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0 KB
  • 2022-04-22 11:25:11 发布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doc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什么是技术创新?P22、简述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P23、任何形成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P34、试分析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机制与社会条件P45、如何理解社会因素对技术发展的选择作用P56、简述技术发明过程及其方法论特点P57、试述远古时期以来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P68、工业文明时期主体性的张扬对于环境保护有什么样的影响P69、自然界的价值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价值?P710、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评述P811、难于操作的理论进步—动植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P912、所有生命都是道德关心的对象—生物中心主义P913、觉醒的“激进主义”—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P1014、如何重构人类的主体性以更好地保护环境?P1015、如何看待“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P1116、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限度P1217、单纯的经济增长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它可能带来哪些问题?P1318、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P131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P1320、稳定经济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从物质经济走向非物质经济需要采取哪些措施?P1421、消费主义文化对于环境保护意味着什么?P1422、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说明现代科学为什么会造成环境问题?P1423、机械自然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P1624、机械论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发生有什么关联?P1625、牛顿的自然哲学与18、19世纪的科学发展有何关联?P1726、机械还原论有何局限性?P1827、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如何一次次冲击机械论自然观的?P1828、如何理解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P1829、科学试验有何特点?它在科学研究的意义何在?P1930、科学理论的内涵是什么?它具体有什么样的功能?P1931、为什么科学始于问题?P2032、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有何区别?P2033、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依据是什么?P2134、科学理论演变的基本动力是什么?P2135、反科技的思潮的特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P2136、如何理解科学的社会规范?P2237、试述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P2324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领域的创新行为,泛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技术发明仅仅只是一个构想或设计,它并不一定在商业中应用。它可以是一种创新,但不一定申请专利,也未必就带来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然而,技术创新是指一个新想法或新装备(产品、工艺、系统)在商业上的实现。技术发明强调以技术解决问题,技术创新不仅包含技术活动,而且更关注技术方案的商业价值,强调的是以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简言之,技术创新与研究和开发活动密切相关,是以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为目的,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活动或过程。技术创新本质上是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配置的过程和结果。当代多数技术创新是在诸多创新主体,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高技术创业型企业以及在这些组织中从事创新活动的技术专家和商业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技术创新的特征是:(1)技术的新颖性;(2)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3)技术创新的中介性;(4)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和周期性;(5)技术创新过程的系统性。技术创新的分类:(1)按技术变化强度,可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2)按导致生产要素节约的不同,分为节约资本型、节约劳动型和中性的技术创新。(3)按创新的对象不同。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二、简述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往往是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活动。(1)科学家是技术创新路径的提供者。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往往都蕴涵着新的技术原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同时,用于科学的实验室装备,是科学家进行技术原理性探索的现成平台,成为孕育新技术的摇篮。如晶体管的发明就得益于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场效应原理为电子放大器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可能性。(2)发明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导致重大技术突破的关键。如爱迪生现实了电灯的商业化、照明的产业化,成立了“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发明家对科技了如指掌,对相关技术及装备、元器件十分熟悉,并富有创业与冒险精神,并有能力把技术创新付诸实施。(3)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灵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企业家的远见卓识以及冒险进取精神,使其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天然领导者。24 正是基于对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国内外都十分推崇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这是适合时代特点的技术创新的最佳组织形式。一、任何形成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与其他生产活动相比,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风险大、收益期晚、收益的非独占性等特点,因此技术创新并未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需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可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宏观激励,企业内部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微观激励。包括:(1)产权激励:通过确立创新者与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关系,来推动技术创新活动持续进行的激励。由于产权规定了创新者与创新成果的所有关系,这就使产权安排成为激励创新活动的重要技术保障。技术创新之所以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产权(有形资产产权与无形资产产权)激励机制(如专利制度)的不断完善。没有专利权的激励,瓦特可能就不会对蒸汽机做出重大改进;没有专利制度,使技术创新的收益具有非独占性,从而使不少企业滋生“搭便车”的想法,这就不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2)市场激励:市场激励是指通过市场竞争对创新行为的激励。市场和产权一样,也是一种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市场机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为:A—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市场机制将公平地决定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回报(主要体现为消费者对创新成果的接受程度)。B—市场机制可消除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而产生的消极因素(许多企业从多种途径同时进行一项技术创新,在竞争中开发出各种互补性的技术成果,这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尽早实现)。(3)政府激励:由于技术创新成果的公共产品特性和较强的“外部效益”或“外溢性”特点,市场机制引导的技术创新活动不一定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优的技术创新。这就提出一个“市场失灵”或非市场激励—政府激励的问题,政府激励具体表现为:A政府给技术创新者以某种津贴,包括税收减免、关税优惠、创业信贷优惠、创业基金等。B搭建技术创新平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C对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利益的公共技术项目、基础产业和关键产业技术创新进行引导性投资。D通过政府购买,强化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发育。E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各类创新转化基金。(4)企业内部的激励:企业是实施技术创新的基本单位,如何用产权或非产权的手段激励人们从事创新的积极性,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企业内激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把技术创新的推果与成果分享结合起来,对技术创新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晋级、发放奖金、分配股权等多种形式的物质与精神激励。B大胆进行组织结构调整,通过充分授权、弹性管理等方式,激励员工从事创新活动。C与大专院校、科研所联合,以合作、委托开发等形式组织技术创新。24 一、试分析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机制与社会条件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传递模式下,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重大技术创新导致产业革命,要使技术创新对产业革命产生深远影响以至引发产业革命,还依赖于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涨落放大机制的作用,同时离不开社会条件的支持。技术—产业生命的周期包括:孵化、技术成长与分化、市场成长和细化、成熟及衰退五个阶段,产业革命实现的主要机制是:(1)原始创新的引擎效应机制。原始创新者率先将技术革命引入产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原始创新对产业革命的“引擎”效应取决于四种因素1、以R-D为基础的创新比重;2、实质性创新的比重;3、个案创新产生的直接增长效应;4、个案创新诱导或强制创新集群生成的能力。(2)模仿创新的扩张效应机制。众多跟随者对原始创新的模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是原始创新通过正反馈机制迅速扩张为“巨涨落”,引发产业领域的技术革命。而且适当的模仿对于产业拓展具有乘数效应、增值效应和优化效应。(3)技术创新的继起机制。技术创新继起主要有:强制替代、边际替代、差别技术这三种途径。技术创新的替代通常是集成式的,表现为技术关联型创新集群、产业关联型创新集群和竞争关联型创新机群三种替代方式。(4)产业结构的优化机制。产业结构存在的瓶颈因素诱发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改变产业结构参数并使之优化,从技术变革到产业革命正是通过这一互动机制实现的。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看,技术创新会产生三重效应:根本性创新所带来的推动效应,产业内外模仿扩散的乘数效应、产业竞争的选择效应。在这三重效应下,产业结构会发生两个层次的变化:以新产业生成和既有产业的技术升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的高效化;形成新的主导产业群,并围绕新的主导产业群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形成新的关联结构。并不是任何技术革命都能导致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只有在具有一定的社会条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时,才会导致产业革命的发生。第一次产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并不是偶然。17世纪后期,英国比较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通过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律,“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人力资源;英国天然资源丰富,商业资本家向工业资本家转化、广大殖民地保障了广阔的商品市场。这些优越条件使英国率先先掀起了产业革命。从技术革命走向产业革命还依赖于众多其他社会因素的推动和补充。如果一个社会允许特定技术发挥作用的社会空间狭小,或将特定技术的应用引向歧途,再卓越的技术变革或技术发明也不会对这个社会的产业变革产生重大影响。如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社会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政治地位比什么都重要,像四大发明这样重大的技术成就只能算雕虫小技,指南针用来看风水,火药用于炼丹。而在西方,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印刷术成为了新教的工具,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西方国家后来居上,经济上大大超过了中国、阿拉伯等东方国家,还和其复式薄记、公司制度、产权制度等具体制度的建立分不开的。24 一、如何理解社会因素对技术发展的选择作用社会因素对技术发展的选择作用是立体、全方位、多渠道展开的,体现在技术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的各个环节:(一)、从技术萌芽阶段看,它就面临银行贷款、政府或社会基金支持、同行专家评议、市场潜力诱导等方面的选择,单就技术开发者而言,他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技术开发的成本、市场前景等。这些考虑都离不开社会赋予开发者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二)、从技术开发或推广应用阶段看,技术的功能、效率、价格、运行成本、性价比、适用性、关联性、生态效应等都是影响社会选择的重要因素。(三)从技术消亡看,先进技术淘汰落后技术,也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一般地说,新技术形态都是经济、生态与技术指标优良的技术形态,否则在投入开发之前,人们出于社会竞争、经济效应、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考虑,会将它淘汰。(四)社会需求对技术的选择作用,首先表现为导向作用。社会需求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大,结构日益更新,动态地引导技术开发的重心与方向,支持、扶持和激励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发展方向。其次表现为筛选与支持作用。各项技术开发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决定了社会可能对它提供支持的程度及其推广的范围与速度。再次表现为调控作用,社会需求往往通过政策、法规和舆论手段,鼓励、提倡一些研究活动,或削弱一些研究活动。同样,按照这一分析模式,我们也可以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哲学、科学等社会文化因素,乃至重大社会事件,对技术发展的选择作用做出具体分析。二、简述技术发明过程及其方法论特点技术发明泛指创造新事物或新方法的活动。该活动是解决技术问题、孕育新技术形态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技术革命演进的动力源泉。从当今全人类面临的种种技术问题出发,界定出一个技术前沿。技术前沿的一边是已行的技术世界,另一边是求知领域,技术前沿向未来领域的推进就是通过技术发明活动实现的。因此,只有那些以解决技术前沿问题为目标的创造性活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技术发明。技术发明一般要经过发展预测、目标设定、效果评估、原理构思、方案设计、方案评价、研制、试验等环节。技术发明是创造性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技术发明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广泛适用于技术发明的各个环节。虽然不存在着技术发明的普遍有效的方法,但众多技术发明都包含着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论特征:首先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综合与协同应用(用非逻辑逻辑思维开辟通道,用逻辑思维加工整理);其次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式思维的优化组合(既用求异思维、开放性思维在众多领域、方向探寻各种不同的方法、路径和可能答案,又用求同思维、封闭思维把众多信息归入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之中);再次是机遇的触发作用不可忽略(一是与原有技术目标、领域相偏离的机遇;二是与原有技术目标、领域相关联的机遇)。24 一、试述远古时期以来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采集为主的远古人类无法摆脱饥饿的威胁,此时的人类对自然是绝对的依赖。自然在限制、影响着人类。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自然环境适宜与否,是远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远古人类在接受自然主宰时,慢慢开始对自然的利用。火的利用扩大了人类的食物来源,食用熟食有利于营养吸收,促进了肢体与大脑的发育,减少了疾病,降低了死亡率。火使人防止了夜晚猛兽的袭击,扩大了人类生存空间(从热带向温带、寒带迁移)。弓箭的发明也标志远古人类对自然影响力的提升。但那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极小,远未超出自然力的恢复能力,使得整个生态是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级生态相。此时人类只能盲目地、动物式地适应自然,产生自然神话宗教和图腾崇拜为表现形式的自然中心的拜物观念。此时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与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二)和谐中的不和谐之音—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类在大约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便开创了新的生产方式—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农业文明赋予人类对自然更强的控制力。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纺织业、造纸术、印刷术、冶炼术、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航海、水利、火药、医学、数学、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哲学交织成的农业文明之网显示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与控制能力。人类栽培植物、驯服动物,从大自然恩赐食物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从而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青铜技术、铁器技术成了农业社会的主导技术,农业日益专门化,耕地面积与人的直线上升,多种多样的植物被很少的庄稼所代替,人类开始进入增长—破坏—增长的怪圈。冶金术开始了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它们的勘探、采掘、冶炼、锻造也给环境带来污染。但农业、畜牧业总的说来是“生物型”生产,对环境影响也超过环境的容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需求并没有激化,人与自然之间总的来说是和谐的。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对自然利用、征服能力的增强,以人类为中心的对象性拉开了序幕,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和谐中逐渐开始走向恶化。二、工业文明时期主体性的张扬对于环境保护有什么样的影响工业文明只有二、三百年历史,但它却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人类文明进化曲线陡然上升。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空前增强,人类的主体性被发扬光大。24 对人类主体性和理性的强调并没有过错,这是人的解放和成熟的一个阶段。但个体主体性、群体主体性、人类主体性过分张扬,不利于环境保护。为了追求个人暂时或局部利益而破坏环境,损害更大群体的社会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群体中心主义”对人类利益的损害也非常广泛,如某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多利润,不愿治理污染;某些国家不顾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恣意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人类主体过分张扬,使人类成为超级生产者、超级消费者,却不是超级分解者,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主体的过分张扬必然导致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主体,以自然为客体,主体是高级的、主动的、富有价值、富有智慧、富有控制能力的;客体是低级的、被动的、中性的、无智慧的、受控制的)。这样一来,主体就成了一个驾驭于客体之上的,对客体进行操纵、控制、征服的神性的存在。人是自然界唯一具有主体性和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类在价值意义上处于自然的中心,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为满足人类利用需要服务的。这是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深层次决定原因。一、自然界的价值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价值?在现代的生态伦理学,所谓自然的价值,一方面是指自然物对人的有用性,可将此称为自然的使用价值或者外在价值(工具价值);另一方面,是指自然界或生态系统的自我满足,即自然物之间彼此联结、相互利用的自在价值(内在价值),它强调的是价值的客观性,人的尺度的非绝对性和非唯一性。自然界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是以人为尺度的,大约有十三种: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使基因多样性的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懂得价值、生命价值、宗教价值。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是指自然界以自身为尺度的价值,它表现在下述三方面:1、自然界具有创造性,自然界创造出有利于有机体的差异,使生态系统丰富起来,它作为一个创造万物的系统,是有内在价值的。2、自然界具有主体性。在生态学中,既有以人为主体的生态(人类生态学)和以生物为主体的生态(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又有以生物圈所有生物为主体的生态(全球生态学),多样性的价值必然带来需求与满足的多样性,从而使价值意义在自然界的各个层次、各个方向上展开。3、自然界具有目的性。维纳认为人、生物和无机自然界具有三个层次的目的性,一是人的目的性,二是动植物的目的性,它是生物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一种本能。三是无机自然的目的性。这是在负反馈机制作用下使得一个自然过程得以维持或趋向一种特定的稳定状态,即目标值(目的)。自组织理论研究表明,目的性并非人类独有的,自组织系统也具有这一属性。为什么自然界有上述价值呢?24 一是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尊重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应承认自然权利,即生态系统所固有的按照生态规律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自然权利包含两个方面内容,A权利所有者要求它的生态利益受到尊重;B这种权利要求是合理的,权利所有者对侵犯它们利益的行为提出挑战。比如环境破坏的后果表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人类被迫采取保护环境的行动,表示对自然的尊重。由于自然的权利包括了各种生物对维护其生存所必需的各种生存条件的拥有权利,一旦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能量供应系统,也等于剥夺了生物的生存权,从而侵犯了自然界的权利。保护自然环境不仅是为了人类的生存权,也是为了非人类生物的生存权。自然权利具有主体性、自然性、平等性,人类对自然的道德关怀、生态义务和价值的肯定是人对自然应有的责任。一、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评述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包括自然目的论(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其他存在物的目的,所有的动植物及整个自然界是为了人类而创造的,它们都是人的工具,人对它们不负任何道德责任)、神学目的论(人为神而存在,万物为人而存在)、灵魂与肉体二元论(如笛卡尔,人既有躯体又有心灵,动植物只有躯体没有心灵,人比动植物更高级,应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统治者。)前三者形式已失去科学依据,被世人抛弃,只有理性优越论为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发扬。理性优越论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使人从万物中区别开来,建立起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在改造自然中完善着人类自身。从普罗泰戈拉最初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康德“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再到洛克“对自然界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门”,明显经历了一个由单一主体意识的觉醒到“类主体主义”的张扬和虚妄的过程。以人类为中心是人与自然交往关系中人类的经验积累和主体诉求,为摆脱自然的困扰和主宰,古代人类中心主义更多是合理的,也是合目的的,可以认为它点燃了人类“主体性之光”。人既是自然的存在物,在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实践中,人类中心主义最初表现出价值向度和客观向度的统一。当人类以强大的生产力向自然无所顾忌地进行掠夺时,这两个向度出现了分裂,价值观念的缺陷与价值判断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困境。所以古代人类中心主义既是“主体之光”,又是“罪恶之源”。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唯一拥有理性的存在物。这种理性使人类自在地就是一种目的,自在地具有价值。非人类存在物由于不具有理性因而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有工具价值。非人类存在物不具有道德自律能力,因而没有道德权利。人类有权绝对支配、统治、处置自然,而对自然不负有道德责任。近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建立在理性优越论基础上的,但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的实际行为并不十分理性。人的理性本质上表现为观念上的虚妄。通过分析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可以发现它的论证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为所有人(包括胎儿、婴儿、白痴、精神病、老年痴呆患者)所具备的某种特殊属性(如理性、道德自律)并不存在。既然人类能将道德权利赋予那些不具有理性、道德自律的人(如白痴),那么人类也完全可以对非人类存在物施以道德关怀。其次,“只有人才有权作为道德代理和道德顾客”这一理念是人根据自己的属性和其他存在物的属性定义的。既然如此,其他非人类存在物也可以(如果有可能的话)以同样的逻辑定义自身为道德代理人和道德顾客。再次,从人类历史角度看,道德的进步也是道德关怀的对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奴隶社会,奴隶只有对奴隶主负有义务,奴隶和妇女是工具;在中世纪,基督徒只对上帝及信徒负有道德义务;到了20世纪,所有人都获得了道德权利。既然如此,人类完全可以将道德关怀赋予世上万物。上述论述表明:人类中心主义为人对自然没有道德义务是没有根据的,更何况,人类中心主义与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与资源危机有密切的关联。24 一、难于操作的理论进步—动植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前者主要是由澳大利亚伦理学家辛格提出。他认为动物理应与人类一样享有道德上的平等,人类必须平等地考虑动物的利益。辛格把感受苦乐视为一个存在物获得道德权利的根据,动物也具有感受痛苦和愉快的能力,因此,动物也具有感受痛苦和愉快的能力。因此动物应从那里获得“平等的关心”的道德权利。他还认为黑人解放、妇女解放等要求扩展道德应用范围的运动为依据,证明“动物解放”的合理性。动物权利论的思想以美国的雷根为代表。他认为人之获得道德尊重的“天赋价值”,在于人是生命的主体,而使人成为“生命的主体”的各种特征,如“期望”、“愿望”、“记忆”、“未来意识”、“感情生活”等,动物也具有,所以动物也是生命的主体,也具有道德权利。只有假定动物也拥有权利,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类对动物的无谓伤害。动物的权利虽不可侵犯,但个体的权利可被侵犯,不过这时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对该个体的权利的侵犯将阻止对其他无辜个体的更大伤害;2、对该个体的权利的侵犯是一系列措施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这些措施将从总体上阻止对其他无辜个体的更大伤害;3、只有侵犯该个体的权利,我们才有希望阻止其他无辜个体的更大伤害。上述规定,从质的方面规定了侵犯个体(人或动物)的权利的边界。但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善善相伤、恶恶相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此动物权利者又提出两个原则作为补充:1、伤害少数原理;2、环境较差者优先原理动物解放权利论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关心动物个体的福利和权利,把道德关怀的视野从人类推进到人类之外的动物,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但是,无论是从理论本身还是实践操作上它们都存在不足。首先,不捕杀动物并不必然能保障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反而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其次,人作为杂食动物,不可能不吃肉。那些被人饲养的禽畜即使不被人吃,也会被其他肉食动物吃掉,这些动物的权利并没有真正获得保障。再次,当普遍动物个体和濒危动物个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动物解放权利无法提供一种有效的论据来说明优先考虑濒危物种的合理性。因而,动物解放/权利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并不显著,是一种难于操作的理论进步。二、所有生命都是道德关心的对象—生物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者泰勒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人只是其中一个成员,因此人并非天生比其他生物优越,所有有机个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所有的生命都是道德关怀的对象。所以尊重生命应遵循四条原则:不伤害原则、不干涉原则、忠诚原则、补偿正义原则。在维护人类的价值和权利与维护生物的价值和权利发生冲突时,泰勒提出五条原则:自我防御原则;对称原则;最小伤害原则;分配正义原则;补偿原则。24 敬畏生命、尊重阻燃的伦理思想是通过对以往人类错误行为及恶果的反思,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也对人们思考以往的道德伦理缺失具有启示作用。但是,它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不是依靠社会规范的调控和干预,而是依靠个人对生命的信仰,带有明显的理想主要成分。另外,它所关心的仍然是个体,把物种、种群、生态系统及其利益还原归纳为个体以及个体利益,由于否认生物共同体的实在性,所以生物中心主义否认人对物种本身和生态系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它坚持的是个体主义的伦理学方法。它同样存在困境—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得不毁灭某些生物个体的生命的困境—人类的生存行为与敬畏自然的道德之间的矛盾。一、觉醒的“激进主义”—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20世纪30年代诞生的生态中心主义(包括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代表着环境意识领域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激进反思。大地伦理学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物圈和生态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遵循生物共同体的行为规则,平等地对待其他成员,不应仅仅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界限,而应将伦理学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人与非人存在物,必须从道德上关心无生命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伦理环境学必须是整体主义的,即它不仅要承认存在于自然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把物种和生态系统这类生态“整体”视为拥有直接的道德地位的道德顾客。因此,与动物解放/权利论和生物中心相比,生态中心主义更加关注生态共同体而非有机个体,它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而非个体主义的伦理学。这种整体主义同样适用于人类。大地伦理学认为,人与大地是一个共同体,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和公民。这意味着人不仅要尊重共同体的其他同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生态中心第二个体现是“深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之所以是“深层的”,就在于它对浅层生态学不愿过问的根本性问题提出质疑并不断向深层追问。深层生态学所坚持的是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它对在人类中心主义框架下所做出的任何决定都保持警惕。“深层生态学运动力图探明那些支撑着我们的经济行为的价值观、哲学与宗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基本假设”。如我们为什么认为经济增长与较高的消费水平是如此重要?当代社会是否满足了诸如爱、安全、接近自然这类基本的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宗教和教育才是有益于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为实现必要的文化改革,我们需要做那些事情?因此,深层生态学实质上是包含了价值论、政治学、社会学、自然观等广泛内容的社会运动,其目标是要倡导一种与自然协调的新生活方式。二、如何重构人类的主体性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在人类主体性问题,一个极端是把人的主体性夸大为宇宙的中心和世界的中心。这种观念必然引导人们对自然客体的控制与征服,造成环境的破坏;而环境的破坏又必然导致对人的压迫,造成主体性异化。另一个极端是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主体性的“摧毁运动”,取消人在对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这必然会走向消极主义的预成论、宿命论,回到古人主客不分的蒙昧状态。事实上不承认一个与自然客体相区别并高于自然客体的主体,就不存在人类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的前提,也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保护环境。应在承认人类主体、自然客体相对可分的基础上,在承认人的自发性、受动性的基础上,更大地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构建一个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主体观念。24 重构人类主体性,一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个人与他人、他物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作为主体的人既是一种实体的存在,也是一种关系的存在,这种关系的存在使他与社会、自然存在作用与反作用,以及不可分离的关系。这就将内在关系赋予各个等级上的个体,打破了它们之间的壁垒,克服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随之也就克服了真理与德行的分离、价值与事实的分离、伦理与实际的分离,从对立走向和谐,有利于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二是承认主体性是自主性与依附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自主性是人类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认识、改造)自然。但这不是完全独立的自主,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人类,地球生态过程可以照常进行,而没有绿色植物、微生物,人类至多只能活几个月,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具有目的性、选择性、计划性、预见性,但应考虑到大自然的复杂性,按照生态规律办事,这后一方面体现了主体的受动性。三是承认交互性的主体性。在人类认识、改造自然中,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并且将两者融合了起来,体现了“主—主”的关系结构(相对于人与人之间而言的)。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如何看待“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运用数学模型对各种因素综合以后得出四条结论:1、如果在世界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持续下去,这个星球上增长的极限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2、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以支撑遥远的未来是可能的。3、如果世界人口追求第二种结果而工作得愈快,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4、技术不能防止人口和工业指标的最终下降,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崩溃的时间推迟到2100年以后,技术有其副作用,甚至有助于扩大不平等。今后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例如核军备竞赛、种族的紧张状态和失业(技术悲观论)。与罗马俱乐部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归咎于技术的滥用,认为经济增长必然走向极限相反,技术乐观主义者西蒙认为技术世界的力量足以克服任何危机,经济前景没呈现没有极限的增长(技术进步能使原材料变得更易得到而不是短缺,并能生产替代品解决能源危机,人口控制将带来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造成规模化经济)。《增长的极限》在全球范围内敲响了人和自然关系的危机的警钟,使西方社会长期流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科技进步和物质财富增长是无止境的”盲目乐观思潮受到极为强烈的冲突,也使人们对科技解决人类问题的能力产生新的深刻反思。那么人类真的面临增长的极限吗?还是存在没有极限的增长?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反对罗马俱乐部的观点认为:24 1、研究报告用了一个简单的模型,仅仅用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五种变量太少,且这五种变量未必都呈指数增长。2、它没有足够重现原来储存的可能性,只重视资源的“已知储量”,而忽略了“可以发现的储量”。3、人口增长、资源消耗增加,将使人们推动技术进步,寻找更多的更廉价的资源。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反对者的见解同样存在问题:首先《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所使用的模型简单,但不必然会导致它的结论错误。其次该书中某些预测(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已成现实,现在人类生存的整体自然环境并没有比罗马俱乐部30多年前的预告更好。再次,人口增长刺激技术创新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总是这样。原因之一是如果较快的人口增长不能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从而使收入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人均国民收入的停滞甚至实际减少,形成恶性循环。原因之二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不主要地由人口因素所引起的资源短缺决定,而是由其他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并不一定导致技术创新,相反很有可能阻碍技术创新。一、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限度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的论争,实质上是对科技决绝人类现实问题的深层次拷问,科技在解决人类某些问题的功能和给人类带来的危机都是无可比拟的。科技在下列问题面前是无能的:1、非理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问题。2、带有深刻社会含义的文化、政治问题。3、面对价值观和实际价值做出选择的问题;4、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问题等。科技在解决环境问题也存在一个限度:第一,科技进步虽能减少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资源,但未来的社会资源总量并不一定随科技进步而减少,科技可以延缓不可再生的使用年限,可以找到替代资源,但科技不能改变人类对资源的日益强烈的需求欲望。第二,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尖端技术虽有助于能源的节约,但不能使有限的资源无限化。目前信息领域也需要冶金、采矿、化学等传统工业部门的产品。而且,农田、森林、水和渔业资源的退化是未来几十年社会动荡最主要的根源。第三,科技的应用已经而且不断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如核污染、基因污染等。科技应用对环境的影响通常具有延迟性、长期性、艰巨性。第四,环境科技应用的成本增加。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获得自然资源和生产新产品的成本逐渐减少,但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生产同样多的产品需要更多的能源和产生更多的废弃物,将需要更多的生产成本和废弃物的处理成本。这一点随着环境的标准的提高而增强。某种技术利益越强大和深远,那它失误后的附带效应可能越严重,治理成本就越昂贵,即使科技能解决这些问题,可经济状况不允许这样做。24 第五,科技的应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后三者决定了人们开发什么样的科技以及科技用于什么样的目的;从这一角度看,如果人类仍然抱着征服自然的态度,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作无限的物理扩张,就必将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相反,如果人类让科技服务于可行或可持续的目标,则科技又能帮助人类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单纯的经济增长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它可能带来哪些问题?单纯的经济增长观认为:GNP的提高无疑会自动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可以消除贫困,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民主化;经济发展了,也就有了平均分配的前提,社会的其他目标自然而然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等于增长,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尽可能提高GNP水平及增长率,后者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尺度。这种发展观的误区:首先,忽视了环境、资源、生态等自然系统方面的承载力,其次,没有考虑自然的成本。它单向度地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经济利润,没有考虑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这样的经济核算体系容易使人产生“资源无价、环境无价、消费无虑”的错误思想,而在实践上则会采取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外延式发展方式。再次这种发展观缺乏整体的协调性。把社会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发展,认为有了经济增长就有了一切,人文文化、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全球协调等重大社会问题受到了冷落,导致了社会的畸形发展。二、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这个定义看,可持续发展观的逻辑内涵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体现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协调性原则,最终达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维护稳定的自然过程,保护自然环境的生产潜力和过程,使之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持续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长,即坚持绿色GDP(传统全部最终产出—资源环境损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是指同代人之间、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和收入上的公平分配,它从时间角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能抑制人口增长,能保存生态基础(肥沃的土壤、草地、渔场、森林、淡水地层;减少或停止对矿物燃料的使用),能更有经济效率、能拥有与自然、技术和经济特性相和谐的社会形式,能有共同信仰价值和社会范示的文化。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发达国家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出生率不足。这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经济活动的形式、社会结构和全球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城市废弃、地产价格下降、设施闲置、交通不畅、兵源不足、学校拆除等。24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消费不足、人口压力不断增加,人均拥有的资源总量得不到发展。人口过度增长必然导致生产性、就业性、消费性、资源性等方面的贫困人口,而贫困又加剧了人们以增加劳动力来获得发展的心理动机,导致生育率增长,使现有资源总是处于匮乏状态,也使人口与发展之间呈恶性循环。一、稳定经济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从物质经济走向非物质经济需要采取哪些措施?稳定经济是一种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类长存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状态。它强调关爱生存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求逐步缩小和分散工业经济体系,降低社会生产率,并通过管理消费的途径,削弱人们过度的物质需求,使生产和消费能根植于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之中。目前世界人口增长迅速,如果我们想在这样的条件下享有高水准的生活,又不想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高限度,那我们只有在更少的物质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服务与产品才有可能。这就是后工业社会中的非物质化思想。这种思想把非物质化放到整个生产、消费的背景中去思考,减少每单位服务的物质消耗,针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计算出每单位服务或功能的物质消耗。非物质化有多种途径:第一种用途是封闭物质循环,尽量回收利用;第二种途径是用更少、更容易获得、更坚固耐用、更环保的材料代替原来的材料,第三种途径是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使得生产单位产品的物耗和能耗降低;第四种途径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副产品,从而就不产生废弃物。第五种途径是大力发展作为文化的经济。二、消费主义文化对于环境保护意味着什么?消费主义是伴随现代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大众消费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具有鲜明的物质主义的特征,主张消费至上,它将所消费的商品看作是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和身份认同的主要依据,看作是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消费主义认为:1、少消费就是衰退;2、人类能够承担起消费社会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3、消费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给人们带来幸福,消费越多越幸福。消费主义导致消费(浪费、感情消费、炫耀性消费、过度消费)与人的需要的异化(消费是为了建构身份,是为了支撑机构的运作,是为了保证种种条件的再生产)。消费主义对环境造成了以下负面影响:1、增加对资源的压力;2、产生过多的废弃物、特别是生活垃圾;3、通过带动工业发展而加剧环境污染;4、破坏生物多样性;5、破坏自然景观。三、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说明现代科学为什么会造成环境问题?1、从本体论看近代科学与环境问题:近代科学是以机械论自然观为预设的,它坚持自然物质构成与物质运动简单性的本体论,认为:24 (1)自然具有机械的确定性、固有的秩序以及决定性的、必然性的和单一性的因果联系。(2)自然具有外在分离性。自然与人完全独立,不存在内在联系。(3)自然界具有还原性,物质可以无限再分,整体或者高层次的性质还原部分或者低层次的性质。(4)自然不具有历史性、复杂性,不能自我维护、自我完善。近代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性、机械性、外在分离性都证实了人的主体性的张扬与虚妄,引发了环境问题。自然是与人分离的、脱离人类的纯粹外在的自然界,近现代科学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极大地破坏了天然自然,创造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人工自然物,使天然自然受到不不要的破坏,出现资源短缺、气候恶化,使人认识到自然并不简单,科学并非万能。在本体论上,应由自然的祛魅走向自然的返魅。量子力学、生态学等的发展显示了自然界的有机整体性;动物行为学、动物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将主体性赋予动物有一定的根据。复杂性科学表明自然界作为自组织系统具有目的性;玻姆的“隐秩序理论”以及人类起源学说表明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2、从认识论看近现代科学与环境问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掠夺世界资源的方式、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的方式发展经济,以及核武器、基因武器等灭绝人类的武器的生产,显然不仅仅可以用科技双面性来加以解释,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近现代认识论缺少了对人工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因而造成环境问题。仅凭对天然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系统,注定会出现内在的障碍,认识对象与实践对象不一致。只有对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类社会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获得对自然的正确改造。3、从方法论看近现代科学与环境问题近现代科学认为自然界是简单的、机械的,和人类没有内在联系的。坚持简单性原则和还原原则,这种方法论是非系统不全面的,因而简单性原则无视自然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在这一原则指导之下的人类活动的直接结果就是对自然的破坏。砍伐3森林、围湖造田、拦江筑坝、矿业开采等只看见资源的利用,却忽视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最终导致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传统方法论只研究自然的规律性,而自然界确实存在着人类至今无法认识的非规律性,所以在规律性指导下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必然会造成环境破坏。传统方法论采取还原性原则,通过认识低层次的事物来认识高层次的事物,即研究向上的因果关系,但向上的因果关系并不能代替和决定向下的因果关系。对复杂的自然界应采取双向度、整体性思维方式。传统方法论显然是单向度的,缺乏整体性的思考,这也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方法论,主张自然事物没有经验,没有感情,主张人类中心,导致人类对动植物种群的掠杀和生态破坏,引发环境问题。总之,传统方法论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科学的方法论不仅要研究因果决定论,还要针对具有目的性的存在研究其因果决定论;不仅要研究具有线性、整形等特征的对象,还要研究具有非线性、分形、混沌等特征的对象。不仅要研究自然分门别类的规律,更要研究自然的系统性、整体性规律;不仅要研究天然自然,还要研究人工自然和人类社会这三者组成的大自然系统。24 一、机械自然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机械自然观作为科学研究的明确提出应当以牛顿为标志。技术积累与增长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与发展构成了机械论自然观孕育的总背景。从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到牛顿,机械论自然观从实验研究的观点上升为机械论哲学,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对机械论深信不疑。此时,人们不再拿人和动物的心理与行为来对自然界作拟人化的理解,而是相反,拿机械或机器来对人和动物的作为做机械主义的解释。达芬奇用静力学的观点解释骨骼的运动,维萨留斯和塞尔维特力图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人体的血液循环。机械自然观有两个主题统领着它。第一主题是以几何关系看待自然界,确信宇宙是按照数学秩序原来建构的,相信自然的统一性,如开普勒认为宇宙按和谐原理建构的,并以次寻求揭示真实的数学结构和真实的物理原因。开普勒根据几何学法则发表了行星椭圆运动第一、第二定律,他还摆脱圆的限制,提出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第二个主题通过机械论哲学得以实现,极力从自然哲学体系中剔除所有带有神秘色彩的内容。如伽利略主张对自然进行直接的研究,努力打破经院哲学的目的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在它眼里,色、声、热仅为单纯的感觉,实在的世界不过是运动中的物质微粒而已,与什么目的、价值、真善美没有关系。他认为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写成的,应将对事物的本质、目的的定性研究转移到关于它们的重量、硬度和尺寸等的定量分析中,与此同时伽利略确实成功地建立了关于运动的数理科学的基础。从上面可看出,开普勒、伽利略对世界的看法已经涉及机械论哲学最深层次的内涵。而笛卡尔赋予机械论哲学的严密性,他对于人的心理过程及其生理机制的解释完全借助于微粒说而坚持了彻底的机械论,扭转了人们以有机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方式。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的工作只是奠定了机械自然观的基础,对自然的机械论哲学赋予更为深远思想的是牛顿。牛顿通过在物质和运动的基础之上加上一个新的范畴—力,把伽利略的数学传统引入笛卡尔的机械论哲学中,使得数学力学和机械论哲学彼此协调。牛顿明确提出了他的机械论的科学纲领:我希望用同样的推理方法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自然界的其余现象。…..由于力的作用,物体的各个粒子或者相互接近而彼此附着在一起,或者相互排斥而彼此分离。二、机械论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发生有什么关联?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统治天文学长达1000多年的“地心说”,哥白尼第一次把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心,放逐了上帝赋予宇宙的中心地位,建立了与宗教神学自然观相对立的自然体系—机械论自然观。哥白尼革命是机械自然观与近代科学革命的联姻,哥白尼学说成为机械论者的理论根据。哈维的《心血运行论》把机械论的模式恰当运用到生理过程的这划时代的成功,坚定了那个时代先进的科学家们用机械论自然观解释自然界各种现象的信念。24 机械论自然观的发展与上升为哲学思想的是与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的努力分不开的。但他的成熟并成为科学研究纲领来揭示自然规律,使近代科学走向辉煌是从牛顿开始的。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建构了严谨的经典力学体系,他对“质量”、“动量”、“惯性”、“力”、“时空”等基本概念的认识赋予了机械自然观更深刻的思想。牛顿希望从力学原理推导出自然界的其余现象,他借助力学还原论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大统一,真正实现了机械论自然观对18、19世纪科学的指导作用。一、牛顿的自然哲学与18、19世纪的科学发展有何关联?机械自然观在开普勒、伽利略、哈维、笛卡尔那里得到奠基和发展,牛顿通过在物质和运动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新的范畴—力,把伽利略的数学传统引入到笛卡尔的机械论哲学,使数学和机械论哲学彼此实现了协调。牛顿还把光学还原为力学,这是牛顿借助力学还原论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大统一。牛顿之后的200年中,从力学原来推导出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机械自然观,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总体框架,各门自然科学尤其是经典物理学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各自完善的理论形态。牛顿自然哲学对18、19世纪科学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现为他本人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将宏观的天体运动和地球上宏观与中观的物质运动统一起来,实现了机械自然观对世界的解释,构成了严谨的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力学是还原论的力学,他试图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种种其余的自然现象。这一研究纲领使牛顿把力学原理和热学联系起来,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波义尔定律。他把光学和力学联系起来,推导出包括折射等许多光学定律,建立起近代光学理论。牛顿力学还原论所取得重大成就,无疑是其时代的一颗“重磅炸弹”,更是当时科学发展的“启明星”。牛顿的自然哲学对于其时代及后来的时代很多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9世纪时,尽管存在着牛顿微粒说和惠更斯波动说的长期争论,但这两种学说原则上属于牛顿机械还原论的光学理论,或者说“波动说”可看作牛顿科学研究纲领指导与推动下所获得的成果。当时的电学与磁学的每一个发现(格雷的电流体观念、富兰克林的“一流体”假说,库仑定律),都一直在证实与巩固牛顿的科学研究纲领。热质说和热力学也是一样。19世纪30年代—50年代,在热力学观念下,发现了能量守恒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分子运动论为热现象建立了微观的力学机制模型,使热力学得到还原,最终突破了热力学范围,解释了更广泛的现象,这是牛顿机械还原论科学研究纲领取得的又一伟大胜利。牛顿的机械还原论研究纲领构筑了整个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基础,18—19世纪在下列四个方面的进展,为巩固这个统一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一是拉普拉斯及其追随者,建立了一种既适用于力学,又适用于热学、光学现象的关于粒子间力的普遍性的数学理论的发表。二是1822年傅立叶关于热的数学理论的发表,把原先只适用于力学问题的数学分析方法,应用于热学的研究,这对建立统一的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19世纪40年代,汤姆逊关于热学和电学之间、质点力学与流体力学及弹性力学之间数学相似性和物理类似性的比较,加深了人们对物理学现象的统一认识。三是菲涅尔关于光的波动说,假定光是依靠以太的振动实现传播的,因而光学又被纳入到力学自然观的范畴之中。24 四是19世纪40年代,能量守恒定律使热、光、电、磁的现象都归并到力学原理的框架之中。这一切无不证明牛顿的自然哲学对18、19世纪科学的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一、机械还原论有何局限性?尽管机械还原论在200年间一枝独秀,指导光学、电学、磁学、热力学、统计力学取得一个个辉煌的成就,但量子力学、相对论、复杂性科学的兴起相继揭示了还原论的局限性。还原论试图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其余的一切自然现象,还原论还认为:物质构成具有简单性,物质运动具有简单性。同时主张自然的规律性、外在分离性、还原性及自然的祛魅。但是系统论、混沌学、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等复杂性科学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研究表明,自然界具有不可分离性,不可还原性、不可完全祛魅等,这说明了还原论存在着对自然认识上的局限性。还原论时空观是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与空间无关,是独立的存在。时间在宇宙中处处流逝着,时间是一条直线,具有同时性和绝对性。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打破了这种绝对的时空观。相对论认为:时间具有同时性的相对性;时空不可分离;时空与物质不可分离。这说明了还原论存在对时空认识上的局限性。还原论自然观是决定论的自然观:物质世界的将来行为总是严格遵循着物理规律而发展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统计物理学表明,由大量微观客体组成的宏观客体所服从的是概率论规律,而不是牛顿力学定律。量子理论在表明牛顿理论在宏观领域的有效性的同时,也暴露了在新的亚原子领域,非决定论普遍存在。混沌学从根本上动摇了机械决定论的理论基础,它表明机械决定论自然观只能适用于日常生活和线性科学。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如何一次次冲击机械论自然观的?机械自然观受到的第一个冲击来自于光学。1808年,法国科学家马吕斯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这迫使人们放弃惠更斯关于光是以太纵波的假说,而做出光是横波的假定。横波假说仍是从机械论框架中提出来的,一旦引入这一假定,机械论框架就失去了内部的和谐。这个“以太悖论”在僵硬的机械论框架上打开它的第一个缺口。在电磁学方面,奥斯忒认为电磁力既不吸引,也不排斥,也没有发生在物质粒子的连线上面。这显然是和机械自然观相矛盾的。以法拉第和麦克斯韦提出的“场”的观念,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因素与机械论自然图景的对抗。“场”的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导致了机械论自身的衰落。总之,19世纪物理学的概念含义—能量守恒、物理场的理论、电磁以及发光理论、熵的概念—都不可能再执意表现为“牛顿的”了。19世纪90年代。洛仑兹的电子论显示了相对于牛顿纲领的优越性,通过洛仑兹变换可以把牛顿力学看作洛仑兹理论在极限条件下的近似。20世纪初比洛仑兹理论更优越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兴起。给机械论决定性的致命打击,从此机械自然观退出了历史舞台。三、如何理解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科学哲学之科学事实,特指某个单称命题,即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实践活动,借助于一定语言对特定事件、现象、过程的描述和断定。科学事实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24 (1)个别性(科学事实必须是“如这块铁在这次实验中表现为热胀冷缩”这样的单称命题)。(2)重复性(科学事实能为多个观察者重复检验)。(3)精确性(科学事实应是一种较日常语言程度更高的定量描述)。客观事实是不依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同时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区别在于:1、相对客观性。科学事实作为客观事件的反映,具有客观性,但由于反映过程的复杂性,科学事实并不能与客观事实直接合一,科学事实可能会出现偏差或错误,所以它只具有相对的客观性。2、非本质性。客观事实是对事实进行“本体论”意识上的考察。即探究它们与其它事件或现象的关系。而科学事实则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探索的是认识主体以及在事实基础上创立的学说之间的关系。科学事实不是客观事实本身,不是事物的本质,它只是一种文本。3、语言性。客观事实会随观测过程的结束而消亡,科学事实却借助人工语言、自然语言而长期保存。4、经验性。科学事实来源于实践(包括实验),从某个理论推出的某个陈述,只有在接受实践检验后,才可以被认为是科学事实。5、可错性。客观事实具有理想中的绝对客观真理性,科学事实却只是某种经验的判断,难免出错或丧失细节,故可以接受评价和估计。一、科学试验有何特点?它在科学研究的意义何在?科学试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自然过程或生产过程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和研究。科学试验的基本特点,在于其功能性,人为地去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在有意识的变革自然的过程中去认识自然。同科学观察相比,科学试验更有利于深化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科学试验在科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从而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变化规律。(2)再现和强化自然现象。如在超高压、超高空、超强磁场、超清洁、失重等特殊条件下,进行发现新的科学事实。(3)延缓和加速自然过程,便于对研究对象在所控时间内进行充分深入的研究。(4)检验科学假说。科学试验是检验科学假说正确与否的重要手段。如爱丁顿日食观测验证了广义相对论。(5)揭示新的理论。如放射性现象的偶然发现,导致了原子科学的诞生。二、科学理论的内涵是什么?它具体有什么样的功能?科学假说在经过实验和实践检验后,被证明是正确的部分就成为科学理论。假说与理论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原理是假定的,后者是能够被证明为真实性的判断。科学理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与实践相联系,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24 二是它是由概念、定律、定理、学说和推理等形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科学理论一般都具有演绎的逻辑结构以及逻辑上的无矛盾性的特点。科学理论具有解释与预见两大功能。科学解释包含三个层次:(1)用科学定律解释个别科学事实;(2)用一个科学理论解释科学定律;(3)用一个更为广泛、更为基本的科学理论解释另一个科学理论。科学解释标志着人类的认识能力大大深化。但如果科学认识仅仅停留在对过去和现在的解释上面。那么只能说明已知的事实,却很难理解为人类把科学当作自己行为的向导。科学理论还具备一个重要的功能—预见功能,科学预见提供了认识事物发展过程、预见最近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可能性,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一、为什么科学始于问题?从科研程序来看,科学源于问题。所谓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1、只有在出现或找出问题后,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产生科学。一门学科出现的问题愈多,发展的动力就愈强。2、观察渗透理论与问题,没有理论与问题就无法观察。3、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基础科学就是解决新现象、新规律探索的问题,应用科学就是解决如何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的问题;工程科学就是为了解决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4、问题就是矛盾,理论与理论的矛盾,理论与经验的矛盾,理论内部的矛盾,不同假说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产生科学问题的途径或现实条件,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5、从各个知识领域空白处、交叉处产生的问题,促使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的诞生。二、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有何区别?科学假说是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事物的因果性或者规律性作假定性解释。科学理论由科学假说发展而来,它是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其内容具有客观真理性。两者区别在于:1、科学假说它一方面具有科学性,因为它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依据一定科学知识,经过一系列科学论证,但它毕竟只是假说,它还不是科学的真理,所以另一方面它还具有猜测性,这种猜测还须实践来补充的修正、证实或证伪。而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假说,具有相对的真理性。2、科学假说,它的提出、论证和构成体系,是通向科学理论道路上的必要环节,而科学理论是科学假说的最终结果。3、科学理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一是与实践相联系,具有客观真理性;二是与形式结构相联系,就是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而科学假说的基本特点是,它是科学性与假定性、抽象性与现象性、多样性与易变性的辩证统一。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的联系在于:1、两者互相渗透。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先导,而任何科学理论都保留着假说的痕迹。24 2、两者互相转化。一般来说,科学假说具有解释已知事实的“丰度”,又有预测未知事实的“广度”,就可以转化为科学理论。但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并无明确的界限。实践的检验一方面使科学假说上升到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又使科学理论在大量新事实面前成为科学假说。一个理论在新的事实面前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它就可能让位于新的科学假说。一、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依据是:1、科学理论同经验事实的一致性、相容性。科学理论与实践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越好、越广泛,科学理论的可接受性就越大。2、科学理论内在逻辑完备性,即科学理论内部必须在逻辑上自治(无矛盾性)。3、科学理论的简单性,即科学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应该尽可能少。这是因为(1)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越少,理论体系内部的无矛盾性就越容易实现和年、被判定。(2)反映自然界本质的规律表述得愈简单,越容易通过观察实验进行检验。(3)科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越少,其包含的经验内容就越多,这样的理论就越具有普遍性,应用的广泛性。(4)科学理论的简单性与科学家追求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追求科学理论形式的简单、和谐、对称和美感有关。4、科学理论的预见性。一个科学理论所揭示的自然规律越深刻、越普遍,它预见新的未知的经验事实的功能就越强。上述四条标准表现出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内在的逻辑性和审美性,也表现出科学理论的价值,它们事实上也可看作是科学理论的本质特征。二、科学理论演变的基本动力是什么?科学理论始于科学问题,所以科学理论的演变与科学问题的产生就有极大的相关性,这体现在理论演变的内在动力上,即科学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矛盾,科学理论内部矛盾、科学理论之间、学派之间的矛盾,都是科学演变的内在动力。科学理论毕竟是将科学问题视为复杂的巨系统,所以其演变有着更明显的社会因素起作用,可称之为外部动力。社会生产不断为科学提供新的课题和事实材料的同时,还为科研提供强大的物质手段;政治体制、军事对抗往往也构成科技发展最强大、最急促的动力;科学家具有什么样的哲学倾向,即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他的科学活动起着巨大作用;宗教对科学有过压制、阻碍和打击,也有过滋生、激励作用。文化是科学发展的遗传基因,对科学的发展动力作用不言而喻,如西方文化中分析的精神,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三、反科技的思潮的特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24 随着科技负面效应和工业化进程的弊端显现,当代西方出现了反科技浪潮。19世纪卢梭把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看作是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和道德败坏的根源。20世纪以来,对科学的不满和怀疑,形成反科技思潮,主要是来自人文知识分子、宗教人士、生态主义、后现代派、科学家或科学哲学家的“反科学”思想,它们就现代科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生产各领域所产生的严峻的哲学问题、方法论问题、科学理论与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反思。其主要代表,一是技术悲观主义,认为技术发展将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并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如荣格认为技术就是“妖术”,技术非但不能创造财富,反而以掠夺性开发的方式浪费自然资源,使人类安身立命的家园出现生态危机,一步步走向死寂。海维格尔认为人对自然的“界定”与“强求”,迫使自然和人都进入非自然、非本真的状态;里夫舍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提出新“热寂说”,按照熵增原理,所有的东西都将从原材料(有效能量)开始,最后又以废物(无效能量)而终结。因而熵定律推理了科技能给予人类一个更有秩序的乐观主义美梦。二是后现代主义,它们反对决定论、还原主义、控制自然的机械论的自然观,主张非决定论、复杂性、尊重自然的新的自然观。它们还以认识到固守于现代文明(科学)的老一套思路中,固守在理性与感性、知识与信仰、真理与价值、主体与客体等二元对应的概念之中,我们将陷入这些矛盾中不能自拔。这是对现代以来弥漫于西方社会盲目乐观情绪的一种断唱。现代反科技思潮的哲学主导思想强调心与物的融合,强调社会秩序与自然法则的统一性,反对科学霸权,主张“去中心”和“多元化”。他们从哲学高度反思科学的本质及其与社会和人的关系,提出的生态价值思想、科学合理化基础,建立人性化科学等都有极为积极的意义。但它们在批判科技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和蒙昧主义特征,他们片面夸大科技的负面效应,使科学陷入当代文化的周围和抵制之中,甚至影响了科技政策和科学教育,这对科技以及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都构成强大威胁。我们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弘扬科学精神,又不能否认科学的负面效应,既要吸取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中有益的元素,也要警惕它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一、如何理解科学的社会规范?科学社会规范是科学家共同体及科学家活动的社会行为准则,是科学活动的制度性规则,并形成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社会规范在科学交流、科学成果的同行评议、科学家的分层与奖励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一)科学社会规范是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行为准则科学共同体是科学通过科学社会规范结合成的集体。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强调科学家群体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共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公认的科学成就与范例。科学共同体的活动必须服从特定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分为认识规范(方法论约定)和社会规范(科学共同体活动的社会行为准则);也可将这些规范分为内部规范(科学家共同体内部四类制度性规范—普遍性、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外部规范(它关注的是知识的社会技术作用问题,即科学服务于政治、军事和商业活动)。(二)科学社会规范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美国科学社会主义之父默顿对科学社会学提出四类制度性规范—普遍性、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构成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24 1、普遍主义强调科学标准到处一样,不依赖于科学家个人或社会属性,与他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及个人品质不相干。科学必须服从普适性标准,即与现实及已证实的知识相一致。一切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科学的殿堂。2、公有主义要求研究者不独占或垄断科学成果。科学家的知识“产权”,仅限于优先权,但不享有发现的占有权。因此他必须尽快完全地公开他的发现。3、无私利权要求从事科学活动而创造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牟取私利。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知识和真理。求知的热情、好奇心、对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等为科学家所具有,而欺骗、诡辩、滥竽充数、滥用专家权威等不诚实的谋私利行为与此不容。4、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强调科学中的永恒批判精神。科学不是永恒真理,科学家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工作,都应该采取怀疑的态度,这有助于批判创新。(三)科学社会规则是科学交流与评价的规则科研成果必须通过社会进行公开交流而成为公有,这是科学活动中的一条基本社会规则。科学交流包括在正规的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与专著,也包括“无形学院”这种非正式交流与合作,其成员间通过互送定稿、直接交谈等迅捷的形式进行交流。科学成果的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内一种基本的评价运行制度,在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以及科学奖励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容易产生剽窃他人成果,科学同行抵制科学发现的情况。(四)科学社会规范确立科学奖励的原则科学奖励是科学运行的重要环节。科学奖励的根本方式是承认和荣誉,其具体形式包括:命名、奖金、会员资格、编辑、出版、被他人承认以及同行评议等等。科学奖励中往往存在马太效应(有名望的科学家的贡献被给予过多的赞扬,而相对不知名的科学家作了程度相近的科学贡献,却只能得到低得多的承认)马太效应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增强效应”对科学发展有利有弊。一方面,它在人才选育、资源配置、信息交流、科学分层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会漠视某些新人才、新成果,评价中也会有权威滥用等。一、试述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基本作用方式可归纳为双向四面的相互作用。(一)科技与社会子系统的联动作用1、科技融进生产力诸要素,制约决定着经济发展,经济因素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及物质条件,决定科技发展进程。2、政治以强制手段规范、制约科技发展,科技也高度影响政治活动。3、法律已经成为科技运行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发展对法制的变化具有刺激作用。4、现代科技引起军事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也促进了新型作战思维的形成与作战方法的产生。同时,军事战争、武器研制也强烈地刺激科技发展。5、教育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各类科技人才,而科技进步使教育的目标、内容、手段发生深刻变化。6、科学与宗教既有差异、排斥的一面,也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二)双向四面的基本作用方式24 所谓双向作用,即科技与社会子系统相互作用(如前述);所谓四面作用方式,也就是说,科技系统对社会各子系统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上午、消极的作用;社会子系统对科技系统作用也是既有正面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比如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会促进科技发展;落后、专制的政治制度阻碍科技发展。宗教曾强烈压制科学的发展,对坚持日心说的科学家给予极度迫害,但宗教对科学也有积极意义:一是宗教孕育了科学,如《圣经》中就记载了古犹太人的许多科技成就;二是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借助了宗教力量;三是宗教对现代科学及其价值仍具辩护作用,科学在每一个领域的重大成就。都意味着对自然界进行宗教解释的否定,但当代科学家也利用某些科学理论来阐发宗教教义,同时还利用现代科技作为开展宗教活动的先进手段。(三)科技与社会具体互动机制的多样性从互动的内容看,科技与社会在不同领域的互动方式不同特色,科技与经济的互动主要表现在物质经济运行方面,科技与政治、军事、法律系统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前者为后者提供有物质与思想价值的研究活动,后者为前者提供资助或规范导向作用;科技与宗教的互动,主要表现在精神思想方面。从互动的源泉看,科技与社会在不同形态下互动机制表现不同,科技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从两种极端角度揭示了二者不同状态下互动的动力源。科技决定论认为,科技发展状况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而不是相反;社会建构论强调社会因素对科技实践的至上性,认为科技发展根源于特定的社会背景,由文化选择和政治、经济权利分布决定。对科技与社会互动机制,近年萌生的系统生态思想,人们开始把科技与社会各要素,都看作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有机联系的子系统。(四)保持科技与经济、政治、宗教的张力协调保持科技与社会的必要张力,是保证科技与社会互动活力的必要条件。24'