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1.00 KB
  • 2022-04-22 13:51:12 发布

市轨道交通站区间隧道推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 8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市轨道交通站区间隧道推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7 1.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XX轨道交通七号线从宝山区外环路、陈太路起,途径宝山区、静安区、普陀区、徐汇区和浦东新区,线路全长约35km,共设29座车站。中山北路站~铜川路站区间隧道工程是XX轨道交通七号线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间推进里程为:铜川路站~中山北路站上行线里程为SCK11+290.758~SCK12+595.5,单线长1304.742m,下行线里程为XCK11+230.025~XCK12+594.238,中间设短链8.201m,单线长1356.012m,在SCK11+880.000设有联络通道及泵站一处。(见图1.1-01)图1.1-01施工筹划示意图本工程采用两台盾构分别进行上下行线隧道的施工。盾构推进施工穿越的土层为:④淤泥质粘土、⑤1粉质粘土、⑥粉质粘土。(详见附图DG1-01、DG1-02区间地质剖面图)1.2工程总体筹划1.2.1工期安排本工程1#盾构于2007年6月20日进场,从中山北路站北端头井出洞日期为2007年7月15日,盾构沿上行线推进至铜川路站的进洞日期为2007年01月10日。2#盾构于2007年7月08日进场,从中山北路站北端头井出洞日期为2007年8月05日,沿下行线推进至铜川路站的进洞日期为2008年02月10日。区间隧道施工总工期315天。(详见附图盾构推进进度计划(中山北路~铜川路))1.2.2施工安排本区间隧道盾构上下行线均从中山北路站北端头井出发,推进至铜川路站南11 端头井。工程生产、办公等设施以中山北路站北端井场地为基地,进行隧道的施工。1.3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量1.3.1工程规模隧道内尺寸Æ5500mm(内径)隧道外尺寸Æ6200mm(外径)管片厚度350mm长度总计:2660.754m1.3.1.1轴线描述:新村路站~铜川路站附表1.3-01上行线下行线平曲线竖曲线平曲线竖曲线长度(m)半径(m)长度(m)坡度或半径(m)长度(m)半径(m)长度(m)坡度或半径(m)113.9171013.214.488-2‰49.879直线段19.700-2‰45.000缓和曲线36.600300055.000缓和曲线60.0003000328.739直线段156.200-14.2‰34.217800135.000-18‰55.000缓和曲线51.000500055.000缓和曲线110.000500034.21780099.500-4‰332.175直线段98.7434‰55.000缓和曲线110.000500045.000缓和曲线52.514500050.615直线段135.00018‰112.1291000154.98914.503‰60.000300037.508300019.7002‰14.9462‰本工程最大坡度26‰,隧道顶覆土8.5~16.8m左右,平曲线最小转弯半径350m。1.3.1.2隧道衬砌:(1)衬砌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通缝拼装。(2)衬砌环全环由小封顶F、两块标准块B、两块邻接块L及一块大封底块D共6块管片构成,环宽1200mm。(3)隧道内尺寸:Æ5500mm隧道外尺寸:Æ6200mm厚度为350mm。11 (4)管片强度等级为C55、抗渗等级为1.0Mpa。管片纵向和环向均采用直螺栓连接。管片环与环之间用17根M30的纵向螺栓相连接。每环管片块与块间以12根M30的环向螺栓连接。(5)接缝防水由挡水条与弹性橡胶密封垫组成双道防水,挡水条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弹性橡胶密封垫采用EPDM(三元乙丙)为主辅以遇水膨胀橡胶的复合密封垫。(6)管片端面采用定位棒加强管片拼装质量,定位棒材料要求注塑型聚氨酯再生材料含量>50%,硬度85±5,10cm长定位棒剪切强度>8KN。1.3.2主要工程量1.3.2.1衬砌环共计2216环,其中上、下行线旁通道(泵站)处设特殊管片,由两环钢管片、两环复合管片(通道一侧的标准块与两翼管片为钢管片,其余为钢筋砼管片)组成。另外,为满足盾构出洞需要,还需制作后座管片:上下行线共计设置22环负环。1.3.2.2联络通道及泵站本区间联络通道与泵站合建。通道开挖长度约7m,为直墙拱结构。永久结构宽2m,泵站底板深度为隧道中线以下5m。1.3.2.3衬砌连接件(见附表1.3-03)附表1.3-03序号名称型号单环数量总数量1环向螺栓M3012套26592套2纵向螺栓M3017套37672套3环向止水垫圈24只53184只4纵向止水垫圈34只75344只1.3.2.4盾构掘进(见附表1.3-04)附表1.3-04序号项目单位工作量总工作量备注1推进距离R2216R2推进出土量38.58m3/R8.5493´104m311 3同步注浆(4.75~5.93)m3/R(1.0526~1.4903)´104m3按200~250%的理论建筑空隙计算4补压浆次/5环由实际情况而定1.3.3主要工程材料供应计划11 区间隧道日期环数[SZ1][SZ2][SZ4][SZ5][SZ6][SL2][SR1][SR2][STR5][STR6][STR7][STR8][SZ2]*1[SZ2]*2[SL2]*1[SL2]*2[SL2]#[SZ2]*[SR2]#上行线(起始于中山北路站北端头井,止于铜川路南端头井,1086环)2007.710(1~10环)2007.8150(11~160环)2007.9240(161~400环)2007.10240(401~640环)2007.11240(641~880环)2007.12206(881~1086环)下行线(起始于中山北路站北端头井,止于铜川路路南端头井,1130环)2007.810(1~10环)2007.9170(11~180环)2007.10240(181~420环)2007.11240(421~660环)2007.12240(661~900环)2008.1230(901~1130环)1.3.3.1管片需求计划11 1.3.3.2主要工程材料进场计划(1)工程用料及使用计划材料名称单位每环用料使用计划11月12月1月2月3月管片环111负76环11负32842028327连接件套2925239831121808207783定位棒根6456196825201698162弹性密封垫环17632842028337挡水条环17632842028337自粘性橡胶薄板片12912393650403396444粉煤灰T3.1235.61016.81302877.383.7水泥T0.25198210570.756.75黄砂T0.645.6196.8252169.816.2盾尾油脂Kg2619768528109207358702集中润滑油脂Kg0.753.2229.6294198.125.9(2)施工用料及使用计划8 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每环用料使用计划11月12月1月2月3月轨道24Kgm2.4182.4787.21008679.264.8轨枕[14b根17632842028327牛腿H钢只2600000走道板500*2000块0.645.6196.8252169.816.2栏杆Æ25米3.6273.61180.815121018.810.08镀锌钢管Æ40m2.4182.4787.21008679.2280等边角铁4*40m2.4182.4787.21008679.2280照明灯具防水灯套0.17.632.84228.32.7电缆10KVm1.291.2393.6504339.632.4槽钢综合T据现场情况调配花纹钢板4mmT据现场情况调配钢板16mmT据现场情况调配8 1.4施工管理网络1.4.1施工组织管理网络8 1.4.2技术管理网络注:实线表示直接管理和负责,虚线表示业务管理和支持8 1.4.3质量管理网络注:实线表示直接管理和负责,虚线表示业务管理和支持8 1.4.4贯标小组网络注:实线表示直接管理和负责,虚线表示业务管理和支持8 1.4.5安全管理网络注:实线表示直接管理和负责,虚线表示业务管理和支持8 1.4.6文明施工管理网络注:实线表示直接管理和负责,虚线表示业务管理和支持8 1.4.7防汛防台治安消防管理网络注:实线表示直接管理和负责,虚线表示业务管理和支持8 2.地质状况2.1土层特征从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来看,本工程深度范围内共划分6个工程地质亚层。盾构施工穿越的土层为:④淤泥质粘土、⑤1、⑤2粉质粘土、⑥粉质粘土。(详见附图DG1-01区间地质剖面图)各地层特征见附表2.1-01附表2.1-01层号岩性层厚(m)层底标高(m)土层描述最小值~最大值①1填土1.20~1.712.55~2.09上部主要为混凝土地坪、碎石、煤渣等,下部由粘性土组成。②1粉质粘土0.90~1.621.50~0.47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局部夹粉性土,土面较光滑,韧性中等,干强中等。②3-1砂质粉土1.70~2.73-0.90~-2.40含云母、有机质,夹粘质粉土、薄层粉砂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土质不均匀。摇震反应快,土面粗糙,韧性低等,干强度低等。③淤泥质粉质粘土1.20~3.89-2.92~--3.90含云母、有机质,夹薄层粉砂及团块状粉性土,土质不均匀。摇震反应无~很慢,土面无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④淤泥质粘土6.50~8.75-11.65~-12.46含云母、有机质,及少量贝壳碎屑,夹极少量薄层粉砂,土质均匀。无摇震反应,土面光滑,有油脂光泽,韧性高等,干强度高等。⑤1粉质粘土6.70~8.03-20.15~-20.50含云母、有机质,夹少量泥、钙质结核、半腐芦苇根茎,上部以粘土为主。无摇震反应,土面光滑无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⑤2粉质粘土8.3~19.25-20.4~-31.57含云母、腐植质,夹粘质粉土及粉砂,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土质不均匀。摇震反应快,土面粗糙,韧性低等,无干强度。8 ⑥粉质粘土3.80~4.60-24.46~-25.09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夹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局部地段缺失。无摇震反应,土面较光滑,韧性中等~高等,干强度中等~高等。2.2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2.2-02)8 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5标段新村路~铜川路区间隧道推进施工附表2.2-03层号土层名称含水量W(%)重度γ(KN/m3)孔隙比e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直剪固快峰值强度标贯击数N(击)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φ(0)②1粉质粘土32.918.30.9433.520.313.30.9317.022.00.525.31②3-1砂质粉土32.518.40.906.029.50.248.60③淤泥质粉质粘土41.317.51.1534.420.613.81.5111.023.50.543.84④淤泥质粘土50.316.71.4343.922.521.41.3114.012.01.222.13⑤1粉质粘土35.018.11.0035.520.315.20.9817.018.00.474.44⑤2粉质粘土33.918.10.96⑥粉质粘土23.519.60.6933.217.915.30.374616.00.266.729 3.工程难点3.1盾构穿越岚皋路桥盾构在里程SDK10+420~SDK11+013范围内将从侧面穿越岚皋路桥墩桩基,在盾构推进过程中,要求进行保护。(具体措施参见第6.7章节)3.2穿越沪宁铁路SDK10+805.5~SDK10+700范围内盾构须从沪宁铁路下穿过,须重点控制地面沉降。(具体措施参见第6.8章节)4.盾构设备4.1盾构机型、隧道内出土方式根据XX土层的特点,结合本工程的施工要求,本区间段工程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进行施工。水平运输采用电机车装载土箱的办法进行出土,亦将采用该方式进行管片的水平运输。4.2盾构机主要技术参数4.2.1工作原理在刀盘扭矩力和推进油缸顶力的作用下,盾构在土层中利用布置在刀盘上的切割刀,对土体进行切削。切削下的土体经刀盘土槽进入土舱(必要时通过配备的加泥系统对充满土舱的切削土进行改良,使其具有良好的塑流性),通过可控制转速的螺旋输送机控制土舱的出土量,使土舱内的土保持一定的压力,使之与开挖面的土压力保持动态平衡,达到控制地面沉降的目的。4.2.2主要技术参数(上行线盾构)4.2.2.1主要组成部分(1)盾构壳体(2)推进装置(3)拼装机(4)刀盘装置(5)排土装置(6)各液压千斤顶73 (1)动力装置(2)液压和高压设备(3)后续车架(三节)4.2.3.2主要尺寸及规格(1)盾构机尺寸盾构外径6390mm盾构内径6270mm盾尾厚度40mm盾构机体长(不带刀盘)7945mm盾尾密封(钢丝刷式)3道(2)盾构机千斤顶总推力34511kN设备数量32台行程2200mm推进速度80mm/min(3)铰接件压力5278KN液压油缸行程150mm水平角度±1.5deg垂直角度±0.5deg设计曲率半径最小200m(4)拼装装置旋转角度±220°推动力220KN提升力150KN垂直行程800mm滑动行程950mm载重38KN旋转驱动方式液压马达驱动73 (5)管片调节器驱动方式液压油缸驱动张力220KN垂直行程250mm滑动行程1450mm(6)刀盘装置支撑方式中间支承方式掘进直径6400mm驱动方式电动机驱动动力540KW转速0.8和0.6min-1最大扭矩8165KN·m(7)螺旋机螺旋机直径ф700mm旋转数0.8~8.3min-1扭矩190KN·m驱动方式液压马达(8)同步注浆加注装置注浆泵数目2个注浆泵最大流量0.2m3/min注浆孔数目4个5.施工准备工作5.1施工场地筹划根据施工与现场情况,具体占用空间和时间见附表5.1-01:附表5.1-01车站占用部位用途时间1铜川路站地面部分工作基地2006.09.01~2007.12.30北端头井(包含车站地下段60m)新村路站~铜川路站区间上、下行线盾构出洞、上、下行线推进施工、联络通道和泵站施工2006.09.01~2007.08.0173 5.2三通一平规划5.2.1路通施工现场的道路是组织物质运输的动脉。在开工前,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合理利用原有道路。施工现场内便道采用钢筋砼结构,宽7.0m,厚0.2m,并将路面与明沟筑成一体。5.2.2水通(1)给水从业主提供的盾构施工场地的总水管处,通过管路将水供至盾构施工各用水点,建立临时供水系统。施工设施和生活设施用水根据设施的落实情况与用水量需求,敷设适当通径的给水支管路。(2)排水为确保工地环境整洁,达到文明标化要求,在工地上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并与地区的排水系统沟通。施工现场设置以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排水系统,施工污水经明沟引流、集水池沉淀滤清后,间接排入下水道。排水明沟应宽于30cm,深度不小于40cm,明沟内壁须用水泥抹光或用砖块制作。同时落实“防台”、“防汛”和“雨季防涝”措施,配备“三防”器材和值班人员,做好“三防”工作。5.2.3电通根据业主提供的授电点,进行施工用电设计,合理对总耗电量、办公用和施工生产用的各部分耗电量、电源选择、供电系统电压、变电所的容量及安装等进行设计。电力传输线和配电设施严格按照中国及XX市关于电力安装、使用、维修和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5.2.4其它按照防火防爆的有关规定设置危险品库等临时性构筑物,易燃易爆物品堆放间距和动火点与氧气、乙炔的间距要符合规定要求。临时设施区按规定配足消防器材:危险品仓库等重点部位应配备足够数量种类合适的灭火机。重点仓库或部位等每25m2建筑面积配备一只灭火机,隧道内每100环配备一只灭火机,非重点仓库,宿舍等建筑区域每100m2配备2只灭火机。消防设备配备合理,性能完好可靠。消防栓、消防器材周围畅通不得堆物,消防器材应有专人负责维护管理。详见附图DG5-0173 -01铜川路北井消防、上水、排水、用电布置5.3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DG5-01场地布置图。5.3.1生活设施布置鉴于对安全文明施工的考虑,工地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区分开,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地范围,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地现场进行布置。场内施工便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道路。办公区搭建一幢三层,一幢二层楼房,三层房屋一楼为砖砌,二、三楼彩板。二楼作为业主、监理、总包方办公室及会议室,一、三楼为休息室、更衣室及储藏室;在生活区搭建二层活动房作为生活住房;以上包括现场业主、监理工程师用房。另外在办公区和生活区布置配套的生活设施,包括厕所、浴室、停车棚,供水、排水、供电系统及升旗台、宣传栏及宿舍等;最后,需在场地布置相应的加工房、试验室、库房、机房和储料场等。工程竣工后,清理现场,临时工程区域和所有临时性通道,将这些区域恢复至开工前的状态,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5.3.2生产设施布置根据业主所提供的施工现场允许使用范围,结合实际施工的需要,先在井口附近布置集土坑,集土坑为手枪形,长边最长18m,短边最长8m,高度4.5m(其中高出地面以上2m,地面以下2.5m,),集土坑容积为450m3,具备12环的存土量。墙身钢板厚度16mm,框架采用20a槽钢。在距离端头井50m的出土口附近布置拌浆间,浆液通过送浆管路送至井下浆车内。井下电机车配14T,土箱容积10m3。在井口处布置两辆行车(一辆5T,一辆32T),32T行车跨距24m,用于推进时的垂直运输和管片吊运。在5T行车工作周围内布置管片堆场,可容纳15环管片同时堆放。行车附近的空地为材料堆场(包括轨道、轨枕等)。场地东侧配有氧气和乙炔间。氧气和乙炔间间距10m。同时根据场地情况还需布置用电、用水、排水。5.3.3施工通讯条件筹划办公室通讯:在业主、监理及总包方办公室内装有电话、传真机以及可上网的电脑,并组成局域网,通过宽带上网,可随时通过上述设施与外界保持联系和信息交换,及时获得与工程有关的信息并提供给现场人员决策。隧道施工通讯:隧道内通讯线路为2×73 1.5一对的电话线路,安装在照明灯具支架上。在业主、监理、总包方等办公室、工作井口、工作井底、料库、盾构机操纵室等处各设一台电话进行通讯联系,确保信息畅通和命令及时传达。6.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6.1施工工艺流程新村路站~铜川路站区间采用2台盾构由铜川路站北端头井下井,沿岚皋路桥向新村路站推进,进新村路站南端头井。(详见附图DG6-01盾构施工工艺流程图)6.2盾构推进前的施工准备6.2.1技术交底、岗位培训在盾构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按阶段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按工种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6.2.2地面准备工作6.2.2.1在盾构推进施工前,按常规进行施工用电、用水、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的安装工作。6.2.2.2施工必需材料、设备、机具备齐,以满足本阶段施工要求,管片、连结件等准备有足够的余量。6.2.2.3井上、井下建立测量控制网,并经复核、认可。6.2.2.4车架安置到位,电缆、管路等接至井下。6.2.3井下准备工作6.2.3.1盾构基座就位盾构基座为钢结构预制成榀,盾构基座位置按设计轴线准确放样,安装时按照测量放样的基线,吊入井下就位焊接。两根轨道中心线与基座上的盾构必须对准洞门中心且与隧道设计轴线反向延长线基本一致,并对基座加设支撑加固。(详见附图DG6-02盾构基座图)6.2.3.2盾构吊装就位、调试验收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大吊车和专用行车将盾构机本体分块吊入井下,在盾构基座上正确就位、组装,然后将盾构与井上车架之间的电缆、油管等连接,最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调试验收。6.2.3.3盾构后靠制作73 在最后一环负环和井壁结构之间加设钢后靠,钢后靠采用2根双榀70#H钢,钢后靠与井壁结构之间灌注水泥砂浆,使混凝土管片受力均匀,环面平整。后盾支撑设置完成后,在盾构推进时,应注意观察后靠的变形,防止位移量过大而造成破坏。详见附图DG6-03后盾支撑图。6.2.3.4导向轨制作洞圈内盾构支座制作需满足支撑盾构机出洞时的本体重量,并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支座材料采用43Kg/m重型轨道,共布置2根,准确位置为盾构基座上2根43Kg/m重型轨道在洞圈上的延伸段。6.2.3.5洞门的密封装置安装由于工作井洞圈直径与盾构外径存有15.5cm的间隙,为了防止盾构出洞时及施工期间土体从该间隙中流失,在洞圈周围安装橡胶帘布带、环板、铰链板等组成的密封装置,并设置注浆孔,作为洞口防水堵漏的预防措施。(详见附图DG6-04出洞装置示意图)6.2.3.6盾尾油脂为确保盾尾的密封防水效果,在盾构调试结束后,向盾尾钢刷之间涂抹盾尾油脂,油脂涂抹要均匀、密实。6.2.3.7负环拼装工作井内尺寸为11.0m×13.5m,盾构后座由11环负环管片拼装而成,考虑到电瓶车长度及吊运土箱、管片的需要,其中设开口环9环闭口环2环。第一环开口环后部与型钢后靠存在的间隙,用高标号砂浆进行充填,使混凝土管片受力均匀,环面平整。第1环负环管片拼装是控制管片拼装质量的第一步,管片的环面必须按轴线高程和平面放样的位置,校正到垂直于设计轴线的位置。为保证管片脱出盾尾后不产生变形,在管片外弧面加设支撑,予以固定。第一环闭口环与钢后靠之间采用4根Φ580钢管传递轴向力。详见附图DG6-03后盾支撑图。6.3盾构出洞地基加固处理为确保出洞段土体稳定,周围建筑物和施工的安全,必须对其进行地基加固。为此,本次盾构出洞采用深层搅拌桩结合旋喷桩进行加固。搅拌桩加固范围为槽壁向外6.2m,以洞圈两侧为界限各延伸3m,深度为洞圈向下3m,洞圈向上3m以上区域为弱加固区。在槽壁同搅拌桩间50cm夹层间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补加固。设计强度要求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873 Mpa。盾构出洞前对井外地基加固进行验收,加固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出洞施工,否则应采取补加固措施。(详见附图DG6-05出洞地基加固图)。6.4盾构出洞6.4.1盾构出洞施工流程洞圈放样-基座安装-盾构安装、调试-后靠安装-凿除部分槽壁-洞口止水安装-槽壁全部凿除-盾构靠上洞圈内加固土-出洞推进(详见附图DG6-06盾构出洞流程图)6.4.2混凝土洞门凿除在凿除洞门前需对加固土体进行验收,可以在洞圈范围内合理位置开设一定数量样孔以检验盾构出洞正前方土体加固情况,在样洞验收良好的情况下开始凿除洞门。在洞圈内搭设钢制脚手架(详见附图DG6-7洞圈内脚手架布置图),分九块凿除洞门混凝土(详见附图DG6-8混凝土分块图),首先暴露出内排钢筋,割去内排钢筋,保留外排钢筋,并在每块混凝土中间凿出一个吊装孔,清理干净落在洞圈底部的混凝土碎块,然后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逐块割断外排钢筋,吊出混凝土。洞门凿除要连续施工,尽量缩短作业时间,以减少正面土体的流失量。整个作业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全过程监督,杜绝安全事故隐患,确保人生安全,同时安排专人对洞口上的密封装置做跟踪检查,起到保护作用。6.4.3盾构出洞6.4.3.1盾构靠上加固土体为避免刀盘上的刀头损坏洞口密封装置,在刀头和密封装置上涂抹黄油以减少摩擦力。当盾构刀盘鼻尖即将靠上加固土体时在确定刀盘旋转时不会切削到止水装置,开始旋转刀盘开始使盾构推进建立正面初始平衡。为保证盾壳顺利进入洞圈,盾构千斤顶的使用基本以下部为主,千斤顶行程差值维持原状,确保在盾构前移的过程中盾壳与基座的接触良好。6.4.3.2检查洞口止水装置盾构刀盘靠上洞圈前再次检查洞口止水装置的密封效果确保出洞安全。6.4.3.3穿越加固区(1)盾构穿越加固区技术措施①加密测点并加强监测频率73 ②严格控制土压力由于盾构刚靠上加固好的土体,因此土压力的设定可偏低。同时结合沉降报表和其它施工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反馈给推进班组确保出洞施工安全。③严格控制出土量根据盾构及管片之间的建筑间隙及各土层特性合理控制出土量,大约为建筑间隙的98%~100%。并通过分析调整,寻找最合理的数值。④严格控制推进速度盾构推进速度宜控制在1cm/min以内,确保盾构顶进压力以及刀盘扭距不至于太大影响盾构机性能保证盾构出洞安全。同时根据需要在盾构正面加入发泡剂或泥,以改良正面的土体。⑤同步注浆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浆液质量及注浆压力。主要是控制盾构上部的注浆量,浆液质量将是控制该区域地面二次沉降的保证,注浆压力宜偏小,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影响地面变形。⑥动态信息传递在盾构施工中要根据地面监测信息的分析,结合推力、推进速度和出土量以及千斤顶的编组等等之间相互关系,保持推进坡度相对的平稳,控制一次纠偏的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每一次测量成果都及时汇总给施工技术部门,以便于施工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施工现状和相应区域地面变形情况,确定新的施工参数和注浆量等信息和指令,并传递给盾构推进面,使推进施工面及时作相应调整,最后通过监测确定效果,从而反复循环、验证、完善,确保隧道施工质量。(2)穿越加固区注意事项①负环管片脱出盾尾后,周围无约束,在推力作用下易发生变形,为此需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如加横向临时支撑)。②千斤顶总推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超过钢后靠的设计荷载)。③盾构机进入洞门圈时,需密切注意洞圈止水装置是否完好,必要时需对其采取补加固措施,确保密封效果。④安装负环管片时,要保证管片和盾构机下部的合理间隙。73 ⑤确保盾尾油脂的压入量和均匀性,保证盾尾密封效果。⑥初始注浆时,注浆压力的设定要综合考虑地面沉降要求和洞门密封装置的承压能力。⑦除了洞口特殊环外,其他负环管片可不贴止水密封条。6.4.3.4封洞门当盾尾脱离车站内壁结构时,可进行洞门封堵工序。即将快速水泥将袜套等止水装置和管片粘结成一整体以防止土体从间隙中流失而造成地面的塌落。6.5盾构100m试推进盾构出洞后,为了更好地掌握盾构的各类参数,将盾构出洞后的前100m推进列为试推进段。此段施工时应注意对推进参数的设定,对推进时的各项技术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摸索地面沉降与施工参数之间的关系,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盾构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及盾构在本区间地质条件下推进的施工参数设定范围。6.5.1进行100m试推进的目的(1)用最短的时间对盾构机的操作方法、机械性能进行熟悉。(2)了解和认识本区间的地质条件,掌握土压盾构在本地区的施工特性,尽快摸索出各种参数的正确设定方法。(3)为了掌握各种施工参数的正确设定方法,在试验段采取多种监测手段如地面沉降监测、深层沉降监测等,广泛采集信息以指导盾构施工。(4)施工还要求通过对各种监测信息的分析,掌握盾构掘进参数和合适的同步注浆量。施工试验段时要求增加监测频率,并及时将监测数据反馈给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据此随时调整各参数,直至地面沉降及盾构姿态处于受控状态为止。6.5.2前100m试推进段的施工重点(1)当推进至20环时,对洞门进行注浆,防止可能的土体流失。(2)当100m试推进结束,隧道拥有足够的摩阻力来抵抗盾构掘进反力后,进行负环管片和盾构基座的拆除工作。同时在井底搭设作业平台铺设岔道,以及双道平行电机车轨道。6.6盾构正常段推进施工详见附图DG6-09盾构机掘进工艺示意图6.6.1盾构推进和地层变形的控制73 本工程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机,其利用压力仓内的土压力来平衡开挖面的土体,从而达到对盾构正前方开挖面支护的目的。平衡压力的设定是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的关键,维持和调整设定的压力值又是盾构推进操作中的重要环节,这里面包含着推力、推进速度和出土量的三者相互关系,对盾构施工轴线和地层变形量的控制起主导作用,所以在盾构施工中要根据不同土质和覆土厚度、地面建筑物,配合监测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平衡压力值的设定,同时要求推进坡度保持相对的平稳,控制每次纠偏的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并为管片拼装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根据推进速度、出土量和地层变形的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注浆量,从而将轴线和地层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6.6.2盾构推进主要参数设定6.6.2.1平衡压力值的设定原则正面平衡压力:P=k0ghP:平衡压力(包括地下水)g:土体的平均重度(KN/m3)h:隧道埋深(m)k0:土的侧向静止平衡压力系数盾构在掘进施工中均可参照以上方法来取得平衡压力的设定值。具体施工设定值根据盾构埋深、所在位置的土层状况以及监测数据进行不断的调整。k0值也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6.6.2.2推进出土量控制每环理论出土量=p/4×D2×L=p/4×6.402×1.2=38.58m3/环。盾构推进出土量控制在98%~100%之间。即37.81m3/环~38.58m3/环。6.6.2.3推进速度正常推进时速度宜控制在2~4cm/min之间。过建筑物时推进速度宜控制在1cm/min左右。6.6.2.4盾构轴线及地面沉降量控制:盾构轴线控制偏离设计轴线不得大于±50mm;地面沉降量控制在+10mm~-30mm。6.6.3盾构推进时的同步注浆和衬砌壁后补压浆73 6.6.3.1同步注浆的目的盾构推进中的同步注浆是充填土体与管片圆环间的建筑间隙和减少后期变形的主要手段,也是盾构推进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盾构推进施工中的注浆要选择和易性好、泌水性小,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浆液进行及时、均匀、足量压注,确保其建筑空隙得以及时和足量的充填。将地表变形和管片偏移控制到最小,并防止管片接缝漏水。每推进一环的建筑空隙为:1.2p(6.42-6.22)/4=2.37m3盾构外径:Φ6.4m;管片外径:Φ6.2m每环的压浆量一般为建筑空隙的200%~250%,即每推进一环同步注浆量为4.75m3~5.93m3。泵送出口处的压力应控制在0.3MPa左右。6.6.3.2同步注浆材料的选择条件在选用同步注浆材料时,需考虑以下条件:(1)注浆材料要充分填充到盾尾间隙的每一个角落。(2)填充后,要能在早期取得与土体相当或以上的强度。(3)硬化后,体积的缩小量要小、止水性要好。(4)由于地下水造成的稀释要小。(5)要能够进行长距离压送。(6)要能够控制压浆量。(7)施工管理要方便。(8)要不产生污染。6.6.3.3同步注浆材料的确定根据上述要求,本区间隧道盾构推进施工中的同步注浆浆液采用可硬性浆液,材料为粉煤灰、砂、膨润土和水泥等,注浆后24小时的浆液强度不低于0.3MPa,28天强度达到1.0MPa。压浆量和压浆点视压浆时的压力值和地层变形监测数据而定。压浆属一道重要工序,须指派专人负责,对压入位置、压入量、压力值均作详细记录,并根据地层变形监测信息及时调整,确保压浆工序的施工质量。为防止浆液在注浆系统内的硬化,必须定时对工作面注浆系统进行清洗。清洗采用惰性浆液,泥浆配比见附表6.6-01。附表6.6-01(Kg/m3)73 膨润土粉煤灰砂水264640208320惰性浆液一般每天一次,即日班结束后用惰性浆液进行清洗。因特殊情况(如设备故障等),停止施工间隔可能超过4小时的,也应在停止施工时立即予以注惰性浆液清洗。隧道内运输车以及地面上的拌浆系统也应进行清洗,清洗时间基本控制在每班一次。由于盾构工作面的注浆管路清洗等原因将形成一定的废浆,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必须利用平板车、土箱外运。6.6.3.4衬砌壁后注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进行充分的同步注浆施工而出现管片漏水等现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注浆方法和材料等加以研究,进行补充注浆。衬砌壁后注浆浆液配比见表6.6-02(重量比)附表6.6-02水泥粉煤灰水稠度13适量9~11每5环进行一次壁后二次补压浆。压浆时必须指派专人负责,对压入位置、压入量、压力值均作详细记录,并根据地层变形监测信息及时调整,确保压浆工序的施工质量。6.6.4盾尾油脂的压注73 图6.6-01盾尾油脂压注流程图本区间隧道掘进时的盾尾密封功能特别重要。为了能安全并顺利地完成区间隧道的掘进任务,必须切实地做好盾尾油脂的压注工作。正常情况下,盾尾油脂通过盾尾油脂泵进行自动压注,盾构掘进过程中视油脂压力及时进行补充。(盾尾油脂压注流程见图6.6-01)6.6.5管片防水涂料的制作6.6.5.1对运输至现场的管片进行验收,确认没有缺角掉边及养护期限等问题,并分类堆放。6.6.5.2对管片的各防水处理面进行清洁。6.6.5.3弹性密封垫采用EPDM(三元乙丙)为主辅以遇水膨胀橡胶的复合密封垫,形式为角部棱角分明的框形橡胶圈,封顶块与邻接块两侧防水密封垫在拼装前涂表面润滑剂(粘度为300cp的水性涂抹剂),以减少封顶块插入时弹性密封垫间的摩阻力。6.6.5.4密封垫表面遇水膨胀橡胶遇到水和潮气会膨胀,故逢雨天或梅雨季节,应覆盖塑料薄膜或在表面涂缓膨胀剂。6.6.6管片拼装隧道衬砌由六块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而成,成环形式为小封顶纵向全插入式。管片在拼装过程中必须控制以下几点:6.6.6.1在管片拼装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好衬砌环面的平整度,环面的超前量以及椭圆度的控制。73 6.6.6.2严格控制管片成环后的环、纵向间隙。6.6.6.3管片在作防水处理之前必须对管片进行环面、端面的清理,然后再进行防水橡胶条、定位棒、软木条等的粘贴。6.6.6.4在拼装过程中要清除盾尾处拼装部位的垃圾和杂物,同时必须注意管片定位的正确性,尤其是第一块管片的定位会影响整环管片成环后的质量及与盾构的相对位置良好度,每环管片纵缝安装有管片定位棒,管片端面接触前位置要对准,拼装成环后各分块高差≤2mm。6.6.6.5根据高程和平面的测量报表和管片间隙,及时调整管片拼装的姿态。6.6.6.6拼装结束后,伸出千斤顶并控制到所需的顶力,再进行下一管片的拼装,这样逐块进行完成一环的拼装。6.6.6.7拼装后及时调整千斤顶的顶力,防止盾构姿态发生突变。6.6.6.8严格控制环面平整度:必须自负环做起,且逐环检查,相邻块管片的踏步应小于4mm,每块管片不能凸出相邻管片的环面,以免管片接缝处管片碎裂。6.6.6.9环面超前量控制:施工中经常抽检管片圆环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的垂直度,当管片超前量超过控制量时,应用楔子给予纠正,从而保证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的垂直。6.6.6.10相邻环高差控制:相邻环高差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建成隧道轴线的质量及隧道有效断面,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环高差不超出允许范围内。6.6.6.11纵、环向螺栓连接:成环管片均有纵、环向螺栓连接,其连接的紧密度将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因此在每环衬砌拼装结束后及时拧紧连接衬砌的纵、环向螺栓;在推进下一环时,应在千斤顶顶力的作用下,复紧纵向螺栓;当成环管片推出车架后,必须再次复紧纵、环向螺栓。6.6.7隧道纠偏量控制施工中隧道轴线、环面平整度或倾斜度需予以纠正时,采用专门楔料(丁腈软木片),一次纠偏量最大不超过5mm。6.6.8防迷流值监测按防迷流设计要求,将管片钢筋焊接连通,成等电位体;环、纵向通过螺栓与垫圈将每块管片,每环管片连成一体,成为法拉第笼,以达到防迷流要求。6.6.9隧道断面布置73 隧道断面布置主要考虑合理利用空间,并考虑到安全因素。6.6.9.1车架轨枕轨枕选用落底轨枕钢制作,每环布置。6.6.9.2电机车轨道在轨枕上布置一般常用的24kg电机车轨道,用于盾构掘进材料运输。6.6.9.3人行走道出于安全考虑,在下方右侧管片上制作人行走道架,上面搁走道板,走道板要固定牢靠。6.6.9.4隧道照明在隧道上方一侧间隔8环布置一个灯架,照明电缆和灯具固定在上面,动力电缆布置在灯架下方。6.6.9.5管路左隧道下方每4环安装一个托架,上面铺设进、排水管道6.6.9.6通风管在隧道左上方布置通风管,每隔8环用吊架固定。6.6.10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6.6.10.1垂直运输管片、施工材料等的垂直运输由地面井口的32T及5T行车实施。6.6.10.2水平运输隧道内的水平运输主要是运送管片、弃土和施工材料等,由14T电机车完成,每台电机车配备2节平板车及两只10m3土箱,每条隧道施工过程须同时使用2台电机车,其中一台加挂送浆车。(1)运输机具本工程水平运输机具采用兰州机车厂制造的JXK系列交流传动窄轨蓄电池14T电机车。该型电机车与以往地铁施工中采用的电机车相比,具有:牵引力大、安全性强(具有电脑自控恒速行驶)、使用寿命长及智能性高等优点。货物装于平板车上,由电机车牵引,平板车的行走轨道选用24kg/m钢轨,局部双轨布置,轨距为813mm,轨枕用18#工字钢加工而成73 ,轨道与轨枕间用压板螺栓连接,并应达到运输轨道铺设顺直、固定牢靠、轨枕间距标准、轨道面平整。运行中对轨道、轨枕的维修保养指派专人负责,确保运输畅通和安全。(2)岔道设置为提高运输效率缩短出土、驳运管片的行驶时间,同时又考虑到隧道运输距离较长,因此在井口处设置一副“Y”型道岔,工作井井内布置双轨,并在道岔处设置信号灯。6.7盾构穿越岚皋路桥6.7.1概况说明新村路站~铜川路站区间盾构在里程为SDK10+420~SDK11+013范围内将从侧面穿越岚皋路桥墩桩基,桩基为40cm×40cm预制方桩,桩长19m~26m不等,桩边距隧道最小距离约2.7m。6.7.2相关技术措施(1)制订专项监测方案为了及时反映隧道推进区域岚皋路桥的变形情况,需在岚高路桥上及靠近隧道一侧设置沉降监测点,测点数量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而定。测点标志采用墙面标志,布设时,采用冲击钻成孔,然后用水泥将道钉封牢,具体测点数量视现场情况而定。同时对建筑物进行测斜,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以及差异沉降情况。建筑物测点布设如图6.7-01:图6.7-01建筑物测点布设示意图①在施工前进行巡视、观察,若发现先天裂缝,应采取贴石膏饼的方法观测裂缝的后期变化,必要时拍照存档。73 ①施工前所得的初始数据为三次观测平均值,以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在盾构穿越期间每隔八小时监测一次,根据施工需要加密监测频率直至跟踪监测。待盾构穿越后,地面建筑物变形趋于稳定时,逐渐减少监测次数,并恢复正常监测,待地面变形稳定后方可停止监测。(2)盾构推进施工措施①严格控制盾构正面平衡压力盾构在穿越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土压力,使得盾构切口处的地层有微小的隆起量来平衡盾构背土时的地层沉降量。同时也必须严格控制与切口平衡压力有关的施工参数,如出土量、推进速度、总推力、实际土压力围绕设定土压力波动的差值等。防止超挖、欠挖尽量减少平衡压力的波动。②严格控制盾构的推进速度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尽量做到均衡施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避免在途中有较长时间耽搁。如果推得过快则刀盘开口断面对地层的挤压作用相对明显,地层应力来不及释放,所以正常推进时速度应控制在2~3cm/min。③严格控制盾构纠偏量在确保盾构正面沉降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盾构均衡匀速施工,盾构姿态变化不可过大、过频。每隔5环检查管片的超前量,隧道轴线和折角变化不能超过0.4%。推进时不急纠、不猛纠,多注意观察管片与盾壳的间隙,相对区域油压的变化量随出土箱数和千斤顶行程逐渐变化。采用稳坡法、缓坡法推进,以减少盾构施工对地面的影响。根据盾构进入曲线段的设计里程,盾构可提前5~10环进入曲线段施工,提前进行纠偏,以减少每环的纠偏量,从而减小建筑孔隙。提前纠偏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盾构姿态,盾构轴线偏差不得超过50mm。④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a.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务必做到三点:一、保证每环注浆总量要到;二、保证盾构推进每一箱土的过程中,浆液均匀合理地压注;三、浆液的配比须符合质量标准。通过同步注浆及时充填建筑空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b.每环的压浆量一般为建筑空隙的200%~250%,泵送出口处的压力应控制在0.3MPa左右。73 a.具体压浆量和压浆点视压浆时的压力值和地层变形监测数据选定。同时,在曲线段外弧侧可适量多压注,确保地面沉降的稳定。b.压浆属一道重要工序,专门成立注浆班对压入位置、压入量、压力值作详细记录,并根据地层变形监测信息及时调整,在确保压浆工序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方可进行下一环的推进施工。⑤做好二次补压浆的准备工作当盾构穿越过后,隧道上方地面及建筑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后期沉降。因此必须准备足量的二次补压浆材料以及设备,根据后期沉降观测结果,及时进行二次补压浆,以便能有效控制后期沉降,确保地面建筑物的安全。⑥突发事件控制及对策上述施工段,由于地面环境非常复杂,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有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性事件,如构、建筑物结构产生超沉等,可采取以下几点对策措施:a.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做到精心施工,同时加强值班管理、工程监测。b.配备足够的机动设备,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在第一时间投入工作。c.组织专门人员进行24小时现场监控。d.在推进前,一定要对盾构进行足够的调试,确保盾构性能的可靠性。同时,配备足够的值班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盾构设备的故障,确保盾构推进顺利进行。e.盾构穿越民房时,若地面变形值达到警戒值,则需采取在地面跟踪注浆的手段来保护建筑物。6.8盾构穿越沪宁铁路保护方案6.8.1盾构穿越铁路前期试掘进为确保盾构顺利穿越沪宁铁路,计划将盾构到达前60米开始作为穿越该铁路的试掘进段。通过在此区间内的试推进,来摸索盾构推进参数和地面沉降变形规律,以保证盾构穿越沪宁铁路期间,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参数,将铁路的沉降控制在允许的变化范围内。(1)试掘进监测点布设在试掘进段地60米内每20米设一监测横断面,73 以便获得更多地监测数据,不仅可用来分析单点地面沉降值还可以用来分析同断面的不均匀沉降因素,为以后盾构穿越铁路施工时做好铺垫。(2)掘进效果分析为了尽可能准确地预测盾构掘进引起的地面沉降量、沉降范围、沉降曲线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分析试掘进段地层变形规律及其各种因素,总结相应的技术解决措施以求在穿越铁路施工中得以借鉴。分析可以从盾构机及其相关设备、土质差别以及覆土深浅等几方面着手,最终找出引起地面沉降及差异沉降的因素,摸索出最优化匹配的施工参数,并在穿越铁路前对相关因素进行整改。6.8.2盾构穿越铁路施工措施盾构在穿越铁路时,由于对周围地层的扰动产生地下水位下降、地层损失,导致铁路的不均匀沉降,可能直接影响到其正常运营。施工中要求控制轨道沉降值在相关标准范围内,保护要求极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铁路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控制盾构正面平衡压力在盾构穿越铁路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土压力,使得盾构切口处的地层有微小的隆起量来平衡盾构背土时的地层沉降量。同时也必须严格控制与切口平衡压力有关的施工参数,如出土量、推进速度、总推力、实际土压力围绕设定土压力波动的差值等。防止超挖、欠挖,尽量减少平衡压力的波动。(2)严格控制盾构的推进速度在过铁路施工时,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如果推得过快则刀盘开口断面对地层的挤压作用相对明显,地层应力来不及释放,这样容易使铁路路基产生隆起。所以正常推进时速度应控制在1~2cm/min。同时尽量做到均衡施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避免在途中有较长时间耽搁。(3)严格控制盾构纠偏量73 在确保盾构正面沉降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盾构均衡匀速施工,盾构姿态变化不可过大、过频。每环检查管片的超前量,隧道轴线和折角变化不能超过0.4%。推进时不急纠、不猛纠,多注意观察管片与盾壳的间隙,相对区域油压的变化量随出土箱数和千斤顶行程逐渐变化。采用稳坡法、缓坡法推进,以减少盾构施工对地面的影响。(4)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A、同步注浆的意义盾构推进中的同步注浆和衬砌壁后补压浆是充填土体与管片圆环间的建筑间隙和减少后期变形的主要手段,也是盾构推进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盾构推进施工中的注浆,选择具有和易性好、泌水性小,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浆液进行及时、均匀、足量压注,确保其建筑空隙得以及时和足量的充填。B、同步注浆量的控制1.2p(6.42-6.22)/4=2.37m3盾构外径:Φ6.4m;管片外径:Φ6.2m每环的压浆量一般为建筑空隙的200%~250%,即每推进一环同步注浆量为4.75m3~5.93m3。泵送出口处的压力应控制在0.3MPa左右。C、同步注浆材料的选择与应用选用同步注浆注浆材料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l注浆材料压注后,能得到盾尾间隙的每一角落;l填充后,能具有与早期取得的土相当和以上的强度;l凝固硬化后,体积变化小,止水性好;l受地下水稀释道影响小;l能控制压浆量变化;l能进行长距离压送;l施工方便;l利于环保。根据上述要求,穿越段同步注浆浆液配比如下:(Kg/1.25m3)水泥粉煤灰砂水1251150260400压浆量和压浆点视压浆时的压力值和地层变形监测数据而定。压浆属一道重要工序,须指派专人负责,对压入位置、压入量、压力值均作详细记录,并根据地层变形监测信息及时调整,确保压浆工序的施工质量。73 为防止浆液在注浆系统内的硬化,必须定时对工作面注浆系统进行清洗。清洗采用惰性浆液,泥浆配比见附表6.6-01。附表6.6-01(Kg/m3)膨润土粉煤灰砂水264640208320惰性浆液一般每天一次,即日班结束后用惰性浆液进行清洗。因特殊情况(如设备故障等),停止施工间隔可能超过4小时的,也应在停止施工时立即予以注惰性浆液清洗。隧道内运输车以及地面上的拌浆系统也应进行清洗,清洗时间基本控制在每班一次。由于盾构工作面的注浆管路清洗等原因将形成一定的废浆,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必须利用平板车、土箱外运。(5)对于铁路而言,差异沉降的控制是重中之重,施工中采用电子水平尺等设备对轨道的差异沉降进行监测,结合监测数据进行二次壁后注浆,差异沉降较大时会同铁路部门有针对性地对铁路路基进行砂石充填,必要时进行注浆加固。(6)在盾构穿越铁路的过程中,会同铁路部门做好预防措施。(7)增加监测频率(8)突发事件控制及对策上述施工段,由于地质、施工条件不是很好,存在着一定的施工风险,对于有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性事件,如铁路产生超沉等,可采取以下几点对策措施:①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做到精心施工。②配备足够的机动设备,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在第一时间投入工作。③组织专门人员进行24小时现场监控。④配备足够的值班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盾构设备的故障,确保盾构推进顺利进行。6.8.3穿越后期施工措施待盾构穿越后,必须对铁路继续进行跟踪监测直至铁路变形趋于稳定。同时根据监测报表在隧道内对该区域进行壁后二次注浆,如若发现铁路后期沉降通过壁后二次注浆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可以考虑采取进行地面加固措施,如分层注浆等。6.8.4施工监测为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在施工监测手段方面需做好如下几点:73 (1)监测点的布设立足于随时可获得全面信息的基础上。针对不均匀沉降,在铁路轨枕上沿铁路延伸方向布设电水平尺,监测铁路的差异沉降情况;(2)以总值班室为中心,通过各种手段确保信息的通畅以便及时有效的了解施工参数与铁路及附近地面沉降数据的变化,并迅速进行监测数据的分析,调整施工参数以及辅助施工措施的采取来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3)监测工作必须根据施工需要实行跟踪服务,一旦出现相对较大的变化量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必要时实行全天候监测。6.9盾构进洞段施工盾构推进至距接收井井壁12m时,是盾构的进洞施工阶段。6.9.1盾构进洞地基加固本区间段盾构进洞地基加固采用Æ700深层搅拌桩加固,沿轴线加固宽度为3.5米;横向宽度为洞圈两侧各延伸3米,加固深度为洞圈底部向下延伸3米。垂直加固范围到地面。在盾构进洞前对井外地基加固进行取芯验收加固强度,加固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进洞推进施工,否则应采取补救加固措施。详见附图DG6-10新村路站进洞地基加固图。6.9.2盾构接收井准备盾构进洞之前,接收井内洞门混凝土凿除准备和洞门封堵材料准备等各项工作必须全部就绪。先对洞门位置进行复核测量,并安装盾构接收基座,准备进行盾构进洞。6.9.2.1盾构基座安放根据洞门的确切方位,对盾构基座安放位置进行准确放样。基座安装时按照测量放样的基线,吊入井下就位拼装、焊接。基座按平坡安放,基座就位后,进行支撑加固加强其整体稳定性。6.9.2.2洞圈止水装置安装预先在洞圈区域搭设安装止水装置的脚手架,可供安装止水装置及洞门开样洞之用。洞圈上安装一圈弧形插板,作为一道止水屏障。6.9.2.3导向轨放置为了使盾构进洞时有良好的导向,在洞圈上安放导向轨。导向轨在洞圈底部放置2根,延伸至盾构基座上并与基座上的两根导向轨联成一体。6.9.2.4洞圈注浆球阀的布设73 为了防止盾构进洞时漏泥浆,及时在渗漏点压注双液浆,在洞圈周围布设6~8个注浆球阀。为了使得注浆效果更佳,注浆球阀后端连接一定长度的1.5寸钢管深入至内道花纹钢板。另外,盾构进洞第一次封门后,接着隧道内管片壁后注浆,此时注浆球阀还将起到泄压检验洞圈注浆效果作用。6.9.2.5洞圈清理由于在洞圈内外侧需焊接洞门止水装置及封洞门的弧形插板等,因此洞圈必须清理干净,确保钢洞圈能与其它铁质装置牢固焊接。6.9.3盾构姿态的复核测量盾构贯通前的测量是复核盾构所处的方位、确认盾构姿态、评估盾构进洞时的姿态和拟定盾构进洞段的施工轴线、推进坡度的控制值和施工方案等的重要依据,以使盾构在此阶段的施工中始终按预定的方案实施,以良好的姿态进洞,在盾构接收基座上准确就位。6.9.4盾构进洞施工在盾构进洞过程中应尽快推进并拼装管片,尽量缩短盾构进洞时间。洞圈特殊环管片脱出盾尾后,立即用弧形钢板与其焊接成一个整体,并用浆液将管片和洞圈的间隙进行充填,以减少水土流失。本次进洞施工将采用二次进洞方案进行。(详见附图DG6-11盾构进洞流程图)6.9.4.1进洞盾构姿态调整根据现场实测车站端头井洞圈尺寸,盾构进洞阶段的姿态需做适当调整。6.9.4.2穿越加固区盾构穿越加固区,应注意以下事项:(1)推进速度控制在1cm/min以内,土压力逐渐降低至最低。(2)由于加固区土体强度较高,穿越时需密切注意刀盘力矩、螺旋机扭矩等参数。必要时可利用加泥泵向刀盘正面适当压注膨润土浆或水来降低刀盘扭距;通过接在螺旋机上的球阀,向螺旋机内注膨润土浆或水来降低螺旋机扭矩。(3)安排专人密切观察洞门变形和水土情况,加快信息反馈速度,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推进,采取相应对策。6.9.4.3盾构机外部注浆盾构机鼻尖距封门50cm时,视土体情况开通盾构机壳体注浆孔,用盾构机配备的注浆设备向周边土体压注双液浆,使之形成一个环箍,阻断水土流失的通道。73 6.9.4.4设备检查进洞前,对盾构机主要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存在问题应及时解决,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在进洞时不致由于设备原因引起工程难点产生,并尽量缩短进洞时间。6.9.4.5洞圈混凝土凿除槽壁封门凿除分2个阶段实施:(1)首先在洞圈槽壁上开样洞观察,确认洞门外侧土体加固效果良好的条件下,在洞圈内搭设钢制脚手架,凿除内侧400mm厚混凝土,暴露出内排钢筋,并切割后吊离。(2)当盾构逐渐靠近洞门时,在封门混凝土上开设观察孔,加强对其变形和土体的观测,并控制好推进时平衡压力值。在盾构鼻尖距封门50cm时,停止盾构推进,尽可能出空土仓内的泥土使切口正面的平衡压力降到最低值,以确保混凝土封门凿除的施工安全。槽壁混凝土分9块凿除,暴露出外排钢筋,并在每块混凝土中间凿出一个吊装孔,清理干净落在洞圈底部的混凝土碎块,然后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逐块割断外排钢筋,吊出混凝土。6.9.4.6盾构进洞在槽壁混凝土吊除后,盾构应尽快推进并拼装管片,尽量缩短盾构进洞时间。视洞圈渗漏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1)若洞圈基本无渗漏,最后一环特殊管片(管片端面有预埋钢板)留在洞圈内。当特殊管片脱出盾尾后,用预先加工的弧形钢板将特殊管片的端面钢板和钢洞圈焊接并注浆。(2)若洞圈有一定的渗漏,最后一环特殊管片(管片外弧面有预埋钢板)部分伸出洞圈。特殊环管片脱出盾尾后,将扇形插板插下,紧贴管片外弧面,用双快水泥封闭管片与插板间的空隙,并用浆液充填管片和洞圈的间隙。(3)若洞圈渗漏较严重,最后一环特殊管片(管片外弧面有预埋钢板)部分伸出洞圈。特殊环管片脱出盾尾后,扇形插板插下并立即将扇形插板与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满焊成一个整体,用浆液将管片和洞圈的间隙进行充填,以减少水土流失。洞圈注浆采用单液浆(水泥浆)压注。73 进洞时,如发现渗漏,应以封闭管片与洞圈的间隙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渗漏的过程中,可以压注聚氨脂防水。洞门封闭完成后,再进行注浆加固稳定隧道。6.9.4.7管片连接最后10环管片上安装纵向拉紧联系装置,以防盾尾在脱出管片后,管片环与环之间间隙被拉大,造成漏水或漏泥。纵向拉紧联系装置由14b#槽钢联系条、M30螺栓和连接件等组成。先在管片的注浆孔上安装连接件,连接件为隔环布置,保证处于同一直线上。然后将6根联系条通过M30螺栓固定在连接件上,使这些管片连成一个整体。6.9.4.8盾构二次进洞考虑到此次进洞的风险性,因此采用二次进洞的方案。即当盾壳尾部即将脱离加固区时进行第一次封门,然后进行壁后注浆保证进洞加固段的密封性,确保第二次进洞时的安全性。6.10井接头施工6.10.1井接头施工主要工艺本区间隧道有4个洞门,分别为新村路站端头井2个、铜川路站端头井2个。洞门接头构造为环形钢筋混凝土保护圈,混凝土等级强度C40,钢筋为Æ-Ⅰ钢筋、Æ-Ⅱ级钢,钢筋焊接成型,混凝土保护层35mm,抗渗等级为0.8MPa。6.10.2施工顺序施工流程:拆除后盾管片→洞口清理→扎筋→立模(分部立模)→浇砼→洞圈注浆。施工要求:6.10.2.1洞门井接头施工在任何时候不得对主体隧道工程的进展造成延缓。6.10.2.2拆除或凿除管片前,应探明管片外注浆层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预注浆。6.10.2.3现浇砼应与隧道和车站端墙密贴、稳固联接。6.10.2.4应采取一切措施保证防水施工质量。6.10.2.5现浇砼浇灌应获监理工程师批准。6.10.2.6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及通道上运输车和人员安全。6.10.2.7修补方案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及批准。6.11手孔封堵73 6.11.1栓防腐处理(隧道中心上部180º范围)检查并拧紧螺帽-清除金属件浮锈、泥尘-涂刷防锈材料-套上内盛快凝微膨胀水泥的高压聚乙烯塑料杯。6.11.2管片手孔充填(隧道中心下部180º范围)清除手孔内垃圾、杂物,清洗浮尘、浮泥-涂刷界面剂-以微膨胀水泥填充手孔。6.12信息化施工6.12.1人员组织建立健全的信息传递组织体系,确保工程的渠道始终畅通无阻。每班的井下班组、盾构施工控制室班组、同步注浆班组、测量班组等基层班组都有专门负责传递信息的人员,基层班组必须加强现场巡视,不放过任何异常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反馈,同时相关班组之间也要进行全面的信息交流。项目经理部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组,对各类施工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化收集、处理与分析,并根据既定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作出快速反应,下达处理指令,协调各班组和部门的施工作业与工程管理。同时还要及时向业主、监理和上级部门及时准确的汇报工程动态信息。施工信息管理及相关部门则在对工程进行实时化监控的基础上,针对现场传递来的其它信息进行分析,并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集中精英技术力量重点攻关,力求以最佳方案予以妥善解决。6.12.2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在所有作业面安装电话机,盾构施工控制室等关键位置则安装专线直通电话,确保各类信息的及时传递。同时为地面各风险点的巡视人员配备无线通讯工具(对讲机等),确保本工程的信息沟通网络没有任何盲点。以全覆盖、高效率的信息沟通平台全面保证工程动态尽在掌握之中。7.盾构施工劳动力组织及设备配备7.1劳动力组织7.1.1大临设施阶段附表7-01序号岗位工种人数序号岗位工种人数1机电焊班长施工员18料管料库工273 2电焊加工电焊工39基建土建工153机械加工机修工24行车司机行车工25水电工电工26测量测量工27地面挂钩起重工2小计:31人7.1.2正常推进阶段现场项经部管理人员共13人,施工人员包括推进三个班两班轮转,另设涂料、机电维修各一个班。执行每天10~10~4工作制,早班,夜班各一个,17:00~21:00为每天4小时的维修保养时间,保障盾构设备的正常运转,做到均衡施工。7.1.2.1推进施工班组人员附表7-02序号岗位人数序号岗位人数1井下负责人16电器维修12盾构司机17行车司机13管片拼装28测量14机械维修19井底吊运15电机车司机210同步注浆2小计:2×13×3=78人(3班)7.1.2.2机电维修人员附表7-03序号岗位人数1机修工22电工23电焊工2小计:6人7.1.2.3涂料班人员附表7-04序号岗位工种人数1涂料制作普工32行车司机行车工173 3管片吊运起重工1小计:5人7.1.2.4保洁班及门卫人员保洁班需8人,门卫3人,共11人。7.1.3劳动力需求计划本标段施工过程劳动力需求计划如附表7-05所示:附表7-04时间劳动力需求(人)备注2006年09月~2006年10月30进场及施工准备2006年10月~2006年11月61进场及施工准备,下行线出洞及100m试推进2006年11月~2006年12月100下行线正常推进,上行线出洞100m试推进2006年12月~2007年01月100上、下行线正常推进2007年01月~2007年02月100下行线进洞段推进及进洞、上行线正常推进2007年02月~2007年03月61上行线进洞段推进及进洞7.2主要施工主要设备盾构掘进设备采用我公司的两台土压平衡式盾构。主要施工设备如下表所示:附表7-05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年份定额功率生产能力来源情况备注1土压平衡盾构Æ6340mm1总推力>35000kN>60mm/min自有Æ6390mm1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位用途2土箱10m38只水平输送3电机车14T5台井下水平运输73 4电瓶配电机车型号7箱5充电机3台电瓶充电6单轨电动葫芦2T2台充电间用7平板车3000mm×1200mm11辆井下水平运输用8行车32T1台地面及井下垂直运输9行车5T1台驳运管片10压浆泵海纳式4台管道补压浆用11排污泵8/6AH-WARMANPUMP12台隧道内排污12挖掘机1台集土坑挖土13风机TF-552台隧道通风14风管Æ600mm2000M15电话总机自动1套施工通讯用16测量仪器WILDT22台隧道测量17测量仪器WILDN22台18测量仪器徕卡TCA-18001台8.盾构施工测量8.1编制依据(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2)<<城市测量规范>>(CJ8-99)(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8.2仪器设备(1)瑞士徕卡TCA1800全站仪1台,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1mm+2ppm(2)电子经纬仪2台,测角精度:±2″(3)瑞士徕卡NA2型水准仪1台(4)棱镜、脚架、水准尺等配套设施若干(5)其它计算、记录、通讯、交通设备若干73 在作业前应仔细检查仪器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方可作业。仪器设备应定期送检。8.3基本技术要求(1)所有测量工作均要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2)坐标、高程系统:平面为XX地铁平面坐标系统、高程为吴淞高程系统。根据精度分析并结合施工的特点,测距边只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不进行高斯投影和大地基面投影改正。(3)平面测量标志尽可能地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可以有效地消除对中误差。因受施工条件的限制,有时会有短边出现,此时对中误差对角度影响特别明显,如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可有效消除对中误差。(4)地面趋近导向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导线测量、地下控制水准测量,在隧道贯通前应至少独立进行三次。即在隧道掘进100~150m时、隧道掘进到一半时和距贯通面150~200m时分别进行一次,并保证成果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取三次测量成果的加权平均值指导隧道贯通。(5)对测量数据,由两人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以进行校核。8.4平面控制网测量8.4.1平面控制点检测根据甲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作为向隧道内传递坐标和方位的联系测量依据。并确保区间隧道两端的控制点的通视。对甲方所提供的平面控制点进行双月复测,并上报监理给予复核,如果检测的成果超限,立即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确认,由监理工程师及时汇同甲方和控制网测量单位研究解决。其中平面点实测与理论值较差为:夹角≤5″(边长大于1公里);当边长小于1公里时按照下列公式:E/D*ρ(E=0.025、D=边长、ρ=206265)。其中最大不超过±10″,边长实测与理论值较差为1/100000。8.4.2地面趋近导线测量地面趋近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从GPS点、精密导线点通过附和导线的形式把坐标、方位引测到近井点或施工控制点上,为竖井传递或测量放样做好准备。也可采用边角三角形引测近井点的坐标和方位。近井点或施工控制点的个数不得少于3个,并相互通视。技术指标为:73 (1)每边测距中误差±6mm(2)测角中误差±2.5″(3)测回数4(1″全站仪);6(2″全站仪)(4)方位角闭合差±5√n″(5)全长相对中误差1/35000(6)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8mm观测采用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小于4″。边长往返测各两测回,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小于3mm,测回间平均值较差小于3mm,往返平均值较差小于5mm。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测距边只进行气压、温度等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不进行高程归化和投影改正。(如下图)图8.4-01趋近导线示意图8.5高程控制网测量8.5.1水准控制点检测甲方提供的水准控制点应满足规范要求,对甲方所提供的水准控制点进行定期检测,上报监理给予复核,如果检测的成果超限,立即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确认,由监理工程师及时汇同甲方和控制网测量单位研究解决。其中高程为相邻区间高程较差≤±10mm。8.5.2地面趋近水准测量地面趋近水准测量的目的是把地铁水准控制点引测到近井水准点或施工水准点上,为竖井传递高程放样做好准备。在甲方提供的控制水准网下布设水准网,布设成附合路线。在竖井边设置2~3个水准点,采用往返测。73 主要技术要求为:视距小于60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12√Lmm,L以km计。8.6联系测量8.6.1竖井定向测量定向测量采用本公司深化几何定向法。在井口X设站,传递至隧道内的固定边口(固定边宜在150m-200m左右),不少于三次定向,并使三次定向成果最大之差≤8″~10″,横向误差≤3mm~5mm。(1)联系三角形为伸展三角形形状,使其α角接近于零度,不宜大于2°;(2)b/a值宜≤1.5(a为两钢丝之间的距离,b为仪器至近钢丝之间的距离);(3)两钢丝之间距离a尽可能选择最大值;(4)传递方向时,选择小角β的路线进行。如铜川路工作井内满足通视条件,可考虑采用两井定向来提高地下起始边的精度,从而提高测量精度。8.6.2竖井高程导入竖井高程导入的目的是把地面高程传入竖井底。进行高程传递时,用挂49N(检验时采用的拉力)的钢尺,两台水准仪在井上和井下同步观测,将高程传至井下固定点。共测量三次,每次应变动仪器高度。三次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点的高差较差应小于3mm。实际操作时,从严要求,井上、井下水准仪和水准尺互换位置,再独立测量三次。必须高度注意两水准尺的零点差是否相同,否则应加入此项改正。传入井底的高程,应与井底已有的高程进行检核。具体操作如下图:73 图8.6-01竖井高程导入测量示意图8.7地下施工测量8.7.1地下施工导线和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在盾构出洞后向前掘进时,应布设施工导线用以进行放样并指引盾构掘进。施工导线边长为25—50m。导线点应设置于洞壁一侧,并及时测定盾构观测台的坐标,为盾构施工测量做准备。当盾构掘进100—200m时,为了检查隧道轴线与设计轴线是否相符合,必须选择部分施工导线点敷设边长较长(50—100m)精度要求较高的基本导线。并且,为了保证隧道贯通的精度,在基本导线中选取敷设边长较长(200—500m)精度要求更高主要导线点,提高测量精度,确保隧道贯通。施工控制导线的测量包括基本导线和主要导线的测量工作。因受到隧道实际的空间限制,本标段的施工导线布设成支导线的形式。观测采用左右角各三个测回进行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小于4″。边长往返测各两测回,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小于3mm,测回间平均值较差小于3mm,往返平均值较差小于5mm。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测距边只进行气压、温度等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不进行高程归化和投影改正。8.7.2地下水准测量地下水准测量包括地下施工水准测量和地下控制水准测量,起算于竖井传递的井下固定点,地下水准点可利用地下导线点测量标志。73 井下水准点一般以100m左右埋设固定水准点一点,水准尺必须用装气泡的水准尺,以便减少水准尺的倾斜而造成系统误差。井下水准测量按城市Ⅲ等水准操作及工程测量GB50026-93规范执行。应采用往返测,往返固定点之间高差≤3mm,全线往返≤3mm×n1/2。(n为测站数)8.8盾构施工测量盾构施工测量是在地下施工导线上进行的,包括当前盾构姿态、管片姿态盾构等内容。8.8.1观测台精度一般导线点的末端即为盾构观测台。为了确保盾构测量的精度,需定期复测来确保终点导线的点位精度。8.8.2人工测量中盾构上标志的测量先求出盾构的轴线,并把它固定盾构上,前标后标应有足够长度,前标距切口越短越好。并用盾壳求出前标和后标至盾构中心的半径。为确保整个施工期间不被破坏,设置保护记号。此项工作有原始记录和校核记录,以免盾构标志数据中存在系统误差。8.8.3人工测量中盾构姿态的测量应用井下导线成果计算出盾构的标志,前标和后标的座标(并进行转角改正),再算出切口和盾尾的座标与设计座标进行比较后计算出切口和盾尾的平面偏离值。测出前标中心的天顶角计算出前标高程,再以盾构纵坡计算出切口、盾尾的高程,经与设计高程比较后,计算出切口和盾尾的高程偏离。8.8.4人工测量中曲线段盾构姿态测量图8.9-0973 如图所示,首先建立以ZH点(或HZ点)为原点,切线方向为正北方向的施工坐标系。井下导线点K为测站,J点为后视方向。XK=-S,YK=+b,设a0=aK-J(施工方向)。得盾构上测点1号(后标)及2号(前标)的水平角及边长为a1,a2,和L1,L2。得1号,2号的计算式:X1=L1×COS(a0+a1)+XKY1=L1×SIN(a0+a1)+YKX2=L2×COS(a0+a2)+XKY2=L2×SIN(a0+a2)+YK再根据1,2号点计算得切口和盾尾的坐标。以上步骤完成切口和盾尾的实测坐标计算。分下列三式判断该点的位置:1、当X值>0和L0和L0+圆曲线长和<曲线全长时。该点在第二段缓和曲线段。这时必须把设计原点转移到HZ点上。注意这时曲线方向相反计算同1项相似。8.9贯通测量为保证隧道后阶段盾构推进贯通,应在贯通前进行专门的贯通测量。其内容应包括:地面控制网复测、接收井门洞中心位置测定、竖井联系测量和井下导线测量。其中利用坐标法测定洞门中心,其它几项采用方法与前几节相同。8.10竣工测量73 (1)盾构隧道贯通后进行贯通误差测量,贯通误差测量是在接收井的贯通面设置贯通相遇点,利用接收井传递下来的地下控制点和指导贯通的地下控制点分别测定贯通相遇点三维坐标,贯通误差归化到线路纵向、横向和高程的方向上。(2)隧道贯通后进行贯通隧道内导线的附合路线测量,并重新平差作为以后测量依据。(3)竣工测量内容包括隧道横向偏差值、高程偏差值、水平直径和竖直直径等。(4)竣工测量完成后,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填写测量成果数据。(5)对竣工测量数据妥善保存,最后作为竣工资料归档。8.11施工阶段环境变形测量环境变形测量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线路地表沉降观测。(2)变形区燃气、热力、和大直径上水、污水等管线变形测量。(3)变形区内高层、超高层、高耸建筑物,隧道穿越的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建筑物等的变形测量。掘进前,必须详细了解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构筑物、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的情况及保护要求。一般情况下,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中心线的地面沉降和隆起量应控制在+10~―30mm以内。有特殊保护要求的区段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严格控制。本标段变形测量的重点包括盾构穿越轻轨的变形监测、ф3500合流污水管的变形监测等。对重点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除应严格地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还应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测量的频率,具体的操作可参考专项的方案。对于线路地表沉降观测而言,在隧道推进方向上,沿隧道中心线每5m布置一沉降点。每30m布置一沉降测量断面。每一测量断面以轴线为中心,向两侧1m、3m、5m、11m各布置一沉降测点,总计9点(含轴线上的点)。详见附图DG8-01常规掘进段测点布置图8.12隧道沉降测量(1)要求在盾构施工全过程中设立一定数量的隧道沉降观测标志,进出洞50m、旁通道双向延伸各50m范围内每5m设一个点,其他部位每10m设一点。监测频率为:在盾构施工全过程中每隔30m提供一次,直至终验。(2)73 若有较大的隧道沉降或隧道直径变形时可根据监理工程师意见增加测点。测量数据须及时提交监理工程师,如果变形值接近极限值时,监理工程师可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处理。8.13提高贯通精度的方法影响贯通精度的主要是横向贯通误差,横向误差估算公式如下:MQ=±L/ρ√(n+1.5)mβ2/3+mα2①式中:n为设站数,L为隧道总长,mβ为测角中误差,ρ为常数,mα为起始方向中误差。由式①可看出,为了减少横向贯通误差,必须采取如下测量措施:①提高定向边的精度,即减少mα的值。测量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因仪器对中误差和因边长短、竖直角大而引起的测角误差。如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尽可能拉长定向边的距离,用联系三角形定向时因尽可能按照联系三角形的最佳形状进行布设,并至少进行三次,并根据每次测量情况取加权平均值,尽量避免竖直角大的短边情况发生,对联系测量的方案进行多研究,多实践,定期对地表导线点进行测量复核,提高联系测量的精度。定向边精度每提高1″,将极大提高贯通精度。②提高测角精度,即减少mβ的值。控制测角中误差,所有标志采用强制对中标志。③减少测站数n的值,即增大施工控制导线的平均边长。只要做到上述三方面的要求,保证隧道贯通是完全可以做到的。9.施工用电9.1施工用电计算负荷统计附表9.1-01序号用电设备名称设备负荷(KW)同时利用系数功率因素计算负荷P有功(KW)Q无功(Kvar)1行车1550.60.89369.82隧道照明6.210.53.15.43拌浆300.60.751815.94烘房240.85120.4073 5充电600.60.752723.86机修间300.40.89.67.27井口用电300.80.72424.58井下用电400.80.836279井口照明120.70.98.44.110隧道通风11010.8593.55811生活区400.90.828.821.6合计361.8257.3则:整个施工场地低压用电容量为399.6KVA本工程施工低压用电设备总功率为665KW,计算负荷为560.9KW,申请低压用电量为665KW,二台盾构设备高压用电量为2000KVA。9.2电压等级确定隧道盾构推进采用高压供电,电压等级10KV,每台盾构容量为1000KVA,两台盾构容量为2000KVA。其它施工用电采用低压供电,电压等级0.4KV,采用三相五线制。一级负荷:盾构、隧道照明供电采取双电源供电。其它用电设备一般归为三级负荷。9.3供电方案铜川路站北端头井处施工现场供电由甲方落实。配电间建好,电源分甲,乙两路高压提供。施工高压为10KV,容量为2×1073 00KVA的高压开关柜供盾构推进施工高压用电,用高压电缆从配电间引至盾构,电源实施双电源配置,手动切换,在两路电源中任一电源失电应首先保障盾构用电;施工中低压用电分别从400KVA和800KVA的变压器低引出,并作为互备用电源。9.4供电线路设计9.4.1盾构用电盾构变压器容量为1000KVA,电压等级为10KV,电源由地面配电间通过高压电缆输送到盾构变压器。在充分考虑线路载流量和电压损失的情况下,选用UGEFP-3×352+3×102mm分相屏蔽电缆,电压等级V/VO-15KV/8.7KV。电缆在竖井垂直敷设,用电缆支架固定,每隔3环安装支架一个;在隧道内采用挂钩敷设,挂设位置由存放电缆的盾构车架位置决定;每5环挂钩一只,挂钩由圆钢制成,外套塑料绝缘管;每50m挂“高压危险”警告牌;电缆车架上严禁站人,在保洁时禁用水冲洗电缆车架。 电缆制作包括中间接头和终端头,接头材料采用“35kv交联电缆热缩型终端头(NSY-10/3×1)”和“6/10-8.7/15kv交联电缆热缩型中间接头(JSY-10/3×1)”。 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并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严禁在雾或雨中制作;电缆与接线端子的连接,采用压接;制作过程应保持连续性,尽量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高压橡套电缆在送电使用前应进行绝缘电阻(用2500v兆欧表进行整条线路的绝缘测量,其绝缘电阻须在2000兆欧以上),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试,合格方可送电使用,并出具电试报告,测试部门须有国家许可资质。9.4.2低压用电整个施工区域的低压供电系统采用TN-S系统,用电缆分两路从配电间引至施工场地,系统基本布局:配电间、低压干线、施工场地总配电箱、支线分配电箱、支线、开关箱、支线、用电设备。 在线路敷设过程中,保护零线引出,在其它任何地方不得与工作零线有电气连接;对于较长输电线路首、末端及100A以上大电流配电箱采取重复接地接在保护零线上,接地电阻小于10Ω;本配电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统一采用接零保护,不允许采用接地保护。 73 在使用中采取两级漏电保护,即总进线采用漏电保护,支线输出也采用漏电保护。9.4.3隧道照明隧道照明采用三相五线制架空敷设,每8环架设支架1只,支架上装48寸铁壳防潮型荧光灯具和10A熔断器各一只,3#蝴蝶白料5只,每盏灯按一相一零三相轮流跳接。 每隔100m安装隧道照明分段电箱1只,作为照明安装或维修时的分段开关,并作为隧道施工小容量动力设备的电源。 敷设导线采用敷铜线3×25+1×25+1×25,排列次序由上至下依次为:线(红)、工作零线(黑)、相(黄)、相(绿)、保护零线(黄绿);线路从灯架至电箱进出部分用塑料绝缘管外包。 在井口正一环处安装一只双电源自动切换箱,保证隧道照明的不间断,该切换箱必须来自于两路不同受电的变压器。9.4.4其它照明场地、井口照明采用投光灯立杆架设,灯具采用GGD-3500镝灯和NG-1000高压钠灯,每杆装设投光灯二只,电源电压380V;办公室照明采用荧光屏RR-40,电源电压220V。 现场照明采用软质橡皮护套线配线,并由漏电开关保护接零;照明导线不准随地拖拉或缠绑在脚手架等设施构架上;办公室照明采用塑料护套线。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必须设保护接零;灯具的配套装置须有外壳,并设保护接零,严禁器件外露。 镝灯应固定架设,安装高度应在5m以上,其它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9.4.5行车用电配置在施工场地装备有32T行车和5T行车各一部。 32T行车作为地面与隧道间的垂直运输。 5T行车主要作为管片及其它需要的场地水平运输。 行车电源线采用电缆卷盘的形式:行车轨道需可靠接地;施工必须遵守我安全部门制定的《隧道施工安全用电若干规定》中的有关细则。9.5施工前期电气准备工作73 (1)线路敷设采用埋地敷设和沿围墙敷设相结合,埋地敷设电缆,应事先查明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过路部分和井口处必须穿钢管;各种电缆,首末两端必须编号标牌。 (2)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的制作,是电缆施工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制作质量的好坏,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3)电缆送电之前要有电试证明;低压电缆送电前,用5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20MΩ以上。 (4)用电点进户电源配电箱、柜的安装;充电、烘房、机修和井下设施的动力、井口照明安装;重复接地装设及接地电阻测试。 (5)隧道内水平运输用四台电机车。充电间内设置GECA-90-135型硅整流自动充电机四台,硅整流慢速充电机二台。 (6)工地内部通讯联络采用总机。 (7)盾构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9.6电气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1)本工程在施工中要采用10KV高压,施工人员务必遵守有关操作规程,正确操作。 (2)认真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贯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XX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标准》及分公司颁布的《隧道施工安全用电规定》,并作为日常施工用电检查的标准。 (3)为确保隧道施工对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必须建立和执行一整套严格的高压停送电和设备维护保养的操作制度;操作人员必须持有高压执照,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必须做好高压开关室及低压配电室的日常清扫工作;安全用具和消防器材(电气专用)应完整,做好变电所的五防工作。 (4)现场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装得正确,拆得彻底,修得及时,用得安全”73 ;每周一次对漏电开关作漏电动作试验,动作失灵的要及时更换;工地现场各配电箱要编号。按规定检查电箱的电气元件和箱体的完好程度,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已接地良好,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整改;检查和巡视施工现场的线路有无乱拖拉现象,违章现象要及时整改。 (5)熟悉盾构操作程序,做好盾构电气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 (6)不得指派无电工执照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工作;非专业电气工作人员,严禁乱动电气设备;专业电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有关规程和规定,坚持按电工执照中批准的工作范围工作,自觉抵制来自任何方面的违章专业命令,必要时向安全部门报告。 (7)对施工用电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严格管理,切实做到计划用电、节约用电。 (8)施工场地必须加强电气防火工作,采取必要的电气防火措施,配备电气专用的灭火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9)本工程严禁带电施工。10.隧道内通风隧道内通风采用大功率、高性能风机风管,送风有效距离大于2KM,以确保远距离通风的要求。通风设备噪音一般不超过75分贝,且保证隧道内工作人员新鲜空气量不低于每人每小时30M3,相对湿度为65%~85%之间。10.1参数(1)隧道延长L:683.4m(2)管片内径ID:φ5500(3)断面积(内径)A:23.7m2(4)作业人数N:20名(5)风管D:拉链式聚乙烯通风管φ600×1路(6)换气方式送气式10.2通风设备风机TF-55-280口径600mm动力55kW风量300m3/min风压7.84kPa(800mmAq)10.3换气方式采用送气方式:在地面设置风机,用φ600mm风管送风至开挖面。11.隧道内通讯通讯线路为2×73 1.5一对的电话线路,安装在照明灯具支架上,在井口、测量转换平台、盾构机操作室各设一台电话进行通讯联系。12.质量保证措施12.1质量目标、方针、质量负责制12.1.1质量目标、方针质量目标:本隧道工程是XX市的重大工程的组成部分,因此施工中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项经部确立质量目标如下:狠抓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保证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评定合格率达到100%,外场实体验收优良率达到90%以上,使工程整体评定达到优良工程,并争创市政金奖工程。质量方针:争创优良工程、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改进提高、达到行业领先12.1.2质量负责制为了便于质量管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在工程施工中我们将明确质量管理的条线(详细内容请参见质量管理网络),建立质量控制的层层负责制,做到层层落实。即操作工人向当班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负责,当班负责人向项经部质量负责人负责,项经部质量负责人向本项目的第一质量责任人(项目经理)负责,项经部的第一质量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总体责任。12.2采用具体的标准12.2.1质量标准及依据根据有关招、投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工程中引用的标准如下:(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33-1999(3)《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GJ08-236-1999(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7)《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范》CJJ49-92(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9)《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73 地下车站、隧道工程》(试行稿)12.2.2具体标准(1)隧道推进轴线与设计轴线允许偏差±50mm。(2)衬砌成环后直径允许偏差12mm,相邻环管片允许高差£4mm,环缝张开<1mm,纵缝张开<1mm。(3)地面允许最大变形量+10mm,-30mm。(4)区间隧道漏水量应不超过0.06升/平方米·天,总湿迹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4‰,任意100m2隧道内表面湿迹不超过4处,单一湿迹最大面积不大于0.15m2。同时对于任何100平方米隧道面积渗漏量不得超过10升/天,拱顶接缝不允许滴漏,拱底块在嵌缝作业后不允许有渗流、渗水。12.3主要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ISO9001质量体系的要求建立工地的质量体系,认真执行质量程序文件,组织调协各项工作,实行质量监控,进行信息化施工。质量检查的程序采用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自检即当一道工序结束后,班组质量员按质量标准对本班组的质量进行检查,填写工序自检单签证,若发现问题,整改后再进行验收。互检为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奖优罚劣,可起监督作用并帮助整改。专检是项经部专职质量员对各道工序按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同时给工序的好坏予以评价。根据以上原则,针对工程中不同工序的性质,质量检查分为:(1)一般工序控制点对每环盾构推进、管片拼装的质量由班组进行自检、互检,班组质量员验收,书面记录,报项经部质量员即可。(2)重点工序控制点重点工序(包括盾构曲线施工)施工结束后,必须由项经部质量员验收、记录、评定后,再邀请业主代表见证,并提供各种书面见证资料。12.4重点部位质量保证措施成立QC小组,开展QC攻关活动,对盾构推进施工进行重点、全面质量控制,确立关键控制点,解决难题,保证盾构的顺利推进。12.5季节施工措施73 雨天施工做好地面和井下的排水工作,预备足量的管片遮盖材料,避免由于雨天导致管片橡胶止水带失效。保证隧道通风的畅通,防止高温季节隧道内工作面施工条件的急剧恶化。13.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对本工程项目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全面推行国家建设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从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编制开工前的安全保证计划到对施工全过程的策划和控制。13.1创建目标(1)本工程项目杜绝重大伤亡、设备、管线、消防事故。(2)本工程项目创建局级以上的安全生产标化工地。(3)本工程项目创建市政局局级文明工地。(4)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政策、法令,有关安全生产的单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国家标准《建筑安全施工检查标准JGJ59-99》和地方标准《XX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分标准》。以上安全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明确到项经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确保每个职工正确理解,并明确目标要求,以确保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到实处。13.2安全生产措施13.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本工程将建立完整的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规定职责和权限,对项目经理、技术主管、项经部专职安全员及相关人员直至到班组和工人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自下而上的层层签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13.2.2编制本项目工程安全生产保证计划项目工程开工前编制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策划,在确定安全生产目标的基础上,必须展开分项保证措施。〔1〕保证计划在确定安全目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基础上,必须在以下方面进行计划。〔2〕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各类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都将持证上岗,确定控制和检查的手段和检查的措施。(起重大吊设备及各种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安全检查人员)73 〔3〕确定本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上级文件、规范以及要补充的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4〕确定本工程的危险部位和风险点,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责任到人,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对特殊的施工项目应在施工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成立安全监控小组。〔5〕本工程项目进行分项、分部安全技术交底,层层落实到班组和个人。〔6〕对工程项目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特殊性的检查、专业性的检查,控制施工现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7〕对分包队伍的选择:将重点选择分包队伍的资质和履约能力,合同关系在未确定前,对分包队伍进行评价。选择合理的队伍,合同确定后,对分包队伍履行安全生产协议,并对分包队伍进行全过程的控制。〔8〕制订安全记录的种类和表式、确定收集、整理和填制各种安全活动记录的人员和职责。13.2.3现场安全管理措施隧道井下施工有着一套系统的管理标准,为达到进一步控制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目的,在以下的各项目中进行针对性的重点控制和规范化的落实各项安全计划。13.2.4重点部位风险控制本施工项目涉及到盾构吊运、施工沿线的高压线保护、地下管线的保护、盾构进出洞。项经部在确定危险重点部位的前提下,落实监控人员,确定监控的措施方案和方式,实施重点监控,必要时应连续监控。①盾构的吊运必须落实吊运的设备、确定吊运吨位是否匹配,对吊运的索具进行相应配置。制订相应的分项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在吊运过程中进行监控。对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进行交底。②盾构进洞、出洞是历来是盾构掘进的重点。项经部将对盾构出洞制订安全技术方案,细化安全措施,对进出洞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交底,在进出洞过程中,确定安全员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吊运大型的机械设备、重物时配备相应的起重索具,严格执行人员在下部交错作业。③安全用电及高压线保护:本工程将按照XX73 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对施工沿线高压线将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并经管线单位认可,进行交底,项经部对施工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并落实到责任人。并签订高压线保护交底书,对高压线保护制订相关的操作规程。吊车与高压线的回转半径符合国家对高压线的有关标准,严禁在高压线的下部吊运作业(扒杆顶部超过与高压线的净空距离标准,严禁在高压线的一侧进行横向吊运作业)。对起重作业的各种索具,安全系数K>8,起重索具定期检查,对断丝超标的、钢丝绳棱角边快口损坏的,及时予以报废,防止钢丝绳在吊运中被拉断,扒杆反弹。严禁雨天、雾天在高压线附近作业。如特殊情况要吊运,必须制订相关的技术措施,扩大吊运距离。13.2.5井口临边防护措施井口的临边防护栏杆将按照(JGJ59-99标准)严格执行,其他工作结构井的临边防护栏杆凡涉及到施工人员在结构层施工作业的都将制作标准型栏杆。13.2.6工作井的上下钢梯工作井内制作人员上下标准钢梯,标准钢梯由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设计、验收投入使用。13.2.7对作业班组实行讲评制度安全生产讲评管理是抓好班组基础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强化安全教育的一项措施。每日班前,班组长必须站立在讲评台上,针对施工的安全重点部位、分项操作规程进行重点讲评,宣传三不伤害的原则,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强调文明施工的各项措施,讲评的内容严格按照本企业文件执行。13.2.8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验收〔1〕对施工现场进场的起重设备完好性进行验收,对特种操作人员进行验证。〔2〕各类脚手架搭设结束以后,由保证计划规定要求,对脚手架检查、验收,合格方可使用。〔3〕对施工现场的洞口、临边,高空作业的防护措施,搭设完毕后进行检查、验收,并进行全过程的保养检修和验收工作。〔4〕对通风设备的安装、噪声的防护,有毒有害气的防护计划和措施进行检查和验收。〔5〕对各类安全重点部位的监控计划、措施和人员的配备进行检查、监控和验收。73 13.2.9盾构隧道内的各类劳动保护标准在隧道井下施工作业的劳动保护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制订了一套可行的标准。13.2.10隧道沿线的警示灯箱的布置和管理隧道内的灯箱设置是根据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以国家安全生产警令、禁止、提示等标准为依据,通过灯箱的形式布置在隧道沿线及重点施工部位,达到教育工人、遵章守纪、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氛围的一项措施,是文明施工标准化的重要特色。同时,为保护管线及隧道上部的建筑物,在隧道沿线设置穿越重点部位灯箱。13.2.11外露钢筋保护考虑到结构层的钢筋外露和盾构施工作业人员在走动作业中,造成由于人员滑跌和其他因素受到伤害,本工程项目中特对人员和钢筋外露交错部位采取钢筋保护头的措施。13.3治安消防13.3.1治安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施工大纲,贯穿于施工全过程。落实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综合治理工作网络要上墙,完善安全防范制度,现场设施做到防范要求。施工工地应与本地区搞好共建联防工作,定期协商,充分利用地区的力量共同做好施工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开展“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为内容的宣传教育。分包工程要有治安承包责任协议书,按规定进行消防资格审查,外来施工人员证件齐全(身份证、暂住证、就业证、健康证)。13.3.2消防工地有消防管理网络(上墙),消防制度齐全,落实三级动火审批手续。消防设备配备合理,性能完好可靠,油库、危险品仓库等重点部位应配备足够数量种类合适的灭火机。消防栓、消防器材周围畅通不得堆物,消防器材应有专人负责维护管理。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少于10m,易燃易爆物品距离不得少于30m,使用时两瓶距离不少于5m,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附件完整有效。13.4防汛防台73 (1)在工作井内布置一台渣浆泵,备一台渣浆泵、四台潜水泵及草包等,在工作井四周砌30cm踢脚。(2)在隧道内安装一路排水管路,在盾构工作面放一台潜水泵及时抽工作面的积水。积水抽至排水管内送至工作井内由工作井内渣浆泵抽送至地面排水沟。(3)施工现场布置一路明沟,经常检查排水沟是否畅通,如堵塞及时疏通。(4)在暴雨及台风时加强值班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情。(5)吊车上安装防风安全装置。(6)防汛器材必须专人保管,严禁拿作它用。13.5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本项目工程将严格执行XX市政工程局颁布的《文明施工检查评分标准》,结合公司《文明施工标准第三版》,搞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13.5.1工地司旗布置工地现场设置标准的围墙和大门(已在有关市容的章节中作具体说明),还必须在工地较开阔点设置城建集团司旗、隧道股份司旗、ISO质量认证司旗。13.5.2工地现场会议室和办公室工地将设置正规的办公室,办公室内宽敞、整洁、明亮、大方,办公室上部应布置管理人员职责标牌以及施工管理图表,施工管理图表应外设边框。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应放置整齐。会议室应布置以下图牌:施工总平面图;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形象进度图;交通、施工、人行通道图;临时排水、封启排水管道图;公用管线分布图;消防器材布置图;质量管理网络图;安全管理网络图;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图。13.5.3施工现场挂牌施工现场在明显的路段、出入口设置施工铭牌和施工平面图(规格尺寸按照市政局标准),在设牌的同时,还将设置施工现场卫生包干图、安全生产六大纪律、防火须知牌、安全生产无重大日记数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号码。13.5.4施工现场道路及排水措施施工现场通道路面必须平整,无坑塘、无积水。按施工组织设计实施,主要通道应为混凝土路面。路宽保证5~7m(因地制宜)。73 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设有排水系统,有总管和支管或排水明沟,排水明沟应宽于30cm,深度不小于40cm,明沟内壁须用水泥光滑或用砖块制作。排水明沟和市政管网接通处,须有窨井并有沉泥池。严禁将泥浆排放在排水系统内。13.5.5施工现场的各类设施布置及隔离施工现场各类设施将按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图布置,凡以上设置涉及到大型设备、交通道路地段,必须设置隔离栏杆,以上设施与防护栏杆必须有2m以上的安全通道。13.5.6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要有明确的位置,水泥、粉煤灰必须进库,有防水垫仓板,砖块堆放要成垛,土方要有围护措施。各类钢筋、角铁、管子、脚手管堆放整齐,明码标牌,并对每个堆放点树立铭牌。本工程将在施工现场设置废料堆放点,确保施工现场的零星材料、废料能够规范的定点堆放。13.5.7工地卫生生活区将按市政工程局规定配备五小设施,生活区必须和施工现场隔离。13.5.7.1更衣室和宿舍(1)宿舍工地宿舍必须结构牢固,窗户齐全,通风明亮,宿舍门窗玻璃不得涂制油漆。宿舍内有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值日表,民工宿舍内必须张贴所居住民工的身份证、务工证的复印件,宿舍内必须保持整洁,严禁在宿舍内乱接乱拉电线以及烧煮食物。(2)更衣室门窗齐全,结构牢固,门窗玻璃保持明亮(更衣室可内外分隔,前部放置更衣箱,后部挂衣物)更衣室内必须有班组安全、文明、等管理制度,并有卫生值日表,更衣室内不得有烟蒂、垃圾、痰迹。更衣室外走廊必须保持清洁文明,门口应设置垃圾箱,垃圾箱加盖。(3)饮食卫生工地联系的饮食店应符合(饮食卫生法)规定,有卫生许可证,操作人员有卫生健康证。饮食店卫生实施的标准严格按卫生局文明施工标准。13.5.7.2厕所73 厕所内有水源可使用,大便池要有冲水箱,有专人打扫,定期下药,便槽内无污垢,无积水。厕所便槽包括四周墙壁要贴瓷砖,要有化粪池或集粪坑并加盖,定期喷药,严禁将粪便直接排入河道或下水道。13.5.7.3浴室有浴室管理制度并上墙,有专人打扫,有保暖措施,清洁无积水。13.5.7.4饮用水、供水和排水生活区配备电气供水箱,保证茶水供应。夏季配有茶水桶,茶水桶有架,茶桶必须加锁。如需制作冷饮,施工单位必须配备冷饮操作工,操作工必须持有健康证。生活区必须有排水沟,并与下水道连接,其上部必须加网盖。13.5.7.5生活区环境管理〔1〕生活区有卫生包干图、包干图必须上墙,责任到人。〔2〕生活区洗手斗,生活区必须配备洗手斗,并由专人负责,每日清扫垃圾和油垢。〔3〕生活区灭害措施:生活区必须有灭苍蝇、灭蚊子、灭蟑螂、灭老鼠的各类措施,宿舍、更衣室及周边区域排水沟水斗等地必须定期喷药,并配备灭害工具。13.5.8施工现场开展文明施工宣传教育工地生活区应设置宣传文明施工、企业文化和安全为主的宣传栏,生活区必须配备黑板报,每月至在黑板报上刊出一期关于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和反映企业精神风貌为内容的报导。对职工和民工必须经常性进行以“七不规范、二通三无五必须、企业精神、创建口号以及上级紧急文件等内容”为主题的文明施工教育,职工、民工的知晓率必须达到95%以上。13.6节约、降本措施本工地创建节约型工地,采取各种措施在各个方面做到节约、降本。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大力开发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认真做好设备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减少材料的浪费和设备的损耗,提高设备的重复使用率。73 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广泛采纳对提高工效、降低成本、节约消耗有利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对行之有效的建议、革新及时予以表彰奖励。节约用电、用油、用水,充分利用原材料、边角余料,避免原材料无谓消耗浪费,对严重浪费能源和原材料的人事要严肃批评,屡教不改的要给予经济制裁。14.开展贯标管理工作14.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隧道股份是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建筑施工单位,因此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严格按照ISO9001的要求执行,各过程列表如下:序号过程名称序号过程名称4质量管理体系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4.2.3文件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4.2.4记录控制7.5.3标识和可追溯性5.1管理承诺7.5.4顾客财产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7.5.5产品防护5.3质量方针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5.4策划8.1总则5.5职责、权限和沟通8.2.1顾客满意5.6管理评审8.2.2内部审核6.1资源的提供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6.2人力资源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6.3基础设施8.3不合格控制6.4工作环境8.4数据分析7.1产品实现的策划8.5.1持续改进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8.5.2纠正措施7.3设计与开发8.5.3预防措施7.4采购14.2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隧道股份是通过ISO14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建筑施工单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将严格按照ISO14001的各要素执行,各要素列表如下:序号要素名称序号要素名称4.2环境方针4.4.5文件管理4.3.1环境因素4.4.6运行控制4.3.2法律与其它要求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3.3目标和指标4.5.1监测4.3.4环境管理方案4.5.2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4.1机构和职责4.5.3记录4.4.2培训、意识与能力73 4.4.3信息交流15.风险应急预案15.1工程重点、难点SDK10+805.5~SDK10+700范围内盾构须从沪宁铁路下穿过,须重点控制地面沉降。15.1.1施工风险目标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事件的对象、性质、伤害与损失程度、可预见与可控程度进行等级划分,以对各类事件从管理与组织上采取对策。(1)可控事件对于施工前可预知的安全保障重点、技术工艺成熟的可控事件,施工组织管理上做到心知肚明,提前进行技术交底,提前采取相应对策,解决杜绝可控事件的发生。(2)可预测事件集中在本标施工的技术重点、难点项目上,对可能引起施工安全、结构安全、人生安全、环境安全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如进出洞、运输等采取技术方案充分论证,应用成熟工艺,技术交底明确,由高素质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实施,认真检查,做到监控信息及时反馈。(3)不可预见事件如交通事故、火灾等难以预见事件,重点在全员安全意识提高,警钟长鸣,强化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以及对这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的提高,配备必须的安全器材。15.2预防事故措施和风险控制对策15.2.1工程重点、难点技术措施施工项目主要对策盾构穿越沪宁铁路★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压力★盾构均衡匀速施工★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必要时进行二次壁后注浆★加强变形监测15.2.2隧道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与对策73 事件项目事件部位原因措施隧道结构受损与隧道内施工不安全因素隧道内1、注浆效果差;2、电机车出轨;3、电机车飞车;4、工作面管涌;5、管片滑落(举重臂);6、管片坠落(行车)。1、及时调整压浆量、配比等;2、电机车运行监护;3、加设防溜车装置;4、加强盾尾监测,确保盾尾密封;5、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监测,管片拼装专人监护;6、对行车钢丝绳、小车制动等性能定期检查。盾尾漏水工作面1、提高同步注浆质量;2、保持正面压力稳定;3、定期、定量压注盾尾油脂;4、盾构工作面准备堵漏材料等。1、加快推进速度尽快穿越漏水区;2、对泄漏部分集中压注盾尾油脂;3、利用泵及时抽除泥水;4、利用堵漏材料进行封堵等。管片碎裂隧道内1、保证环面平整度;2、管片居中拼装;3、对管片上翘/下翻,进行纠正;4上部封顶块拼装前,调整好开口尺寸等。1、拼装完成即发现环面严重不平的管片,拆下重拼;2、对产生裂缝的管片进行修补等。环境破坏隧道内与地面1、隧道内不合理排水;2、对周围建筑带来危害;3、地面不合理沉降。1、合理制定排水方案;2、特殊地段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案;3、全过程的施工监控信息反馈指导施工。突发停电隧道内与地面1、外接电源损坏;2、电源跳闸;3、保险丝烧坏;4、其它原因。1、采用双电源供电;2、优先确保隧道内排水、照明、盾构推进系统;3、定期检查供电线路、绝缘情况;4、高压电源变压器设防护栅、标识禁止入内;5、高压线固定在边墙侧顶。气体溢出有害、有毒隧道内1、配备通风机;2、配备监测仪器和防毒面具等设备;3、确定沼气浓度达到1.5%时,切断电源,禁止使用产生火源的工具;4、配备足够的灭火机等。1、各类中毒的人员必须就近医院处理;2、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警戒线,人员必须撤离现场,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施工等。台风与暴雨井口1、自然天气恶劣。1、随时掌握天气情况,与当地气象台保持信息联系,能提前预知预防;2、准备足够的防汛防台器材;3、加强地面及隧道内排水。73 15.3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15.3.1应急指挥机构15.3.2应急机构的职责及分工(1)各专业作业队是现场人员,也是控制工程事故的关键。各作业队在发现事故后,必须由现场作业班长负责现场指挥,立即向值班室拨打电话,及时准确汇报险情,并组织本班组成员组成临时抢险队伍,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事故处理,等待救援队伍到来。(2)项目部值班人员必须按值班表要求按时到位,不得缺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根据值班员工作要求填写值班日志,清晰纪录当班工作状况。如果接到险情报告,值班人员应该做好报告纪录,向报告人强调临时抢险队伍进行事故处理的要求,落实抢险物资,并立刻通知项目经理和生产主管以及技术主管、党支部书记和安全员。(3)项目经理和生产主管以及技术主管、党支部书记和安全员必须保证自身联系通畅;在得到事故发生通知后,立刻赶往现场。在项目经理和生产主管指挥下,各司其职,开展抢险工作。15.4装备和联系方式现场配备有内部联系电话,紧急时配备对讲机。外部有项目部值班室电话及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联系方式。姓名联系电话林建国13002165880周国弟1381769415973 杨安岳13764219123袁镇13524148985陈映1364163146415.5救援队伍的组成工程施工抢险队伍由发现事故者立即向项目部值班室汇报事故情况,同时由现场施工人员组成抢险队伍,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事故处理,等待救援队伍到来。第一救援队伍有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组成。由林建国及李庆荣全权负责调度分配。所有人员均必须服从指挥。第二救援队伍由隧道股份盾构分公司管理及施工人员组成。由盾构分公司经理直接担任或者委任公司副经理担任总指挥。第三救援队伍由隧道股份抽调所属部分分公司管理及施工人员组成。由隧道股份总经理直接担任或者委任副经理担任总指挥。15.6救援物资的储备根据工程可能出现的险情,主要配备如下救援物资:(1)救生器材:担架一副、急救箱一只;(2)灭火器材:干粉灭火器若干只,放置在可能发生火灾的位置,经常检查,定期更换,以保证灭火器材符合消防要求;(3)防汛器材:器材名称型号数量备注潜水泵40mm/380V1台低吸泵1台1台蛇皮袋100只浸塑管50mm100m白棕绳50m配电箱1只73 大方锹10根铁柄10根铅丝12″5Kg防水电筒1只(4)地面保护材料:排水泵,注浆材料及设备,蛇皮袋、水泥、黄沙等。15.7事故处理15.7.1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15.7.1.1处置方案针对事故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项经部分别制定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防汛防台预案、防火灾处置预案、紧急逃生预案、管线保护方案等。事故发生后根据相应的事故处理方案进行处理。15.7.1.2处理程序(1)首先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抢救伤害员及国家财产,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保护好现场,等待救援队伍到来,直到险情得到控制。(2)根据国家、地方、行业与上级规定确定事故分类及相应的报告程序,按照程序迅速、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经有关人员来现场验证,发出指令后才可清理现场,恢复施工。(3)根据国家、地方、行业和上级规定确定事故处理程序,组织专人调查事故产生的原因,记录调查结果,经过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止同类事故再发生的纠正措施。(4)组织实施纠正措施并监督验证其有效性。事故上报程序:发生工程事故及时上报盾构分公司安全部门以及公司主管人员联系电话:63031781联系人:俞涛发生火警事故及综治事件上部盾构公司综治部门联系电话:63025875联系人:朱斌华15.7.2紧急安全疏散73 当事故发生后,事故情形可能对周边建筑物、社会行人、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区域建筑物有直接伤害时,必须对行人进行疏散,对施工区域内非事故处理人员同时进行疏散,并在事故区域外设置警戒线,并派相关人员帮助警戒和维持现场秩序,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批准启动紧急预案,同时报警,实施社会人员疏散。15.7.3工程抢险抢修工程抢险必须在确保社会人员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对出现的工程险情实施抢险,必要时可报上级部门,请求支援。15.7.4现场医疗救护当事故现场出现伤员需救护时,首先预备的担架将伤者抬离危险区域,查清受伤情况,并打120救护。同时对受伤者采取行之有效的临时救治。尤其对触电者的救护,需对伤员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实施救治。实施者为现场经过培训的安全员,以确保紧急救治效果,直至救护人员到场连续救治。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担架一副、急救箱一只。15.7.5危急时的社会援助当事故发生后,可能危及到施工人员生命和社会人员的生命时,可立即采用危急时社会救助。拨打援助电话:火警:119急救:120报警:11015.8日常检查和演习根据工程风险处理有关精神,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经部制定了“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风险控制方针。项目部建立值班表和巡视制度,组织相关施工人员组成工程风险控制小组,定期巡视重点部位。工程值班人员必须将当天工程施工情况记录在施工日记上。项目部对施工中重点部位进行全程监控和定期检查;对可能发生事故隐患的其它部位和个人行为加强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必须对事故隐患做到“三定”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在日常施工作业中,结合施工特点,开展义务消防活动和各类预演,重在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防范未然的应变能力和对各项救助工作的操作能力。15.9风险评估表表12-0473 风险:环境:后果:风险等级班组后果等级环境设备程序价值发生机率:得分:1(高)很有可能;5(低),极不可能潜在风险范畴行动要求将要采取措施准备人:日期:检查人:日期:73 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表1盾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任务单工程名称工程部位名称工程工序名称交底组织单位本班工作内容:本班安全注意事项:本班施工质量要求:备注:日期:施工员:73 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表22盾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螺栓、橡胶止水带、衬垫进场验收记录表验收日期:年月日检查项目验收数量质保书编号检查结果备注合格不合格螺栓螺杆直径、弧长符合标准(抽检)在有问题的地方做“O”标记螺栓表面涂层均匀、无浮锈橡胶止水带外观和任何断面都必须质密、均匀、无裂缝、无孔隙或凹痕等缺陷,厚薄有油漆标记在有问题的地方做“O”标记外形平整、接头良好清洁、无油污衬垫衬垫表面平整,断面质密、均匀在有问题的地方做“O”标记厚度、宽度符合要求验收人:73 表3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盾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片、橡胶止水带、衬垫质量验收记录表环号管片橡胶止水带衬垫验收人日期型号外观质量管片型号是否成环并和要求进场管片型号相同无缺角掉边现象管片无裂缝修补情况良好外形平整、无缺损清洁、无油污粘贴牢固、位置准确衬垫表面平整、无剥落粘贴牢固、位置准确备注:1、本表由涂料班人员填写;2、在有问题的地方做“O”标记。73 表4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盾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片、橡胶止水带、衬垫质量验收记录表班组环号管片橡胶止水带衬垫验收人日期型号外观质量管片型号是否成环并和要求进场管片型号相同无缺角掉边现象管片无裂缝修补情况良好外形平整、无缺损清洁、无油污粘贴牢固、位置准确衬垫表面平整、无剥落粘贴牢固、位置准确备注:1、本表由井下班管片拼装工填写;2、在有问题的地方做“O”标记。73 表5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盾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拌浆记录表同步注浆缓凝浆液管片编号:日期:年月日时间拌浆量(m3)配比记录人水泥粉煤灰砂SY-1MD-150水设计配合比(单位:Kg/1.25m3)水泥粉煤灰砂SY-1MD-150水1251150260135.2400稠度抽检记录记录人同步注浆缓凝浆液管片编号:日期:年月日时间拌浆量(m3)配比记录人水泥粉煤灰砂SY-1MD-150水设计配合比(单位:Kg/1.25m3)水泥粉煤灰砂SY-1MD-150水1251150260135.2400稠度抽检记录记录人75 表6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盾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拌浆记录表清洗浆浆液管片编号:日期:年月日时间拌浆量(m3)配比记录人膨润土粉煤灰砂水设计配合比(Kg/1.25m3)膨润土(kg)粉煤灰(kg)砂(kg)水(L)330800260400稠度抽检记录记录人注:惰性浆液一般每天一次,即日班结束后用惰性浆液进行清洗。壁后补压浆双液浆浆液管片编号:日期:年月日时间拌浆量(m3)配比记录人水泥水玻璃水设计配合比(重量比)水泥(kg)水玻璃(kg)水(L)13适量稠度抽检记录记录人75 表7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盾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注浆记录班组日期掘进环号箱数注浆孔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注浆次数换算成体积(m3)压力(MPa)记录人注:每环同步注浆浆液2.8m3,每次11L,共次。79 表8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盾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盾构推进记录表日期:年月日班组日期环号箱数土压推进速度(cm/min)总推力(KN)刀盘油压(KN)刀盘转速(转/min)一区油压(KN)二区油压(KN)三区油压(KN)四区油压(KN)停用千斤顶编号千斤顶行程(mm)记录人设定土压(MPa)实际土压(MPa)左右79 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表9盾构推进加泥、加水、加泡沫记录表班组日期环号加泥、加水或加泡沫加泥、加水或加泡沫压力(MPa)加泥量、加水量或加泡沫量(M3)加泥、加水或加泡沫位置记录人刀盘前土仓螺旋机XX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79 盾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隧道轴线测量记录汇总表环号切口里程盾构平面盾构高程盾构坡度转角管片里程管片高程管片平面管片直径管片超前量测量人员日期切口盾尾切口盾尾垂直水平7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