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2.50 KB
  • 2022-04-22 11:14:41 发布

铜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6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辽阳县铜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建设单位(三)建设地址(四)建设内容二、建设单位概况首山镇地处辽阳市南部,是辽阳县委、县政府驻地,也是辽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山位于沈阳、鞍山、本溪、辽阳大中城市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沈营公路、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本辽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首山镇人民政府以“十八大”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本地区位优势,全面实施精化农业、强化工业、优化第三产业的战略,实现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首山镇先后荣获中共辽宁省委“五个好”乡镇党委、辽阳市委“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辽阳市发展民营经济十强乡镇称号。第57页 三、编制依据和内容(一)项目编制的依据(二)编制内容通过分析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等,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四、主要结论(一)项目建设是必要的项目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台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项目选址合理项目选址符合辽阳市、辽阳县相关规划的要求,符合铜产业园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项目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配套设施比较完善,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2、项目建设方案可行项目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总体规划功能设置符合项目定位,配套设施建设适当,能较好地满足基地发展建设的需要。3、开发前景良好第57页 辽阳县铜产业基础条件相对扎实,发展前景较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数量较多,使得本项目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4、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项目是土地开发项目,经测算,项目在运转期间基本能保持收支平衡,并有所结余。同时,本项目建设将有助于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使得尽可能降低物耗、能耗,保护生态环境。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另外,项目建成后将可以接纳企业入园,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指标见表1-1。第57页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1工程建设指标1.1总用地面积公顷442.841.1.1工业用地公顷302.481.1.2仓储用地公顷25.571.1.3公共设施用地公顷5.451.1.4居住用地公顷18.161.1.5道路广场用地公顷50.171.1.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公顷6.041.1.7绿地公顷21.541.1.8水域及其它用地公顷13.432经济评价指标2.1项目总投资万元1536252.1.1一期投资万元777372.1.2二期投资万元758882.2土地出让总收益万元1595732.3土地开发总成本费用万元1536252.4财务收支盈余万元59482.5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7.862.6经济净现值(ENPV)(Is=8%)万元540402第57页 第二章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铜是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电子电气、通讯、建筑、轻工、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是我国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战略原料。我国虽然铜资源贫乏,但却是世界主要精炼铜生产国之一,目前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我国铜加工生产能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由于一些企业的设备不配套或设备落后,多年来没有形成应有的生产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工业及民用产品都向高精度、高性能、低能耗、低成本等方向发展,要求与之相关联的铜加工产品也向高精度、高性能、低能耗、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尤其是东北环渤海地区加工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为辽阳县铜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创造了辽阳县铜产业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特别是电子、通讯、钢铁、汽车和交通、建筑、家电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为铜产业的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形势和机遇。本项目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第57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需要由于受国际铜产业转移趋势的影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加工制造业基地、铜基础产品输出国,特别是电力电子、通讯、汽车、建筑和家电等耗铜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铜加工材提供了市场空间。辽阳县应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实施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鼓励铜产品向高精度、新材料、深加工方向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并鼓励废杂金属回收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辽阳县铜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对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二)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2012年初,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对铜工业的发展要求:①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5年,将实现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达到全国的90%,以提高铜资源的利用率、完善国内铜的定价机制。②加快资源基地建设。以加快境外铜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通过对境外、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有效增加境外权益资源量和国内资源储量。到2015年,新增铜精矿生产能力130万吨/年。第57页 ③加快再生铜回收。目前国内回收的废金属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原料需求,进口废金属仍然是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原料来源。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国内再生资源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到2015年,再生铜占当年铜产量的比例将达到40%左后。④大力发展精深加工、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规划》指出,加快发展高性能铜合金材料,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由于有色金属“深加工”有望改变目前有色金属行业资源属性大,行业内企业、特别是下游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的局面,并且符合当前“节能减排”大趋势,因此辽阳县“深加工”将很有可能将成为行业投资的重点,但由于“深加工”对资金投入、工艺设备、工艺参数、员工技能等很多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在“深加工”领域发展较早的企业将相对更受益于国家的扶持政策。《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第57页 规划指出将重点发展高精度米波指示雷达、高精度铜板带材、新型漆包线、集成电路、SMD表面贴装石英晶体等电子信息产品以及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软件产品。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应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应用。强力推进年产3000吨电子信息产品用微细绕阻线、聚进科技IT产业园等10个重点项目。辽阳市的战略规划,为辽阳县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下游引导作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铜下游产业发展的态势,也是辽阳县加速崛起的良机。(三)项目建设是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需要新建铜产业园基地,通过设置准入条件等措施,从规模、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余热回收、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设定门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保证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好的回收利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大企业加强技术设备投入,向产业链延伸和做优做强的目标发展;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小型企业探索走联合、改造、提高的路子,逐步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另外也可以淘汰一批资源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综上所述,辽阳县铜产业园基地项目的建设,对于辽阳县进一步规范铜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铜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三、发展前景分析(一)发展定位第57页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扩大生产品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发展方向,发展国内外适销对路产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建设节能、环保、高效益、低投入、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专业化生产线,将辽阳县构建成“一高地,两基地,一集群”的新格局。规划期间将辽阳县打造成为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的中国铜产业新高地、国家级的铜板带和铜基电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以及东北最大的铜深加工产业集群。本项目辽阳县铜产业园原则上规定入园企业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亩。(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辽阳县铜产业发展目标是:形成完整的高新技术铜产业链,通过铜产业链集群纵向延伸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建成七条生产线,实现铜产业销售收入五百亿元,2020年打造出东北三省首个千亿元铜产业集群。2阶段目标(1)夯实基础阶段(2012年~2015年)通过4年开发建设,使辽阳县建成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铜加工基地。计划形成总计90万吨产能,其中纯铜加工材30万吨,合金加工材25万吨,再生铜35万吨;辽阳县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五百亿元,形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铜产业集群。(2)跨跃发展阶段(2016年~2020年)第57页 2016~2020年,进一步完善铜材深加工产业链建设,促使辽阳县铜材深加工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拉伸,重点发展消费类电子整机厂商以及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到2020年末实现铜材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年,废铜回收利用达到60万吨,铜及电子信息相关产业主营收入达到1000亿元,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铜产业基地和东北铜都。(三)发展思路辽阳县铜产业发展思路是“横向拓展,纵向延伸,集群发展”。横向拓展是指产品结构从目前的铜板带拓展到管棒线型箔;纵向延伸是指从铜深加工延伸到以电子信息为主的涉铜终端产业;集群发展是指最终打造成以铜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以废旧拆借、物流仓储等为辅助产业、以电子信息、能源电力等为跟随产业,不同产业和产业链交织在一起,包括铜加工产业发展所需的研发、技术、检测、信息、交易、培训等支撑服务体系的具有协同效应的铜产业集群。第57页 第三章市场分析一、市场现状分析(一)全球铜产业现状及趋势1全球铜产业现状2011年全球铜储量为6.9亿吨,储量基础为10亿吨,相比2000年,储量净增3.5亿吨,储量基础净增3.5亿吨。储量大增的主要地区或国家为南美洲(智力、秘鲁)、北美洲(墨西哥)、大洋洲(澳大利亚)、欧洲(俄罗斯、波兰)、亚洲(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非洲(赞比亚),美国和加拿大的储量则减少。据统计,2011年全球精铜产量同比仅增加2.3%,全球精铜的生产状况各有不同,中国精铜产能扩张迅速,产量不断增长;智力由于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资金压力、矿石品位下降等因素,精铜产量出现下滑,限制了全球精铜产量的增幅;日本则是受到地震海啸影响,2011年精铜产量大幅减少13.8%;德国从经济衰退中复苏,精铜产量同比增加3.3%。表3-1全球主要精铜生产国家和地区产量国家/时间2009年产量(万吨)2010年2011年产量(万吨)同比增长产量(万吨)同比增长中国412.3457.811.0%51312.1%智利325.3323.2-0.6%304.6-5.8%日本114.2155.436.1%133.9-13.8%美国114.2105.5-7.6%106.81.2%俄罗斯86.990.74.4%91.20.6%第57页 德国6665.7-0.5%67.93.3%印度72.666.5-8.4%67.71.8%小计1191.51264.86.2%1285.11.6%全球总计1814.41872.23.2%1915.82.3%表3-2全球主要精铜消费国家和地区消费量国家/时间2009年产量(万吨)2010年2011年产量(万吨)同比增长产量(万吨)同比增长中国61068011.5%7337.8%美国146.5158.38.1%162.32.5%德国105.3119.413.4%124.24%日本90.9106.617.3%101.8-4.5%韩国88.190.62.8%86.1-5%印度55.456.82.5%59.14%小计1096.21211.710.5%1266.54.5%全球总计1730.21854.47.2%1921.63.6%从表3-2可以看出,2010年全球经济呈现普遍复苏局面,多数国家精铜消费增长,恢复或超过危机前的水平,全球铜消费增长了3.6%,近几年在中国消费强有力的拉动下,全球精铜消费维持增长局面。全球的铜材消费结构如图3-1所示,电力和电子工业用铜是铜材最重要的部分,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时期,铜材主要用于电力电气设备,其次是建筑用铜量占比为28%,工业机械和设备用铜量最低,仅有9%的份额。第57页 分地区来看,各个国家的铜需求结构更有侧重点,均与本国产业结构息息相关。美国铜消费增量较大的行业是建筑和电子,尤其是建筑行业用铜量占到总量的一半左右,房地产业是美国铜需求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欧盟铜消费量较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和建筑,其中交通运输铜消费份额最大,建筑其次,两者总量达到了70%以上;日本铜消费量较大的行业是电子和建筑,轻工业也占有较大份额。图3-1全球铜材消费结构2全球铜产业趋势全球铜矿供应在2014年和2015年会出现明显增加,铜矿产能在2015年将达到2615.9万吨,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21%和10.82%。铜在电力、空调制冷、电子、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增长,到2015年全球铜需求量将达到2200万吨。全球铜消费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电缆和汽车行业的扩张。在未来几年全球铜产业发展呈现下列趋势:(1)跨国矿业公司的联合重组加快,对铜矿等资源的垄断控制加大;(2)铜加工生产布局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57页 (3)铜加工的高端产品核心技术仍被国家跨国公司控制;(4)生产技术向高校、节能、连续化发展;(5)绿色环保产品开发受到特别重视。(二)国内铜产业现状及趋势1国内铜产业现状2011年我国精铜矿产量达到129.93万吨,占全球铜精矿的8.12%,排名仅次于智力。然而我国铜需求量巨大,已探明的铜矿多为中小型矿床,因此我国铜矿山建设规模普遍偏小,使得我国铜精矿的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国内精铜产量和消费量的不断扩张,铜原料供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铜工业发展的瓶颈。再生铜作为原料具有节能、环保、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铜原料之一。从2011年到“十二五”末,国内铜冶炼及深加工将新增产能750万吨,在这些新增产能中,将有一半以上是以废铜为原料。不少加工企业已经开始在自身原料中加入具备相对价格优势的废铜以降低原材料成本。目前我国铜加工材已有250余种合金,近千种产品品种,是世界上产品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传统的铜加工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铜加工材的转变,重点向高精度、高性能、环保、节能方向发展,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品标准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各种铜加工材产量也大幅提高。第57页 近年来,国内铜材生产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材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5%以上,其中浙江省居全国首位,其次是江苏、江西两省,广东省位居第四位。东北、西南和西北的铜材产量份额较少,东北三省的铜材产量份额不到全国的2%。在东北三省中,辽宁铜产量占绝大部分。表3-3我国铜材消费结构情况表(万吨铜)行业/时间2009年2010年2011年产量(万吨)同比增长产量(万吨)同比增长产量(万吨)同比增长电力29424.8%3146.8%3398%电子457.2%5113.3%557.8%空调制冷80-5.9%9923.8%11415.2%交通运输629.6%7521%784%建筑5919.4%648.5%686.3%其他709.3%7710%795.2%总计61014.3%68011.5%7337.8%2国内铜产业趋势第57页 我国铜加工材合金牌号、规格、品种十分复杂,生产方式多样、产品数量多少不一,因此铜加工产品发展趋势也呈多样性,对于需求数量较大的产品总的发展趋势是高精尖、专业化、产业化;而对于小批量、多品种铜合金加工材,主要发展方向是多种合金、复杂形状、特种功能。未来我国铜加工的投资热点仍集中于高性能铜及其合金加工材,高精铜板带、高精电解铜箔、轧制铜箔、超长冷凝管、发展建筑用水管产品等方面,这些领域投资项目的完成将增强铜加工材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行业的生产水平。铜加工技术方面,代表我国先进水平的铜加工企业将不断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而中小企业将会选择投资小、见效快、适应中小型铜加工生产的技术和装备来改造自己,以适应铜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总之铜加工技术将向连续化、自动化、节能、环保、精密质量控制、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方向发展。二、竞争力分析(一)辽阳县具备一定的铜产业基础目前,辽阳县已经具备一定的铜产业发展基础,共有6家铜加工企业。其中辽宁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铜板带行业知名企业之一。主导产品铜及铜合金带材、板材、异型材。2011年完成销售收入21.8亿元,是辽阳县铜产业的龙头企业。辽宁万兴达特种漆包线集团有限公司是北方重要的漆包线生产企业,产品出口印度、澳大利来、新西兰等国,同时已成为海尔、LG、SIMA、河北电机、索兰等企业的主要漆包线供应商之一。辽宁誉达专业生产架空绝缘电缆、风力发电耐扭转电缆、高代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等系列产品,誉达是辽宁省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材料供应重点企业之一。如今第57页 辽铜、万兴达、誉达等重点企业在铜板带、漆包线、特种电缆等铜加工品种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积累了一批铜产业的专业人才,这为辽阳县铜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二)生产要素成本和市场空间优势凸显降低成本是提高铜加工企业经营水平和效益的重要环节。与发达地区相比,辽阳县土地、人力、以及水、电、气、暖等生产要素成本较低,处于成本洼地;其次,辽阳县位于沈阳经济区腹地,临近沈阳、大连、长春等重点中心城市,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这些优势都将有助于辽阳县加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化,招商引资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土地、信贷、能源等政策日益紧缩,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产业升级、转移和集聚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发达地区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到后发地区成为明显特征。这为辽阳县整体承接铜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三)区位优势明显辽阳县隶属于辽阳市,南靠鞍山,北接辽阳,东靠本溪,西与辽中县搭界,处于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位置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与鞍山、辽阳地域空间连绵一体,同城化趋势明显。第57页 “十二五”期间,鞍山市将围绕打造世界级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国家级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光电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工业强市。辽阳市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芳烃及精细化工、工业铝材、汽车配套、日用化工、钢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六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特大型城市。辽阳县可充分接受两市的辐射,利用两市的人才、资源、资金、市场,借助两市较为完善的城市功能和发达的服务业,借力发展、合作发展。三、市场前景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尤其是东北环渤海地区加工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为辽阳县铜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创造了辽阳县铜产业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特别是电子、通讯、钢铁、汽车和交通、建筑、家电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为铜产业的市场提供了良好形势和机遇。(一)辽宁工业振兴为辽阳县铜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虽然现在辽阳县铜产业还未与周边下游形成明显的群体经济,但“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大力发展工业集群为辽阳县铜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借势发展第57页 未来几年,辽宁将继续推进沈阳至辽阳、鞍山、营口的城际连接带建设,以沈大高速公路为依托,构建一条通海产业大道,配合即将建设的跨沈辽鞍营的城际铁路,全面贯通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几个中心城市,构建一个主体共赢区。届时沈辽鞍营产业带将变成沈阳经济区及东北经济发展的黄金带,与沿海经济带共塑辽宁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随着沈辽鞍营通海产业带建设的推进,作为其未来重要节点和产业聚集区的辽阳县,完全可以借势利用沈阳铁西区、鞍山乃至大连等地丰厚的产业资源,促进区域联动,加速产业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把辽阳县打造为沈辽鞍营产业带中的发展高地,助推辽阳县全面融入沈阳经济区。同时“十一五”期间,辽阳市化工化纤塑料业、冶金及金属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产建材业五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也为辽阳县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此外,《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大力打造的重点工业产业集群,每年将消耗大量的铜初加工及铜深加工产品,届时对铜产品的需求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第57页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一)建设位置本项目选址于辽阳县铜产业园区内,具体范围是北至南环大道,南至中礁河,西为二新东路,东到向阳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10亩。项目选址符合辽阳县相关规划的要求。(二)选址优势1交通便利项目建设场址地处辽阳市辽阳县,处于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位置中心。在150公里的半径内,有沈阳、鞍山等9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建的沈大高速公路、本辽辽高速公路、辽溪铁路以及规划建设的沈阳至辽阳的城际铁路、哈大高速铁路、沈阳至营口的通海产业大道等都与辽阳市近距离直通。2符合相关规划本项目符合该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同时,根据国土部门的意见,本项目建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建设用地区。3用地条件较好建设区块地势平整,地块规整,工程建设条件好,有利于项目的建设。第57页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优势明显,能较好地满足建设需要,也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选址合理可行。二、建设条件(一)自然环境条件1地理位置项目所处辽阳县隶属于辽阳市,位于辽阳市境南部,南靠鞍山市,北接辽阳市,东靠本溪,西与辽中县搭界。辽阳县和鞍山市、辽阳市地域空间连绵一体,中心城区距鞍山市中心18公里,距离辽阳市中心10.5公里。2地质地貌辽阳县地处辽东半岛中部城市群之间,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沿河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建设区块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属于非抗震区,不考虑抗震设防。3气象气候项目所处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四季分明。降水多集中于5~10月,降水量6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8.4摄氏度,无霜期154天。年正积温量在3400摄氏度以上。(二)基础设施条件本项目处于辽阳县铜产业园区内。由于辽阳县铜产业园是沈辽鞍营通海产业带发展的重要区域,辽阳市第57页 今后工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建设正加紧实施。因此本项目建设可依托整个区块建设,从而获得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三)社会经济条件2011年辽阳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1.5亿元,增长27.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7.1亿元,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亿元,增长47.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0.9亿元,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000元,年均增长14.5%。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入东北地区30强行列。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转变。工业经济突出集中区建设,通过项目推进形成产业集群优势,高压共轨产业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钢铁加工产业经过改造升级、兼并重组,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工业增加值实现1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9%。农业经济以产业化为发展方向,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实现了由粗放到集约、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总产值完成44.2亿元,增长11.1%,粮食产量达到9亿斤,完成设施农业2.5万亩。新兴服务业多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9亿元,增长26.9%,国民经济占比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增服务业从业人员8800人,全县达到6.2万人。第57页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第57页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定位与目标(一)定位牢牢抓住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环境保护为宗旨,把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进口固废资源定点加工利用产业基地之一以及国内废旧资源拆解中心、交易及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再制造中心。(二)具体目标年拆解加工废旧资源1000万吨,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创利税40亿元,总就业人员达7万人以上。二、总体规划方案基地建设规模为总用地442.84公顷(6642.6亩),实行圈区管理,基地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总的来说基地由四大区组成。1、生产区第57页 基地内将形成两大类企业。一类企业规模较大,其厂区里已经配备了拆解区、加工区、回收区、环保设施区等区域,这些区域将由企业自行划分和组织。另一类属小企业,基地将以标准厂房的形式提供其生产区域,对于这些企业,基地将统一划分各种区域,做到合理分工、集中处理、统一管理。生产区总用地面积为302.48公顷(4537.2亩)。2、物流区在基地东南角即中礁河、十一条河、新十七路、新十五路围合的区域内布置一处仓储用地,主要为小企业提供再生资源分类、检测之用。大企业的分类拆解在其内部自行解决。规划用地面积为25.57公顷(383.55亩),规划地距离专用港口最近,方便储存和疏散。3、管理区和生活区管理区和生活区合设在基地东侧即蓬南大道、新十七路、新十五路和十一条河围合的区域。蓬南大道是未来基地主要的入口道路,且该区域有三山河和十一条河围绕,结合滨河绿地和规划的公共绿地空间具备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管理区指的是基地层次的管理机构、设施用地区,公共设施总用地面积5.45公顷(81.75亩)。基地管理机构包括行政、司法、安全、人口、财税、建设、环境管理、环卫和涉外(海关分关、检疫)等,其与相对集中的企业对外联系的办公用地和部分可脱离生产区的企业管理一起设置,另外考虑到基地内部居住人口的生活需求,配套设置文化娱乐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基地居住用地为18.16公顷(272.4亩),第57页 职工宿舍楼及食堂、公园、休闲设施等。4、环保设施区基地内大企业拥有严格的环境保护设施,能够自行解决污水、气体排放及垃圾倾倒问题。而对于一些尚未具备条件的企业,将由基地统一设置的公共环保设施解决。项目在蓬南大道和新十二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布置一处环保设施区,占地面积为5.47公顷(85.5亩)。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根据本产业基地的目标和功能确定用地结构如下表:表4-1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用地一览表序号用地名称面积(公顷)比例(%)1工业用地302.4868.32仓储用地25.575.83公共设施用地5.451.24居住用地18.164.15道路广场用地50.1711.3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6.041.47绿地21.544.98水域及其他用地13.4339合计442.84100第57页 第五章公用工程一、道路广场工程(一)路网结构基地的主、次干路组织成方格网状,主干路形成一横(蓬南大道)一纵(十一条河路)的主干路路网和二横(新十四路、新十五路)一纵(新十七路)的次干路路网。道路广场用地50.17万平方米。(二)路网布置道路按主、次、支三级进行布置。主干路功能为集疏,为区块内及相邻区块的机动车提供通道,次干路功能为分流、联系片区内各区块的交通,兼有交通和生活的作用,支路主要是连接主次干路,完善和发挥基地道路的网络效应,总体上形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网系统。(三)道路断面基地内主干路断面为50~62米,次干路为24米,支路为18米。(四)道路出入口基地采取封闭式管理方式,在蓬南大道东西两侧各设一个出入口,其中东侧为主入口,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本基地。第57页 项目连通椒江和新机场的十一条河路在基地范围内将采取高架的形式。(五)停车场在蓬南大道南侧、新十七路东侧的一处公共绿地布置一处社会公共停车场,停车规模100个。二、绿地工程项目在蓬南大道基地入口处设由公建、入口标志物、绿化景观灯组成的景观中心,利用公共设施丰富的建筑景观和相对挺拔的空间形态,与大尺度的中心绿地、水体结合,形成大气、整洁、高效的空间景观形象;在蓬南大道上组成由公建结合道路绿化形成的景观轴线;在沿河区块形成绿化景观廊道;同时在基地块状公共绿地、中礁河和十塘坝交叉口以及中礁河合十一条河的交叉口结合公建和绿地形成重要的景观节点;在各条道路以及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布置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地。总计绿地面积为21.54公顷(323.55亩)。三、给排水(一)用水量根据项目用地性质和用地规模,结合台州市水资源状况和用水现状情况,则基地总用水量如下表。表5-1用水量估算表用地面积(万M2)用水指标(M3/日·万M2)用水量(M3/日)第57页 居住18.163630公共设施5.4580436工业302.48309074仓储25.5720511道路广场50.1715753市政公用设施6.0425151绿地21.5410215合计14770则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1.477万m3/日。(二)给水系统本基地供水由路桥区统一供水,近期供水管线可接自东方大道铺设DN800的供水干管。另外,基地内拆洗用水可利用本基地西侧中水厂污水回用供给。远期台州滨海工业新城形成后项目用水由路桥滨海中水厂供给。供水管网采用低压供水,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米。消防用水量由消火栓供给,沿给水干管不小于120米设置一处消火栓。给水管管材一般采用球墨铸铁管,管道覆土深度大于0.7米。(三)排水系统排水量:本项目的日排水总量为1.18万m3/日(按给水量的80%计)。污水性质为生活污水。雨水量:雨水管道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一年一遇,初始汇流时间采用t=20分钟,平均径流系数Ψ=0.65,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台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第57页 q=(L/s.ha)排水方案:基地内的污水排放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新建单位的一级排放标准执行。经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的水质必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污水排放的三级标准。基地内的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统一汇集至基地管委会设置的调节池,由调节池统一处理达到三级标准后再排放至城市污水管网。最后污水经城市污水管网汇集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基地内实行雨污分流。企业拆解加工场地收集的雨水、拆解加工和贮存地面的冲洗水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通过管道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妥善处理。企业拆解利用处置场地不得设置雨水直接排放口。四、电气系统(一)供配电系统1、负荷统计及负荷分级项目符合预测根据用地性质、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采用单位负荷密度法进行计算。基地各类建设用地负荷预测如下表5-2。表5-2用电负荷估算表序号项目分类面积(公顷)用电指标(kw/公顷)计算负荷(KW)第57页 1工业用地302.484501361162居住用地18.1615027243公共设施用地5.4530016354仓储用地25.575012795道路广场用地50.17105026市政设施用地6.041509067绿地21.5451088合计143270根据上表,取同时系数0.7,预测产业基地内最大负荷为10.03万KW。产业基地的照明、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用电、消防设备用电及电梯按一级负荷设计,其余一般照明、空调等用电为三级负荷。2、供电工程按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规划用地所在的地理位置,结合考虑台州城区电网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安排,本产业基地由台州市电网解决供配电,电力能源主要由省电网馈入。产业基地电网采用110kv高压配电、10kv中压配电和380v低压配电三级电压建设工业区电网。3、电源近期基地内电源由区外即将建设的110KV变电站供电。考虑到基地内未来用电负荷较大,基地内设置一座110KV变电站。4、配电第57页 在产业基地内新建110kv变电所,规划前期可安排2×40MVA设计,远期主变规模不少于3×400MVA,为本区10kv中压配电网的电源。中压配电网建设原则上110kv高压配电源与10kv环网用开闭所组织本示范基地环网结构的10kv中压配电网,10kv开闭所一般可布置在工业区,结合厂区10kv变配电所在厂房内附建或设置独立式变配电所,规划可根据实际供电负荷和运行要求安排由110kv变电所到各开闭所的多路直通10kv电缆线路。中压配电线路在基地示范区域一般仍采用架空布置。各主干配电线路一般应通过联网开闭所实现环网双向供电,开路运行。10kv变配电所在本产业基地建设方式一般不予限定。原则上区内不允许沿路设置杆上变压器。(二)线路敷设基地内电缆排管沿道的绿化带或人行道敷设,原则上应布置在南北向道路的西侧,东西向道路的南侧。管材采用PVC管,管径为150mm。(三)道路照明道路照明电源由专用箱式变电站提供。道路照明可采用高压钠灯,外观均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控制可采用光控、时控或手控三种方式,同时采用分散就地无功补偿。(四)防雷与接地第57页 产业基地建筑及设施按三类防雷设防,利用建筑物钢筋作避雷引下线或避雷引下线沿建筑外墙明设和接地。电源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保护性能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弱电接地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要小于1欧姆。五、通信工程在产业基地内预留通信机房。通信机房每处按服务半径500米原则预留,1个通信机房所带电话主线数控制在3000线以内。通信机房与业务发展用房合建,建筑面积约40-50m2。在产业基地内建设以FTTX+LAN为主,XDSLL为辅的电信互联信息网,为用户提供普通语音、数据、视像等信息服务和其他宽带网络增值业务(IPTV等)。在居住用地、厂区设置有线电视光节点。各类通信线路均辐射在通信组合管道内;固定电话网通信管道采用PVC-U塑料管,管径为Φ110;广播电视网通信管道采用PVC-U塑料管,管径为Φ70;移动通信网通信管道采用PVC-U蜂窝或格栅塑料管。通信管道原则上布置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的人行道下。管道的辐射必须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中的有关规定。六、燃气工程远期气第57页 源来源于甬台温高压线台州黄岩分输站,近期采用液化石油气(多来自宁波镇海炼油厂)过渡。中压燃气管道在本基地内采用环网布置,管径为DN150。第57页 第六章环境保护、防灾与节能一、环境保护(一)环境保护目标1、水体:保持并优化水环境质量,若无考虑上游城镇等地表水影响,三山河、十条河等河道水质在近、中期工程期间,控制在IV类水质标准,远期优化为III类水标准。产业基地内工业污、废水处理率达100%,排放达标率100%。2、噪声:按生活和生产不同区域要求,产业基地内部噪声需分别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中的二类标准。3、大气:区域环境空气SO2、NO2、TSP日均值浓度保持在二级标准;无酸雨。4、固体废弃物:废旧产品资源化率按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控制要求控制,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为100%。5、环境卫生:粪便排放管道化程度达100%;生活垃圾、粪便清运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公共厕所全部采用水冲式;道路清扫机械程度达到100%以上;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环境保护措施第57页 1、废水:对申请进入本基地内的企业应采用节能、节水的技术和措施,提高能源和废水的循环使用率,并规定这些企业应在进入后两年内申请进行清洁生产的审核工作。基地内的无数排放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新建单位的一级排放标准执行。经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的水质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中污水排放三级标准。对存在二次水环境污染的固废拆解场所进行统一集中规划,有必要时进行相应的防渗、消毒等处理,避免诸如油污对土壤甚至水环境的污染。对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首先要经过厂内处理合格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职工宿舍和公共设施区生活用水统一集中排入城市污水干管,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2、噪声:加强噪声控制,工业企业应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及工艺,采取消声、隔声等控制措施;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更新和操作人员的管理,使所有设备尤其是噪声污染设备,能在正常状况下运行。对外交通沿线实行绿化隔离、限速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对本区的影响。3、废气:基地内各企业一律不准采用露天焚烧方式加工处理各类废旧电产品,应采用统一的热解第57页 炉集中处理。废气排放按照《废墟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中危险废物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基地内企业的其他废气排放需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二级标准后方可排放。另外,基地内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应按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中新、改、扩建企业的二级标准执行。4、固废:基地内的企业对废弃机电产品进行拆解、加工后,不得将不可再利用的废物自行运出、丢弃或区内随意存放,应堆存在基地内的废物收集和贮存设施内。基地内的企业应将拆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根据性质分类,在固定地点存放。基地内的企业在拆解过程中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进行特性鉴别。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不属于危险废物的,按照一般废物进行处置。鼓励基地内企业自建下脚料清洗分拣场及废塑料分拣粒项目。禁止拆解企业直接将未彻底分拣完成的拆解下脚料和废塑料运出基地,第57页 但拆解废塑料经加工并完成造粒或已完成塑料种类分类经清洗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塑料碎片除外。没有自行建有相应的拆解下脚料清洗分拣工序和废塑料分拣造粒工序的企业,可以委托基地内其他资质经营的企业或有基地管委会同意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严格禁止废铝废铜在基地外进行熔炼、配套的熔炼、塑料分拣加工利用、拆解垃圾分拣加工利用、线路板处置、下档料的拆解都严格限制在基地内进行。金属物料要拆解彻底后或以成品运出,其他按有关要求外运,且需票货相符。基地内环境管理机构应在集中处置区的进、出口处分别设立专门进出通道、电子地磅系统、电子车牌识别系统、集装箱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道式放射性探测系统,并配备其他查验辅助机械设备。基地内进、出口均由集中处置区环境管理机构严格监控。防止以下废物入区: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废物;危险废物;其他禁止进口的废物;出区物质的形态只能为原料状态和无法利用的废物。基地内环境管理机构必须对进入集中处置区的废气机电产品进行检查,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对其进行拆解、处理。应建立统一的原料、产品和废物进、出集中处置区的登记和核销制度,采取入区物质集中登记,拆解后分类统计,出区销售核销的办法进行管理。基地内环境管理机构应记录进出集中处置区的原料、产品和废物的名称、数量、时间、去向等;基地内的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日常管理台帐,记录每批次进出区的货物的种类、数量、来源、加工拆解后的成分、去向与结存情况,及不可利用的残余物的处置方法和去向等。基地内环境管理机构及区内企业随时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现场检查,并如实提供台帐。基地内应在进口处设置专用监管区,内有查验区域、检验检疫区域、消毒区域、具有防雨、防风、防渗等功能的不合格物品堆放区域。第57页 生活垃圾采用袋装化分类收集,并与环卫部门联系,及时运至垃圾中转站,再定时清运进入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避免垃圾长时间堆放,引起环境二次污染。粪便排放尽可能全部进入污水管,实现污水排放管道化,最终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与投资对入园企业,在污水、气体排放和垃圾倾倒等都应有相应要求,但公共的环保设施还是需要基地统一考虑。同时,鉴于“三同时”的建设要求,公共的环保设施需要在基地开园时就同步建设。垃圾焚烧厂:对经利用后产生的目前难以回收的垃圾,大企业可以自备垃圾焚烧炉。而对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这些垃圾需要基地统一处理。基地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投资主要取决于该厂的日处理能力。根据基地达产年1000万吨的拆解能力,按常规2%-3%拆解回收后的垃圾计算,则年回收垃圾量为20~30万吨,垃圾平均日处理量为555吨~833吨,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的垃圾焚烧处理厂。以下是我国一些已建、在建、拟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资料,虽与基地的焚烧厂有很大不同,但也可参考。表6-1我国一些已建、在建、拟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资料厂名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亿元)日处理能力(吨/日)上海浦东(御桥)垃圾焚烧处理厂86.71000上海浦西(江桥)垃圾焚烧处理厂137.11500宁波垃圾焚烧处理厂341000江苏昆山石牌垃圾焚烧处理厂42.71000浙江上虞春晖垃圾处理厂6.71.7500第57页 浙江嘉善垃圾焚烧处理厂6.71.5400浙江嘉兴步云垃圾处理厂1.2700苏州七子山垃圾焚烧处理厂8.451000山西大同垃圾焚烧处理厂6.64.51050新疆乌鲁木齐垃圾焚烧处理厂3800辽宁本溪焚烧处理厂5120万美元第四代小型生活垃圾焚烧炉0.28100参照以上国内一些垃圾焚烧处理厂的资料,本项目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垃圾焚烧处理厂投资估算约3.2亿元,并根据各期的规模分期投入(一期16000万元,二期16000万元)。污水处理厂:根据《滨海工业区总体规划》(送审稿),规划在十五路北侧、十条河西侧设置一处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为2.0万m3/d,主要作为工业用水之用。远期该污水处理厂将进行扩容,处理规模将达到20万m3/d。本基地入园企业全部投产后日污水排放量将达1.18万吨,因此,污水处理厂其处理能力可满足本基地污水排放处理的需要。二、防灾(一)消防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防为主,专业与群众队伍相结合。本基地厂房建设与民用建筑建设中,第57页 应合理安排消防通道,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转弯半径不小于8米。消防给水采用低压制,室外消防栓间距不大于120米,给水管网应采用环状布置,最小管径不小于100mm,同时保证消防栓的出水压力不小于0.1Mpa,流量不小于15L/s。主要公共设施附近需单独设置消火栓。易燃、易爆危险品工厂、仓库要远离人口稠密区,留足安全距离,并设置防火隔离带。建设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二)防洪排涝本着满足防洪排涝、节省土方、并与现有道路衔接有利的原则,根据三山涂围垦沿海防洪堤要求建设标准,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基地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基地内各分期工业区块以抬高地坪方式为主,各工业企业厂房等主要建筑物标高在3.55米(黄海标高)以上。局部地区尝试采取建筑基底架空和局部小包围强排方式,以降低土方工程投资和底层空间的平灾结合使用。同时,积极疏通三山河、十条河及与之相连的支河,并在基地西边和东边设置进水闸和排水闸,为汛期排涝作准备。另外,可利用人工湖、湿地等滞蓄涝水。(三)防台风结合本基地的地形及航道、高速公路布局等情况,在南北向结合航道与高速公路设置不小于50米宽的防风林带;在东西向结合城市生态绿廊与基础设施廊带布局设置不小于30米宽的防风副林带。第57页 (四)人防按照以疏散为主、掩蔽为辅的原则,依据《浙江省实施人民防空办法》,结合示范基地公共场地修建平战两用的人防工程。按国家非设防城镇,防空袭预案以战时30%人员进入掩蔽工程为标准,人均掩蔽工程使用面积1.0平方米。以主次干路作为主要人防疏散通道,周边的山体、广场、绿地、居住小区等处可作为主要疏散场所。人防工程由掩蔽工事、指挥系统、给水系统、警报通讯系统、供电系统、医疗救护系统、消防系统、人防仓库、工程抢救系统等组成,分别按照《人防防空条例》的规定加强建设。新建10层以上或基础埋设深度达3米以上的9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应利用地下空间建设防空地下室。结合地面仓库修建地下物资储备工程。(五)防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工程设防烈度为6度。震时疏散人口发挥公路、水运对外疏散通道作用,利用基地内绿地、广场、停车场作为避震场所。完善生命线工程设施,改造陈旧电网,通信设施。完善生活配套布局,扩大易燃易爆危险品距离。积极贯彻“以防为主、避让与防治相结合”的方针,对不符合抗震规范要求的应按规划进行抗震加固。三、节能第57页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节约能源显得越来越重要。能耗指标的控制,不仅能节约宝贵能源,而且还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要综合考虑项目的节能效果,将综合能耗降下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如下:1、项目所需的公用设施,全部采用新型或改型节能型产品,力争尽量降低能耗。2、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以降低本项目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建筑物可采用国内成熟的节能技术,包括新墙体材料、及隔热、隔音、门窗体系等节能措施。3、配电室布置于用电负荷最大附近处,并分开多回路供电,以节约电路损耗。4、对各种动力设施、设备的选型,变压器等配电装置全部选用国家推荐的高效节能型设备,各种照明灯具、过道、公用部位和办公场所等处的照明均可采用节能灯具,尽可能降低能耗。第57页 第七章组织机构与工程管理一、项目工程实施组织机构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工程前期筹备工作由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园区迁建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建设指挥部由区发改局、环保局、国土局、外经贸局、规划处和金清镇、蓬街镇等相关单位人员组成。项目要确保组织到位,区委、区政府应尽快组建园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管理等工作;并负责办理非定点企业环保批文并出租厂房给基地内非定点企业。同时,项目要确保制度到位,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和招投标制度,保证项目的实施效率和质量。此外,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公布工程的实施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要接受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二、工程管理(一)招投标管理本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属于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采购活动必须进行招投标。(二)施工管理第57页 工程的施工管理,主要针对工程的工期、施工质量和经济支付这三方面。(三)施工监理工程的监理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即计划与进度监理、工程质量监理、计量与支付三大部分。(四)养护管理养护管理的基本功能是维护道路的行车安全,保证交通的流畅和使用者的舒适性等三方面。三、圈区管理措施为建设全封闭、高标准的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并全面搬迁台州区域内原有进口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定点加工利用企业进入,本基地实行“圈区管理”,具体措施如下:(一)入园企业准入条件基地内企业应为资源再生产业相关企业及产业链的延伸企业,不准投资建设跟资源再生产无关的项目。目前国家队圈区内定点企业的数量一般不进行限制,但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内的定点企业数原则上以50-60家为宜,主要考虑市内现有44家定点企业搬迁进入基地、市外台州籍部分定点企业回归及在历次环境整治中行动积极且较好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市内部分非定点企业等的投资需要。第57页 从目前我市定点企业的进口总量和场地面积及实际管理情况看,为确保规范经营管理需要,准入基地企业的用地规模不少于30亩。基地建成后,全市44家定点企业应分批限时进入基地,基地外拆解企业一律取消其定点资格。现有峰江金属再生基地将调整规划,发展金属再生下游产业。定点企业入园后可依据所需拆解量申报办理环保批文,对不进入基地企业原则上不再办理环保批文。考虑部分目前无批文的非定点拆解企业和未从事拆解企业今后将进入基地内拆解,这些企业所需环保批文可由政府组建的金属再生利用公司负责办理或申报成为定点企业。基地内定点企业之间批文按照相关规定可以相互调剂。基地内定点企业要求相对独立并封闭,非定点企业不得从事拆解行为。对积极响应国家“圈区管理”和地方政府推进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建设计划要求,在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投资建设项目实质性启动快、规模大的重点企业,若其现有定点加工利用能力较强、环保管理较好、工作考核优秀的,对其搬迁过渡期间的年度进口批文总量予以倾斜支持;同时,其在基地建设项目投产后,环保部门将尽力与上级环保部门沟通,帮助争取新增或调剂国家进口批文总量。第57页 (二)入园企业要求入园企业必须具备符合设计规范的厂房和生产设施,并将生活场地的地面硬化,无明显破损现象。企业应建设有防雨、防风、防渗等功能的专门贮存场地,禁止露天堆放废气机电产品、拆解部件及残余物。企业应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工艺,禁止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废物。企业对废弃机电产品进行拆解时必须采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加工方式,如有产生危险废物的拆解加工工艺,必须采用妥善、安全的工艺技术对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企业应将各种废物根据类别分类收集,设立明显的区分标识,分区存放。企业应将在拆解过程产生的废油等液态废物通过有效的设施进行单独收集,并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企业应在入区两年后申请进行清洁生产的生产审核。(三)进口总量控制1、基地进口总量控制以环评核定的产能及风险评价为主要依据,年度则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拆解加工利用需求情况等作适当的微调,总体上要达到既满足资源再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又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目的。2、企业进口总量核定分配第57页 以企业的场地面积、实际拆解利用能力、上缴税费等因素为基础,结合平时环保管理和年度定点资格考核情况,在不突破基地拆解利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具体核定每个企业的年度进口总量。3、基地内企业进口总量互相调剂根据国家现行圈区管理规定,为保障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在管理部门严格监管下,允许基地内企业的批准证书和特别指定的废物有条件的进行余缺调剂。第57页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基地建设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拟用4年左右时间分二期完成整个基地的建设,具体方案如下:1、一期工程:一期用地为3375.67亩,位于基地的塘西部分。一期工程计划2009年开始启动,2010年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并在2011年底基本完工。2、二期工程:二期用地3266.93亩,位于基地东侧,即为塘东部分,现以滩涂用地为主,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2013年底完工。项目开发计划进度如下表:表8-1项目开发进度一览表第57页 第九章项目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依据(一)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有关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规定。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共同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有关规定、政策、法规与参数。3、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二)编制说明本投资估算包括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工程的道路广场、绿化、给排水管、电力电信管线、环保等基础设施工程及土地征用及相关税费。其中道路广场、绿化、给排水管、电力电信管线、环保等工程投资按单位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估算,土地征用及相关税费按建设单位提供的费用标准及国家、当地土地征用税费征收标准列入。二、项目投资估算(一)一期工程投资1、工程费用本项目一期用地3375.67亩,根据控制性详规,可估算出一期工程道路、广场用地254956m2,绿地109463m2第57页 。工程费用包括道路广场、绿地、供排水管、电力电信管线、环保等建设费用,估算为31665万元,详见表9-1。表9-1一期工程费用估算表序号项目数量单价投资(万元)备注1道路广场254956m2550元/m214023含道路填渣、路基、路面、供排水管、电力电信管线、绿化、路灯、标识等2绿地109463m2150元/m21642含绿化及填土3环保16000固废垃圾焚烧处理厂合计316652、其他费用本项目一期工程其他费用包括土地费用、勘测设计费、工程监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等。(1)土地费用包括三山涂围垦用地成本2.1万元/亩;海域使用报批规费海域使用金7万元/亩;建设用海经竣工验收后作为存量建设用地,涉及土地报批规费为2.5万元;则单位土地成本为11.6万元/亩,一期总用地为3375.67亩,则一期土地费用为39158万元。(2)工程勘察设计费按工程费用的3%计,则该项费用为950万元。第57页 (3)工程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5%计,则该项费用为475万元。(4)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计,则该项费用为317万元。综上合计,项目一期工程其他费用为40900万元。3、预备费用本项目一期工程预备费用只考虑基本预备费用,不考虑涨价预备费用。预备费用按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的3%计,则项目一期工程预备费用为2177万元。4、建设期利息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期2年,计划申请银行贷款26000万元,资金使用计划为建设期第一年年初贷款26000万元,利率按最近国家贷款基准利率(3~5年期年利率5.76%)计,按单利计息,则建设期利息为2995万元。5、一期工程总投资及构成本项目一期工程投资估算为77737万元。具体如表9-2。表9-2一期工程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及费用名称建筑设备安装其他合计备注工程购置工程费用一工程费用1道路广场14023140232生态、防护绿地164216423环保300012000100016000第57页  小计1866512000100031665二其他费用1土地费用391583915811.6万元/亩2勘测设计费950950工程费用的3%3工程监理费475475工程费用的1.5%4建设单位管理费317317工程费用的1% 小计 4090040900 三预备费用1基本预备费21772177基本费用的3%2涨价预备费00  小计21772177 合计(建设投资)186651200010004307774742 四建设期利息29952995 五总投资186651200010004607277737 (二)二期工程投资1、工程费用本项目二期用地3266.93亩,根据控制性详规,可估算出二期工程道路、广场用地246744m2,绿地105937m2。工程费用包括道路广场、绿地、供排水管、电力电信管线、环保等建设费用,估算为31160万元,详见表9-3。表9-3二期工程费用估算表序号项目数量单价投资(万元)备注1道路广场246744m2550元/m213571含道路填渣、路基、路面、供排水管、电力电信管线、绿化、路灯、标识等2绿地105937m2150元/m21589生态、防护绿化带3环保16000第57页 固废垃圾焚烧处理厂合计311602、其他费用本项目二期工程其他费用包括土地费用、勘测设计费、工程监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等。(1)土地费用包括三山涂围垦用地成本2.1万元/亩;海域使用报批规费海域使用金7万元/亩;建设用海经竣工验收后作为存量建设用地,涉及土地报批规费为2.5万元;则单位土地成本为11.6万元/亩,二期总用地为3266.93亩,则一期土地费用为37896万元。(2)工程勘察设计费按工程费用的3%计,则该项费用为935万元。(3)工程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5%计,则该项费用为467万元。(4)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计,则该项费用为312万元。综上合计,项目二期工程其他费用为39610万元。3、预备费用本项目二期工程预备费用只考虑基本预备费用,不考虑涨价预备费用。预备费用按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的3%计,则项目第57页 二期工程预备费用为2123万元。4、建设期利息项目二期工程建设期2年,银行贷款余额为26000万元,年利率按5.76%计,则建设期利息为2995万元。5、二期工程总投资及构成本项目二期工程投资估算为75888万元。具体如表9-4。表9-4二期工程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及费用名称建筑设备安装其他合计备注工程购置工程费用一工程费用1道路广场13571135712生态、防护绿地158915893环保300012000100016000 小计1816012000100031160二其他费用1土地费用378963789611.6万元/亩2勘测设计费935935工程费用的3%3工程监理费467467工程费用的1.5%4建设单位管理费312312工程费用的1% 小计 3961039610 三预备费用1基本预备费21232123基本费用的3%2涨价预备费00  小计21232123 合计(建设投资)181601200010004173372893 四建设期利息29952995 五总投资181601200010004472875888 (三)项目总投资第57页 本项目总投资153625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77737万元,二期工程投资75888万元。三、分年度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153625万元,资金筹措方案如下所示:(一)自有资金筹措本项目共需筹措自有资金127625万元,资金来源由自有资本金投入和土地出让收益共同解决。其中2010年需自筹资金12869万元,由建设单位自有资本金投入;2011~2013年共需自筹资金114756万元,资金来源于土地出让收益。(二)债务资金筹措本项目属于土地开发项目,计划于2010年初申请银行中长期贷款26000万元。项目分年度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如下表所示:表9-5分年度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表项目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合计投资比例25.30%25.30%24.70%24.70%100%投资额38869388683794437944153625其中:1、银行贷款26000260002、自筹资金12869388683794437944127625①自有资本金1286912869②地块拍卖收益388683794437944114756第57页 第57页 第十章经济评价一、财务评价(一)土地出让总收益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642.6亩,其中工业仓储用地4920.75亩、居住用地272.4亩按照“招、拍、挂”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出让,预计土地出让总收益为159573万元:1、2010年上半年,推出1319.5亩工业用地,采用“招、拍、挂”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出让,平均用地价格预期在28万元/亩左右,土地开发出让收益36946万元,土地款在2010年底前全部到位。2、2011年上半年,推出1319.5亩工业用地,采用“招、拍、挂”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出让,平均用地价格预期在28万元/亩左右,则土地开发出让收益36946万元,土地款在2011年底前全部到位。3、2012年上半年,推出1277亩工业用地,采用“招、拍、挂”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出让,平均用地价格预期在28万元/亩左右,土地开发出让收益35756万元,土地款在2012年底前全部到位。4、2013年上半年,推出1004.75亩工业、仓储用地和272.4亩居住用地,采用“招、拍、挂”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出让,工业仓储用地平均价格预期在28万元/亩左右,居住用地平均价格预期在80万元/亩左右,土地开发出让收益49925万元,土地款在2013年底前全部到位。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 各年份土地出让收入估算详见下表:表10-1土地出让收入估算表年份工业、仓储用地居住用地合计金额(万元)面积(亩)均价(万元/亩)小计(万元)面积(亩)均价(万元/亩)小计(万元)2010年1319.52836946369462011年1319.52836946369462012年12772835756357562013年1004.752828133272.4802179249925合计4920.7528137781272.48021792159573(二)土地开发总成本费用本项目土地开发总成本费用包括项目总投资费用及财务费用(不含建设期的利息),其中项目投资费用为153625万元,财务费用为零(银行贷款在建设期末还清),则土地开发总成本费用为153625万元。(三)收支盈余综上所述,本项目土地出让收益扣除土地开发总成本费用后的收支盈余为5948万元,项目不仅可以实现财务资金的收支平衡,并且还将产生一定的财务效益。(四)贷款偿还计划本项目计划向银行申请贷款26000万元,借款本金在建设期末一次性付清,借款利息每年年末照付。二、国民经济评价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制定建设计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评价是本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分析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评价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一)国民经济评价依据根据项目所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相关预测和工程技术经济初步研究成果,分析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做出可靠的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依据。国民经济评价主要采用内部收益率(EIRR)、净现值(ENPV)进行评价。(二)国民经济评价方法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国民经济效益费用现金流量分析有无对比方法(三)社会折现率设定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 社会折现率是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通用参数,用作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的判别标准,同时也用作计算经济净现值的折现率。根据目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投资收益水平、资金供求状况、资金机会成本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取向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目前国家规定的社会折现率为8%。(四)项目计算期本项目计算期为24年,其中开发期4年,运行期为20年。(五)国民经济评价1、效益识别本项目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土地出让收益为直接收益。间接效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增加台州拆解行业的利税总额、劳动就业及为台州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并将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2、费用识别项目直接费用:包括基地建设投资及基地道路设施、环保设施的修缮养护费、绿化养护费、道路保洁人员的工资福利医疗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医疗保险费、照明用电等运行成本费用。本项目作为土地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维持日常运作所需直接费用估算仅考虑运行费用,不考虑固定资产回收费用等。项目间接费用:主要是进入基地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六)国民经济费用与效益的调整计算1、费用的调整与计算(1)投资费用调整与计算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 国民经济分析时费用的调整与计算是依据财务效益分析时的投资费用,按各项投资的影子价格换算系数进行调整,得到以影子价格计算的各项投资费用。计算时剔除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投资费用部分,如税金、补贴、利息、折旧等。影子价格来源于《方法与参数》中给出的影子价格参考值,没有影子价格参考值时直接用财务价格。本项目投资费用中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造价通过公开招投标、按目前市场价格来估算,可以不作调整;土地费用中海域使用金和建设用地报批规费及建设期利息作为转移支付,应从项目投资费用中扣除;其他费用均不作调整。本项目投资费用调整后为98300万元,详见下表:表10-3投资费用调整表单位:万元年份调整前投资费用扣除建设期利息扣除土地费用中属于转移支付部分的规费调整后的投资费用2010388691497.612535.3248362011388681497.612535.3248362012379441497.612131.5243152013379441497.612132.924313合计15362559904933598300(2)运行费用估算与调整项目建成后直接费用估算如下:建成后的道路保洁人员按200人,人均工资、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按2万元/年计,正常年约需400万元。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 建成后的基地管理人员按100人,人均工资、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按4万元/年计,正常年约需400万元。沿路绿化养护用水、路灯照明用电等费用正常年按600万元估算。道路设施、绿化养护费按道路、绿化工程费用的2%计,年养护费用约为617万元。环保设施的运行费和修缮养护费按环保工程投资的5%计,正常年费用为1600万元。按上述运行费用估算,正常年直接费用估算为3617万元。运行费用按直接费用的估算值,不作调整。(3)间接费用的估算项目间接费用主要是进入基地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根据《浙江省关于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修订)及《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本项目区内企业投资强度一般为110万元/亩,则进入基地企业固定资产总投入约为:328.05公顷×15亩/公顷×110万元/亩=541283万元2、效益的调整与计算直接经济效益的估算:本项目建成后,直接经济效益为土地出让收益,由于土地出让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价格完全属于市场价格,因此土地出让收益不作调整,预计土地出让总收益为159573万元。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 间接经济效益的估算:项目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路桥及台州拆解加工废旧资源的企业从基地外进入本基地后所新增的利税收益。本基地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拆解加工废旧资源1000万吨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500亿元,创税利40亿元。而目前台州拆解回收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为250多亿元,税利估算为20亿元。因此,本项目达产后年间接经济效益为20亿元。上述间接效益的测算只考虑一次相关,不考虑对增加劳动就业、为台州制造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环境及生态影响的外部效果。(七)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评价1、国民经济现金流量分析按上述效益费用调整后进行现金流量计算其指标如下(详见附表《项目投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7.86%经济净现值(ENPV)(社会折现率取Is=8%):540402万元2、国民经济评价从项目投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分析的计算结果可知,项目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国家规定的社会折现率8%;项目国民经济净现值(Is=8%)540402万元,大于零。因此,项目在国民经济上是可行。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 第十一章结论和建议一、研究结论首先,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工业用地与发展的问题,为路桥实现“工业强区”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而且为推进台州滨海工业区路桥区块建设进程,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促进台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对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彻底解决路桥区乃至台州市拆解业目前存在的环保问题、杜绝家庭作坊式分散拆解的无序状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及打造生态路桥等方面均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本基地的开发建设,也为当地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财政收入,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再者,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固废资源定点加工利用产业基地之一以及国内废旧资源拆解中心、交易及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再制造中心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 ,也将成为现代化、多功能、高标准、全封闭、环保型的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产业的示范基地,这对于提高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产业档次,继续做大做强路桥及台州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促进资源利用国际化,为路桥区及台州市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以上分析,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因此敬请上级有关部门尽快批准开发建设。二、建议同时,为使项目顺利开展,特建议如下:1、建议路桥区政府商请市政府建立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基地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职责,定期召集市级部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建议路桥区政府提请市政府尽快明确市级服务机构进驻基地成员单位。建议名单为市环保局、工商局、财税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银行等单位。3、建议路桥区政府提请市政府发布公告,限定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必须在基地建成后进入,基地外不得从事废旧资源综合利用。如市政府目前出台政策有困难,路桥区应明确相关政策。4、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 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项目前期筹备工作由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园区迁建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建设指挥部抽调了区发改局、环保局、国土局、外经贸局、规划处和金清镇、蓬街镇等相关单位人员,目前已完成了项目一些前期工作,但人少工作量大。为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建议区委、区政府尽快组建园区管委会,并筹建两家投资公司,其中一家投资具体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管理等工作;另外一家投资公司负责办理非定点企业环保批文并出租厂房给基地内非定点企业。5、需妥善解决原峰江园区搬迁后留下的一些问题:如土壤修复、职工的转业安置等问题。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