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88 KB
  • 2022-04-22 13:46:59 发布

GBT25875-2010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pdf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0.30B43囝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5875—201O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Guidelinefbrsegmentatingandmonitoringtheinhabitablearea0flOcustandgrasshOpperingrassland2011一01—10发布2011—06—01实施宰瞀徽紫瓣警麟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刖昌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贵旭疆、高松、董永平、单丽燕、苏红田、张泽华、杜桂林。GB/T25875—2010 www.bzfxw.com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GB/T25875—201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的工作程序、宜生区监测的内容和基本技术要求,确立了宜生区划分的原则和类型划分指标。本标准适用于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宜生区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椐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NY/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T1578草原蝗虫调查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草原蝗虫gm%I¨dl∞ust∞d即№hopper在草原上发生、分布的直翅目蝗总科和蚱总科昆虫的总称。3.2宜生区inhabitableana适宜于某种(类)草原蝗虫生长发育的区域。该区域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态环境,草原蝗虫能形成一定种群数量,可能形成为害。3.3宜生指数iⅡhab“abilityindex;IH表示生态因子对某种(类)草原蝗虫生长发育和种群发展的影响程度的量化值。4宜生区划分4.1数据准备4.1.1地面抽样数据收集整理多年地面调查数据,包括抽样样点的地理位置、草原蝗虫种类、龄期和数量、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草原类型、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10℃有效积温等信息。地面调查应按附录A的要求选择调查路线和设置样地,应按照NY/T1578的要求采集草原蝗虫种类、龄期和数量等虫情信息,应按照NY/T1233的要求采集其他信息。4.1.2专题图件参照附录B,收集行政区划、土壤类型、草原类型、地上生物量、数字高程、温度、降水和土壤温湿度等基础图件。图件格式应符合GB/T17798的规定。4.2计算宜生指数4.2.1量化地面抽样数据根据草原蝗虫种群数量和为害次数对草原蝗虫发生程度进行量化,量化值见表l。】 www.bzfxw.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GB/T25875—.2010依据不同生态因子对草原蝗虫发生的影响程度,对各项生态因子地面抽样数据进行量化,定性数据分属性量化,定量数据分区间量化,量化范围为o~5,数值越大表示草原蝗虫发生程度越严重。表1草原蝗虫发生程度■化值草原蝗虫发生情况发生程度量化值未见O有分布,从未形成为害1近20年中有1个年份形成为害2近10年中有1至2个年份形成为害3近10年中有3至4个年份形成为害4近10年中有5个年份(含)以上形成为害54.2.2建立宜生指数模型利用地面抽样数据,使用多元回归等方法,建立生态因子和草原蝗虫发生程度量化数据间的宜生指数模型。4.2.3计算宜生指数图按照4.2.1的量化方法生成各生态因子的量化栅格图,应用宜生指数模型进行栅格图空间运算,生成宜生指数图。4.3宜生区划分在宜生指数图上依据表2的分级划分宜生区。表2草原蝗虫宜生区分级宜生区分级标准宜生区名称草原蝗虫宜生区特征说明宣生指数(IH)一级宜生区IH≥4非常适合蝗虫生长发育,是蝗虫经常为害的区域二级宜生区3≤IH<4适合蝗虫生长发育,是时有蝗虫为害的区域三级宜生区2≤IH<3具备蝗虫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是蝗虫潜在为害的区域四级宜生区IH<2很少有蝗虫分布,不会形成为害4.4验证选取地面样本对宜生区划分结果进行验证,定性准确率大于或等于90%视为合格。5宜生区监测5.1地面监测5.1.1定位监测在用多年数据划分的三级宜生区和四级宜生区中,设置长期定位观测样地,监测草原蝗虫群落及生态因子变化,分析宜生区草原蝗虫和生态变化规律,积累地面资料和基础数据,虫情信息监测应采用NY/T1578的方法,草原生态信息监测应采用NY/T1233的方法。5.1.2路线监测按NY/T1578的要求设定路线,监测草原蝗虫空间分布变化情况,为更新宜生指数图、宏观掌握草原蝗虫分布与生态变化规律积累地面资料和基础数据。虫情信息采集应采用NY/T1578的方法,其他生态因子信息监测应采用NY/T1578的方法。5.2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周期性监测草原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等草原蝗虫相关生态因2 www.bzfxw.com子的动态。监测方法按NY/T1233执行。5.3更新宜生区根据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结果更新宜生区数据和图件。5.4编制报告报告格式参见附录c。GB/T25875—2010 www.bzfxw.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GB/T25875—2010附录A(规范性附录)草原蝗虫宜生区地面调查A.1确定调查线路根据调查区域内草原类型、地形特点和蝗虫历史发生情况规划调查线路。线路应穿越调查区内主要的地貌单元和草原类型,如生物分布垂直变化明显,按垂直分布方向设置调查线路。A.2样地设置原则根据蝗虫种类、种群密度、草原类型的变化以随机方法确定样地,样地间距离不大于10km。对于垂直分布型区域,样地随垂直分布带宽度设置,每一垂直分布带可至少视为一个样地。每个样地调查3个~6个样点,调查蝗虫种类、龄期和密度数据时每样点重复3次。A.3样地数量调查区域内样地数量见表A.1。表A.1草原蝗虫地面调查样地数量区域面积S/hm2样地数量/个S≤3000≥10300066000≥60 www.bzfxw.com附录B(资料性附录)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比例尺要求表B.1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比例尺要求GB/T25875—2010区域最小比例尺要求全国1;4000OOO省级1:1000OOO地级1:500000重点区域或县级1:250000 www.bzfxw.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GB/T25875—2010附录C(资料性附录)草原蝗虫宜生区监测报告格式根据监测内容及本标准的规定编写报告,可综合撰写总报告或分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及格式应按以下规格编写。c.1监测目标根据任务,按照本标准,确定实施工作的目标。C.2监测区域明确任务实施的区域,给出分布图和地理位置。c.3监测内容按照规程的主要内容,阐明任务内容的细节。c.4监测结果(针对宜生区划分或监测内容的结果数据和图件)监测结果包含如下内容:监测数据及其分析;精度验证分析;监测工作中使用的各项原始数据、结果数据和编制的图表、图件;注明监测人及上报时间。C.5现状分析分析宜生区的现状及其原因。c.6趋势分析针对监测内容,分析草原蝗虫相关方面的发展趋势。C.7建议针对监测结果,提出有关草原蝗虫监测与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c.8报告撰写者监测报告应署撰写者单位名称和完成人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