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00 KB
  • 2022-04-22 11:36:05 发布

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习题答案.doc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阅读与思考请思考:儒家学派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提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的保守性和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对灵活性;二是儒家哲学的特征一一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的二重性。解析与探究对比以上三种天命观的差异,并分别作出评价。提示:①材料一体现了商周延续下来的天命观.神的世界即”上界”有一位统治者(“上帝”或“帝”)他仁慈聪明,常常降临“下界”考察民情,并相应地对人世事务做出安排。②材料二体现了老子的天命观.他认为“天”是一种以“道”为本原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性质是自然无为但又无所不为的。③材三体现了孔子的天命观。他怀疑鬼神、重视人事,但又承认天命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存在。自我测评1.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提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仁”就是“仁者爱人”,“礼”就是“克己复礼”。2.老子的“道”是指什么?提示:老子的“道”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是指世界的本原,它高于万事万物并凌驾于天之上。第2课 阅读与思考结合上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思考文化觉醒与社会大变革的关系.[答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井田制瓦解,分封、宗法制破坏,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不断;“士”的阶层在政治上崛起,在学术上异常活跃;私学兴起,文化下移。这些都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因此社会大变革影响着文化的觉醒,文化的觉醒又为社会大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解析与探究[答案]儒家思想中包含着坚决维护统治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使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的成分。乱子以后的儒家学者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使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测评1.[答案]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提出仁政学说,主张尊王贱霸,要求统治者重民,提出人性本善说,提倡“养浩然之气”。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主张“性恶论”,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了“齐物”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在人生观上,庄子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孙膑。孙膑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他的军事思想经过其后学的整理,被编为《孙膑兵法》一书。2.概括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答案]战国时期学术分裂,百家争起,学者们自由讨论学术问题和发表见解,于是形成了既彼此争鸣又互相吸收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学习活动提示成语出处现在意思东施效颦《天运》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自己的缺点在哪里,就胡乱模仿邯郸学步《秋水》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越俎代庖《逍遥游》比喻超越自己的权限办事或抢别人应做的事螳臂当车《人间世》比喻不自量力,必然失败井底之蛙《秋水》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贻笑大方《秋水》让内行人笑话。常用为谦词朝三暮四《齐物论》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得心应手《天道》指技艺纯熟,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出来。也形容使用非常顺手踌躇满志《养生主》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者成就非常得意望洋兴叹《秋水》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无可奈何游刃有余《养生主》比喻工作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哀莫大于心死《齐物论》精神上失去信念是最大的悲哀人生如白驹过隙《知北游》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第3课阅读与思考如何理解和评价汉代新儒学的“天人感应”思想?提示:材料从两方面探讨了“天人感应”思想。①民族国家的形成,需要政治上和社会上的稳定,知识阶层不得不去确立国家民族的象征性领袖的地位,故承认其受命于天的身份。②为避免君主权力的无限扩张所带来的灾难,故又以天作为更高的正义权威并强调对君主的制约。【解析与探究]董仲舒与李斯上述主张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效应有何差异?提示:①指导思想方面,李斯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废弃一切思想理论,实行彻头彻尾的愚民政策,禁锢思想,强化君主专制;董仲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统一思想,发展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使儒家理论定于一尊,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但是对这一区别的认识也不要绝对化:李斯的主张也包含巩固统一的想法,董仲舒的主张也有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的目的。②社会效应方面,李斯的主张摧残了思想文化,也未能维护秦的统治。董仲舒的主张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兴盛,维护了汉朝的统一与稳定,但也导致了其他思想流派的衰落。{自我测评1 1简析儒学取代黄老之学成为汉代统治思想的原因。提示:随着汉朝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2.概述董仲舒的思想体系,并分析“罢黯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提示:①教材中涉及到的董仲舒的思想包括大一统理论、“天人感应”学说、“三纲五常”理论。此外,他还力主“罢黝百家,独尊儒术”。②“罢黝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第4课【课中思考题】请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提示:两者都强调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研究来求取真理。但是在对于所求得的“理”的认知方面,两者又有区别。理学家讲求的“理”,作为万物的根源而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格物致知”要获得的,是这一先验性存在并且亘古不变的“理”而“实践出真知”要取得的是一种与实践并行并长的真理性知识,并不固定而是处于发展之中。【阅读与思考】谈谈你对理学重义轻利观念的看法。提示:一种一味追逐利益的风气正日益吞噬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破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工作氛围、健康的心理状态等。而重义轻利观反对重利忘义,否定以利益为主要标准来处理实际事务。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漠视与否定个人的正当利益需求以及对事功效益的追求,则陷入另一种片面性,产生了消极影响。我们今天应提倡义与利的辩证统一。【解析与探究】试根据宋明理学家程、朱、陆、玉的思想主张,分析他们与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之间有何同异与渊源关系。提示:首先上面两则材料是广为流传的有关佛教禅宗的故事。神秀所讲求的“成佛”,是指通过修行“勿惹尘埃”,从而彻底觉悟,这需要“格”除外界种种“尘埃”才能做到;慧能则认为,专注个体自身修养就可以彻底觉悟。其次,本题设问的实质是讨论宋明理学与佛教的关系。一方面,要看到宋明理学家都深受佛教的影响,主动对世界的本原及其与个体的关系进行探讨然而程朱、陆王各自的结论不同。“二程”、朱熹强调“理”为万物之源,主张“格物致知”,带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这与材料一中神秀成佛的方法类似;陆王心学则强调“心即宇宙”,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与慧能自我成佛的做法有些相似。但是宋明理学家均不承认世界本原的客观物质性,这依然与佛教相同。自我测评1.什么是理学?它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提示:理学是中回古代社会后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观念的儒家哲学思想。广义上的理学,其主要代表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它形成的客观历史背景主要包括:①儒学思想本身发展的衰落,自两汉后,儒学日益衰落。②与此同时,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③佛教、道教思想的传播使儒学面临越来越大的危机和挑战,在彼此竞争、相互辩驳和渗透吸纳的过程中,三教调合之风渐盛。不少儒家学者既采纳佛、道学说,但又试图重新建立儒家的权威地位,终于在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大氛围下产生出理学。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同异之处?提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是儒学思想的代表。①相同之处:都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都认同世界本原不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要么是“理”,要么是“心”;都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自我修养、克制,并积极服务社会。 ②相异之处:程朱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来认知掌握“理”,而陆王心学则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他们的认知路径也就自然不同。第5课【阅读与思考】请对照以上材料思考,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对正统儒学的批判与超越有何历史意义。提示:材料中涉及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康熙皇帝视朱熹为儒学之正统,二是雍正皇帝强调三纲五常对于维护统治的意义。结合教材内容对照材料思考,可以发现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对正统儒学的批判触及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其影响包括: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冲击当时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而影响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从总体上说,促进了社会的思想启蒙。[解析与探究}比较一下,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批判思想与以上古代民本思想有何异同?提示:①不同之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通过总结历代兴亡的教训,对皇帝集权和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批判,主张限制君权,赋予民众言论自由和一定的政治权力,以履行行政监督和参与政治的权力。这是→种新兴的民主思想,是前代思想家所没有认识到的。②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认为人民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基础,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基本力量,所以提倡当政者要重民、爱民、以民为本。【自我测评】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进步意义?提示:①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主要表现为王夫之、黄宗装、顾炎武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学说和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并认为它是天下之大害,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躬自实践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以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②进步意义: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迪;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治学方法开启清代考证之风;为儒学的变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上述思潮与传统本末观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提示:①变化:传统的本末观是农为本、商为末,重农抑商。而顾炎武飞黄宗事是等人主张重视工商业。②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经济日益重要。③历史意义:有利于突破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第6课{阅读与思考}你认为上述看法是否有道理?提示:有道理。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结合阅读材料来分析,认为促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包括: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②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相关科技成就应运而生的基本原因。如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恢复促成了贾思勰《齐民要术》的产生,唐宋时期海外贸易和航运的发展,促进了指南针的发明和造船术的进步。③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人的思想和事业的进一步解放和扩展,都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④科学家们的杰出天赋和献身科学事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中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出现的重要原因。⑤民族迁移和民族融和,使各民族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机会,也会带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⑥国家之间的文化和科技交流,则促进了科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国既是这种交流的主要推进者,也是这种交流的受益者。这是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国际因素。【解析与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哥伦布等远航在规模与水平、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 提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环球航行都属于人类最早的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在船舶的技术水平和入员规模、航海知识等方面均优于哥伦布的环球航行(规模与水平方面的差异,参见材料一所列表格),但这并不是二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差别还在于远航的目的、性质和造成的影响等方面。郑和下西洋,前三次的主要任务是在东南亚和南亚建立国际间和平安宁的局面,为明王朝树立“声威”,并为下一步向南亚以西更远的地方航行,建立中途候风转航的据点。后四次的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扩大联系,让自古罕通中国的海外国家被泽而来,“宾服”于中国,为明王朝建立前所未有的四海功绩而作努力。另外,郑和下西洋,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器业、以苏州为中心的丝织业、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织业、以芜湖为中心的漂染业等,都有较快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打通了从中国到非洲的航路,把亚、非的仁大海域联成一体,这是地理大发现以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哥伦布航海的主要目的,研究者们一般都从经济角度来解释,认为他的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15世纪中叶,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使得运往欧洲的商品数量少而且价格贵。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贵族、商人、新兴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开辟一条新航路,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另外,也有人认为,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引发了欧洲列强开辟海外殖民地和奴役世界其他民族的狂潮。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2.思考近代中国科技相对于西方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可以远洋航海业为例),并带着这个问题投入以下单元的学习。“近代中国科技相对于西方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这一命题,曾被李约瑟等中外学者反复探讨,因而又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远洋航海业为例,从内部因素来看,王朝有关政策的推行是原因之一,如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其远航行为带有浓厚的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而其后,明清两代先后推行禁海或闭关等措施,致使官方、民间的远航业及其技术发展都深受打击。从外部因素来看,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与活跃,以及资本主义对经济利益的无限需求,使得西欧的远航业在开辟更大市场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白我测评1.列举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提示:①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里程碑。②天文学成就:天象观测和《甘石星经》;天体测量和张衡的浑象仪、候风地动仪,以及僧一行的黄道游仪、水运浑象仪和郭守敬的简仪。③数学成就:突出体现在数学专著如《九章算术》的出现和圆周率的计算等方面。④农学成就:诞生了贾思勰,《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和徐光启《农政全书》等“三大农书”。⑤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医学巨典和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医学大家的出现。⑥工艺学成就:出现了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也可?结合课外阅读所获知识回答,只要言之成理。2.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提示:①“四大发明”的传播和更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等方面成就斐然,很多成果在较长时间内都处于世界前列,受到后世学者的推崇,推动了世界相关学科的发展。回答出其他贡献,只要言之成理,即应肯定。第7课阅读与思考 怎样理解“汉字文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提示:通过阅读材料,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①汉字关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统一的文字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存在的重要基础,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重要象征。②与汉字一样在远古时期产生的其他各种文字均已成为“死文字” ,唯独汉字绵绵不绝,流传至今。③汉字在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凝聚方面,在维护民族统一和尊严方面,居功至伟。也可以说出自己更多的见解和感受。自我测评       1概述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过程。提示:文字起源: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群体创造的成果,如结绳记事是促使文字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仓颉将这些散乱的文字加以整理。发展演变: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雏形。商周时期甲骨文和金文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到秦朝时出现了一个巨大飞跃,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克服了文化交流中的文字障碍,用秦国通行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接着又用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作为新的标准。2.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提示: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②隋唐一统,国家繁盛,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意绪狂放,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的法度。③宋代时市民阶层兴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也是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④明代则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所以书法更世俗化、平民化,强调个性化创造。第8课阅读与思考结合课文中对文人画追求意境的介绍,请你来构思:什么样的画面设计在当时会获得考试的第一名?提示:这道题目是一种开放式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可言。画面设计只要接近“文人画意境重于写实,含蓄寄托画家的思绪情怀”这一特征即可。教材的介绍和题目所举的例子,已经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驰骋想像力,设计自己的画面,并一起交流评论,比较谁的构思最接近传统文人画的标准。自我测评   概述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提示:依据教材内容,可以做如下概括:①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发展的阶段。②魏晋隋唐时期凸现性的文人画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名家和名作。③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兴起并发展,绘画更加注重意境;明清时期出现与正统画风不同的、风格奇特和不拘成法的画家画派,更加体现文人画的个性特点。④自宋以后,描绘民间题材的画作和民间绘画发展起来。2.从课文的介绍中,你能否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提示:相关的表述集中在教材最后一段,主要是两个方面: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第9课阅读与思考请思考:导致中国古代小说流变的因素有哪些?提示:外部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部原因:小说自身的发展。自我测评1.简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诗歌的特色,分析这些特色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提示:①先秦时期,形成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采用四言体形式。在南方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歌形式一一楚辞,采用比较灵活的句式。《诗纷》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②汉代赋极盛行,作品多围绕贵族的奢侈生活而作,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大一统时代的民族自信心。写法注重辞藻,手法夸张,有文字堆砌、形式呆板的缺点。③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众多,题材风格丰富多样,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边塞诗风格豪放,田园诗清新自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名垂千古。④ 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又经历了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等时代变迁,词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形成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婉约派音节谐婉,情调柔美。⑤元代散曲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广受民众欢迎。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散曲多感叹时世、歌唱山林隐逸,既表现了元曲作家蔑视正统礼教,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2.概述明清小说的特色,指出这些特色与明清社会变迁的联系。提示:①明清小说的特色:通过文学手段重树商人等这些原来受歧视的角色的形象,对现实提出深刻批判。②与明清社会变迁的联系:其一,明清时期,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念开始淡化。这种风气深深浸染了小说的创作,“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其二,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第10课解析与探究1.邮票惊剧脸盼中的角色各属于哪一类行当?提示:《京剧脸谱》邮票中的人物,上排从左到右为:孟良、李适、黄盖、孙悟空;下排人物从左到右为:鲁智深、廉颇、张飞、窦尔敦,八人全部为净角。2.中国传统戏剧与古代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门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通之处?提示:本题难度较大,牵涉到艺术、文学、美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相关背景知识。答案不拘定见,只要言之成理,有学者称“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文学讲究含蓄有余味,‘无字处皆有意";绘画注重空白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书法追求‘潜虚半腹",‘计白当黑",‘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建筑提倡‘透风漏日",从房屋的门窗和亭台廊栅之空格,去得自然之动景,感宇宙之情韵。”相对来说,戏曲表演受限于舞台,但又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超越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上的虚拟性和对写意的强调与之相通。自我测评1.概述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提示:戏曲最初的源头之一是原始时期的歌舞仪式,称为“傩”春秋战国至汉唐时期,宫廷乐舞、杂技百戏一定程度上与戏曲的产生有关联。两宋时期出现的南戏已经是较为完备的戏曲形式。戏曲完全形成的标志是元杂剧的产生。此后,戏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昆曲的艺术水平达到更高的程度,影响其他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清中期京剧艺术的兴起代表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最高成就。影响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因素包括: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相关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特定的时代背景的影响。2.简述京剧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提示:①艺术成就: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成为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而代代流传;形成了一大批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剧目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美好品质。②特色: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第11课[解析与探究}结合《历史》必修(I)第6课所学知识,探讨古希腊哲学和人文精神发展的原因。提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探讨古希腊哲学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前面少有论述。我们知道,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政治的发展。文化的产生有它的土壤,古希腊哲学和人文精神之所以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发展景象,成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就是在于它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结合《历史》必修(I)第6课,我们看到,希腊城邦制的发展所提供的民主、开放政策,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重要背景。本题主要可以从民主政治的高度繁荣、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人们思想上的变化等角度考虑作答。 自我测评1.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有何不同?他们各自的哲学观点是什么?提示:①不同:智者学派是适应当时的民主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说的基础,因此人们需要学习知识。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②各自的哲学观点: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由此,它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这个主题提出一系列哲学命题,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2.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提示:对于这个问题,主要从希腊先哲的哲学观点方面来考虑作答。①自然哲学家的研究。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究自然的奥秘,打破传统的束缚,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②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③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④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言必称希腊”也说明了古希腊先哲的思想的重要地位。所以说,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殇。第12课阅读与思考请思考:人文主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提示:解答本题时,可以先结合对教材的理解说明,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贯穿文艺复兴的始终。人文主义的历史意义(更侧重的应该是它的深远的历史影响):①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思想和文学、艺术等创造的程桔,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大潮;②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③动摇了神学的元上权威,对宗教改革运动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自我测评1.为什么说《十日谈》和《哈姆雷特》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提示:薄伽丘的《十日谈》面对现实,描写的是完完全全的世俗生活,着意刻画的是“人”,而不再是天堂幸福和梦幻似的虚无缥渺的“神”。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他通过讲故事,描绘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画面,把人间的百态、人间的欢乐和幸福、形形色色的人物,作为自己描写的中心,塑造的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揭开了以“人”为中心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序幕。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提示:人文主义思想主要通过艺术大师作品中的对话,故事情节的发展,绘画和雕刻作品的艺术特色、构图和色彩等表现出来。文学家往往利用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成分与中世纪的来世观念作斗争。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在艺术领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他们改变中世纪绘画简单呆板的宗教风格。创造出具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和行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结合起来。第13课阅读与思考你怎样理解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 提示:罗马教会为了树立教会和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论,声称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定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仪式,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这就把教徒们束缚在教会的控制之下,使他们失去了个人选择的自由,听命于教会的统治。而路德的“因信称义”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里的“信” ,是与生俱来的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这样,他便把拯救人的灵魂的钥匙由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每一个拥有真正信仰的基督徒自己的手中,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所以说,“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包含着解放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解析与探究}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和“信仰得救”三种学说有什么异同?如何理解16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运动?提示:异同点,①相同:都属于基督教教义,目的都是为让灵魂得以升入天堂,都信仰上帝。②异:罗马教会宣扬的因行称义,旨在将与上帝沟通、中介的权力归为教皇、主教等,本质仍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而服务的。“因信称义”指单纯靠个人的信仰即可让灵魂得救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宗教仪式,给教徒极大的解放。换言之,因信称义与因行与因行称义的分歧点在于怎样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是听从教会服从教规,还是相信自己。加尔文进一论证因信称义,将人的成功与失败都归结为上帝的预先安排。“因信称义”和“先定论”将信仰的权力归结给每一个普通的信徒。理解:16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运动,主要可从宗教改革的背景、大致过程、主要人物及思想、改革的意义等方面来理解。宗教改革的内容(略)意义主要包括:打破了欧洲罗马天主教的卢统局面,动摇了教皇的权威;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人们在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变化,沉重冲击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人的个性得到了较高程度的解放,从而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尤其是在宗教改革比较彻底的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显著发展,为欧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自我测评】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提示:这里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伽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组织具体答案,应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做详细的说明。第14课【阅读与思考}请思考:为什么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提示:①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文艺复兴开启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发展的新高潮;②在反封建层面上,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带有更加强烈、更明显的政治革命性质,它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做舆论准备,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③在反教会方面,启蒙运动把反宗教神学的斗争与批判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直接联系起来,使反教会斗争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性和彻底性。[解析与探究]请分析: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要抨击宗教禁欲主义,这一批判有何历史意义?提示:霍尔巴赫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机械唯物论”并撰写了一系列无神论著作抨击基督教和教会。启蒙思想家抨击宗教禁欲主义,揭开教会道德虚伪的面纱,是为了彻底粉碎黑暗腐朽的教权统治制度,张扬人的基本权利和理性的力量,为新兴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性王国”作舆论准备。自我测评1.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提出了哪些思想?如何评价他们的主要贡献?提示:①孟德斯鸠探讨了政治自由的条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他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②伏尔泰宣扬自由、平等观念主张君主立宪制或开明君主制。他把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广泛唤起民众,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追随者,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③ 卢梭提出人民主权,主张民主共和制。他为法国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④康德建立了理性批判哲学,主张“以人为本”“人非工具”。他从哲学上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把西方哲学推向了高峰。2.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①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②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③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④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第15课[解析与探究]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看待近代科技革命对人类观念变革的影响。提示: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历史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飞跃。①人类对科学和世界的认识有了提高:不仅相信科学会有益于人类的进步,而且相信人类能通过科学研究得到充分可靠的自然知识,相信自然界可以被正确地认识,从而消除对自然的恐惧,并树立起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的观念。②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有了改变:逐渐形成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将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把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原因归结为自然界本身的规律的作用,这有利于促使科学家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但由于它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又有着严重缺陷。自我测评1.从哥白尼到伽利略,天文学上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提示:①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测算,提出太阳中心说,建立起一个新的宇宙体系一一日心体系,即太阳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各行星都绕太阳转动。这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在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宇宙观。②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取得的成就;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1609年,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还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等现象。伽利略的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他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牛顿经典力学的伟大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牛顿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提示:①贡献:牛顿力学定律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0"②地位: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3.为什么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上也是人类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提示:①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达尔文的学说是生物科学的一次理论综合,对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②生物进化论的提出,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进化论思想首先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7天造就世上万物和人类的神话。正如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而弱者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进化论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4.瓦特对蒸汽时代的工业革命做出了什么贡献 提示:瓦特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历经20多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对纽可门蒸汽机的革新,研制成功了新式蒸汽机。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驱动火车、轮船和机器;新能源的采用为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5.列举爱迪生的重要发明,评价爱迪生在电力时代的历史地位。提示:爱迪生在他的时代是最多产的发明家,被称为“发明大王”,他一生的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他发明和改进了我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电灯、电话、电报、电影。在其众多发明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盏实用电灯和配电系统的发明。6.概述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的历史意义。提示:①蒸汽机问世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②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资本主义从此确立全球优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科技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人们的生活从此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发展历程(岳麓08版)课后练习答案(2)(2008-11-2514:10:30)标签:教育 分类: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第17课【阅读与思考】请思考:巴尔扎克为什么要创作《人间喜剧》提示: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是基于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他力图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自我测评】1.拜伦和雪莱的诗歌各具什么风格特点?提示:拜伦以“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为其特色,雪莱则是热情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言家”。他们都积极投身于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并用自己的作品有力地支持了欧洲各国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斗争。2.以《人间喜剧》为例,简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提示:①背景:从《人间喜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法国社会里金钱主宰着一切。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化。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逐渐巩固和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广大人民迅速陷入赤贫。这种矛盾在文学艺术上就表现为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呐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鞭挝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受到了普遍的欢迎。②影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深刻地揭露丁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它的经典作品,不仅是人们认识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且为人类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瑰宝。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他们“批判”现实,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3.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了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提示:因为《战争与和平》的情节安排,是以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的俄国社会生活和两军大战的生动画面作为背景的,托尔斯泰描绘出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因此被称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4.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 提示:《等待戈多》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它试图论证:我们存在,所以我们等待;因为我们等待,所以我们存在。“戈多”也许果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如: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一一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我们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看似荒诞不经的剧情,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等待戈多》的思想价值。第18课解析与探究请思考:如何看待现代派美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有些人看不懂毕加索的作品,即否定它们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你认为对艺术品的评价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提示:①历史背景: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里,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等种种尖锐的社会问题,使不少艺术家对现实产生不满和幻灭感;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主要特征: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②评价艺术作品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艺术创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毕加索的作品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变迁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哲学思考带来的影响。毕加索是现代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善于吸收各类绘画的不同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见新古典派、超现实派和表现派等各派艺术风格的痕迹。他粗矿、刚强的个性和时代因素彼此结合并始终展现于画作之中,从而使其作品在缤纷错乱中又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自我测评1.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音乐大师贝多芬?提示:①主要特征:重视规范化,要求风雅、高尚、审慎与节制,侧重于形式与技巧的表现,将感情的表达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内,强调着形式的严谨。②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出于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才能的完美结合,他使音乐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内容的矿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曲式布局,动机型的主题运动和动为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离调变音体系,成为贝多芬的和声风格特征;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及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位法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组合、钢琴音乐的创作,都有鲜明的特点。贝多芬集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精华,开拓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2.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具有哪些共同点?简析它们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价值。提示:①共同点:淡漠题材,牺牲意念上的清晰,追求一种新颖、微妙、朦胧、瞬间的意境变化。②时代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一些法国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画坛;他们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继承前人及对同时代不同画派的借鉴、艺术家个人的创造,因些产生了印象派。③印象派绘画的艺术价值:印象派绘画把光和色彩视为认识对象的核心因素。印象派大胆使用色彩,真正体现出光与色的无穷魅力。印象派主张追求色彩效果,使绘画变得更丰富、自由,也更具有绘画特点。印象派音乐的艺术价值:印象派音乐是客观的,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它以柔克刚,抑制过分的激情;它重视标题,以有助于引起丰富的联想;它遵循暗示性的原则,以避免过于率直的表达。3.列举现代艺术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并对其艺术价值与影响作简要评价。 提示:在美术方面,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主要代表人物有毕加索。现代音乐也出现了许多派别,作曲家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曲,如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迅速变化。现代艺术反映了人们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在艺术创作上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着重于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第19课【解析与探究}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电视如何使艺术大众化成为可能?为什么通过电视传播,欣赏艺术的观众会大大增加?以往的艺术复制品与电视“复制”有哪些不同?提示:①成为可能的原因:因为电视不同于以往的对于艺术品的复制方式,使艺术大众化成为可能;电视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也使欣赏艺术的观众大为增加;此外,电视接收机的普及和观看的方便也是一个重要条件。②增加的原因:以往的艺术品复制非常困难。音乐、舞蹈、戏剧大多要靠演出复制;空间艺术品的复制多要靠工艺制作来实现,成本高,数量少,故观众少,难以实现大众化。而电视传播则克服了这些弊端,因此观众大大增加。③不同:电视对艺术品的“复制”是“再现”艺术品本身。因为电视是复制这件艺术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存在过程,电视用屏幕的二维平面模拟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用相对长度的播出时间模拟了现实世界已流逝的一段时间。电视得以使艺术品以“原貌”示人,从而也使艺术品在传播过程中损失的信息量减到最少。并且,电视的复制成本低廉,几乎没有数量上的限制。【自我测评}1.简述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提示:①电影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西方各国开始进行放映电影的试验。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了最大成就,电影正式诞生了。1927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因此,电影史上称这个时期为“默片时代”。此间,美国人格里菲斯因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而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电影技术上的不成熟,使得默片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夸张生动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卓别林正是这一时期电影明星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影片成为名垂青史的经典之作。随着影像和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影片更精彩、更震撼人心。②电视的产生与发展:电影是电视的先导,电视在各个方面所沿袭的理论基本来自电影o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此后,电视艺术迅速发展。2.电视有哪些重要功能?举例说明电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提示:重要功能是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和展示优秀艺术品举例略。{活动建议]有人说,电影与电视的发明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其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传播知识和信息。但电影与电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长久以来讨论最多的是电影电视中的性与暴力问题。以此为正反辩题,组织一次班级辩论会,总结电影与电视的利弊。提示:可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辩题为“影视对人类的影响利大于弊”,而反方辩题则为“影视对人类的影响弊大于利”。先将辩题告诉学生,让其收集资料;进行准备。开展辩论会时,可先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然后进行总结引导。通过此次辩论会,应让学生认识到,影视艺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利有弊,甚至存在“二律悖反”的现象,这是由影视艺术的复杂性所导致的。影视的传播效果并非由影视内容单方面决定,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影视欣赏中应该具有怎样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判断。第20课简述维新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维新代表人物重要活动代表论著影响 康有为开办学堂、研究维新理论、撰写书籍《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和君主立宪《使法通议》维新派的宣传家谭嗣同抨击纲常礼教,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倡导男女平等《仁学》批判纲常礼教最为激烈严复翻译西方知识书籍《天演论》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文化的第一人第20课课中思考题1.洋务派力主用西方先进的经济技术来维持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这种“中体西用”的观点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何异同?提示: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关键,不在于“中学为体”即维持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而在于对“西学为用”的态度方面的不同。洋务派认为西学可以为“中体”所用,而顽固派则贬低并完全排斥西学,视之为末流之技。1.   你怎样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法?提示:康有为在研究和宣传维新改革理论时,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即“移花接木”。这一方面使维新理论的传播减少了很多阻力,同时也说明了康有为变法理论的保守性和局限性。【解析与探究】请结合时代背景,对“西学中源”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进行分析评价。提示:①材料一是“开眼看世界”时期的看法,它对西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林昌彝提出“西学中源”说是为了解西方技术提供合理的理由。材料二是“体用之争”时期的看法,它对西学的认识已经提高到学习运用的阶段上,奕的反驳是为了给洋务派大规模运用西学技术提供依据,这种说法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论调为基础的,并不主张改变“中学”的核心内容如政治制度、纲常伦理等。材料三是“维新思潮”时期的看法,它对西学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制度层面。严复的批判则是对“中体”说的彻底颠覆,要求直接去掉“中学”的遮盖,全面系统学习西学的深层理论。②不同时期的不同看法,实际上反映了近代中国对西学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思潮和现实需要的不断发展。就各阶段而言,这些主张都有一定进步性,对当时的西学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西学中源”说不管是支持还是批评,都为西学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各种不足与缺陷,则属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绝对片面地看待。自我测评1.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提示:第一阶段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翻译、介绍西方的地理、法律等知识,开始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第二阶段是洋务派大规模地运用和采纳西学,他们所开展的洋务运动以及与顽固派的争论,将西学的传播推进到新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在吸取、借鉴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主张从制度上学习和借鉴西方,要求变法革新,并通过著述、翻译、办报等活动,极大地解放了时人的思想。第21课课中思考题请思考政治、经济等诸种解放与思想解放的关系。提示: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发生在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的大背景下,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历程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这说明政治、经济与思想、三大领域的发展和变动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阅读与思考白话文、新体诗改革有何历史影响?提示:白话文是针对文言文而言,新体诗又称自由诗,都是20世纪初通过新文化运动才开始逐步蔚为大观的。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开始时主要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学如诗文问题的文学革命,此后才逐步深入和扩大到更广泛的文化思想领域。文言改白话,不是”避难就易”,而是“去繁务实”;新体诗自由活泼,既便于表达思想感情,又利于普及白话文学。白话文、新体诗改革首先是文学革命,它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其次,它们不仅从文学体裁,更从主旨内容等方面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最后,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在文学革命中所体现出的、与传统相决裂的勇气和对新文化的信心,号召了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加入到新文化运动中来。解析与探究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为何如此仇视新文化运动?请从中探究这场思想斗争的性质和意义。提示:①原因:新文化运动触及了旧文化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内容即纲常礼教,从而使旧文化没有任何栖身之地,这是新文化运动遭到仇视的最根本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新文化运动损害了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既得利益等因素。②性质:是旧文化与资产阶级新文化之间的斗争。③意义:对于破除专制旧文化和传统礼教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启发了社会各界追求进步和真理的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o自我测试概括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提示:①主要内容: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②历史影响:请参见教材本课最后一段。第22课【课中思考题】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提示t①相同之处:旧三民主义所提出的基本纲领,新三民主义基本上都继承了,因为旧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的基础。②不同之处:新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满清统治,具有狭隘性;新三民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相连;旧三民主义只空洞地提出“平均地权”。【解析与探究】请思考,上述内容反映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些区别?为什么有这些区别?提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不包括材料中提出的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阶级属性上与国民党或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其他政治力量有根本的不同。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党奋斗的最终目标。【自我测评】概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影响。提示: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以解决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由;民权主义是赋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历史影响: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新三民主义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第23课解析与探究联系所学知识,辨析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三者之间的关系。提示: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做出理论概括而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毛泽东思想的全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毛泽东个人对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估计的失误造成的,它不是毛泽东思想的范畴。自我测评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提示: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②毛泽东思想的特点: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概述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提示:①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③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第24课解析与探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分析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提示: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能正确地指导实践;反过来,新的实践又要求并推动新的理论的产生。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人民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健康发展。自我测评1.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概述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提示:①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外部条件的理论: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战略步骤的理论:“三步走”战略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邓小平理论还有其他的内容,比如:社会主义建设所依靠的力量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必须依靠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一国两制”理论,等等。这一理论还需要我们在实践检验中丰富和完善。②指导意义:a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b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提供了理论武器;c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概述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提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又一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它把党的建设同继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如何建设党、怎样建设党进行了创造性的回答。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世纪之交提出,标志着我党形成了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21世纪取得更伟大更辉煌的成就做了理论上的保证。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现实指导意义?提示:①主要内容即教材第四目第4、第1第6、第7、第8自然段的表述。②意义即本目最后一段大字的表述.第25课课中思考题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提出有什么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提示:①要结合哲学原理来说明它们的共同点。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刚开始只是作为假说,是在经典物理学在某些领域已经十分完善但在另外的领域却遭遇重重问题的情况下,作为一种解释提出的。但后来都得到精确结果的证明,并对修正经典物理学的不足和谬误之处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现代物理学的支柱。②这说明新事物的出现都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不断遭遇困惑和不断看清事实找寻真理的过程。阅读与思考相对论极其抽象,难以理解,并与人们的常识相矛盾。因此,人们很难相信它是正确的而予以接受。但相对论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成为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从这件事情当中,你能够得到什么启发?提示:本题主要阐述日常经验和理论的关系。日常生活带给我们的经验是直观的、表面的,而物理学上的理论是必须经过精确的、理想的条件下的实验来证明的。理论可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但理论一旦应用于实际,便会由里到外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直至我们的日常经验。很多理论在提出伊始,都因为和日常经验背道而驰而遭到质疑,但真理并不因为质疑而黯淡,真理由事实证明。可以让学生在阐述抽象原理的时候,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说明日常经验和理论之间的差距。解析与探究爱因斯坦的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从这件事情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科学的发展?提示:(本题属于开放性问答,答案不求惟一。)①爱因斯坦是基于他对于维护人类和平的热忱而做出上述举动的,也是正确的。②启发:科学研究应该用于促进社会发展、保障人类和平等方面;科学对军事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巨大,有时能起到以暴制暴,从而换取和平的作用;科学研究的初衷,与其后的实际应用的效果之间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等等。③态度:科学发展的本身,是客观而不受任何利益集团左右的。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科学的发展,既要努力学习,进一步推动科学的发展,但同时也要控制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向着保障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自我测评现代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是什么? 提示:回答本题须抓住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来回答。①现代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就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先后提出G②历史影响:现在,相对论已经融入到科学的各个领域,许多现代自然科学的学科,如天文学、光学、量子力学都是在相对论的基础上发展的。相对论与现代科学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任何人想打倒它,都需要做彻底推翻现今科学的所有物理定律,否定所有科学领域的尖端技术成果的准备。量子理论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它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了微观世界的领域。量子理论在解决原子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取得了很大成功。50多年来物理学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大基石上迅速建立起了现代物理学的大厦。从此,原子和分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低温物理学等边缘学科纷纷建立,形成了许多新的独立的体系。第26课课中思考题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人类以往的发明有何不同?提示:回答这个问题,主要从电子计算机的功能来说明。电子计算机的功能主要是存储信息、进行大量复杂计算。这些计算和存储对于人脑来说,原本就是而且现在仍是相当有难度的。另外,在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上衍生出的各种附加、高级功能,对普通人来说,很多都是不可能达成的。计算机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可靠,更便捷。这和人类之前的发明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制定和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示:可以使广大青少年提高明辨是非和保护自我的能力,也有利于扩大网络媒体的积极影响;能积极推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青少年网络文明规范的形成。解析与探究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提示:材料从总体上提及网络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影响,并具体地分析了电子商务和军事方面的网络战、信息战和思想文化传播的影响。上述内容可以提示我们从必然性和紧迫性的角度去认识计算机网络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另外,材料中提到的要抓住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各方面积极地加以应用,也是认识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自我测评概括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提示:高新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生活细节到人类自身前进的方向,高新科技都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直接的,它改变和添加了人类生活的内容,如计算机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并且对传统的信息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深层次的,它对人类本身也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改变着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和思考方式,让人类对自身和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更新,例如网络中的虚拟生活和生物技术对生物的再造和人类自身的重塑等。第27课课中思考题:想一想、“载人航天工程”将带动我国哪些领域的发展?提示:此问题出现在教材介绍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的内容旁边。教材以总结性的文字介绍了“载人航天工程”将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对此并没有具体说明。因此这道课中思考题也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补充o参考这些方面:载人航天活动是人类扩展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空间材料科学方面,也可以取得更多令人鼓舞的成果,通过转移这些高新技术成果,必将带动相关空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改进军事航天系统,带动军事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可以促进卫星技术的发展,带动环境科学、气象学等科技领域的进步。{解析与探究】 “863”计划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这一计划?提示:①”863”计划的主要特点是:它是我国在面临高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局势下,由科学家提议,中央政府制定颁行的战略决策;它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有针对性地选择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研究发展目标;该计划力争在15年内完成;它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同其他推广应用计划密切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②实施“863”计划的原因,主要从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国情两方面来回答:第一,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实践证明,谁掌握了高技术,抢占到科技的“制高点”和前沿阵地,谁就可以在经济上更加繁荣,政治上更加独立,军事上更加主动。第二,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迫切需要高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应当适应世界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积极跟进世界先进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自我测评1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说明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提示:成就: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人造地球卫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载人航天技术等。“两弹一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对通信数字领域贡献突出;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促进了农业发展;巨型计算机的研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深刻影响;“载人航天工程”将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2.以网络技术为例,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示:人们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各种信息,也可以迅速传送消息,网络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第28课[课中思考题】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把扫盲列入宪法?提示:①这是由扫盲教育的重要性决定的。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社会个体最基本的人权。因此,每个国家都有责任让每个公民有识字的能力,有责任扫除文盲。②说明了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写入宪法中的有关教育的政策规范和教育方针是指导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总政策。正是由于扫盲教育的重要性和宪法的尊严,所以国家才要把扫盲列入宪法。【阅读与思考】阅读这段材料,请思考教育和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o提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科技的进步则要依赖教育的发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建设已经转而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高素质,而这些都要依赖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看法,对于言之成理的观点,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解析与探究】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关于后面两种模式,材料选取了美、日两个发达国家在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情况来加以说明。可以看出,在这两种模式中,经济的增长已经不是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了,而是主要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增长。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长,在其生产率增长总要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中国占的比率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对比这几种经济增长模式,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①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改变了传统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模式,转而主要依靠科技和知识的增长。这说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与科技的进步紧密相关的,而科技发展需要人才,所以教育也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②还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要素方面存在的差异。中国的经济增长还不是主要依靠科技的发展,这说明中国的“和做突国”战略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需不断地加大在科教方面的技资,继续推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自我测评】联系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提示:“文革”对教育严重破坏,导致我国同发达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拉大;改革开放以来,常和国家重视教育,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第29课【课中思考题】你怎样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性?提示:“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中央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为繁荣新中国文化事业而作出的、符合科学与文化发展规律的伟大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尤其是文化建设理论的一大贡献和发展。在经历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革”的干扰和破坏后,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和之后邓小平等领导人的不断完善,科学文化事业重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事实证明“双百”方针是正确的。正确地贯彻和执行“双百”方针不仅对于当前而且对于今后都有重要的意义。[解析与探究1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探讨“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和后来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原因。提示:①正确性“双百”方针的提出,无疑是为了摆脱苏联模式,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道路,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贯彻之后科学文化事业繁荣的事实也说明了“双百”方针的正确性。②原因: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是正确的但是他在执行这一方针的思路上产生了错误,他仍旧认为阶级斗争是最重要的,所以“双百”方针被当做进行阶级斗争的手段。他的批判意识压倒一切,在文化事业上,也处处着眼于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受“对立统一”思想意识的支配,他将“双百”方针的意义也狭隘化,认为“百花齐放”是文艺上“香花”与“毒草”的对立统一,“百家争鸣”成了学术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统一。也可结合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有关内容,总结得出完善具体的答案【自我测评】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评价贯彻执行”双百”方针的重要意义。提示”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中央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为繁荣新中国文化事业而作出的、符合科学与文化发展规律的伟大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尤其是文化建设理论的一大贡献和发展。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同时会遭受一些挫折。在当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东西方文化论争充满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国际大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也处于摸索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挫折。在经历了反右斗争扩大化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后,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和之后邓小平等领导人的不断完善,科学文化事业重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事实证明”双百”方针是正确的。正确地贯彻和执行”双百”方针不仅对于当前而且对于今后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