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 MB
  • 2022-04-22 11:46:56 发布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7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1工程概况11.1.1项目名称11.1.2建设地点11.1.3项目业主11.1.4可研编制单位11.2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11.2.1项目建设背景11.2.2项目实施总体思路31.2.3项目过程31.3编制依据31.4编制原则41.5编制主要内容6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72.1某社会经济现状72.2自然条件82.2.1地形地貌82.2.2气候水文92.2.3地震效应92.3工程、水文地质102.3.1地质构造102.3.2水文地质102.3.3地下水102.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12.4.1本工程的建设是恢复城市功能,保证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的需要112.4.2本工程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某县灾后经济尽快恢复112.4.3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某就业率,支持某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112.5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社会效益12第三章交通分析与预测133.1某县城市道路交通现状133.1.1城市外交通现状133.1.2城市内部交通1371 3.2交通量预测143.2.1趋势交通量预测143.2.2转移交通量预测153.3机动车道数拟定193.3.1现状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193.3.2车道数初步拟定203.4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22第四章道路方案设计244.1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244.1.1设计原则244.1.2设计标准254.1.3建设标准论证274.2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294.3道路工程设计294.3.1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294.3.2路基工程324.3.3路面工程344.3.4道路交叉设计364.4排水工程设计384.4.1排水工程概况384.4.2排水设计标准及规范394.4.3技术标准404.4.4排水工程设计方案434.4.5排水工程建设目标444.5给水工程设计454.5.1给水工程概况454.5.2给水设计标准及规范464.5.4给水管网设计方案474.5.5给水工程建设目标494.6附属工程设计494.6.1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494.6.2无障碍设计524.6.3照明工程设计544.6.4绿化工程设计5571 第五章项目招投标及实施方案585.1项目招投标585.1.1实施原则585.1.2项目执行单位的选择585.1.3项目招投标方案585.2项目实施进度60第六章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616.1编制范围616.2编制依据616.3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626.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62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637.1环境保护637.1.1环境标准637.1.2环境污染因素分析637.1.3主要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657.1.4环境评价667.2水土保持677.2.1施工临时占地的恢复措施677.2.2料场的恢复措施67第八章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688.1经济效益688.2社会效益688.3环境效益698.4评价结论69第九章结论及建议709.1结论709.2建议7071 第一章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1.1.1项目名称某市某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改造)1.1.2建设地点四川省某县县城1.1.3项目业主某县规划和建设局1.1.4可研编制单位1.2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1.2.1项目建设背景“5.12”汶川特大地震和连续的余震,共造成某县38个乡镇、382个村(社区居委会)、2513个社、14.7万户45.47万人受灾,其中重灾19.6万人,灾害直接损失达123.9亿元。属国家认定的29个重灾县之一。1、地震灾害造成16人死亡,受伤262人(其中23人重伤)。2、城镇和农村居民房屋破坏。城镇居民房屋全毁61.93万平方米,损毁房屋118.09万平方米;农村房屋倒塌281.61万平方米,受损469.13万平方米。71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损毁。损毁公路1656.35公里;桥梁122座;损毁城市供排水管道30.3公里,供气管网0.5公里,城市道路19.6公里;损毁水库39座,灌溉渠道208.5公里,防洪堤12.6公里,乡村饮水供水站1950处,管网488公里,提灌站200座;城镇及农村供电线路受损332.88千米,损坏变电站10座,变压器11台;校舍损毁40.919万平方米;受灾医疗单位共523(含村卫生站182个,36个计划生育服务站,261个村服务站),受损业务用房12.4万平方米;文化市场、文化产业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受损437个,受损房屋面积4.65万平方米,体育设施经济损失366万元;损毁广播电视台站38个,损毁房屋0.898万平方米;单位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受损房屋20.22万平方米。4、三大产业损失严重。受灾工矿企业343个,损毁厂房41.89万平方米,设备设施受损5297台套;乡镇煤矿房屋受灾19.73万平方米,煤矿巷道损失12.5千米;农田受损2.6841万亩,农作物受灾2.1075万亩,经济作物受灾3.5563万亩,林木损毁面积14.5万亩,畜禽养殖场受损52.8万平方米,生猪死亡11.5万头,退牧还草受损4.1万亩;受损景区1个,受损景区道路42公里,断道景区公共设施6处,旅游接待中心受损0.26万平方米,金融业受损房屋4万平方米,流通领域受损业务用房12.41万平方米,社区服务和养老服务业受损业务用房0.51万平方米,劳动保障受损38个站所,业务用房0.48万平方米,人力资源市场受损1个,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受损8个,职业培训机构受损1个。5、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形成了地质灾害点462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镇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等)受损严重,给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某县是国家确定的51个重灾县、市、区之一。某县城镇基础设施是省、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建设项目。本工程位于某县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片区,涉及范围广,包括了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三条道路的改造。本次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片区城市道路改建和改建工程资金来源为中央灾后重建资金。基于此,某县规划与建设局委托我院承担某市某71 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并编制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2项目实施总体思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给某县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城镇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专项规划》,某县属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城镇,在发展规模上可根据灾后恢复重建和今后长远发展需要适当扩大。对于城镇道路恢复重建,以国家相关规划技术标准为依据,突出城市道路作为城镇生命线的功能,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同时适当优化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因此灾后重建要求在恢复原有市政道路设施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以确保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后能正常运行或很快修复,吸取特大地震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沉痛教训,从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和长治久安,有利于抵御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城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总体要求,对灾后市政设施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提高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1.2.3项目过程2010年9月受某县规划和建设局委托,完成此次某市某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汶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526号令)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71 4、《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专项规划》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某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2005年编制)7、《某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8、《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9、《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纲要》;10、某县经济发展战略报告11、某县乡村旅游规划12、某县县志13、2009年某统计年鉴14、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市征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及住房拆迁安置办法》的通知15、汶川地震城镇灾后重建体系规划1028发文稿1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17、《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建设部18、《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实施细则》1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实施)24、《城市污染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6月)2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4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71 规范及标准;突出道路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水平。2、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既有设施的恢复和修缮,做到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在城镇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依然能满足需要。3、根据某县近年来经济建设情况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形势,结合震后某县的具体情况,本次项目市政设施的灾后改建,应形成合理的城镇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使配套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4、充分考虑建设地点的具体条件,全方位提高城镇防灾减灾能力,对人群聚集的地段道路进行必要的改造,保证片区的群众出行安全。5、结合某县基础设施灾后重建情况,并且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对某县境内城市道路、给水管网、排水管网进行完善;道路设施的改建应与沿线相关的各种市政管线设施修复统一规划,一并实施,避免重复施工;6、利用城镇重要对外通道以及主干道作为救援主要通道,并满足大型救灾机械的进出以及救援半径的要求;道路沿线标识和诱导系统要易于识别,隔离通道尽量避免与一般的交通通道相混合。7、城镇道路及相关交通服务设施应充分考虑残疾人出行的需要设置无障碍设施。8、依托干道系统,提升路网结构和功能,提高路网规划指标,均衡交通需求分布,构建各级路网体系。同时,加大次干道和支路网密度,提高次干道和支路的通达能力。9、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71 10、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系统,重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使道路布局、绿化与沿线建筑和谐、美观。1.5编制主要内容本次项目为改造某县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包括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三条街道,三条道路都是本片区最主要的交通道路也是本区域与区域外城区连接的主要干道。其中凤凰路长1035米,商业南街长437米,建设路长494米。凤凰路、商业南街规划宽度18米,建设路规划宽度18米。71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2.1某社会经济现状某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东临南江,南接苍溪,西连某市元坝区,北界陕西省宁强、南郑县。县域东西宽约74公里,南北长约80公里,幅员2976平方公里。全县辖3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0个居委会,352个行政村,2516个社,15.26万户,总人口45.64万。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县内南、北、中三类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北部高寒山区,集中了全县58%的贫困乡镇和82%的贫困人口,扶贫攻坚难度较大。因此,1986年某被列为全国重点扶贫开发县,1994年被列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2002年再次被列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某县境内,北山18个乡(镇)125337人,占27.30%,南山8个乡(镇)94238人,占20.53%,公路沿线9个乡(镇)及煤铁厂239544人,占52.17%,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08164人,占总人口的23.56%;居住乡村的人口350955人,占总人口的76.44%;县城所在地东河镇居住人口71763人,占总人口的15.63%。在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58559人,占总人口的99.88%,少数民族人口为560人,占总人口的0.12%。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3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8元。71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县常住总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8023人(其中研究生13人),占总人口的1.75%,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人口35335人,占总人口的7.70%,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145623人,占总人口的31.72%,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187426人,占总人口的40.82%,文盲人口32859人,占总人口的7.15%,未接受教育的6周岁以下人口49853人,占总人口的10.86%。与10年前相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呈不断增长趋势,文盲人口呈快速减少趋势。图2.1某县地理位置图2.2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某县地质构造为秦岭地槽与四川台地向斜的过渡地带,沉积岩层较厚,地质构造复杂,出露地层较为齐全。境内山、丘、坝兼有,整个地势北高南缓、腹部低平,形成一条东西走向长廊,横贯全境。相对海拔380-2281米,县城海拔458米。按地貌地形特征,某地貌地形分为腹部走廊地区,南部低山区和北部中山区三种类型。腹部走廊区:一般海拔450-600米,相对高差100米左右,腹部丘坝相间,溪河交错,山体矮小而浑圆,多馒头山,仅在东河镇和嘉川镇形成小平坝,属于河谷冲积台地。南部低山区:南部崇山突兀,壑谷纵横,山体多由侏罗系、白垩系的砂岩、粉砂岩和紫色泥岩组成,山体两侧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南侧坡度较缓,北侧坡度较徒,海拔一般在600-1000米,相对高差200-700米。71 北部中山区:北部鼓城山、光头山、支雾山、汉王山、老君山、欧家坪等群峰雄踞,构成米仓山西段主体。山体走向大致呈东西向,山体多为砂岩、碳酸盐岩和变质岩浆岩组成,山势由北向南延缓下降,海拔1300-2200米,相对高差700-1000米。沟谷两侧悬岩陡壁,谷底狭窄。2.2.2气候水文某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6.2℃,年均日照1352.52小时,年均雨量1142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均无霜期266天。风向和风力季节性变化明显,年平均风速1.2米/秒,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南风、西北风次之,西风频率最小。年平均日照数1355.3小时,全年日照以8月最多,2月最少。大气降水是县内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根据某县气象台有关观测资料,年平均降水总量34.5亿立方米。雨季分布:8月为丰水月,月平均降水量25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1.9%;3月为枯水月,月平均降水量7.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0.70%。县境内沟谷发育,大小溪沟河流甚多。全县主要河流总长度713公里,河网密度为0.532公里/平方公里,年均经流量24.9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属嘉陵江水系的东河、西河、黄洋河、李家河、盐井河、宽滩河等;属渠江水系的白河、白水河、秦巴河、洛羊河等。其中东河是某县第一大河流,发源于秦岭米仓山南麓,流经英萃、万家、国华、双汇、高阳、东河、嘉川和张华等乡镇。县域内主要河流东河年平均流量19.37m3/s,20年一遇洪水;50年一遇洪水位,黄洋河年平均流量2.5m3/s。白水河又名西河,年平均流量5.0m3/s,地下水丰富,买深最低6m。地表水水质污染严重。地表有人工小型水库31座,塘1408口。全县水域面积5727公顷中,可养殖水面积3436公顷,而现养殖面积仅141公顷,占4.12%。2.2.3地震效应71 根据汶川地震后最新修订的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测区沿线场区地震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属相对稳定区。2.3工程、水文地质2.3.1地质构造项目所在地主要属于构造侵蚀低山丘陵、河谷地貌,地形多为单斜山岭;风化剥蚀地貌发育,河流第四系较薄,基岩出露广泛。沿线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坡洪积层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是本区岩石以软质岩泥岩及泥质砂岩为主,其软化系数一般在0.65以下,并存在弱膨胀性,其抗风化能力及抗冲刷能力较差。2.3.2水文地质县境内沟谷发育,大小溪沟河流甚多。全县主要河流总长度713公里,河网密度为0.532公里/平方公里,年均经流量24.9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属嘉陵江水系的东河、西河、黄洋河、李家河、盐井河、宽滩河等;属渠江水系的白河、白水河、秦巴河、洛羊河等。其中东河是某县第一大河流,发源于秦岭米仓山南麓,流经英萃、万家、国华、双汇、高阳、东河、嘉川和张华等乡镇。城区附近水域主要是东河、黄洋河和内河以及农村用于灌溉的水塘。2.3.3地下水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嘉川、东河、三江等地。含水层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的砂砾卵石层、含泥的砂砾卵石层和中上更新统的冰水堆积的含泥砾卵石层和残坡、崩坡积层碎块石土,岩性松散,易于大气降雨的入渗,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和河水补给,其排泄方式为沿斜坡向地势低洼的地方排泄,地下水水位不稳定,动态变化大。71 2、碳酸盐岩裂隙岩隙水主要分布于东河以西地区。含水层主要为古生界至中生界三迭系的碳酸盐岩,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受岩溶作用,浅部水文交替较强,深部水循环缓慢甚至停滞,地下水动态变化大,一般向当地的侵蚀基准面排泄(河流)。在岩溶强发育地段,泉水流量一般10l/s,单井涌水量1000m3/d。2.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4.1本工程的建设是恢复城市功能,保证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竭尽全力支援灾区人民,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要求,首先必须搞好与灾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本工程的实施正是作为灾后重建的必要条件,将为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某县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展开,尽快恢复某县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某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本项目的建设,能恢复某县部分城市功能,是保证灾区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的需要。2.4.2本工程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某县灾后经济尽快恢复地震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停水、停电、交通中断,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地震之后重建家园将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此次城市道路是连接该片区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通道,此次城市道路丰富了该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的道路网,把该片区有机的连成了一个整体,有利于县城的经济发展。2.4.3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某就业率,支持某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近20年的改革发展,尤其是近几年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某县已经成为川北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某71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以“打造中国红军城,发展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新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而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反映着一个地方经济繁荣与否、经济发展与落后的重要标志。某县经济及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愈来愈依赖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交通滞后己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瓶颈。同时“5.12”汶川地震又对某县城道路、桥梁、排水等基础设施造成了重大损害,如不及时修复将影响某县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工程的实施对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建设将改善该片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更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加快某经济建设的步伐。2.5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如下社会目标:1、妥善安置灾民,极大的改善了灾区居民的出行条件,实现灾民安居乐业。2、优化调整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贫困。4、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5、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本区域的人居环境,带动本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章交通分析与预测71 3.1某县城市道路交通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通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建设,某县交通得到了较大发展,与周边的某、苍溪、巴中形成了西、南、东干线公路运输网络。全县100%的乡(镇)通了公路,48.3%的村通了公路,基本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体,辅以铁路的交通运输网络格局。截至2006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己达303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72公里,等外级公路236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990公里:客货车达2517辆:年运输能力货运量达335万吨,货物周转量达8250万吨公里,客运量达27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6364万人公里。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广达省道为骨干,县城-双汇、普济-化龙、三江-金溪为支干的放射状交通运输网,路网密度达54.1公里/百平方公里。3.1.1城市外交通现状某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东邻南江,西连某市中区、和朝天区,北接陕西宁强、南郑县。广(元)乐(坝)铁路支线和省道S202线横贯全境,主要起某和苍溪等地的物质集散作用,是某对外交通联系的重要出入口。目前省道S202线的等级较低,特别是经过“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路况变的更差,广(元)乐(坝)铁路支线为断头路,运输能力低,因此某的交通区位势薄弱,严重制约了某的经济发展。3.1.2城市内部交通目前某县城建成区主要集中在凤凰梁、红军古城区、红旗坝、新桥片区。现状道路55.90公顷,人均5.98平方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多数公路等级较低县域公路形成时间较早,技术标准低;全县尚无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也不足70公里;县、乡道中多为简易公路,道路弯多路窄,线型差,通行能力弱。2、路面质量较差71 全县大部分公路均属泥结石或者混凝土路面,加之严重紧缺的公路维护资金,使得公路养护没有跟上,加之5.12地震又对城市道路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原来就低级的路面状况越来越差,造成公路承载力弱,行车不畅。3、人均道路面积偏低道路划分不明确,道路横断面建设不合理,道路的系统性以及横向联系较差,机非混行,互相干扰严重且存在安全隐患。过境及货运交通穿越城区,噪声污染及环境污染严重,对城市的干扰较大。随着广巴高速的修建,过境交通有望得到解决。3.2交通量预测道路的建设将打破现有的交通平衡,路网交通量将进行重新分配。在这一过程中,道路交通量生成效应不仅使原道路网交通量转移,还将刺激区域新交通量发生,形成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因此,预测交通量应由三部分构成:趋势交通量、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3.2.1趋势交通量预测由于经济和人口因素发生变化,道路整改后,这个区域内的交通量会发生一定的增长,对这种增长的交通量预测称为趋势交通量预测。预测时,以路段交通量的增长与其影响区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法进行预测。1、影响区系数影响交通量变化的相关指标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车辆拥有量等,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将各交通区经济指标与相应交通区的客货运量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得出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取最大相关系数对应的指标作为最相关指标,根据相关指标增长率确定路段的影响区系数。影响区系数:71 式中,:路段在影响区内的里程:为影响区域内的最相关指标增长率:路段的总里程2、正常交通量预测模型式中,:远景第年的路段交通量:远景第年的路段交通量,当时为基年交通量:交通量增长率,:待定参数,根据历史年份的,用最小二乘法确定3.2.2转移交通量预测本项目建成后,线路通行能力提高,从而导致部分交通量从其他路线转移到本项目路线上来。这部分交通量是由于道路的建成而产生的,同时也构成了这一路网的基本交通量。因此合理地确定转移交通量对道路交通量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1、交通阻抗确定交通阻抗是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预测的关键步骤之一,交通阻抗是指路网中路段或路径的运行距离、时间、费用、舒适度或者这些因素的综合。我们这里针对城市里居民出行考虑的首要因素,选取平均行驶时间作为路段的交通阻抗。式中,:交通阻抗:车辆平均行驶速度,71 :道路的设计车速,,,:回归参数:交通量,辆/2、相关路段转移交通量预测(1)转移交通量计算公式式中,,:道路建成前、后的交通阻抗:最短路径的总阻抗=3.3:道路建成前路段的正常交通量:道路建成后路段的交通量(2)路段转移交通量的计算步骤:①计算路网中既有路段的交通阻抗、道路建成后路段的交通阻抗;②根据交通阻抗寻找经过道路起、终点的最短路径;③计算建道路及其最短路径的交通量比例;④计算道路的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3.2.3诱增交通量预测道路建成后,会诱发一些潜在交通量的发生,此处采用增长率法来计算诱增交通量。式中,:年增长率;71 :诱增增长率,可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及路网状况确定;:规划年;:第年的诱增交通量;:第年的诱增交通量,当时,表示基年的诱增交通量,可根据车辆拥有量情况及路网状况确定。以上三种交通量预测完成后,把相应路段上的预测交通量叠加,得到影响范围内各路段的交通量。3.2.4交通量预测结果1、交通量出行结构研究某县城(东河镇)城镇总人口为9.34万人。根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中定位的某县城最终规模为10-20万人的城市发展目标,结合城乡统筹战略,某县城城市人口规模确定为2010年13万人,2020年控制在18万人左右。根据相关规划及调查数据,分析其社会经济状况,对比国内同等县城,得到2025年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2.45次/(人.日),并类比同类型县城出行方式来进行本研究区域未来年交通出行方式的划分,具体如下表3-1。3-1规划年研究区域出行结构(%)年份步行公交电动车/自行车出租车小汽车单位车摩托车2015年222026864142025年182525672172030年182624682162、机动车交通量通过前述预测思路和模型,以现场踏勘观测的交通基础数据为基准,依据某城市空间发展及区域道路网规划,并结合产业布局,预测道路各特征年交通量如下表3-2:71 3-2未来年项目断面流量预测表(pcu/h)序号项目名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1凤凰路7048429082商业南街7468829573建设路4796887653、非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流量以机动车流量为基准,通过规划年研究区域出行结构,折算出预测道路各特征年非机动车交通量如下表3-3所示:3-3未来年研究道路非机动车断面流量预测表(辆/h)道路名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凤凰路108314861750商业南街112415811822建设路960127715684、行人交通量行人流量以机动车流量为基准,通过规划年研究区域出行结构,折算出预测道路各特征年非机动车交通量如下表3-4所示:3-4未来年研究道路行人交通流量预测表(人次/h)道路名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凤凰路183525343295商业南街178924513157建设路1899267730613.3机动车道数拟定3.3.1现状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路段服务水平采用V/C(饱和度)来评价,其中通行能力计算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中推荐的方法。71 式中: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车道宽度修正系数:车道数修正系数:道路分类修正系数:自行车修正系数:交叉口影响系数(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表3-5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No设计速度(km/h)8060504030可能通行能力(pcu/h)18001730169016401550(2)车道宽度修正系数与车道宽度关系表3-6车道宽度修正系数η宽度(m)2.533.544.555.56η0.500.7511.111.21.261.291.30(3)车道数修正系数表3-7车道数修正系数θ车道数1234θ11.872.603.2(4)道路分类修正系数表3-8道路分类修正系数α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α0.750.80.850.90(5)自行车修正系数γ表3-9自行车修正系数γ道路断面情况机非分隔两块板(非机动车影响不大)机非混行自行车修正系数γ10.80.7(6)交叉口影响系数71 式中,:交叉口间距: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视路段起点交叉口控制方式定,信号交叉口即为绿信比。如果由上式计算的大于1,则取。由上式得到道路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表3-10单向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表道路名称性质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m凤凰路次干路532商业南街次干路510建设路支路5673.3.2车道数初步拟定1、机动车道初步拟定本研究所取参数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式中::单向规划车道数():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预测设计小时交通量():方向不均匀系数,采用值0.6: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按照上式计算,研究道路单侧车道数初步拟定见下表:表3-11研究道路单向车道数计算表序号名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1凤凰路0.971.181.382商业南街1.131.571.7971 3建设路0.760.830.98经计算,初步拟定凤凰路、商业南街道路为双向4车道,建设路为双向2车道。2、人行道初步拟定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人行道的理论通行能力如下表3-12所示。3-12人行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表类别人行道(P(h.m))人行横道P/(tgh.m)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h.m))车站、码头的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h.m))可能通行能力2400270024001850注:tgh为绿灯小时(h)折减系数: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公园、剧场及市中心行人集中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采用0.75;大商场、商店、公共文化中心及区中心行人较多的人行道、人行横道等采用0.8;区域性地带采用0.85;支路、住宅区采用0.9,各类型人行设施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如表3-13所示。3-13折减后的人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类别折减系数0.750.800.850.90人行道(P(h.m))1800190020002100人行横道P/(tgh.m)200021002300240071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h.m))180019002000—车站、码头的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h.m))1400———按照上式计算,研究道路人行道数初步拟定如下表3-14所示:3-14研究道路人行道数计算表(m)道路名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凤凰路0.450.640.87商业南街0.460.660.91建设路0.570.721.21经计算,初步拟定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人行道为双向各2.5m宽。3.4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建设标准的适应性分析主要指拥挤度、行车速度是否满足相应等级服务水平的要求。城市干道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平均行程速度量度。其判定标准见下表3-15。表3-15服务水平参照表V/C≤0.400.4~0.600.6~0.750.75~.900.9~1.00≥1.00服务水平ABCDEF根据路段预测交通量和设计通行能力,可以求得饱和度(v/c),从而判别其服务水平,对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适应性分析后见下表3-16。表3-16建设标准适应性评价分析序号名称2015年2025年2030年饱和度服务水平饱和度服务水平饱和度服务水平1凤凰路0.39A0.46B0.50B71 2商业南街0.41A0.47B0.51B3建设路0.38A0.46B0.55B分析表明,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凤凰路、商业南街、采用城市次干道Ⅲ级标准,双向4车道,建设路采用城市支路Ⅲ级标准,双向2车道),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在评价期末年2030年均能提供B级服务水平,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因此本次研究从工程经济性考虑并结合城市道路发展的前瞻性,推荐采用的技术标准是恰当的。71 第四章道路方案设计4.1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4.1.1设计原则1、符合某县城市规划,采用标准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等相关规范;突出道路交通作为城镇生命线功能,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水平。2、立足于既有设施的恢复和修缮,做到道路交通也土地利用相协调。在城镇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道路交通应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3、全方位提高城镇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本项目片区道路的标准,增强其道路的通达性。4、利用城镇重要对外通道以及主干道作为救援主要通道,并满足大型救灾机械的进出以及救援半径的要求。道路沿线标识和诱导系统要易于识别,隔离通道尽量避免与一般的交通通道相混合。5、某县道理灾前已经显现出道路交通系统问题,本次道路的改建,应提高、完善城镇道路网等级和规模,使之更合理。6、城镇道路及相关交通服务设施应充分考虑残疾人出行的需要,设置无障碍设施。7、依托干道系统,完善路网结构和功能,提高路网规划指标,均衡交通需求分布,构建各级路网体系。同时,加大次干道和支路网密度,提高次干道和支路的通达能力。8、认真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现有基础设施及排水、水利规划情况,研究标准合理、使用可靠、投资效益高、满足道路功能需要的排水方案。71 9、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处理好道路建设与沿线镇区环境、风貌的协调。4.1.2设计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道路交通标线与标志》(GB5768-199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城市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在道路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道路的投资、运输效益等关系,正确的运用技术标准,不宜单纯为节约建设投资而不适当的采用技术指标中的低限值。1、道路等级:凤凰路、商业南街,城市次干道路Ⅲ级;建设路,城市支路Ⅲ级。71 1、设计速度:凤凰路、商业南街,30km/h。建设路,20km/h。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表:表4-1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主要技术标准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值备注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支路)III级2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3车道数双向4(2)4停车视距m305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506设超高推荐半径m857设超高最小半径m408最大纵坡%推荐值7限制值89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400极限值2501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400极限值25011路幅宽度m241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0.1513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14路拱横坡%㎏1.5人行道215雨水设计重现期年116地面综合径流系数0.617地面集水时间min103、抗震设防:根据汶川地震后最新修订的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本测区沿线场区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4、交通量设计年限:次干道15年,路面设计年限:15年。路面设计荷载标准:BZZ-100KN。5、地基处理设计标准:工后沉降为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残余沉降,工后沉降值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71 6、通讯线距路面的最小垂直空距不小于5.5米,35KV、60-110KV、154-220KV、330KV的架空电力线距地面的最小距离分别为7.0米、7.0、7.5米、8.5米。4.1.3建设标准论证1、交通量预测结果上述章节通过对交通量预测思路建立模型,以现场踏勘观测的交通基础数据为基准,依据某城市空间发展及区域道路网规划,并结合产业布局,预测道路各特征年交通量如下:表4-2未来年项目断面流量预测表(pcu/h)序号项目名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1凤凰路7048429082商业南街7468829573建设路4796887652、机动车道数拟定(1)现状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路段服务水平采用V/C(饱和度)来评价,其中通行能力计算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中推荐的方法。式中,: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车道宽度修正系数:车道数修正系数:道路分类修正系数:自行车修正系数:交叉口影响系数71 表4-3单向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表道路名称性质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m凤凰路次干路532商业南街次干路510建设路支路567(2)车道数初步拟定本研究所取参数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式中,:单向规划车道数():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预测设计小时交通量():方向不均匀系数,采用值0.6: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按照上式计算,研究道路单侧车道数初步拟定见下表:表4-4研究道路单向车道数计算表序号名称研究年度2015年2025年2030年1凤凰路0.971.181.382商业南街1.131.571.793建设路0.760.830.98经计算,初步拟定凤凰路、商业南街道路为双向4车道,建设路为双向2车道。3、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建设标准的适应性分析主要指拥挤度、行车速度是否满足相应等级服务水平的要求。城市次干道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平均行程速度量度。根据路段预测交通量和设计通行能力,可以求得饱和度(v/c),从而判别其服务水平,该拟建道路适应性分析见下表。71 表4-5建设标准适应性评价分析序号名称2015年2025年2030年饱和度服务水平饱和度服务水平饱和度服务水平1凤凰路0.39A0.46B0.50B2商业南街0.41A0.47B0.51B3建设路0.38A0.46B0.55B分析表明,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凤凰路、商业南街、采用城市次干道Ⅲ级标准,双向4车道,建设路采用城市支路Ⅲ级标准,双向2车道),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在评价期末年2030年均能提供B级服务水平,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因此本次研究从工程经济性考虑并结合城市道路发展的前瞻性,推荐采用的技术标准是恰当的。4.2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本次项目为改造凤凰梁、商业南街道路,是某县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包括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三条街道,是片区最主要的交通道路也是本区域与区域外城区连接的主要干道。其中凤凰路长1035米,商业南街长437米,建设路长494米。凤凰路、商业南街规划宽度18米,建设路规划宽度18米。4.3道路工程设计4.3.1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4.3.1.1平面设计本次道路工程平面线形设计以《某市某县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为基础,并满足相关市政设计规范。4.3.1.2横断面布置(1)、布置原则通过对现有交通量的调查及对远景交通量的预测,结合某71 县的实际条件及规划要求,推荐选用双幅路形式。该种断面形式比较适合城市道路,符合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2)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尽可能多的设置绿化景观用地;(3)在穿越城市已建成区的路段,充分考虑道路两侧居民、单位的通行要求;(4)在建筑密集区,合理布置断面形式,采取工程措施减小道路用地,尽可能少拆迁;(5)考虑近远期结合,预留管线位置,为远景发展留有适当的余地。4.3.1.3横断面布置横断面布置基本参照规划断面设计,其横断面布置如下:凤凰路、商业南街道路:2.5米人行道+6.5米车行道+6.5米车行道+2.5米人行道=18米。机动车道:双向直线坡1.5%;人行道:单向直线坡-2.0%;71 建设路:2.5米人行道+4.5米车行道+4.5米车行道+2.5米人行道=14米。机动车道:双向直线坡1.5%;人行道:单向直线坡-2.0%;4.3.1.4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设计原则(1)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道路沿线起伏较大,在考虑各项技术指标及现场条件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到土方平衡要求;(3)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4)为满足非机动车行驶,最大纵坡度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控制,同时兼顾到土方要求;最小纵坡宜尽量满足路面纵向排水要求;(5)设计时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排水要求综合考虑;(6)线性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线性均衡,保证路面排水通畅。71 (2)道路纵断面设计本方案设计道路竖向高程基本依据规划,高程调整幅度较小。4.3.2路基工程1、本次可研阶段路基的处理原则(1)填方路段:清表30-50cm后,对现状路进行碾压,达到压实度标准后再分层回填好土至设计路床标高,每层厚不大于30厘米,达到压实度要求后方可填筑上一层。路基回填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中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填土可为粘土和砂性土,其料径不得大于10厘米,有机物含量小于10%,CBR必须大于4%,严禁将生活垃圾及淤质土作为回填土进行路基回填。对达不到压实度标准的段,待勘察完成后,在下一阶段中视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2)挖方路段:挖至路床设计高程后,应进行碾压,检压达到压实度要后,方能再依次铺筑路面结构层。对达不到压实度标准的段,待勘察完成后,在下一阶段中视情况采取换填、呛灰等不同的处理措施。2、路堤边坡设计边坡高度小于8米时,边坡坡度为1:1.5;边坡高度大于8米时,在其高度为8米处设置大于或等于1.0宽的平台;边坡平台以下边坡坡度为1:1.75,以上边坡坡度为1:1.5;大于14米高度设置二级平台,宽度1.5米,其下边坡坡度为1:2,以上边坡坡度为1:1.5。根据填方高度的不同,土质边坡分别选用全部种树、植草绿化;菱形混凝土网格植草绿化等防护型式进行边坡防护。3、路堑边坡设计土质挖方边坡H≤4米(H为路堑边坡高度)时,边坡坡度为1:1-1:1.0;4米≤H≤10米时,设置变坡点,上部边坡坡度采用1:1~1:1.5,下部边坡坡度采用1:0.5;边坡≤20米时,当边坡高度大于20米时,应当在下部设置挡土墙,其上部刷坡方式参照边坡高度小于20米71 时的方式刷坡。石质挖方边坡H≤20米时,弱风化、微风化岩石边坡坡度为1:0.3,中风化岩石边坡坡度为1:0.5,重度风化岩石边坡坡度为1:0.75~1:1;边坡20米≤H≤30米时,弱风化、微风化岩石边坡坡度为1:0.5,中风化岩石边坡坡度为1:1,重度风化岩石边坡坡度为1:1-1:1.25;H≥30米时,边坡坡度为1:1。当挖方边坡较高时,根据不同的土石性质和稳定性要求,开挖成折线或台阶式,在台阶式边坡中部,高度每隔6-10米或变坡点处设边坡平台一道,边坡平台宽度一般为2.0米。此外为防止碎落的岩石阻碍交通,影响道路安全,在边沟外侧设置宽度为1米的碎落台。根据挖方高度的不同,土质边坡分别选用全部种树、植草绿化;菱形混凝土网格植草绿化等防护型式进行边坡防护。石质边坡可根据情况可以通过用作广告、宣传等其他方式美化、利用。4、路基、路面排水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热同季,降水较丰沛。水是危害路基稳定,造成公路病害的重要因素,为防止路基水毁及边坡冲蚀,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应保证连贯畅通,自成体系,保证路基路面水及时排出。(1)路基排水路堤坡脚侧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挖方路段路基侧设置浆砌片石边沟,当挖方边坡较高,边坡上方汇水面积较大时,边坡上方设置截水沟。此外根据地形的变化情况设置水泥混凝土急流槽或跌水,以防止路基被冲刷,影响路基稳定。边沟和排水沟通过沿线设置的涵洞贯通统一分段排入路侧江河。(2)路面排水71 路面排水由道路车道排水、人行道排水和分隔带排水设施组成。车道排水及人行道排水通过路面横坡及道路纵坡汇流后进入排水专业设置在车道边缘的雨水进水井收集后排入道路下的雨水管系。并且在凹形竖曲线、交叉口等特殊位置增设雨水进水井以加强路面水的排出。5、路基防护路堤填筑高度小于4米时,采用边坡植草防护;填土高度大于4米时,采用构筑物防护,表面植草绿化。路堑部分视开挖深度和土质、岩石风化情况采用构筑物或绿化综合防护等措施。在确定防护措施时,除了考虑路基和边坡稳定以外综合考虑美化措施,使道路与沿途自然环境紧密协调、融为一体。6、路基借方、弃方处理根据纵断面和规划控制高程看出本项目路基土石方为弃方。在下一步设计过程中除了充分结合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线位,优化纵、横断面设计,尽量保证合理的土石方平衡外,对借方应做好弃土场设计,并设置挡防工程,以防止水土流失。7、路基施工注意事项随着道路施工可能诱发山体滑坡,造成病害,设计、施工中应认真控制开挖,禁止野蛮施工、放大炮;一旦病害产生,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病害处置作专门的设计和施工;对所有的边坡均应进行防护(包括生态、绿化防护和实体防护),减少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8、路基压实度路基压实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相应标准进行,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不低于规范中相对应的数值。4.3.3路面工程本工程路面设计轴载采用标准轴载BZZ-100KN,路面基层材料根据当地地区材料供应情况,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路基顶部回弹模量选用20Mpa,弯沉为300(单位:1/100mm,下同)1、路面结构改造(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71 路面结构形式从上到下:3.5CM厚AC-13普通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5.5CM厚AC-16普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骑缝条铺50CM宽自粘式抗裂卷材+补强后的混凝土路面。(2)人行道路面结构:6cm厚透水砖步砖+2cm厚M10水泥砂浆座浆+15cm厚级配碎石。2、路面结构比较根据交通量和断面组成以及使用性质进行选型,以就地取材,节约投资为原则,同时考虑当地施工技术,以方便施工为前提进行路面设计,力求选材合理经济,利于养护。路面设计内容包括车行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根据国内外城市路面使用趋势,首选车行道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结构各有优缺点,原则上均能满足道路使用要求:(1)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结构可靠、使用性能优良的路面,具有噪声低、震动小、无反光等优点,汽车行驶有较好舒适性。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程度高,材料及材料配合、机械作业、质量检验均易于科学管理和控制,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沥青路面铺筑速度快,相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开放交通早,可以提前发挥路面的使用功能。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具有维修、养护方便、快捷等优点。(2)水泥混凝土路面71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路面结构,其设计使用年限较沥青混凝土路面长,初期成本、后期养护、维修费用相对较小。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阳光下反光严重,影响司机视力,易使司机疲劳,降低了行车安全性。路面存在大量结构缝,行车震动大、噪音高,降低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一般采用小型机具人工作业,作业时间长,较大的维修作业甚至需要中断交通。根据两种路面的结构特点,其路面应具有安全、高效、快捷、等要求,根据灾后重建的需要及抗震要求,宜采用柔性路面,经综合比较以上优缺点,该项目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采用在原混凝土路面的基础上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4.3.4道路交叉设计1、交通组织(1)机动车系统交通组织包括:路网交通组织、路段车道划分和组织、交叉口机动车交通组织:①路网交通组织:所有相交路口采用灯控方式。②路段车道划分和组织:双向4或2车道;车道宽3.5m和4.5m,人行道2.5m。③交叉口机动车交通组织:与支路相交,各道路口段宽度同路段。(2)行人交通组织:在路段和各相交道口设置行人过街通道,均采用地面人行横道线方式,间距200-300m。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目标是为了充分发挥道路的交通功能,提供与之配套的完善的沿线交通设施,诱导交通,规范行车,保障道路服务水平,实现车辆安全、有序、高效行驶,确保道路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充分发挥道路整体效益。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本项目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内容包括: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71 为适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能社会”的需要,交通安全设施的材料采用节能材料及新型材料,如采用太阳能路标、太阳能闪灯标志及太阳能交通标志等。(1)标志、标线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为依据。交通标志的设置,以保证交通畅通和行驶安全为目的,结合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置等情况,根据交通需求设置不同交通标志,以及时准确提供信息,使车辆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发生错向行驶。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按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进行排列。各种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到所指示地点的距离(即视认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交通标志版面文字采用中英文对照。交通标线由车行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路缘线)、导向箭头、指示方向线、交通渠化导流线、警告标线等各类标线组成。标线采用反光型热溶涂料制作,为增加夜间反光性,应掺反光玻璃微珠。(2)诱导设施诱导设施主要是为了使晚间车辆安全行驶,在路面上设计突起反光道钉,两侧防护栏上设红、黄反光诱导标,以及在分叉口设置反光标志等。(3)防撞设施道路中央分隔带两侧、道路路肩两侧均设单柱单面波形护栏;防止车辆行驶发生失控时造成对向行驶的干扰以及冲出路外。(4)交通信号控制本工程范围内所有道口均采用信号灯控制,近期不形成的道口的位置应预埋过街交管管线.4.3.5道路工程建设目标71 当今社会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来说,保证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目标尤为关键。该项目的基本社会发展目标是改善某县的基础设施,加快某县灾后重建的步伐,以保证项目地区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按照某县总体规划、本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总体目标,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是某县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主要工程目标。项目的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有:(1)改善受影响地区交通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附近的永久性灾民安置点建设和灾民的出行。通过道路的建设,极大的改善灾民安置区的交通状况,彻底改变沿途群众和公共服务单位的出行难的状况。(2)加速灾后重建步伐。有利于灾民安置点、灾后重建学校等项目的灾后重建,以及片区的行政、事业、公共服务机构等公益单位的灾后重建。(3)改善受影响地区生活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对受影响的贫困地区和脏、乱、杂的村社拆迁、改造,重新调整居住、生产格局,加快城市化发展,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4.4排水工程设计4.4.1排水工程概况1、排水管网现状及问题某县城现无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并与农田灌溉渠共,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东河及其支流。严重污染东河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破坏水系生态平衡,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迫切需要改善目前排水现状。2、污水工程规划根据总体规划,整个城市沿东河带状分布,虽然东西约长10公里71 ,但考虑到城市大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规划在整个城市的下游设一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嘉川镇省航运局某管理站与王银庙之间)规划污水处理厂一座,占地5hm2,位于B17-02/01地块。近期规模3万M3/d,远期规模6万M3/d,处理深度为二级生物处理,采用CASS处理工艺。大型工业企业及医院等污水须经自身污水处理设施自行处理后方能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符合排放要求的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小型乡、镇和中心村的污水须经氧化塘、氧化沟或沼气池的处理后才能排入排水管网;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与城市水源取水点之间的防护距离必须按相关规范执行。本规划区内污水排放均为重力流。污水管道结合道路坡度,沿滨江路敷设污水主干管,收集区内及转输规划区东、西面组团排来的污水,最终把污水汇集到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在污水处理厂未建成运行前,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水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排放要求。本项目所在地区的排水体制现为雨污合流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东河及其支流。根据某县建设质量监督站出具的安全鉴定书,由于受“5.12”汶川大地震及救灾物资运输重车通行的影响,造成市政排污管道部分断裂,排水沟部分垮塌,已严重影响城市污水排放。考虑到各道路所在片区排水渠不仅受损严重,其排水系统也破旧落后,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在本次道路改建的过程中将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管道。3、雨水工程规划雨水依据天然汇水区,采用分散就近排放原则,尽可能利用区内较大型天然汇水冲沟排放雨水。规划通过管道汇集后,就近排入溪河。雨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敷设坡度与道路基本保持一致的坡度。4.4.2排水设计标准及规范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71 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7、《给排水用缓闭止回阀通用技术条件》(CJ/T154-2001)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0、《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4.4.3技术标准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雨、污水系统的平面布置雨、污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雨、污水管中心间距原则上为1.5m,雨水管管径大于1m时,该间距相应增加。3、雨、污水系统的高程布置雨、污水系统的埋设高程决定了排水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综合各方面因素,本工程雨水管顶覆土原则上按照1.0m-2.0m控制。为不影响雨水系统两侧接管,污水系统高程按低于雨水系统高程控制。4、检查井、预埋管、雨水口及连接管雨、污水管检查井间距一般为30m-40m,以便两侧交汇支管的接入。为方便道路周边街坊雨、污水接入,每隔约120m设雨、污水预埋管接纳街坊雨污水,预埋污水管为DN400,预埋雨水管为DN400。道路雨水口采用单箅雨水口,在道路两侧间隔30m-40m布置。因道路纵坡竖曲线最低处易积水,故在纵坡最低处设双箅雨水口以便及时排除雨水。单箅雨水口连接管均采用DN300,双箅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N400管。71 5、管材本工程从工程投资及道路可持续发展方向考虑采用混凝土预制管。雨污水检查井井圈、井盖及雨水口箅子均推荐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产品或混混凝土预制成品。6、雨水量计算(1)雨水流量计算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城区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表达式为式中,:雨水设计流量();:设计暴雨强度[];:径流系数;:汇水面积()。上式雨水流量计算最为关键的是确定设计暴雨强度和径流系数。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城市排涝管渠的设计洪水一般采用“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算。某县及整个川北地区无暴雨强度公式,距离某较近且气候及降雨条件相似的城市为南充市,因此采用南充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式中::设计重现期(1年):降雨历时(),:地面集流时间(),取10:管渠内流行时间:延缓系数;暗沟取2,明渠取1.2。(2)径流系数71 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的相关规定选取(0.2-0.6),汇水面积根据地形图量算。(3)雨水管道计算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按满流设计,顺道路坡度布置,反坡处采用满足条件的最小坡度,流速控制在防淤流速0.60和防冲刷流速5.00之间。7、污水量计算(1)污水量的确定①污水量的预测污水量预测采用通过给水用量推算污水量的预测方法。②污水量的计算污水量计算采用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进行计算:Q:单位建设用地面积污水量[](结合某总体规划及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污水量的预测,本次设计中选取污水比流量0.854-7本区域用水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量指标用水数量最高日用水量M3/d1居民生活用水150L/(人.d)4万人60002工业用水350M3/(ha.d)117.40ha37376.53公共设施用水50M3/(ha.d)53.85ha27584市政设施用水30M3/(ha.d)3.54ha107.75对外交通用水30M3/(ha.d)1.22ha36.66道路广场用水10M3/(ha.d)85ha857公共绿地用水10M3/(ha.d)140.45ha17658合计48690.971 4-8本区域污水计算表污水总量35057.45405.7575污水收集率0.9污水生产率0.8区域面积479.09ha污水比流量0.846934取0.85污水总量=用水量*污水产生率*污水收集率污水比流量=污水总量/区域面积区域规划到2025年人口数为6000人,人均综合用水量按照320l/人天计算。污水总量污水产生率0.8,污水收集率0.9,区域面积33.68ha。比流量比流量=16/33.68=0.475l/ha.sS:服务范围(建设用地面积)(2)污水管道计算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按非满流计算,顺道路坡度布置,反坡处采用满足条件的最小坡度,流速控制在防淤流速(0.60m/s)和防冲刷流速(5.0m/s)之间。4.4.4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按《某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的相关规定,在改建道路所在片区的雨、污水规划中,考虑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依现状地势按照分流制、就近入河的原则进行雨水管道布设,最终排入东河。污水管道布设本着尽量保证最大污水收集率,顺道路坡向,减少土方量、满足排水最小坡度要求的原则进行管道布置。因此在本次设计中,结合保护区周边排水规划及竖向规划,对这两条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在满足排水要求的情况下,与周边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衔接。1、雨水管道布置71 规划区内雨水按就近排放为原则排入东河,雨水管沿道路布置,布设于人行道下或机动车道下。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雨水管道随道路纵坡,自北向南接入雨水管网。2、污水管道布置本次设计范围内沿道路铺设的污水管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为次干管,凤凰路、商业南街片区宽18米,建设路宽14米。污水管单侧布置,铺设于雨水管对侧的人行道下。管道埋设深度根据市政管网综合考虑,尽量控制管道埋深。所有这些片区污水最终排入西南角的嘉川污水处理厂。4.4.5排水工程建设目标1、保证改建道路的排水畅通。2、和改建道路形成完整的市政道路配套设施,保证灾民安置区的排水畅通,灾民生活秩序尽快进入正常状态。3、排水设施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其能为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4、加速灾后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建步伐。对某县城其它灾后重建工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5、改善受影响地区水质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附近的永久性灾民安置点建设、和灾民的生活正常进行。通过排水管道的建设,极大的改善灾民安置区的水环境状况,有助于改变沿途群众和公共服务单位的水环境的状况。6、改善受影响地区用水质量,为满足县城居民用水质量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排水管道的建设,雨、污水将会进行必要的处理才排进东河,对某水源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提居民用水质量。7、改善受影响地区生活环境,71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对受影响的贫困地区和脏、乱、杂的村社拆迁、改造,重新调整居住、生产格局,加快城市化发展,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4.5给水工程设计4.5.1给水工程概况1、城镇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1)城镇供水现状某县城现有自来水厂一座,水厂设计规模5.0万m3/d,一期已投产2.5万m3/d,水源为东水河,采用重力流及压力流相结合的方式向蜮区供水。其中东河镇15个,总规模6320m3/d,嘉川镇有镇水厂1个,规模1500m3/d,煤铁厂自备水源2处,供水能力13700吨旧,矿务局发电厂自备水源1处,供水能力2680"R/日。除城市水厂外,有企业自备水源18个,规模为9万m3/d左右。县城最高日用水量为7000m3/d,主要是市政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很少。县域内其它城镇一般建有自来水厂或自来水站,乡村主要为分散供水,取用井水或泉水作为人畜饮用水。(2)城镇供水存在问题①除县城外,县域内其它城镇自来水普及率低,用水标准低,大部分乡自来水设施,不少地区人畜饮水困难。②城镇供水管网规模较小,管网老化,且大部分为枝状管网,供水安全性不够。③部分城镇供水分散,设备简陋,难以保证水质、水量、水压要求,浪费水源和制水成本。④县域内水源卫生防护管理不严,导致水源水质己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污染将呈加重趋势。2、给水管网现状及问题(1)城镇供水管网规模较小,管网老化,且大部分为枝状管网,供水安全性不够。71 (2)部分城镇供水分散,设备简陋,难以保证水质、水量、水压要求,浪费水源和制水成本。(3)县域内水源卫生防护管理不严,导致水源水质己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污染将呈加重趋势。3、给水工程规划(1)县城及各级城镇均应按相应城市、城镇的发展规模扩建、改建或改建自来水厂。有水源条件的城镇近期建自来水厂(站),远期扩大规模;对于邻近的乡镇可在适当位置共建区域自来水厂,统一供水,避免水资源浪费。水源贫乏地区,近期内人口规模较小,可以井水、泉水、塘堰水解决生活用水,远期由小区域供水设施解决。(2)中心村及村民聚居点规划设置小型净水站,或依靠小区域供水设施供给自来水,规模在0.1万m3/d以内。深丘、山区等分散村民供水,一般由自备水源解决,以溪流、塘堰、山泉为主要水源。生活饮用水应作消毒处理,确保水质卫生。(3)原则上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自各水源。(4)规划各城镇及县城给水管网形成环、枝结合管网,并沿街按规范设置消火栓,以满足消防需求。(5)严格执行水源卫生防护规范,保证源水水质4.5.2给水设计标准及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份)(2002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29)71 4.5.4给水管网设计方案1、配水管网水质及水压要求出厂水水质按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执行,浊度值应不超过1NTU。出厂水残余游离态氯(接触时间30min后)≥0.3mg/L,以保证配水系统末端≥0.05mg/L。生活和工业用水满足用水区域内最不利点六层建筑用户的水压要求,即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28m,某供水工程配水管网消防系统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供水管网的压力应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m水柱。2、供水方式整个某城区主要由两个水厂供水,某县城东河片区用水主要由县自来水厂(位于某坝旧城区北端陈家碥)供给,嘉川片区由嘉川水厂供应。3、管径确定方法在管径确定时,按远期供水规模作为计算依据。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根据确定的设计参数对配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计算。计算公式:柯尔-勃洛克公式·计算温度:15℃,·ν=0.000001局部损失系数:1.20计算软件:鸿业市政管线5.0版5、管材选用71 在供水工程中,占投资额比例最大的是管材,可占工程投资的50%-70%。合理地选用管道材料是节省工程投资,确保供水水量、水质、水压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1)管材选择原则选择管材基本原则是:管材能承受设计要求的内压和外部荷载,输水卫生条件好,施工方便,维修工作量少,使用性能可靠,使用年限长,内壁光滑,输水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工程造价低,能适应当地工程地质条件。常用的埋地给水管道管材有:钢管、球墨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给水用塑料管以及玻璃钢夹砂管等管材。埋地给水压力管管材的选用应根据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作用在管道上的内外荷载,内外环境介质、温度、压力等综合因素确定。在多种管材都符合使用要求时,还应通过管道的综合技术经济分析,选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管材。(2)拟选管材性能比较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供水管道材质也得以快速发展,几种主要管材的比较如下:近几年国内正在推广使用聚乙烯管(PE管),PE管也称超高分子聚乙烯管,该管材分子量极大,拉伸断裂强度大,质轻,耐磨性好,耐低温、耐腐蚀性、内壁光洁,抗拉伸长率大,管道敷设不需设基础,施工方便,综合造价略低于球墨铸铁管,使用寿命远高于钢管和球墨铸铁管,可达50年以上,施工安装方便。该管材目前已可生产DN1000mm以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下面就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管和PE管的性能进行比较。表4-9各种管材性能参数比较表71 性能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管PE管密度(t/m3)7.21.6-2.00.95抗拉强度(GPa)≧420≧250≧400屈服强度(Mpa)≧300-≧350弯曲弹性模量(GPa)150-17019.3200抗压强度(MPa)≧500≧5≧300纵向延伸率(%)5-102.0200管壁粗糙系数0.0130.0090.009管道单位长度重量(kg/m)593.7165.884.8耐腐蚀特性较好好好工作压力范围MPa一般≦2.50.3-1.00.3-1.0长期使用对水质的影响较小影响较小影响无从上表看出,各种管道因材质不同,在强度、自重、水力特性上各不相同,综合比较而言,强度、延伸率、耐腐蚀性等方面,球墨铸铁管和PE管最优,其他依次为玻璃钢管。管道自重是施工中运输、安装方便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表中看出,单位长度管道重量最大为球墨铸铁管,最轻的是PE管,其他依次玻璃钢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对管材价格进行比选,本工程配水管网采用混凝土管;在穿越河流处及阀门井内管道采用钢管。4.5.5给水工程建设目标1、满足灾民安置点人们基本的需水要求。2、改善目前水质问题,保证居民健康用水。4.6附属工程设计4.6.1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平交路口的渠化诱导等,设计中按照改建71 的标准进行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总体原则是以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并结合道路条件、交通安全和环境条件,设置较为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视线诱导、防眩等安全设施,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车辆运行的安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为原则。1、交通标志设计原则本项目交通标志平面布设严格按照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有关规范进行,力求做到标志齐全、功能完善。交通标志的布设原则是以确保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为目的,给道路使用者提供全面、正确、及时的交通信息,确保行车快捷、畅通,以完全不熟悉该路及其周围路网体系的外地司机为对象,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顺畅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交通标志的布设是根据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设置不同种类的交通标志。具体为:(1)在警告车辆需注意危险的地方设置警告标志。(2)在需限制车辆交通行为的地方设置禁令标志。(3)在需指示车辆行进的地方设置指示标志。(4)在需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等信息的地方设置指路标志。(5)在需要对标志进行辅助说明的主标志下方设置辅助标志。交通标志的布设要充分考虑与被交叉道路的交通标志布设相衔接,从整体性角度考虑标志的位置。2、标志版面设计原则标志版面内容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对比书写,主线标志的汉字高度取40-50cm,高宽比为1:1。字间距不小于4cm,行距不小于13cm,字符距标志板边缘最小距离为16cm,笔划粗细按字高与笔划粗的比例为6:1设计。英文高度取为20-25cm。反光膜采用三级反光膜,版面颜色为蓝底白字。支撑方式的确定:交通标志的结构支撑方式分为柱式、悬臂式、门架式和附着式等几种,设计中可依据车型构成、标志板面尺寸及标志布设位置进行选择。本路设计主线上以悬臂(F杆或L杆)的支撑方式为主。3、标志结构设计71 标志结构主要依据交通标志所承受的荷载:永久荷载(自重)和可变荷载(风荷载)进行设计。设计要求满足相关力学指标的要求。本路的风荷载将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的风速资料确定。标志结构的立柱、横梁、法兰盘及各种连接件采用钢材制作,并进行热镀锌处理。标志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桥梁等结构物上的基础要事先进行基础的预埋。4、标线及突起路标交通标线在道路上是起着管制和引导交通的作用,包括路面标线、突起路标和立面标记等。(1)路面标线路面标线是根据道路断面形式、路宽以及交通管理的需要画定。路面标线形式有车行道中心线、车行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停止线、人行横道线、减速让行线、导流标线、平面交叉口渠化标线、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停车位标线、停靠站标线、出入口标线、导向箭头以及路面文字或图形标记等。①标准路段、各类桥梁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实线,线宽20cm,车行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线宽15cm。实线长6m,间距9m,实虚比为2:3。②在与本项目相连接的被交道路出入口处设平交路口渠化标线。③在平面交叉口中做好路面标线的渠化设计、人行横道标线和人行横道预告标示等标线的设计。④其他路面标线和文字的画法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规定。⑤标线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反光性、防滑性及耐久性。本项目的路面标线材料采用热熔型涂料并预混总质量为15%的玻璃微珠。(2)交通监控设施71 系统设计思想为尽量运用高新技术,对道路设施全面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充分发挥道路的通行能力,力争实现路网系统的优化。根据相交道路建设情况分期实施。近期实施以信号控制为主,辅以交通违章自动拍摄系统,实施全景CCTV系统完善监管,主要交通节点设置大型显示牌诱导交通,保证主线交通畅顺。4.6.2无障碍设计本工程无障碍设计需在道路路段人行道、沿线单位出入口、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桥梁、公交车站等设施处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对此我国已有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予以了明确规定。道路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见图4-1),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无障碍盲道铺设位置一般距绿化带或行道树树穴0.25-0.3m(见图4-3),行进盲道宽度0.25-0.30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见图4-2)。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见图4-4)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开。同时,路段人行道上不得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肢残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1:20的要求。图4-1行进盲道图4-2提示盲道71 图4-3行进盲道位置图4-4人行道障碍物的提示盲道图4-5街坊路口单面坡缘石坡道图4-6三面坡缘石坡道图4-7人行横道入口提示盲道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三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12(见图2-6)。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分隔带处压低高度,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见图2-7)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同时还设置音响设施,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交叉口。71 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顺人行道行进方向坡度为1:20,行进盲道连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多,出入口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1:20,并在坡道上口设置提示盲道。4.6.3照明工程设计本工程为改建工程,但是与已有道路网有很多联系,为了节省工程费用,尽可能利用原既有照明设施,如条件允许,可参照下列标准执行:1、照度标准照度要求参照国家标准并适当提高,见下表4-10。(其中照度计算以照度指标为强制指标,亮度指标为参照指标)4-10照度要求道路类型平均照度Eav(lx)平均亮度Lav(cd/m2)均匀度Emin/Eav防眩光要求主车道252.00.40截光型或半截光型灯具混合车道151.00.35不得采用非截光型灯具2、路灯布置照明布置原则为舒适、节能,兼顾美观。路灯布置形式以双侧对称布置为佳,通过照度计算,确定本工程道路照明布置如下:在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侧安装150W高压钠灯或200W无极感应灯,灯杆中心距车道边1米。经计算,该照明布置行车道平均照度25.84lx,均匀度0.6,满足设计要求。3、照明供电71 本路段增设照明箱变,在适当路段设置路灯箱式变电站,带路灯负荷约70KW,箱变中预留景观照明、公共系统、交通监控、移动基站等容量,部分地段还需考虑为相交照明预留容量,故箱变设计容量为160KVA。箱变10KV电源由邻近道路箱变环网引来,采用YJV22-8.7/15KV,3×120。4、路灯控制采用全夜灯/半夜灯制,车行道灯为全夜灯,人行道灯为半夜灯。采用定时控制与中心遥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定时器带地理时钟,可根据经纬度位置以及季节变化自动调整开灯时间。路灯照明回路设置遥控接口,在每台箱变内设置路灯“三遥”控制器,采用GPRS无线modem进行数据传输。为环保节能起见,在所有路灯内安装省电器,在后半夜降低光源功率,达到节电效果,同时不改变照度平均度。5、照明线管路灯电缆采用VV-1KV-5×25,在人行道及绿化带下穿PVC-Φ70管敷设,机动车道下穿玻璃钢管Φ70管敷设,埋深0.7米。路灯座至灯具段的导线采用铜芯塑料护套线BVV-2×2.5。6、接地道路照明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箱式变电站变压器中性点处设工作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并在箱变处作总等电位联结,将PE干线、接地干线、箱变引出的金属管道、箱变基坑的金属构件、箱变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围栏等可靠连接。灯杆保护接地利用路灯基础做接地极,并和PE线可靠连接形成可靠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欧,否则需补打接地极。7、灯具及灯杆选用选用防腐、防尘、防潮、防护等级为IP65的照明灯具,内装电容器就地补偿,使每套灯具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新装灯具对反射罩技术要求较高,需采用进口或合资产品,以满足设计的照度要求。新设灯杆应采用热镀锌防腐并外喷塑料处理。4.6.4绿化工程设计1、设计原则与规定71 (1)道路绿化指路侧带、中间分隔带、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的绿化。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城市性质、道路功能、自然条件、城市环境等,合理地进行设计。(2)道路绿化设计应结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美化等要求,选择种植位置、种植形式、种植规模,采用适当树种、草皮、花卉。(3)道路绿化应选择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城市复杂环境的乡土树种。选择树种时,要选择树干挺直、树形美观、夏日遮阳、耐修剪、能抵抗病虫害、风灾及有害气体等的树种。(4)道路绿化设计应处理好与道路照明、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关系。2、绿化种植要求与标准(1)道路绿化设计综合考虑沿街建筑性质、环境、日照、通风等因素,分段种植。在同一路段内的树种、形态、高矮与色彩不宜变化过多,并做到整齐规划和谐一致。绿化布置应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树木与花卉草皮相结合,色彩和谐,层次鲜明,四季景色不同。(2)侧分带上的行道树的枝叶不得侵入道路限界。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最外侧机动车车道中线处路面标高1米的树木。弯道外侧应加密种植以诱导视线。(3)植树的分隔带最小宽度1.5米,较宽的分隔带可考虑树木、草皮、花卉等综合布置。当人流、车流较多或两侧有大型建筑物时,应采用既隔离又通透的开敞式种植。(4)应根据各路段地势、土壤等分段种植。种植方式避免单调。在通往风景区的游览性道路及有美化要求的重要路段要加强绿化,反映城市特色。(5)靠车行道的行道树应满足侧向净宽的要求。株距4-10m。71 3、绿化与照明、交通设施等的关系(1)绿化不应遮挡路灯照明,当树木枝叶遮挡路灯照明时,应合理修剪。(2)在距交通信号灯及交通标志牌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停车视距范围内,不应有树木枝叶遮挡。71 第五章项目招投标及实施方案5.1项目招投标5.1.1实施原则1、本工程项目的实施首先应符合国内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2、由规划和建设局作为项目的执行单位,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3、项目的设计、供货、施工安装等履行单位应与项目执行单位履行必要的必要的法律手续,违约责任应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4、项目执行单位应与项目履行单位协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表并在履行前通知有关各方。5、项目执行单位应为履行单位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项目履行单位应服从项目执行单位的指挥和调度。5.1.2项目执行单位的选择本项工程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对参与履行项目的供贷、设计、施工、安装等单位要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并应将审查程序与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案。(1)供贷:设备采购公开招标确定。(2)设计:推荐市政道路设计工作有丰富经验的甲级设计单位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3)土建施工:大中型城市给排水管网施工经验的单位中选择,由项目执行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后,通过招标方式确定。5.1.3项目招投标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3号令以及四川省有关工程招标文件的规定,本项目建设应进行招投标。71 (1)招标范围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及材料采购和安装。(2)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3)招标方式公开招标。(4)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要求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综合甲级。施工单位资质:市政一级或二级。监理单位资质:甲级。表5-1项目招标基本情况汇总表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取招标方式招标估算金额(万元)备注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71 5.2项目实施进度表5-2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表序号工作阶段2010年2011年2011年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1可研编制和报批2勘察、初步设计和报批3施工图设计4项目建设71 第六章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6.1编制范围本次项目为改造某县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其中包括凤凰路、商业南街、建设路三条街道,是片区最主要的交通道路也是本区域与区域外城区连接的主要干道。凤凰路长1035米,商业南街长437米,建设路长494米。凤凰路、商业南街规划宽度18米,建设路规划宽度18米。工程总投资为1109.0127万元。各项费用汇总见表6-1。其详细估算表见附表。表6-1总投资按费用构成划分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估算投资(万元)占总投资比例(%)1建筑工程费662.524659.742征地费220.019.843设备购置费44.42694.01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34028.415预备费88.7218.0合计1109.01271006.2编制依据1建设部二OO七年十月十八日建标[2007]240号文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的通知和建设部二OO七年六月二十六日163号文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的通知;2建设部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的通知;3《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71 4类似工程技术经济指标;5本次可研方案图纸、文字说明及有关资料。6.3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1、主要材料采用《四川工程造价信息》2008年10月某县的信息价进行调整,不足部分采用市场调查价计算;2、人工费调整根据川建价发〔2008〕3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调整;3、设备采用市场调查价计算。4、工器具及用具购置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中设备费总值的1%计取。6.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1、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费用按建设单位提供数据计取进入造价;2、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文计取;3、建设工程监理费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计取;4、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号计取;5、勘察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计取;6、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按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计取;7、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0.5%计取;8、招标代理服务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文计取;9、施工图预算编制费按设计费的10%计取;10、施工图审查费按设计费的10%计取;11、竣工图编制费按设计费的8%计取;12、基本预备费按第一、二部分费用之和的8%计取。71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7.1环境保护7.1.1环境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三类水域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2)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三级标准。(3)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土石方、打桩、结构和装修标准限值。7.1.2环境污染因素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生态及景观环境本项目工程内容为道路919.936m。施工中地面开挖等工程的实施,将会扰动原有地表产生裸露作业面,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易产生水土流失,将对施工场地周边城市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产生短暂的不利影响。(2)施工噪声、振动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如装载机、破碎机、汽车、切割机等产生的施工噪声、施工振动,也会对周边居民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本项目道路及管道施工主要在城区范围内,施工噪声、振动对周边人居环境的影响比较突出。71 (3)施工废气施工过程中地面开挖、混凝土搅拌、车辆运输、建材装卸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粉尘,以无组织排放的形式;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会有燃油烟气产生,燃油烟气中含有少量的THC、CO、NO2等;由于本项目周边人居建筑较多,施工产生的扬尘、烟气、沥青烟等施工废气会污染周边空气环境质量。(4)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期间地面开挖、边坡防护、站场地平整等产生松动土,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冲刷进入城市雨水管网或地表水体,会增加雨水中的泥沙等悬浮物,堵塞城市管网或影响地表水质。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暴雨冲刷后产生的油污进入地表水体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也会对地表水体将产生一定影响。(5)施工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废弃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会对周边环境及环境卫生产生不利影响。2、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生态及景观环境本项目是改建工程,将有助于改善城市容貌,路面为沥青路面,中央分隔带及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道路两侧建设有完善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垃圾处理及清运设备业有助于改善城市容貌,因此,项目建成后将较大地改善原有道路交通及配套市政管网系统,项目区城市生态及景观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提升,生态及景观环境正效益明显。(2)交通噪声71 营运期噪声污染主要源于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声级的大小交通量、车辆的类型及路面状况等因素有关。本项目实施后由于路面、路况的改善,将减少鸣笛、刹车、车辆颠簸等产生的交通噪声,在车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项目实施后声环境状况较现状会有较大的改善。(3)废气在营运期,影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是汽车尾气及道路扬尘,以CO、NO2、TSP、PM10为代表性污染因子。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污染物排放量与交通量成正比,与车辆的类型及汽车运行情况有关。本项目实施后由于路面、路况的改善,汽车尾气及路面扬尘的污染物排放量会较现有污染状况有较大的改善。(4)废水城市道路营运期废水主要为雨季初期雨水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由于本项目属于市政道路,路面径流中主要为少量泥沙,初期雨水经城镇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地表水体,项目营运期对水环境影响会将目前现状有较大改善。(5)固体废物营运期固体废物为少量的车辆行驶过程中漏撒的运输物质。7.1.3主要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1、生态及景观环境施工期项目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期间必须加强管理,预先做好防护、迁移、遮盖等工作;施工期在人员密集域内,须应留出必要的安全防护通道,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好施工场地的封闭、遮盖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小施工期对城市生态及景观环境的影响。2、噪声防治措施71 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须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在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道路附近发布安民告示;优先选用优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施工中加强设备维护,杜绝非正常运行;施工期在人居密集区、学校、医院等需要特殊安静的区域,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隔声罩或施工场地设置隔声挡护屏障等措施,以减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强振动等机械作业时间应避开在夜间(22:00-6:00)。对运营期交通噪声的干扰,通过采取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在学校、居民区集中地带设置禁鸣标志,减缓或控制交通噪声影响。3、废气治理措施施工期应对施工场地、施工运输通道定期洒水抑尘,人居密集或扬尘严重的施工场地应使用防尘帏幕,运输车辆加遮盖蓬布密闭运输;对于本项目设置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拌合站不应设置在城镇区域内,应远离城镇居民区下风向设置。营运期通过绿化带建设,进一步改善项目区空气环境。4、废水治理措施道路施工应按施工段建设施工废水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处理后方可排入雨水系统;施工人员应就近租住当地居民房,生活污水排入既有排水系统。5、固体废物治理措施施工期产生的挖方、建筑垃圾、废弃施工材料等尽量用于道路回填或绿化,不能利用的,经统一收集后清运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生活垃圾设置临时垃圾收集设备,定期清运到城市活生垃圾处理场处理。营运期加强路面清扫,加强路面环境卫生管理。6、其他保障措施(1)交通组织、分流措施。(2)风险预防措施。7.1.4环境评价71 项目主要位于既有城市区域,属非污染类的项目,不涉及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项目区道路两侧居民住宅较多,施工期和运营期项目作业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加强施工期与营运期管理等,不利影响可以得到较好控制。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加强施工期管理等,其影响可以得到缓减或消除。工程后,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7.2水土保持7.2.1施工临时占地的恢复措施工程施工完后留下的施工临时占地区内的迹地,若属于城市开发的统一征用地则须要及时平整后归还。若不属于此范畴则应平整后恢复植被。绿化树种的选择应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相适应,同时兼顾美观,改善环境。若工程占用的是耕地则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复耕。复耕要求:首先清理临时占地区内的建筑物和废弃物,然后采用人力和畜力翻松表土,其翻松深度一般为30-40cm。为防止耕地土壤流失,可在耕地外边缘种植一排灌木,株距lm为宜,树种选择当地适宜的品种。7.2.2料场的恢复措施工程在河道中开采的砂卵石料,在取完料后必须将开挖形成的坑、凼进行平整。工程开采的条石料,在开采完后必须将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高边坡,进行削坡处理,清理料场迹地,然后植树种草覆盖裸露边坡,减少水土流失。71 第八章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8.1经济效益某市某县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使用运行期间没有正常的收入,另外该工程全部贷款将由中央统借统还,灾区不需要支付利息,无需做贷款偿还能力的分析。因此,对该项目的经济分析主要偏重于社会经济效益的分析。本工程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城市交通和排水状况,减少交通各种耗费,提升地段商业价值,提高城市居民居住生活水平以及降低或规避水土流失和洪灾给公私财产所带来的损失。1、改建道路将使该片区经济发展,同时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有利于扩大就业。2、道路通车后,可加强区内外经济联系,优势互补,降低进出该区的物资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该区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提供运输通道,将给某县及其周边场镇的市场开拓带来商机。3、促进某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其投资环境,加快引进先进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促进西部的开发建设。8.2社会效益某市某县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在“5.12”地震中,某县基础设施受到较大的损坏,曾停水、停电、停气,城市道路交通中断,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该项目建设,将极大改善其市政基础设施状况,满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对提升某县的品位、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平衡、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某县城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8.3环境效益71 县城环境的好坏是由市政设施发展水平决定的,项目的环境效益是某县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在规划和建设中,在满足灾后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始终围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把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随着项目实施,本项目的建成将在旅游业和城市自身发展的同时,发挥其重要作用,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使某县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8.4评价结论1、本项目最大好处是不断完善某县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保障灾后重建中的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改善整个某县城城区的交通状况,消除交通安全隐患。2、增加很多就业机会,还可以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3、给某县带来巨大的间接效益,对某县的旅游、运输、商贸、都会带来良好影响。4、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5、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6、符合现阶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71 第九章结论及建议9.1结论项目遵循《某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的规划原则,对于道路恢复重建,以国家相关规划技术标准为依据,突出道路作为城镇生命线的功能,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同时适当优化提升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水平。因此灾后重建要求在恢复原有市政道路设施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以确保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后能正常运行或很快修复,吸取特大地震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沉痛教训,从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和长治久安,有利于抵御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城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总体要求,对灾后市政设施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设计和改造,提高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符合某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项目的实施可使某县经济得到快速恢复。9.2建议本项目投资估算2560万元,项目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建设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建议应及时落实资金,才能保证工程在成本的投资估算控制范围内如期按时按质完工。71 主动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使项目能如期开工。通过招投标择优选定承包商,做好合同管理及协调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对质量、工期、建设成本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设计单位应严格按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要求设计,尽量减少设计变更。采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按照经济性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政策性原则,各类人员共同配合,确保工程质量,使建设工程按时按质完成并投入使用,防止实际投资超投资估算。二〇一〇年九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筑设计院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