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9.00 KB
  • 2022-04-22 11:17:20 发布

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项目完全实施后年销售额可达35亿,利税12亿元/年)1前言1.1项目背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五”期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47万公里,是“八五”和“九五”建成高速公路总和的1.5倍,“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7.41万公里,2012年底又达9.56万公里、我国铁路总里程约12万公里,2012年新增铁路里程1.9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8951公里,居世界第2位!中国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工程项目为线性工程,高架桥、隧道居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过程。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施工过程工艺、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是使公路及桥梁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但是施工监理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同时,路桥隧建成后健康监测预警及养维护规范,降低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经济损失也致关重要,因此加强路桥后期信息测控也十分必要。1.2国内外现状桥隧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的运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频频发生的桥梁垮塌事件则提醒我们如何提高桥隧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问题。如2012年8月8日,江西广昌一大桥发生垮塌,八孔的桥梁其中六孔坍塌;2011年7月15日,通车仅14年的杭州钱江三桥引桥桥面塌落;2010年1月3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总结起来桥面铺装病害、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预应力钢绞线受力不均、预应力钢绞线灌浆不充溢导致钢绞线氧化、橡胶支座变形受损、桥梁外露混凝土局部破损是39 桥梁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桥梁工程孔预应力张拉和灌浆的信息化也就势在必行;目前由于我国路桥施工方法仍以原始的手工作业为主,现场缺乏现代化“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手段,施工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低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按规范工艺施工等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现象普遍发生。致使工程质量几乎百分之百达不到设计要求,如路面设计要求15-20年,而实际情况是3年左右就要大修或重修。桥梁一般设计要求在100年左右,而大部分桥梁在15年左右就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只有40%的桥梁使用年限能达到25年!现在这种先天性畸形工程寿命要缩短平均4倍以上!按每年国家投资路桥4000亿计算,其中有3000亿是报废的!而且国家每年投入路桥的维修养护费至少在2000亿以上,其中有1500亿是施工质量造成的。可见每年因施工不规范,某些企业或个人因个人私利或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损失达4500亿之多!这还未计算因桥梁垮塌和因道路塌陷翻车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及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目前我国路桥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督也是以原始的人工管理为主,大量的人力消耗在无效的工作中,而且串改数据、欺上瞒下、以权谋私现象大量发生。甚至现场质检实验室居然是由施工方负责,样板也是由施工方送检,完全达不到管控作用,按现在工程预算标准管理费占15%左右,每年用于管理费开支达600亿!1.1桥隧病害分析与提高路桥质量的出路1.3.1桥隧分析如何提高桥梁施工质量?如何让中国桥梁更安全?首先就要看桥梁事故的原因有哪些?1)原因一:预应力张拉钢绞线受力不均、张拉不够或过大、保护层灌浆不充溢等,39 在使用的预应力桥梁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箱梁在顶板、腹板、底板、横隔板以及齿块等部位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裂缝,其中箱梁腹板裂缝最为普遍和严重。同样,预应力简支梁板在运行中大量出现底板、腹板裂缝,承载能力下降;1)原因二:预应力钢绞线管道压浆不密实,导致钢绞线氧化缩短使用寿命;2)原因三:没有可靠施工工艺过程管理机制,人为人素过多,现场施工数据不真实等;1.3.2高速公路桥分析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于路面平整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高速公主要存在以下原因:1)路基压实未满足设计要求,主要要施工过程无智能控制手段,人为因素质多;2)沥青摊铺工艺无管控,无法保证设计参数,路面出现了坑凹、起拱、接缝台阶、波浪、碾压车辙、桥头或涵洞两处路面沉降、桥粱伸缩缝的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3)路面压实时也无法保在规定的温度下工作,如沥青温度低于要求值,再压实的效果就无法想想,导致路面使用年限较短, 维修频繁等突出问题1.3.3提高路桥质量的出路基于以上分析,对应提高桥梁质量的出路就在以下几点集中技术和工艺,本项目主要探讨第二种和第三种技术;如何提供路面施工质量?要从设计源头抓起,因为施工过程无法测控、施工工艺无法测控,也达不到设计要求,所以设计上往往留有很大余量,有些设计余量甚至达到300%,这意味着对原材料多达3倍的浪费。这些材料加载桥上,路上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对桥梁的负重更是一种负担。这是对人力、物力的一种极大浪费,“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是根据交通部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需要,遵循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和交通部规范标准设计开发的专业系统,系统提供了客观、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流程,能用信息技术进行全过程的信息自动读取、原始数据与检测结果的系统分析、快速的质量数据管理,从而实现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的实时动态测控。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原材料、沥青混合料、39 预应力张拉、灌浆等施工过程质量和拌和站总量检验与规范标准的检查对比,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动态管理.达到控制施工质量和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只要施工工艺、施工材料达到了设计的目标,那么路桥质量就应该有保障,而这就要靠“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来完成;1项目介绍项目名称: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1.1系统结构图图2-1:系统结构图39 1.1产品介绍2.3.1研发生产1)测控工作站2)传感器、采集器3)智能智能开关电源4)步进电机及伺服电机5)工业控制器6)全自动预应力张拉设备7)全自动智能灌浆设备8)路桥实验室信息化检测设备9)北斗导航测控装置2.3.2工程建设1)指挥中心建设2.3.3工程服务1)桥梁健康监测预警和提供维养护方案2)提供数据服务39 1.1生产工艺流程介绍1)测控工作站、传感器、采集器、智能开关电源、路桥实验室信息化检测设备、北斗导航测控装置、工业控制器等生产工艺流程型式试验检测切脚波峰焊插件贴片刷锡PCB板检测包装检测烘烤上散热硅胶老化回流焊39 1)步进电机及伺服电机生产工艺流程线束零件线束加工漆包线全自动绕线钢带高速连续模冲压部品加工流水线装配五金配件齿轮配件流水线检验成品检验包装入库交付焊线39 1)全自动预应力张拉设备、全自动智能灌浆设备工艺流程检测细加工热处理粗加工采购材料包装试运行调试配电组装39 1产品研发实施单位基本情况与技术研发团队介绍1.1产品研发实施单位基本情况中山惠利普电机有限公司:2006年由湖南长沙搬迁至广东中山,注册资金1000万元,年产值9800万,主要生产步进电机、同步电机、伺服电机系列。产品主要为格力、三星、LG、美的、海尔等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公司拥项2个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微型直流无刷电机的公司。中山市拓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7年,注册资金100万,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信息化产品、非接触式IC卡应用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基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聚集一批资深专业科研人员,从事非接触技术产品、安防产品、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技术支持,专业提供方案优化设计、项目规划及实施、产品施工、技术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公司开发的数据采集器、温度测量装置获得多项专利。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速公路、桥隧工程质量测控系统研究、开发、生产、安装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研发人员30名。1.2配套研发单位1)长安大学长安大学是教育部及交通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拥有各种类型的公路交通科研试验设备、仪器及实验室。a)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是我国唯一从事公路施工技术与筑养路装备研究的重点实验室,为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和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39 目前有固定研究人员46名,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程师2人,形成了结构良好的学术梯队。研究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人员37人,占总人数的80.4%以上。人员结构从年龄层次划分,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14人,占人员总数30%,年龄35~50岁之间的中年科研人员26人,占人员总数56.5%,年龄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6人,占人员总数13%。目前,实验室固定人员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我国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领域的重要科研力量,在国内外学术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高速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长安大学)下辖1个办公室、7个研究所(公路养护装备传动与控制研究所、公路养护装备牵引动力学研究所、工程机械结构强度研究所、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所、混凝土先进拌合理论与技术研究所、公路养护新材料新工艺研究所、道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研究所)和1个筑路机械测试中心,实验室主任焦生杰教授,副主任宋绪丁教授、高子渝副教授。2)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111计划”成员高校之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育等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高校。3)中科院合肥分院中科院传感系统工程研究中心39 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中科院系统重点建设的国家现代传感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基地。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研发现代产业所需的各类新型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构造智能化、高性能的现代传感器系统实验分析平台,设计智能机器、复杂机电液系统、高端仪器等重大装备领域最重要的大型、多功能、综合性的测试仪器系统。本中心研发工作涉及到计算机、信息处理、网络系统、多传感器系统、机器人、虚拟现实等多个学科的前沿技术,相关技术产品可用于对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化(智能)机器以及多种复杂系统的多传感器测试、标定、实验和评定。中心实验平台包括重大装备及其控制系统,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的多维力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多维线/角加速度传感器、超声(光电)距离传感器、视觉传感器以及临场感I/O工具等各种主要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上述各传感器可通过标准通用网络接口方便地连接到用户设计的各种原型机器测试系统上,完成对相关传感器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处理,并通过仿真示范和在线控制实现原型机器系统预定的各种操作功能。中心已经为在研在役的多种型号装备和智能机器的应用功能设计和集成感知系统提供了综合实验技术手段以及重要的传感控制系统设备。1.1研发团队1)余建辉:长安大学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工程信息化研究所所长;1985.7-1999.11交通部筑路机械测试中心3室主任,工程师;2002.9-2005.9长安大学电控学院智能化专业;2007.9-2010.8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管理哲学专业(在职博士生);发表了间歇式沥青搅拌设备称量系统设计、沥青搅拌设备袋式除尘器、沥青搅拌设备微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等文献。2)孙怡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39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专业,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系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力敏传感、智能信息处理、光机电一体化、运动生物力学、智能机器人等。在传感器结构设计、力学特性分析等方面具有多年工作经验,先后设计了各种类型力敏传感器100余种,在国民经济多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空间机器人主题/航天领域/自动化领域项目、科技部奥运科技专项、中科院奥运科技专项、合肥分院院长基金、中科院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任务。1)何怡刚: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1996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在英国UniversityofHertfordshire从事高访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湖南省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获得者,湖南省信息产业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十一五”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湖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2)周爱明:惠利普集团董事长.1983年毕业于成都电子工程学院(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1983.9-1984.12电子部第四十八研究所助工;1985年-1987年长沙市电子局新产品开发研究所,主要研究开发“电脑计长仪”、“电脑颗粒计数仪”;1987年-1989年在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研究开发“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油石比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1990年创办长沙市边缘电子技术研究所,主要为交通部研究生产“油石比自动控制装置”和“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研究开发国内第一台“空调风门步进电机”;1992年与湖南省机械厅共同创办“湖南鸿昌电子联营公司”为海尔、容声、中意等空调生产厂家提供空调风门步进电机;1997年创办“湖南惠利普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空调风门步进电机”和“负离子发生器”;1998年创办“广东省惠利普环保有限公司”生产臭氧发生器,同年创办“宁波惠利普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同步电机;2000年创办“成都惠利普网络设备有限公司”和“成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001年与湖南大学合作成立“湖大惠利普电机电器研究所”;2006年创办“中山惠利普电机有限公司”生产各类微特电机,39 1)李遵杰:中山惠利普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高级电气工程师,2007年成功研发(发明专利)“市电、发电不间断切换系统”获得中山市2007年科技计划项目”.2008年创新二个专利“分体式空调节能中央控制系统”、“一种分体式空调的远程控制线路”2009年荣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陈钰龙: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98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05年取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硕士学位,一直致力于安防系统、智能教学产品软硬件开发;其中一卡通软件、门禁软件、消费软件、考勤软件、电子白板软件、通信软软件取得知识产权局软件版权;大型红外交互式电子白板项目获得各种专利共计十余项;以该项目作为第一完完成人取得08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高波: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工。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研发;具有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和开发经验,精通ARM、DSP等的硬件设计及数据库系统开发,“嵌入式Linux实时操作系统及在网络电话中的实现”被中山市评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陈学峰: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博士,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1991年取得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LINUX系统、Windows系统、MAC系统下软件开发工作,为中山市信息化专家。39 1市场分析1)我国有660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约40个桥梁、高铁、立交桥及一级公路高架桥等施工队伍计算大约有26400个,按每只施工队伍一套桥隧智能施工设备计算,需要26400套桥隧智能施工设备,每套设备上安装测控工作站、预应力张拉设备、智能保压灌浆设备,需要26400套测控工作站,产值约170亿。2)2012年新增高速公路1.1万公里,按每年均新增高速公路里程8000公里左右计算,按每公里5万元信息化费用投入,大约40000万元信息化费用。3)截止2012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9.56万公里,按照每年5%的比例进行维修即5000公里,按每公里5万元信息化费用投入,大约25000万元信息化费用。4)每个实验室平均按照30台设备改造计算,中国大约660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按照20个实验室计算总共有13200个实验室,按每个实验室30万信息化改造费用投入计算,大约需要396000万信息化改造费用。5)中国桥梁病害检测和维修方案,2005中国大约43.5万座,到2012年底估计超过50万座,这么多的旧桥按照每年1%比例需要维修计算就是5000座;按每座桥平均50万的检测和维修方案费用计算,大约250000万。由此可见,测控工作站、桥隧智能施工设备、实验室信息化改造、桥梁病害检测和维修等在3年内预估产值240亿元,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产品寿命在3年内要更新换代,市场前景巨大。39 1投资估算与收益分析“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实施周期为8年,分两期执行,投资估算表分两期分别估算。第一期:建设推广期,这个阶段主要是产品推广,推行行业标准为目标。通过推广,使本系统更广泛使用,并引导市场建立行业标准。第二期:规范期,强制使用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推行标准,使得所有桥隧施工设备和路面施工、养护设备都按照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来执行。1.1财务分析基础数据:1)按新增项目估算成本;2)年工作天数251天;3)沥青高速路面现场施工设备信息化费用:5万元/公里4)工地试验室实验仪器改造:1万元/台5)桥梁智能化施工装备60万/台;39 1.1一期(2013年-2018年)投资收益估算表(人民币万)1.1.1一期投资一期项目投资成本分析2013-2018年项目投资总额2013-20142015-2016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土地(亩)6025.615366025.61536025.60钢结构厂房(平方米)100000.15150040000.1560060000.15900框架结构厂房(平方米)200000.3600050000.31500150000.34500办公室(平方米)50000.351750 0.35050000.351750宿舍(平方米)80000.352800 0.35080000.352800配套厂房(平方米)20000.3570010000.3535010000.35350路面、绿化120000.0336040000.0312080000.03240装修(万)450000.052250100000.0220035000 2050试验设备(万)  1000  300  700生产设备(万)  3000  1000  2000流动资金(万)  8000  2000  6000总计  28896  7606  212901.1.2一期资金筹措项目资金来源有三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政府资金支持一部分。具体如下:39 资金筹措方式总额(万元)2013-20142015-2016企业自筹600030003000政府扶持600030003000银行贷款168961606152901.1.1第一期经济效益分析(2013-2018)收入一期收入分析(2013-2018)类别项目单价(万)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2018备注产量金额(万元)产量金额(万元)产量金额(万元)产量金额(万元)产量金额(万元)桥隧智能施工设备智能张拉灌浆设备(套)601060050300010060002001200060036000一个市40个施工队,660个市总共26400个施工队信息化设备新修路面(公里)510005000200010000300015000400020000500025000第一年新增里程x8%,第二年新增里程x12%;第二年新增里程x20%;返修路面(公里)500200100010005000200010000300015000维修里程=总里程x5%;第一年维修里程x2%,第二年维修里程x4%;第二年维修里程x8%;试验室(个)30103005015001003000200600050015000一个市20个试验室,660个市总共13200个试验室桥梁病害检测桥梁检测维修方案(套)50      100500020010000  总计    5900 15500 29000 53000 101000 成本费用材料成本   2950 7750 14500 26500 50500按产值50%计算工资   300 1000 2000 3800 7000按人均工资7万计算福利费   42 140 280 532 980按工资收入14%计算经营场地租金   15 0 0 0 0按实际发生额厂房折旧   0 257 1311 1776 1776按10年分摊土地摊销   0 30.72 30.72 81.92 81.92按50年分摊设备折旧   260 260 800 1260 1260按5年分摊设备维护保养   26 26 80 126 126按折旧额的10%装修费用摊销   94 40 40 530 530按5年分摊39 水电费   147.5 387.5 725 1325 2525按产值2.5%计算财务费用   128.48 128.48 1223.2 2023.2 2023.2按贷款额8%计算利息管理费   295 775 1450 2650 5050按产值5%计算培训费   177 465 870 1590 3030按产值3%计算小计   4434.98 11259.7 23309.9 42194.1 74882.12 增值税增值税   354 930 1740 3180 6060按产值6%计算地方税地方税   42.48 111.6 208.8 381.6 727.2按增值税12%计算 税前利润   1111.02 3310.3 3950.08 7625.88 20057.88 所得税   277.755 827.575 987.52 1906.47 5014.47按25%计算税后利润   833.265 2482.73 2962.56 5719.41 15043.41 计提储备基金   41.6633 124.136 148.128 285.971 752.1705按税后利润5%计提计提福利及奖励基金   41.6633 124.136 148.128 285.971 752.1705按税后利润5%计提可供分配利润   749.939 2234.45 2666.3 5147.47 13539.07 1.1 二期(2016年-2021年)投资收益估算表(人民币万)1.1.1二期投资二期期项目投资成本分析2016-2021年项目投资总额2016-20172018-2019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土地(亩)10025.6256010025.62560 25.60钢结构厂房(平方米)200000.153000100000.151500100000.151500框架结构厂房(平方米)200000.36000100000.33000100000.33000办公室(平方米)100000.353500 0.350100000.35350039 宿舍(平方米)100000.353500 0.350100000.353500配套厂房(平方米)30000.351050 0.35030000.351050路面、绿化200000.0360050000.03150150000.03450装修(万)630000.053150200000.02400430000.052750试验设备(万)  1000  300  700生产设备(万)  6000  2000  4000流动资金(万)  20000  10000  10000合计  50360  19910  304501.1.1二期资金筹措资金筹措方式总额(万元)2016-20172018-2019企业自筹1000050005000政府扶持1000050005000银行贷款30360100002036039 1.1.1二期经济效益分析(2016-2021)收入二期收入分析(2016-2021)类别项目单价(万)2016-2017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备注产量金额(万元)产量金额(万元)产量金额(万元)产量金额(万元)产量金额(万元)桥隧智能施工设备智能张拉灌浆设备(套)60200120006003600010006000020001200003000180000一个市40个施工队,660个市总共26400个施工队信息化设备新修路面(公里)5400020000500025000500025000500025000500025000第一年新增里程x8%,第二年新增里程x12%;第二年新增里程x20%;返修路面(公里)5200010000300015000500025000500025000500025000维修里程=总里程x5%;第一年维修里程x2%,第二年维修里程x4%;第二年维修里程x8%;试验室(个)30200600050015000100030000200060000300090000一个市20个试验室,660个市总共13200个试验室桥梁病害检测桥梁检测维修方案(套)50100500020010000300150004002000050025000  总计    53000 101000 155000 250000 345000 成本费用材料成本   26500 50500 77500 125000 172500按产值50%计算工资   3800 7000 2000 3800 7000按人均工资7万计算福利费   532 980 280 532 980按工资收入14%计算经营场地租金   0 0 0 0 0按实际发生额厂房折旧   1776 1776 3076 3076 3076按10年分摊土地摊销   81.92 81.92 81.92 81.92 81.92按50年分摊设备折旧   1260 1260 1940 1940 1940按5年分摊39 设备维护保养   126 126 194 194 194按折旧额的10%装修费用摊销   530 530 1040 1040 1040按5年分摊水电费   1325 2525 3875 6250 8625按产值2.5%计算财务费用   2023.2 2023.2 3652 3652 3652按贷款额8%计算利息管理费   2650 5050 7750 12500 17250按产值5%计算培训费   1590 3030 4650 7500 10350按产值3%计算小计   42194.1 74882.1 106039 165566 226688.9 增值税增值税   3180 6060 9300 15000 20700按产值6%计算地方税地方税   381.6 727.2 1116 1800 2484按增值税12%计算 税前利润   7625.88 20057.9 39661.1 69434.1 97611.08 所得税   1906.47 5014.47 9915.27 17358.5 24402.77按25%计算税后利润   5719.41 15043.4 29745.8 52075.6 73208.31 计提储备基金   285.971 752.171 1487.29 2603.78 3660.416按税后利润5%计提计提福利及奖励基金   285.971 752.171 1487.29 2603.78 3660.416按税后利润5%计提可供分配利润   5147.47 13539.1 26771.2 46868 65887.48 39  1.1风险分析政策风险:“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提高了路桥质量、减少了浪费,是一个利国利民的项目。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故无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产品经过多年研究、反复试验及论证、技术已成熟、技术风险可控。市场风险:短期内市场没有同类产品竞争,几年后可能出现同类产品竞争,但我们已经占有市场先机,并不断创新,推出更新换代产品。确保市场优势,此风险可控。经济风险:前期投入大,如市场推广达不到预期,可能带来回报滞后1-2年。2社会和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智能张拉直接经济效益传统张拉需要两端各1人操作油泵、各1人测量伸长量、各1人记录张拉数据,共需6人同时作业。智能张拉只需1人操作电脑,1人照看张拉现场,共2人可完成张拉。节约2人,按2人每月工资5000元,年节约人工费用24万元。2)智能张拉直接经济效益传统压浆工艺必须采用特殊的压浆专用材料,价格昂贵,以一个桥梁预制场约500片梁体计,需增加材料费用约70万元。智能压浆工艺可采用优质的压浆剂改善浆液性能达到规范要求,价格相对便宜,可节约材料费用50%。由于实现双孔同时压浆,提高工效100%,节省人工50%,经济效益十分明显。3)社会综合经济效益采用本系统可延长路桥寿命4-7倍,每年节约管理费用400亿以上,节约养护费用1500亿/年。目前由于我国路桥施工方法仍以原始的手工作业为主,现场缺乏现代化“39 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手段,施工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低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按规范工艺施工等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现象普遍发生。致使工程质量几乎百分之百达不到设计要求,如路面设计要求15-20年,而实际情况是3年左右就要大修或重修。桥梁一般设计要求在100年左右,而大部分桥梁在15年左右就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只有40%的桥梁使用年限能达到25年!现在这种先天性畸形工程寿命要缩短平均4倍以上!按每年国家投资路桥4000亿计算,其中有3000亿是报废的!而且国家每年投入路桥的维修养护费至少在2000亿以上,其中有1500亿是施工质量造成的。可见每年因施工不规范,某些企业或个人因个人私利或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损失达4500亿之多!这还未计算因桥梁垮塌和因道路塌陷翻车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及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目前我国路桥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督也是以原始的人工管理为主,大量的人力消耗在无效的工作中,而且串改数据、欺上瞒下、以权谋私现象大量发生。甚至现场质检实验室居然是由施工方负责,样板也是由施工方送检,完全达不到管控作用,按现在工程预算标准管理费占15%左右,每年用于管理费开支达600亿!如果利用先进的信息测控技术管理费可降低70%以上,每年可节约400亿以上!如果有一种方法能确保各施工环节、检测环节、管理环节都能按规范作业,对超限现象能及时发现、及时报警、及时控制、及时信息真实保存,全程智能化、规范化、数据化,排除一切人为因素,我们的工程质量一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甚至超过设计要求,每年为国家可节约5000亿元以上。系统能让混凝土构件形成牢固的有效预应力体系,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耐久性,显著延长预应力结构寿命,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桥梁结构全寿命周期成本,节约大量宝贵社会资源。推广至公路、高铁、市政等行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估量。本项目研究以桥梁和39 高等级公路中的沥青路面建设为对象,通过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生产、运输以及施工等环节实现在线的质量控制,从而达到实时监测施工过程的目的,建立起真正的施工过程工艺控制方法。建立一套完整“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确保各施工环节、检测环节、管理环节都能按规范作业,对超限现象能及时发现、及时报警、及时控制、及时信息真实保存,全程智能化、规范化、数据化,排除一切人为因素,我们的工程质量一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甚至超过设计要求,每年为国家可节约5000亿元以上。将桥梁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到国内领先水平。(1)对原材料沥青、石料、粉料等材料进行抽检,并将试验数据上传测控中心。(2)将沥青拌合站配料、产量及出料温度上传测控中心。(3)将沥青摊铺机摊铺速度、温度、厚度及GPS坐标位置和现场视频上传测控中心。(4)将振动压路机速度、密实度、振动频率及GPS坐标位置上传测控中心。(5)对成形路面抽检试验数据上传测控中心。(6)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标准规范对比,提出质量优化建议,并建立评价体系。(7)测控中心,监理部及试验中心根据不同权限进行数据查询,并保存数据,为日后路面养护提供依据。本项目提出采用3G无线网络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路、桥、隧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和公路建设的信息化控制系统,有效测控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和减少因为施工质量造成的高速路面破损,能大大节省路面维护费用,具有重要工程实用价值和工程意义,将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对保证行车的安全、促进环境的和谐起着重大的社会意义。1结论和建议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及桥隧工程质量测控信息化系统”39 是在市场需求较大,产业政策背景良好的情况下实施的,本报告通过对企业现状、市场预测、建设方案论证和经济评价等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1结论该项目建设完成期间可创收12亿税收,五年内带动下游制造销售企业5-8家,新增销售收入4个亿,新增就业机会2000人。带动关联产业新增销售收入5个亿,新增就业机会1000人。(1)该项目符合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精神和投资方向。该项目的实施对对提升高速公路和桥梁施工质量,推动中山市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为路桥隧施工提供智能化施工设备,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设备如沥青摊铺机、压路机、输料车等现场施工设备、沥青拌合楼、工地试验室的试验仪器如沥青针入度、延度、马歇尔、万能压力机等设备提供信息化设备和数据测控系统;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满足高速公路仪以及桥梁施工对数据信息化采集的需求,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项目市场前景广阔。(3)本项目建设单位发起人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资源广阔,生产经验丰富,为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保障。(4)财务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建设期短,投入产出比高,投资利润率合理,投资回收期短,盈亏平衡点较低,经济效益显著,社会贡献大,项目是可行的。本报告认为:该项目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并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各项分析指标优于行业标准。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投资方向正确,在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1.2建议(1)项目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规定,实行项目工程招标、工程监理制度,确保建设质量和按期投产。39 (2)项目的建设必须执行“三同时”规定,确保环境不受污染和可持续发展。(3)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精神,项目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希望各级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上马,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1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引进1.1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是我国唯一从事公路施工技术与筑养路装备研究的重点实验室,为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和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有固定研究人员46名,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程师2人,形成了结构良好的学术梯队。研究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人员37人,占总人数的80.4%以上。人员结构从年龄层次划分,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14人,占人员总数30%,年龄35~50岁之间的中年科研人员26人,占人员总数56.5%,年龄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6人,占人员总数13%。目前,实验室固定人员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我国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领域的重要科研力量,在国内外学术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方向: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实验室的总体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为:以道路施工机械机群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以道路施工机械牵引动力学、智能化道路施工机械与装备、道路施工机械自适应控制技术、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道路施工机械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车辆新能源开发与节能、高等级公路快速养护技术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我国的公路交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39 (1)道路施工机械牵引动力学与优化设计(2)道路施工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技术(3)工程材料性能与应用技术(4)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与养护技术(5)车辆环保技术及清洁能源研究平台条件: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施工机械领域的大型仪器设备与设施。1)工程机械多功能综合试验台本试验台利用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建立在国内最大的室内试验土槽(110m×7.8m×2.5m)上,该试验土槽是国内少数几个能进行各种工程机械模型或原型实验的实验基地之一,利用该试验土槽可完成工程机械学科和公路工程学科多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试验台主要由牵引(负荷)车行走机构、横移车、土槽土壤整理系统、各种工作装置、土壤压实装置及随车密实度检测系统、双轮胎(履带)驱动系统、多功能动力源、自动控制系统、土壤测试仪器及各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和信号在线实时处理打印输出系统等部分组成。2)工程机械液压底盘模拟实验台该设备属于我校211工程建设自主研发实验设备之一。是由重点实验室老师根据工程机械技术发展与理论研究、新品研发与设计制造的需求提出设想,构思出设备的原理及性能,确定出关键的技术参数,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具体设计制造的试验台,总投资400余万元。该试验台填补了工程机械行业在该实验设备方面的空白,为理论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平台,是液压传动与控制研究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试验研究,提升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实验设备。39 实验台主要由液压底盘模拟驱动装置、模拟加载装置、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辅助装置四部分组成。设备驱动系统功率110KW,加载系统功率160KW。主要用于:中小型工程机械全液压底盘驱动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的模拟及其在多种载荷下的性能实验、控制系统开发研究实验。研究成果:1)节约生产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及其装置的研究将机械工程、建筑材料、生产工艺结合起来,以搅拌装置和与之相互作用的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大量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从理论和实践及其结合上的原始性创新:(1)混凝土搅拌理论。建立了搅拌过程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搅拌曲线及新的搅拌概念,提出了搅拌设备的优化目标及其方法、搅拌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新的搅拌概念,提出了搅拌装置参数优化法、振动搅拌法和双排搅拌叶片结构等消除搅拌低效区的方法;根据优化理论,得到了搅拌装置主要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和匹配关系。(2)振动搅拌理论及其装置。基于振动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流变特性的研究,振动作用下混凝土含气量的增加、孔级配和孔分布以及界面微观结构的明显改善,提出了搅拌臂和搅拌叶片作为振动活化源,振动和强制搅拌相结合的实施方案,通过搅拌机构与激振器的一体化设计及动平衡计算,保证了工作可靠性,并成功地应用在双卧轴搅拌机上,节约水泥用量10%。(3)混凝土二次搅拌工艺。对二次搅拌工艺的宏观搅拌机理、微观搅拌机理以及对混凝土形成过程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搅拌装置分析了工艺参数、设备参数与材料性能变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及其与搅拌效率和混凝土质量参数之间的确定数值关系,提出了实用的单速二次搅拌工艺39 (4)搅拌设备的评价指标。随着对搅拌过程的研究从宏观向微观的发展,发现搅拌过程对混凝土诸多性能有重要影响。除目前国标规定的宏观匀质性外,建议增加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指标。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约生产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及其装置,并在行业应用,获专利12项,交通部资助出版学术著作2部。2)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为研究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力学原因,构建路面动态分析方法,对重载车辆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仪器开发和成果应用工作。研究内容与创新性成果:(1)建立了各种典型重型运输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车辆动载荷变化规律,给出了动载系数建议值;(2)建立了移动荷载下粘弹性层状体系动力学本构关系,研究了多种典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并提出了关键评价指标;(3)开发了一维、两维和三维传感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两条试验路和一个足尺试验场进行了应用,研究了路面实际动力响应规律;(4)建立了同时考虑基层和面层粘弹性的动力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与Fourier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与实际更加吻合的动力响应解析解;(5)利用Fourier变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求解沥青路面稳态响应解析解的新方法;(6)开发了专用加载装置,首次研究了拉-压荷载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7)根据基面层间粘结强度是半刚性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的研究成果,开发了路面层间粘结性能检测系列仪器,并对6条高速公路层间施工质量进行监控;(8)根据大量的现场试验数据,初步得到了我国沥青路面结构的层间剪切强度指标体系。39 实践证明本项目提出的施工监控措施能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大中修费用,保障道路畅通。仅4条道路的施工监控就可节约维修费用约2.116亿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8项专利(4项发明专利),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2篇(13篇被SCI和EI检索),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2011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沥青路面微波养护技术及设备研究本项目创造性地将微波加热技术应用于沥青路面养护之中。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对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的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了专用沥青路面加热的微波天线及阵列、新型水冷磁控管及加热墙冷却技术、车载高压供电技术;提出了采用三重微波屏蔽、微波泄漏检测与报警及限位保护措施保证微波设备作业安全性的方法;研究了微波加热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典型的沥青路面微波养护施工工艺;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沥青路面微波养护系列产品,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得到广泛应用。工程应用表明,沥青路面微波养护技术具备快速修复、开放交通的能力,修复质量高,提高了公路养护的质量、速度、效率和道路服务水平,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特别是特殊气候条件适应性强,冬季寒冷、雨季潮湿天气下仍可正常进行路面养护,对于保障公路运输经济大动脉安全畅通,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经济、快捷、方便、安全的优势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扩展,微波加热技术将会在沥青厂拌热再生、路面除冰、冻土开挖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9 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共申请了13项发明专利(获授权2项),公开发表科技论文16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4篇;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1名,硕士7名。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被1项国家标准(报批中)、4项行业标准(2项报批中)采纳。2009年“微波王沥青路面养护车”获得“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称号,2011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管理机构:实验室主任:冯忠绪教授,副主任:宋绪丁教授、张新荣教授(1)办公室主任:高子渝副教授,秘书:吴文高工(2)道路施工机械牵引动力学分室:学术带头人吕彭民教授(3)道路施工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学术带头人焦生杰教授(4)工程材料性能与应用技术分室:带头人宋绪丁教授(5)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与养护技术分室:带头人刘洪海教授(6)车辆环保技术及清洁能源分室:带头人张春化教授39 8.2高速公路养护装备实验室鉴于目前国内养护技术及装备水平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而国内从事养护技术及装备研发的科研单位又面临着研究条件相对薄弱、研究手段相对落后、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窘迫现状,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由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公司牵头,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河南高远公路养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校及企业共同组建“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组织机构“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长安大学)下辖1个办公室、7个研究所(公路养护装备传动与控制研究所、公路养护装备牵引动力学研究所、工程机械结构强度研究所、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所、混凝土先进拌合理论与技术研究所、公路养护新材料新工艺研究所、道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研究所)和1个筑路机械测试中心,实验室主任焦生杰教授,副主任宋绪丁教授、高子渝副教授。研究方向1、公路养护装备关键技术及关键部件的研究设计与验证大功率多单元养护机械功率匹配与控制技术、机械电子液压融合控制技术、专用汽车底盘机械/静压复合驱动技术、综合作业模块快速换装平台设计制造技术、宽幅重型大功率路面铣刨技术、泡沫沥青发生与精准控制技术、沥青路面加热及控制技术、大型联合作业道路养护机械成套技术等。2、公路养护关键装备成套集成技术创新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重大型公路铣刨机、路面现场冷/热再生装备、公路施工与养护高性能摊铺装备等公路养护关键装备成套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公路养护与施工专用汽车底盘集成设计制造技术;常温水硬性有机沥青混合材料超薄罩面施工成套装备技术等。3、公路养护装备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建立39 开展关键重大公路养护装备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在对国内外技术发展和标准化情况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有标准和实际需求,优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研究建立我国公路养护装备标准体系,使体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学术带头人焦生杰:教授,博士生导师,“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长安大学)主任,中国工程机械液压技术分会理事长,中国公路建设学会筑养路机械分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工程机械液压传动与控制、车辆电子监控、高速公路快速养护技术与装备。主编教材及专著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专利8项。吕彭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院长,《中国公路学报》编委、《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分会理事。主要 研究方向:工程机械和大型结构动态仿真、优化设计、强度分析、疲劳寿命预测和车-路耦合动力学研究。曾主持和参加了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8篇被SCI收录,16篇被EI收录。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和专著2部,参编大型公路技术词典1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宋绪丁: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新型薄膜技术、材料和结构抗疲劳设计、路面动态和静态检测仪器开发。出版教材3部,参编教材6部,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7篇,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两项。胡永彪: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人员,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器地面系统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铺筑的理论和技术、沥青路面铣刨理论与技术、工程机械作业质量控制理论和技术、工程机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技术、工程机械视觉理论与技术等。主持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4项,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2项,取得国家专利839 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3篇。杨士敏: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筑养路机械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机械理论、动态性能与作业质量控制;计算机仿真与优化设计;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公路养护技术与装备;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设备与技术;工程机械设备现代管理系统研究;机械化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陕西省优秀专利成果一等奖一项,取得专利成果5项,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一项。刘洪海:教授。首都机场集团机场建设公司高级顾问,民航机场招标公司专家库成员,VOLVO国际道路学院特聘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速公路和机场道路的机械学与材料学的综合研究、工程机械理论与作业质量控制、公路养护技术与装备、现代公路机械化施工新工艺和新技术、公路施工中的QC/QA技术、压路机智能控制技术。主持进行了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1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加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276沥青洒布车标准》。参编《公路机械化施工手册》,《热拌沥青混合料机械化施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等。王国庆:教授,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副院长,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考虑与作业介质耦合的工程机械新型作业机构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动态分析与仿真,机电液系统故障的虚拟现实再现与实时故障监控,机电液智能化系统的关键控制技术研究,先进机器人的自主惯性导航等。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外国专家局和海军装备部下达的纵向课题3项,主持横向课题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5项,其余的横向课题3项,参加美国能源部课题1项。吴永平:教授,39 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分会常务理事。俄罗斯莫斯科汽车公路学院访问学者,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机械理论与仿真技术、公路养护工程与装备。参与主持的沥青路面再生重铺机组的开发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公路养护机械化理论及机械合理配置方法的研究获交通部科技进步3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部分科研成果1、节约生产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及其装置:将机械工程、建筑材料、生产工艺结合起来,以搅拌装置和与之相互作用的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及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约生产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及其装置,并在行业内得到了应用,获专利12项,交通部资助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为我国沥青路面动态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提出的沥青路面层间施工监控措施能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大中修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8项专利(5项发明专利),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2篇(13篇被SCI和EI检索),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沥青路面微波养护技术及设备研究:创造性地将微波加热技术应用于沥青路面养护之中,提出了典型的沥青路面微波养护施工工艺,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沥青路面微波养护系列产品,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公开发表科技论文16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4篇;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1名,硕士7名。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被1项国家标准(报批中)、4项行业标准(2项报批中)采纳。“微波王沥青路面养护车”获得“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称号。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FB100泡沫沥青试验机:主要由沥青循环与添加系统、发泡水添加系统、发泡气添加系统、沥青发泡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具备手动和自动操作功能,能够准确测定不同水、气添加量情况下,各种沥青发泡的膨胀比与半衰期。该设备主要用于检验沥青发泡装置性能、确定沥青发泡工艺参数等,研究成果已在徐工集团,南方路机等众多知名企业泡沫再生设备中得到了应用。5、沥青路面减小施工变异性与提高平整度的理论与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性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问题,并在平整度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上取得了突破,通过对机械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压实度与平整度进行了综合控制,减少了施工变异性,使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得到同步提高,全面提升了沥青路面39 的整体品质,适用于高速公路、机场道面的新建、改建、罩面等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与质量控制,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中科院传感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本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中科院系统重点建设的国家现代传感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基地。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研发现代产业所需的各类新型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构造智能化、高性能的现代传感器系统实验分析平台,设计智能机器、复杂机电液系统、高端仪器等重大装备领域最重要的大型、多功能、综合性的测试仪器系统。本中心研发工作涉及到计算机、信息处理、网络系统、多传感器系统、机器人、虚拟现实等多个学科的前沿技术,相关技术产品可用于对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化(智能)机器以及多种复杂系统的多传感器测试、标定、实验和评定。中心实验平台包括重大装备及其控制系统,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的多维力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多维线/角加速度传感器、超声(光电)距离传感器、视觉传感器以及临场感I/O工具等各种主要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上述各传感器可通过标准通用网络接口方便地连接到用户设计的各种原型机器测试系统上,完成对相关传感器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处理,并通过仿真示范和在线控制实现原型机器系统预定的各种操作功能。中心已经为在研在役的多种型号装备和智能机器的应用功能设计和集成感知系统提供了综合实验技术手段以及重要的传感控制系统设备。8.4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专门从事光伏系统技术研究的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被列入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111计划”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省级实验室。39 中心下辖4个研究所,4个产业化基地,拥有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一个一级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4个二级博士点,7个硕士授权点,教授24名,博导18名,外籍学术大师及专家10名,副教授、博士及以下科研人员84名。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973、863、重点基金等国家及地方科技项目50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委托项目300余项。中心在太阳能电池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配套装置研发、能量转换技术与装置的研究开发、光伏系统专用高效配套装置的研究开发、风能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风-光-柴-蓄复合能源发电技术及并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大功率高压节能技术与关键控制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各类新能源与节能高新技术产品及其配套生产工艺、生产用测试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有一大批的科技成果成功地进行了转化,在国内的许多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节能技术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的其中四个研究方向:光伏系统技术、复合能源系统、特种电源技术、电力传动技术,挂靠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中心下辖三个研究所和一个产业化基地:合肥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新型电气传动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分布式发电及用户电力技术研究所、北京京合绿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由合肥工业大学和北京自动化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教育部科技司发文(教技函[2006]30号)对我校申报的两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依托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学科建设的“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立项建设。39 2006年初,我校科研处接到教育部有关申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后,即积极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中心申报的准备工作,并于4月份完成了申报工作。6月份,教育部科技司在对我校报送的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资格审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资格审查合格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网上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教育部有关部门综合研究,最后同意我校申报的“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针对现代工业急需的安全关键器件和部件的生产现场自动化在线检测装备,开展机器视觉检测、智能无损检测及固体器件测试等相关测试技术、方法的研究和装备的开发;针对大型企业大区域作业场地及井下危险场所的人员安全与生产安全问题,开展安全关键性生产环境监控、设备监控、人员跟踪及生产过程监控等大区域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程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将围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宗旨,探索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以及量化的考核目标,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2010年12月29日39 ,教育部科技司组织验收专家组来校,对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进行验收,在听取工作报告后,专家组对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研究基地、试验研究基地、产业化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审阅了相关文档资料,并在工大高科公司会议室对工程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质询,韩江洪副校长、刘晓平院长、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建军教授、工程中心副主任蒋建国教授、鲁昌华教授和陆阳教授就专家的提问进行了解答和说明。经认真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合肥工业大学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紧密围绕建设目标,凝炼了分布式控制、可靠性安全性建模与分析、高速无损检测与安全参数评估等特色研究方向,建成了若干研发条件平台和产业化基地;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省部级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项,主持制定两项国家标准,获国家授权的知识产权几十余项;其中,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已产业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备了工程化验证和技术转移的能力,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建设期间,中心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各种高级生产技术人员,支撑和促进了依托单位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工程中心人员结构合理,管理制度健全,已完成预期建设目标,达到了验收要求。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