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00 KB
  • 2022-04-22 11:29:14 发布

陕西师大《世界中古史》习题及其解答.doc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陕西师大省级精品课程《世界中古史》习题中的简答及论述题:1、如何理解西欧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概念、内涵、存在条件)2、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问题3、蛮族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挥日耳曼人在中世纪西欧那样的作用?4、宗教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挥基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那样的作用?5、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6、什么是封建化过程?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的标志是什么?7、查理•马特改革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影响.8、试论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制形成时期的作用.9、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的城市有何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10、如何认识中世纪的行会?11、城市对西欧社会的影响.12、谈谈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兴衰.13、十字军运动的原因和后果.14、与法国相比,谈谈英国封建制度的特点.15、如何理解中世纪西欧的议会制度.16、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17、比较中世纪英法议会制度的异同(提示:性质、形成、结构、职能作用大小、后果).18、分析德国在中世纪分裂的原因。19、谈谈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20、简述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再征服运动)。21、谈谈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及其原因。22、15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23、对比中国古代社会,谈谈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24、为什么说中世纪西欧文化是基督教文化?25、什么是经院哲学?26、拜占廷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27、拜占廷军区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28、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包括文化影响).29、谈谈拜占廷帝国的兴亡.30、古罗斯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31、罗斯受洗的意义。32、谈谈古罗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特点。33、东北罗斯的封邑制是否等同于西欧封建制度,谈谈你的看法.34、蒙古统治对俄罗斯的影响. 35、试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36、波兰议会君主制及其特点。37、捷克胡司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其意义。38、试论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的作用.39、阿拔斯王朝与倭马亚王朝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异同.40、谈谈阿拉伯文化。41、蒙古人扩张的后果.42、介绍蒙古史的史料和史籍.43、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地位.44、中世纪印度社会有那些特点.45、关于印度封建社会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46、什么是印度教?印度教何以兴起?     47、德里素丹国的统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48、谈谈你所理解的日本大化改新.49、日本武家政治的形成和影响.50、日本文化的特点.51、古代西非国家的兴亡(加纳、马里、桑海)。陕西师大省级精品课程《世界中古史》习题中的简答、论述题及其答案:如何理解西欧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概念、内涵、存在条件)封建制度的概念本来源于西欧,西欧的封建制度在11~14世纪是其兴盛时期,5~10世纪是这种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也叫封建化时期.中国没有这种封建化时期之说。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是: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主封臣关系;②形成了与封主封臣制相适应的封土制度;③中央权力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在西欧,封建制度一定不是专制,而只意味着分裂,封建分裂是西欧封建制度最正常的表现形式。当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时,政治上才进入专制君主制时期,但这已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了。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国王和百姓、封主和封臣都遵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故封建制度下的王权是有限的,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互相制约,具有契约性质。封建制度存在的条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土地占有具有经济优势和重要的政治作用;?封建制度是军事阶层的统治,它在经常打仗的社会才能形成,骑士的优势也才能显示,给他们的报酬只能主要是土地。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问题蛮族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挥日耳曼人在中世纪西欧那样的作用?宗教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挥基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那样的作用?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一)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诸因素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⒈罗马封建因素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另外,罗马很早以来就存在一种保护关系,一些人因败落而寻求富有的庇护人的保护,成为他们保护下的平民或附庸,帝国衰落后,这种保护关系更为扩大,成为日后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⒉基督教会四世纪以后罗马成为基督教国家,教会组织普遍建立,受罗马制度的影响,教会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都建立起来.正是基督教会,在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起到了维护秩序的稳定性作用,并且成为日后教化日耳曼蛮族,把罗马古典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的承担者.⒊日耳曼因素日耳曼人刚从原始社会走出,为陷如绝境的西欧社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与罗马法律相比,耳耳曼法律是习惯法,粗犷、迷信、采用神裁法,但对日后西欧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响.日耳曼法律产生于人类古老的习俗,而不是统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超越王权,没有一个国王可绝对专制,这种王权有限制度是中世纪西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特点.所以有人说,民主起源于日耳曼丛林之中. 日耳曼人的亲兵队制度,建立了首领和亲兵相互间契约关系的观念,直接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日耳曼人还带来了农村公社制度(其特点之一是自治),它对西欧城市的形成、行会制度、以至于议会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具有两条相辅相成的线索,一是封主封臣制和封土制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一是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我们把这两个过程称之为封建化过程.1封主封臣制与封土制的形成与发展第一阶段:墨洛温王朝时期,六、七世纪,国王采取赐地封土的办法给其官员,封地与公职相联系,这种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久而久之,大贵族势力上升,国王军事经济实力削弱.第二阶段:到八世纪,军事制度发生变化,从原来的步兵或轻装骑兵发展成为重装骑兵,查理•马特进行采邑制改革,将封地与附庸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向西欧封建制度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马特没收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大量地产,分封给他的附庸骑士.受封者,即封臣则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并向封主宣誓效忠,这种军事封地称为采邑.受封者若不能履行封臣的职责,封主有权收回采邑.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封主也要保护封臣,不能欺侮他的妻女,若违反,封臣也可另找封主.采邑制的广泛推行,导致以下后果:①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大小封建主竟相争夺劳动力,把自由农民变成农奴;②巩固了中小封建主的地位,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排除了农民当兵的权利;③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三阶段:采邑原本是终身的,封臣死亡,采邑交还封主,不得世袭.封臣的继承者若要继续从前的关系,要重搞受封仪式.到九世纪,采邑逐渐变成了世袭领地.877年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颁布克尔西敕令,承认采邑和特权世袭.⒉自由农民逐渐农奴化(三)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国内史学界一般认为,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时间是九、十世纪,主要根据是877年的克尔西敕令.确立的标志:封臣制(附庸制)与封土制(采邑制)相结合,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结合,大贵族在其世袭领地内具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权力,而王权衰落.什么是封建化过程?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的标志是什么?查理•马特改革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影响.背景:法兰克王国在墨洛温王朝时期,六、七世纪,国王采取赐地封土的办法给其官员,封地与公职相联系,这种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久而久之,大贵族势力上升,国王军事经济实力削弱.基本内容:到八世纪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采邑制改革,将封地与附庸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向西欧封建制度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马特没收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大量地产,分封给他的附庸骑士.受封者,即封臣则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并向封主宣誓效忠,这种军事封地称为采邑.受封者若不能履行封臣的职责,封主有权收回采邑.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封主也要保护封臣,不能欺侮他的妻女,若违反,封臣也可另找封主.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就是它的相互性,在封建制度下,没有人是权力无限的统治者.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到加洛林王朝的矮子丕平和查理曼时继续实行,因为即使查理曼当时也无足够财力搞职业军队.而各级领主,也有自己的附庸骑士,形成层层分封.打仗时,这些附庸的附庸在王室军队中参加其直接领主指挥的军队,并且只是单线联系,形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影响:采邑制的广泛推行,导致以下后果:①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大小封建主竟相争夺劳动力,把自由农民变成农奴;②巩固了中小封建主的地位,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排除了农民当兵的权利;③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 每一骑士都靠自己采邑的农民的赋税和劳役生活,这一骑士对自己的采邑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管理权.国王有时还把一些豁免权赐给一些大领主和教会贵族,豁免权也叫特恩权,指这些领主的领地可不受国王代理人或官员管辖.这样一来,就使采邑领地具有独立王国的趋势.试论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制形成时期的作用.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的城市有何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西欧城市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①西欧政治分裂,法律不统一,大小封建主割据独立,各封建主都是拥有行政司法职能的独立实体,城市援引此例,就象某一领地取得特恩权一样.这种状况不会在大一统的帝国结构中出现,所以,它既不会出现在东方,也不会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②城市往往与王权结盟,取得特许状,以对付当地封建主.③农村公社的传统,市民也组成公社,成为团结斗争的现成组织形式。?古希腊、罗马城市文明的遗产:城市公民群体和公民权的观念,公民大会制度和市议会制度。如何认识中世纪的行会?在中世纪西欧,没有一个市民需要现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世界仍然太不安定,个人难以单独活动,市民需要共同参加一个严密组织,用各种规则和制约来保护自己.行会是中世纪城市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和社会互助组织.从11世纪起开始有商人行会,既包括商人,也包括手工业者,后由于分工而专门化,从商人行会中分出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主要职能,对外是为其成员造成对当地市场的垄断,故严格限制外地商人在当地的贸易,对内则保持一稳定的、没有竞争的经济制度,故对内统一价格,严惩个人垄断.加入手工业行会的人必须是行东,帮工和学徒无权参加行会.一般手工业者都经学徒一帮工一行东(师傅).手工业行会的职能与商人行会的职能相似,其行规主要反映经济方面的内容,对生产规模、学徒帮工数量、工资、生产过程、价格、原料、市场都有规定.行规有两个倾向:一是平均主义倾向,使每个市场者机会均等;二是对内反对自由竞争,对外造成垄断.另外,行会还具有社会互助和救济职能,看来,农村公社对行会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评价:从经济上来看,行会是城市兴起的产物,是中世纪自然经济为主的条件下,商品生产已有发展但还不太发展的产物.中世纪市场狭小,对产品数量、价格等不能不进行限制,否则无法进行正常再生产,所以行会在保障小商品生产方面有进步意义.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其保守性愈来愈显,最后被手工工场制度代替。从政治上来看,中世纪的城市主要是由行会组成的,在行会的基础上形成了城市管理的主要机构:市议会,从而体现了一种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精神。城市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城市的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⒈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一一市民阶级.而在此之前,西欧社会只有农奴和在农奴之上的贵族、教士.而且,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及其他们的对外冒险事业.此为社会变化.⒉城市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旧的自然经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和农奴依附地位的消失.门类齐全的庄园生产转而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新型的自由农民出现.以前人们的财富观念只有土地,现在则包括货币和可用货币估价的商品.新的商品为土地贵族提供了新的消费,从而也就瓦解了土地贵族,他们不再搞劳役地租,而改用货币地租,使农奴变成了人身自由的佃农.此为经济变化.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同时市民阶级参与政治,城市自治和城市议会,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此为政治变化.⒋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这就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这是文化变化. 谈谈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兴衰.⒈教权与王权之争11世纪中期以前,教会实际上是世俗王权、领主的世俗工具.追求灵魂拯救、精神生活的教会完全陷入世俗生活,使教会腐化现象严重:许多教士娶妻,教职公开买卖,称为“买卖圣职”,甚至连教皇职位也买卖.如此,引起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称克吕尼运动(得名于克吕尼修道院).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在教会改革派的影响下,规定以后的教皇必须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希望选举教皇时能排除来自教会以外的影响,当时红衣主教就是罗马城各教堂的教士和附近主教区的主教.这是教权摆脱王权和世俗权力的开始.从此红衣主教选举教皇,教皇转而任命红衣主教.1073年,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希尔德布兰当选教皇,称格利哥里七世(1073~1085年)他宣布主教不再是封臣,主教和教士不得接受俗人锡封教职.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对教皇屈辱的卡诺萨觐见.以后,亨利四世重整旗鼓,带兵进犯意大利进行报复,格利哥里七世于1085年在流亡中死去.到德皇亨利五世末期,双方态度都有所缓和.1122年签订沃姆斯宗教协定,规定主教和修道院长由教士选举,选举时须有皇帝或其代表参加,教皇赐予主教代表教权的指环和权杖,德皇赐予主教代表世俗权力的权节.在此之前,就主教叙任权问题教皇已与英法两国达成类似协议.从格利哥里七世开始到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教皇政体确立,主教和大主教必须服从教皇的直接统治,早已存在的教阶制这时真正处于教皇控制之下.⒉教权的衰落教权的过度膨胀,显然不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进入十四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各国王权的加强,便逐渐削弱本国教会与教廷的联系.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年)干预法王腓力四世对本国教士征税的命令,并以开除教籍相威胁.但今非昔比,法王召开三级会议(1302年),并派军队逮捕教皇,又老又病的教皇,遭此侮辱,不久死去.1308~1377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法王控制,教皇称之为“阿维农之囚”.1377年,教廷迁回罗马,但阿维农教皇继续与罗马教皇并立,双教皇近四十年(1378~1417年).这期间于1409年比萨开会,宣布废黜双教皇另选一个,结果那两个不退又加上一个.直到1414年才又选一新教皇,让三个旧教皇同时退位,拖到1417年新教皇才上台.教权大分裂,表明教权的衰落.十字军运动的原因和后果.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骑士和意大利各城对近东各国的侵略性远征,时间从1096~1270年.前后共八次.⒈十字军东征的原由简单说,是虔诚、好战、贪婪三种动力.①宗教原因  基督教的朝圣习惯(基督的坟墓在耶路撒冷),四世纪已经形成.中世纪基督徒深信人都有罪,赎罪的方法,一是苦行赎罪,一是朝圣赎罪.十一世纪克吕尼运动引起宗教复兴,使朝圣成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活动.教皇提高教权权威的欲望,想借故把基督徒团结在教皇周围;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教廷耿耿于怀,想恢复基督教的统一.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莱芒宗教会议上号召从异教徒手中夺取圣地,并大力渲染穆斯林的残暴罪行,从而在西欧形成了普遍的、群众性的宗教狂热.教会激发出的这种宗教狂热,导致了十字军运动的开始.没有宗教狂热,就不会有大的群众性运动(如中国文化大革命).但宗教狂热并不能决定运动的方向,决定运动方向的是② 经济原因  城市的兴起,商业贸易的发展,不断地把西欧封建主卷入商品经济中去,刺激其物质享受的欲望,能发一笔横财该多好?外出远征掠夺是一条路.且当时英法实行长子继承制,造成许多无所事事的封建骑士,成为社会上的无组织力量,使社会不安定.另一方面,日耳曼贵族好战,经常互相攻伐,对外远征即是疏导这些过剩精力的最好方法.广大农民在封建压迫和商品经济刺激下,也想摆脱封建束缚,幻想发财,只要有人指出发财道路,便可一往直前.这时,意大利的几个城市共和国威尼斯、热那亚、比萨,也想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廷手中夺取东地中海的贸易市场和港口,控制东西方贸易.这样,西欧各阶层,上自教皇,下至农民,这种种的利益和欲望,成为十字军运动能长达近二百年之久的基础.③直接原因  十一世纪下半期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接着又占领小亚细亚.十一世纪末塞尔柱帝国瓦解.拜占廷科穆宁王朝的皇帝阿历克塞,认为收复失地时机成熟,但自己力量不足,于是在1095年向教皇求援,逐给十字军东征以口实.⒉十字军东征的概况十字军东征前后共八次.第一次1096~1099年.前锋为农民十字军,约六、七万人,主力是骑士十字军.农民发财心切,急如星火,廉价卖掉一切可卖的不动产,高价购买路上所需物品,不等骑士十字军,提前数月于1096年春从法国出发,沿莱茵河、多瑙河一线前进.这些农民,他们以牛羊当马用,拖着双轮小车,车上堆着破碎的行李和他们的孩子们.每经过一个城市,一个堡垒,孩子们便伸出他们的小手问道,这是耶路撒冷吗?当农民十字军没有钱购买食品时,沿途便开始抢劫,饥饿、疾病、斗殴,到君士但丁堡便死伤大半.对这支光会抢劫的破烂军队,拜占廷皇帝阿历克塞一世赶快把他们送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结果,剩下的在小亚细亚被突厥人全部歼灭.主力骑士十字军1096年秋才出发,领导人是西西里的诺曼骑士.1097年占领小亚的尼西亚城,1099年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叙利亚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爱德萨伯国,特利波里伯国,控制了地中海东岸.第二次1147~1149年.第三次1189~1192年.主要是对付阿拉伯人的反攻,但都失败.第四次1202~1204年.宗教狂热可以激起十字军运动的开始,但并不能决定十字军运动的发展方向.第四次十字军本来是渡海攻打埃及,但在威尼斯人操纵下,十字军被困在海岛上,借口拜占廷皇位之争,结果竟攻打拜占廷.1204年4月13日君士但丁堡被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十字军建拉丁帝国.威尼斯人控制东地中海贸易.1261年小亚的希腊人国家尼西亚的皇帝靠威尼斯人的对头热那亚人帮助,重占君士但丁堡,才恢复拜占廷帝国.以后还有四次,第八次是1270年,但十字军运动已衰落.1291年十字军丧失最后一个据点阿克,耶路撒冷王国灭亡.⒊十字军东征的后果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对穆斯林的还击,是欧洲实力增强的表示.它阻碍了近东各国尤其是拜占廷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西方文明的发展.政治上,骑士和封建主不断到东方去,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统一和王权的加强.十字军运动从兴起到失败,正反映了教权从上升到下降的历史过程.经济上,东征使意大利各城取代了拜占廷和阿拉伯商人在欧洲的贸易中介地位,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改变了西欧封建主自然经济的生活方式,使其货币需求扩大,推动了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文化上,东征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使西欧人大开眼界.东方文明传入并影响欧洲,西欧人开始讲文明了,讲卫生了,知道经常洗澡了.与法国相比,谈谈英国封建制度的特点进入14世纪,到爱德华三世(1327~1377 年)时,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国会成为一项稳定的制度,国会由临时性机构转变为永久性机构,国会每年召开,春季和秋季各开一次.国会在发展中逐渐分为上下两院,教俗大贵族组成上院,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下院,上下院单独召开会议.1327年,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并且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宣布,废黜了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爱德华三世为王.在百年战争中,军费大增,下院取得了批准征税权,并进而加强了与国王讨价还价的地位,“欲与先取”,逐渐获得立法权.1353年,议会立法否定以国王的诏令作为法律;1386年,议会通知国王,如果他违背法律,议会可合法将其废黜.1399年,议会废黜了理查二世.与法国三级会议相比,英国国会权力要大.英国议会制度强大,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其一,英国下院由骑士和市民共同组成,从而大大加强了下院的实力,因为英国城市市民长期孱弱,难以单独行动.英国骑士与市民的混合,市民甘愿服从骑士的领导和骑士对市民利益的尊重,使代议制在英国扎下的根基比其它国家深得多.其它国家的议会在后来都逐步趋于消亡,部分原因就在于各阶级的冲突.其二,英国在中世纪还是一个小国,比我们现在在地图上看到的还要小,因为当时它的北部几乎是一片荒原.由于小,它没有象法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设省级或地方议会机构,而地方议会机构可能分割中央议会机构的权力.其三,英国选入下院的议员很早就获得使其选民承担义务的权力.如果他们投票通过一项税收,选举他们的那些人就必须交税.选民不准不接受他们的议员的表决,也不准在议员回家时对他进行惩罚.而其它国家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形.如何理解中世纪西欧的议会制度.⒈中世纪议会的概念和形式中世纪西欧的议会既不代表民族,也不代表人民,更不代表个别的市民,而只代表“国土上的各个等级”.所以,议会反映的是封建制度下的等级的概念.第一等级也即最高的等级是教士,他们是属灵的等级,其他人都是凡夫俗体,第二等级是贵族,城市市民属于第三等级.这三个等级的代表通常分开开会,似乎是三个截然有别的议院,但其形式因国而异。13世纪以后,在西欧、中欧的拉丁基督教世界里,议会制度在各国普遍建立,也唯有议会能说明欧洲各国制度的相似性.2议会制度的起源  一般认为议会起源于国王的议事会。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国王和百姓、封主和封臣都遵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合法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正是根据封建制度的这种相互或契约的性质,后来才发展成为西方议会政治的思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王需要金钱来支付政府官吏的薪金,需要金钱来与别的国王进行战争.罗马帝国时期的税收,对于封建传统却是完全陌生的.在封建制度下,每个人只是按期交纳例钱.国王与别的领主一样,必须依靠自己的收入维持生活,这些收入包括他自己的采邑收入或临时由他监护的庄园收入,以及他的封臣向他交纳的临时贡金.即使在最有理由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国王能简单地下令征收新税.当市民代表开始正式被召唤去和领主、教士一起参加国王的大议事会时,就可认为议会已经形成了.3中世纪议会的作用国王们召开议会是作为宣传、加强王权和取得税收权的一种手段.国王们看到,有了议会就能更方便地解释他们的政策并索取金钱,为此目的召集大型会议要比派出一百个官员到一百个地方向居民解释一切和讨价还价方便得多.国王既不承认也不主张议会有权支配国王及其政府.但从议会这方面看,议会则想借同意新税来限制王权,甚至想支配王权和政府.在议会君主制下议会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它既可以是加强王权的工具,也可以对王权加以限制.这里,重要的是,经由议会批准已成为一种必要的程序.但并不是议会权力越大越好,它与王权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中世纪,它不能大到消灭王权。如波兰的贵族议会实行“一票否决制” ,可以说是波兰亡国的原因之一.总之,议会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物,是贵族特权下放或普及化的结果,但它又是联结中世纪封建制度和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桥梁.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⒈背景 英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建立在王室领地上,城市无自治权和自治机关,故市民与王权有矛盾.英国的骑士阶层,自十二世纪亨利二世实行军事改革,在向国王交纳盾牌钱以后,大都经营农牧业与商业,从骑士变成了绅士,并多在地方上担任治安法官,掌握地方警务、司法和行政权力,其利益与城市市民接近,被称为新贵族;至于大封建领主由于力求维护自身的特权,自然与王权有很大矛盾.英国的议会君主制,就是在各阶层与王权的冲突中,自下而上形成的.⒉自由大宪章 失地王约翰(1199~1216年)时,约翰对内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捐税,对外则由于教皇支持法王腓力二世而向教皇纳贡称臣,对法战争又一再失利,丢掉了英国在大陆的大部领地,这就使他与市民、骑士和大封建主都处于对立地位.1215年6月15日,大封建主联合骑士与城市上层以武力迫使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大宪章共六十三条,具有封建契约性质,主要是保证大封建主在经济、司法、和政治上的特权,同时也涉及骑士和市民等级的权利.若国王破坏大宪章,封建主有武装反抗之权.大宪章把王权放在封建契约约束之下,充分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⒊牛津条例  1258年,亨利于牛津召开讨论征税的大会议,贵族发动兵谏,迫使亨利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牛津条例规定,议会法是最高权威,一切法令不得与其相悖,并组成由15名贵族参加的委员会与国王共同施政,国王采取的任何措施均得他们同意,方能实施.如此形成贵族寡头政治.但贵族宗派不和,政府无法工作,1261年,亨利下令废除牛津条例,导致内战.1264年西门•德•孟福尔伯爵率领的联军击败王军,俘虏了国王父子.1265年,西门召集国会讨论国是,出席者除教俗大贵族外,每郡有两名骑士,每大城市有两名市民参加.此称西门国会或孟福尔国会.⒋模范国会  不久西门败亡,王权恢复,亨利三世之子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即位.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解决各项重大问题召集国会.这次会议参加者的成分与1265年西门国会相同,后被称为“模范国会”,并被认为是英国国会的开端.⒌英国议会君主制度的确立 进入14世纪,到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时,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国会成为一项稳定的制度,国会由临时性机构转变为永久性机构,国会每年召开,春季和秋季各开一次.国会在发展中逐渐分为上下两院,教俗大贵族组成上院,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下院,上下院单独召开会议.在百年战争中,军费大增,下院取得了批准征税权,并进而加强了与国王讨价还价的地位,逐渐获得立法权.比较中世纪英法议会制度的异同(提示:性质、形成、结构、职能作用大小、后果).中世纪英法的议会都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物,都是封建性质的议会,都代表社会上的各个等级: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市民和农民。市民参与是议会制度形成的标志。但两国议会在形成、结构和职能作用大小上却有很大不同。法国的议会被称为三级会议.一般由法王自上而下召集,三级会议的召开,法王有完全的主动权.开会时三个等级分别开,一个等级一票,使国王很容易操纵.而且往往是需要征收新税时才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当然也是税收.三个等级分摊税额时,第三等级自然首当其冲.与英国国会相比,三级会议的权力要小得多.百年战争期间由于法国不断战败,激发了法国人的民族意识,三级会议决定全力支持国王,1439年确认国王可以不经三级会议同意征收新税,此举是导至法王以后基本上停开三级会议的一个原由.英国的议会称为国会,是在各阶层与王权的冲突中,自下而上形成的。国会分为上下两院,教俗大贵族组成上院,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下院,上下院单独召开会议.在百年战争中,军费大增,下院取得了批准征税权,并进而加强了与国王讨价还价的地位,逐渐获得立法权.与法国三级会议相比,英国国会权力要大. 由于英国国会权力较大,英国后来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立宪君主制,法国三级会议权力较小,不得不通过大革命的方式,形成了不稳定的、共和制与帝制交替的政治格局。分析德国在中世纪分裂的原因。在中世纪,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历史紧密相关;与英法两国不同,德、意两国不是走向统一,而是深深陷入了分裂割据之中。(一)、徒有虚名的神圣罗马帝国查理帝国分裂后,法兰克这个名称就此留给西法兰克人专用,以后叫成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西德、荷兰、瑞士和奥地利,这些地区当时地理上称日耳曼,中文将其译为德意志,故德意志王国就是日耳曼王国。911年,德意志的加洛林王朝统治告终。919年萨克森公爵被选为王,开始了德国的萨克森王朝(919~1024年)。奥托一世(936~973年)时,德意志强盛起来,由于他帮助教皇平定内乱,962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被认为是查理曼的“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人。从此德国在中世纪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其地域也包括到了意大利北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时名义上也是西欧国家所有封建主的最高君主,其他封建主至大也不过是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看起来确实崇高伟大,然而它为帝国及其皇帝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麻烦。麻烦来自同教会和教皇的争执,来自同意大利和罗马的争执,也来自同帝国内外王公诸侯的争执。八、九世纪以来,教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世界帝国与世界宗教”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基督教和罗马帝国都具有世界性,两者是重和的。罗马教皇作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世人的灵魂,罗马皇帝作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尘世事务,而其主要职责是保卫教会。皇帝对这一理论自然不能接受。于是伴随着理论之争的便是一系列政治军事冲突。11世纪的形势有利于教会而不利于皇帝。德意志封建化的完成增强了离心主义的势力。教会则因克吕尼运动而得到加强。教皇哥里格利七世提出了皇帝之于教皇犹如月光之于日光的理论,指出皇帝必须依赖于教皇。70年代发生的主教授职权之争是教皇与皇帝之间的第一次尖锐冲突。教皇利用诸侯反皇帝势力的强大,并凭借自己手中的绝罚权力,迫使亨利四世接受卡诺沙的屈辱。这场斗争一直延续到下一个世纪初,到1122年双方的继承者缔结了沃姆斯宗教协定才告结束。皇帝不但把从来属于自己的主教授职权丢掉一半,在其他方面损失也甚多。在此期间发生的十字军东征的领导权,本来应当属于作为基督教世界捍卫者的皇帝所有,但却被教皇拔了头筹。皇帝的臣属,包括德意志的封建主和意大利的城市,都从教皇身上看到了抵制皇帝的力量。到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时,教会和教皇的势力极盛,皇帝只能甘拜下风了。另一方面,皇帝自认为其承袭罗马帝国传统,坚持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举行加冕礼。他还垂涎意大利城市的富庶,更希望把持罗马借以控制教皇。因此罗马成为许多皇帝登位以后首先要前往的目标,同时也就成为他们丧师铩羽的陷阱。从奥托一世起的三个世纪中,几乎每一位皇帝都亲自统兵直趋罗马。其中,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的红胡子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曾六次攻侵意大利,前后达30年。他虽然获得加冕,但却是得不偿失:皇帝因干预教皇选举而与后者结下仇恨;军队的暴行激起意大利城市的敌视,他们不再依附于皇帝;皇帝长期出征域外,无暇顾及国内,诸侯乘机扩充实力,日益坐大。例如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德国一些封建诸侯就组建了德意志骑士团,向易北河以东和维斯瓦河下游的西斯拉夫人地区扩张,1158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建立了第一个德意志城市吕贝克,以后又相继侵占了勃兰登堡、西里西亚等地,建麦克伦堡、勃兰登堡侯国(1244年建柏林城)。从13世纪初到80年代,骑士团又侵占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立沃尼亚和普鲁士。这样,由于历任皇帝都把帝国政策的重点放在意大利,而把对东方的政策交给东部边区的伯爵负责,其结果,是皇帝分散了统治德国的力量,最终受制于德国各大诸侯。到了红胡子腓特烈的孙子腓特烈二世(1212~1250年)时期,德国的分裂割据状态就基本确立了。腓特烈二世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意大利南部,连德国话都不会说。他对德国大封建诸侯做了许多至关紧要的让步,把关税权、开办集市权、铸币权都划入大封建主的权力之内,使大封建主变成了各邦诸侯,形成合法的独立国家。 1254~1273年,德国历史上出现了没有皇帝的大空位时期。此后,德国诸侯在每次选举皇帝时,总是力图选举势力较小而不损害他们独立的君主来作皇帝,所以在以后一段时间皇位总是由不同王朝的诸侯前后接替。这些出身“可怜家族”的皇帝上台后都致力于夺地、联姻,以扩大家业,而每一家族上台都要对大诸侯让步。当然,皇位又成为在位家族扩张领土的手段,后来逐渐形成三个家族对皇位的争夺: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四次上台),波希米亚的卢森堡家族(二次上台),巴伐利亚的魏特尔斯巴赫家族(一次上台)。这些争夺一直延续到14世纪上半期。在这一时期,常常同时有两个皇帝,两帝争斗时,教皇也来参与操纵。为排除教皇干预,1338年在伦塞召开选侯会,共有七大选侯,包括三个主教选侯,四个世俗选侯。会议决定,选侯选出的德皇,无须取得教皇同意。1356年查理四世(1347~1378年)颁布“黄金诏书”,明确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大诸侯在各自领地内有独立的法律、税收权和军队,而选侯则有绝对君主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帝国的瓦解过程开始。15世纪中期,在普鲁士的德国骑士团国家归入波兰统治,还有一部分地区归入丹麦,瑞士则成为帝国之外的独立国家。1452年,腓特烈三世(1452~1493年)皇帝最后一次在罗马加冕,国号也改称“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表明帝国疆域日缩,只限于德意志一地了。到16世纪的德国宗教改革前夕,德国有七大选侯,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独立的骑士领地。所以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谈谈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中世纪意大利的经济特点,是其北部的城市一直比较发达,中古早期即有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出现,其中最有名的是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威尼斯位居意大利半岛东部的亚德里亚海岸。它拥有地中海上最大的商船队,大商船300艘,百吨以下的小商船达3000只,大小军舰46艘,海员36000人。13~15世纪,威尼斯已是国际大都市,造船业、丝织业发达,工商业居民有20万人。威尼斯铸造的金币杜卡特是欧洲通用的货币,其年收入达100万杜卡特,相当于全法国的年收入,超过英国、西班牙和教廷。威尼斯的运输业在前三次十字军东征时发展起来,到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但丁堡后,它便控制了与东方的贸易权。1299年它又与土耳其人订立条约,垄断了欧洲到巴勒斯坦朝圣者的运输业。从14世纪初起,威尼斯的大帆船满载着香料、糖、胡椒等东方货物每年两次取道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英国的南安普敦港和比利时的布鲁日,返回时载着斯勘的纳维亚的木材、皮货,英国的羊毛,佛兰德尔的呢绒和法国的葡萄酒。还有一些东方货物则用马驮,越过阿尔陴斯山,供应德国的城市。15世纪土耳其强大,威尼斯多次被打败,才难以近一步扩展。 在14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中,威尼斯的海上竞争者只有热那亚。热那亚位于意大利半岛西部,在1261年帮助败占廷复国后,取得贸易特权,控制了东地中海的商业。1282年它打败了邻城比萨,1298年、1354年、1379年又多次打败威尼斯舰队。但1380年热那亚最终败于威尼斯舰队,从此衰落。1396年它承认了法国的宗主权。中世纪晚期,位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的商人家族使它们的城市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它的毛纺织业在14世纪初达到全盛。尽管有佛兰德尔的竞争,但由于它有东方的染料,加之其毛纺织业行会的秘诀,佛罗伦萨可制造出一种深红色的呢绒,而在欧洲畅销。14世纪初,它有手工工场200多家,9万名城市居民中有3万人从事呢绒生产,年产呢绒十万匹,价值60万佛罗林。而佛罗伦萨从事银行业的有80个家族,14世纪初的历史学家说,这些大家族“用他们的交易支持着基督教世界的大部分商业和交通。”1338年,巴尔迪家族和佩鲁齐家族贷给英王爱德华三世136万佛罗林,1345年英王赖帐不还,使这两个家族和许多银行破产。意大利的大城市多为共和国政体,由市议会掌握,控制市议会的是大商人、银行家等贵族集团。它们一般又分成皇帝党和教皇党,互相争夺。其中不乏冒险家(银行家、雇佣兵队长)有时又夺得政权,形成独裁统治。15 世纪佛罗伦萨政权就由美第奇家族控制达60多年,不过,这一家族又是文艺复兴的积极赞助者。简述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再征服运动)。谈谈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及其原因。危机的表现:14世纪中期到15世纪中期.1.饥荒与鼠疫;2.阶级斗争的激化;3.英法百年战争.危机的原因:对西欧封建制度危机的原因,19世纪曾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是农业无法供养过剩的人口,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1,2,3,4,5……而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2,4,8,16,32……即马尔萨斯主义的解释(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此说法现在看来没有多少道理。20世纪对此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认为危机主要是周期性经济动向的产物,12~13世纪在一定技术(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低下)基础上的经济扩张达到其最高峰之后,接下来便只能是收缩,其表现就是经济危机。此看法的问题是把中世纪的经济危机视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种认为它是长期趋势的产物,封建方式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在进行了近一千年之后,达到了收益的递减点。而封建制度又没有推动技术达到结构性进步的动力,在统治阶级开支规模过大和开支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剩余产品生产者的负担不断加重,可供压榨的油水已经告罄,最终造成经济危机。简言之,封建制度到最后既没有推动技术达到结构性进步的动力,又造成直接生产者的贫困化,从而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第三种解释是气侯方面的原因,认为欧洲气象条件变化(气侯变冷)到可以降低土壤生产力的地步,同时又使流行病增多。美国“新左派”学者或称“新马克斯主义”学者沃勒斯坦认为第二种解释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没有严格的统计分析来证明。不过他又认为最似有理的解释应是第二种加第三种,即内在必然因素加外在偶然条件。看来,这个问题还远没有解决。15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饥荒、鼠疫、百年战争、农民起义,导致西欧经济衰败,土地荒芜,人口大量减少.西欧经济遭受了一场大破坏,也进行了一场大调整.西欧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⒈农奴制庄园经济的瓦解,一个小农所有者阶级,已开始在西欧大部分地区出现.随着农奴制庄园经济的瓦解,封主封臣制也遭到破坏,封主封臣间的相互义务和权利都逐渐废驰,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形式.地产的继承、分割、转让、买卖也必然要冲破封建制度的制约.中小封建主在其庄园败落后纷纷投靠国王,担任各级官职.⒉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逐渐集中到土地肥沃的地区,比较粗放的农业向比较集约的农业过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了新的起点.西欧的农业开始同比较发达的畜牧业结合在一起.⒊西欧工商业的的变化和发展⒋科技发明不断涌现.对比中国古代社会,谈谈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要比较首先要有前提.中西社会发展有无统一性?是存在统一性前提之下的比较,还是双方原本就存在本质的不同?换句话说,中国和西欧各国在本质上,在结构上,究竟有无区别?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大体上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中国和西方的社会在许多结构上是不同的,因而决定了它们发展上的差异性;另一派则认为,中西社会在本质结构上是相同的,发展的不同只是显示发展阶段的差异而已.这个问题很大,它还可以引申到中国是否能独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比较的时间段最好是在中世纪.中国社会自唐宋以来具有非世袭官僚制、财产均分制、士农工商身份的不固定等特质;明清的宗族制度就是在这些特质的背景下构成的,它起到了相互扶助和宗族内“保险共同体”的作用;而儒教中的政治、经济思想,即大同的“公”思想和土地所有制的“均平”思想,既是对上述情形的补充和反映,又恰好构成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方面的基础.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结构已明显与中国古代社会不同.中国多搞一元化,中世纪西欧则呈现明显的二元化倾向:政治上是等级领主制,小国林立,没有统一的大帝国,当各民族国家形成时,又有议会与王权的对立;经济上是城市自治体与领主庄园的对立;社会上则是政教分离,并实行阶级世袭和家庭的长子继承制.为什么说中世纪西欧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中世纪西欧形成基督教文化的原因,或者说,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原因很简单,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上自国王,下至平民,都是文盲.他们文化上的这种原始状态,使其不可能一下子消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各项成果.较高文化在蛮族中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当时有文化的人只有基督教士,这就造成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地位.应该注意的是,西欧文化自公元三世纪以来已经衰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是其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其衰落的原因.在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间,基督教士世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在修道院的高墙内,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基督教士还在钻研着古典文化的各项成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著作,欧几里德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物理学,都有赖于他们而得以保存.可以说,正是他们“保存了学问的灯光长明不熄”.  此后,中世纪西欧的文学诗歌(拉丁文、教堂圣歌)、建筑艺术(主要是教堂建筑)、大学的兴起(大教堂学校),一般也都同基督教会有关,直到中世纪末期.  总体来看,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就是基督教文化.什么是经院哲学?1经院哲学的形成如果说,晚期罗马帝国的社会思潮是从理性走向神秘信仰,那么,经院哲学的形成则标志着理性的重新兴起.因为经院哲学的基础,就是“尽可能把信仰和理性结合起来”.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坎特伯雷大主教安塞伦(1033~1109年)说,我不是为信仰而寻求理解,我是为了理解而信仰的.从而表明他相信人的理性有力量阐明基督教信仰的奥秘,基督教义的真理应该并能经得住推敲.2经院哲学的发展和成熟,与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和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关,社会生活安定,人们有了自信心,便开始相信自己的理性;同时,这也与12世纪时亚历士多德哲学在西欧的复兴分不开。由于十字军东征,在西方失传多年的亚历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形而上学》、《物理学》、《灵魂论》陆续被译成拉丁文,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等人的注释也随之在西欧流传.面对当时无与伦比的亚历士多德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基督教会先是怕,既而禁,随之将它吸收进基督教神学中来.而完成这一吸收工作的就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阿奎那运用亚历士多德的学说来论证基督教神学,把信仰和理性、圣经和科学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庞大的基督教亚历士多德神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被恰当的称作《神学大全》.阿奎那经院哲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重视理性,重视逻辑推理,而不相信感官和经验,认为感官不能达到最高真理一一圣经.这样,阿奎那的亚历士多德神学体系就取代了过时的奥古斯丁的柏拉图神学体系,给沉闷僵化的基督教世界带来了新鲜空气和生命活力.3唯名论与唯实论(实在论)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在经院哲学内被归入“实在论”范畴.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要比个别更“实在”,即“人”要比这个男人或女人更“实在”.这个理论着重强调各种抽象观念的优越实在性,使中世纪的人在攻击个别教士之时仍能坚定不移地信仰教会,在谴责历代教皇为恶棍时仍能相信教皇的统治,从而能毫无困难地把面包和酒这样的东西看做是实实在在的内在实体,是基督的实体.与“实在论”相对立的是“唯名论”,它强调个别先于一般.4经院哲学的概念 由于关心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中世纪哲学家就进而关心一个中心问题:人应该按理性生活,还是靠信仰生活?信仰和理性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就是经院哲学的核心问题.所以,经院哲学是论证、推理基督教神学教义的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哲学,它把理性和信仰结合了起来。它是中世纪教会学校和修道院所教授的哲学。哲学是讲理性的,神学则讲信仰.搞神学的来讲理性,讲哲学,必将使哲学为神学服务,所以有些书从批判的角度说,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⒌对经院哲学的评价经院哲学并不十分有利于自然科学的成长,因为它强调内部的实在,不相信感性和经验,转移了人们对具体事物的实际细节和情况的注意力.但另一方面,经院哲学也奠定了随后欧洲思想赖以建立的基础,它使欧洲人养成极其严格而精细的作风,甚至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它要求训练有素的思维,它使世界不损于推理,不怕去推理.正因为如此,西欧近代初期才能出现象笛卡尔、洛克、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理性哲学大师.对于现代人来说,经院哲学所留下来的最大启示就是:人需要理性,也需要信仰,理性和信仰不能相互冲突.拜占廷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⒈拜占廷的国内外贸易相当发达,东西方各种商品都经过拜占廷来运销.东部帝国较西部帝国人口稠密,城市规模大,数量多.如首都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人口达八十多万,是欧亚两洲的经济交通中心,它东与波斯、印度、中国,北穿黑海经罗斯与北欧,西通过地中海与西欧进行贸易.再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也是东西方海上贸易枢纽.而西部城市,包括罗马在内,主要是军事、政治和文化中心,它们仅依靠四周农村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及其赋税而生存.这样,东部的工商业城市就为帝国的存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可以有巨额的财政收入,因而也可以有大量的雇佣军来对付蛮族的入侵.⒉拜占廷的农业主要依靠埃及和叙利亚,这里实行自由小农租佃土地制,因此小农经济在拜占廷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拜占廷奴隶制庄园规模不大,且以隶农制劳动为基础,而隶农的地位与农奴相似.这样,在西方奴隶制大农业发生危机时,对东罗马冲击不大.⒊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海,南北两面有一条狭长的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赫勒斯旁海峡,只要封锁两海峡,就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航行.城的西面则修了两道高大的城墙,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只要君士坦丁堡不被攻克,帝国就能继续存在.拜占廷军区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在外敌入侵的威胁下,为拯救帝国于危亡,七世纪中期希拉克略王朝(610~711年)到八世纪伊苏里亚王朝(717~802年)实行军区制改革。主要内容:⒈把北非、意大利实行的军区制移植到东方,设若干军区,以军区代替行省,军政合一,由主管军事的将军统治,实际是对全国实行军事管制;⒉建立军屯制度,自由农民被编入军队,并分配以世袭份地,亦兵亦农,缴纳赋税,但不服劳役;⒊对军队上层则进行土地分封,形成军事封建贵族,既作为帝国阶级支柱,又加强帝国军事力量.军区制是一种军政兼容、兵农合一的制度,它在拜占廷帝国历史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与帝国的兴衰有直接联系,是拜占廷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1,军区制适应了拜占廷的军事需要,基本解决了兵源和军费上的困难,为其军力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2,由于军区制推行,使小农经济勃兴,国家税收稳定,国库丰盈,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商业繁荣;3,通过推行军役土地制和屯田制稳定了社会各阶层,使人口流动中的无组织状态得到控制,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4,但是,军区制本身就存在着使其破坏的因素,因为它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后盾的军事贵族的兴起,形成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并使小农破产。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包括文化影响).在整个中世纪,拜占廷都是东方与西方、欧洲与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取代了拜占廷的奥斯曼帝国就没有发挥这种桥梁作用,而是起到了隔绝作用. 在政治上,拜占廷是保护西方的盾牌,使盾牌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发展自己的文明.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奥曼土耳其在五十年内便抵达欧洲中心,包围了维也纳.在文化上,拜占廷文化保护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并使古典文化在拜占廷的土壤结出中世纪的硕果;拜占廷文化用文明的火种照亮了中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并把它撒遍周围的民族;拜占廷文化给站在近代门槛上的西欧带来了促使其未来获得巨大发展的文化要素,包括政治概念、法律原则、文学艺术形式、学术精神和生活方式,为此后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东欧,拜占廷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艺术,对东欧其他国家和民族都产生直接间接、或大或小的影响.它对俄国影响之大,以至于俄国至今仍用拜占廷的双头鹰作国徽,在君士坦丁堡(第二罗马)陷落后,宣称莫斯科是第三罗马.拜占廷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有一千年的历史,比起西方,它文化发达,经济繁荣.但西方是重新开始,为新文明打基础,而拜占廷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的遗产上.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最后便必然灭亡.谈谈拜占廷帝国的兴亡.拜占廷帝国(395~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于公元330年修建时,此地原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旧址叫拜占廷,故曰拜占廷帝国.一、拜占廷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二、查士丁尼的立法活动和对外战争三、七、八世纪世纪的收缩和军区制改革四、拜占廷的黄金时代五、拜占廷的衰落六、拜占廷的灭亡七、拜占廷文化八、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古罗斯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邀请论:大约在9世纪中叶,从北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曼人来到东欧平原。他们被称作瓦良格人,这些人组成武装商队,亦商亦盗,控制着从北欧经第聂伯河出黑海到君士但丁堡的商路,这条商路就叫做“从瓦良格人到希腊人之路”(瓦-希之路)。沿商路的斯拉夫人和非斯拉夫人也向瓦良格人纳贡。据《往年纪事》记载;由于诺夫哥罗德的东斯拉夫部落内乱,应诺夫哥罗德贵族的邀请,瓦良格人(罗斯人)酋长留立克兄弟率族人于862年来到诺城,平息了内讧,自称王公。两年后,他的两个兄弟先后死去,全部权力归留立克.此时,瓦良格人已征服东斯拉夫人北部群体。征服论:留立克死后,其亲属奥列格即位(879~912年在位)。882年,奥列格率兵南下征服基辅,随后征服东斯拉夫人的西南群体和东南群体,形成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一般把882年看成是古罗斯国家的建国年代。为何这样认识?基辅处于第聂伯河中游,森林与草原的交接处,是当时罗斯通商活动的汇集点,各地的商船都驶向这个城市。罗斯所有的商业城市在经济上都依附于基辅,因为基辅能破坏它们的通商活动,割断全国经济流通的大动脉,不放商船驶往第聂伯河下游到亚速海和黑海市场。所以,谁占有基辅,谁就掌握了罗斯商业的主要门户。同时,基辅又是国家抵抗草原敌人的主要前哨。要保证商路通畅,尤其要保证第聂伯河在草原地带的畅行无阻,就需要把所有东斯拉夫部落的力量联合起来,而诺夫哥罗德建立的只是一个地方性的瓦良格公国。在基本统一罗斯后,基辅王公给各地委排自己的总督,这些人或是亲兵,或是儿子和亲属。总督也有自己的亲兵队,他们与基辅保留松散的联系,他们是这些地方的王公,而基辅王公是大公。至此,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便形成了。这个国家是由瓦良格人、即诺曼人在征服了东斯拉夫人之后建立的,并且是以他们带来的族名——罗斯来命名的。同化论:罗斯人最初只是指那些外来的统治阶级,但久而久之,随着这些罗斯人被众 多的东斯拉夫人所同化,罗斯逐渐也就成为东斯拉夫人的专有名称了。这就是古罗斯国家起源的理论——诺曼说.反诺曼说:不过,也有一些俄国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瓦良格人不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诺曼人,而是本地的斯拉夫人,古罗斯国家的形成是罗斯社会经济政治长期发展的结果。罗斯受洗的意义。接受基督教是罗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首先,它为古罗斯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思想和宗教基础。基督教传教士在东欧平原各语系(斯拉夫语、芬兰语、突厥语)部落居民中的传教活动,不仅吸引了这些部落进入基督教文明范围,也不断柔化了多民族国家形成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对立和痛苦过程。古罗斯国家并不是在单一民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统一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督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斯受洗改变了罗斯国家的国际地位,使其成为可依照欧洲公认的行为规范行事的文明主体。罗斯文明起步较晚,加入具有千年传统的基督教使它能更方便地理解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遗产,从而发展自己在文学、艺术、宗教生活的独特形式。借助拜占廷多方面的文化成就,罗斯出现了它早先不知道的石建筑艺术、圣像画艺术和水彩壁画;正是在希腊文字和斯拉夫语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古罗斯的文学语言,并用它写成了《罗斯法典》、编年史《往年纪事》、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基督教对古罗斯人的精神生活发挥了长期而深刻的影响,改变了罗斯社会生活的形式。基督教的修道生活特别对罗斯北部和东部边区的东斯拉夫移民的社会心灵的形成,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使人们注重个人内心生活的自由,而不关心世俗政权;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不在于外界的财富,而在于内心精神生活的和谐一致,在于社会的正义性。这一切,又为日后俄罗斯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使东正教成为俄罗斯文明的核心。谈谈古罗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特点。奥列格在基辅巩固自己的政权后,立即规定向东斯拉夫各部落征收贡税,一般是实物税:兽皮、蜂蜜和蜂蜡。如何征收?巡行索贡。10世纪中叶拜占廷皇帝君士但丁七世的《帝国行政论》“关于诸民族”中,描写了当时罗斯王公出巡时的生动情景:一到11月,罗斯王公就带领所有的“罗斯人”即亲兵,从基辅出发到各小城,到东斯拉夫各部落的领土,在那里吃喝整个冬天,4月第聂伯河冰雪融化后,才回航基辅。与此同时,缴纳了兽皮、蜂蜜等贡税的斯拉夫人,就在冬天砍伐树木,做成许多独木船,春天河流开冻后,沿第聂伯河及其支流浮运到基辅。他们把这些独木船拖到岸上,卖给罗斯人。这时罗斯人也回到基辅。罗斯人在所买的船装上帆和索,满载货物,还要再等待数天,直到诺夫哥罗德、斯摩棱斯克、柳别契、切尔尼戈夫、维什哥罗德等许多城市的商船聚集起来,然后一齐下航,出海到君士但丁堡。主要的商人是大公和王公,普通商人的船也跟在船队之后,以便有王公护送队的掩护。这样,基辅王公所收的贡税同时又成了他经商的物资。他是王公,但仍和瓦良格人一样,是武装的商人。他和亲兵分享贡税,亲兵是他统治的工具,并且构成执政的阶级。冬天各处索贡,夏天出售一冬天搜刮到的东西。基辅罗斯的贡税,养育着对外贸易。但外贸需要海外市场,还需要保卫通往市场的商道,由此产生征战贸易。征战贸易的第一个内容是向君士但丁堡进攻。从860年到1043年罗斯向君士但丁堡进攻了六次,进攻的原因,是罗斯想维持或恢复中断的通商关系,结果往往是签订商约。这种贸易主要是易货贸易,罗斯人用毛皮、蜂蜜、蜂蜡和奴隶换取绸缎、黄金、酒和蔬菜。值得一提的是,罗斯商人不用向拜占廷缴纳任何税款。征战贸易的第二个内容是对付南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佩切涅格人,他们在9 世纪中期打败了哈扎尔人,占据了南俄草原。第聂伯河从维季切夫城往下有著名的石滩和险滩,石堆从此岸到彼岸把河面完全隔断,称作石滩;如还留下船只往来的通道,就称为险滩。大的石滩当时有七个,到石滩时就造成很大麻烦,需要把货物卸下,把船拖过去,再重新把货物装上,而佩切涅格人就在这里等着……君士但丁在其叙述结束时指出,这是充满灾难和危险的痛苦的航行。佩切涅格人不但阻塞草原上的罗斯通商水道,同时还不断侵袭罗斯的边境。佩切涅格人有八个汗国散布在第聂伯河下游两岸,每个汗国分成五个支系,还是据那位拜占廷皇帝君士但丁的考证,10世纪中叶佩切涅格人就在距基辅领区一日路程的地方放牧。因此,保卫边境免受草原游牧民族的侵袭,就越来越成为基辅王公的主要活动。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到11世纪初,草原敌人距基辅就已有两日路程了。罗斯封建土地关系的出现直到11世纪以前,罗斯统治者财富的主要来源并不是来自他们占有的土地,而是来自商业贸易和战利品。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就曾断言:与勇敢而强壮的战士相比,财富就如“死人躺在那儿”,“有了战士可以找到比财富还要多(的东西)”。故俄国大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称基辅罗斯为“第聂伯河的、城市的、商业的罗斯”。从11世纪起,罗斯社会出现了封建化的一些最初特征,罗斯王公及其显贵侍卫已经不仅仅依靠军事-贸易活动,而开始设立地产并占据劳动人手了。根据《罗斯法典》的记载,这时罗斯已产生了世袭领地,有关法律条文规定了对杀害王公庄园的“总管”、“庄头”、“田畯”、“契约农”的处罚,即是证明。但是,还缺乏罗斯当时存在封臣封土关系的可信证据。罗斯最初的封建化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王公和有资格的侍卫把由他们管理的土地分配给自己的奴隶(把俘虏转为奴隶是罗斯人通常的作法,不过奴隶们更常被卖到拜占廷或东方,因为在罗斯的自然环境下大规模地使用奴隶劳动的条件并不具备);二是出现了对自由农民的奴役。这些原先的自由农民由于歉收或者其它原因被迫成为债务农、契约农、典身农等。不过,由于东欧平原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看来土地当时还没有成为王公贵族的主要财产,大多数农民也还是自由农民。东北罗斯的封邑制是否等同于西欧封建制度,谈谈你的看法.东北罗斯的王公都是基辅罗斯王公家族的后裔,然而这些后裔与他们11、12世纪的祖先却大不相同.按俄国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的说法,基辅罗斯是顺序制统治,王公家族共同统治全国,封国、封土在大家族内按辈分调换,故有一定的时限.在东北罗斯这种调动停止,封土已成为世袭领地,克氏称之为封邑制或领主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这里原为荒芜之地,加之森林河网地区居民的分散,因而很难在这里建立起稳固的政治或经济中心.这样,一个一个的王公极容易把封邑看成是自己的私产,认为是由他吸引人口,才发展起来的.  结果,王公们彼此疏远,12世纪还经常召开的王公会议,13世纪只是偶尔举行,到14世纪就停止了.由于是分割继承,封邑越分越小,王公们也越来越穷.14与15世纪的大部分封邑王公并不比后来的中等地主更为富裕.有人虽有王公称号,实则只有一个村庄,甚至一无所有,只得为别的王公去服务.如此,王公的作用降低,王公不再是一个君主,只相当于一个大地主.与私人地主不同的,是他在其封邑内仍拥有政治统治权.  王公封邑的土地分为三类:宫廷土地,官家(国家)土地,大贵族土地.宫廷土地主要由王公的奴仆耕作,为王公劳动生产,但也有交自由农民使用的,由其交纳实物地租.官地是农民村社使用的土地,他们向王公交纳赋税.大贵族土地包括私人世袭领地和教会土地,一般也多是出租给农民.   除过奴仆而外,王公封邑的居民还有大贵族和服役贵族.他们凭协议或契约为王公个人服务,但也有权脱离这个王公而为别的王公去服役,就象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样.他们往往在这个封邑公国有世袭地产,而去另一个公国服役,再取得封地或世袭领地,以作为服役的报酬.这并不算叛变,人们心目中还存在着一个大罗斯的概念.封邑中居民最多的还是自由农民(黑农)和城镇手工业者,他们被称为庶民,属于纳税者阶层.庶民与王公的关系建立在使用土地的基础之上.同服役贵族一样,在庶民觉得当地土地的使用条件不适宜的时候,他也可以迁到别的公国去.这是否就是西欧的封建制度?西方学者对此争论不休.与西欧相比,东北罗斯封建主之间的权利义务缺乏严格规定,服役关系与土地关系不太紧密.服役贵族更换服役的公国并不影响他在原公国所取得的世袭领地,他仍须向他的领地所在的公国王公缴纳赋税.出征时他站在现为之服役的王公的旗帜下,但当他的领地所在的城市遭到敌人进攻时,他又必须回去保卫.更重要的是,西欧封建制度以把农民固定在封建主的采邑上为基础,而东北罗斯的农民,除过少量奴仆外,却拥有自由迁徙权。但是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与东方相比,罗斯分裂时期的社会结构还是更接近于西欧的封建制度。它存在着封主封臣制度(附庸制度)及其相应的封土制度。其实,西欧的封建制度也只是以法国最为典型,英国和德国的封建制度就与法国有很大的不同。蒙古统治对俄罗斯的影响. 蒙古人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极大地改变了罗斯、尤其是东北罗斯的社会制度。金帐汗国对东北罗斯(以及较低程度上的诺夫哥罗德)的政治统治,人为地割绝了其与西方世界和拜占廷的联系。它使俄国从此不能只面向西方,还得面对东方;使俄国不仅是欧洲国家,还须发展成亚洲国家;使在罗斯已形成的封建关系上发展起东方专制主义的传统。蒙古人给罗斯带来了东方的驿站制度、户口制度、赋税制度、军事制度和行政组织。罗斯社会原先的附庸亲兵关系被蒙古社会的臣民关系代替。在册封罗斯王公时,金帐汗不是把他们作为附庸,而是作为臣属的官员,罗斯王公们也竭力把这种关系推行到地方显贵和服役贵族中去。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在蒙古军侵犯的过程中大多数留立克后裔及其旧亲兵们阵亡,而他们是基辅罗斯附庸传统的载体。蒙古人的统治在政治上哺育和教诲了罗斯的王公们,使俄罗斯国家从此走上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道路。在这种制度下,全体人民,包括贵族,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对沙皇一人效忠,为沙皇一人服役。蒙古人的长期统治也给罗斯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一部分蒙古人与东北罗斯居民的融合,罗斯人的话语从此加杂进了蒙古人的词汇,罗斯人也从此穿上了蒙古人的东方服装(靴子、长衫、圆帽)。虽然罗斯从前接受的希腊正教文化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蒙古统治时期拜占廷文明对罗斯的影响力大为减弱,东方的蒙古文化毕竟在罗斯人的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西方人说,打死一个俄国佬,走近一看,原来是个鞑靼人。而东正教堂那洋葱头型的头顶,似乎就是高耸的哥特式尖顶与低低的蒙古包的综合。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汇合,体现在俄罗斯人身上,这就是俄罗斯国家。  ????不仅如此,蒙古人的长期统治使罗斯原来就比较落后的社会经济生活更为落后,从而被西欧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迫使俄罗斯国家只能沿着“追赶发展型”的道路前进。而沿着这条道路发展的社会,就只能是沙皇专制的、农奴制强制的“动员型发展”社会。试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主要是在伊凡三世(1462~1505年)时期建立起来的.一般把伊凡三世以前称罗斯,其后称俄罗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过程开始于14世纪初,完成于16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一系列独立的罗斯公国与封建共和国被消灭。这不仅意味着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的形成,还意味着莫斯科国家的政治制度开始重新建立。1478 年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被合并到莫斯科,可以认为是走向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重大步骤。具有独立地位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被吞并,极大地改变了罗斯的政治情势。伊凡三世和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从此能够完成自14世纪开始的“整理罗斯”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特维尔公国、梁赞公国和普斯科夫共和国也被并入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和罗斯托夫自己的法律被废除,只是在服从大公的前提下保留了一点自治权。东北罗斯和西北罗斯广大地域的统一向集权化的行政管理制度迈出了第一步。1497年颁布了推行于全罗斯的法典,在各地和各城市任命了大公的地方长官。在瓦西里三世时期出现了一些中央行政管理机关——“政厅”,进行某种部门管理。从此,莫斯科大公国的地位完全改变了。过去,它只是东北罗斯许多公国的一个,现在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几乎统一了全体俄罗斯人民。大公权力的性质也改变了。过去,莫斯科大公只是“几个平等王公中的第一个”,是最有权势的一个,现在他成了整个俄罗斯唯一的君主,其他王公都为他来服务,成为他的臣民。莫斯科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俄罗斯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政治统治方式。俄罗斯之所以形成中央集权制国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罗斯东正教会作为一个统一组织,即使在封建分裂时期都一直是罗斯共同体思想的体现者,因而也是俄罗斯国家统一的坚决拥护者。从1328年起罗斯都主教常驻莫斯科,并且成为传统。这样,罗斯东正教会就成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心理和精神支柱。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是金帐汗国对罗斯长期实行野蛮统治的反作用。为摆脱金帐汗国的统治,俄罗斯需要集中全部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俄罗斯民族要形成高度的向心力、凝聚力。另一方面,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他们的王公,也接受了东方蒙古人在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从而才拥有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也唯如此,莫斯科大公国才战胜了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而不是相反。简言之,政治因素的联系多于经济纽带的联系,政治上的成熟多于经济上的成熟,是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主要原因。这正如别斯基所说:“……共同危险和共同苦难的感情把分散的罗斯各公国联系了起来,并通过莫斯科公国对其他所有各公国的统治地位使国家的中央集权化发展了起来。尽管外部的统一多于内部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毕竟拯救了罗斯。”  ????最后,服役贵族是莫斯科大公紧紧依靠的阶级力量。15、16世纪俄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最大变化,就是服役贵族及其封地制得到迅猛发展。服役贵族有的来自败落或归附的王公和大贵族(波雅尔贵族),但多来自中小贵族。他们地位不高,财富不多,故紧紧地依靠中央政权。这样,有了这支与大公政权休戚相关的阶级力量,莫斯科的统一大业方能实现。波兰议会君主制及其特点。捷克胡司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其意义。试论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的作用.1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的恶劣,阿拉伯人的穷困,商路的改变,部落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其结果,或者是阿拉伯人自相残杀,走向灭亡;或者是各部落团结起来,形成统一民族,一致对外,走出这不毛之地.穆罕默德及其创立的伊斯兰教,把阿拉伯人引向了后一条路.2麦加时期宣传教义。610~622年,为穆罕默德传教的第一个时期,即麦加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是宣传教义,宣讲“除真主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并尖锐地提出了最根本的社会问题一一贫富问题.从而就威胁了古莱西贵族控制克尔白多神教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622年7月16日,穆罕默德与密友艾卜•伯克尔离开麦加,前往雅特里布,是为徙志.3622~632年,是穆罕默德宗教主张实施和阿拉伯国家建立的时期,即麦地那时期.徙志,标志着穆罕默德事业的重大转机.在麦加,他不过是一个平民,在麦地那,他成了一个社会集团的领袖;在麦加,他只是宣传伊斯兰教,在麦地那,他能将伊斯兰教的主张付诸实行.凭借宗教信仰之力,穆罕默德迅速树立了他的世俗政治权威.他把从麦加来的追随者一一迁士,以及麦地那本地的拥护者一一辅士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穆斯林公社“乌马”,并为之制定了《麦地那宪章》:穆斯林皆兄弟,禁止互相仇杀;穆罕默德是各种纠纷的仲裁者;穆斯林一致对外,进行圣战,保卫伊斯兰教;犹太人享有宗教自由.这样,宪章就确立了两条原则:一、以宗教信仰代替部落血缘关系,管理人们事务的统一力量是信仰而不是部落;二、伊斯兰教不仅是宗教权威,而且是世俗权威,教权也是政权.这两条原则的确立,实际上意味着麦地那的阿拉伯人的部落社会,变成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人国家的雏形.阿拉伯人好激动,易急躁,厌恶纪律,不愿听命令,但愿意接受劝告,伊斯兰教在心理上使他们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自制力;同时,伊斯兰教还发出了“圣战”的号召,它对战斗者许以战利品,对战亡者许以有许多物质享受的天堂.这样,它既弥补了阿拉伯人的不足,又符合了阿拉伯人的习惯,从而把阿拉伯人团结在伊斯兰的旗帜下.  630年,在麦地那万人大军的威胁下,麦加不战而降.随后半岛上的阿拉伯部落都来归顺,至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基本形成.阿拉伯国家的形成,是以教立国的结果.伊斯兰教为阿拉伯国家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形式.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就没有阿拉伯国家.阿拔斯王朝与倭马亚王朝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异同.倭马亚王朝的首都在大马士革,政治文化上主要受拜占廷影响。在倭马亚王朝时期,全体阿拉伯成年男子都是战士,按部落氏族关系编成部队,驻扎在远离城市的兵营.住在兵营的阿拉伯人多携家属,以战争为业,靠掳掠和瓜分战利品维生.这实际上是一种军事共产主义制度  倭马亚王朝主要依靠叙利亚的阿拉伯贵族统治.这时全国分五个行省,各省设总督,掌握当地军、政、司法、税收大权,后又设独立税收部门,直接归中央领导.由于阿拉伯人大都不识字,所以起初官吏大量留用原拜占廷及波斯官吏.官方文字在叙利亚等地是希腊文,在伊拉克等地是古波斯文,直到哈里发阿卜杜勒•麦立克(685~705年)时,方改用阿拉伯文.      阿拔斯王朝以伊拉克为中心,受东方波斯政治文化传统影响较大,国家愈益发展成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倭马亚王朝时期哈里发的权力完全依靠阿拉伯各部落的支持,而阿拔斯的哈里发自称他的权力是直接受自真主安拉,实际上依靠他自己豢养的官僚.这时,新的官僚阶级已取代了过去的阿拉伯贵族阶级,且官僚的主要来源也已是波斯人、埃及人等麦瓦利.政府的机构从形式到灵魂都波斯化了.   阿拔斯王朝时已不依赖阿拉伯部落组成的军队,军队中的阿拉伯人逐渐减少,他们被领取军饷的、由呼罗珊人组成的近卫军所取代.九世纪中期中亚的突厥奴隶(马木路克)又在近卫军占主要地位,导致日后近卫军操纵哈里发.九世纪中期已停发阿拉伯人的年俸,阿拉伯战士的军事共产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时,原只指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的概念,其范围也已大大扩大,包括了操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的许多民族.谈谈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的形成  阿拉伯人,以一个居于少数的、落后的民族,闯入了亚非欧的文明世界,硬是在北非、西亚和中亚,用自己的宗教和语言,制造了一个伊斯兰文化圈.在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大部分民族,都接受了伊斯兰教和使用了阿拉伯语.只是在西部的西班牙,未能使当地阿拉伯化;在东部的伊朗,宗教留下了,语言却仍是古老的波斯语.  阿拉伯文化不是阿拉伯人从沙漠中带来的.这种文化,就其渊源、基本结构和民族特征来说,是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波斯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综合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一文化又带有鲜明的阿拉伯色彩,具有阿拉伯的核心,这就是它的主要表达工具是阿拉伯文,其思想核心或人生观是伊斯兰教.由此.我们不能不惊叹阿拉伯文化的综合能力.而这一切,又与阿拉伯民族长于学习,重视和提倡文化的传统密切相关.  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也如它的商业中介地位一样,是一种中介文化.在横向联系方面,它把东方文化,如印度的数学、稻米、棉花、食糖,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入西方,丰富了欧洲人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例如造纸术,印度的数码和十进位法,  在纵向联系方面,阿拉伯文化对西欧影响最大,它把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联系起来.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正是西欧文化的黑暗时代,穆斯林对古希腊学术著作的大量翻译,弥补了西欧文化的断层.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这两座阿拉伯文化的桥头堡,西欧人重新发现和研究古典文化.蒙古人扩张的后果.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无与伦比的帝国,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北冰洋到印度支那,无数的国家和民族都屈服在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这是游牧民族对文明社会所进行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激烈的攻击.落后的蒙古人的征服并未能象阿拉伯人那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明,原因是否在于它已不可能、也没有创造出一个能征服人们的宗教?它在世界历史上主要起了破坏作用,但蒙古人的征服和短暂的统一还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蒙古征服的最直接的后果,是突厥人在中亚和西亚占据了优势,蒙古人造就了一大批突厥军事贵族,从而为突厥人的大帝国一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蒙古人杀了巴格达的哈里发,但伊斯兰教却征服了所有在西亚、中亚以及金帐汗国的蒙古人,并把他们溶化于突厥人之中.  蒙古征服的再一个后果是促进了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蒙古人征服的最重要的后果还是技术的西传.船尾舵、马的胸带挽具,尤其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些技术发明为欧洲所充分利用.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的起源,即使现在仍模糊不清,无人知晓,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发明对人类事物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介绍蒙古史的史料和史籍.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地位.奥斯曼帝国从1299年立国,到1924年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变成共和国,存在了六百多年,它是伊斯兰世界帝国中的最后一个.  ⒈它继承和发展了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奥斯曼帝国的专制主义统治十分严酷,军事封地制度由国家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奥斯曼人都是狂热的穆斯林,他们不断向外扩张,相信是在进行弘扬伊斯兰教的圣战,行进军乐队就为他们所创造.  ⒉它严重阻碍了被侵占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使欧洲局势复杂化.  ⒊它控制了东地中海和通往东方的商路,设关卡,抽重税,纵容海盗抢劫商船,迫使西欧开辟新航路.中世纪印度社会有那些特点.⒈印度历史上长期处于割据分裂状态,从没有真正统一过.⒉印度是宗教盛行之国,绝大部分印度人笃信宗教,印度到处都是神庙.印度人认为,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事,无信仰倒是不可思议.有史以来,印度人比其它国家的人更多地探讨生命的最终奥秘,讲出世,面向未来,而轻视人生。  ⒊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但又不注重历史的国家,往往以神话传说代替历史.印度历史有许多地方都说不清,有些则靠别国人记载,  ⒋印度自古以来存在世袭种姓制度,除四大种姓外,亚种姓全国有三千多种,另外还有贱民,种姓歧视至今未能消除.  ⒌印度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公社长期存在是其又一特点.印度社会始终无大的社会变革,保守停滞都与农村公社有关.不过,也正是农村公社才保存了印度文化的核心,使印度文化连续不断.⒍印度历史上累遭异族入侵,血统混杂,人种繁多,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印度主要有七大人种,民族就更多了,除了十余个大民族外,部落民族有550支以上.总之,中世纪印度社会的最主要特点是种姓、村社、印度教三位一体.关于印度封建社会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印度学者夏尔玛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如从四、五世纪开始的国王赐地的铜板文书,按照西欧封建制的模式,认为印度封建社会开始于四世纪.但相当一些印度学者把印度中世纪史的开端定为伊斯兰教统治开始的德里素丹时期,即13世纪,这一分期可能更符合印度实际.苏联学者认为封建制因素在公元初已产生,但转变为封建社会则为5~7世纪之间.国内意见也不一致.季羡林先生认为公元前五、六世纪的佛教时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前273~236年)已完全形成封建社会.朱寰先生认为封建制度在笈多王朝萌芽,戒日王帝国时期确立.马克垚先生干脆说此问题至今未得到妥善解决,认为古代印度社会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性,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孔雀王朝发展出较明显的奴隶制,其他广大地区,尤其是南印度,到公元初还存在许多原始部落或原始残余很多的国家,这些地方是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崔连仲则认为印度没有奴隶社会.   ????????要说明社会性质,主要看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身份地位.朱寰主要根据东晋法显的《佛国记》和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法显到印度是笈多王朝时,玄奘到印度是戒日王时,而此时期印度本国的文字材料很少.玄奘说印度封建地产:“王田之内,大分为四:一充国用,祭祀粢盛;二以封建,辅佐宰臣;三赏聪睿,硕学高才;四树福田,给诸异道”.即是说,土地基本王有,也搞分封,分为王田、封邑、寺田、学田,但都由公社农民耕种,这说明当时确是封建社会.不过,孔雀帝国时,土地也是王有,贵族占有,也有寺田,并也由公社农民耕种,有许多奴隶,但更多的是公社农民,与戒日王时代似乎并无太大区别.什么是印度教?印度教何以兴起?     印度教是在古婆罗门教的基础上,从四世纪开始不断吸收佛教、耆那教教义和民间信仰,到九世纪经宗教哲学家商羯罗(约788~820年)改革而逐渐形成.所以,印度教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一般来说,凡是承认婆罗门崇高地位和接收吠陀经典的教派都是印度教.印度教认为人生有四大目的,即法、利、欲、解脱.法(即达摩)指宗教、种姓规定的各种应尽义务,利指物质生活条件财产等的获得,欲指物质生活特别是感官的享受,解脱则指从物质和欲念中超脱出来,脱离轮回.人生四个阶段,幼年学道,长而持家,求财肆欲,老而修道出家,舍弃一切,死而解脱.印度教还相信轮回,如何主动脱离轮回达到解脱?途径有三:一为知识之道,即追求梵我同一,则不生不灭,梵者,超自然的宇宙精神;二为行为之道,严格按照达摩规定履行义务,但不能指望这种行为的结果,行为便是目的本身.三为虔诚之道,即对神赞颂礼拜,衷心侍奉,造神像,建寺院,舍钱财等.三条途径,一条较一条容易.印度教崇拜的主神有三,梵天管创造世界,毗湿奴管维持世界,湿婆主管破坏世界.印度教主要有四大派:传统派(尸摩多派),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传统派崇拜古婆罗门教传统,遵循古代仪式,奉行多神信仰.毗湿奴派流行于北印度,主神毗湿奴有许多化身,其中之一为牧童形象的黑天神,乐于助人,为印度人家喻户晓.湿婆是毁灭、舞蹈、苦行之神,相信有毁灭才有再生.性力派多崇拜女性神,仪式具有色情色彩.德里素丹国的统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德里素丹国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先后经历五个王朝:奴隶王朝(1206~1290)、卡尔基王朝(1290~1320)、图格拉王朝(1320~1414)、赛义德王朝(1414~1451)和罗第王朝(1451~1526).德里素丹国时期,印度大部分地区被纳入伊斯兰教政权的统治范围.德里素丹国的统治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前,涌入印度的入侵者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文化,而是被溶入印度文化的河流中.现在,注重来世、轻视人生的印度教社会,遇上了注重两世生活的伊斯兰教文明的挑战,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伊斯兰教认为穆斯林皆平等的兄弟,而印度教却以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为基础.首先,德里素丹国改变了印度传统的政权形式,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其依赖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作为社会基础,并以他们作为军队的中坚.其次,德里素丹国没收了许多印度教王公贵族的土地,实行类似阿拉伯帝国的国家土地所有制:素丹直接支配的土地称“哈斯”,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军事封地叫“伊克塔”,给清真寺的土地称“瓦克夫”,伊斯兰神职人员的土地叫“伊纳姆” .另外,还有一些印度教王公贵族的土地没有被没收,它们的所有者称“柴明达尔”.所有这些土地都由村社农民来耕种.就是说,印度的村社依然保存,印度社会的基础并没有改变.最后,一神教的伊斯兰教虽然没有消灭多神的印度教的传统信仰,但其在印度已成为与印度教并列的主要宗教,并且是统治阶级的宗教,从而使印度的穆斯林人数剧增,阿拉伯、波斯、突厥的语言、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传入印度古老的文化之中,奠定了现代南亚文化的基础.而两教的长期接触与相互影响,也生长出一些怪胎,如综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的巴克提教派(反对偶像崇拜和种姓制度,对神真诚信奉才能解脱),它后来发展成锡克教(一神教,创始人纳那克1469~1538年);在讲求平等的穆斯林兄弟中,也竟然出现了穆斯林种姓.另一方面,从那时开始的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尖锐对立,也一直影响到现代南亚政治.谈谈你所理解的日本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①废私有领地、部民制为公地公民制;②班田收授法,班给公民口分田,六年一班,受田者负担租庸调;③废除官吏氏姓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④实行府兵制(征兵制).大化改新破坏了原来落后的氏族制和部民制,公民以户为单位隶属于国家,有利于生产经济的发展;日本社会从原始性很强的早期国家进入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天皇制从此确立,用日本人的话说,是律令制国家的确立;大化改新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主动地、大规模地学习大陆先进文化制度,从而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为以后日本向大陆和西方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日本武家政治的形成和影响.平安时期(794~1192),是日本社会由律令政治向武家政治的转型时期.日本社会政治发展的特点有二,一是天皇始终存在,所谓天皇是神,“万古一系”;一是武家政治,而武家政治的发端乃是武士的兴起.  武士兴起与庄园制度发展有关.大化改新后,曾设府兵制,府兵是义务兵.班田制破坏后,九世纪中期改行健儿制,此为募兵制,但因其多为豪强富家子弟,后来健儿制名存实亡.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律令制国家瓦解,中央对地方丧失控制能力,地方豪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地方豪强和大庄园主为保护和扩张领地,便把自己的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建立亦兵亦农的私人军队,这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关系相结合的军事集团,其成员称为武士.随着武士势力的增长,不但地方豪强难以控制转而依赖于他们,连朝廷内部相互斗争的政治势力也依靠其夺取政权,武士地位日益重要.到11世纪时,形成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军事集团.1185年关东源氏打败关西平氏,取得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幕府首脑虽只称为征夷大将军,但幕府实际上是中央政权,天皇被架空.镰仓幕府(1192~1333年)以后为室町幕府(1336~1573年)、德川幕府(1603~1868年)。幕府政治是武家政治的体现,它一直存在到1868年明治维新前。其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军部,仍有浓厚的武家政治色彩.日本文化的特点.如果说,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多向交汇型文化”,中国是“单向幅射的传播型文化”,那么日本则是“由外向内的吸附型文化” .善于主动吸收外国先进文明,是岛国日本人的一大特点.大化改新后的奈良时期,是日本学习中国唐代文化的高峰,中国的典章制度、文学诗歌、儒、佛、道教、建筑、医学对日本有很大影响,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用汉字偏旁创造日本民族文字一一片假名,空海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一一平假名,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为汉字音训混用,另一部编年体史书《日本书纪》则用汉字写成,诗歌《万叶集》以汉字作音符.  平安时期,日本文化在消化唐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所谓国风文化,文学作品已不用汉字而用假名写作,小说《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杰作.镰仓以后,日本文化以反映武士的生活风尚为主要特色,描写武家兴亡和战争的小说繁荣起来.到室町幕府时期,武家文化完全压倒了以前的贵族文化,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同时庶民文化也开始问世.这时武家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尤其在战国时期,武士的邸宅与寺院的书斋结合,称为“书院造”,说明日本武士的文化教育水平较高,从而提高了武士干预政治的能力.古代西非国家的兴亡(加纳、马里、桑海)。陕西师大省级精品课程《世界中古史》习题:绪论1、名词解释:西欧封建制度封建社会2、如何理解西欧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概念、内涵、存在条件)3、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问题第一章1.蛮族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挥日耳曼人在中世纪西欧那样的作用?2.宗教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挥基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那样的作用?第二章1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2什么是封建化过程?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的标志是什么?3查理•马特改革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影响.4试论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制形成时期的作用.5名词解释:  封建化  农村公社  萨利克法典 委身式(投托、庇护)丕平献土 凡尔登条约 第三章⒈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的城市有何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⒉如何认识中世纪的行会?⒊城市对西欧社会的影响.第四章 ⒈谈谈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兴衰.⒉十字军运动的原因和后果.⒊名词解释:  卡诺萨觐见  阿维农之囚  十字军东征  沃姆斯宗教协定第五章⒈与法国相比,谈谈英国封建制度的特点.⒉如何理解中世纪西欧的议会制度.⒊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⒋比较中世纪英法议会制度的异同(提示:性质、形成、结构、职能作用大小、后果).⒌名词解释:末日审判书  自由大宪章  牛津条例  模范国会第六章1分析德国在中世纪分裂的原因。2谈谈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3简述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再征服运动)。4名词解释:“君士但丁的赠与”“黄金诏书”汉萨同盟西西里王国第七章1谈谈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及其原因。215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3对比中国古代社会,谈谈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4名词解释:   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  瓦特•泰勒起义  英法百年战争第八章⒈为什么说中世纪西欧文化是基督教文化?⒉什么是经院哲学? ⒊名词解释: 教父哲学  经院哲学  托马斯•阿奎那  唯实论与唯名论 加洛林王朝艺术  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第九章⒈拜占廷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2拜占廷军区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3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包括文化影响).4谈谈拜占廷帝国的兴亡.5名词解释:  查士丁尼  《罗马民法大全》  军区制改革  破坏圣像运动  普洛尼亚制普罗科匹厄斯  《群书摘要》  君士坦丁七世第十章1古罗斯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罗斯受洗的意义。3谈谈古罗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特点。4名词解释:西里尔与美多德《伊戈尔远征记》《往年纪事》《罗斯法典》第十一章⒈东北罗斯的封邑制是否等同于西欧封建制度,谈谈你的看法.⒉蒙古统治对俄罗斯的影响. ⒊试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4.名词解释:八思哈制度 库里科沃战役 第十二章1波兰议会君主制及其特点。2捷克胡司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其意义。第十三章⒈试论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⒉阿拔斯王朝与倭马亚王朝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异同.⒊谈谈阿拉伯文化。⒋名词解释:  徙志  五功  逊尼派与十叶派  麦瓦利  迪米人  瓦克夫  穆尔克  伊克塔  花拉子密  阿维森纳  拉齐斯  泰伯里  马苏迪  伊本•鲁世德哈里法麦蒙第十四章⒈蒙古人扩张的后果.⒉介绍蒙古史的史料和史籍.⒊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地位.⒋名词解释:塞尔柱帝国  曼西克特战役 蒙古西征  四大汗国  合赞汗改革  鄂多立克  马可•波罗   伊本•拔图塔   帖木儿帝国   奥斯曼帝国第十五章⒈中世纪印度社会有那些特点.⒉关于印度封建社会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⒊什么是印度教?印度教何以兴起?     ⒋德里素丹国的统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5.名词解释:   阇提  印度教  柴明达尔  巴克提教派 维查耶拿伽尔王国 第十六章⒈谈谈你所理解的日本大化改新.⒉日本武家政治的形成和影响.⒊日本文化的特点.4名词解释:邪马台国  部民制  源氏物语贞永式目  御家人制度  《古事记》《日本书纪》武家政治  武家造书院造雪舟片假名平假名第十七章古代西非国家的兴亡(加纳、马里、桑海)。 第十八章名词解释: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陕西师大精品课程试题2004级历史学专业世界中世纪史试题2004级历史学专业世界中世纪史试题1/6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30分)1.破坏圣像运动2.普罗科匹厄斯3.部民制度  4.玛雅文化 5.《罗斯法典》6.八思哈制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中世纪西欧文化是基督教文化?2.什么是印度教?印度教的教义和教派?3.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三.论述题(40分)1试论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的作用.2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及其原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破坏圣像运动726年~843年在拜占廷帝国进行的一个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会改革运动,实际是以没收教产来解决国家财政和军费、安抚军事贵族的措施.但从文化上则是一次文化艺术的大破坏运动.普罗科匹厄斯拜占廷帝国查士丁尼时代杰出的历史学家,约500~565年在世,著有《战争》、《建筑》和《秘史》.部民制度部是日本古代大和国家的社会经济组织,在生产领域内分为农业的田部和手工业的伴部.部的成员称部民,在归属上分王有的公部民和贵族所有的私部民.大多数部民:①可建立家庭,②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工具,③ 每户从朝廷或领主那里领取一定数量的土地(伴部也同样),④定期定量向朝廷或领主服劳役和贡纳产品,⑤部民没有迁徙自由.对部民制度的认识牵涉到对日本古代社会性质的认识.玛雅文化古代居住在墨西哥的玛雅人所创造的一种印地安农业文化,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后16世纪中期,12~15世纪是其繁荣期.玛雅人创造了太阳历、天文观象台和象形文字,并留下了庙宇和宫殿等建筑.他们的独立文化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打断.《罗斯法典》产生于11~12世纪,是古罗斯国家的法律汇编,提供了研究古罗斯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真实材料;它包括“简编”和“详编”两部分,重新发现于18世纪.八思哈制度是13世纪中期金帐汗国在罗斯实行的一种军事政治制度.“八思哈”,是突厥语镇守官之意,下设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主要任务是征收赋税,对罗斯王公进行监督.14世纪初废除.•简答题为什么说中世纪西欧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中世纪西欧形成基督教文化的原因,或者说,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原因很简单,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上自国王,下至平民,都是文盲.他们文化上的这种原始状态,使其不可能一下子消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各项成果.较高文化在蛮族中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当时有文化的人只有基督教士,这就造成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地位.应该注意的是,西欧文化自公元三世纪以来已经衰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是其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其衰落的原因.在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间,基督教士世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在修道院的高墙内,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基督教士还在钻研着古典文化的各项成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著作,欧几里德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物理学,都有赖于他们而得以保存.可以说,正是他们“保存了学问的灯光长明不熄”.    此后,中世纪西欧的文学诗歌(拉丁文、教堂圣歌)、建筑艺术(主要是教堂建筑)、大学的兴起(大教堂学校),一般也都同基督教会有关,直到中世纪末期.  总体来看,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就是基督教文化.什么是印度教?印度教的教义和教派?印度教是在古婆罗门教的基础上,从四世纪开始不断吸收佛教、耆那教教义和民间信仰,到九世纪经宗教哲学家商羯罗(约788~820年)改革而逐渐形成.所以,印度教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一般来说,凡是承认婆罗门崇高地位和接收吠陀经典的教派都是印度教. 印度教认为人生有四大目的,即法、利、欲、解脱.法(即达摩)指宗教、种姓规定的各种应尽义务,利指物质生活条件财产等的获得,欲指物质生活特别是感官的享受,解脱则指从物质和欲念中超脱出来,脱离轮回.人生四个阶段,幼年学道,长而持家,求财肆欲,老而修道出家,舍弃一切,死而解脱.印度教还相信轮回,如何主动脱离轮回达到解脱?途径有三:一为知识之道,即追求梵我同一,则不生不灭,梵者,超自然的宇宙精神;二为行为之道,严格按照达摩规定履行义务,但不能指望这种行为的结果,行为便是目的本身.三为虔诚之道,即对神赞颂礼拜,衷心侍奉,造神像,建寺院,舍钱财等.三条途径,一条较一条容易.印度教崇拜的主神有三,梵天管创造世界,毗湿奴管维持世界,湿婆主管破坏世界.印度教主要有四大派:传统派(尸摩多派),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传统派崇拜古婆罗门教传统,遵循古代仪式,奉行多神信仰.毗湿奴派流行于北印度,主神毗湿奴有许多化身,其中之一为牧童形象的黑天神,乐于助人,为印度人家喻户晓.湿婆是毁灭、舞蹈、苦行之神,相信有毁灭才有再生.性力派多崇拜女性神,仪式具有色情色彩.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①废私有领地、部民制为公地公民制;②班田收授法,班给公民口分田,六年一班,受田者负担租庸调;③废除官吏氏姓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④实行府兵制(征兵制).大化改新破坏了原来落后的氏族制和部民制,公民以户为单位隶属于国家,有利于生产经济的发展;日本社会从原始性很强的早期国家进入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天皇制从此确立,用日本人的话说,是律令制国家的确立;大化改新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主动地、大规模地学习大陆先进文化制度,从而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为以后日本向大陆和西方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论述题试论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的作用.1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的恶劣,阿拉伯人的穷困,商路的改变,部落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其结果,或者是阿拉伯人自相残杀,走向灭亡;或者是各部落团结起来,形成统一民族,一致对外,走出这不毛之地.穆罕默德及其创立的伊斯兰教,把阿拉伯人引向了后一条路.2麦加时期宣传教义。610~622年,为穆罕默德传教的第一个时期,即麦加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是宣传教义,宣讲“除真主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并尖锐地提出了最根本的社会问题一一贫富问题.从而就威胁了古莱西贵族控制克尔白多神教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622年7月16日,穆罕默德与密友艾卜•伯克尔离开麦加,前往雅特里布,是为徙志.3622~632年,是穆罕默德宗教主张实施和阿拉伯国家建立的时期,即麦地那时期.徙志,标志着穆罕默德事业的重大转机.在麦加,他不过是一个平民,在麦地那,他成了一个社会集团的领袖;在麦加,他只是宣传伊斯兰教,在麦地那,他能将伊斯兰教的主张付诸实行.凭借宗教信仰之力,穆罕默德迅速树立了他的世俗政治权威.他把从麦加来的追随者一一迁士,以及麦地那本地的拥护者一一辅士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穆斯林公社“乌马”,并为之制定了《麦地那宪章》:穆斯林皆兄弟,禁止互相仇杀;穆罕默德是各种纠纷的仲裁者;穆斯林一致对外,进行圣战,保卫伊斯兰教;犹太人享有宗教自由.这样,宪章就确立了两条原则:一、以宗教信仰代替部落血缘关系,管理人们事务的统一力量是信仰而不是部落;二、伊斯兰教不仅是宗教权威,而且是世俗权威,教权也是政权.这两条原则的确立,实际上意味着麦地那的阿拉伯人的部落社会,变成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人国家的雏形. 阿拉伯人好激动,易急躁,厌恶纪律,不愿听命令,但愿意接受劝告,伊斯兰教在心理上使他们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自制力;同时,伊斯兰教还发出了“圣战”的号召,它对战斗者许以战利品,对战亡者许以有许多物质享受的天堂.这样,它既弥补了阿拉伯人的不足,又符合了阿拉伯人的习惯,从而把阿拉伯人团结在伊斯兰的旗帜下.  630年,在麦地那万人大军的威胁下,麦加不战而降.随后半岛上的阿拉伯部落都来归顺,至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基本形成.阿拉伯国家的形成,是以教立国的结果.伊斯兰教为阿拉伯国家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形式.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就没有阿拉伯国家.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及其原因危机的表现:14世纪中期到15世纪中期.1.饥荒与鼠疫;2.阶级斗争的激化;3.英法百年战争.危机的原因:对西欧封建制度危机的原因,19世纪曾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是农业无法供养过剩的人口,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1,2,3,4,5……而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2,4,8,16,32……即马尔萨斯主义的解释(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此说法现在看来没有多少道理。20世纪对此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认为危机主要是周期性经济动向的产物,12~13世纪在一定技术(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低下)基础上的经济扩张达到其最高峰之后,接下来便只能是收缩,其表现就是经济危机。此看法的问题是把中世纪的经济危机视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种认为它是长期趋势的产物,封建方式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在进行了近一千年之后,达到了收益的递减点。而封建制度又没有推动技术达到结构性进步的动力,在统治阶级开支规模过大和开支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剩余产品生产者的负担不断加重,可供压榨的油水已经告罄,最终造成经济危机。简言之,封建制度到最后既没有推动技术达到结构性进步的动力,又造成直接生产者的贫困化,从而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第三种解释是气侯方面的原因,认为欧洲气象条件变化(气侯变冷)到可以降低土壤生产力的地步,同时又使流行病增多。美国“新左派”学者或称“新马克斯主义”学者沃勒斯坦认为第二种解释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没有严格的统计分析来证明。不过他又认为最似有理的解释应是第二种加第三种,即内在必然因素加外在偶然条件。看来,这个问题还远没有解决。2004级历史学专业世界中世纪史试题2/6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30分)•查士丁尼 2.托马斯•阿奎那3.胡司战争4.瓦克夫5.四大汗国6.马苏迪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5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2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地位3.德里素丹国的统治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三.论述题(40分)1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2试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查士丁尼6世纪著名的拜占廷帝国皇帝,527~565年在位。他的一项业绩是曾下令成立罗马法编纂委员会,编成《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做的另一件事是进攻西方,希图恢复昔日的罗马帝国,但未达目的。其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拜占廷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托马斯•阿奎那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1225~1274年)他运用亚历士多德的学说来论证基督教神学,把信仰和理性、圣经和科学结合起来,从而取代了柏拉图的神学体系,建立了庞大的基督教亚历士多德神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为《神学大全》.胡司战争进行宗教改革的约翰•胡司被杀害后,1419~1434年发生在捷克的农民战争。这次农民战争因起义队伍内部的分裂(圣杯派和塔波尔派)而失败,但对以后的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有很大影响。瓦克夫在阿拉伯和伊斯兰教国家中分给清真寺的土地,这些土地的收入作为清真寺的费用,不向国家纳税,但不得转让买卖。四大汗国⒈金帐汗国(1242~1502) 拔都西征后所建,1502年亡于克里米亚汗国.⒉伊尔汗国(1258~1388) 1258年旭烈兀西征所建,1388年亡于帖木儿帝国.⒊窝阔台汗国(1227~1310) 原窝阔台封地,1310年该国被并入察合台汗国.⒋察合台汗国(1227~1370) 原察合台封地,1318年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1370年西察合台汗国为贴木儿帝国所灭,东察合台汗国分裂.马苏迪马苏迪(9世纪末~957年)阿拉伯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其著作《黄金草原》是一部史地百科全书式的世界名著,为研究阿拉伯帝国历史和当时世界的重要文献。二.简答题15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饥荒、鼠疫、百年战争、农民起义,导致西欧经济衰败,土地荒芜,人口大量减少.西欧经济遭受了一场大破坏,也进行了一场大调整.西欧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⒈农奴制庄园经济的瓦解,一个小农所有者阶级,已开始在西欧大部分地区出现.随着农奴制庄园经济的瓦解,封主封臣制也遭到破坏,封主封臣间的相互义务和权利都逐渐废驰,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形式.地产的继承、分割、转让、买卖也必然要冲破封建制度的制约.中小封建主在其庄园败落后纷纷投靠国王,担任各级官职.  ⒉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逐渐集中到土地肥沃的地区,比较粗放的农业向比较集约的农业过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了新的起点.西欧的农业开始同比较发达的畜牧业结合在一起.  ⒊西欧工商业的的变化和发展  ⒋科技发明不断涌现.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地位奥斯曼帝国从1299年立国,到1924年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变成共和国,存在了六百多年,它是伊斯兰世界帝国中的最后一个.  ⒈它继承和发展了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奥斯曼帝国的专制主义统治十分严酷,军事封地制度由国家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奥斯曼人都是狂热的穆斯林,他们不断向外扩张,相信是在进行弘扬伊斯兰教的圣战,行进军乐队就为他们所创造.  ⒉它严重阻碍了被侵占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使欧洲局势复杂化.  ⒊它控制了东地中海和通往东方的商路,设关卡,抽重税,纵容海盗抢劫商船,迫使西欧开辟新航路.德里素丹国的统治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德里素丹国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先后经历五个王朝:奴隶王朝(1206~1290)、卡尔基王朝(1290~1320)、图格拉王朝(1320~1414)、赛义德王朝(1414~1451)和罗第王朝(1451~1526).德里素丹国时期,印度大部分地区被纳入伊斯兰教政权的统治范围.德里素丹国的统治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前,涌入印度的入侵者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文化,而是被溶入印度文化的河流中.现在,注重来世、轻视人生的印度教社会,遇上了注重两世生活的伊斯兰教文明的挑战,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伊斯兰教认为穆斯林皆平等的兄弟,而印度教却以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为基础.首先,德里素丹国改变了印度传统的政权形式,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其依赖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作为社会基础,并以他们作为军队的中坚.其次,德里素丹国没收了许多印度教王公贵族的土地,实行类似阿拉伯帝国的国家土地所有制:素丹直接支配的土地称“哈斯”,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军事封地叫“伊克塔”,给清真寺的土地称“瓦克夫”,伊斯兰神职人员的土地叫“伊纳姆”.另外,还有一些印度教王公贵族的土地没有被没收,它们的所有者称“柴明达尔”.所有这些土地都由村社农民来耕种.就是说,印度的村社依然保存,印度社会的基础并没有改变. 最后,一神教的伊斯兰教虽然没有消灭多神的印度教的传统信仰,但其在印度已成为与印度教并列的主要宗教,并且是统治阶级的宗教,从而使印度的穆斯林人数剧增,阿拉伯、波斯、突厥的语言、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传入印度古老的文化之中,奠定了现代南亚文化的基础.而两教的长期接触与相互影响,也生长出一些怪胎,如综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的巴克提教派(反对偶像崇拜和种姓制度,对神真诚信奉才能解脱),它后来发展成锡克教(一神教,创始人纳那克1469~1538年);在讲求平等的穆斯林兄弟中,也竟然出现了穆斯林种姓.另一方面,从那时开始的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尖锐对立,也一直影响到现代南亚政治.三、论述题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⒈背景 英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建立在王室领地上,城市无自治权和自治机关,故市民与王权有矛盾.英国的骑士阶层,自十二世纪亨利二世实行军事改革,在向国王交纳盾牌钱以后,大都经营农牧业与商业,从骑士变成了绅士,并多在地方上担任治安法官,掌握地方警务、司法和行政权力,其利益与城市市民接近,被称为新贵族;至于大封建领主由于力求维护自身的特权,自然与王权有很大矛盾.英国的议会君主制,就是在各阶层与王权的冲突中,自下而上形成的.⒉自由大宪章 失地王约翰(1199~1216年)时,约翰对内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捐税,对外则由于教皇支持法王腓力二世而向教皇纳贡称臣,对法战争又一再失利,丢掉了英国在大陆的大部领地,这就使他与市民、骑士和大封建主都处于对立地位.1215年6月15日,大封建主联合骑士与城市上层以武力迫使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大宪章共六十三条,具有封建契约性质,主要是保证大封建主在经济、司法、和政治上的特权,同时也涉及骑士和市民等级的权利.若国王破坏大宪章,封建主有武装反抗之权.大宪章把王权放在封建契约约束之下,充分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⒊牛津条例  1258年,亨利于牛津召开讨论征税的大会议,贵族发动兵谏,迫使亨利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牛津条例规定,议会法是最高权威,一切法令不得与其相悖,并组成由15名贵族参加的委员会与国王共同施政,国王采取的任何措施均得他们同意,方能实施.如此形成贵族寡头政治.但贵族宗派不和,政府无法工作,1261年,亨利下令废除牛津条例,导致内战.1264年西门•德•孟福尔伯爵率领的联军击败王军,俘虏了国王父子.1265年,西门召集国会讨论国是,出席者除教俗大贵族外,每郡有两名骑士,每大城市有两名市民参加.此称西门国会或孟福尔国会.⒋模范国会  不久西门败亡,王权恢复,亨利三世之子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即位.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解决各项重大问题召集国会.这次会议参加者的成分与1265年西门国会相同,后被称为“模范国会”,并被认为是英国国会的开端.⒌英国议会君主制度的确立 进入14世纪,到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时,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国会成为一项稳定的制度,国会由临时性机构转变为永久性机构,国会每年召开,春季和秋季各开一次.国会在发展中逐渐分为上下两院,教俗大贵族组成上院,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下院,上下院单独召开会议.在百年战争中,军费大增,下院取得了批准征税权,并进而加强了与国王讨价还价的地位,逐渐获得立法权.试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过程,原因) 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主要是在伊凡三世(1462~1505年)时期建立起来的.一般把伊凡三世以前称罗斯,其后称俄罗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过程开始于14世纪初,完成于16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一系列独立的罗斯公国与封建共和国被消灭。这不仅意味着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的形成,还意味着莫斯科国家的政治制度开始重新建立。1478年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被合并到莫斯科,可以认为是走向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重大步骤。具有独立地位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被吞并,极大地改变了罗斯的政治情势。伊凡三世和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从此能够完成自14世纪开始的“整理罗斯”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特维尔公国、梁赞公国和普斯科夫共和国也被并入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和罗斯托夫自己的法律被废除,只是在服从大公的前提下保留了一点自治权。东北罗斯和西北罗斯广大地域的统一向集权化的行政管理制度迈出了第一步。1497年颁布了推行于全罗斯的法典,在各地和各城市任命了大公的地方长官。在瓦西里三世时期出现了一些中央行政管理机关——“政厅”,进行某种部门管理。从此,莫斯科大公国的地位完全改变了。过去,它只是东北罗斯许多公国的一个,现在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几乎统一了全体俄罗斯人民。大公权力的性质也改变了。过去,莫斯科大公只是“几个平等王公中的第一个”,是最有权势的一个,现在他成了整个俄罗斯唯一的君主,其他王公都为他来服务,成为他的臣民。莫斯科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俄罗斯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政治统治方式。俄罗斯之所以形成中央集权制国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罗斯东正教会作为一个统一组织,即使在封建分裂时期都一直是罗斯共同体思想的体现者,因而也是俄罗斯国家统一的坚决拥护者。从1328年起罗斯都主教常驻莫斯科,并且成为传统。这样,罗斯东正教会就成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心理和精神支柱。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是金帐汗国对罗斯长期实行野蛮统治的反作用。为摆脱金帐汗国的统治,俄罗斯需要集中全部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俄罗斯民族要形成高度的向心力、凝聚力。另一方面,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他们的王公,也接受了东方蒙古人在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从而才拥有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也唯如此,莫斯科大公国才战胜了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而不是相反。简言之,政治因素的联系多于经济纽带的联系,政治上的成熟多于经济上的成熟,是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主要原因。这正如别斯基所说:“……共同危险和共同苦难的感情把分散的罗斯各公国联系了起来,并通过莫斯科公国对其他所有各公国的统治地位使国家的中央集权化发展了起来。尽管外部的统一多于内部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毕竟拯救了罗斯。”  ????最后,服役贵族是莫斯科大公紧紧依靠的阶级力量。15、16世纪俄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最大变化,就是服役贵族及其封地制得到迅猛发展。服役贵族有的来自败落或归附的王公和大贵族(波雅尔贵族),但多来自中小贵族。他们地位不高,财富不多,故紧紧地依靠中央政权。这样,有了这支与大公政权休戚相关的阶级力量,莫斯科的统一大业方能实现。上一页下一页2004级历史学专业世界中世纪史试题3/6 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30分)1.武家政治 2.伊克塔3.《罗马民法大全》4.合赞汗改革5.逊尼派与十叶派6.印加文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查理•马特改革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影响.2.罗斯受洗及其意义。3.中世纪印度社会的历史文化特点?三.论述题(40分)1如何理解中世纪西欧的议会制度。2金帐汗国的统治对罗斯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武家政治也称幕府政治,是日本社会政治发展的特点之一,从11世纪起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直到19世纪明治维新前。其特点是武士头子征夷大将军控制中央政权,天皇被架空。其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军部,仍有浓厚的武家政治色彩。伊克塔阿拉伯阿拔斯王朝与伊斯兰教国家实行的一种土地分封制度,即把国有土地分封给亲信、官员、军职人员,这种土地称伊克塔.最初伊克塔只是任职期间或终身占有,不能世袭,以后逐渐演变为世袭地产。《罗马民法大全》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时期编成。具体包括四部分:《查士丁尼法典》十卷,包括自罗马皇帝哈德良(117~138年)以来四百多年间历代皇帝的法令;《法学汇纂》五十卷,历代法学家论文;《法理概要》四卷,讲法学原理的教材;《新法典》,534年以后颁布的法令.这套法律不但为拜占廷法律奠定了基础,并在十二世纪传到了西欧,从而使西欧各国建立了严密精致的司法体系.合赞汗改革伊尔汗国在合赞汗统治时期(1295~1304年)进行的宗教(改信伊斯兰教)、行政、保护工商业、发展文化教育等改革,这次改革缓和了蒙古统治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逊尼派与十叶派逊尼派是伊斯兰教的多数派,也是正统派,承认四大哈里发及其以后的哈里发.十叶派是最大的少数派,其在四大哈里发中只承认阿里,认为穆罕默德之后的继承次序应是阿里,及其阿里与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的后代.十叶派的最大特点是设伊玛目一职,伊玛目是受神灵指引的一贯正确的宗教领袖. 印加文化12~16世纪前半期印加人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创造的一种印地安农业文化。印加人青铜冶炼、建筑交通技术发达,但尚无文字。16世纪中期被西班牙殖民者统治,打断其独立发展。二.简答题查理•马特改革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影响.背景:法兰克王国在墨洛温王朝时期,六、七世纪,国王采取赐地封土的办法给其官员,封地与公职相联系,这种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久而久之,大贵族势力上升,国王军事经济实力削弱.  基本内容:到八世纪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采邑制改革,将封地与附庸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向西欧封建制度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马特没收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大量地产,分封给他的附庸骑士.受封者,即封臣则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并向封主宣誓效忠,这种军事封地称为采邑.受封者若不能履行封臣的职责,封主有权收回采邑.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封主也要保护封臣,不能欺侮他的妻女,若违反,封臣也可另找封主.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就是它的相互性,在封建制度下,没有人是权力无限的统治者.  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到加洛林王朝的矮子丕平和查理曼时继续实行,因为即使查理曼当时也无足够财力搞职业军队.而各级领主,也有自己的附庸骑士,形成层层分封.打仗时,这些附庸的附庸在王室军队中参加其直接领主指挥的军队,并且只是单线联系,形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影响:采邑制的广泛推行,导致以下后果:①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大小封建主竟相争夺劳动力,把自由农民变成农奴;②巩固了中小封建主的地位,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排除了农民当兵的权利;③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  每一骑士都靠自己采邑的农民的赋税和劳役生活,这一骑士对自己的采邑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管理权.国王有时还把一些豁免权赐给一些大领主和教会贵族,豁免权也叫特恩权,指这些领主的领地可不受国王代理人或官员管辖.这样一来,就使采邑领地具有独立王国的趋势.罗斯受洗及其意义接受基督教是罗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首先,它为古罗斯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思想和宗教基础。基督教传教士在东欧平原各语系(斯拉夫语、芬兰语、突厥语)部落居民中的传教活动,不仅吸引了这些部落进入基督教文明范围,也不断柔化了多民族国家形成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对立和痛苦过程。古罗斯国家并不是在单一民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统一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督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斯受洗改变了罗斯国家的国际地位,使其成为可依照欧洲公认的行为规范行事的文明主体。罗斯文明起步较晚,加入具有千年传统的基督教使它能更方便地理解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遗产,从而发展自己在文学、艺术、宗教生活的独特形式。借助拜占廷多方面的文化成就,罗斯出现了它早先不知道的石建筑艺术、圣像画艺术和水彩壁画;正是在希腊文字和斯拉夫语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古罗斯的文学语言,并用它写成了《罗斯法典》、编年史《往年纪事》、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基督教对古罗斯人的精神生活发挥了长期而深刻的影响,改变了罗斯社会生活的形式。基督教的修道生活特别对罗斯北部和东部边区的东斯拉夫移民的社会心灵的形成,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使人们注重个人内心生活的自由,而不关心世俗政权;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不在于外界的财富,而在于内心精神生活的和谐一致,在于社会的正义性。这一切,又为日后俄罗斯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使东正教成为俄罗斯文明的核心。中世纪印度社会的历史文化特点? ⒈印度历史上长期处于割据分裂状态,从没有真正统一过.⒉印度是宗教盛行之国,绝大部分印度人笃信宗教,印度到处都是神庙.印度人认为,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事,无信仰倒是不可思议.有史以来,印度人比其它国家的人更多地探讨生命的最终奥秘,讲出世,面向未来,而轻视人生。  ⒊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但又不注重历史的国家,往往以神话传说代替历史.印度历史有许多地方都说不清,有些则靠别国人记载,  ⒋印度自古以来存在世袭种姓制度,除四大种姓外,亚种姓全国有三千多种,另外还有贱民,种姓歧视至今未能消除.  ⒌印度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公社长期存在是其又一特点.印度社会始终无大的社会变革,保守停滞都与农村公社有关.不过,也正是农村公社才保存了印度文化的核心,使印度文化连续不断.⒍印度历史上累遭异族入侵,血统混杂,人种繁多,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印度主要有七大人种,民族就更多了,除了十余个大民族外,部落民族有550支以上.总之,中世纪印度社会的最主要特点是种姓、村社、印度教三位一体.•论述题如何理解中世纪西欧的议会制度。⒈中世纪议会的概念和形式  中世纪西欧的议会既不代表民族,也不代表人民,更不代表个别的市民,而只代表“国土上的各个等级”.所以,议会反映的是封建制度下的等级的概念.第一等级也即最高的等级是教士,他们是属灵的等级,其他人都是凡夫俗体,第二等级是贵族,城市市民属于第三等级.这三个等级的代表通常分开开会,似乎是三个截然有别的议院,但其形式因国而异。13世纪以后,在西欧、中欧的拉丁基督教世界里,议会制度在各国普遍建立,也唯有议会能说明欧洲各国制度的相似性.2,议会制度的起源    一般认为议会起源于国王的议事会。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国王和百姓、封主和封臣都遵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合法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正是根据封建制度的这种相互或契约的性质,后来才发展成为西方议会政治的思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王需要金钱来支付政府官吏的薪金,需要金钱来与别的国王进行战争.罗马帝国时期的税收,对于封建传统却是完全陌生的.在封建制度下,每个人只是按期交纳例钱.国王与别的领主一样,必须依靠自己的收入维持生活,这些收入包括他自己的采邑收入或临时由他监护的庄园收入,以及他的封臣向他交纳的临时贡金.即使在最有理由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国王能简单地下令征收新税.  当市民代表开始正式被召唤去和领主、教士一起参加国王的大议事会时,就可认为议会已经形成了.3,中世纪议会的作用国王们召开议会是作为宣传、加强王权和取得税收权的一种手段.国王们看到,有了议会就能更方便地解释他们的政策并索取金钱,为此目的召集大型会议要比派出一百个官员到一百个地方向居民解释一切和讨价还价方便得多.国王既不承认也不主张议会有权支配国王及其政府.但从议会这方面看,议会则想借同意新税来限制王权,甚至想支配王权和政府.  在议会君主制下议会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它既可以是加强王权的工具,也可以对王权加以限制.这里,重要的是,经由议会批准已成为一种必要的程序.但并不是议会权力越大越好,它与王权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中世纪,它不能大到消灭王权。如波兰的贵族议会实行“一票否决制”,可以说是波兰亡国的原因之一.  总之,议会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物,是贵族特权下放或普及化的结果,但它又是联结中世纪封建制度和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桥梁.金帐汗国的统治对罗斯的影响蒙古人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极大地改变了罗斯、尤其是东北罗斯的社会制度。金帐汗国对东北罗斯(以及较低程度上的诺夫哥罗德)的政治统治,人为地割绝了其与西方世界和拜占廷的联系。它使俄国从此不能只面向西方,还得面对东方;使俄国不仅是欧洲国家,还须发展成亚洲国家;使在罗斯已形成的封建关系上发展起东方专制主义的传统。蒙古人给罗斯带来了东方的驿站制度、户口制度、赋税制度、军事制度和行政组织。罗斯社会原先的附庸亲兵关系被蒙古社会的臣民关系代替。在册封罗斯王公时,金帐汗不是把他们作为附庸,而是作为臣属的官员,罗斯王公们也竭力把这种关系推行到地方显贵和服役贵族中去。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在蒙古军侵犯的过程中大多数留立克后裔及其旧亲兵们阵亡,而他们是基辅罗斯附庸传统的载体。蒙古人的统治在政治上哺育和教诲了罗斯的王公们,使俄罗斯国家从此走上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道路。在这种制度下,全体人民,包括贵族,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对沙皇一人效忠,为沙皇一人服役。蒙古人的长期统治也给罗斯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一部分蒙古人与东北罗斯居民的融合,罗斯人的话语从此加杂进了蒙古人的词汇,罗斯人也从此穿上了蒙古人的东方服装(靴子、长衫、圆帽)。虽然罗斯从前接受的希腊正教文化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蒙古统治时期拜占廷文明对罗斯的影响力大为减弱,东方的蒙古文化毕竟在罗斯人的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西方人说,打死一个俄国佬,走近一看,原来是个鞑靼人。而东正教堂那洋葱头型的头顶,似乎就是高耸的哥特式尖顶与低低的蒙古包的综合。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汇合,体现在俄罗斯人身上,这就是俄罗斯国家。  ????不仅如此,蒙古人的长期统治使罗斯原来就比较落后的社会经济生活更为落后,从而被西欧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迫使俄罗斯国家只能沿着“追赶发展型” 的道路前进。而沿着这条道路发展的社会,就只能是沙皇专制的、农奴制强制的“动员型发展”社会。2004级历史学专业世界中世纪史试题4/6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30分)1大化改新2巴克提教派3“五功”4《往年纪事》5英法百年战争6阿兹特克文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西欧封建制度的概念、内涵、存在条件。2比较中世纪英法议会制度的异同。3蒙古人扩张的后果.三.论述题(40分)1试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2拜占廷帝国的兴亡--------------------------------------------------------------------------------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在中大兄皇子的支持下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大化改新破坏了原来落后的氏族制和部民制,公民以户为单位隶属于国家,使日本社会从原始性很强的早期国家进入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天皇制从此确立,用日本人的话说,是律令制国家的确立。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主动地、大规模地学习大陆先进文化制度的结果。巴克提教派巴克提教派是综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而形成的一个教派,兴起于12世纪,13、14世纪流行于城市下层。强调一神信仰,反对偶像崇拜和种姓制度,主张对神真诚信奉才能解脱。它后来在印度发展成锡克教。“五功”穆斯林的基本义务:①“念功”,即立誓信教;②“拜功”,即礼拜;③“课功”,即天课,强制性的慈善捐赠,每人应捐献收入的2•5%为济贫税;④“斋功”,回历九月斋戒.从日出到日落不饮不食,并戒除一切享乐之事;⑤“朝功”,朝觐,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一生要到麦加朝觐一次。《往年纪事》古罗斯最早的编年史,体裁仿照拜占廷的“年代纪”,是研究古罗斯最重要的史料。编者是基辅修士涅斯托尔,大约1113年编成。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因争夺法国王位继承权和大陆领地而进行的长达百年的战争,战场在法国,并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阿兹特克文化14~16世纪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创造的一种印地安农业文化,有象形文字和历法,建筑举世闻名,后毁于西班牙殖民者。二.简答题西欧封建制度的概念、内涵、存在条件。封建制度的概念本来源于西欧,西欧的封建制度在11~14世纪是其兴盛时期,5~10世纪是这种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也叫封建化时期.中国没有这种封建化时期之说。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是: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主封臣关系;②形成了与封主封臣制相适应的封土制度;③中央权力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在西欧,封建制度一定不是专制,而只意味着分裂,封建分裂是西欧封建制度最正常的表现形式。当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时,政治上才进入专制君主制时期,但这已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了。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国王和百姓、封主和封臣都遵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故封建制度下的王权是有限的,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互相制约,具有契约性质。封建制度存在的条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土地占有具有经济优势和重要的政治作用;?封建制度是军事阶层的统治,它在经常打仗的社会才能形成,骑士的优势也才能显示,给他们的报酬只能主要是土地。比较中世纪英法议会制度的异同。中世纪英法的议会都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物,都是封建性质的议会,都代表社会上的各个等级: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市民和农民。市民参与是议会制度形成的标志。但两国议会在形成、结构和职能作用大小上却有很大不同。法国的议会被称为三级会议.一般由法王自上而下召集,三级会议的召开,法王有完全的主动权.开会时三个等级分别开,一个等级一票,使国王很容易操纵.而且往往是需要征收新税时才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当然也是税收.三个等级分摊税额时,第三等级自然首当其冲.与英国国会相比,三级会议的权力要小得多.百年战争期间由于法国不断战败,激发了法国人的民族意识,三级会议决定全力支持国王,1439年确认国王可以不经三级会议同意征收新税,此举是导至法王以后基本上停开三级会议的一个原由. 英国的议会称为国会,是在各阶层与王权的冲突中,自下而上形成的。国会分为上下两院,教俗大贵族组成上院,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下院,上下院单独召开会议.在百年战争中,军费大增,下院取得了批准征税权,并进而加强了与国王讨价还价的地位,逐渐获得立法权.与法国三级会议相比,英国国会权力要大.由于英国国会权力较大,英国后来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立宪君主制,法国三级会议权力较小,不得不通过大革命的方式,形成了不稳定的、共和制与帝制交替的政治格局。蒙古人扩张的后果.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无与伦比的帝国,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北冰洋到印度支那,无数的国家和民族都屈服在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这是游牧民族对文明社会所进行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激烈的攻击.落后的蒙古人的征服并未能象阿拉伯人那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明,原因是否在于它已不可能、也没有创造出一个能征服人们的宗教?它在世界历史上主要起了破坏作用,但蒙古人的征服和短暂的统一还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蒙古征服的最直接的后果,是突厥人在中亚和西亚占据了优势,蒙古人造就了一大批突厥军事贵族,从而为突厥人的大帝国一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蒙古人杀了巴格达的哈里发,但伊斯兰教却征服了所有在西亚、中亚以及金帐汗国的蒙古人,并把他们溶化于突厥人之中.  蒙古征服的再一个后果是促进了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蒙古人征服的最重要的后果还是技术的西传.船尾舵、马的胸带挽具,尤其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些技术发明为欧洲所充分利用.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的起源,即使现在仍模糊不清,无人知晓,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发明对人类事物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三、论述题试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阿拉伯文化的形成  阿拉伯人,以一个居于少数的、落后的民族,闯入了亚非欧的文明世界,硬是在北非、西亚和中亚,用自己的宗教和语言,制造了一个伊斯兰文化圈.在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大部分民族,都接受了伊斯兰教和使用了阿拉伯语.只是在西部的西班牙,未能使当地阿拉伯化;在东部的伊朗,宗教留下了,语言却仍是古老的波斯语.  阿拉伯文化不是阿拉伯人从沙漠中带来的.这种文化,就其渊源、基本结构和民族特征来说,是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波斯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综合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一文化又带有鲜明的阿拉伯色彩,具有阿拉伯的核心,这就是它的主要表达工具是阿拉伯文,其思想核心或人生观是伊斯兰教.由此.我们不能不惊叹阿拉伯文化的综合能力.而这一切,又与阿拉伯民族长于学习,重视和提倡文化的传统密切相关.  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 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也如它的商业中介地位一样,是一种中介文化.在横向联系方面,它把东方文化,如印度的数学、稻米、棉花、食糖,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入西方,丰富了欧洲人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例如造纸术,印度的数码和十进位法,  在纵向联系方面,阿拉伯文化对西欧影响最大,它把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联系起来.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正是西欧文化的黑暗时代,穆斯林对古希腊学术著作的大量翻译,弥补了西欧文化的断层.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这两座阿拉伯文化的桥头堡,西欧人重新发现和研究古典文化.拜占廷帝国的兴亡拜占廷帝国(395~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于公元330年修建时,此地原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旧址叫拜占廷,故曰拜占廷帝国.一、拜占廷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二、查士丁尼的立法活动和对外战争三、七、八世纪世纪的收缩和军区制改革四、拜占廷的黄金时代五、拜占廷的衰落六、拜占廷的灭亡七、拜占廷文化八、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上一页下一页2004级历史学专业世界中世纪史试题5/6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30分)1.邪马台国2.贞永式目3.马可•波罗4.经院哲学5.十字军东征6.“黄金诏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对比中国古代社会,谈谈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2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3阿拔斯王朝与倭马亚王朝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异同.三.论述题(40分)1.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2.印度何时进入封建社会,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邪马台国《三国志•魏志•倭人传》所记载的在公元2~3世纪日本的一个古国,女王卑弥呼统治二十余部落,七万余户,国内存在“大人”、“下户”、“生口”等阶级,已使用铁器.邪马台国地点,过去一说在九州,一说在本州,近年在九州发现东汉铜镜残片,说明在九州的可能性较大.《贞永式目》日本镰仓幕府(1192~1333年)时期制定的武家法规,共51条,同时也是全国性的法律.其中心思想是“仆忠主、子孝父、妻从夫”,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以忠、信为本,御家人对将军要忠,将军对御家人要信..马可•波罗(约1254~1324年)意大利旅行家,蒙古帝国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1275年在中国大都会见忽必烈并得到信任,前后在中国17年。据他口述而成的《马可波罗游记》是研究东西交通和蒙古历史的珍贵史料。经院哲学是11世纪以后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和修道院所教授的哲学。它是论证、推理基督教神学教义的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哲学,它把理性和信仰结合了起来。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骑士和意大利各城对近东各国的侵略性远征,时间从1096~1270年.前后共八次.“黄金诏书”1356年德国皇帝查理四世(1347~1378年)颁布“黄金诏书”,明确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大诸侯在各自领地内有独立的法律、税收权和军队,而选侯则有绝对君主权力。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瓦解过程开始。二.简答题对比中国古代社会,谈谈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要比较首先要有前提.中西社会发展有无统一性?是存在统一性前提之下的比较,还是双方原本就存在本质的不同?换句话说,中国和西欧各国在本质上,在结构上,究竟有无区别?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大体上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中国和西方的社会在许多结构上是不同的,因而决定了它们发展上的差异性;另一派则认为,中西社会在本质结构上是相同的,发展的不同只是显示发展阶段的差异而已.这个问题很大,它还可以引申到中国是否能独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比较的时间段最好是在中世纪.  中国社会自唐宋以来具有非世袭官僚制、财产均分制、士农工商身份的不固定等特质;明清的宗族制度就是在这些特质的背景下构成的,它起到了相互扶助和宗族内“保险共同体”的作用;而儒教中的政治、经济思想,即大同的“公”思想和土地所有制的 “均平”思想,既是对上述情形的补充和反映,又恰好构成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方面的基础.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结构已明显与中国古代社会不同.中国多搞一元化,中世纪西欧则呈现明显的二元化倾向:政治上是等级领主制,小国林立,没有统一的大帝国,当各民族国家形成时,又有议会与王权的对立;经济上是城市自治体与领主庄园的对立;社会上则是政教分离,并实行阶级世袭和家庭的长子继承制.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在整个中世纪,拜占廷都是东方与西方、欧洲与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取代了拜占廷的奥斯曼帝国就没有发挥这种桥梁作用,而是起到了隔绝作用.  在政治上,拜占廷是保护西方的盾牌,使盾牌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发展自己的文明.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奥曼土耳其在五十年内便抵达欧洲中心,包围了维也纳.在文化上,拜占廷文化保护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并使古典文化在拜占廷的土壤结出中世纪的硕果;拜占廷文化用文明的火种照亮了中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并把它撒遍周围的民族;拜占廷文化给站在近代门槛上的西欧带来了促使其未来获得巨大发展的文化要素,包括政治概念、法律原则、文学艺术形式、学术精神和生活方式,为此后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东欧,拜占廷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艺术,对东欧其他国家和民族都产生直接间接、或大或小的影响.它对俄国影响之大,以至于俄国至今仍用拜占廷的双头鹰作国徽,在君士坦丁堡(第二罗马)陷落后,宣称莫斯科是第三罗马.拜占廷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有一千年的历史,比起西方,它文化发达,经济繁荣.但西方是重新开始,为新文明打基础,而拜占廷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的遗产上.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最后便必然灭亡.阿拔斯王朝与倭马亚王朝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异同.倭马亚王朝的首都在大马士革,政治文化上主要受拜占廷影响。在倭马亚王朝时期,全体阿拉伯成年男子都是战士,按部落氏族关系编成部队,驻扎在远离城市的兵营.住在兵营的阿拉伯人多携家属,以战争为业,靠掳掠和瓜分战利品维生.这实际上是一种军事共产主义制度  倭马亚王朝主要依靠叙利亚的阿拉伯贵族统治.这时全国分五个行省,各省设总督,掌握当地军、政、司法、税收大权,后又设独立税收部门,直接归中央领导.由于阿拉伯人大都不识字,所以起初官吏大量留用原拜占廷及波斯官吏.官方文字在叙利亚等地是希腊文,在伊拉克等地是古波斯文,直到哈里发阿卜杜勒•麦立克(685~705年)时,方改用阿拉伯文.      阿拔斯王朝以伊拉克为中心,受东方波斯政治文化传统影响较大,国家愈益发展成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倭马亚王朝时期哈里发的权力完全依靠阿拉伯各部落的支持,而阿拔斯的哈里发自称他的权力是直接受自真主安拉,实际上依靠他自己豢养的官僚.这时,新的官僚阶级已取代了过去的阿拉伯贵族阶级,且官僚的主要来源也已是波斯人、埃及人等麦瓦利.政府的机构从形式到灵魂都波斯化了.   阿拔斯王朝时已不依赖阿拉伯部落组成的军队,军队中的阿拉伯人逐渐减少,他们被领取军饷的、由呼罗珊人组成的近卫军所取代.九世纪中期中亚的突厥奴隶(马木路克)又在近卫军占主要地位,导致日后近卫军操纵哈里发.九世纪中期已停发阿拉伯人的年俸,阿拉伯战士的军事共产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时,原只指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的概念,其范围也已大大扩大,包括了操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的许多民族.三、论述题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一)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诸因素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  ⒈罗马封建因素  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另外,罗马很早以来就存在一种保护关系,一些人因败落而寻求富有的庇护人的保护,成为他们保护下的平民或附庸,帝国衰落后,这种保护关系更为扩大,成为日后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  ⒉基督教会  四世纪以后罗马成为基督教国家,教会组织普遍建立,受罗马制度的影响,教会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都建立起来.正是基督教会,在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起到了维护秩序的稳定性作用,并且成为日后教化日耳曼蛮族,把罗马古典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的承担者.  ⒊日耳曼因素  日耳曼人刚从原始社会走出,为陷如绝境的西欧社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与罗马法律相比,耳耳曼法律是习惯法,粗犷、迷信、采用神裁法,但对日后西欧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响.日耳曼法律产生于人类古老的习俗,而不是统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超越王权,没有一个国王可绝对专制,这种王权有限制度是中世纪西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特点.所以有人说,民主起源于日耳曼丛林之中.  日耳曼人的亲兵队制度,建立了首领和亲兵相互间契约关系的观念,直接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日耳曼人还带来了农村公社制度(其特点之一是自治),它对西欧城市的形成、行会制度、以至于议会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具有两条相辅相成的线索,一是封主封臣制和封土制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一是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我们把这两个过程称之为封建化过程.1封主封臣制与封土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墨洛温王朝时期,六、七世纪,国王采取赐地封土的办法给其官员,封地与公职相联系,这种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久而久之,大贵族势力上升,国王军事经济实力削弱.  第二阶段:到八世纪,军事制度发生变化,从原来的步兵或轻装骑兵发展成为重装骑兵,查理•马特进行采邑制改革,将封地与附庸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向西欧封建制度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马特没收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大量地产,分封给他的附庸骑士.受封者,即封臣则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并向封主宣誓效忠,这种军事封地称为采邑.受封者若不能履行封臣的职责,封主有权收回采邑.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封主也要保护封臣,不能欺侮他的妻女,若违反,封臣也可另找封主.  采邑制的广泛推行,导致以下后果:①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大小封建主竟相争夺劳动力,把自由农民变成农奴;②巩固了中小封建主的地位,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排除了农民当兵的权利;③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三阶段:采邑原本是终身的,封臣死亡,采邑交还封主,不得世袭.封臣的继承者若要继续从前的关系,要重搞受封仪式.到九世纪,采邑逐渐变成了世袭领地.877年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颁布克尔西敕令,承认采邑和特权世袭.  ⒉自由农民逐渐农奴化(三)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  国内史学界一般认为,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时间是九、十世纪,主要根据是877年的克尔西敕令.  确立的标志:封臣制(附庸制)与封土制(采邑制)相结合,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结合,大贵族在其世袭领地内具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权力,而王权衰落.印度何时进入封建社会,谈谈你的看法印度学者夏尔玛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如从四、五世纪开始的国王赐地的铜板文书,按照西欧封建制的模式,认为印度封建社会开始于四世纪.但相当一些印度学者把印度中世纪史的开端定为伊斯兰教统治开始的德里素丹时期,即13世纪,这一分期可能更符合印度实际.苏联学者认为封建制因素在公元初已产生,但转变为封建社会则为5~7世纪之间.国内意见也不一致.季羡林先生认为公元前五、六世纪的佛教时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前273~236年)已完全形成封建社会.朱寰先生认为封建制度在笈多王朝萌芽,戒日王帝国时期确立.马克垚先生干脆说此问题至今未得到妥善解决,认为古代印度社会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性,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孔雀王朝发展出较明显的奴隶制,其他广大地区,尤其是南印度,到公元初还存在许多原始部落或原始残余很多的国家,这些地方是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崔连仲则认为印度没有奴隶社会.  ????????要说明社会性质,主要看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身份地位.朱寰主要根据东晋法显的《佛国记》和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法显到印度是笈多王朝时,玄奘到印度是戒日王时,而此时期印度本国的文字材料很少.玄奘说印度封建地产:“王田之内,大分为四:一充国用,祭祀粢盛;二以封建,辅佐宰臣;三赏聪睿,硕学高才;四树福田,给诸异道” .即是说,土地基本王有,也搞分封,分为王田、封邑、寺田、学田,但都由公社农民耕种,这说明当时确是封建社会.不过,孔雀帝国时,土地也是王有,贵族占有,也有寺田,并也由公社农民耕种,有许多奴隶,但更多的是公社农民,与戒日王时代似乎并无太大区别.上一页下一页2004级历史学专业世界中世纪史试题6/6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30分)1.阇提2.蒙古西征3.徙志(希吉拉)4.麦瓦利5.自由大宪章 6.汉萨同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有何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2.拜占廷军区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3.日本武家政治的形成和影响.三.论述题(40分)1.古罗斯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兴衰.--------------------------------------------------------------------------------参考答案•名词解释阇提印度中古时对种姓制度的称谓.阇提原意为生或种,指逐渐分化出的、众多的、实行内婚制的世袭职业集团。蒙古西征⒈成吉思汗西征(1218~1223年),灭西辽、花剌子模,打败罗斯联军。⒉拔都西征(1235~1242年),进攻欧洲,建金帐汗国。⒊旭烈兀西征(1253~1258年),进军伊朗和伊拉克,在中亚和伊朗建伊儿汗国。徙志(希吉拉)回历622年7月16日,穆罕默德与密友艾卜•伯克尔离开麦加,前往雅特里布,是为徙志.它标志着穆罕默德事业的重大转机,对伊斯兰教的胜利和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麦瓦利阿拉泊帝国时期的社会等级之一,指改宗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多为叙利亚人和伊朗人,文明程度较高,阿拉伯人称他们为“麦瓦利”.麦瓦利免缴人头税,但要缴纳土地税等赋税,当兵只能当步兵.自由大宪章 英国失地王约翰(1199~1216年)时,约翰对内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捐税,对外则向教皇纳贡称臣,使他与社会各等级都处于对立地位。1215年6月15日,大封建主联合骑士与城市上层以武力迫使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大宪章共63条,具有封建契约性质,主要是保证大封建主在经济、司法、和政治上的特权,同时也涉及骑士和市民等级的权利.大宪章把王权放在封建契约约束之下,充分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汉萨同盟以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汉堡、不来梅为中心的城市商业同盟,其贸易范围东到俄国,西到英国,参加同盟的城市最多时有80多个,14世纪后半期实际控制了北海、波罗的海的贸易。汉萨同盟的盛期维持了一百多年,随着俄国、荷兰、英国等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形成,16世纪逐渐解体。二.简答题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有何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  西欧城市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①西欧政治分裂,法律不统一,大小封建主割据独立,各封建主都是拥有行政司法职能的独立实体,城市援引此例,就象某一领地取得特恩权一样.这种状况不会在大一统的帝国结构中出现,所以,它既不会出现在东方,也不会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②城市往往与王权结盟,取得特许状,以对付当地封建主.③农村公社的传统,市民也组成公社,成为团结斗争的现成组织形式。?古希腊、罗马城市文明的遗产:城市公民群体和公民权的观念,公民大会制度和市议会制度。拜占廷军区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在外敌入侵的威胁下,为拯救帝国于危亡,七世纪中期希拉克略王朝(610~711年)到八世纪伊苏里亚王朝(717~802年)实行军区制改革。主要内容:⒈把北非、意大利实行的军区制移植到东方,设若干军区,以军区代替行省,军政合一,由主管军事的将军统治,实际是对全国实行军事管制;⒉建立军屯制度,自由农民被编入军队,并分配以世袭份地,亦兵亦农,缴纳赋税,但不服劳役;⒊对军队上层则进行土地分封,形成军事封建贵族,既作为帝国阶级支柱,又加强帝国军事力量.  军区制是一种军政兼容、兵农合一的制度,它在拜占廷帝国历史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与帝国的兴衰有直接联系,是拜占廷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1,军区制适应了拜占廷的军事需要,基本解决了兵源和军费上的困难,为其军力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2,由于军区制推行,使小农经济勃兴,国家税收稳定,国库丰盈,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商业繁荣;3,通过推行军役土地制和屯田制稳定了社会各阶层,使人口流动中的无组织状态得到控制,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4,但是,军区制本身就存在着使其破坏的因素,因为它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后盾的军事贵族的兴起,形成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并使小农破产。日本武家政治的形成和影响.  平安时期(794~1192),是日本社会由律令政治向武家政治的转型时期.日本社会政治发展的特点有二,一是天皇始终存在,所谓天皇是神,“万古一系”;一是武家政治,而武家政治的发端乃是武士的兴起.   武士兴起与庄园制度发展有关.大化改新后,曾设府兵制,府兵是义务兵.班田制破坏后,九世纪中期改行健儿制,此为募兵制,但因其多为豪强富家子弟,后来健儿制名存实亡.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律令制国家瓦解,中央对地方丧失控制能力,地方豪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地方豪强和大庄园主为保护和扩张领地,便把自己的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建立亦兵亦农的私人军队,这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关系相结合的军事集团,其成员称为武士.随着武士势力的增长,不但地方豪强难以控制转而依赖于他们,连朝廷内部相互斗争的政治势力也依靠其夺取政权,武士地位日益重要.到11世纪时,形成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军事集团.1185年关东源氏打败关西平氏,取得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幕府首脑虽只称为征夷大将军,但幕府实际上是中央政权,天皇被架空.镰仓幕府(1192~1333年)以后为室町幕府(1336~1573年)、德川幕府(1603~1868年)。幕府政治是武家政治的体现,它一直存在到1868年明治维新前。其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军部,仍有浓厚的武家政治色彩.三、论述题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兴衰.⒈教权与王权之争11世纪中期以前,教会实际上是世俗王权、领主的世俗工具.追求灵魂拯救、精神生活的教会完全陷入世俗生活,使教会腐化现象严重:许多教士娶妻,教职公开买卖,称为“买卖圣职”,甚至连教皇职位也买卖.如此,引起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称克吕尼运动(得名于克吕尼修道院).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在教会改革派的影响下,规定以后的教皇必须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希望选举教皇时能排除来自教会以外的影响,当时红衣主教就是罗马城各教堂的教士和附近主教区的主教.这是教权摆脱王权和世俗权力的开始.从此红衣主教选举教皇,教皇转而任命红衣主教.1073年,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希尔德布兰当选教皇,称格利哥里七世(1073~1085年)他宣布主教不再是封臣,主教和教士不得接受俗人锡封教职.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对教皇屈辱的卡诺萨觐见.以后,亨利四世重整旗鼓,带兵进犯意大利进行报复,格利哥里七世于1085年在流亡中死去.  到德皇亨利五世末期,双方态度都有所缓和.1122年签订沃姆斯宗教协定,规定主教和修道院长由教士选举,选举时须有皇帝或其代表参加,教皇赐予主教代表教权的指环和权杖,德皇赐予主教代表世俗权力的权节.在此之前,就主教叙任权问题教皇已与英法两国达成类似协议.  从格利哥里七世开始到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教皇政体确立,主教和大主教必须服从教皇的直接统治,早已存在的教阶制这时真正处于教皇控制之下.  ⒉教权的衰落教权的过度膨胀,显然不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进入十四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各国王权的加强,便逐渐削弱本国教会与教廷的联系.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年)干预法王腓力四世对本国教士征税的命令,并以开除教籍相威胁.但今非昔比,法王召开三级会议(1302年),并派军队逮捕教皇,又老又病的教皇,遭此侮辱,不久死去. 1308~1377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法王控制,教皇称之为“阿维农之囚”.1377年,教廷迁回罗马,但阿维农教皇继续与罗马教皇并立,双教皇近四十年(1378~1417年).这期间于1409年比萨开会,宣布废黜双教皇另选一个,结果那两个不退又加上一个.直到1414年才又选一新教皇,让三个旧教皇同时退位,拖到1417年新教皇才上台.教权大分裂,表明教权的衰落.古罗斯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邀请论:大约在9世纪中叶,从北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曼人来到东欧平原。他们被称作瓦良格人,这些人组成武装商队,亦商亦盗,控制着从北欧经第聂伯河出黑海到君士但丁堡的商路,这条商路就叫做“从瓦良格人到希腊人之路”(瓦-希之路)。沿商路的斯拉夫人和非斯拉夫人也向瓦良格人纳贡。据《往年纪事》记载;由于诺夫哥罗德的东斯拉夫部落内乱,应诺夫哥罗德贵族的邀请,瓦良格人(罗斯人)酋长留立克兄弟率族人于862年来到诺城,平息了内讧,自称王公。两年后,他的两个兄弟先后死去,全部权力归留立克.此时,瓦良格人已征服东斯拉夫人北部群体。征服论:留立克死后,其亲属奥列格即位(879~912年在位)。882年,奥列格率兵南下征服基辅,随后征服东斯拉夫人的西南群体和东南群体,形成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一般把882年看成是古罗斯国家的建国年代。为何这样认识?基辅处于第聂伯河中游,森林与草原的交接处,是当时罗斯通商活动的汇集点,各地的商船都驶向这个城市。罗斯所有的商业城市在经济上都依附于基辅,因为基辅能破坏它们的通商活动,割断全国经济流通的大动脉,不放商船驶往第聂伯河下游到亚速海和黑海市场。所以,谁占有基辅,谁就掌握了罗斯商业的主要门户。同时,基辅又是国家抵抗草原敌人的主要前哨。要保证商路通畅,尤其要保证第聂伯河在草原地带的畅行无阻,就需要把所有东斯拉夫部落的力量联合起来,而诺夫哥罗德建立的只是一个地方性的瓦良格公国。在基本统一罗斯后,基辅王公给各地委排自己的总督,这些人或是亲兵,或是儿子和亲属。总督也有自己的亲兵队,他们与基辅保留松散的联系,他们是这些地方的王公,而基辅王公是大公。至此,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便形成了。这个国家是由瓦良格人、即诺曼人在征服了东斯拉夫人之后建立的,并且是以他们带来的族名——罗斯来命名的。同化论:罗斯人最初只是指那些外来的统治阶级,但久而久之,随着这些罗斯人被众多的东斯拉夫人所同化,罗斯逐渐也就成为东斯拉夫人的专有名称了。这就是古罗斯国家起源的理论——诺曼说.反诺曼说:不过,也有一些俄国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瓦良格人不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诺曼人,而是本地的斯拉夫人,古罗斯国家的形成是罗斯社会经济政治长期发展的结果。重要思考题(摘自首都师大历史系教学大纲,2005,11,10)1、叙述民族大迁徙的过程及意义。 2、论述法兰克王国封建化过程。3、论述查理•马特采邑改革的内容和后果。4、阐述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5、论述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6、阐述西欧封建手工业行会的特点。7、阐述十字军东侵的原因、经过和后果。8、论述英、法两国议会君主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内容。9、阐述英、法百的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10、论述罗斯国是如何形成的。11、阐述莫斯科公国兴起的原因。12、叙述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13、阐述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教义。14、论述阿拉伯人在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15、阐述日本大化革新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16、阐述英国16世纪圈地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后果。17、论述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18、论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19、评价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20、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重要参考书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朱寰:《世界中古史》(修订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马克垚:《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恩格斯:《马尔克》,《马恩全集》第19卷,第351-369页。恩格斯:《法兰克时代》,《马恩全集》第19卷,第539-563页。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恩全集》第21卷,第448-458页。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蒋孟引主编:《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沃尔克:《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凯撒:《高卢战记》,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科斯敏斯基:《中世纪史》第一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谢缅诺夫:《中世纪史》,三联书店,1957年版。波梁斯基:《外国经济史》(封建主义时代)。琼图洛夫:《外国经济史》。瑟诺博斯:《法国史》。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洛赫:《德国史》赫德:《意大利简史》。扎波罗夫:《十字军东征》。亨利•特罗亚:《一代暴君-伊凡雷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一卷。道润梯步:《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巴集列维奇:《蒙古统治时期的俄国史略》下册。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希提:《阿拉伯简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伊斯兰教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版。西•内•费希尔:《中东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汪向荣:《邪马台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井上清:《日本历史》(上册)。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王辑五:《1800年以前的日本》。孙家堃:《哥伦布航海日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汤玉奇等:《哥仑布美洲探险记》,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埃•索蒂略斯:《哥伦布》,海洋出版社,1984年版。朗格:《哥伦布传》,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奥西诺夫斯基:《托马斯•莫尔传》(杨家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安东尼娅•弗雷泽:《历代英王生平》(杨照明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施托克玛尔:《十六世纪英国简史》。吴泽义:《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李浴:《西方美术史纲》,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