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33 KB
  • 2022-04-22 11:47:32 发布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初步方案)

  • 6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那么1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三章施工前期准备5第四章顶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6第五章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组织34第六章顶管施工考前须知及应急措施35第七章平安目标、平安保证体系及措施39第八章施工应急预案45第九章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54第十章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地上设施的保护措施56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那么1.1编制依据1、番禺区丹山河〔含丹山分洪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周边污水管工程施工设计图。2、番禺区丹山河〔含丹山分洪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周边污水管工程施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番禺区丹山河〔含丹山分洪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周边污水管工程施工现场调查资料。4、国家、行业和地区现行有关标准、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标准?JGJ46-202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68-202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21?给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2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8-202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2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268-2021〕1.2编制原那么⑴严格遵守明确的设计标准、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实事求是,施工方案可行、适用、经济。坚持在实事求是的根底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那么。⑵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范围严密监控,坚持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那么。 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⑷采用工程法组织施工,推行标准化管理,到达平安、文明、高效。⑸实行工程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施工方案和信息优化处置,实现平安、质量、工期、本钱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坚持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四新〞成果。⑹组织专业队伍上场,装备足够的优良机械设备进行专业化施工,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并力争提前。⑺遵守环境保护法并切实按有关要求和规定来组织实施。⑻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的根底上,针对本合同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并结合现场实际、上场的机械装备、人员条件,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所属工程名称:番禺区丹山河〔含丹山分洪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施工工程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东环街道办事处设计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监理单位: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广东泰通建设2.2顶管工程概况本工程方案总工期135日历天,根据工程量及总工期、节点控制工期,根据关键设备〔顶管机等〕 的工作效率及人员组织,根据顶管的长度,本工程拟设工作井7座,接收井25座、顶管工段8个工段,每个工段长度约60m,最短一段为15m。表2.2-1顶管施工统计表工作段编号开始井号结束井号长度〔m〕管径管材长〔m)材质1W17W1820d6002Ⅲ级钢筋砼管2W18W194D6002Ⅲ级钢筋砼管3W19W2036d6002Ⅲ级钢筋砼管4W20W2145d6002Ⅲ级钢筋砼管5W21W2255d6002Ⅲ级钢筋砼管6W39W4031d6002Ⅲ级钢筋砼管7W39W4252d6002Ⅲ级钢筋砼管8W52W5343d6002Ⅲ级钢筋砼管9W53W5435d6002Ⅲ级钢筋砼管10W60W6149d6002Ⅲ级钢筋砼管11W61W6250d6002Ⅲ级钢筋砼管12W62W6335d6002Ⅲ级钢筋砼管13W63W6546d6002Ⅲ级钢筋砼管 2.3地质情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镇丹山河沿线,现场施工条件比拟复杂,道路沿线建筑物主要分布有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厂房等,现场人流、车流量较大,且在沿线另有一些支路与之交叉,根据本次钻孔所揭露岩土层情况,按岩、土层的成因,该区上土层依次为:1、素填土;2、粉质粘土;3、粗砂;4、粉质粘土。图例地质柱状图〔二〕水文地质素填土、粉质粘土、砂层为相对隔水层,砂层为透水层及含水层,中粗砂赋水性良好,粉细砂稍差,粉细砂渗透系数约为3~8m/d(经验值),中粗砂渗透系数约为8~15m/d。根据勘察钻孔水位,勘察期间测得钻孔水稳定水位埋深1.20~2.30m。具体详见?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4工程目标本工程顶管段施工目标如下:(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标准为优良;(2)平安管理目标: 无死亡事故,无重大职业健康事故,无重大环境影响事故;(3)工期目标:顶管施工工期:方案于2021-8-15开工,于2021年12月23日完工。(4)文明施工目标:保证文明施工工地,保证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滋扰。第三章施工前期准备本顶管工程距离较长,地质条件较差,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⑴顶管机械设备、管材进场准备及施工人员组织针对地质特点和工程管材选定与之相适应的顶管掘进设备、顶管施工工艺,对顶管配套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及调试,使其保持在良好的待用状态;提前做好管材供给方案,将相应的管材技术参数以书面形式向管材生产厂交底;安排具有丰富顶管施工经验的班组进驻现场施工,施工前做好全面的技术交底和平安交底,确保有关劳动平安及施工技术教育,加强工人的劳动平安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⑵对顶管沿线地质情况进行核查为确保顶管成功,需对顶管沿线的地质情况核查,进行补勘,加密钻孔密度,通过补勘资料与原地勘报告相比拟,出具更详细、准确的地基情况说明用以指导现场施工和方案编制。⑶编制专项方案、组织专项技术交底施工前,在工程技术负责人的带着 下集中有关技术人员仔细审阅图纸与相关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编制详细的顶管专项方案用以指导施工,方案报送专家评审;并组织召开专题技术交底会,参加人员设计顶管施工的所有工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第四章顶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4.1泥水平衡顶管工艺4.1.1泥水平衡顶管工艺根本原理泥水平衡顶管工艺根本原理是将已调成一定浓度和比重的泥水,通过送泥水系统送至顶管机头前挖掘面处,泥水在挖掘面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泥膜,可阻止泥水向挖掘面里面渗透,同时调节泥水压力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到达稳定挖掘面的目的;顶管机头前进的同时刀盘切削土体,被切削下来的残土与泥水充分拌和后,由排泥系统输送至地面泥水别离设备进行处理,别离出的残土被运走,泥水再送入送水系统循环使用。4.1.2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特点⑴适用的土质范围比拟广,如在地下水压力很高以及变化范围较大的条件下也可适用;⑵可有效的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所在顶管周围的土体扰动比拟小,因此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很小;⑶与其他类型顶管相比,泥水顶管施工时的总推力比拟小,尤其是在粘土、砂土层表现得更为突出,适宜较长距离顶管;⑷工作坑内的作业环境比拟好,作业也比拟平安。由于它采用泥水管道输送弃土,不存在吊土、搬运土方等容易发生危险的作业;可在大气常压下作业,也不存在采用气压顶管带来的各种问题及危及作业人员健康等问题。⑸泥水输送弃土的作业连续不断地进行,其施工进度快,能有效的保证工期。 4.1.3泥水平衡顶进系统泥水平衡顶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份组成:①NPD泥水平衡顶管机;②机内控制柜;③洞口止水圈;④环形护口铁;⑤马蹄形顶铁;⑥主顶油缸;⑦主顶油泵;⑧激光经纬仪;⑨后背板;⑩基坑导轨。4.1.4泥水平衡进排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份构成:①泥水别离设备〔沉淀箱及别离器等〕;②进水泵;③排泥管;④进水管;⑤基坑旁通;⑥流量计;⑦ 排泥泵;⑧进排泥泵控制柜;⑨进排泥软管;⑩流量调节器泥水平衡进排泥系统图 施工放样、复核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止水洞口、后背及基坑导轨安装搭建平台、吊架顶进设备安装基坑内进排水系统安装顶管机井上组装、试转下井就位安装开洞、顶进吊放首节管与机头连接初始顶进正常顶进机头进入接收井吊机头、拆设备检查井施工施工测量泥水池、控制间通水、联动运行管道顶进前检查1.设备全部试运转;2.设备在轨道坡度高程;3.洞口密封情况;4.制定开封堵措施。泥水控制测量与纠偏量测与监控确定施工参数安装中继间4.1.5泥水平衡顶管工艺流程图 4.1.6沉井工艺流程图二、旋喷桩施工工艺〔一〕旋喷桩施工方案1、D500旋喷桩施工方法旋喷桩成孔直径为0.5米,水泥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8~1.0,水泥用量200kg/m,桩身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0MPa。2、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 定孔位钻机就位钻进造孔泥浆配制废浆排放沉淀池废水排放、沉渣外运水泥浆配制高喷台车就位下喷射管浆液喷射旋摆提升成桩移至下一孔位废浆沉淀硬化、清运终孔检查不合格合格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旋喷桩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开始施工时,首先进行现场试验施工,进一步确定喷射参数及施工工艺。根据地基加固范围内的特点,拟采用的施工参数如下表所示: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参数表工程技术参数高压水水压(MPa)24流量〔L/mim〕80~120喷嘴直径〔mm〕不小于2压缩空气气压(MPa)0.6流量(m3/min)1~2水泥浆液压力(MPa)2流量(L/min)100~150注浆管提升速度〔cm/min〕≤10旋喷速度〔r/min〕≥10施工要点如下: 先用钻机钻孔,然后移开钻机,将旋喷机移至孔位对中,将二重管放进孔中直至孔底,启动高压泵、空压机和旋喷机,用25MPa高压使浆流和气流从Ф2~2.5mm的喷嘴喷射出来切割土体成桩,并缓慢提升至设计止浆高度。〔1〕钻导孔1〕钻孔时采用膨润土配制泥浆护壁,泥浆的主要性能指标控制为:比重1.2~1.4,粘度25~30″,含砂率小于5%。2〕测放孔位:根据设计图纸放设桩位,确保孔位的准确。3〕钻机安装就位:先使钻机安置在标定的孔位上,使钻头中心对准孔位中心,调整钻机水平度和钻杆钻具的垂直度,保证孔倾斜率不大于1.5%。4〕成孔:钻机在桩位钻孔,钻孔深度与设计一致。为准确取得地质资料,合理优化施工技术参数,选取钻孔按地质钻探孔要求对不同地层取样分析。5〕钻孔施工质量标准:孔位差≤50mm,垂直度≤1%。6〕钻孔完成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高喷台车就位,进行喷浆作业。〔2〕浆液配制浆液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自来水配制,速凝剂水玻璃按水泥用量的2%投加,水灰比0.8~1.0,采有立式搅拌罐搅拌。〔3〕旋喷注浆1〕钻孔成孔后,在孔中下入三重管启动注浆泵和旋喷机,同时喷嘴喷出20~25MPa高压水泥浆喷射冲切土体,旋喷机使三重管以10cm/min的速度连续缓慢地旋动提升。在高压旋喷注浆过程中,注意防止喷嘴被堵,严格按设计的水灰比,压力,流量,提升速度施工,不能随意更改,并做好量测工作,及时正确地作好记录。 台车就位安装调试完成后,将旋喷管插至孔底,先启动灰浆泵送浆,待孔口返浆后按方案设计的技术参数进行旋喷、提升。2〕在旋喷过程中,随时注意各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水、气、浆的压力与流量,作好详实的施工记录。3〕旋喷提升过程中如中途发生故障,立即停止施工,等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施工。4〕冒出浆液由泥浆泵抽至沉淀池沉淀处理。〔4〕回灌喷射注浆结束后,水泥浆不断析水固结,浆面随之下降,此时及时向孔内采用自然水压力静压填充灌浆,直至液面不再下降为止。5、施工考前须知:水泥浆在旋喷前1小时内拌制,水灰比0.8~1.0,旋喷过程中耗浆量控制在10~25%,由下往上喷浆,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相邻两桩施工间隔时间大于2天且大于2倍桩距。4.2顶管设备的组成4.2.1主体设备⑴主控制集装箱顶管的控制主要在集装箱内进行,内置主动力设备,及操作电脑平台,动力设备主要提供主推进系统、机头掘进系统、膨润土系统及纠偏导向等系统等的动力。采用液压驱动系统,比照电机驱动,具有运行平稳,过载保护等优点。对机头、顶进、纠偏及注浆的操作全部在集装箱内的控制台前进行。采用先进的激光导向定位系统〔ELS〕 ,能随时显示机头的位置、控制倾斜度并持续提供机头之导向和定位,采用的全自动导向系统,可以在电脑中预设容差值,由系统自动导向纠偏。并能将顶进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记录进行打印。⑵主推进机头采用标准刀盘并加配锄形刀具,能轻松穿越软、硬及含砂、砾石等土层。全断面密封装置,对于在地下水位下的施工无需采用降水措施。刀盘无极调速,易于纠偏。⑶主液压千斤顶底部装有可以调整水平的推垫,三级等推力油缸。全强化一体成型的顶进架,总推力1000吨。⑷膨润土注入系统膨润土注入采用电脑控制,以降低管壁的摩阻力,减小推进顶力。注入量和注入压力在电脑上显示,便于监控。⑸进排泥系统采用离心式泥水泵,转速无限可调,通过进水流量、压力及出泥泵的流量、压力的调节来控制泥水仓的压力来平衡前方土体的压力。可以在电脑前进行操作。⑹该设备具有以下特点:①全断面封闭开挖,泥水平衡前方土体,路面沉降小;②电脑全预设容差全自动纠偏,偏差控制在5mm以内;③液压驱动,运行平稳,过载保护;④机头适应复杂各种地质,为全土质型;⑤装备GTS系统,随时提供机头的定位;⑥顶进速度快。4.2.2顶管配套设施、设备 ⑴基坑导轨基坑导轨是由两根平行的钢结构焊接在轨枕上制成的,其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使推进管在工作坑中有一个稳定的导向,并使推进管沿该导向进入土中;二是让环形、弧形顶铁工作时能有一个可靠的托架。本工程基坑导轨选用I30b工字钢,为了提高导轨的耐磨性和强度,在导轨上加筋板。两导轨平行、等高,与混凝土根底中预埋钢板焊接。⑵钢后背为增大后背强度和抗力,在工作井后背方向加设一块3.0m×3.0m的钢后背,钢后背采用厚20mm和厚30mm的钢板焊接加工而成,钢后背必须保证垂直,钢后背厚300mm。⑶主顶油镐、油泵及油镐架为确保管道受力均匀并提供足够的主推力,主顶配备4台二级等推力液压油镐,行程3500mm,单缸推力为200t,总推力为4×200=800t。最大主顶动力系统采用2台CY14-1B型〔额定容量25L、额定压力31.5MPa〕的柱塞式高压油泵并联控制,其中一台使用变频调速机。当不使用中继间时,开一台油泵顶进速度可在62mm/min至124mm/min调整;当使用中继间时,主顶系统只起跟进作用,两台泵同时开跟进速度为186mm/min。油镐架采用[20槽钢焊接制作,顶镐的布置应满足合力点的方向与管道轴线方向一致。⑷顶铁及护口铁 为满足顶管出泥需要,顶铁选用一1.2m长块马蹄形顶铁,同时为确保管体平安,使管体端面传力均匀,采用1块圆形钢护口铁〔厚30cm〕。⑸进、排泥管进水管与排泥管均采用φ114×4mm无缝钢管制作,每节长度4m,接头处采用活动卡环连接,卡环内设置止水胶圈;为满足长距离顶管施工,考虑给每套顶管设备准备总长1000m的进排泥钢管;局部施工点位于道路上,距离水源及排泥位置太远,需沿途安装引水管和排水管,管材可采用φ150mmPVC管,6m长一节,管与管之间用螺栓、法兰连接,过交叉路口段采用φ150×6mm钢管铺设,并设置缓坡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套顶管设备配备引水管和排水管长度各1500m,共3000m,隔200m左右设置一台6寸接力渣浆泵。⑹泥水箱为保证顶管进水和排泥流量,现场设置进水蓄水池、排泥沉淀池,蓄水池与沉淀池采用钢制箱体结构,便于现场搬运和安装,两池之间采用DN200钢管连通,使沉淀后的泥浆能够循环利用。⑺工作井吊装设备顶管工作井吊装采用25t汽车吊车或自制门式吊装行车〔载重5t〕,自制门式吊装行车结构及布置另见专项方案。⑻止水洞口顶管过程中,无论是出洞还是进洞,管道和洞口之间都必须有一定的间隙。为保证顶管机进出洞时泥浆和地下水不从顶管机外壳周围涌出,需在顶进方向安装洞口止水装置。 洞口止水装置安装在工作井与接收井沿管线方向的侧壁预留洞上,该预留洞的直径应比顶管机外径稍大〔约10cm〕,其由预埋螺栓、钢压环及橡胶圈组成。4.2.3设备安装⑴起重设备安装初期设备安装,在龙门吊尚未安装时,所有设备、构件吊运均采用汽车吊,包括龙门吊安装。在龙门吊安装完成后,井内所有吊运工作均由龙门吊来完成,包括顶进设备的装拆、顶进管道的吊放和顶铁的装拆、材料的垂直运输。⑵后背安装后背较坑底深0.5m,采用长2.5m、断面15cm×15cm方木码放,高度为4m,并尽量贴紧墙壁,后背平面要求垂直于管道中心线,如有空隙用砂石填充严密,方木前埋设立铁3根,间距1.0m。立铁前码放横铁,横铁要求码放平整,顶镐后座与横铁结合处严密,以便均匀地将顶力传到后背上。⑶导轨安装导轨使用高度为140mm的钢轨,安装道轨用木枕,经计算D=600mm〔外径厚度60mm〕钢筋砼管导轨宽度为635mm(见计算式),导轨高程用顶管坑内的水准点测设。钢制道轨与木枕用道钉固定,两侧用方木与槽壁撑紧固定。导轨宽度计算及安装图〔图4.2-1〕如下:导轨宽度计算式:60 D600图4.2-1导轨安装图⑷千斤顶、油泵安装顶进设备为500t油压千斤顶,行程L=700mm。根据顶力计算,安装2台千斤顶,与管道中心线对称布置。油泵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油泵与千斤顶匹配,同时配备了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毕,先进行试运转,再进行管道顶进;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进行;顶进中假设发现油压突然增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前方可继续顶进;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⑸顶管机安装和调试①顶管机安装前做一次安装调试,清洗油管,防止灰尘等污物进入油管,保持电路系统枯燥,机头运转调试各局部动作正常,液压系统无泄漏。②顶管机的尺寸和结构应完全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在吊装前做详细地检查。③顶管机采用钢丝绳外套橡皮吊放,吊装时应平稳、缓慢、防止 任何冲击和碰撞。④顶管掘进机安放在导轨上后,测量前后端中心的方向偏差和相对高差,并作好记录,顶管机的接触面必须相互吻合。⑤按设计要求进行定位。⑥将顶管掘进机和电路、油路、水路、气压、泥浆管路和控制系统等进行统一连接,各部件安装正确、连接牢固、不得渗漏,安装后对各分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试运行,以到达正常运转。⑦顶管掘进机下坑后,刀盘离开封门1m左右,放置平稳后重测导轨标高,高程误差不应超5mm,然后开始凿砖封门,砖封门尽量凿除干净,不要遗留块状物,使掘进机刀盘贴住前方土体。⑹泥水系统的安装①泥浆沉淀尽量靠近工作井边,减少排泥管路过长而产生的管路摩阻力,沉淀池的配置可沉淀块状物,防止块状物直接进入排泥泵引起排泥泵堵塞和损坏。②注浆系统使用螺杆泵以减少脉动现象,浆液保证搅拌均匀,系统应配置减压系统。在注浆泵出口处1m外以及掘进机机头注浆处各安装一只隔膜式压力表,便于准确观测注浆力。4.3测量控制4.3.1测量放线与纠偏4.3.1.1测量放线⑴根据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桩点施测污水管线的中心线和高程桩。⑵根据中线控制桩用全站仪将顶管中线桩分别测设在顶管工作坑的前后,使前后两桩互相通视,并与管线在同一条线上。 ⑶顶管工作坑内的水准点由坑上一次引测,经过校核,误差不得大于±5mm。每座顶管坑内设2个水准点。4.3.1.2顶管测量与纠偏在顶第一节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测量间距不应超过30cm,以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管道进入土层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不宜超过100cm。中心测量、高程测量与纠偏均采用激光导向定位系统〔ELS〕进行。每班工作要做好顶管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与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其错口的高差。4.3.2顶管测量记录⑴在顶进过程中,管道一直处于动态,加强顶进施工中的动态管理,是提高顶进质量的首要保证。顶进施工记录那么是反映管道在顶进过程中动态情况的依据,因此,应认真填写顶进施工记录,做好交接班,掌握顶进的动态,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有对策、处理及时。⑵顶进中每班必须如实填写记录,记录中应包括顶进长度、土质情况、顶力数值、每次的测量记录、校正情况、机械运转情况及其它考前须知。⑶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时当班的负责人必须向接班负责人交清记录,并说明在顶进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⑷整个施工段的顶进分阶段的进行自检,不可等到全段顶完再全面检验。日常的顶进原始记录〔交接班记录〕,只反映了当班的情况,但顶进的管道在动态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那么应掌握,所以每顶进20m时即全面检验一次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应在继续顶进中得到解决。⑸顶管记录由质量检查人员每日收集一次,并将顶进质量及时向 工程经理汇报。4.3.3地面沉降监测4.3.3.1测点布设⑴地面沉降测点布设根据监测内容和目的在道路两侧设置基准点和监测点。⑵基准点的设置水准基准点〔又称监控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根本控制点,本工程要求精度较高,拟布设深埋砼结构水准基准点4个,其为埋设的永久性标志,形成监控网。基准点设置在距所观测施工部位50m处。4.3.3.2基准点的保护⑴监测点是一切测试工作的根底,因此特别加强对各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完善检查、验收措施;⑵在每个监测点埋设完成后,立即检查埋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⑶确认埋好后,埋设人员及时填写埋设记录,并准确测量,作为开挖时监测的参考;工程负责人应进行实地验收,并在埋设记录上签字确认;⑷对于所有预埋监测点的实地位置应做精确记录,露出地坪的做出醒目标志,并设保护装置;⑸加强与施工单位的联系,作好双方的配合工作;⑹详细了解施工动态,预先作好预埋件的保护。4.3.3.3采用仪器设备序号/名称/精度/作用⑴精密水准仪/0.01mm/路面测量沉降 ⑵铟钢尺/路面测量/沉降注:铟钢尺,其原理就是一根用铟钢带尺刻划,并按一定条件固定在尺框内,主要用于精密水准测量。该尺主要精密在:用铟钢带作刻划读数的基质,热膨胀系数较小,材料很贵;另一个是刻划精度较高〔并不要求刻划等分很细〕,一般水准尺是做不到的;再一个就是固定铟钢带有讲究,根本上是正好自由状态,用手触动可以感觉到。综合以上要素,铟钢尺刻划很严密,精度高,热膨胀系数小,受外界温度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正常工作范围内,极限条件另论〕,所以,精密水准测量首选该类尺子。4.3.3.4工作方案安排本次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观测随现场施工进度进行。自顶管施工开始至顶管施工完毕后,沉降稳定为止,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每天进行监测,顶管施工完后,减少观测频率,当连续两周沉降速度小于0.2mm/d时,那么判断为沉降已经稳定,可以结束观测。具体安排随工程进度,初估约18个工作日。4.3.3.5质量保证措施⑴相关规定①监控量测小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有关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真实可靠的量测资料;②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③成立专门监测组承当施工监测,量测人员保持固定,保证资料的连续性;④仪器的管理采用专人专用,专人保养,专人校检的方法;⑤仪器设备和元器件在使用前均经严格的校验,合格前方 可投入使用;⑥在监测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测试细那么及相应的标准要求;⑦量测资料均应经现场检查、室内复核两道程序前方可上报;⑧量测资料储存、计算、管理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⑵作业标准①五固定: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固定观测水准尺;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方法。②每次观测之前将仪器露天放置30分钟。③烈日下观测使用观测伞;温差变化较大时使用仪器罩。④常规水准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⑤在线路上预先测量距离,水准仪与水准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m,分别在水准尺和水准仪摆设处作相应标志。4.3.3.6信息反响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测得所有观测数据,均实行信息化管理,由富有经验的专职人员根据不同的观测要求,绘制不同的变形或形变曲线,预测沉降开展趋向,定期以简报的形式汇报,分为周报、月报等。根据工况,监测人员做到随叫随到。4.3.3.7平安保证措施⑴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戴平安帽,佩带标识,服从指挥;⑵未经工地批准,不得擅自拉引电源线;⑶监测人员登高时,使用巩固可靠的工作梯,不得登踏斜木板或木箱;⑷监测人员在有车辆通行的路面工作,穿好平安 背心,必要时要设置车辆绕行或缓行标志。4.4顶管进、出洞口土体加固措施顶管机进出洞口是关键工序,由于顶管机重量大,在软弱地层中顶进,为防止顶管机在出洞时产生“叩头〞现象,需对洞口外土体进行固化处理,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止水效果,防止洞口开启时泥沙涌入井坑内,造成危险,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洞口周围土体。旋喷桩平面布置:在洞口位置布置三排密扣旋喷桩,单桩有效桩径φ500mm,桩与桩搭接150mm,中心间距350mm,梅花桩布置,加固宽度比预留洞口每边多出1.0m的范围,之后沿管道方向布置五排独立桩,起到承托机头的作用,每排布置三棵桩,管道中心线布置一棵,两边对称各布置一棵,桩与桩之间纵横间距为800mm。旋喷桩加固范围:加固深度从地面至管外底以下4米,采用通长实桩结构。旋喷施工:旋喷压力控制在20MPa左右,桩径φ500mm,水泥用量250kg/m,桩体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垂直允许偏差1.5%。4.5工作井井区布置顶管工作井在完成进出洞口加固后布置。⑴ 施工平面重点考虑的因素:①发电机组;②下管;③触变泥浆设备;④泥水别离设备;⑤现场办公室;⑥交通;⑦生产用水;⑧施工道路;⑨场地排水。⑵ 施工平面布置原那么:少占地,满足顶管需要,便于管理,减小噪声影响和场地环境的破坏。工作井上的设备如下: ①在工作井轴线与顶进方向垂直处,根据不同的管径设置不同吨位的龙门吊。②设配电间,无木四防工棚搭制。③设触变泥浆搅拌、储存、输送设备。泥浆拌和每天只需2小时,封闭设置。④设泥水别离设备和泥水沉淀池,之间连接管采用6寸钢,沉淀池用钢板制作。⑤设置现场临时材料库,主要用于存放施工电缆、五金材料及设备配件等。4.6管道顶进⑴初始顶进顶进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初始顶进。初始顶进在顶管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要穿过工作井洞口,在这过程中保证洞口结构不被破坏,同时泥水不进入顶坑;二要保证高程、中心偏差最小,为正常顶进打下良好的根底。初始顶进长度、机头和第一节管约15m。①初始顶进速度控制顶进用工作井顶进设备进行速度控制,分为两个局部,机头入洞阶段速度控制在3~5mm/min,此阶段重点是找正管子中心、高程,偏差控制在±5mm之内,所以速度不要太快。②初始顶进泥水控制顶进时泥水流量控制在1.4~1.5m3/min,泥水容重γ=1.2。泥水作用润滑刀、切削杂物泥水带出,此时泥水分两局部流出,一局部由机头外流入集水井,集水井设4吋泥浆泵排入泥水别离装置;另一局部由机头出泥管排入泥水别离装置。 ⑵顶管机正常顶进①顶进主要参数泥浆在整个顶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泥浆的压力、浓度影响挖掘面的稳定性。泥浆浓度流量影响到切削下土体能否正常送到地面。泥浆配比要在优选货源的前提下优化配比,并能根据土质变化及时变化。泥水初定参数:泥水比重1.15t/m3泥水仓压力245KPa泥水流量Q1≤0.65m3/min排泥流量Q2≤1.07m3/min机头顶进速度设定100mm/min,如要加大顶进速度,在保证泥水仓泥压的条件下,要先加大泥浆流量,再计算顶进速度,否那么排泥管会堵塞。流量计设定1.07m3/min。②顶进操作程序A无中继间时顶进启动刀盘系统;启动输泥管和排泥管道泵,泥路循环,自控系统调正管路压力,使压力到达设定压力并稳定;机头顶进:当没加中继间时,工作井顶进千斤顶设定顶进速度100mm/min,如加中继间,中继间设定顶进速度100mm/min。同时,流量计测量流量,调整工作井变频泵,使排泥管流量保持在1.07m3/min。压力计测量压力,控制电动阀的开启度,保持泥水仓压力。B中继间顶进操作程序 顶进时先起动中继间,顶进到1000mm后,将中继间停止工作,起动主顶站千斤顶,靠主顶站的推力使管道前进并使中继间千斤顶回位,顶进1000mm后停顶,重复以上程序,直到管顶进完。顶进同时,翻开电动阀Z3,关闭电动阀Z1、Z2,保持泥水仓压力。同时泥水冲洗排泥管,刀盘不停旋转,因没顶进也就不切削土。C下管时的操作程序翻开基坑傍通阀门,保持泥水仓压力,同时翻开冲洗阀门冲洗排泥管路;全部中继间停止顶进,停止油泵;机头刀盘停转;待排泥管路冲洗干净后,停止输泥泵、排泥泵;关闭触变泥浆、输泥管、油管、排泥管阀门。撤除工作井管接口各种管线、电缆,管内应急灯工作。下管对口。⑶顶进测量控制初始顶进后500mm,顶进测量开始,测量仪器使用日本TOPCONGTS-222型全站仪,每顶进300mm做一次中心、高程记录,并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以便采取措施。每次下管后对工作井中心线校测,同时人工测量机头后第一管口、第二管口中心、高程,与计算机中记录数据对照,同时绘制机头、第一节管、第二节管中心、高程测绘曲线,作为纠偏方案的依据。⑷管道纠偏本工程使用的顶管机带自动纠偏功能,纠偏原理是:全站仪发出不可见光,到机头中心光靶,光靶把偏移反响 到控制台,控制台控制纠偏千斤顶工作。全站仪测量高程、中心误差百万分之二,顶管机纠偏误差2cm之间。就顶管机本身而言,高程、中心控制在±30mm是没问题的,但我们以往的经验是,机头走机头线路,管子走管子线路,即机头与前进方向倾斜前进,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当机头纠偏时,机头前进产生的侧向压力N的分力要克服土体对管子的约束力,如土体是原状土,约束力会很大,土体被触变泥浆置换,触变泥浆是胶体,约束力很小,管子比拟容易纠偏。假设发现管道有错口或变形现象,立即加设厚16mm宽50cm的钢制内胀圈,以防止错口和变形加大,内胀圈为可调结构,其与管子接触面设置柔性垫层,保护管材不受磨损。⑸触变泥浆减阻当机头全部进入后封闭,开始由机头向管外壁注触变泥浆,使管外壁形成泥浆套,起到减阻、润滑作用。①泥浆配制泥浆配制主要材料为膨润土,在货源上优选颗粒细、胶质价高的膨润土,在制作过程中,搅拌充分均匀,为了使膨润土充分分散,泥浆拌和后停滞时间在12h以上。膨润土运到现场后分批测得膨润土的胶质价,然后按表4.6-1配制泥浆〔重量比〕。表4.6-1触变泥浆配表膨润土胶质价膨润土〔Kg〕水〔Kg〕碱NaCO3〔Kg〕60~701005242~370~801005241.5~280~901006142~390~1001006141.5~2 ②注浆孔设置顶管机尾部设置一节注浆特殊管,管内设置三道注浆孔,每道断面上布置5个注浆孔,孔相互交错,确保浆液能均匀分布,形成完整有效的触变泥浆套。同时机头紧后3节混凝土管节均设有触变泥浆注入孔,再往后每隔1节〔即每5m〕设置一道注浆孔,每道设置3个注浆孔,沿管道断面1200均布,注浆孔采用预埋钢管制作,有效孔径为φ50mm,钢管壁厚3.5mm,内设丝扣,便于安装注浆管,孔内安装单向阀,防止外部泥砂进入注浆管,注浆孔端部设有丝堵,注浆孔未开启时,用丝堵封孔,顶管完成后采用石棉水泥封孔。③注浆设备及管路注浆设备采用1-1B浓浆泵,注浆管路分为总管和支管,总管采用φ50吋钢管,以减小浆在管中的阻力,短距离可用胶管做总管,支管用1吋胶管,在每根支管与总管连接处应设置一个球阀。④注浆方法注浆原那么:先压后顶,随顶随压,及时补浆。注浆应由专人负责,一人在地面,一人在管道内。注浆以顶管工具管后4~5节为主,注入浆液形成浆套。顶前4~5节管时球阀始终开着,只有在前几节管注足时,才向后面的管补浆,顶进距离超过100m后,注浆不允许停。⑤注浆控制注意观察浆池内浆面是否下降,假设下降,那么表示浆在往管内输送,另外观察注浆泵上的压力表和注浆管前端的压力表,压力是否正常,注浆管前端的正常压力应控制在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之间,出洞后可调试。 ⑹砂水别离和泥浆再生储浆罐设25m3可供30min的泥量。在顶进过程中,泥浆系统是一直不停的,砂水别离工作也必须一直不停,并有专人负责。排除砂直接装车外运,沉淀池两座轮流使用,沉淀池上清液水排放,中层泥由配浆技术员测定比重,用泵把中层泥浆抽到搅拌机内搅配比重新制泥水,下层泥用挖掘机挖出,运到晒干场,晒干后外运。4.7泥浆置换由于本工程管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土层,地基承载力低,为保证管道稳定,在管道顶进就位后,立即进行管道根底注浆加固,以防止管道下沉。利用管道内的注浆孔向管外注浆加固,置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触变润滑浆,最大限度的填充管道周围的土层空隙。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混合浆液,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比为水泥:水玻璃=1:1,水灰比0.5,注浆压力控制在0.2~0.4MPa之间,注浆量考虑3倍渗透系数。4.8顶管完后洞口止水加固由于工作井与接收井预留洞口比管道外径尺寸要大,顶管施工完后需封堵洞口与管外壁的间隙,同时对洞口区域管道进行加固。管壁与洞口之间的缝隙采用优质油麻封堵,并浇筑30cm厚的砼挡水墙,在洞口区域地层进行分层注浆止水加固。①注浆布置注浆孔沿管道断面布置3个孔,沿管道轴线方向加固6m范围,注浆孔孔径φ50mm,孔距800mm,靠洞口侧加密,孔距为500mm,加固深度至管道外底以下2m。 ②注浆工艺定位、钻孔→注护壁泥浆→放置注浆阀管→配置浆液、插入注浆芯管→分层劈裂注浆→检测注浆效果③注浆材料浆液配比——水泥:水玻璃:氯化钙:聚丙烯酰氨=1:1:0.1:0.05水泥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模数2.5~3.3,水玻璃波美度36~42Be。④注浆设备液压钻机STE—1泥浆泵出口直径50mm液压注浆机HYB60/50—1灰浆搅拌机拌筒容量200L⑤注浆压力控制注浆水灰比0.5,注浆压力控制在0.2~0.3Mpa,保证地面不出现沉降,洞口处不流水或流砂为止。施工时操作人员随时记录注浆压力、喷浆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4.9顶力计算    推力的理论计算:F=F1十f2    其中F—总推力        Fl一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  F1=π/4×D2×P  (D—管外径1.2m  P—控制土压力)     P=Ko×γ×Ho     式中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6m         γ—土的湿重量,取1.9t/m3     P=0.55×1.9×7=7.31t/m2     F1=3.14/4×0.6×2×8=7.536t   F2=πD×f×L    式中f一管外外表平均〔根据顶进距离平均淤泥土〕综合摩阻力,取0.8t/m2     D—管外径0.6m     L—顶距,取最大值98m    F2=3.14×1.2×0.8×98=295.41t。因此,总推力F=15.07+295.41=310.48t。根据总推力、工作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及管材轴向允许推力比拟后,取最小值作为油缸的总推力。工作井设计允许承受的最大顶力为800t,管材轴向允许推力700t,主顶油缸选用2台300t(3000KN)级油缸。每只油缸顶力控制在250t以下,这可以通过油泵压力来控制,千斤顶总推力500t。因此我们无需增加额外的顶进系统即可满足要求。4.10后背的计算 后背在顶力作用下,产生压缩,压缩方向与顶力作用方向一致。当停止顶进,顶力消失,压缩变形随之消失。这种弹性变形即象是正常的,顶管中,后背不应当破坏,产生不允许的压缩变形。后背不允许出现上下或左右的不均匀压缩。否那么,千斤顶在余面后背上,造成顶进偏差。为了保证顶进质量和施工平安,施工时应后背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后靠背受力计算公式 式中:R-总推力之反力〔一般大于推力的1.2-1.6〕a-系数〔取1.5-2.5之间〕 ,此处取2B-后座墙的宽度〔M〕 此处取4米γ-土的容重〔KN/M3)H-后座墙的高度(m) ,此处取4.5米Kp-被动土压系数c-土的内聚力〔kPa) 一般情况下取10h-地面到后座墙顶部土体的高度〔M〕,此处取5米按上式计算:R=1.5×8.4×10×〔1.86×6.882×1.23+2×6.3×6.88×1.6〕=19467KN圆形工作井加护套后能承受1946.7T顶力>实际顶力500T。完全能满足要求。4.11顶管顶进过程中纠偏措施辅助纠偏措施是指在利用设备自身的纠偏系统很难到达纠偏目的时,利用外力协助管道自身结构进行纠偏的过程。本工程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采用挖土纠偏法、强制纠偏法和混合纠偏法3种。(1)挖土纠偏法通过在不同部位增减挖土量到达 纠偏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管道偏差较小的情况,一般偏差为10~20mm时采用。(2)强制纠偏法通过在管道外部施加外力进行纠偏。一般适用于偏差大于20mm的情形,使用圆木或方木顶在管子偏离中心的一侧壁上,另一端装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中,支架稳定后,利用千斤顶给管子加力,使管子得到校正。在工具管旋转过程中,可强制改变切削刀盘的旋转方向,或在管内需要纠偏的方向增加配重。(3)混合纠偏法采用上述2种方法的组合,主要适用于纠偏难度特别大的地段,如地质较硬地段。 第五章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组织5.1机械设备投入方案表顶管作业设置2个顶管作业施工班组,每个班组配备设备情况详见表5.1-1所示。表5.1-1顶管作业现场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汽车式吊车1按施工进度方案进场2泥浆泵33备用发电机14顶管机15焊机26配电柜25.2劳动人投入方案表顶管作业由各自施工范围内的道路施工队负责,顶管作业共设置2个施工班组,每班组人员配备:管理人员1名、资料员1人、顶管特种工5人、电工2人、焊工2人、普通工人4人。 第六章顶管施工考前须知及应急措施6.1管道轴线偏差过大⑴偏差结果管道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过大,使管道发生弯曲,甚至造成管节损坏,接口渗漏。⑵原因分析地层正面阻力不均匀,形成导向偏差,造成管道轴线偏差。顶管后背发生位移或不平整,使顶力合力线偏移,造成管道轴线偏差。⑶预防措施顶管施工前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情况认真调查。通过仪器,指导纠偏。纠偏按照“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进行。加强顶管后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后背不发生位移,并使后背平整,以保证顶进设备安装精度。顶进过程中随时绘制顶进曲线,以利指导顶进纠偏工作。⑷治理方法重新调整千斤顶行程、顶力、顶速,或重新调整千斤顶的安装精度。对顶管后背进行加固,防止位移进行开展,并确保后背平整。纠偏前认真分析顶进曲线的开展趋势,采取适当的纠偏量,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适得其反。6.2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渗漏⑴渗漏现象管道接口渗水、漏水。⑵原因分析 管节和密封材料质量不符合技术标准或运输、装卸、安装过程中管节被损坏。管道轴线偏差过大,造成接口错位,间隙不均匀填充材料不密实。接口或止水装置选型不当。接口密封胶圈安装操作失误。⑶预防措施严格执行管节和接口密封材料的验收制度。严格控制管道轴线,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在管节的运输、装卸、码放、安装过程中,做到吊(支)点正确,轻装轻卸,保护措施得当。认真进行接口和止水装置的选型和操作:接管前要将橡胶圈和垫衬板用硅胶牢粘在管材上,确保接管时橡胶圈稳定,不反转,不被挤出管外。⑷治理方法可采用环氧水泥砂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在管节连接好以后,先用水淋湿管口,用1:2环氧水泥砂浆填塞,用铁锹插实,抹成带形,完成后用湿麻袋养护;在管内用1:2水泥砂浆勾缝。6.3钢筋混凝土管节裂缝⑴裂缝现象管节纵向和环向有明显裂缝,造成管道渗水漏水。⑵原因分析管节质量不合格。顶进过程中顶力超过管节的承压强度使管节损坏。或轴线偏差过大,致使管节应力集中而损坏。运输、装卸、码放安装方法不当,造成管节损坏。⑶防治措施 严格执行各管节质量验收标准,验收不合格及时退货。顶进时严格控制管道轴线偏差,控制顶力在管节允许的承压范围以内。管节运输过程中采取管垫等保护措施,做到吊(支)点正确,轻装轻卸。⑷治理方法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根据不同受力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处理后能保证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6.4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应急措施由于本顶管工程顶管距离长,因此本工程在顶管施工时,可能遇到意外情况,如土质突然变化、塌方现象、遇到障碍物、机械故障等,必须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处理。⑴顶管上部土体出现坍塌、现况管道出现渗漏:在顶进过程中控制每次顶进的长度,不得超过30cm,并在管道前上部加设帽沿,长度30cm,以防止土体塌塌。⑵在顶进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管线,立即停止顶进施工,不得蛮干。及时请示上级领导,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事故。⑶施工现场出现异常情况应急响应措施。①一旦发生事故,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紧急上报。保证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点。②及时切断电源、供水,立即组织抢险队按预定分工到场抢险,实施应急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③工程经理部立即通知有关管线〔网〕主管部门到场抢修;通知医疗单位到场救护人员或组织伤员输送救治。 ④工程经理部应设专人协助现场抢修,协同疏导交通,保护现场,提供人力、物资支援,恢复现场。⑤紧急事故发生后,工程经理部应会同责任部门查找原因,24小时以内写出?紧急事故处理报告?,并备案,针对导致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予以实施。⑥工程经理部按其职责分工,对责任部门采取处置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并验证实施效果。⑦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抢险队。 第七章平安目标、平安保证体系及措施7.1平安目标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平安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平安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平安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行车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立平安生产标准工地。7.2平安管理组织机构工程经理部成立平安生产领导小组,工程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职能部门和施工劳务队(厂)负责人为组员。设平安质量科负责工程平安监察和日常工作。施工现场配置2名兼职平安员,负责所有员工的平安和治安保卫工作。队设专职平安员,工班设兼职平安员,形成全员参加的平安体系。平安管理组织机构见图7.2-1。工程副经理:林超辉质安部:郑宏文综合部:王色洪施工员材料员测量员质量员平安员施工班组工程部:黄赞成技术负责人:郑达鹏工程经理:郑文娟图7.2-1平安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7.3平安保证体系7.3.1建立平安生产责任制工队与工程经理为首的工程部领导签订平安包保责任状,明确工程经理为平安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工程经理是平安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工程经理与相关部门、施工劳务队的负责人签订平安生产包保责任状,工程副经理与平安生产关键岗位的人员签订包保责任状,工程总工程师与主管工程师签订技术平安包保责任状。对工程平安管理实行层层负责制,建立各级平安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各项平安生产规章制度,编制各工种平安操作规程;建立内部考核制度;确保平安保证措施得到层层落实。7.3.2平安生产保证体系按照GB/T28001-2021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工程平安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平安包保责任制,逐级签订平安承包合同,到达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表达“负责施工必须负责平安〞和“平安生产、人人有责〞。严格执行现行?工程施工平安技术规程?。认真编制平安生产保证方案和各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保证方案和专项施组的平安要求进行管理、实施。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的同时,相应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平安技术措施,确保平安管理目标的实现。7.4平安生产保证措施7.4.1临时用电危险源控制措施⑴施工现场用电安装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即TN—S供电系统且按规定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用不同颜色分开,不符合要求严禁使用。⑵施工现场配电系统严格实行三级供电逐级漏电保护,漏电开关定期进行检测,开关定值必须与负荷相匹配。 ⑶各种电力设备严格实行一机一闸制。⑷为确保人身平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少于三处重复接地保护。⑸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重复接地不得大于10Ω。⑹维修时遵循停电、验电、挂地线等技术措施,电源侧开关悬挂平安警示牌并设专人看护。7.4.2用电防护措施⑴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产品不准使用临时用电配电线路必须按标准架设整齐,严格执行JGJ46--2021标准。⑵施工现场变压器、固定电闸箱均应设硬质围挡,悬挂“高压危险〞、“非工莫入〞等警示标志,保证门、锁齐全有效。⑶施工中严格按照规程标准要求标准进行电器设备的安装。施工电器做到三级供电两极漏电保护的要求,并对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做好接零保护。⑷用电人员经培训了解电器知识,其他人员严禁动用电气设备。电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由专业进行检测合格前方可使用。⑸搬迁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切断电源。⑹施工现场按规定使用平安电压照明,在特别潮湿和易燃易爆场所,使用12伏平安电压。⑺施工现场必须昼夜有电工负责检查巡视工作,并做好记录。⑻作业中遇现况电缆必须保护起来,并及时向工程部汇报,作业人员不得踩踏被保护的线路。⑼顶坑内的照明电压不得不得高于24伏潮湿时应使用12伏。⑽检查作业前,必须停机、卸压、切断电源。 ⑾每班启动顶进设备前,应检查电气、液压系统和管路,确认连接正确、无楼电、无漏油方可进行顶进作业。严禁带电、带压进行设备检查作业。7.4.3平安用电防雨措施⑴雨季施工,电器设备有防雨设施,〔苫盖或支搭方雨棚〕,以防雨淋。⑵电闸箱安装在平坦或地势较高的场所,已防水淹发生危险。⑶雨后对电器设备进行绝缘摇测,合格前方可使用。⑷施工现场严禁使用一类手持电开工具。⑸雨后对电闸箱及漏电开关进行检测,保证机构灵敏可靠,不合格严禁使用。⑹潮湿场所使用照明灯具,必须使用12∨平安电压;工具必须使用三类手持电开工具。7.4.4平安用电防火措施⑴施工用电线路,严格按照负荷的大小,经计算选择导线,防止过负荷,致使导线过热引起火灾。⑵专业人员认真选择合格的电器设备,按标准要求安装,定期进行检查巡视,防止过载或短路引起火灾。⑶对施工现场的用电防火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7.4.5深槽施工及地下保护设施危险源控制措施⑴顶管工作坑支撑宜形成封闭框架,矩形工作坑四角设八字撑。严格按施工方案执行,主要预防土方坍塌事故。⑵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律戴平安帽,并接受入场教育。对职工加强平安生产、文明施工的教育,施工中确保不发生任何责任事故。要有详细的平安交底单,一式三份,施工员、平安 员、施工队三方签字有效。⑶深槽施工做好土方施工确实认、检查和验收前方可施工,作业前应了解地下管线和其它构造物情况,依据工程部质量环境体系文件规定的“地下管线保护预案〞,做好现况管线各项保护工作。⑷作业人员作业时,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带班人员的指挥,执行平安技术交底制度,根据作业要求,正确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品。⑸工作坑上的平台空口必须安装护栏,护栏不得低于1.0m;出入口护栏不得低于1.2m。上、下人的地方在合理的位置设置牢固方便的爬梯及平安指示灯。工作坑周围夜间设彩灯标识,设置钢制围档封闭施工现场,保证市容整洁。⑹坑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施工机械。夜间设置警示标志灯,以防人员坠落。⑺施工时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如有异常情况要撤离险区,待排除险情后在进行工作,以保证施工平安。⑻顶进作业时挖土人员在管内作业,每次挖土量:砂质土20cm,加设帽沿后不得超过30cm,严禁超挖。顶进长度超过60m时管内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⑼作业人员作业时遇呼吸异常,有异味或发生流沙、渗水、塌方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管外,立即向上级报告。⑽一旦发生事故,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保证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点。⑾工作坑撤除必须按照技术平安交底的要求进行,要随填土随拆,回填不到位时不得将支撑全部撤除进行作业。7.4.6物体打击防范措施⑴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平安帽。 ⑵起重设备安装完毕后在正式作业前必须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时,检查重物、设备有无问题,确认平安前方可起吊。⑶下管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下管前检查起中设备、卡环、钢丝绳、吊钩、支架、平台等确认平安前方可下管。⑷顶管坑上施工人员禁止随意向坑下仍硬质物体,以防坑下作业人员受到物体打击。7.4.7施工机械危险源控制措施⑴根据施工机械危险源和中高度风险清单及职业健康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组织施工。⑵机械设备操作保证专机专人,持证上岗,在工程开工前将人员证件上报工程部,进行统一管理,并报监理进行审核。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清洁、润滑、巩固、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法〞;行驶过程中严禁一切施工机械载人。⑶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作业,设专门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规划施工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专职的监护人员。机械盘旋半径与高压电线保持平安距离。⑷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平安防护装置必须保证齐全、灵敏、可靠。⑸下管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司机人员和槽下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不得蛮干。 第八章施工应急预案8.1顶管施工事故防范及处理8.1.1考前须知⑴严格按照图纸和标准施工,结构物必须经过专门的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部位的施工,每一道工序开工前都要对工班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讲座,每一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经监理验收合格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⑵对周边建筑物进行重点保护,基坑开挖边线靠近建筑物的部位进行钢板桩加固、钢管支撑及人工砂包围堰。⑶严禁在基坑边地面堆土和其他物体,严禁非施工人员和牲畜进入施工场地。⑷施工标志必须布置合理、醒目,且安排专人负责。8.1.2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存在的危险因素:⑴违规违章作业、平安防护措施缺陷,基坑发生坍塌滑坡⑵支护桩侧向位移⑶受到应力的影响基坑坑底隆起⑷地质复杂发生涌砂涌水⑸高空坠物8.1.2.1基坑坍塌滑坡⑴预防措施①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②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③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防止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④坡顶严禁堆积荷载。⑤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必要时坡面喷射砼保证稳定。⑥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⑵应急措施:①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平安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②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③会同相关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④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平安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⑤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⑥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8.1.2.2支护桩侧向位移⑴平安预防措施。①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开挖边架设钢支撑,支撑连接处要可靠,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设计深度,确保支撑体系稳定。②施工时严格控制钢支撑各支点的竖向标高及横向位置,确保钢支撑轴力方向与轴线方向一致。 ③在基坑开挖期间要加强对支撑的观察、每班要有专人巡察、当支撑轴力超过警戒值时,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原因,制定对策。④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⑤支撑施工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架设。对支撑材料要严格把关,杜绝使用有缺陷的支撑材料。⑵应急措施:①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立即从平安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②在失稳的钢支撑旁加设钢支撑,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的抗力,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③如由于支撑失稳已经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对基坑坍塌处回填土方,并清理基坑周边的超载,如果围护结构背土发生土体流失,要立即填充砂或砼,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加垫木楔,防止失稳现象扩散。8.1.2.3基坑坑底隆起⑴平安预防措施①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底隆起监测,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②地基加固、周边设降水井降水等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③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④开挖前对围护质量摸底、祥查,对可能会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注浆封堵处理。 ⑵应急措施:①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②发现坑底隆起迹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立即加设基坑外沉降监测点。③回填注浆或回填土,直至基坑外沉降趋势收敛方可停止回灌和回填。8.1.2.4涌砂涌水⑴平安预防措施①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桩间等薄弱部位设专人监视。②假设发现出现少量渗漏,应及时处理,先堵漏后开挖,防止渗漏点扩大。③加强量控监测、对量测数据进行审查比照,密切关注围桩的变形情况。④监测信息围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立即加密支撑,防止变形进一步扩大,遇薄弱环节错位开裂,出现渗水通道时,及时处理。⑵应急措施:①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人员进行疏散。②在涌砂处打设Φ42注浆孔注浆加固;在涌水处采用M10浆砌片石围堰,边用抽水机将突水排出,然后回填干砌片石,注浆加固。8.1.2.5高空坠物⑴作好基坑四周围闭工作,在基坑坡顶和基坑边按照标准 要求设置护栏平安网;⑵为防止地面杂物吊入基坑,在基坑周边护栏下缘设置踢脚板。8.2突发事件处理8.2.1突发事件应急机构及物资置备突发事件是指在施工期间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突然发生,可能造成施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或严重影响施工生产秩序的重大事故和灾害,比方触电、人员受伤、火灾、高空坠落等。应对突发事件,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响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那么。⑴工程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程经理担任组长,指定固定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的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预案并进行必要的演练。⑵工作职责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救护与处理,在现场处理完后加强对生产的恢复,保障施工生产。值班工长(或值班工程师):负责事故现场的信息收集、处理、记录工作,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上报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应急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启动。负责事故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按照应急预案合理布置应急策略,和事故现场指挥者协同工作,保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如工程经理不在现场时,总指挥按以下顺序岗位人员担任:常务副经理-—-工程总工——副经理副组长(副总指挥):负责本工程应急救援的现场指挥工作。如常务副经理不在现场时,副总指挥按以下岗位人员担任: 工程总工——副经理——工程副书记---平安质量部部长公共关系代表(由工程副经理担任):负责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工作,接受他们的采访,必要时负责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与事故救援人员、公司法律人员保持联系。施工技术部:负责研究制定事故控制措施,研究制定抢险措施并付诸实施。平安质量施工部:负责救援过程中平安监督及事故处理工作。物资设备部:保障设备、物资的调配,保证后勤物资的供给。办公室:负责进行对外联络、车辆调配工作、现场组织救援伤者及护送、转院等具体工作,并调动本工程人员进行现场救护。信息管理人员(由工程调度担任):负责接收事故报警信息,并在事故应急期间向事故应急者提供他们所需信息,负责各应急小组之间的通讯联系,设置专线。⑶物资置备工地应急物资、机械设备置备见表8.2-1。表8.2-1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储藏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台12发电机台2325t吊机台14抽水机台105氧气瓶套1供伤员吸氧6急救简易担架个5应配套配置止血绷带、纱布7对讲机台88装载机台1 9干粉灭火器个2010编织袋个10008.2.2突发事件应对措施8.2.2.1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⑴首先切断电源,拉掉电闸或关掉总开关。⑵用干的绝缘物体将患者从触电处移开。如果需要将患者从带电总开关上移开,要极为小心。先站在干的东西上,如报纸、木板、毯子、橡皮垫或布上。如果可能,佩戴绝缘的手套。用干的木板棍子或扫把柄,将患者推离电线,也可以用干的索环套住患者臂部或腿部将他拉开。绝对不可以用金属的或潮湿的东西碰触患者。除非患者已经脱离电线,否那么不可以碰触患者。⑶如果患者昏迷,马上进行急救。在断开电源,并确定自己没有触电危险后,就马上进行紧急救助。8.2.2.2人员受伤应急救援措施⑴出血的急救处理:①首先确定是动脉还是静脉出血,再决定止血方法。②直接压迫伤口止血法为最简单的方法。③假设为动脉出血,那么依以下方式进行。A头部出血如在眼睛以上部位,那么压迫耳前方。B面部出血如在眼睛以下部位,那么压迫下颚角约一寸处。C颚部或喉部出血,将大拇指置于颈部。D肩肢及上臂之上部出血,将大拇指压迫锁骨后之凹窝。完成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⑵压伤的急救处理:A使伤者仰卧,头低脚高,使其安心不让其不乱动。 B受伤之肢体任其露出,不用覆盖,可让其用一点冰水漱口,但不可饮用任何液体。C速送伤者就医,并告知医生伤者被压伤之部位。⑶骨折的急救处理:A除非伤者在危险场所,否那么需先将伤者骨折固定后才能移动。B在不增加伤者痛苦的原那么下,尽可能让伤肢于自然位置。C加绑副木时,应用软物垫底,同时副木长度要超出骨折出上下个一关节。D速送就医。8.2.2.3火灾事故的抢险措施⑴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⑵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⑶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枯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⑷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方法将火熄灭。⑸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8.2.2.4高空坠落的抢险措施对于物体高空坠落,无人员伤亡的情况,如高压线杆折断坠落等,先判断是否有电,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对于有人员伤亡的情况,根据人员伤势情况,轻伤先进行消炎、止血、包扎,重伤及时送往就近医院。 第九章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9.1环保水保目标施工中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环境,限制施工作业引起的污染、噪音和其他后果对公众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和妨害。确保施工产生的气体排放、地面排水及排污等,不超过要求规定数值,同时满足国家及工程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公布的法律规定的数值。9.2施工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条款,积极主动同当地环保局签订联合环保协议,按照设计文件,编制实施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时提报局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切实按批准的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9.2.1废水、废碴处理措施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到达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营地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渠道。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不污染周围水环境。污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在施工时,对天然形成的排水系统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沟、水管等。9.2.2防止空气污染和扬尘措施⑴拌和站、工程材料存放场地、施工便道和生产、生活区道路硬化处理,施工过程中经常洒水,防止扬尘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和对周边农作物的影响。 ⑵在运输易飞扬的材料运输时,装料适中并用蓬布覆盖。储料场松散易飞扬的材料用彩条布遮盖。防止运输、装卸过程中和刮风时扬尘。⑶经常清洗工程车辆轮胎和车厢。9.2.3施工噪音控制措施⑴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生活营地或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防止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⑵在靠近居住区较近的地方,对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修建隔音棚或隔音墙,减少对居民的干扰。⑶在比拟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搅拌机),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尽量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施工。9.2.4水土保持措施⑴合理安排施工用地,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移植。保护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附近的植被。⑵场地外围设置围墙,防止施工用料和垃圾、废碴落入水体。⑶该基坑开挖施工前,要规划好排水系统。施工中使排水畅通,边坡修整和防护要紧跟,严防冲刷造成水系污染。⑷施工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废碴和建筑垃圾按设计和建设单位要求堆放和运至指定位置。杜绝随意排放和倾倒。⑸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注重日常保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流入江中污染水体。 ⑹施工完成后及时去除临时工程和设施及建筑垃圾,恢复施工现场植被。⑺施工场地和道路硬化处理,周边和两侧设排水沟,防止排水引起水土流失。⑻施工现场生产区和生活区种植树木花草进行绿化,美化施工环境。⑼临时工程的使用与恢复临时工程尽量做到永临结合,少占地。临时工程必须按照设计统一规划、业主要求和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严格在设计核准的用地界和工程监理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活动,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临时工程设施选址在地表植被稀少、易于恢复的地方;确有困难时,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修建。临时用地使用完后必须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便道数量,并不得在便道两侧就近取土。施工营地合理选择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第十章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地上设施的保护措施10.1构筑物的保护方案 施工开始前先要对工程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详细调查。根据业主、监理工程师要求对调查结果做好记录等工作。对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的管线、建筑物,尽快确定施工方案,并有专业施工队负责施工。对建筑物保护措施主要采取主动保护措施及工程保护。主动保护包括:建筑物调查信息化施工、进行施工监测优化推进参数、提高推进质量工程保护法是根据偏于平安的沉降估计,以便预先实施防止灾害性破坏影响的工程措施。一般采用在地面采取预加固及跟踪注浆的方式进行保护。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用主动保护法来防止施工对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的危害,再辅以工程保护法减轻或消除已发生的危害。10.2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保护方法地下管线及临近建筑物的保护原那么1、对于横穿沟槽的管线,应将其明挖暴露出来,用树根桩作支墩,并采用方钢和钢丝绳吊攀起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2、在施工前,协调好与邻近建筑物业主的关系,并对邻近建筑进行常规监测。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对建筑物进行连续监测,频率为每二小时一次。一旦发现构筑物沉井值大于报警值,应立即寻找原因,及时纠正下沉工艺中的缺陷,并利用跟踪注浆孔对构筑物进行地基加固。 3、以上管线保护措施仅针对D500〔含D500〕以下正交〔斜交〕于我施工沟槽的公用管线。对于大管径或平行于沟槽的公用管线应按照甲方与公用管线监护单位的要求另行制定管线保护措施。沉降及位移初始点布设及初始位移的观测1〕、上水、煤气、电缆均应开挖样洞,直接设标在管顶。2〕、根据距离基坑远近,决定观测点的密度。3)、房屋上应设置在反复物根底、四脚等沉降敏感区域且每幅房子在至少三个面上设置观测点,并应布设倾斜观测点。4)、管线初始值应在开工前测量完毕。管线及房屋警戒值设定及常规监测频率10.2.4警戒值确定的原那么1〕满足设计对象的要求不可超出设计值;2〕满足测试对象的平安要求,到达保护目的;3〕对于相同的保护对象应针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施工因素而确定;4〕满足各保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5〕满足现行的相关标准、规程的要求;6〕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经济等因素,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警戒值确实定各项常规监测内容的警戒值为:l〕地表最大沉降量δvm≤33mm,速率≤2~3mm/12小时。 2〕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3%H即≤50mm,如果在原本光滑变化的曲线上出现明显的折点变化,也要作报警处理。3〕刚性管线最大沉降和位移量≤10mm,变化速率≤1mm/12小时。4〕周边民用及公共建筑物的警戒值为沉降建筑物高度的1%,中高层的建筑物倾斜1/500。常规监测频率常规监测是施工的眼睛,必须随施工需要实行跟踪效劳。本工程场地条件复杂,为确保平安,需采取多种施工措施。常规监测点的布置立足于随时可以获取全面信息。常规监测频率必须根据施工需要实行跟踪效劳,每次测量要注意轻重缓急,靠近施工面实施对场地影响较大的施工措施,要加密监测频率直至跟踪监测。远离施工面的,可以适当放少些。10.3顶管阶段的主动保护措施信息化施工、进行施工监测施工监测是使主动保护方法得到成功的保证条件。本工程对顶管轴线沿线建筑进行沉降、倾斜监测。采用地面沉降观测、分层沉降观测、连通管观测三种方法对管线、建筑及周围土体进行常规监测。对于本标段顶管顶进方向的建筑物,我们将制定相应技术措施进行保护,确保施工平安。 除常规的沉降监测手段外,还将对建筑物承重墙体、结构梁柱使用自动连续监测的手段。使顶管穿越施工在连续的、有效的、监控下进行,做到信息化施工。对于一般建筑以沉降监测为主,配适宜度的房屋倾斜观测,可使用测斜仪或经纬仪进行。房屋的沉降监测,布设墙上水准测量标志,点位布设在房角及承重墙体上,观测应注意其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和开展。顶管需穿越的地下管线,在顶管施工前要布置沉降控制桩,轴线上间距3米1根。顶管过程中要进行连续观测,做好沉降测量记录。当沉降和隆起值大于20mm时必须报警,立即找出原因并及时改良。常规监测工作由专人负责实施,监测人员分析每次的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变化规律,每日监测频率按实际盾构推进情况以及建筑物沉降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