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00 KB
  • 2022-04-22 11:35:59 发布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课后题答案.doc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课中题与课后题参考答案(七上)第1课一、课中题1、你能说出北京人与猿类动物有哪些不同吗?答案参考:(1)体质特征不同;(2)北京人能制造工具;(3)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还有了简单的语言;(4)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食物。2、仔细观察《北京人复原胸像》和《山顶洞人复原胸像》,你发现他们的模样有什么不同吗?答案参考:1)北京人的前额向后倾斜,山顶洞人的前额向前突出;2)北京人额头窄小,山顶洞人额头要宽大一些,说明山顶洞人的脑容量比北京人大;3)北京人的眉骨粗大突出,山顶洞人的眉骨变细并向后收缩;4)北京人鼻子扁平,山顶洞人鼻梁挺直;5)北京人嘴巴前伸,山顶洞人的吻部向后收。总之,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秀较多的猿的特征,而山顶洞人的头部的模样已经和现代人差不多了。二、课后题P.51、讲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想一想,为什么北京人的上肢与现代人相相似?答案参考: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头部还保留一些猿的特征。如前额向后倾斜,眉骨粗大突出,鼻子扁平,嘴巴前伸。古猿从森林到根本林间草地生活,遇到猛兽时就会拾起现成的树枝、石块进行抵抗和回击,用树枝和石块打下树上的果实或挖掘地下的块茎、块根。他们迫在平地上采取直立行走的行走的姿势,上肢得到解放。随着劳动的增多,手臂、手指更加灵活发达,于是也能进一步从事更复杂的劳动,上肢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手劳动越多,进化越快。2、你能想像并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渡过的吗?答案参考:可以从北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他们制造和使用的工具、使用天然火、猎取动物、采集植物、共同分享食物等方面来想像并描述。第2课一、课中题1、仔细观察《农耕图》,结合出土的农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答题参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自然景观,学生就会找出树木、河流、土地等;然后观察图中半坡人分别在做什么,学生会发现半坡人有的在放火烧树林,有的在披荆斩棘、用石斧砍伐树木,有的在播种;再观察出土的农具有些什么,分别是做什么用的?2、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答题参考: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干栏式房屋和半穴式房屋的形状结构有什么不同,建筑材料会有什么不同,再想想与所处的地域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才会有这种不同。二、课后题P.101、涨姆渡人的原始农业生活,比北京人和生活有了哪些进步?答题参考:首先老师可以将班上的同学生分组,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找到的进步处更多,表述得更准确。再进行归纳。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靠猎取动物和采集植物为生;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北京赤身露体,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而河姆渡人住上了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第3课一、课中题1、为什么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答题参考:炎帝和黄帝结为联盟,又融合了九黎族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了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成为融合中原部落的核心力量,它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因此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可以这样考虑,炎帝和黄帝结为联盟,炎黄部众是中原地区主体居民,被认为是中华文明源头所在,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因此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还可以这样来回答:炎帝和黄帝生活的时代是野蛮时代向文明的开端,他们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因此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2、尧舜的禅让爱到后人的高度赞扬,这是为什么?答题参考:可从天下为公,没有私心回答;也可以从任人惟贤,要才德兼备,才能具备接班人资格考虑;还可以从实行公共推举的民主制度方面考虑。二、课后题P.141、将你所知道的其他远古神话传说,在小组交流。答题参考:课前要求学生回顾在小学阶段学过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过哪些远古的神话传说,制成资料卡;再将全班同学分组,每组约10人,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对传说产生疑问和问题,老师应该启发学生大胆提出和发表意见;最后小组长总结,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第4课一、课中题1、禅让制演变为王位世袭制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答题参考:原因在于:私有制已经出现,人类已经从原始时代进入阶级社会,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夏王位世袭制的建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标志着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这种制度对我国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基本上确立了我国以后近4000年的君主政治制度,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制度才结束。2、桀后悔自己没有杀了汤,以至于落得个天下不保的下场,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答题参考:不对,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夏桀灭亡的原因,夏桀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夏桀丧失人心,这就注定了他必然灭亡的命运。这是夏桀灭亡的根本原因。而商汤重用人才,勤于政事,人心归顺,所以能够成就大业。3、这组图说明什么?答题参考:从这些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奴隶主生活极其奢侈,他们生前住在高大的宫殿里,吃的是山珍海味。奴隶主死后,有许多重要的陪葬品。奴隶主不光在后前享受着奴隶们创造的文明,还幻想死后继续过着享乐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奴隶们大批被屠杀,或用作供品来祭祀,或用来殉葬。奴隶生命毫无保障可言,境遇十分悲惨。因些说,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是广大奴隶的地狱。二、课后题P.201、D2、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我国远古民众的什么精神?答题参考:禹治水的传说,其中有“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对社会责任精神的一种表现。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的大无畏精神;以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改堵为疏,学会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聪明才智;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3、请将夏、商的建立和盘庚迁殷三件历史大事的时间、人物制成简表。答题参考: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归纳完成。略。第6课一、课中题1、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说理由。答题参考:些题意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宠爱妲已,沉缅洒色,荒废朝政固然是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其全部的原因。商朝灭亡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商纣“好洒淫乐,不理朝政”;加重赋税,引起民众不满;不听劝谏,刑法残酷,因而众叛亲离;对周势力的发展疏于防范,未做战争的准备,以致牧野之战,临时凑合的军队倒戈。二是周势力的发展。周重用人才,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国力增强,联合对商纣统治不满的方国、部落共同讨伐商纣。二、课后题P.281、C2、商纣王和周幽王的下场说明了什么?答题参考:些题为开放式问题,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答。如:统治者要勤政爱民,不能沉缅于酒色,祸国殃民;统治者要重用贤能的人,不要亲近重用阿谀奉承的、唯利是图的小人;当政者要虚心纳谏,不能自以为是,不听忠言,我行我素;当政者要爱惜民力,发展生产,不能加重赋税,巧取豪夺;当政者要执法宽严有度,不能用严刑酷法来对付老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3、画一幅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第7课一、课中题1、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它们的造字方法吗?答题参考:这两个分别是“舟”和“车”。它们是象形字。二、课后题P.341、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为什么在商代青铜器没有广泛用农业生产?答题参考: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本的的第31页的小字部分找到答案。至于商你青铜器为什么没有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于生产工具的需求量大,而青铜器又比较稀少贵重。2、看一看,青铜器各有什么用途?它们美在什么地方?答题参考:盘:贵族宴前饭后洗漱用的。钟:打击乐器,也可以成组使用。钺:兵器或刑具,用以砍杀。爵:饮酒或温酒的酒器。它们的美可以从其造型结构,纹饰等方面观赏体会。3、有些甲骨文的写法已与现代文字的写法十分相近了。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的现你汉字吗?答题提示:从左至右,表中甲骨文的现代汉字依次为:人、牛、水、日、上、下、明、射。第8课一、课中题1、想一想,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答题参考:1)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2)重用人才;3)重视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国力;4)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5)他们的争霸斗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在客观上又都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走向统一。你还知道战国时期的哪些著名战争?能讲一讲吗?答题参考:老师可以课前就布置学生从课外资料、网络等方面收集整理。比如还可以提示学生有意识地在课外找到以下几个战争的资料,桂陵之战,即墨之战,伊阙之战等。二、课后题P.391、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仍然强大的有哪几个?答题参考:齐、楚等2、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了,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答题参考:1)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出现了局部统一,形成了统一的趋势;2)争霸战争激烈和残酷无情;3)弱肉强食,优胜劣汰;4)诸侯国的减少争霸斗争的结果,频繁的战乱必定给人民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耗、生产破坏的恶果;5)为逃避战乱,人民大量迁徙,各地区、各民族加强了联系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等。3、临摹《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标明战国七雄的位置,马陵、长平之战的地点。答题参考:此题的主要目的是初步训练学生临摹历史地图的动手能力,增强历史地理概念。学生可以采用蒙绘法、九宫格绘图法或电脑制图等方法完成。第9课一、课中题1、下图中和农具各有什么用途?你知道吗?答题参考:齿耙碎土,平地,中耕松土镰收割庄稼或割草锸掘土开沟锄挖土,松土和除草2、想一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7 答题参考:第一条,正因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地主阶级掌握政权,才能使秦国成为当时经济政治最先进的国家。所以第一条最重要。二、课后题P.431、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有何历史作用?答题参考: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作用: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10课一、课中题1、后人修建二王庙来纪念李冰父子。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答题参考:李冰父子的贡献在于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所以后人纪念李冰父子的原因就可以从都江堰在历史上对成都平原的作用来分析。都江堰的作用:1)在历史上,都江堰江堰筑成后,消除了水患,灌溉了田地,从根本上改变了蜀地的面貌,把原来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富庶地区。蜀地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支援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2)今天的价值: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巨大作用。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最后还可以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在于,工程的修建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2、屈原在《离骚》中写道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题参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感情和精神,所以应从两方面思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吾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深挚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则与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坚忍不拔的精神。二、课后题P.481、都江堰是由谁主持兴建的?至今仍有哪些价值?答题参考:李冰修建作用:防洪、灌溉、运输。它还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在水利建设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参考课中题第一题。2、每个地方都有一些流传久远的民间歌谣,你知道本地的一些民间歌谣吗?请你搜集一首。答题参考:可以从家里的老人或者相关的书籍、网络中获得。第11课一、课中题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答题参考: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多角度的;1)这句话是对的。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不要强加给别人,因为强加于人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人权。2)孔子在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这一主张,有反对统治者向百姓施暴的一面,因此有进步性。3)在阶级社会,要求统治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无法实现的。4)如果用绝对化的观点看待这句话,它也有不对的一面。例如,一个喜欢自强,不喜欢另人资助他,但他却经常资助别人,你能说他不对吗?2、你能谈谈本课所举各家主张的对立之处吗?答题参考:从立言之旨来年看,儒、法两家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而道墨两家则倾向于被统治者。从治国的手段来看,儒家反对苛政,主张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法治”,儒法两家是对立的;道墨两虽然都倾向被统治者,但就“治”的方法来看,也有消极和积极的区别。二、课后题P.521、识读教材中的图文后,谈谈你对孔子提倡的“仁”的作用的看法。答题参考:漫画内容反映孔子提倡的“仁”的作用:统治者以德治国,施行仁政,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使统治地位更加稳固。对此的看法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谈:1)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长期的割据混战,激烈的竞争,使孔子的“仁政”没有实施的土壤,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采纳。2)后来的统治者开始认识到民心的重要性,从西汉到明清,儒家思想处于独尊的地位,一方面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为统治者制定愚民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3)从现实来看,以德治国仍然在稳定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社会的稳定以展离不开以法治国。2、试着用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主张写一篇短文,评论当时另一家的思想观点。答题参考:老师要提醒学生,弄清各派思想主张是写好短文的前提。最好选择两家思想对立的学派立论,必须注意差异性。评论时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不能离开当时历史环境乱发议论。观点要鲜明,评论要史论结合,不能空发议论。语言要准确生动,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第13课一、课中题1、秦统一天下是赢政一个人的功劳吗?答题参考:不是。因为赢政的功劳只是实现统一的因素之一,秦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这走向统一。3)各民族、各地区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社会基础。4)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具备了统一的实力。5)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与决策适当。2、想一想,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哪些损失答题参考:焚书坑儒摧残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所形成的文化繁荣局面,毁灭了许多古代文化典籍,沉重地打击了儒家学派用及广大知识分子,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二、课后题P.611、秦规定使用小篆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规定圆形方孔钱为全国通用的货币,并把秦国度量衡的标准器颁行天下。2、假如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况?答题参考:这是一道想像题,教师应注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宏观上,会造成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混乱,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会危害国家的政治统一和社会安定,会严重影响人民和生产和生活,甚至会使统一的封建王朝重新走向分裂。微观上,只要学生想像合理就可以,不求一律。3、传说秦始皇时有个孟姜女,好的丈夫范喜良被征去修筑万里长城,劳累而死,孟姜女千里迢迢去送寒衣,不见丈夫,哭于长城下。长城被她哭得崩塌了,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悲愤地投海自尽。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什么看法?你的意见如何?答题参考:孟姜女哭长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加重人民的徭役负担,逼得下层百姓家破人忘、妻离子散的不满。此题讨论时,要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秦始皇修长城。1)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秦朝徭役繁重的一个重要表现。哭长城的故事,正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2)长城的修建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生要措施之一,秦筐的修筑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阻止了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极大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同时长城也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因此,修长城的积极意义不能因孟姜女的传说而全盘抹杀。第14课一、课中题1、当时民谣流传:“阿房,阿房,亡始皇。”想一想,老百姓为什么这么说?答题参考: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而秦始皇修造阿房宫等导致徭役繁重,这是其暴政的重要表现之一。2、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说你的理由。答题参考:不对,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说明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1)刘邦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政,大得人心;项羽相反,巨鹿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多万人,进入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2)刘邦善于用人,身边有一群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项羽则不能容人,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3)刘邦有关中做根据地,无后顾之忧。项羽没有。二、课后题P.661、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答题参考:1)由于秦的暴政和长期战争(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汉初社会十分贫困,国农业用地财政困难。统治者只有采取措施恢复经济,才能稳定统治和保证剥削来源。2)灾害连年,人民生活困苦。3)汉初统治者对强秦的速亡进行了反思,吸取了秦亡的教训。改秦朝滥用民力、严刑峻法的暴政为宽刑薄赋、与民休养的政策。2、曾经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王朝,为什么只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答题参考:秦朝的统治非常残暴。广大人民要负担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繁多,刑法苛严,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使得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陈胜、吴广发动的起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响应。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第15课一、课中题1、想一想,汉武帝的“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答题参考:一是手段高明。如果直接削藩,诸侯王会抵制。而这里采取一种巧妙的的削藩方法。皇帝和诸侯王要“推恩”给诸侯王其他子弟,将王国土地也分封给他们,这样“推恩”分封符合情理,诸侯王不好抵制,是术减少了削藩的阻力。二是效果好。一方面通过“推恩”分封,王国实力被越分越弱,无力对抗中央;另一方面诸侯王其他子弟由于也能分土封土地并授爵为列侯,他们对中央也感恩戴德。2、想一想,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答题参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只有言之有理即可。只学生回答的有一定道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回答:关爱别人的“仁”的思想,为政者爱护百姓的“德”的思想,强调正义和社会责任的“义”的思想,待人以礼的“礼”的思想,善于进退的“智”的思想,做要讲诚信的“信”的思想,“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等等。二、课后题P.711、想一想,汉武帝时为什么能取得对匈奴的胜利?答题参考:1)汉武帝时,经济高度发展,兵强马壮,国势强盛;2)通过解决王国问题和提倡“大一统”,加强对国家的统治;3)汉武帝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和用兵。2、议一议,汉武帝当时是采用儒家学的好,还是采用法家或墨家、道家的学说好?各说说自己的理由。答题参考:这个题可以引导学生用辩论的方式解答,关键看敢于立论和善于结合已学知识和时代背景进行论证的能力。各种立论用论证可作下列参照:  1)法家说:因为法家强调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当时国力强盛,汉武帝有加强君主权力的愿望,其次,解决王国问题和对匈奴战争,都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另外,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 人们放任自流,也需要加强法律制度以对社会进行规范。2)墨家说:因为墨家从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主张人们互爱互利,反对不义的战争,选贤任能,反对奢侈浪费。当时国家虽富,但人民生活不一定真正有了改善;再者,对匈奴战争会劳民伤财。3)道家说:因为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汉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人民安居乐业,效果好。政府追求作为,违背自然法则,效果不一定好。4)儒家说: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学说,一方面继续强调实行仁政和德治,另一方面主张加强皇权和国家一统。汉武帝时,一方面要继续实行仁政和德治,关心和改善人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要针对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采用强有力的手段加强皇权和维护国家一统。因此,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是汉武帝最理想的选择。第16课一、课中题7 1、想一想,张骞在出使西域的时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答题参考: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以下作为参考:不了解西域情况;沿途地理环境恶劣,戈壁沙漠相连,崇山峻岭阻隔,气候变幻莫测;沿途民族关系复杂;语言不通等等。2、你知道“投笔从戎”的故事吗?说一说你对班超投笔从戎的看法。答题参考:故事可以让学生自己讲出来。教师可以从下列任何一种观点去肯定他:不读死书,重视实践;不守陈规,勇于创新;投军报国,建功边疆;“跳槽”、“改行”,可发展能力等。也可以从下列任何一个观点去批评:读书人不做学问是不务正业;本地也可以发挥才干;知识经济时代就是要多读书。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关键看观点是否鲜明,能否运用论据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评价要有开放性,鼓励思维创新和个性发展。二、课后题P.76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花了多少年?张骞出使西域体现了哪些优质品质?答题参考:13年。品质:建功报国的爱国主义理想;不畏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和恒心;敢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善于外交的杰出才能。2、想像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的苦和乐。答题参考:苦:山河险远;气候恶劣;强盗出没;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对待;语言不通等。乐:领略不同风光;享受异国 情调;学习不同文化;可以挣钱发财;促进中西交流。3、参考现在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数一数,丝绸之路经过我国哪些省份和哪些国家?答题参考:国内——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区。     国外——阿富汗、哈萨克、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巴勒斯坦等国。第18课一、课中题1、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纸同以前的书写材料相比,有哪些优点?答题参考:1)更平整,便于书写;2)价值更便宜,便于普通百姓使用;3)更轻巧,方便携带。只要学生回答得有一定道理,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2、从张仲景和华佗两位医学家的身上,你能学到什么?答题参考: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救死扶伤的高尚品、敢于创新的开拓意识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即可。二、课后题P.851、看看下面的造纸流程图,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一说造纸的过程答题参考:当时造纸的工艺有分离、捶捣、交织、干燥等主要工序。第19课一、课中题1、对照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答题参考: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逃避,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要用自己有限和生命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学生言之有理即可。2、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看了兵马俑的图片,你的感想如何?答题参考: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为中国古代过去人民表现出的智慧和兵马俑的恢弘气势以及它的艺术魅力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对秦始皇及秦二世奴役的老百姓深表同情。等等。二、课后题P.891、列举秦汉时期史学和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答题参考:史学方面:《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史书的编写体例,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艺术方面: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马王堆帛画是汉代帛画中的精品,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2、想一想,秦始皇陵兵马俑除了它的艺术成就之外,还能反映什么呢?答题参考: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反映秦始皇时期的军政制度、秦始皇所推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的残暴统治是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等。3、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没有佛教寺院和道教圣地?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哪些思想观念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活动参考:活动主题:调查佛教、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活动目标:学会社会调查和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活动准备:纸、笔活动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边邻居有哪些思想观念受宗教影响。     2)小组内分析其中哪些思想受佛教影响,哪些受道教影响。     3)各小组互相交流调查结果。     4)小组内分析为什么人们会受到这些宗教观念的影响。第20课一、课中题1、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少。你认为影响这两次战役胜负的原因有哪些?答题参考:官渡之战——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实行屯田,保障了混战时期,军队的粮食供给,人才的重用。袁绍--骄傲轻敌,放过人才的重用。赤壁之战——北方人不习水战;曹操自以为是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从这两次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败和关键因素不在全力的多寡,而于人心 向北;能否根据具体的军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挥,也是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理由。答题参考: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三国是在各自统治范围内的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二、课后题P.961、A2、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诸葛亮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历史实际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答题参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被贬低和歪曲的,不符合历史真实。这是因为罗贯中受封建正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曹操所致。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文武全才,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著名诗人。当然受时代和阶级局限,曹操也有狡诈凶残的一面。但纵观曹操的一生,他功大于过,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足智多谋,雄才大略,具有政治远见,能根据千变万化的政治军事形势,运用计谋出奇取胜,这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但小说《三国演义》把他神化了,被当成是智慧的化身,这是艺术的夸张和虚构。3、找一找古人描写赤壁的诗词歌赋。答题参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语文单杠中学过的有关赤壁的诗词歌赋,背诵其中的名篇名句。比如诗歌有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词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第22课一、课中题1、唐朝诗人刘禹锡对西晋来灭吴作了这样的描写:“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暗然收。千寻铁链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查看资料,了解金陵,石头城指现在哪个城市。你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答题参考:金陵、石头城是指今江苏南京市。这一历史事件具有进步意义,它标志着三国时期的结束,国家实现了南北统一,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的稳定,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查查“草木皆兵”的典故,说一说淝水之战的故事。答题参考:成语“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和“风声鹤唳”都源于淝水之战。这此些成语典故反映了前秦皇帝符坚在淝水之战中由狂妄自大,到临阵惊恐的心态,是前秦失败和一个重要原因。二、课后题P.104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个政权曾统一了黄河流域?答题参考:曹魏、前秦、北魏、北周2、想一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有什么好处?答题参考:1)有利于加强对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控制;2)有利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得到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3)离开旧都能减少改革的阻力,加速改革的进程。3、观察图片或查阅资料,解释“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答题参考:“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历史现象,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说明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逐渐融合一体的历史趋势,是历史的进步表现第23课一、课中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有哪些?答题参考:1)江南社会的相对稳定。2)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3)北方人口南迁的影响。此外还有政治中心的南移、优越的自然条件等。2、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想一想,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后来,这一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答题参考:材料反映了汉朝时,江南和两广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贫富差别小,经济生活落后的状况。东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繁华的大都市和外贸港口,如建康、江陵和番禺等。二、课后题P.1091、纸在汉代已经发明,为什么南朝时才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答题参考:1)当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各地区之间基本处于彼此封闭状态,相互联系甚少,不利于先进技术的交流和传播。2)东汉末年以来,战乱频繁,政权分立,再加上统治者不重视先进技术的推广,因而造纸术传播缓慢。3)当时缺乏大众传媒手段,新技术传播缓慢。第24课课中题1、到附近的农村了解一下,《齐民要术》介绍的哪些生产技术至今仍在应用?答题参考:此题答案可以在课本的小字部分里找到。如选种和杂交育种的方法、果树嫁接、家畜阉割等和产技术等。有条件的也可以查找有关《齐民要术》的资料,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后题P.1141、下面是“鱼:”字的不同字体,根据所学的字体,在方框里填出字体的名称。答题参考:在中间的方框里填上“小篆”,在右边的方框里填上“楷书”。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1)根据上文描绘当时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2)目前三峡的自然景观如何?怎么才能使三峡的风光更美好?答题参考:1)《水经注》的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三峡的两个方面的景色:三峡的山和三峡的秋景。“山”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秋景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我们在根据这段文字描绘三峡的自然风光时,还可以想像并描写流经的长江水,以及宏观世界的春景、夏景和冬景。2)关于目前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提供下列材料作参考:7 三峡“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它兼得雄、奇、险、幽之胜,揽尽山、水、泉、洞之美。三峡中的矍塘峡,又名夔峡,山高水窄,雄伟险峻。郭沫若说:“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巫峡幽深秀丽,峻峭的巫山云雨蔚为壮观,常在云雾缭绕中的神女峰特别引人遐想。西陵峡滩多流急,200多个千奇百怪的溶洞令人流连忘返。怎样才能使三峡的风光更美好?我们右以从进一步挖掘它的自然景观,如奇花异草、珍稀动物进行思考;还可以从开发三峡丰富的人文景观,如神话传说历史遗迹等方面进行设想。更可以从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山之间的距离拉近,路缩短,将更多的大好风光集聚在三峡水库身边的角度进行更多、更广的思考。3、用中国古代的割圆术试一试,你能在一个圆内作多少条边的正多边形?答题参考:此题的关键在于通过试一试去感受祖冲之在科学研究中的钻研精神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不必强求一定作多少条边。七年级下课后题答案1课11、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南北?提示:(1)客观条件: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主观条件:隋文帝的文治武功使隋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其统治已江河日下。2、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提示:(1)同意。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惠及到今天。(2)不同意。可以从开凿大运河及隋炀帝下江都时所体现的暴政,结合隋的速亡来阐述。3、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提示:(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3)都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隋开运河;(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4、科举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提示:一方面结合课文关于科举制的作用谈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它便于统治者笼络、控制知识分子,使其成为恭顺的奴仆。还可以谈谈读书做官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当然,读书做官,能造福民众,应该肯定。5、隋运河经过了今天的哪些省(市)?提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2 课 1、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提示:一方面要注意这是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另一方面,从历史的影响来看,应持肯定的态度。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能,说明他是人心所向的领袖。他后来的政绩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说明李世民为君是历史的正确选择。2、从唐太宗用人纳谏,你得到什么启示?提示:(1)是否能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判断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2)要能容人,要善于接受批评意见;(3)应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3、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你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事实?提示:科举制的实行为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途径,扩大了选才的范围,能达到有效笼络士人的目的。但其毕竟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统治者笼络吸收人才上为了扩大统治基础,维护自己的统治。4、什么是“贞观之治”?它是怎样出现的?提示:(1)含义: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繁荣。(2)原因:隋末农民战争的打击,使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唐太宗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唐太宗继续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大力精简机构,强化中央权利;晚生科举制度,大力选拔人才;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5、材料分析:(题目略)提示:(1)用有才之人和德才兼备的人;(2)德才兼备应是任何时期的用人标准,我们今天用人也应该注意德才兼备才识真正的“才”。6、表格:(题目略)帝王措施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加强集权称皇帝设“三公”郡县制颁布推恩令、剥削列喉爵位三省六部增加宰相精简机构统一思想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善科举大兴教育3课   1、为什么武则天墓前立的是无字碑?提示:(1)结合武则天一生曲折的经历,说明碑文如何撰写写成了难题,于是只好立无字碑。(2)武则天的是非功过,生前世人争论不休,死后也难以盖棺定论。于是只好立无字碑,任凭后人去评说。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用人有何相同点?提示:励精图治,选贤任能,革新政治。(再结合2、3课相关史实,一一具体说明)3、材料分析:(题目略)提示:(1)姚崇为官善于应变,宋璟善于守法。姚宋两人执政都能忠心辅佐玄宗,做到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2)治国安邦就应该选姚崇、宋璟这样的有才之人,才能把国家治理好。4、为武则天写碑文。提示:(1)生平(2)政绩;(3)历史局限性。(碑文实则考察对武则天的评价,应注意一分为二的观点)4课  1、唐太宗为什么不杀颉利可汗,而优待他?提示:根据颉利屡次骚扰侵袭唐朝的行径,完全有杀的理由。但在颉利认罪服罪的前提下,给他以适当的优待,有利于安抚和团结其部属,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事实证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包括露颉利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拥护,他们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的领袖地位得到了少数民族的认可,这正是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结果。2、历史上还有哪些汉族公主与边地少数民族首领和亲的?提示:(1)汉初,刘邦脱白登之围后,汉匈和亲,汉族公主入匈奴嫁给单于。(2)西汉后期,昭君出塞更是家喻户晓的史实。3、材料分析:(题目略)提示:(1)材料出自729年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玄宗的上书,尺带珠丹如此称呼源于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文成公主与唐玄宗是兄妹关系,尺带珠丹自认是文成公主的后裔,所以自称为外甥。(2)唐蕃“和同为一家”,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1、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哪些贡献?从他的事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提示:(1)贡献:传播了中华文明。他把中国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艺术传到日本。他在日本奈良设计建造的唐招提寺,反映了当时唐朝建筑技术的最新成就。他能用鼻嗅的方法鉴别药物,鉴定药物的性能,日本药学界奉他为始祖。传授了佛法,增进了中日友谊。鉴真在日本生活10年,在日本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威望,被日本视为文化大恩人。他死后安葬在唐招提寺,寺内一直供奉着他的塑像。(2)感受:鉴真不仅有高深的学问,而且为弘扬中华文明和佛教文化出生入死,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你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吗?请你谈谈这个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别。提示: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以唐朝高僧玄奘为原型塑造出来的文学形象。唐僧取经所经历的许多磨难,也是从玄奘西游历尽千难万险的历史情节中加以文学夸张和神魔渲染而成的。因此,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3、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提示: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②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③唐朝对外交通发达。4、比一比,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点?提示:①都具有出生入死、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②都以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受到人们的尊敬③都对传播先进的中国文化、密切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5、观察《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谈谈唐朝对外交通可以到达哪些国家和地区。提示: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马来西亚、苏门达腊、阿拉伯海、波斯湾沿岸、中亚、西亚、非洲及欧洲各国。 第6课1、观察赵州桥图,说一说它有哪些特点。提示:①低弧长跨,单拱跨河;②拱上加拱,敞肩结构;③美观大方,艺术价值高;④历经千年,异常坚固。2、印刷术曾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的学习和文化生活将会有哪些困难?提示:许多人没有书读;要读书就得去抄书;不可能阅读到报纸;不可能出现知识经济时代。其他言之成理的变可。3、孙思邈的高尚医德表现在哪些方面?他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有哪些值得继承和发扬?7 提示:(1)医德表现:他反对借医术追求名利的行为,主张医生应有高尚的品德,认为医生治病,应没有贪求财物的观念,对患者要有同情和爱护之心,不论贫富、贵贱、亲疏,都要一视同仁;遇到危险的病症,不要先想到自己的得失而瞻前顾后;遇到出诊,不管山路怎样险阻,天气怎样冷热,白天还是黑夜,自己是否吃饭,都应立即出发。他把“不为刘回,不为义疚”,作为自己行医的一个重要准则。穷人找他看病,他不但不收钱,还送药给出病人。(2)主张:一是生活要有规律,要依时养生。二是强调运动锻炼以养生。三是强调饮食和卫生保健。四是注重育儿。4、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提示:①长安布局科学严整,建筑宏伟壮观,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上未曾有过的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②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建筑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③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晚唐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④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对子午线进行实测;⑤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现象;⑥《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性专著。5、赵州桥历经1300多年,至今仍巍然屹立,想一想,它的存在在今天有何价值?提示:①交通价值:仍可起交通作用;②历史价值:可证明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特别是石拱桥建造技术的高超先进;③艺术价值:桥梁造型和桥上雕刻具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④文物价值:可以提升当地的文化品位;⑤旅游价值观:可作为资源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第7课 隋唐的文学艺术1、联系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经历千余年仍保存较好的原因:提示:莫高窟能保存至今,主要是由于敦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敦煌地处内陆,年降水量公50毫升左右,干旱少雨,再加上风沙的埋没,因此对文物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2、列举隋唐时期主要的文学艺术成就。提示:①诗歌创作空前繁荣;②书法艺术高度繁荣,异彩纷呈。绘画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③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④音乐中法舞蹈空前繁盛。第9课1、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有什么意义?提示: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历史的进步。2、辽和西夏对我国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提示:分别完成了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封建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边疆地区局部统一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重建和巩固奠定了基础。101、从东京保卫战的胜利到“靖康之变”的发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提示:东京保卫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北宋军民是具有力量打败金军的。但北宋最终还是被金灭掉了。通过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对照,说明面对不义战争,统治者只有大胆起用抗战派将领,加强防务,依靠广大军民抗战,才能取得胜利。如果统治者实行屈辱投降政策,压制主战派,破坏军民抗战,就会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最后导致失败,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会自取灭亡。由此可得到启示:任何国家乃至个人都要自强不息,不畏强暴;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2、在岳飞墓前的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这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这副对联说明了岳飞抗金符合南宋广大人民反抗女真贵族掠夺的愿望,是正义的,理应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等人陷害忠良,损害人民的利益,是邪恶的,必然世代为人民所唾骂。岳飞的冤案终于平反,颠倒的历史终于被扭转过来。3、有同学说:“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岳飞镇压过洞庭湖边的农民起义军。另外,他太忠于皇帝了,郾城大捷后,他不该退兵,应该把金兵打败,再杀掉秦桧。因此,岳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同意吗?为什么?提示:岳飞是南宋杰出的抗金将领,他在抗金斗争中屡立战功,功勋卓著。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反抗女真贵族烧杀掠夺行为的愿望,因而,他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但在当时,岳飞作为一名封建朝廷的将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是必然的;岳飞也不可能不听皇帝的命令,因为在封建社会,忠于朝廷和忠于国家是一致的,忠于国家就必须忠君,岳飞也摆脱不了这种时代局限,他是封建忠君的一个典型,他的背上有他母亲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他不敢也不可能违抗皇帝的命令。我们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苛求古人第11课1、宋代的手工业有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提示:①景德镇瓷器远销世界各地,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②采煤技术领先世界,③造船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2、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是何时?原因是什么?提示: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②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③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不仅给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生产经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④南方的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对优越,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⑤南方各时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⑥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辛勤耕耘,共同开发了江南。3、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提示: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了贵金属的无形损失;避免了因不法之徒切削或溶解金属货币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印刷纸币的成本比制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等等。4、你在仔细观察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免商标后,认为这个商标的设计有何特点?如果请你来设计,你有什么新的构想?提示:①从文字上看,白兔商标具有区别商品生产者的作用;②从图案看,该商标中有一白兔手持一根钢针的拟人化图形,这是目前发现的首例在早期商标中使用了有设计成分的特定图形,它明显具有独特性和显著性,易于识别;③从用途看,它是一个用来印刷包装钢针纸张的铜模版。将商标印刷在钢针包装纸上,不仅便于消费者认牌购货,还进行广告宣传,真可谓一举两得。第12课1、成吉思汗被人赞誉为“一代天骄”,你认为合适吗?请说说理由。提示:综观成吉思汗的一生功过:①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创建和完善了一系列国家制度,结束了蒙古各部之间的长期混战,符合人民的愿望,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为蒙古摆脱金朝的压迫和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②创制蒙古文字。对蒙古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加强国家管理起了重要作用;③成吉思汗的对外扩张,尤其是西征,极大地改变了亚欧内陆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蒙古军的残酷屠杀,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浩劫,尤其是对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文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西征也打破了各小国的封闭状态,客观上促进了中西交通畅通无阻,有利于欧亚人民的共同进步。总之,从成吉思汗的主要事迹来说,他不失为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一代天骄”是恰如其分的。2、议一议,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提示: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割据、战乱频繁的局面,建立了地域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王朝,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奠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②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大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一体现在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其二体现为中国境内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回族。3、简述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与表现。提示: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民族数量和民族之间的交往超过了历代王朝,给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与融合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表现:①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民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婚姻,逐渐融合;②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畏兀儿、蒙、汉等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③在元朝统一的疆域内,各民族互相学习、交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从而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提示:①我们充分肯定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这是不争的史实。②文天祥率军抗元,对于保护南宋范围内的较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积极意义。文天祥舍己为国、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综上所述,我们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从元朝统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分析评价的,而赞扬文天祥抗元主要是从文天祥所从事的斗争对保卫南宋范围内先进的农耕文化及他所表现的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方面来分析评价的,二者的角度不同,并不互相矛盾。第13课1、火药的发明在军事上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火药在军事领域的使用,导致了大量火药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和弓箭作战的局面,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个划时代进步。2、了解一下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本和书籍是用什么方法印刷的?提示:主要方法是:激光照排—出胶片—胶印机印刷。3、在现实生活中,火药除了制造武器外,还有什么用途?7 提示:现实生活中,火药还可以用于制造焰火和鞭炮。科学家又在火药的基础上研制出炸药。炸药除大量用于武器制造方面外,还广泛应用于开荒、修路、采矿等。4、假如没有四大发明,我们现代生活会有哪些不便?提示:没有纸和印刷术,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就会举步维艰,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也就大受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甚至会陷于停顿。火药和指南针可主要从它们的间接影响来谈:没有火药引起的军事上的革命,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进程就会减缓,历史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指南针也如此,主要从它用于航海所起的巨大作用来谈。第14课1、司马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提示:①聪颖好学;②以“警枕”来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学习,顽强刻苦;③治学严谨等。还可答身为宰相,廉洁奉公等。2、与《史记》相比,《资治通鉴》有何特点?提示:①《史记》是司马迁一人所著,《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当时的几位著名史学家参与了编撰;②《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③《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载从战国至五代时期1300年的历史;④《资治通鉴》有为统治者提供借鉴的目的,这是《史记》所没有的。3、你能按元杂剧角色的类别,指出他们分别属于哪类角色吗?提示:按元杂剧角色的类别,窦娥是旦,窦天章是末,张驴儿是净。1、比一比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吗?提示:①明朝废丞相,使相权与皇权合二为一。而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宰相人数,三省长官都是宰相;②明朝时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而唐朝时六部直接属尚书省管辖;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官吏,厂卫由皇帝直接控制,而唐朝没有。2、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之四百六十余人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提示:①顾炎武这句话是对明朝八股取士的尖锐批评,是正确的。②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但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严格限于死板僵化的八股文。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他们做了官,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只是这时封建制度逐渐衰落,统治者为强化专制主义统治,更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适应这种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它失去了科举制度在初创时期的积极意义。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带来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比坑儒更加恶劣。3、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选B(①③④⑤)4、计较明朝和唐朝的科举考试,指出他们有何不同之处?提示:如下表,归纳为文字即可:唐朝明朝内容儒家经典、诗赋政论,内容全面限于四书五经观点可发挥个人见解限于程朱力学观点,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体限于八股文,僵化呆板不限文体影响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进步,积极影响为主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5、明朝前期采取的加强皇权的措施中模拟认为哪一条最特别?为什么?提示:任选一种即可。①废丞相最特别:中国封建社会自秦始皇起设丞相,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隋唐时,采用三省六部制,唐贞观年间增加了宰相人数,以防止宰相专权。明朝时,朱元璋废除了在中国沿袭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将相权与皇权合二为一,大大加强了皇权,所以最特别。②厂卫制度最特别: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统治者加强皇权一般是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分散相权,二是分散地方权力,三是加强思想控制。但明朝统治者除此之外,还设立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特务机构,以便监视官吏,镇压人民。厂卫由皇帝直接控制,使皇权空前加强,所以最特别。③八股取士最特别:隋唐以来,虽然采用科举考试选拨官吏,但是内容、形式、答案等相对全面、自由、活跃。明朝将科举考试发展到八股取士,对考试内容、文体形式、观点等进行严格限制,牢牢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中式做官的士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所以最特别。第17课 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③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用于航海;④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⑤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等。2、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提示:戚家军抗倭是正义的事业;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不扰民;荡平了倭寇,保卫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3、明抗倭名将有哪些?抗倭斗争的胜利有何意义?提示:戚继光、俞大猷等。意义: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而抗倭斗争的胜利,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因而抗倭功绩永载史册。4、郑和下西洋一般都选择秋冬出发,夏季返回。你认为郑和为什么要这样选择?提示:主要是为了有效利用季风和洋流。秋冬之时,亚洲大陆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郑和船队可顺风顺水而去;而夏季时,亚洲大陆盛行西南风和东南风,他们又可借助风势顺流而回。5、你能说出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不同吗?提示:①目的: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为了解决匈奴问题,加强与西域的联系;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②经过:张骞从陆路西行,两次出使西域;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远航西洋。③到达地区:张骞到达今新疆和中亚一些地方;而郑和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④进行的活动:张骞第一次出使在河西走廊一带被匈奴扣留10年之久,后到达大月氏,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的未达到。第二次出使访问了许多西域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臣回访;郑和下西洋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铁器和精美的丝织品等,换回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象牙、宝石等奢侈品,同时,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华。⑤意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对中央政府开始管理西域具有于奠基作用,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同时也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第18课1、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偶然的吗?提示:(1)偶然的,主要原因是吴三桂为了自身利益而投降,清兵才得以入关。(2)必然的,原因如下:①明朝统治已腐朽至极,在家民起义军和清军的双重打击下,必然灭亡,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②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后,贪图安逸,迅速腐化;③满州贵族的清政权正处于上升阶段,锐意进取,充满生机,势力不断发展。上述必然因素,使表面上看起来的偶然因素吴三桂引兵入关,也成为一种必然。2、清朝军机大臣与秦朝的丞相在职权上有何不同?提示:秦朝的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拥有一定的权力,清朝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只有跪受笔录,不能独立行使权力。3、军机处设立于何时?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提示: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设在皇宫内廷的乾清门西,便于皇帝及时宣召。开始,军机大臣每天清晨在军机处候旨,再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成文,经皇帝审阅后,送有关部门执行。后来,军机处的权力不断扩大,成为清朝中央核心决策机构。但军机处处于皇帝的严密控制之下,军机大臣只能遵照执行皇帝的旨意,不能独立行使权力。皇帝示交办的事,军机大臣无权过问,它完全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它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4、清朝文字狱和秦朝焚书坑儒有何异同?提示: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强化专制皇权,②影响相同: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③手段不同:一个是焚书坑儒,一个是大兴文字狱。5、列表比较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朝代行政机构的变化设置特务机构控制思想文化明朝废丞相,设三司建立厂卫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第19课1、雅克萨之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尼布楚条约》是什么性质的条约?提示:雅克萨之战是中国的自卫战争,是正义之战。《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通过平等谈判,中方作出让步签订的平等条约,是中俄双方第一个边界条约。2、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有何意义?提示:(1)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为了把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在后来战争的失败打击下,郑成功急需寻找新的抗清基地,此时,台湾殖民军队中当翻译的何廷斌呈送了郑成功一份台湾地图,并报告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兵力部署,以及台湾人民盼望回归的迫切心情。这就更加坚定了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决心。(2)意义:①7 代表中华民族赶走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因此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②郑成功为开发台湾做出了贡献。他在台湾设府置县,屯田垦荒,开设学校,向高山族人民传授大陆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3、郑成功和康熙帝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吗?提示:是。他们都抗击了外国侵略者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第20课1、当年郑成功以台湾做基地进行抗清斗争,后来郑氏政权归顺清朝,如何看待这一历史变化?提示:①清军入关后,对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所以郑成功是抗清斗争,具有反抗满州贵族民族压迫的进步意义,是正义的斗争,值得肯定。②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时,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是顺乎潮流、符合民心的明智之举,应予肯定。台湾归入清朝版图后,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台湾的开发以及国家的统一和海防的巩固。2、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进行了哪些斗争?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1)斗争:①康熙帝派兵攻取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海防的巩固;②康熙帝平定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三藩判乱,加强了对云贵、两广和福建的管辖;③进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者,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④康熙帝率大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分裂势力。乾隆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⑤乾隆帝派兵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2)措施:①确立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②妥善安置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③设置五个将军辖区和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及内蒙古等盟旗,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3、为什么说新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提示:①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有: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加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版画。东汉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直接管辖新疆地区。元朝时,察合台汗国管辖新疆一带。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②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有:唐朝和吐蕃和亲会盟,已“和同为一家”。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的行政区域。清朝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和建立“金瓶掣签制”,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第22课1、你能举些具体事例来说明康乾盛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表现吗?提示:①经济上:耕地面积增加,大力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明显提高,手工业生产超过了前代;②政治上: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疆域辽阔;③军事上: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清朝的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提示:①政治上:统治集团吏治腐败,人民起义不断;②经济上:财政匮乏,土地集中,赋税繁重;③军事上:军备废弛;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3、举出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他看法。提示:(1)主要活动:①1685、1686年调派清军反击沙俄侵略军,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②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③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④三征噶尔丹;⑤册封五世班禅;⑥在位期间,经济发展,政局稳定,出现了盛世局面。4、唐朝和清朝前期的前期分别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如下表项目朝代外交政策影响唐朝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唐朝的高度繁荣,造就了肩收并蓄、全面辉煌的唐文化清朝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中国的落后第23课1、《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精神?提示:善于总结前人经验而又勇于创新,敢于发现过去权威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严谨求实,潜心钻研,躬行实践,甚至亲手试种药材;厚积薄发,实事求是,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为科学而献身,经过了27年的努力。2、宋应星讲:“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想想,为什么《开工天物》不受当时读书人重视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当时文人求取功名主要靠科举制,而当时是八股取士,考试的内容是脱离实践的四书五经,介绍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因此得不到重视。3、材料分析:(题目略)提示:(1)当时中国正处在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下。(2)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阻碍了学术文化的进步,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②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有力推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