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82 KB
  • 2022-04-22 13:48:57 发布

GBT27850-2011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通则.pdf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13.300:13.020.40A80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7850--201化学口口口快速生物降解性通则Chemicals--Readybiodegradability--Generalconsiderations2011—12-30发布2012—08—01实施宰瞀鹘鬻瓣訾糌脊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目次GB/T27850--2011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受试物信息·⋯⋯⋯⋯⋯·⋯⋯⋯⋯····⋯⋯⋯······⋯⋯⋯⋯⋯⋯⋯⋯⋯⋯⋯⋯⋯⋯·5方法概述⋯⋯⋯⋯⋯⋯⋯·⋯⋯⋯⋯⋯⋯⋯⋯⋯⋯⋯⋯⋯⋯⋯⋯⋯⋯⋯⋯⋯⋯·⋯··6试验的一般程序和准备⋯⋯⋯⋯⋯⋯⋯⋯⋯⋯······⋯⋯⋯··⋯⋯⋯⋯····⋯⋯⋯···-7试验操作·⋯⋯⋯⋯⋯⋯⋯⋯⋯·····⋯⋯⋯⋯··⋯⋯⋯·······⋯⋯⋯·⋯⋯⋯⋯·⋯⋯··8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9数据与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受试物对接种物生长抑制作用的处理⋯⋯⋯⋯⋯⋯⋯⋯⋯⋯-附录B(资料性附录)难溶性受试物的处理⋯⋯⋯⋯⋯⋯⋯⋯⋯·⋯⋯⋯⋯⋯⋯⋯⋯..附录C(资料性附录)相应参数的计算和确定⋯⋯⋯⋯⋯·⋯⋯⋯⋯⋯⋯⋯⋯⋯⋯⋯-·附录D(资料性附录)硝化作用氧消耗的校正··⋯⋯⋯⋯⋯⋯⋯⋯⋯·⋯⋯⋯⋯··⋯⋯·⋯⋯·····Ⅲ-⋯⋯⋯⋯1-⋯·⋯⋯一1-⋯···-··一··4-·⋯⋯·--10⋯⋯⋯一11⋯⋯·-⋯13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刖茜GB/T27850--2011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系列标准之一,它与GB/T21801《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呼吸计量法试验》、GB/T21802《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改进的MITI试验(I)》、GB/T21803《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DOC消减试验》、GB/T21831《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密闭瓶法试验》、GB/T21856{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二氧化碳产生试验》和GB/T21857<(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改进的OECD筛选试验》六个标准配套使用。本标准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No.301(1992年)《快速生物降解性》(英文版)技术性内容相同。本标准做了下列结构和编辑性修改:——将计量单位改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删除OECD301《快速生物降解性》前言中资料性背景介绍部分;——将“稳定期”、“快速生物降解性”和“固有生物降解性”列入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的规定中,采用与我国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一致的定义。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化工研究院安全评价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纯新、周红、黄星、刘济宁、石利利、竺建荣、全向春、李捍东、赵玉艳。Ⅲ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1范围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通则6B/T27850--2011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的术语和定义、方法概述、试验的一般程序和准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数据与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筛选和测试化学物质在水中好氧条件下的快速生物降解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80l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呼吸计量法试验GB/T21802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改进的MITI(I)试验GB/T21803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DOC消减试验GB/T2183l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密闭瓶法试验GB/T21856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二氧化碳产生试验GB/T21857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改进的OECD筛选试验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3.1术语和定义3.1.1溶解氧dissolvedoxygen,DO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浓度,以mg/L表示。3.1.2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BOD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可表示为每毫克受试物消耗的氧气毫克数(rag/rag)。3.1.3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在强酸并加热条件下,一定量的重铬酸盐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可表示为每毫克受试物消耗的氧气毫克数(rag/rag)。3.1.4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organiccarbon,DOC溶液中有机碳的含量,常指通过0.45pm滤膜过滤后液体中的有机碳含量,或经4000r/min转速离心15rain后上清液中的有机碳含量。3.1.5理论需氧量theoreticaloxygendemand,ThOD根据分子式计算得到的受试物完全被氧化需要的氧的总量,可表示为每毫克受试物消耗的氧气毫】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GB/T27850--2011克数(mg/mg)。3.1.6理论二氧化碳theoreticalcarbondioxide,ThC02由计算得出的受试物含有的已知或经测定的碳完全无机化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通常以每毫克受试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毫克数表示(mg/mg)。3.1.7总有机碳totalorganiccarbon,TOC试验样品(包括溶液和悬浮液)中有机碳的总量。3.1.8总碳totalcarbon,TC试验样品中有机碳和无机碳的总量。3.1.9初级生物降解primarybiodegradation在生物作用下,受试物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致使特性丧失的过程。3.1.10最终生物降解(好氧)ultimatebiodegradation(aerobic)受试物被微生物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矿物盐和形成新的微生物细胞成分(生物量)的过程。3.1.”快速生物降解的(化学品)readilybiodegradable通过特定的降解筛选试验达到最终降解的一类化学品,这些筛选试验假定受试物在水体好氧环境下能迅速彻底地生物降解。3.1.12固有生物降解的(化学品)inherentlybiodegradable生物降解试验表明肯定具有生物降解性(初级或最终)的一类化学品。3.1.13可处理性treatability在不影响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化合物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被去除的能力。一般具有快速生物降解性的化合物具有可处理性,但并非所有具有固有降解性的化合物都具有可处理性。非生物处理过程同样如此。3.1.14停滞期lagphase试验开始到降解率达到10%的时期。3.1.15降解期degradationphase停滞期结束到降解率达到最大降解率的90%的时期。3.1.1610d观察期10-dwindow生物降解率达到10%之后的10d试验时间。3.1.17稳定期plateau生物降解率趋于稳定(至少三次测定)的时期。2 GB/T27850—20113.1.18快速生物降解性readybiodegradability受试物在限定时间内与接种物接触表现出的生物降解能力。3.1.19固有生物降解性inherentbiodegradability最佳试验条件下,受试物长时间与接种物接触表现出的生物降解潜力(标准中未提及)。3.2缩略语3.2.1IC:无机碳(inorganiccarbon)4受试物信息受试物信息包括:a)分子式和结构式;b)水中溶解度;c)蒸汽压;d)吸附性;e)纯度;f)主要成分的组成比例g)碳含量;h)微生物毒性。5方法概述5.1原理将含受试物的无机培养基溶液或悬浮液接种以后,以受试物作为唯一的有机碳源,在黑暗或散射光条件下好氧培养。接种物内源活性带来的误差通过含接种物不含受试物的空白对照组校正。如果受试物可能对接种物有抑制作用,参见附录A操作。以固定时间间隔测定DOc消减量、氧消耗量或CO。产生量等参数的变化,计算受试物快速生物降解率,绘制生物降解曲线。也可通过化学分析测定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受试物的浓度或降解中间产物的浓度,评估受试物的初级生物降解性。通常试验应持续28d。如果未达28d,而生物降解曲线达到稳定期(曲线上至少连续3次测定值都持平稳状态)时,可以结束试验;如果第28d生物降解曲线还未达到平稳状态时,应延迟试验期,但此时就不应把该化学品归为可快速生物降解物质。5.2适用范围及方法的选择若受试物在水中的溶解浓度不低于100mg/L且不发生挥发和吸附时,GB/T21801、GB/T21802、21803、GB/T21831、GB/T21856、GB/T21857给出的六种试验方法都可采用。对难溶于水、具有挥发性或吸附性的受试物,其对应的试验方法见表l。 GB/T27850--2011表1试验方法适用范围适用化合物类型试验项目分析方法难溶于水挥发性吸附性21803DOc消减试验测定溶解性有机碳不适用视具体情况而定21856CO:产生试验呼吸计量法:测定COz产生量适用不适用适用21802MITI试验(I)呼吸计量法:测定氧气消耗量适用视具体情况而定适用21831密闭瓶试验呼吸计量法:测定溶解氧视具体情况而定适用21857改进的OECD筛选测定溶解性有机碳不适用视具体情况而定试验21801呼吸计量法试验测定氧气消耗量适用视具体情况而定适用难溶于水和挥发性受试物的处理方法参见附录B,但GB/T21802规定的方法中不允许使用溶剂或乳化剂。当使用带有完全密闭瓶塞且顶部具有足够气体空间的试验容器时,一些中等挥发性的受试物可采用GB/T21803给出的方法,为评估与校正物理损失的影响,应设置无菌对照组。5.3通过水平快速生物降解性的通过水平为DOC去除率达到70%,呼吸计测定中则为ThOD去除率或ThCOz产生量达到60%。在28d试验期中,应在一个i0d观察期达到通过水平,但以下情况例外:10d观察期从生物降解为DOC去除率、ThOD去除率或ThCO。产生量的lo%开始,且在28d试验期前应终止。受试物生物降解在28d以后达到通过水平的,为不具有快速生物降解性。GB/T21802给出的方法不宜采用i0d观察期这种测评方式。对于GB/T21831给出的方法,采用14d观察期比10d观察期更合适。5.4参比物根据快速生物降解性标准,选用具有快速生物降解性的物质作为参比物,设置空白对照组进行平行试验。本标准推荐苯胺(新蒸馏)、醋酸钠或苯甲酸钠作为参比物,也可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6试验的一般程序和准备6.1试验条件六个试验方法标准的试验条件见表2。 表2试验条件GB/T27850--2011Doc消CO:产生呼吸计量改进的OECD密闭瓶MITI试项目减试验试验法试验筛选试验试验验(I)mg/L1002~10100受试物浓度mg/L(以DOC计)10~4010~2010~40mg/L(以ThOD计)50~1005~10mg/L(以SS"计)≤3030接种物mL/L(二级出水)≤1000.5≤5浓度个/L(细胞数)≈107~10810510‘~106107~100P11611.629N1.30.131.3Na868.617.2无机培养基中各元K12212.236.5素的浓度/Mg2.26.6(mg/L)Ca9.929.7Fe0.05~0.10.15pH7.4士0.27最佳温度/℃22士225±1‘SS为悬浮固体.6.2主要仪器设备各方法所用的仪器设备见相应的方法标准细则。6.3试验用水使用不含抑制毒性物质(如Cu”)的高纯度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确保水中有机碳含量不高于受试物DOC浓度的10%,同系列试验应使用同一批水,试验翦应测定试验用水中的DOC,GB/T21831中规定的密闭瓶法试验除外,但应保证该试验用水的氧气消耗量较低。6.4培养基先用分析纯试剂制备适当浓度的无机培养基贮备液。在试验开始时,用贮备液和蒸馏水制备试验培养基。贮备液包括磷酸盐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钙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铁溶液。所需贮备液和试验培养基中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的浓度、使用比例以及配制方法见各相应方法标准。GB/T21857培养基中外加接种物很少,只含有低浓度的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该试验的培养基应补充其他化合物。同一试验所用培养基应为同一批配制。6.5受试物和参比物的添加受试物和参比物添加至反应混合体系中的方法同它们的水溶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相关。对于水中溶5 GB/T27850--2011解度超过1g/L的受试物或参比物,预先溶于试验用水制备合适浓度的贮备液,试验时再稀释配制成最终受试溶液。难溶的受试物或参比物直接溶于培养基以避免稀释缓冲液;不溶的受试物或参比物直接加到最终的试验培养基中并确保均质化。难溶和不溶物的添加方法参见附录B,GB/T21802中规定的方法不应使用有机溶剂和乳化剂。6.6接种物6.6.1接种物选择接种物可以取自活性污泥、未消毒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地表水和土壤,或以上几种的混合物。为保证试验精度,GB/T21801、GB/T21803和GB/T21856规定的试验方法使用的活性污泥应取自生活污水处理厂或主要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规模的处理装置。GB/T21831和GB/T21857规定的试验方法只用低浓度的接种物,不使用活性污泥絮体,优先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试验装置的二级出水作为接种物。GB/T21802规定的试验方法用的接种物是多种来源的混合物。各方法接种物来源和准备的详细描述见相应的方法标准细则。6.6.2接种物预处理为降低空白值,提高试验方法的精度,可将接种物在试验条件下预处理,但不是对受试物进行预驯化。预处理包括在试验温度下对活性污泥(在不添加受试物的试验培养基中)或对二级出水曝气培养5d~7d。GB/T21802规定的试验方法中的接种物不应作预处理。6.7无菌对照组设置未加接种物的无菌对照组,通过测定DOC去除量、氧吸收量或CO。产生量来检测受试物是否存在非生物降解。可采用孔径为0.2pm~o.45pm的微孔滤膜过滤或添加适当浓度的有毒物质进行灭菌,其中,使用膜过滤方法灭菌后的样品应保存于无菌条件。以DOC去除率作为生物降解指标的试验,特别是使用活性污泥接种时,为排除受试物吸附作用的影响,宜设置一个经过接种并灭菌的吸附对照组。6.8取样和容器数量每组至少应设两个盛放受试物和接种物、至少两个盛放接种物的烧瓶或容器、一个盛放参比物和接种物的烧瓶或容器。如果设置毒性对照组、无菌对照组和吸附对照组,应增加相应的容器。21802和GB/T21831对烧瓶的数量有特殊要求。烧瓶或其他容器的数量与要求见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应跟踪测定受试悬浮液和接种空白平行组的DOC和/或其他参数。宜跟踪测定其他平行组的DOC。原则上试验应保证取样和检测以获得10d观察期内的去除率,但由于降解过程的停滞期和降解速率的波动,因此本通则无法精确描述取样频率。7试验操作关于各方法试验的组别设计、具体操作等详细描述见相应方法标准细则。8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需注意事项如下:a)试验用水应是高纯度水。应防止水中所含的杂质、离子交换树脂及细菌、藻类裂解产生的物质污染试验用水而出现过高的空白值; GB/T27850--2011b)所加接种物中的DOc量与受试物中的有机碳含量相比,应尽可能地低;c)使用参比物作为程序对照组同时进行试验。苯胺(新蒸馏)、醋酸钠或苯甲酸钠作为参比物,采用以上方法测定时均可完全降解;d)以测定DOC消减量、COz产生量和氧消耗量等参数来表征降解过程,为了确认生物降解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取样测定频率应足够高;e)鉴于生物降解的特性和接种物中复杂的细菌种群,测定应不少于两个重复。通常最初加入受试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浓度越高,重复测定结果的差异越小;f)在稳定期、试验结束时或10d观察期结束时,平行试验间的降解率最大相对偏差小于20%,并且试验进行到14d时,参比物的降解百分率已达到通过水平;g)在含有受试物和参比物的毒性试验中,在14d内降解百分率低于35%(按总D0c计)或25%(按总ThOD或Thcoz计),可认定受试物对接种物有抑制作用(其他毒性试验参见附录A),应重新选取更低浓度的受试物(以不严重影响DOC的测定精确度为前提)或更高浓度的接种物(不应高于30mg/L)重复试验;h)各方法中其他条件对试验结果有效性具体的影响见相应方法标准细则。9数据与报告9.1数据处理对于接种受试物的试验悬浮液和不含受试物的接种空白平行样,都采用两个试验组的平均值来计算每次取样时的降解百分率D。。具体见各方法标准细则。绘制“降解百分率D。一试验时间t曲线”表示降解过程,并在降解曲线图中标示i0d观察期。计算和报告在稳定期、试验结束或10d观察期结束时的去除百分率。在GB/T21801规定的方法中,含氨受试物发生硝化作用(参见附录C、附录D)可影响氧气的吸收。当受试物信息不全,不能计算ThOD时,可以用COD值替代计算降解百分率;在测定COD时一些化学品不易被氧化,导致COD值通常低于Th0D,使最后得到的生物降解百分率高于实际值。当可获得受试物的化学分析数据时,应按照式(1)计算初级生物降解百分率:D,一生;羔X100⋯⋯⋯⋯⋯⋯⋯⋯⋯⋯(1)1)b式中:D。——£时刻(试验结束时,通常为28d)的初级生物降解百分率,%;s。一一试验结束时试验组中受试物的残留量,单位为毫克(mg);s-——试验结束时无菌对照组中受试物的残留量,单位为毫克(rag)。采用各方法所得试验结果的计算,见各方法标准细则。9.2结果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受试物:——物理属性及基本理化性质;——受试物标识数据。b)试验条件:——接种物:状态和取样地点,浓度和预处理方法;——污水中工业废水的比例和状况(若已知);7 GB/T27850--2011——试验周期与温度;——如果受试物是非常难溶的物质,提供受试物溶液/悬浮液制备方法;——采用的试验方法;试验步骤改变的原因及解释说明;——参比物的使用情况。c)结果:——将数据填人“数据表”;——任何观察到的抑制现象;——任何观察到的非生物降解;——受试物质化学分析数据(如果有);——受试物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数据(如果有);——受试物及参比物的“降解率一时间曲线”,包括停滞期、降解期、10d观察期和斜率——稳定期、试验结束时和(或)10d观察期结束时的降解百分率。d)结果讨论。 附录A(资料性附录)受试物对接种物生长抑制作用的处理A.1受试物对接种物生长抑制作用的处理GB/T27850--2011当快速生物降解试验中受试物表现为无生物降解性时,为判别是源于受试物对接种物的抑制作用还是因为受试物的惰性,推荐采用以下措施:a)微生物毒性试验和生物降解试验采用类似或相同的接种物;b)微生物毒性试验可以单独或联合采用以下方法:活性污泥呼吸抑制试验(GB/T21796—2008)、BOD和(或)微生物生长抑制试验;c)生物降解性试验中,为避免受试物抑制接种物的活性,建议受试物浓度设置为ECso值的i/10(或低于EC。。值)。若受试物对接种物的EC。。值大于300mg/L时,可判定受试物对接种物无抑制影响;d)当受试物对接种物的EC;。值低于20mg/L时,应设置较低的受试物浓度。推荐采用密闭瓶法试验(GB/T21831--2008)或使用“C标记材料评价生物降解性;若采用经受试物驯化的接种物,试验时可设置较高的受试物浓度,但试验结果不能用于评价快速生物降解性。 GB/T27850--201B.1难溶性受试物的处理附录B(资料性附录)难溶性受试物的处理对难溶于水的受试物的生物降解性试验,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a)鉴于均质的液体很少有采样问题,因此应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固体物质均质化,避免非均质造成的误差。当从混合物或含大量杂质的受试物中采集几毫克的代表样品时,应特别小心;b)试验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搅拌方式,应注意搅拌到足以使受试物分散、但又不过强以至于出现过热、泡沫过多;c)可使用乳化剂使受试物呈稳定的分散状态,但乳化剂在试验条件下应对接种物无毒、不降解,也不起泡;d)对溶剂的要求同乳化剂;e)固体载运剂不适用于固体受试物,但可适用于油性受试物;f)当使用辅助物质如乳化剂、溶剂和载运剂时,应设置辅助物质空白对照;g)GB/T21801、GB/T21802、GB/T21831、GB/T21856规定的四个呼吸试验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可用来测量难溶物质的生物降解性。 c.1含碳■附录C(资料性附录)相应参数的计算和确定含碳量可以从已知的元素组成中计算,或从受试物的元素分析中得出。C.2理论耗氧量(ThOD)GB/T27850--2011当元素组成确定或已知时,理论耗氧量可以计算得出。对于化合物C,H—C1aN。Na⋯OPS,,当无硝化作用时,其理论需氧量见式(c.1):咖‰。一坐垫竺苗生生型当有硝化作用时,其理论需氧量见式(c.2):ThOD—07啦生兰宅≯丛垫型⋯⋯·C.2,N一—L——L————j{=_—』L—二————』⋯⋯⋯⋯(.)式(c.1)和式(c.2)中:ThOD——理论需氧量,以每毫克化学品消耗的氧气量表示(mg/mg);c——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个数;h——化合物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以——化合物分子中氯原子个数;n——化合物分子中氮原子个数;s——化合物分子中硫原子个数;p——化合物分子中磷原子个数;rLa——化合物分子中钠原子个数;o——化合物分子中氧原子个数;MW——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若硝化作用不完全但确已发生,则应通过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浓度校正ThOD。c.3化学需氧量(COD)水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可用现有方法进行测定。化学需氧量通常最好用其他方法来测定,即有压力平衡装置的密闭系统Kelkenberg法,特剐是在难溶物质的试验中,用该方法可以测定常规方法很难测定的化合物。然而,该方法不能测定像嘧啶类的物质。若重铬酸钾的浓度从0.0026mol/L增至0.0416mol/L,就可容易地测定5mg~10mg直接称量加入的物质,这将满足难溶于水的物质的化学需氧量测定。11 GB/T27850--2011C.4溶解性有机碳(DOC)根据定义,溶解性有机碳是指任何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溶于水并能通过0.45/Lm滤膜的有机碳。从试验容器中取出样品后立即用适当的过滤器和滤膜过滤,舍去最初的滤出液20mL(当使用小过滤器时,此量可相应减少),保留10mL~20mL(取决于碳分析所需的体积)供碳分析,用有机碳分析仪测定DOC浓度,有机碳分析仪应能够精确测量相当于或低于试验所用的起始DOC浓度的10%的量。在同一工作日内不能测定滤液样品时,可在冰箱中4℃下保存样品,但保存时间不得超过48h,在一18℃可保存较长时间。注1:滤膜表面通常涂有亲水性涂层物质,这样,过滤器就可能含有溶解性有机碳,影响生物降解性的测定.将过滤器放人去离子水中煮沸三次、每次1h,可去除涂层物质和溶解性有机物,其后过滤器可在水中保存一星期。如果使用一次性的过滤器,则每批都应检查确保其不释放出溶解性有机碳。同时确保受试物不被过滤器吸附.注2:在离心力4000g(约为40000m/s2)下离心15rain可代替过滤,由于不是全部的细菌都能去除,或者细菌体的部分有机碳会再溶解,该方法不适用于分析DOC初始浓度低于10mg/L的样品。12 D.1硝化作用氧消耗的校正附录D(资料性附录)硝化作用氧消耗的校正GB/T27850--2011在呼吸计量法中,铵氧化过程消耗的氧将显著影响试验氧消耗的测定。用氧消耗法对不含氮受试物进行生物降解性试验时,即使试验和对照瓶中介质含的铵态氮随机发生氧化,不考虑硝化作用的结果误差也很小(≤5%);但对于含氮受试物,如果不校正铵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耗氧量,试验结果将严重失真。当发生完全的硝化作用或铵转化为硝酸盐时,氧化过程见式(D.1):NH。++202一NO。+2H++H20⋯⋯⋯⋯⋯⋯⋯⋯⋯⋯(D.1)氧化14g氮成为硝酸盐将消耗64g氧,亦即生成硝酸盐消耗的氧是硝态氮增加量乘以4.57。如果发生不完全硝化作用,氧化过程见式(D.2)和式(D.3):0NH。++詈Oz—,NO:一+2H++HzO⋯⋯⋯⋯⋯⋯⋯⋯⋯⋯(D.2)‘1NO,+÷02一NO。⋯⋯⋯⋯⋯⋯⋯⋯⋯⋯(D.3)Z氧化14g氮成为亚硝酸盐将消耗48g氧,即换算系数为3.43。根据存在的微生物菌种的不同,上述两个反应是连续的平衡反应,即亚硝酸盐含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而在后一情形,则生成等摩尔的硝酸盐。这样,生成硝酸盐的耗氧量是硝态氮含量的增加量乘以4.57,而生成亚硝酸盐的耗氧量是亚硝态氮含量的增加量乘以3.43。如果仅测定了被氧化的总氮,其硝化作用耗氧量宜计为氧化态氮的增加量乘以4.57。生物降解率则计算为经校正后的碳氧化耗氧量值除以无硝化作用的理论耗氧量(ThODN*.,其计算参见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