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00 KB
  • 2022-04-22 11:49:55 发布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3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统计学基础》复习大纲适用班级:2011金诚泰工商管理、2011中专会计第一章总论考核知识点:统计的涵义1.什么是统计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总体2.总体单位3.指标4.标志5.变异6.变量7.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统计的任务与过程1.统计的任务2.统计的工作过程3.统计的认识过程第二章统计调查考核知识点: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1.统计调查2.统计调查的要求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4.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5.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统计调查方案1.调查对象2.调查单位3.报告单位4.调查项目5.调查表6.调查时间7.调查期限8.调查的组织计划统计调查的方式1.定期统计报表2.普查3.重点调查4.抽样调查5.典型调查6.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结合运用的意义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面谈访问法4.邮寄访问法5.电话访问法6.互联网访问法7.企业事业单位原始记录8.统计台账9.企业内部报表10.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11.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1.统计调查误差2.登记误差3.代表性误差4.登记误差的控制5.代表性误差的控制第三章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1.统计整理的概念2.统计整理的意义3.统计整理的内容4.统计整理的方法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2.统计分组的作用3.统计分组的方法4.统计分组体系5.简单分组6.平行分组体系7.复合分组8.复合分组体系9.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10.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次数分布 1.次数分布2.分配数列3.品质数列4.变量数列5.组距6.组限7.等距数列8.异距数列9.组中值10.频数11.频率12.正态分布13.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14.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15.计算组限与组中值16.计算频数与频率17.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表示次数分布18.正态分布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1.计算机汇总的步骤2.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3.计算机数据审查方法统计表1.统计表2.统计表的作用3.统计表的构成4.统计表的内容5.统计表的分类6.统计表的编制第四章综合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1.统计指标2.数量指标3.质量指标4.总量指标5.相对指标6.平均指标7.标志变异指标8.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9.统计指标的特点10.统计指标的作用总量指标1.总量指标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3.总体标志总量指标4.时期指标5.时点指标6.实物单位7.价值单位8.劳动时间单位9.总量指标的分类标准10.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1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12.总量指标的作用13.总量指标计量单位的种类14.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15.总量指标的计算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2.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3.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4.结构相对指标5.比例相对指标6.动态相对指标7.比较相对指标8.强度相对指标9.相对指标的作用10.相对指标的计算原则11.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1.平均指标2.简单算术平均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4.简单调和平均数5.加权调和平均数6.平均指标的作用7.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计算8.几何平均数标志变异指标1.标准差及其计算2.标准差系数及其计算第五章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1.抽样调查2.随机原则3.抽样调查的特点4.抽样调查的种类5.非概率抽样6.概率抽样7.重复抽样8.不重复抽样9.简单随机抽样10.系统随机抽样11.分层随机抽样12.整群抽样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2.样本3.总体指标4.样本指标抽样误差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4.抽样极限误差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参数估计1.点估计2.区间估计样本单位数的确定 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1.时间数列2.时间数列的作用3.时间数列的种类4.时间数列的特征5.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1.发展水平2.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3.增长量4.平均增长量5.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关系6.平均发展水平的作用7.序时平均数的计算8.增长量的计算9.平均增长量的计算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发展速度2.增长速度3.年距发展速度4.年距增长速度5.发展速度的计算6.增长速度的计算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8.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第八章统计指数分析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1.狭义的指数2.广义的指数3.个体指数4.总指数5.动态指数6.静态指数7.统计指数的分类8.统计指数的作用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1.平均指数2.综合指数3.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4.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与联系5.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6.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1.指数体系2.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国房景气指数3.消费者信心指数4.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5.股价指数《应用统计学基础》综合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234.5.③6.①7.④8.③9.②10.②11.④12.③13.①14.②15.④16.①17.③18.②19.②1、统计认识对象是(.①)。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②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2、统计所研究的是(.①)。①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②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③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④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③)。①统计推断法②统计分组法③大量观察法④综合指标法4、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①)。 ①该批小麦种子②该批小麦的发芽率③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④该批小麦的发芽率5、无限总体是指(3)。①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②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③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④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6、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1)。①有限总体②无限总体③变量总体④属性总体7、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4)来决定。①事物的本质②事物的内在联系③事物的复杂程度④统计研究的目的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3)。①男性职工人数②女性职工人数③下岗职工的性别④性别构成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2)。①学生年龄②学生性别③学生身高④学生成绩10、标志是(2)。①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③都能用数值表示④不能用数值表示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4)。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统计指标④②和③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3)。①工厂数②职工人数③工资总额④产品数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1)。①粮食总产量②粮食平均亩产量③人均粮食生产量④人均粮食消费量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2)。①货物周转量②劳动生产率③年末人口数④工业增加值15、质量指标(4)。①不能用数值来反映②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③必需用数值来反映④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16、表述正确的是(1)。①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数量指标②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质量指标③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用一个标志进行分组④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可以从方面计算多个统计指标17、表述不正确的是(3)。①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连续变量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是一个离散变量③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是固定不变的④职工平均工资是个质量指标18、从认识的顺序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2)。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和统计分析②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③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④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19、指出错误的命题(2)。①凡统计指标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②凡统计标志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③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④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按调查单位在时间上进行登记的连续性不同,可分为()。①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④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2、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一项()。①基础活动②最初活动③最末活动④最先活动3、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①确定调查对象②确定调查目的③确定调查项目④确定调查时间4、确定调查时间是()。①确定调查资料所属时间②确定调查登记的时间③确定调查期限④确定进行调查的时间5、对某地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①各工业企业②每一个工业企业③各工业企业全体职工④每位工业企业职工6、在统计调查中,报告单位是()。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③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④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7、普查工作可以()。①经常进行②只能组织一次③普遍进行④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8、所选择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①调查单位②代表性单位③重点单位④典型单位9、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①了解总体的全面情况②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③由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④由个别推断总体10、抽样调查所抽出的调查单位是()。①按随机原则抽选的②按随意原则抽选的③有意识抽选的④典型单位11、要调查某工厂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情况,该工厂的每台机器设备是()。①调查单位②填报单位③调查对象④调查项目12、搜集下面哪种资料需要一次性调查()。①商品销售量②商品销售额③商品库存量④工业产品产量13、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①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④直接观察法、采访法和报告法14、只对全国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是()。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15、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哪种调查方法()。①统计报表②全面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1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①企业设备调查②人口普查③工业企业现状调查④农村耕畜调查17、调查表的内容一般有三个方面()。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数值②栏号、计量单位、填表者③表头、表体、表脚④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标志18、若对我国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调查,合适的调查方式为()。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19、我国定期取得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目前采用的基本调查组织形式是()。①普查②统计报表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20、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性调查21、某市为了解某种商品销售的基本情况,有意识地选取了几个规模较大的销售这种商品的商店(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①抽样调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普查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①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②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③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④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①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②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③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④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3、对某一总体()。①只能按一个标志分组②只能按一个指标分组③可以按多个标志分组④根据需要可以按一个标志分组,也可以按多个标志分组4、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①组距=(上限-下限)÷2②组中值=(上限+下限)÷2③组中值=(上限-下限)÷2④组限=组中值÷25、就某一变量数列而言,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①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②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③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④组数越多,组距越大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①490②500③510④5207、变量数列是()。①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②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③按数量标志或质量分组的数列④组距式数列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①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②确定组距③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④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9、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①开口组②闭口组③等距数列④不等距数列10、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则()。①55在第一组②65在第二组③65在第三组④75第三组11、某同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①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②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③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④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12、对某班学生进行以下分组,这是()。分组人数按性别分组男生女生按年龄分组20岁以下20岁以上30203812①简单分组②平行分组体系③复合分组④复合分组体系13、分布数列是说明()①总体单位总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②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的分配情况 ③分组的组限④各组的分配规律14、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布是()。①连续型变量分布②离散型变量分布③正态分布④其他类型分布15、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以分为()。①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②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③开口组数列和闭口组数列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16、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①从表式结构看②从内容上看③从作用上看④从性质上看17、次数分布和次数密度分布相同的是()。①变量数列②组距数列③等距数列④异距数列第四章综合指标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数值随着总体范围大小发生增减变化的统计指标是()。①总量指标②相对指标③平均指标④标志变异指标2、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分为()。①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②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③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④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3、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①工业企业总数②工业职工总人数③工业设备台数④工业增加值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无关②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是相对的③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单位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单位总量指标④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标志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标志总量指标5、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①时期指标②时点指标③相对指标④平均指标6、总量指标数值大小()。①随总体范围增大而增大②随总体范围增大而缩小③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④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7、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时期指标()。①森林面积②新增林地面积③减少林地面积④净增林地面积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①国内生产总值②劳动生产率③固定资产投资额④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①人口出生数②人口总数③人口自然增长率④育龄妇女数10、相对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个别指标可以相加,如()。①结构相对指标②动态相对指标③比例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11、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①85.7%②99.5%③100.5%④116.7%12、宏发公司2006年计划规定利润应比2005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2005年增长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①83%②120%③101.8%④98.2%13、按照计划,宏发公司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 ,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①12%②17%③40%④60%14、宏发公司第一季度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5公斤,第二季度计划降低5%,第二季度实际单耗为4.5公斤,计划完成程度为()。①90%,差10%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②90%,超额10%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③95%,差5%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④95%,超额5%完成单耗降低计划15、宏发公司2006二季度完成销售额551万元,三季度完成销售额600万元,完成计划的96%。则三季度计划比二季度增加销售额()。①4万元②49万元③74万元④84万元16、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①133.3%②101.4%③101.6%④98.4%1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实际比基期增长12%,则计划规定比基期增长()。①10%②9.8%③8.5%④6%18、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①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②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③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④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同一总体的单位数对比1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①权数绝对数大小②权数相对水平大小③权数平均值大小④权数总和大小20、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①集中趋势②离中趋势③变动趋势④分布特征21、由相对数指标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①算术平均法②调和平均法③几何平均法④根据所掌握资料而定22、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①增加25%②减少25%③不变化④无法判断23、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①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②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③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④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24、SRL服装厂2003年三季度共加工了三批服装,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①1.5%②4%③4.5%④1.6%25、SRL服装厂为了了解某类服装的代表性尺寸,最适合的指标是()。①算术平均数②几何平均数③中位数④众数26、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④中位数和众数27、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①降低②不变③提高④无法决断28、分配数列中各组变量值都增加3倍,每组次数都减少1/3,中位数()。①增加3倍②减少3倍③减少1/3④不变29、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中位数④众数30、一班和二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78.6分和83.3分,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9.5分和11.9分,可以判断()。①一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①二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②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有相同代表性③无法判断31、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32、若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大小时,应采用()。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33、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标志变异指标是()。①极差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方差34、平均差和标准差属于()。①平均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③总量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35、标准差系数()。①将各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抽象掉了②将不同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抽象掉了③反映绝对差异程度④一般在平均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使用36、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①1②1/2③1/3④1/4五、计算题1、宏发公司下属三个子公司,2005年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计划产值(万元)实际产值(万元)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第一子公司第二子公司第三子公司4500550098005000620010000465060009500500068809500根据资料计算相对数指标,并对该公司计划完成情况做出分析。2、某车间四个生产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日产量资料如下:组别工人数(人)日产量(件)123420253025300280310320(1)计算平均每个小组的日产量;(2)计算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3、某乡所属25个行政村的农户年收入资料如下表:按农户年收入分组(元)行政村数(个)各组农户占农户总数(%)2000以下2000~40004000~60006000~80008000~1000010000以上23669481015302512合计30100计算该乡农户的年平均收入。4、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上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一级品率资料如下: 企业计划产量(件)计划完成(%)实际一级品率(%)甲乙丙50034025010310198969895根据资料计算:(1)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2)平均一级品率。5、某企业本月分三批购进某种原材料,已知每批购进的价格及总金额如下:购进批次价格(元/吨)总金额(元)一二三200190205160001900028700计算该种原材料的平均购进价格。6、投资银行某笔投资的年利率是按复利计算的。25年的年利率分配是:有2年为5%,有5年为6.5%,有6年为8%,有8年为10%,有4年为14%。求平均年利率。7、某企业生产工人本月完成生产定额的资料如下:生产定额完成程度(%)工人数(人)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0222854402818根据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8、已知甲班的概率论期末考试成绩,见下表:按考试成绩分组(分)人数(人)60以下60—7070—8080—9090以上415302710合计86又知乙班概率论平均考试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12分。试比较甲乙两班概率论平均考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低。第五章抽样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抽样推断的主要目的是()①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②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③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④广泛运用数学方法2、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是()①所研究的总体不同②调查对象不同③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不同④调查单位的选取方式不同3、按随机原则抽样即() ①随意抽样②有意抽样③无意抽样④选取样本时要求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相等的机会或可能性被抽中4、抽样应遵循的原则是()①随机原则②同质性原则③系统原则④及时性原则5、下列指标中为随机变量的是()①抽样误差②抽样平均误差③允许误差④样本容量6、下列指标中为非随机变量的是()①样本均值②样本方差③样本成数④样本容量7、样本是指()①任何一个总体②任何一个被抽中的调查单位③抽样单元④由被抽中的调查单位所形成的总体8、从单位总量为20的总体中,以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抽取5个单位,则可能的样本数目是()①250个②25个③3200000个④15504个9、从单位总量为20的总体中,以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抽取5个单位,则可能的样本数目是()①250个②25个③3200000个④15504个10、抽样误差是指()①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②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③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④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11、抽样极限误差是()①随机误差②抽样估计所允许的误差的上下界限③最小抽样误差④最大抽样误差12、抽样平均误差就是()①样本的标准差②总体的标准差③随机误差④样本指标的标准差1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①前者一定大于后者②前者一定小于后者③两者相等④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1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估计精确度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①前者一定大于后者②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③两者相等④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15、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和精确度()①是一致的②是矛盾的③成正比④无关系16、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①前者高说明后者小②前者高说明后者大③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④两者没有关系17、点估计的优良标准是()①无偏性、数量性、一致性②无偏性、有效性、数量性③有效性、一致性、无偏性④及时性、有效性、无偏性18、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样本容量应()①增加8倍②增加9倍③增加倍④增加2.25倍19、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则样本容量应()①增加8倍②增加9倍③增加2.25倍④的确应考虑抽样方法和抽样组织形式等20、当总体单位数较大时,若抽样比为51%,则对于简单随机抽样,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约为重复抽样的()①51%②49%③70%④30%21、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5%的一级品,则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一级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①0.9747%②0.9545%③0.9973%④0.6827%22、若样本均值为120,抽样平均误差为2,则总体均值在114—126之间的概率为()①0.6827②0.90③0.9545④0.997323、若有多个成数资料可供参考时,确定样本容量或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应该使用()①数值最大的那个成数②数值最小的那个成数③0.5④数值最接近或等于0.5的那个成数24、影响分类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主要变异因素是()①类内方差②类间方差③总体方差④样本方差25、影响整群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主要变异因素是()①群内方差②群间方差③总体方差④样本方差 26、当有多个参数需要估计时,可以计算出多个样品容量n,为满足共同的要求,必要的样本容量一般应是()①最小的n值②最大的n值③中间的n值④第一个计算出来的n值27、抽样时需要遵循随机原则的原因是()①可以防止一些工作中的失误②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同的分布③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似或相同的分布④可使单位调查费用降低五、计算题1、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某地的家庭人数,抽样比例为8%,样本容量为80户。经计算得:样本户均人数为3.2人,样本户均人数的标准差为0.148人,试就下列两种情况分别估计该地的户均人数和总人数:①若给定概率保证程度95%;②若给定极限误差为0.2962、某商店对新购进的一批商品实行简单随机抽样检查,抽样后经计算得:该商品的合格率为98%,抽样平均误差为1%,试在如下条件下分别估计该批商品的合格率:①若给定可靠度为95%;②若给定极限误差为2%3、为检查某批电子元件的质量,随机抽取1%的产品,将测得结果整理成如下表的形式:耐用时间(小时)元件数(只)1200以下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以上101255185合计100质量标准规定:元件的耐用时间在12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若给定可靠度为95%,试确定:①该批电子元件的平均耐用时间;②该批元件的合格品率③该批元件的合格品数量4、某储蓄所按定期存款帐号进行每隔5号的系统抽样调查,调查资料如下:存款金额张数(张)1000以下1000—30003000—500030150250 5000—70007000以上5020合计500在95%的概率下估计:①该储蓄所所有定期存单的平均存款范围、定期存款总额;②定期存款在5000元以上的存单数所占的比重、定期存款在5000元以上的存单张数5、为研究某市居民家庭收入状况,以1%比例从该市的所有住户中按照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515户进行调查,结果为:户均收入为8235元,每户收入的标准差为935元。要求:①以99.73%的置信度估计该市的户均收入;②如果允许误差减少到原来的,其它条件不变,则需要抽取多少户?6、欲在一个有50000户居民的地区进行一项抽样调查,要求估计“拥有电冰箱的户数所占的比重”(经验数据在49%—60%间)的误差不超过2%;并要求估计“拥有空调的户数所占的比重”(经验数据在10%—30%之间)的误差不超过2%,给定可靠度为95.45%,试确定必要的样本容量。7、随机从某地人口总体中,抽得100人构成样本,测得100人的平均身高为168cm。又据经验和以往资料知身高服从正态分布,身高的标准差为4cm,问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否可认为人口总体的平均身高为167cm。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诸多关系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类型,这就是()①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②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③随机关系和非随机关系④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①严格的函数关系②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③严格的依存关系④不严格的依存关系3、单相关也叫简单相关,所涉及变量的个数为()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④多个4、直线相关即()①线性相关②非线性相关③曲线相关④正相关5、多元相关关系即()①复杂相关关系②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③三个变量的相关④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①(0,1)②[0,1] ③(-1,1)④[-1,1]7、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①无相关关系②无直线相关关系③无曲线相关关系④中度相关关系8、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表明两个变量间存在着()①正相关关系②负相关关系③完全线性相关关系④不完全线性相关关系9、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愈不密切,样本相关系数r值就愈接近()①-1②+1③0④-1或+110、相关系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间()①正线性相关关系越弱②负线性相关关系越强③线性相关关系越弱④线性相关关系越强11、如果协方差,说明两变量之间()①相关程度弱②负相关③不相关④正相关12、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r=0.90时,说明()①总体相关系数=0.90②总体相关系数③总体相关系数④总体的相关程度需进行统计估计和检验13、进行简单直线回归分析时,总是假定()①自变量是非随机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②自变量是随机变量、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③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④两变量都不是随机变量14、在直线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大小()①表明两变量线性关系密切程度的高低②表明两变量关系的独立程度③不能用于判断两变量的密切程度15、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数值表明: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①增加1.5个单位②平均增加1.5个单位③增加123个单位④平均增加123个单位16、若回归系数大于0,表明回归直线是上升的,此时相关系数r的值()①一定大于0②一定小于0③等于0④无法判断17、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18、若根据资料计算得到的回归方程为,则相关系数r为()①-1②0③1④0.519、根据回归方程()①只能由变量去预测变量②只能由变量去预测变量③可以由变量去预测变量,也可以由变量去预测变量④能否相互预测,取决于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20、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高的是()。①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②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③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④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21、计算估计标准误差的依据是()。①因变量的数列②因变量的总变差③因变量的回归变差④因变量的剩余变差22、从变量之间相关的表现形式看,可分为()。①正相关与负相关②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③简单相关与多元相关④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23、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①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②相关关系的指标③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④序时平均数代表性指标24、相关系数是()。①适用于线性相关      ②适用于复相关③既适用于单相关也适用于复相关④上述都不适用25、回归直线斜率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是()。①正相关还是负相关②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③单相关还是复相关④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26、在因变量的总变差中,若回归变差所占比重大,而相应剩余变差所占比重小,则自变量与因变量()。①零相关②相关程度低③完全相关④相关程度高27、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回归方程,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①值是明显不对的②值是明显不对的③值和值都是不对的④值和值都是正确的28、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5,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0,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系数是0.80,因此()。①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程度最高②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最高③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程度最高④看不出哪对变量的相关程度高29、判定系数()。①是对相关关系显著性检验所运用的统计量②是衡量回归模型的拟合优良程度的指标③其定义是在回归模型为非线性模型、回归系数是用最小平方法下给出的④其定义是在回归模型为线性模型、回归系数是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下给出的五、计算题1、为探讨某产品的耗电量x(单位:度)与日产量y(单位:件)的相关关系,随机抽选了10个企业,经计算得到:,,,,要求:①计算相关系数;②建立直线回归方程,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2、为研究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现抽取一个包括20个人的随机样本,得到资料如下:编号受教育程度平均年收入(元)编号受教育程度平均年收入(元)1250121112216902496801213247503828432131430100488774141424798582100315152853261026565161526000712254281716389088122311318162205091222500191733060101219456202148276①画出平均年收入与受教育年限之间的相关图;②计算平均年收入与受教育年限之间的相关系数;③在显著水平为5%时,检验平均年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否显著;④求出平均年收入与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回归方程,指出受教育年限为16年时,平均年收入是多少;⑤在显著水平为5%时,对回归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⑥计算估计标准误差。3、为研究学习时间长短对某门功课学习成绩的影响,现随机抽取20个学生,得到如下资料 编号学习时数成绩(分)编号学习时数成绩(分)14040119080240601290853506013958546065149590565701595926707516100927707817100908807818100859858019110951085802011090①判断学习时间长短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无线性相关关系;②在显著水平为5%时,检验学习时间长短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否显著;③若有显著性的线性相关关系,求出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指出学习时数为100学时时,成绩的平均数;④在显著水平为5%时,对回归参数进行统计检验;⑤计算估计标准误差。4、我国2003年1月到2006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资料如下:时间PPICPI时间PPICPI2003年1月102.4100.42004年8月106.8105.32月103.9100.29月107.9105.23月104.6100.910月108.4104.34月103.610111月108.1102.85月102100.712月107.1102.46月101.3100.32005年1月105.8101.97月101.4100.52月105.4103.98月101.4100.93月105.6102.79月101.4101.14月105.8101.810月101.2101.85月105.9101.811月101.91036月105.2101.612月102.3103.27月105.2101.82004年1月103.5103.28月105.3101.32月103.5102.19月104.5100.93月103.910310月104101.24月105103.811月103.2101.35月105.7104.412月103.2101.66月106.41052006年1月103.1101.97月106.4105.32月103100.9①画出PPI与CPI之间的相关图;②计算PPI与CPI之间的相关系数;③在显著水平为5%时,对PPI与CPI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检验;④若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试配合回归模型,并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5%)。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是()①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②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③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④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2、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①某地历年工业增加值②某地历年工业劳动生产率③某地历年工业企业职工人数④某地历年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①绝对数时间数列②时期数列③时点数列④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4、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①只能是绝对数②只能是相对数③只能是平均数④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5、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是()①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②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③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④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6、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同比发展速度是因为()①资料易于取得②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③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④方便计算7、某地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53.5%,2004年比2000年增长40.2%,则2005年比2004年增长()①9.5%②13.3%③33.08%④无法确定8、某企业第一季度三个月份的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612件和832件,分别超计划0%、2%和4%,则该厂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为()①102%②2%③2.3%④102.3%9、某网站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平均员工人数分别为84人、72人、84人、96人,则第二季度该网站的月平均员工人数为()①84人②80人 ③82人④83人10、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①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②只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③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④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11、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的实质()①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增长量增长,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的实际水平②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的实际水平③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各期的实际水平之和④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最末期的实际水平12、已知某地1996—200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0%,2001—200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8%,则这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①②③④13、直线趋势方程中,的意义是()①表示直线的截距,表示时的趋势值②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表示平均发展速度③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表示平均发展水平④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是直线的斜率,表示平均增长量14、若动态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15、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方程是()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16、若动态数列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17、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是()①削弱短期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②削弱长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③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④预测未来18、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①100%②400% ③120%④1200%19、已知时间数列有30年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若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的数据?①30年②28年③25年④26年20、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①时期数列的资料②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③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④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资料21、下列动态数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①增长量②发展速度③增长速度④平均增长速度2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总速度的指标是()①环比发展速度②平均发展速度③定基发展速度④定基增长速度五、计算题1、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如下表:(单位:万辆)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汽车产量147.5158.3163.0183.2207.0234.2325.1444.4507.4试计算汽车产量的:①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②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2、我国1989~2004年年末人口资料如下:(单位:万人)、年份年底总人数(万人)1989112704199011433319911158231992117171199311851719941198501995121121199612238919971236261998124761199912578620001267432001127627200212845320031292272004129988计算1990年~2004年年均人口数。3、我国历年发电量及人口数资料如下: 年份发电量(亿千瓦小时)年末人口数(万人)1995——121121199610813122389199711356123626199811670124761199912393125786200013556126743200114808127627200216540128453200319106129227200421870129988计算1996年~2004年人均发电量。4、向阳企业2005年各季度产品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如下: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计划销售额(万元)销售计划完成程度(%)8501309001209001251000134试计算平均每季度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5、我国1990—2004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产业构成如下: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199018547.927.141.6199121617.824.542.1199226638.121.843.9199334634.419.947.4199446759.420.247.9199558478.120.548.8199667884.620.449.5199774462.619.150199878345.218.649.3199982067.517.649.4200089468.116.450.2200197314.815.850.12002105172.315.350.42003117390.214.452.22004136875.915.252.9计算1990——2004年我国第一、二产业的年平均比重。6、我国1995年~2004年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资料如下:年份工资总额(亿元)平均工资(元)19958100.0550019969080.0621019979405.3647019989296.5747919999875.28346 200010656.29371200111830.910870200213161.112422200314743.514040200416900.216024计算1995~2004年职工年均工资。7、我国1995—2004年城镇人口资料如下,年份人口(万人)199535174199637304199739449199841608199943748200045906200148064200250212200352376200454283试用最小平方法拟合一趋势直线,说明参数的经济意义,并预测2006年人口数。8、我国1995——2004年职工平均工资资料如下:(单位:元)年份平均工资(元)199555001996621019976470199874791999834620009371200110870200212422200314040200416024试用最小平方法拟合合适的趋势线,并预测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9、设某地市场的啤酒销售资料如下:(单位:万瓶)季度年份一二三四19992000200120022003818582848693899298911251321381291305149534548 2004919913150采用按季平均法分析该地市场啤酒销售的季节变动情况。10、1998年兴达公司产值为1200万元,1998年较1990年增长21%,1997年比1990年增长11%,问1997年兴达公司产值为多少?11、某企业1990年增加值400万元,计划2010年达到800万元,若前10年年均增长4%,问后10年应如何发展才能实现。第八章统计指数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中的指数是指()。①总指数②广义的指数③狭义的指数④广义和狭义指数2、根据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把它分为()。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③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3、编制综合指数时对资料的要求是须掌握()。①总体的全面调查资料②总体的非全面调查资料③代表产品的资料④同度量因素的资料4、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说明了()。①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②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③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④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5、根据指数所反映现象的数量特征不同,可把它分为()。①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③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拉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①报告期②基期③假定期④任意时期7、帕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①报告期②基期③假定期④任意时期8、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帕氏价格指数的公式是()。①②③④9、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拉氏销售量指数的公式是()。①②③④10、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作同度量因素。①报告期数量指标②基期数量指标③报告期质量指标④基期质量指标1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作同度量因素。①报告期数量指标②基期数量指标③报告期质量指标④基期质量指标12、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工资总额增加了()。①7%②7.1%③10%④11%13、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费用()。 ①增加②降低③不变④难以判断14、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式,计算的基础是()。①数量指数②质量指数③综合指数④个体指数15、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时的权数是()。①②③④16、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对应的平均指数形式是()。①②③④17、平均指标指数中的平均指标通常是()。①简单算术平均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指数③简单调和平均指数④加权调和平均指数18、平均指标指数是由两个(   )对比所形成的指数①个体指数②平均数指数③总量指标④平均指标19、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①都固定在基期②都固定在报告期③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④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20、某地区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2006年比2005年少购买5%的商品,则该地的物价()。①上涨了5%②下降了5%③上涨了5.3%④下降了5.3%21、某工业企业2005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000万元,2006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400万元,若已知产品价格指数为106%,则该企业的产品产量增长了()。①7.9%②32.1%③40%④48.4%22、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①39.67%②139.67%③71.60%④129.52%23、我国实际工作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是采用()。①加权综合指数法②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法③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法④变形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法五、计算题1、某企业生产的A、B两种产品的产量及产值资料如下:产品总产值(万元)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基期报告期AB400600580760110100计算该企业这两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2、假设某企业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资料如下:商品销售额(万元)报告期价格比基期增(+)或减(-)的%基期报告期甲乙丙5070809010060+10+8-4合计200250—试计算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3、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及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 企业产品产量(万件)单位成本(元/件)2004年2005年2004年2005年甲乙丙201515301520101199.5108.8分析各企业成本水平及产量结构变动对全公司总成本的影响情况。4、宏发公司2004年和2005年员工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员工数(人)平均工资(万元)2004年2005年2004年2005年部门经理一般职员161001015021.22.41.4试分析各类员工结构和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情况。5、已知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名称销售额(万元)今年销售量比去年增长(%)去年今年甲乙丙1500200040001800240045008515试对该商店今年的销售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6、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产量资料及对A种材料的单耗资料如下:产品计量产量单耗(公斤)单位上月本月上月本月甲乙台套12005001380550208197计算并分析A种材料总消耗量的变动受产品产量及单耗变动的相对影响程度及影响的绝对量。第一章总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①2.①3.③4.①5.③6.①7.④8.③9.②10.②11.④12.③13.①14.②15.④16.①17.③18.②19.②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②2.①3.②4.①5.③6.③7.④8.③9.②10.①11.①12.③13.③14.③15.④16.③17.③18.④19.②20.③21.③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②2.①3.②4.②5.①6.③7.①8.④9.④10.③11.③12.②13.①14.③15.②16.①17.③二、多项选择题1.③④⑤2.①②3.②③④⑤4.②⑤5.①③6.①④⑤7.①③8.①④9.①②③④10.③④五、计算题1、以10分为组距,编制等距数列: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分组表考试成绩(分)人数(人)50~60 60~7070~8080~9090~1003919185合计542、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再分组表考试成绩(分)人数(人)60以下60~7575~8585以上3191814合计54第四章统计资料的初步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①2.①3.①4.②5.②6.①7.①8.④9.①10.①11.②12.③13.②14.④15.③16.②17.②18.④19.②20.①21.④22.③23.④24.②25.④26.④27.①28.①29.②30.①31.①32.④33.①34.①35.②36.②四、思考题(略)五、计算题1、宏发公司下属三个子公司,2005年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计划产值(万元)实际产值(万元)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第一子公司第二子公司第三子公司4500550098005000620010000465060009500500068809500根据资料计算相对数指标,并对该公司计划完成情况做出分析。解:计划产值(万元)实际产值(万元)计划完成%上半年下半年全年上半年下半年全年上半年下半年全年一二三4500550098005000620010000950011700 1980046506000950050006880950096501288019000103.3109.196.910011195101.6110.196.0合计198004100021200201502138041530101.8100.8101.32、某车间四个生产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日产量资料如下:组别工人数(人)日产量(件)123420253025300280310320(1)计算平均每个小组的日产量;(2)计算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3、某乡所属25个行政村的农户年收入资料如下表:按农户年收入分组(元)行政村数(个)各组农户占农户总数(%)2000以下2000~40004000~60006000~80008000~1000010000以上23669481015302512合计30100计算该乡农户的年平均收入。解:按农户年收入分组(元)X2000以下2000~40004000~60006000~80008000~1000010000以上10003000 500070009000110000.080.10.150.30.250.1280300750210022501320合计—1.006800该乡农户的年平均收入为6800元。4、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上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一级品率资料如下:企业计划产量(件)计划完成(%)实际一级品率(%)甲乙丙50034025010310198969895根据资料计算:(1)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2)平均一级品率。解:企业计划计划完成实际一级品率实际产量一级品数量甲乙丙5003402501.031.010.980.960.980.95515343.4245494.4336.5232.8合计109010196.41103.41063.75、某企业本月分三批购进某种原材料,已知每批购进的价格及总金额如下:购进批次价格(元/吨)X总金额(元)M购进量M/X一二三2001902051600019000 2870080100140合计199.0663700320计算该种原材料的平均购进价格。6、投资银行某笔投资的年利率是按复利计算的。25年的年利率分配是:有2年为5%,有5年为6.5%,有6年为8%,有8年为10%,有4年为14%。求平均年利率。7、某企业生产工人本月完成生产定额的资料如下:生产定额完成程度(%)工人数(人)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0222854402818根据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8、已知甲班的概率论期末考试成绩,见下表:按考试成绩分组(分)x人数(人)fXf60以下60—7070—8080—9090以上5565758595415302710220975225022959500合计—866690又知乙班概率论平均考试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12分。试比较甲乙两班概率论平均考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低。甲班平均数的代表性高。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③、2③、3②、4④、5②、6②、7①、8④、9②、10③、11③、12④、13④、 14①、15③、16④、17①、18②、19③、20②、21②、22③五、计算题1、逐期增长量*(万辆)累计增长量(万辆)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810.8107.3107.37.37.34.715.5103110.5310.520.235.7112.4124.212.424.223.859.5113140.31340.327.286.7113.1158.813.158.890.9177.6138.8220.438.8120.4119.3296.9136.7301.336.7201.363359.9114.234414.2244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为44.99万辆,按累计法计算的为28.96万辆;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11.8%,平均增长速度为11.8%;用累计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略。2、1990年~2004年年均人口数122451.53万人。3、0.532831068(亿千瓦小时/万人)4、127.4%第一产业的年均比重为17.6%,第二产品的年均比重为49.8%6、9262.8(元/人)7、直线方程方程为:Y=33051.5+2138.24x,33051.5为1994年城镇人口的趋势值,2138.24为平均每年增加的城镇人口数,2006年预测值为58711.68、拟合二次曲线比较好。方程为:5393.48+119.57x+94.08x2,2006年的趋势值为:18092.4。9、一二三四合计199981931255135020008589132493552001829213853365200284981294535620038691130483552004919913150371合计5095627852962152季平均84.8333393.66667130.833349.3333389.66667季节比率94.60967104.461145.910855.01859400第三季度为销售的旺季,超过全年平均销售量的45.9%,第四季度为销售的淡季,只有全年销售量的55%。10、1997年产值为1100.83万元。11、年均增长3.055%第八章统计指数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③2.①3.①4.①5.③6.②7.①8.①9.④10.④11.①12.②13.②13.②14.④15.②16.④17.②18.④19.③20.③21.②22.②23.②五、计算题1、产品总产值(万元)P0q0P1q1AB4006005807601.11.0该企业这两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为104%。 2、商品销售额(万元)P0q0P1q1甲乙丙50708090100601.11.080.96合计200250—价格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3、企业产品产量(万件)单位成本(元/件)总成本q0q1Z0Z1Z0q0Z1q1z0q1甲乙丙201515301520101199.5108.8200165135285150176300165180合计————500611645总成本的变动:单位成本的变动:产量的变动:111万元=(-34万元)+145万元该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的产品总成本2005年比2004年上升了22.2%,绝对额增加111万元。这是由于产量的变动使其增加29%,绝对额为145万元,和单位成本变动使其下降5.3%,绝对额为34万元,共同作用的结果。4、员工数(人)平均工资(万元)工资总额(万元)部门经理一般职员1610010 15021.22.41.4321202421020180合计1161601.311.46152234200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111.5%=116.8%×95.4%0.15=0.21+(-0.06)计算结果表明,宏发公司的总平均工资2005年比2004年提高了11.5%,增加1500元,是由于员工结构发生了变动,使得公司的总平均工资减少4.6%,平均每人减少600元;由于工资水平的提高,使平均工资增加了16.8%,平均增加2100元共同作用的结果5、商品名称销售额(万元)甲乙丙1500200040001800240045001620210046001.081.051.15合计750087008320—总销售额的变动:价格的变动:销售量的变动:1200万元=380万元+820万元该商场今年三种商品的总销售额比去年增加了16%,绝对额增加1200万元。这是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其增加10.9%,绝对额为820万元,和价格变动使其增加4.6%,绝对额为380万元,共同作用的结果。6、产品计量产量单耗(公斤)总消耗量(公斤)单位甲乙台套1200500138055020819 7240004000262203850276004400合计—————280003007032000总消耗量的变动:单耗的变动:产量的变动:2070公斤=(-1930公斤)+4000公斤该企业对A材料的总消耗量比上月增加了6.1%,绝对额增加2070公斤。这是由于产量的变动使其增加14.3%,绝对额为4000公斤,和单耗变动使其减少6%,绝对额为1930公斤,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章抽样推断习题1③、2④、3④、4①、5①、6④、7④、8③、9④、10③、11②、12④、13①、14②、15②、16①、17③、18①、19③、20③、21①、22④、23④、24①、25②、26②、27③五、计算题1、①在95的概率保证下,户均人数的区间为[2.91,3.49],总人数为[2910,3490]②在极限误差为0.296时,户均人数的区间为[2.904,3.496],总人数为[2904,3496],其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2、①在95%的概率保证下,该批商品的合格率为[96.04%,99.96%]②在极限误差为2%时,该批商品的合格率为[96.04%,99.96%],保证程度为95.45%。3、①该批电子元件的平均耐用时间[1461,1523],其概率保证程度为90%,②该批元件的合格品率[85%,95%],其概率保证程度为90%,③该批元件的合格品数量[8500,9500]4、在95%的概率保证下:①平均存款[3419,3681],定期存款总额[8547500,9202500],②所占比重[11.3%,16.7%],存单张数[283,418]5、在99.73的概率保证下,①户均收入[8112,8358],②2081户6、重复抽样时,调查电冰箱时所需的户数2500,空调时需2100户,如果采用重复调查,为了满足共同的需要,调查2500户;不重复抽样时,调查电冰箱时所需的户数2381,空调时需2016户,如果采用不重复调查,为了满足共同的需要,调查2381户;7、在0.01的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该地人口的平均身高为167;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接受该地人口的平均身高为167。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①、2④、3②、4①、5②、6④、7②、8③、9③、10②11②、12④、13①、14③、15②、16①、17③、18②、19①、20②21④、22②、23③、24①、25①、26④、27②、28②、29②五、计算题1、0.89,回归系数表示耗电量每增加1度,日产量将平均增加0.08件。2、①②r=0.845;③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④,当受教育年限为16年时,其收入的预测值为31704.19;⑤,所以回归方程是显著的;⑥S=5377.17。3、 ①从散点图可以判断,两变量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845,②,其线性相关程度是显著的;③时数为100学时时,成绩的平均数89.67;④,表明学习时数和考试成绩的影响是显著的。⑤S=4.70644、①②r=0.629③,在显著水平为5%时,对PPI与CPI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显著的;④,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