNA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哪五个步骤?复制周期包括: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吸附:病毒的表面配体位点与易感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穿入: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有3种方式:裸露病毒:胞饮方式穿入包膜病毒:膜融合后穿入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噬菌体:直接穿入释放方式:裸露病毒……裂解细胞释放(破胞释放)包膜病毒……出芽释放4、简述研究病毒大小和形态的方法有哪些?电子显微镜测大小,观察其形态和结构超速离心法测沉淀系数(S)超过滤术X线晶体衍射分析法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名词解释: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包涵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干扰素;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⑴水平传播:病原体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⑵垂直传播:病原体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宿主的亲代传给宿主的子代的传播方式。垂直传播常见的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乙肝病毒、EBV、巨细胞病毒和HIV等十几种病毒。⑶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因为包涵体具有特征性,因此可作为诊断依据,如内基小体(Negribody)。⑷潜伏感染: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某些病毒或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在一定的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又开始复制,使疾病复发。如HSV-1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可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又可出来增殖表现出临床症状。⑸慢发病毒感染:为慢性发展的进行性加重的病毒感染,较为少见但后果严重。病毒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达数月,数年甚至几十年.在症状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患者最终死亡。常见的有:①HIV;②朊病毒引起克雅病,库鲁病,羊瘙痒病、疯牛病等;③狂犬病毒。⑹干扰素:由病毒核酸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和动物细胞所产生一类低分子糖蛋白,它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⑺病毒中和抗体:是指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此类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即可阻断病毒感染易感细胞的抗体。⑻血凝抑制抗体(HIAb):由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能中和表面含有HA的病毒的感染性。2、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包括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免疫病理作用,如何理解?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包括:①杀细胞效应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②稳定状态感染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③包涵体形成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④细胞凋亡⑤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导致宿主细胞基因转化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包括:①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Ⅱ、Ⅲ型超敏反应②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Ⅳ型超敏反应③某些病毒感染可诱导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④病毒免疫抑制作用:某些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的感染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某些病毒(HIV)感染可损伤机体免疫系统。3、简述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病毒感染人体后进入易感细胞并在其内增殖,导致细胞损伤或产生其他变化。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使细胞发生下列变化。⑴细胞裂解死亡⑵稳定状态感染:①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或合胞体;②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⑶细胞内形成包涵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在胞浆和/或胞核内形成团块。⑷细胞凋亡:如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均可导致宿主细胞的凋亡。⑸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其基因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发生重组,这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4、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类型有哪些?⑴慢性感染如HBV、HCV⑵潜伏感染如HSV-Ⅰ、Ⅱ⑶慢发病毒感染如HIV、朊粒(prion)、狂犬病毒⑷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如麻疹病毒引起的SSPE5、简述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干扰素的特点与生物学作用。干扰素的种类:α-IFN:人白细胞产生;β-IFN:人成纤维细胞产生;γ-IFN:T/NK细胞产生。前两者称为Ⅰ型IFN;后者称为Ⅱ型IFN。抗病毒作用的机制:诱导宿主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从而降解病毒mRNA,抑制病毒多肽链延伸,使病毒复制终止。特点:①相对的种属特异性;②广谱抗病毒活性;③选择性:IFN选择性地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作用或作用甚微;④无明显抗原性;⑤作用的间接性:IFN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作用于宿主细胞基因,使之合成抗病毒蛋白而发挥作用的;⑥发挥作用快,早于特异免疫应答。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扩散。生物学作用:①抗病毒感染:IFN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作用于宿主细胞基因,使之合成抗病毒蛋白而发挥作用的;②抗肿瘤作用:③免疫调节作用: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6、机体对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病毒分别通过哪些免疫机制清除?机体对细胞内病毒主要通过细胞免疫(CD4+T细胞与CD8+T细胞,尤其是CD8+T细胞)和干扰素清除。机体对细胞外的病毒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中和抗体和SIgA等)清除。病毒性疾病的恢复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尤其是CTL引起的细胞免疫。清除体内病毒,使感染的机体康复主要依靠特异性CTL,而预防机体再次感染及病毒在体内的扩散主要依靠抗体。7、填空题⑴病毒根据其核心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_____和____两大类,根据其有无包膜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2)病毒大小的测量方法,最早多用______,最可靠的方法为_________。研究病毒结构亚单位可用__________。(3)病毒包膜构成病毒体的表面抗原,与_______和_____有密切关系。(4)病毒衣壳的功能是_______,并能介导________。衣壳具有______,是病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⑸裸露病毒体由和组成,又称为,在细胞内组装成熟后通过方式释放。⑹有包膜病毒的包膜脂质来源于,包膜上的蛋白质来源于,有包膜病毒在细胞内组装成熟后通过方式释放。⑺根据病毒衣壳上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病毒衣壳有,和等三种对称型。⑻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的与细胞表面的结合而吸附于易感细胞。⑼不同的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不一样,有包膜病毒一般通过方式进入细胞,而无包膜病毒则一般通过方式进入细胞。⑽病毒合成的早期蛋白一般为,晚期蛋白则一般为。⑾双链DNA病毒在内合成DNA,在内合成病毒蛋白,而RNA病毒则一般在内合成子代RNA及病毒蛋白质。⑴RNA病毒,DNA病毒,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裸露病毒)        (2)滤过法,电子显微镜,X线衍射分析法      (3)致病性,免疫性             (4)保护核酸,核酸进入宿主细胞,抗原性  ⑸衣壳核酸核衣壳宿主细胞裂解⑹宿主细胞病毒基因组编码出芽⑺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⑻VAP(配体)受体⑼膜融合胞饮⑽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⑾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1、名词解释:细胞病变效应(CPE)细胞病变效应: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在体外试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即:病毒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增殖所引起的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变圆、聚集、融合、脱落、形成空斑等)。或: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的形态学改变。2、病毒的细胞培养的类型以及检测指标。病毒的细胞培养: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活细胞培养病毒的方法。细胞培养法为病毒分离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细胞有:人胚肾细胞、猴肾细胞(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人胎盘羊膜细胞、人胚二倍体细胞,以及各种在试管中人工传代的肿瘤细胞株如Hela(宫颈癌)细胞、KB(口腔癌)细胞、Hep-2(咽癌)细胞等制备的单层细胞。细胞培养类型:①原代细胞培养:以无菌手续采取动物或人组织如人胚肾、人羊膜、猴肾等,切碎洗净后用胰蛋白酶消化得分散的单个细胞,加培养液在细胞瓶内培养所获得的单层贴壁细胞为原代细胞。②二倍体细胞培养:在体外分裂50-100代后仍保持其二倍染色体数目的单层细胞,常用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可用于人类病毒的分离或病毒疫苗的生产。③传代细胞系培养:能在体外持续增殖传代的细胞系,多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成。可用于病毒的分离培养,但不能用来源于肿瘤的传代细胞生产疫苗。病毒增殖的检测指标:①细胞变化: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常见的CPE有四种:细胞圆缩、破坏;细胞聚合并堆积成葡萄串状;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包涵体形成。②红细胞吸附。③细胞代谢发生改变④免疫学方法检测病毒抗原。3、简述鸡胚培养常用的四种方法与用途。鸡胚培养:是一种有效而且经济简便的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⑴绒毛尿囊膜接种法:10~12日龄鸡胚,适用于天花、牛痘、疱疹病毒等的培养。⑵卵黄囊接种法:5~8日龄鸡胚,适用于脑炎病毒(亦常用于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的培养。⑶羊膜腔接种法:12~14日龄的鸡胚,适用于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初次分离培养。⑷尿囊腔接种法:9~11日龄鸡胚,适用正粘病毒、副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等的培养。4、填空题⑴进行病毒分离应采取患者期标本,标本采集后要,如检测抗体,则需于期和采集双份血清。⑵流感病毒的分离,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是,经培养后,以和进行鉴定和分型。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主要有,,,,等。⑷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可用于紧急预防,和等病毒感染性疾病。____和____联用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⑴急性冷藏速送急性恢复期⑵鸡胚培养病毒血凝试验病毒血凝抑制试验⑶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的干扰现象红细胞吸附培养基pH值的改变免疫学方法检测病毒抗原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⒁甲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或乙型脑炎);高效价抗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呼吸道病毒1、名词解释:抗原性漂移;抗原性转变⑴抗原性漂移:是指甲型流感病毒由于基因组点突变而引起的变异,属量变,变异幅度小,仅引起流感的中小型流行。⑵抗原性转变:是指甲型流感病毒由于基因组发生重新排列而引起的变异,属质变,变异幅度较大,即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HA、NA)发生一种或两种变异,形成新亚型,往往造成流感大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2、流感病毒分型、分亚型的主要依据,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及变异的主要表现,流感病毒HA与NA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不同?HA、NA的功能分别是什么?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分亚型的依据是HA和NA的抗原性。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是甲型病毒分节段复制,这样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极易发生基因重组而导致新病毒株的出现。三型流感病毒中,最易发生变异的是甲型流感病毒,主要表现为HA和/或NA的变异,即甲型流感病毒变异的物质基础是HA和NA的变异,尤其是HA的变异。流感病毒HA与NA的主要生物学特性:①结构:HA为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三聚体,NA则由四个亚单位组成。②活性:HA可与上皮细胞表面和多种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可凝集红细胞;NA则具酶活性,作用于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使其断裂。(HA:流感病毒表面与病毒吸附和穿入有关的糖蛋白。NA:与病毒释放与扩散有关的糖蛋白。)③在感染中的作用:HA介导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与穿入;NA则使病毒从感染细胞膜上解离,有利于病毒的释放与扩散。④抗原性:HA为主要保护性抗原,其诱导的相应抗体能抑制血凝和中和病毒,为主要保护性抗体;NA诱导的相应抗体能抑制酶的水解作用,对病毒感染有抑制作用。3、流感病毒抗原漂移与抗原转变的原因、特点、结果有何不同?抗原漂移抗原转换⑴原因病毒基因小幅度突变,通常是点突变病毒基因的大幅度变异或基因重排⑵特点HA和NA氨基酸小于1%的变异,属量变,即亚型内的变异HA和NA大幅度变异,HA氨基酸的变异率为20%-50%,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⑶结果导致流感的局部中、小型流行导致流感大范围甚至世界性的暴发流行。4、在流感流行期,如何应用微生物学知识,对流感病毒进行分离及鉴定?取急性期患者咽漱液或鼻拭子放入加双抗的Hanks液中;标本接种于(胚龄9-11天)鸡胚羊膜腔或尿囊腔中35℃,3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天后收集羊水和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并测定其滴度。如为阳性,通过血凝抑制试验进行鉴定,确定亚型;如血凝试验为阴性,则需连续在鸡胚中盲传3次,仍不出现血凝阳性,则判断病毒分离结果为阴性。5、简述流感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有哪些?l病毒分离培养: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子,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l血清学诊断……抗体的检测:血凝抑制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等l抗原检测: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l核酸的检测:核酸杂交、PCR等6、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与常见并发症,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风疹病毒的临床感染类型分别是什么?对优生优肓有较大影响的呼吸道病毒是哪种?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是接种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常见并发症为睾丸炎或卵巢炎。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鼻病毒(占50%以上);其次为冠状病毒(占10-30%);再次为副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的临床感染类型:儿童(症状较轻):发热、出疹、伴耳后和枕下淋巴结肿大。孕妇可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表现为死亡或先心、先天性耳聋、白内障等畸形。呼吸道病毒中,在优生优育方面意义最大的是风疹病毒。易感孕妇在妊娠5个月之内感染风疹病毒,通过胎盘传播可致胎儿感染,危害胎儿发育,出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因此,少女和育龄妇女最好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7、填空题⑴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_____,分亚型的依据是____。⑵流感病毒表面与病毒吸附和穿入有关的糖蛋白是____,与病毒释放与扩散有关的糖蛋白是____。⑶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包括____和____两种形式。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发病与________病毒有关,病毒在______________内持续存在。⑸腮腺炎病毒是通过______进入人体引起_______,腮腺炎是导致________最常见原因。⑹风疹病毒是_________的病原体,怀孕5个月内的妇女如受感染,病毒可通过_____感染胎儿,引起______。预防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⑺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是。⑴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HA和NA的抗原性⑵HANA⑶抗原漂移抗原转换⑷麻疹,脑组织⑸呼吸道,流行性腮腺炎,(男性)不育症⑹风疹,胎盘,胎儿先天畸形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育龄妇女和少女(学龄儿童)⑺单负链RNA分8个节段,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极易发生基因重组而导致新的病毒体出现8、临床病例题患者,女,25岁。妊娠5周,近日全身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伴耳后淋巴结肿大,风疹病毒抗体IgM效价较高,诊断是风疹。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思考题:该病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预防这种危害?提示1:孕妇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于病毒血症阶段随血流通过胎盘最后感染胎儿,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引起胎儿畸形、死亡、流产或产后死亡。提示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危害大,因此我国已制成风疹减毒活疫苗,重点免疫对象包括婚前育龄妇女和各学龄女生。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早期的妇女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者。肝炎病毒1、名词解释:Dane颗粒;HDV联合感染;HDV重叠感染;“大三阳”;“小三阳”⑴Dane颗粒:又叫大球形颗粒,是指存在于HBV感染者血液中的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HBV颗粒,直径42nm。由Dane首先发现,故又称Dane颗粒。⑵HDV联合感染:从未感染过HBV的正常人同时发生HBV和HDV的感染。血清学检测的主要标志是:HBc-Ab-IgM(+)和HD-Ab-IgM(+)。⑶HDV重叠感染:即已受HBV感染的乙肝患者或无症状的HBV携带者再发生HDV感染。重叠感染常可导致原有的乙型肝炎病情加重与恶化。血清学检测的主要标志是:HBc-Ab-IgG(+)/IgM(-/+)和HD-Ab-IgM(+)。⑷“大三阳”是指HBsAg、HBeAg、HBc-Ab阳性,多表示感染早期,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病毒量大,传染性强。⑸“小三阳”是指HBsAg、HBe-Ab阳性,而HBc-Ab可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病毒复制能力下降,预后较好,但Pre-C变异株除外。2、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上常用的早期诊断依据分别是什么?⑴形态结构:均为无包膜的小球形的颗粒,核酸类型为(+)ssRNA。⑵致病性:①传染源均是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感染类型均多为隐性感染。②均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带毒粪便污染食物、水源、海产品等均可造成散发性或爆发性流行。③临床均表现为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④临床都是以检测特异IgM作为早期诊断依据。3、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与结构及抗原组成、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致病机制与免疫机制分别是什么?HBV的形态与结构:分3种颗粒⑴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为具有感染性的HBV完整颗粒,球形,直径42nm,具双层衣壳。因Dane(1970年)首先在乙肝感染者的血清中发现,故又称为Dane颗粒。①外衣壳: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相当一般病毒包膜,厚7nm),HBsAg、PreS1和PreS2镶嵌于脂质双层。②内衣壳:为20面体对称,直径27nm,表面有HbcAg;在酶或去垢剂作用后,可暴露出HBeAg。HBeAg可自肝细胞分泌而存在于血清中,而HBcAg则仅存在于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一般不存在于血循环中。③核心:病毒DNA+DNA多聚酶⑵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成分HBsAg,很少PreS1和PreS2抗原,是病毒组装过程中过剩的衣壳,不含HBV-DNA和DNA多聚酶,无传染性;是不完整的病毒颗粒。⑶管形颗粒:直径22nm,长约100~700nm,是由小球形颗粒聚合而成。也是不完整的病毒颗粒,主要成份为HBsAg。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HBV的抗原组成:表面抗原(HBsAg、PreS1、PreS2);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HBV的传染源:HBV携带者和乙肝患者HBV的传播途径:⑴接触传播(包括性接触等);⑵输注带有HBV的物质;⑶母婴垂直传播。主要致病机制:Ⅱ、Ⅲ、Ⅳ型超敏反应。免疫机制:⑴特异性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抗体主要有抗-HBs、抗-PreS1、抗-PreS2等,其主要作用是抗-HBs中和循环中的HBV,抗-PreS1、抗-PreS2阻止HBV与健康肝细胞结合,是消除HBV的主要因素。但抗体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HBV,细胞内的HBV需细胞免疫配合加以清除。⑵细胞免疫: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主要有抗原特异性的Tc、NK、激活的Mф以及淋巴因子激活的K细胞(LAK)等。直接或间接地杀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使病毒游离,借助于抗体清除体内的病毒。⑶淋巴因子:在反应中出现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等淋巴因子,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促进HLA的表达,促进Tc的杀伤作用,促进LAK细胞的形成等,直接、间接参与抗病毒免疫。4、临床上HBV的两对半抗原抗体指的是什么?检测它们分别有何临床意义?临床上HBV的两对半抗原抗体指的是:HBsAg与HBsAb,HBeAg与HBeAb,HBcAb。这些血清学标志的检出分别有以下临床意义:①HBsAg(+):是HBV感染的特异性标志②HBsAb(+):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曾经感染过HBV或注射过乙肝疫苗,并且获得了对HBV的免疫力。③HBeAg(+):表明体内有HBV复制,存在肝损害,该患者的血液具有传染性。④HBeAb(+):是预后良好的征象,表明机体已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出现HBV的Pre-C变异株者例外。⑤HBcAb(+):HBcAb-IgM(+)表明体内有HBV复制,存在肝损害,该患者的血液具有传染性,是诊断急性乙肝的一个指标;HBcAb-IgG(+)表明乙肝康复或转变成慢性。5、简述HBV抗原抗体系统有哪些?哪种不易检出?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有何临床意义?表示HBV复制及具有传染性的指标有哪些?HBV血清学检查内容主要是“两对半”:即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以及抗-HBc,HBcAg不易在血清中测到,故一般不做检测。HBeAg、抗-HBc-lgM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传染性强。另外,表示HBV复制且具传染性的指标还有HBV-DNA或DNA多聚酶、Dane颗粒、Pre-S1-Ag、Pre-S2-Ag。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临床意义:①乙型肝炎的特异性诊断:如果血清中HBsAg、HBeAg、HBc-Ab-IgM阳性,滴度高者,可诊断为急性乙肝。②判断传染性:血清中HBsAg、HBeAg、HBc-Ab-IgM阳性,表明具有传染性。③对乙肝病人预后和转归提供参考:如HBsAg持续6个月以上者,一般认为乙肝患者由急性转为慢性肝炎。HBeAg阳性者病后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可能性较大。④筛选供血员:只有“两对半”全为阴性或仅有HBsAb(+)才能成为供血员。⑤进行乙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可发现无症状的HBV携带者。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⑥判断乙肝疫苗注射后的免疫效果,了解人群对乙肝的免疫水平。6、简述临床上诊断乙型肝炎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⑴HBV的抗原、抗体检测:用ELISA或RIA检测。目前用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俗称“两对半”)是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必要时可检测抗-PreS1或抗-PreS2。HBcAg仅存在于肝细胞内,不用于常规检查。⑵HBVDNA检测:用核酸杂交或PCR检测血清中或肝细胞内HBVDNA。血清HBVDNA阳性表示病毒在复制,肝细胞内HBVDNA阳性提示病毒DNA与宿主肝细胞整合,并长期潜伏下来。⑶血清DNA多聚酶检测:可判断体内是否有病毒复制,但近年来已被检测HBVDNA所取代。⑷检查Dane颗粒: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血液中出现Dane颗粒表示体内有HBV在复制。它是一个传染性的指标。7、HBV感染机体后可能出现哪些后果?HBV感染机体后,视感染病毒量的多少及机体免疫力的强弱不同而对机体产生不同影响,临床表现呈多样:(1)表面抗原携带者:新生儿期感染,或HBV感染数量过少或过多、HBV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形成免疫耐受,均可以表现为无症状的表面抗原携带状态。(2)急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的数量不多,机体免疫应答正常,可以表现为急性肝炎。(3)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数量较多,机体免疫应答低下,不能及时清除病毒,或病毒出现变异,均可表现为慢性肝炎。(4)重症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的数量多,机体免疫应答过度,可以表现为重症肝炎。(5)肝硬化和/或肝癌: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晚期可发展为肝硬化和/或肝癌。肝外表现:发热、皮疹、血管炎等。8、请简要说明对乙型肝炎的预防策略与措施。乙型肝炎的预防应针对其传播途径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包括:⑴一般预防:①严格筛选供血员,以减低输血后乙肝的发生率。②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用过的食具、药杯、衣物以及注射器和针头等,均须严格消毒灭菌,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防止医源性传播。⑵特异性预防:①主动免疫:注射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②被动免疫:使用含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HBIG)。③为阻断母婴间传播,对HBV携带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可用HBIG和乙肝疫苗对新生儿作被动-自动免疫有良好效果。9、简述临床上诊断甲型肝炎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⑴检测病毒①免疫电镜技术(IEM):检测HAV颗粒。②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HAVRNA。③放射免疫测定(RI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AV-Ag。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⑵检测抗体检测抗-HAV,常用RIA或ELISA法,根据实验目的:①用于早期诊断:可采取患者早期单份血清,检测抗-HAVIgM。②为了解机体的既往感染史或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可检查被检者血清中抗-HAVIgG。10、请分析在哪些情况下,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可出现单项抗-HBc阳性?①既往感染,抗HBs和抗-HBe的效价下降到可检测水平以下(而抗-HBc维持时间较长)②低水平病毒携带,HBsAg因效价低而检测不出③核心窗口期(从HBsAg消失到抗HBs出现的这段间隔期,称之,此期可短至数天或长达数月,此时,抗HBc是HBV感染的惟一的血清学标志物)血清中HBsAg和HBe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此时抗HBcIgM可能呈阳性④被动获得抗HBC,如经输血和胎盘(6月龄以内的婴儿含有来自母亲体内的抗–HBc)获得⑤抗HBC假阳性前两种情况可通过检测HBV-DNA来鉴别,前者HBV-DNA阴性,而后者阳性。11、针对下列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回答问题HBsAgHBeAg抗-HBc-IgG抗-HBc-IgM抗-HBe抗-HBsA++----B++++--C+-+-+-D--+---E+---++F+-----G-----+⑴急性HBV感染早期,HBV复制活跃⑵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HBV复制活跃⑶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小三阳”)⑷既往HBV感染,未产生抗-HBs⑸HBsAg、HBeAg变异或不同亚型HBV感染⑹HBV感染者或无症状携带者⑺既往感染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⑴A⑵B⑶C⑷D⑸E⑹F⑺G12、填空题⑴经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病毒是________和________。⑵目前能用疫苗免疫预防的肝炎病毒是________和________;可用人工被动免疫进行紧急预防的肝炎病毒是________和________。可进行细胞培养的肝炎病毒是________。⑶HAV的传染源主要为________。感染后________转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携带者。⑷HBV在感染者血清有三种颗粒形式: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又称为Dane颗粒。⑸HDV感染只发生在有________感染患者,其感染类型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⑹乙型肝炎最重要的传染源是________,其感染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表明HBV除可经血液传播外,也可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途径传播。⑺HBV在体内复制的检测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⑻对HBV最敏感的动物是________,HBV疫苗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⑼HBsAg在患者血清中可以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⑽HBeAg的消长与_______及__________的消长基本一致,故HBeAg已作为体内有__________及血清具有______________的一个指标。⑾HAV主要通过__________传播,传染源多为__________。HAV随患者________排出体外,通过污染___________而造成流行。⑴HAVHEV⑵HAVHBVHAVHBVHAV⑶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不⑷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大球形颗粒⑸HBV联合感染重迭感染⑹HBV携带者垂直传播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⑺HBeAg抗—HBc—IgMHBV-DNA多聚酶⑻黑猩猩HBsAg⑼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Dane颗粒 ⑽病毒体(病毒颗粒),HBV-DNA/HBV-DNA多聚酶,HBV复制,强感染性            ⑾粪-口途径,患者,粪便,水源、食物、食具 13、临床病例分析题(一)男,30岁,职员,近期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腹泻,腹痛,肝区痛,皮肤黄染。送医院就诊。抽血化验,主要结果:HAVIgM(+);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IgM(+)。病人住院,经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病情得以好转。思考题:1.该病人感染了什么病毒?可能通过什么途径感染?2.HAVIgM(+)反应了病人的什么情况?3.综合考虑: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IgM(+)反应了病人的什么情况(至少列出2点)?这种感染导致最严重的后果为何?4.上述指标的检测采用了什么方法?5.目前预防这些病毒感染最有效的生物制剂分别是什么制剂?提示1:该病人感染了HAV与HBV提示2:可能感染途径:消化道(粪-口途径);输血、注射等;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或性接触等提示3:反应了病人处于急性乙型肝炎阶段,体内有HBV复制及具有强感染性;这种感染最严重的后果是转变为肝硬化或肝癌提示4:ELISA或RIA提示5:目前预防HAV感染最有效的生物制剂是甲肝疫苗(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目前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生物制剂是乙肝疫苗(二)男性,30岁主诉:间歇性黄疸二年余。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病史:病人诉说腹泻、皮疹和体重减轻,一年前他曾因在交通事故中受伤而接受过输血。无静脉毒品注射史,无神经精神病家族史。查体:黄疸,肝脾大,有触痛;无腹水征象,无Kayser-Fleischer环。实验室检查:直接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转氨酶显著增高,HBV血清标记物阴性,抗-HAV阴性。肝活检显示肝细胞呈气球样变形,肝实质或紧邻肝门区域呈局灶性炎症并伴有肝细胞坏死。思考题:1.患者最有可能感染哪种病原体?2.如何确诊?3.有无特异的治疗药物?提示1.丙型肝炎病毒(HCV)为黄病毒科成员,是目前最重要的输血后肝炎的病因。90%的病例与经输血传播有关。大于50%的病例可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而20%慢性肝炎可导致肝硬化。提示2:因HCV在血液中含量很少,故需要极敏感的检测方法。目前常采用PCR-荧光法检测病毒RNA。用ELISA法检测抗体,可快速筛选供血者并可用于诊断丙型肝炎。提示3:无特效疗法,主要应用干扰素,以及支持疗法。(三)主诉:女性,30岁,恶心、呕吐三天。病史:病人1周前发现其双手手指僵硬、肿胀、持续数天。4天前,开始感到不适、疲劳、厌食、次日出现恶心、呕吐,持续至今。无呕血,无腹泻。昨天开始上腹部疼痛。食物气味能引起恶心。今日发现尿的颜色比过去深。该病人是一名侍者,每天抽2包烟,饮6罐啤酒。在过去的3个月中,她有过5位性伙伴。近期无旅游、输液或静脉吸毒史。她认识的人中没有类似症状者。查体:T37℃,BP130/80mmHg,P80次/分,R12次/分。相关发现包括:皮肤:无黄疸、瘀斑或蜘蛛痣。眼睛:巩膜黄染。腹部:右上四分之一区用力按时有触痛,肋弓下4cm处可触及肝脏边缘,且有触痛,脾未触及。无包块。未见腹部膨胀。直肠:大便色浅,隐血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红细胞压积40%;WBC:8,200,分类:分叶核50%,淋巴细胞45%,单核细胞5%。尿:除胆红素试验阳性外无异常。生化试验:总胆红素4mg(直接胆红素3mg,间接胆红素1mg);丙氨酸转氨酶600mg%;碱性磷酸酶(ALP)100mg%;电解质在正常范围。问题:1.哪些病毒可能引起这位病人的疾病?(3分)2.你要求做哪些试验来确定是哪种病毒引起这种疾病?(3分)病程记录:血清学试验结果如下:抗-HAVIgM(-);HBsAg(+);抗-HBcIgM(+);抗-HBs(-)。3.鉴于上述结果,病人患的是哪种疾病?(2分)4.如果另一位黄疸病人的试验结果是:抗-HAVIgM(-);HBsAg(-);抗-HBcIgM(+);抗-HBs(-),你如何解释这些结果?(2分)1.HAV、HBV、HCV等均有可能引起这位病人的疾病2.血清学检查(ELISA或RIA)查HAV-IgM、乙肝两对半(或HBsAg与HBcAb-IgM)3.急性乙型肝炎4.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逆转录病毒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1、名词解释:AIDSAIDS: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英文缩写。AIDS是因HIV侵入机体,引起细胞免疫严重缺陷,导致以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2、HIV的形态与结构;AIDS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靶细胞及主要受体与辅助受体分别是什么?简述AIDS的主要临床特点。HIV的形态与结构:核心:RNA、逆转录酶和核衣壳蛋白内层:20面体核衣壳外层:包膜和刺突gp120:与受体结合决定病毒亲嗜性;其抗体为保护性的中和抗体;易突变导致病毒逃逸免疫清除;gp41: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HIV传染源: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HIV传播途径:①性接触传播;②输注带有HIV的物质;③母婴垂直传播。HIV感染的靶细胞:CD4+T;M-Mφ;DC;脑神经胶质细胞。二种受体:⑴CD4+Tcells:CD4+CXCR4⑵Macrophage/Monocyte:CD4+CCR5AIDS主要临床特点:潜伏期长;严重的免疫系统损伤;易合并各种类型的机会感染和肿瘤。其中以免疫系统损伤构成HIV致病的主要基础。3、HIV引起免疫损伤的核心与后果分别是什么?⑴HIV引起的免疫损伤的核心:CD4+T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CD4+T/CD8+T比例倒置。⑵HIV所引起的免疫损伤的后果:合并各种机会感染与肿瘤4、诊断HIV感染的实验室方法有哪些?检查HIV感染主要用途有哪些?诊断HIV感染的实验室方法有:⑴检测抗体:P24-Ab、gp41-Ab、gp120-Ab、gp160-Ab等。方法:ELISA、IFA、RIA、WB(Westernblot)、免疫荧光染色法,前三种用于HIV感染的筛选,后两种用于HIV确诊试验。⑵检测病毒抗原:常用ELISA检测衣壳蛋白p24。⑶检测核酸:核酸杂交、PCR……检测细胞中前病毒DNA。RT-PCR……检测血液标本的HIVRNA。⑷CD4+T细胞计数:运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CD4+T细胞计数,是判定HIV感染治疗效果和是否发生并发症的指标。如有HIV感染,CD4+T细胞计数﹤0.5×109/L时,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指征;﹤0.2×109/L时,应立即进行卡氏肺孢子菌的预防治疗;﹤0.1×109/L时,易感染巨细胞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凡是疑为HIV感染者,应经常进行CD4+T细胞计数,CD4+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是更换治疗方案的指征。⑸病毒的分离鉴定:HIV可以利用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从患者标本分离HIV大约需4~6周,多用于研究。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检查HIV感染主要用于:①AIDS的诊断;②指导抗病毒药物的治疗;③筛查和确认HIV感染者,以阻断HIV的传播途径5、从分子病毒学水平阐述HIV的感染过程与发病机理?感染类型及特点?HIV的感染过程:HIV--机体—病毒大量复制扩散--HIV急性感染期--潜伏期--HIV再次大量复制--免疫系统损伤--艾滋病 HIV的免疫损害:HIV的包膜蛋白gp120是宿主CD4分子的结合部位,表达CD4分子的细胞主要是CD4+T细胞,还有单核-Mφ、Langerhans细胞,神经胶质细胞,HIV感染造成免疫系统全面损害。  感染类型及特点HIV引起潜伏或慢性持续性感染,与病毒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有关。其原因有:病毒变异、病毒整合、免疫系统损伤及病毒在单核-Mφ中长期储存。 6、填空题⑴HIV脂蛋白包膜上嵌有和两种病毒特异性糖蛋白。⑵HIV主要侵犯的细胞是,但也可感染和等细胞。⑶HIV核酸类型为。⑷HIV主要传播方式有、和。⑸检测HIV抗体的初筛方法有、和;确证方法有和。⑹人类嗜T细胞病毒I型和II型分别是人类和等病的病原体。⑺HIV引起的潜伏或慢性持续感染与___________有关。⑻HIV疫苗研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⑼引起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⑽经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gp120gp41⑵CD4+T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⑶双正链RNA⑷性传播输血或血制品等传播垂直传播⑸ELISAIFARIA;WB(Westernblot)、免疫荧光染色法⑹T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⑺病毒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⑻病毒包膜蛋白的高度变异性⑼淋球菌、梅毒螺旋体、沙眼衣原体、HIV、HPV ⑽HIV、HB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PV 7、临床病例分析题(一)患者,男,26岁。有不洁性交史和吸毒史。近半年来感觉疲乏无力,体重明显下降,腹泻,咽痛,反复出现口腔真菌感染。近2周出现持续性不规则发热(低热或高热),淋巴结肿大(颌下、颈部、腹股沟),全身散在皮疹,未进行过任何治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2.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6×109/L,淋巴细胞计数0.9×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109/L,CD4/CD8比值下降。肺部X线检查见双肺弥散性渗出影,未见明显结核病灶。思考题:⑴本病例可能是什么疾病?有何诊断依据?⑵应做哪些病原学检查进一步确立诊断?⑶根据HIV表面结构如何防止其病毒颗粒进入靶细胞?⑷如何防治疾病传播?提示1: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是HIV的主要受体。当HIV的gp120与细胞上的CD4分子结合,在辅助受体CXCR4/CCR5的帮助下,HIV病毒颗粒进入靶细胞,如果封闭了辅助受体,HIV的感染过程可能被阻断。HIV包膜gp120肽段主要是V3功能区,决定病毒的细胞亲嗜性。V3环基因的变异可改变HIV的细胞亲嗜性。提示2:患者有不洁性交史和吸毒史,近期内疲倦乏力,体重明显减轻,且有持续发热、皮疹等症状,为AIDS相关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提示3:普通人艾滋病病毒抗体均阴性,如果HIV抗体阳性,又有前述临床表现之一者,可确诊为艾滋病患者。进一步检查应检测HIV抗原及病毒分离等,但阳性率较低。提示4:目前尚不能治愈AIDS,也无有效疫苗预防,预防HIV感染只能采取综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二)某医院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肺炎”患者,经对症处理好转出院。一个月后,又因“感冒引起肺炎”而入院。查体:体温38.2-39℃间,已持续一周,无明显诱因,乏力,伴有腹泻,后转入传染科治疗。转科不久,医生发现其全身淋巴结肿大,背部出现皮肤卡波氏肉瘤,视力下降,后左眼失明,体重减轻。实验室检查:CD4+T细胞减少,CD4+/CD8+为0.5(正常范围为1.8-2.2)。六个月后患者死亡。病史记载患者生前于5年前被排往非洲工作,有不良性行为史,无输血或静脉吸毒史。⑴患者死于什么疾病:A.肺炎B.白血病C.艾滋病D.肺结核E.梅毒⑵患者是如何感染上该疾病的:A.输血B.呼吸道飞沫传播C.性接触D.饮用消毒不彻底的水E.皮肤接触感染⑶患者生前反复出现肺炎的主要原因是:A.免疫功能严重缺陷B.潜伏感染C.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多D.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易发生抗原性变异E.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易变为L型疱疹病毒1、名词解释: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儿童受VZV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后,病毒潜伏于脊髓灰质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以至成年后免疫力下降时,潜伏于神经节细胞中病毒基因组被激活而致复发感染,是一种皮肤疱疹。因疱疹沿感觉神经支配的皮肤分布而串联成带状故名为带状疱疹。2、简述引起人类疾病的疱疹病毒的主要种类有哪些(HHV-1~HHV-5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分别说出它们所致的主要疾病和潜伏部位。正式命名常用名所致疾病潜伏细胞人类疱疹病毒1型(HHV-1)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唇疱疹、龈口炎、角膜结膜炎、脑炎等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人类疱疹病毒2型(HHV-2)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生殖器疱疹、新生儿疱疹骶神经节人类疱疹病毒3型(HHV-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水痘、带状疱疹、脑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人类疱疹病毒4型(HHV-4)Epstein-Barr病毒(EBV)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B淋巴细胞人类疱疹病毒5型(HHV-5)人类巨细胞病毒(CMV)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单核细胞增多症、间质性肺炎、先天性畸形、肝炎单核吞噬细胞,白细胞3、简述疱疹病毒的感染特点和感染后的免疫特点分别是什么?哪些疱疹病毒有潜在致癌作用?疱疹病毒感染特点可表现为:⑴初次感染可表现为增殖性感染(显性感染),病毒增殖并破坏细胞,出现临床症状,但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不表现出症状,病毒可潜伏在体内(潜伏感染)。⑵病毒经原发感染后长期潜伏于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常引起复发感染。⑶病毒基因常与细胞基因组整合,导致宿主细胞发生转化,甚至癌变(除VZV外)。⑷可借垂直传播引起先天畸形(除EBV外)。疱疹病毒感染后的免疫特点:抗体对消除病毒血症,防止病毒在全身扩散和限制病程起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消除潜伏于体内的病毒和阻止复发。对人或动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的疱疹病毒有:①HSV-2,与宫颈癌发生有关;②CMV可能与宫颈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Kaposi肉瘤等发生有关。③EBV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4、孕妇感染哪些疱疹病毒可危害胎儿?请列举能借垂直传播引起先天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许多病毒可通过孕妇感染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危害胎儿常见的疱疹病毒有:①CMV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等;②HSV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或新生儿疱疹等;③VZV可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亡。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有:风疹病毒、CMV、HSV-1、VZV等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请列举出与人类肿瘤相关病毒的种类有哪些?①HBV----原发性肝癌②HCV----原发性肝癌③EBV----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④HPV、HSV-2----宫颈癌⑤HHV-8----Kaposi肉溜(KS)⑥CMV----宫颈癌、结肠癌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⑦HSV-Ⅰ----唇癌6、填空题⑴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可潜伏在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潜伏在。⑵HSV有两种血清型,分别是和;前者常引起疱疹,后者常引起疱疹。⑶HSV-1发生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HSV-2发生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⑷CMV可通过输血感染,发生输血后和等病症。⑸EBV主要侵犯细胞,也可感染细胞。⑹VZV在儿童初次感染时引起,在成年人常引起。⑺与EBV感染有关的疾病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和。⑻疱疹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可表现为感染和感染。⑴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骶神经节⑵HSV-1HSV-2唇生殖器⑶唇生殖器疱疹⑷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⑸B上皮⑹水痘带状疱疹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鼻咽癌⑻增殖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狂犬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与朊粒1、名词解释:内基小体;朊粒(prion);蛋白酶抗性蛋白(PrP)⑴内基小体:即狂犬病病毒的包涵体,是狂犬病毒感染后在中枢神经细胞内增殖而形成的一种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小体,观察到该小体对狂犬病具有诊断意义。⑵朊粒:是一种由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构象异常的朊蛋白(prionprotein,PrP),至今尚未发现任何核酸成分,是人和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ET)的病原体。⑶蛋白酶抗性蛋白(PrP):是朊粒的主要成分,包括PrPc和PrPsc两种异构体。PrPc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脑组织中,通常不致病;当PrPc转变成PrPsc时,即具有致病性和传染性。2、简述狂犬病防治措施(人被犬咬伤后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以防止发生狂犬病?对咬人动物应作何处理?)被咬伤后,无论是否能判定动物有无狂犬病,都必须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①伤口处理要即及时彻底:立即用20%肥皂水、0.1%新洁尔灭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碘酒及70%乙醇涂檫。②被动免疫:用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于伤口周围和底部进行浸润注射及肌肉注射(目的是中和伤口内狂犬病病毒)。③主动免疫:接种狂犬病毒灭活疫苗。咬人的犬或其他动物的处理:不宜立即处死,应将其隔离观察,若经7-10天不发病,一般可认为不是狂犬病或咬人时唾液中无狂犬病毒。(如发病,则将动物处死,取脑海马回部位组织涂片或切片查内基氏小体,或用免疫荧光法查病毒抗原)。3、简述HPV主要传播方式和所致疾病?尖锐湿疣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HPV的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病损部位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不同型的HPV侵犯部位及所致疾病均有不同。部分型别的病毒感染(HPV-16、18、31、33)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例:HPV-6、11常感染泌尿生殖道和口腔黏膜,引起尖锐湿疣(CA)、喉乳头瘤、口腔乳头瘤等。HPV-10引起扁平疣。尖锐湿疣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与间接接触传播。4、目前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灭活prion的?由于朊粒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强,要彻底使之灭活,常用:5%次氯酸钠或1mol/L氢氧化钠浸泡手术器械lh以后,再用高压灭菌需134℃≥2h。5、Prion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主要病种。⑴prion病共同特征:潜伏期长,以海绵状脑病(TSE)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患。⑵病理学特点是大脑皮质的神经元退化,空泡变性,形成淀粉样斑块、死亡、消失,星状细胞增生,成为海绵状脑病或白质脑病。⑶临床表现均为出现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CNS症状。⑷免疫性:病变部位无炎症反应,患者对传染性蛋白粒子也不产生免疫应答。⑸主要病种:①震颤病或库鲁病;②克-雅病(CJD)及克-雅病变种;③Gerstmann-Straussler综合征(GSS)④致死性家族失眠症;⑤羊瘙痒病;⑥牛海绵状脑病即疯牛病;⑦传染性雪貂白质脑病;⑧大耳鹿慢性消耗病。6、填空题1.狂犬病毒主要在大脑细胞中增殖。2.狂犬病毒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在胞质内形成称之为小体,在诊断上有重要价值。3.狂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神经兴奋性增高,闻水声亦可引起咽喉肌肉痉挛发作,故又称。4.被狂犬咬伤的伤口应立即用、或反复冲洗伤口,再用及消毒伤口。5.狂犬病病毒属于属,其核酸为。6.狂犬病病毒主要在野生动物和等及家畜和中传播。7.尖锐湿疣主要是通过而传播,新生儿可经而感染。8.HPV感染后常用检测抗原,用和检测以协助诊断。1.海马回的锥体2.嗜酸性包涵体内基3.恐水病4.3~5%肥皂水0.1%新洁尔灭清水碘酒70%酒精5.狂犬病毒单负链RNA6.狼狐狸犬猫7.性接触产道8.免疫组化方法核酸杂交PCRDNA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7、临床病例分析题(一)患儿,男,10岁。右下肢膝部被犬咬伤。伤口面积不大且出血少,未作处理。被犬咬伤后2个月,患儿出现发热,咬伤处麻木刺痛,咽喉紧缩感而入院。入院当天出现抽搐,每隔1-2小时发作1次,每次持续15-30秒,伴口吐白沫,次日出现狂躁、失语、流涎。见光、遇风、听见水滴声均可诱发咽肌痉挛和抽搐,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10天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诊断为狂犬病。思考题:1.人一旦被犬等动物咬伤后,应该怎样进行紧急处理?2.这起狂犬咬人事件,应当汲取哪些教训?提示1:人一旦被犬等动物咬伤后,应采取下列防治措施:⑴动物圈养观察:咬人的犬、猫类动物圈养观察7-10天。⑵伤口处理:立即用3~5%肥皂水或清水充分冲洗数分钟,然后用5%碘酒烧灼伤口。若伤口过深,可作清创术。再用3%H2O2溶液,0.1%高锰酸钾或0.1%新洁尔灭或70%乙醇消毒处理。⑶被动免疫(注射免疫血清):严重咬伤者,在伤口周围及底部浸润处同时在臂三角肌注射高效价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作浸润性注射。⑷疫苗接种:我国目前用人二倍体细胞制备的灭活疫苗,于第0、3、7、14、28d,各肌内注射1次,免疫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提示2:这起狂犬咬人事件,应吸取以下教训:捕杀无主犬,加强家犬管理,要给家犬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对来自流行区的动物进行检疫。一旦被犬咬伤,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就近去卫生防疫部门接种疫苗及注射免疫血清。(二)李寻欢,55岁,农民,因肌肉高度紧张和唾液分泌过多而入院。他妻子说他最近出现发热和寒颤,身体虚弱,拒绝进食,因不明原因脾气暴躁,难以自控。他是一个狂热的户外运动者和洞穴探险者。病人入院后不久,便有吞气症、恐水症和癫痫发作,神志清醒和幻觉交替。4天后,病人死亡,常规血和脑脊液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大脑尸检表明有内基小体的存在。思考题:1.病人最有可能患什么病?2.李寻欢可能是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3.李寻欢最可能接触了哪种动物才感染?提示1:狂犬病提示2:人患狂犬病主要除了被患病动物咬伤或与其密切接触外,在有大量感染蝙蝠存在的密集区域,其分泌液造成气雾,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正是吸入了感染狂犬病毒的蝙蝠气溶胶化的唾液而被感染。提示3:蝙蝠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简述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特点、免疫特点与预防措施)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传播媒介:蚊(库蚊)既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传染源:幼猪是乙型脑炎最重要的传染源。感染类型:隐性感染和顿挫感染(流产感染)为主,脑炎发生率仅为0.1%免疫特点:隐性感染或患病后都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保护性免疫主要靠体液免疫的中和抗体。完整的血脑屏障和细胞免疫功能对防止病毒进入脑部也很重要。预防措施:防蚊灭蚊是关键;给易感人群(9个月至10岁以下儿童)大规模进行乙脑疫苗接种以降低发病率;在流行区给幼猪接种疫苗,控制乙脑病毒在猪群和人群中传播与流行;给易感儿童的应急预防可采用免疫血清或丙种球蛋白。2、填空题⑴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乙脑病毒最易感染动物是,传播环节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或扩散宿主是。⑵预防乙型脑炎的关键在于,另外,是预防乙型脑炎的重要环节。⑶在乙脑病毒流行环节中蚊是_____,幼猪是______。⑷蚊是乙脑病毒的储存宿主,其储存方式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⑴库蚊乳鼠幼猪⑵防蚊灭蚊疫苗接种⑶传播媒介及长期储存宿主;传染源中间宿主(或扩散宿主)⑷带毒越冬,经卵传代真菌学总论与主要病原性真菌1、名词解释:真菌;真菌双相性⑴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的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⑵真菌双相性: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两种形态发生互变,称为双相性,如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这些真菌在体内或在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培养时呈酵母型,在普通培养基上25℃培养时则呈丝状菌。2、请比较细菌、病毒、真菌在结构、繁殖方式、培养以及对抗菌素敏感性方面的区别。区别细菌病毒真菌结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含有肽聚糖)—+(无肽聚糖,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不含胆固醇)—+(含胆固醇)细胞器+,但只有核糖体—+,完整核酸DNA+RNADNA/RNADNA+RNA繁殖方式二分裂复制无性繁殖为主人工培养基中生长+—+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对IFN敏感性—+—3、真菌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哪两类?各自在沙保弱培养基上的菌落类型如何?真菌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大类。单细胞真菌酵母型真菌:如新生隐球菌类酵母型真菌:如白假丝酵母菌多细胞型真菌:又叫霉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不同的真菌可形成3种不同类型的菌落:单细胞真菌……酵母型菌落(新生隐球菌)和类酵母型菌落(白假丝酵母菌)多细胞真菌……丝状型菌落4、目前认为真菌可引起哪些疾病?⑴真菌性感染①浅表真菌感染:主要有致病性强的外源性真菌引起,如皮肤丝状菌、特点:嗜角质性;传染性强。②真菌机会性感染:主要有寄生于宿主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引起,如假丝酵母菌、曲霉、毛霉。③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新生隐球菌,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⑵真菌性超敏反应:---按性质可分为:①感染性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②接触性超敏反应(Ⅰ~Ⅳ型超敏反应)---按部位可分为:①皮肤超敏反应②呼吸道超敏反应③消化道超敏反应⑶真菌毒素致病作用:①真菌毒素中毒:摄入真菌毒素可引起急、慢性中毒。②真菌毒素与肿瘤:黄曲霉毒素与肝癌。5、简述常用真菌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培养真菌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培养基用途沙氏培养基真菌的常规培养放线菌酮-氯霉素琼脂真菌的常规培养玉米粉聚山梨酯-80琼脂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的厚膜孢子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观察真菌菌落色素,用于鉴别尿素琼脂用生化反应鉴别真菌(红色癣菌和石膏样癣菌)心脑浸液葡萄糖血琼脂深部真菌培养(二相性真菌)培养方法:直接培养、试管培养、大培养、小培养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6、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主要有哪些?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哪些?浅部真菌病的检查法:标本毛发皮屑指甲趾甲置载玻片10%KOH盖玻片加热熔化,使角质软化镜检找菌丝和孢子初步诊断,但不能确定菌种标本处理SDA25℃5~7d菌落玻片小培养观察菌丝和孢子结构深部真菌病的检查法标本痰脓汁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涂片革兰染色、墨汁负染色镜检SDA酵母型菌落厚膜孢子、芽管形成试验血平板菌落革兰染色荚膜染色动物试验血清学试验37℃1~2d常用抗真菌药物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7、皮肤癣菌的种类与感染部位分别是什么?属名侵犯部位皮肤指甲毛发毛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表皮癣菌属++-8、简述皮肤癣菌、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的主要致病特点。皮肤癣菌是引起皮肤浅部感染的主要致病性真菌,其致病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嗜角质蛋白,仅侵犯于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2)同一种癣菌可感染不同部位,而相同部位亦可由不同种癣菌感染;(3)传染性强,感染率高,成人最多见的是手足癣,是最常见的致病性真菌;(4)危害最严重的是头癣,多见于儿童,可导致斑秃而造成终身遗憾。白假丝酵母菌致病特点:白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主要引起内源性感染,常发生于机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降低时。大多数为继发性感染,亦可是原发性感染。该菌常黏附于黏膜表面,引起局部炎症,如机体免疫力特别低下,可侵入血液并繁殖,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炎症。常见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类型有:(1)皮肤黏膜感染,有鹅口疮、阴道炎等;(2)内脏感染,有肺炎、支气管炎、肠炎和肾盂肾炎等;(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脑膜炎、脑膜脑炎和脑脓肿等。新生隐球菌的致病特点:新生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多经呼吸道吸入在肺内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感染。其主要致病因素是荚膜。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扩散到全身,引起多种组织和器官的感染,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或亚急性脑膜炎;其次引起肺隐球菌病,即支气管肺炎。9、真菌的孢子与细菌的芽孢是同一个概念吗?有何差异?真菌孢子细菌芽孢抵抗力不强,60-70℃短时间死亡抵抗力强,煮沸时间短不死一条菌丝可产生多个孢子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胞是一种繁殖方式不是繁殖方式可在细胞内外,形态多种在细胞内,圆形或椭圆形10、填空题1.真菌可分为和两大类,前者又称菌,后者又称菌。2.真菌菌丝的分枝交织成团即形成。产生孢子的菌丝称菌丝;伸入培养基的菌丝称菌丝。3.真菌的无性孢子根据形态可分为三种,即孢子、孢子以及孢子。真菌的叶状孢子包括孢子、孢子和孢子三种。4.浅部感染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而某些深部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可观察真菌菌丝与孢子生长状态的方法是培养法,培养约后用染色镜检。6.皮肤癣病分为____菌,____菌和____菌3属。其中可引起皮肤癣,甲癣和发癣的是____菌属。7.着色真菌主要侵犯机体的____部位,病损皮肤____是其特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疤痕的广泛形成,可引起肢体____病。8.新生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均属条件致病菌,一般前者是____性感染,后者是____性感染。1.单细胞多细胞酵母菌丝状菌(霉菌)2.菌丝体生殖营养3.分生叶状孢子囊芽生厚膜关节4.22-2837 5.小l周乳酚棉蓝6.毛癣表皮癣小孢子癣毛癣7.暴露变成暗红色或黑色象皮肿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8.外源内源11、临床病例分析题(一)患者,男,52岁。长年务农。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25年。每年7-8月雨季时,出现咳嗽、发热、胸部不适,服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最近1个月咳嗽加重,痰呈脓性。胸部CT显示双肺感染。血清学检查为乙肝小三阳。腹部B超检查见肝脏有大结节状肿块。考虑可能是肝癌,进一步检测血中AFP含量为425μg/L;二次痰真菌培养均阳性,菌落呈黄绿色。镜检见有隔菌丝。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形成球形顶囊,小梗双层,顶端的分生孢子呈链状排列、表面粗糙。思考题:该患者为哪种病原真菌感染?是何原因引起的?如何避免感染?提示1:实验证明:紫外线距离1m照射30min可杀死物品表面的丝状真菌与假丝酵母。实验室或物品被真菌污染后,可用甲醛液熏蒸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提示2: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的滥用,器官移植、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开展,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导致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尤其机会致病性真菌引起的感染明显升高,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对于临床上感染性疾病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可能为真菌感染,需要进行真菌检查。提示3:农民肺(farmer,slung)是由于吸入含真菌孢子的霉草尘而引起的接触性超敏反应,以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不适、发绀等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提示4:研究表明:一些曲霉可产生类似黄曲霉毒素的致癌物质,如棒状曲霉、烟曲霉、黑曲霉、红曲霉、棕曲霉、寄生曲霉、温特曲霉以及杂色曲霉等,可能与肝癌、胃癌、胰腺癌等有关。(二)患者,男,14岁。面部红斑、丘疹伴瘙痒1个月,伴脓瘢和发热9天。经头孢唑林、头孢哌酮等抗生素治疗无效,仍不断出现脓瘢。无接触狗、猫等动物史,无手足癣。取鳞屑及结痂直接镜检见大量有隔菌丝;真菌培养菌落绒毛状,产生红色色素;镜检可见棍棒状大分生孢子和大量散在的圆形或卵圆形小分生孢子。思考题:该患者与哪种皮肤癣菌的感染有关?提示:皮肤红斑、丘疹伴有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提示可能为真菌感染。根据菌落及镜下形态特征,可诊断为红色毛癣菌感染。(三)患者,男,38岁。舌部白斑7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治疗半年,未见好转。既往体健,1年前离异,否认有输血史、吸毒史和冶游史,无肝炎、结核病史。查体:慢性病容,全身体检未见异常。舌黏膜充血发红,舌面可见大小不等散在黄白色膜状斑块,表面有白色颗粒,略高于黏膜表面,不易擦去。刮片见大量真菌孢子及菌丝。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3天后,呈酵母样菌落。镜检见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在玉米培养基中,可见厚膜孢子。血清芽管试验,可见有较多芽管生长。血清学检查:抗HIV(+)。思考题:该患者与哪种病原真菌的感染有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提示1: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刮片可见大量真菌菌丝及孢子,提示可能为真菌感染。根据真菌培养、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及芽管形成试验结果,可诊断为白假丝酵母感染。提示2:抗HIV(+)可诊断为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口腔白假丝酵母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的典型表现。(四)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患者,女,54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40年并加重10天,伴头痛、胸闷、乏力。曾被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长期服用抗生素及激素进行治疗。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感染。二次痰真菌培养均阳性,菌落呈深绿色、粉末状。镜检见有隔菌丝,分生孢子梗顶端呈烧瓶状的顶囊,小梗呈单层,顶端有长短不等呈链状的分生孢子。伊曲康唑治疗后病情好转。思考题:该患者与哪种病原真菌的感染有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五)一个27岁AIDS患者剧烈头痛已有2个月,目前出现发热,恶心,说话含糊不清,颈项强直。脑脊液中含淋巴细胞和有荚膜酵母菌。1.患者上述症状和体征最可能是哪种病原体感染:A.荚膜组织胞浆菌B.白假丝酵母菌C.新生隐球菌D.卡氏肺孢菌E.黄曲霉2.该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直接接触D.性接触传播E.输血(六)男性,52岁,咳嗽3天,伴有全身不适和严重头痛、腹泻。咳出白色泡沫黏痰,腹泻黏液样非血性便。该病人2年前曾做过肾移植手术,为防止排斥反应一直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环孢素A。痰和粪便标本涂片及革兰染色镜检,均见紫蓝色、卵圆形,直径比葡萄球菌大2~3倍的菌细胞,并有厚膜孢子和假菌丝。思考题:1.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为什么?2.病原学诊断的依据是什么?3.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感染?【附】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一患者王某,男,63岁,入院后经气管插管手术48h后出现发热、咳嗽、咯痰,X线检查显示有较新炎症病灶,初步判断为肺部感染。取病人痰液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室检验。病人痰液呈砖红色似果酱样,粘稠。请问该病人可能是何种病原菌感染?将如何鉴定?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二某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收到一痰液标本,色黄、粘稠。该检验科工作人员收到标本登记后,将其用40g/LNaOH消化处理后,进行抗酸染色,镜检未见抗酸阳性杆菌,遂发出初步报告:“××标本经抗酸后未见结核分枝杆菌”。请问该工作人员的做法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是你将如何进行检验?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三某位病人因肺炎住院,经抗生素治疗7天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病房留粪便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室检查。观察粪便性状呈粘液血便,带有条状伪膜。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收到标本后直接接种于SS与MAC培养基分离培养,24小时后仅见乳糖阳性菌落生长,请问是何原因?该如何进一步进行检验?个案分析临床案例四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患者张某,男,24岁,因餐后2h出现恶性、呕吐、发热伴腹泻入院治疗,临床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采集粪便标本后送检验科微生物室检查。粪便性状为糊状。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收到标本后直接接种于SS与MAC培养基分离培养,24小时后仅见乳糖阳性菌落生长,请问是何原因?该如何进一步进行检验?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五患者李某,女,57岁,术后留置导尿3d后出现发热(38℃以上)、尿痛、排尿困难,查体有下腹触痛与肾区叩痛,临床初步判断为肾盂肾炎,病房要求检验科派人协助采集尿液标本送检。请问如何正确采集标本,并如何进行检验?个案分析临床案例六患者赵某,女,63岁,患有糖尿病,晚期伴毛细血管病变。一日因足部不慎被玻璃划伤到社区医院进行了常规伤口处理,但伤口经久不愈,并出现化脓性感染。遂到社区医院复诊,医生进行了伤口清洗处理,并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两周后伤口仍不愈合,并出现发黑、发臭,有黑色脓血渗出,又到某三级医院治疗。临床采集了伤口附近坏死组织,并送检验科微生物室检验,请判断可能是由何种细菌感染,并说明该如何进行检验。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七患者黄某,男,48岁,为北方某林区管理员,在一次例行林区巡视时发现有大量老鼠死亡,回家2日后出现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伴疼痛,立即到当地县城医院就诊,后转送市中心医院ICU隔离病房。对患者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染色镜检,查见革兰阴性两端浓染的短小杆菌。请问该患者可能为何种细菌感染?如何进一步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个案分析临床案例八患者周某,男,65岁,结肠癌术后化疗三日后出现高热,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遂临床采集血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室,要求血培养鉴定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血标本经18h培养后,出现均匀混浊,酚红指示剂变色。请问该病人可能是什么细菌感染?如何进一步鉴定?其药敏试验该怎么做?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九患者杨某,女,24岁,2日前到某海滨城市旅游,并在街边小店食入大量海鲜。回家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低热到医院就诊。临床采集粪便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室。标本性状为糊状,常规接种SS平板与CB平板,培养18h后发现SS平板上除乳糖阳性菌落外有扁平、无色透明、蜡滴状小菌落生长,CB平板上未见乳糖阴性菌落生长。请问患者可能是何种细菌感染?如何进一步鉴定?个案分析临床案例十患者徐某,男,26岁,因烧伤入住某院烧伤病房等待植皮手术。期间,患者烧伤创面有蓝绿色有甜腥气味的粘稠分泌物渗出,随后患者出现41℃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昏迷。临床诊断为败血症休克,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抗菌治疗与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采集血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室检验并要求做药敏试验。请问,该患者可能为哪种细菌感染?血培养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该如何进一步鉴定?在进行药敏试验时发现单一抗生素对其效果不佳,则可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试验?如何操作?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 第81页共81页81宜春学院医学院杨婧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