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2.00 KB
  • 2022-04-22 11:41:45 发布

石河子大学《生物化学》考试习题与答案.doc

  • 5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碱基堆积力2.DNA的熔解温度(Tm)3.核酸的变性与复性4.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5.分子杂交6.查格夫法则(Chargaff"srules)7.反密码环8.核酶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Tm2.m5C3.3′,5′-cAMP4.ψ5.dsDNA6.ssDNA7.tRNA8.U9.DHU10.Southern-blotting11.hn-RNA12.cGMP三、填空题1.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由、和磷酸基连接而成。2.在核酸中,核苷酸残基以互相连接,形成链状分子。由于含氮碱基具有,核苷酸和核酸在nm波长附近有最大紫外吸收值。3.嘌呤环上的第_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___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___。4.B-型结构的DNA双螺旋,每个螺旋有对核苷酸,螺距为,直径为。5.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的,两链的碱基序列,其中与 配对,形成个氢键;与配对,形成个氢键。6.某DNA片段的碱基顺序为GCTACTAAGC,它的互补链顺序应为。7.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和。8.DNA在溶液中的主要构象为,此外还有、和三股螺旋,其中为左手螺旋。9.tRNA的二级结构呈形,三级结构的形状像。10.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核心和它外侧盘绕的组成。核心由各两分子组成,核小体之间由相互连接,并结合有。11.DNA复性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其值与DNA的复杂程度成_____比。12.测定DNA一级结构主要有Sanger提出______法和MaxamGilbert提出_____法。四、选择题1.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A.戊糖的C-5′上B.戊糖的C-2′上C.戊糖的C-3′上D.戊糖的C-2′和C-5′上E.戊糖的C-2′和C-3′上2.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A.碳B.氢C.氧D.磷E.氮3.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A.多聚AB.多聚UC.多聚TD.多聚CE.多聚G4.DNA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A.G+AB.C+GC.A+TD.C+TE.A+C5.某病毒核酸碱基组成为:A=27%,G=30%,C=22%,T=21%,该病毒为:()A.单链DNAB.双链DNAC单链RNAD.双链RNA6.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A.溶解度降低B.溶液粘度降低()C.紫外吸收增大D.紫外吸收降低7.真核生物mRNA5’端帽子结构的通式是:()A.m7A5’ppp5’(m)NB.m7G5’ppp5’(m)NC.m7A3’ppp5’(m)ND.m7G3’ppp5’(m)N8.下列哪种性质可用于分离DNA与RNA?()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颜色不同C.Tm值的不同D.旋光性的不同9.DNA的Tm与介质的离子强度有关,所以DNA制品应保存在:()A.高浓度的缓冲液中B.低浓度的缓冲液中 C.纯水中D.有机溶剂中10.热变性后的DNA:()A.紫外吸收增加B.磷酸二酯键断裂C.形成三股螺旋D.(G-C)%含量增加11.稀有核苷酸碱基主要是在下列哪类核酸中发现的:() A.rRNAB.mRNAC.tRNAD.核仁DNAE.线粒体DNA12.DNA双螺旋结构中,最常见的是:() A.A-DNA结构B.B-DNA结构C.X-DNA结构 D.Y-DNA结构E.Z-DNA结构五、简答题1.指出生物体内RNA的种类,结构,功能与生物学意义2.如果人体有1014个细胞,每个体细胞的DNA含量为6.4×109个碱基对。试计算人体DNA的总长度是多少?是太阳-地球之间距离(2.2×109公里)的多少倍?已知双链DNA每1000个核苷酸重1×10-18g,求人体的DNA的总质量。3.试述下列因素如何影响DNA的复性过程。(1)阳离子的存在(2)低于Tm的温度(3)高浓度的DNA链4.试述tRNA的二级结构及其功能。5.简述原核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组分的区别。 6.DNA与RNA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有何异同?7.用32P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有标记的后代,而用35S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则不能产生有标记的后代,为什么?8.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第二章蛋白质化学习题一、解释下列名词1.肽平面及二面角2.氨基酸残基3.β-折叠4.β-转角5.超二级结构6.结构域7.蛋白质的等电点8.沉降系数 9.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10.亚基二、填空题(1)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是由种型的氨基酸组成。(2)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有、、和。(3)盐浓度低时,盐的加入使蛋白质的溶解度,称现象。当盐浓度高时,盐的加入使蛋白质的溶解度,称现象。(4)肽键C-N键长比常规C-N单键,比C=N双键,具有性质。(5)蛋白质的水溶液在280nm有强烈吸收,主要是由于,和等氨基酸侧链基团起作用。三、单项选择:(1)寡聚蛋白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2)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A、不断绕动状态B、相对自由旋转  C、同一平面 D、随外界环境而变化(3)肽链中的肽键是:()A、顺式结构    B、顺式和反式共存    C、反式结构(4)谷氨酸的pK’1(-COOH)为2.19,pK’2(-N+H3)为9.67,pK’3r(-COOH)为4.25,其pI是()A、4.25    B、3.22    C、6.96    D、5.93(5)在生理pH情况下,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带净负电荷?()A、Pro    B、Lys    C、His    D、Glu(6)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A、半胱氨酸    B、瓜氨酸       C、丝氨酸    D、蛋氨酸(7)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8)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可使蛋白质分子的()A、稳定性增加    B、表面净电荷不变    C、表面净电荷增加    D、溶解度最小(9)下列氨基酸中不引起偏振光旋转的是:()A.AlaB.GlyC.LeuD.Ser(10)下列关于蛋白质L-氨基酸之间的大多数肽键的论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特性B.肽键比正常的碳-氮单键短C.构成肽键的两个氨基酸残基的-碳为反式构型D.肽键可完全自由旋转四、是非题(1)在蛋白质和多肽中,只有一种连接氨基酸残基的共价键,即肽键。()(2)球状蛋白分子含有极性基团的氨基酸残基在其内部,所以能溶于水。片层结构仅能出现在纤维状蛋白中,如丝心蛋白,所以不溶于水。()(3)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的pI为中性,因为-COOH和-NH+3的解离度相等。()(4)构型的改变必须有旧的共价健的破坏,而构象的改变则不发生此变化。()(5)生物体内協蛋白质才含有氨基酸。()(6)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7)蛋白质的亚基和肽链是同义的。()(8)二硫键和蛋白质三级结构密切有关,无二硫键的蛋白质没有三级结构。()(9)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先天遗传的分子病,其病因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个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残基所置换。()(10)蛋白质构象形成中内部氢键形成是驱动蛋白质折叠的主要相互作用力。()(11)用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蛋白,分子量小的先下来,分子量大的后下来。()(12)变性后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中和电荷和去水膜所引起的。()(13)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是根据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不同。()(14)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也涉及肽链的断裂而引起的高级结构的变化。()五、问答题:(1)蛋白质的分类有哪些方法? (2)蛋白质结构层次是怎样区分的?简要说明之。(3)试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包括一级结构、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三章酶一.名词解释1.酶的活性中心;2.酶原;3.比活力;4.辅酶和辅基;5.别构酶;6.竟争性抑制作用;7.诱导契合学说; 8.多酶复合体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是零级反应,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形变底物与酶产生不可逆结合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D.过多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2.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3.酶催化的反应与无催化剂的反应相比,在于酶能够:()A.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B.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C.促使正向反应速度提高,但逆向反应速度不变或减小4.辅酶与酶的结合比辅基与酶的结合更为()A.紧B.松C.专一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B.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团的传递C.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D.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6.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A.酶蛋白B.底物C.辅酶或辅基D.催化基团7.重金属Hg.Ag是一类()A.竞争性抑制剂B.不可逆抑制剂C.非竞争性抑制剂D.反竞争性抑制剂8.全酶是指的是()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B.酶的无活性前体C.一种酶一抑制剂复合物D.一种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具备了酶蛋白.辅助因子各种成分9.根据米氏方程,有关[s]与Km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s]<>Km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D.当[s]=2/3Km时,V=25%Vmax10.已知某酶的Km值为0.05mol.L-1,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的浓度应为()A.0.2mol.L-1B.0.4mol.L-1C.0.1mol.L-1D.0.05mol.L-1 11.某酶今有4种底物(S),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A.S1:Km=5×10-5mol.L-1B.S2:Km=1×10-5mol.L-1C.S3:Km=10×10-5mol.L-1D.S4:Km=0.1×10-5mol.L-112.酶促反应速度为其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A.[S]B.1/2[S]C.1/4[S]D.0.4[S]13.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A.催化效率高B.专一性强C.作用条件温和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14.酶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原因是()A.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C.酶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酶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15.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A.Vmax不变,Km增大B.Vmax不变,Km减小C.Vmax增大,Km不变D.Vmax减小,Km不变16.变构酶是一种()A.单体酶B.寡聚酶C.多酶复合体D.米氏酶17.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A.蛋白质B.RNAC.DNAD.糖蛋白18.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19.乳酸脱氢酶(LDH)是一个由两种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假定这些亚基随机结合成酶,这种酶有多少种同工酶()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20.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按抑制类型应属于()A.反馈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C.竞争性抑制D.底物抑制21.水溶性维生素常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如:()A.辅酶A含尼克酰胺B.FAD含有吡哆醛C.NAD含有尼克酰胺D.脱羧辅酶含生物素22.NAD+在酶促反应中转移()A.氨基B.氢原子C.氧原子D.羧基23.NAD+或NADP+中含有哪一种维生素()A.尼克酸B.尼克酰胺C.吡哆醛D.吡哆胺24.辅酶磷酸吡哆醛的主要功能是() A.传递氢B.传递二碳基团C.传递一碳基因D.传递氨基25.生物素是下列哪一个酶的辅酶()A.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脱氢酶系D.丙酮酸羧化酶26.下列哪一种维生素能被氨基喋呤和氨甲喋呤所拮抗()A.维生素B6B.核黄素C.叶酸D.泛酸27.酶原是酶的前体()A.有活性B.无活性C.提高活性D.降低活性28.Km值是指()A.酶-底物复合物解离常数B.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度时所需底物浓度的一半  C.达到1/2Vamx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D.酶促反应的底物常数三.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米氏常数(Km)是与反应系统的酶浓度无关的一个常数。()2.同工酶就是一种酶同时具有几种功能。()3.辅酶与酶蛋白的结合不紧密,可以用透析的方法除去。()4.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最适底物的Km值应该是最小。()5.一般来说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相应地蛋白质都是酶。()6.酶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取决于酶蛋白本身。()7.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的一小部分。()8.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9.竞争性抑制剂在结构上与酶的底物相类似。()10.L-氨基酸氧化酶可以催化D-氨基酸氧化。()11.泛酸在生物体内用来构成辅酶A,后者在物质代谢中参加酰基转移作用。()12.本质为蛋白质的酶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剂。()四.问答与计算1.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用曲线表示并说明它们各有什么影响?2.有淀粉酶制剂1克,用水溶解成1000ml,从中取出1ml测定淀粉酶活力,测知每5分钟分解0.25克淀粉,计算每克酶制剂所含的淀粉酶活力单位数(淀粉酶活力单位规定为: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分解1克淀粉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3.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异同。 4.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的意义是什么?试求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9%时,所需求的底物浓度(用Km表示)?5.什么是同工酶?为什么可以用电泳法对同工酶进行分离?同工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有何应用?6.试述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维生素缺乏症的机理是什么?7.什么是酶催化的专一性?举例说明它有哪几种形式?五、思考题1.简述酶高效催化的机理2.举例说明酶的应用。 第四章生物膜一、名词解释1、细胞识别2、协助扩散(促进扩散)3、协同运输4、受体5、第二信使6、双信使系统二、选择题1.脑苷脂是一种()类型的物质。()A磷脂B甘油酯C鞘糖脂D鞘磷脂2.脂肪的碱水解可给出下列哪一项专有名词?()A酯化作用B还原作用C皂化作用D水解作用3、生物膜是指()A、单位膜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 4、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糖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脂类E、糖类和脂类5、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A、区域化B、合成蛋白质C、提供能量D、运输物质E、合成脂类6、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A、共价键B、氢键C、离子键D、疏水键E、非共价键7、膜脂中最多的是()A、脂肪B、糖脂C、磷脂D、胆固醇E、以上都不是8、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A、蛋白质B、多糖C、脂类D、糖蛋白E、糖脂9、膜结构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A、膜中的脂类B、膜中蛋白质的组成C、膜中糖类的种类D、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关系E、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10、分泌信号传递最主要的方式是()A、内分泌B、旁分泌C、自分泌D、突触信号11、下列不属于第二信使的是()A、cAMPB、cGMPC、DGD、NO12、真核细胞的胞质中,Na+和K+平时相对胞外,保持()A、浓度相等B、[Na+]高,[K+]低C、[Na+]低,[K+]高D、[Na+]是[K+]的3倍13、下列哪种运输不消耗能量()A、胞饮B、协助扩散C、胞吞D、主动运输三、填空题1.根据组成磷脂的醇类不同,磷脂可分为两大类:和。2.若甘油磷脂分子上的氨基醇为时为卵磷脂;为时为脑磷脂。3.哺乳动物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指和。4.蜡是由和形成的。5.是与膜脂双层强缔合的蛋白,它们有一部分或大部分埋入脂双层,有的横跨脂双层,该类蛋白在脂双层疏水核心内的部分主要由构成。6.生物膜的结构广泛接受的模型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脂类是。7、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和。8、细胞膜的膜脂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主。  9、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协同运输分协同与协同。10、硝酸甘油之所以能治疗心绞痛是因为它在体内能转化为,引起血管,从而减轻的负荷和的需氧量。四、判断题1.心磷脂是一种在中性pH下带正电荷的磷脂。()2.根据脂肪酸的简写法,油酸写为18:1D9,表明油酸具有18个碳原子,在8-9位碳原子之间有一个不饱和双键。()3.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4、外在(外周)膜蛋白为水不溶性蛋白,形成跨膜螺旋,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内膜体系,所以红细胞的质膜是最简单最易操作的生物膜。()6、亲脂性信号分子可穿过质膜,通过与胞内受体结合传递信息。()7、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是大分子物质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也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8、主动运输是物质顺化学梯度的穿膜运输,并需要专一的载体参与。()9、胞外信号通过跨膜受体才能转换成胞内信号。()五、简答题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2、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异同。六、论述题试论述Na+-K+泵的结构及作用机理。 5.糖类分解代谢一、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EMP  2.TCA  3.PPP4.PEP5.PFK6.TPP7.FAD8.CoA9.NADPH 10.UDPG二、填空题1、在直链淀粉中单糖间靠键连接,支链淀粉中单糖间靠键连接,纤维素分子中单糖间靠键连接。2、EMP途径的细胞学定位为,TCA循环的细胞学定位为,PPP的细胞学定位为。3、EMP的速率主要受、和的调节控制。4、EMP中催化作用底物水平磷酸化的两个酶是________和_________。5、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因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6、TCA循环过程中有____次脱氢和____次脱羧反应。7、TCA循环中有二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催化。8、TCA循环中催化氧化磷酸化的四个酶分别是、、、,其辅酶分别是和;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产生的高能化合物是。9、通过PPP可以产生_________,为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10、PPP可分为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其辅酶是_________。三、判断题1、蔗糖是植物体糖类运输的主要方式。()2、α-淀粉酶耐酸不耐热,β-淀粉酶耐热不耐酸。()3、只有葡萄糖才能沿EMP途径被降解。()4、联系三大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乙酰CoA。()5、EMP中生成ATP的机制是底物水平磷酸化。() 6、EMP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TCA循环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7、TCA循环中所有酶都位于线粒体的基质。()8、TCA循环可以产生NADH和FADH2,但不能产生高能磷酸化合物。()9、PPP使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水,同时产生高能磷酸化合物。()10、PPP非氧化重排阶段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及酶类与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的大多数中间产物及酶类相同,因此PPP可与光合作用关联实现单糖间的互变。()四、选择题1、纤维素中葡萄糖分子通过那种糖苷键连接起来()A.α-1,4糖苷键B.α-1,6糖苷键C.β-1,4糖苷键D.β-1,6糖苷键2、糖酵解中,下列哪一种酶不参加?()A.丙酮酸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葡萄糖激酶D.丙酮酸脱氢酶3、下列各种酶所催比的化学反应中,由底物水平磷酸化形成GTP的是:()A.琥珀酸硫激酶B.琥珀酸脱氢酶C.延胡索酸酶D.异柠檬栈脱氢酶4、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生成的产物是:()A.1-磷酸果糖B.6-磷酸果糖C.1,6-二磷酸果糖D.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5、下述哪些反应需要硫辛酸?()A.糖酵解B.乙酰CoA羧化反应C.丙酮酸氧化脱羧D.戊糖磷酸途径6、与能量有关的反应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A.三羧酸循环B.电子传递C.糖酵解D.氧化磷酸化7、促使三羧酸循环向一个方向进行的酶主要是:()A.柠檬酸合成酶B.苹果酸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琥珀酸硫激酶8、将体内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联系起来的是:()A.糖酵解B.TCA循环C.乙醛酸循环D.β-氧化9、戊糖磷酸途径不产生:()A.NADPHB.CO2和水C.葡萄糖-1-磷酸D.NADH 10、下列各中间产物中,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醛;C.1,3-二磷酸甘油酸D.6-磷酸葡萄糖酸五、简答题1、请用中文或代号写出糖酵解基本历程,指出底物水平磷酸化和关键调控步骤。2、如果在14C标记的葡萄糖中培养酵母,为了保证在发酵中产生的CO2有放射性的14C,葡萄糖分子的哪个位置应当用14C标记?3、请用中文或代号写出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方程式,并简述其生物学意义。六、实验设计题(10分)请设计实验测定萌发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力。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七、思考题在能源危机的今天,能否利用秸秆、红薯生产燃料乙醇。第六章生物氧化 一、填空题1、生物氧化是_______在细胞中_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的过程。2、高能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_______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被称能量代谢的______。3、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______。4、细胞色素和铁硫中心在呼吸链中以______的变价进行电子传递,每个细胞包素和铁硫中心每次传递____个电子。5、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______的载体依次向_______的载体传递。6、由NADH→O2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7、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中,鱼藤酮专一地抑制______的电子传递;抗霉素A专一地抑制______的电子传递;CN-、N3-和CO则专一地阻断由______到______的电子传递。二、选择题1、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O2和ATP?()A.3CO2,15ATPB.2CO2,12ATPC.3CO2,16ATPD.3CO2,12ATP2、下列哪种物质导致氧化磷酸化解偶联?()A.鱼藤酮B.抗霉素AC.2,4-二硝基酚D.寡霉素3、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高能化合物?()A.6-磷酸葡萄糖B.ATPC.琥珀酰辅酶AD.PEP4、下列哪些酶系定位于线粒体基质?()A.F1-F0H+-ATPaseB.CFl-CF0H+-ATPaseC.呼吸链D.TCA循环酶系5、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链的组成部分()A.NADHB.NADPHC.FADH2D.Cytaa36、下列哪种物质导致氧化磷酸化解偶联A.鱼藤酮B.抗霉素AC.2,4-二硝基酚D.寡霉素7、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A.ADP相应地大量增加,引起ATP/ADP比值下降,呼吸作用随之增强。B.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比值在正常范围。C.ADP大幅度减少,导致ATP/ADP比值增大,呼吸作用随之增强。D.ADP较ATP减少的程度低,因此ATP/ADP比值增大,刺激呼吸随之加快。 8、呼吸链的各种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A.c1→b→c→aa3→O2B.c→c1→b→aa3→O2C.c1→c→b→aa3→O2D.b→c1→c→aa3→O29、ETC中,将复合物I和复合物Ⅱ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A.FMNB.Fe-S蛋白C.CoQD.Cytb10、下述哪种物质专一地抑制F0因子?()A.鱼藤酮B.抗霉素AC.寡霉素D.苍术苷三、是非题1、解偶联剂可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2、线粒体中,FADH2氧化磷酸化的P/O比值为3。()3、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外生成的NADH也可直接通过呼吸链氧化。()3、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外生成的NADH也可直接通过呼吸链氧化。()4、植物线粒体除了有对CN-敏感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抗氰的末端氧化()5、电子从NADH经呼吸链传递到O2,有3个部位的ΔEo′足以直接合成ATP。()四、问答题1、以葡萄糖为例,比较燃料分子在体外和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的异同点。2、亚硝酸盐可将铁卟啉中的Fe2+氧化成Fe3+,对机体有一定的毒性。然而,氰化物中毒时立即注射亚硝酸盐却是一种有效的解毒方法,为什么?3、简述化学渗透学说的基本要点。 4、给实验动物注射一定量的2,4-二硝基酚,立即造成体温上升,为什么?第七章糖的生物合成一名词解释:1.光合电子传递链2.光合磷酸化3.糖异生二填空题1.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含有两类色素分子,分别为______和______。2.天线色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作用中心色素主要是______。3.根据光波长的不同,可把作用中心色素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4.光合链电子的最终供体为______,在暗反应阶段,电子的受体为______。5.在C4植物中,卡尔文循环只存在于______细胞中。6.动物体合成糖原过程中,葡萄糖供体为______。三 选择题1下列关于光合碳素途径错误的是:( )A.它是在1964年由M.Calvin用绿藻作为实验材料发现的;B.因为循环的最初产物为3-磷酸甘油酸,因而也被称作C3途径;C.它也被称为卡尔文循环D.它又被称为EMP途径。2.光合碳素途径中CO2固定的反应中催化的酶是:( )A.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B.磷酸甘油酸激酶C.己糖激酶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关于糖异生与EMP的调节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高水平的ATP、NADH可激活糖异生过程;B.Pi、AMP、ADP变构激活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C.ATP/ADP比值高时,EMP受抑制;D.ATP/ADP比值低时,EMP受抑制。四 判断题1.ETC的结果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再转变为NADPH+H+中活跃的化学能。()2.Z链是电子传递体在类囊体中的真实排列。()3.高等植物的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先由H2O传递到PSⅠ,再传递给PSⅡ。()五 简答题1.简述光化学反应的过程。2.C4过程有什么样的生物学意义。第八章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1.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2.脂肪酸的α-氧化(α-oxidation)3. 脂肪酸的β-氧化(β-oxidation)4.脂肪酸的ω-氧化(ω-oxidation) 5.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cycle)6. 柠檬酸穿梭(citriateshuttle)7. 乙酰CoA羧化酶8. 脂肪酸合成酶系统二.填空题:1._____是动物和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__与3分子__酯化而成。2.在线粒体外膜脂酰CoA合成酶催化下,游离脂肪酸与______和______反应,生成脂肪酸的活化形式______,再经线粒体内膜______进入线粒体衬质。3.一个碳原子数为n(n为偶数)的脂肪酸在β-氧化中需经______次β-氧化循环,生成______个乙酰CoA,______个FADH2和______个NADH+H+。4.乙醛酸循环中两个关键酶是______和______,使异柠檬酸避免了在______循环中的两次______反应,实现从乙酰CoA净合成______循环的中间物。5.脂肪酸从头合成C2供体是____,活化的C2供体是_____,还原剂是_____。6.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该酶以____为辅基,消耗_____,催化_____与____生成_____,柠檬酸为其____,长链脂酰CoA为其______..7.脂肪酸从头合成中,缩合、两次还原和脱水反应时酰基都连接在______上,它有一个与______一样的______长臂。8.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一般只合成________,动物中脂肪酸碳链延长由______或______酶系统催化;植物的脂肪酸碳链延长酶系定位于______。9.真核不饱和脂肪酸通过_____途径合成;细菌单烯脂肪酸由_____途径合成。10.三酰甘油是由______和______在磷酸甘油转酰酶的作用下先形成______,再由磷酸酶转变成______,最后在______催化下生成三酰甘油。11.磷脂合成中活化的二酰甘油供体为______,在功能上类似于糖原合成中的 或淀粉合成中的______。三.选择题1下列哪项叙述符合脂肪酸的β氧化:( )A.仅在线粒体中进行B.产生的NADPH用于合成脂肪酸C.被胞浆酶催化D.产生的NADPH用于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E.需要酰基载体蛋白参与2脂肪酸在细胞中氧化降解( )A.从酰基CoA开始B.产生的能量不能为细胞所利用C.被肉毒碱抑制D.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E.在降解过程中反复脱下三碳单位使脂肪酸链变短3.下列哪些辅因子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 )AACPBFMNC生物素DNAD+4.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多选)?( )A它对于以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是必要的;B它还存在于油料种子萌发时形成的乙醛酸循环体;C乙醛酸循环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从乙酰CoA合成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D动物体内不存在乙醛酸循环,因此不能利用乙酰CoA为糖异生提供原料。5.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酰基载体是:( )A.ACPB.CoAC.生物素D.TPP6.下列关于脂肪酸碳链延长系统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多选)?( )A.动物内质网酶系统脂肪酸链延长,除以CoA为酰基载体外与从头合成相同;B.动物的线粒体酶系统可以通过β氧化的逆反应把软脂酸延长为硬脂酸;C.植物的Ⅱ型脂肪酸碳链延长系统分布于叶绿体间质和胞液中,催化软脂酸ACP延长为硬脂酸ACP,以丙二酸单酰ACP为C2供体,NADPH为还原剂;D.植物Ⅲ型延长系统结合于内质网,可把C18和C18以上的脂肪酸进一步延长。7.下列哪些是人类膳食的必需脂肪酸(多选)?( )A.油酸B.亚油酸C.亚麻酸D.花生四烯酸8.下述关于从乙酰CoA合成软脂酸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多选)?( )A.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以NADPH做辅助因子;B.在合成途径中涉及许多物质,其中辅酶A是唯一含有泛酰巯基乙胺的物质;C.丙二酰单酰CoA是一种“被活化的“中间物;D.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9.下列哪些是关于脂类的真实叙述(多选)?( )A.它们是细胞内能源物质;B.它们很难溶于水C.是细胞膜的结构成分;D.它们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0.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 )A.乙酰CoA羧化酶B.缩合酶C.β-酮脂酰-ACP还原酶D.α,β-烯脂酰-ACP还原酶11.下列关于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多选)?( )A.细菌一般通过厌氧途径合成单烯脂肪酸;B.真核生物都通过氧化脱氢途径合成单烯脂肪酸,该途径由去饱和酶催化,以NADPH为电子供体,O2的参与;C.植物Δ12-,Δ15-去饱和酶催化油酰基进一步去饱和生成亚油酸和亚麻酸。D.植物体内有Δ6-去饱和酶、专一催化油酰基Δ9与羧基间进一步去饱和。12.以干重计量脂肪比糖完全氧化产生更多的能量。糖对脂肪的产能比例:( )A.1:2B.1:3C.1:4D.2:3E.3:413.软脂酰CoA在β-氧化第一次循环及生成二碳代谢物彻底氧化时ATP总量:( )A.3ATPB.13ATPC.14ATPD.17ATPE.18ATP14.下述酶中哪个是多酶复合体?( )A.ACP-转酰基酶B.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C.β-酮脂酰-ACP还原酶D.β-羟脂酰-ACP脱水酶E.脂肪酸合成酶15.由3-磷酸甘油和酰基CoA合成甘油三酯过程中,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A.2-甘油单酯B.1,2-甘油二酯C.溶血磷脂酸D.磷脂酸E.酰基肉毒碱16.下述哪种说法最准确地描述了肉毒碱的功能?( )A.转运中链脂肪酸进入肠上皮细胞B.转运中链脂肪酸越过线粒体内膜C.参与转移酶催化的酰基反应D.是脂肪酸合成代谢中需要的一种辅酶四.是非判断题1.脂肪酸的β-氧化和α-氧化都是从羧基端开始的。()2.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才能经β-氧化降解成乙酰CoA.。()3.脂肪酸从头合成中将乙酰CoA从线粒体内转移到胞液中的化合物是苹果酸。()4.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柠檬酸裂解提供乙酰CoA.。()5.脂肪酸β-氧化酶系存在于胞浆中。()6.肉毒碱可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分解。()7.萌发的油料种子和某些微生物拥有乙醛酸循环途径,可利用脂肪酸α-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合成苹果酸,为糖异生和其它生物合成提供碳源。()8.在真核细胞内,饱和脂肪酸在O2 的参与下和专一的去饱和酶系统催化下进一步生成各种长链脂肪酸。()9.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包括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10.甘油在甘油激酶催化下,生成α-磷酸甘油,消耗ATP,为可逆反应。 ()(五)完成反应式1.脂肪酸+AT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2.甘油二酯+R3CO-S-CoA→__________+HSCoA催化此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3.乙酰CoA+CO2+ATP→______+ADP+Pi催化此反应的酶是:________4.3-磷酸甘油+________→________+NADH+H+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脱氢酶六.问答题及计算题1.按下述几方面,比较脂肪酸氧化和合成的差异:(1)进行部位;(2)酰基载体;(3)所需辅酶(4)β-羟基中间物的构型(5)促进过程的能量状态(6)合成或降解的方向(7)酶系统2.在脂肪生物合成过程中,软脂酸和硬脂酸是怎样合成的?3.什么是乙醛酸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4.在脂肪酸合成中,乙酰CoA.羧化酶起什么作用? 5.说明动物、植物、细菌在合成不饱和脂肪酸方面的差异。6.1mol软脂酸完全氧化成CO2和H2O可生成多少molATP?若1g软脂酸完全氧化时的ΔG0ˊ=9kcal,软脂酸的分子量位56.4,试求能量转化为ATP的效率。7.1mol甘油完全氧化成CO2和H2O时净生成可生成多少molATP?假设在外生成NADH都通过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第九章氨基酸代谢一、名词解释1.氮平衡2.必需氨基酸3.一碳单位4.氨基酸联合脱氨基作用5.转氨基作用 6.嘌呤核苷酸循环二﹑填空题1.氨基酸的主要吸收部位是______,各种氨基酸主要靠______吸收。2.氨基酸的最主要脱氨基方式是______。3.氨在______中通过______循环生成______经______排泄。4.谷氨酸脱去羧基生成______,牛磺酸可由______氧化脱羧而成。5.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在体内分解代谢可产生一碳单位,参与其代谢的辅酶是______。6.S-腺苷蛋氨酸可通过______循环产生,是体内供给______的活性形式。7.四氢叶酸的______和______是结合一碳单位的位置。8.体内活性硫酸根的供体是______。9.白化病是由于缺乏______所造成。10.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有______和______。三、选择题1.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氧化脱氨基作用B.转氨基C.联合脱氨基D.还原脱氨基E.直接脱氨基2.下列哪种氨基酸能直接氧化脱氨基( )A.谷氨酸B.丙氨酸C.天冬氨酸D.亮氨酸E.甲硫氨酸3.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氨在体内主要的贮存形式是( )A.尿素B.天冬氨酸C.氨基甲酰磷酸D.丙氨酸E.谷氨酰胺4.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叶酸B.维生素B12C.生物素D.SAME.四氢叶酸5.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 )A.在肾脏以铵盐形式排出B.再合成氨基酸C.合成嘌呤、嘧啶D.在肝脏形成尿素E.在各组织合成谷氨酰胺6.下列哪一循环是合成尿素的途径( )A.嘌呤核苷酸循环B.γ-谷氨酰基循环C.乳酸循环D.胆色素肠肝循环E.鸟氨酸循环7.下列哪一个不是一碳单位( )A.–CH2–B.–CH3C.CO2D.–CHOE.–CH==8.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 A.联合脱氨基B.氧化脱氨基C.转氨基D.嘌呤核苷酸循环E.鸟氨酸循环9.下列哪一种氨基酸经过转氨基作用生成草酰乙酸( )A.谷氨酸B.丙氨酸C.天冬氨酸D.苏氨酸E.赖氨酸10.鸟氨酸脱羧生成( )A.腐胺B.酪胺C.尸胺D.多巴胺E.5-羟色胺四﹑简答题1、写出尿素循环,并注明每步反应是在细胞的哪个部位进行的?2、2.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方式有几种?哪一种最主要?骨骼肌和心肌中氨基酸是如何脱氨基的?第十章氨基酸合成一、名词解释1.代谢还原作用2.莽草酸途径3.必需氨基酸二、缩写符号1.SAM2.PAPS3.THFA4.FH45.APS二、填空题1.参与组氨酸合成反应的碳架主要来自______途径物的中间产物核糖-5-磷酸。2.硫酸盐还原大致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阶段,第一阶段需要______形成______APS(或PAPS);第二阶段需要把它转化载体______ ,此产物是从无机硫酸转变为有机硫的重要通路。3.硝酸还原酶把NO3-还原成______。细菌、蓝藻的硝酸还原酶以______为电子供体;高等植物、真菌的硝酸还原酶以______为电子供体。4.亚硝酸还原酶把NO2-还原成____。光合组织中亚硝酸还原酶以___为电子供体。5.绿色植物中氨同化的主要途径由两种酶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以NH4+和______合成谷氨酰胺。6.20种蛋白质氨基酸中,能够经过一步反应,从EMP途径中间代谢物________直接合成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从TCA途径中间代谢物______直接合成谷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和精氨酸。7.通过谷氨酸可以合成______和______。8.丙氨酸族氨基酸共同的碳架来源是糖酵解中间代谢物______;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共同的碳架来源是TCA循环中间代谢物______;谷氨酸族氨基酸共同的碳架来源是TCA循环中间代谢物______。三、判断并改错1.氨是有毒的物质,在人体内主要是以谷氨酰胺形式运输的。()2.高等植物中氨同化的主要途径是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3.多数植物的硝态氮主要的还原部位是根,可以直接被用来合成各种氨基酸和其他有机氮化物。()4.芳香氨基酸的合成涉及到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途径和莽草酸途径。()5.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主要载体是叶酸。()6.SAM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活性物质,它的重要作用是合成同型半胱氨酸。()7.Lys、Thr、Pro、Met都属于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四、简答题1、简述合成氨基酸的氮源和碳架来源。2、简述氨基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直接关系? 五、论述题试述植物的氨同化过程。第十一章核酸代谢一、名词解释1.核酸酶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酶3.氨基蝶呤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A.GMPB.AMPC.IMPD.ATPE.GTP2.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终产物是:( )A.尿素B.肌酸C.肌酸酐D.尿酸E.β丙氨酸3.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物质是:( )A.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磷酸葡萄糖D.1,6二磷酸葡萄糖E.5磷酸葡萄糖4.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而成?( )A.核糖B.核糖核苷C.一磷酸核苷D.二磷酸核苷E.三磷酸核苷5.HGPRT(次黄嘌呤-鸟嘌磷酸核糖转移酶)参与下列哪种反应:( )A.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B.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C.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D.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E.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 6.氟尿嘧啶(5Fu)治疗肿瘤的原理是:( )A.本身直接杀伤作用B.抑制胞嘧啶合成C.抑制尿嘧啶合成D.抑制胸苷酸合成E.抑制四氢叶酸合成7.提供其分子中全部N和C原子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B.天冬氨酸C.甘氨酸D.丙氨酸E.谷氨酸8.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GMP的C-2氨基来自:( )A.谷氨酰胺B.天冬酰胺C.天冬氨酸D.甘氨酸E.丙氨酸9.dTMP合成的直接前体是:( )A.dUMPB.TMPC.TDPD.dUDPE.dCMP10.在体内能分解为β-氨基异丁酸的核苷酸是:( )A.CMPB.AMPC.TMPD.UMPE.IMP11.使用谷氨酰胺的类似物作抗代谢物,不能阻断核酸代谢的哪些环节?( )A.IMP的生成B.XMP→GMPC.UMP→CMPD.UMP→dTMPE.UTP→CTP12.合成嘌呤和嘧啶都需要的一种氨基酸是:( )A.AspB.GlnC.GlyD.Asn13.在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中不需要下列哪种物质:( )A.氨甲酰磷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酰氨D.核糖焦磷酸14.用胰核糖核酸酶降解RNA,可产生下列哪种物质:( )A.3′-嘧啶核苷酸B.5′-嘧啶核苷酸C.3′-嘌呤核苷酸D.5′-嘌呤核苷酸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反应需要一碳单位参加?( )A.IMP的合成B.IMP→GMPC.UMP的合成D.dTMP的生成2.嘧啶分解的代谢产物有:( )A.CO2B.β-氨基酸C.NH3D.尿酸3.PRPP(磷酸核糖焦磷酸)参与的反应有:( )A.IMP从头合成B.IMP补救合成C.GMP补救合成D.UMP从头合成4.下列哪些情况可能与痛风症的产生有关?( )A.嘌呤核苷酸分解增强B.嘧啶核苷酸分解增强C.嘧啶核苷酸合成增强D.尿酸生成过多5.嘌呤环中的氮原子来自( )A.甘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酰胺D.谷氨酸 6.下列哪些化合物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能产生反馈抑制作用?( )A.IMPB.AMPC.GMPD.尿酸7.6-巯基嘌呤抑制嘌呤核苷酸合成,是由于:( )A.6-巯基嘌呤抑制IMP生成AMPB.6-巯基嘌呤抑制IMP生成GMPC.6-巯基嘌呤抑制补救途径D.6-巯基嘌呤抑制次黄嘌呤的合成8.别嘌呤醇的作用:( )A.是次黄嘌呤的类似物B.抑制黄嘌呤氧化酶C.可降低痛风患者体内尿酸水平D.使痛风患者尿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排泄量减少9.胞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下列哪些物质?( )A.5-磷酸核糖B.谷氨酰胺C.-碳单位D.天冬氨酸10.嘧啶合成的反馈抑制作用是由于控制了下列哪些酶的活性?( )A.氨基甲酰磷合成酶ⅡB.二氢乳清酸酶C.天冬氨酸甲酰酶D.乳清酸核苷酸羧酶四、填空题1.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_______直接还原而生成,催化此反应的酶是______酶。2.在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酶。3.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的原理是由于其结构与________相似,并抑制__________酶的活性。4.氨甲喋呤(MTX)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其结构与__________相似,并抑制___________酶,进而影响一碳单位代谢。5.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见的嘌呤类似物有_____;常见的嘧啶类似物有________。6.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______,与其生成有关的重要酶是_____。7.体内ATP与GTP的生成交替调节,以维持二者的平衡。这种调节是由于:IMP→AMP需要_______;而IMP→GMP需要__________。8.胞嘧啶和尿嘧啶经脱氨、还原和水解产生的终产物为_________。9.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氨基酸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10.尿苷酸转变为胞苷酸是在______水平上进行的。11.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是由______酶催化的,被还原的底物是_______。12.嘌呤核苷酸合成中腺苷酸的C-6氨基来自_____;鸟苷酸C-2氨基来_____。13.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称为________。五、判断题1.限制性内切酶的催化活性比非限制性内切酶的催化活性低。()2.尿嘧啶的分解产物β-丙氨酸能转化成脂肪酸。() 3.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顺序是,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再进一步转化为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4.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伴随着脱氢和脱羧反应。()5.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是在核糖核苷三磷酸水平上完成的。()六、问答题1.核酸酶包括哪几种主要类型?2.嘌呤核苷酸分子中各原子的来源及合成特点怎样?3.嘧啶核苷酸分子中各原子的来源及合成特点怎样?4.别嘌呤醇为什么可用于治疗“痛风症”?七、思考题1.线粒体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缺乏将导致血氨水平升高,问: l)该酶的缺乏将导致线粒体内氨甲酰磷酸的堆积吗?将促进细胞质中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吗?2)细胞质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缺乏将导致什么后果?为什么不会导致血氨的升高?对细胞质中缺乏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病人应补充什么物质?为什么? 2.现有两种培养基,一种只含有葡萄糖和盐类,一种含有酵母细胞提取物的水解产物,为研究大肠杆菌中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中的酶,你将选用哪种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为什么?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一、名词解释1.半保留复制;2.单链结合蛋白(SSB);3.启动子(promoter);4.互补NDA(cDNA);5.复制子(replicon)二、填空题1.所有冈畸片段的延伸都是按______方向进行的。2.逆转录病毒含有单链RNA,感染细胞后转变成双链DNA,这种DNA必须_______,才能进行病毒的复制。3.DNA聚合酶Ⅰ的催化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真核细胞mRNA合成后的成熟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DNA合成时,先由引物酶合成________,再由_______在其3′端合成DNA链,然后由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最后由_______连接成完整的链。6.真核RNA聚合酶I主要位于细胞_______中,合成核糖体RNA分子的前体。三、判断题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可以以dUTP为底物。()2.DNA复制时,前导链合成方向是5′→3′,后随链则是3′→5′生成。() 3.在E.coli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是由DNA聚合酶Ⅰ切除RNA引物。()4.从病毒颗粒中提取DNA,已知一种碱基含量可推知其他三种碱基含量。()5.逆转录酶催化RNA指导的DNA合成不需要RNA引物。()6.DNA复制在起始进行控制,一旦开始即进行下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7.用带poly(U)亲和层析柱可方便地从匀浆中分离出真核和原核细胞mRNA。()8.细菌DNA连接酶可催化游离的单链DNA或平齐末端的双链DNA之间互相连接,反应需ATP供能。()9.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不均一RNA(hnRNA)相对分子质量虽然不均一,但其半衰期长,比胞质成熟mRNA更为稳定。()10.基因转录的终止信号应位于被转录的序列以外的下游区。()四、分析和计算题1.已知DNA的序列为:W:5′-AGCTGGTCAATGAACTGGCGTTAACGTTAAACGTTTCCCAG-3′C:3′-TCGACCAGTTACTTGACCGCAATTGCAATTTGCAAAGGGTC-5′→上链和下链分别用W和C表示,箭头表明DNA复制时,复制叉移动方向。试问:A.哪条链是合成滞后链的模板?B.试管中存在单链W,要合成新的C链,需要加入哪些成分?C.如果需要合成的C链中要被32P标记,核苷酸中的哪一个磷酸基团应带有32P?D.如果箭头表明DNA的转录方向,哪一条链是合成RNA的模板?2.组织培养产生的哺乳动物细胞系的细胞中,每个DNA长1.2m,这些细胞生长周期中的S期长达5小时,如果这种细胞DNA延长的速度与E.coli相同,即16μm/min,那么染色体复制时需要有多少复制叉同时运转?3.下面是Miller所拍摄到的显示大肠杆菌正在进行转录和翻译作用的电镜照片的示意简图: 分析上图,回答以下问题:A.1、2、3和4分别是什么?B.指出DNA的模板链或无意义链的5′端和3′端。C.指出mRNA的5′端和3′端。D.画出4条合成中的多肽,并表示它们的相对长度。E.指出最长的一条多肽链的N端和C端。F.用箭头表示RNA聚合酶沿着模板前进的方向。G.真核细胞会有以上结构吗?4.与DNA聚合酶不同,RNA聚合酶没有校正活性,试解释为什么RNA聚合酶缺少校正功能对细胞并无很大害处。第十三章蛋白质合成一.解释下列名词:1.密码子2.反密码子3.同义密码子4.氨基酸的活化5.SD序列6.信号肽 二.填空题:(1)形成氨酰tRNA时,氨基酸的______基与tRNA3ˊ末端的______基形成酯键。(2)氨基酸的活化是在______内进行,需要______酶和______、______、参加,最后生成______和______。(3)氨酰tRNA合成酶对______和______均有专一性。(4)植物蛋白质合成全过程能在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细胞器中进行。(5)每形成一个肽键至少要消耗______个高能磷酸键。(6)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起始密码是______。(7)三个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8)在DNA上结合RNA聚合酶以启动转录的部位称为______。(9)σ因子可能起着识别DNA上那些指定RNA合成______的位点的作用。(10)由许多核糖体连接到一个mRNA分子上形成的复合物称为______。(11)在核糖体上当每个肽键形成循环终了时,增长中的肽链则以与______位点结合的肽酰-tRNA形式留下。(12)紧随翻译之后,末端的______基将从大多数多肽链上酶促除去。三.单项选择:1.能指导多肽合成,编码的DNA最小单位是:()A.操纵子B.顺反子C.启动子D.复制子2.与mRNA的ACG密码子相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A.UGCB.TGCC.GACD.CGU3.翻译得到的产物叫:()A.mRNAB.rRNAC.蛋白质D.DNA4.氨基酸是通过______键与tRNA结合的?()A.糖苷键B.酯键C.氢键D.酰氨键5.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如下:()140141142143144145146…CAGCUCUAACGCUAGAAUAGC…mRNA为模板翻译生成多肽链氨基酸数是:()A.140B.141C.142D.1436.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于:()A.相应tRNA的专一性B.相应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C.相应mR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D.相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7.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A.ATPB.GTPC.AYPGTPD.CTP 8.存在于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到蛋白质分子中的。()A.mRNAB.tRNAC.rRNAD.hnRNA9.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方向是:()A.N端→C端B.C端→N端C.3ˊ端→5ˊ端D.5ˊ端→3ˊ端10.核糖体上A位点的作用是:()A.接受新的氨酰tRNA到位B.含肽基转移酶活性,催化肽链的形成C.可水解肽酰-tRNA,释放多肽链D.合成多肽的起始点4.是非题:1.蛋白质生物合成所需的能量都由ATP直接供给。()2.反密码子GAA只能辨认密码子UUC。()3.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为Met。()4.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只能由DNA→RNA而不能由RNA→DNA。()5.每种生物都是有自己特有的一套遗传密码。()6.氨酰tRNA是氨基酸的活化形式。()7.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核糖体沿mRNA的3ˊ→5ˊ端移动。()8.植物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只能在核糖体上进行。()9.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都涉及多核苷酸的模板。()10.利福平通过阻止RNA聚合酶与启动子部位的结合来阻断mRNA合成的起始。()5.问答题1.什么是遗传密码?简述其基本特点。2.简述原核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过程。3.某DNA一段链的阅读序列为5ˊTCGTCGACGATGATCATCGGCTACTCGA3ˊ试写出:(1)互补DNA链的序列;(2)该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3)假设此DNA链从左到右转录,哪一条是有编码链?请写出相应的mRNA序列。 第十四章代谢调节一、名词解释1、反馈抑制2、限速酶3、诱导酶4、操纵子5、前馈激活6、阻遏物二、填空题1、真核细胞中酶的共价修饰方式主要是______;原核细胞中酶共价修饰的主要形式是______。2、细胞内酶的数量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3、原核细胞酶的合成速率主要在________水平进行调控。4、在原核细胞中,由同一调控区控制的一群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一个基因表达调控单位,称为________,其调控区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5、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编码的______与________结合,对lac表达实施负调控;______和_____的复合物结合于_____上游部分,对lac表达实施正调控。6、乳糖操纵子的启动,不仅需要有诱导物乳糖存在,而且培养基中不能有______,因为它的分解代谢产物会降低细胞中________的水平,而使_______复合物不足,它是启动基因启动所不可缺少的________调节因子。7、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多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判断正误1、共价调节是指酶与底物形成一个反应活性很高的共价中间物。()2 、在酶的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中,常伴有酶分子亚基的解聚和缔合,这种可逆的解聚/缔合也是机体内酶活性调节的重要方式。()3、细胞的区域化在代谢调节上的作用,除了把不同的酶系统和代谢物分隔在特定的区间,还通过膜上的运载系统调节代谢物、辅酶和金属离子的浓度。()4、操纵基因又称操纵子,如同起动基因又称启动子一样。()5、能荷水平之所以影响一些代谢反应,仅仅因为ATP是一些酶的产物或底物。()6、蛋白质—DNA的相互作用是基因功能精细调节机制的基础。()7、当细胞内cAMP的水平较高时促进乳糖操纵子的转录。()8、阻遏子对操纵基因的调节不受特殊小分子的调节。()四、选择题1、糖酵解中,下列哪一个催化的反应不是限速反应?()A、丙酮酸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己糖激酶D、磷酸丙糖异构酶2、磷酸化酶通过接受或脱去磷酸基而调节活性,因此它属于()A、别(变)构调节酶B、共价调节酶C、诱导酶D、同工酶3、下列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途径不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A、三羧酸循环B、脂肪酸β氧化C、氧化磷酸化D、糖酵解作用4、关于共价修饰调节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这类酶一般存在活性和无活性两种形式,B、酶的这两种形式通过酶促的共价修饰相互转变C、伴有级联放大作用D、是高等生物独有的代谢调节方式5、阻遏蛋白结合的位点是()A、调节基因B、启动因子C、操纵基因D、结构基因6、下面哪一项代谢是在细胞质内进行的()A、脂肪酸的β-氧化B、氧化磷酸化C、脂肪酸的合成D、TCA7、在乳糖操纵子模型中,操纵基因专门控制是否转录与翻译。()A、结构基因B、调节基因C、起动因子D、阻遏蛋白8、有关乳糖操纵子调控系统的论述何者是错误的?()A、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模型也是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形式B、乳糖操纵子由三个结构基因及其上游的启动子何操纵基因组成C、乳糖操纵子有负调节和正调节系统D、乳糖操纵子负调控的诱导物是乳糖9、下列有关阻遏物的论述何者是正确的?()A、阻遏物是代谢的终产物B、阻遏物是阻遏基因的产物C、阻遏物与启动子结合阻碍基因转录D、阻遏物与RNA聚合酶结合阻碍基因转录 五、问答题1、简述代谢调节中酶水平调节。2、简述操纵子的基本结构3、举例说明基因表达的诱导与阻遏,正调控与负调控。第一章核酸化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碱基堆积力: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对平面垂直于中心轴,层叠于双螺旋的内侧,相邻疏水性碱基在旋进中彼此堆积在一起相互吸引形成的作用力2.DNA的熔解温度(Tm):通常把加热变性DNA使增色效应达到最大增量一半时的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熔解温度,用Tm表示。3.核酸的变性与复性:DNA的变性是指DNA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DNA的复性是指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又可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4.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核酸从双链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称“增色效应”;随着核酸复性即由单链变为双链时,在260nm处的吸光度降低的现象。5.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6.查格夫法则(Chargaff"srules):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G=C),即嘌呤的总含量与嘧啶的总含量相等(A+G=T+C)。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但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另外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态和环境的改变都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7.反密码环:反密码环位于tRNA三叶草形二级结构的下方,中间的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与mRNA上相应的三联体密码可形成碱基互补。不同的tRNA有不同的反密码子,蛋白质生物合成时,靠反密码子来辨认mRNA上相应的三联体密码,将氨基酸正确的安放在合成的肽链上。8.核酶:指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即化学本质是核糖核酸(RNA),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熔解温度2.5-甲基胞苷3.3′,5′-环腺苷酸4.假尿苷5.双链脱氧核糖核酸6.单链脱氧核糖核酸7.转运核糖核酸8.尿嘧啶9.二氢尿苷=10.DNA-DNA杂交11.不均一核RNA12.环鸟苷酸三、填空题1.核苷酸碱基核糖2.3’,5’-磷酸二酯键共轭双键2603.91糖苷键嘌呤核苷4.103.4nm2nm5.反向平行互补AT2GC36.GCTTAGTAGC7.氢键碱基堆积力磷酸基上的负电荷与金属阳离子或组蛋白的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8.B-DNAA-DNAZ-DNAZ-DNA9.三叶草倒L形10.核小体组蛋白DNAH2A、H2B、H3和H4连接者DNAH111.正12链末端终止法或双脱氧终止法化学降解法四、选择题1.A2.D3.A4.B5.A6.D7.B8.A9.A10.A11.C12.B五、简答题1.答:细胞中的RNA,按其在蛋白质合成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信使RNA(mRNA),此外还有多种小RNA。tRNA约占全部RNA的15%,主要功能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结构特点:①分子量在25kd左右,70~90b,沉降系数4S(沉降系数:单位离心场中的沉降速度,以S为单位,即10-13秒左右)。②碱基组成中有较多稀有碱基。③3'末端为…CpCpA-OH,用来接受活化的氨基酸,此末端称接受末端。④5'末端大多为pG…或pC…,'⑤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形。mRNA是从DNA上转录而来的,其功能是依据DNA的遗传信息,指导各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每一种蛋白质都由一种相应的mRNA编码,细胞内 mRNA种类很多,大小不一,每种含量极低。真核mRNA3'-端有一段约30~300核苷酸的polyA,5'-帽子帽子结构。原核mRNA由先导区、插入序列、翻译区和末端序列组成。没有5'帽子和3'polyA。rRNA占总RNA的80%左右,与核糖体结合蛋白一起构成核糖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场所。大肠杆菌中有三类rRNA(原核):5SrRNA,16SrRNA,23SrRNA。真核细胞有四类rRNA:5SrRNA,5.8SrRNA,18SrRNA,28SrRNA。2.答:每个体细胞的DNA的总长度为:6.4×109×0.34nm=2.176×109nm=2.176m,3.人体内所有体细胞的DNA的总长度为:2.176m×1014=2.176×1011km这个长度与太阳-地球之间距离(2.2×109公里)相比为:2.176×1011/2.2×109=99倍,每个核苷酸重1×10-18g/1000=10-21g,所以,总DNA6.4×1023×10-21=6.4×102=640g3.答:1)阳离子的存在可中和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减弱DNA链间的静电作用,促进DNA的复性;(2)低于Tm的温度可以促进DNA复性;(3)DNA链浓度增高可以加快互补链随机碰撞的速度、机会,从而促进DNA复性。4.答:各种tRNA的一级结构互不相同,但它们的二级结构都呈三叶草形。这种三叶草形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含有四个螺旋区、三个环和一个附加叉。四个螺旋区构成四个臂,其中含有3′末端的螺旋区称为氨基酸臂,因为此臂的3′-末端都是C-C-A-OH序列,可与氨基酸连接。三个环分别用Ⅰ、Ⅱ、Ⅲ表示。环Ⅰ含有5,6二氢尿嘧啶,称为二氢尿嘧啶环(DHU环)。环Ⅱ顶端含有由三个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称为反密码环;反密码子可识别mRNA分子上的密码子,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重要的翻译作用。环Ⅲ含有胸苷(T)、假尿苷(ψ)、胞苷(C),称为TψC环;此环可能与结合核糖体有关。tRNA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成为倒“L”字母形的三级结构5.答:核糖体是蛋白质制造工厂,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古细菌都具备的。但是存在一定区别,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为80s,由70到84种蛋白质构成。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为70s,由55种蛋白质构成。6.答:DNA的一级结构是4种脱氧核苷酸(dAMP、dGMP、dCMP、dTMP)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一般情况下DNA的二级结构是由两条反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相缠绕,形成右手双股螺旋。RNA的一级结构是AMP、GMP、CMP、UMP通过3'、5'磷酸二酯键形成的线形多聚体。RNA的二级结构根据是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还是信使RNA(mRNA)有所差异。7.答:用32P标记病毒时,同位素将渗入到核酸分子中,而用35S标记细胞时,同位素将渗人到蛋白质中。由于只有核酸而非蛋白质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出现于子代分子,因此只有32P标记病毒时子代中才会检测到标记。8.答: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是:⑴DNA是一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腺嘌呤始终与胸腺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两个氢键(A=T),鸟嘌呤始终与胞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三个氢键(G=C)。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结构的长轴相垂直。一条链的走向是5"→3",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5"。⑵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对碱基,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为36°。螺距为3.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DNA双螺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⑶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第二章蛋白质化学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 肽平面及二面角:肽键的四个原子与之相连的两个a碳原子(Ca)都处在同一个刚性平面,这个刚性平面称为肽单元(peptideunit)或肽平面(peptideplane)或酰胺平面(amideplane)。肽链主链上只有Ca连接的两个键(Ca–N、Ca–C)是单键,它们可以旋转,绕(Ca–N)键旋转的角度称f角,绕(Ca–C)键旋转的角度称ψ角,这两个旋转角度称二面角2.氨基酸残基:肽链中的氨基酸在参加肽键形成时失去了1分子水,已经不是原来完整的分子,称为氨基酸残基。3.β-折叠:b-折叠是由两条或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多肽链侧向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相邻两肽链以相同或相反方向平行排列成片状。4.β-转角:也称-b弯曲(-bbend)、回折(reverseturn)。是指肽链出现180o回折,由弯曲处的第一个Aa残基的-C=O与第四个Aa残基-NH间形成氢键(4?1氢键)产生一种不很稳定的环形结构。5.超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是多肽链内顺序上相互邻近的若干二级结构单元常在空间折叠中靠近,相互作用形成规则的结构组合体(combination),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6.结构域:结构域是存在于球状蛋白质分子中的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三维实体,每个由二级结构组合而成,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其间由单肽链连接。7.蛋白质的等电点:当溶液在某一pH值时,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8.沉降系数:一种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中沉降速率为恒定值,称为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coefficient),用s表示.9.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及化学因素的影响,使其分子原有的天然构象发生变化(次级键破坏),导致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发生改变,称为变性(denaturation)。复性(renaturation):当变性因素去除后,有些变性蛋白质又可缓慢重新回复到天然构象。10.亚基: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的每一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subunit)或亚单位、单体(monomer)。二.填空题1.20,L,α2.氢键,范德华力,盐键,疏水作用3.增加,盐溶,降低,盐析4.短,长,双键5.酪氨酸(Tyr,Y),色氨酸(Trp,W),苯丙氨酸(Phe,F)三.单项选择1.C;2.B;3.B;4.B;5.D;6.B;7.C;8.D;9.B;10.D四.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五问答题1.答:根据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分为简单蛋白质和接合蛋白质,根据蛋白质的形状大小分为纤维状蛋白质和球状蛋白质,还有根据溶解度分类2.答: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在二级和三级间还有两个层次分别为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第三章酶学章节课后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C2.A3.B4.B5.D6.A7.B8.D9.D10.A11.D12.C13.D14.A15.D16.B17.B18.A19.D20.C21.C22.B23.B24.D 25.D26.C27.B28.C三.是非题1.√2.×3.√4.√5.×6.×7.√8.×9.√10.×11.√12.×第四章脂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2、协助扩散(促进扩散):物质在特异膜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特异蛋白的“协助”使物质的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3、协同运输:通过消耗ATP间接提供能量,借助某种物质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为动力进行运输。4、受体: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地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5、第二信使:细胞表面受体接受胞外信号后最早在胞内产生的信号分子。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DAG、IP3等。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能够激活级联系统中酶的活性以及非酶蛋白的活性,也控制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并参与基因转录的调节。6、双信使系统: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后,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使质膜上的二磷酸磷脂酰肌醇分解成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两个第二信使分别激动两个信号传递途径即IP3—Ca+和DG—PKC途径,实现对胞外信号的应答,因此将这一信号系统称为“双信使系统”。二、选择题1.C;2.C;3、E;4、D;5、A;6、E;7、C;8、C;9、B;10、A;11、D;12、C;13、B。三、填空题1.甘油磷脂类鞘氨醇磷脂类2.胆碱,乙醇胺或胆胺3.亚油酸亚麻酸4.高级脂肪酸,脂肪醇或甾醇,酯5.膜内在蛋白,?-螺旋6.流动镶嵌模型,磷脂7、流动性,不对称性8、磷脂、糖脂、胆固醇,磷脂9、同向,反向10、NO,舒张,心脏,心肌四、判断题1.×;2.×;3.×;4、×;5、√;6、√;7、√;8、×;9、√;五、简答题1、答: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① 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极性的头部和非极性的尾部的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膜系统的性质,以非极性尾部相对,以极性头部朝向水相。这一结构特点为细胞和细胞器的生理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使细胞与外界、细胞器与细胞器之间有了一个界面;②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其中或结合于表面,蛋白质的类型、数量的多少、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不同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结构特征有利于物质的选择运输,提供细胞识别位点,为多种酶提供了结合位点,同时参与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结构特征。2、答:①运输方向不同: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②是否需要载体的参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参与,被动运输方式中,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参与,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参与;③是否需要细胞直接提供能量: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④被动运输是减少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差别,而主动运输则是努力创造差别,维持生命的活力。六、论述题答:(1)结构:由两个亚单位构成:一个大的多次跨膜的催化亚单位(α亚基)和一个小的单次跨膜具组织特异性的糖蛋白(β亚基)。前者对Na+和ATP的结合位点在细胞质面,对K+的结合位点在膜的外表面。(2)机制:在细胞内侧,α亚基与Na+相结合促进ATP水解,α亚基上的一个天门冬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α亚基的构象发生变化,将Na+泵出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与α亚基的另一个位点结合,使其去磷酸化,α亚基构象再度发生变化将K+泵进细胞,完成整个循环。Na+依赖的磷酸化和K+依赖的去磷酸化引起构象变化有序交替发生。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3个Na+和泵进2个K+。第五章糖代谢参考答案一、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糖酵解2.三羧酸循环3.磷酸戊糖途径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5.磷酸果糖激酶6.焦磷酸硫胺素7.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8.辅酶A9.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10.尿苷二磷酸葡萄糖二、填空题1、α-1,4糖苷键;α-1,6糖苷键;β-1,4糖苷键2、细胞质;线粒体;组织匀浆3、磷酸果糖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4、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5、TPP;FAD;NAD+;硫酸锌;CoA;Mg2+6、4,27、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8、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NAD+;Mg2+;琥珀酸硫激酶;ATP9、NADPH10、2;葡萄糖的直接氧化脱羧;非氧化的分子重排;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选择题1、C2、D3、A4、C5、C6、C7、A8、B9、D10、D五、简答题1、答:底物水平磷酸化:BPGA3PGA;PEPPyr关键的调控步骤:GG6P;F6PFBP;PEPPyr2、答:C3或C4。3、答: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2CO2+3NADH+FADH2+GTP+CoASH+3H+三羧酸循环生物学意义:1.三羧酸循环与糖酵解相连构成糖的有氧氧化途径。此途径产生的能量最多,是机体利用糖和其他物质氧化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和转化的枢纽。3.在植物体内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如柠檬酸、苹果酸既是生物氧化基质又是一定生长发育时期一定器官中的积累物质。六、实验设计题(10分)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15min钝化。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还原糖可将棕黄色的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加热钝化α-淀粉酶后,测β-淀粉酶活力;直接测定为(α+β)淀粉酶总活力。七、思考题秸秆、红薯等酶解处理后,经EMP转变为丙酮酸,丙酮酸厌氧发酵生成乙醇。第六章生物氧化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有机物、氧化、二氧化碳和水2、水解时释放较多自由能、ATP、通货3、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4、Fe2+→Fe3+、1个5、氧化还原电位低、氧化还原电位高6、NADH→CoQ、Cytb→CytC1、Cytaa3→1/2O27、NADH脱氢酶、铁硫蛋白、含Fe3+的细胞色素、含Cu2+细胞色素C氧化酶二、选择题1、A2、C3、A4、D5、B6、C7、A8、D9、C10、C三、是非题1、×2、×3、×4、√5、√四、问答题1、答:燃烧生物氧化反应条件高温下燃烧体温、常压、中性的体液中 催化剂无需催化剂在一系列酶催化下进行氧化方式直接与O2剧烈反应通过逐步脱氢、加水、脱羧和电子传递能量利用以光、热形式释放部分能量被偶联的氧化磷酸化用于ATP合成最终产物CO2和H2OCO2和H2OΔG0′-686kcal?mol-1-686kcal?mol-1对O2的需要需O2需O22、答:氰化物可与Cytaa3(Fe3+)结合,阻断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因此具有剧毒。体内含铁卟啉辅基的蛋白质最多的是血红蛋白,其次是肌红蛋白。亚硝酸盐可把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它们也与氰化物结合。这样,在不妨碍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输O2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形成比Cytaa3(Fe3+)总量多得多的Hb(Fe3+)、Mb(Fe3+),与Cytaa3(Fe3+)竞争氰化物,从而达到抢救中毒的目的。3、答:要点如下:1)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中有着特定的不对称分布,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是间隔交替排列的。催化反应是定向的。2)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复合物Ⅰ、Ⅲ和Ⅳ中的传递体起质子泵的作用,将H+从线粒体内膜基质侧定向的泵至内膜外侧空间而将电子传给其后的电子传递体。3)线粒体内膜对质子是不透性的,泵到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这样就能在电子传递过程在内膜两侧建立起质子梯度。形成膜电位。这种跨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就是推动ATP合成的原动力,成为质子推动力。4)线粒体F1—FO—ATPase复合物能利用ATP水解能量将质子泵出内膜,但当存在足够高的质子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过F1—FO—ATPase进入线粒体基质时,释放的自由能推动ATP合成。4、答:2,4-二硝基酚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但它可以使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使电子传递产生的能量不能合成ATP而是以热的形式耗散,因此会导致动物体温升高。第七章糖的生物合成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在光合作用中水中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体的传递,最后到达NADP+。这些传递体在类囊体膜上有序的排列,成为光合电子传递链,又叫做Z链。2:叶绿体利用光能使ADP和Pi生成ATP的反应。3:由非糖前体如丙酮酸、草酰乙酸等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二填空题1.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2.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 大部分叶绿素a 少数叶绿素a分子3.PSⅠPSⅡ4.H2ONADPH+H+5.维管束鞘细胞6.UDPG 三 选择题1.D 2.A 3.D四 判断题1√2×3×五 简答题1.答:作用中心至少包括一个作用中心色素分子(P),一个原初电子受体(A),一个原初电子供体(D)。发生光化学反应时,作用中心色素P接受光能被激发成激发态P*,此时P*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处于高能轨道,极易失去。P*把1个电子传给原初电子受体A,使A变成Aˉ ,P*失去电子后回到基态变成P+,P+对电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再从原初电子供体D得到一个电子,本身恢复成P而D变成D+,实现了电荷的分离。D+可以从另一电子供体吸收电子,其最终电子供体是H2O。A把电子供给下一个电子受体,其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NADP+得到两个电子和H+形成NADPH。2.答:它是存在于某些起源于热带的植物如甘蔗、玉米等在光合作用中存在另一种途径。它形成的光合作用最初产物不是C3化合物,而是四碳二羧酸,因此称之为C4途径。它的作用是固定、转运和集中CO2到C3途径所在的维管束鞘细胞中,使其中CO2浓度升高,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第八章脂类代谢习题习题解答一.名词解释:1.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2.α-氧化:α-氧化作用是以具有3-18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作为底物,有分子氧间接参与,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由α碳原子开始氧化,氧化产物是D-α-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3.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4.脂肪酸ω-氧化:ω-氧化是C5、C6、C10、C12脂肪酸在远离羧基的烷基末端碳原子被氧化成羟基,再进一步氧化而成为羧基,生成α,ω-二羧酸的过程。5.乙醛酸循环:一种被修改的柠檬酸循环,在其异柠檬酸和苹果酸之间反应顺序有改变,以及乙酸是用作能量和中间物的一个来源。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有此循环,他需要二分子乙酰辅酶A的参与;并导致一分子琥珀酸的合成。6.柠檬酸穿梭:就是线粒体内的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然后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运至胞液中,在柠檬酸裂解酶催化下,需消耗ATP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和,后者就可用于脂肪酸合成,而草酰乙酸经还原后再氧化脱羧成丙酮酸,丙酮酸经内膜载体运回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这样就可又一次参与转运乙酰CoA的循环。7.乙酰CoA羧化酶系:大肠杆菌乙酰CoA羧化酶含生物素羧化酶、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和转羧基酶三种组份,它们共同作用催化乙酰CoA的羧化反应,生成丙二酸单酰-CoA。8.脂肪酸合酶系统:脂肪酸合酶系统包括酰基载体蛋白(ACP)和6种酶,它们分别是:乙酰转酰酶;丙二酸单酰转酰酶;β-酮脂酰ACP合成酶;β-酮脂酰ACP还原酶;β-羟;脂酰ACP脱水酶;烯脂酰ACP还原酶。二.填空题1.脂肪;甘油;脂肪酸2.ATP-Mg2+;CoA-SH;脂酰S-CoA;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系统3.0.5n-1;0.5n;0.5n-1;0.5n-14.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三羧酸;脱羧;三羧酸5.乙酰CoA;丙二酸单酰CoA;NADPH+H+6.生物素;ATP;乙酰CoA;HCO3-;丙二酸单酰CoA;激活剂;抑制剂7.ACP;CoA;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8.软脂酸;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溶质9.氧化脱氢;厌氧;10.3-磷酸甘油;脂酰-CoA;磷脂酸;二酰甘油;二酰甘油转移酶 11.CDP-二酰甘油;UDP-G;ADP-G三:选择题1.A2.A3.D4.ABCD5.A6.ABCD7.BCD8.AC9.ABC10.A11.ABC12.A13.D14.E15.D16.C四:是非题1.√2.×3.×4.√5.×6.×7.×8.×9.×10.×五:完成反应式1.脂肪酸+ATP+(CoA)→(脂酰-S-CoA)+(AMP)+(PPi)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2.甘油二酯+R3CO-S-CoA→(甘油三酯)+HSCoA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甘油三酯转酰基酶)3.乙酰CoA+CO2+ATP→(丙二酰单酰CoA)+ADP+Pi催化此反应的酶是:(丙二酰单酰CoA羧化酶)4.3-磷酸甘油+(NAD+)→(磷酸二羟丙酮)+NADH+H+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脱氢酶六:问答题及计算题(解题要点)1.答:氧化在线粒体,合成在胞液;氧化的酰基载体是辅酶A,合成的酰基载体是酰基载体蛋白;氧化是FAD和NAD+,合成是NADPH;氧化是L型,合成是D型。氧化不需要CO2,合成需要CO2;氧化为高ADP水平,合成为高ATP水平。氧化是羧基端向甲基端,合成是甲基端向羧基端;脂肪酸合成酶系为多酶复合体,而不是氧化酶。2.答:(1)软脂酸合成:软脂酸是十六碳饱和脂肪酸,在细胞液中合成,合成软脂酸需要两个酶系统参加。一个是乙酰CoA羧化酶,他包括三种成分,生物素羧化酶、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转羧基酶。由它们共同作用,催化乙酰CoA转变为丙二酸单酰CoA。另一个是脂肪酸合成酶,该酶是一个多酶复合体,包括6种酶和一个酰基载体蛋白,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催化乙酰CoA和丙二酸单酰CoA,合成软脂酸其反应包括4步,即缩合、还原、脱水、再缩合,每经过4步循环,可延长2个碳。如此进行,经过7次循环即可合成软脂酰—ACP。软脂酰—ACP在硫激酶作用下分解,形成游离的软脂酸。软脂酸的合成是从原始材料乙酰CoA开始的所以称之为从头合成途径。(2)硬脂酸的合成,在动物和植物中有所不同。在动物中,合成地点有两处,即线粒体和粗糙内质网。在线粒体中,合成硬脂酸的碳原子受体是软脂酰CoA,碳原子的给体是乙酰CoA。在内质网中,碳原子的受体也是软脂酰CoA,但碳原子的给体是丙二酸单酰CoA。在植物中,合成地点是细胞溶质。碳原子的受体不同于动物,是软脂酰ACP;碳原子的给体也不同与动物,是丙二酸单酰ACP。在两种生物中,合成硬脂酸的还原剂都是一样的。1.答:乙醛酸循环是一个有机酸代谢环,它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在动物组织中尚未发现。乙醛酸循环反应分为五步(略)。总反应说明,循环每转1圈需要消耗2分子乙酰CoA,同时产生1分子琥珀酸。琥珀酸产生后,可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或者变为葡萄糖。乙醛酸循环的意义有如下几点:(1)乙酰CoA经乙醛酸循环可琥珀酸等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可作为三羧酸循环中的基质。(2)乙醛酸循环是微生物利用乙酸作为碳源建造自身机体的途径之一。(3)乙醛酸循环是油料植物将脂肪酸转变为糖的途径。2.答:在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脂肪酸碳链的延长需要丙二酸单酰CoA。乙酰CoA羧化酶的作用就是催化乙酰CoA和HCO3-合成丙二酸单酰CoA,为脂肪酸合成提供三碳化合物。乙酰CoA羧化酶催化反应(略)。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反应中的一种限速调节酶,它受柠檬酸的激活,但受棕榈酸的反馈抑制。 3.答:在植物中,不仅可以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可以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亚油酸、亚麻酸和桐油酸等。植物体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主要是通过氧化脱氢途径进行。这个氧化脱氢反应需要氧分子和NADPH+H+参加,另外还需要黄素蛋白和铁氧还蛋白参加,由去饱和酶催化。植物体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主要是在单不饱和脂肪酸基础上进一步氧化脱氢,可生成二烯酸和三烯酸,由专一的去饱和酶催化并需氧分子和NADPH+H+参加。在哺乳动物中,仅能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不能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动物体内存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完全来自植物油脂,由食物中摄取。动物体内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是通过氧化脱氢途径进行的。由去饱和酶催化,该酶存在于内质网膜上,反应需要氧分子和NADPH+H+参与,此外还需要细胞色素b5和细胞色素b5还原酶存在,作为电子的传递体。整个过程传递4个电子,所形成的产物含顺式—9—烯键。细菌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不同于动、植物,动植物是通过有氧途径,而细菌是通过厌氧途径,细菌先通过脂肪酸合成酶系,合成十碳的β-羟癸酰-SACP;然后在脱水酶作用下,形成顺—β,γ癸烯酰SACP;再在此化合物基础上,形成不同长度的单烯酰酸.七:计算题1.答:软脂酸经β-氧化,则生成8个乙酰CoA,7个FADH2和7个NADH+H+。乙酰CoA在三羧酸循环中氧化分解,一个乙酰CoA生成12个ATP,所以12×8=96ATP,7个FADH2经呼吸链氧化可生成2×7=14ATP,7NADH+H+经呼吸链氧化可生成3×7=21ATP,三者相加,减去消耗掉1个ATP,实得96+14+21-1=130mol/LATP。每有1mol/L软脂酸氧化,即可生成130mol/LATP。软脂酸的分子量为256.4,所以软脂酸氧化时的ΔG0ˊ=256.4×9000=2.31×106cal/mol,130molATP贮存能量7.3×130=949Kcal贮存效率=949×100/2.31×103=41.08%2.答:甘油磷酸化消耗-1ATP磷酸甘油醛脱氢,FADH2,生成2ATP磷酸二羟丙酮酵解生成2ATP磷酸甘油醛脱氢NAD、NADH(H+)穿梭生成2或3ATP丙酮酸完全氧化15ATP20或21mol/LATP第九章氨基酸代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E4.E5.D6.E7.C8.D9.C10.A二﹑填空题1.小肠;主动转运2.联合脱氨基3.肝;鸟氨酸;尿素;肾4.γ—氨基丁酸;半胱氨酸5.甘氨酸;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FH46.蛋氨酸;甲基;7.N5;N108.PAPS9.酪氨酸酶10.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 三、名词解释1.摄入食物的含氮量与排出物(主要为粪便和尿)中的含氮量之间的关系。2.体内需要而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3.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酶的联合催化作用,使氨基酸脱掉α-氨基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游离的氨,此过程称为氨基酸的联合作用。5.在转氨酶催化下,α-氨基酸与α-酮酸进行氨基酮基互换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α-氨基酸的过程。6.转氨基作用中生成的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作用生成腺苷酸代琥珀酸,后者在裂解酶作用下生成延胡索酸和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在腺苷酸脱氨酶作用下脱掉氨基又生成IMP的过程。四﹑简答题1.下列反应式表明了尿素的形成过程:(1)鸟氨酸+NH3+CO2瓜氨酸(2)瓜氨酸+天冬氨酸精氨琥珀酸延胡索酸+精氨酸(3)精氨酸+H2O尿素+鸟氨酸其中,反应(1)在线粒体中进行,反应(2)和(3)在液泡中进行;鸟氨酸和瓜氨酸可以透过线粒体膜,因此在线粒体膜上有特定的鸟氨酸运输系统。2.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方式有四种:(1)氧化脱氨基;(2)转氨基;(3)联合脱氨基;(4)非氧化脱氨基,其中联合脱氨基是最主要的氨基酸脱氨基方式。骨骼肌和心肌中由于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很弱,故其中的氨基酸脱氨基主要是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第十章氨基酸合成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代谢还原作用:植物体内的氮素由硝态氮转变成氨的过程。2:莽草酸途径:两种糖代谢中间产物缩合,形成的七碳糖失去磷酰基,再经环化、脱水等作用产生莽草酸(shikimicacid)。由莽草酸生成芳香族氨基酸和其他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过程,称为莽草酸途径3:必需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些氨基酸只能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合成,人体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这些氨基酸即必需氨基酸。二、缩写符号1S-腺苷甲硫氨酸2磷酸腺苷酰硫酸3四氢叶酸4FH4四氢叶酸5APS腺苷酰硫酸二、填空题1:磷酸戊糖2:活化,还原,APS(或PAPS),-S-SH。3:NO2-NAD(P)H4:NH3,铁氧还蛋白5: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6:丙酮酸,a-酮戊二酸,7:精氨酸,脯氨酸8:丙酮酸,草酰乙酸或延胡索酸,a-酮戊二酸,三、判断并改错1:×2:√3:×4:√5:√6:√7:× 四、简答题1:答:合成氨基酸的氮源:某些微生物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为氨;植物能利用NH4+或硝酸化合物(NO2-、NO3-)作为所需氮源,通过生物固氮作用合成氨;动物体内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这些氨的来源都可作为生物体合成氨基酸的原料。它们的碳架均来自于呼吸作用或光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经一系列不同的反应、生成相应的酮酸,最后经转氨基作用而形成相应的氨基酸。2:答:氨基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直接关系反映在某些氨基酸合成的碳架直接来源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等糖代谢的部分中间产物。丙氨酸族氨基酸的共同碳架来源是糖酵解产物丙酮酸,丝氨酸族氨基酸由糖酵解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合成的,天冬氨酸族的共同碳架是三羧酸循环中的草酰乙酸,谷氨酸族的共同碳架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五、论述题答:植物同化的方式主要有谷氨酸形成途径和氨甲酰磷酸形成途径: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还原氨基化反应,谷氨酸脱氢酶存在于线粒体中,还原剂为NADH,NH3的受体α-酮戊二酸是三羧酸循环中产生的。此途径不是氨同化的主要途径,因为谷氨酸脱氢酶对NH4十的Km很高,所以当NH4十在植物体内以正常的浓度存在时,这个酶就不能达到饱和;谷氨酰胺合成酶使氨贮存在谷氨酰胺的酰胺基内,然后作为氨基的供体,经谷氨酸合成酶催化,将酰胺上的氨基转移给α-酮戊二酸,生成2分子谷氨酸。反应需要还原剂,NADH、NADPH和还原型铁氧还蛋白都可作为还原剂。谷氨酰胺合成酶对NH4十有很强的亲和力。在高等植物体内,此途径是氨同化的主要途径。氨甲酰磷酸的生成:氨甲酰激酶可催化NH3与CO2生成氨甲酰磷酸,反应需要消耗ATP。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也可催化氨甲酰磷酸的合成,反应需要辅因子,在动物肝脏及大肠杆菌中,辅因子是N-乙酰谷氨酸。第十一章核酸代谢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核酸酶:作用于核酸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分解产物为寡核苷酸或核苷酸,根据作用位置不同可分为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作用于核酸分子内部,并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3.氨基蝶呤: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起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与四氢叶酸结构相似,又称氨基叶酸。二、单选题1.C2.D3.E4.D5.C6.D7.C8.A9.A10.C11.A12.A13.C14.A三、多选题1.AD2.ABC3.ABCD4.AD5.ABC6.ABC7.ABC8.ABC9.ABC10.AC四、填空题1.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还原酶2.磷酸核糖焦磷酸激3.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4.叶酸二氢叶酸还原5.6-巯基嘌呤(6MP),5-氟尿嘧啶(5-Fu)6.尿酸黄嘌呤氧化酶 7.GTPATP8.β-丙氨酸9.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10.尿苷三磷酸11.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核苷二磷酸12.天冬氨酸;谷氨酰胺1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五、判断题1.×2.√3.√4.√5.×六、问答题1.答:(1)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作用于DNA分子。(2)核糖核酸酶(DNase):作用于RNA分子。(3)核酸外切酶:作用于多核苷酸链末端的核酸酶,包括3′核酸外切酶和5′核酸外切酶。(4)核酸内切酶:作用于多核苷酸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包括碱基专一性核酸内切酶和碱基序列专一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答:(1)各原子的来源:N1-天冬氨酸;C2和C8-甲酸盐;N7、C4和C5-甘氨酸;C6-二氧化碳;N3和N9-谷氨酰胺;核糖-磷酸戊糖途径的5′磷酸核糖(2)合成特点:5′磷酸核糖开始→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5′磷酸核糖胺(N9)→甘氨酰胺核苷酸(C4、C5、N7)→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C8)→5′氨基咪唑核苷酸(C3)→5′氨基咪唑-4-羧酸核苷酸(C6)5′氨基咪唑甲酰胺核苷酸(N1)→次黄嘌呤核苷酸(C2)。3.答:(1)各原子的来源:N1、C4、C5、C6-天冬氨酸;C2-二氧化碳;N3-氨;核糖-磷酸戊糖途径的5′磷酸核糖。(2)合成特点:氨甲酰磷酸+天冬氨酸→乳清酸乳清酸+PRPP→乳清酸核苷-5′-磷酸→尿苷酸4.答:“痛风症”基本的生化特征为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的溶解度很低,尿酸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沉积于软组织、软骨及关节等处,形成尿酸结石及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内引起的关节炎为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也可沉积于肾脏成为肾结石。治疗“痛风症”的药物别嘌呤醇是次黄嘌呤的类似物,可与次黄嘌呤竞争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别嘌呤醇氧化的产物是别黄嘌呤,后者的结构又与黄嘌呤相似,可牢固地与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使次黄嘌呤转变为尿酸的量减少,使尿酸结石不能形成,以达到治疗之目的。七、思考题1.答:1)不会,因线粒体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以NH4+为氮源,与CO2缩合形成氨甲酰磷酸,的缺乏,不可能有氨甲酰磷酸的堆积。氨甲酰磷酸不仅是线粒体内尿素合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也是细胞质中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故不可能促进细胞质中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2)细胞质中的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催化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中的第一步反应,它的底物是Gln而不是NH4+,故它的缺乏不会导致血氨的升高。细胞质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缺乏必然影响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故对病人应补充嘧啶类化合物,如尿嘧啶或尿嘧啶核苷酸。它们在体内可转变为UMP和CMP。 2.答:应选用含有酵母细胞提取物的水解产物的培养基。因酵母细胞提取物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核苷酸、核苷和碱基,这些都可被细菌补救合成途径中的酶系利用去合成自身生长、分化所需要的核苷酸。因此,不需要进行核苷酸的从头合成(denovo)。在快速生长的细胞中,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的浓度较低,若使用简单的葡萄糖一盐组成的培养基,细菌体内补救合成途径所需要的酶的活性较低,须进行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以满足快速生长的细胞的需要。3.答:从中可以看出,嘧啶化合物与其他代谢物一样在体内处于不断的分解和合成中。胞苷进入体内后可经过合成代谢转变为胞苷酸或脱氧胞苷酸,后者进一步可转变为dCDP和dCTP而参入DNA的分子中。而不是核糖先转变为脱氧核糖,然后脱氧核糖与碱基和磷酸合成脱氧核苷酸。胞苷也可经分解代谢产生胞嘧啶和核糖。从这些结果促使人们去研究核苷酸在体内如何转变为脱氧核苷酸?核苷酸还原酶的发现使人们解开了体内的核苷酸是如何转变为脱氧核苷酸的,该酶以核苷二磷酸为底物,催化它转变为脱氧核苷二磷酸。4.答:1)因核苷磷酸解酶可催化脱氧腺苷或脱氧鸟苷转变为相应的碱基和脱氧核糖一1"一磷酸,后者水平的升高,促进和胸腺嘧啶结合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脱氧核糖一1"一磷酸十胸腺嘧啶=脱氧胸苷十磷酸,由胸苷磷酸解酶催化。 2)在核苷磷酸解酶催化下,次黄嘌呤核苷可转变为次黄嘌呤和核糖一1"一磷酸。在磷酸核糖变位酶作用下,核糖一I"一磷酸可转变为核糖一5"一磷酸,后者在PRPP合成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PRPP。这样,次黄嘌呤一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可催化次黄嘌呤与PRPP缩合形成IMP。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答案一、名词解释1.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一种方式。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DNA,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2.单链结合蛋白:一种与单链DNA结合紧密的蛋白,它的结构可以防止复制叉处单链DNA本身重新折叠成双链区。3.启动子:在DNA分子中,能够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4.互补NDA:通过逆转录酶由mRNA模板合成的双链DNA。5.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二、填空题1.5′→3′;2.整合到寄主的DNA中3.5’→3’聚合功能,3’→5’外切活性,5’→3’外切活性,4.戴帽,加尾,剪接,甲基化修饰5.RNA引物,DNA聚合酶Ⅲ,DNA聚合酶Ⅰ,DNA连接酶6.核仁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分析和计算题1.答:A.W链;B.DNA聚合酶,引物,dNTP,镁离子;C.α-磷酸基团;D.C链2.答:每个复制叉5小时复制DNA片段的长度为16μm/min×300min=4800μm。每个细胞内DNA长1.2m=1.2×106μm,染色体复制时应当有1.2×106μm÷4800μm=250个复制叉。3.答:A.1、2、3和4分别表示DNA的模板链、RNA聚合酶、mRNA和核糖体。B.DNA的模板链或无意义链的5′端和3′端分别对应于图上的右端和左端。C.D.E.F见下图: G.真核生物不可能具有这样的结构图,这是因为真核生物的转录与翻译不存在偶联关系。4.答:RNA聚合酶缺少校正活性,从而使转录错误率远远高于DNA复制的错误率,但是错误的RNA分子将不可能影响到细胞的生存,因为从一个基因合成的RNA的绝大多数的拷贝是正常的。就mRNA分子来说,按照含有错误的mRNA翻译的错误的蛋白质数量只占所合成蛋白总数的很小百分比。另外,在转录过程中生成的错误可以很快去除,因为大多数的mRNA分子的半衰期很短。第十三章蛋白质合成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1:密码子:mRNA分子中三个相邻的核苷酸自称的三联体称为密码子,每个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2:反密码子:tRNA分子中反密码环顶端的三个核苷酸也组成一个密码子,它可按碱基互补的原则识别mRNA上相应的密码。3:同义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4:氨基酸的活化: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使氨基酸与相应的tRNA结合形成氨基酰-tRNA的过程。5:SD序列:指mRNA上距起始密码子上游约10个核苷酸处的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Shine-Dalgarno序列),它与16SrRNA3-端的核苷酸序列形成碱基互补,使得核糖体能够区别起始信号AUG与编码肽链中间的蛋氨酸的密码子,正确定位于mRNA上起始信号的位置。6:信号肽:在分泌型蛋白质的N端,有一段15~30个氨基酸组成的,引导蛋白质到达它的最后利用部位的序列。二:填空题:1:羧羟2:细胞质氨酰tRNA合成酶氨基酸ATPtRNA氨酰tRNAAMP3:氨基酸tRNA4: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5:46:UAAUAGUGAAUG(GUG)7:UAAUAGUGA8:启动子9:起始10:多核糖体11:P12:甲酰三:单项选择:1.D2.C3.B4.B5.C6.C7.A8.A9.A10.D11.B四:是非题:1.×2.×3.√4.×5.×6.√7.×8.×9.√10.× 五:问答题1.答:指定蛋白质中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的目录,成为遗传密码。通常指mRNA中决定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目录。遗传密码的基本特征:①密码几乎是通用的;②密码是无标点的;③密码是不重迭的;④密码有简并性;⑤密码的第三位具有较小的专一性;⑥64组密码中有3组为终止密码子(UAA、UAG、UGA),有一组既是Met的密码子,又是起始密码子(AUG)。2.答: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肽链合成的起始、延伸和终止几个大的步骤。肽链合成起始时:①IF3与核糖体30S小亚基及mRNA的起始端结合,形成30S?mRNA?IF3复合体;②在起始因子IF2.IF1和GTP、mg2+的参与下,fMet-tRNAf携带fMet进入核糖体,mRNA上的起始密码AUG与fMet-tRNA上的反密码子3ˊUAG5ˊ配对,形成30S?mRNA?fMet-tRNAf?GTP复合物,同时释放IF3;③50S大亚基与上述复合物结合,形成70S?mRNA?fMet-tRNAf复合物,同时释放IF1.IF2,GTP水解成GDP和Pi。肽链的延伸阶段包括肽链的形成和移位:①在延长因子EFTu及GTP参与下,新进入的氨酰tRNA进入70S核糖体的A位点,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形成复合物;②在肽酰基转移酶(转肽酶)的作用下,核糖体P位上的氨酰基(或肽酰基)转移给A位点,从而使P位点上的氨酰基的羧基与A位点上氨基酸的氨基形成肽键;③在移位酶(延长因子EFG)和GTP参与下,核糖体沿mRNA(5ˊ→3ˊ)相对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使原来A位上的肽酰-tRNA处于P位点,原在P位点上的无负载的tRNA离开核糖体,释放EF-Tu、EFG。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①当核糖体移动到mRNA的终止密码(UAA、UAG、UGA)时,被终止因子RF-1或RF-2所识别,从而进入核糖体的A位,终止因子使P位点上的转肽酶活性变为水解活力,使tRNA上携带的多肽链与tRNA间的酯键被水解。肽链即形成;②在释放因子的作用下,核糖体与mRNA分开,并解离成50S和30S,参加新一轮肽链的合成。翻译形成的多肽链经加工修饰后,最后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3.答:①互补DNA链的序列为:3ˊAGCAGCTGCTACTAGTAGCCGATGAGCT5ˊ②互补的这条DNA链为编码链。相应的mRNA序列为:5ˊUCGUCGACGAUGAUCAUCGGCUACUCGA3ˊ③Ser-Ser-Thr-Met-Ile-Ile-Gly-Tyr-Ser第十四章代谢调节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反馈抑制:是指在系列反应中终产物对反应序列前头的限速酶发生的抑制作用,从而调解了整个系列反应速度。2、限速酶:在代谢过程的一系列反应中,如果其中一个反应进行得慢,便成为整个过程的限速步骤,催化此限速步骤的酶称为限速酶。3、操纵子:在细菌基因组中,编码一组在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几个结构基因,与共同的控制位点组成一个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4、前馈激活:是指在以反映序列中,前面的代谢无可对后面的煤气激活作用,促使反应向前进行。5、阻遏物:与一个基因的调控序列或操纵基因结合以阻止该基因转录的一类蛋白质。二、填空题1、磷酸化/去磷酸化核苷酰化/去核苷酰化2、酶的合成速率酶的降解速率 3、转录4、操纵子启动基因操纵基因5、阻遏蛋白操纵基因cAMP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启动基因6、葡萄糖cAMPcAMP-CAP正7、转录前转录水平转录后翻译水平翻译后三、判断正误1.×2.√3.√4.×5.×6.√7.√8.×四、选择题1.D2.B3.D4.D5.C6.C7.A 8.A9.B五、问答题1、答:酶水平调节是生物体内最基本,最普遍的调节方式。调节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酶含量的调节,改变酶的含量是通过调节其合成速度和降解速度来实现。细胞内不断合成新酶,也不断降解原有的酶,从而使酶的含量和种类改变而调节细胞中代谢的活性和类型。②通过改变酶的构象或结构来改变酶的活性。通过酶原激活、共价修饰、变构及聚合和解聚等机制来实现。2、答:操纵子的调控区有一个操纵基因、一个启动子及一个CAP位点,调控区下游欧几个结构基因,还有一个编码阻遏蛋白的调节基因。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关闭状态。若cAMP与CAP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与CAP位点结合,可增大操纵子的转录活性。阻遏蛋白的负调节和CAP的正调节共同调节结构基因的表达。操纵子机制在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较普遍的意义,因其多是几个功能相关的基因串联在同一操纵子上,故在同一启动基因控制下,可转录出能为多种蛋白编码的mRNA。3、答:在特定的环境信号刺激下,相应的基因被激活,基因表达产物增加,则这种基因是可诱导的。可诱导基因在特定的环境中表达增强的过程称为诱导。例如有DNA损伤时,修复酶基因就会在细菌内被激活,使修复酶的活性增加。相反,如果基因对环境信号应答时被抑制,则这种基因是可阻遏的,可阻遏基因表达产物水平降低的过程称为阻遏。例如但培养液中色氨酸供应充分时,在细菌内编码色氨酸合成乡关酶的基因表达会被抑制。如果某种基因在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是表达的,加入某种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活性便被关闭,这样的控制为负调控,例如,乳糖操纵子。相反,若某种基因在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是关闭的,加入某种调节蛋白后基因活性就被开启,这种控制称为正调控,例如真核生物的调控多采用这种方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